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股基金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累計近一季成長近2成,顯示投資者對台股信心穩定提升。近期,由於關稅利空影響逐漸淡化,資金大舉回流台股,帶動主動式操作台股基金規模攀升。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截至6月底,台股基金規模較前一個月增加356.1億元,達到5,883.9億元,超越去年12月的5,875.2億元,創下新高紀錄。
其中,23檔台股基金在近一季獲得淨申購逾億元,推動基金規模同步增長。這些基金包括復華、安聯、統一、國泰、野村、瀚亞等知名投信公司旗下的招牌基金,累積報酬約有2~3成。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呂宏宇指出,若關稅政策不確定性消除,加上AI相關應用蓬勃發展,將對台股下半年走勢形成支持。因此,他採取中性偏多的操作策略,並以AI為布局成長題材的主軸。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則表示,美國ISM指數目前處於低檔區,若關稅影響降低、Fed重返降息路徑,美國經濟動能有望再提升。雖然台灣經濟因高基期可能使成長動能降低,但仍有正面發展的機會。他建議投資者除以電子股為主,也應搭配內需消費、航空等傳產題材,掌握類股輪動行情。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隨著川普關稅議題陸續底定,部分指標國家的稅率結果相對正向,有利支撐市場信心。此外,重要法說會相繼登場,半年報表現與未來展望陸續揭曉,匯率議題對半年報的影響亦有望利空出盡,盤面資金健康輪動,台股展望正向。
野村投信強調,台股基本面仍具韌性,AI伺服器與高階製程需求持續提升。該公司聚焦AI應用鏈中具實質出貨與毛利優勢的個股,包括台積電概念股、矽光子元件、AI伺服器、散熱與高速傳輸等關鍵零組件供應商。
近期,台股市場在多頭走勢的帶動下,基金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累計近一季成長近2成,表現遠超整體境內基金。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最新統計,至6月底,台股基金規模達到5,883.9億元,較前一個月增加356.1億元,這是繼去年12月後的又一高峰。其中,23檔基金近一季獲淨申購逾億元,對基金規模的增長起到了關鍵作用。
在這波基金規模擴張的浪潮中,復華投信的幾檔招牌基金表現亮眼,如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呂宏宇管理的基金,以及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管理的基金。呂宏宇對於下半年台股的展望持中性偏多態度,並將AI應用作為布局成長題材的核心。趙建彰則認為,在美國ISM指數低檔以及Fed可能降息的背景下,台灣經濟仍有望保持正面發展,並強調將會以電子股為主,並結合內需消費、航空等傳產題材,把握類股輪動行情。
安聯投信的台股團隊則是對於川普關稅議題的底定感到樂觀,認為這將有利於市場信心的提升。他們並指出,隨著重要法說會的陸續舉行以及半年報的揭曉,匯率對半年報的影響也將減弱,這將進一步促進盤面資金的健康輪動,對台股的展望保持正面。
野村投信則聚焦於台股的基本面,強調AI伺服器與高階製程的需求持續上升,並將資金配置於AI應用鏈中具有實質出貨和毛利優勢的個股,如台積電概念股、矽光子元件、AI伺服器、散熱與高速傳輸等關鍵零組件供應商。
近期台股市場在多頭走勢的帶動下,基金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累計台股基金規模近一季成長近2成,顯示投資者對台股的信心逐漸恢復。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截至6月底,台股基金規模較前一個月增加356.1億元,達到5,883.9億元,成功突破去年12月的5,875.2億元紀錄。
在這波基金規模的增長中,有23檔基金在近一季獲得淨申購逾億元,帶動基金規模同步增長。這些基金包括復華、安聯、統一、國泰、野村、瀚亞等旗下知名基金,其中累積報酬約有2~3成。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呂宏宇表示,隨著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逐漸消除,加上AI相關應用蓬勃發展,台股下半年走勢有望持續看好。他採取中性偏多的操作策略,並將AI作為布局成長題材的主軸。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則指出,美國ISM指數目前處於低檔區,若關稅影響降低、Fed重返降息路徑,美國經濟動能有望再提升。雖然台灣經濟因高基期可能使成長動能降低,但仍有正面發展的潛力。他建議投資者除以電子股為主,也應搭配內需消費、航空等傳產題材,掌握類股輪動行情。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隨著川普關稅議題陸續底定,部分指標國家的稅率結果相對正向,有利支撐市場信心。加上重要法說會相繼登場,半年報表現與未來展望陸續揭曉,匯率議題對半年報的影響亦有望利空出盡,盤面資金健康輪動,台股展望正向。
野村投信則強調,台股基本面仍具韌性,AI伺服器與高階製程需求持續提升。他們聚焦於AI應用鏈中具實質出貨與毛利優勢的個股,包括台積電概念股、矽光子元件、AI伺服器、散熱與高速傳輸等關鍵零組件供應商。
近期台股市場在利空因素淡化下,表現亮眼,資金回流潮帶動主動式操作台股基金規模再創歷史新高。根據投信投顧公會最新統計,截至6月底,台股基金規模較前一個月增加356.1億元,達到5,883.9億元,超越去年12月的5,875.2億元,創下新高紀錄。這主要得益於5月、6月台股的多頭走勢,使得台股基金規模大增近千億元,增幅達19.3%,表現遠超過整體境內基金的3.5%。
在這波基金規模增長的潮中,有23檔基金在近一季獲得淨申購金額超過億元,其中不乏復華、安聯、統一、國泰、野村、瀚亞等知名投信旗下明星基金。這些基金在同期內累積報酬率約有2至3成,表現十分亮眼。
復華全方位基金經理人呂宏宇對於未來市場持中性偏多的看法,他認為,隨著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逐漸消除,以及AI相關應用的蓬勃發展,將對台股下半年走勢形成支撑。因此,他仍採取中性偏多的操作策略,並將AI應用作為布局成長主題的核心。
復華中小精選基金經理人趙建彰則指出,美國ISM指數目前處於低檔區,若關稅影響降低,聯邦儲備銀行(Fed)重返降息路徑,美國經濟動能有望再提升。雖然台灣經濟因高基期可能導致成長動能降低,但展望依然正面。他建議投資者除了以電子股為主,還可搭配內需消費、航空等傳產題材,以掌握類股輪動行情。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認為,隨著川普關稅議題陸續解決,部分指標國家的稅率結果相對正面,有利市場信心。此外,重要法說會、半年報表現與未來展望陸續揭曉,匯率議題對半年報的影響也將有望利空出盡,盤面資金健康輪動,台股展望正向。
野村投信則強調,台股基本面仍具韌性,AI伺服器與高階製程需求持續提升。該公司聚焦於AI應用鏈中具有實質出貨與毛利優勢的個股,包括台積電概念股、矽光子元件、AI伺服器、散熱與高速傳輸等關鍵零組件供應商。
近期全球股市一片紅火,許多股市紛紛創下歷史新高。新加坡、英國、加拿大、NASD AQ指數、S&P 500指數、德國、澳洲、巴西等8個股市在7月以來均創下新高,其中新加坡指數更是連續六個交易日創新高,今年以來創新高次數達17次,漲幅達8.49%,帶動東協相關股票基金表現亮眼。
在近一年的表現中,群益東協成長基金上漲11.04%,表現冠軍,統一大東協高股息上漲7.4%,位居次席。市場法人分析,東協國家總經濟數據符合預期,通膨壓力可控,股市評價合理,投資價值逐漸浮現,投資前景看漲,投資人可透過東協相關基金參與行情。
群益投信海外研究團隊指出,東協各國經濟數據表現穩健,製造業PMI多數國家仍處於榮枯線之上,區域經濟增長動能未減。多國政府推動經濟改革政策,有利產業發展和股市表現,中長期投資前景看好。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張諺祺表示,東協市場受中產階級崛起帶動內需升級,經濟成長和企業獲利預期將超越成熟國家。東協國家核心CPI在控制目標內,央行降息空間存在,企業資金成本壓力有望緩解,經濟復甦前景逐漸明朗,股市表現值得關注。
摩根資產管理認為,東協股市反彈主要受到新加坡股市帶動,儘管菲律賓、泰國與馬來西亞股市今年表現不佳,但由於新加坡在東協指數中權重較大,整體東協股市亦獲益。摩根東協基金經理人黃寶麗分析,東協股市在4月關稅戰後受衝擊,但隨著川普關稅信件的發布,負面因素逐漸淡化。
中信投信強調,市場受關稅變數和匯率波動影響,整體觀望氛圍濃厚,但越股值得關注。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觀察當前關稅政策,多數國家變動幅度不大,越南與美國積極溝通,適用較低關稅,反映出積極成效。
金價在4月份創下每盎司3,500美元的歷史新高後,近期內開始在每盎司3,200至3,450美元的範圍內進行橫盤整理。隨著以色列與伊朗衝突的升級,金價未能突破4月份的高點,外資銀行開始重新評估全球市場是否存在足夠的風險因素來推動金價繼續上漲。
渣打銀行分析師指出,美元轉弱,加上地緣風險和央行購金需求的增加,對金價的走勢提供了支持。該行預估,未來三個月內金價目標價將上看每盎司3,400美元,而12個月內可能升至3,500美元。
德意志銀行的主管表示,近年來各國積極將黃金納入儲備體系,以應對地緣政治、美元波動以及通脹等風險的加劇。全球央行黃金購買量已連續三年突破1,000噸。雖然金價近年來屢創新高,漲幅超出外資銀行的預期,但作為避險資產,未來12個月仍有上漲空間,但短期內要有所突破實在是相當困難。
豐銀行貴金屬分析師認為,除了地緣政治、政策及經濟的不確定性外,財政赤字也推動了本輪金價的升勢,並可能持續提供支持。然而,金價的上行空間有限,高企的金價正在抑制關鍵實物需求,各國央行購金規模也可能放緩。同時,儘管礦山增產乏力,回收供應量卻在增加。在貨幣政策方面,若減息幅度小於先前預期,則可能壓低金價,而美國實際利率為正終將拖累黃金表現。
豐銀行貴金屬分析師預估,「去美元化」的趨勢對黃金有利,金價短期內將進一步上升,但隨著風險因素消退及其他因素如美國實際利率等的主導,今年下半年後期金價可能顯現疲態。
星展銀行強調,美國大而美法案(OBBB)的通過將導致赤字和債務的增加,黃金有望成為長期受惠的資產。歷史數據顯示,金價與美國公共債務水平高度正相關,美國公債交換利差走勢亦與金價呈現正向連動。當市場對美國財政前景的疑慮加劇,投資者對美元及美元計價資產的信心往往隨之下滑,轉而尋求黃金等相對具有安全性與抗通脹屬性的資產配置,推動金價走揚。
台灣醫療影像AI領域的領軍企業-雲象科技(7803),今年業績驚人成長,去年營收達台幣1億元,法人預估今年手握訂單已突破2億元,顯示公司在市場上的競爭力與發展潛力。從6月份開始,公司的財報將陸續展現上漲的營收成績。
雲象科技長期致力于醫療影像AI技術的深耕與應用,採取制高點策略,積極拓展歐美與亞洲市場。公司通過多國多中心的臨床研究,提供實證資料,鞏固技術優勢。同時,透過深化國際合作,聚焦癌症診斷領域,不斷推出高精準度的AI診斷解決方案。
目前,雲象科技正在積極開發新一代技術,包括獨家的Gigapixel超高解析度AI訓練方法,以及最尖端的Foundation model AI模型,這些技術的發展將提高AI訓練效率,降低對訓練資料的依賴,為醫學診斷帶來更多元化的AI輔助。
雲象科技董事長葉肇元醫師表示,AI驅動的數位轉型對於病理診斷是一大福音。在全球癌症病患數持續增加,病理科醫師短缺的情況下,AI技術可以成為醫師的第二雙眼睛,提高病理科的運營效率與診斷水準。雲象科技擁有15項專利布局,並發表了20多篇研究論文,其中2篇更是刊載在具有高影響力的《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在國泰創投、廣達電腦、日本小野藥品、中華開發資本以及眾多天使投資人的支持下,2015年成立的雲象科技在台灣市場取得了亮眼的成績。台灣各大知名醫院如臺大、臺大癌醫、長庚、北榮、馬偕、國泰、北醫、萬芳、雙和、彰基、中山附醫及童綜合醫院等均成為其客戶,台灣病理科數位轉型的腳步在亞洲領先。
葉肇元醫師指出,雲象科技未來發展的重點將是積極進行海外布局。在台灣市場累積的豐厚實力將成為其拓展海外市場的強大後盾。在德國,雲象科技的客戶包括圖賓根大學醫院、法蘭克福大學醫院等知名大學醫院,以及在日本的癌症研究基金會有明病院、國家癌症國立中心東病院等,短短3年內已經成為日本數位病理市場的指標性廠商。
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科技於高雄的鋰電池廠近日發生了一起重大火警事故,造成廠區嚴重損毀,並有員工及消防人員受傷。這起事件不僅對公司造成直接損失,也引發了產險業界的關注。
據了解,三元能源科技已投保多張產險保單,以應對可能的風險。在此次火警事故的商業火險中,共有八家產險公司參與分擔,其中旺旺友聯產險承保比重最高,達28.5%。其他承保公司包括國泰世紀產險(承保比重15%)、和泰產險(11.5%)、富邦產險(10%)、台灣產物(3.5%)、新安東京海上產險(3%)、第一保險(3%)與泰安產險(1%)。
台泥集團昨日的股價收於23.35元,下跌0.05元,顯示市場對此事件的關注。此次三元能源自留保險責任比重達24.5%,較一般公司的比例為高,這使得整體曝險雖然較高,但仍在可控範圍內。
業界人士指出,由於電動車和電池等產品在火災時不易撲滅火勢,相關風險評估也較為複雜。因此,未來產險業在承保這類業務時,可能會要求業者負擔更高的自留保險責任比重。
關於自留保險責任比重的概念,就是公司本身也當作一家產險公司來承擔事故風險。產險業者表示,在經歷了防疫保單事件後,整體市場對高風險標的的承保態度也逐漸趨於保守。普遍採取低自留、再保分層的風險控管模式,這樣即使發生重大災損事故,單一業者的風險曝險程度也相對有限。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昨日,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廠區發生了一起嚴重的火警事故,造成廠區嚴重損毀,並有員工及消防人員受傷。這起事故引起了廣泛關注,特別是對於產業安全及保險業的影響。
根據了解,三元能源科技已經投保了多張產險保單,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此次火警事故的商業火險,由八家產險公司共同分擔。其中,旺旺友聯產險承保比重最高,達到了28.5%,其次是國泰世紀產險的15%、和泰產險的11.5%、富邦產險的10%、台灣產物的3.5%、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3%,以及第一保險和泰安產險分別為3%與1%。
台泥集團昨日股價收盤於23.35元,下跌了0.05元。此次三元能源自留保險責任比重達到了24.5%,這一比例比一般公司的比例都要高,儘管整體曝險程度較高,但仍在可控範圍內。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電動車和電池等產品在發生火災時不易撲滅,相關風險評估也較為複雜。因此,未來產險業在承保這類業務時,可能會要求業者負擔更高的自留保險責任比重。
自留保險責任比重是指公司本身也承擔一部分事故風險,就像是一家產險公司一樣。產險業者表示,在經歷了防疫保單事件後,市場對於高風險標的的承保態度變得更加保守,普遍採取低自留、再保分層的風險控管模式,這樣即使發生重大災損事故,單一業者的風險曝險程度也相對有限。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近期,台泥集團旗下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廠區發生重大火警事故,不僅廠區損毀嚴重,員工及消防人員也受到傷害。該公司已投保多張產險保單,此次事故的商業火險由八家產險公司共同分擔。
其中,旺旺友聯產險承保比重最高,達28.5%,其次是國泰世紀產險的15%、和泰產險的11.5%、富邦產險的10%、台灣產物的3.5%、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3%,以及第一保與泰安產險分別為3%與1%。
台泥集團昨日股價收於23.35元,下跌0.05元。該公司此次自留保險責任比重達24.5%,較一般公司為高,雖然整體曝險程度較高,但仍在可控範圍內。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電動車、電池等產品不易撲滅火勢,風險評估較為困難,未來產險業在承保相關業務時,可能會要求業者負擔更高的自留保險責任比重。
自留保險責任比重是指公司本身也承擔事故風險,類似於一間產險公司。產險業者表示,經過防疫保單事件後,市場對高風險標的承保態度變得更加保守,普遍採取低自留、再保分層的風險控管模式,以降低單一業者的風險曝險程度。
高雄市三元能源科技於14日發生嚴重火警,造成廠區損毀,員工及消防人員傷亡。令人欣慰的是,該公司已提前投保多張產險保單,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風險。根據了解,此次火警事故的商業火險由八家產險公司共同分擔,其中旺旺友聯產險承保比重最高,達28.5%,次之為國泰世紀產險、和泰產險、富邦產險、台灣產物、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第一保險以及泰安產險,分別佔比15%、11.5%、10%、3.5%、3%、3%與1%。
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在此次事故中的自留保險責任比重達24.5%,這一比例較一般公司為高,從而使得整體曝險雖然偏高,但仍在可控範圍內。對於此次事故,業界人士指出,由於電動車、電池等產品火勢不易撲滅,相關風險評估也相對複雜,未來產險業在承保相關業務時,可能會要求業者提高自留保險責任比重。
自留保險責任比重,簡言之,就是公司本身也承擔一個產險公司的角色,負擔事故風險。產險業者表示,在經歷了防疫保單事件後,市場對於高風險標的的承保態度變得更加保守,普遍採取低自留、再保分層的風險控管模式,這樣即使發生重大災損事故,單一業者的風險曝險程度也相對降低。
值得注意的是,台泥昨(15)日股價收於23.35元,下跌0.05元,這也反映了市場對於此次事故的關注。隨著電動車和電池產業的發展,相關風險的管理和保險承保將成為業界關注的焦點。
台灣新聞記者報導:
台泥集團旗下的三元能源科技高雄廠區於14日發生嚴重火警,造成廠區損毀並有員工及消防人員受傷。這起事故不僅對廠區造成重創,也讓市場關注到產業風險與保險承擔的問題。
據了解,三元能源科技已投保多張產險保單,此次火警事故的商業火險由八家產險公司共同分擔。其中,旺旺友聯產險承保比重最高,達28.5%,其次是國泰世紀產險的15%、和泰產險的11.5%、富邦產險的10%、台灣產物的3.5%、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的3%,以及第一保險與泰安產險分別為3%與1%。
台泥集團昨日(15日)股價收盤為23.35元,下跌0.05元。此次三元能源自留保險責任比重達24.5%,較一般公司比例為高,雖然整體曝險程度較高,但仍在可控範圍內。
業內人士指出,由於電動車、電池等產品在火災時不易撲滅,相關風險評估也較為複雜。未來,產險業在承保這類高風險業務時,可能會要求業者負擔更高的自留保險責任比重。
自留保險責任比重是指公司本身也承擔一部分風險,類似於一家產險公司承擔事故風險。產險業者表示,經過防疫保單事件後,市場對高風險標的的承保態度變得更加保守,普遍採取低自留、再保分層的風險控管模式,以降低單一業者的風險曝險程度。
為了提供台灣民眾更完善的金融服務,台灣土地銀行大社分行近期完成了重要的遷址大業。這家與當地社區緊密相連的銀行,自1984年開業以來,一直深受當地客戶的愛戴與信任。如今,大社分行正式搬遷至高雄市大社區的大社路78號,並舉辦了盛大的遷址開業暨公益捐贈儀式。
儀式當天,除了有精彩的五鼓陣開場表演外,土地銀行還展現了其企業社會責任,向心路社福基金會及高雄日欣關懷協會捐贈了愛心捐款,這一舉動不僅體現了銀行的社會責任,也顯示了對於弱勢群體的關懷。
新址的設計考慮到各種細節,從動線優化到空間規劃,從視覺效果到金融功能,都全面升級。土地銀行引入了現代化設備,並提供了無障礙空間和視訊手語翻譯服務,打造了一個友善且包容的金融環境。這樣的設施不僅提升了客戶的體驗,也強化了臨櫃金融服務,滿足了該地區企業、商家及民眾的多樣化需求。
為了提供更便捷的服務,土地銀行還積極推動數位服務的升級。他們強化了「個金單一服務平台」的線上服務,並推出了「土銀行動銀行」,將個人金融服務整合至單一平台,提供線上瀏覽金融商品、申辦信用卡及貸款服務等多元功能,確保客戶可以全天候24小時獲得高品質的金融服務。
作為百分百國營銀行,土地銀行堅持「豐厚、和諧、熱誠、創新」的核心理念,深耕台灣市場。不僅推動普惠金融,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還與政府合作,打擊詐欺,構築金融安全生態圈。多年的努力換來了不斐的成果,土地銀行連續5年榮獲金管會頒發的「高齡者及身心障礙者財產信託評鑑績效優良銀行」獎項,並連續6年獲得金管會「金融服務業公平待客原則評核」的績優肯定。
台灣知名食品大廠統一企業,昨(15)日宣布旗下子公司凱友投資將參與萬達寵物私募案,預計以每股55.6元認購494萬4,733股,投資額達2.75億元,這項交易將使凱友投資成為萬達寵物增資後的第二大股東,持股約10%,僅次於持股11.81%的李姓自然人股東。
統一企業表示,此次與萬達寵物的合作,是為了擴大在寵物市場的版圖。統一在零售通路管理、物流配送等方面擁有深厚的基礎,而萬達寵物董事長陳樂維則期望能借重統一在零售領域的豐富經驗,全面提升公司的總倉建置、物流配送、門市營運系統等關鍵環節的效率。
台灣寵物食品與用品市場的規模已於2024年突破650億元,年成長率超過10%,其中寵物食品的占比高達兩成。統一長年深耕此領域,旗下擁有寶多福、寶貝狗等知名品牌,以及近年推出的精品寵物食品Petlife。其中,寶多福的健康機能系列在去年銷售成長達161%。
統一企業強調,其最大優勢在於通路資源,包括全台7-ELEVEN、家樂福超市與量販等超過7,000個據點,這將為雙方合作在商品流通、通路上架與消費者觸及提供強有力的後盾。
此次參與萬達寵物的私募屬於統一的策略性投資,統一看好萬達寵物在寵物零售通路的領導地位以及整體產業的成長潛力。透過雙方的產業經驗與資源整合,將持續拓展生活產業的不同面向,強化多元品牌與通路布局,為未來進軍亞洲市場與跨足海外奠定堅實基礎。
萬達寵物作為國內首家上櫃的寵物零售企業,目前全台有130家門市,旗下品牌包括「寵物公園」、「貓狗隊長」、「凱朵寵物」,並經營「寵日配」、「寵速配」、「毛孩市集」等多元線上購物服務。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5.72億元,年增12.69%,並預計今年將新增15至20家門市。
雙方將攜手拓展亞洲市場,統一集團在國際市場的成功經驗將成為萬達寵物邁向海外的重要推力與合作夥伴。
台灣食品大廠統一企業近期宣布,將應募萬達寵物私募普通股,成功取得萬達寵物10%的股權,並預計獲得1席董事席次。這次合作是統一企業繼3月與萬達寵物攜手舉辦愛心物資認購活動後,雙方深化合作的最新動向。
統一企業強調,此次參與萬達寵物的私募,是基於對寵物食品市場未來發展的看好。透過成為萬達寵物的股東夥伴,統一企業期待未來能與萬達共同探索寵物食品產業的發展機會。
萬達寵物董事長陳樂維表示,引進統一集團這樣在零售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企業,將對萬達寵物在總倉建置、物流配送、門市營運系統效能等多個關鍵環節產生積極影響。此外,雙方也將在會員服務等面向展開深度合作,並共同拓展鄰近亞洲市場。統一集團在國際市場的成功經驗,將成為萬達寵物快速邁向海外的重要推力。
根據財政部統計處的數據,台灣寵物相關產業去年家數達9,292家,銷售金額達443億元。若將食品大廠如統一、大成、福壽等寵物食品計入,市場規模已突破千億元。此次統一企業入股萬達寵物,被視為台灣寵物經濟策略發展的重要指標。
統一企業在寵糧市場發展已久,並以本土品牌市占率第一。近年來,統一企業推出以精品寵食為定位的Petlife品牌,並推出機能優穀糧系列新品。這些新品已在4月於萬達寵物旗下最大通路「寵物公園」門市與全台最大寵物線上平台「毛孩市集」率先銷售。
萬達寵物作為國內首家IPO毛孩股,目前全台通路達130家,旗下品牌包括「寵物公園」、「貓狗隊長」與「凱朵寵物」,並提供「寵日配」、「寵速配」、「毛孩市集」等多元線上購物服務。上半年合併營收達15.72億元,年增率12.69%,去年營收與獲利均創新高。近期,萬達寵物宣布與Uber Eats外送平台合作,期待透過與統一集團的合作,進一步強化商品流通效率,打造全方位零售服務效能。
近期,台中稅務局針對民眾關注的稅單寄送問題,特別提醒大眾注意。根據相關規定,稅單採用雙掛號方式寄送至戶籍地址。若收件人當時不在家,郵差會將稱單寄存於郵局,並在住戶門口或信箱處張貼送達通知書,以提醒民眾領取。這種情況在法律上被稱為「寄存送達」。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民眾未實際領到稅單,一旦郵差完成寄存程序,稅單即視為已送達,繳稅期限依然有效。
近期,有民眾阿華(化名)就遭遇了這樣的問題。他表示,自己完全沒有收到使用牌照稅7,120元的稅單,卻突然收到行政執行署的「傳繳通知書」,要求他繳清稅金與滯納金總共7,832元。經過調查,原來稅單已經以雙掛號方式寄出,但因為他未在家收件,稅單被郵局代為保管,而他本人也未能及時領取,導致未能按時繳稅,最終被加徵滯納金並被移送強制執行。
台中稅務局強調,民眾在收到郵差送達的通知後,應及時前往郵局領取稅單,並在規定期限內完成繳稅。若因疏忽或遺漏而導致未繳稅,將會面臨滯納金甚至強制執行的後果。此外,郵局在收到稅單後,也會在戶口門口或信箱處張貼送達通知書,提醒民眾注意領取。
在台灣南投埔里這個充滿故事的小鎮,有一位名叫林吉財的企業家,他的成長故事就像一本經典的傳奇。從幼年時期的家境艱難,到如今成為一位傑出的企業家與教育工作者,林吉財的每一步都寫滿了堅韌與智慧。
林吉財董事長的學業之路充滿了困難與挑戰。從埔里國小到埔里國中,再到光華高工,最後進入勤益工專(現名勤益科大),他靠著師長的教誨和善心人士的幫助,堅持不懈地追求知識。如今,他榮獲埔里國中「專業領域菁英類」傑出校友獎,這是他學業旅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在企業界,林吉財的成就更加耀眼。他創立的靈知科技公司自1987年成立以来,專注於旅宿業的AI智能數位化,服務全台超過1,100家旅館、民宿、度假村,對台灣觀光科技化的貢獻不可估量。這家公司的成功,也讓林吉財本人獲得了眾多榮譽,包括臺中市政府「優良企業獎」、中工商經協會「台灣第一商品獎」、臺北市產業發展局「華人公益金傳獎」、臺北市產業發展局「華人公益大使獎」、勤益科大「傑出校友」、亞洲大學「傑出校友」等。
林吉財並不滿足於商業上的成功,他還投入了高教界,十餘年來,他先後在亞洲大學、暨南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並現任朝陽科大管理學院講座講師。他將自己的實務經驗與知識傳授給後輩,啟發他們追求卓越,這一貢獻也讓他在教育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
除了商業和教育,林吉財還擔任苗栗縣觀光文旅農業水上發展協會理事長及台灣區觀光協會聯合會副總會長,推動觀光數位轉型、旅宿升級與地方創生,不斷為台灣的觀光產業注入新活力。
靈知科技公司,這個林吉財的創業成果,不僅是一個企業的成功,更是對台灣觀光產業的貢獻。公司聯繫電話為(04)2235-2883,網址為www.wise.com.tw,讓我們一同期待靈知科技未來的更多驚喜。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於昨日(15日)強調,為達成行政院的政策目標,證交所將不斷優化創新板制度,並加大資源投入,力圖打造一個更具國際競爭力、彈性及對創新企業友善的制度環境,使台灣成為全球新興產業及國際投資者的新熱點。
行政院長卓榮泰同日公布「亞洲資產管理中心」的五大持續推動政策重點之一,即持續鬆綁法規,打造台灣為「亞洲那斯達克」。他強調,台灣的高科技產業優勢及成熟開放的資本市場將吸引國際優質創新與科技企業來台發展。
自2021年推出以來,創新板已聚焦於那些具有「未來發展性」的產業,尋找那些「願意且有能力改變」的創新企業。林修銘表示,創新板積極尋找那些具有故事性、指標性並且布局國際市場的優質公司,採取國內外並進策略,以成為「亞洲那斯達克」,發掘下個獨角獸。
台灣擁有全球最完整、最具競爭力的半導體、人工智慧(AI)及資通訊產業供應鏈,這為創新發展奠定了深厚基礎。創新板專注於高成長潛力及科技含量的新經濟產業,特別關注於結合軟硬韌體實力的輕資產企業,涵蓋AI、物聯網(AIoT)、資安管理、智慧醫療、機器人、無人機、衛星通訊、綠能環保及智慧製造等關鍵產業。
今年上半年,新經濟產業上市占比已達三成以上,顯示台灣資本市場對新興產業領域的強大吸引力。綠能環保、數位雲端等領域逐漸崛起。截至目前,創新板已累積超過20家創新企業成功掛牌,2025年已有三家公司申請創新板上市,更多創新企業如資安及智慧移動領域的企業高度肯定創新板價值,計畫在今年內提出申請。
證交所於2025年初取消創新板合格投資人限制,並提升創新性審查的嚴謹度,創建彈性且友善的籌資環境,市場流動性已顯著提升。截至6月中,累計成交值超過2024年全年,下半年將推出更多創新板專屬流動性提升獎勵措施,為市場注入更多資金活水與動能。
展望未來,證交所將利用「天時、地利、人和」的政策優勢,加速建立創新板具國際競爭力的法規制度,持續推動更多具創新特質與國際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登上創新板,全力打造「亞洲那斯達克」,引領台灣資本市場與創新實力邁向全球舞台。
台灣櫃買中心(Taipei Exchange)近期迎來新成員,數位雲端產業的對稱資訊(7684)正式登錄創櫃板,為市場注入新鮮血液。對稱資訊不僅深耕職場服務,更以數位創新技術為基礎,建立起一個龐大的資料庫,為求職者提供真實、準確的就業參考資訊,幫助他們做出更精準的職涯決策。
對稱資訊的旗下核心產品「面試趣」在台灣求職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成為規模最大的求職經驗交流平台。該平台透過匿名資訊交換機制,累積超過100萬則面試與工作經驗,會員人數也超過320萬人,這樣的數據充分顯示了對稱資訊在求職領域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
除了「面試趣」之外,對稱資訊還採取多產品營運策略,推出薪資查詢平台「比薪水」、短期工作媒合平台「小任務」以及企業徵才平台「工作吧!」。這些產品涵蓋了求職、轉職、接案與招募等各個環節,從個人至企業,建立起一個橫跨各個領域的數位服務體系。
對稱資訊的登錄創櫃板,不僅是公司發展的一個里程碑,也反映了台灣創業環境的蓬勃發展。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對稱資訊所提供的數位服務將進一步拓展市場,為更多求職者和企業帶來便利。
台灣建材大廠國產(2504)及其子公司亞東預拌混凝土近期表現亮眼,在高科技廠房與AI十大建設的加持下,混泥土業的營運動能顯著提升。國產積極拚搏高科技建廠訂單,而亞東預拌則聚焦於高級商辦建案市場,法人預期兩公司今年營運獲利均有望創下新高紀錄。
國產強調,近年來公司積極爭取高科技建廠商機,原本高科技建廠、房建及公共工程的接單量各佔公司營收的三成,但目前科技建廠的接單量已超過四成,房建約佔三成,公共工程約佔二成五。以台積電全台建廠所使用的混凝土為例,國產目前占比超過五成,未來也將全力搶攻台積電等科技建廠開發商機。
法人估計,隨著科技建廠營收的穩健挹注,國產今年營收及獲利有望創下新高。亞東預拌則認為,今年上半年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受到政府打房政策的影響,需求減少,預期下半年市場也將與上半年相當,全年將會是與去年持平或有小幅減少。
亞東預拌表示,公司並未積極追求科技建廠、公共工程及房產市場的業績成長,而是更專注在高級商辦及摩天大樓建案,因為這些建案的單價較其他建案更高。雖然今年業績不見得比去年更好,但對獲利仍維持樂觀期待。
亞泥今年5月股東會時,總經理李坤炎表示,亞東預拌近幾年發展進步很多,去年獲利大賺一個股本,預期今年績效不僅不會差,很有可能比去年更好,創下營運新高紀錄。然而,在一般房市方面,根據台灣區預拌混凝土公會統計,2024年國內混凝土出貨量預計在4,000至4,200萬立方米,上半年會員廠商反映房地產低迷已讓需求放緩,出貨量保守。公會預期,2025年整個預拌混凝土的出貨量將會跌破4,000萬立方米,較去年衰退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