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誠品公司新聞
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昨(18)晚間因心臟病痼疾復發驟逝,享壽68,由誠品集團副董事長吳旻潔、也是吳清友的小女兒送他最後一程,台灣出版文創界的傳奇人物,就此劃下句點。
台北市消防局指出,昨晚六時多,吳清友突然倒臥在台北市松德路的誠品公司辦公室,同事聽聞「砰」一聲,察看吳昏倒在辦公室,據指出,吳清友被送往北醫急診,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稍後吳清友的女兒吳旻潔也現身北醫。
誠品也在晚間發布簡短聲明證實此事,對於相關細節並未多談。在股市公開觀測站上公告,公司遵循代理人作業,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負責,對公司營運無影響,並將召開臨時董事會推舉董事長。
吳清友驟逝的消息一出,許多誠品人都相當驚訝與不捨,許多過去的老戰友們聽到消息當下落淚,吳清友雖然辭世,卻早已將誠品帶往上市之路,成為國際品牌,更已將事業交班吳旻潔,事業遠景明確。
吳清友辭世之後,預料將由吳旻潔全面接班,未來誠品集團董事長可望由吳旻潔出任,將擔起誠品推進國際的重擔,同時要讓誠品這塊招牌持續發亮,完成吳清友對文創、品牌經營的理想。
誠品原本預計明日推出首本品牌書《誠品時光》,新書發表會上吳清友和吳旻潔父女將連袂出席,暢談過去28年品牌經營之路,如今傳出吳清友過世消息,新書發表會是否會舉辦,誠品未回應。
對於品牌書選在誠品28年時發表,吳旻潔上周在中山書街誠品R79開幕時曾提到,並沒有特別挑選哪一年,就是時間到了,到了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時候,這本書是誠品過去經營的軌跡,屆時也將會談誠品未來新的發展計畫。
誠品集團目前分為誠品與誠品生活兩大主體,其中誠品以書店、畫廊等藝文產業為主,誠品生活則以商場、餐旅為主體,也是掛牌上市的公司,吳清友雖然是兩大事業體的董事長,不過早已將經營權交棒給吳旻潔,對外也由吳旻潔發言,世代交替早已完成。
台北市消防局指出,昨晚六時多,吳清友突然倒臥在台北市松德路的誠品公司辦公室,同事聽聞「砰」一聲,察看吳昏倒在辦公室,據指出,吳清友被送往北醫急診,到院前已無呼吸心跳,稍後吳清友的女兒吳旻潔也現身北醫。
誠品也在晚間發布簡短聲明證實此事,對於相關細節並未多談。在股市公開觀測站上公告,公司遵循代理人作業,各項業務均由專業經理人負責,對公司營運無影響,並將召開臨時董事會推舉董事長。
吳清友驟逝的消息一出,許多誠品人都相當驚訝與不捨,許多過去的老戰友們聽到消息當下落淚,吳清友雖然辭世,卻早已將誠品帶往上市之路,成為國際品牌,更已將事業交班吳旻潔,事業遠景明確。
吳清友辭世之後,預料將由吳旻潔全面接班,未來誠品集團董事長可望由吳旻潔出任,將擔起誠品推進國際的重擔,同時要讓誠品這塊招牌持續發亮,完成吳清友對文創、品牌經營的理想。
誠品原本預計明日推出首本品牌書《誠品時光》,新書發表會上吳清友和吳旻潔父女將連袂出席,暢談過去28年品牌經營之路,如今傳出吳清友過世消息,新書發表會是否會舉辦,誠品未回應。
對於品牌書選在誠品28年時發表,吳旻潔上周在中山書街誠品R79開幕時曾提到,並沒有特別挑選哪一年,就是時間到了,到了可以和大家分享的時候,這本書是誠品過去經營的軌跡,屆時也將會談誠品未來新的發展計畫。
誠品集團目前分為誠品與誠品生活兩大主體,其中誠品以書店、畫廊等藝文產業為主,誠品生活則以商場、餐旅為主體,也是掛牌上市的公司,吳清友雖然是兩大事業體的董事長,不過早已將經營權交棒給吳旻潔,對外也由吳旻潔發言,世代交替早已完成。
1989年,第一家誠品書店於台北仁愛敦南圓環旁開幕。當時的圓環已是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一間小書店得以在此起步,源於一個美麗的機緣。
當時,一位名人要出租位於此地的豪宅,找上了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那時的吳清友以代理歐美廚具起家,熱愛閱讀藝術書籍,因此認識經營美術書店的廖美立。他找來廖,租下豪宅、將地下室改成藝術書店「誠品」,一樓則賣進口名牌,開啟了誠品作為複合式書店的雛形。
誠品開幕前一年,台灣解嚴,社會氛圍遽變;開幕後一年,股市上萬點、台灣錢淹腳目,民眾對消費產生全新需求。誠品不論是書種或空間呈現,都為讀者帶來新的想像。開幕不到一年,誠品就將書店擴張到二樓,還增加了畫廊。
1994年,誠品面臨了第一次都更,原址拆除。吳清友尋尋覓覓,看上不遠處的國泰金融大樓,但持有者新光集團想把大樓改成百貨公司,不想租給誠品。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出面相挺,他告訴新光:「台北不缺一間百貨公司,但不能沒有誠品書店。」扭轉了誠品和這棟大樓的命運。
1995年,誠品敦南店遷徙到現址,舉辦一場盛大的「今日不打烊」搬遷派對,讀者到凌晨4點還不肯散去。這給經營團隊新的靈感:何不來辦一間不打烊書店?此一「瘋狂想法」四年後落實,1999年,誠品敦南店成為亞洲首間24小時營業書店。
24小時書店不只是誠品的特色,更是台北城市文化成熟的象徵。誠品經營團隊回憶當年決策,「只有在台北,這樣自由開放又安全的城市,才可能出現24小時書店。」不夠安全的城市,人們夜間不敢在外頭晃盪;閱讀文化不夠成熟的城市,夜貓子不會選擇進書店。
可以說,是吳清友慧眼看到台灣文化的特色與能量,為夜貓子打造飄滿書香的落腳處,將他們的能量扎進文化土壤,進一步豐富台灣的文化能量。誠品也證明一間書店能帶給一座城市的商業效益,不輸給一間百貨。
當時,一位名人要出租位於此地的豪宅,找上了誠品書店創辦人吳清友。那時的吳清友以代理歐美廚具起家,熱愛閱讀藝術書籍,因此認識經營美術書店的廖美立。他找來廖,租下豪宅、將地下室改成藝術書店「誠品」,一樓則賣進口名牌,開啟了誠品作為複合式書店的雛形。
誠品開幕前一年,台灣解嚴,社會氛圍遽變;開幕後一年,股市上萬點、台灣錢淹腳目,民眾對消費產生全新需求。誠品不論是書種或空間呈現,都為讀者帶來新的想像。開幕不到一年,誠品就將書店擴張到二樓,還增加了畫廊。
1994年,誠品面臨了第一次都更,原址拆除。吳清友尋尋覓覓,看上不遠處的國泰金融大樓,但持有者新光集團想把大樓改成百貨公司,不想租給誠品。時任台北市長的陳水扁出面相挺,他告訴新光:「台北不缺一間百貨公司,但不能沒有誠品書店。」扭轉了誠品和這棟大樓的命運。
1995年,誠品敦南店遷徙到現址,舉辦一場盛大的「今日不打烊」搬遷派對,讀者到凌晨4點還不肯散去。這給經營團隊新的靈感:何不來辦一間不打烊書店?此一「瘋狂想法」四年後落實,1999年,誠品敦南店成為亞洲首間24小時營業書店。
24小時書店不只是誠品的特色,更是台北城市文化成熟的象徵。誠品經營團隊回憶當年決策,「只有在台北,這樣自由開放又安全的城市,才可能出現24小時書店。」不夠安全的城市,人們夜間不敢在外頭晃盪;閱讀文化不夠成熟的城市,夜貓子不會選擇進書店。
可以說,是吳清友慧眼看到台灣文化的特色與能量,為夜貓子打造飄滿書香的落腳處,將他們的能量扎進文化土壤,進一步豐富台灣的文化能量。誠品也證明一間書店能帶給一座城市的商業效益,不輸給一間百貨。
誠品集團副董事長吳旻潔的接班之路其實已經走了12年,2005年吳旻潔就被找回誠品集團董事長吳清友說服進入誠品工作,當時從董事長特助開始,2007年升任誠品執行副總經理,2010年成為誠品副董事長,「誠品生活」從誠品分割獨立後,她擔任總經理,成為國內首個文創股。
吳旻潔初試啼聲,是在2005年當時誠品要結束發行多年的誠品會員卡,將會員卡與銀行聯名卡整合,負責這項業務的就是吳旻潔,當年這個做法引起誠品會員的強烈不滿,為了平息外界疑慮,吳旻潔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獨當一面說明,就此走上接班之路。
當年記者會上,吳清友罕見沒有出席,只在記者會後低調現身,為的就是讓女兒能有發揮空間,在會後吳清友也說「我今天是強忍著不來參加記者會」,顯示對女兒的尊重,也在這次事件後,吳清友更確定吳旻潔有能力挑起誠品,因此兩年後就讓吳旻潔升副總。
吳旻潔初試啼聲,是在2005年當時誠品要結束發行多年的誠品會員卡,將會員卡與銀行聯名卡整合,負責這項業務的就是吳旻潔,當年這個做法引起誠品會員的強烈不滿,為了平息外界疑慮,吳旻潔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獨當一面說明,就此走上接班之路。
當年記者會上,吳清友罕見沒有出席,只在記者會後低調現身,為的就是讓女兒能有發揮空間,在會後吳清友也說「我今天是強忍著不來參加記者會」,顯示對女兒的尊重,也在這次事件後,吳清友更確定吳旻潔有能力挑起誠品,因此兩年後就讓吳旻潔升副總。
誠品創辦人吳清友1989年創立誠品第一家店,去年慶祝成立1萬天,雖然一路虧損16年,但誠品不但成為台灣書店第一品牌,也成為台灣閱讀文化迎向國際的代表,連雲門創辦人林懷民都曾說:「誠品,是台灣的驕傲。」
2006年,吳清友開設全台最大的誠品信義旗艦店,接著開出誠品松菸店,首度跨足表演廳、藝術電影院等新業態,近年將營運交棒給女兒吳旻潔,前年版圖更跨足旅館業。如今誠品布局兩岸三地,營收更站上百億元,還將鎖定東南亞和日本等新市場。
吳清友1989年於台北仁愛圓環成立誠品首家店,1995年搬家至現在的敦南店,四年後首開書店先例,以24小時不打烊模式打造複合式經營;2006年誠品開設全台最大的信義旗艦店,誠品不但成為台灣都會區生活文創與閱讀空間的代名詞,更成為台北近年吸引港澳大陸等國際觀光客的重點。
誠品在2004年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2015年更獲CNN評選「全球最酷書店」。
2010年誠品集團將獲利能力最佳的通路與餐旅事業分割出來,納入新成立「誠品生活」,旗下有商場、餐旅、旅館與生活品牌,為誠品小金雞。
誠品生總經理吳旻潔在今年股東會時表示,誠品生活經營鎖定四大方向,深耕台灣、鞏固香港、發展大陸,及新市場調研齊頭並進。
其中台灣展店計畫,位於中山地下街的誠品R79今年7月開幕,並將進駐新光三越南西店二館,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出。
香港方面,銅鑼灣店將在今年6月改裝,太古店預計在今年第4季改裝,明年有望在其他地方再展新店。
大陸市場部分,上海中心店原先預計去年6月開幕,但延宕至今,現在必須配合房東期程開幕。
2006年,吳清友開設全台最大的誠品信義旗艦店,接著開出誠品松菸店,首度跨足表演廳、藝術電影院等新業態,近年將營運交棒給女兒吳旻潔,前年版圖更跨足旅館業。如今誠品布局兩岸三地,營收更站上百億元,還將鎖定東南亞和日本等新市場。
吳清友1989年於台北仁愛圓環成立誠品首家店,1995年搬家至現在的敦南店,四年後首開書店先例,以24小時不打烊模式打造複合式經營;2006年誠品開設全台最大的信義旗艦店,誠品不但成為台灣都會區生活文創與閱讀空間的代名詞,更成為台北近年吸引港澳大陸等國際觀光客的重點。
誠品在2004年獲《時代》雜誌亞洲版評選為「亞洲最佳書店」,2015年更獲CNN評選「全球最酷書店」。
2010年誠品集團將獲利能力最佳的通路與餐旅事業分割出來,納入新成立「誠品生活」,旗下有商場、餐旅、旅館與生活品牌,為誠品小金雞。
誠品生總經理吳旻潔在今年股東會時表示,誠品生活經營鎖定四大方向,深耕台灣、鞏固香港、發展大陸,及新市場調研齊頭並進。
其中台灣展店計畫,位於中山地下街的誠品R79今年7月開幕,並將進駐新光三越南西店二館,預計明年下半年開出。
香港方面,銅鑼灣店將在今年6月改裝,太古店預計在今年第4季改裝,明年有望在其他地方再展新店。
大陸市場部分,上海中心店原先預計去年6月開幕,但延宕至今,現在必須配合房東期程開幕。
誠品昨(15)日宣布首度跨足住宅,將在大陸蘇州打造人文住宅「誠品居所」,今年6月下旬開始預售,共有292戶、約94平米至350平米(約28坪至106坪),預定明年完工。
誠品跨界賣房,本業也積極布局,大陸首家門市「蘇州誠品」將於明年第2季開出,是結合文創平台、書店及人文住宅的旗艦店。位於上海中心大廈的誠品上海店也會在明年第2季開幕。
此外,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昨日也宣布,誠品生首間旅館事業「誠品行旅」將於6月正式開幕,法人預估,挹注下半年營收約2億元。
誠品昨日舉辦蘇州誠品品牌媒體見面會,吳旻潔和誠品總經理李介修出席,分享誠品明年在大陸的經營願景。吳旻潔表示,誠品大陸第一站本來考慮北京或上海,但是他們發現蘇州環境與誠品經營樣態相符,因此選擇蘇州作為誠品在大陸落地生根的地點。
其中,「誠品居所」是誠品首次跨入房地產領域的嘗試,由誠品董事長吳清友發想,礙於銷售證和價格需經過大陸官方審批,目前無法透露每坪價格,要待6月才會公布價格和銷售狀況。
房仲業者認為,誠品居所座落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CBD繁華核心,又位於地鐵站旁,鄰近商圈百貨,房價應會比周邊房屋略高。
李介修表示,誠品為了在大陸長久經營,希望改變形式,擁有自己的房子;打造住宅,是希望提供完整體驗,讓消費者在書店看完書,晚上有住所休息。
吳旻潔說,蘇州誠品為誠品資產,誠品擁有地上權,因此選擇在此打造誠品居所;明年將開幕的上海店位於上海陸家嘴上海中心大廈,則為租賃形式,將不會建構住宅。誠品表示,蘇州誠品居所是誠品創新的嘗試,未來在大陸若有適合地區,不排除在當地再度打造人文住宅。
誠品跨界賣房,本業也積極布局,大陸首家門市「蘇州誠品」將於明年第2季開出,是結合文創平台、書店及人文住宅的旗艦店。位於上海中心大廈的誠品上海店也會在明年第2季開幕。
此外,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昨日也宣布,誠品生首間旅館事業「誠品行旅」將於6月正式開幕,法人預估,挹注下半年營收約2億元。
誠品昨日舉辦蘇州誠品品牌媒體見面會,吳旻潔和誠品總經理李介修出席,分享誠品明年在大陸的經營願景。吳旻潔表示,誠品大陸第一站本來考慮北京或上海,但是他們發現蘇州環境與誠品經營樣態相符,因此選擇蘇州作為誠品在大陸落地生根的地點。
其中,「誠品居所」是誠品首次跨入房地產領域的嘗試,由誠品董事長吳清友發想,礙於銷售證和價格需經過大陸官方審批,目前無法透露每坪價格,要待6月才會公布價格和銷售狀況。
房仲業者認為,誠品居所座落於蘇州工業園區金雞湖東CBD繁華核心,又位於地鐵站旁,鄰近商圈百貨,房價應會比周邊房屋略高。
李介修表示,誠品為了在大陸長久經營,希望改變形式,擁有自己的房子;打造住宅,是希望提供完整體驗,讓消費者在書店看完書,晚上有住所休息。
吳旻潔說,蘇州誠品為誠品資產,誠品擁有地上權,因此選擇在此打造誠品居所;明年將開幕的上海店位於上海陸家嘴上海中心大廈,則為租賃形式,將不會建構住宅。誠品表示,蘇州誠品居所是誠品創新的嘗試,未來在大陸若有適合地區,不排除在當地再度打造人文住宅。
以成為領先的文創產業控股集團為目標,誠品董事長吳清友昨(1 2)日透露,每年將以不低於10∼15%的速度追求成長,並確立文化事業與通路事業分流發展,進一步擴增為文化內容的提供者、創意經濟的實平台。
預估今年誠品集團營收可望突破140億元,高於去年的130億,並將開創文創平台新格局。
有關市場版圖的拓展,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表示,在台灣每年將持續開店2至3家,新開的虎尾店業績比預期好3倍,顯示台灣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在海外,則以每年不少於一家店的步伐擴展,目前香港店累積會員2萬多人、客單價是台灣的2倍多,已積極尋覓第二家店的店址。另在大陸預計2015年第2季試營運的蘇州店(商業空間約4萬 5千平方米)、上海店,由於兩地車程僅一個半小時,會整合資源、創造最大綜效。
吳旻潔表示,大陸與台灣不同,誠品不會用過去和現在的台灣經驗去做,而會用更多突破性、具想像力的新嘗試,或發展新事業創造全面性的生活體驗,對誠品來說,這是難得創新發展的機會,也會帶台灣的文創企業、表演藝術團隊一起西進打天下。
目前與誠品合作的台灣文創業者上百家,吳旻潔說,誠品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成立文創人才庫,與這些設計師、文創業者合作規劃相關文創產品;也將成立展演內容庫,把誠品講堂和展演內容做成DVD、有聲書等衍生商品,或將圖像應用在文創商品等。中長期的想法,是挖掘台灣更多文創人才和產品,進一步成為誠品在兩岸三地展店的特色和差異化。
隨著蘇州、上海店開幕試營運,誠品估計,屆時員工數將從目前的 2,000人暴增至大約3,000人。吳清友直言,未來如何「傳承、創新」將是關鍵,所以昨日誠品舉辦25週年記者會,他也以傳承、創新為主軸,帶領誠品集團的11位一級主管,許願誠品在下一個25年可以穩健地進行閱讀和文創產業經營,並開啟文創平台新格局。
針對電子商務、數位浪潮,吳旻潔表示,誠品正密切觀察中,但相信現代人更需要心靈啟發、感動、體驗,誠品現階段仍希望以發展大型場域的實平台為主。
誠品集團涵蓋誠品(書店、畫廊、展演)、誠品生活(商場、餐旅 )、誠品行旅(今年第2季試營運)、誠品物流、誠品藝文基金會, 2013年集團營收超過130億元,預估今年可望突破140億元。
預估今年誠品集團營收可望突破140億元,高於去年的130億,並將開創文創平台新格局。
有關市場版圖的拓展,誠品副董事長吳旻潔表示,在台灣每年將持續開店2至3家,新開的虎尾店業績比預期好3倍,顯示台灣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在海外,則以每年不少於一家店的步伐擴展,目前香港店累積會員2萬多人、客單價是台灣的2倍多,已積極尋覓第二家店的店址。另在大陸預計2015年第2季試營運的蘇州店(商業空間約4萬 5千平方米)、上海店,由於兩地車程僅一個半小時,會整合資源、創造最大綜效。
吳旻潔表示,大陸與台灣不同,誠品不會用過去和現在的台灣經驗去做,而會用更多突破性、具想像力的新嘗試,或發展新事業創造全面性的生活體驗,對誠品來說,這是難得創新發展的機會,也會帶台灣的文創企業、表演藝術團隊一起西進打天下。
目前與誠品合作的台灣文創業者上百家,吳旻潔說,誠品計劃在今年下半年成立文創人才庫,與這些設計師、文創業者合作規劃相關文創產品;也將成立展演內容庫,把誠品講堂和展演內容做成DVD、有聲書等衍生商品,或將圖像應用在文創商品等。中長期的想法,是挖掘台灣更多文創人才和產品,進一步成為誠品在兩岸三地展店的特色和差異化。
隨著蘇州、上海店開幕試營運,誠品估計,屆時員工數將從目前的 2,000人暴增至大約3,000人。吳清友直言,未來如何「傳承、創新」將是關鍵,所以昨日誠品舉辦25週年記者會,他也以傳承、創新為主軸,帶領誠品集團的11位一級主管,許願誠品在下一個25年可以穩健地進行閱讀和文創產業經營,並開啟文創平台新格局。
針對電子商務、數位浪潮,吳旻潔表示,誠品正密切觀察中,但相信現代人更需要心靈啟發、感動、體驗,誠品現階段仍希望以發展大型場域的實平台為主。
誠品集團涵蓋誠品(書店、畫廊、展演)、誠品生活(商場、餐旅 )、誠品行旅(今年第2季試營運)、誠品物流、誠品藝文基金會, 2013年集團營收超過130億元,預估今年可望突破140億元。
誠品控股集團成型,誠品董事長吳清友昨(12)日指出,誠品扮演文化內容提供者的角色,未來目標成為創意產業控股集團,預期每年營收成長至少為10%到15%。法人估,誠品兩岸三地持續展店,預期2015年集團營收可達150億元。
誠品昨日舉行25周年記者會,吳清友說,誠品是由台灣土地滋養、撫育、成就,未來將把誠品台灣累積25年的文創實力,拓展到大陸、香港海外市場。
吳清友說,文創應該是在不同的產業裡注入文創基因,比如誠品做書店、電影院、飯店就和傳統的不一樣,不斷用文化內涵注入場所,打造有氣質的氛圍,展現與一般商業空間不同的特質。
誠品旗下包括去年上櫃的誠品生活、餐旅、畫廊、書店、展演、物流、飯店等,去年誠品營收規模已站上130億元。
誠品定位為文化內容提供者,多元經營書店、畫廊、展演等事業;誠品生活則是創意經濟平台,將文創與產業結合,旗下有商場、餐旅、旅館與生活品牌,是誠品的小金雞,目前台灣有42個據點、海外僅有香港一個。
誠品台灣、香港、大陸均持續展店,新旅館事業「誠品行旅」也將在今年第2季開幕,將是結合歷史、人文、藝術、創意、自然與體驗的飯店,與國內現有五星級觀光飯店區隔。
副董事長吳旻潔說,台灣今年仍希望增加二到三家店,鑒於去年雲林虎尾小型書店成功經驗,客單價較預期多三倍,顯示台灣二、三級鄉鎮仍有發展空間。
誠品透過旗下誠品生活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香港銅鑼灣店去年開幕後獲得相當好的迴響,規劃香港應還會再開一到兩個據點。
誠品昨日舉行25周年記者會,吳清友說,誠品是由台灣土地滋養、撫育、成就,未來將把誠品台灣累積25年的文創實力,拓展到大陸、香港海外市場。
吳清友說,文創應該是在不同的產業裡注入文創基因,比如誠品做書店、電影院、飯店就和傳統的不一樣,不斷用文化內涵注入場所,打造有氣質的氛圍,展現與一般商業空間不同的特質。
誠品旗下包括去年上櫃的誠品生活、餐旅、畫廊、書店、展演、物流、飯店等,去年誠品營收規模已站上130億元。
誠品定位為文化內容提供者,多元經營書店、畫廊、展演等事業;誠品生活則是創意經濟平台,將文創與產業結合,旗下有商場、餐旅、旅館與生活品牌,是誠品的小金雞,目前台灣有42個據點、海外僅有香港一個。
誠品台灣、香港、大陸均持續展店,新旅館事業「誠品行旅」也將在今年第2季開幕,將是結合歷史、人文、藝術、創意、自然與體驗的飯店,與國內現有五星級觀光飯店區隔。
副董事長吳旻潔說,台灣今年仍希望增加二到三家店,鑒於去年雲林虎尾小型書店成功經驗,客單價較預期多三倍,顯示台灣二、三級鄉鎮仍有發展空間。
誠品透過旗下誠品生活積極拓展海外市場,香港銅鑼灣店去年開幕後獲得相當好的迴響,規劃香港應還會再開一到兩個據點。
誠品昨(12)日25周年記者會,誠品董事長吳清友與副董事長吳旻潔率領團隊共12人首次亮相,成員以新面孔居多,涵蓋表演、書店、商場、旅館、物流、財務各領域,展現經營文創平台企圖心。
吳旻潔在2007年升任誠品執行副總經理,2010年成為副董事長,誠品生活從誠品分割獨立後,吳旻潔擔任總經理,接班七年過去,誠品在她手上由台灣面向世界,因為如此巨大的轉變,吳旻潔也培養出自己的團隊。
吳旻潔說,2009年對誠品是關鍵的一年,那年松菸店啟動,開始評估海外市場的可能性,誠品由台灣走向世界;同年誠品基金會成立,積極推廣閱讀,替偏鄉募集童書,至今累積80萬餘冊。
當年的創業團隊包括前誠品執行副總廖美立、前複合書店總店協理羅玫玲、前自製商品處總監林文琪、香港誠品營運總監王珀琪均相繼去職,新團隊成為經過幾番輪替,在誠品25周年吳清友與吳旻潔領軍下,首次一字排開亮相。
吳旻潔在2007年升任誠品執行副總經理,2010年成為副董事長,誠品生活從誠品分割獨立後,吳旻潔擔任總經理,接班七年過去,誠品在她手上由台灣面向世界,因為如此巨大的轉變,吳旻潔也培養出自己的團隊。
吳旻潔說,2009年對誠品是關鍵的一年,那年松菸店啟動,開始評估海外市場的可能性,誠品由台灣走向世界;同年誠品基金會成立,積極推廣閱讀,替偏鄉募集童書,至今累積80萬餘冊。
當年的創業團隊包括前誠品執行副總廖美立、前複合書店總店協理羅玫玲、前自製商品處總監林文琪、香港誠品營運總監王珀琪均相繼去職,新團隊成為經過幾番輪替,在誠品25周年吳清友與吳旻潔領軍下,首次一字排開亮相。
誠品前執行副總廖美立成立行人文創實驗室,積極切入兩岸文創市場,最近的代表作就是在廣州「方所」複合書店,並被鴻海集團旗下三創數位延攬,加入台北資訊園區BOT案團隊,將打造台灣第一個結合文創與3C大型商場。
廖美立在2011年與大陸第一個設計師品牌「例外服飾」合作,以總顧問的身分在廣州打造一個不只賣書,更賣服裝、咖啡和創意商品的「方所」書店,成為廣州新文化地標,這個商業空間陸續獲得世界零售業大獎、中國零售創新大獎與香港透視設計大賞等獎項。
行人文化實驗室說,無論方所或是三創均是與行人文化團隊合作,行人文化團隊負責方所的規劃與營運,三創的台北資訊園區BOT案則是提供顧問服務。
廖美立與誠品董事長吳清友是創業夥伴,也是擦亮誠品文創招牌的重要推手之一。
2007年,誠品書店進入第19個年頭,廖美立以留職停薪的方式淡出誠品,開始新的事業發展。
離開誠品後,廖美立並未離開文化界,2009年加入行人出版社,因應出版多元化轉型,將公司改名為行人文化實驗室,再成立目宿媒體,成為兼具文創、出版與影像複合經營模式,讓文創與商業發揮整合綜效。
許多過去誠品核心團隊都陸續加入廖美立麾下,這個團隊除了出版書籍外,更拍攝製作「他們在島嶼寫作」紀錄片,獲得金馬獎肯定。
廖美立在2011年與大陸第一個設計師品牌「例外服飾」合作,以總顧問的身分在廣州打造一個不只賣書,更賣服裝、咖啡和創意商品的「方所」書店,成為廣州新文化地標,這個商業空間陸續獲得世界零售業大獎、中國零售創新大獎與香港透視設計大賞等獎項。
行人文化實驗室說,無論方所或是三創均是與行人文化團隊合作,行人文化團隊負責方所的規劃與營運,三創的台北資訊園區BOT案則是提供顧問服務。
廖美立與誠品董事長吳清友是創業夥伴,也是擦亮誠品文創招牌的重要推手之一。
2007年,誠品書店進入第19個年頭,廖美立以留職停薪的方式淡出誠品,開始新的事業發展。
離開誠品後,廖美立並未離開文化界,2009年加入行人出版社,因應出版多元化轉型,將公司改名為行人文化實驗室,再成立目宿媒體,成為兼具文創、出版與影像複合經營模式,讓文創與商業發揮整合綜效。
許多過去誠品核心團隊都陸續加入廖美立麾下,這個團隊除了出版書籍外,更拍攝製作「他們在島嶼寫作」紀錄片,獲得金馬獎肯定。
誠品董事長吳清友直言,台灣文創業太單薄,若要發展成產業,就需有經營模式;但許多創作者未必有商業化的知識和經驗,期待政府拿出實際可行執行辦法,解決環境問題和整合資源,否則目前只能靠民間企業打造平台打前鋒。
吳清友舉誠品為例,就是台灣社會特定時空環境下的集體創作,展現台灣獨樹一格的人文風景,從一家小型人文藝術書店,經過25年發展,成為一個文創產業集團,並在兩岸三地展店,提供台灣文創人才和產品有更大發揮的舞台。
針對近日人才外移話題,吳清友認為,人才外出工作成長發展不見得不好,他自己也曾在25歲離台工作過,才發現台灣的美好,只要對這塊土地有承諾、留下深刻記憶,離鄉遊子終歸會回到台灣一起打拚,自己的土地自己耕、自己的文化自己疼。
吳清友表示,誠品在台灣耕耘達一定經濟規模後,開店做決策不會只看數據,更想談情說「愛」,每個城鎮都有可愛之處,25年來支持 誠品的是台灣土地的人文滋養和敦厚人情,誠品的經營從閱讀開始,漸次擴及生活所有面向。
接下來誠品要拓展海外市場,行銷重點就是台灣全面性的生活體驗和人文風景,做文化產業最重要的本質就是心,呈現出來的觀點和內容更是關鍵。
吳清友舉誠品為例,就是台灣社會特定時空環境下的集體創作,展現台灣獨樹一格的人文風景,從一家小型人文藝術書店,經過25年發展,成為一個文創產業集團,並在兩岸三地展店,提供台灣文創人才和產品有更大發揮的舞台。
針對近日人才外移話題,吳清友認為,人才外出工作成長發展不見得不好,他自己也曾在25歲離台工作過,才發現台灣的美好,只要對這塊土地有承諾、留下深刻記憶,離鄉遊子終歸會回到台灣一起打拚,自己的土地自己耕、自己的文化自己疼。
吳清友表示,誠品在台灣耕耘達一定經濟規模後,開店做決策不會只看數據,更想談情說「愛」,每個城鎮都有可愛之處,25年來支持 誠品的是台灣土地的人文滋養和敦厚人情,誠品的經營從閱讀開始,漸次擴及生活所有面向。
接下來誠品要拓展海外市場,行銷重點就是台灣全面性的生活體驗和人文風景,做文化產業最重要的本質就是心,呈現出來的觀點和內容更是關鍵。
國內最大的實體書籍零售通路誠品書店,將邁入25周年,為了傳達書與非書之間的閱讀美好,誠品將以「閱讀,開啟啟蒙時刻」為主題,策劃主題書展,並請來九位各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將誠品的「誠」字融入創作,鑄成10款紀念鉛章,當做25周年紀念送給消費者。
誠品書店表示,「誠」是誠品書店誕生的基礎,它來自於創辦人吳清友的父親吳寅卯的深切訓勉,那就是「財物有時而盡,唯一『誠』字終生受用不盡」。
在誠品25周年的此時,邀請了藝術家董陽孜、「日星鑄字行」張介冠、設計工作者王志弘、王廉瑛、彭喜埶、黃子欽、聶永真,與插畫家川貝母、鄒駿昇等九位各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以「誠」為本,進行字體與圖樣的創作。
然後連同吳寅卯親筆寫下的字,交由日星鑄字行的老工匠,鑄成10款紀念鉛章。期望透過不同領域的相互激盪,展現創意火花。
參與這次活動的日星鑄字行,在鉛字印刷沒落後,已成為老工藝活化的代表,現在靠著一位鑄字師傅、七台鑄字機、銅模,仍以火鑄造鉛字,這種古早味備受各年齡層喜愛與收藏,是老文化創造新生命的典範。
由於台語中「鉛」與「緣」同音,在傳統上也有「送鉛結緣」的心意。藉由這次和日星鑄字行的合作,誠品書店希望將10款各具意念的鉛章分別包裝成禮,與讀者分享文化的溫度、感受「誠」的價值,並牽起與讀者共同走向下一個25年的緣分。
誠品書店表示,「誠」是誠品書店誕生的基礎,它來自於創辦人吳清友的父親吳寅卯的深切訓勉,那就是「財物有時而盡,唯一『誠』字終生受用不盡」。
在誠品25周年的此時,邀請了藝術家董陽孜、「日星鑄字行」張介冠、設計工作者王志弘、王廉瑛、彭喜埶、黃子欽、聶永真,與插畫家川貝母、鄒駿昇等九位各具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以「誠」為本,進行字體與圖樣的創作。
然後連同吳寅卯親筆寫下的字,交由日星鑄字行的老工匠,鑄成10款紀念鉛章。期望透過不同領域的相互激盪,展現創意火花。
參與這次活動的日星鑄字行,在鉛字印刷沒落後,已成為老工藝活化的代表,現在靠著一位鑄字師傅、七台鑄字機、銅模,仍以火鑄造鉛字,這種古早味備受各年齡層喜愛與收藏,是老文化創造新生命的典範。
由於台語中「鉛」與「緣」同音,在傳統上也有「送鉛結緣」的心意。藉由這次和日星鑄字行的合作,誠品書店希望將10款各具意念的鉛章分別包裝成禮,與讀者分享文化的溫度、感受「誠」的價值,並牽起與讀者共同走向下一個25年的緣分。
誠品邁入25周年加碼深耕文創,近日在集團旗下新設展演事業群,加強藝術電影院、表演廳等新事業,進一步將投資表演節目內容,從文創平台擴增為內容提供者、版權擁有者(Holder),初期以親子、跨界表演節目為投資標的,今年預計投資2至3檔的自有節目,放眼華人市場。
誠品展演事業群資深協理陳明麗透露,隨表演廳等新事業開展,誠品將積極建立具發展力的展演內容和團隊,今年預計會有20檔自行策畫的節目,並將首度投資2∼3檔的表演節目內容,握有或共有內容版權,會以與誠品長期合作的表演團體、具創意的親子和跨界節目內容為主要投資標的,在兩岸三地打造誠品的展演品牌。
目前誠品在台、港兩地有42個營業據點,已是大中華區分布最廣的實體複合式文創場域,今年預計再開新店約2∼3家、改裝開幕約2∼ 3家,包括年底將在大陸營運的首家店蘇州誠品。按基地面積、屬性,誠品各店多設有視聽室及展演空間,在敦南店、信義店等大店,規畫有大型多功能展演廳,松菸店進一步跨足表演廳經營。粗估,誠品 展演事業群一年舉辦活動約200場,9成以上收費。
陳明麗表示,誠品表演廳是一處新的文創聚合平台,以享樂、沙龍、跨界、親子為自有節目的4個主軸,由誠品企畫主題,邀請好的節目內容、表演團體演出。其中,跨界、親子節目內容都需要獨特性、創意性,小孩子對節目投入程度高,可吸引親子觀眾基本盤,跨界內容融合音樂、戲劇、舞蹈、科技影像、互動媒體等,是表演藝術經營新業態,皆為誠品看好投資內容標的。
表演藝術圈分析,誠品累積24年的藝文資源和文創能量,且營運據點擴及兩岸,可望帶著國內表演藝術團體一起走出去;誠品則經由投資內容,除了有首演權利,也握有或共有版權授權,可放眼以大陸為首的華人市場。據了解,下半年誠品將自有、投資一檔跨界節目內容,集結台灣導演、表演團體、兩岸三地藝術家合作演出。
誠品展演事業群資深協理陳明麗透露,隨表演廳等新事業開展,誠品將積極建立具發展力的展演內容和團隊,今年預計會有20檔自行策畫的節目,並將首度投資2∼3檔的表演節目內容,握有或共有內容版權,會以與誠品長期合作的表演團體、具創意的親子和跨界節目內容為主要投資標的,在兩岸三地打造誠品的展演品牌。
目前誠品在台、港兩地有42個營業據點,已是大中華區分布最廣的實體複合式文創場域,今年預計再開新店約2∼3家、改裝開幕約2∼ 3家,包括年底將在大陸營運的首家店蘇州誠品。按基地面積、屬性,誠品各店多設有視聽室及展演空間,在敦南店、信義店等大店,規畫有大型多功能展演廳,松菸店進一步跨足表演廳經營。粗估,誠品 展演事業群一年舉辦活動約200場,9成以上收費。
陳明麗表示,誠品表演廳是一處新的文創聚合平台,以享樂、沙龍、跨界、親子為自有節目的4個主軸,由誠品企畫主題,邀請好的節目內容、表演團體演出。其中,跨界、親子節目內容都需要獨特性、創意性,小孩子對節目投入程度高,可吸引親子觀眾基本盤,跨界內容融合音樂、戲劇、舞蹈、科技影像、互動媒體等,是表演藝術經營新業態,皆為誠品看好投資內容標的。
表演藝術圈分析,誠品累積24年的藝文資源和文創能量,且營運據點擴及兩岸,可望帶著國內表演藝術團體一起走出去;誠品則經由投資內容,除了有首演權利,也握有或共有版權授權,可放眼以大陸為首的華人市場。據了解,下半年誠品將自有、投資一檔跨界節目內容,集結台灣導演、表演團體、兩岸三地藝術家合作演出。
大環境悶經濟,購書人、閱讀人反而有增無減,根據誠品書店昨日公布,誠品台、港兩地42個營業據點,今年共創下逾1.3億到訪人次,會員人數突破98萬、購書人創千萬人次。
誠品書店書籍銷售額與數量較去年皆有2%成長,外籍觀光客消費額亦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成,誠品預計年底至明年,還有虎尾「合同廳舍」等2∼3家展店計畫。
誠品表示,誠品書店從推廣閱讀出發,以全方位的美好生活提案,複合經營書與非書9大品牌,今年誠品主要側重展演事業發展,尤其是誠品生的新店型松菸店,新納入電影院、表演廳等兩個藝文場域,也使得誠品從書店延伸至文創、藝文。而預計年底開幕的雲林虎尾歷史建築物「合同廳舍」,則是另一個舊建築物重生,經營內容包括綜合書區、風格文具館、藝文展覽區與輕食咖啡區,將與在地雲林故事館、雲林布袋戲館連成虎尾藝文黃金三角。
目前誠品在台港計有42家店,其中台灣有41家店,香港1家,香港拓店計畫是3年開3家,明年第2家還在尋點中。誠品海外據點除香港外,大陸首號店蘇州店可望在明年底開幕;不過配合住宅案規畫,也可能延至2015年首季開幕;至於與上海陸家嘴世貿中心合作的誠品案已在籌備中,預計2015年底可望登場。
至於台灣部分,除趕在今年底的虎尾合同廳舍,誠品規畫中的還有新店1∼2點,且以OT模式進行。誠品強調,目前書與非書商品銷售數量維持7:3,除既有的書店經營外,書與非書之間的複合創新在今年還延伸出3個新品牌,包括Living project、誠品音樂黑膠館與blac kpages CAFE,其中CAFE部分包括新板店、台南文化中心、敦南店、台大店與宜蘭店,估計每年可賣出3萬杯,接下來還有虎尾店也將納入其中。
誠品書店書籍銷售額與數量較去年皆有2%成長,外籍觀光客消費額亦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1成,誠品預計年底至明年,還有虎尾「合同廳舍」等2∼3家展店計畫。
誠品表示,誠品書店從推廣閱讀出發,以全方位的美好生活提案,複合經營書與非書9大品牌,今年誠品主要側重展演事業發展,尤其是誠品生的新店型松菸店,新納入電影院、表演廳等兩個藝文場域,也使得誠品從書店延伸至文創、藝文。而預計年底開幕的雲林虎尾歷史建築物「合同廳舍」,則是另一個舊建築物重生,經營內容包括綜合書區、風格文具館、藝文展覽區與輕食咖啡區,將與在地雲林故事館、雲林布袋戲館連成虎尾藝文黃金三角。
目前誠品在台港計有42家店,其中台灣有41家店,香港1家,香港拓店計畫是3年開3家,明年第2家還在尋點中。誠品海外據點除香港外,大陸首號店蘇州店可望在明年底開幕;不過配合住宅案規畫,也可能延至2015年首季開幕;至於與上海陸家嘴世貿中心合作的誠品案已在籌備中,預計2015年底可望登場。
至於台灣部分,除趕在今年底的虎尾合同廳舍,誠品規畫中的還有新店1∼2點,且以OT模式進行。誠品強調,目前書與非書商品銷售數量維持7:3,除既有的書店經營外,書與非書之間的複合創新在今年還延伸出3個新品牌,包括Living project、誠品音樂黑膠館與blac kpages CAFE,其中CAFE部分包括新板店、台南文化中心、敦南店、台大店與宜蘭店,估計每年可賣出3萬杯,接下來還有虎尾店也將納入其中。
誠品書店昨日公布年度暢銷書排行,由職場溝通類書籍「跟任何人都可以聊得來」奪得榜首。誠品分析,大環境不佳,向外投資無處下箸,向內專注耕耘本業,職場溝通學成了2013年顯學,該書不僅拿下年度銷售冠軍,也是財經商業書籍榜首。
其次講求健康體態的「一週腰瘦10公分的神奇骨盤枕」榮登第二,訴求兩性關係的「想念,卻不想見的人」則排第三。今年二度舉辦的「書店閱讀職人賞」,則透過台港1,300位職人票選推薦3本必讀之書,包括「書店不死」、「南風」與「這不是我的帽子」。
誠品針對年度閱讀現象分析,今年台港兩地民眾轉向閱讀自我,渴望簡單與自在的生活,像是大師級的經典小說,自炊時代與簡易保健等,另外都會女子愛自己的心靈書籍等。在分類書籍成長幅度,以人文類成長比最高達18.4%,表演藝術有17%、旅遊也有15.7%居前三名;值得一提的是,25歲以下的女性客層購書成長幅度最突出,較去年增加17萬冊,多數以旅遊、飲食與醫學為主。
其次講求健康體態的「一週腰瘦10公分的神奇骨盤枕」榮登第二,訴求兩性關係的「想念,卻不想見的人」則排第三。今年二度舉辦的「書店閱讀職人賞」,則透過台港1,300位職人票選推薦3本必讀之書,包括「書店不死」、「南風」與「這不是我的帽子」。
誠品針對年度閱讀現象分析,今年台港兩地民眾轉向閱讀自我,渴望簡單與自在的生活,像是大師級的經典小說,自炊時代與簡易保健等,另外都會女子愛自己的心靈書籍等。在分類書籍成長幅度,以人文類成長比最高達18.4%,表演藝術有17%、旅遊也有15.7%居前三名;值得一提的是,25歲以下的女性客層購書成長幅度最突出,較去年增加17萬冊,多數以旅遊、飲食與醫學為主。
誠品生(2926)昨(24)日表示,今年台港兩地共42營業據點,估計共吸引1.3億人次造訪,來客量年增8%,會員人數破98萬人,明年度文創、餐飲新品牌持續拓展,飯店事業「誠品行旅」也將於明年上半年開幕,對未來營運持樂觀態度。
誠品昨日舉行2013年營運成果發表會時指出,今年書籍與非書籍商品營收比重約6:4,其中書籍部分,明日起至31日,將推出大型促銷活動,可望刺激年底銷售成長,由於許多重量級作品皆將於今年底推出,也預期明年第1季書籍銷售表現可期。
非書籍部分,誠品表示,年底節慶多,為商品、伴手禮銷售大旺季,今年新推出三品牌,文創生活商品「living project」、黑膠唱品「誠品音樂黑膠館」、咖啡店「blackpages CAFE」,合計共九品牌,涵蓋設計、藝術、餐飲等各生活層面。
誠品指出,現在民眾越來越重視食安問題,販售在地食材食品的「誠品知味」,今年營收暴增50%,此外,隨行動通訊城市場主流,行動電源、耳機等相關配件銷售數倍成長,平均購買單價也有所提升。
誠品表示,針對新品牌,明年「living project」將再展店兩到三家,「誠品音樂黑膠館」與「blackpages CAFE」也在積極評估拓展中,而轉投資旅館新事業「誠品行旅」,原預計第4季開幕,將延後至明年上半年。
誠品前11月營收30.96億,年增13.9%。今年有兩家門市改裝,另有三家全新門市開幕,讓來客人數大幅成長。
誠品昨日舉行2013年營運成果發表會時指出,今年書籍與非書籍商品營收比重約6:4,其中書籍部分,明日起至31日,將推出大型促銷活動,可望刺激年底銷售成長,由於許多重量級作品皆將於今年底推出,也預期明年第1季書籍銷售表現可期。
非書籍部分,誠品表示,年底節慶多,為商品、伴手禮銷售大旺季,今年新推出三品牌,文創生活商品「living project」、黑膠唱品「誠品音樂黑膠館」、咖啡店「blackpages CAFE」,合計共九品牌,涵蓋設計、藝術、餐飲等各生活層面。
誠品指出,現在民眾越來越重視食安問題,販售在地食材食品的「誠品知味」,今年營收暴增50%,此外,隨行動通訊城市場主流,行動電源、耳機等相關配件銷售數倍成長,平均購買單價也有所提升。
誠品表示,針對新品牌,明年「living project」將再展店兩到三家,「誠品音樂黑膠館」與「blackpages CAFE」也在積極評估拓展中,而轉投資旅館新事業「誠品行旅」,原預計第4季開幕,將延後至明年上半年。
誠品前11月營收30.96億,年增13.9%。今年有兩家門市改裝,另有三家全新門市開幕,讓來客人數大幅成長。
和碩集團與誠品攜手攻文創,和碩旗下聯合設計團隊PEGACASA與誠品生活昨(20)日共同宣布,推出新品牌「eslite X PEGACASA」,以微型博物館概念作延伸,將每件產品當成館藏藝術品經營,達成傳統產業、文化平台與科技相互結合。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熱愛文創,與誠品董事長吳清友結識多年。誠品草創時期,童子賢大力支持,吳清友曾公開推崇童子賢是他的貴人。誠品生活與和碩在文創事業多次合作,成為科技業與文創業界佳話。
童子賢昨天參加PEGACASA與誠品生活的「跨界合作」記者會,發表一系列「eslite X PEGACASA」生活精品,同時宣布微型博物館(MINI MUSEUM)開展。
他指出,「產業轉型」已是企業必須關切的議題,和碩不希望持續追求單一產品最大,期許未來非3C產品營收能超越3C,並透過文化與科技產業的結合,推出生活精品,引領人們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慢活。
誠品生活指出,該公司長期培養台灣設計,在全台各通路引進許多台灣設計品牌設櫃,「eslite X PEGACASA」新品牌將傳統產業與科技產品,打造個性化精品,希望台灣設計能成為21世紀華人新生活美學。
童子賢表示,文創產業是一個緩慢的產業,沒有那麼快看到營收成果,和碩追求的是永續發展,讓設計團隊發揮本身核心競爭力,目前該團隊已自給自足,連續三年獲利。
和碩近年來積極耕耘精緻文化生活,除了為朋馳(Mercedes Benz)開發精品之外,更打入法國頂級貴婦百貨Le Bon Marche,進軍歐洲。據了解,PEGACASA明年也將隨誠品一起進軍大陸市場,目標當地年營業額突破千萬元。
「eslite X PEGACASA」昨天也發表首創結合航太級鋁合金與鍛造碳等複合材質的智慧手機機殼,並以微型博物館概念作延伸。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熱愛文創,與誠品董事長吳清友結識多年。誠品草創時期,童子賢大力支持,吳清友曾公開推崇童子賢是他的貴人。誠品生活與和碩在文創事業多次合作,成為科技業與文創業界佳話。
童子賢昨天參加PEGACASA與誠品生活的「跨界合作」記者會,發表一系列「eslite X PEGACASA」生活精品,同時宣布微型博物館(MINI MUSEUM)開展。
他指出,「產業轉型」已是企業必須關切的議題,和碩不希望持續追求單一產品最大,期許未來非3C產品營收能超越3C,並透過文化與科技產業的結合,推出生活精品,引領人們暫時遠離城市的喧囂,感受慢活。
誠品生活指出,該公司長期培養台灣設計,在全台各通路引進許多台灣設計品牌設櫃,「eslite X PEGACASA」新品牌將傳統產業與科技產品,打造個性化精品,希望台灣設計能成為21世紀華人新生活美學。
童子賢表示,文創產業是一個緩慢的產業,沒有那麼快看到營收成果,和碩追求的是永續發展,讓設計團隊發揮本身核心競爭力,目前該團隊已自給自足,連續三年獲利。
和碩近年來積極耕耘精緻文化生活,除了為朋馳(Mercedes Benz)開發精品之外,更打入法國頂級貴婦百貨Le Bon Marche,進軍歐洲。據了解,PEGACASA明年也將隨誠品一起進軍大陸市場,目標當地年營業額突破千萬元。
「eslite X PEGACASA」昨天也發表首創結合航太級鋁合金與鍛造碳等複合材質的智慧手機機殼,並以微型博物館概念作延伸。
鄉林建設(5531)董事長賴正鎰昨(20)日表示,配合青島涵碧樓即將開幕營運,鄉林決再投資6億元,參考上海新天地模式,於青島開發大型特色購物中心,預計2016年初開幕營運。
賴正鎰指出,購物中心基地位於黃島區金沙灘路北側,距離青島涵碧樓不到5分鐘路程,面積31畝(約6,200坪),未來將引進文創、購物及特色餐飲等業種,包括鼎泰豐、誠品書局、琉璃工房、星巴克及山東戲樓等。
賴正鎰強調,這座大型特色購物中心擬仿效上海新天地模式,融入台灣的餐飲及文創特色,預計邀請130家業者進駐,未來與青島涵碧樓串連,將可打造全新的休閒、渡假與購物中心。鄉林昨天股價以24.5元、下跌0.3元作收。
鄉林董事會已通過,將透過轉投資第三地區Headway投資公司,再投資大陸,投資額度為2,000萬美元。
截至目前為止,經濟部投審會核准鄉林赴大陸投資金額累計已達1.16億餘美元(約新台幣34億元)。
賴正鎰指出,購物中心基地位於黃島區金沙灘路北側,距離青島涵碧樓不到5分鐘路程,面積31畝(約6,200坪),未來將引進文創、購物及特色餐飲等業種,包括鼎泰豐、誠品書局、琉璃工房、星巴克及山東戲樓等。
賴正鎰強調,這座大型特色購物中心擬仿效上海新天地模式,融入台灣的餐飲及文創特色,預計邀請130家業者進駐,未來與青島涵碧樓串連,將可打造全新的休閒、渡假與購物中心。鄉林昨天股價以24.5元、下跌0.3元作收。
鄉林董事會已通過,將透過轉投資第三地區Headway投資公司,再投資大陸,投資額度為2,000萬美元。
截至目前為止,經濟部投審會核准鄉林赴大陸投資金額累計已達1.16億餘美元(約新台幣34億元)。
企業有必要一直追求快速、做大嗎?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也是誠品 生活、誠品書店董事的童子賢昨(20)日指出,近年出現許多量產式的觀光消費,耗損有限資源,卻未必讓幸福創意開花結果,他提醒文化觀光業在快速發展獲得掌聲之餘,莫忘初衷停看聽,要良性的商業循環不要商業味道!
童子賢舉誠品為例,當年他投資誠品不是看誠品的營業額、獲利,而是誠品提供藝文、閱讀、遊逛等獨特品味和樂趣,給人們一個沉澱、省思的環境,並確認這個商業循環、附加價值可以存活;但之前誠品香港開幕時人潮湧現,短短10幾、20公尺的路卻要走很久。
所以,童子賢也期許誠品,不要忘了原來被市場需要的核心競爭力,對外展現品味生活、對內累積經驗人才,穩健經營、適當拓點,開創慢活產業文化,做台灣人文素養的標竿企業。
同時也是雲門舞集董事的童子賢表示,雲門是國寶級表演藝術團體,更不能以商業循環的模式看待,也不應讓雲門只靠票房立足,可以試著從整合或考量國家資源,有策略性的想法來對待。
童子賢強調,台灣的資源有限,企業、產業發展,應從對外做大、快速量產,改為向內挖掘、追求深度,從能否提升市場附加價值、開創服務人群的利基著眼,打造出良性的商業循環模式,就有立足之地。國外許多百年企業都不追求量產,但擁有虔誠的、近似宗教的情懷,是台灣企業取經的對象。
來自花蓮瑞穗鄉的童子賢便感慨,台東、花蓮的好山好水不是取之不盡,但便宜的遊程帶來大量人潮卻耗損有限得資源,若能發展慢活文化、提高產業附加價值,也許遊客少一半,但維持產值不變,就能讓幸福創意開花結果。
誠品:以文化為基底
針對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也是誠品董事的童子賢提醒,文化觀光業「要良性的商業循環不要商業味道」,誠品正面看待,並表示「因緣俱足」是誠品展店的最高原則。
誠品董事長吳清友常言「因緣俱足」,誠品珍惜與每塊土地的美好緣分,經營優雅人文與心靈探索的環境。誠品目前開店數41店,憑藉專業、品味、多元通路、文創活動平台的整合與創新經營能力,轉型為一涵蓋書店、商場、畫廊、展演、餐飲、物流等,以文化活動為基底的複合式文創平台。
童子賢舉誠品為例,當年他投資誠品不是看誠品的營業額、獲利,而是誠品提供藝文、閱讀、遊逛等獨特品味和樂趣,給人們一個沉澱、省思的環境,並確認這個商業循環、附加價值可以存活;但之前誠品香港開幕時人潮湧現,短短10幾、20公尺的路卻要走很久。
所以,童子賢也期許誠品,不要忘了原來被市場需要的核心競爭力,對外展現品味生活、對內累積經驗人才,穩健經營、適當拓點,開創慢活產業文化,做台灣人文素養的標竿企業。
同時也是雲門舞集董事的童子賢表示,雲門是國寶級表演藝術團體,更不能以商業循環的模式看待,也不應讓雲門只靠票房立足,可以試著從整合或考量國家資源,有策略性的想法來對待。
童子賢強調,台灣的資源有限,企業、產業發展,應從對外做大、快速量產,改為向內挖掘、追求深度,從能否提升市場附加價值、開創服務人群的利基著眼,打造出良性的商業循環模式,就有立足之地。國外許多百年企業都不追求量產,但擁有虔誠的、近似宗教的情懷,是台灣企業取經的對象。
來自花蓮瑞穗鄉的童子賢便感慨,台東、花蓮的好山好水不是取之不盡,但便宜的遊程帶來大量人潮卻耗損有限得資源,若能發展慢活文化、提高產業附加價值,也許遊客少一半,但維持產值不變,就能讓幸福創意開花結果。
誠品:以文化為基底
針對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也是誠品董事的童子賢提醒,文化觀光業「要良性的商業循環不要商業味道」,誠品正面看待,並表示「因緣俱足」是誠品展店的最高原則。
誠品董事長吳清友常言「因緣俱足」,誠品珍惜與每塊土地的美好緣分,經營優雅人文與心靈探索的環境。誠品目前開店數41店,憑藉專業、品味、多元通路、文創活動平台的整合與創新經營能力,轉型為一涵蓋書店、商場、畫廊、展演、餐飲、物流等,以文化活動為基底的複合式文創平台。
和碩集團越來越壯大,旗下設計單位與誠品合作的品牌PEGACASA,昨(20)日發表業界首創的「鍛造碳」產品,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表示,他鼓勵和碩將核心價格,應用在多元產業,長期目標是要和碩朝「非電子營收超越電子營收」的方向前進。
童子賢是華碩創辦人之一,從主機板起家,再將和碩做到台灣第二大代工廠,不過這位工程師出身的宅男,要轉型變潮男,內部的設計單位除為集團設計3C產品,也對外接單,與通路、國際品牌合作時尚、文青風格的生活用品,現已穩定獲利,毛利率高達50%。而和碩集團也啟動轉型,不求規模快速擴張,轉為發展利基、精緻的事業,此次發表的「鍛造碳」技術,也可與旗下專攻金屬機殼的F-鎧勝,相互搭配。
童子賢表示,科技業不斷會遇到典範轉移,應該要向百年產業取經,就像法國紅酒不追求量產、專注經營,品牌可以維持150年,但「台灣只要看到發燒,往往就想快服一帖藥退燒,但如果是他,就會先不要吃藥」,台灣產業不該過度集中在單一產品或客戶,應看看身邊的食衣住行,將自己的核心價值應用擴大,並呼籲企業或政府的資源配置者要撒下創新的種子。
對於雜誌報導,宏碁曾諮詢童子賢接下新執行長一職,童子賢回應,「絕無此事」,他對宏碁是尊重與祝福,過去他在宏碁學到的不只是技術,更看到了創辦人施振榮的風範、邰中和的氣度。
另外,他也為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抱屈,「王振堂是很好的前輩」,他認為宏碁第3季一次打消商譽損失,是王振堂將責任一肩扛起,「很有肚量」,應該是要給宏碁同仁震撼教育,激起大家奮起的決心。
對於營運開快車的聯想,對台灣品牌造成龐大壓力,童子賢認為,聯想合併了IBM電腦部門,掌握商用電腦的優勢,受景氣波動較小,同時還有大陸母市場的奧援,但他也提醒,若人民幣持續升值,大陸內需消費市場會更強,對聯想有利。
另外,童子賢仍正面看待筆電(NB)產業,他妙喻,「過去是好學生、跳級成長,但有一年要被留級,外界就很看衰」。目前全球筆電出貨量有1.5∼1.8億台,雖比前兩年少了2,000萬台左右,但若以每台售價1萬元來算,產值還是有1∼2兆元,很夠台灣品牌跟代工廠分了。
童子賢是華碩創辦人之一,從主機板起家,再將和碩做到台灣第二大代工廠,不過這位工程師出身的宅男,要轉型變潮男,內部的設計單位除為集團設計3C產品,也對外接單,與通路、國際品牌合作時尚、文青風格的生活用品,現已穩定獲利,毛利率高達50%。而和碩集團也啟動轉型,不求規模快速擴張,轉為發展利基、精緻的事業,此次發表的「鍛造碳」技術,也可與旗下專攻金屬機殼的F-鎧勝,相互搭配。
童子賢表示,科技業不斷會遇到典範轉移,應該要向百年產業取經,就像法國紅酒不追求量產、專注經營,品牌可以維持150年,但「台灣只要看到發燒,往往就想快服一帖藥退燒,但如果是他,就會先不要吃藥」,台灣產業不該過度集中在單一產品或客戶,應看看身邊的食衣住行,將自己的核心價值應用擴大,並呼籲企業或政府的資源配置者要撒下創新的種子。
對於雜誌報導,宏碁曾諮詢童子賢接下新執行長一職,童子賢回應,「絕無此事」,他對宏碁是尊重與祝福,過去他在宏碁學到的不只是技術,更看到了創辦人施振榮的風範、邰中和的氣度。
另外,他也為宏碁董事長王振堂抱屈,「王振堂是很好的前輩」,他認為宏碁第3季一次打消商譽損失,是王振堂將責任一肩扛起,「很有肚量」,應該是要給宏碁同仁震撼教育,激起大家奮起的決心。
對於營運開快車的聯想,對台灣品牌造成龐大壓力,童子賢認為,聯想合併了IBM電腦部門,掌握商用電腦的優勢,受景氣波動較小,同時還有大陸母市場的奧援,但他也提醒,若人民幣持續升值,大陸內需消費市場會更強,對聯想有利。
另外,童子賢仍正面看待筆電(NB)產業,他妙喻,「過去是好學生、跳級成長,但有一年要被留級,外界就很看衰」。目前全球筆電出貨量有1.5∼1.8億台,雖比前兩年少了2,000萬台左右,但若以每台售價1萬元來算,產值還是有1∼2兆元,很夠台灣品牌跟代工廠分了。
PEGACASA是和碩設計團隊專屬與誠品合作的品牌,產品涵蓋文具、生活用品,像是手機保護殼、名片袋、檯燈等,背後操盤人就是和碩聯合設計總監李政宜,而他下個重點就是穿戴式裝置。
和碩集團中有兩大設計集團,分別是和碩聯合、和碩設計,發展數年均有好成績,由李政宜領軍的和碩聯合,除與誠品合作外,更獲得法國貴婦百貨Le Bon Marche、賓士集團等大客戶青睞,成立第3年就已獲利,平均毛利率高達50%,產品價位從2,000元∼2萬元不等,走的是精緻路線。另一個設計集團—和碩設計,也有不少指標客戶,其中一個就是紅遍兩岸的九陽豆漿機。
李政宜是董事長童子賢口中「每每都能端出令人驚豔的產品」的魔術設計師,喜歡嘗試新事物,像是此次PEGACASA率先將「鍛造碳」用在3C產品上。李政宜表示,以往鍛造碳都是用在航太、或是跑車的鋼圈,鍛造碳除了又輕又硬,還能呈現貴石材的紋路,而且最特別的是每個產品的花色都是獨一無二。和碩很積極找出新的材料,從以前的竹子到現在的鍛造碳,都是和碩同時展示創新及技術實力的應用。
除了生活精品外,和碩聯合已注意穿戴式裝置多年,李政宜透露,無線技術在2006年左右興起後,就已經在研究智慧手錶,近期內部會將成立一個專屬研究移動裝置的部門,穿戴式裝置就是重點項目。
李政宜指出,未來將進入馬賽克社會,也就是多元文化,以往Win tel宰制IT產業,但現在有了iOS、Android,因此產品應用也變得百花齊放,而手錶產業經過機械化、電子化之後,智慧化就是第3波革命,因此和碩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和碩集團中有兩大設計集團,分別是和碩聯合、和碩設計,發展數年均有好成績,由李政宜領軍的和碩聯合,除與誠品合作外,更獲得法國貴婦百貨Le Bon Marche、賓士集團等大客戶青睞,成立第3年就已獲利,平均毛利率高達50%,產品價位從2,000元∼2萬元不等,走的是精緻路線。另一個設計集團—和碩設計,也有不少指標客戶,其中一個就是紅遍兩岸的九陽豆漿機。
李政宜是董事長童子賢口中「每每都能端出令人驚豔的產品」的魔術設計師,喜歡嘗試新事物,像是此次PEGACASA率先將「鍛造碳」用在3C產品上。李政宜表示,以往鍛造碳都是用在航太、或是跑車的鋼圈,鍛造碳除了又輕又硬,還能呈現貴石材的紋路,而且最特別的是每個產品的花色都是獨一無二。和碩很積極找出新的材料,從以前的竹子到現在的鍛造碳,都是和碩同時展示創新及技術實力的應用。
除了生活精品外,和碩聯合已注意穿戴式裝置多年,李政宜透露,無線技術在2006年左右興起後,就已經在研究智慧手錶,近期內部會將成立一個專屬研究移動裝置的部門,穿戴式裝置就是重點項目。
李政宜指出,未來將進入馬賽克社會,也就是多元文化,以往Win tel宰制IT產業,但現在有了iOS、Android,因此產品應用也變得百花齊放,而手錶產業經過機械化、電子化之後,智慧化就是第3波革命,因此和碩不會錯過這個機會。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