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公)公司新聞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近期將展開轉型大計,從8月中旬開始,將集結花旗集團在全球市場領先的投資銀行、企業金融、現金管理、證券服務等強大業務,全力服務金融機構客戶以及跨國台商。這一轉型旨在借助花旗集團強大的平台基礎,加強互通性和連結性,加速跨境支付平台的數位轉型,與台灣市場的世界級企業客戶攜手共進。
花旗集團北亞與東亞區事業群負責人Tim Monger在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台灣對花旗來說是亞太區乃至全球的重要市場,「我們對台灣的未來充滿信心」。透過「One Citi」網絡,花旗在全球95個市場的服務無縫支援台灣及亞太團隊,助力機構法人客戶在台灣市場的發展,使台灣成為亞太區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
Tim Monger於2022年7月被任命為花旗銀北亞與東亞區事業群主管,負責香港、大陸、台灣、韓國與澳洲的業務,在花旗亞太區具有重要地位。這是他上任後的首次訪談,正值花旗消費金融退出市場,轉向聚焦企業金融的新策略,展現了花旗集團對台灣市場的深厚關注和投入。
Tim Monger強調,台灣是花旗集團在亞太區和全球的重要市場,台灣法人客戶已經拓展至花旗支援的54個國際市場。在當前全球市場動盪複雜的背景下,許多台灣客戶轉向花旗尋求更多建議和支持。花旗能夠提供客戶深刻的全球視野和洞察力,這已經成為客戶的市場競爭優勢。
花旗銀行在台灣提供包括投資銀行、企業金融、現金管理、貿易、證券服務、風險管理和避險等領域的服務。Tim Monger舉例說明,花旗能夠與客戶進行風險管理或現金管理工作,或擔任聯貸銀行,這些都是基於「One Citi」整體網絡的支援。客戶選擇花旗的原因之一,是因為花旗對當地的深入瞭解,以及企業客戶在亞洲多個市場都使用花旗的服務。這些特色使得花旗在全球業務中具有獨特的優勢。
花旗集團北亞與東亞區事業群負責人Tim Monger接受本報獨家專訪 表示,台灣是花旗集團在亞太區和全球重要市場之一,「花旗銀行看 好台灣的光明前景」,透過遍佈全球95個市場的「One Citi」網絡, 由台灣及亞太團隊無縫支援,促成機構法人客戶對台灣市場進一步成 長的企圖心,讓台灣成為亞太區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之一。
2022年7月被任命為花旗銀北亞與東亞區事業群主管,Tim Monger 督導香港、大陸、台灣、韓國與澳洲之業務,在花旗亞太區舉足輕重 。Tim Monger就任以來第一次接受訪問,正值花旗消費金融退出市場 、聚焦企金的新花旗台灣,展現花旗集團對台灣市場的重視,要讓台 灣監管機關、企業界能夠了解,花旗銀行深耕台灣、協助企業成長的 決心與努力。
Tim Monger表示,台灣是花旗集團在亞太區和全球的重要市場,台 灣法人客戶已跨足花旗支援的54個國際市場,面對當前極為動盪且複 雜的全球市場,許多台灣客戶轉向花旗尋求更多的建議和支持,正因 為花旗能夠提供客戶深具內涵及洞察力的全球視野,長期以往已內化 為客戶的市場競爭優勢。
花旗銀行在台灣服務於法人金融的投資銀行、企業金融業務、現金 管理、貿易、證券服務、風險管理和避險等重要領域,Tim Monger舉 例,能與現有客戶進行更多的風險管理或現金管理工作,或者擔任聯 貸銀行,都以「One Citi」的整個網絡支援,「客戶選擇花旗的部分 原因,是因為我們對在地的深入瞭解,而且企業客戶在亞洲許多市場 ,都使用花旗的服務!」有些台灣銀行業或是區域性銀行,實際上缺 乏類似花旗的網絡,也只有花旗銀行做得到全球業務。
信用卡最大換卡潮引發持卡人要檢視各信用卡扣款授權,如刷保費 等都要重新授權,另外信用卡自動扣繳也要重設等。更重要的是信用 卡排名亦恐洗牌,國泰世華銀8月面臨嚴峻考驗,北富銀是否能超車 亦待觀察。
國泰世華銀過去原本穩座信用卡發卡、刷卡金額龍頭寶座,6月已 被中信銀以報稅金額超車,落居第二,8月二大聯名卡到期,信用卡 爭霸戰勢必打得更加辛苦。但國泰世華銀為維護270萬國泰世華Cost co聯名卡卡友的權益,上半年已發220萬張CUBE卡,因應80萬張SOGO 聯名卡的停用,7月也有一波換卡作業。國泰世華銀CUBE卡目前已發 出500萬張,是否替代兩大聯名卡數量及刷卡將是關鍵。
北富銀今年上半年發卡量也衝出174萬張,富邦Costco聯名卡就占 8成,來勢洶洶,Costco賣場在8日正式開放富邦Costco聯名卡獨家使 用,預估將引發新一波辦卡熱潮。台北富邦銀行表示,到7月27日, 富邦Costco聯名卡發卡量已突破150萬張,且自7月起每日申辦量亦顯 著增加,平均每日申辦件數已達5月的1.5倍。
而信用卡前六大發卡行排名之戰,即國泰世華銀、中信銀、玉山銀 、台新銀、花旗銀及北富銀的年底流通卡數及有效卡數排名,與全年 刷卡金額究竟會如何變化,在8月史上最大換卡潮後,應會越來越明 確。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將消費金融業務正式移轉給星展台灣商業銀行,這項重大轉變的正式分割日已確定為8月12日。從8月1日起,消費金融服務將進入暫停階段,許多細節服務都將暫時停止。在這段高峰期,消費者可能會遇到一些不便。 從8月4日至13日,將進行兩家銀行系統的轉換工作。特別注意的是,8月11日下午3點30分起,花旗台灣商業銀行的各地分行將正式終止營業。 針對這次轉移,花旗台灣商業銀行提醒客戶要特別注意兩個重要事項,以確保個人資料的轉換過程中不會出現問題。首先,客戶應該透過網路銀行下載近三個月的台幣和外幣交易明細,並妥善保存,以供將來參閱和核對。其次,由於8月11日是轉移前的最後一個營業日,因此客戶需要提前或盡早到分行辦理相關事宜,以免超過營業時間而無法完成。
花旗(台灣)提醒客戶作好兩大要務,確保個人資料轉換無虞,一 是透過網路銀行下載近三個月台/外幣交易明細,提供留存參閱核對 ;二是8月11日需提前或盡早到分行辦理,一旦超過營業時間將無法 完成。
2022年全年國人刷卡額是3.49兆元、年增12%,2023年上半年就已刷破2兆元,來到約2.1兆元,市場預料,海外消費回溫,國內外旅遊潮又大爆發,加上物價高漲進一步推升刷卡消費額,估今年全年刷卡額有望衝4兆元。
據財政部統計,今年5月綜所稅稅收攀至2,440.4億元、年增近四成,其中,刷卡繳稅額達1,993.2億元,占該稅總稅額81.7%,單卡平均刷了約17萬元稅金,十年成長了三倍。銀行認為,主因是各銀行對繳稅大戶祭出高回饋,吸引用戶刷卡繳稅賺優惠。
統計前五大發卡行6月刷卡繳稅款約1,435億元,占總體刷卡繳稅款七成,其中,單月刷中信銀信用卡繳稅款達500億元、居冠,更創下單一銀行刷卡繳稅款新高紀錄。
據各銀行公告的6月刷卡數字,扣除尚未揭露的花旗銀、星展銀、土銀及台企銀,全台國人6月刷卡額已達5,002億元,一口氣衝破5,000億元大關,若加計這四家銀行繳稅月刷卡額並以其平均兩成的月增率推估,國人6月單月刷卡總額將達5,400億元。
2022年因疫情而延後一個月繳稅,因此2022年7月才有刷卡稅金入帳,若以相同「繳稅月」來做比較,即以今年6月5,400億元對比去年7月4,079億元,繳稅月的刷卡額年增率是24.5%。
若以6月5,400億元刷卡額來看,上半年已刷出約2.11兆元,首度出現半年就刷破2兆元的佳績、較去年同期年增37%。
若以前五大發卡行來看,中信銀6月單月刷卡額一口氣飆破千億元、達1,218億元,是信用卡史上,單一銀行、單月刷破千億元的首例,較去年7月刷卡繳稅月則成長逾四成。
累計前六月中信銀刷卡額攀升到3,811.6億元、年增近六成,是睽違11個月後,再度拿下「單月、上半年」雙料刷卡王。
國泰世華銀和玉山銀6月刷卡額均衝破800億元,各攀升到854.8億元及832.8億元,均是該行單月史上高峰,較去年7月繳稅月,也各成長近四成和逾兩成,累計上半年各刷出3,627.8、2,841.6億元,分居刷卡亞、季軍。
台新銀6月刷卡額攀至610億元、北富銀則是444億元,6月繳稅季台新銀拿下單月刷卡額第四大,主因台新銀刷卡稅款就貢獻了244億元。但若與去年7月繳稅季相比的成長力道來看,則北富銀6月繳稅季,有四成的高成長。
【台北訊】近日來,金融業界再掀波瀾,星展銀行即將完成與花旗銀行的合併大業。這次合併對台灣金融市場來說,不僅是兩大銀行的結合,更是台灣金融業數位化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根據最新消息,為了順應合併後的業務調整,花旗銀行在台的ATM將於8月12日合併基準日的當周周末正式退役,而星展銀行則將推出全新的簽帳金融卡,提供「國內跨行提款免手續費」的優惠,讓客戶無痛換卡。 星展銀行昨(11)日宣布,為了確保客戶權益,新發行的簽帳金融卡將提供上述免手續費的服務,顯示出星展銀行對台灣市場的承諾。對於合併後的實體分行調整,星展銀行消費金融處負責人孫可基表示,今年內不會進行調整,因為合併後星展銀行在台實體分行數量增加,需要全面考慮各種因素,預計最快明年才會根據地理位置等細節進行調整。 孫可基進一步指出,花旗銀行ATM的拆除是符合星展銀行數位化發展的方向。金管會也強調,星展銀行已提供多項優惠措施,包括國內跨行提領免手續費等,而星展銀行本身並沒有自行營運的ATM,這也是為了未來的數位化發展做好準備。 此外,星展銀行昨日還宣布,併購花旗銀行的最後一哩路——全新簽帳金融卡正式亮相。這款金融卡分為三種卡別,為客戶提供更細緻尊榮的專屬權益,不僅是星展銀行對客戶服務的升級,也是對台灣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貢獻。
對於併後花旗銀後的實體分行地點或家數調整,星展銀(台灣)消費金融處負責人孫可基昨日回應,今年不會有調整,面對合併花旗銀後,星展在台手握實體分行家數增加,必須全面考量,最快明年才會針對全台分行,根據其地理位置等細節調整。
孫可基指出,花旗銀ATM拆除,符合星展銀數位方向。金管會強調,星展已提供優惠措施,如國內跨行提領免手續費等,而星展銀目前原本就沒有自行ATM。
星展銀昨日宣布,併購花旗銀最後一哩路──簽帳金融卡全新亮相,別劃分三種卡別,為客戶打造更細緻尊榮的專屬權益。
【金融新聞】 哇塞,大新聞來啦!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跟星展台灣的消費金融業務要交接啦,這個轉折點就要在7月份啦!花旗在台灣經營消金業務都差不多40年啦,客戶數量也累積到50萬人呢,真的超厲害的。 但是,因為各國的金融監管法規在變動,特別是美國那邊的「肥咖條款」真的很讓人頭痛。所以,花旗台灣決定要加緊步伐,從7月起開始通知部份客戶,要他們確認身份,並在期限內提供FATCA的有效表格。這是為了要在法定分割讓與移轉日前,降低那些情況不確定的客戶數量。 如果這些客戶沒有在期限內提供有效的身份證明,那麼他們就會有三種不同的結果。第一種是,他們的美國來源投資商品的配息或收益回報會被預先課稅30%。第二種是,銀行會拒絕接受美國公民、美國居民或有美國居留權者的特定金錢信託服務。第三種是,他們將無法以特定金錢信託帳戶新增申購任何金融商品。 花旗雖然是美商銀行,但美國國稅局這十年來一直在追美國公民的跨境稅款,還跟各國銀行簽了FATCA條款,要求所有美國稅務居民和外国金融機構必須向美國國稅局報告美國客人的帳號資訊。花旗台灣作為台灣子行,在肥咖條款這個問題上,早已不接美國公民、美國居民或有美國居留權者的特定金錢信託服務。現在這個公告再次強調,美國公民、綠卡持有人、美國境內居留超過183天以上的人,還是會受到肥咖條款的規範哦!
據悉,這些灰色地帶的客戶若沒有在期限內提供有效的身分書面說 ,面臨三種情境,一是客戶獲得美國來源投資商品的配息/收益回報 將被預先課稅30%;二是銀行會不接受美國公民、美國居民或有美國 居留權者委託的特定金錢信託服務;三是客戶將無法以特定金錢信託 帳戶新增申購任何金融商品。
花旗雖然為美商銀行,但美國國稅局近十年來都在向美國公民跨境 追稅,與各國銀行業簽署FATCA條款,要求所有的美國稅務居民和外 國金融機構,必須向美國國稅局報告其美國客人的帳號資訊。花旗( 台灣)銀行為法定身份獨立的台灣子行,在肥咖條款當前,早已不接 受美國公民、美國居民或有美國居留權者的委託為特定金錢信託服務 。因此在此項最新公告中再次強調,客戶若有下列三種身份者,仍視 同為肥咖條款規範對象,即美國公民、綠卡持有人、美國境內居留超 過183天以上者。
【台北訊】近期金融市場風雲變幻,外資銀行為了搶占台灣財富管理市場的蛋糕,紛紛推出一系列吸引人的優惠活動。就在花旗銀行與星展銀行結合的8月12日,花旗銀行在台灣的消費金融業務將進行大規模的客戶移轉。針對這波市場變局,星展銀行早在7月就開始動作,推出5%起跳的高利美元定存專案,顯示其積極吸引新客戶的決心。 而另一家外資銀行——富邦銀行,也自7月1日起,為新加入的財富管理客戶提供金融卡高額現金回饋,最高可達5%,展現了外資銀行對客戶的極端關注。 外資銀行業者分析,高端客戶通常會在多家中銀行開設財管戶頭,以測試各家銀行的服務。因此,銀行們會定期針對客戶的需求,提供高回饋,以增加客戶黏性並吸引新客戶。觀察市場上的財管客戶,發現他們對美元高利存款的需求仍然存在,同時,連結外幣的金融卡也受到客戶的好評。 富邦銀行於7月1日起,推出環球Visa金融卡優惠活動,針對卓越理財新客戶與運籌理財戶One能戶,提供最高5%的現金回饋,每月每戶回饋上限為1,000元至300元不等,這一優惠率遠高於市場上一般信用卡的1至3%。 星展銀行則在7月推出了總額度達新台幣55億元的高利美元定存專案,定存利率全數起跳於5%,並提供3個月和6個月兩種天期選擇,分別為5.08%和5.01%的利率。該專案設有最低承作金額2萬美元,每人總承作限額100萬美元的限額門檻。 此外,渣打銀行也在第3季推出了顧客推薦顧客活動,成功推薦一位全新優先理財客戶,即可獲得最高1萬元百貨禮券或3.5萬哩華航哩程,可兌換短程經濟艙來回機票。 在這場外資銀行搶戰中,顯見各家銀行不僅在產品和服務上不斷創新,更在客戶優惠上大放異彩,力圖在台灣的財富管理市場中佔有一席之地。
外銀業者指出,高端客戶習慣在一家以上銀行開立財管戶頭,測試每家銀行服務,銀行定時針對客戶需求,給予高回饋,黏著並招攬新客戶,觀察財管客戶發現,仍有美元高利存款需求,可以停泊資金,此外,可以連結外幣的金融卡也在顧客好評範圍內。
滙豐銀7月1日起給出環球Visa金融卡優惠活動,鎖定卓越理財新客戶與運籌理財戶One能戶,給出國內消費最高衝5%現金回饋,卓越理財每月每戶回饋上限1,000元,運籌理財One能戶每月每戶最高上限300元,高於市場目前一般信用卡國內現金回饋普遍1至3%優惠。
星展銀7月推出最新高利美元定存專案,總額度開出新台幣55億元,鎖定豐盛理財以及豐盛私人客戶,定存利率全數5%起跳,給出兩種美元定存天期選擇,分別為3個月天期5.08%利率、6個月5.01%。
星展銀此波活動開出限額門檻,最低承作金額2萬美元,每人總承作限額100萬美元。
渣打銀第3季推出顧客推薦顧客活動,甚至送出華航哩程數。只要成功推薦一位親友成為全新優先理財客戶,最高可獲得百貨禮券1萬元或是3.5萬哩華航哩程,哩程數等同可以兌換短程經濟艙來回機票一張。
花旗台灣商業銀行近期宣布,將於8月12日將消費金融業務正式併給星展台灣銀行。為了順利完成這項重大業務轉移,花旗自6月起已暫停零售業務,並全力投入準備工作。銀行內部人員正接受密集培訓,以便提前熟悉星展的作業系統。 在硬體設備方面,星展已決定撤除花旗的66台ATM機器,並於本周開始進行拆除作業。為了方便花旗的客戶,星展計劃在7月份首度發行星展金融卡,並給予客戶一個月時間來適應新的卡種。在此期間,客戶將同時可以使用花旗和星展的金融卡,並在大多數情況下需使用其他銀行的ATM機器。星展還將提供跨行轉帳、提款免手續費或減免等優惠,以降低客戶的不便。 這次業務轉移涉及複雜的業務流程和300萬客戶資料的移轉,對兩家銀行來說都是一大挑戰。為了幫助客戶了解相關服務調整,花旗和星展都在官網設置了「服務調整」專網,將更動項目及異動時程分為信用卡暨信貸、零售銀行相關服務、數位平台服務三大類,方便客戶查找相關資訊。 從6月1日起,花旗台灣已暫停受理申請公共事業代繳的水電、瓦斯、電信費服務,恢復時間將由星展台灣決定,並以官網公告為準。至於實體分行部分,星展將增加至74個分行,並已在沙盤推演分行整併需求。例如,在台北市信義區,將以保留花旗主力分行為主進行整併,如花旗營業部、松江分行等。
為求順利接收使用ATM、金融卡習慣的花旗客戶,星展7月將首度發 行星展金融卡,預計將有一個月時間,客戶會同時可使用花旗、星展 金融卡,大多時間需使用其它銀行同業的ATM,星展表示將提供跨行 轉帳、提款免手續費或減免等優惠,讓客戶使用其他同業ATM完成交 易。
花旗台灣消費金融業務即將分割轉讓給星展台灣,複雜業務、300 萬客戶資料移轉是超大挑戰,二銀行都在官網設置「服務調整」專網 ,主因是更動項目及異動時程龐雜,分為信用卡暨信貸、零售銀行相 關服務、數位平台服務三大類,在網頁上指引客戶按圖索驥,找到關 心的問題和答案。
8月12日分割基準日前的準備工作,花旗台灣優先暫停的服務是受 理申請公共事業代繳的水電、瓦斯、電信費,自6月1日就全面停止, 恢復時間要待及分割基準日後,由接手的星展台灣決定何時提供服務 ,全部以其官網公告為準。
實體分行部分,加入花旗分行以後,星展分行將增加到74個,據悉 ,星展已在沙盤推演分行整併需求。例如在台北市信義區目前有花旗 營業部、花旗財富管理、星展分行、星展私人銀行等,兩者僅一街之 隔,整併原則以保留花旗主力分行為主,如花旗營業部、松江分行等 。
台灣房貸市場變天!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台灣34家本國銀行中,有11家銀行的房貸業務陷入衰退,這意味著台灣約三分之一的銀行在房貸放款方面動能衰退。其中,華南銀、彰銀、高雄銀和兆豐銀等四家大型行庫,以及六家中小型或地區性銀行,包括花旗銀,都受到影響。 這11家銀行中,華南銀的房貸轉為年衰退0.1%,彰銀連續四個月衰退,年減幅達1.22%,兆豐銀則是連續十個月負成長,4月年減幅擴大至5.7%,而高雄銀的衰退期已經持續近一年,年減幅達10.8%。花旗銀也受到影響,顯示整體房貸市場的冷清。 對於這些衰退現象,銀行主管認為,中小型或地區性銀行可能因為房貸集中度較高,而受到金管會要求改善的影響。而華南金在法說會上坦承,7月將實施的平均地權條例已經讓市場感受到房價陷入膠著,買方觀望,賣方則可能不願意降價求售,交易量萎縮可能導致房價修正。 彰銀在法說會上更是直接下修今年全年的房貸成長率,從去年底的預估5%成長,大幅下修至1至3%,彰銀主管坦言,升息加上平均地權條例的影響,房市交易將回歸自住買盤。
中,有11家銀行房貸全陷入衰退,等於全台約有三分之一銀行,房貸放款動能已
現疲態,銀行圈對下半年房市景氣愈趨保守審慎。
這11家銀行中,包括華南銀、彰銀、高雄銀和兆豐銀等四家行庫,六家中小型或
地區性銀行及花旗銀。銀行主管說,中小型或地區性銀行可能是因房貸集中度較
高,遭金管會要求改善所致。
據金管會4月底數據顯示,華南銀房貸已轉為年衰退0.1%、彰銀也連四衰到年減
1.22%、兆豐銀連十個月都是負成長,4月擴大年減到5.7%,高雄銀衰退期已拉長
到近一年,年減10.8%。
華南金日前法說會坦言,7月將上路的平均地權條例,市場已提前感受到房價陷入
膠著,買方觀望、賣方卻可能不願意降價求售,房市交易量萎縮恐導致房價面臨
修正,對房市抱持審慎態度。
彰銀法說會上更直接下修今年全年房貸成長率,從去年底原估今年要拚房貸5%成
長,大舉下修到1至3%,彰銀主管坦言,升息又加上平均地權條例,房市交易將
回歸自住買盤。
台灣新聞記者特別報導:近期台灣金融界盛傳新光金總經理人選,根據市場傳聞及可靠消息來源,我們得知,這個重要職位將由台北富邦銀行前執行副總陳恩光接任。這則消息已經向主管機關金管會報告,並將在21日下午舉行的董事會上正式確定。 陳恩光,一位在金融界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才,將成為新光金的新領航者。他在台北富邦銀行的過去經歷中,擔任了執行副總的職位,並在進入銀行界前,曾在花旗銀行工作,這段外商銀行的背景讓他在財務操作上相當熟練。此外,陳恩光曾是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延的得力助手,這也讓他在金融市場上具有深厚的人脈和影響力。 新光金在發出董事會召開通知時,雖然內容並未透露總經理人選,但市場已經普遍認為陳恩光將是這位新總經理的最佳人選。這次的人事變動,對於新光金未來的發展將帶來哪些新機遇和挑戰,我們將持續關注並為讀者報導最新動態。
據了解,新光金已正式發出董事會召開通知,不過內容並未透露總經理人選,不過昨日晚間市場已傳出人選可能是陳恩光,而新光金並已向主管機關報備。
陳恩光為北富銀前執行副總,過去主要的經歷為外商銀行,是花旗銀行出身,曾是富邦金總經理韓蔚延子弟兵,對於財務操作相當熟稔。
【台灣金融新聞】 哇塞,富邦金控這下可是動大了!本周五(9日)就要開股東會啦,市場上早就傳得熱熱鬧鬧,台北富邦銀行的董事長陳聖德要退休,由富邦金控的董座蔡明興接棒,這下可是三代接班的大動盪啊! 據悉,蔡明興將會兼任銀行董座,而金控總經理韓蔚廷也會兼任銀行副董,人壽副董林福星接任人壽董座,蔡明興的獨子蔡承儒也將加入人壽,當副董。這些人事動盪,就在本周五下午正式定案! 不過,對於這些傳言,富邦金控只是淡淡回應「不予評論」。但看來,這次的股東會,真的是重頭戲啊! 富邦金控先前公布的董事提名人選,包括九位董事和六位獨立董事,其中蔡承儒首次進入董事會,但陳聖德卻沒有在提名名單中,這讓人猜想,他是不是真的要退休了呢? 市場上傳出,陳聖德有意退休,這下蔡明興就親自出馬,接下銀行董座的大位。難怪,因為蔡明興在2006到2016年間曾經擔任北富銀副董事長,2016年以來又是富邦人壽的董事長,這次睽違七年後再掌舵北富銀,還是第一次當董事長呢! 金融圈人士透露,這次的布局有兩大考量,一來是蔡明興將人壽交給他信賴的左右手林福星,讓獨子蔡承儒也到人壽學習,二來是現在這個高利率環境對銀行經營來說,可是個大利好,銀行未來幾年將成為金控的重要獲利引擎。 這波布局,被形容為「二董」的厲害操盤,因為比起人壽還要面對IFRS 17、ICS等新制接軌的衝擊,銀行就像是個「大大的花園」,只要好好經營,就能開出「大大的花」來。 而且,北富銀剛合併日盛銀,內部勢必會有一番磨合,由蔡明興親自坐鎮督軍,相信也能幫助提振績效。 除了蔡明興將接掌北富銀,還有消息指出,金控總座韓蔚廷也將接下北富銀副董一職。這些花旗銀行出身的高層,被市場稱為「小花幫」,現在又要一起為富邦金控的未來努力了!
消息指出,富邦金旗下人壽與銀行高層人事案,將在本周五下午正式拍板定案。富邦金將於本周五上午舉行股東會,午後相關子公司將各自召開臨時董事會、完成相關高層人事布局。對於市場傳言,富邦金回應「不予評論」。
富邦金啟動三代接班,公司先前公布董事提名人選,包括九董、六獨董,其中,蔡承儒首度進入董事會,但北富銀董事長陳聖德未在此次提名名單中,他將去職的傳言甚囂塵上。
市場傳出,陳聖德有意退休,富邦「二董」蔡明興將親自出馬、接下銀行董座大位。據悉,蔡明興在2006至2016年間曾擔任北富銀副董事長,2016年以來為富邦人壽董事長,睽違七年後重掌北富銀,並首度擔任董事長。
金融圈人士透露,本波布局有兩大考量,一是「二董」將人壽交給他所信賴的左右手林福星、獨子蔡承儒也到人壽歷練學習,二是高利率環境對銀行經營有利,銀行在未來幾年將成金控重要獲利引擎。
一名消息人士說,「這就是二董操盤的厲害之處」。他形容,相較於人壽仍須歷經IFRS 17、ICS等新制接軌的衝擊,銀行就像「大大的花園」一樣,只要好好經營,就能開出「大大的花」。況且,北富銀剛合併日盛銀,內部勢必會有一番磨合,由蔡明興親自坐鎮督軍,也有助提振績效。除蔡明興將接掌北富銀外,外傳金控總座韓蔚廷,也將接下北富銀副董一職。
過去富邦集團與花旗銀行淵源頗深,包括現任的陳聖德、韓蔚廷及已經轉戰台泥總經理的程耀輝,都是花旗銀行出身,市場稱為「小花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