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話號碼 0960-550-797   LINE的ID LINE的ID:@ipo888 歡迎加入好友

IPO股票資訊網公告

本站並無任何推薦、銷售、勸誘投資股票之行為,如有冒充本站名義進行上述行為,請告知本站,也請大家不要受騙上當。歡迎投資人多多利用平台討論交流公司訊息,多多提供資訊如有造成公司困擾,還煩請私訊告知,將立即處理


公司新聞公告
日期
公司名稱
新聞標題

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在近期的一次論壇上強調,期貨市場作為一個多功能的交易平台,不僅能夠滿足交易者避險的需求,還能提供獲利的機會,並反應未來現貨市場的價格預期。吳自心指出,期貨市場的多空皆宜特性,使得交易者能夠在價格波動中獲益,同時降低未來價格不確定性的風險。


為了吸引外資進入台灣市場進行避險,期交所致力於打造全天候交易的期貨市場。目前,台灣期貨市場的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並有32項商品適用夜盤交易,計劃持續擴大適用範圍。期交所期望未來能推出新台幣計價的結構性商品,提供交易者更多元的選擇。


期交所近來推出多項新產品,如微型臺指期貨、臺灣中型100期貨,以及「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以提升交易者的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的靈活性。目前市場上已有約300項期貨上市,包括股價指數、個股、商品和匯率等四大類別,交易總量達1.7億口,提供市場避險增益的管道。


吳自心還提到,期貨市場對ETF市場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資產管理業可以運用期貨及選擇權發行ETF,並利用這些工具發行槓桿型ETF和反向型ETF。對於持有ETF的交易者而言,ETF期貨可以作為避險和套利的工具,形成不同的交易策略。


期交所目前已掛牌23檔ETF期貨,涵蓋各種市場熱門主題,如大型市值、高科技半導體、ESG等。為應主管機關的政策,期交所也計劃推出主動式ETF期貨和被動式多資產ETF期貨,以提供更完善的交易與避險工具,並增進期現貨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效率。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於近期的一次論壇上表示,為了打造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該交易所將採取多元策略,目標達成六大目標:打造亞洲NASDAQ、引領永續再創企業價值、拓展商品國際化、打造國際級品牌、拓展資產管理商機、落實普惠金融。


林修銘在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強調台股基本面強健,具有極高的投資價值。他指出,2024年證交所上市公司整體營收創下41.8兆元歷史新高,上半年營收達21.94兆元,年增長達13.82%。同時,2024年稅後純益3.83兆元,創近三年新高,第一季稅後純益1兆元,季增長21.95%,交出亮麗的成績單。


台股在全球市場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市值排名全球第11,成交值排名第13,去年漲幅達28.47%,僅次於美國那斯達克,在全球主要市場中排名第二。近十年來,台股指數上漲的報酬率超過2.6倍,成交值增加3.3倍,日均值達4,124億元,創下史上新高紀錄。


林修銘還提到,定期定額投資去年達1,625億元,盤中零股交易達1.48兆元,開戶交易人數達1,345萬人,普惠金融成效顯著。去年共有31家企業申請上市,36家企業新上市,IPO籌資金額達427.4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成長率優於全球平均值。其中,約3成以上的上市公司屬於綠能環保、數位雲端等新經濟產業,IPO質量與國際並駕齊驅。


上市ETF的資產規模達3.95兆元,十年來成長18.2倍,櫃買中心整體規模達6.4兆元,增幅高達36倍,遠超過世界平均成長5倍。截至今年6月底,ETF受益人達1,303萬人,引起許多國外交易所的羡慕。


為了壯大亞洲資產管理中心,證交所提出了六大策略:推升創新版,打造亞洲那斯達克;啟動淨零轉型,引領永續再創企業價值;拓展商品國際化;開拓交流,打造國際級品牌;優化證券商服務,拓展資產管理商機;科技驅動創新,落實普惠金融。


林修銘表示,創新板將聚焦於數位、綠能、生技、AI及其應用等領域,引進指標性廠商、吸引國際性公司來掛牌,目標是成為亞洲NASDAQ,並鎖定東協及美企。

台灣資產管理產業正邁向一個新的黃金時代,其中高雄這座城市正逐漸崛起,成為重要的亮點。近期,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在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上,就台灣資產管理產業的發展前景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劉宗聖表示,隨著交通基礎建設的完善,南北一日生活圈的成形,以及亞洲資產管理中心首站試辦地點設於高雄,這座城市有望成為台灣繼台北之後,最具創新特色的新金融重鎮。他並提出了資產管理產業的四大發展階段,以及走向國際化的兩個發展方向。


劉宗聖解釋,產業發展的週期可以分為「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大、從大到久」四個階段。其中,「從無到有」階段關鍵在於制度與法規的開放,例如主管機關與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在主動式商品方面的推動與開放政策。


進入「從有到好」階段,則需要著重於另類資產、私人銀行、財富管理等領域所需的基礎建設,如產品設計、風險管理、客戶服務及IT運營等環節的完善。在AI驅動與全球化加速的時代背景下,如何從標準化走向客製化、從單一產品思維轉向整體解決方案、從傳統的股票債券,延伸至主動與被動投資工具的整合,成為未來20年最關鍵的轉型課題。


當產業從好邁向更大規模後,便有資源與能力持續投資於人才培養與服務品質提升,獲得市場認同,並形塑具代表性的品牌,最終實現從「大」走向「久」的永續發展目標。


谈及亞資中心走向國際化的策略,劉宗聖指出,後發先至的模式可以透過兩條「另闢蹊徑」的路徑來實現突破。首先,ETF作為市場高度熟悉的產品,其實質是基金「股票化」的體現,從銀行銷售轉向證券通路銷售。近年來,基金也逐漸呈現出代幣化、碎片化的趨勢,成為數位金融時代的重要里程碑。


其次,在產品設計上,提供更具多元性與彈性的發展方向,如現貨商品的期貨化、期貨商品的現貨化。當前市場上已有許多商品資產,這些以另類資產為基礎的ETF,未來可延伸為衍生性的期貨商品,進一步串聯上中下游的供應鏈布局,滿足未來世代對資產配置的多樣化需求。

臺灣期貨交易所董事長吳自心於近期工商時報舉辦的《壯大資產管理,迎向黃金年代》論壇上,強調期貨市場的重要角色。他指出,期貨市場是一個零和賽局,具有多空皆宜的特性,對於有避險需求的交易人來說,是降低未來價格不確定性風險的有效工具。此外,期貨市場也能讓交易人透過市場價格波動獲利,並反映未來現貨市場的價格預期。


作為商品供應者,期交所致力于提供豐富的商品線,滿足機構法人和投資人的多元需求。吳自心提到,若外資希望進入台灣市場進行避險,必須有一個活躍的期貨市場來支持。為此,期交所积极响应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打造全天候交易的期貨市場。目前,台灣期貨市場的交易時間已達19小時,共有32項商品適用夜盤交易,並計劃持續擴大適用範圍。


期交所去年7月推出的微型臺指期貨與臺灣中型100期貨,以及今年6月27日推出的「周五到期臺指選擇權」,都是為了提升交易人的短期避險與策略調整靈活性。目前,期交所提供四大類別約300項期貨上市,包括股價指數、個股、商品及匯率等,今年度交易總量約為1.7億口,為市場提供避險增益的管道,並幫助資產管理業者進行跨資產配置及風險管理。


在談及台灣資本市場近年來的推手之一——ETF市場時,吳自心表示,期貨市場可以從兩個面向促進ETF市場的發展。首先,對於資產管理業者來說,期貨及選擇權是發行ETF的重要工具,可以更精準地複製所追蹤指數的報酬,並發行槓桿型及反向型ETF。其次,對於持有ETF的交易人來說,可以利用ETF期貨進行避險、套利等操作,形成不同的交易策略。


為減少指數追蹤誤差,期交所透過持有臺股期貨調整部位,以更精準地追蹤標的指數報酬。在發行槓桿型與反向型商品方面,期貨及選擇權因具槓桿特性且追蹤指數效果良好,成為資產管理業者的重點工具。目前,期交所共掛牌23檔ETF期貨,涵蓋大型市值、高科技半導體、ESG等市場熱門主題。此外,為應主管機關開放發行主動式ETF及被動式多資產ETF的政策,期交所也規劃推出相對應的期貨,以提供更完善的交易與避險工具,並增進期現貨市場的流動性與交易效率。

隨著暑假假期即將來臨,許多國人紛紛計劃出國旅行,旅平險與旅遊不便險的需求因此不斷攀升。為滿足消費者對旅遊安全保障的需求,各產險公司紛紛推出升級方案,以提供更全面、實用的保障服務。


在眾多升級方案中,南山產物保險推出的「金平安PRO 5」格外受到矚目。該方案新增了新型流感及登革熱的保障,最高保額達到2,000萬元,特別適合長途旅行或前往歐洲等地的旅客。


除了南山產物保險外,其他產險公司如安達產險、旺旺友聯、台灣產物、華南產物、新光產物以及富邦產險也陸續推出升級方案。例如,富邦產險在其海外醫療加值或申根方案中,針對日本地區新增了住院醫療費用代墊服務,最高可代墊500萬日圓,以減輕旅客在海外面臨的醫療費壓力。


富邦產險還表示,旅客若在出國期間不幸感染新型A型流感、新冠併發重症、登革熱等法定傳染病,可申請門診、急診及住院费用的理賠。此外,公司還擴充了全球緊急救援服務,並提供即時線上翻譯,以及最高6萬美元的醫療專機轉送服務。


其他產險公司如安達產險則提供10萬美元海外醫療代墊及最高300萬元第三人責任保障;華南產險、台灣產物則與IC Care平台合作,提供24小時線上醫療諮詢服務;旺旺友聯則提醒消費者應及早投保,並謹慎規劃保額與保障內容。


業內人士強調,近年來旅遊風險管理已從單一事故理賠,轉向「醫療保障+不便險+緊急救援」的全方位模式。未來,產險商品的設計將更加強調即時支援與在地化醫療服務,特別是在疫情後,消費者對法定傳染病的保障重視度大幅提高。

隨著暑假季節的到來,許多台灣民眾計劃出國旅行,這也帶動了旅平險與旅遊不便險的需求急速上升。在這波趨勢下,台灣的產險業者也紛紛加強商品內容,提升旅遊保障的質量。其中,富邦產險便是這些產險業者中的佼佼者。


富邦產險近日推出全新升級方案,將「法定傳染病」納入其旅行綜合險的保障範圍。截至目前,已有超過半數的產險旅行綜合險提供了這項保障,而其他產險公司也正在評估是否加入。這項新保障涵蓋了新型A型流感、新冠併發重症、登革熱等法定傳染病,旅客在出國期間不幸感染上述疾病,門診、急診及住院費用均可申請理賠。


除了擴大保障範圍,富邦產險還提供了全球緊急救援服務,並針對日本地區的旅客,新增了住院醫療費用代墊服務,最高可代墊500萬日圓。若旅客投保了富邦產險的海外「醫療加值或申根方案」,在日本住院時,可憑「住院醫療費用代墊擔保償還證明書」獲得國際SOS的代墊服務,減輕旅遊中的醫療費壓力。


富邦產險的緊急醫療事故處理方案十分完善,SOS團隊可以協助推薦當地醫療機構、安排專業醫師,並提供即時線上翻譯服務。在必要時,還可申請最高6萬美元的醫療專機轉送服務,確保旅客的安危。


除了富邦產險,其他產險公司也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升級方案。例如,南山產險的「金平安PRO 5」方案新增了新型流感及登革熱保障,最高保額達2,000萬元,適合長天期或歐洲旅遊;安達產險則提供了10萬美元海外醫療代墊及最高300萬元第三人責任保障;華南產險和台灣產物則與IC Care平台合作,提供24小時線上醫療諮詢服務。


旺旺友聯則提醒消費者,若有旅平險需求,應盡早投保,並謹慎規劃保額與保障內容。以班機延誤為例,許多商品在颱風警報發布後即暫停投保,因此建議旅客將有限的保費預算優先分配在人身意外及法定傳染病醫療保障上,以提升旅遊安全。


產險業者強調,近年來旅遊風險管理已從單一事故理賠轉向「醫療保障+不便險+緊急救援」的全方位模式。未來的商品設計將更加注重即時支援與在地化醫療服務,特別是對法定傳染病的保障,消費者的重視度將會進一步提高。

台灣金融龍頭富邦金控,不僅在市場上扮演著領先的角色,更在推動產業與社會的永續發展上,不遺餘力地展現其責任與影響力。近期,富邦金控正式發布2024年永續報告書,再次強調對於綠色金融的堅定承諾,並展現其四大ESG策略的具體成果。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報告中提到,金融業是引領台灣走向淨零轉型之路的重要推手。他強調,富邦金控將善用資金流、資訊流和影響力,帶領資本市場迎戰永續發展的挑戰。

在「低碳策略」方面,富邦金控與其子公司積極支持產業的低碳轉型,並提出了具體的「脫碳」計劃。目標是到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燃料煤相關產業;到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產業。

「數位策略」則是富邦金控另一項重要的發展方向。去年,富邦金控成功舉辦了首屆生成式AI黑客松,吸引了61組團隊參與,並驗證了23項場景的可行性。台北富邦銀行也推出了「Fubon+」行動銀行,整合了信用卡、保險、投資、證券等多項金融服務,並內建智能系統,為客戶提供即時的理財建議。

對於「激勵策略」,富邦金控積極提升育兒與家庭照護福利。除了持續提供每胎新生兒10萬元的補助外,去年6歲以下育兒補助也提升至2.4萬元。從今年開始,富邦金控還將擴大員工持股信託福利,預計每年將投入超過8億元的公提金,增幅超過6成。

在「影響策略」方面,富邦金控不斷擴大對社會的貢獻。去年,富邦金控投入移工普惠金融行動,並深化防詐行動與教育。台北富邦銀行與刑事局及國內銀行聯合成立了「鷹眼識詐聯盟」,至去年底已有36家銀行加入,覆蓋超過4,600家營運據點。此外,富邦人壽、富邦產險和富邦證券也積極參與防詐教育,提高公眾對於金融詐騙的警覺性。

總結來說,富邦金控通過綠色金融、數位轉型、員工福利和社會貢獻等多方面的不懈努力,不僅提升了自身的競爭力,也為台灣社會的永續發展貢獻了力量。未來,富邦金控將繼續秉持這種責任與創新的精神,與社會各界攜手共創包容力的永續未來。

【台灣新聞】達明機器人即將上市,規劃現金增資拓展市場


台灣協作型機器人手臂領軍廠商達明機器人,於近日公告將進行上市前現金增資案。該公司預計發行128,000股普通股,每股發行價格為230元新台幣,總計募資金額達29.44億元。這一策略將為達明機器人的發展注入新動力,並助力其在國際市場上拓展更廣闊的空間。


達明機器人,作為廣達集團的子公司,其母公司廣明科技以SSD、HDD代工為主,對達明機器人的持股達近8成。該公司主打產品為具有視覺辨識功能和AI推論能力的協作型機器人手臂,主要銷售市場包括歐美、中國大陸、台灣及日本等地。


根據達明機器人的公告,此次增資發行的12,800股普通股中,10%將保留給員工認購,餘下的90%將由推薦證券商進行上市前公開承銷。此舉不僅將吸引更多投資者關注,也將提升公司治理結構的透明度。


達明機器人預計將於第三季從興櫃市場轉為上市,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市場上的能見度和競爭力。儘管第二季營收較去年同期減少,但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累計營收達8.91億元,年增長達16.35%,顯示了其穩定的發展勢頭。


面對美中關稅戰的影響,達明機器人表示,由於美國市場占比僅5%,因此受影響不大。不過,公司仍保持警惕,並已在美國印第安那州擴充服務團隊,為當地客戶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持,並為未來可能的市場變化做好準備。

炎炎夏日,酷熱難耐,這波熱浪不僅讓人食欲大減,更對台灣的火鍋市場造成衝擊。根據市場調查,近期來客數普遍下滑1至3成,為了固守暑假業績,各大餐飲集團紛紛出奇招,展開「搶救火鍋大作戰」。


其中,這一鍋集團率先發起活動,即日起至8月31日,凡內用顧客出示當日手機天氣APP,即可根據當日氣溫享受指定食材折扣。例如,攝氏34度時可享66折、35度則是65折,提供20道熱門食材供顧客選擇,這種創新的促銷方式在火鍋市場尚屬首見。


王品集團則是旗下五大鍋物品牌聯合舉辦「鍋民運動會」,活動時間從即日起至8月底。顧客帶著運動獎盃或照片消費,即可獲贈指定菜色。同桌的顧客若穿運動服用餐並拍照打卡,還可享受指定套餐88折的優惠。此外,平日周一到周四,祖孫三代穿運動服進店用餐,爺奶更可享指定套餐5折的優惠。


乾杯集團旗下的鍋物品牌黑毛屋,則推出新品「切落火山壽喜燒」。這款新品將A5和牛的切落肉收集起來,再薄切作為壽喜燒食材,每份150公克堆疊成火山造型,澎湃上桌,以高CP值吸引顧客。


馬辣集團則將台北六家門市升級為「馬辣酒牆麻辣鍋」,享受升級優惠卻不加價。平日午餐僅需698元起,即可無限享用百種餐食與潮飲。另外,7月底前,當月壽星或證件號碼中對中「6、7、8」任兩碼(可重複,例如66、77)的顧客,全桌可免費升級「XXL大蛤免費吃到飽」。


晶華酒店集團則是引進日本廣島的「檸檬涮涮鍋」,即日起至9月30日,在台北晶華酒店〈三燔本家〉以及北投晶泉豊旅〈三燔北投〉的日式鍋物料理同步開賣,為顧客帶來全新的味覺體驗。

中秋節將至,台灣百年糕餅老店郭元益再度展現其創新精神,與日本知名品牌森永牛奶糖攜手合作,推出限定月餅禮盒,為今年的中秋節增添新風味。郭元益副總經理郭建偉表示,今年中秋禮盒不調漲,預計將帶動中秋業績年增長達一成。


郭建偉強調,今年原材料價格相對穩定,包括小麥、麵粉、糖、蛋等,讓郭元益得以維持中秋禮盒價格不變。他提到,每年中秋的重點推廣產品——蛋黃酥,不僅擴大了新客群,也為這個百年品牌注入了創新活力。


儘管上半年受關稅匯率影響,消費信心一度受挫,但郭元益的業績仍維持持平。郭建偉對下半年持「保守樂觀」的態度,並期待在傳統糕點的基礎上,創造更多新商機。


郭元益每年製造的酥餅類糕點超過450萬顆,其中mini系列和招牌酥皮系列如精品蛋黃酥、鳳梨奶黃酥、冰沙餡餅等,銷售持續成長。今年中秋,郭元益推出兩款限定禮盒,一款是結合人氣IP「卡娜赫拉的小動物」,另一款則是與森永牛奶糖合作的「森永牛奶糖Q心餡餅」,預計將帶來新話題。


郭元益指出,台灣的糕餅品牌中,除了郭元益,還有玉珍齋、犁記、舊振南等百年老店。過去以喜餅聞名的他們,隨著台灣婚俗習慣的變化,伴手禮的營收貢獻已佔總營收的7成,其中一半來自國際觀光客的採購。

漢康生技近期在創新免疫療法新藥HCB101的研發上取得了重要進展,該藥在臨床一期試驗中成功達到關鍵里程碑。根據最新資料,三名晚期實體瘤患者在接受高劑量HCB101治療後,未出現劑量限制性毒性或嚴重不良事件,顯示了藥物的良好耐受性。


HCB101是一款針對CD47–SIRPα路徑的新型單功能融合蛋白生物藥,該路徑是腫瘤細胞逃避免疫系統攻擊的重要機制。透過阻斷CD47的「別吃我」訊號,HCB101能夠恢復巨噬細胞對腫瘤細胞的吞噬功能,並活化T細胞,從而強化人體的先天免疫反應。


在先前的試驗中,HCB101在5.12mg/kg劑量下已顯示出初步的抗腫瘤活性,一名晚期頭頸癌患者的腫瘤明顯縮小。此次成功突破至18mg/kg劑量,並未出現毒性反應,進一步證明了藥物的安全性,並展現了其寬廣的治療窗口。


漢康生技強調,HCB101自研發初期就採用了差異化設計,具備高度泛腫瘤適應性、靶點飽和劑量低等優勢。該藥已在超過80種腫瘤異種移植動物模型中展現顯著療效,未來適應症拓展空間廣闊。


與其他開發進度較前的同類藥物相比,HCB101在安全性設計上具有競爭力,並在單藥與聯合治療策略中展現高度潛力。漢康團隊已規劃進行更高劑量的探索,並啟動多項針對不同實體腫瘤類型的聯合療法臨床試驗。


未來,漢康生技將持續深化臨床與策略布局,與國際臨床中心與研發機構合作,致力於將HCB101發展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免疫治療藥物。若後續試驗結果持續正向發展,HCB101有望為全球晚期實體瘤病患帶來新的治療選擇,改寫免疫腫瘤治療的新篇章。

近期,全球投資市場受到地緣政治衝突與關稅變動的影響,整體呈現謹慎的投資氛圍。在這樣的背景下,台新證券洞察市場趨勢,推出一系列投資大禮包,旨在幫助客戶提前部署下半年財富管理,把握市場先機。


根據台新證券的分析,近年來投資人對資產結構的優化日益重視,不僅關注ETF定期定額、海外股票配置,還包括策略性配置債券等多元金融商品。這種多元化的投資行為反映了投資人對於市場環境變化的敏感度以及對於長期投資的認識。


隨著市場的震盪和資訊流通的加速,投資人對金融機構提供的投資平台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台新證券強調,新世代投資人除了關注商品的多元選擇外,更看重資訊透明度和服務穩定性,這些都是建立客戶信任感的重要因素。


為滿足客戶需求,台新證券採取雙軌策略來優化交易平台。一方面,積極升級數位平台,從開戶管道、智慧下單到主題式投資篩選,全面提升操作效率和決策信心。另一方面,建立以客戶為核心的回饋機制,提高用戶黏著度,協助客戶在市場挑戰中穩健進行理財規劃。


對於新開立證券戶和信用戶,台新證券提供最高6,000元電子下單手續費抵用金,並在交易達標後再獲得6,000元即享券及iPad等多項好禮。此外,對於融資客戶,台新證券也推出了專屬的回饋方案,每月交易成長都有獎金可領,最高每月可達3萬元,活動時間從即日起至年底。


台新證券建議,理財不應等到領到年終獎金才開始,及早行動和立即投入才是啟動財富升級的第一步。該公司強調,理財是一場長期的積累與規劃,透過實質的回饋,台新證券希望成為每位投資者在理財道路上的堅強後盾。

近期,台灣房地產市場開工率下滑,對建商的拉貨動能造成影響,同時,對等關稅政策的實施也使得科技建廠計畫放緩。這一連串因素對國內預拌混凝土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市場預期下半年訂單成長速度將放緩,營運將呈現「量縮價穩」的趨勢。


台灣預拌混凝土公會預估,2025年全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將年減5%~8%。其中,台泥(1101)和亞泥(1102)旗下的預拌混凝土事業部,以及國產建材(2504)等企業,均預計下半年訂單成長速度將緩慢。


台泥分析,去年房地產開工率預期將比去年下滑,加上缺工導致工程進度放緩,對全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持保守態度。而亞泥旗下的亞東預拌混凝土則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受到政府打房政策影響,預計下半年市場狀況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出貨量將與去年持平或小幅減少。


國產建材去年預拌混凝土總銷貨量約為582萬立方米,公司指出,國內房市受經濟、政策與市場供需影響,預計將呈現量縮價跌,對預拌混凝土的需求不如去年強勁,目標是今年銷售數量與去年持平。


預拌混凝土業者還指出,公共工程和建商因缺工而動工進度放緩,也是預拌混凝土廠對下半年訂單能見度保守、出貨減少的原因之一。


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去年國內預拌混凝土出貨量在4,000萬~4,200萬立方米之間。公會預期,2025年全年預拌混凝土總出貨量將跌破4,000萬立方米。


市場分析,國內第三季預拌混凝土牌價維持在每立方尺3,000元上下,雖然出貨量小幅下滑,但由於高端及低碳產品出貨比例增加,整體獲利能力應可維持去年水準。

耐特科技材料(8058)在15日以52元參考價成功登錄興櫃,市場對其預期看好,開盤即跳空開高,大漲19%至62元,盤中最高點更是觸及88元,蜜月行情相當強勁。法人預測,耐特以高階塑膠複合材料切入半導體市場,近年來發展穩定,加上BBU防火/防延燒材料需求旺盛,將對營收產生挹注,今年營收有望挑戰兩位數成長。


耐特科技6月份營收達2.3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2.78%;今年上半年累計營收12.83億元,年增11.21%。去年全年營收為23.7億元,年增長12.78%,毛利率28%,稅後純益1.45億元,年增長115.74%,每股稅後純益(EPS)2.27元。


法人分析,耐特科技與家登合作後,順利切入半導體領域,並已打入晶圓大廠的供應鏈,切入先進製程所需高潔淨載具材料,半導體市場成為公司當前重要的成長動能。2023年半導體營收占比3.23%,預計2024年將大增到9.47%,今年有望持續增加。耐特的優勢在於客製化研發及一站式服務,如協助客戶熱模擬導入設計,提供防範、開模、試模、設計更改或調整配方等全方位支持。


在產品方面,耐特科技近年來以高階塑膠複合材料切入半導體市場,並開始出貨AI伺服器防延燒電池盒複合材料,這兩項產品將對營收產生顯著提升。此外,其餘應用領域也保持穩定成長,預計今年營收有望挑戰兩位數成長。


耐特科技先前表示,彰化、上海半導體材料潔淨產線已啟用,IC承載盤材料產線也在5月完成,未來將逐步進入光罩盒及先進封裝載具領域,預計第四季IC承載盤材料產品將可放量。


在BBU方面,3.5kW及5.5kW規格產品已通過驗證,而8.5kW及12.4kW規格產品正進行驗證中,預計今年底將通過並量產。上半年BBU材料營收已超越去年全年,預期BBU材料和半導體載具材料將成為今年主要成長動能。


面對新台幣匯率強升的影響,耐特科技指出,由於許多原料以美元採購、客戶以美元計價購買,兩者相互沖抵,對營運影響不大。

臺灣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近日在論壇上強調,為了實現創新板成為「亞洲那斯達克」的宏偉目標,證交所將不斷優化創新板制度,並加大資源投入,以打造一個更具國際競爭力、彈性及對創新企業友善的制度環境,讓臺灣成為全球新興產業與國際投資者的新熱點。


行政院長卓榮泰於「壯大資產管理 迎向黃金年代 高峰論壇」中宣布,政府將持續推動「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五大政策,其中之一便是鬆綁法規,將臺灣打造為「亞洲那斯達克」,利用臺灣高科技產業的優勢和成熟開放的資本市場,吸引更多國際優質創新與科技企業來臺發展。


證交所於2021年推出的創新板,正是為了落實上述願景。未來,證交所將配合政策持續鬆綁相關制度,積極推動創新板向「亞洲那斯達克」目標邁進。


林修銘在論壇演講中提到,創新板專注於具有「未來發展性」的產業,尋找那些「願意且有能力改變」的創新企業,並積極尋找那些具有故事性、指標性並佈局國際市場的優質公司。創新板採取國內外並進策略,立志成為「亞洲那斯達克」,挖掘下個獨角獸。


臺灣擁有全球最完整、最具競爭力的半導體、人工智能(AI)及資通訊產業供應鏈,並具有深厚的創新發展基礎。創新板專注於高成長潛力和科技含量的新經濟產業,特別關注於結合軟硬韌實力的輕資產企業,涵蓋領域包括AI、物聯網(AIoT)、資安管理、智慧醫療、機器人、無人機、衛星通訊、綠能環保及智慧製造等未來關鍵產業。


證交所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新經濟產業上市占比已超過3成,顯示臺灣資本市場對新興產業領域的強大吸引力。創新板至今已累積超過20家創新企業成功掛牌,今年已有3家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資安及智慧移動等領域的創新企業也高度肯定創新板的價值,計劃今年度提出申請。


證交所表示,自今年初創新板已取消合格投資人限制,並提升創新性審查的嚴謹度,創建了彈性且友善的籌資環境。市場流動性已顯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創新板成交值已超過2024年全年。下半年將推出更多創新板專屬流動性提升獎勵措施,為市場注入更多資金活水與動能。

為了協助創新板企業提升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管理能力,臺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特別舉辦了「溫室氣體盤查實作課程」。這項課程旨在幫助企業應對國際永續規範和氣候變遷風險,並為其永續資訊揭露和法規遵循打下堅實基礎。


證交所強調,這是證交所首次針對創新板企業舉辦的ESG訓練活動。活動由證交所公司治理部代表主持開場致詞,詳細解釋了證交所推動創新板永續訓練的初衷和方向,即希望創新板公司在發展業務的同時,也能建立穩健的永續管理架構。


創新板企業多屬於新興產業,擁有高技術含量和巨大的成長潛力。其中,綠能環保類股在創新板中的占比高達20%,形成了明顯的綠色聚落效應。然而,隨著永續法規和揭露標準的日益嚴格,企業面臨著複雜的揭露規範,對於成長中的企業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因此,證交所推動了這一「創新板企業ESG訓練」系列課程,以提供實務導向的支援服務。


本次課程內容包括「盤查邊界及排放源鑑別」、「溫室氣體量化及計算」以及「程序文件化」三大主題。透過專業講師深入淺出的說明和演練,幫助企業實際理解盤查架構和執行流程,同時提升資料品質和管理效率。


講師來自臺灣綠色生產力基金會,擁有多年在政府淨零政策推動和企業輔導實務的豐富經驗。講師的授課內容結合了理論與實務,獲得了與會企業的高度肯定。


證交所表示,未來將繼續規劃多元化的ESG訓練和輔導資源,並深化與專業機構的合作,以幫助創新板公司應對永續法規的挑戰,強化氣候韌性與資訊透明度,共同打造一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永續資本市場。

台股今日在美國晶片大廠輝達宣布H20晶片解禁對中國出口的利多消息下,重啟上攻模式,台積電(2330)股價強勁攀升,帶動大盤指數上漲。台股指數終場收於22,835.94點,上漲220.97點,期指則收在22,810點,期現貨逆價差達25.94點。


在法人多單增加的推動下,三大法人淨多單增加3,712口至1,856口,其中外資淨空單減少4,521口至55,352口。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份台指期淨空單減少1,821口至3,536口。


選擇權方面,周買權最大未平倉量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未平倉量落在22,500點;月買權最大未平倉量落在23,000點,月賣權最大未平倉量落在21,000點。全月份未平倉比由1.14上升至1.31,期交所VIX指數下降0.8至22,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為-1.58億元,賣權淨金額為-0.25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多。


永豐期貨分析,台股今日開盤延續美股整理格局,市場情緒偏向觀望,但盤中受輝達H20晶片解禁消息影響,AI概念股重拾動能,台積電股價強勁上漲,帶動大盤翻紅上攻。指數終場站穩22,800點整數關卡,並創下波段收盤新高。


台積電股價回到關稅消息爆發前的價位區間,顯示資金信心恢復,市場對大型權值股的接受度提升。儘管短線多頭結構穩固,但指數進入年初高檔區,需留意潛在的解套與獲利了結壓力。盤面結構觀察,資金集中在大型電子與部分具題材的AI族群,類股輪動略收斂,操作難度提升。


元富期貨則指出,台指期再創波段新高點,站穩在所有均線之上,下方持續走升的月線可作為短期支撐。後續關注美股財報季將於15日展開,由大型銀行股打頭陣,預期企業若交出亮眼財報,有望再次點燃美股漲勢。

台股於昨日(15日)迎來一場強勁上漲,這波漲勢主要受到輝達H20晶片解禁的正面影響。台積電(2330)股價在這則消息的推動下,重新展開攻勢,終場收盤於22,835.94點,台指期則上漲至22,810點,期現貨逆價差達25.94點。


三大法人淨多單增加3,712口至1,856口,其中外資淨空單減少4,521口至55,352口。在十大交易人中的特定法人,全月份台指期淨空單減少1,821口至3,536口。選擇權未平倉量(OI)方面,周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周賣權最大OI落在22,500點;月買權最大OI落在23,000點,月賣權最大OI落在21,000點。全月份未平倉比(put/call ratio)由1.14上升至1.31,期交所VIX指數下降0.8至22。外資台指期買權淨金額-1.58億元,賣權淨金額-0.25億元,整體選擇權籌碼面偏多。


永豐期貨分析師指出,台股開盤延續美股整理格局,市場情緒偏向觀望。然而,盤中輝達宣布H20晶片將可對中國出口的消息一出,市場立馬轉變,AI概念股重拾動能,台積電股價強勁上漲,突破1,110元大關,帶動大盤翻紅上攻。收盤時,台股成功站穩22,800點整數關卡,並創下波段收盤新高。


台積電回到關稅消息爆發前的價位區間,顯示資金信心恢復,市場對大型權值股的接受度提升。雖然短線多頭結構穩固,但指數進入年初高檔區,需留意潛在的解套與獲利了結壓力。盤面結構觀察,資金集中於大型電子與部分具題材的AI族群,類股輪動略收斂,操作難度提升。總體而言,台股中期仍維持偏多格局,短線震盪加劇、漲勢急促,操作上建議不宜過度追價,應聚焦基本面具支撐的產業龍頭,並留意盤中高檔拉回的布局機會。


元富期貨則表示,台指期於昨日再創波段新高點,並站穩在所有均線之上。下方持續走升的月線可作為短期支撐。後續關注美股財報季將於15日展開,這是關稅戰後的第一個財報季,預期大型銀行股將打頭陣。若企業能交出亮眼財報,有望再次點燃美股漲勢。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對外關稅政策的進展,對全球市場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根據<永豐期貨>的分析師高秉宏提供的信息,目前川普已經陸續對多國商品加征關稅,幾乎都超過了25%。這一政策將對全球貿易格局產生深遠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關稅實施時間延至8月1日,這為各國提供了談判的空間。然而,讓人意外的是,目前公布的關稅清單中,日本、南韓、加拿大等國家都意外地出現在市場上。而台灣目前尚未被列入關稅清單,這一情況讓市場對台灣的未來走向保持著密切關注。


在台灣本土,市場對台積電的法說會議充滿期待。這次會議將對市場中長線的發展趨勢產生重要影響。除了景氣循環之外,美國關稅和匯率的影響,以及製程技術的推進和全球布局,都被視為短線影響台股的重要因素。


關於美國對台灣的關稅問題,先前有傳言稱台灣可能會被課徵15%或20%的關稅。然而,川普對歐盟、墨西哥輸美商品開徵30%關稅的舉動,讓市場對未來的關稅政策充滿疑慮。在這種情況下,台灣股市和匯市都出現了觀望的氣氛。


美國6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數據將對市場產生重要影響。如果數據高於市場預期,將顯示美國景氣仍在擴張,這將會加強市場對美元的需求,進而使美元持續走強,對非美貨幣帶來壓力。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曾經指出,台幣每升值1%,毛利率將下滑0.4個百分點。雖然台積電有技術門檻可以轉嫁下游成本,但對於組裝代工的電子廠來說,台幣升值可能只能承受。在近期台幣有望鬆口氣的情況下,投資者可以關注因台幣走貶而有望提升毛利的中小型電子族群。

近期,美股市場表現亮麗,特別是科技股的強勢上漲,讓那斯達克指數再度創下歷史新高,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波漲勢背後,除了AI與半導體等題材受到資金青睞外,中美科技貿易合作的積極訊號也為市場帶來信心。中國反壟斷監管機構近日批准新思科技以350億美元收購工程模擬軟體公司Ansys,被視為中美科技貿易鬆動的象徵,可能為新貿易協議鋪路。


新思科技收購案的通過,對台灣相關供應鏈帶來正面影響,包括晶片設計服務的IP廠(如世芯-KY、M31)、EDA工具商及ASIC設計業者,皆受到心理層面的提振。不過,市場整體仍保持觀望態度,台指期多方信心猶在,但在美國CPI數據及大型企業財報尚未公布前,資金普遍偏向謹慎。


展望本周,台積電將召開法說會,市場預期若公司上修全年展望,將有望進一步支撐權值股表現,穩定大盤。然而,川普是否對台灣實施新的對等關稅措施,仍是市場的潛在變數,將影響資金信心與外資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