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卡繳稅,銀行優惠不斷。11月開徵的地價稅,目前各家銀行已開始公告刷卡繳納方案,其中國內前十大發卡行,除花旗銀行,其餘皆給予一次付清免收手續費的好處,受惠卡友將可超過數百萬。
銀行業者表示,地價稅每年都是接近年底時須繳納,而民眾往往此時會有較大筆的消費支出規畫,祭出一次付清免手續費,對卡友吸引力十足,且若能懂得用此方法,也可稍微舒緩資金調度壓力。
事實上,近年刷卡繳稅成為浪潮,為爭取卡友使用,包括像是中國信託、玉山銀行、台新銀行今年表現都非常積極,連同先前的綜所稅、牌照稅,每項稅款皆不收取手續費,企圖藉此衝高簽帳金額表現。
另外,不僅免收手續費,部分銀行還舉辦加碼活動,以台新銀行為例,今年卡友刷卡繳地價稅,單筆滿777元就有資格抽萬元刷卡金,若稅款金額滿萬元,更能直接於次期得到50元回饋金。
永豐銀行、新光銀行則更是大手筆,針對使用旗下信用卡繳地價稅的卡友,除了一律免收手續費,還分別祭出抽保時捷跑車、台北沖繩機票,吸引力十足。
至於凱基銀行還有3期、5期的零利率分期方案,雖然會產生手續費200元,但分期卡友將能參加iPhone6s的抽獎。
其實包括新光銀行、聯邦銀行、安泰銀行,刷卡繳地價稅都有零利率分期活動,特別是安泰銀行卡友,稅額達萬元以上,可以分到12期,效果最顯著。
銀行業者觀察,雖然現在繳納稅款的管道日益多元,但選擇刷卡方式的比重持續成長,主要就是不用產生額外成本,又可延遲付款或享受紅利累計、抽獎贈品,更受民眾青睞。
刷卡繳稅,銀行優惠不斷。11月開徵的地價稅,目前各家銀行已開始公告刷卡繳納方案,其中國內前十大發卡行,除花旗銀行,其餘皆給予一次付清免收手續費的好處,受惠卡友將可超過數百萬。
銀行業者表示,地價稅每年都是接近年底時須繳納,而民眾往往此時會有較大筆的消費支出規畫,祭出一次付清免手續費,對卡友吸引力十足,且若能懂得用此方法,也可稍微舒緩資金調度壓力。
事實上,近年刷卡繳稅成為浪潮,為爭取卡友使用,包括像是中國信託、玉山銀行、台新銀行今年表現都非常積極,連同先前的綜所稅、牌照稅,每項稅款皆不收取手續費,企圖藉此衝高簽帳金額表現。
另外,不僅免收手續費,部分銀行還舉辦加碼活動,以台新銀行為例,今年卡友刷卡繳地價稅,單筆滿777元就有資格抽萬元刷卡金,若稅款金額滿萬元,更能直接於次期得到50元回饋金。
永豐銀行、新光銀行則更是大手筆,針對使用旗下信用卡繳地價稅的卡友,除了一律免收手續費,還分別祭出抽保時捷跑車、台北沖繩機票,吸引力十足。
至於凱基銀行還有3期、5期的零利率分期方案,雖然會產生手續費200元,但分期卡友將能參加iPhone6s的抽獎。
其實包括新光銀行、聯邦銀行、安泰銀行,刷卡繳地價稅都有零利率分期活動,特別是安泰銀行卡友,稅額達萬元以上,可以分到12期,效果最顯著。
銀行業者觀察,雖然現在繳納稅款的管道日益多元,但選擇刷卡方式的比重持續成長,主要就是不用產生額外成本,又可延遲付款或享受紅利累計、抽獎贈品,更受民眾青睞。
投信業者積極募集新基金,觀察今年以來投信新基金募集狀況,最熱門的就屬指數股票型,今年來已報請成立的指數股票型基金中,大陸逾半數,法人表示,大陸場熱度不減,人民幣理財商品夯,人民幣資產相關基金續為市場最愛。
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經理人張菁蕙指出,以陸股來說,過去投資人所熟知投資陸股的方式多為上證股市,但近年來,深圳股市不論在市值、掛牌家數以及成交金額都急起直追,加上深圳股市成份股多數是搭上政策扶植轉型的新機會產業,因此市場熱度及重要性與日俱增。
宏利投信認為,大陸政府除了降息並全面移除存款利率上限,利率進入全面自由化,顯示官方在穩定經濟成長的同時仍將繼續推動各項改革。預料降息將更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並有利帶動股市表現。
日盛中國內需動力基金經理人鄭慧文表示,大陸重啟IPO後股市漲幅不低,這在之前是少見的現象,主因在愈來愈多的投資者認可新股重新發行是讓市場恢復自然投融資功能的一種表現形式。
A股近期表現強勁,短期內包括恢復IPO在內的一系列改革政策重啟有助於推升市場風險偏好,盤面主題圍繞十三五規劃,「美麗中國」首次納入五年規劃,看好環保和新能源板塊。
擇時參與陸股慢牛行情,不宜錯過具備產業轉型優勢的深圳股市,具題材性的中小板更是不可缺的一塊;張菁蕙強調,去年滬港通啟動陸股多頭,同時也為陸股帶來資金活水,近期深港通年底前開通的議題正熱,市場認為對陸股後市可期。
以最具成長性的深圳股市為主的新開募群益深証中小板ETF基金12日正式成立,預計將於12月2日掛牌交易,也為台灣證券交易所ETF掛牌再添生力軍。
今年國內投信新基金的募集熱潮逐季降溫,尤其陸股基金募集熱潮在第3季告歇之後,年底前可望核准募集的新基金明顯轉向固定收益市場,唯一不變的是今年投信業者持續發行指數型基金,ETF成為今年竄起的新基金趨勢。
隨法令逐年開放,國內投信近三年發行ETF商品大量增加,尤其是今年已經成立6檔,仍有10檔計畫申請上市,創下歷年來記錄。
其中富邦及元大投信推出正向2倍及反向1倍的陸股ETF,經常成為單日交易量排行榜之列,另繼去年開放期貨商品ETF之後,投信業者就寄望能盡速開放反向商品ETF,讓投資人在投資運用上能更靈活。
今年元大投信成為熱絡ETF商品市場的最大推手,全年募集7檔ETF,創信投信業紀錄,也加速國內ETF市場的多元發展。
檢視年底前將開募的新基金,主要集中在平衡型和指數型基金,包括元大、保德信、中信、群益、永豐等投信業者都推出相關商品,整體新基金募集的方向明顯從上半年的陸股基金熱潮轉向平衡型、ETF等穩健收益型商品。
至於市場別,元大、永豐分別聚焦在美、歐的成熟市場,其他投信則仍多以大陸股債市場為主。
國內投信從2003年成立第一檔台灣卓越50ETF至今,隨後因法令逐漸放寬,從追蹤大盤指數、國內各類股票指數到今年的陸股正反、日本正反以及商品期貨正向ETF等商品陸續發行,帶動ETF投資熱潮。
尤其自2014年10月台灣50槓桿、反向ETF上市之後,台股ETF成交量佔大盤比重從原本2%左右急升到最高超過10%,陸股ETF更常擠進單日成交量排行榜之列,可見ETF活絡市場之效。
今年國內投信新基金的募集熱潮逐季降溫,尤其陸股基金募集熱潮在第3季告歇之後,年底前可望核准募集的新基金明顯轉向固定收益市場,唯一不變的是今年投信業者持續發行指數型基金,ETF成為今年竄起的新基金趨勢。
隨法令逐年開放,國內投信近三年發行ETF商品大量增加,尤其是今年已經成立6檔,仍有10檔計畫申請上市,創下歷年來記錄。
其中富邦及元大投信推出正向2倍及反向1倍的陸股ETF,經常成為單日交易量排行榜之列,另繼去年開放期貨商品ETF之後,投信業者就寄望能盡速開放反向商品ETF,讓投資人在投資運用上能更靈活。
今年元大投信成為熱絡ETF商品市場的最大推手,全年募集7檔ETF,創信投信業紀錄,也加速國內ETF市場的多元發展。
檢視年底前將開募的新基金,主要集中在平衡型和指數型基金,包括元大、保德信、中信、群益、永豐等投信業者都推出相關商品,整體新基金募集的方向明顯從上半年的陸股基金熱潮轉向平衡型、ETF等穩健收益型商品。
至於市場別,元大、永豐分別聚焦在美、歐的成熟市場,其他投信則仍多以大陸股債市場為主。
國內投信從2003年成立第一檔台灣卓越50ETF至今,隨後因法令逐漸放寬,從追蹤大盤指數、國內各類股票指數到今年的陸股正反、日本正反以及商品期貨正向ETF等商品陸續發行,帶動ETF投資熱潮。
尤其自2014年10月台灣50槓桿、反向ETF上市之後,台股ETF成交量佔大盤比重從原本2%左右急升到最高超過10%,陸股ETF更常擠進單日成交量排行榜之列,可見ETF活絡市場之效。
今年國內投信新基金的募集熱潮逐季降溫,尤其陸股基金募集熱潮在第3季告歇之後,年底前可望核准募集的新基金明顯轉向固定收益市場,唯一不變的是今年投信業者持續發行指數型基金,ETF成為今年竄起的新基金趨勢。
隨法令逐年開放,國內投信近三年發行ETF商品大量增加,尤其是今年已經成立6檔,仍有10檔計畫申請上市,創下歷年來記錄。
其中富邦及元大投信推出正向2倍及反向1倍的陸股ETF,經常成為單日交易量排行榜之列,另繼去年開放期貨商品ETF之後,投信業者就寄望能盡速開放反向商品ETF,讓投資人在投資運用上能更靈活。
今年元大投信成為熱絡ETF商品市場的最大推手,全年募集7檔ETF,創信投信業紀錄,也加速國內ETF市場的多元發展。
檢視年底前將開募的新基金,主要集中在平衡型和指數型基金,包括元大、保德信、中信、群益、永豐等投信業者都推出相關商品,整體新基金募集的方向明顯從上半年的陸股基金熱潮轉向平衡型、ETF等穩健收益型商品。
至於市場別,元大、永豐分別聚焦在美、歐的成熟市場,其他投信則仍多以大陸股債市場為主。
國內投信從2003年成立第一檔台灣卓越50ETF至今,隨後因法令逐漸放寬,從追蹤大盤指數、國內各類股票指數到今年的陸股正反、日本正反以及商品期貨正向ETF等商品陸續發行,帶動ETF投資熱潮。
尤其自2014年10月台灣50槓桿、反向ETF上市之後,台股ETF成交量佔大盤比重從原本2%左右急升到最高超過10%,陸股ETF更常擠進單日成交量排行榜之列,可見ETF活絡市場之效。
今年國內投信新基金的募集熱潮逐季降溫,尤其陸股基金募集熱潮在第3季告歇之後,年底前可望核准募集的新基金明顯轉向固定收益市場,唯一不變的是今年投信業者持續發行指數型基金,ETF成為今年竄起的新基金趨勢。
隨法令逐年開放,國內投信近三年發行ETF商品大量增加,尤其是今年已經成立6檔,仍有10檔計畫申請上市,創下歷年來記錄。
其中富邦及元大投信推出正向2倍及反向1倍的陸股ETF,經常成為單日交易量排行榜之列,另繼去年開放期貨商品ETF之後,投信業者就寄望能盡速開放反向商品ETF,讓投資人在投資運用上能更靈活。
今年元大投信成為熱絡ETF商品市場的最大推手,全年募集7檔ETF,創信投信業紀錄,也加速國內ETF市場的多元發展。
檢視年底前將開募的新基金,主要集中在平衡型和指數型基金,包括元大、保德信、中信、群益、永豐等投信業者都推出相關商品,整體新基金募集的方向明顯從上半年的陸股基金熱潮轉向平衡型、ETF等穩健收益型商品。
至於市場別,元大、永豐分別聚焦在美、歐的成熟市場,其他投信則仍多以大陸股債市場為主。
國內投信從2003年成立第一檔台灣卓越50ETF至今,隨後因法令逐漸放寬,從追蹤大盤指數、國內各類股票指數到今年的陸股正反、日本正反以及商品期貨正向ETF等商品陸續發行,帶動ETF投資熱潮。
尤其自2014年10月台灣50槓桿、反向ETF上市之後,台股ETF成交量佔大盤比重從原本2%左右急升到最高超過10%,陸股ETF更常擠進單日成交量排行榜之列,可見ETF活絡市場之效。
今年來募集7檔ETF的元大投信,壓軸的ETF由亞洲前進到美國,推出包含3檔子基金的「元大標普500傘型基金」,預計11月23∼27日展開IPO申購,每股發行價格新台幣20元,最低申購金額為新台幣20,000元,可協助投資人更精準掌握美股走勢。
元大投信今年以來推出黃金期貨ETF、陸股滬深300槓桿及反向ETF、石油ETF之後,今年壓軸的ETF由亞洲一舉前進到美國,「元大標普500傘型基金」包括3檔子基金:「元大標普500基金」「元大標普500單日正向2倍基金」、「元大標普500單日反向1倍基金」。
元大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今年募集ETF的檔數將達7檔,不僅創下投信業的歷史新紀錄,也創下台灣新金融商品發行速度的紀錄;推出的ETF除了有配合政策開放的商品ETF、陸股ETF外,寶島債指數也已獲得櫃買中心授權,將來還會有櫃檯買賣中心系列ETF。
此次推出台灣首檔跨時區的海外ETF,從台股到陸股、從原型到槓反、從股債到商品,再從台灣時區走向國際時區,在多元屬性方面已開啟了寬廣的空間。另外,公司並持續強化技術能力及市場教育,目前指數化團隊成員超過30人。
元大投信執行副總黃昭棠表示,美國為全世界最大經濟體,美國證券交易所市值26兆美元,為全球第一,成交量也遙遙領先世界主要證券交易市場,而標普500指數市值約19兆美元,投資美國當然首選標普500指數。
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追蹤標普500指數ETF共計36檔,總規模達3,311億美元,就規模增長來看,近年增速驚人,2014年增長率就達到31%。而標普500指數含括美國紐約及納斯達克交易所市值最大的500家公司,最具產業代表性。
另外,標普500指數年化報酬率普遍優於美國大型股票基金,標普500指數1年期、3年期、5年期及10年期的績效表現高於美國大型股票基金,而2014年標普500指數績效表現贏過86%主動型美國大型股票基金。
東陽(1319)公布10月營收19.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較上月成長10.6%。展望第4季,本業AM事業部分進入傳統旺季以及受惠中國1.6公升以下汽車購置稅減半政策,預估第4季營收及毛利都可望向上攀升;而在業外部分則因去年同期有5億元的反托拉斯和解金拉低相對基期,加上預期人民幣及美元相對台幣升值,整體第4季營運動能看俏。後市建議可以股票期貨進行操作。
由籌碼面來看,近10日外資在買超東陽3,764張;投信賣超620張;自營商賣超85張,合計三大法人賣超張數為3,059張。另外,在近10日的資券狀況,融資減少1,234張,而融券增加63張。整體而言,籌碼呈現資減券增法人買的狀態,有利於多方走勢。
技術面方面,東陽股價在11月2日以帶量長紅棒站上所有均線,並於11月4日再創波段高點;但隨著加權指數由高點回落,東陽股價亦呈現觀望態勢,不過仍力守11月2日長紅棒低點,顯示多頭買盤仍在。
從收盤位置來看,東陽股價位於月線之上,為中性偏多格局。另外,東陽近五個交易日累計下跌約0.5%,同一期間加權指數累計下跌近5%,東陽股價明顯強於大盤。
國際股市震盪、於經濟數據不佳,加上前波反彈結束後,獲利回吐賣壓全面出籠,使得台股期現貨連續二天跌點均逾百點,分析師表示,短線要觀察的是外資在台指期淨多單能否維持在1萬口的偏多水準之上。
台指期昨(11)日開低,盤中殺盤力道強勁,指數接連失守8,500點與8,400點整數關卡,最終收在昨日相對低點。11月台指期終場成交在8,380,下跌153點或1.79%,不含巨額及價差交易的成交量為17.9萬餘口。
另外,台指期逆價差35.01點,電子期逆價差1.1大點,金融期逆價差3.85點。
就收盤的位置來看,電子期貨位於布林通道下緣之內,而非金電與金融期貨則位於布林通道下緣之外,表現相對落後。
未來若希望台指期在近期止跌,電子必須成為領頭羊的角色,否則在其占大盤成交金額超過50%的情況下,指數縱使反彈,也容易出現曇花一現的現象。
從籌碼面來看,昨日外資在現貨賣超125.02億元,在期貨方面,外資減少1,398口多單,目前部位為淨多單12,628口。
三大法人較上個交易日減少457口多單,期貨部位總計為淨多單8,342口。
國票期貨認為,從K線來觀察,昨日K線呈量增長黑棒狀態,主控權仍由空方掌握,並且在摜壓力道積極的情況下,次一交易日再探低點機率不小。
另外,由日KD觀察,K值小於D值並開口擴大,不利於多方走勢。指數昨日持續探底,K線呈現連續五天收黑,顯示短線空頭氣盛且具連續性。
5日及10日均線在昨日與月線交叉向下,整體盤勢愈趨不利於多方,在空方缺口未回補前,指數仍有可能再向下尋求支撐。
根據台灣證券交易所統計,整體上市公司10月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加0.15%,1至10月累計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成長0.21%。法人認為,步入淡季後,營收成長動能將會趨緩。
證交所表示,10月總營收總計2.6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0億元、約0.15%,成長公司共349家,衰退公司共472家,呈現成長趨勢之主要產業為建材營造業、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及電子通路業,衰退趨勢的主要產業為油電燃氣業、鋼鐵工業及水泥工業。
累計1至10月整體上市公司營收總計23.4兆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87億元、約0.21%,成長公司共342家,衰退公司共479家,呈現成長趨勢的主要產業,為其他電子業、觀光事業及金融保險業,衰退趨勢主要產業為油電燃氣業、水泥工業及鋼鐵工業。
證交所表示,目前公告累計營收的28個產業中,計有12個產業較去年同期成長。另於10月營收成長較大之產業,經了解,建材營造業因建案完工入帳,使營收增加;電腦及周邊設備業因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暢旺,相關代工廠營收增加;電子通路業因通訊手機類及消費性電子相關產品出貨持續暢旺,相關通路商營收增加。
由於電子產業將步入淡季,法人目前較著墨於非電子族群。元大卓越基金經理人王麗勳表示,目前雖然獲利穩健與成長性的個股評價略高,但部分轉機性的評價仍位處低點,故以控制風險與波動度為要,並輔以未來成長動能以及產業趨勢選擇,針對第4季成長、產業趨勢落底與2016年仍可望成長,且產業趨勢較佳企業進行擇優布局,看好有布局大陸市場的汽車零組件業者、機能性服飾、與潔淨能源。
至於塑化產業,由於美國頁岩油開採數已較2014年10月高峰下滑六∼七成,且油價於明年第1季前仍難突破每桶50美元關卡,相關併購案恐將於明年陸續浮現,使得石化與煉油業者可望獲利成長。
專業天線設計製造芮特科技(6514)昨(11)日舉行上櫃前業績發表會,法人看好芮特今年全年每股稅後純益力拚4.5元,明年營收獲利可望持續成長。
芮特是昇達科旗下小金雞,預計12月上旬以通訊類股掛牌上櫃。目前昇達科持股約62%,芮特掛牌交易後,昇達科持股將降至53.5%。未來隨著芮特營收獲利持續成長,昇達科可望母憑子貴。
芮特主要產品包含4G LTE基地台,隨著4G LTE產業成長,物聯網應用蓬勃發展,後市看俏。
芮特董事長吳東義表示,現在芮特的天線已應用在能源建設的物聯網應用,例如北美家庭用戶會使用天然氣或油槽供暖,業者透過天線加上網路系統,可以偵測天然氣跟油亮的數量,可以自由補充。
車用電子及車連網概念股的生力軍威潤科技 (6465),主要從事衛星定位監控器之研發、製造、銷售以及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及週邊零配件銷售,今年9月通過櫃檯買賣中心上櫃審查後,於10月底成功舉辦「上櫃前業績發表會」,預計11月20日舉行上櫃掛牌典禮。
日前公布最新營收資訊,10月份營收淨額達3,662萬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7%,創下單月歷史新高記錄。前10月累計營收淨額24,985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6%,業績表現優異。
威潤科技看好北美市場的業績成長性,將於明年1月初參加拉斯維加斯的CES大展,這個活動將強化與各主要客戶的互動與了解,為2016 年業績的持續成長建立好的開端。威潤將於參展期間展示出數款最先進產品,可望為生意夥伴帶來更多的商機並創造更大的營收成長,對於明年營收成長的展望也更為樂觀。
臺灣土地銀行第三家大陸分行-武漢分行,11月10日取得湖北監管局核發開業批文及金融許可證,預訂17日隆重開業,取得臺資銀行落腳大陸中部之先機。將同步開辦人民幣存、放款及外匯各類業務,滿足客戶多幣別金融需求,擴大服務層面。
土銀成立於民國35年9月,目前在臺灣有151家營業單位(含營業部與國際金融業務分行),海外及大陸地區則設有洛杉磯分行、紐約分行、新加坡分行、香港分行、上海分行、天津分行,以及即將開業之武漢分行共7家海外分行,服務網絡綿密。
武漢分行的成立,奠定土銀在大陸的服務網絡,繼長三角、環渤海經濟圈,拓展至華中地區,藉由大陸內陸與沿海地區據點之建構,提供客戶優質的服務。
另結合香港分行及新加坡分行擴大亞洲服務據點,與美洲洛杉磯分行及紐約分行擘畫土銀全球服務網絡,提供客戶無時差之優質金融服務。
土銀武漢分行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積玉橋臨江大道96 號萬達中心41層01-03單元,電話:(86)27-59606939 。
美股強勢表態,三大指數都來到波段新高,市場法人表示,今年來美國經濟持續復甦,企業財報多數優於預期,吸引資金持續流入,未來在資金動能充足與基本面轉好條件下,美股仍值得投資,美股持股高的海外基金也相對看好。
統計投信發行的海外股票基金中,美國持股比率70%以上的共有21檔,其中近一周平均表現2.51%,近一月平均5.43%,表現都不錯,在持續看好美股後市表現下,值得投資人多留意投資契機。
群益投信表示,美國聯準會升息腳步趨緩,加上日前歐洲央行也表示為解決持續性低通膨帶來的隱憂,將有可能擴大QE,希望能刺激並帶動經濟復甦,歐美兩大經濟體的持續貨幣寬鬆政策,預計將持續為全球市場提供資金動能。
群益美國新創亮點基金經理人蔡詠裕表示,美國第3季GDP雖不如預期,但由於美國企業趁國內需求邁向年底假期血拚季的時刻,削減龐大庫存,製造業生產可迅速穩定下來,消除經濟疲弱的來源;而美國家庭消費受就業和薪資成長激勵,故即使在廠商出口和海外訂單減少之際,仍持續支撐第4季美國經濟。
最新一季「摩根定期定額溫度指數」出爐,為60度,較前期(2015年第2季)大幅下降13度。由於今年第3季的定期定額人數、金額和動能同步下滑,導致第3季溫度指數滑落到今年來最低水位,不過仍持穩高於50度的冷熱分水嶺之上。台灣投資人每月平均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雖由上一季的7,597元下跌至7,385元,仍逆勢寫下歷史次高水準。
檢視定期定額溫度指數三大指標,第3季定期定額人數、定期定額金額、定期定額動能均下滑,其中,定期定額動能較前期47大幅縮水至15,拖累指數。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指出,第3季定期定額溫度指數降到今年最低,主要受到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與否,以及大陸經濟放緩兩大隱憂衝擊,導致全球股匯債出現大幅波動,大幅降低台灣投資人的定期定額的意願,導致本期溫度指數出現回落。
第3季股債齊跌連累定期定額動能熄火,邱亮士分析,第3季一開始由新興股市領跌,隨後歐美股市跟著補跌,常被用來衡量投資人情緒指標的VIX波動指數一度飆破40大關,創下自2011年10月以來波段高點,不少投資人選擇退場觀望或暫停申購基金,導致定期定額動能下滑。其實,許多風險性資產估值都來到相當具吸引力水位,反而提供進場承接契機。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今年下半年因台灣經濟復甦力道趨緩,加上全球股市因系統性風險出現明顯跌勢,致使國內投資人信心下滑,不過,在分散進場成本的前提下,若股市走勢為「先下後上」的微笑曲線,反而能發揮定時定額逢低購入更多單位數的成本優勢,當指數回升時,投資勝算更高。由於國內景氣有機會在今年底或明年第1季落底,也將是布局台股的好時機,可逢低分批布局。
最新一季「摩根定期定額溫度指數」出爐,為60度,較前期(2015年第2季)大幅下降13度。由於今年第3季的定期定額人數、金額和動能同步下滑,導致第3季溫度指數滑落到今年來最低水位,不過仍持穩高於50度的冷熱分水嶺之上。台灣投資人每月平均定期定額扣款金額,雖由上一季的7,597元下跌至7,385元,仍逆勢寫下歷史次高水準。
檢視定期定額溫度指數三大指標,第3季定期定額人數、定期定額金額、定期定額動能均下滑,其中,定期定額動能較前期47大幅縮水至15,拖累指數。
摩根投信董事總經理邱亮士指出,第3季定期定額溫度指數降到今年最低,主要受到美國聯準會(Fed)升息與否,以及大陸經濟放緩兩大隱憂衝擊,導致全球股匯債出現大幅波動,大幅降低台灣投資人的定期定額的意願,導致本期溫度指數出現回落。
第3季股債齊跌連累定期定額動能熄火,邱亮士分析,第3季一開始由新興股市領跌,隨後歐美股市跟著補跌,常被用來衡量投資人情緒指標的VIX波動指數一度飆破40大關,創下自2011年10月以來波段高點,不少投資人選擇退場觀望或暫停申購基金,導致定期定額動能下滑。其實,許多風險性資產估值都來到相當具吸引力水位,反而提供進場承接契機。
復華投信總經理周輝啟表示,今年下半年因台灣經濟復甦力道趨緩,加上全球股市因系統性風險出現明顯跌勢,致使國內投資人信心下滑,不過,在分散進場成本的前提下,若股市走勢為「先下後上」的微笑曲線,反而能發揮定時定額逢低購入更多單位數的成本優勢,當指數回升時,投資勝算更高。由於國內景氣有機會在今年底或明年第1季落底,也將是布局台股的好時機,可逢低分批布局。
Fed未放棄年內升息的目標,美元指數走揚,日圓進一步走貶創下8月底以來最低點,亦帶動日股上漲至近十周來高點。
國內第一檔日股ETF-FB日本(00645)甫於11月6日掛牌上市,上市首日便開出紅盤,收盤價為20.08,成交1萬3257張,搭配已經上市的日本2X(00640L)、日本反 (00641R),讓投資人可以將日股納入核心投資組合,進行策略布局。
富邦投信總經理林弘立指出,日圓貶值,赴日觀光人數大增,陸客赴日旅遊的人數更是驚人,尤其觀光客在日大量消費,「Made In Japan」的品質吸引力,讓許多產品受觀光客歡迎而迎接新的成長力道,舉凡陸客爆買的商品,像是馬桶蓋、紙尿褲、電鍋、岡本001等,企業獲利大幅成長,股價也跟著大漲。
在觀光加持,以及日本薪資增長帶動國內消費,日本的內需消費大大提升,尤其日本預測到2020年,全年將迎來2,500萬至3,000萬人次觀光客,對日本的消費貢獻值得期待。為多賺「Made In Japan」的錢,許多日本企業也會回流日本投資擴產,將增加日本國內就業、消費、資本支出。
除內需企業獲利前景看好之外,日本經濟三大動能還有出口一項,中國經濟成長趨緩,雖有衝擊日本出口,但是日本對美國的依存度更高,美國景氣仍然在復甦,所以日本的出口動能基本是勢持續增長。原油價格下跌,對於能源進口國日本而言,也是另一項利多。
林弘立強調,此次FB日本上市後,可與日本槓桿反向ETF結合成更完整的投資版圖,發揮多空皆能操作之特性,搭配現貨、期貨等衍生性商品,將可構建多元之投資與交易策略,多空皆宜。FB日本、日本2X 、日本反更是國內唯一也是第一檔做完全匯率避險的ETF,投資人不用擔心賺了股價賠了匯差,可放心參與日股投資的契機。(項家麟)
逢吉工業股份有限公司開發成功應用於各式加工機之高壓中心出水機,該項產品可有效降低加工物件纏屑和不易斷屑的困擾。
逢吉工業執行長鄭志鵬表示,該機採用進口螺桿式泵浦,此泵浦為油水兩用式,壽命長,耐用度高且壓力穩定度佳。其濾筒過濾量大,過濾袋之清潔十分簡便,且電控箱設計可獨立安裝,不但安裝簡易且在壓力調整十分方便,其機體下附活動輪,移動便利。
在功能上,該機提升機台進給速度,有效改善加工表面精度,可延長刀具壽命,更可增加鑽孔深度,有效排除加工時的纏屑問題。該機消耗功率為5.5KW,最高使用壓力為70Bar,切屑液溫度小於攝氏50度,有效容量為120公升。本機適合於車床、中心切削加工機、鑽床、搪銑床等加工機械。
該公司由1992年起,陸續研發刮板磁性輸送機、滾筒式細屑輸送機、密閉管路式輸送機、精技型鐵屑輸送機、磁吸式輸送機等各式符合各型金屬加工機加工後的鐵屑輸送流程設備,於1999年通過ISO品保認證,成功上市複合輸送機、成品輸送機等機型,並獲得全球客戶的認同與口碑,因為不斷創新是逢吉公司自創立以來不變的經營方針,所以在研發團隊的努力下推出油水分離機、伸縮護蓋、紙帶磁鐵過濾機、主軸中心出水裝置(CTS)、液屑分離機、螺旋排屑機與過濾系統整合等供應業界。
逢吉工業電話(04)2270-3088。(魯修斌)
進入台灣市場已有28年的吉野家,近幾年在台持續加碼投資,開設新生活概念餐廳,台灣吉野家近期引進集團所屬的餐飲品牌Don tei,位於台北中山商圈的Don tei台灣一號店於日前正式開幕營業,並祭出開幕酬賓活動。
台灣吉野家董事長稻田伸文表示,Don tei品牌起源於1990年日本群馬縣前橋市,以上極火鍋及壽喜燒為主體的餐飲品牌,這次從引進到籌備花了近1年的時間,更斥資新台幣3,000多萬打造Don tei 台灣一號店,期盼讓台灣消費者完美體驗日本飲食款待文化,多汁豪氣的精選高級牛肉,簡單原味呈現純和風壽喜燒與上極火鍋,展現簡單且最美好的心意。
Don tei台灣一號店位於台北中山商圈,近捷運中山站2號出口,占地百來坪,有90個客席,並有2間尊崇及私密性兼具的獨立和室包廂,主打上極鍋物與壽喜燒食主題,嚴選4款高級肉—澳洲黑毛和牛、美國prime等級牛肩胛肉、油花分布均勻的雪花牛及台灣飼養之肉質鮮美的乾淨豚,4種原味高湯可供選擇,堅持每日產地新鮮直送的蔬菜,每人用餐時間更長達150分鐘。
Don tei台灣一號店即日起至12月6日舉行開幕慶活動,單筆消費滿2,000元,送精美來店禮,6人同行1人免費,4人同行1人半價,台灣人愛吃火鍋,Don tei不論味覺、視覺及服務均有特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