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寮汽電(未)公司新聞
台電與麥寮汽電之間的「電費糾紛」近日終於爆發,由於麥寮電廠在2017年因雲林縣政府的限煤令無法依約供電,導致台電產生替代成本,台電決定從今(15)日起從給付麥寮汽電的電費中扣款。麥寮汽電方面則表示,將採取保全行為,對此,台電回應「尊重」。雖然雲林縣政府的限煤令所造成的影響至今尚未解決,但台電已先對2017年的款項開始扣款,並表示將再處理2018年的扣款事宜。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昨日透露,根據麥寮汽電與台電簽定的購售電合約第18條第4款規定,若各種許可或證照無法取得或更新,則「非屬不可抗力」。徐造華強調,由於麥寮汽電的限煤令,台電不得不使用其他燃料及機組來發電,以補足能源缺口,因此產生了替代成本,依約向麥寮汽電索賠。而麥寮汽電拒絕支付,台電因此決定直接從購電金額中扣除相關款項。 對於台電的扣款行動,麥寮汽電則表示將依法採取適當的保全行動,顯示雙方在這一議題上並無交集,已經進入法律戰的階段。而台電方面則表示尊重麥寮汽電的決定,但雙方的分歧似乎無法迅速解決。
台塑集團旗下的麥寮電廠近日與台電爆發一場電力合約糾紛,要求支付32億多元的替代成本。由於麥寮電廠受雲林縣政府生煤管制影響,去年發電量不足,未達成與台電的合約購電量,台電因此要求支付替代成本。麥寮電廠認為這是不合理的,決定不支付並不排除走上司法途徑。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縣府的生煤減量措施是合法的,並且麥寮電廠應該自行與台電解決合約爭議。
台電日前已發函,針對2017年台塑麥寮電廠因雲林縣政府限煤令,導致無法依約供電,台電因而產生替代成本,將於今(15)日自給付給麥寮電廠電費中扣款。麥寮汽電表示,將採取保全行為。對此,台電回應「尊重」。
值得注意的是,雲林縣政府對麥寮電廠限煤令,所造成影響至今仍未解。台電也表示,2018年也有相同情況。目前先扣2017年的款,會再處理2018年扣款。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昨日表示,依麥寮汽電與台電簽定購售電合約第18條第4款規定,各種許可或證照無法取得或更新,「非屬不可抗力」。
徐造華指出,麥寮汽電因限煤令,導致台電須以其他燃料及機組來發電,補足缺口,因而產生替代成本,依約向麥寮汽電索賠;麥寮汽電不給付,台電將於今日直接從要給付給麥寮汽電購電金額中扣除該款項。對於台電扣款行動,麥寮汽電表示將依法採取適當保全行動;台電回應,予以尊重。雙方顯然沒有交集,進入法律戰。
值得注意的是,雲林縣政府對麥寮電廠限煤令,所造成影響至今仍未解。台電也表示,2018年也有相同情況。目前先扣2017年的款,會再處理2018年扣款。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昨日表示,依麥寮汽電與台電簽定購售電合約第18條第4款規定,各種許可或證照無法取得或更新,「非屬不可抗力」。
徐造華指出,麥寮汽電因限煤令,導致台電須以其他燃料及機組來發電,補足缺口,因而產生替代成本,依約向麥寮汽電索賠;麥寮汽電不給付,台電將於今日直接從要給付給麥寮汽電購電金額中扣除該款項。對於台電扣款行動,麥寮汽電表示將依法採取適當保全行動;台電回應,予以尊重。雙方顯然沒有交集,進入法律戰。
台電追32億違約金 麥電說No 台塑旗下電廠前年發電量不足 遭要求支付替代成本
台塑集團旗下麥寮電廠昨(14)日下午公告,近日收到台電來函表示,要求今日要支付前年未發滿的不足電度的替代成本約32.84億元,麥寮電廠認為「不合理」,不會支付,不排除訴諸司法程序。
此案因麥寮電廠受雲林縣政府生煤管制減少使用量20%,發電機組在前年底因被迫停機,導致去年發電量不足,最終未達成台電全年合約購電量。面對台電近日來函要求以32.8億元作為不足電度的替代成本,麥寮電廠稱「不合理」。
麥寮電廠公告指出,去年底許可量用罄後,被迫停機無法配合台電調度。而台電來函稱,麥寮電廠不足電度的替代成本共計32億8,450萬8,748元,要求公司在今日前給付。換言之,台塑集團將不會付款,訴諸法律。對此,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縣政府限縮麥寮汽電發電機組操作許可證生煤量,台中地方法院已判定雲林縣政府勝訴,「縣府執行生煤減量是有法律授權的」,並無違法。
至於麥寮電廠無法配合台電調度發電,台電因此要求給付替代成本32.8億元,張喬維說,這屬雙方合約的爭議,應由台電與麥寮汽電自行協商解決,縣府並無意見。
麥寮電廠共有三部燃煤機組,合計總容量180萬瓩,2017年占全台供電備轉容量率5%,「無煤可用」的狀況發生時,引起外界缺電憂慮。當時麥寮電廠、雲林縣政府兩邊論戰,麥寮電廠稱卡在台電跟縣政府中間很為難;縣政府則強調,生煤管制採全年度,麥寮電廠可以視用電離、尖峰自行調控;經濟部也為此出來緩頰,唯最後麥寮電廠仍受生煤管制導致部分機組停機。
台塑集團旗下麥寮電廠昨(14)日下午公告,近日收到台電來函表示,要求今日要支付前年未發滿的不足電度的替代成本約32.84億元,麥寮電廠認為「不合理」,不會支付,不排除訴諸司法程序。
此案因麥寮電廠受雲林縣政府生煤管制減少使用量20%,發電機組在前年底因被迫停機,導致去年發電量不足,最終未達成台電全年合約購電量。面對台電近日來函要求以32.8億元作為不足電度的替代成本,麥寮電廠稱「不合理」。
麥寮電廠公告指出,去年底許可量用罄後,被迫停機無法配合台電調度。而台電來函稱,麥寮電廠不足電度的替代成本共計32億8,450萬8,748元,要求公司在今日前給付。換言之,台塑集團將不會付款,訴諸法律。對此,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縣政府限縮麥寮汽電發電機組操作許可證生煤量,台中地方法院已判定雲林縣政府勝訴,「縣府執行生煤減量是有法律授權的」,並無違法。
至於麥寮電廠無法配合台電調度發電,台電因此要求給付替代成本32.8億元,張喬維說,這屬雙方合約的爭議,應由台電與麥寮汽電自行協商解決,縣府並無意見。
麥寮電廠共有三部燃煤機組,合計總容量180萬瓩,2017年占全台供電備轉容量率5%,「無煤可用」的狀況發生時,引起外界缺電憂慮。當時麥寮電廠、雲林縣政府兩邊論戰,麥寮電廠稱卡在台電跟縣政府中間很為難;縣政府則強調,生煤管制採全年度,麥寮電廠可以視用電離、尖峰自行調控;經濟部也為此出來緩頰,唯最後麥寮電廠仍受生煤管制導致部分機組停機。
支持員工健康、運動,台塑企業連9年榮獲績優健康職場獎的肯定 。台塑企業表示,2018年參加績優健康職場獎評選活動,結果位於全 省北、中、南區之台化龍德廠、麥寮汽電、台灣醋酸、台化新港廠, 以及台朔重工仁武廠共五家職場得獎;台塑仁武廠與台朔重工麥寮廠 也榮獲動態職場創意金點獎。
台塑企業2010年起參選績優健康職場獎,年年得獎獲肯定,今年再 度得獎。
台塑企業指出,台化龍德廠推動廠區公園化,以營造舒緩員工身心 環境,並設置廠區340公尺健走步道及標示消耗熱量,鼓勵員工多走 多健康。
麥寮汽電每年與專業機構合作辦理員工協助專案,並積極辦理戒菸 活動、菸害防制宣導及運動紓壓,近三年已73人戒菸,成功率45%。
台灣醋酸經廠區醫護人員協助,由日本引進高強度TABATA運動時間 為4分鐘,將員工運動率從48%提升至69%。
此外,台塑仁武廠與長庚醫院專科醫師規劃「美輪美奐,喂!運動 」,收集廠內廢棄的腳踏車,保留踏板、齒輪、鍊條,焊接加工固定 製成「椅子飛輪」,讓同仁邊辦公邊運動,營造健康促進活動氛圍。
台朔重工麥寮廠則與廠區醫護人員規劃出「動感朔身操」,借鏡日 本TABATA訓練法。上述2家職場因此獲得專家學者及網友評選獲頒動 態職場創意金點獎。
台塑企業2010年起參選績優健康職場獎,年年得獎獲肯定,今年再 度得獎。
台塑企業指出,台化龍德廠推動廠區公園化,以營造舒緩員工身心 環境,並設置廠區340公尺健走步道及標示消耗熱量,鼓勵員工多走 多健康。
麥寮汽電每年與專業機構合作辦理員工協助專案,並積極辦理戒菸 活動、菸害防制宣導及運動紓壓,近三年已73人戒菸,成功率45%。
台灣醋酸經廠區醫護人員協助,由日本引進高強度TABATA運動時間 為4分鐘,將員工運動率從48%提升至69%。
此外,台塑仁武廠與長庚醫院專科醫師規劃「美輪美奐,喂!運動 」,收集廠內廢棄的腳踏車,保留踏板、齒輪、鍊條,焊接加工固定 製成「椅子飛輪」,讓同仁邊辦公邊運動,營造健康促進活動氛圍。
台朔重工麥寮廠則與廠區醫護人員規劃出「動感朔身操」,借鏡日 本TABATA訓練法。上述2家職場因此獲得專家學者及網友評選獲頒動 態職場創意金點獎。
台塑麥寮海淡廠環評今年3月有條件過關,但對於每年2至5月枯水期日產水量爭議,引起台塑不滿。環保署環評大會昨(1)日審查,確認通過環評,決議改為枯水期彈性調整為月平均日產8至10.5萬噸水量;全年產水量也要達1,700噸以上,麥寮海淡廠最快今年底前動工。
台塑六輕每日使用濁水溪集集攔河堰30萬噸水,在冬季枯水期發生與農民搶水狀況。環保署環評大會在2008年審查六輕四期第三次環差案時,要求台塑六輕在枯水期自籌水源。
台塑六輕今年提出麥寮海水淡化廠興建計畫,預計投入54億元,在六輕廠區內興建每日產水10萬噸的海水淡水廠,可供應包括台塑、台化、南亞及台塑化等六輕廠區的66家業者使用。
3月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時,環署要求該廠每年2至5月枯水期必須日產10萬噸淡水。台塑無法接受,認為日產10萬噸要求較無彈性操作空間,一旦低於10萬噸將違反環評承諾,高於10萬噸有超出環評量疑慮,恐面臨罰款或法律責任。
雙方來回討論後取得共識,修正為排除不可歸責因素期間,枯水期產水量為月平均日產量需達8至10.5萬噸。不可歸責因素包括海水水質超過海水預處理系統處理值、天災、供電異常、設備異常、其他等。
另針對環署提出,應在環評通過後三年內完工運轉要求;台塑表示,在開工前,證照送審等程序完成約需兩個月,盼能放寬。取得許可及證照後三年內完成興建,取得營運相關法定文件及證照後正式運轉。
台塑六輕每日使用濁水溪集集攔河堰30萬噸水,在冬季枯水期發生與農民搶水狀況。環保署環評大會在2008年審查六輕四期第三次環差案時,要求台塑六輕在枯水期自籌水源。
台塑六輕今年提出麥寮海水淡化廠興建計畫,預計投入54億元,在六輕廠區內興建每日產水10萬噸的海水淡水廠,可供應包括台塑、台化、南亞及台塑化等六輕廠區的66家業者使用。
3月第二次專案小組會議時,環署要求該廠每年2至5月枯水期必須日產10萬噸淡水。台塑無法接受,認為日產10萬噸要求較無彈性操作空間,一旦低於10萬噸將違反環評承諾,高於10萬噸有超出環評量疑慮,恐面臨罰款或法律責任。
雙方來回討論後取得共識,修正為排除不可歸責因素期間,枯水期產水量為月平均日產量需達8至10.5萬噸。不可歸責因素包括海水水質超過海水預處理系統處理值、天災、供電異常、設備異常、其他等。
另針對環署提出,應在環評通過後三年內完工運轉要求;台塑表示,在開工前,證照送審等程序完成約需兩個月,盼能放寬。取得許可及證照後三年內完成興建,取得營運相關法定文件及證照後正式運轉。
台塑企業六輕廠的麥寮海水淡化廠環評案,昨(1)日獲環保署環評大會有條件通過,台塑表示,集團與環保署環評委員協商後,目標海水淡化廠於2020年下半年可以順利運轉。
台塑為補足雲林麥寮六輕廠區枯水期的水源缺口,規劃興建麥寮海水淡化廠,在環評過程雖然有波折,但台塑昨日也表示,感謝環評委員的協助,雙方能夠達成共識,有條件的執行未來海水淡化廠興建,補足部分廠區的水源缺口。
台塑表示,環評案有條件通過,雙方各退一步,原先環保署要求枯水期的四個月間,六輕海水淡化廠必須要每日以100%全量運轉,但因為海水是天然物,無法精確掌控其品質,要每日達到全量供水確有難度,對此已與環評單位也有條件達成共識。
台塑六輕每日使用濁水溪集集攔河堰上看30萬噸水,台塑表示,雖然每日用水量僅是該攔河堰供水的5%,但在冬季枯水期衍生「與農民搶水」的爭議。
環保署環評大會在2008年審查六輕四期第三次環差案時,要求台塑六輕在枯水期自籌水源,台塑也從善應允。
台塑為補足雲林麥寮六輕廠區枯水期的水源缺口,規劃興建麥寮海水淡化廠,在環評過程雖然有波折,但台塑昨日也表示,感謝環評委員的協助,雙方能夠達成共識,有條件的執行未來海水淡化廠興建,補足部分廠區的水源缺口。
台塑表示,環評案有條件通過,雙方各退一步,原先環保署要求枯水期的四個月間,六輕海水淡化廠必須要每日以100%全量運轉,但因為海水是天然物,無法精確掌控其品質,要每日達到全量供水確有難度,對此已與環評單位也有條件達成共識。
台塑六輕每日使用濁水溪集集攔河堰上看30萬噸水,台塑表示,雖然每日用水量僅是該攔河堰供水的5%,但在冬季枯水期衍生「與農民搶水」的爭議。
環保署環評大會在2008年審查六輕四期第三次環差案時,要求台塑六輕在枯水期自籌水源,台塑也從善應允。
全台用電量自周一起連三日創下今年新高,昨(17)日上午台北松山機場附近更跳電停電半小時,引發全台關注。法人表示,由於今年盛夏台灣電力供應將相當嚴峻,使得「缺電受惠股」將成為今夏市場中高度矚目的交投亮點。
時序即將進入盛夏。根據台電電力監測,尖峰備轉容量率已低於5%,昨日僅4.54%、進入供電警戒的橘色燈號。雖然5月下旬後備轉容量率將轉為供電吃緊的黃燈,但6月下旬起,又將轉為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
台股盤面上,「缺電受惠股」一般主要以發電廠、發電機、電能管理等次產業為首;此外,廣義來看,甚至包括節能家電、太陽能、風力發電等,也是市場向來關注的焦點,使得大範圍的電能族群,都是受惠範圍。
如去年第4季以來,股價走勢及轉趨強勁的台塑化(6505),近期除了因油價高漲題材而深受激勵外,由於缺電題材逐漸發酵,使得旗下麥寮汽電共生發電機組開始受到市場矚目。
台泥雖因本業基本面表現突出,激勵股價強勢上揚,但旗下的花蓮和平電廠,也在今夏可能的缺電危機中獲得凸顯,開始受到關注。至於其他與風電有關的個股,表現也相對強勢,使得「缺電受惠股」,將有機會執掌多頭攻堅大旗。
時序即將進入盛夏。根據台電電力監測,尖峰備轉容量率已低於5%,昨日僅4.54%、進入供電警戒的橘色燈號。雖然5月下旬後備轉容量率將轉為供電吃緊的黃燈,但6月下旬起,又將轉為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
台股盤面上,「缺電受惠股」一般主要以發電廠、發電機、電能管理等次產業為首;此外,廣義來看,甚至包括節能家電、太陽能、風力發電等,也是市場向來關注的焦點,使得大範圍的電能族群,都是受惠範圍。
如去年第4季以來,股價走勢及轉趨強勁的台塑化(6505),近期除了因油價高漲題材而深受激勵外,由於缺電題材逐漸發酵,使得旗下麥寮汽電共生發電機組開始受到市場矚目。
台泥雖因本業基本面表現突出,激勵股價強勢上揚,但旗下的花蓮和平電廠,也在今夏可能的缺電危機中獲得凸顯,開始受到關注。至於其他與風電有關的個股,表現也相對強勢,使得「缺電受惠股」,將有機會執掌多頭攻堅大旗。
春日乍暖,全台高溫,昨(5)日節氣驚蟄,用電量即刷新3月歷史 紀錄,達到2,946萬瓩,較原紀錄多出約100萬瓩,也是3月用電量首 次突破2,900萬瓩大關。台電表示,昨日用電量,已達去年4月中用電 量。
因為高溫,加上大林新1號機、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廠機組設備故障 ;台電表示,昨日最高用電量出現在下午4時27分,備轉容量102.9萬 瓩、備轉率3.49%,創今年來新低。
台電指出,昨日全台最高溫達36度、台北最高溫也破30度,台電原 預估昨天最高用電量約2,830萬瓩,但用電量比預期暴增約116萬瓩, 已刷新歷史3月用電新高,也是3月用電首度破2,900萬瓩。原本歷年 3月最高紀錄是去年3月20日,用電量為2,845.3萬瓩。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高溫用電量飆升外,昨機組也傳出故障意外,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昨日上午大林新1號機因為飼水洩壓閥故障 跳機;另外,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廠也發生設備故障,供電量短少約1 10萬瓩,呈現供電吃緊狀態。
大林新1號機裝置容量達80萬瓩。徐造華說,飼水洩壓閥主要是用 於火力電廠,安裝於水送進鍋爐前的管路,當水壓過大時就會開啟釋 壓,大林一號機預計今天下午可檢修完成;不過,併聯時程還仍尚未 確定。至於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廠設備故障問題,昨日已檢修完成。
因為高溫,加上大林新1號機、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廠機組設備故障 ;台電表示,昨日最高用電量出現在下午4時27分,備轉容量102.9萬 瓩、備轉率3.49%,創今年來新低。
台電指出,昨日全台最高溫達36度、台北最高溫也破30度,台電原 預估昨天最高用電量約2,830萬瓩,但用電量比預期暴增約116萬瓩, 已刷新歷史3月用電新高,也是3月用電首度破2,900萬瓩。原本歷年 3月最高紀錄是去年3月20日,用電量為2,845.3萬瓩。
屋漏偏逢連夜雨,除高溫用電量飆升外,昨機組也傳出故障意外,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昨日上午大林新1號機因為飼水洩壓閥故障 跳機;另外,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廠也發生設備故障,供電量短少約1 10萬瓩,呈現供電吃緊狀態。
大林新1號機裝置容量達80萬瓩。徐造華說,飼水洩壓閥主要是用 於火力電廠,安裝於水送進鍋爐前的管路,當水壓過大時就會開啟釋 壓,大林一號機預計今天下午可檢修完成;不過,併聯時程還仍尚未 確定。至於台塑麥寮汽電共生廠設備故障問題,昨日已檢修完成。
台塑企業率先推動「綠色運輸改善計畫」,以六輕廠區旗下車輛、船舶運輸的移動污染源自主管制策略,貫徹減少空污排放、環境保護目標。王文潮表示,台塑化於2015年起開始推動「綠色運輸改善計畫」、「油品品質提升計畫」、「岸電設置評估規畫」,領先業界及法規要求,自主進行空氣污染減排。
其中,「綠色運輸改善計畫」即為麥寮廠區柴油車輛自主管理,要求台塑化(含台塑貨運等)自有柴油車及台塑貨運等承攬商柴油大貨車汰換為柴油車四期以上。
此外,進出麥寮港的船舶,2018年1月起,台塑海運65艘船舶進出國內港口應使用低硫燃油(含硫份小於0.5%)。2019年1月起,台塑海運外之船舶進出麥寮港也應跟進,使用低硫燃油。
去年5月起,台塑化(含台塑貨運、塑化貨運、六輕貨運)承攬商柴油大貨車須檢附排氣檢驗合格證明或使用符合柴油車四期以上環保標準,方得進出麥寮廠區。目前台塑化199輛自有柴油車全數符合柴油車四期以上環保標準(總汰換車輛數17部,汰換費用4,200萬元)。
台塑海運今年65艘船舶進出國內港口應使用低硫燃油,粗估船舶總改造費用2.05億元。明年台塑海運外之船舶,進出麥寮港也需使用低硫燃油。
至於「油品品質提升計畫」將待通過環評變更並完成柴油加氫脫硫及重組油工廠新建後,航空燃油硫含量可由1,100ppm降至400ppm、柴油多環芳香烴含量可由11%降至8%、汽油苯含量可由1%降至0.8%。
其中,「綠色運輸改善計畫」即為麥寮廠區柴油車輛自主管理,要求台塑化(含台塑貨運等)自有柴油車及台塑貨運等承攬商柴油大貨車汰換為柴油車四期以上。
此外,進出麥寮港的船舶,2018年1月起,台塑海運65艘船舶進出國內港口應使用低硫燃油(含硫份小於0.5%)。2019年1月起,台塑海運外之船舶進出麥寮港也應跟進,使用低硫燃油。
去年5月起,台塑化(含台塑貨運、塑化貨運、六輕貨運)承攬商柴油大貨車須檢附排氣檢驗合格證明或使用符合柴油車四期以上環保標準,方得進出麥寮廠區。目前台塑化199輛自有柴油車全數符合柴油車四期以上環保標準(總汰換車輛數17部,汰換費用4,200萬元)。
台塑海運今年65艘船舶進出國內港口應使用低硫燃油,粗估船舶總改造費用2.05億元。明年台塑海運外之船舶,進出麥寮港也需使用低硫燃油。
至於「油品品質提升計畫」將待通過環評變更並完成柴油加氫脫硫及重組油工廠新建後,航空燃油硫含量可由1,100ppm降至400ppm、柴油多環芳香烴含量可由11%降至8%、汽油苯含量可由1%降至0.8%。
麥寮汽電過去每年大賺40億至65億元,不僅挹注台塑四寶獲利,更是台塑化業外獲利貢獻王,不過自從用煤額度限縮讓發電量受限制,等於有一道緊箍咒限制麥電,再加上國際煤炭價格大漲無法即時轉嫁,兩大負面衝擊下,麥電今年獲利動能仍會熄火,小金雞母的稱號將黯然失色。
按照用煤額度計算,麥電一號機組與二號機組今年分別要停機100天、80天,台塑化為降低衝擊,擬透過安排工檢或歲修減少燃煤量,盡量壓低限煤停機天數。
根據麥電規劃,二號機組規劃在11月1日展開天數60天歲修工作,換言之,限煤停機天數僅20天。不過一號機組今年工檢只有10天,等於仍要面對90天停機。
此外,去年國際煤炭價格大漲,以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發布數據統計,去年均價每噸85.9美元,較前一年大漲39%,勢必會帶動麥電成本壓力加重,外界估計,麥電去年獲利約落在11億元,恐為歷年最低紀錄。目前法人估計,今年麥電營收可能落在200億至220億元,將比去年微增,盈餘約11億至16億元,仍是偏低水準。
按照用煤額度計算,麥電一號機組與二號機組今年分別要停機100天、80天,台塑化為降低衝擊,擬透過安排工檢或歲修減少燃煤量,盡量壓低限煤停機天數。
根據麥電規劃,二號機組規劃在11月1日展開天數60天歲修工作,換言之,限煤停機天數僅20天。不過一號機組今年工檢只有10天,等於仍要面對90天停機。
此外,去年國際煤炭價格大漲,以印尼能源與礦產資源部發布數據統計,去年均價每噸85.9美元,較前一年大漲39%,勢必會帶動麥電成本壓力加重,外界估計,麥電去年獲利約落在11億元,恐為歷年最低紀錄。目前法人估計,今年麥電營收可能落在200億至220億元,將比去年微增,盈餘約11億至16億元,仍是偏低水準。
台塑集團旗下麥寮汽電與台電合約爭議持續未解,麥電受限於燃煤額度在去年11月暫停發電,造成台電成本大增,台電自行在給付麥電費用扣抵,引起麥電不滿並發出異議。
據悉,台塑集團已找律師團隊著手評估目前情況,若政府協調一直沒有結論,未來走向法律途徑的機率恐大增。
台塑化坦言,收到台電給付費用確實有短少,至於短少金額不方便透露。
麥電為燃煤民營發電廠,主要產品為電力,目前火力發電市場尚未開放,麥電售電對象為台電,按照雙方合約內容,在歲修(工檢)等不可抗因素下無須售電,其餘時間麥電必須滿載供應電力。
不過麥電兩部機組用煤額度,先前遭到雲林縣政府限縮21%至28%,去年11月燃煤額度用光,迫使麥電必須停機,也等於是違反台電購電合約。
台塑化認為,雲林縣政府的行政處分為法律位階,站在民營公司立場,絕對不可能做出違法事情,一切是依法行政,最後的結果是只能違反跟台電的購電合約,這是無可奈何。
經濟部能源局在去年9月召開兩次會議針對雙方爭議進行協商,不過一直無法化解歧見,而原本麥電每月可以收到台電給付6億元購電費用,從去年12月開始短少。
麥電立刻發函向台電與能源局提出異議,要求台電給付剩餘款項,台電至今不回應。
台塑化表示,只要台電每月擅自扣抵費用,基於維護公司權益立場,麥電每月都會發出異議,藉此表達台塑集團堅定立場。
目前雙方的合約糾紛,仍是由能源局召集專家學者主持協調,不過台塑化內部評估,如果持續沒有結論,恐怕將來只能靠法律途徑解決。
據悉,台塑集團已找律師團隊著手評估目前情況,若政府協調一直沒有結論,未來走向法律途徑的機率恐大增。
台塑化坦言,收到台電給付費用確實有短少,至於短少金額不方便透露。
麥電為燃煤民營發電廠,主要產品為電力,目前火力發電市場尚未開放,麥電售電對象為台電,按照雙方合約內容,在歲修(工檢)等不可抗因素下無須售電,其餘時間麥電必須滿載供應電力。
不過麥電兩部機組用煤額度,先前遭到雲林縣政府限縮21%至28%,去年11月燃煤額度用光,迫使麥電必須停機,也等於是違反台電購電合約。
台塑化認為,雲林縣政府的行政處分為法律位階,站在民營公司立場,絕對不可能做出違法事情,一切是依法行政,最後的結果是只能違反跟台電的購電合約,這是無可奈何。
經濟部能源局在去年9月召開兩次會議針對雙方爭議進行協商,不過一直無法化解歧見,而原本麥電每月可以收到台電給付6億元購電費用,從去年12月開始短少。
麥電立刻發函向台電與能源局提出異議,要求台電給付剩餘款項,台電至今不回應。
台塑化表示,只要台電每月擅自扣抵費用,基於維護公司權益立場,麥電每月都會發出異議,藉此表達台塑集團堅定立場。
目前雙方的合約糾紛,仍是由能源局召集專家學者主持協調,不過台塑化內部評估,如果持續沒有結論,恐怕將來只能靠法律途徑解決。
配合蔡政府能源轉型,台塑麥寮電廠擬轉型為天然氣發電,規劃投資570億元,興建兩部天然氣發電機組,並且興建天然氣接收站。
雲林縣府對麥寮汽電下達減煤令,於去年11月停止運轉的兩部燃煤機組,昨(1)日重新陸續啟動。因停止運轉兩個月,麥電少發約8億度電,營收因此減少逾14億元,同時又面臨台電以未依約供電的求償。
外界關切燃煤電廠空氣汙染,並配合能源轉型,台塑集團已與雲林縣政府、能源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投資興建天然氣發電廠。依據台塑集團規劃,擬投300億元,興建兩部90萬瓩天然氣發電機組,以及投資270億元,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目前仍以2025年商轉為目標。
台塑集團表示,麥電轉型為天然氣電廠並不容易,興建天然氣儲槽及天然氣接收站,涉及問題十分複雜,接收站設置地點須與六輕工業區有安全距離,並有專用碼頭,目前麥寮港碼頭已用滿,初步規劃擬與工業局協商麥寮港南碼頭,作為接收站,必須先取得用地,計畫才能往下走。
其次,因燃氣發電成本較燃煤貴,尚須取得台電購電合約,雙方現協商中。
第三,依蔡政府能源轉型規劃,2025年燃氣占比達50%、燃煤達30%、再生能源為20%。台塑集團表示,因再生能源不穩定性,有多少再生能源,就要配有多少傳統能源做為備援,未來燃煤或燃氣電廠的運轉情況難以估計。舉例來說,夏季有風力發電,燃煤及煤氣電廠在夏季利用率一旦太低,對所有傳統電廠並不利。
國人關切空氣汙染議題,台塑擔憂地方政府競相減煤,將會造成全國燃煤電廠運轉崩盤。
雲林縣府對麥寮汽電下達減煤令,於去年11月停止運轉的兩部燃煤機組,昨(1)日重新陸續啟動。因停止運轉兩個月,麥電少發約8億度電,營收因此減少逾14億元,同時又面臨台電以未依約供電的求償。
外界關切燃煤電廠空氣汙染,並配合能源轉型,台塑集團已與雲林縣政府、能源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將投資興建天然氣發電廠。依據台塑集團規劃,擬投300億元,興建兩部90萬瓩天然氣發電機組,以及投資270億元,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目前仍以2025年商轉為目標。
台塑集團表示,麥電轉型為天然氣電廠並不容易,興建天然氣儲槽及天然氣接收站,涉及問題十分複雜,接收站設置地點須與六輕工業區有安全距離,並有專用碼頭,目前麥寮港碼頭已用滿,初步規劃擬與工業局協商麥寮港南碼頭,作為接收站,必須先取得用地,計畫才能往下走。
其次,因燃氣發電成本較燃煤貴,尚須取得台電購電合約,雙方現協商中。
第三,依蔡政府能源轉型規劃,2025年燃氣占比達50%、燃煤達30%、再生能源為20%。台塑集團表示,因再生能源不穩定性,有多少再生能源,就要配有多少傳統能源做為備援,未來燃煤或燃氣電廠的運轉情況難以估計。舉例來說,夏季有風力發電,燃煤及煤氣電廠在夏季利用率一旦太低,對所有傳統電廠並不利。
國人關切空氣汙染議題,台塑擔憂地方政府競相減煤,將會造成全國燃煤電廠運轉崩盤。
外界關切燃煤電廠空汙排放問題,台塑集團表示,目前麥寮電廠實際排放都達到雲林縣府加嚴標準,未來擬繼續投資30億元於汙染防制設備,期達到與台電林口電廠超超臨界發電機組的排放標準。
因雲林縣府對麥寮汽電下達減煤令,以致麥電兩部燃煤機組去年停止運轉兩個月。
台塑集團表示,能源管理應由中央統籌,不應下放地方有裁量權,倘各縣市政府競相限縮或競燒生煤,將會造成全國燃煤電廠運轉崩盤,恐發生限電危機及電價飛漲,對經濟、民生發展產生重大損害。
台塑集團指出,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已漸成熟,空汙排放已趨近燃氣機組,建議中央應提高應採用效率佳、汙染排放低的燃煤機組的發電占比,只要嚴格管制管末排放量,就可符合環保與經濟效益。
因雲林縣府對麥寮汽電下達減煤令,以致麥電兩部燃煤機組去年停止運轉兩個月。
台塑集團表示,能源管理應由中央統籌,不應下放地方有裁量權,倘各縣市政府競相限縮或競燒生煤,將會造成全國燃煤電廠運轉崩盤,恐發生限電危機及電價飛漲,對經濟、民生發展產生重大損害。
台塑集團指出,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技術已漸成熟,空汙排放已趨近燃氣機組,建議中央應提高應採用效率佳、汙染排放低的燃煤機組的發電占比,只要嚴格管制管末排放量,就可符合環保與經濟效益。
林書鴻表示,近期油價維持60美元上下,連帶石化產品也穩步上揚。今年表現都還不錯,這個狀況應會延續到明年。今年集團營收估算有2,600億元;明年如以成長率8.5%粗估,有望達到2,800億元。
林書鴻說,長春因部分新產線將陸續投產,產品製程效率持續改善,高階品級技術有所突破,新擴建案也即將啟動。對未來的幾年,他個人是持比較樂觀正面的態度。
展開兩岸電子化學品投資
此外,長春在兩岸支援半導體產業的電子化學業務,成功取得世界半導體產業龍頭肯定。在過去環保、穩健經營下,已獲得台灣彰化及大陸漳洲、楊州、常熟地方政府支持,啟動四地電子化學品投資計畫,合計投資金額約60億元,對集團在電子產業的升級佈局,增添能量。
林書鴻指出,長春大陸工廠在設立之初,已充分將環保法規和資源要求納入建廠設計中,並確實執行,獲得當地政府肯定。伴隨大陸環保稽查加大力度,無意中也間接提升了長春的產品競爭力,而這也顯示環保升級與產業發展是可雙軌並進、成長的。
對於台灣石化業前景,林書鴻感概說,國家運作要靠稅收。依報載2016年的龍頭台積電、鴻海各繳了260億和180億稅金;但包括中油、台塑及長春集團,加計合併台灣石化上中下游100多家同業所貢獻的稅金,粗估也有3,000億以上,是國家稅收重要來源,並不遜其他產業。
盼政府改善石化投資環境
因此,他誠懇建議政府應從鼓勵投資和改善投資環境來著手,帶動石化相關產業的健康成長。透過延續過往穩健發展貢獻的產業,搭配創新產業的支援推動,方有利國家經濟升級,增加稅收,更有助於年金、長照等需要大量資金挹注之重大政策推動。
推動循環經濟不遺餘力
林書鴻強調,「我們在循環經濟的努力也是不遺餘力的」,各工廠每年推動上百件的節能減廢及節水專案,期盼藉此努力加上從本質安全到製程安全,扭轉國人對石化業的負面形象。
例如,麥寮六輕工業園區的醋酸工廠就是自行開發利用製程產出的CO2廢氣當作原料來製造一氧化碳以供作製造醋酸之原料。這樣每年最多可減少16萬噸CO2排放而轉換成化工原料,相當於410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每年CO2吸收量,這就是化工業利用化學工程技術大量減低溫室氣體綠色製程成功案例之一。
尤其,長春產品除在電動車外,也在軌道運輸、綠能產業集各項基礎或先進產業中扮演不可或缺角色,證明石化業在循環經濟的努力和價值是不容抹滅。
林書鴻說,長春因部分新產線將陸續投產,產品製程效率持續改善,高階品級技術有所突破,新擴建案也即將啟動。對未來的幾年,他個人是持比較樂觀正面的態度。
展開兩岸電子化學品投資
此外,長春在兩岸支援半導體產業的電子化學業務,成功取得世界半導體產業龍頭肯定。在過去環保、穩健經營下,已獲得台灣彰化及大陸漳洲、楊州、常熟地方政府支持,啟動四地電子化學品投資計畫,合計投資金額約60億元,對集團在電子產業的升級佈局,增添能量。
林書鴻指出,長春大陸工廠在設立之初,已充分將環保法規和資源要求納入建廠設計中,並確實執行,獲得當地政府肯定。伴隨大陸環保稽查加大力度,無意中也間接提升了長春的產品競爭力,而這也顯示環保升級與產業發展是可雙軌並進、成長的。
對於台灣石化業前景,林書鴻感概說,國家運作要靠稅收。依報載2016年的龍頭台積電、鴻海各繳了260億和180億稅金;但包括中油、台塑及長春集團,加計合併台灣石化上中下游100多家同業所貢獻的稅金,粗估也有3,000億以上,是國家稅收重要來源,並不遜其他產業。
盼政府改善石化投資環境
因此,他誠懇建議政府應從鼓勵投資和改善投資環境來著手,帶動石化相關產業的健康成長。透過延續過往穩健發展貢獻的產業,搭配創新產業的支援推動,方有利國家經濟升級,增加稅收,更有助於年金、長照等需要大量資金挹注之重大政策推動。
推動循環經濟不遺餘力
林書鴻強調,「我們在循環經濟的努力也是不遺餘力的」,各工廠每年推動上百件的節能減廢及節水專案,期盼藉此努力加上從本質安全到製程安全,扭轉國人對石化業的負面形象。
例如,麥寮六輕工業園區的醋酸工廠就是自行開發利用製程產出的CO2廢氣當作原料來製造一氧化碳以供作製造醋酸之原料。這樣每年最多可減少16萬噸CO2排放而轉換成化工原料,相當於410座台北大安森林公園每年CO2吸收量,這就是化工業利用化學工程技術大量減低溫室氣體綠色製程成功案例之一。
尤其,長春產品除在電動車外,也在軌道運輸、綠能產業集各項基礎或先進產業中扮演不可或缺角色,證明石化業在循環經濟的努力和價值是不容抹滅。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拜會行政院長賴清德一事曝光,台塑集團表示,雙方確實許多議題探討,其中在麥寮汽電升級,台塑化將斥資23.56億元改善機組排碳與效能,僅需三年時間,將可讓現有超臨界機組發電效率與減排效果,幾乎比照台電林口超超臨界機組。
賴清德日前主動提議,希望台塑集團的麥寮汽電超臨界機組升級成為超超臨界機組。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超超臨界機組所需要空間相當大,目前要另覓土地相當困難;如果是改成現址重建,等於要讓現有機組除役,由於麥電發電量占全台約5%,除役反而是增加缺電風險。此外,台塑化評估,僅需要花23.56億元,就可以達到超超臨界機組的減排效果。
曹明解釋,麥電將從「節能」與「減排」兩大任務執行,在節能部分,除了會針對空氣預熱器密封改造,也會增加靜電集塵器高頻變壓器,同時,汽機效率同步提升;而減排則增設煙氣加熱器視覺改善、濕式靜電集塵器與超低氮燃燒器等,三部機組總投資金額為23.56億元。
目前已發包採購設備,因此將明年開始,配合機組歲修期間進行改造,總計三年時間完成。
一但改造完畢,麥電的超臨界機組在二氧化硫(Sox)排放將從12.15ppm降至8ppm,已經比台電林口超超臨界機組的10ppm低。
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將從目前的37.24ppm降至22ppm,也比林口超超臨界機組的23ppm低。
至於粒狀物(TSP)則是從每立方公尺6.67毫克降至5毫克以下,跟林口超超臨界機組的5毫克相同。
賴清德日前主動提議,希望台塑集團的麥寮汽電超臨界機組升級成為超超臨界機組。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超超臨界機組所需要空間相當大,目前要另覓土地相當困難;如果是改成現址重建,等於要讓現有機組除役,由於麥電發電量占全台約5%,除役反而是增加缺電風險。此外,台塑化評估,僅需要花23.56億元,就可以達到超超臨界機組的減排效果。
曹明解釋,麥電將從「節能」與「減排」兩大任務執行,在節能部分,除了會針對空氣預熱器密封改造,也會增加靜電集塵器高頻變壓器,同時,汽機效率同步提升;而減排則增設煙氣加熱器視覺改善、濕式靜電集塵器與超低氮燃燒器等,三部機組總投資金額為23.56億元。
目前已發包採購設備,因此將明年開始,配合機組歲修期間進行改造,總計三年時間完成。
一但改造完畢,麥電的超臨界機組在二氧化硫(Sox)排放將從12.15ppm降至8ppm,已經比台電林口超超臨界機組的10ppm低。
氮氧化物(Nox)的排放將從目前的37.24ppm降至22ppm,也比林口超超臨界機組的23ppm低。
至於粒狀物(TSP)則是從每立方公尺6.67毫克降至5毫克以下,跟林口超超臨界機組的5毫克相同。
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上周三(15日)率高階主管拜會行政院長賴清德。政院主動向台塑拋出要求,「將麥寮汽電的超臨界機組改成超超臨界機組」,不過台塑集團保守以對,認為投資成本過高、效率卻不彰,不傾向支持。
此次「賴淵會」被解讀為:「政府有意尋求台塑集團協助解決五缺當中的缺電困境」。這也是賴清德接掌閣揆之後,首度與王文淵正式會面。
據悉,王文淵對於與賴揆見面一事十分重視,事前要求同仁彙整資料,更親自審視簡報,力求完美,也展現台塑集團努力與政府溝通的誠意。
賴揆上任以來就喊出「要解決企業界困擾已久的五缺問題」,先前展開「每日一缺」記者說明會,同時,賴揆也鎖定台塑集團旗下唯一民營發電廠-麥寮汽電,希望台塑將麥電三部超臨界機組,比照林口電廠升級為超超臨界機組。
消息人士指出,台塑評估後認為,可行性有待商榷。主要是兩大原因,一、麥電的超臨界機組若升級成「超超臨界機組」,對發電效率僅提升1.9%,依目前行情估計,「升級費用」將上千億元。對企業而言,這是一件「成本高、效益低」的事情。
二、台塑集團先前曾提到,麥電設置三部60萬瓩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使用最先進汙染防制設備並採嚴格末端排放管制,其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粒狀物(TSP)等空汙排放濃度,已趨近天然氣發電機組,屬於潔淨燃煤發電機組。換言之,麥電擁有發電效率高、排汙量低等兩大優勢。
消息人士表示,台塑集團態度明確,麥電機組升級不符效益,而在王文淵說明之後,賴揆也能認同、理解。不過,賴揆也表示,台塑先前提過要將麥電燃煤機組改成天然氣發電廠,「台塑總有一天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對此台塑集團強調,目前公司政策仍朝著「評估建置天然氣發電廠」方向,也委請工程顧問公司做細部設計。不過麥電主管認為,當初麥電取得台電購電合約才動工,而未來改成燃氣電廠費用將逾700億元,須有客戶支持,如政府開放火力發電廠售電自由化,否則改了之後又不能取得台電購電新約,將會是台塑巨大負擔。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19)日表示,院長上周三主要是聽取台塑集團簡報,並未作任何指示;目前各項機組除歲修外,都有配套措施,不會造成缺電問題。
此次「賴淵會」被解讀為:「政府有意尋求台塑集團協助解決五缺當中的缺電困境」。這也是賴清德接掌閣揆之後,首度與王文淵正式會面。
據悉,王文淵對於與賴揆見面一事十分重視,事前要求同仁彙整資料,更親自審視簡報,力求完美,也展現台塑集團努力與政府溝通的誠意。
賴揆上任以來就喊出「要解決企業界困擾已久的五缺問題」,先前展開「每日一缺」記者說明會,同時,賴揆也鎖定台塑集團旗下唯一民營發電廠-麥寮汽電,希望台塑將麥電三部超臨界機組,比照林口電廠升級為超超臨界機組。
消息人士指出,台塑評估後認為,可行性有待商榷。主要是兩大原因,一、麥電的超臨界機組若升級成「超超臨界機組」,對發電效率僅提升1.9%,依目前行情估計,「升級費用」將上千億元。對企業而言,這是一件「成本高、效益低」的事情。
二、台塑集團先前曾提到,麥電設置三部60萬瓩超臨界燃煤發電機組,使用最先進汙染防制設備並採嚴格末端排放管制,其硫氧化物(SOx)、氮氧化物(NOx)、粒狀物(TSP)等空汙排放濃度,已趨近天然氣發電機組,屬於潔淨燃煤發電機組。換言之,麥電擁有發電效率高、排汙量低等兩大優勢。
消息人士表示,台塑集團態度明確,麥電機組升級不符效益,而在王文淵說明之後,賴揆也能認同、理解。不過,賴揆也表示,台塑先前提過要將麥電燃煤機組改成天然氣發電廠,「台塑總有一天需要面對這個問題」。
對此台塑集團強調,目前公司政策仍朝著「評估建置天然氣發電廠」方向,也委請工程顧問公司做細部設計。不過麥電主管認為,當初麥電取得台電購電合約才動工,而未來改成燃氣電廠費用將逾700億元,須有客戶支持,如政府開放火力發電廠售電自由化,否則改了之後又不能取得台電購電新約,將會是台塑巨大負擔。
【記者邱金蘭╱台北報導】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19)日表示,院長上周三主要是聽取台塑集團簡報,並未作任何指示;目前各項機組除歲修外,都有配套措施,不會造成缺電問題。
台塑集團旗下麥寮汽電昨(14)日公告,第2號燃煤機組完成降載解聯,主要是受到雲林縣政府用煤額度限制,導致公司必須暫時減少發電。而截至目前麥寮汽電已有兩部機組處於「停機」狀態,本季營運狀況將增添陰霾,外界估計恐虧損5億元。
麥寮汽電為台塑集團唯一民營發電廠,共有三部燃煤機組,每一部機組裝置容量為60萬瓩,合計共180萬瓩,不過兩年前FP1一號機組與FP2二號機組用煤許可遭到雲林縣政府限縮用量約兩成左右,而今年盛夏期間,全台陷入缺電緊張氣氛,麥電在台電調度下必須全力發電,導致用煤額度提前使用完畢。
因此麥電第一部燃煤機組,早在本月1日啟動安全降載程序,並在隔日完成解聯暫時關機,隨即2號機組也在13日進入暫停發電程序,昨日麥電公告2號機組停機減產,創下麥電運轉18年以來,受限於法令必須暫停發電。
1號機組占公司合併營收約5.9%、2號機組則是4.5%,換言之,從本周二開始,麥電營收中,有10.4%比重會瞬間降至零,勢必對公司本季營收與獲利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外界估計,麥電第4季可能會虧損約5億元,將是2011年之後首見虧損數字,而全年度可能僅賺11億元。
由於台塑四寶對麥電持股比率各24.94%,等於第4季業外收益將會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暫停關機的兩部機組,預計明年起又可以恢復發電,不過1號機組在去年歲修完成後,今年與明年都沒有歲修安排,因此,即使1號機組在明年元旦重啟併聯,但是受限於用煤額度,還是面臨被迫暫停關機狀況,也會讓麥電營運貢獻減少。
麥寮汽電為台塑集團唯一民營發電廠,共有三部燃煤機組,每一部機組裝置容量為60萬瓩,合計共180萬瓩,不過兩年前FP1一號機組與FP2二號機組用煤許可遭到雲林縣政府限縮用量約兩成左右,而今年盛夏期間,全台陷入缺電緊張氣氛,麥電在台電調度下必須全力發電,導致用煤額度提前使用完畢。
因此麥電第一部燃煤機組,早在本月1日啟動安全降載程序,並在隔日完成解聯暫時關機,隨即2號機組也在13日進入暫停發電程序,昨日麥電公告2號機組停機減產,創下麥電運轉18年以來,受限於法令必須暫停發電。
1號機組占公司合併營收約5.9%、2號機組則是4.5%,換言之,從本周二開始,麥電營收中,有10.4%比重會瞬間降至零,勢必對公司本季營收與獲利產生負面影響。
目前外界估計,麥電第4季可能會虧損約5億元,將是2011年之後首見虧損數字,而全年度可能僅賺11億元。
由於台塑四寶對麥電持股比率各24.94%,等於第4季業外收益將會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暫停關機的兩部機組,預計明年起又可以恢復發電,不過1號機組在去年歲修完成後,今年與明年都沒有歲修安排,因此,即使1號機組在明年元旦重啟併聯,但是受限於用煤額度,還是面臨被迫暫停關機狀況,也會讓麥電營運貢獻減少。
台塑集團旗下民營發電廠-麥寮汽電用煤大限到,一號機組從昨(1)日起啟動安全降載,預計今(2)日完成解聯並進入暫時關機狀態,隨即二號機組也會在本月13日暫停發電,創受限法令而被迫暫停發電的先例。
麥電估計,受到一、二號機組暫緩供電讓售電收入下降影響,第4季恐虧損約5億元。由於後續台電將向麥電求償,根據合約規定,若遇爭議雙方可討論合意訴訟或仲裁擇一,目前麥電傾向走訴訟程序。
麥電主管強調,公司向來奉公守法,從來沒料到如今會面臨違法、違反合約的局面,盼政府通盤檢討中央與地方能源政策,讓麥電穩定經營,而不是讓一家民營公司每年都要陷入糾紛。
本月14日起,全台將暫時減少120萬瓩裝置容量,供電量減少約4%,不過台電認為,進入秋冬季節氣候降溫、用電量減少,現階段供電無虞。
麥電主管不諱言地說,麥電三部燃煤機組,每一部平均兩年一次歲修,一號機組在去年歲修完成後,今年與明年都沒有歲修,因此,即使一號機組在明年元旦重啟並聯,但是受限於用煤額度,還是面臨被迫暫停關機狀況,等於今年與台電購電合約爭議,到了明年依然會發生。
至於二號機組歲修期,儘管明年會歲修,但是到了後年也無需安排歲修,麥電主管說,整體來看,年年都可能碰到用煤與調電爭議。
原本麥電研議,將沒有被限制用煤量的第三號機組額度挪用給一號、二號機組使用,不過內部檢視將違背法令規定,主管表示已想不出解套辦法,目前只能期盼政府可以通盤檢討中央與地方能源政策,而不是讓民營公司每年都會遇到糾紛。
麥電估計,受到一、二號機組暫緩供電讓售電收入下降影響,第4季恐虧損約5億元。由於後續台電將向麥電求償,根據合約規定,若遇爭議雙方可討論合意訴訟或仲裁擇一,目前麥電傾向走訴訟程序。
麥電主管強調,公司向來奉公守法,從來沒料到如今會面臨違法、違反合約的局面,盼政府通盤檢討中央與地方能源政策,讓麥電穩定經營,而不是讓一家民營公司每年都要陷入糾紛。
本月14日起,全台將暫時減少120萬瓩裝置容量,供電量減少約4%,不過台電認為,進入秋冬季節氣候降溫、用電量減少,現階段供電無虞。
麥電主管不諱言地說,麥電三部燃煤機組,每一部平均兩年一次歲修,一號機組在去年歲修完成後,今年與明年都沒有歲修,因此,即使一號機組在明年元旦重啟並聯,但是受限於用煤額度,還是面臨被迫暫停關機狀況,等於今年與台電購電合約爭議,到了明年依然會發生。
至於二號機組歲修期,儘管明年會歲修,但是到了後年也無需安排歲修,麥電主管說,整體來看,年年都可能碰到用煤與調電爭議。
原本麥電研議,將沒有被限制用煤量的第三號機組額度挪用給一號、二號機組使用,不過內部檢視將違背法令規定,主管表示已想不出解套辦法,目前只能期盼政府可以通盤檢討中央與地方能源政策,而不是讓民營公司每年都會遇到糾紛。
麥寮電廠生煤用罄,1號機已從昨天晚上開始逐步降載,預計今天全面停機。但有關台電與麥電的合約之爭,能源局長林全能昨(1)日表示,迄今經濟部法規會還在審視合約,若雙方日後對法規會見解不滿意,將交由電業爭端協處機制協調。
林全能還說,台電已做好電力調度準備,不會因此產生供電缺口。近日氣溫轉涼,台電備轉容率堪稱充裕,昨天備轉容量率約7.9%,為「供電吃緊」黃燈。按近期的用量狀況推算,麥電停一部機,約讓備轉率下降2個百分點。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日前預估,直到年底,備轉率將降至5%-6%左右。
至於合約問題,以及麥電最關切恐因無法配合台電發電,而面臨巨額罰款?林全能表示,根據台電、麥電雙方合約,麥電一旦停機,在48小時內可向台電申請不可抗力因素的解決辦法。
林全能表示,經濟部的立場就是回到合約的內容,從法律面來解決;法規會目前仍在檢視合約內容,若日後法規會從法律面的解釋無法令雙方滿意,根據新修正《電業法》,也已設有電業爭端協處機制,可由此單位協調。
林全能還說,台電已做好電力調度準備,不會因此產生供電缺口。近日氣溫轉涼,台電備轉容率堪稱充裕,昨天備轉容量率約7.9%,為「供電吃緊」黃燈。按近期的用量狀況推算,麥電停一部機,約讓備轉率下降2個百分點。台電發言人林德福日前預估,直到年底,備轉率將降至5%-6%左右。
至於合約問題,以及麥電最關切恐因無法配合台電發電,而面臨巨額罰款?林全能表示,根據台電、麥電雙方合約,麥電一旦停機,在48小時內可向台電申請不可抗力因素的解決辦法。
林全能表示,經濟部的立場就是回到合約的內容,從法律面來解決;法規會目前仍在檢視合約內容,若日後法規會從法律面的解釋無法令雙方滿意,根據新修正《電業法》,也已設有電業爭端協處機制,可由此單位協調。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