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綠電市場再掀波瀾,台智電積極推廣綠電購售服務,與離岸風電區塊開發契機
經濟部主導成立,被譽為「綠電好市多」的台智電,近期積極推動綠電購售電服務,已規劃與離岸風電區塊的3-1期、3-2期簽署達1百萬瓩(GW)的綠電契約,標配期限為20年或10年,最小包裝量為5千瓩(MW),並規劃遠期契約,以滿足國內供應鏈RE30、RE50企業的綠電需求。
台智電總經理鄭亦麟表示,目前綠電交易市場以光電為主,選擇多樣,門檻較低。他預測,到了2030年後,光電及風電將成為綠電供應的雙主軸,其中風電將成為主流。根據經濟部的規畫,2030年競價風場(即3-1、3-2期)的供應量已簽署行政契約,可達5.5GW,並推估一年發電量將超過230億度綠電。
台智電作為綠電大盤商,一方面統購離岸風電,協助風場售電,透過簽署購售電合約(CPPA),助開發商取得融資並完成興建;另一方面,將統購風電分銷,轉為小包裝賣給國內企業,幫助企業輕鬆購得綠電。
台智電由中鋼(2002)、中油、中華電信、日月光投控、聯華電子、東和鋼鐵等泛官股與民營企業組成。該公司已於4月取得中華信評、標準普爾A-等評等結果,7月初獲公平會同意結合,具足夠條件與離岸風電開發商簽署CPPA。目前,台智電已與3-1期、3-2期風場展開洽談,目標簽下1GW綠電。
市場人士指出,若企業直接與風場購買電力,CPPA合約年限至少為25年,最低採購量至少50MW(每年2-2.5億度),且須具投資級國際信評。若採購量及合約年限未達門檻,將影響CPPA簽約意願,綠電報價也將缺乏議價空間。
為協助國內企業購買綠電,台智電在統購1GW綠電後,將提供彈性商品,包括提供小包裝最低5MW產品,以及年期彈性,將離岸風電長約拆分為短年期,與遠期合約商品等,以滿足不同企業的綠電需求。
台灣智慧電能公司(台智電)在取得國際信評機構的肯定與公平會的結合案獲准後,正積極規劃下半年的增資計劃。根據最新消息,台智電預計將進行一次大規模的增資,金額將從目前的規模提升至15億至20億元。這次增資將使台智電的股東數量從目前的3家增加至14家,並且董事會席次也將擴增至7席。
目前,台智電的股東包括中鋼(2002)、耀華玻璃以及ITIC等三家。而公平會最近通過了台智電的結合案申請,這意味著中鋼、中油、中華電信、日月光、聯電、東鋼等六家事業將共同經營台智電的購、售電業務。這六家企業的加入,也使得它們成為台智電潛在的董事,對公司的控制力將有所提升。
在增資後,台智電的股東結構將更加多元。除了泛官股部分,包括中鋼、中油、中華電信等三家各持股12.5%外,耀華玻璃將持股約10%,ITIC和台灣高鐵也將參與其中。民間企業方面,則有日月光、聯電、東鋼、長春石化、東元集團、中美晶、台達電、世界先進等,每家企業的持股比例將在5%至10%之間。
此次增資和股東結構的調整,不僅將為台智電帶來更多的資金支持,也將為公司帶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長春石化等民間企業的加入,將為台智電帶來新的思維和技術,有望推動公司在智慧電能領域的發展。
上周五,新光三越董事會因股東對董、總等重要人事案意見不合而無法達成共識,宣布流會。根據業內分析,此次董事會能否順利進行,並決定重大人事案,關鍵在於日方股東及現任總座吳昕陽家族的立場。
消息指出,泛新光集團已明確提出「維持既有經營團隊」的立場,期望董事長吳東昇、總經理吳昕陽能繼續領導,並完成台中館重啟、IPO、完善公司治理等三大任務。同時,集團呼籲各董事放下歧見,共同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董事會在未召開第一次會議前,已經更換了三名董事。其中,原東興投資代表吳昕昌被吳東亮(台新金控董事長)取代,盈盈投資則由吳欣盈換成吳欣儒(新光金控董事),連日方三越伊勢丹也換了董事,細谷敏幸被額田純嗣取代。目前13席董事席次中,已經有三席更換。
額田純嗣不僅是新光三越董事,還擔任三越伊勢丹控股公司經營戰略統括部事業開發部部長、三越伊勢丹創新事業董事總經理、伊勢丹新加坡董事長等多重職位。
上周五取代吳昕昌出席的吳東亮,在會上質疑現任董事長吳東昇未交棒給第三代,並多次表示希望年輕一代能夠接手新光三越。他透過提高董事吳昕達的票數,取代吳昕昌進入董事會,意在讓吳東昇讓出董事長之位,並指出2023年日方的意見已經被列入董事會紀錄。
泛新光集團則認為,2023年日方派駐在新光三越的董事細谷敏幸,其談話重點是希望利用第二代的力量,在兩年三個月的任期内解決中國大陸問題、推進IPO及執行公司治理,待問題妥善解決後,再以理想的結果交接給第三代。日方也提到,第三代表中有多位優秀人才,但從目前表現來看,吳昕陽最適合擔任董事長。
吳東進當時也表示,他同意將董事長之位交給第三代,但認為提名不應該以兩年三個月為限制條件,下屆董事長選舉仍應依照程序進行投票選任。
新光三越董事會流會,公司治理引來外界質疑
新光三越的董事會近期出現了不尋常的現象,導致董事長、副董事長、總經理難產,這不僅讓公司的治理受到外界的質疑,也對其未來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之路造成了影響。
上周五(11日),新光三越的董事會表面上看似平靜,但其實暗潮洶湧。業界人士指出,此前外界普遍認為董事會對董事長人選已有共識,討論的重點應該是副董事長。然而,從目前的情勢來看,董事長的人選才是最關鍵的問題,這讓即將於明日舉行的董事會更加受到矚目。
知情人士透露,這次董事會流會的原因在於召集人並未按照規定要求董事們簽到並宣布開會。當開會時間到來時,有董事提出在開會前先進行交流,接著進行清場。結果,董事們聊了將近一小時,召集人未宣布開會,這就造成了技術性流會。
有分析認為,大股東間對董事長人選的意見分歧是導致流會的主要原因。新光三越歷次改選都相當激烈,尤其是在2023年,當時日籍董事長村上英之任期屆滿,必須進行董事長改選。當時,有兩派聲音分別推舉吳東昇及吳昕陽擔任董事長,最終吳東昇獲得董事們的支持,而吳昕陽則獲得吳東亮的一票反對,被稱為「叔姪大和解」。
此次流會背後,還有台中店氣爆案的影響。泛新光集團希望維持既有團隊,解決問題,並推動IPO,完成階段任務。泛新光集團計畫在IPO前的最後一次董事會讓第三代接棒,順利完成世代交替。
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五月,台灣銀行、證券與保險三大境外金融中心(3O)的稅前盈餘達到13.2億美元,年增長率達93%,顯示金融業表現亮麗。在美國關稅利空逐漸鈍化、降息預期升溫的背景下,市場預測今年全年獲利將超越預期,並有望創下近三年來的新高。
雖然五月單月稅前盈餘降至1.8億美元,創今年新低,並連續三月下滑,但市場普遍認為低點已經出現。前五月累計獲利已達到2024年全年的74%,下半年在美國降息與監管鬆綁的利多影響下,全年獲利有望突破18億美元,創下近三年新高。
一位銀行主管分析,七月美國減稅法案通過,估計聯準會可能降息1至2碼,這將帶動美債殖利率下滑與價格回升,提升債券評價利益,同時也有助於OBU資金成本進一步下降,雙重利多將推動境外金融中心獲利動能。
3O包括銀行國際金融業務分行(OBU)、國際證券業務分公司(OSU)及國際保險業務分公司(OIU),其中OBU的獲利貢獻佔逾95%。數據顯示,五月三大境外金融中心單月稅前盈餘為1.8億美元,月減19%,連三個月衰退。其中OSU單月衰退57%,表現最慘。證期局主秘黃仲豪指出,五月OSU稅前盈餘降至321萬美元,主要因為市場波動度下降,券商自營降低海外期貨空方部位,使獲利退燒,前五月累計OSU賺2,049.2萬美元。
五月OBU稅前盈餘53.8億元,為今年低點,月減23.5%,主要受匯兌損失與投資淨收益減少影響。不過,OBU前五月仍賺386.5億元,年增73%,主要因美債殖利率低於去年,帶來評價利益和推升投資報酬。以臺銀5月底美元對台幣結算匯率30元換算,OBU前五月稅前盈餘折合約12.8億美元。
保險業方面,五月OIU獲利96萬美元,月減23%,累計前五月獲利757萬美元,年減41.5%。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表示,OIU獲利年減,主要因壽險保費收入下滑,導致利息收入減少,以及產險因天災風險控管調整,賠款入帳金額增加所致。
近年來,台灣保險市場的壽險保單銷售情況令人關注。根據金管會的統計數據,2025年前五個月,保險國際業務分公司(OIU)的壽險保單銷售陷入低潮,從2024年6月起,已經連續12個月無法開出新的保單。這一現象引發了市場的高度關注,尤其是在金管會推動亞資中心政策之後,業界對於OIU能否再次展開成長感到好奇。
在這種情況下,壽險業者們積極尋求突破,展開了多項新策略。國壽新近推出了一款指數型萬能壽險保單,而富邦人壽則開辦了全新的利變型保單,這兩大壽險公司專注於吸引高資產的海外客群。不僅如此,這兩家公司還積極整合集團內的國際金融業務,通過OIU與OBU、OSU的跨業共銷,實現協同效益的最大化。
金管會的官員指出,OIU還可以銷售兩款創新保單,包括「多次給付型外幣健康險」和「高儲蓄壽險保單」,後者甚至可以免除最低死亡保障門檻。這些新商品預計將為市場帶來更多的吸引力,並有望觸發富豪戶的購買熱潮。
市場分析人士普遍看好,當「商品創新」、「高雄資產專區」以及「金控跨業平台」這三大戰略整合後,OIU有望在今年的第四季或最慢明年的某個時刻正式「破蛋」,結束零開單的紀錄,重返成長軌道。至於2025年能否真正實現這一轉變,業界普遍抱有期待,並希望這次能夠真正帶來市場的翻身。
近期,台灣的電子支付市場掀起了一陣波瀾,以街口支付為主角的這場風波,讓眾多消費者和商家人心惶惶。街口支付上周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集團的股權交易紛爭,導致一系列商家公告暫停使用街口支付的危機。幸好在金管會的介入和街口信心的強力喊話下,這場風波得以暫時平息,但仍有部分商家如家樂福等,仍持續暫停使用街口支付服務。
根據相關消息,金管會已約談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並要求街口支付自上周六起,每日向金管會報送儲值帳戶金額變動、代收付款項,以及特約店合作狀況等三項數據,至少為期一周,以確保狀況穩定。雖然許多電商如momo、PChome網家、東森購物等已宣布恢復街口支付功能,但家樂福與旗下超市Mia C’bon仍處於暫停狀態,這讓人們對統一集團後續的動向保持關注。
家樂福方面表示,內部評估時間較長,暫停使用的時間還未確定,並對街口狀況保持關注。業界人士指出,由於消費者使用街口支付後款項通常在消費後兩天才會到帳,因此需要觀察這兩天的款項是否正常,以評估街口現金流出問題。目前,實體通路大多仍停用街口支付,這讓許多人擔心街口支付未來的發展。
街口支付上周末積極走訪特約商店,尤其是大型品牌通路商,多數購物平台等線上通路已恢復與街口的合作。尚未恢復的主要是小店家,如夜市攤販、小商店等街邊店。業界預期,若大型品牌特店願繼續與街口合作,小店家也將陸續恢復對街口的信心。金管會已強調,不僅儲值款,連同業者應收到的「代收付款」也將納入信託機制保障。
街口支付上周五發生的停用風波,讓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將積極尋求泰山和解,與以往不輕易妥協的作風截然不同。消息人士透露,金管會是幕後最大推手,約談胡亦嘉,並強調不能因為大股東個人的官司,影響到民眾和店家對金管會管轄的電支業者信心。胡亦嘉親自赴金管會,針對街口電支和母公司街口金科的財務狀況提出說明,並澄清未被法院執行的36億元並非部分媒體報導的「錢已被燒光」的傳言。
知情人士指出,街口支付的儲值帳戶至上周六晚間,已有「淨流入」。根據電支管理條例,若街口支付引發信心危機遲未改善,金管會有權撤銷牌照,或要求其增資或增提更多準備金,甚至協調由其他銀行或電支機構合併街口。因此,胡亦嘉願配合金管會的要求,以確保街口支付的穩定運作。
近期,台灣電子支付市場掀起了一陣波動。由於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集團的股權交易紛爭,導致街口支付遭遇商家連環公告停用的危機。幸運的是,在金管會的介入和街口方面的信心喊話下,這場風波已經得到暫時化解。
根據相關消息,金管會已經約談了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並要求街口支付從上周六開始,每日將儲值帳戶金額變動、代收付款項,以及特約店尚未恢復和已恢復合作等三項數據報送給金管會,這項措施將至少持續一周,直到狀況穩定為止。
雖然momo、PChome網家、東森購物等業者已宣布恢復街口支付功能,但量販龍頭家樂福及其旗下超市Mia C’bon仍暫停提供街口支付服務。由於家樂福屬於統一集團,後續效應是否會擴大有待觀察。家樂福表示,內部評估時間較長,因此較晚公布,並且對於街口狀況也還在了解中,目前尚不確定暫停使用的時間會持續多久。
有業者透露,消費者使用街口支付後,款項是「D+2」到帳,也就是消費後兩天才會到帳,因此需要先觀察這兩天的款項是否正常。業者也表示,最擔心的是街口現金流出問題,目前恢復使用的都是電商,實體通路大多仍停用,這也是業者的共同考量。
街口支付上周末積極走訪特約商店,尤其是大型品牌通路商。據了解,大部分購物平台等線上通路都已恢復和街口的合作,尚未恢復的以小店家為主,包括夜市攤販、小商店等街邊店。這類店主信心相對薄弱,街口本周也將逐家拜訪,以恢復這些小商家對街口的信心。
業者預期,若大型品牌特店都願繼續和街口合作,小店家可望陸續恢復對街口的信心。金管會已強調,不只儲值款,連同業者應收到的「代收付款」也會納入信託機制保障,這對於街口支付信心的恢復是一大支持。
上周五,街口支付爆發停用風波,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在臉書發文表示將積極尋求泰山和解,與以往不輕易妥協的作風截然不同。消息人士指出,金管會是幕後最大推手,並且金管會不僅約談了街口支付董事長梅驊和總經理范庭甄,也約談了胡亦嘉,強調不能因為大股東個人的官司影響到民眾和店家對金管會管轄的電支業者信心。
知情人士指出,胡亦嘉親自赴金管會是銀行局出面約談,針對街口電支和母公司街口金科的財務狀況,胡亦嘉也提出說明,並澄清未被法院執行的36億元並非部分媒體報導「錢已被燒光」的傳言。根據電支管理條例,若街口支付引發信心危機遲未改善,金管會有權撤銷牌照,或要求其增資或增提更多準備金,甚至協調由其他銀行或電支機構合併街口,因此胡亦嘉願配合金管會要求。
近期,台灣街口支付因母公司街口金融科技與泰山集團的股權交易紛爭,引發了商家連環公告停用街口支付的危機。雖然金管會介入調解,並要求街口支付每日報送相關數據,但家樂福等店家仍暫停使用該支付工具。家樂福表示,由於內部評估時間較長,因此較晚公布決定,並且對於街口狀況仍持觀望態度。
據了解,金管會已約談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並要求街口支付將每日儲值帳戶金額變動、代收付款項,以及特約店合作狀況等數據報送,以確保狀況穩定。目前,雖然部分電商如momo、PChome網家、東森購物已恢復使用街口支付,但家樂福與其旗下超市Mia C’bon仍暫停提供該服務。
業內人士指出,消費者使用街口支付後,款項需「D+2」才能到帳,因此需要觀察這兩天的款項是否正常。對於街口現金流出問題,業界普遍擔心。街口支付上周末積極與特約商店接觸,尤其是大型品牌通路商,多數線上通路已恢復合作,但部分小店家如夜市攤販、小商店等仍對街口信心不足。
金管會強調,將不僅儲值款,連同業者應收的「代收付款」也將納入信託機制保障。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在臉書上表示將積極尋求與泰山和解,並表示願配合金管會的要求。金管會上周五約談胡亦嘉,強調不能因為大股東個人的官司影響到民眾和店家對電支業者的信心。胡亦嘉也澄清了關於36億元未被法院執行的傳言。
根據電支管理條例,若街口支付引發的信心危機未改善,金管會有權撤銷牌照,或要求增資或增提準備金,甚至協調合併街口。因此,胡亦嘉表示願配合金管會的要求,以確保街口支付的穩定運作。
泰山科技(股票代號:1218)近期陷入一場與街口金融科技公司(街口金科)的經營權之爭,這場爭議源自於去年的一次重大投資決策。前年,龍邦成功入主泰山,而新經營團隊對於舊團隊投資街口金科的決議提出質疑,並要求返還投資款。這筆投資款高達36億元,其中14億元用於購買街口金科的「老股」,22億元則用於認購其增資的新股。
街口支付的母公司街口金科在2023年5月初將四成股分出售給泰山,這項交易由當時的泰山董事長詹景超主導,並經董事會決議通過。然而,當泰山經營權在同年5月底由龍邦取得後,新團隊對當時的投資決策產生質疑,並將街口金科告上法院。
台北地方法院一審判決泰山勝訴,並裁定街口金科需連本帶利返還泰山36億元。但街口金科並未放棄,已提上訴訟。目前,商業法院對此案的判決結果預計將很快出爐,這個結果可能對二審的結果以及雙方的和解方式和談判內容產生重大影響。
部分法界人士指出,在董事會效力未定的情況下,台北地院的判決結果先出爐並不合理。因此,街口金科董事長胡亦嘉在二審未必不能翻案。這場爭議不僅涉及金錢,還關乎企業的經營權和控制權,是泰山近年來少見的內部衝突之一。
近年來,台灣的產險公司紛紛展開綠化策略,推出各種與綠能相關的保險商品,積極響應政府推動的綠色能源政策。其中,富邦產險作為業界領軍者,推出了多項與電動車相關的保險產品,並針對住家房屋設計了全新的綠能升級保單,展現出對環保意識的堅定承諾。
富邦產險推出的電動車保險商品,包括「充電座損失及費用補償保險」和「租賃電池損失責任保險」,這些產品不僅提升了保障的完整性,也顯示了公司在電動車行業的專業度。在居住安全方面,公司還推出了「富貴傳家2.0居家保障專案」,為保戶提供最高達各項理賠金額150%的保障,確保住家在遭受損害時能得到足夠的保障。
此外,富邦產險在綠色保險方面,除了傳統的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機械綜合保險、電子設備綜合保險及農業保險外,還提供了租賃自行車責任保險和對加油站業者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展現了其對綠色環境的關注。
同樣積極投入綠色保險的還有南山產險,它推出了電動機車騎乘里程計費保險,並對住家綠能升級附加條款進行設計,不斷探索綠色保險的發展方向。國泰產險則提供公共自行車保險,幫助民眾分擔使用公共自行車時的風險,並提供傷害保險和對第三人的責任保險,近年來登錄率不斷上升。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積極開發綠色保險商品,推出電動車專屬保險、電動車附加險及充電樁綜合保險,並在線上投保平台推出創新商品,如「共享汽車加碼險」和「短期租借車保險」。為了更貼近永續環境需求,公司還推出了「居家綜合保險綠能升級附加條款」,鼓勵客戶參與淨零綠生活。
近期,台灣的產險公司紛紛響應政府推動的綠能政策,積極推出一系列與綠能相關的保險商品,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承諾。例如,富邦產險推出了多項與電動車相關的保險,包括針對住家房屋設計的全新綠能升級保單。南山產險則推出電動機車騎乘里程計費保險,而國泰產險則提供公共自行車保險,幫助民眾分擔使用風險。
富邦產險的綠色保險產品主要包括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機械綜合保險、電子設備綜合保險及農業保險等。此外,公司還推出了加油站業者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以及針對電動車的「充電座損失及費用補償保險」和「租賃電池損失責任保險」,從而提升保障的完整性。在居住安全方面,富邦產險設計了「富貴傳家2.0居家保障專案」,在住家遭受損害時,保戶可享有最高達各項理賠金額150%的保障。
國泰產險的公共自行車保險包含了騎乘者本身的傷害保險與對第三人的責任保險,近年來,透過會員系統或租借系統登錄的傷害保險率不斷上升,有效轉嫁了使用公共自行車時可能發生的意外風險。
南山產險則提供了電動車專屬保單、充電綜合保險、微型電動二輪車第三人責任綜合保險、電動機車騎乘里程計費保險、住家綠能升級附加條款等多種綠色保險產品,並將持續評估發展更多綠色保險商品及服務機制。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不遑多讓,積極開發綠色保險商品,汽車相關保險包括電動車專屬保險、電動車附加險及充電樁綜合保險。線上投保平台上的「共享汽車加碼險」及「短期租借車保險」等創新商品,也是其綠色保險策略的一部分。為了更貼近永續環境需求,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還推出了「居家綜合保險綠能升級附加條款」,鼓勵客戶使用綠能建材設備修復或重建保險標的物,共同參與淨零綠生活。
產險業界不斷推陳出新,積極響應政府推動的綠能政策,紛紛推出各種與綠能相關的保險商品。近期,許多台灣產險公司都在這方面展現了創新與實力,以下將為大家介紹幾家公司的具體作法。
富邦產險便是一個典範,該公司不僅推出多項與電動車相關的保險商品,還針對住家房屋設計了全新的綠能升級保單。這些綠色保險主要涵蓋了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機械綜合保險、電子設備綜合保險以及農業保險等領域。此外,還提供了租賃自行車責任保險和對加油站業者的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在電動車方面,富邦產險也展現了其創新精神,推出了「充電座損失及費用補償保險」和「租賃電池損失責任保險」,從而提升了保障的完整性。對於居住安全,公司還設計了「富貴傳家2.0居家保障專案」,當住家遭受損害時,保戶可享有最高達各項理賠金額150%的保障。
國泰產險也加入了綠色保險的行列,提供公共自行車保險,協助民眾分擔使用公共自行車時的風險。這項保險包含了騎乘者本身的傷害保險以及對第三人的責任保險。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透過會員系統或租借系統登錄的傷害保險騎乘者數量不斷上升,這反映了民眾對於公共自行車安全的關注。
南山產險則推出了電動車專屬保單、充電綜合保險、微型電動二輪車第三人責任綜合保險、電動機車騎乘里程計費保險以及住家綠能升級附加條款。該公司表示,將持續評估發展綠色保險的商品及服務機制方向。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不甘示弱,積極開發綠色保險商品,包括電動車專屬保險、電動車附加險以及充電樁綜合保險。此外,該公司還在線上投保平台推出了「共享汽車加碼險」和「短期租借車保險」等創新商品。
為了更貼近永續環境需求,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還推出了「居家綜合保險綠能升級附加條款」,鼓勵客戶能主動使用綠能建材設備修復或重建保險標的物,共同參與淨零綠生活。
隨著全球對環境保護的關注日益提升,台灣的產險公司也紛紛響應這股綠色潮流,推出各種與綠能相關的保險商品,不僅展現企業責任,也積極拓展市場版圖。其中,南山產物保險便是這股綠化潮中的佼佼者。
南山產物保險近期推出了多項綠色保險產品,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電動機車騎乘里程計費保險。這項新產品針對環保愛好者與電動機車使用者,提供了更加便捷和實用的保險服務。
此外,南山產物保險還推出了一系列綠能升級附加條款,如微型電動二輪車第三人責任綜合保險,以及充電綜合保險,這些產品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了全面的保障,同時也推動了綠色交通工具的普及。
在居住安全方面,南山產物保險也設計了專屬的綠能升級保單,鼓勵民眾採用綠能建材設備進行房屋修繕或重建,從而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不僅如此,南山產物保險還積極參與綠色保險市場的開發,與其他產險公司共同打造一個更加多元和完整的綠色保險產品線。
富邦產險、國泰產險等台灣其他知名產險公司也紛紛推出了與綠能相關的保險商品。例如,富邦產險推出的「充電座損失及費用補償保險」和「租賃電池損失責任保險」,以及國泰產險的公共自行車保險,都是針對現代生活中綠色交通工具的保障需求而設計。
綠色保險的推出,不僅能夠幫助消費者分擔使用綠色交通工具時的風險,也反映了台灣產險業對於永續發展的承諾。隨著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這類綠色保險的市場需求將會不斷增加,預計未來將成為產險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帶來嚴重災情,太陽光電設備的災損狀況也引起社會關注。在這波災害中,各產險公司積極展開損害評估與理賠工作,強調投保天災險的重要性。南山產物保險公司便是其中之一,透過高科技手段提供專業的風險評估與保險方案,協助業主應對天災風險。
南山產物保險總經理陳萬祥表示,目前該公司已對受災的太陽能設備進行初步調查,發現嘉義、中部地區已有六件案件通報出險。陳萬祥強調,南山產物保險對太陽能光電的承保金額達1,100多億元,約占整體市場的27至28%,顯示公司對此領域的投入與信心。
近年來,隨著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工程險成為保險市場成長最快的產品之一。南山產物保險今年上半年簽單保費達14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4%,其中政府公共建設的投入是主要動力。陳萬祥提到,離岸風電業因政府政策的推動,新設案場持續開發,進而推動整體保費量的增加。
在損害防阻方面,南山產物保險也推出一系列高科技服務,如「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與「智能辨識系統」,以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火災風險。此外,「離岸風電颱風模型」已實際應用於多個風場,協助開發商評估風險與規劃保險方案。
除了損害防阻,南山產物保險也積極參與綠色產業的發展。陳萬祥透露,公司於2020年成立內部能源團隊,專注於研究綠能產業風險,並在2024年承接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保險及陸域風電保險,總累積保費約13.5億元,以實際行動推動能源轉型。
明台產物保險也表示,對於太陽能、離岸風電、儲能設備等綠色能源相關業務,均有提供工程險承保。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強調,為因應綠色轉型可能面臨的複雜風險,提供多元且專業的保障規劃,包括營造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以及電子設備保險等,以協助企業應對設備損壞、意外事故與潛在環境風險。
颱風丹娜絲重創南台灣,帶來嚴重的災情,其中太陽光電設備的災損狀況也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產險業界積極應對,提供專業的保險方案以應對天災造成的損失。
產險業者強調,天災造成的損失必須投保天災險才能進行理賠。對於正在興建中的案場,則需要投保工程險。隨著「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各大產險公司也開發了高科技的損害防阻工具,如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和智能辨識系統,以幫助業主評估風險並規劃保險方案。
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透露,目前國泰產險的客戶中已有六件太陽能方面的出險通報,主要發生在嘉義和中部地區。陳萬祥還提到,國泰產險承保的離岸風電案場金額超過2,000億元,市占率約30%,太陽能光電承保金額超過1,100億元,約佔27至28%。
富邦產險則表示,今年上半年工程險的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政府公共建設的投入。由於政府政策的推動,離岸風電新設案場持續開發,導致整體保費量在上半年有所增加。富邦產險還推出了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並結合富邦金控數據科學部的智能辨識系統,以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火災風險。
國泰產險指出,統計2024年承接的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保險及陸域風電保險,總累積保費約13.5億元。國泰產險積極參與政府推動的能源轉型,並於2020年成立內部能源團隊,專注於研究綠能產業風險。
明台產險表示,工程險對於各項綠色能源相關業務都有承保。以2024年底簽單保費數字為例,太陽能、離岸風電、儲能設備的簽單保費成長率均超過30%。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提供多元且專業的保障規劃,包括營造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以及電子設備保險等商品,以幫助企業應對設備損壞、意外事故與潛在環境風險等情境。
丹娜絲颱風過境,南台灣各地遭受嚴重災害,其中太陽光電設備的損害狀況特別受到關注。在這樣的背景下,產險業界也展開了緊急的損害評估與賠付工作。根據產險業者的解釋,由於天災造成的損失,必須透過投保天災險來進行理賠,而正在興建中的案場則需投保工程險。
近年來,隨著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各大產險公司也積極引入高科技手段來提升損害防阻能力。例如,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透露,該公司已經為太陽能方面客戶的六件出險案件進行通報,並將進一步盤查。陳萬祥還指出,國泰產險在離岸風電和太陽能光電的承保金額分別達到2,000多億元和1,100多億元,市占率約為30%至28%。
除了承保業務,產險公司也積極參與綠色產業的發展。例如,富邦產險表示,今年上半年工程險的保費成長主要來自政府公共建設的投入,而離岸風電的發展也帶動了保費量的增加。此外,富邦金控數據科學部與太陽能案場的「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結合,利用「智能辨識系統」來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火災風險。
國泰產險則強調,該公司於2020年成立了內部能源團隊,專注於研究綠能產業風險,並以實際行動支持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明台產險也表示,該公司對於太陽能、離岸風電和储能設備等綠色能源相關業務都有承保,並在2024年底的簽單保費數字上看到成長率超過30%的亮麗成績。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提供多元且專業的保障規劃,包括營造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以及電子設備保險等,以幫助企業應對設備損壞、意外事故與潛在環境風險等複雜情境。
丹娜絲颱風來襲,重創南台灣,對當地的太陽光電設施帶來了嚴重損害。隨著災情的加劇,太陽光電設備的災損狀況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產險業者解釋,面對天災造成的損失,必須通過投保天災險來進行理賠,若案場正處於興建階段,則需投保工程險。
近年來,隨著「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各大產險公司紛紛推出高科技的損害防阻服務,例如使用紅外線空拍機進行檢測,以及應用智能辨識系統來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火災風險。
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透露,截至目前,國泰產險的客戶中已有六件通報出險的案件,主要發生在嘉義和中部地區。陳萬祥還指出,國泰產險承保的離岸風電案場金額超過2,000億元,市佔率約30%;太陽能光電承保金額超過1,100億元,約佔27至28%。
由於「綠色產業」的興盛,工程險的成長幅度最大,今年上半年簽單保費達14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4%。富邦產險表示,這一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政府公共建設的投入,以及離岸風電的持續開發。
在損害防阻方面,富邦產險推出了針對太陽能案場的「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並結合富邦金控數據科學部的「智能辨識系統」,以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火災風險。此外,「離岸風電颱風模型」也已實際應用於多個風場,協助開發商評估風險並規劃保險方案。
國泰產險指出,2024年承接的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保險及陸域風電保險,總累積保費約13.5億元。國泰產險透過實際行動,助力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並於2020年成立內部能源團隊,專注於研究綠能產業風險。
明台產表示,工程險對於各項綠色能源相關業務皆有承保。以2024年底簽單保費數字為例,太陽能、離岸風電、儲能設備的簽單保費成長率皆超過30%。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為應對綠色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複雜風險,提供多元且專業的保障規劃,包括「營造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以及「電子設備保險」等商品,協助企業應對設備損壞、意外事故與潛在環境風險等情境。
台灣壽險市場再掀新波潮,為滿足熟齡族退休金的需求,富邦人壽近期推出了多款分紅保單,以應對即將來臨的超高齡社會。其中,富邦人壽推出的「超享優退分紅終身保險」和「超美優退外幣分紅終身保險」,特別針對50至70歲的年齡層設計,旨在幫助這些年輕銀發族打造穩定且可預期的退休生活。
「超享優退」和「超美優退」兩款保單,在第六保單年度滿後,投保人將能每年領回生存保險金,同時還有機會獲得分紅,一次滿足保障增額、還本和分紅的需求。這樣的設計不僅能讓熟齡族安心退休,也能為他們的資產傳承做好準備。
此外,台灣人壽也不落人後,推出了「台灣人壽吉享紅分紅終身還本保險」,該保單的特點是繳費兩年後即享有終身保障,並且每年續領生存保險金及紅利給付,為退休資產配置與保障需求提供雙重滿足。
根據國發會的推估,今年台灣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過總人口的20%,預計到2039年將超過30%。對此,富邦人壽表示,面對這樣的老年人口結構,最好的做法是提前做好財務規劃,而金流型分紅保單正是這樣的一個選擇。
富邦人壽的「超享優退」和「超美優退」保單,具有三大特色:一是投保範圍廣,適用於50至70歲的年齡層;二是每年領回生存保險金,確保穩定的現金流;三是保額高,最高可達500萬美元和1.5億台幣,適合各種財務需求。
另一方面,台灣人壽的「吉享紅分紅保險」則以其「穩、活、領」三大特色吸引用戶。以新台幣計價,避免匯率波動風險;短繳費期,資產配置靈活;每年領取生存保險金及紅利給付,提供穩健的現金流和基本保障。
近期,一部以失智家庭為題材的戲劇《忘了我記得》引起社會關注,描繪了失智症患者與家庭面臨的困境。這也讓人們再次聚焦於失智症的問題,而南山人壽則在這個議題上扮演著積極的角色。
南山人壽不僅提供相關的延伸服務,還極力推廣失智症相關的知識,希望提升大眾對這一疾病的認識。公司強調,及早透過保險補貼長照缺口,讓保險成為家庭面對疾病時的陪伴,讓照護之路不再孤單。
根據衛福部的推估,2024年台灣65歲以上的失智人口將達到約35萬人,到2041年則將增加到近68萬人。這意味著高齡失智人口正以每30分鐘一位的速度增加。失智症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也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為應對這一挑戰,南山人壽推出了「南山人壽輕憶陪伴長期照顧健康保險(HDLTC)」,這是業界首張針對失智症提供全面保障的長照險商品。該商品不僅提供認知功能障礙及生理功能障礙雙重保障,還將輕度失智症納入保障範圍,並提高長期照顧保險金的額度,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
為鼓勵保戶積極預防失智症,南山人壽還在保險商品中加入了健檢外溢機制。保戶在第三保單年度起,若體況達標,將享有「輕度失智保險金」及「長期照顧一次保險金」的健康促進增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