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臺灣證交所積極推動永續發展,與櫃買中心合辦宣導會,協助上市櫃公司了解氣候變遷與減碳議題,制訂相關政策。首場會議將由金管會代表解說「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並有證交所介紹ESG相關措施,環保署專家講解溫室氣體減量,及上市櫃公司分享減碳經驗。證交所強調,透過實務探討,幫助企業規劃溫室氣體盤查及減碳計劃。此外,證交所積極建構ESG生態系統,並將全力配合主管機關推動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包括整合ESG資訊、發展ESG商品等。2023年為適用元年,要求鋼鐵、水泥業及資本額百億以上大型公司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逐步推廣至所有上市櫃公司。證交所將持續深化ESG措施,提升資本市場品質與競爭力。研討會將在台北舉辦,並在北、中、南各地進行其他場次。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推動企業永續發展,特別與櫃買中心合作,從27日起將舉辦一系列的宣導會。這系列會議的目的是幫助上市櫃公司的董事和公司治理主管深入理解氣候變化和減碳的重要性,並制定相關的永續發展和綠色轉型政策。 在這系列宣導會中,首場將由金管會代表詳細解說「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接著,證交所將介紹證券市場的公司治理和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相關措施。環保署的專家也將現身說明溫室氣體減量和管理的重要性,並有減碳經驗豐富的上市櫃公司代表分享實際經驗。 金管會去年公布了「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今年3月28日則發布了「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行動方案」。自去年起,證交所積極推動建構資本市場的ESG生態系,並將這些措施與永續發展行動方案緊密結合。今年,證交所將全力配合主管機關推動行動方案,並深化ESG生態系各項措施,包括整合ESG資訊、規劃永續報告書數位產製平台、協助企業進行碳盤查、推動ESG評鑑、發展多元化ESG商品等。 今年是台灣「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適用的元年,證交所指出,第一階段的公司(如鋼鐵、水泥業及資本額百億以上的大型公司)需在今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未來將分階段要求各規模企業於2027年完成溫室氣體盤查,並在2029年完成外部確信。 3月發布的永續發展行動方案,則要求上市櫃公司設定減碳目標、策略及具體行動計畫,並依資本額分階段要求,目標在2028年全體上市櫃公司都要揭露減碳目標、策略及具體計畫。 證交所強調,推動永續發展是總體經濟及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趨勢。證交所將持續深化ESG措施,並透過營造健全的ESG生態體系,帶動上市櫃公司共同實踐永續發展,進一步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的品質與競爭力。這系列研討會將首先在台北舉辦,之後也將在北中南地區舉辦。
華南永昌證券承銷業務去年大放異彩,承銷總金額超過47億元,案件數量達58件,市場排名第四。今年,公司送件案數聚焦於储能、生技、半導體及LCD面板測試用配件製造商等產業。證交所官網資料顯示,華南永昌證券主辦的台灣第一大型永續型生技創投「鑽石生技投資」已送件申請上市。面對去年市場的俄烏戰爭、美聯儲升息及通膨等挑戰,華南永昌證券承銷部表現亮眼,獲利大幅提升。去年,公司主辦的上市櫃公司現金增資案包括威健實業20億元、上海商銀155億元、三商美邦人壽兩次現增案,其中三商壽的5億股現增案已成功募得25.25億元。此外,華南永昌證券也成功協助巨有科技完成逾26億元初次上櫃承銷案。為配合政府產業政策及ESG原則,華南永昌證券近年積極開發離岸風電、儲能、生技等產業客戶,並獲得客戶肯定。展望2023年,公司預計將推薦更多興櫃、上市(櫃)及創新板案件,並已於3月27日送件申請鑽石生技轉上市掛牌。華南永昌證券不僅提供上市、上櫃輔導、現增、公司債及可轉債發行等承銷業務,還與集團兄弟公司緊密合作,提供國際化及全方位的服務,滿足客戶多元化及永續經營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物聯網、電動車和ChatGPT帶動的全球AI熱潮,半導體成為了這波科技新浪潮的關鍵推手。在這個背景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其相關ETF的表現也超越了大盤。專家預測,到2030年,台灣半導體產值可能達到新台幣8兆元,顯示出明顯的成長潛力。 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的研究顯示,台灣半導體產業近三年来實現了雙位數的成長,產值達到了新台幣4.84兆元,年增長率達18.5%,這一成長率遠超過全球半導體業的3.2%。具體來看,今年來,新光臺灣半導體30、富邦台灣半導體、中信關鍵半導體以及兆豐台灣晶圓製造等四檔ETF的表現都超過了15%,顯著優於大盤。 臺灣指數公司新編的「臺灣半導體收益指數」也於近期由證交所開始更新盤中即時指數,群益投信則趁勢推出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為這個行業注入了新的資金動能。群益台灣半導體收益ETF的經理人謝明志指出,自金融海嘯以來,台灣半導體指數的年度表現普遍好於加權指數,這反映了台灣半導體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強大競爭力。 新光臺灣半導體30 ETF的經理人王韻茹則對第3季抱有樂觀態度,她認為這可能成為半導體產業下一波成長的起點。台積電法說會預計第3季將恢復正常營運,並且對今年資本支出維持在320至360億美元的目標表示信心。王韻茹還提到,雖然產業鏈目前正處於庫存調整周期,但長期來看,台灣半導體產業的趨勢是不變的,她持續看好2024年後全球科技產業的發展,預期將帶領台灣半導體族群迎來下一波高峰。
台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宣布,為應對當前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以及國際資安事件的頻繁發生,證交所將與櫃買中心、期交所、集保公司等「證券F4」升級為國家基礎安全設施。這項決策將在周四(27日)向行政院呈報,並預計將進行相關演練,確保在遭受黑客攻擊時,相關設施不會中斷運作。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近期對F4業務進行了考察,立委羅明才建議,作為全台最有錢的單位,F4應該把握機會進行改革,合署辦公,以提升接待外賓的觀感。目前,F4的現金部位相當豐厚,其中證交所手握逾400億元,櫃買中心現金及約當現金8億餘元,期交所約80餘億元,集保公司則是現金、盈餘轉投資、債券等資金合計300億餘元。 F4合署辦公的證券金融大樓已於2021年確定,將位於台北市北門郵局都更案,中華郵政擔任起造人。目前,F4正與中華郵政洽談使用需求。林修銘指出,為應對市場突發狀況,交易所必須保留流動資金,估計約210億元。合署辦公大樓的建設成本,根據兩年前的物價水平估計,約需129億元。此外,為了與國際競爭,推廣新業務,證交所也須預留相關預算。 證交所總經理簡立忠透露,今年1至3月,台股漲幅達12.2%,為亞洲區主要股市中漲幅第一。為推動國內外企業上市,證交所將依循國家產業政策,從成長性角度重塑產業新亮點,並於7月3日起新增數位雲端、綠能環保、運動休閒、居家生活類別,並將「觀光事業」名稱調整為「觀光餐旅」。
臺灣證券交易所將跨足新領域!應對2050年淨零轉型國家政策,臺灣證券交易所將成立台灣碳權交易所,由董事長林修銘親自兼任首任董座。這個新交易所預計將在7月底正式成立,初期資本額預計在5億到10億元之間,其中證交所將持有超過半數的股份。隨著氣候變遷法相關子法的出爐,碳交所將開始規畫國內碳權交易,並計劃進行第二階段增資,吸引金融機構參與。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最近到證交所視察,立委羅明才和賴士葆就碳交所的事務詢問了林修銘。林修銘強調,碳交所的成立是為了幫助達成2050年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扮演一個催化劑的角色。他還提到,碳交所的另一個任務是滿足國內企業的減碳需求,並符合國際碳排規定,以確保企業產品能夠繼續在全球市場上銷售。此外,碳交所還將提供碳諮詢服務。 碳交所的主管機關是環保署,交易標的將是環保署認證的碳權。目前國內已有七家認證機構,業務初期將從國外碳權交易開始,待環保署研議相關子法後再進行國內部分。對於碳交所的預估成交量,林修銘表示目前還很難確定,因為調查顯示,很多國內企業有需求,但具體量難以估計。 根據籌設小組的規劃,碳交所的設立資本額至少需要5億元,暫定在5億到10億元之間。證交所將持有超過國發基金的股份比率。等到國內碳權交易規定確定後,交易所將取得執照並進行第二階段增資,預計明年辦理。 至於碳交所的設立地點,考慮到成本,排除了設立在台北101大樓的方案,另一個可能的地點是證交所的城中大樓。預計今年底碳交所將需要十餘名員工,主要從證交所調任,並尋找具有碳權知識、交易專業和碳諮詢相關人才。至於總經理的人選,外界推測可能會由證交所副總經理擔任。
台灣證券交易所最近傳來一則令人關注的消息,那就是由復華投信精心策劃的復華美國標普500成長ETF(00924)將於明日(26日)正式在市場掛牌上市。這一檔ETF的加入,將使得集中市場的ETF檔數達到146檔,為投資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這檔ETF的標的指數是「標普500成長指數」,這個指數是由S&P Dow Jones Indices LLC這家知名的指數公司編製和維護的。這個指數是怎麼挑選成分股的呢?它會先計算標普500指數中各成分股的成長因子和價值因子分數,然後從中選出在成長因子方面表現較為突出的公司。這些成長因子包括但不限於三年每股營收成長率、三年EPS淨變動占股價比以及過去12個月的股價動能表現等。 證交所的專家表示,目前國內的ETF商品追蹤的標的涵蓋了國內外各主要交易所的證券、債券以及大宗商品等,這樣的多元化選擇大大便利了投資者的資產配置。隨著這檔新ETF的上市,投資者將有更多機會通過ETF進行跨市場的資產配置,進而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
新光投信近期對全球電動車產業發展預測,特別關注美國電動車廠特斯拉的「宏圖計劃第三章」白皮書。該計劃指出特斯拉將加大使用磷酸鐵鋰(LFP)電池,並推出更多平價電動車,預示全球平價電動車時代即將來臨。為此,新光投信推出的新光標普電動車ETF(00925)成為投資者布局AI智能升級版電動車ETF的佳選,能夠搶先掌握產業領先者的投資機會。
該ETF的經理人劉恆誌表示,特斯拉的例子揭示了企業經營轉型或業績成長的關鍵,往往藏於公開資訊或財報文件中。新光標普電動車ETF運用AI讀財報技術,能夠先一步挖掘產業領先者,並具備「自動擴容」機制,動態鎖定電動車發展新趨勢,掌握新投資商機,為未來全球「智慧移動經濟」領頭羊標的提供超前部署。
新光標普電動車ETF主要追蹤美國「標普Kensho電動車市值加權指數」,每年5月和11月進行成份股調整。目前產業布局涵蓋電動車、發電及儲能系統、淨零碳排技術與充電系統等,精準涵蓋全球電動車最完整的供應鏈與產業生態系。
根據證交所最新統計,新上市的新光標普電動車ETF成份股共有46檔,投資範圍涵蓋全球企業在美國掛牌上市之股票、ADR,其中美國企業最多,其次是日本、中國。產業配置則以電動車汽車品牌為主,還包括半導體和半導體設備、機械及汽車零組件等。最新前十大成份股包括安森美半導體、本田汽車、康明斯、特斯拉、博格華納、理想汽車、德州儀器、豐田汽車、李爾及蔚来汽車,打造全球高純度、高含金量電動車投資最佳組合。
劉恆誌建議,未來十年將是電動車產業的黃金關鍵期,透過電動車ETF布局,投資者可以輕鬆掌握產業的快速增长。
【台股新聞】 證交所近期公布,百容(2483)與柏騰(3518)兩家上市公司將陸續舉辦說明會,分別在5月9日和5月30日於證交所場地進行。這項舉動旨在提升上市公司的財務業務透明度,並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獲取企業訊息的途徑。 根據證交所的規定,為了讓投資者能夠更直接地了解企業的運營狀況,本國上市公司每年至少應該在中華民國境內自行辦理或參加一次法人說明會。至今年(112年)為止,國內上市公司(不包括創新板)已經舉辦了527場法人說明會,這個數字顯示了市場對於透明度和信息揭露的關注程度。 這次百容和柏騰的說明會,將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直接了解公司最新發展和未來策略的機會。百容和柏騰分別屬於電子零組件和鋼鐵行業,兩家公司近年來的表現都相當亮眼,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 證交所的這項措施,不僅有助於提高市場的透明度,也對於提升台灣股市的整體形象具有正面影響。未來,我們將繼續關注更多上市公司的動態,並為讀者提供最新的市場資訊。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了緊跟國家2050淨零排放的政策步調,同時滿足企業在減碳與碳中和方面的需求,決定與國發基金攜手,共同籌備成立「臺灣碳權交易所」。這家新交易所預計在今年中完成設立登記,目前相關的細節正處於籌劃階段。 去年,臺灣證券交易所已經成立了專案編組,專注於碳權交易平台的發展。在此過程中,證交所還參訪了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地的交易所,就碳權相關議題進行交流。隨著今年1月《氣候變遷因應法》的三讀通過,證交所與環保署、證期局組成了工作小組,定期召開會議,討論相關事宜。此外,證交所也與國發會、經濟部、環保署及金管會等相關單位緊密合作,並積極蒐集智庫建言,並聽取工商團體、環保團體的意見。 臺灣碳權交易所將主要從事國內碳權交易、國際碳權買賣以及碳諮詢宣導服務。對於國內碳權部分,將配合環保署的法規進程及制度規劃,建立國內碳權交易平台。國際碳權方面,將根據國內企業的需求與國際認證機構進行洽商合作,幫助企業降低減碳成本,應對國際減碳壓力。此外,還將提供關於國內碳費課徵、國際碳邊境稅實施及供應鏈碳中和等議題的諮詢及宣導服務,以幫助企業緩解碳焦慮。 臺灣碳權交易所的成立,將有望幫助企業在達成碳中和目標的同時,也能在經濟產業發展中取得雙贏。這將創造減碳的誘因,並激勵低碳或綠能科技的創新,同時也將創造更多的綠色就業機會。
台灣證券交易所籌備碳權交易所,全力推動減碳目標
近來,台灣證券交易所積極籌備設立碳權交易所,這項措施將有助於推動國內企業的減碳工作。證期局副局長張子敏於20日表示,與國發基金合作,全力推動台灣碳權交易所的設立。根據現行法令,碳權交易所將採用「減量額度交易」的方式,讓企業透過環保署認可的自願減量方案,將減排的碳量在碳權交易所中出售,幫助其他企業達到減碳目標。
除了幫助企業達成2050年淨零排放的目標,台灣碳權交易所還將擔負另一個重要任務,那就是代表台灣向國際購買碳權,並轉售給國內企業,以抵用未來國際間的碳邊境稅。張子敏強調,由於交易所集中購買碳權再轉售,成本將比企業個別購買更為低廉。
根據「氣候變遷因應法」的授權,環保署將成為主管機關,負責帳戶管理、扣減、排放額度移轉與交易等事項。而金管會則是碳權交易所的金融主管機關,由證交所負責籌辦。張子敏透露,證交所將在年中成立子公司,專門管理碳權交易所,至於未來是否會釋股給券商或企業認購,目前仍在規劃中。
碳權交易所的交易細節也正在訂定中,開始交易時間尚未確定。根據金管會統計,全球已有30多個碳權交易體系,其中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Cap and Trade)和減量額度交易(Carbon Credit)是兩大主要交易模式。台灣採用減量額度模式,旨在鼓勵企業減少碳排放,提升獲利。
【台北訊】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自去年7月上任以來,對於證交所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他希望證交所能夠進一步利用數位科技,將這項新動能貫穿於每一位員工,共同打造一個嶄新的「數位科技驅動證交所」,讓證交所成為金融界的數位領頭羊。 在《證券服務》雙月刊中,證交所資服部經理隆章琨撰文「證交所邁向轉型之路」,詳細剖析了證交所未來的數位轉型之路。他透露,自2022年11月起,證交所已開始了大數據的教育訓練和數據分析儀表板的工作坊,目的是將現有業務的數據分析儀表板化,從KPI到原始數據,每一層都會根據數據進行連動。 證交所對於未來的期望是,通過數據分析、決策與學習迴圈,利用工具來協助分析各種業務數據,有效解讀其中的數據意義,並透過數據儀表板將這些信息呈現給相關利害關係人,以便於他們改善業務流程或做出相關決策。 隆章琨強調,「數位轉型」是證交所的DNA,也是從上而下的決心。他認為,要達成這一目標,需要明確的目標與方向,全程參與,並先將員工的抗拒心態轉變為創新思維。領導者與團隊一起度過轉型過程中的陣痛,才能達到轉型的目標,這將是一場持續的全民運動。 隆章琨進一步指出,要做好數位轉型,必須從人員能力、科技及組織文化三方面入手,進行由上而下的推動,並優化傳統業務流程。
臺灣證券交易所為吸引更多國際資金投入台灣資本市場,原計劃於今年9月25日開放外資使用台股作為境外投資擔保品。不過,根據最新消息,由於市場參與者對此措施的反應熱烈,證交所與集保結算所共同努力,成功縮短了相關作業時程。現將提前至8月28日正式實施,以利外資更早地利用台股進行境外投資。這一決定將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國際資金的關注與參與,進一步促進市場的活躍度。
【臺灣證券交易所新聞稿】 親愛的投資人好,我要來報告一則關於我們證交所的最新公告啦!5月1號(就是這個星期一)啊,因為是勞動節,我們的集中交易市場要休市一天哦。所以呢,那天我們的市場就會關門休息,不會有交易活動啦。而且,應屆交割的事務也會順延到下一個營業日再辦理,大家要記得這個變動哦。我們證交所會照常提供其他服務,只是交易部分會有一天的休息時間。希望大家都能做好相關的投資規劃,謝謝大家!
臺灣指數公司近期與母公司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勇闖日本,於4月初參加了第15屆日本ETF研討會。在這場會議上,兩家公司聯手設攤,吸引了超過千人專業機構投資人的目光。他們不僅向與會者介紹臺灣證券市場與指數化投資的發展概況,還與國際指數公司進行交流,探討ESG指數或資料業務的合作機會,力圖建立緊密的關係,共同開拓商機,為臺灣資本市場在國際舞台上爭光。
此次出訪,臺灣指數公司還隨團拜訪了機構投資人,並詳細介紹了近期配合證交所推出的「建構臺灣ESG生態系」所推出的「ESG指數資訊」及「客戶指數」。這兩項服務受到了與會者的高度關注和肯定。
「ESG指數資訊」為已出具永續報告書的所有上市櫃公司所編製的指數成分股資料,並附加ESG評鑑結果細項資料,旨在滿足國內外機構投資人對台灣上市櫃公司公允且完整ESG資訊的需求。
而「客戶指數」則可以讓國內外機構投資人自訂股票名單,為投資台股的自營、代操或個別投資組合提供主被動管理操作,並量身訂製可精準衡量自家操作績效指標的資訊服務。
台灣證券交易所為推廣投資教育,特別設立了「瘋存股想入市 宅在家學習網」專網,不僅提供豐富的證券知識內容,還有即時的市場動態和實體活動影片。近期,該網站推出了多項新功能,包括圖文並茂的電子式下單交易介紹,以及開盤前大量取消將納入暫緩開盤說明等,深受年輕投資者和初學者的喜愛。以下是我們對這些新功能的詳細報導:
首先,宅在家學習網新增了「圖書館」單元,內容包括電子式下單交易的介紹。這種交易方式具有交易流程迅速、策略易執行、不受地域限制等優勢,讓投資人可以隨時隨地通過網路進行交易。
另外,為了避免開盤前大量委託後撤銷委託,影響市場行情判斷,證交所從3月20日起,將開盤前1分鐘內取消及變更買賣申報數量達該有價證券開盤前買賣申報數量30%以上的情況,也納入暫緩開盤撮合。
此外,宅在家學習網還與金門大學合作,辦理了金融教育校園講座,並將實況影片上傳至網站,讓更多讀者能夠學習到專業的金融知識。
為了增加互動性,證交所還舉辦了「宅在家學習網 好禮都兔YOU」徵文活動,吸引眾多讀者參與,並已公布熱騰騰的獲獎名單。
宅在家學習網的內容不斷更新,下期將推出外國企業來臺上市說明,並在「證夯快訊」部分,提供最即時的活動訊息和完整的活動影片。
該網站採用最新的響應式網頁設計,能在不同裝置上自動調整版面和圖文位置大小,方便讀者使用行動裝置閱讀。
總之,「瘋存股想入市 宅在家學習網」專網是初入股市投資人學習證券知識和了解交易風險的優良平台,讓投資人能夠在居家環境中輕鬆學習,提高自己的投資能力。
新光投信近期針對全球電動車產業發展表示,2023年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正式公佈「宏圖計畫第三章」,計畫內容強調將大量使用低成本的磷酸鐵鋰(LFP)電池,並推出更多平價電動車,這意味著全球電動車市場將迎來新一波發展潮。新光標普電動車ETF(證券代號:00925)把握這股趨勢,不僅布局現有電動車產業供應鏈,更運用AI智慧讀財報技術和成分股自動擴容機制,精準捕捉未來平價電動車的商機,並率先投資產業上中下游的領先企業,為未來的「智慧移動經濟」鋪路。 該ETF於4月18日新上市後,受到市場熱烈追捧,成交量大增,一般投資者申購熱潮不斷。經理人劉恆誌表示,該ETF主要追蹤美國「標普Kensho電動車市值加權指數」,成分股數量不固定,每年5月和11月會進行調整。目前該ETF重點布局產業供應鏈,涵蓋電動車、發電及儲能系統、淨零碳排技術與充電系統等,以精準鎖定全球電動車產業的完整供應鏈與生態系。 透過新光標普電動車ETF,投資者可以享受到全球AI自然語言處理的最新科技,快速掌握企業電動車轉型商機,並搶先布局全球平價電動車市場。根據證交所4月18日的統計,該ETF成分股共有46檔,打造了一個全球高純度電動車投資最佳組合。目前前十大成分股包括安森美半導體、本田汽車、康明斯、特斯拉、博格華納、理想汽車、德州儀器、豐田汽車、李爾及蔚来汽車。
臺灣證交所為加強市場監管,對不法行為零容忍!近日已完成對「證交所證券市場不法案件檢舉獎勵辦法」的修正。其中,最引人關注的便是對冒用主管機關及證交所名義進行詐騙的行為,將採取刑法重懲,不再僅限於證券交易法規範。這一步棋旨在保護投資人權益,防止因信賴機構而疏於防範。 證交所強調,主管機關及證交所對國內證券集中交易市場的營運和管理負有責任。若發生冒名行為,可能導致投資人因長期信賴而降低防範心,對此,證交所決定增訂條文,對冒用名義的詐騙行為予以嚴肅對待,涉犯刑法第210條偽造私文書罪、第339條詐欺罪或其他刑事法律。 隨著近年來投資詐騙案件不斷增多,證交所也對未經許可經營證券投資顧問業務,違反相關法規的行為進行規範。這些行為若與證券集中交易市場相關,將受到嚴肅處理。 為鼓勵民眾積極檢舉不法行為,證交所參考金管會相關規定,對檢舉獎勵辦法進行修正。當多人對同一事實進行檢舉並提供具體事證時,將平均發放獎勵,避免因先後檢舉而產生爭議。 同時,為確保檢舉案件品質,證交所也參考金管會規定,增訂了不予核發或追回獎金的情況,包括誣告、使用偽造證據、案件已獲其他獎勵等情況。此外,若檢舉人死亡,相關獎金將追回繼承人。 這一系列的修正措施,顯示了證交所對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人權益的堅定決心。未來,證交所將繼續努力,為台灣證券市場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台股集中市場第一季反彈1,730點,但大戶、中實戶卻減少,季交易人數雙創近11季新低,不過,從四個數據可看出散戶回籠接力,即散戶交易人數季增17萬人;自然人成交值比重季增超過3個百分點;3月定期定額衝上81億元新高、月增六成;3月有交易戶數激增50萬戶。這些數據讓我們看到,雖然大戶和中實戶的數量減少了,但散戶的活躍度卻有顯著的提升。
根據證交所18日公布的數據,代表大戶的季成交值5億元以上自然人人數為1,736人,季減256人;代表中實戶的季成交值1億到5億元的自然人人數為15,611人,季減1,799人,這兩個數字都創下了近11個季度的最低點。然而,代表散戶的季成交值1億元以下的自然人人數為384萬9,961人,季增17.47萬多人,這個數字雖然是近十個季度來的第二低,但已經非常接近385萬人的大關。
從3月的數據來看,散戶的回籠現象更加明顯。3月證券商承作定期定額衝高至81億元,月增30億元以上,創下了自2017年1月16日開辦以來的新高。這一點也反映了市場人士對股市反彈的看好,許多投資者手上有可觀的紅包和年終獎金,紛紛投入股市。
此外,3月台股有交易戶數突破300萬戶,達到311.8萬1戶,比2月的260.84萬戶大增50.86萬戶。這一數字在今年1月還只有198.33萬戶,短短兩個月內就增加了113.47萬戶,顯示了投資者對台股的熱情。
在自然人及法人成交值比重方面,第一季自然人占集中市場成交值比重為58.64%,外資為30.9%,國內法人為10.45%。這些數據顯示,內資散戶的歸隊對市場的影響力不斷增強。證交所統計,3月台股集中市場成交量周轉率為9.11%,比2月的6.49%大增,這也反映了市場人氣的回流。
總結來說,雖然大戶和中實戶的減少讓市場看起來有些冷清,但散戶的活躍度卻讓台股市場重新找回活力。未來,隨著市場人氣的持續上升,台股市場的發展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台灣證交所今(18)日召開有價證券上市審議委員會,一個重要的決定震撼市場:聯發科轉投資的達發科技公司(6526)的股票上市案獲得通過。這個消息對投資者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因為達發的股價在興櫃收盤時已經超過了母公司聯發科的股價。 達發科技公司由謝清江擔任董事長兼總經理,公司實收資本額達14.55億元,主要生產無線通訊晶片和固網通訊晶片。在市場結構上,內銷占比27.59%,外銷則佔72.41%。公司董事會共有五席,董事們合計持股77.23%,而凱基證券則是這次上市的主要輔導承銷商。 達發近年的獲利表現十分亮眼,從108年至111年,公司的稅前盈餘分別為18.98億元、12.15億元、22.42億元和37.55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也相對穩定。這些亮眼的數字不僅反映了公司的實力,也為其上市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期,受到將上市的消息刺激,達發的股價一路攀升,從今年2月的低點約552元漲到4月17日的719元,短短兩個月內股價暴漲超過3成。雖然18日股價小幅回調至704元,但仍比聯發科的收盤價688元高出16元。 然而,聯發科的股價卻因為法人的密集調節而下跌。近來,三大法人連續九日賣超,累計賣出近2.39萬張,使得聯發科的股價一路下滑。儘管聯發科17日宣布將強攻車用領域並取得好成果,加上達發上市案的利多消息,但市場法人賣壓過大,股價最終還是失守,收盤價下跌21元,跌幅達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