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本市場上半年表現不佳,加上產險理賠案多,今年上半年產壽業險稅後只賺44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近54%,但如國壽7月大賺101億元,富邦人壽單月獲利63億元,業界預期下半年獲利速度應可提升。
上半年壽險資金仍是投資海外為主,6個月加碼近1.2兆元,不少公司成功累積海外債券數百億元的未實現獲利,但同時間壽險業則是減碼台灣的公債近新台幣2,000億元,另外如國內公司債、金融債及基金受益憑證也被減持逾千億元。
業者表示,主要還是國內利率過低,10年期公債利率不到1%,投資不符合壽險業資金成本。
壽險業2014年及2015年獲利都破千億元規模,今年則要進行千億元獲利保衛戰,據保發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上半年壽險業稅後獲利僅4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55%以上。
但如國壽、富邦人壽7月現金股利入帳,二家公司單月就賺164億元,台灣人壽7月稅後賺9.8億元,新光人壽7月稅後獲利也有7億元,估計加上南山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壽險公司7月獲利應可增逾200億元,現在就看之後資本市場是否還能繼續創高,讓壽險業挑戰連續三年獲利千億元。
壽險業投資台股總市值到6月底達1.14兆元,比去年底增加450億元,多半是台股上揚,股價回升造成,但業者表示,有些個股目前仍是投資虧損的狀態,即便金管會已調降台股RBC風險係數,但可再加碼空間不大。
至於台灣公債部位,往年最愛搶公債的壽險業,近來顯得興趣缺缺,投資公債金額已跌破2兆元,6月底僅剩下1.92兆元,且仍在持續減少中。
今年壽險業獲利主要靠台股現金股利及海外債券資本利得,因此投資海外的金額到6月底已高達11.6兆元,平均每月以增加2,000億元的速度增加,今年可能會突破12兆元大關,但在金管會增加海外股票及基金風險係數後,即要看投資國外速度是否會放緩。
產險業今年因為有寒害、台南大地震等,今年損率增加,加上資本市場不佳,上半年僅獲利4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33%,產險業今年也面臨百億元獲利的保衛戰。
資本市場上半年表現不佳,加上產險理賠案多,今年上半年產壽業險稅後只賺44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近54%,但如國壽7月大賺101億元,富邦人壽單月獲利63億元,業界預期下半年獲利速度應可提升。
上半年壽險資金仍是投資海外為主,6個月加碼近1.2兆元,不少公司成功累積海外債券數百億元的未實現獲利,但同時間壽險業則是減碼台灣的公債近新台幣2,000億元,另外如國內公司債、金融債及基金受益憑證也被減持逾千億元。
業者表示,主要還是國內利率過低,10年期公債利率不到1%,投資不符合壽險業資金成本。
壽險業2014年及2015年獲利都破千億元規模,今年則要進行千億元獲利保衛戰,據保發中心最新統計顯示,上半年壽險業稅後獲利僅400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衰退55%以上。
但如國壽、富邦人壽7月現金股利入帳,二家公司單月就賺164億元,台灣人壽7月稅後賺9.8億元,新光人壽7月稅後獲利也有7億元,估計加上南山人壽、中國人壽、三商美邦人壽等,壽險公司7月獲利應可增逾200億元,現在就看之後資本市場是否還能繼續創高,讓壽險業挑戰連續三年獲利千億元。
壽險業投資台股總市值到6月底達1.14兆元,比去年底增加450億元,多半是台股上揚,股價回升造成,但業者表示,有些個股目前仍是投資虧損的狀態,即便金管會已調降台股RBC風險係數,但可再加碼空間不大。
至於台灣公債部位,往年最愛搶公債的壽險業,近來顯得興趣缺缺,投資公債金額已跌破2兆元,6月底僅剩下1.92兆元,且仍在持續減少中。
今年壽險業獲利主要靠台股現金股利及海外債券資本利得,因此投資海外的金額到6月底已高達11.6兆元,平均每月以增加2,000億元的速度增加,今年可能會突破12兆元大關,但在金管會增加海外股票及基金風險係數後,即要看投資國外速度是否會放緩。
產險業今年因為有寒害、台南大地震等,今年損率增加,加上資本市場不佳,上半年僅獲利4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33%,產險業今年也面臨百億元獲利的保衛戰。
日前多家智庫預估2016年台灣經濟成長率很難保一,而世界最大進口市場∼中國進口持續衰退;英國脫歐,情勢混沌不清;全球經濟展望很不樂觀。
國內的投資意願也正逐年下滑,投資率(淨投資/GDP),從1990年代28%,降至2000∼2009年25%,乃至近年22%;外資投資更從2007年154億美元,降至2014年58億美元。
自李登輝、陳水扁到馬英九三個八年任期中,台灣每年平均新設公司依序是47,280家,39,027家,到36,459家。反之公司關閉數則呈上升趨勢。投資意願低落,公司數減少,就業機會自然減少,薪資又如何漲升?
張忠謀董事長說:「台商當前的投資障礙是環保、電力與兩岸關係」。現在又多了勞工問題;真是雪上加霜。
國民黨執政時期修改勞工周休二日配套,取消七天國定假日。到新任勞動部長上台,立刻應勞工團體之要求恢復國定假日七天。引起工商界反彈,行政院又改推「周休二日,一例一休」,結果勞工團體又激烈抗議。現在立法院再提議颱風假要支薪。勞動部提高加班費後又嚴格進行勞動檢查。
影響現況是:
1)華航罷工政府全面讓步。於是華信航空、台鐵也都比照提出訴求,國營事業員工蠢蠢欲動。
2)為了規避勞動部加班規定及人事調度限制,交通事業揚言要取消假日加開班車以疏運旅客。(行政院已宣佈暫延兩個月再檢討實施。)
3)大學研究助理也都視作勞工,各大學只得減縮研究,避免違反勞基法。
4)勞動部將責任制員工勞動條件比照生產線員工管理。為了避免違規,重罰公司只得管制員工自動加班。
筆者當年去矽谷,朋友在周末假日帶我去參觀,他說看公司業績好壞,只要看這家公司在假日,停車場車子多不多?他們員工有股票,有分紅。員工多不計較加班費,興緻高昂的自動加速完成工作目標。
過份繁瑣嚴格的勞動規範將箝制企業經營的彈性,消滅員工奮發上進的動能;製造社會勞資的對立;增加政府公務的成本。比較日本、美國先進國家有如此偏頗於勞工的工作條件嗎?有如此鉅細靡遺的勞動規範嗎?
台灣早年經濟發展確有在環保與勞工福利上的疏失。但是社會在進步,科技(台積電、鴻海)、生化、金融業、甚至部份餐飲服務業(王品)都有員工分紅入股及績效獎勵制度,千方百計留住員工,不勞公部門作外行之規範。
民進黨的發展過去是借助環保、勞工等社會議題壯大。如今已完全執政,應該推動台灣整體經濟之發展。企業在台灣若經營、投資寸步難行,只得外移或停滯投資,就不會再有GDP成長、就業機會增加及員工之加薪。民進黨是要帶領台灣走出困境,還是製造更多的困境呢?
台灣目前工時僅2,086小時,低於亞洲四小龍韓國2,142小時,新加坡、香港2,392小時。台灣的勞工政策是否已矯枉過正?勞工團體是如何組成?他們的代表性如何?政府政策為何要受到非理性的牽制?
促進台灣企業投資不在於政府提供資金,今天台商最不缺資金,而是要改善台灣的經營投資環境。建立規範,不讓「民粹」駕馭政策,阻擾經貿發展。
再說今天上市(櫃)公司賺錢八成以上是廣大小股東(含員工股東)的股利。「勞團」名為勞工爭權益,鬥爭的卻是廣大的社會股民。不要製造勞資雙方仇視對立;而應促進雙方相互體諒,共存共榮。
行政院昨研商振興經濟方案,針對國公營事業提出3000億元大投資計畫,政院高層認不具激勵信心效果。林揆指示各部會再全面盤點國公營事業可投資計畫,例如中華郵政、台糖、台鐵等應檢討加碼,最終總數不能低於3000億元規模。
國發會昨天向行政院報告國公營事業提出振興投資計畫內容,總計規模約3000億元,其中光台電一家提出大潭電廠(1104.6億元)及其他電廠合計10項(含再生能源等)總計2343.86億元。
與會人士認為,過度偏重集中在台電電力基礎投資身上是缺點,不夠全面,未來性也不足,希望中華郵政、台糖、台鐵等可再作加碼。據悉,政院副院長林錫耀也認為,國營事業提出投資計畫都是分年執行,若以分年預算編列,明年可投入經費並沒有很多,與日本安倍政府提出28兆日圓比較,氣魄不足,更彰顯不出激勵投資信心效果。
國發會在報告分析民間投資動能不足原因,包括一、管制太多,如壽險業有19兆元資金,卻無處投資;二、投資面臨障礙,例如水電應充裕穩定、勞工不足,土地缺乏等「五缺」障礙。在策略上,國發會建議應加強數位經濟發展投資,加速寬頻基礎建設應多著墨,排除法規限制,加大力度鼓勵企業創新轉型發展。會中央行總裁彭淮南也有感而發指出,勞工問題(勞資爭議)非經濟因素干擾民間投資,令企業投資卻步。林揆指示各部會再回去就國公營事業可投資亮點項目全面盤點,但最後總體規模不能低於這次提出的3000億元。
行政院昨研商振興經濟方案,針對國公營事業提出3000億元大投資計畫,政院高層認不具激勵信心效果。林揆指示各部會再全面盤點國公營事業可投資計畫,例如中華郵政、台糖、台鐵等應檢討加碼,最終總數不能低於3000億元規模。
國發會昨天向行政院報告國公營事業提出振興投資計畫內容,總計規模約3000億元,其中光台電一家提出大潭電廠(1104.6億元)及其他電廠合計10項(含再生能源等)總計2343.86億元。
與會人士認為,過度偏重集中在台電電力基礎投資身上是缺點,不夠全面,未來性也不足,希望中華郵政、台糖、台鐵等可再作加碼。據悉,政院副院長林錫耀也認為,國營事業提出投資計畫都是分年執行,若以分年預算編列,明年可投入經費並沒有很多,與日本安倍政府提出28兆日圓比較,氣魄不足,更彰顯不出激勵投資信心效果。
國發會在報告分析民間投資動能不足原因,包括一、管制太多,如壽險業有19兆元資金,卻無處投資;二、投資面臨障礙,例如水電應充裕穩定、勞工不足,土地缺乏等「五缺」障礙。在策略上,國發會建議應加強數位經濟發展投資,加速寬頻基礎建設應多著墨,排除法規限制,加大力度鼓勵企業創新轉型發展。會中央行總裁彭淮南也有感而發指出,勞工問題(勞資爭議)非經濟因素干擾民間投資,令企業投資卻步。林揆指示各部會再回去就國公營事業可投資亮點項目全面盤點,但最後總體規模不能低於這次提出的3000億元。
行政院昨研商振興經濟方案,針對國公營事業提出3000億元大投資計畫,政院高層認不具激勵信心效果。林揆指示各部會再全面盤點國公營事業可投資計畫,例如中華郵政、台糖、台鐵等應檢討加碼,最終總數不能低於3000億元規模。
國發會昨天向行政院報告國公營事業提出振興投資計畫內容,總計規模約3000億元,其中光台電一家提出大潭電廠(1104.6億元)及其他電廠合計10項(含再生能源等)總計2343.86億元。
與會人士認為,過度偏重集中在台電電力基礎投資身上是缺點,不夠全面,未來性也不足,希望中華郵政、台糖、台鐵等可再作加碼。據悉,政院副院長林錫耀也認為,國營事業提出投資計畫都是分年執行,若以分年預算編列,明年可投入經費並沒有很多,與日本安倍政府提出28兆日圓比較,氣魄不足,更彰顯不出激勵投資信心效果。
國發會在報告分析民間投資動能不足原因,包括一、管制太多,如壽險業有19兆元資金,卻無處投資;二、投資面臨障礙,例如水電應充裕穩定、勞工不足,土地缺乏等「五缺」障礙。在策略上,國發會建議應加強數位經濟發展投資,加速寬頻基礎建設應多著墨,排除法規限制,加大力度鼓勵企業創新轉型發展。會中央行總裁彭淮南也有感而發指出,勞工問題(勞資爭議)非經濟因素干擾民間投資,令企業投資卻步。林揆指示各部會再回去就國公營事業可投資亮點項目全面盤點,但最後總體規模不能低於這次提出的3000億元。
超商雙雄統一超、全家隨著氣溫飆高,業績也飆出好成績。昨(9)日同步公告7月合併營收,統一超高達189.7億元、年增7%,全家55.12億元、年增4%,雙雙均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此外,統一超上半年獲利50.3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7.68%,每股稅後淨利4.84元。
統一超第二季淡季不淡,單季EPS 2.49元優於Q1,對此,統一超表示,主要成長因素在於7-ELEVEN本業差異化經營策略奏效,包括鮮食升級、全店行銷手法、CITY CAFE品質與形象深耕經營等等;至於轉投資事業,菲律賓7-ELEVEN、博客來、統一生活(康是美)、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等獲利也較去年同期成長。
第三季進入傳統旺季,統一超7月營收就開出紅盤,累計1至7月合併營收為1,247.21億元,年增6.26%。統一超表示,菲律賓7-ELEVEN持續展店達1,776店,較去年同期增加339店,業績成長超過40%;上海7-ELEVEN較去年同期新開9家門市,店數達88家,並推出差異化的鮮食自助服務,帶動營收成長近15%。
此外,康是美今年也首次聯合7大知名品牌,提早掌握父親節商機,帶動業績年增近10%。至於本業,則是提早發動中元節及中秋節預購,帶動相關商品業成長2成,此外連日高溫,冰品、飲料也有15%的成長,CITY CAFE成長近20%。
全家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348.91億元,年增4.5%。全家表示,7月成長動能受惠於高溫,帶動夏季型鮮食、消暑冷藏飲料及冰品成長。尤其Let’s Cafe明星商品「酷繽沙」開賣三個月已銷售突破500萬杯,加上大杯冰美式強化夏日型咖啡冷飲商品組合下,杯裝飲料相較去年同期增加近7成的營收。
超商雙雄統一超、全家隨著氣溫飆高,業績也飆出好成績。昨(9)日同步公告7月合併營收,統一超高達189.7億元、年增7%,全家55.12億元、年增4%,雙雙均創下單月歷史新高。此外,統一超上半年獲利50.3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17.68%,每股稅後淨利4.84元。
統一超第二季淡季不淡,單季EPS 2.49元優於Q1,對此,統一超表示,主要成長因素在於7-ELEVEN本業差異化經營策略奏效,包括鮮食升級、全店行銷手法、CITY CAFE品質與形象深耕經營等等;至於轉投資事業,菲律賓7-ELEVEN、博客來、統一生活(康是美)、統一速達(黑貓宅急便)等獲利也較去年同期成長。
第三季進入傳統旺季,統一超7月營收就開出紅盤,累計1至7月合併營收為1,247.21億元,年增6.26%。統一超表示,菲律賓7-ELEVEN持續展店達1,776店,較去年同期增加339店,業績成長超過40%;上海7-ELEVEN較去年同期新開9家門市,店數達88家,並推出差異化的鮮食自助服務,帶動營收成長近15%。
此外,康是美今年也首次聯合7大知名品牌,提早掌握父親節商機,帶動業績年增近10%。至於本業,則是提早發動中元節及中秋節預購,帶動相關商品業成長2成,此外連日高溫,冰品、飲料也有15%的成長,CITY CAFE成長近20%。
全家累計前7月合併營收為348.91億元,年增4.5%。全家表示,7月成長動能受惠於高溫,帶動夏季型鮮食、消暑冷藏飲料及冰品成長。尤其Let’s Cafe明星商品「酷繽沙」開賣三個月已銷售突破500萬杯,加上大杯冰美式強化夏日型咖啡冷飲商品組合下,杯裝飲料相較去年同期增加近7成的營收。
新台幣匯率走強,讓壽險業「膽顫心驚」。新台幣7月升值逾1.1%,更升破32元大關,壽險業帳上外匯價格準備金立即蒸發近76億元,8月不到二周,新台幣再升值近1.5%,壽險外匯準備金已跌破400億元,若新台幣升破31元,預期屆時有壽險公司必須拉警報。
外匯價格準備金是金管會允許壽險公司提列在帳上,若出現匯兌損失時,損失金額的50%可用外匯價格準備金沖抵。例如,某公司7月匯兌損失30億元,其中15億元即可用準備金來抵銷,降低匯率對壽險公司獲利波動的影響性,壽險業者每年也省下數十到上百億元避險費用。
但金管會也明訂,若壽險公司帳上外匯準備金低於去年底準備金餘額20%時,即不能再動用;且連續三個月外匯準備金都低於20%時,一旦有匯兌利益時,該公司提列外匯準備金的比率,要從匯兌利益的50%提高為60%,直到回到安全水位。
去年底壽險業外匯價格準備金有617億元,但今年1月新台幣貶值到33.65元時,準備金回升到近700億元,創下該制度上路以來的新高水位。但隨著新台幣升值,7月底外匯準備金只剩下441億元,減少逾250億元,其中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等資產逾兆元的大公司,7月估計回收近60億元的準備金。
去年上半年,新台幣匯率升值到30.7∼30.8元,即有壽險公司瀕臨20%的警戒線,隨著壽險業國外投資破11.6兆元,動用準備金的速度也加快,估計新台幣升破31元時,有些公司即可能會再度拉警報。
目前國泰人壽7月底外匯準備金有122億元,是業界最高,其次是中壽及南山人壽,各約有50∼60億元,新壽也還有42億元,富邦人壽則為38億元左右。
壽險業者表示,會先作一些避險部位調整,不會讓外匯準備金直接摜破20%的警戒水位,同時也有公司預期,新台幣匯率再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已經降低,短期內有可能回貶。
新台幣匯率走強,讓壽險業「膽顫心驚」。新台幣7月升值逾1.1%,更升破32元大關,壽險業帳上外匯價格準備金立即蒸發近76億元,8月不到二周,新台幣再升值近1.5%,壽險外匯準備金已跌破400億元,若新台幣升破31元,預期屆時有壽險公司必須拉警報。
外匯價格準備金是金管會允許壽險公司提列在帳上,若出現匯兌損失時,損失金額的50%可用外匯價格準備金沖抵。例如,某公司7月匯兌損失30億元,其中15億元即可用準備金來抵銷,降低匯率對壽險公司獲利波動的影響性,壽險業者每年也省下數十到上百億元避險費用。
但金管會也明訂,若壽險公司帳上外匯準備金低於去年底準備金餘額20%時,即不能再動用;且連續三個月外匯準備金都低於20%時,一旦有匯兌利益時,該公司提列外匯準備金的比率,要從匯兌利益的50%提高為60%,直到回到安全水位。
去年底壽險業外匯價格準備金有617億元,但今年1月新台幣貶值到33.65元時,準備金回升到近700億元,創下該制度上路以來的新高水位。但隨著新台幣升值,7月底外匯準備金只剩下441億元,減少逾250億元,其中如國泰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南山人壽、中國人壽等資產逾兆元的大公司,7月估計回收近60億元的準備金。
去年上半年,新台幣匯率升值到30.7∼30.8元,即有壽險公司瀕臨20%的警戒線,隨著壽險業國外投資破11.6兆元,動用準備金的速度也加快,估計新台幣升破31元時,有些公司即可能會再度拉警報。
目前國泰人壽7月底外匯準備金有122億元,是業界最高,其次是中壽及南山人壽,各約有50∼60億元,新壽也還有42億元,富邦人壽則為38億元左右。
壽險業者表示,會先作一些避險部位調整,不會讓外匯準備金直接摜破20%的警戒水位,同時也有公司預期,新台幣匯率再大幅升值的可能性已經降低,短期內有可能回貶。
台股行之多年的股票交易單位若由千股縮小至百股,能否有效達到鼓勵小資族入股市?或是可能反而影響台股交易量?大型券商董事長及券商公會都有各種看法與觀點。
證交所正研議台股交易單位縮小為百股,除了希望鼓勵儲蓄較少的年輕人投入績優股外,證交所也認為,應從稅制改革著手,對於長期投資也應給予稅負上的優惠。
券商公會秘書長莊太平對證交所研議交易單位縮小為百股,意在鼓勵年輕族群投入股市的想法表示贊同,但他仍深感台灣證券交易稅制對股民不友善,在2兆元稅收中,對股民收取的稅費高達4,000億元,占比高達2成。
莊太平說,目前正收集台灣總稅收的相關資料,未來將配合財政部等相關單位,於適當的時機提出稅負檢討的建議方案。
凱基證券董事長許道義指出,國際證券市場有分拆、分割制度,由上市公司自行決定股票是否要一分為二或一分為十,而在交易單位有些只以1股,由投資人視自身財力狀況,來決定下單多少。
對於未來若交易單位縮小為百股,許道義認為,過去投資人交易習慣1張是1千股,未來若改成百股,應也是習慣問題,預期對證券市場整體影響不大,對台股交易將更有彈性。
不過,賀鳴珩則十分擔心若交易單位縮小為百股,首當其衝的是證券營業員。他舉例,原本營業員一通電話可以接到1萬元,但交易單位縮減為十分之一,馬上變成1千元,對於營業員影響很大,人工接單成本過高,至於電子下單影響當然不大。
為鼓勵更多小資年輕人投入股市,證交所正研議交易單位由千股縮小為百股;元大證券董事長賀鳴珩昨(9)日指出,買1張大立光動輒4百萬元「與小資股民脫節」,建議主管機關可將一定金額以上的個股分成大小,例如增加小大立光、小台積電等,讓更多小資族入市參與台灣之光。
證交所大數據統計,2010∼2015年上半年期間,參與台股的自然人中,以41∼50歲及51∼60歲成交金額比重較大,分別為27.4%及30.7%,合計達58.1%,而20∼30歲的成交比重僅4.5%。
證交所表示,為鼓勵年輕的小資族投入股市,近期正著手收集鄰近主要國家股市交易。初步發現台股是「獨一」以千股為交易單位,美國紐約證交所(NYSE)、那斯達克(Nasdaq)以及亞洲的新加坡、上海、深圳、馬來西亞及印尼,都以百股為交易單位。
日本目前由上市公司自行決定,但已經有7成採100股交易,預計2018年10月全面改採100股交易;德國、英國倫敦、澳洲及韓國等更是僅採1股交易。
台股股王大立光昨天收3,780元,等於買1張要378萬元,近期外資紛上看大立光股價4,000元以上。賀鳴珩表示,報紙每天在寫大立光,「但與小資股民脫節、離我們太遠」,台灣之光都是外資及超級有錢人在買。
賀鳴珩說,先前與證交所一場餐敘時就曾建議採分級制,即股價在一定金額以上,分成千股及百股交易,百股加上「小」,給予不同的股票代號,投資人交易清楚明瞭,這樣才能貼近民意。不過,也主張應逐步實施,不要一下子全面實施百股。
證交所在董事長施俊吉及總經理李?賢於7月1日上任後,曾就交易單位縮小至百股進行報告,施俊吉日前受訪時曾表示,他對此案沒有預設立場,未來與券商公會討論,尋求共識後會決定。
證交所也說明,研議縮小交易單位,並不是著眼刺激台股交易量能,而是鼓勵月薪22K或30K的年輕人,也能參與台股績優股投資。
以環保、自然為設計靈感,白馬磁磚運用大自然的色彩元素,為壁磚創造出豐富多變的紋采效果,其多樣化的選擇,更可讓消費者享受自主搭配的樂趣,輕鬆打造專屬個性化的居家風格。
白馬磁磚除致力美感設計、環境保護的議題,更在產品本身堅硬耐磨、抗污易潔、好保養等特性上,追求更好的表現,也因此年年獲得產業界最高榮譽「台灣精品獎」肯定,為陶瓷業界唯一連續6年獲得台灣精品獎的磁磚廠商。
白馬磁磚的全系列壁磚,皆採用特殊釉藥以及改良製程,不易沾污更好清理,抗污可達到CNS認證最高等級5,簡簡單單就能保持亮麗如新的居家空間,不僅為忙碌的現代人,節省了更多的時間與精神,更節省不必要清潔藥劑的浪費與污染。選用「真材實料的白馬磁磚」,兼顧環保與便利,跟藏污納垢說bye-bye。
白馬磁磚不僅致力於生產品質優良、綠色環保的好產品外,更要求好品質、好設計、實用性、市場性兼具的好磁磚,白馬磁磚的產品也獲環保標章、綠建材標章等認證肯定。
白馬磁磚電話(03)490-3111、網址:ww.whitehorse.com.tw。
振鋒公司專業製造工業起重安全吊鉤,創立於西元1985年,自創YOKE品牌行銷全球,在業界以研究開發、創新技術聞名,響應國家「根留台灣」政策,積極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提升製造技術與品質,在全球各地設立有70個經銷據點,品質及技術深受國際業界的讚許與指定採用。
振鋒企業公司表示,掛勾是一旦失足的保命關鍵,全球有70%以上來自台灣。振鋒公司YOKE致力於設備與模具安全吊裝,對於產品品質,從開發、模具製作、鍛造、加工、熱處理到成品,採一貫化作業生產製造,除通過ISO 9001國際品保及中華民國實驗CNLA認證外,並獲6個國家多項認證,所有產品系列獲得國際品質認證,並附有美金500萬產品責任險。
YOKE工業起重吊鉤名列全球前十大、個人安全帶配件更在全世界稱霸,是台灣隱形冠軍。
振鋒公司說,安全是最重要的承諾,「唯有完美的品質,才能創造最安全的工作環境」,安全是振鋒的承諾,更是企業使命,製造不僅是吊鉤具,經營的更是無形的商品「安全」。這也是振鋒數十年來持續穩定成長的原動力。
振鋒公司的產品線YP系列產品,具有高強度、滿足側吊,充分解決翻模的安全問題,是工作上最安全的合作夥伴。
振鋒公司電話(04)2350-8088分機1109、1127、1131;網址:www.yoke.net。(黃奇鐘)
美商永生臍帶血與美國重大疾病治療機構City of Hope(希望之城)合作,將以幹細胞治療愛滋病患,近期才完成締約,據了解,中國大陸疾病管制局得知後,也爭取與永生合作,搶親明顯。
永生與希望之城合作屬於強強結盟,由於希望之城在愛滋病治療領域名列前茅,且以幹細胞切入治療研究方面,希望尋求在臍帶血儲存與移植經驗豐富的夥伴,打開愛滋病治療的新途徑。
永生透露,雙方簽約不久後,大陸疾病管制單位對愛滋病有研究的專家就到美國尋求與永生合作。大陸希望與永生獨家合作,提出「不限金額」的合作條件,希望將愛滋病治療新方法留在大陸。
永生表示,永生是台灣人所創辦,且未來希望將幹細胞治療愛滋病的技術根留台灣,並在美國、台灣兩地同時啟動臨床試驗,推動屬於台灣人的科技成就。
台美合攻幹細胞療法,開愛滋病治療首例。永生臍帶血幹細胞全球營運長呂志鋒昨日(8)表示,與美國重大疾病治療研究權威City of Hope(希望之城)結盟,將在美國申請進行幹細胞治療愛滋病患第一例,預計明年進入臨床試驗,有機會改寫170億美元愛滋病治療市場商機的版圖。
呂志鋒說,目前愛滋病治療多以藥物進行「雞尾酒療法」,近期幹細胞療法獲得學界重視,西班牙已完成血癌合併愛滋病感染病患的幹細胞治療,在治療血癌過程中,一併完成愛滋病療程,是一大突破。
永生是台裔美籍華人周永剛創辦,近期規劃回台掛牌上櫃,已經在大陸、香港完成脊椎損傷幹細胞治療臨床一╱二期試驗,規劃今年第4季或明年首季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申請臨床試驗(IND)。呂志鋒說,美方初步同意公司從臨床二期做起,以縮短試驗時間。
幹細胞治療愛滋病是全新療法,過去愛滋病治療多以雞尾酒療法,就是複合使用不同機轉的藥品,達到防堵愛滋病毒複製目的。主流愛滋用藥分為五類,其中以藥品機轉來看則分兩個途徑,包括抑制愛滋病毒合成複製、愛滋病毒進入細胞。
除五類治療藥品,還有一種藥品是阻斷受感染免疫細胞的CCR5受體。愛滋病毒必須感染正常的免疫細胞才能複製,感染免疫細胞有兩道門:CCR5、CXCR4。阻斷CCR5,讓愛滋病毒無法進入患者免疫細胞,病毒就無法複製、增生。
永生與希望之城合作的幹細胞療法,是用「基因編輯」方式,將已經刪除CCR5受體基因的幹細胞打入患者體內,重建患者免疫系統。重建後的免疫系統中,免疫細胞沒有CCR5受體,因此不會感染愛滋病。
呂志鋒說,基因編輯的工作由希望之城負責,永生提供幹細胞配對後的治療用幹細胞。
鴻海集團旗下納諾*-KY將於8月15日登錄興櫃,參考價80元。納諾董事長呂鴻圖昨(8)日表示,從奈米材料跨足半導體雷射切割市場,並推出奈米離子水新產品上市,今年營收可望倍數成長;明年營收及獲利也有三級跳的爆發力。
納諾昨天舉行登錄興櫃前記者會,說明產品布局、發展現況及未來展望。納諾登記在英商開曼群島,目前實收資本額3.9億元,呂鴻圖是最大個人股東、持股約37.34%;主要法人股東包括鴻海集團9.45%、日商日亞化3.16%、日商集富(JAFCO)2.43%。員工約持有20%股權。
納諾股票在7月29日公開發行,8月15登錄興櫃,預定今年11月遞件申請上櫃。
納諾擁有移轉自俄羅斯的世界級奈米粉體分級技術,致力於研發與產銷各式高端材料,如碳系列鑽石奈米粉末、陶瓷奈米粉末、金屬奈米粉末,應用在民生、工業、生醫等領域。納諾也是台灣新竹綠色產業聯盟成員。
加速落實蔡英文總統政見,內政部已將社會住宅融資服務平台呈報行政院,預計9月底啟動,已有中信銀、富邦及土銀等多家公、民營銀行表達興趣,內政部將協調金管會爭取不計入銀行法建築融資上限計算,以提高銀行承貸額度。
蔡總統提出八年內推出20萬戶社會住宅政見,行政部門近來加快腳步推動,除行政院連續兩周密集審查住宅法修正案外,內政部也將社會住宅融資平台方案呈報行政院。
根據內政部規劃的融資平台方案,貸款利率為「郵政儲金2年期利率減碼」計算,郵政儲金2年期利率目前是1.095%,減碼勢將低於1%;貸款年期50年,但每二年或五年簽約一次,可視當時市場情況調整貸款條件。官員表示,所有銀行都可參與這個融資平台,提供資金,融資平台規模暫訂1,500億元,實際金融可能更多,已有多家銀行主動向內政部達表興趣。
據了解,目前已表達興趣的銀行有五家,包括中信銀、富邦、土銀、合庫及農業金庫等。
銀行業者也反映,希望辦理社會住宅貸款部分,可以排除銀行法第72條之2有關建築融資上限30%限制。內政部高層表示,過去合宜住宅也曾專案排除30%限制,內政部會來協調金管會,以提高銀行承貸額度。
北客南移、台商返鄉置產等兩股熱潮帶動,台中豪宅市場下半年眾案齊發,包括聯聚、富邦、忠泰等都有新案進場,其中總銷120億元的聯聚瑞和大廈喊出「一戶3億、不滿意全額退款」,正式點燃市場戰火。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副理事長林正昇分析,豪宅燙金區仍以七期夏綠地公園、秋紅谷、台中歌劇院,以及科博、美術館特區為主流,近期在北部建商積極搶進及品牌加持下,後市看俏。
台中豪宅市場下半年很熱鬧,將由聯聚建設打頭陣推出「瑞和大廈」,緊接著市政路的「富邦豪庭」將進場,年底還有忠泰建設科博館案公開,總銷合計超過300億元。
聯聚預計10月8日推出「瑞和大廈」,規劃43層大樓建築,一層二戶,坪數169及338坪,單價69萬至89萬元,董事長江韋侖喊出「一戶3億,消費者不滿意可全額退款」,力搏戰況激烈的七期豪宅市場。
忠泰科博館新案由北部知名建商忠泰機構推出,總銷逾百億元,位在台灣大道、博館路前角地,正對綠園道第一排。
北客南移、台商返鄉置產等兩股熱潮帶動,台中豪宅市場下半年眾案齊發,包括聯聚、富邦、忠泰等都有新案進場,其中總銷120億元的聯聚瑞和大廈喊出「一戶3億、不滿意全額退款」,正式點燃市場戰火。
台中市不動產開發公會副理事長林正昇分析,豪宅燙金區仍以七期夏綠地公園、秋紅谷、台中歌劇院,以及科博、美術館特區為主流,近期在北部建商積極搶進及品牌加持下,後市看俏。
台中豪宅市場下半年很熱鬧,將由聯聚建設打頭陣推出「瑞和大廈」,緊接著市政路的「富邦豪庭」將進場,年底還有忠泰建設科博館案公開,總銷合計超過300億元。
聯聚預計10月8日推出「瑞和大廈」,規劃43層大樓建築,一層二戶,坪數169及338坪,單價69萬至89萬元,董事長江韋侖喊出「一戶3億,消費者不滿意可全額退款」,力搏戰況激烈的七期豪宅市場。
忠泰科博館新案由北部知名建商忠泰機構推出,總銷逾百億元,位在台灣大道、博館路前角地,正對綠園道第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