

富達投資(未)公司新聞
【台北訊】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人開始思考退休這個議題,而一個完整的退休計劃,就像是人生的導航圖,幫助我們清楚知道自己目前處於哪個階段。富達投資最近就提出了制定退休路線圖的四個關鍵步驟,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首先,想像一下自己退休後的「完美一天」,這將幫助你確定自己想住在哪裡,追求什麼樣的生活,以及最感興趣的活動是什麼。 接著,進行一個基線估算,這意味著要計算維持基本生活所需的最低月收入,並考慮當地的通膨率,再加上一些緩衝金,以應對未預期的開支。 第三步,計算你需要的儲蓄金額。從30歲開始,每年儲蓄至少20%的稅前所得,並根據開始儲蓄的年齡調整儲蓄比例。例如,如果你從30歲開始儲蓄,那麼應該增加到24%,如果是從35歲開始,則增加到29%。儲蓄總額則應該在30歲前達到年所得的2倍,40歲前5倍,50歲前8倍,60歲前11倍,和65歲前12倍。 最後,檢視你退休後的所有收入來源,包括退休金、房地產收租、股票和房地產投資信託(REIT)的股息、儲蓄帳戶的利息以及債券票息。 富達投資強調,如果發現退休路線圖中存在缺口,透過謹慎的投資可以補足這個缺口。投資可以通過創造收益或資本增值來提供報酬,而債券、REIT、出租物業和配息股票都是常見的收益性投資。 在建立退休投資組合時,需要考慮成長潛力、收益潛力、保本和靈活度這四個關鍵因素。總報酬投資法是一種去除本金與收益之間的人為界線的方法,結合這四項考量因素。 至於投資組合的風險配置,富達投資指出,積極的投資組合雖然報酬潛在較高,但風險也較高,不確定性較大。因此,關鍵在於你願意承擔多少風險。 最後,富達投資提醒,規劃退休投資組合時,要考慮你的退休時間、期望的生活方式、可承受的風險以及可持續的提領率。同時,也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進行調整。而一個好的資產管理機構可以提供適當的工具和策略,幫助你達成退休目標。
步驟一:想想自己退休後的「完美一天」:您將會住在哪裡?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最感興趣的活動是什麼?
步驟二:估計您需要多少錢:利用「基線估算」,先決定維持基本生活所需要的最低月收入,再查詢該地平均通膨率,再往上加一些緩衝,以因應非必要的生活開支以及意外事件。
步驟三:計算您需要多少儲蓄:每年儲蓄至少20%的稅前所得。如果從30歲開始,那麼應該增加為24%,若是從35歲開始,則增為29%。儲蓄總額為30歲前達到年所得的2倍、40歲前5倍、50歲前8倍、60歲前11倍,和65歲前12倍。
步驟四:檢視您退休後所有收入來源:除了退休金之外,還可能有房地產收租、股票和房地產投資信託 (REIT) 的股息、儲蓄帳戶的利息以及債券票息,這些是收入方面。
投資創造退休收入
核心策略與考量因素
富達表示,如果退休路線圖顯示有缺口,透過謹慎投資,可以補足「退休金缺口」,亦即退休後收入與預期支出之間的差額。
投資可以透過創造收益或資本增值來提供報酬。債券、房地產投資信託 (REIT)、出租物業和配息股票是常見的收益性投資,因為可以定期提供現金分配。資本增值則是來自資產本身潛在價值增加。而建立退休投資組合的4大關鍵考量因素,包括:1.成長潛力,2.收益潛力,3.保本,4. 靈活度。
採取總報酬投資法
去除本金與收益界線
實務上,在評估如何利用投資組合幫助自己實現理想的退休生活時,一般咸認追求總報酬是好方法。總報酬投資基本上去除本金與收益之間的人為界線,結合前述四項考量因素。這表示當您從投資組合提取資金時,無需擔心來源是資本增值或是收益。
總報酬投資的關鍵,在於了解如何取捨,並在接近退休時逐步調整投資組合的風險水平。資產管理業者透過產品或投資策略的提供,皆可協助投資組合的建構。
您的投資組合
該保守還是積極?
一般認為,建構退休投資組合,只需要考量要積極還是保守的配置。積極的投資組合對股票配置比例較高,而保守的投資組合則偏向加碼債券和現金。
對此,富達分析,其實並不盡然。您的投資組合越是積極,潛在報酬高代表風險較高,確定性偏低。換句話說,提領率雖然較高,但要持續整個退休期間始終一致,機率不大。
所以重點在於您願意承擔多少風險。提領率雖然較高,但不確定性也高,您是否願意接受?或者您情願有更高的信心水準搭配較低的提領率?
好的資產管理機構
提供適當工具規劃
有這麼多因素要考量,感覺要規劃出可持續的退休投資組合似乎很困難。有幾點應該先想清楚:仔細考慮您想退休的時間,以及您想要的生活方式,然後估算需要多少錢。越具體越好。
問問自己可以承受多少風險,然後根據計算結果選擇合適的投資組合。不妨問自己一個引導性的問題:如果我的投資組合一夕之間下跌20%,我會有什麼感覺?
同樣地,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度來決定想要的可持續提領率。另外,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視情況進行調整。
最後,富達表示,不要低估好的資產管理機構所能帶給投資人的價值。他們可以幫助您依據您設定的報酬目標、風險承受度、現金流需求,提供相對應的投資產品或策略,成為您退休路線上所需具備的投資工具。
【台灣金融新聞】隨著全球ESG投資風潮的興起,台灣的保險產業也不落人後,富邦人壽最新推出的「富邦人壽(外幣計價)富利人生變額年金保險(V1)」,就是一個結合了ESG概念的產品。這款產品不僅與施羅德投信、富邦投信有過合作,現在又與富達投信攜手,為消費者帶來兼具穩定與潛力的投資選擇。 這款「富利人生變額年金保險(V1)」具有Easy、Stable、Guarantee三大特色,簡單投保、穩定金流、身故保障一應俱全,讓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也能有攻守得宜的投資策略。富邦人壽執行副總經理董采苓指出,近期受國際經濟情勢及新冠疫情影響,消費者投資意願偏保守,而富邦人壽的投資型保單在今年前6個月就表現亮眼,投資型新契約保費達去年同期的185.8%,顯示專業投資管理的重要性。 富邦人壽與富達投信合作的「富邦人壽委託富達投信享優利全權委託投資帳戶」,則是另一項針對ESG投資的創新產品。透過雙重波動觀察指標,能夠實時監控市場風險,並在投資配置上聚焦ESG,進而降低投資風險,提升投資效益。富達投信的ESG評等標的,在市場波動時能抵抗波動,在多頭市場時也表現出色,攻守兼備。 董采苓強調,選擇「附保證投資型保單」作為資產規劃時,除了要考慮個人需求、資金運用及風險承受度,還要了解委託代操的資產管理公司表現,並選擇評鑑優良、規模雄厚的壽險公司,才能在長期的財富管理中增添保障與安心。
富邦人壽執行副總經理董采苓表示,近年受國際經濟情勢動盪及新冠疫情影響,民眾投資趨於保守。富邦人壽投資型保單今年前6個月以「類全委保單」最受民眾青睞,投資型新契約保費達到去年同期的185.8%,顯示在資本市場行情波動中,民眾更偏好委由專家代操的投資模式。此外,附保證投資型商品,不僅具有身故保證機制,還能提供保戶每月現金流與資產傳承的功能,更能契合客戶的長期穩健理財需求。
富邦人壽攜手富達投信,推出「富邦人壽委託富達投信享優利全權委託投資帳戶」,透過「預期波動度+實際波動度」的雙重波動觀察指標,隨時監控市場風險,並升級配置篩選、攻守兼備及聚焦ESG。該帳戶納入富達ESG投資分析流程的基金與ETF,有利於降低整體投資風險,提升投資效益。當迎戰市場震盪及風險加大下,富達ESG評等為較佳的投資標的能有效抵抗波動,而市場處於多頭時,富達ESG評等為較佳的投資標的績效表現也相對出色,攻守兼備。
此外,因「附保證投資型保單」是由保險公司承擔「身故保證」的風險,故保險公司必須擁有足夠的資金運用及避險能力,才能提供長期保障。富邦人壽提醒民眾在選擇此類全委保單做為資產規劃時,除需考量個人保險需求、資金運用及風險承受度外,亦需加以了解委託代操的資產管理公司的績效表現,並交由評鑑優良且具規模的壽險公司,建築在審慎評估下的財富管理,將為投資人的退休養老增添一份保障和安心。(項家麟)
市場變動多端,三大債市同時迎來淨流入潮。根據美銀美林引用EPFR的數據,債券基金已連續23周呈現買超,債券資金上周流向穩定,投資債、高收益債以及新興市場債都顯示淨流入現象。安聯投信指出,近期美股走低,美國公債價格上漲,帶動債券指數全面上揚,其中投資級債與政府債表現轉強,投資級債淨流入達42.1億美元,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則因基本面及利差吸引力等因素,淨流入分別為4.8億美元及1.7億美元。 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分析,美國7月份ISM製造業指數由前月的60.6降至59.5,雖然下半年經濟放緩的預估不變,但客戶庫存指數創新低,預計ISM指數將繼續處於50以上,製造業將維持擴張態勢。他進一步表示,隨著經濟持續復甦,高收益債違約率預估也有望持續下降。 富達投信則指出,高收益債券已連續四周買超,但各區域高收益債券資金流向不一。美國高收益債轉為買超,單周流入達9.7億美元;歐洲高收益債轉為賣超,單周流出0.86億美元;亞洲高收益債則連續三周買超,單周流入高達35.1億美元。 對於聯準會的貨幣政策,安聯投信預期將隨著經濟復甦步伐逐漸放緩購債規模,美國公債利率未來將逐年走升。這意味著利率風險控管將成為下半年債市投資的重要關鍵。美國短年期高收債策略除了提供投資人收益來源外,較短的存續期間也能幫助抵禦美國公債利率走高風險。 雖然近期新興債市出現較大的修正,但相關投資機會也逐漸浮現。新興市場強勢美元債因高息優勢,加上新興市場違約率持續下降,新興高收債持續吸引資金挹注。
安聯投信表示,近期美股回落,美國公債大幅走升,帶動債券指數近期全面上漲,其中投資級債與政府債表現轉強,其中投資級債淨流入42.1億美元,高收益債及新興市場債則因基本面及利差吸引力等因素,淨流入4.8億美元及1.7億美元。
安聯投信海外投資首席許家豪表示,因新訂單、生產與存貨指數下滑美國7月份ISM製造業指數由前月的60.6降至59.5。儘管下半年經濟放緩的預估不變,但觀察客戶庫存指數創新低的情況下,接下來ISM指數可望續處50之上,製造業仍將維持擴張態勢,後續的通膨壓力可望下滑,有利緩解近期市場對於通膨擔憂的雜音,在經濟持續復甦下,高收益違約率預估也有望持續下降。
富達投信表示,至於高收益債券已連四周買超,但各區域高收益債券資金流向不一,美國高收益債轉為買超,單周流入9.7億美元;歐洲高收益債轉為賣超,單周流出0.86億美元;亞洲高收益債連續三周買超,單周流入35.1億美元。
安聯投信認為,聯準會貨幣政策將隨經濟復甦腳步逐漸放緩購債規模,美國公債利率未來將逐年走升,也代表利率風險控管仍是下半年債市投資的重要關鍵,美國短年期高收債策略除了提供投資人收益來源外,較短的存續期間則能協助抵禦美國公債利率走高風險。
儘管近期新興債市出現較大的修正,相關投資機會也逐步浮現。
其中,新興市場強勢美元債具高息優勢,受惠於新興市場違約率持續下降,新興高收債持續吸引資金挹注。
富達的調查由Opinium Research在1月7日至12日舉行,在全球六個市場(英國、德國、中國大陸、台灣、香港和日本)共成功訪問12,038名滿18歲的男女投資人。
台灣有2,003名受訪者(1,019名女性和984名男性),平均年薪為82萬元,女性有55%已婚。
報告指出,在參與調查的六個市場中,除了中國大陸外,其他五個市場的女性每個月退休儲蓄金額都低於男性。退休儲蓄的比例差距尤以德國和英國最大,都超過五成。
若進一步考慮全球疫情所衍生的影響,31%的受訪女性表示,過去12個月可儲蓄的金額減少,男性則僅26%受到影響。其中,台灣女性有35%受到衝擊,是所有地區中最多。
不過,在全球受訪女性中,也有22%表示過去12個月內儲蓄增加,主要是因為疫情造成各類旅遊和休閒活動大受限制,部分女性反而多了資金可進行儲蓄和投資。
全球受訪女性中,只有約一半(52%)表示有積極選擇如何儲蓄或投資,其中又以中國大陸女性最積極達73%,台灣女性接近整體平均約56%,日本女性比例則最低僅28%。
從投資的觀點來看,全球只有約三分之一(33%)的女性認為自己是投資者,比例遠低於男性的41%。
中國大陸女性自視為投資者的比例達60%,略多於男性的58%。
台灣女性則是有41%自視為投資者,略高於全球平均,但是低於男性的50%;日本女性自視為投資者比例僅9%。
富達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翠玲建議女性,不要把投資想得太複雜。就像打扮穿搭也有歷久不衰的經典百搭趨勢,投資理財只要看準趨勢主題,同時善用時間的複利效應,就能逐步達成個人的理財目標。
投資人可以從「未來都市化」、「健康與共榮」、「永續生活」及「新經濟秩序」等四大面向,來掌握趨勢主題。
【新聞報導】 近年來,全球企業面臨轉型壓力,而台灣的基金公司富達投信,正是幫助企業開創未來之路的引路人。他們強調,深層次的改變將不斷顛覆傳統的企業經營模式,並預測在所有產業中,只有少數企業能夠脫穎而出。這些企業不僅要有破壞性創新的能力,還要跨越科技產業,向各個行業擴展。 國泰投顧分析指出,隨著疫情對傳統經濟的衝擊,訂閱制度這類新經濟模式卻逆勢成長。這種從硬體到軟體、從產品到服務的產業轉型,其實是以客戶為導向的訂閱模式為核心。許多全球知名企業,如Google、蘋果、Salesforce和臉書,正是通過持續提供連結消費者的服務,創造了品牌價值。 對於新成立的公司,國泰投顧建議投資人關注那些透過平台經營的公司,如Spotify、Uber和Airbnb,這些公司不僅滿足客戶需求,也滿足生產者的需求,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鏈結。 安本標準投信則強調,未來數十年內,企業若能善用創新,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將成為投資對象。他們尋找那些能運用創新顛覆產業的公司,以及那些能運用創新提升報酬的公司。 富達投信則看好趨勢主題投資,認為掌握趨勢就是掌握商機。他們建議進行橫跨產業的價值鏈分析,以及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同時導入AI等科技應用來強化基本面研究。這樣的多管齊下,將能幫助投資人發現結構式成長契機下的長期受益者。
產業轉型看似從硬體轉向軟體、從產品轉向服務,但應注意產業變革是以客戶為導向的訂閱模式。
國泰投顧指出,許多全球知名企業並不是以殺手級產品一舉成名,而是透過持續推出連結消費者的服務,來創造品牌價值,像是Google、蘋果、Salesforce或是臉書,都是這類公司。
國泰投顧指出,至於其他新成立的公司,則透過平台的方式經營,如Spotify、Uber、Airbnb等公司,不僅服務客戶,也會配合生產者的需要,鏈結雙方的需求。投資人不妨多關注相關題材,把握投資新經濟的機會,因為不僅在資訊科技類股,在非核心消費、醫療保健或其他產業中都有開創新模式的創新公司。
安本標準投信也指出,在未來數十年內,企業如果能善用創新發明的力量,為客戶提供更完善的服務,將成為投資對象。由於創新無所不在,都將為主動式投資人締造契機。
在目前環境中,安本標準投信尋找能運用各種創新顛覆產業的公司,以及經營有成且能運用創新提升報酬的公司,因為只有生命周期處於這兩個階段的公司才值得投資。安本標準投信強調,由於創新速度正在加快,在尋找值得投資的企業時,會從各方面去網羅,不論是在生活、工作、玩樂、製造、儲蓄或消費等相關層面,只要是變革的最大受惠者,都值得留意。
富達投信則看好趨勢主題投資,因為掌握趨勢,就是掌握商機,長期將有機會創造可觀的報酬。因此,必須做好橫跨產業的價值鏈分析,以及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找出結構式成長契機下的長期受益者,同時導入人工智慧(AI)等科技應用強化基本面研究,多管齊下。
美國經濟復甦帶動企業強壯,近期高收益債違約率驚人下降,市場看好未來表現。雖然近兩週資金從美高收益債和全球高益債流出,但由於利率相對優質,預計未來12個月違約率可能降至3%以下。富達投信統計,整體債市買氣旺,高收益債券雖然連續兩周賣超,但單周流出金額僅微幅。在區域資金流向方面,美高收益債連續兩周賣超,而歐洲和亞洲高收益債則持續買超。美元高收益債在殖利率和今年來報酬率上,相對於其他債券類型更具優勢。瀚亞投資預計,未來還有大量公司債將調升信評,為市場帶來強心劑。高收益債存續期短,抗利率波動能力强,市場預期利差將進一步收窄。
富達投信統計,近周整體債市持續買超,高收益債券連續兩周賣超 ,但單周流出金額僅0.5億美元;至於各區域高收益債券資金流向, 美國高收益債連兩周賣超,單周流出1.4億美元。歐洲高收益債則連 八周買超,單周流入860萬美元,亞洲高收益債連13周買超,單周流 入1億美元。
就目前全球主要債券資產來看,根據資料統計,美元高收益債無論 在殖利率或者今年來報酬率,相對優於其他類型債券。
瀚亞投資美國高收益基金研究團隊指出,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高收 益債券市場於2020年淨降評金額,超過4千億美元。進入2021年,高 收益債券市場的升評金額已經超越降評,然而目前為止僅有1千億美 元的淨升評金額,預計還有許多潛在的公司債將在未來12∼18個月內 調升信評,屆時將為市場注入一場強心劑。
高收益債具存續期短特性,較不受利率彈升影響,路博邁表示,依 照經驗,全球高收益債不論在宣布縮減購債後或是於升息以及殖利率 彈升期間,皆能締造亮眼報酬。雖然全球高收益債絕對殖利率水準位 於歷史低位,考量到中高品質債券比例上升,以及新的信用周期正在 開展,加上投資人青睞短存續期間資產,預期高收益債利差可望進一 步收窄。
【台灣新聞】近年來,新興市場債基金表現不如預期,但隨著全球疫苗普及和疫情明朗化,市場資金開始回流新興市場債市。富達投信的專家們對此現象有何看法?以下將為您剖析。 首先,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指出,看好新興市場債市有三大原因。其一,全球各國政府在後疫情時代加速經濟重建,刺激方案帶動原物料需求上揚,新興市場國家因而受惠。其二,成熟國家央行持續維持低利環境和貨幣寬鬆政策,全球資金充沛,有利於債市表現。其三,摩根新興市場全球分散指數殖利率高於巴克萊美國高收益公司債券指數殖利率。 富達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翠玲則認為,通膨可能只是暫時現象,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在2021年第二季多在1.5~1.7%區間擺盪,顯示市場已逐步消化通膨因子和聯準會的貨幣政策。由於經濟和企業獲利持續復甦,金融市場流動性寬鬆,有利於信用利差維持穩定甚至下滑,因此看好信用債券表現。 聯博固定收益投資專家表示,市場投資氣氛轉佳,新興市場債市在基本面回穩、收益吸引力與技術面優勢下,投資點逐漸浮現。然而,各國經濟復甦腳步不一,影響因素各異,投資人應精挑細選投資標的,並分散布局,掌握新興市場債市的收益機會。
聯博投信固定收益資深投資策略師江常維表示,目前看好新興市場債市主要原因有三:一、全球各國政府在後疫情時代加速重建經濟,刺激方案帶動原物料需求上揚,大宗商品與原物料價格後市看好,新興市場國家也因此受惠。聯博預估2021年新興市場實質經濟成長率可突破7.4%,較全球市場的5.9%更強勁。隨著經濟步入常軌,可望帶動新興市場債券違約率下降。
二、成熟國家央行仍有意維持低利環境與貨幣寬鬆政策且持續購債、擴張資產負債表,全球資金依然充沛,有利債市表現。
三、現今摩根新興市場全球分散指數殖利率高於巴克萊美國高收益公司債券指數殖利率。
富達投信投資部主管張翠玲說,由於通膨可能只是暫時現象,觀察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於2021年第二季期間多在1.5∼1.7%狹幅區間擺盪,即證明通膨因子與聯準會貨幣政策因素已逐步被市場消化。
現階段由於經濟與企業獲利持續復甦,且金融市場流動性依舊寬鬆,有利信用利差維持穩定、甚至下滑,因此看好信用債券之表現,而相較於投資等級債,則更看好與景氣連動度高且存續期間較短之高收益債券。此外,新興市場債券收益仍具吸引力,全球經濟的復甦有利於商品出口國表現。
聯博固定收益投資專家表示,整體市場投資氣氛轉佳,新興市場債市在基本面回穩、收益吸引力與技術面優勢,投資點浮現。然而,各國經濟復甦腳步不一,且影響因素各不相同,建議投資人精挑細選投資標的,並分散布局,掌握新興市場債市的收益機會。
富達投信指出,6月美國聯準會(Fed)會議上的利率點陣圖上修,顯示在2023年將升息兩碼(即0.5個百分點)。雖然Fed立場轉變,但美國高收益債反而受惠於其固定收益資產性質,成為看好美國資產但又尋求降低波動的資金首選。
富達表示,隨著美國經濟重新開放,高收益債信用品質繼續改善,獲利復甦,也提升美國高收益債的投資價值。相較於投資等級債已到偏貴的階段,美國高收益債的投資吸引力看好。
路博邁投信指出,去年新冠疫情肆虐,衝擊企業基本面,從投資等級跌入高收益等級的債券(墮落天使)總規模寫下1,840億美元的新高紀錄,但也讓高收益債券投資人能以折扣價,買入具有吸引力的高品質發債企業。
隨著全球經濟快速復甦,整個市場環境也大幅改變,去年墮落天使當道的市場,將在明年成為明日之星的搖籃。2021年以來,高收益債券信評調升相對於調降的比例為4:1,且已有140億美元的明日之星債券重返投資等級之列。
路博邁認為,這只是明日之星崛起的開端。根據路博邁全球固定收益研究團隊的基本面分析觀點,未來兩年,明日之星債券預估達2,500億美元,相當於整體高收益債市的15%,將成為未來數年關鍵的報酬來源之一。
路博邁研究顯示,一般而言,明日之星在跨入投資等級債的前後,信用利差會收窄75到10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帶來資本利得。事實上,在明日之星債券正式晉升投資等級前的六到12個月,信用利差通常會提前收窄50%至75%,其餘的利差則會在信評調升的同時收窄。
【台灣新聞】 後疫情時代,投資新趨勢揭曉!富達投資提出「未來通訊」與「智慧醫療」為關鍵主題
在美股頻創新高且有通膨隱憂之下,下半年投資充滿不確定性,富 達投信投資策略分析部副總經理林紹凱表示,建議投資人必須改變投 資思維,避免只考慮當下短期的機會,更要著眼於未來長期的成長潛 力。此外,未來投資必須打破區域和產業的框架,掌握趨勢脈動的主 題是重要關鍵。
若能同時搭配投資組合的配置長期布局,則不須過度擔憂短線的雜 音,享有長線成長動能所帶來的成果。針對趨勢主題投資的契機,富 達觀察到「未來通訊」及「智慧醫療」不但具備未來長線成長動能, 更在疫情衝擊的過程中進一步加速其發展的步調。
林紹凱指出,看好「未來通訊」主因根據富達研調資料顯示,至2 025年,全球將有超過80億人口透過未來通訊科技相互連結 ,對通訊 創新與應用需求將急速增長;至於「智慧醫療」投資趨勢則是全球高 齡化現象,人們不僅追求長壽更在意高品質的健康生活,健康主題商 機預計逾1.5兆美元,且每年增長5%∼10%。
百達投顧也指出,生物科技投資最有趣的就是持續可以看見科學的 突破與應用,堪稱是創新成份最重要的主題投資。
不過,投資者並不需要去追逐特定治療族群,對於試驗結果的解讀 ,常會導致股價爆衝後又急速拉回,如近期基因編輯個股單日就出現 8%∼10%不等的拉回,這樣的範例在生技投資中屢見不鮮。
因此,回歸生技投資的價值創造,在於創造新的治療方式,而FDA 近年對治療方式採取開放態度,希望透過量的提升,提供創新的療法 外,也透過藥物間的競爭壓抑部分過於昂貴的藥價,這對於生技投資 而言是好事,投資上也建議廣泛布局生技多元題材,例如腫瘤藥物、 罕見疾病、中樞神經藥物、科技平台等。
後疫情時代的到來,讓產業發展和生活型態都經歷了巨大的變革,投資市場也變得更加複雜多變。為了幫助投資人把握投資機遇,未來做好部署,台灣知名投資公司富達投信近期提出了四大未來投資趨勢,並即將募集兩檔旗艦級的多重資產收益基金,分別是「富達未來通訊多重資產收益基金」和「富達智慧醫療多重資產收益基金」。 富達投信的投資策略分析部副總經理林紹凱表示,過去20年間,富達投信在主題式投資策略上的努力已累積了15個主題,資產規模達到190億美元。林紹凱強調,未來產業的四大發展趨勢包括未來都市化、健康與共榮、永續生活以及新經濟秩序。 他進一步解釋,富達投信專注於大趨勢下的主題式投資策略,這種策略能夠捕捉到趨勢帶來的成長動能,並對抗短期的波動和雜音。近年來,主題式投資策略的規模快速成長,尤其是未來通訊和智慧醫療這兩個領域,不僅具有長線成長潛力,更在疫情衝擊下加速了發展。 根據研調數據,預計到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80億人口透過未來通訊科技相連結,對於通訊創新和應用的需求將急速增長。隨著全球人口高齡化,人們不僅追求長壽,還關注高品質的健康生活,這個健康主題的商機預計將超過1.5兆美元,並以每年5%至10%的速度增長。 富達投信即將募集的兩檔基金,由經理人李祐慈帶領,除了採用主題式趨勢策略外,還提供了收益、ESG投資以及避險這三重防護機制,以強化基金的防禦力,有效控管風險和平衡波動。李祐慈強調,這兩檔基金在收益上,歷史經驗證明,以65%股票+35%債券的多重收益策略,既能提升投資效率,又能有效降低年化波動度。 此外,富達投信透過獨有的主動式DSG評級系統,進一步為投資風險控管把關,並增加避險機制,採用股、匯、債複合式避險策略,以提升抗震力。這兩檔基金結合了趨勢和主題,透過多元配置,讓投資人能夠輕鬆掌握投資機遇,享有多重收益的優勢,並達到財富規劃和退休理財的目標。基金還提供了累積級別和配息級別供投資人選擇。
富達投信投資策略分析部副總經理林紹凱指出,20年來,富達管理的主題式投資策略已累積至15個,資產規模達190億美元。
富達分析,未來產業四大發展趨勢為未來都市化、健康與共榮、永續生活、新經濟秩序。
林紹凱表示,富達專注大趨勢下的趨勢主題投資策略,著眼趨勢所帶來的成長動能,以對抗短期雜音與波動。
近年來,主題式投資策略規模快速成長。其中,未來通訊及智慧醫療不但具備未來長線成長動能,更在疫情衝擊中進一步加速發展步調。
例如,研調資料顯示,至2025年,全球將有超過80億人口透過未來通訊科技相互連結,對於通訊創新與應用的需求將急速增長。全球人口高齡化,不僅追求長壽,更在意擁有高品質的健康生活。健康主題商機預計超過1.5兆美元,且每年增長 5%~10%。
富達近期將募集的這兩檔基金經理人李祐慈表示,這兩檔基金除了採取主題式趨勢策略之外,還提供收益、ESG投資以及避險這三重防護機制,以強化下檔防禦力,有效控管風險與平衡波動。
李祐慈指出,就收益來看,歷史經驗顯示,2003年以來,以65%股票+35%債券的多重收益策略,既能提升夏普值(投資效率),又能有效降低年化波動度。
其次,富達透過獨有的主動式DSG評級系統,可望進一步為投資風險控管把關。
第三重防護則是增加避險機制,彈性運用股、匯、債複合式避險策略,以提升抗震力。
富達指出,這兩檔基金以趨勢結合主題,透過多元配置兼顧成長與收益,讓投資人輕鬆掌握投資契機、享有多重收益的優勢,達成財富規劃和退休理財的目標。基金還有多種級別可供挑選,包括累積級別及配息級別。
台灣富達投信董事長陳思伊表示,為了提升女性投資能力,富達投信自2018年起在全球範圍內進行女性投資理財調查,並於2020年首度在台灣進行大規模調查。這項調查旨在深入了解女性在財務規畫上所面臨的困難,並提供相關幫助。陳思伊強調,隨著社會變遷,女性在職場上的地位日益提升,但在財務獨立性方面,女性與男性仍存在差距。調查顯示,台灣女性對自身財務狀況的信心低於男性,且有較高的財務擔憂。為此,富達投信積極推動性別友善措施,如提升女性員工比例、實施性別友善福利政策等,以促進職場多元化和平衡。富達投信在全球員工中女性占比達42.6%,目標在2023年提升至45%。在台灣,女性員工比例高達七成,高階管理職位中女性也佔約七成,這一現象在亞洲地區女性主管比例達37.5%時,已經超越全球其他地區的富達目標。陳思伊強調,富達投信秉持多元包容的企業文化,關注員工福利,實施升級版育嬰假、家庭照顧假等政策,並推出「靈活工作」政策,以平衡員工個人生活與工作。富達投信透過這些措施,不僅關懷員工福祉,也為台灣的職場環境帶來更多多元化和平衡。
落實性別友善措施
陳思伊認為,隨著社會環境的轉變,女性在職場上扮演的角色愈加重要,在財務方面也更獨立。不過,在多數國家勞動市場中,女性平均薪資相較於男性仍有落差,加上女性投資理財行為較男性保守,因此拉大女性與男性財務能力與退休金準備的差距。
富達今年的調查顯示,台灣女性對自身財務安全感低於男性,45%的女性擔心她們的財務狀況,男性則只有37%;反映在財務操作上,31%的女性採取較謹慎的投資風格,38%男性則認為自己是自信或進取的投資者,且女性的平均投資金額較男性低21%。
改善性別多元化,也是ESG關注的議題。富達可以說是台灣投信界「女力當家」的代表,在性別方面,目前富達全球員工女性占42.6%,目標是在2023年前達到45%;在高階管理職位方面,女性目前占比為31.4%,目標在2023年達到35%。
陳思伊說,比較特別的是,富達台灣「女力當家」的現象更是明顯,女性員工比例約占七成,高階管理職位中女性同樣約七成,在18個部門中,有13個部門由女性擔任主管。而且,亞洲地區女性主管在2020年已達到37.5%,也比全球其他地區提前達到富達的內部目標。
富達在職場上還實施性別友善措施。陳思伊強調,在員工照顧和福利方面,富達更重視能滿足所有員工的需求,其實不會針對特定族群或性別。
富達重視多元的包容與平衡,長期致力於在各方面推行平等的工作環境,相信員工在安心的環境下工作,更能發揮個人最佳潛能,同時創造個人與公司的雙贏。
陳思伊認為,富達相信,多元文化與性別平衡的工作團隊,是現代企業成功的重要基礎。富達要積極創造一個重視與包容多元的企業環境與文化,對於所有員工都一視同仁,無論國籍、種族、性別(包括不同的性別認同及性傾向)、年齡或信仰。
靈活工時兼顧家庭
例如,富達從去年起在全球27個營業據點推行「升級版育嬰假」政策,無論是母親和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或是父親及孩子的次要照顧者,都享有同樣的權益。也就是說,不論性別、性取向、所在地域或如何成為父母(不論是親生或領養),都可以得到公司的支持,擁有更多時間安心照顧子女,同時保有工作的權益。
從今年起,富達更提供每位員工每年五天給薪的「家庭照顧假」,方便員工照顧家庭成員的需求,無論是關懷年長的父母、照顧生病或身體殘疾的家庭成員、或者托育場所臨時無法提供服務等,都可使用,幫助員工取得工作和家庭責任之間的平衡,展現關懷員工且友善家庭的同理心企業。
另外,富達即日起推出全新「靈活工作」政策,讓遍布全球超過25個地區的員工有機會更彈性地安排工作的時間和地點。富達員工只要在能符合職務角色、且不影響與同事間的協同作業、又能同時滿足客戶服務需求等前提下,就能選擇有助平衡個人生活與工作的靈活工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