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摩根投信(公)公司新聞
此外,保單也提供壽險和年金雙平台,以及九種外幣選擇,最低投保金額為新臺幣10萬元,最低單筆增額為新台幣2萬元,彈性的繳費方式可減輕有預算考量族群的經濟壓力。僅前四年收取帳戶管理費,並採取逐年遞減方式收費,第一年按月收取當時保單帳戶價值的0.125%,第四年降低至按月收取當時保單帳戶價值的0.0667%,第五年起不收帳戶管理費。
委託摩根投信操作的法國巴黎人壽豐收富利投資帳戶(月撥現)與法國巴黎人壽豐收富利投資帳戶(轉投入)二種帳戶,擁有「月月撥回」和「轉投入」兩種撥回機制,當每月基準日帳戶淨值大於等於美金8元,固定年化撥回率為5%;若是淨值小於美金8元,則固定年化撥回率為3%。當每月基準日淨值超過美金10.2元(不含),當月再提供10%的加碼撥回。
永豐銀行財富金融處處長徐德里表示,許多客戶因應不同的人生目標選擇不同屬性的投資工具。若作為退休準備,資產的穩健及控制風險波動度相對來得重要。再者,類全委保單中的壽險平台具有指定身故受益人之功能,不僅能將辛苦守護的財富完整傳承予下一代,也能協助客戶達到預留稅源的效果。
過去以來,類全委保單被市場詬病經理費「剝兩層皮」,指的是投信接受全委,但投資到自家基金時,會出現收兩次經理費的情況。因而金管會上半年發函給保險公司,要求保險業委託投信代為運用管理投資型保單「專設帳簿」資產,在跟投信簽訂委託契約時,應在合約約定,受託管理的投信業者,如類全委帳戶資產投資在自家投信經理的基金時,這部分委託資產不得另收取經理費,如投資法人級別基金,也須比照該級別收費。
類全委保單近幾年來成長快速,從2016年全年保費收入4,500億元,到去年一年已達7,400億元,再到今年7月底,更已超越去年全年規模,達7,500億元。壽險業者預估,今年全年可望逼近8,000億元規模,分析受歡迎原因在於「月月提撥」的設計,讓投資人享有類似固定收益的機會。摩根投信產品以主動型基金為主,績效普遍不錯,吸引到不少壽險公司主動洽詢全委代操投資型保單的資產。
摩根投信總經理唐德瑜表示,摩根已有12個全委代操專案,在市場規模排名約第四、第五名;基於法令規定,較少對外談及代操業務,但其實績效相當不錯,截至8月底,是唯一代操專戶檔檔淨值都在10元以上的投信公司。
唐德瑜強調,類全委保單往往設計了撥回機制,但摩根的管理策略是「絕對不會配到本金」,對投資人、對摩根品牌都是保障。
摩根投信接受法國巴黎人壽全委合作的「豐收富利類全委投資型保單」,主要訴求對象為退休族群,希望滿足兼顧投資和保障需求。
法國巴黎人壽訓練經理楊書銘表示,「豐收富利」提供「月月撥回」和「轉投入」兩種撥回機制,當每月基準日帳戶淨值大於等於8美元,固定年化撥回率為5%;若是淨值小於8美元,則固定年化撥回率為3%。
相對於拉丁美洲基金近期的買氣好轉,全球型新興市場淨流出周數更已來到第18周。成熟市場上周資金動能同樣疲弱,美股基金單周失血金額進一步擴大至29.18億美元,歐股基金更已連續九周失血。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表示,受到中美雙方你來我往的頻頻出招影響,僅8月單月,美股便有三度單日重挫超過2%,總計8月下跌1.08%,為2016年以來跌幅8月跌幅之最,伴隨近期市場波動轉劇,建議投資人應核心布局多重收益型基金,並增持高品質債券來因應。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中美上周雖釋出進一步冷靜談判可能性,然報復性關稅不利全球貿易前景,且對於全球製造業供應鏈的布局帶來不確定衝擊,更大的潛在風險則是貿易爭端進一步蔓延到投資、金融與政治等其他領域,恐將對金融經濟與金融市場帶來更大的變數。
林雅慧分析,今年以來股票市場的表現,多在反映評價面自去年年底的恢復,貿易摩擦的不確定將影響短期投資氣氛;儘管如此,企業獲利表現明顯優於原先的悲觀預期,而聯準會轉向鴿派出的態度,也大幅降低政策錯誤可能帶來的下行風險。隨著景氣邁入中後階段,無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的發揮空間雖受限,然低利環境依舊有助於尋求收益,建議採取多元資產配置策略,掌握投資契機。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儘管中美貿易議題的進展仍持續左右市場投資情緒,市場波動仍不可輕忽,不過整體來看,當前美國經濟表現仍未有疑慮,消費動能仍將當強勁,且接下來第四季又將迎來消費旺季,因此短期內要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低。
除此之外,當前貨幣環境轉趨寬鬆,亦有助支撐風險性資產,因此對於美股後市表現仍未看淡,操作上建議可採成長性與防禦性類股均衡配置。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著眼中美貿易戰已成為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的戰場之一,選前交鋒將成常態,在景氣放緩、政策寬鬆及消息面難測的波動環境,建議投資操作抱持風險意識但無須過度悲觀,投資人可依照個人風險屬性增加全球債、美元複合債券和較不受海外情勢影響的伊斯蘭債券型基金。
至於股市配置建議留意美國、全球及新興亞洲股票型基金震盪買點,並搭配公用事業產業及黃金產業型基金操作機會。
歐非中東基金和新興亞洲基金已連五周和八周遭到資金調節,全球型新興市場淨流出周數已來到第18周。成熟市場上周資金動能同樣疲弱,美股基金單周失血金額擴大至29.18億美元,歐股基金更已連續九周失血。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美中貿易協商再現轉圜,美中釋出貿易協商持續進行訊息,美股聞訊大漲,不過貿易戰持續反覆發展,使得投資情緒趨於審慎,上周全球股票基金買氣普遍維持疲弱。近期市場波動轉劇,建議投資人應核心布局多重收益型基金,並增持高品質債券來因應。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今年以來股票市場的表現,多在反映評價面自去年年底的恢復,貿易摩擦不確定將影響短期投資氣氛;儘管如此,企業獲利表現明顯優於原先的悲觀預期,而聯準會轉向鴿派的態度,也大幅降低政策錯誤可能帶來的下行風險。
全球風險性資產近一周反彈,然能否延續仍以美中貿易情勢馬首是瞻,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分析,所幸美歐央行9月利率會議有望採取寬鬆政策,中國國慶前也有可能宣布刺激政策,近期美股股利率一度高於30年期公債殖利率,若股市出現修正也有望吸引低接買盤。建議投資操作抱持風險意識但無須過度悲觀,可照個人風險屬性增加全球債、美元複合債券和伊斯蘭債券型基金。
安本標準360多重資產收益基金經理人劉向晴表示,想要投資組合能助漲抗跌,就不能只是重押股票、債券等單一資產。應對市場波動,最好還是透過多重資產來降低風險、提高收益。藉由股票、債券和另類投資的平衡布局,有助於達到多元分散的效果。
富達投信統計,20年以來,全球股票與全球債券走勢只有38%的時間為負相關,顯見以傳統股債配置來分散風險的效果已逐漸轉弱。安本投信也指出,在金融海嘯之後,股債齊漲齊跌的情況更是常見。
安本投信指出,另類資產涵蓋範疇很廣,凡是非股非債的資產類別,都可以視為另類資產的一種。不同的資產間彼此獨立,報酬、風險因子都不同,在面臨市場震盪時,由於另類投資與政經事件的連動性低,反而能藉各類資產發揮調節的作用,尤其是另類資產的收益率更高於純股或純債。彭博資訊統計,到今年5月底,另類投資的年平均收益率超過6.3%,優於全球股票、全球投資債、全球高收債資產。
資誠市場研究中心統計,近年來,另類資產持續吸引大型機構與一般投資人的目光,規模快速成長,從2007年到2013年的年複合成長率達6.9%,預估到2020年將再成長8.1%,規模可望達13兆美元。
摩根投信表示,美國與中國雙方都有堅持的底線,且貿易戰觸手已延伸至其他國家,預期貿易戰發展反覆的消息將持續一段時間。短線上,經濟前景及貿易戰發展的不確定性,均將為市場再添波動。此時,投資人應該採取靈活調整的多元資產配置方式,用穩健的步調參與股債收益及全球投資機會,還有機會掌握資產輪動的資本利得。
國泰全球經濟與策略研究處副總王誠宏表示,經濟數據來看,美國 經濟基本面仍佳,企業獲利上修,加上聯準會已展開預防性降息,按 過往經驗,在「低通膨、低成長」的經濟環境下,Fed政策主要為「 預防性降息」,主要用意在於延續經濟增長的周期,避免經濟衰退, 往往也成為美股新的進場機會。
以歷史最悠久的美國道瓊指數來看,目前預估本益比為17.2 倍, 略低於5年長期平均值17.3 倍,評價面位於合理區間,美股多頭格局 未變。
至於人民幣貶值,基本上與其他新興市場貨幣同向,反應了歐洲疲 弱與硬脫歐疑慮致歐元英鎊下殺,使美元被動走出一波強勢,人民幣 匯價破「7」合乎新興市場現況並未背離,且整體新興市場也未出現 2014∼2016年時因美元獨強導致的資本大外逃。
由於大陸官方祭出救市措施,中國證金公司宣布對A股「定向降息 」,融資費率調降80個基點,使得券商融資成本降低,可促進資金投 入股市。今年以來滬深兩大指數在國際金融環境如此險峻下,想較去 年的表現不弱,尤其在滬倫通、科創版啟動、與今年加大放寬QFII的 規模額度,今年陸股弱中持續透強。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貿易摩擦持續 困擾全球經濟,在美國消費維持強勁下,未來一年衰退風險仍低,但 大幅成長的機會亦不大,隨著聯準會降息步伐不如預期,伴隨企業獲 利成長放緩,市場將需要一段時間消化相關訊息,在全球央行採寬鬆 貨幣政策,現金回報偏低下,追尋收益需求依舊,建議投資人採取股 債靈活配置,略為提高債券比重,股票則相對看好高息股表現。
至於台股,投信法人強調,受到貿易衝突擴大衝擊,對於即將到來 的電子產品鋪貨旺季帶來相當大的不確定因素,預期影響整體電子產 業的第三季成長力道。今年在中美與日韓貿易戰造成的轉單效應正在 加持台灣經濟,加上進行中的「海外生產線撤回台灣」,第四季的傳 統旺季估計不會遲到,建議耐心靜待買點。
但其他市場股票基金買氣持續不振,今年一度累計吸金超過200億美元的全球新興市場型基金,已連續16周被持續提款,在上周再流出19.62億美元後,今年以來資金動能由正轉負,轉流出16.53億美元,為自2016年以來首見。不僅於此,新興亞洲和整體新興市場基金已雙雙回吐去年全年淨流入。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據最新美銀8月經理人調查,目前雖仍有64%經理人認為,未來一年內全球經濟不會衰退,但有34%經理人認為,未來一年內全球經濟可能發生衰退,為2011年10月以來最高。
目前法人機構最關注的莫過於過去幾年的多頭總司令美股走勢,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徐煒庠表示,美股技術面有修正壓力,短期區間整理可能性較高,但美國勞動及消費市場仍表現不俗,經濟未見顯著惡化跡象,聯準會釋寬鬆貨幣政策為股市提供下檔支撐,故對美股仍不看淡。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則對美股景氣較保守,她分析,雖然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延後中國部分消費品新關稅至12月中旬實施,但貿易政策變數已確實損及全球增長,且一旦12月另一波關稅生效,美國企業在利潤遭壓縮下恐將被迫將調高商品價格,成本轉嫁最終恐對美國民間消費造成衝擊。
陳若梅認為,市場波動升高、下檔風險短時間未能去除,建議提高投資組合的高品質資產占比,以降低短線震盪的影響,像是與公債走勢連動度高的美國複合收益債券、具防禦型性質的高息資產,及多重資產配置的投資策略。
儘管新興市場部分國際資金看淡,但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仍持續看多印度股市。他指出,印度政府改善投資環境、多元化資金來源的方向是正確的,也預期市場焦點將回歸基本面,包含企業獲利、通膨與財政,另外全球貿易緊張局勢雖增加風險,但印度國內消費成長有助降低對出口依賴、較不受外部因素影響。
投信法人針對投資人退休理財建議該定期檢視,一來看看自己是否 開始投資,二來則是投資組合報酬表現,對於不知如何下手的朋友, 建議從多元資產的多重收益型基金開始。
摩根投信指出,對退休準備者來說,更是不希望金融市場震盪打亂 退休準備,因此,若想要享受快樂的退休生活,愈要提早付諸行動, 透過積極的理財方式為第二人生做準備,只要善用兩個技巧,可輕鬆 預約無憂退休。
第一是立刻檢視退休金準備進度。摩根投信建議,想要在退休後生 活無虞,就必須在還有薪資所得的期間盡量投資,建議每年應挪出所 得的10%專供退休投資之用,是最基本的準備工作。在準備退休計畫 的過程中,必須隨時檢視目前的退休準備進度,透過「退休進度檢查 表」檢視出自己的退休準備工作進度是超前,還是落後。
第二是善用「定期定額+多重收益型基金」,摩根投信建議,透過 「定期定額」方式布局在「多重收益型」基金,除了可達到強迫儲蓄 的效果外,投資時間一拉長,成本被攤低,獲利空間也隨之拉大,亦 可加速活化投資效益。
摩根投信說,近年市場波動加劇,挑選投資產品的類型也就相對重 要,多重收益型基金,不僅廣納各類收益,包括股票、債券、另類收 益等多元機會不怕漏接,涵蓋的投資種類分散,能有效地分散風險, 讓退休金準備更輕鬆有效率,幫助投資人一步步朝目標邁進。
群益全民退休組合傘型基金經理人林宗慧表示,風險控管更是退休 理財的首要條件,選擇著重風險控管的理財產品,可望讓獲利的穩定 性及時間複利效果皆連帶提升,才能有效掌握退休理財的核心精神。
現階段來看,各國央行態度偏鴿,短線市場彈升固然是好事,然結 構性問題是否能解決才是後續觀察重點,未來區間整理機會大,需靜 待政經趨勢明朗,惟有完善資產配置、區別產業趨勢、精選持股標的 及留意風險控管,方能有效趨吉避凶,穩中求勝。
在經濟仍溫和增長,且金融流動性趨寬鬆下,風險性資產應有較佳 表現,而股市急升後,短期不排除有整理機會,不過在基本面支持下 ,對中、長期後市仍持審慎樂觀看法,布局上建議可以權益型資產為 主、債券型資產為輔。
以7月整月來看,由於中美貿易戰反覆,市場風險意識明顯上升, 拖累整體股票型基金資金動能疲弱。除了歐非中東基金尚且有小幅度 淨流入,剩餘市場皆呈現失血狀況。其中全球新興市場基金已連14周 失血,歐股基金和新興亞洲基金也分別有連續五周和連續四周淨流出 。
尤其是歐股基金,隨著投資者對「硬脫歐」憂慮升溫,僅7月便有 逾116億美元的失血,災情最為慘重。
摩根多重收益型產品經理陳若梅指出,除了美國聯準會正式祭出「 預防性降息」,包括雙印、南韓、巴西等新興國家也陸續啟動降息, 配合大陸人行擴大寬鬆可能性也升高的前提下,看好下半年全球資金 將不虞匱乏,有助於全球風險資產表現。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回顧經驗,美 國聯準會首次降息後,主要資產表現將因經濟動能走向而有所差異, 通常在美國ISM製造業指數低於50景氣放緩下,債券在降息後之表現 多優於股票;反之若降息後經濟加速成長則股票表現將較為突出。
短線來看,降息多有助於支撐股市表現,年底前的風險性資產依舊 值得期待,不過,林雅慧強調,企業獲利表現仍是投資人中長期應聚 焦的重點。
林雅慧認為,由於下半年除了美國聯準會採取寬鬆貨幣政策,隨著 全球景氣放緩及貿易保護主義興盛,研究機構紛紛下修包含日本、澳 洲、印度和俄羅斯等多國利率預估值,意味著這些國家央行未來可望 跟進降息,這也將相對較有利債市表現,股市則宜聚焦主動管理及選 股能力,建議投資人不妨將多重資產投資策略、高收益債、美國複合 收益債等資產納入旗下投組,中長期逐步增加債券配置。
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賽加爾指出,中美 貿易戰應視為長期議題,兩國博弈過程與談判進展反覆,料將增加市 場波動,而大陸正逐漸降低對出口的依賴。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聯準會預防性降息的動作已表達其支撐經濟動能的決心,但也重申其依據數據行事的態度,尤其是在貿易戰相關消息的發展反覆不定,預料貨幣政策調整後將更具有機動性。
美中間的貿易戰已重啟談判,但能否達成協議仍屬未知數;英國新任首相的脫歐態度也增加歐洲方面的不確定因子。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則從歷史資料觀察,過去兩次1995年與1998年聯準會採取預防性降息後股債資產仍有不錯表現,美股及新興股市震盪走高,債市當中則以新興債及美國高收益債市平均表現較佳。
對於投資配置,第一金投信認為,美股短線雖會震盪,但長線仍看多;氾濫資金湧向債市的趨勢不變,各債券都有機會。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則認為,因應景氣循環末期的波動環境,建議投資人持續以收益型基金為核心,首選新興市場債券型基金及美元複合債券型基金,股票配置較看好美股及亞洲中小型股。
林雅慧則認為,聯準會仍傾向維持偏寬鬆的基調、年底前預期仍有降息的動作,具有收益特性的資產類型仍相對受到投資人的青睞,不過,考量市場波動上升,建議應透過靈活調整配置的多元資產收益的策略進行投資。
凱基投信資產配置研究團隊指出,預期中美貿易戰對全球實體經濟影響仍在,且預估後續談判進程不順的機率較高,整體經濟數據向下風險仍在,加上全球各國主要央行續持貨幣寬鬆政策,聯準會官員談話仍偏鴿派,長線利率向下預期不變,建議投資人可趁利率逢彈加碼美國公債。
凱基2025到期優先順位新興市場債券基金經理人何立凱指出,未來須觀察中美貿易戰變化。
預期在談判遲滯不前下,美國經濟數據向下風險依舊存在,不排除聯準會有再降息1碼機會,利率向下趨勢仍在,建議積極型投資人逢利率反彈,可伺機加碼美國公債。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表示,聯準會預防性 降息的動作已表達其支撐經濟動能的決心,但也重申其依據數據行事 的態度,尤其在貿易戰相關消息的發展反覆,預料其貨幣政策的調整 將更為機動性與具有彈性。美中之間已重啟談判,但能否達成協議仍 屬未知數,而英國新任首相的脫歐態度也增加了歐洲方面的不確定因 子。
對於投資布局,林雅慧認為,聯準會仍傾向維持偏寬鬆的基調、年 底前預期仍有降息的動作,具有收益特性的資產類型仍相對受到投資 人的青睞,惟考量市場波動上升,建議應透過靈活調整配置的多元資 產收益策略進行投資。
林雅慧指出,從聯準會會後聲明以及記者會的問答中可以看出,「 全球經濟遭遇的下檔逆風」、「支撐經濟持續擴張」及「通貨膨脹走 勢離目標仍遠」是此次採取「預防性降息」的主要理由。因中美貿易 戰帶來的下檔風險對於信心面的影響已明顯拖累企業前景,但好消息 是,美國就業市場和消費者相關數據仍相對持穩,因此聯準會未來將 持續關注數據面的變化。
匯豐中華投信認為,鑑於美國國內經濟和勞動市場穩健,聯邦公開 市場委員會可能將選擇維持政策不變一段時間,這將有助於美國當局 評估全球經濟增長疲弱和貿易緊張局勢風險的發展,以及通膨能否開 始復甦。此也反映目前委員會的行動乃為應對下滑風險的「保險」之 舉,而不是寬鬆週期的開始。
投資策略上,匯豐中華投信維持對成熟市場政府債券的偏低比重。 此外,如聯準會對經濟前景的分析正確,市場利率預期可能有回升空 間,此情況可能會對美國固定收益資產構成壓力,目前的債券殖利率 水平反映股票估值仍然具有吸引力。
統計今年來至7月18日,有別於其他亞洲股市,南韓股市僅上漲1.2%,連帶影響相關股票型基金表現為弱勢。
然在今年全球主要央行偏向鴿派,特別是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壓抑美元走軟,有助於資金回流新興市場;此外,在歐美央行放鴿、全球通膨偏低的情境下,提供新興國家央行降息空間,除了南韓有貿易戰衝擊,新興亞股後續看佳。
安聯動力亞洲高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陳宜平指出,新興亞洲國家因政府普遍傾向寬鬆的政策支持,提供良好的經濟發展及投資環境;著眼於此,富蘭克林證券投顧建議,投資人可透過亞洲區域中小型股票基金,參與內需消費蓬勃發展的投資契機。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建議,投資人可將眼光擴大至亞洲收益型股債資產,或是受惠生產線轉移、人口紅利已級消費升級的東協市場投資機會。
針對韓股的布局上,富蘭克林坦伯頓亞洲小型企業基金經理人伽坦. 賽加爾表示,現階段配置側重運動休閒、生技製藥及醫療設備類股;景順韓國基金經理鄭榮澤則偏重南韓國內的消費必需品、非消費必需品及健康護理商。
在操作ETF上,國泰臺韓科技(00735)ETF經理人蘇鼎宇表示,雖然該檔ETF今年來漲幅仍達7.2%,但由於日、韓股指數型投資人近期心態應較為審慎,反彈不宜追高,個股型投資人則宜以基本面為重,汰弱留強;技術面上則可觀察兩市場指數是否能站回季線,初步止穩。
積極型投資人則可關注台灣及美國相關半導體股,所具有的轉單受惠機會。
摩根投信昨(16)日舉行第3季投資展望記者會,許長泰主講總體經濟觀察。對於攸關近期投資市場資金移動的美國聯準會利率政策,他認為,聯準會下半年將預防性降息二次,時間點可能落在7月、9月,共計降息2碼。
許長泰認為,經驗顯示,在聯準會首次降息後,主要資產將因經濟動能走向而有差異,通常在美國ISM製造業指數低於50、景氣放緩下,債券在降息後的表現多優於股票,反之,若降息後,經濟加速成長,則股票表現將較突出。
然而現階段看起來,聯準會降息後,景氣表現趨緩的可能性較高,因而較有利債市表現;若此,股市投資必須重視管理及選股能力。
許長泰提醒,近期仍須留意地緣政治風險,包括英國脫歐展延至10月底的進度,以及中東地區美伊衝突是否加劇地緣政治風險,進而引發油價震盪。
此外,在保護主義升溫下,企業資本支出恐進一步下滑,將對實質經濟產生不確定性,且美國總統川普言詞反覆,並以政治手段處理經濟問題,降低國際社會對其協議及承諾的信賴感,都可能在造成市場動盪。
對於川普於推特自爆近期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太親近,許長泰認為,此舉是川普希望可以爭取談判籌碼。對於美國是否對中國輸美3,000億美元產品加稅,許長泰認為,機會不高,因再加稅對中國、歐洲將產生衝擊,進而也不利美國經濟。
在美國可望降息下,國際資金可能將重返新興市場懷抱。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建議,對景氣有疑慮的人,可趁美債殖利率反彈之際,適度將資金轉移至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複合債。
林雅慧推薦第3季投資配置,應以環球高收益債券、高息股票為核心收益,並以中國股票、東協市場為衛星資產。東協市場方面,較看好印尼、泰國。
印尼因有降息空間、今年信評機構對印尼看法較正面、人口紅利等因素支撐,加上總統佐科威順利連任後,經濟政策有機會發酵;而泰國是即將結束五年的軍政府統治,看好內需消費及政府喊出發展工業4.0的效應。
第一銀行表示,銀行有為數不少的客戶,近期受到CRS(共同申報準則)及中美貿易戰影響,開始思考將海外資金逐步匯回台灣,並關注資金及稅務該如何有效安排規畫,以因應相關法規上路後所帶來的風險。有鑑於此,第一銀行特別安排專業講師於講座中,講解CRS實行後應注意的重要規範及原則,協助台商提早因應及重新調整全球投資布局。
展望下半年投資趨勢,摩根投信認為中美貿易戰短時間內難以達成雙方皆滿意的結果,雖然中長期而言,中美雙方仍有繼續協商的意願,但市場在缺乏明確方向下,預期波動度將攀升,市場震盪難免,因此建議投資人應採多元分散的策略布局,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受到短線消息事件風險影響,並留意基本面發展,機動靈活調整配置;然若市場持續承壓,建議可適當布局較高評級的債券資產,提升投資組合下檔風險保護。
今年適逢第一銀行成立120周年,做為深耕台灣最久的銀行,第一銀行持續秉持「橫跨三世紀.永懷台灣心」精神,啟動「引水藏富」理財支援團隊,依據客戶需求嚴選優質理財商品,並偕同稅務專家提供專業諮詢服務,共同經營分行潛力及高端客群,齊力擴增銀行理財客戶收益。(康?皇)
第一銀行表示,銀行有為數不少的客戶,近期受到CRS(共同申報準則)及中美貿易戰影響,開始思考將海外資金逐步匯回臺灣,並關注資金及稅務該如何有效安排規劃以因應相關法規上路後所帶來的風險。有鑑於此,第一銀行特別安排專業講師於講座中,講解CRS實行後應注意的重要規範及原則,協助臺商提早因應及重新調整全球投資布局。
展望下半年投資趨勢,摩根投信認為中美貿易戰短時間內難以達成雙方皆滿意的結果,雖然中長期而言,中美雙方仍有繼續協商的意願,但市場在缺乏明確方向下,預期波動度將攀升,市場震盪難免,因此建議投資人應採多元分散的策略布局,以降低整體投資組合受到短線消息事件風險影響,並留意基本面發展,機動靈活調整配置;然若市場持續承壓,建議可適當布局較高評級的債券資產,提升投資組合下檔風險保護。
今年適逢第一銀行成立120周年,作為深耕臺灣最久的銀行,第一銀行持續秉持「橫跨三世紀.永懷臺灣心」精神,啟動「引水藏富」理財支援團隊,依據客戶需求嚴選優質理財商品,並偕同稅務專家提供專業諮詢服務。
摩根投信市場洞察團隊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分析,美國聯準會態度由保持耐心轉向寬鬆,增添未來全球央行接續降息的預期,一方面淡化貿易戰所帶來的經濟衝擊,另一方面也期待透過貨幣政策延長景氣循環,這也意味著低利環境將再持續一段較長時間。
林雅慧認為,各國政府再吹起降息風,雖有助於提振經濟,卻也將讓市場資金更積極求利,預期投資人尋求收益的趨勢將獲得延續,包含具息收的高收益債及高息股相對受青睞,配合中美貿易談判、全球預期增長放緩及英國脫歐等尚存變數,具防禦色彩的美國複合債亦有助於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建議透過靈活調整資產配置,透過核心布局多重收益型基金來參與未來投資機會。
安聯四季豐收債券組合基金經理人許家豪表示,回顧過去一個月,中美貿易紛爭再起,市場氣氛頓時轉趨保守,風險性資產如信用債相繼出現波動,在資金趨避下而回檔修正。隨美中貿易紛擾趨於緩和,加上信用債回檔後、投資價值更吸睛,譬如高收益債6月以來,不到十個交易日,上漲逾1%,恢復力相對強勁。
許家豪表示,對於信用債等資產的快速回復,意味目前全球經濟仍在成長、只是步調放緩,但並未衰退;再者是市場資金真的很多,只要市場回穩,資金就會重新偏好風險性資產。現階段高收益債因已經過近兩個月的調整,相對價格收斂,投資價值略有回升,可伺機布局。
群益全球優先順位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李運婷表示,高收益發債企業的財務體質卻持續改善,其中槓桿比率連續走降,顯示企業並未因擴大營運而使借貸金額增加,營運相對穩定。
再者,發債企業在顧及營運穩定的同時,是否有能力償付利息與債券到期後的本金,所需觀察的財務指標便是利息保障倍數,愈高代表償債能力愈強,而高收益發債企業利息保障倍數已接近有數據以來的新高,意味其償債能力持續加強。
多重收益基金在前一次調查獲投信推薦首位,多達七票,對照第2季美中貿易戰升溫後,股票市場拉回震盪,多重收益基金的多元、分散特質確實是較穩妥的抗震策略,可見十大投信推薦可列入基金族重要參考指標。
本次調查對象5月底國內規模前十大投信公司,分別是元大、國泰、群益、復華、富邦、摩根、第一金、安聯、野村、柏瑞。其中,投資級債在本季獲得的推薦票數衝高至六票,推升名次從前一季的第二名躍升第一名;多重收益基金從前次調查第一名降為第二名,與美股基金同樣拿下五票。
進一步探究各類型基金票數消長,如國泰投信近兩次都推薦多重收益,但債券型基金從推薦新興市場轉為投資級,而柏瑞上一次推薦多重收益,這次未推薦多重收益,轉推投資級債,可看出法人對後市預測趨保守。
對投資級債券基金勝出,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許書豪表示,在多變的環境,投資債券應依靠信用評等高、獲利能力好、收益率足夠的優質券種。以美國投資級債為例,長期違約率僅0.01%,與公債相當,且多數發債企業營業利潤率高,債券收益亦高於公債,可兼顧收益與流動性。
特別的是,外界一直看衰台股受貿易戰衝擊,但台股基金的推薦票數逆勢增加,獲得群益、復華、安聯的推薦,與投信基金看重逢低進場的思維有關。安聯台灣科技基金經理人廖哲宏便指出,華為事件雖重擊相關電子供應鏈,但股價跌深也拉出了投資機會。美中角力雖尚無定論,卻為台灣科技業帶來更多新機會,包括產地移轉、品牌競合與加速非美供應鏈採用。
美股基金在這次調查推薦票數也高於前次,從三票變五票,居第二名。第一金全球AI人工智慧基金經理人陳世杰表示,美國扮演全球經濟火車頭的角色沒有改變,且相較歐、日與中國等新興市場,美股企業營業利潤率高、淨債務利潤比低,顯示賺錢能力好、償債能力強。
低利率時代再來襲,投資人預期報酬要調整!摩根投信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提醒,近期市場變化讓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投資策略。她建議,我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期待動輒8~10%的年報酬率,而是要將目標調整至7%左右。這樣的調整,主要是因為債券部位將成為主軸,並搭配適當的股票配置。 林雅慧經常代表摩根投信向客戶解釋投資趨勢,近期她也遇到了不少客戶關心全球經濟是否會因美中貿易戰而衰退。對此,她表示,經濟不會衰退,但成長將會緩慢。這是因為各國央行已經先一步布局,例如去年是升息年,但今年以來已經有許多國家央行進行預防性降息,預計第2季將比第1季更為明顯。 對於股票和債券市場,林雅慧認為,美中貿易戰將導致市場資金轉向防禦性工具,這會影響到去年市場對債券的偏好向下,但今年則會轉升。至於債券部位的挑選,她建議投資人以高收益債、複合債為核心,其中美國高收益債是首選。投資債券商品時,應關注利率動向、通膨變化,若是新興市場債券,還要留意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化。 目前,國際投資人非常關注美國聯準會是否降息。林雅慧認為,除非美國經濟變差,否則一至二個季度內還不會降息。如果降息,預計以30年期美國國庫券、10年期美國國庫券受惠最多,總報酬有機會各上看25.6%、11.5%,遠優於2年期美國國庫券的4.2%。 面對波動的市場,許多投資人認為「現金為王」,準備將投資資金轉為現金。但林雅慧並不認同這種觀點。她以過去網路泡沫、金融危機的兩次美股熊市期間為例,持有現金的平均報酬率各為10%、2%,雖然比持有股票的標準普爾500指數表現好,但卻遜於持有美國綜合債券的正報酬29%、8%表現。因此,她強調,在市場震盪時,投資人必須調降對投資報酬率的期待,並且不要只靠債券,還需要股票部位的協助。
經常代表摩根投信向客戶說明投資趨勢的林雅慧,近來遇到不少客戶詢問,全球經濟會否因為美中貿易戰而衰退。她認為,經濟不會衰退,但成長會趨緩,因各國央行已先布局,例如相較於去年是升息年,今年以來已有很多國家央行進行預防性降息,而第2季將比第1季更為明顯。
就股票、債券市場來看,林雅慧表示,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市場資金會轉往防禦性工具,影響所及,去年市場對債券偏好向下,但今年偏好將轉升。
對於債券部位的挑選方法,林雅慧表示,所有債券都會漲,但愈長天期債券表現愈好,短天期表現較不明顯,整體來看 ,建議投資人以高收益債、複合債為核心,高收益債首選美國高收益債;在投資債券商品時,應關注兩大指標,分別是利率動向、通膨變化,若是新興市場債券,還要留意相對美元的匯率變化,「在避險情緒影響下,近期美元表現強勢,但會維持在相對區間」。
目前國際投資人也相當地關注美國聯準會是否降息議題,林雅慧認為,除非美國經濟變差,否則一至二個季度之內,還不會降息;萬一降息,以未來降息100個基點為例,預料以30年期美國國庫券、10年期美國國庫券受惠最多,總報酬有機會各上看25.6%、11.5%,遠優於2年期美國國庫券的4.2%。
面對波動的市場,不少投資人認為「現金為王」,準備將投資資金轉為現金,但林雅慧並不認同。她以過去網路泡沫、金融危機的兩次美股熊市期間為例,持有現金的平均報酬率各為10%、2%,固然比代表持有股票的標準普爾500指數都面臨重挫來得好,卻遜於持有美國綜合債券的正報酬29%、8%表現。
林雅慧認為,處於市場震盪態勢下,投資人必須調降自己對投資報酬率的期待,想擁有7%報酬率仍算是合理期待,但當然不能只靠債券,還需要部位股票部位協助。
摩根投信近日分析指出,在全球主要央行維持相對寬鬆的貨幣政策下,美國公債殖利率下滑,高收益債券的投資價值逐漸顯現。該公司認為,由於高收益債券的利率風險相對低,且收益率較高,加上長期持有正報酬機率高,現階段或為進場布局的好時機。 摩根投信的環球高收益債券基金產品經理黃奕栩表示,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只要投資者每月進場並持有高收益債券一年,正報酬機率就近九成;若持有兩年,正報酬機率則高達93%;若持有三年以上,正報酬機率則可達100%。黃奕栩強調,高收益債券自1983年以來未曾出現連續兩年負報酬,且全年表現遠優於年內最大跌幅。 黃奕栩進一步分析,在低利環境中,高收益債券的投資吸引力較佳。從基本面來看,全球經濟處於成長成熟期,企業獲利成長,現金流穩定,資產負債表體質改善,對高收益債市前景有正面幫助。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3月之前12個月的高收益債券違約率為0.94%,大幅低於長期均值的2.59%,預估2019年違約率微幅上升至1.5%,仍低於長期平均違約水準。 黃奕栩強調,全球主要央行鬆綁貨幣政策有利於延長景氣成熟期,利好高收益債表現。高收益債券的票息貢獻高、持有價值長線勝率高,可幫助投資者解決短線擇時進場問題。 同時,臺灣證券交易所預計於6月21日至27日,陸續舉辦五場次六月法說會,邀請華票、彰源、偉聯、全坤建及東台等五家上市公司出席,以提升上市公司財務、業務資訊透明度,並增進投資人獲取企業訊息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