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台股投資熱潮延燒,摩根投信引領第二季投資新趨勢!在經過第一季的大漲後,法人對第二季的投資布局保持樂觀但略帶謹慎態度。根據市場分析,第二季最看好的三大潛力族群分別是台股、陸股和新興亞股,而在債券方面,則較看好收益率較高的高收益債基金。然而,多數法人建議投資人應該以多重收益基金進行布局。 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指出,年初全球股市的強勁表現,主要受益於聯準會與大陸的貨幣政策轉向寬鬆,以及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雖然市場漲多,但投資者仍需留意漲多回檔壓力及其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李宏正進一步分析,成熟市場中,美股仍然相對看好,而新興市場則看好大陸、印度、東協等亞洲股市。在債市方面,高收益債的表現相對看好,尤其是那些違約率低、企業體質健康且產業分布多元的全球優先順位高收益債。 摩根投信在第二季最看好的三大標的當中,亞太入息、美國高收益以及多重收益基金領先群眾。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乃文預測,由於美聯儲升息步伐轉為鴿派、美元不再獨強,以及中美貿易衝突緩和,亞洲今年的匯價和企業盈利有望回升。 即便貿易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張乃文仍然看好大陸有望出台相關政策以提振經濟,加上入摩題材的帶動,亞洲股市的前景相對明朗,具有相當的投資價值。 元大投信研究團隊則看好具有入摩題材的MSCI China A股相關基金、AI趨勢相關標的和印尼公債基金。元大投信研究團隊強調,今年聯準會偏向鴿派,預期印尼央行跟進升息機率不高,有利於印尼公債表現。 安聯投信則認為,第二季較具潛力的三標的是陸股及台股等新興亞股,債券方面則是看好美國高收益債基金,並且多重資產尤其是美國多重資產仍具投資吸引力。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建議,在殖利率曲線平坦化、股市波動可能升高的情況下,股票資產首選美股,並應著重於那些即使在降溫環境下也能逆勢成長的產業。謝佳伶同時建議搭配信用債資產和可轉債,以強化投組的追漲抗跌效果。
對於第二季資產配置,群益投信投資長李宏正認為,年初以來全球 股市表現凌厲,主要反映聯準會與大陸的貨幣政策同時轉向寬鬆,以 及中美貿易談判有所進展,不過在市場漲多之下,後續在投資布局上 仍須留意漲多回檔壓力,以及其他不確定因素的影響。
李宏正表示,在標的選擇方面,成熟市場仍以美股相對看好,新興 股市則看好大陸、印度、東協等亞洲股市;在債市方面,仍相對看好 高收益債表現,主要在於高收債違約率仍維持低檔,發債企業體質保 持健康,而對於穩健的投資人而言,可考慮同樣具有高息特性,但波 動度更低、存續期間更短,且產業分布多元的全球優先順位高收益債 。
摩根投信第二季最看好的三大標的是亞太入息、美國高收益以及多 重收益基金等。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乃文表示,受惠美國聯準 會升息步伐轉鴿派、美元不再獨強以及中美貿易衝突趨緩,亞洲今年 的匯價和企業盈利均有望較去年回升。
儘管貿易不確定性猶存,但仍然看好大陸有望出台相關政策以提振 經濟增長下,再加上入摩題材仍有利帶動相關個股。亞洲股市仍是當 前新興市場中前景最為明朗的區域,且下檔風險已大幅反應在當前股 價中,極具投資價值。
元大投信研究團隊看好的三類標的基金分別是具有入摩題材的MSC I China A股相關基金、AI趨勢相關標的和印尼公債基金。
元大投信研究團隊表示,今年聯準會偏向鴿派,預期印尼央行跟進 升息機率不高,有利於印尼公債表現。
安聯投信認為,第二季較具潛力的三標的是陸股及台股等新興亞股 ,債券方面則是看好美國高收益債基金,另外,多重資產尤其是美國 多重資產仍具投資吸引力。
安聯收益成長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謝佳伶表示,在殖利率曲線平坦 化、股市波動可能升高,股票資產首選美股,並應著重於降溫環境下 也能逆勢成長,具破壞式創新的產業,並建議可搭配信用債資產和可 轉債,強化投組追漲抗跌效果。
台灣市場新聞快訊:摩根投信帶動海外基金淨值攀升,多檔基金創歷史新高
【台北訊】近期全球股市反彈,台灣的摩根投信也帶動旗下多檔海外基金淨值創下新高,顯示市場對於未來的樂觀態度。根據最新統計,3月份共有22檔跨國股票型基金淨值攻頂,其中以高股息、AI人工智慧、大中華股票三大類型表現最亮眼。
在眾多創新高的基金中,摩根投信的全球高股息基金尤其受到矚目。該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今年來在歐美央行貨幣政策寬鬆的背景下,特別股指數漲幅近8%,這對基金表現產生了顯著影響。
此外,AI人工智慧相關基金也表現出色,其中新成立的日盛智能車、合庫AI電動車、第一金AI人工智慧與新光AI新創產業基金等,都創下了淨值新高。
在大中華股票方面,安本標準兩岸價值、安聯中國策略、保德信大中華、聯博中國A股等四檔基金,也同樣在3月份創下淨值新高。
第一金投信分析指出,近月淨值創新高基金主要集中於高股息、AI人工智慧與大中華三大類型,這反映了市場對於未來經濟成長的信心。然而,由於去年底市場的大跌,投資人心態普遍謹慎,傾向於選擇波動較小的資產,同時也關注中長期投資機會。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溫和成長,但貿易戰的不確定性以及近期歐美經濟數據走弱,仍可能對股市造成波動。因此,建議投資人應持續維持防禦與攻擊並重的策略,並以高股息資產為基礎,搭配前景看好的高成長股票,以強化投資組合的整體表現。
今年全球股市多頭反攻,MSCI世界指數3月攻上波段新高,完全收復去年12月的下跌缺口,帶動海外基金淨值同步走高。根據統計,投信發行的跨國股票型基金中,共有22檔在3月淨值都創下歷史新高,而且集中在高股息、AI人工智慧、大中華股票三大類型。
高股息基金3月淨值創新高共有八檔,以特別股居大宗,包括:宏利、柏瑞、富蘭克林華美、群益四家投信的特別股息收益基金;野村、瀚亞、摩根則以全球高股息基金入列;而第一金的水電瓦斯基金是唯一產業股票收益基金。
群益全球特別股收益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今年來在歐美央行貨幣政策立場傾向寬鬆、利率風險大幅降低下,加上景氣增長動能猶存,帶動特別股表現,年初至今特別股指數漲幅近8%。
AI人工智慧相關基金3月淨值創新高有五檔,有四檔是近期新成立基金,如:日盛智能車、合庫AI電動車、第一金AI人工智慧與新光AI新創產業基金。
另外一檔是第一金AI FinTech金融科技基金,成立至今短短二年多,淨值已攀升到14元以上。
大中華股票型基金淨值創新高共四檔,有安本標準兩岸價值、安聯中國策略、保德信大中華、聯博中國A股。
其餘3月淨值創新高基金則是印度、美國等單一國家基金。
第一金投信指出,近月淨值創新高基金偏重在高股息、AI人工智慧與大中華,反映今年來市場不安情緒降溫,股市重回「Risk On」狀態。
但有鑑於去年底的大跌經驗,投資人心態謹慎,部分資金轉向波動相對穩健的高股息資產,部分聚焦中長期趨勢或低基期的資產,避免短期追高風險。
展望後市,全球經濟溫和成長,惟貿易戰尚未和解、近期歐美經濟數據走疲,股市難免波動,建議投資人應持續兼顧防禦、攻擊兩大策略,以上述高股息資產,搭配產業或市場前景較佳、獲利動能較強的高成長股票,強化投資組合。
美聯儲不升息,摩根投信:多權益型基金穩健投資佳選
近期美聯儲決定3月不進行升息,並暗示今年可能都不升息,此一消息一出,美元指數當日就創下了一個月來的最大跌幅。對於投資市場來說,這是一個重要轉折點。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的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這次的聯準會政策立場轉為超鴿派,意味著長達3年以上的升息循環將暫停,這對全球經濟表現將是一個支持。
林雅慧強調,雖然美元走勢趨貶對於風險性資產及新興市場來說是正面消息,但如果未來政策轉趨鷹派,或升息快於市場預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可能會自低點急升,投資人仍需謹慎對待利率風險。
對於當前的市場環境,林雅慧建議投資人應採取靈活調整的多元資產配置方式,穩健參與股債收益及全球投資機會,並有機會掌握資產輪動的資本利得。
她進一步解釋,多重收益型基金同時兼顧股票和債券的配置,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提供資本增值和收益回報。以「50%全球股票+50%全球債券」的配置策略為例,年化報酬達4.7%,雖然不及100%配置全球股票的5.7%,但波動度卻低於純股票配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也指出,美聯儲的鴿派態度加上歐洲及日本央行的低利寬鬆政策,對維繫全球經濟與資產價格表現有正面影響。然而,美聯儲鴿派背後的不確定性,讓市場預期股市未來將回歸基本面各自表現。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在迎接美聯儲升息循環末期與後縮表時代,投資新興市場股債匯市將具吸引力,並建議核心配置為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型基金與全球債券型基金,以及受惠政策利多的大中華與新興亞洲中小型股票基金。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聯準會3月貨幣政策立場轉為超級鴿派,為長達3年以上的升息循環按下暫停鍵,而全球央行風向轉變將有助於支撐經濟表現,搭配美元趨貶,對風險性資產及新興市場應屬正面,然而,這也代表著若未來政策轉趨鷹派,或升息快於市場預期,可能導致美國公債殖利率自低點驟升,投資人仍應慎防利率風險。
此外,林雅慧指出,短線地緣政治事件持續牽動市場情緒,加上全球經濟預期增長放緩、英國脫歐不確定、中美貿易談判尚存變數,恐為市場添波動,進而造成股匯債市輪動機率增溫,建議投資人應該宜採取靈活調整的多元資產配置方式,穩健參與股債收益及全球投資機會,還有機會掌握資產輪動的資本利得。
林雅慧表示,由於多重收益型基金同時兼顧股票和債券的配置,在降低風險之餘,又可提供資本增值和收益回報。舉例來說,市場表現總是有欠佳的時刻,然經理人可透過多重收益型基金,機動調整投組內的股債配置,讓整體投資組合比純股票投資組合更加穩定。
林雅慧說明,統計2006年以來,投資人若採用「50%全球股票+50%全球債券」配置策略,年化報酬達4.7%,雖不及100%配置全球股票的5.7%,但只要承受8.9%的波動度僅為純股配置15.6%高波動度的一半。若以承受每一單位波動度可以換取到報酬的角度來看,股債兼具的「多重收益策略」讓投資人能以較低的波幅享受到較高的收益。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聯準會鴿派態度超出預期,加上歐洲及日本央行仍維持低利寬鬆政策,有助維繫全球經濟與資產價格表現。不過聯準會鴿派背後隱含的是對全球景氣展望的不確定性,而溫和通膨環境讓聯準會得以保持耐心,對於債券的激勵效果將高於股市,歷經今年來大漲之後,股市未來將回歸基本面各自表現,須持續觀察中美貿易協商具體細節、景氣動能與企業財報和財測展望。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迎接聯準會升息循環末期與後縮表時代,看好新興市場股債匯市投資吸引力,建議核心配置首選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型基金與全球債券型基金,股票部位聚焦受惠政策利多且具評價優勢的大中華與新興亞洲中小型股票基金,而景氣循環末期美股波動升高,建議納入低波動的美元複合債券型或平衡型基金。
今年10月起,台灣金融市場將迎來一項重大變革!金管會宣布,自6月申請並通過「深耕計畫」的境外基金機構,將享有單一境外基金永久投資大陸有價證券上限提升至40%的優惠。這項新政策將為台灣投資者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同時也對境外基金機構提出更高的挑戰。
在此之前,金管會已於今年1月將一般境外基金投資大陸的上限從10%提高到20%,並對符合「深耕計畫」的境外基金進一步放寬至30%。然而,去年已有7家境外基金機構獲得深耕計畫認證,並開始享受30%的投資優惠。為了確保公平性,新政策將對今年6月申請並通過深耕計畫的機構開放40%的投資上限。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此舉是基於業者的建議。先前政策中,符合深耕計畫的境外基金投資大陸的上限為30%,但適用期限僅為一年。若機構未能在隔年繼續獲得深耕資格,將必須將投資大陸的比例降低至20%以下。為此,業界建議增加一項選項,讓單一基金可永久維持40%的投資上限。
為鼓勵中小型境外基金機構積極參與深耕計畫,金管會今年也對該計畫的三項條件進行了調整。首先,將計算管理資產規模時排除貨幣市場基金規模,減少對投信的影響。其次,將境外基金機構近一年資產規模成長率的評核標準從「市場規模平均成長率加5%」修改為「達整體市場規模成長率」。最後,新增一條件要求境外基金機構在國內管理資產超過100億元,並超過該機構境外基金近一年國人的平均投資金額。
這些調整將有助於提升台灣金融市場的競爭力,並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對於如摩根投信這樣的境外基金機構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發展契機,也將促進其在台灣市場的發展。
今年1月金管會已正式開放一般境外基金投資大陸上限從10%到20%,若是符合深耕計畫的境外基金則可從30%提高到40%,但因為去年9月核准7家境外基金機構符合深耕計畫者,即聯博、安聯、施羅德、瀚亞、摩根、富達、富蘭克林,有選投資大陸優惠者,去年10月1日已開始適用30%的優惠,因此40%的部分必須今年6月申請、9月放榜的業者才能適用,最快今年10月1日就可投資大陸到40%。
證期局副局長蔡麗玲表示,主要是業者建議,先前放寬符合深耕計畫的境外基金機構,其境外基金投資大陸有價證券上限從30%提高到40%,適用期限僅一年,若隔年沒有拿到深耕的資格,則所有投資大陸超過20%的境外基金都必須「下架」,即暫停接受新的申購,因此業者建議可增加一選項,就是單一基金可以「永久」投資大陸上限到40%。
同時為了鼓勵中小型境外基金機構可以多努力,達到深耕計畫的資格,今年金管會也放寬三條件,一是計算管理資產規模前1/3的指標,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將不計入,可減少一些國內投信因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太大,讓境外基金業者短期內都無法超越。
二是原訂境外基金機構近一年資產規模成長率要為正,且達市場規模平均成長率加5%以上,今年則修正為「達整體市場規模成長率」,即不用再加5%。
三是新增一條件,即境外基金機構在國內管理資產逾100億元,且超過該機構境外基金近一年國人的平均投資金額,簡單來說,就是某境外基金機構近一年國內投資其境外基金120億元,該機構這一年在國內管理資產超過120億元就符合獎勵條件。
【台北訊】近來投資市場一片沸騰,股債市表現亮眼,讓投資人心情既興奮又緊張。今年以來,美股更是連續八周收漲,創下2017年以來的首見佳績,但市場波動也讓人難以捉摸。法人提醒,升息尾聲市場波動將加劇,投資人要靈活配置,才能在波動中穩抓機會。 摩根投信指出,金融市場瞬息萬變,雖然近期多頭行情持續進行,但投資人對於市場走向仍有些霧裡看花。不過,觀察各項指標顯示多頭趨勢未變,只是波動幅度將擴大。因此,摩根投信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多重收益型基金,以多元分散的方式來管理波動,解決投資難題。 陳若梅經理指出,美銀美林證券的2月全球經理人調查顯示,經理人對於未來12個月經濟動能的看法出現落底反彈跡象。加上美國和歐洲企業的財報超過半數企業獲利打敗預期,讓市場對後市保持樂觀。國泰投顧也認為,美國經濟體健康,人行寬鬆政策確保流動性,中國股市有望反彈。 國泰投顧強調,美聯儲升息速度減緩,新興市場將獲得更多機會。過去一年新興債券市場資金流動情況改變,顯示國際資金可能已先行啟動回流。市場波動將加劇,各類風險資產將輪番表現,投資人要善用多元資產的環球平衡基金,進行分散配置、靈活調整,以達到持盈保泰的效果。
今年以來,多頭行情持續進行,股債市表現都很出色。摩根投信表示,金融市場瞬息萬變,常讓投資人對近期多頭再起霧裡看花。但觀察各項指標顯示多頭趨勢未變,只是波動幅度將擴大,建議投資人不妨透過多重收益型基金,以多元分散的方式來做好波動管理,有效解決煩人的投資難題。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美銀美林證券2月全球經理人調查,經理人對於未來12個月經濟動能的看法出現落底反彈跡象。此外,逾半數的美國和歐洲企業已公布去年第4季財報,超過半數企業的獲利打敗預期,顯見後市並不看淡,提振今年全球風險資產齊揚。
國泰投顧認為,美國經濟體依舊健康,2019年將自去年的「超高速」成長回落至長期平均速度。中國方面,人行極力寬鬆確保流動性無虞,籌碼穩定有利未來股市反彈。放眼全球,各類資產風水輪流轉,互有表現機會,可利用多元資產的環球平衡基金進行分散配置、靈活調整,不失為持盈保泰。
國泰投顧表示,由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升息速度減緩,過去壓抑新興市場的力量將得到釋放。2018年資金出多進少的新興債券,在2019年初首見大量資金回流,顯示國際資金可能已先行啟動。從歷史經驗看出,升息尾聲市場波動度將加劇。而且,各類風險資產往往會輪番表現,市場上無永遠贏家,也無永遠輸家。
台股上周在多數亞股中獨樹一幟,外資買超達9.76億美元,成為亞股單周冠軍。這波台股的強勁表現,除了因為農曆春節假期後的休生養息外,還與MSCI對台股的指數調整有關。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中美貿易談判進展順利以及中國股市表現佳,都是推動亞股表現的主要因素。而摩根投信執行董事葉鴻儒則強調,台股與美國及國際景氣密切相關,隨著美股上漲,台股投資情緒也隨之增溫。葉鴻儒還提到,台股本益比低於長期平均值,加上高殖利率優勢,吸引了國際資金回流。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則提醒,操作上仍需關注國際政經局勢、新台幣匯率以及外資動向。
上周MSCI公布調高台股於MSCI新興市場指數,以及MSCI新興亞洲指數占比,激勵台股單周收紅1.3% 。
今年來,南韓以37.99億美元累計買超最多,越南和台股二地股市買氣最長,其中,台股以27.95億美元累計買超緊追在南韓之後。外資對東協股市雖然進出金額不大,但今年以來,東協主要股市普遍有3%以上漲幅,表現不俗。
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致寧指出,近期牽動亞洲投資氣氛因素有二,一是中美貿易談判進行順利與否,其次則是中國股市表現。最近這二項因素都傳出佳音,帶動亞股2019年至今股市表現漲多跌少。尤其經歷去年修正,便宜價位吸引外資回流,不論從東北亞的台韓到東協國家,台灣和南韓均繳出3%至7.5%不等漲幅,東協的越南和菲律賓也有5%以上的水準,顯示投資信心回流。
摩根投信執行董事葉鴻儒指出,台股與美國、國際景氣高度連動,隨美股彈升,特別是納斯達克指數大漲激勵,帶動台股投資情緒再度增溫,站穩萬點行情之上,有利多方熱度持續。台股整體基本面較過去更為紮實,且目前台股本益比僅12.8倍,尚不到15年長期平均值的13.8倍,且市場預估台股擁有約4.6%的高殖利率優勢,這個水準在亞股中數一數二,更加強化國際資金回補台股意願,替多方增添資金活水。
群益中小型股基金經理人吳胤良表示,台股本波自谷底已累積相當反彈,櫃買指數表現優於加權指數,但考量目前仍處財報相對空窗期,市場籌碼面穩定,期選指標也相對偏多,且在去年高獲利下,台股具備高配息能力,仍可為台股表現提供支撐,惟操作上仍須留意國際政經局勢、新台幣匯率,以及外資動向。
台灣金融市場豬年開市,投資氣氛一片樂觀,許多投資人紛紛尋找投資方向。摩根投信分析師指出,雖然近期市場表現亮眼,但美中貿易戰和地緣政治風險仍然存在,投資者需謹慎操作。摩根投信建議,投資者可透過廣納股、債、REITs、可轉債等多重收益策略,進行靈活的持股配置,以應對市場波動。 摩根投信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變數多,美中貿易戰和油價變動等因素,讓投資者難以捉摸。在這樣的環境下,多重收益型基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投資選擇。陳若梅指出,多重收益策略自2009年以來,在MSCI全球指數累積跌幅超過10%的六次市場波動中,平均跌幅僅約8%,顯示其穩健的投資風格。 陳若梅進一步解釋,多重收益策略的優勢在於其資產配置的高度多元分散。這種策略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資產間的相關係數差異,進行靈活的資產配置調控,降低整體投資組合的波動風險。就像將雞蛋分放在不同的籃子裡,即使一個籃子掉落,其他籃子仍能保持穩定,保障投資者的資金安全。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近年來全球金融市場詭譎多變,近期受惠於美國與中國的貿易談判出現正面訊息,加上美國一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良好和油價反彈,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大漲,惟市場變數仍多,導致投資人無所適從,深怕選錯標的、買在錯的時點,因應豬年開局的投資機會和風險,真正做到資產多元分散的多重收益型基金提供一個投資好選擇。
整理多重收益策略於2009年來六次MSCI全球指數累積跌幅超過10%期間,陳若梅說,多重收益策略平均跌幅僅約8%,甚至不到股市平均跌幅20%的一半,顯示多重收益策略因布局於全球收益型資產,廣納股票、債券、REITs、特別股、可轉債等多元收益性資產,透過全球及個別標的分散投資,避免布局過度集中的風險。
陳若梅進一步指出,也因為該策略持有資產高度多元分散,因此可以充分利用不同資產間彼此相關係數的差異,靈活調控資產配置,好比將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裡,整體投資組合波動風險可有效下降。
台灣金融市場近期受到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的影響,投資人普遍對於市場的未來走向感到憂心忡忡。然而,摩根投信在最新的分析報告中提出,雖然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疑慮,但多數經濟專家仍認為全球經濟處於末升段,並建議投資人採取多重資產分散投資策略,以降低風險並兼顧收益。 摩根投信指出,美國企業去年第四季的財報超過7成優於預期,而中國大陸的GDP年增率也有6%以上,這些數據都顯示全球經濟基本面並未陷入衰退。然而,由於中美貿易戰及英國脫歐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市場波動性增加,投資人應該降低對單一資產的依賴,轉而尋求多元布局。 摩根投信策略成長ETF組合基金經理人歐陽渭棠強調,美國企業獲利動能逐漸趨緩,加上中國大陸宏觀經濟數據不如預期,導致全球籠罩著景氣衰退的陰影。但實際上,美國企業去年第四季的財報表現強勁,中國大陸經濟增速也維持在健康的水準。 根據美林全球基金經理人調查,86%的經理人不認為今年全球經濟會陷入衰退,並普遍認為目前景氣循環處於末升段。但歐陽渭棠也提醒,金融市場的波動將成為常態,投資人應該以降低波動為優先,並從單一資產轉向多重資產。 台灣投信市場對於多重資產基金的興趣日益增長,去年基金規模年增率高達239%,並已連續4個月創下新高。這一現象反映了投資人對於分散投資風險的關注。 群益潛力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徐煒庠則認為,消息面的影響讓資產波動日漸加劇,不過在市場波動修正後,投資價值已經浮現。他建議投資人可以期待今年權益型資產的表現,並選擇抗震跟漲的商品來應對這個機會與風險並存的時期。
全球投資氣氛變得好,股債資產價格都開始上漲啦!專家說,今年各種資產的輪動會更快,如果想要搭上這波漲勢,但又擔心市場會有波動,那麼就可以考慮用高息股加上積極主動調整投資組合的多重資產策略,這樣就能夠參與全球上漲的動能。最近,摩根投信就提出了這樣的觀點。 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全球指數去年第4季大跌了13.7%,但今年來已經上漲了5%,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都一起上漲。這主要是因為美國聯準會(Fed)放出鴿派訊息,讓全球風險資產有機會翻身。安本標準投信的投資長彭炫通說,2019年帶動風險資產表現的關鍵有三個:Fed、川普和中國,其中美國就佔了兩個。 現在美國經濟還沒有惡化到要停止升息,但上一季市場的劇烈波動讓Fed主席鮑爾不得不放緩升息步調。美國政治局勢不穩定,Fed溫和升息和川普希望與中國達成共識,這些都有助於減少股市壓力。彭炫通認為,隨著美國升息進入下半場,股債齊漲齊跌是正常現象,去年以來市場走勢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強調,在波動加劇的投資環境中,市場容易有大漲大跌。如果投資人想要參與漲勢,可以選擇高息股,並搭配多重資產,這樣可以為資產打造雙重保護,透過股息和債息收益,讓投資更加安心。數據顯示,高息股在波動度和跟漲抗跌能力上都比一般股票要好。五年年化波動度來看,MSCI全球高息股指數約9.5%,低於同期MSCI全球指數的10.2%,這意味著在市場震盪時,高息股更能發揮穩定資產的作用。
【台北訊】哇塞,台股昨天的表現真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啊!你知道嗎?因為MSCI(明晟)的最新季度權重調整,台股在全球新興市場、全球標準型及亞太(除日本)三大指數都獲得了調升,這個好消息讓台股上漲93點,收盤逼近10,100點大關呢!這次調整後,估計有數十億至上百億元的資金回流,對台股行情可是大有幫助啊! 金管會預估,這次調升後,台股將新流入1.27億美元,約新台幣39億元。MSCI將台股在全球新興市場、全球標準型及亞太(除日本)三大指數權重,各上調0.03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及0.02個百分點,分別達到11.02%、1.31%及12.78%。而且,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還新增了上海商銀,真是好上加好! 對於這次調升,外資分析師表示,雖然陸股是最大贏家,但台股並未被調降,反而獲得調升,這對台股來說可是個大利好。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致寧分析,台股此次是連續四季調降後轉升,這顯示出台股價值正在浮現。而且,今年來外資已經結束去年賣超的趨勢,累積買超592億元,這也反映了買盤態度轉佳。 不過,話說回來,雖然台股表現亮眼,但還是有些小問題需要注意。像是陸股的影響力在增加,台股有點被邊緣化的感覺,所以長期來看,台股還是得提升籌資表現。而且,MSCI台灣指數新增了上海商銀,成分股增加到87檔,這也是個值得關注的變化啊!
摩根投信最新報告指出,台股在MSCI明晟季度權重調整中獲得微幅上調,外資將增加39億台幣水位。不過,外資圈對此並不感到太過驚喜,他們的焦點放在兩個層面:一是大陸上證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占比提升進度,二是中美貿易戰對資金的警覺性提升。雖然台股本次獲得調升,但大盤的強勁表現與亞股全面上漲有關。外資券商研究部主管表示,台股前幾次權重調降後,指數反應並不激烈,此次調升幅度微小,主要是開紅盤氣勢以及亞股、美股期貨電子盤的揚升所帶動。 台股權重調升的原因有三:一是去年第四季台股表現不佳,但其他市場也普遍不佳,並非台股獨一無二;二是國際資金尚未緊縮,台股流通性無虞;三是多數研究機構對台股企業今年獲利成長性的預期,仍有3至8%的空間,前景並未大幅變化。元大摩台基金研究團隊進一步指出,本次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新增一檔,無剔除,台股自由流通市值微幅上升,使台灣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上升至11.02%。 摩根投信還強調,台股在MSCI全球新興市場指數與MSCI亞洲除日本指數中,終結連續四個季度的調降,並且加權指數已經站穩萬點大關之上,這對台股的多頭走勢有加分作用。然而,對於5月的半年度和8月的季度調整,MSCI明晟可能將上證A股在MSCI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比重從現行的5%提升至20%,這對台灣和南韓股市可能是不利因素。保德信投信投資長唐雲益預估,A股將吸引超過人民幣4,000億元的被動式資金,對陸股後市有利,但對台股可能產生資金排擠效應,需要謹慎看待。
摩根投信指出,摩根士丹利資本國際(MSCI)全球指數去年第4季大跌13.7%,今年以來卻已上漲5%,且成熟與新興市場全都上揚,主要是因為美國聯準會(Fed)釋出鴿派訊息,激勵全球風險資產扭轉乾坤。
安本標準投信投資長彭炫通表示,2019年引領風險資產表現的關鍵因子有──Fed、川普與中國,其中美國就占兩個。即使目前美國經濟尚未惡化到停止升息,但上一季市場劇烈波動也讓Fed主席鮑爾釋出放緩升息步調訊息。美國政治局勢不穩定,Fed溫和升息及川普希望與中國盡快達成共識,都有助減少股市壓力。
彭炫通認為,隨著美國升息進入下半場,股債齊漲齊跌是正常現象,去年以來市場走勢就已充分印證。透過多重資產策略來避開市場波動,持續掌握經濟成長商機。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在波動加劇的投資環境,市場容易大漲大跌。投資人如果想參與漲升行情,不妨選擇高息股,搭配多重資產,替資產打造雙重保護,透過股息及債息收益,投資更安心。
統計顯示,高息股不論在波動度或跟漲抗跌能力,都優於一般股票。五年年化波動度來看,MSCI全球高息股指數約9.5%,低於同期MSCI全球指數的10.2%,代表市場震盪時,高息股較能發揮穩定資產的功效。
法人表示,MSCI調整權重後,粗估此次有數十億至上百億元回流,可望持續加持行情;金管會則預估這次調升後,依據被動式基金估算,台股將新流入1.27億美元,約新台幣39億元。
MSCI(明晟)此次將台股在全球新興市場、全球標準型及亞太(除日本)三大指數權重,各上調0.03個百分點、0.01個百分點及0.02個百分點,分別來到11.02%、1.31%及12.78%;並於MSCI台灣指數成分股新增上海商銀,無剔除個股,最新權重,全球將於2月28日收盤後生效,台股因2月28日休市,預估將在2月27日尾盤反映。
外資分析師表示,MSCI最新公布結果,陸股仍是最大贏家,權重調升最多,特別的是,台股並未被調降,反而向上調升,競爭對手南韓則遭MSCI「雙降」,粗估將有數十億至上百億元的資金回流,有利開年來的行情續昂。
元大摩台基金研究團隊統計,MSCI追蹤資金前茅的全球新興市場指數中,陸股獲調升0.26個百分點,排行第一,南韓被下調0.12個百分點,調降最多,另外在亞太(除日本)指數也被調降。台股主要是MSCI台灣指數整體的自由流通市值上升,因此獲得上調。
摩根亞太入息型產品經理張致寧分析,台股此次是連四季調降後轉升,凸顯出台股價值浮現。事實上,今年來外資終結去年賣超趨勢,迄今累積買超592億元,便反映買盤態度轉佳。
摩根投信進一步以新興亞洲、歐非中東及拉丁美洲等三大新興區域統計,新興亞洲連12季都被調升,此次再增0.13個百分點,於新興市場指數權重達到73%,足見亞洲投資前景更受青睞。
法人指出,亞股低估值、高殖利率,是吸引資金關鍵,台股高股息早已出名;不過陸股影響力俱增,台股仍有邊緣化疑慮,長期仍須提升籌資表現。個股而言,MSCI台灣指數新增上海商銀,成分股將增加到87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