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麥寮汽電(未)公司新聞
台塑集團旗下唯一民營發電廠(IPP)麥寮汽電一號機組,本周內確定「斷煤」,屆時將因為違反台電購電合約,遭到台電求償,麥電表示,未來走上訴訟或是仲裁已是無法避免,內部傾向交由法院主持公道。
麥電自二年前就遭到雲林縣環保局大砍用煤額度,三部機組有中有二部被限縮使用量約二成左右,今年因全台用電吃緊,三部機組都沒有安排歲修,燃煤額度提前用完,麥電必須暫停運轉不售電,等於違反購電合約。
雙十國慶前夕麥電一號機組意外破管,瞬間少了60萬瓩,麥電工程人員緊急搶修後,在雙十連假後隔日恢復併聯發電,當時輿論還一度解讀,這是否為「技術性故障」,不過,台電強力澄清,電廠破管為不可控制因素。
未料過沒多久,一號機組又再度故障,二度故障讓表定10月28日斷煤大限往後延。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日前麥電一號機組故障,確實有減少用煤量,然而減量不多,對於拉長發電時間沒有太多實際幫助。
此外,台電發電機組正值歲修潮,此刻更需要麥電維持100%發電,才能確保全台供電無虞,根據麥電估計,最快本周三(11月1日)第一號機組就會用光燃煤額度,必須暫停「關機」,直到明年元旦才能重啟。
屆時,台電無法調度麥電的電力,迫使台電必須要額外尋找替代電源,多出來的成本,將成為台電向麥電求償的依據。
儘管能源局長林全能先前積極協調雙方爭議,然而至今仍舊無法取得共識。
曹明重申,雲林縣政府的行政處分為法律位階,站在民營公司立場,絕對不可能做出違法事情,一切是依法行事,最後的結果是只能違反跟台電的購電合約,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麥電自二年前就遭到雲林縣環保局大砍用煤額度,三部機組有中有二部被限縮使用量約二成左右,今年因全台用電吃緊,三部機組都沒有安排歲修,燃煤額度提前用完,麥電必須暫停運轉不售電,等於違反購電合約。
雙十國慶前夕麥電一號機組意外破管,瞬間少了60萬瓩,麥電工程人員緊急搶修後,在雙十連假後隔日恢復併聯發電,當時輿論還一度解讀,這是否為「技術性故障」,不過,台電強力澄清,電廠破管為不可控制因素。
未料過沒多久,一號機組又再度故障,二度故障讓表定10月28日斷煤大限往後延。
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日前麥電一號機組故障,確實有減少用煤量,然而減量不多,對於拉長發電時間沒有太多實際幫助。
此外,台電發電機組正值歲修潮,此刻更需要麥電維持100%發電,才能確保全台供電無虞,根據麥電估計,最快本周三(11月1日)第一號機組就會用光燃煤額度,必須暫停「關機」,直到明年元旦才能重啟。
屆時,台電無法調度麥電的電力,迫使台電必須要額外尋找替代電源,多出來的成本,將成為台電向麥電求償的依據。
儘管能源局長林全能先前積極協調雙方爭議,然而至今仍舊無法取得共識。
曹明重申,雲林縣政府的行政處分為法律位階,站在民營公司立場,絕對不可能做出違法事情,一切是依法行事,最後的結果是只能違反跟台電的購電合約,這是無可奈何的事。
環保署正與經濟部積極審查「電力環保調度機制」,未來只要預測隔天的空氣品質指標(AQI)值將達到「紅色警戒」,空品區跟上風處的電廠備轉容量在6%以上時,當天晚上就會啟動降載機制,要求電廠配合,預計最快11月上路。台電的中火、台塑麥寮汽電均受影響。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18)邀請環保署、經濟部進行改善空氣品質專案報告。由於環保署現行「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必須要到惡化等級,才開始強制要求電廠降載,目前僅有台中市、高雄市與台電建立「環保友善降載機制」,所以環保署才會與經濟部研擬,建立兼顧穩定供電、又能降低發電對空品影響的正式調度機制。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表示,未來會先提供一星期的空品預測資料給台電,讓台電提早因應可能降載調度情況。至於降載幅度,環保署尊重台電的電力調度專業,原則上備載容量達6%以上時,會先從老舊燃煤、排污較嚴重,且位在空品不良區的電廠列為降載目標。例如燃煤的台中火力發電廠、林口發電廠、高雄興達電廠,未來希望擴大實施,同時將民營的麥寮汽電廠也納入範圍。
環保署與經濟部已開過會,月底將召開第二次會議,擬針對電力調度問題,找專家學者進行審查,確定好調度機制,在審查完畢後,送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預計最快下個月就能上路。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昨(18)邀請環保署、經濟部進行改善空氣品質專案報告。由於環保署現行「空氣品質嚴重惡化緊急防制辦法」,必須要到惡化等級,才開始強制要求電廠降載,目前僅有台中市、高雄市與台電建立「環保友善降載機制」,所以環保署才會與經濟部研擬,建立兼顧穩定供電、又能降低發電對空品影響的正式調度機制。
環保署空保處長蔡鴻德表示,未來會先提供一星期的空品預測資料給台電,讓台電提早因應可能降載調度情況。至於降載幅度,環保署尊重台電的電力調度專業,原則上備載容量達6%以上時,會先從老舊燃煤、排污較嚴重,且位在空品不良區的電廠列為降載目標。例如燃煤的台中火力發電廠、林口發電廠、高雄興達電廠,未來希望擴大實施,同時將民營的麥寮汽電廠也納入範圍。
環保署與經濟部已開過會,月底將召開第二次會議,擬針對電力調度問題,找專家學者進行審查,確定好調度機制,在審查完畢後,送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預計最快下個月就能上路。
台塑麥寮電廠因遭雲林縣政府減煤27%,生煤已快用罄,大約在10月28日前後停機,並遭台電違約罰款數十億元,能源局長林全能昨(5)日表示,本周已分別和台電、麥電談過,10月底、11月中有機會讓麥電停一部到二部機組做後續「維修」。
林全能表示,與台電、麥電的溝通分成二部份,第一是在確保穩定供電前提下,麥電降載以降低生煤使用,已經達到共識;第二才是合約罰款問題。
林全能本周一赴台電會見總經理鍾炳利,本周二會見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為雙方合約爭議找到轉圜空間。除台電讓麥電降載已有共識,據悉,經濟部法規會也在審視台電與麥電合約,是否有「不可抗力」條款,免除麥電數十億元罰款的空間。
陳寶郎已表態,麥電並非不配合台電調度,若因此遭到罰款,無法接受。若麥電兩部機組停電,備轉容量率將減少3.6個百分點。
林全能表示,與台電、麥電的溝通分成二部份,第一是在確保穩定供電前提下,麥電降載以降低生煤使用,已經達到共識;第二才是合約罰款問題。
林全能本周一赴台電會見總經理鍾炳利,本周二會見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為雙方合約爭議找到轉圜空間。除台電讓麥電降載已有共識,據悉,經濟部法規會也在審視台電與麥電合約,是否有「不可抗力」條款,免除麥電數十億元罰款的空間。
陳寶郎已表態,麥電並非不配合台電調度,若因此遭到罰款,無法接受。若麥電兩部機組停電,備轉容量率將減少3.6個百分點。
麥寮汽電停機在即,估計11月恐有兩部機組停機,目前麥電年營收約二、三百億元,兩部機組不運作,外界估計,營收可能短少逾14億元,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說,第4季麥電將會虧錢。
台塑四寶對麥電持股比例各24.94%,由台塑化營運管理。今年麥電獲利情況不如預期,上半年僅賺9.0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67.6%,也讓台塑四寶認列麥電收益下降。
麥電估計,第4季兩部機組停機後,售電收入立即減少,但固定費用與人事成本不變,第4季可能會虧損5億元,將是2011年之後首見虧損,而今年全年度可能僅賺11億元,可能與2011年稅後純益11.09億元相差不大。相較於以往麥電每年獲利四、五十億元,今年表現不如預期。
麥電今年苦於用煤額度遭到限縮,以至於售電營收減少,此外,麥電去年跟台電敲定今年度收購價格,未料今年以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電價無法同步反應煤炭成本,造成麥電獲利大幅下降,也是該公司獲利衰退的原因之一。
明年度麥電針對旗下機組歲修排程,FP1擬規劃明年1月15日至3月30日為期75天大修;FP2訂明年1月1日至10日小修十天,11月1日至後年3月10日進行大修。
麥電表示,目前機組歲修排程計畫已送給台電審查,但尚未回覆意見。
台塑四寶對麥電持股比例各24.94%,由台塑化營運管理。今年麥電獲利情況不如預期,上半年僅賺9.08億元,較去年同期大減67.6%,也讓台塑四寶認列麥電收益下降。
麥電估計,第4季兩部機組停機後,售電收入立即減少,但固定費用與人事成本不變,第4季可能會虧損5億元,將是2011年之後首見虧損,而今年全年度可能僅賺11億元,可能與2011年稅後純益11.09億元相差不大。相較於以往麥電每年獲利四、五十億元,今年表現不如預期。
麥電今年苦於用煤額度遭到限縮,以至於售電營收減少,此外,麥電去年跟台電敲定今年度收購價格,未料今年以來煤炭價格大幅上漲,電價無法同步反應煤炭成本,造成麥電獲利大幅下降,也是該公司獲利衰退的原因之一。
明年度麥電針對旗下機組歲修排程,FP1擬規劃明年1月15日至3月30日為期75天大修;FP2訂明年1月1日至10日小修十天,11月1日至後年3月10日進行大修。
麥電表示,目前機組歲修排程計畫已送給台電審查,但尚未回覆意見。
台塑麥寮電廠與台電爭議可望有解,能源局證實,預計10月底和11月中先分別讓麥電1、2號機組停機維修,不過合約問題還要再協商。至於外界關注已久的油電董座人選,經長沈榮津昨透露,已有口袋名單,10月底可望明朗化。
沈榮津昨(5)日赴立院報告時表示,麥電跟台電的供電問題,要解決適法性問題,再來要考慮整體供電能力,希望創造多贏。據悉,初步規畫10月28日麥電1號機會先停機檢修,11月17日2號機也會接著停機。
麥寮電廠共有3部裝置容量各60萬瓩的燃煤機組,1號機、2號機因雲林縣府希望減少空汙,遭砍生煤使用量近28%,燃煤恐提前用罄違反台電售電合約,台電將依約索求約30億違約金。
經部法規會執行秘書鄭國榮指出,雙方爭點在於合約中「不可抗力的免責條款認定」,麥電主張未達合約售電量是因不可抗力,台電則不同意,若歧見仍大,可能要由法院裁決。
沈榮津也強調,先交由能源局來協調,如果無法有結論,就會拉高層級由次長甚至部長來溝通,電力供應不能開玩笑。對於合約爭議,台電董事長朱文成指出,至少先維持供電穩定,檢視台電機組調度能否因應,再尋求合約解套方式。
沈榮津昨首次以經長身份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詢,一上台即因為五缺、供電和違章工廠等問題,受到立委猛烈砲火質詢。另外,前中油董座陳金德因815大停電下台,由經部常務次長楊偉甫暫代,台電董座朱文成11月底也即將屆齡退休,油電董座雙雙面臨「找嘸人」窘境。對此,沈榮津表示,人事規畫已有口袋名單,10月底會較明朗,也不排除從民間企業找人。
是否續任台電董座?朱文成僅低調回應,一切依制度進行,他必須在明年2月1日前回學校辦理退休,「否則一生的退休金就沒了。」政院人士表示,朱延退機率不大。
沈榮津昨(5)日赴立院報告時表示,麥電跟台電的供電問題,要解決適法性問題,再來要考慮整體供電能力,希望創造多贏。據悉,初步規畫10月28日麥電1號機會先停機檢修,11月17日2號機也會接著停機。
麥寮電廠共有3部裝置容量各60萬瓩的燃煤機組,1號機、2號機因雲林縣府希望減少空汙,遭砍生煤使用量近28%,燃煤恐提前用罄違反台電售電合約,台電將依約索求約30億違約金。
經部法規會執行秘書鄭國榮指出,雙方爭點在於合約中「不可抗力的免責條款認定」,麥電主張未達合約售電量是因不可抗力,台電則不同意,若歧見仍大,可能要由法院裁決。
沈榮津也強調,先交由能源局來協調,如果無法有結論,就會拉高層級由次長甚至部長來溝通,電力供應不能開玩笑。對於合約爭議,台電董事長朱文成指出,至少先維持供電穩定,檢視台電機組調度能否因應,再尋求合約解套方式。
沈榮津昨首次以經長身份赴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業務報告並備詢,一上台即因為五缺、供電和違章工廠等問題,受到立委猛烈砲火質詢。另外,前中油董座陳金德因815大停電下台,由經部常務次長楊偉甫暫代,台電董座朱文成11月底也即將屆齡退休,油電董座雙雙面臨「找嘸人」窘境。對此,沈榮津表示,人事規畫已有口袋名單,10月底會較明朗,也不排除從民間企業找人。
是否續任台電董座?朱文成僅低調回應,一切依制度進行,他必須在明年2月1日前回學校辦理退休,「否則一生的退休金就沒了。」政院人士表示,朱延退機率不大。
麥寮汽電停機進入倒數階段,近期台電擬提出,針對周六、周日兩天讓麥電稼動率降到五成,盡量減少用煤量,同時維持發電量,力拚拖過今年底。
台塑化兼麥電董事長陳寶郎說,基於全台穩定供電考量,會配合台電調度,但至今尚未接獲台電通知。
若台電確定在假日實施降半載計畫,最慢台電本周六早上會通知麥電工程人員。此外,麥電是被動接受台電調度,因此沒有違約的問題。
麥電內部評估,周六、周日稼動率降到五成,麥電第一部機組FP1用煤額度也會在10月29日至10月31日用完,屆時麥電還是會停掉FP1。
換言之,麥電仍是違反台電購電合約,雙方爭議未解。
台電將來要用燃氣機組彌補麥電缺口,而燃氣成本高於燃煤成本,台電估計多出成本約33億元,要求麥電全數負擔。
陳寶郎直言,絕對不會支付。他說:「麥電為守法、合法公司,並非故意要停掉機組,而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沒有立場負擔違約金。」
麥電主管透露,雙方針對合約爭議若沒有共識,就只能走仲裁或是法院途徑解決。
據了解,本周一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與台電針對麥電提出解套辦法,機組即日起降半載方式,減少用煤量以拉長發電天數;當時台電並不同意,此舉風險大,若有某部機組發生故障,還是會有缺電疑慮。
眼看台電旗下機組歲修期將至,傳出台電擬提出同意麥電在周六、周日兩天降半載,麥電主管表示,確實聽聞此說法,但不確定是否會執行。
台塑化兼麥電董事長陳寶郎說,基於全台穩定供電考量,會配合台電調度,但至今尚未接獲台電通知。
若台電確定在假日實施降半載計畫,最慢台電本周六早上會通知麥電工程人員。此外,麥電是被動接受台電調度,因此沒有違約的問題。
麥電內部評估,周六、周日稼動率降到五成,麥電第一部機組FP1用煤額度也會在10月29日至10月31日用完,屆時麥電還是會停掉FP1。
換言之,麥電仍是違反台電購電合約,雙方爭議未解。
台電將來要用燃氣機組彌補麥電缺口,而燃氣成本高於燃煤成本,台電估計多出成本約33億元,要求麥電全數負擔。
陳寶郎直言,絕對不會支付。他說:「麥電為守法、合法公司,並非故意要停掉機組,而是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沒有立場負擔違約金。」
麥電主管透露,雙方針對合約爭議若沒有共識,就只能走仲裁或是法院途徑解決。
據了解,本周一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與台電針對麥電提出解套辦法,機組即日起降半載方式,減少用煤量以拉長發電天數;當時台電並不同意,此舉風險大,若有某部機組發生故障,還是會有缺電疑慮。
眼看台電旗下機組歲修期將至,傳出台電擬提出同意麥電在周六、周日兩天降半載,麥電主管表示,確實聽聞此說法,但不確定是否會執行。
能源局長林全能昨(2)日赴台電會見總經理鍾炳利,試圖替台電與麥寮電廠之間的合約爭議找到轉圜空間;據了解,經濟部高層已表明立場,只要保住供電,中間是可以「有彈性的」。
經濟部高層認為,當年台電與麥電的購電合約中,一定有「不可抗力條款」,麥電遭雲林縣府減少生煤使用量,一般認知就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因而不致有「違法」的問題。
麥寮電廠因遭雲林縣政府減少核准生煤使用量27%,年初就已預告,因今年機組都沒有排定歲修,恐怕會因生煤使用額度提早用罄,而遭到台電以無法全力配合電力調度為由,罰款數十億元;台電也將因此減少備轉容量率3.6個百分點。
能源局之前已派電力組長吳志偉,對台電與麥電召開四場協調會,光是台電內部的「電力調度處」與「業務處」意見就不一致,以致沒有結果。經濟部長沈榮津上周透露,已打電話給鍾炳利,要求全力保住供電,並要求台電、麥寮電廠、能源局三方要好好去「喬」。
有鑑於以往「三方」坐下來一起談,結果卻是各說各話;能源局這次不僅將調處層級升高到局長,也改變調解方式,昨天先是由林全能與台電「喬」;今天再和麥電「喬」。如果還是沒有談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不排除再升高到次長出面。
據了解,今年數次供電緊急狀況,台塑所屬的麥寮電廠(IPP)與汽電共生都全力配合調度與增發電力,台電「電力調度處」傾向給予麥電通融。
經濟部高層認為,當年台電與麥電的購電合約中,一定有「不可抗力條款」,麥電遭雲林縣府減少生煤使用量,一般認知就是「不可抗力」的因素;因而不致有「違法」的問題。
麥寮電廠因遭雲林縣政府減少核准生煤使用量27%,年初就已預告,因今年機組都沒有排定歲修,恐怕會因生煤使用額度提早用罄,而遭到台電以無法全力配合電力調度為由,罰款數十億元;台電也將因此減少備轉容量率3.6個百分點。
能源局之前已派電力組長吳志偉,對台電與麥電召開四場協調會,光是台電內部的「電力調度處」與「業務處」意見就不一致,以致沒有結果。經濟部長沈榮津上周透露,已打電話給鍾炳利,要求全力保住供電,並要求台電、麥寮電廠、能源局三方要好好去「喬」。
有鑑於以往「三方」坐下來一起談,結果卻是各說各話;能源局這次不僅將調處層級升高到局長,也改變調解方式,昨天先是由林全能與台電「喬」;今天再和麥電「喬」。如果還是沒有談出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不排除再升高到次長出面。
據了解,今年數次供電緊急狀況,台塑所屬的麥寮電廠(IPP)與汽電共生都全力配合調度與增發電力,台電「電力調度處」傾向給予麥電通融。
近幾年隨著中國大陸紅色供應鏈興起,使得台灣許多中小企業發展面臨到相當大的瓶頸與危機。
由彰化銀行與經濟日報共同企劃出版的《隱形冠軍:20家台灣企業創業之路》,書中20家橫跨產品製造、品牌行銷、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台灣的「隱形冠軍」,都是彰化銀行多年深耕的優質中小企業客戶。
這些企業在熱情創業家的奮鬥下,一步步成長茁壯,勇於開拓國際市場,以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毅力,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同時聚焦於核心能力的提升,打破既有產品的框架,掌握各項新興商機,這些「隱形冠軍」的發展歷程與營運模式,恰是此時國內其他中小企業的最佳典範。
正如同被譽為「隱形冠軍之父」的歐洲管理大師西蒙(Hermann Simon)教授所提,全球有98%的市場是小市場,但大家卻只把遠在天邊的大企業當作學習典範,卻忽略了那些專注經營單一市場的中堅企業,其成功經驗事實上更適合大家來借鏡學習。
在擁有1.5兆產值的台塑麥寮六輕興建過程中,本書中的二家隱形冠軍「捷流」與「進典」皆參與其中,甚至連國際石化大廠殼牌、BP、美孚、巴斯夫等都是他們的客戶。
捷流與進典以無比的熱情、前瞻的思維,在高進入門檻與高附加價值的工業用閥產業中,成為台灣精密工業進步的楷模,他們雖擁有精密的高階技術,卻隱身在國內默默耕耘,正如同他們的產品閥門一般,藏置於碩大的管線之中,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除此之外,如做平價內衣,卻可攻占國際的「喜芝花」、做羽絨衣,國際品牌爭相下單的「廣越」、做運動眼鏡,驚豔全球的「華美」,做食品加工,打入國際連鎖餐飲品牌的「聯夏」、做影視電影,吸引國際導演合作的「阿榮影業」等隱形冠軍, 皆是促進台灣經濟進步的原動力,更是支撐台灣的堅實力量。
彰化銀行在客戶成長的過程中,一路扮演著支持的角色, 時時傾聽客戶需求,配合客戶的資金調度、額度規劃及各項往來業務,專注於對客戶服務品質的提升,奠定彼此長久以來良好的合作關係。
許多書中的個案企業,在草創初期即與彰銀往來,從最基本的存款業務開始,伴隨企業的茁壯與國際化,延伸到購置廠房、設備貸款或外匯業務,而現階段本行也因應企業數位金融之需求,積極打造完善的數位金融環境,提供各類電子化服務項目,以滿足企業資金調度的便利性及靈活度。
此外,彰化銀行長期以來深耕中小企業客戶,除諳知企業日常實質需求外,更勇於在客戶發生危機時伸出援手,拒絕成為雨天收傘的銀行,恰如2016年5月爆發員工盜賣黃金及假帳風波, 導致公司大幅虧損及股票停止交易的光洋科技,即是彰化銀行往來多年的忠實客戶,本行深知其在本業擁有相當高的技術層次,深信其在產業之競爭力,儘管企業產生危機,仍予以財務上之協助與支持,期能創造出企業、員工、銀行團三贏的局面, 並且為台灣留下具競爭力的高科技公司。
扶植中小企業不僅是政府的政策,更是作為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彰化銀行多年來持續投入優質中小企業的耕耘,期望能為台灣創造出更多的「隱形冠軍」,以挹注台灣經濟成長之新動能,再次為台灣經濟奇蹟寫下新篇章。
由彰化銀行與經濟日報共同企劃出版的《隱形冠軍:20家台灣企業創業之路》,書中20家橫跨產品製造、品牌行銷、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等台灣的「隱形冠軍」,都是彰化銀行多年深耕的優質中小企業客戶。
這些企業在熱情創業家的奮鬥下,一步步成長茁壯,勇於開拓國際市場,以關關難過關關過的毅力,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同時聚焦於核心能力的提升,打破既有產品的框架,掌握各項新興商機,這些「隱形冠軍」的發展歷程與營運模式,恰是此時國內其他中小企業的最佳典範。
正如同被譽為「隱形冠軍之父」的歐洲管理大師西蒙(Hermann Simon)教授所提,全球有98%的市場是小市場,但大家卻只把遠在天邊的大企業當作學習典範,卻忽略了那些專注經營單一市場的中堅企業,其成功經驗事實上更適合大家來借鏡學習。
在擁有1.5兆產值的台塑麥寮六輕興建過程中,本書中的二家隱形冠軍「捷流」與「進典」皆參與其中,甚至連國際石化大廠殼牌、BP、美孚、巴斯夫等都是他們的客戶。
捷流與進典以無比的熱情、前瞻的思維,在高進入門檻與高附加價值的工業用閥產業中,成為台灣精密工業進步的楷模,他們雖擁有精密的高階技術,卻隱身在國內默默耕耘,正如同他們的產品閥門一般,藏置於碩大的管線之中,卻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除此之外,如做平價內衣,卻可攻占國際的「喜芝花」、做羽絨衣,國際品牌爭相下單的「廣越」、做運動眼鏡,驚豔全球的「華美」,做食品加工,打入國際連鎖餐飲品牌的「聯夏」、做影視電影,吸引國際導演合作的「阿榮影業」等隱形冠軍, 皆是促進台灣經濟進步的原動力,更是支撐台灣的堅實力量。
彰化銀行在客戶成長的過程中,一路扮演著支持的角色, 時時傾聽客戶需求,配合客戶的資金調度、額度規劃及各項往來業務,專注於對客戶服務品質的提升,奠定彼此長久以來良好的合作關係。
許多書中的個案企業,在草創初期即與彰銀往來,從最基本的存款業務開始,伴隨企業的茁壯與國際化,延伸到購置廠房、設備貸款或外匯業務,而現階段本行也因應企業數位金融之需求,積極打造完善的數位金融環境,提供各類電子化服務項目,以滿足企業資金調度的便利性及靈活度。
此外,彰化銀行長期以來深耕中小企業客戶,除諳知企業日常實質需求外,更勇於在客戶發生危機時伸出援手,拒絕成為雨天收傘的銀行,恰如2016年5月爆發員工盜賣黃金及假帳風波, 導致公司大幅虧損及股票停止交易的光洋科技,即是彰化銀行往來多年的忠實客戶,本行深知其在本業擁有相當高的技術層次,深信其在產業之競爭力,儘管企業產生危機,仍予以財務上之協助與支持,期能創造出企業、員工、銀行團三贏的局面, 並且為台灣留下具競爭力的高科技公司。
扶植中小企業不僅是政府的政策,更是作為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彰化銀行多年來持續投入優質中小企業的耕耘,期望能為台灣創造出更多的「隱形冠軍」,以挹注台灣經濟成長之新動能,再次為台灣經濟奇蹟寫下新篇章。
今年夏天供電狀況太多,麥寮電廠全力發電配合調度,燃煤額度已提早用完。台塑石化董事長陳寶郎表示,1號機、2號機大約在10月28日前後停機,不僅影響備轉容量率約3.6%,麥電恐怕也將面臨數十億元的罰款。
麥寮電廠(IPP)共用三部60萬瓩的燃煤發電機組,除了3號機的生煤使用量維持當初申請的額度,其他1號機、2號機皆遭雲林縣政府以空汙減量為由,減煤近28%。
而麥寮電廠與台電當年的購電合約是要全力配合台電調度,若在非歲修期間,不配合台電調度,將面臨巨額賠償。不過,麥電是因為雲林縣政府的減煤限令造成無法配合台電調度,理由能否被台電接受仍待協商。
台塑之前原本曾估計,若全力發電給台電,可以運轉到今年11月或12月,未料今年經常飆高溫,還遇到和平電塔倒塌、815大停電等需要麥電全力配合供電的事故,以致生煤量提早到10月底就用完。
按上周行政院長賴清德巡視經濟部時,經濟部所提供的今年秋冬備轉容量率預估,經過台電「使出洪荒之力」調整今年秋冬電廠大修期程後的備轉率才勉強維持在6%左右。如今麥電全力配合台電調度的模式發電,生煤額度用光後只好停機,今年11月、12月的備轉容量率大概只剩下3%左右。
這意味著,即便秋天即將到來,但萬一秋老虎讓氣溫突然升高,或是又有機組發生意外,難保不會再發生停、限電事故。
今年6月,能源局長林全能曾經公開表示,待台電今夏的大潭緊急發電機(7號機)、大林新1號機、通霄新1號機上線後,或許透過能源局的協調,有機會讓麥電「停休」。
未料部份新機組已經併聯發電,部份機組也已上線試運轉,迄今台電與麥電雙方都談不攏。
麥寮電廠今年剛好沒有機組大修,而遭「減煤」的兩部機組目前還在行政訴訟程序中,恐面臨非因大修而減量而被罰。唯一「解套」方式,就是讓台電技術性的「少調度」麥寮的電,讓麥電維持到年底都可以發電。
麥寮電廠(IPP)共用三部60萬瓩的燃煤發電機組,除了3號機的生煤使用量維持當初申請的額度,其他1號機、2號機皆遭雲林縣政府以空汙減量為由,減煤近28%。
而麥寮電廠與台電當年的購電合約是要全力配合台電調度,若在非歲修期間,不配合台電調度,將面臨巨額賠償。不過,麥電是因為雲林縣政府的減煤限令造成無法配合台電調度,理由能否被台電接受仍待協商。
台塑之前原本曾估計,若全力發電給台電,可以運轉到今年11月或12月,未料今年經常飆高溫,還遇到和平電塔倒塌、815大停電等需要麥電全力配合供電的事故,以致生煤量提早到10月底就用完。
按上周行政院長賴清德巡視經濟部時,經濟部所提供的今年秋冬備轉容量率預估,經過台電「使出洪荒之力」調整今年秋冬電廠大修期程後的備轉率才勉強維持在6%左右。如今麥電全力配合台電調度的模式發電,生煤額度用光後只好停機,今年11月、12月的備轉容量率大概只剩下3%左右。
這意味著,即便秋天即將到來,但萬一秋老虎讓氣溫突然升高,或是又有機組發生意外,難保不會再發生停、限電事故。
今年6月,能源局長林全能曾經公開表示,待台電今夏的大潭緊急發電機(7號機)、大林新1號機、通霄新1號機上線後,或許透過能源局的協調,有機會讓麥電「停休」。
未料部份新機組已經併聯發電,部份機組也已上線試運轉,迄今台電與麥電雙方都談不攏。
麥寮電廠今年剛好沒有機組大修,而遭「減煤」的兩部機組目前還在行政訴訟程序中,恐面臨非因大修而減量而被罰。唯一「解套」方式,就是讓台電技術性的「少調度」麥寮的電,讓麥電維持到年底都可以發電。
廠1、2號機因生煤使用量告罄,約在一個月後停機,對此雲林縣環保局表示,能理解麥電是因配合台電調度而提前用完生煤使用額度,但既然縣府先前已發令減煤,就需依法行政,除非麥電能提出具體空汙改善方案,由縣府重做評估,但能否對麥寮解套,還得看討論結果而定。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張喬維表示,縣府對麥電減煤態度很明確,就是依法論法,既然已發出減煤令,就不會因其他因素改變,若麥寮生煤使用量用完後仍持續發電,將會處以10萬到100萬元罰鍰,二次開罰後仍不配合,將勒令停工。
張喬維說,當初縣府勒令麥電減煤,源頭就是其空汙嚴重,只好以減煤方式降低排放,且縣府當時也不是沒有給麥電機會,只要麥電能提出長期減排計畫,例如提出採用天然氣、低硫油等逐步替代方案,縣府也不會採取勒令減煤最後手段。
雲林縣環保局副局長張喬維表示,縣府對麥電減煤態度很明確,就是依法論法,既然已發出減煤令,就不會因其他因素改變,若麥寮生煤使用量用完後仍持續發電,將會處以10萬到100萬元罰鍰,二次開罰後仍不配合,將勒令停工。
張喬維說,當初縣府勒令麥電減煤,源頭就是其空汙嚴重,只好以減煤方式降低排放,且縣府當時也不是沒有給麥電機會,只要麥電能提出長期減排計畫,例如提出採用天然氣、低硫油等逐步替代方案,縣府也不會採取勒令減煤最後手段。
穩坐閥門產業龍頭寶座的捷流閥業公司,位於土城工業區中山路1廠進行舊廠轉型,規模將比舊廠翻倍,擴大當地閥門製造,以容納更多訂單,打造最大廠區,並將購入更現代之新型機台。除此之外,該公司為提高服務品質,雲林麥寮「服務維修中心」在2016年舊廠轉型,以更現代化及可提供更快速與優質的維修服務給客戶。另外,捷流閥業成立國際級1000級無塵室,已於2017年正式啟動營運,為客戶提供超潔淨無油無塵之高端精密閥門產品,並擁有一群專業的技術團隊,可為客戶在嚴苛特殊工況打造獨一無二的客製化閥門,連國外客戶也紛紛慕名而來。
此次高雄國際化工暨儀器展中,該公司展出高階產品高性能三偏心金屬密封控制閥、高性能防火型金屬密封雙偏心蝶閥、高性能防火型金屬密封球塞閥、零洩漏直軸型橡膠蝶閥、閘閥、球型閥等,並藉由參展讓更多客戶看到台灣的閥門領導品牌。
捷流閥業經過38年的耕耘歷程,發展壯大,如今的捷流已發展為一個集研發、設計、製造、檢驗、行銷於一體的國際化閥門企業集團,在台灣閥門行業更是榮膺第一。該公司表示,專業鑄就品質,服務創造價值。捷流憑藉先進的技術,卓越的品質,產品不僅遠銷至美國、日本、歐洲、大洋洲等先進工業國家和地區,成為BASF、MOBIL、SHELL、IHI、VEOLIA、三菱重工、日立重工、神戶制鋼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夥伴,也包括台灣島內之台塑企業集團、奇美實業集團、長春化工、遠東紡織集團、中國鋼鐵、中國石油、台灣國際造船等大型企業集團。產品廣泛應用於石油石化、鋼鐵、造船、能源、水處理、造紙、空調、電子等多個行業領域。
此次高雄國際化工暨儀器展中,該公司展出高階產品高性能三偏心金屬密封控制閥、高性能防火型金屬密封雙偏心蝶閥、高性能防火型金屬密封球塞閥、零洩漏直軸型橡膠蝶閥、閘閥、球型閥等,並藉由參展讓更多客戶看到台灣的閥門領導品牌。
捷流閥業經過38年的耕耘歷程,發展壯大,如今的捷流已發展為一個集研發、設計、製造、檢驗、行銷於一體的國際化閥門企業集團,在台灣閥門行業更是榮膺第一。該公司表示,專業鑄就品質,服務創造價值。捷流憑藉先進的技術,卓越的品質,產品不僅遠銷至美國、日本、歐洲、大洋洲等先進工業國家和地區,成為BASF、MOBIL、SHELL、IHI、VEOLIA、三菱重工、日立重工、神戶制鋼等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夥伴,也包括台灣島內之台塑企業集團、奇美實業集團、長春化工、遠東紡織集團、中國鋼鐵、中國石油、台灣國際造船等大型企業集團。產品廣泛應用於石油石化、鋼鐵、造船、能源、水處理、造紙、空調、電子等多個行業領域。
台塑集團在建廠設計階段,即以最佳可行技術(BAT)及最佳可行控制技術(BACT)的理念,規劃建置最佳製程與設備,充分整合上中下游,將上游製程的副產品及廢棄物循環再利用,作為中下游製程的原料燃料,並將廠與廠間的廢氣、廢熱及低階能源充分整合再利用,未來將向「零廢棄」邁進,由於成果豐碩,日前獲得TCIA循環經濟貢獻獎肯定。
台塑企業推動循環經濟掌握3要訣,主導者堅定的決心、研發取得先進技術、及建立良善管理制度。唯有主導者有決心毅力,透過獎勵、輔導,才能讓員工正視,充分利用每一項材料及物質,並積極研發節能技術,戮力達成目標。
麥寮園區10年來推動循環經濟,成效顯著,截至去年,10年水資源減量28.7%,一滴水使用7.3次,每年省下4萬座奧運標準游泳池水量;能源減量15%,廢氣減量93.9%,每年減少CO2排放相當2.5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大幅提高原物料、水資源、能源使用效率,持續降低廢水廢氣及廢棄物的發生量,減緩對環境的衝擊。
台塑企業歷年參加全國性「環保、節水、節能」公開選拔屢獲佳績,最近9年共124個廠處獲獎,105年有12個廠處獲獎,包括能源局節電優良集團、能源局節約能源獎(5廠)、水利署節約用水獎及工業局溫室氣體自願減量績優獎(5廠)。並於雲科大舉辦台塑企業麥寮園區循環經濟執行成果發表會,分享推動理念與成果。
台灣化學科技產業協進會(TCIA)訂9月12日在高雄舉辦「2017年台灣化學科技產業高峰論壇」,主題為:「循環經濟-台灣化學產業之實踐與承諾」,分享最新循環經濟概念、發展趨勢與新技術,內容精彩可期。
大會並頒發「2017台灣化學科技產業菁英獎」,包括「產業貢獻獎」的工研院材化所;「傑出領導獎」的長春集團陳顯彰副總裁;「卓越研發獎」的福盈科技與陳志勇教授團隊;「產品創新獎」的優勝奈米╱剝錫組成物及其使用方法、淡大吳容銘教授團隊╱高效能旋風過濾分級機、核研所/放射性廢液處理吸附劑;「循環經濟貢獻獎」的台塑企業與李長榮化工,得獎廠商將在會場外同步展出,歡迎踴躍報名,8月31日前報名可享優惠,電話(02)2763-1611轉110425,網址:https://goo.gl/SkcJN1。(金萊萊)
台塑企業推動循環經濟掌握3要訣,主導者堅定的決心、研發取得先進技術、及建立良善管理制度。唯有主導者有決心毅力,透過獎勵、輔導,才能讓員工正視,充分利用每一項材料及物質,並積極研發節能技術,戮力達成目標。
麥寮園區10年來推動循環經濟,成效顯著,截至去年,10年水資源減量28.7%,一滴水使用7.3次,每年省下4萬座奧運標準游泳池水量;能源減量15%,廢氣減量93.9%,每年減少CO2排放相當2.5萬座大安森林公園吸碳量,大幅提高原物料、水資源、能源使用效率,持續降低廢水廢氣及廢棄物的發生量,減緩對環境的衝擊。
台塑企業歷年參加全國性「環保、節水、節能」公開選拔屢獲佳績,最近9年共124個廠處獲獎,105年有12個廠處獲獎,包括能源局節電優良集團、能源局節約能源獎(5廠)、水利署節約用水獎及工業局溫室氣體自願減量績優獎(5廠)。並於雲科大舉辦台塑企業麥寮園區循環經濟執行成果發表會,分享推動理念與成果。
台灣化學科技產業協進會(TCIA)訂9月12日在高雄舉辦「2017年台灣化學科技產業高峰論壇」,主題為:「循環經濟-台灣化學產業之實踐與承諾」,分享最新循環經濟概念、發展趨勢與新技術,內容精彩可期。
大會並頒發「2017台灣化學科技產業菁英獎」,包括「產業貢獻獎」的工研院材化所;「傑出領導獎」的長春集團陳顯彰副總裁;「卓越研發獎」的福盈科技與陳志勇教授團隊;「產品創新獎」的優勝奈米╱剝錫組成物及其使用方法、淡大吳容銘教授團隊╱高效能旋風過濾分級機、核研所/放射性廢液處理吸附劑;「循環經濟貢獻獎」的台塑企業與李長榮化工,得獎廠商將在會場外同步展出,歡迎踴躍報名,8月31日前報名可享優惠,電話(02)2763-1611轉110425,網址:https://goo.gl/SkcJN1。(金萊萊)
昨(15)日傍晚全台大停電,行政院長林全第一時間召開緊急會議,了解各地醫院、交通號誌及台鐵、高鐵等大眾運具供電情形,快速督導各部會危機處理。其中工業區部分,北部受創較嚴重,桃園幼獅工業區第一時間全區停電,土城工業區大區域停電,工業區損失,工業局今天將加速統計。
而台塑麥寮工業園區的公用廠,因與台電並聯,受到瞬間降壓,造成南亞乙二醇廠,共有2單元停電5分鐘,所幸沒有發生工安事件,營運也僅受輕微影響。
事故發生後,行政院長林全立即召開高層會議,啟動緊急危機處理,緊盯搶救供電時程。
對於無預警大停電,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晚召開記者會,並代表行政院向民眾致歉。他強調,醫院、台鐵、高鐵、捷運系統等皆沒有受到停電影響,竹南科學園區昨晚間6點至6點50分,低壓電力稍微停滯,不過並非高壓電力,因此對大廠沒有影響,其他科學園區則在未受這一波停電波及。
自和平電廠倒塌後,重啟核電問題便被搬上檯面,徐國勇表示,這一次跳電純粹是人為疏失,導致發電量低於用電量,「不會有重啟核電的考慮。」
不過,全台各地工業區仍有部分受到影響,損失仍在統計中。工業局官員表示,北部16工業區有11處受到跳電衝擊最大,桃園幼獅工業區全區停電影響最大,其次是新北土城工業區大規模斷電,不過新北的復電速度較為快速,約晚間6點半便陸續復電,此次斷電並沒有造成廠房機械故障或貨品的損害,但營業損失還在統計當中。
另桃園觀音、龜山工業區也受停電衝擊,北部地區工業區僅花蓮光華、美崙、和平、新北樹林及台東豐樂工業區則皆未停電,並沒有受到影響。
高屏地區6大工業區,以永安工業區停電近90分鐘最慘,區內國精化工和勝一化工損失部份原料和半天的產能,位於臨海工業區的中鋼,因有60%的汽電共生發電而未受影響,仁武和林園石化工業區也平安度過。不過,由於高雄市區多處停電,影響交通號誌,高雄輕軌一度全面停駛,供電正常後才恢復運行。
而台塑麥寮工業園區的公用廠,因與台電並聯,受到瞬間降壓,造成南亞乙二醇廠,共有2單元停電5分鐘,所幸沒有發生工安事件,營運也僅受輕微影響。
事故發生後,行政院長林全立即召開高層會議,啟動緊急危機處理,緊盯搶救供電時程。
對於無預警大停電,政院發言人徐國勇昨晚召開記者會,並代表行政院向民眾致歉。他強調,醫院、台鐵、高鐵、捷運系統等皆沒有受到停電影響,竹南科學園區昨晚間6點至6點50分,低壓電力稍微停滯,不過並非高壓電力,因此對大廠沒有影響,其他科學園區則在未受這一波停電波及。
自和平電廠倒塌後,重啟核電問題便被搬上檯面,徐國勇表示,這一次跳電純粹是人為疏失,導致發電量低於用電量,「不會有重啟核電的考慮。」
不過,全台各地工業區仍有部分受到影響,損失仍在統計中。工業局官員表示,北部16工業區有11處受到跳電衝擊最大,桃園幼獅工業區全區停電影響最大,其次是新北土城工業區大規模斷電,不過新北的復電速度較為快速,約晚間6點半便陸續復電,此次斷電並沒有造成廠房機械故障或貨品的損害,但營業損失還在統計當中。
另桃園觀音、龜山工業區也受停電衝擊,北部地區工業區僅花蓮光華、美崙、和平、新北樹林及台東豐樂工業區則皆未停電,並沒有受到影響。
高屏地區6大工業區,以永安工業區停電近90分鐘最慘,區內國精化工和勝一化工損失部份原料和半天的產能,位於臨海工業區的中鋼,因有60%的汽電共生發電而未受影響,仁武和林園石化工業區也平安度過。不過,由於高雄市區多處停電,影響交通號誌,高雄輕軌一度全面停駛,供電正常後才恢復運行。
越南總理阮春福昨(24)日親率中央部會成員參訪台塑河靜大鋼廠,顯示台塑集團成功重建與越南政府的信賴關係。台塑集團在越南的發展吃下定心丸,實現大鋼鐵城、大石化城的願景再向前一大步,台塑越鋼最大單一股東中鋼跟著同步受惠。
台塑河靜鋼廠在峰迴路轉後,阮春福昨天率領中央部會及越南中部五省官員,視察河靜鋼廠生態池、高爐、軋鋼廠及山陽港碼頭。台塑總裁王文淵、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河鋼董事長陳源成,股東代表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技術副總何燦穎、企劃副總林義郎等人到場,以高規格接待。
翁朝棟受訪時說,台塑河靜鋼廠第1座高爐5月29日順利點火,越南總理親到現場視察,代表越南中央政府重視這項重大政績,預期第二座高爐可在半年內完工點火,台塑越鋼漸入佳境。
台塑河靜鋼廠投資上千億元,是越南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批地面積廣達5,700公頃,其中近2,000公頃為大鋼廠用地,初期計劃二座高爐、粗鋼年產700萬公噸,陸續擴充後終極目標年產量高達3,000萬公噸,將成為全球最大單一高爐煉鋼廠。
專家指出,中鋼面積530公頃,年產粗鋼1,100萬公噸,造就台灣蓬勃的鋼鐵工業鏈。台塑越鋼規模更大,加上「後進優勢」與東協自貿區免關稅利基,發展前景無可限量,台塑越鋼只要複製中鋼模式,在越南成功建構大鋼鐵城並非難事。
另一方面,台塑集團的策略藍圖顯示,除了大鋼廠之外,越南河靜還有逾3,000公頃土地,將做為大石化城基地。
台塑雲林麥寮填海造陸2,100公頃興建六輕,由於台灣已經沒有石化產業擴建空間,台塑生產基地外移勢在必行,越南河靜大石化城指日可待,可以從上游做到下游,強化全球競爭力。
台塑越鋼主管表示,台塑集團跨足鋼鐵產業走來辛苦,原本30個月的工程走了近九年,昨天越南總理阮春福親訪,代表建廠的風風雨雨都成過去,台塑越鋼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一貫作業煉鋼廠。
台塑河靜鋼廠在峰迴路轉後,阮春福昨天率領中央部會及越南中部五省官員,視察河靜鋼廠生態池、高爐、軋鋼廠及山陽港碼頭。台塑總裁王文淵、台化副董事長洪福源、河鋼董事長陳源成,股東代表中鋼董事長翁朝棟、技術副總何燦穎、企劃副總林義郎等人到場,以高規格接待。
翁朝棟受訪時說,台塑河靜鋼廠第1座高爐5月29日順利點火,越南總理親到現場視察,代表越南中央政府重視這項重大政績,預期第二座高爐可在半年內完工點火,台塑越鋼漸入佳境。
台塑河靜鋼廠投資上千億元,是越南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案,批地面積廣達5,700公頃,其中近2,000公頃為大鋼廠用地,初期計劃二座高爐、粗鋼年產700萬公噸,陸續擴充後終極目標年產量高達3,000萬公噸,將成為全球最大單一高爐煉鋼廠。
專家指出,中鋼面積530公頃,年產粗鋼1,100萬公噸,造就台灣蓬勃的鋼鐵工業鏈。台塑越鋼規模更大,加上「後進優勢」與東協自貿區免關稅利基,發展前景無可限量,台塑越鋼只要複製中鋼模式,在越南成功建構大鋼鐵城並非難事。
另一方面,台塑集團的策略藍圖顯示,除了大鋼廠之外,越南河靜還有逾3,000公頃土地,將做為大石化城基地。
台塑雲林麥寮填海造陸2,100公頃興建六輕,由於台灣已經沒有石化產業擴建空間,台塑生產基地外移勢在必行,越南河靜大石化城指日可待,可以從上游做到下游,強化全球競爭力。
台塑越鋼主管表示,台塑集團跨足鋼鐵產業走來辛苦,原本30個月的工程走了近九年,昨天越南總理阮春福親訪,代表建廠的風風雨雨都成過去,台塑越鋼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一貫作業煉鋼廠。
連日高溫,連發電機組也受不了,繼民營和平電廠1號機周一上午 因設備漏油停機檢修後,台塑麥寮電廠1號機昨(12)日早也因煤灰 處理系統異常停機檢修,台電啟用大林緊急備用機組因應。
少了麥電1號機電力挹注,尖峰備轉容量率降至3.64%,為近1個月 來最低,也是今年第5低。
麥電1號機裝置容量60萬瓩,屬於中大型機組。台電調度處副中央 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昨日尖峰用電量創下今年次高,為此,台電啟動 大林緊急備用3、4號機組待命,讓供電穩定渡過。
鄭有財指出,麥寮電廠1號機因為煤灰處理系統異常停機檢修,故 障情形不嚴重,昨日已搶修完畢,預計今日清晨恢復併聯供電,尖峰 備轉容量率也將回到5%以上。不過還是要看後續處理狀況,希望麥 電1號機可以盡快開始發電,讓供電系統穩定。
台電呼籲民眾配合節電,同時台電也會盡力維持既有機組運轉狀況 。
本周二尖峰用電量為3,548.17萬瓩,創下今年用電新高,昨日又創 下今年次高。鄭有財指出,目前預估7月是全年供電最吃緊的時刻, 如果氣溫持續攀升,午後雷陣雨的狀況又不普及,用電量還是會維持 高檔。
少了麥電1號機電力挹注,尖峰備轉容量率降至3.64%,為近1個月 來最低,也是今年第5低。
麥電1號機裝置容量60萬瓩,屬於中大型機組。台電調度處副中央 調度監鄭有財表示,昨日尖峰用電量創下今年次高,為此,台電啟動 大林緊急備用3、4號機組待命,讓供電穩定渡過。
鄭有財指出,麥寮電廠1號機因為煤灰處理系統異常停機檢修,故 障情形不嚴重,昨日已搶修完畢,預計今日清晨恢復併聯供電,尖峰 備轉容量率也將回到5%以上。不過還是要看後續處理狀況,希望麥 電1號機可以盡快開始發電,讓供電系統穩定。
台電呼籲民眾配合節電,同時台電也會盡力維持既有機組運轉狀況 。
本周二尖峰用電量為3,548.17萬瓩,創下今年用電新高,昨日又創 下今年次高。鄭有財指出,目前預估7月是全年供電最吃緊的時刻, 如果氣溫持續攀升,午後雷陣雨的狀況又不普及,用電量還是會維持 高檔。
台塑集團旗下麥寮汽電陷入違約危機,經濟部昨(26)日協同台電和台塑舉行第2次協調會議,不過雙方分歧仍大,只有達成共識會優先確保今夏供電穩定。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能源局希望雙方能夠審慎研究對方所需。雙方對於穩定夏季供電已達成共識,所以麥寮電廠配合台電調度發電,先確保夏季供電穩定。
李君禮指出,台塑方面表示麥寮電廠生煤使用許可量足夠配合夏月供電,不過可確定的是,生煤使用許可量無法撐到年底。年底之前仍有時間,能源局會持續協同雙方協商。
至於麥寮電廠能否透過非夏月期間執行排修,避免生煤提前用罄?台電發言人林德福稱,必須盤點目前施工中的新機組供電期程,確保供電無虞後麥電才可以排休。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上月3日曾表示,2年前麥電生煤使用許可量就遭限縮,今年3部機組未安排歲修,用煤額度將在年底前用光,恐面臨違約窘境。一旦台塑無法依約提供台電足夠發電量,違約金額恐達20至30億元,占麥電去年半數獲利。
為此,經濟部能源局協同台塑、台電開會,5月初第1次會議雙方先初步交換意見。李君禮指出,此次雙方仍是口頭交換意見,能源局希望下次雙方能提出書面說明,目前還沒有訂出下次協調會議時間點。
李君禮表示,就違約問題雙方還是堅持各自立場,台電方面仍希望照著合約走,台塑則反映無法依約供電是因為生煤使用許可量遭限縮,並非故意違約,能源局做為主管機關,希望雙方再回去研議。
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能源局希望雙方能夠審慎研究對方所需。雙方對於穩定夏季供電已達成共識,所以麥寮電廠配合台電調度發電,先確保夏季供電穩定。
李君禮指出,台塑方面表示麥寮電廠生煤使用許可量足夠配合夏月供電,不過可確定的是,生煤使用許可量無法撐到年底。年底之前仍有時間,能源局會持續協同雙方協商。
至於麥寮電廠能否透過非夏月期間執行排修,避免生煤提前用罄?台電發言人林德福稱,必須盤點目前施工中的新機組供電期程,確保供電無虞後麥電才可以排休。
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上月3日曾表示,2年前麥電生煤使用許可量就遭限縮,今年3部機組未安排歲修,用煤額度將在年底前用光,恐面臨違約窘境。一旦台塑無法依約提供台電足夠發電量,違約金額恐達20至30億元,占麥電去年半數獲利。
為此,經濟部能源局協同台塑、台電開會,5月初第1次會議雙方先初步交換意見。李君禮指出,此次雙方仍是口頭交換意見,能源局希望下次雙方能提出書面說明,目前還沒有訂出下次協調會議時間點。
李君禮表示,就違約問題雙方還是堅持各自立場,台電方面仍希望照著合約走,台塑則反映無法依約供電是因為生煤使用許可量遭限縮,並非故意違約,能源局做為主管機關,希望雙方再回去研議。
台塑六輕燃煤危機暫時化解,雲林縣環保局昨日一口氣展延13張六輕燃煤機組操作許可、生煤使用許可證,甚至7月才到期的許可證也提前發放。
如此一來,不僅讓國內電力吃緊暫時舒緩,也讓六輕度過這波反空汙禁燒煤輿論聲浪,不過縣府給予展延期限仍舊是二年。
對此台塑化董事長陳?郎回應「三謝」,他說替台灣產業感謝縣府;替麥寮汽電感謝縣府;替中央政府感謝縣府。據了解,麥寮汽電廠三部機組裝置容量達180萬千瓦,去年約占全國發電量的5%,此次生煤操作及使用許可證獲縣府同意展延,也讓國內供電危機暫獲緩解。
雲林縣長李進勇強調,許可證是有條件延展,包括麥寮汽電廠M04製程,須透過季節限定管末汙染排放管控,要求可透過全廠啟動能源調度進行歲修、降載、防制設備效率提升及燃料含硫分降低等措施,並於東北季風盛行的10月至翌年3月進行實際減量。
生煤含硫分管制加嚴核發為0.95%,管末排放需符合「雲林縣電力設施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另外,縣府也要求管道廢氣中的PM2.5、重金屬及防制設備排放水中重金屬等檢測頻率與項目。
李進勇指出,燃煤的公民營電廠遍布全台,雲林縣政府對於電廠燃煤有最嚴格的管制標準,讓企業壓力相當大,每一個管制措施均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希望環保團體與各界看到縣府的努力。
六輕13張許可證當中,包含麥寮汽電三張燃煤機組操作許可證(Mo1、Mo2、M04)、一張生煤使用許可證,以及台塑石化公用一廠與公用二廠七張燃煤機組操作許可證(M02~M05、M07、M71、M75)及兩張生煤使用許可證。
多數機組與生煤使用許可展延期至2019年6月11日,為期兩年,此外,先前遭到減煤機組,這回維持相同減煤額度,而麥寮汽電M04機組只給一年期限至2018年8月10日,同時,該機組啟動管末排放管制減21.5%。
如此一來,不僅讓國內電力吃緊暫時舒緩,也讓六輕度過這波反空汙禁燒煤輿論聲浪,不過縣府給予展延期限仍舊是二年。
對此台塑化董事長陳?郎回應「三謝」,他說替台灣產業感謝縣府;替麥寮汽電感謝縣府;替中央政府感謝縣府。據了解,麥寮汽電廠三部機組裝置容量達180萬千瓦,去年約占全國發電量的5%,此次生煤操作及使用許可證獲縣府同意展延,也讓國內供電危機暫獲緩解。
雲林縣長李進勇強調,許可證是有條件延展,包括麥寮汽電廠M04製程,須透過季節限定管末汙染排放管控,要求可透過全廠啟動能源調度進行歲修、降載、防制設備效率提升及燃料含硫分降低等措施,並於東北季風盛行的10月至翌年3月進行實際減量。
生煤含硫分管制加嚴核發為0.95%,管末排放需符合「雲林縣電力設施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另外,縣府也要求管道廢氣中的PM2.5、重金屬及防制設備排放水中重金屬等檢測頻率與項目。
李進勇指出,燃煤的公民營電廠遍布全台,雲林縣政府對於電廠燃煤有最嚴格的管制標準,讓企業壓力相當大,每一個管制措施均提起訴願及行政訴訟,希望環保團體與各界看到縣府的努力。
六輕13張許可證當中,包含麥寮汽電三張燃煤機組操作許可證(Mo1、Mo2、M04)、一張生煤使用許可證,以及台塑石化公用一廠與公用二廠七張燃煤機組操作許可證(M02~M05、M07、M71、M75)及兩張生煤使用許可證。
多數機組與生煤使用許可展延期至2019年6月11日,為期兩年,此外,先前遭到減煤機組,這回維持相同減煤額度,而麥寮汽電M04機組只給一年期限至2018年8月10日,同時,該機組啟動管末排放管制減21.5%。
雲林縣府昨(12)日有條件核准包括麥寮汽電IPP和汽電共生廠共13張生煤操作及使用許可證,可望紓緩今夏供電緊繃。不過,縣府要求台塑汙染源源頭減量及季節限定雙軌管控,麥寮汽電廠年度供電將會減少20%,且恐需付30億元違約金。
台塑集團表示,雲林縣環保局核發麥寮13張許可證,其中6月到期的9張操作許可證,維持過去要求的生煤、排放減量21∼28%主張;另3張使用許可證也維持過去要求生煤減量標準,至於麥寮汽電7月到期的1張操作許可證則要求配合春冬空氣不良季節,進行管控。
台塑表示,感謝雲林縣政府對麥寮汽電支持。這次有條件許可維持過往生煤、排放減量要求,另增加季節性調控,就企業運作來說,可有較多合理、彈性作法,以完成縣府改善排放管制的要求,條件相對合理,也是當前能力可以改進的範圍,會全力配合,回應縣府的合理對待。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昨日強調,這次雖通過展延,但從源頭管控方式降低汙染與生煤使用,而展延期限為2年,將採滾動式、1年後檢討成效。
至於民團批評縣府違背禁燒生煤承諾,雲林縣長李進勇昨指出,以行政命令禁燒是辦不到,環團仍應尊重法治運作。雲林縣政府已經採取最嚴格的管制標準,給企業很大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台塑昨日強調,雲林縣府核准台塑麥寮13張生煤操作及使用許可證,但因仍有生煤減量要求,實際仍會壓縮六輕麥寮的總體發電量,亦即寮汽電供應給台電的電量,年度仍會減少20%,將請相關單位協助台塑化跟台電協商,期望依照台電需要支援的用電時段結構中,找到合宜的因應方案。對此,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若雙方仍未達成共識,屆時能源局會視狀況介入協調。
台塑集團有4座裝置容量60萬瓩的燃煤機組及16座汽電共生廠;其中,台塑化公用部門生產的總發電量260萬千瓦,至於麥寮汽電總發電量為180萬千瓦。
台塑化公用部門因雲林縣通過禁燒生煤之地方自治條例,限縮麥寮電廠排放、設備生煤使用量,減量20∼30%,原本換照時間為5年,現已改為每2年即須申請換照。台塑化公用部門目前1年實際可提供電立(含既定歲修定檢因素)約150∼200萬千瓦;去年實際電力在150∼180萬千瓦。
台塑集團表示,雲林縣環保局核發麥寮13張許可證,其中6月到期的9張操作許可證,維持過去要求的生煤、排放減量21∼28%主張;另3張使用許可證也維持過去要求生煤減量標準,至於麥寮汽電7月到期的1張操作許可證則要求配合春冬空氣不良季節,進行管控。
台塑表示,感謝雲林縣政府對麥寮汽電支持。這次有條件許可維持過往生煤、排放減量要求,另增加季節性調控,就企業運作來說,可有較多合理、彈性作法,以完成縣府改善排放管制的要求,條件相對合理,也是當前能力可以改進的範圍,會全力配合,回應縣府的合理對待。
雲林縣環保局長林長造昨日強調,這次雖通過展延,但從源頭管控方式降低汙染與生煤使用,而展延期限為2年,將採滾動式、1年後檢討成效。
至於民團批評縣府違背禁燒生煤承諾,雲林縣長李進勇昨指出,以行政命令禁燒是辦不到,環團仍應尊重法治運作。雲林縣政府已經採取最嚴格的管制標準,給企業很大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台塑昨日強調,雲林縣府核准台塑麥寮13張生煤操作及使用許可證,但因仍有生煤減量要求,實際仍會壓縮六輕麥寮的總體發電量,亦即寮汽電供應給台電的電量,年度仍會減少20%,將請相關單位協助台塑化跟台電協商,期望依照台電需要支援的用電時段結構中,找到合宜的因應方案。對此,能源局副局長李君禮表示,若雙方仍未達成共識,屆時能源局會視狀況介入協調。
台塑集團有4座裝置容量60萬瓩的燃煤機組及16座汽電共生廠;其中,台塑化公用部門生產的總發電量260萬千瓦,至於麥寮汽電總發電量為180萬千瓦。
台塑化公用部門因雲林縣通過禁燒生煤之地方自治條例,限縮麥寮電廠排放、設備生煤使用量,減量20∼30%,原本換照時間為5年,現已改為每2年即須申請換照。台塑化公用部門目前1年實際可提供電立(含既定歲修定檢因素)約150∼200萬千瓦;去年實際電力在150∼180萬千瓦。
台塑四寶股東會開跑,台塑化(6505)率先召開,不過適逢麥寮汽電與台塑化公用廠燃煤機組共計八張許可證,將在本周日到期,董事長陳?郎表示,以麥電發電量占全國5%,按照目前國內供電吃緊情況,若麥電許可證不發放,難以想像全國供電會變成什麼狀況。
台塑化昨日舉行股東會,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並未現場,內部傳聞另有行程。
陳?郎提到,去年亞洲石化廠歲修較往年增加導致乙烯供給減少,展望今年度,截至上半年「都還不錯」。
台塑化昨日舉行股東會,台塑集團總裁王文淵並未現場,內部傳聞另有行程。
陳?郎提到,去年亞洲石化廠歲修較往年增加導致乙烯供給減少,展望今年度,截至上半年「都還不錯」。
麥寮、和平、國光等9家民營電廠被公平會指控聯合行為、開罰,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判決9家民營電廠勝訴,化解認列損失疑慮衝擊。伴隨時序邁入夏季用電時點,營運可望蓄勢推進;搭配穩健殖利率報酬等利基烘托,台汽電(8926)、大汽電(8931)及榮化(1704)、國喬(1312)、台泥(1101)、台苯(1310)、和益(1709)成為買盤追蹤焦點。
今年全台供電偏緊,台塑集團麥寮汽電設備許可證換證考驗在即,引發市場關注夏季缺電衝擊,加上核三廠2號機歲修延長,民營電廠台汽電、大汽電行情受惠看俏。
台汽電旗下台汽電官田汽電共生廠及轉投資星能電力(持股40.5%)、森霸電力(43%)、星元電力(41.27%)及國光電力(35%)等4間民營電業,總裝置容量達2,440MW,佔國內民營電廠發電量31.66%。
台汽電去年EPS1.61元,名列油電燃汽族群獲利前段班,配發現金股息1.2元,現金殖利率達5.12%,吸引低接買盤青睞。
大汽電供電容量約37,630kw(契約容量),去年EPS為0.8元。
李長榮集團屏東「養水種電」太陽能光電計畫總發電量12.3萬瓩,為全台灣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
台泥持有和平電廠60%股權,另外透過和平電力在屏東成立「日能太陽能發電廠」,新建發電量10萬千瓦太陽能電廠,都可望因夏季供電吃緊受惠。
國喬汽電共生廠年產150噸蒸汽與2.5億度電,蒸汽約15%賣給台橡等鄰近石化廠使用,電力除自用外,多餘回售給台電,估計一年可降低4億元能源成本費用,並增加2千萬元收入。
台苯搭配汽電共生運轉,每噸SM生產成本約可降低10∼20美元,產出蒸氣也有約3成外售。
此外,和益近年啟動太陽能電廠投資,建置穩健收益貢獻。隨著開放綠電直售的新版電業法上路,今年將與國內策略投資人共組「雲豹能源」,瞄準台灣、菲律賓馬尼拉的太陽能發電市場,今年達到100MW發電量後,再朝200MW的目標前進。
今年全台供電偏緊,台塑集團麥寮汽電設備許可證換證考驗在即,引發市場關注夏季缺電衝擊,加上核三廠2號機歲修延長,民營電廠台汽電、大汽電行情受惠看俏。
台汽電旗下台汽電官田汽電共生廠及轉投資星能電力(持股40.5%)、森霸電力(43%)、星元電力(41.27%)及國光電力(35%)等4間民營電業,總裝置容量達2,440MW,佔國內民營電廠發電量31.66%。
台汽電去年EPS1.61元,名列油電燃汽族群獲利前段班,配發現金股息1.2元,現金殖利率達5.12%,吸引低接買盤青睞。
大汽電供電容量約37,630kw(契約容量),去年EPS為0.8元。
李長榮集團屏東「養水種電」太陽能光電計畫總發電量12.3萬瓩,為全台灣最大的太陽能發電廠。
台泥持有和平電廠60%股權,另外透過和平電力在屏東成立「日能太陽能發電廠」,新建發電量10萬千瓦太陽能電廠,都可望因夏季供電吃緊受惠。
國喬汽電共生廠年產150噸蒸汽與2.5億度電,蒸汽約15%賣給台橡等鄰近石化廠使用,電力除自用外,多餘回售給台電,估計一年可降低4億元能源成本費用,並增加2千萬元收入。
台苯搭配汽電共生運轉,每噸SM生產成本約可降低10∼20美元,產出蒸氣也有約3成外售。
此外,和益近年啟動太陽能電廠投資,建置穩健收益貢獻。隨著開放綠電直售的新版電業法上路,今年將與國內策略投資人共組「雲豹能源」,瞄準台灣、菲律賓馬尼拉的太陽能發電市場,今年達到100MW發電量後,再朝200MW的目標前進。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