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市不景氣,國內房仲業板塊加速移動,台灣房屋集團搶先入主台中永春不動產,為國內房仲業投下一顆震撼彈!至此,信義房屋、永慶集團及台灣房屋3強鼎立態勢底定,未來房仲業將持續上演「搶人、搶店、搶版圖」的戲碼。
今年國內房市交易量將創下10年來新低紀錄,財政部長也說台灣房仲像「小七」(便利商店)一樣多,話雖說得不中聽,卻也凸顯目前房仲業「粥少僧多」的不爭事實。
房市交易量低迷,中小型房仲業者撐不下的只好收店,不然只能店面改樓面、「度小月」硬撐;房仲加盟總部也深知店東經營不易,只能不斷替加盟店找其他業績管道,也造成現在各房仲業者紛紛改賣海外不動產。
不過,房仲業大者恆大集團化趨勢已成,雖市況不好,但對大型房仲集團來說,反而是拚市占的好時機。
此次,台灣房屋集團率先取得永春不動產經營權,但早期信義房屋集團董事長周俊吉也以個人名義持有住商不動產51%股權,形成泛信義集團;永慶房產集團旗下也有4個品牌,形成三強鼎立的局面。
面對大型房仲集團來勢洶洶,中、小型房仲業者已面臨強大的生存危機,明年房地合一新制上路後,房仲品牌集團化將更明顯,未來大型房仲拚市占以整併速度最快,房仲業仍將持續上演「搶人、搶店、搶版圖」的戲碼。
松青超市年年虧損,淨值負10億元,根本沒人想購買股權接收公司,但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卻出手買下松青商標、門市設備資產,及接收所有門市員工約700位,讓全聯成功擴大版圖、豐富商品結構、搶進百貨通路、找到生鮮人才,並解決缺工問題,可謂是一舉數得的交易。
林敏雄自1998年接收全聯福利社後,以開進社區、低價策略出擊,迅速擄獲婆婆媽媽的心。從原本僅65家賣場,展店至現在700多家,靠的就是大舉併購。
過去幾年,全聯成功收購了楊聯社、善美的超市、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超市、全買超市等等,版圖迅速擴大,業績10倍速成長,營業額在2012年首度超越量販龍頭家樂福。全聯內部規畫2017年總店數破千店,2020年營業額達2,000億元。
林敏雄原只是銀行小職員,30多年前在三重埔創業,投入房地產,如今成為元利、全聯、華泰商銀董座,橫跨建設、金融及流通;敢砍價、敢展店、敢賠錢為主要手法,併購松青超市,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說是經典一戰。
市場人士分析,松青雖然經營不好,但一開始以高檔商品搶市,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品牌形象良好,除了獨立門市,也開進百貨通路,且培養了許多經營生鮮的人才,全聯買松青,確實可以加分。
此外,全聯長期處於缺工,年年招聘,但得經過教育訓練才能上手,如今若能成功接收松青門市人員,可望解決缺工問題。
未來,全聯保有松青的商標品牌,是否會把松青全面改成全聯,市場看法不一,大都認為全聯應會採雙品牌策略,畢竟松青現在已成功打進百貨通路,全聯應不會放棄。不過,全聯併松青後,雙方文化不同,磨合期會多久,值得觀察。
松青超市年年虧損,淨值負10億元,根本沒人想購買股權接收公司,但全聯董事長林敏雄卻出手買下松青商標、門市設備資產,及接收所有門市員工約700位,讓全聯成功擴大版圖、豐富商品結構、搶進百貨通路、找到生鮮人才,並解決缺工問題,可謂是一舉數得的交易。
林敏雄自1998年接收全聯福利社後,以開進社區、低價策略出擊,迅速擄獲婆婆媽媽的心。從原本僅65家賣場,展店至現在700多家,靠的就是大舉併購。
過去幾年,全聯成功收購了楊聯社、善美的超市、台北農產運銷公司超市、全買超市等等,版圖迅速擴大,業績10倍速成長,營業額在2012年首度超越量販龍頭家樂福。全聯內部規畫2017年總店數破千店,2020年營業額達2,000億元。
林敏雄原只是銀行小職員,30多年前在三重埔創業,投入房地產,如今成為元利、全聯、華泰商銀董座,橫跨建設、金融及流通;敢砍價、敢展店、敢賠錢為主要手法,併購松青超市,就是最好的例子,可說是經典一戰。
市場人士分析,松青雖然經營不好,但一開始以高檔商品搶市,在市場占有一席之地,品牌形象良好,除了獨立門市,也開進百貨通路,且培養了許多經營生鮮的人才,全聯買松青,確實可以加分。
此外,全聯長期處於缺工,年年招聘,但得經過教育訓練才能上手,如今若能成功接收松青門市人員,可望解決缺工問題。
未來,全聯保有松青的商標品牌,是否會把松青全面改成全聯,市場看法不一,大都認為全聯應會採雙品牌策略,畢竟松青現在已成功打進百貨通路,全聯應不會放棄。不過,全聯併松青後,雙方文化不同,磨合期會多久,值得觀察。
全聯併購松青超市,拍板定案!據了解,全聯福利中心將出資近5億元收購松青全台65間門市的設備資產,並允諾接收所有門市人員,此交易可望在今(12)日味全董事會通過。屆時,全聯總門市將一舉跨過800店大關,穩居超市龍頭,觸角並將藉由松青進入百貨通路,為國內流通市場投下一顆超級震撼彈。
根據經濟部統計,國內超市由於購物便利、價格中等,近幾年成長表現超越量販及便利店,去年台灣超市總家數達1,821家,總營業額逾1,670億元,今年前9月,總店數達到1,935家,營業額1,350億元創歷年新高。全聯以759家、營業額約760億居冠,以總店數來看,其次為美廉社、頂好、農會超市,松青以65店居第五名。
味全在1986年成立松青超市,由於定位不清、水電雙漲及店租調漲下,營運表現相當不理想,去年受到「滅頂」事件影響,虧損金額高達1.94億元,上半年虧損額度更達1.24億元,累計虧損逾10億元,成為味全最大的包袱,味全不得不斷尾求生。
2013年,市場曾傳出全聯或頂好將以26億收購松青,當時味全魏家滿手現金,根本不願出售,如今被全聯以近5億元的價格買下,味全高層頗為痛心,也讓流通版圖重新洗牌,出現大者恆大格局。不過對於所有市場傳言,味全公司仍然是三緘其口,一概以不知情回應。
台灣主要零售通路包括便利店、超市及量販,全聯這幾年的崛起,不僅左打超市、右打量販,近年來更是頻頻開小型店,插旗統一超、全家的地盤。由於主打價格低廉,且全聯董座林敏雄請來流通之父徐重仁擔任總裁,整體形象加分,讓所有通路商挫咧等。如今全聯大動作買下松青,勢必掀起更大的戰火。
據了解,味全今天召開董事會,有二項重要議題,一是代理董座王錫河真除,接下新董座職位,另一個就是通過松青賣給全聯。此外,松青也會進行存貨出清或退貨,市場人士粗估,出清金額至少有3億左右。換言之,味全出售松青的整個交易案,可望拿到7~8億元彌補虧損,松青公司在門市資產全數出售後,也會漸漸消失。整個交易案,預計在今天味全董事會通過後對外公布,最快明年元旦執行。(相關新聞見A2)
全聯併購松青超市,拍板定案!據了解,全聯福利中心將出資近5億元收購松青全台65間門市的設備資產,並允諾接收所有門市人員,此交易可望在今(12)日味全董事會通過。屆時,全聯總門市將一舉跨過800店大關,穩居超市龍頭,觸角並將藉由松青進入百貨通路,為國內流通市場投下一顆超級震撼彈。
根據經濟部統計,國內超市由於購物便利、價格中等,近幾年成長表現超越量販及便利店,去年台灣超市總家數達1,821家,總營業額逾1,670億元,今年前9月,總店數達到1,935家,營業額1,350億元創歷年新高。全聯以759家、營業額約760億居冠,以總店數來看,其次為美廉社、頂好、農會超市,松青以65店居第五名。
味全在1986年成立松青超市,由於定位不清、水電雙漲及店租調漲下,營運表現相當不理想,去年受到「滅頂」事件影響,虧損金額高達1.94億元,上半年虧損額度更達1.24億元,累計虧損逾10億元,成為味全最大的包袱,味全不得不斷尾求生。
2013年,市場曾傳出全聯或頂好將以26億收購松青,當時味全魏家滿手現金,根本不願出售,如今被全聯以近5億元的價格買下,味全高層頗為痛心,也讓流通版圖重新洗牌,出現大者恆大格局。不過對於所有市場傳言,味全公司仍然是三緘其口,一概以不知情回應。
台灣主要零售通路包括便利店、超市及量販,全聯這幾年的崛起,不僅左打超市、右打量販,近年來更是頻頻開小型店,插旗統一超、全家的地盤。由於主打價格低廉,且全聯董座林敏雄請來流通之父徐重仁擔任總裁,整體形象加分,讓所有通路商挫咧等。如今全聯大動作買下松青,勢必掀起更大的戰火。
據了解,味全今天召開董事會,有二項重要議題,一是代理董座王錫河真除,接下新董座職位,另一個就是通過松青賣給全聯。此外,松青也會進行存貨出清或退貨,市場人士粗估,出清金額至少有3億左右。換言之,味全出售松青的整個交易案,可望拿到7~8億元彌補虧損,松青公司在門市資產全數出售後,也會漸漸消失。整個交易案,預計在今天味全董事會通過後對外公布,最快明年元旦執行。(相關新聞見A2)
中信金控10月將台灣人壽納為子公司,中信金10日法說會時公布,10月台壽加計中信人壽資產已突破新台幣1兆元,正式擠入國內第六大壽險公司,若以新契約保費市占率來看,更排入第四名,將正式成為中信金獲利及策略布局的重要子公司。
同時,台壽正在申請提高海外投資上限到45%,由於明年1月1日正式合併後,是由台壽存續,延用台灣人壽的名稱,因此合併後逾兆元的資金,即可多出約新台幣500億元投資海外動能,一年保守預估可多出10多億元的收益。
此外,由於中信人壽先前宣布要以約新台幣85億元,參股大陸農銀人壽19.99%,昨日中信金也證實此合約已到期,雙方正在重新議約。
原本中信人壽要買下的19.99%已被其他買家搶走,目前中信人壽應會改參股14%左右,近期即可定案,如此一來未來的新台灣人壽將是國內第一家同時擁有大陸子公司即君龍人壽,又參股一家大陸壽險公司者。
中信金前10月稅後獲利272.01億元,每股盈餘1.95元,中信金資深副總高麗雪表示,信義區舊總部大樓已順利賣給外商,但必須經投審會同意資金匯入才能交割,若年底前可完成交割,中信金將可認70億元獲利,貢獻EPS達0.39元。即若年底前交割,中信金全年獲利應可破350億元,努力朝400億元逼近。
高麗雪也強調,儘管近期全球市場及台灣經濟波動,但中信金獲利不受影響,會繼續執行「強本跨業跨境」策略,即繼續強化銀行本業,且跨入保險產業,傾金控力量壯大壽險子公司,另外則是持續尋找亞洲布局及併購機會,增加跨境收入,中信金已通過30億股的增資授權,首波規劃先申請9.2股現金增資,主要是要強化金控資本適足率及轉投資動能,但何時啟動增資,仍未確定。
目前國內資產前5大壽險公司即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及中國人壽,第六大原本是三商美邦人壽及全球人壽角逐,但在新台灣人壽合併後,則篤定站穩資產第六大壽險公司,同時在中信銀通路協助下,新台壽的新契約保費市占也可擠入前五大,未來壽險資金也可協助中信金打亞洲盃,進行海外併購。
NCC委員會議昨(10)日做出不予換發全球一動公司無線寬頻接取業務(WBA)特許執照的決議,全球一動必須在12月10日之前繳回其位於2600MHz頻段的頻譜。
全球一動是國內碩果僅存的WiMAX公司,年底熄燈後、台灣WiMAX產業正式走入歷史。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虞孝成昨晚表示,針對全球一動換照案,NCC早在幾個月前特別委由學者專家組成換照審核小組,該小組於10月5日做成「不予換照」決定,昨日NCC召開委員會議,也贊同審核小組的決定。
虞孝成強調,NCC委員會議最後之所以不予全球一動換照並否准其延長6年執照期,考量點包括全球一動並未完成該公司事業計畫書內容所載明的網路建設等應履行義務,再者,對於該公司未來繼續營運產生疑慮。
NCC強調,全球一動應依WBA管理規則第77條第1項規定,於業務終止日即今年12月10日之前1個月通知用戶,NCC也將比照大眾電信公司破產時採行的措施,保留原用戶號碼並協調4G業者承接,保障全球一動公司用戶權益,並配合勞動部門辦理輔導該公司員工轉職,及商請各4G經營者提供面試遴用的機會。根據NCC統計,全球一動還有8萬多用戶。
此外,NCC呼籲全球一動公司身為第一類電信事業,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勿挾員工及用戶當作後續爭取一己利益的工具。NCC把話說得很重。
4G頻譜第2波釋照將於本月17日舉行,NCC昨日做出不予全球一動換照後,2600MHz頻譜完全乾淨、不再存有「占頻」疑慮,也不會再發生台灣大遲未繳回2G頻譜、衍生遠傳與台灣大上演法律訴訟的後遺症。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全球一動目前使用中的頻譜正好是這一波競標頻段D6,NCC不予全球一動換照後,D6頻段標金可能飆高。
NCC在6年前釋出6張WiMAX執照,大同電信去年底向NCC申請換照失敗、頻譜執照已被收回,威達雲端及威邁思兩家公司今年7月申請提前中止WiMAX業務,並於8月24日繳回頻譜執照。
大眾電信因為PHS業務撐不下去、連帶也把WiMAX業務結束掉。至於遠傳電信,則是選擇提前繳回WiMAX頻譜。
政府當初使盡全力押寶WiMAX產業,如今6家WiMAX業者全數退出市場,證明當初的產業政策完全失敗,更導致投注數百億元的所有WiMAX業者認賠出場,產業政策誤判、拖累企業發展生機可見一斑。
NCC委員會議昨(10)日做出不予換發全球一動公司無線寬頻接取業務(WBA)特許執照的決議,全球一動必須在12月10日之前繳回其位於2600MHz頻段的頻譜。
全球一動是國內碩果僅存的WiMAX公司,年底熄燈後、台灣WiMAX產業正式走入歷史。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虞孝成昨晚表示,針對全球一動換照案,NCC早在幾個月前特別委由學者專家組成換照審核小組,該小組於10月5日做成「不予換照」決定,昨日NCC召開委員會議,也贊同審核小組的決定。
虞孝成強調,NCC委員會議最後之所以不予全球一動換照並否准其延長6年執照期,考量點包括全球一動並未完成該公司事業計畫書內容所載明的網路建設等應履行義務,再者,對於該公司未來繼續營運產生疑慮。
NCC強調,全球一動應依WBA管理規則第77條第1項規定,於業務終止日即今年12月10日之前1個月通知用戶,NCC也將比照大眾電信公司破產時採行的措施,保留原用戶號碼並協調4G業者承接,保障全球一動公司用戶權益,並配合勞動部門辦理輔導該公司員工轉職,及商請各4G經營者提供面試遴用的機會。根據NCC統計,全球一動還有8萬多用戶。
此外,NCC呼籲全球一動公司身為第一類電信事業,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勿挾員工及用戶當作後續爭取一己利益的工具。NCC把話說得很重。
4G頻譜第2波釋照將於本月17日舉行,NCC昨日做出不予全球一動換照後,2600MHz頻譜完全乾淨、不再存有「占頻」疑慮,也不會再發生台灣大遲未繳回2G頻譜、衍生遠傳與台灣大上演法律訴訟的後遺症。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全球一動目前使用中的頻譜正好是這一波競標頻段D6,NCC不予全球一動換照後,D6頻段標金可能飆高。
NCC在6年前釋出6張WiMAX執照,大同電信去年底向NCC申請換照失敗、頻譜執照已被收回,威達雲端及威邁思兩家公司今年7月申請提前中止WiMAX業務,並於8月24日繳回頻譜執照。
大眾電信因為PHS業務撐不下去、連帶也把WiMAX業務結束掉。至於遠傳電信,則是選擇提前繳回WiMAX頻譜。
政府當初使盡全力押寶WiMAX產業,如今6家WiMAX業者全數退出市場,證明當初的產業政策完全失敗,更導致投注數百億元的所有WiMAX業者認賠出場,產業政策誤判、拖累企業發展生機可見一斑。
NCC委員會議昨(10)日做出不予換發全球一動公司無線寬頻接取業務(WBA)特許執照的決議,全球一動必須在12月10日之前繳回其位於2600MHz頻段的頻譜。
全球一動是國內碩果僅存的WiMAX公司,年底熄燈後、台灣WiMAX產業正式走入歷史。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虞孝成昨晚表示,針對全球一動換照案,NCC早在幾個月前特別委由學者專家組成換照審核小組,該小組於10月5日做成「不予換照」決定,昨日NCC召開委員會議,也贊同審核小組的決定。
虞孝成強調,NCC委員會議最後之所以不予全球一動換照並否准其延長6年執照期,考量點包括全球一動並未完成該公司事業計畫書內容所載明的網路建設等應履行義務,再者,對於該公司未來繼續營運產生疑慮。
NCC強調,全球一動應依WBA管理規則第77條第1項規定,於業務終止日即今年12月10日之前1個月通知用戶,NCC也將比照大眾電信公司破產時採行的措施,保留原用戶號碼並協調4G業者承接,保障全球一動公司用戶權益,並配合勞動部門辦理輔導該公司員工轉職,及商請各4G經營者提供面試遴用的機會。根據NCC統計,全球一動還有8萬多用戶。
此外,NCC呼籲全球一動公司身為第一類電信事業,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勿挾員工及用戶當作後續爭取一己利益的工具。NCC把話說得很重。
4G頻譜第2波釋照將於本月17日舉行,NCC昨日做出不予全球一動換照後,2600MHz頻譜完全乾淨、不再存有「占頻」疑慮,也不會再發生台灣大遲未繳回2G頻譜、衍生遠傳與台灣大上演法律訴訟的後遺症。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全球一動目前使用中的頻譜正好是這一波競標頻段D6,NCC不予全球一動換照後,D6頻段標金可能飆高。
NCC在6年前釋出6張WiMAX執照,大同電信去年底向NCC申請換照失敗、頻譜執照已被收回,威達雲端及威邁思兩家公司今年7月申請提前中止WiMAX業務,並於8月24日繳回頻譜執照。
大眾電信因為PHS業務撐不下去、連帶也把WiMAX業務結束掉。至於遠傳電信,則是選擇提前繳回WiMAX頻譜。
政府當初使盡全力押寶WiMAX產業,如今6家WiMAX業者全數退出市場,證明當初的產業政策完全失敗,更導致投注數百億元的所有WiMAX業者認賠出場,產業政策誤判、拖累企業發展生機可見一斑。
NCC委員會議昨(10)日做出不予換發全球一動公司無線寬頻接取業務(WBA)特許執照的決議,全球一動必須在12月10日之前繳回其位於2600MHz頻段的頻譜。
全球一動是國內碩果僅存的WiMAX公司,年底熄燈後、台灣WiMAX產業正式走入歷史。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虞孝成昨晚表示,針對全球一動換照案,NCC早在幾個月前特別委由學者專家組成換照審核小組,該小組於10月5日做成「不予換照」決定,昨日NCC召開委員會議,也贊同審核小組的決定。
虞孝成強調,NCC委員會議最後之所以不予全球一動換照並否准其延長6年執照期,考量點包括全球一動並未完成該公司事業計畫書內容所載明的網路建設等應履行義務,再者,對於該公司未來繼續營運產生疑慮。
NCC強調,全球一動應依WBA管理規則第77條第1項規定,於業務終止日即今年12月10日之前1個月通知用戶,NCC也將比照大眾電信公司破產時採行的措施,保留原用戶號碼並協調4G業者承接,保障全球一動公司用戶權益,並配合勞動部門辦理輔導該公司員工轉職,及商請各4G經營者提供面試遴用的機會。根據NCC統計,全球一動還有8萬多用戶。
此外,NCC呼籲全球一動公司身為第一類電信事業,應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勿挾員工及用戶當作後續爭取一己利益的工具。NCC把話說得很重。
4G頻譜第2波釋照將於本月17日舉行,NCC昨日做出不予全球一動換照後,2600MHz頻譜完全乾淨、不再存有「占頻」疑慮,也不會再發生台灣大遲未繳回2G頻譜、衍生遠傳與台灣大上演法律訴訟的後遺症。
市場人士分析指出,全球一動目前使用中的頻譜正好是這一波競標頻段D6,NCC不予全球一動換照後,D6頻段標金可能飆高。
NCC在6年前釋出6張WiMAX執照,大同電信去年底向NCC申請換照失敗、頻譜執照已被收回,威達雲端及威邁思兩家公司今年7月申請提前中止WiMAX業務,並於8月24日繳回頻譜執照。
大眾電信因為PHS業務撐不下去、連帶也把WiMAX業務結束掉。至於遠傳電信,則是選擇提前繳回WiMAX頻譜。
政府當初使盡全力押寶WiMAX產業,如今6家WiMAX業者全數退出市場,證明當初的產業政策完全失敗,更導致投注數百億元的所有WiMAX業者認賠出場,產業政策誤判、拖累企業發展生機可見一斑。
SOGO百貨周年慶預計周四12日開跑,為了拚消費力,包括化妝品、內衣等均有史上最低價,時尚精品包括Maxmara、Katespade等更不受信義微風新開幕影響,推出SOGO獨家商品,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強調,天母SOGO周年慶業績已創造3%成長,天母市占逾57%,高雄店周年慶連三日業績更是增長逾2成,SOGO忠孝店的周年慶更是全台指標,她更聽聞有貴婦團準備北上住2天狂掃貨,而周邊飯店也有觀光貴婦團訂房訂到客滿,就為了這場壓軸周年慶。
而日勝生集團旗下京站時尚廣場周年慶18日登場,亦祭出史上未見的十大日本夢幻商品大方送。京站總經理柯愫吟指出,之前兩波同業周年慶到處可見國人赴日狂掃的吹風機、水波爐等打折比照日本價格銷售,京站從年初就透過赴日掃貨方式匯集十大日本夢幻商品,總計207項獎品作為滿額抽獎禮品,其中8月甫於日本上市就缺貨的最新奈米負離子吹風機NA97與CNA97,更成為最大亮點,京站備貨101台只送不賣,預計全檔可望衝出5%成長。
今年百貨周年慶自9月底由精品百貨台北101、微風廣場等開跑,其中,台北101業績預期成長5%、微風廣場目標則為2%,緊接著新光三越南西店、天母SOGO與大葉高島屋、信義商圈台北阪急等,其中新光三越全檔與各店目標都僅成長1%。。
業界認為,網購也稀釋實體百貨業績,徐旭東昨日也提出看法,他說,雖然不少消費者走向網購,但是周年慶和網購不同,網購可以隨時採購,和周年慶只有12天是兩回事,網路上可查資訊,但周年慶可到百貨公司試穿;SOGO為了讓客人可以虛實並進,造勢大會特別show出十大社群媒介APP、line、FB、甚至大陸的wechat、SOGO官網等,為了周年慶可說是舖下天羅地網,讓消費者可以在12天周年慶、24小時不停購物,以衝出105億業績。
SOGO百貨周年慶預計周四12日開跑,為了拚消費力,包括化妝品、內衣等均有史上最低價,時尚精品包括Maxmara、Katespade等更不受信義微風新開幕影響,推出SOGO獨家商品,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強調,天母SOGO周年慶業績已創造3%成長,天母市占逾57%,高雄店周年慶連三日業績更是增長逾2成,SOGO忠孝店的周年慶更是全台指標,她更聽聞有貴婦團準備北上住2天狂掃貨,而周邊飯店也有觀光貴婦團訂房訂到客滿,就為了這場壓軸周年慶。
而日勝生集團旗下京站時尚廣場周年慶18日登場,亦祭出史上未見的十大日本夢幻商品大方送。京站總經理柯愫吟指出,之前兩波同業周年慶到處可見國人赴日狂掃的吹風機、水波爐等打折比照日本價格銷售,京站從年初就透過赴日掃貨方式匯集十大日本夢幻商品,總計207項獎品作為滿額抽獎禮品,其中8月甫於日本上市就缺貨的最新奈米負離子吹風機NA97與CNA97,更成為最大亮點,京站備貨101台只送不賣,預計全檔可望衝出5%成長。
今年百貨周年慶自9月底由精品百貨台北101、微風廣場等開跑,其中,台北101業績預期成長5%、微風廣場目標則為2%,緊接著新光三越南西店、天母SOGO與大葉高島屋、信義商圈台北阪急等,其中新光三越全檔與各店目標都僅成長1%。。
業界認為,網購也稀釋實體百貨業績,徐旭東昨日也提出看法,他說,雖然不少消費者走向網購,但是周年慶和網購不同,網購可以隨時採購,和周年慶只有12天是兩回事,網路上可查資訊,但周年慶可到百貨公司試穿;SOGO為了讓客人可以虛實並進,造勢大會特別show出十大社群媒介APP、line、FB、甚至大陸的wechat、SOGO官網等,為了周年慶可說是舖下天羅地網,讓消費者可以在12天周年慶、24小時不停購物,以衝出105億業績。
SOGO百貨周年慶預計周四12日開跑,為了拚消費力,包括化妝品、內衣等均有史上最低價,時尚精品包括Maxmara、Katespade等更不受信義微風新開幕影響,推出SOGO獨家商品,SOGO百貨董事長黃晴雯強調,天母SOGO周年慶業績已創造3%成長,天母市占逾57%,高雄店周年慶連三日業績更是增長逾2成,SOGO忠孝店的周年慶更是全台指標,她更聽聞有貴婦團準備北上住2天狂掃貨,而周邊飯店也有觀光貴婦團訂房訂到客滿,就為了這場壓軸周年慶。
而日勝生集團旗下京站時尚廣場周年慶18日登場,亦祭出史上未見的十大日本夢幻商品大方送。京站總經理柯愫吟指出,之前兩波同業周年慶到處可見國人赴日狂掃的吹風機、水波爐等打折比照日本價格銷售,京站從年初就透過赴日掃貨方式匯集十大日本夢幻商品,總計207項獎品作為滿額抽獎禮品,其中8月甫於日本上市就缺貨的最新奈米負離子吹風機NA97與CNA97,更成為最大亮點,京站備貨101台只送不賣,預計全檔可望衝出5%成長。
今年百貨周年慶自9月底由精品百貨台北101、微風廣場等開跑,其中,台北101業績預期成長5%、微風廣場目標則為2%,緊接著新光三越南西店、天母SOGO與大葉高島屋、信義商圈台北阪急等,其中新光三越全檔與各店目標都僅成長1%。。
業界認為,網購也稀釋實體百貨業績,徐旭東昨日也提出看法,他說,雖然不少消費者走向網購,但是周年慶和網購不同,網購可以隨時採購,和周年慶只有12天是兩回事,網路上可查資訊,但周年慶可到百貨公司試穿;SOGO為了讓客人可以虛實並進,造勢大會特別show出十大社群媒介APP、line、FB、甚至大陸的wechat、SOGO官網等,為了周年慶可說是舖下天羅地網,讓消費者可以在12天周年慶、24小時不停購物,以衝出105億業績。
兩岸馬習會剛落幕,遠東集團董事長徐旭東對於總統馬英九表現是「會打很好的分數!」徐旭東同時對明年景氣也有一番看法,他說,任何行業都會受全球不景氣影響,企業必須想辦法調整,且明年不管怎麼樣也會比今年好!
徐旭東昨日循例為太平洋SOGO百貨周年慶前的造勢大會暖身站台,徐旭東強調,今年百貨業績很挑戰,但SOGO依然挑戰突破,成長不減速;他說,今年周年慶105億元,預計成長3%,絕對超過保1,大家一起努力,保2、保3就沒問題,徐旭東為周年慶信心喊話,跟著員工熱舞,還自掏腰包1萬元鼓勵員工,一起努力拚業績。
對於台灣出口連九黑,徐旭東認為,任何行業都會受全球不景氣影響,企業必須想辦法調整,台灣人有衝勁,又有創新能力,可以克服這些問題,「我們講話時,中小企業已經在努力追趕,不應該太悲觀。」對於明年的景氣,徐旭東說,明年不管怎麼樣也會比今年好,這是基本的,至於會比今年好多少,就要看自己努力,也要看世界各經濟體的變化。
此外,他也對甫落幕的馬習會提出看法,他說,兩岸之前有些停頓,不過馬習會後,服貿等都會通過,感覺是正面多於負面,雖然他只是管工業、管經濟,對政治上的事情不懂,但從此次會面來看,他個人覺得「會打很好的分數」,至於有沒有90分以上,他表示,不便回答,否則大家都會追問。
1111光棍節在大陸形成風潮,國銀也搶攻相關商機,出現信貸手續費1,111元、基金手續費1.1折,還有銀行推出1111光棍節在淘寶、Yahoo、PChome滿額10%刷卡金回饋,也有銀行則是推出刷信用卡最高可得1,111元回饋金,都是為了搶攻新崛起的光棍節商機,優惠一點也不遜於周年慶。
華南銀行搶攻商機,推出年終大優惠,凡於11月11日當天申辦信貸,手續費由原本的5,000元,優待只要1,111元,只有一天。此外,華銀推出「利客感謝祭」,11月11日當天,全日「網銀全系列基金單筆申購1.1折」,限時網銀基金交易大回饋。
國泰世華銀行聯手淘寶網、Yahoo奇摩購物、PChome線上購物三大網路購物,同步推出回饋率高達10%的光棍節刷卡活動。凡於三大購物平台消費,登錄即享滿額1.5%刷卡金回饋。配合淘寶全球狂歡節,11月15日前卡友於淘寶全球購物APP下單購物,消費累積滿新台幣2,000元以上,再加碼送2%刷卡金。
針對高消費網購需求客戶,國泰世華提供於指定光棍節優惠期間,刷卡享分期享滿11,111元送1,111元刷卡金回饋,或滿萬送仟回饋,11月11日當天卡友於Yahoo奇摩購物,也可享單筆滿888元送100元。
台新銀行為歡慶光棍節,當日於各大指定網站刷台新銀行信用卡消費達指定門檻11,110元,最高回饋1,111元刷卡金,回饋率達10%,還可同時享有指定通路消費滿額刷卡金回饋優惠。
永豐銀行與海外10大網購平台:淘寶網、天貓、美國網購巨擘Amazon、日本樂天等合作,推出11月11日光棍節當日消費滿1萬元、最高贈1,200元刷卡金,相當於12%回饋;同時於12月底前,當月刷滿1萬元即贈300元刷卡金。
除國外網購外,永豐銀行同步與國內5大網購通路合作。永豐銀行表示,卡友於指定日在PChome線上購物、momo購物單筆滿額,最高贈10%刷卡金;東森購物、森森百貨通路單月累積分期滿15,000元,最高贈900元刷卡金;若是在Lativ、台灣小米購物,享最高回饋12%,12月底前消費滿1萬元,贈300元刷卡金。
同泰(3321)、F-波力(8467)、台數科(6464)及億豐(8464)等4家公司申請辦理首次公開發行及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IPO)案,將陸續在本周申報生效,現增承銷價依先前各公司向證交所申報,各為30元、78元、130元及120元。
根據以往經驗,第4季都是上市掛牌的旺季,但今年受到7月及8月台股重挫衝擊,有些公司上市進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雖然上市家數逐漸加溫中,但以往年底進入旺季上市掛牌效應,今年並沒有明顯發酵。
本周一及周二分別有同泰、F-波力及台數科等3家上市公開發行的IPO案陸續申報生效,證交所表示,這4家公司預計可望趕在年底前上市。
不過,近日台股出現劇烈震盪,昨天台股集中市場大跌105點收8,536點,也造成個股股價大幅波動,未來股價表現將攸關未來股票公開承銷價格,及投資人參與認購的意願,更是對於能否順利上市具關鍵性影響。
同泰(3321)、F-波力(8467)、台數科(6464)及億豐(8464)等4家公司申請辦理首次公開發行及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IPO)案,將陸續在本周申報生效,現增承銷價依先前各公司向證交所申報,各為30元、78元、130元及120元。
根據以往經驗,第4季都是上市掛牌的旺季,但今年受到7月及8月台股重挫衝擊,有些公司上市進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雖然上市家數逐漸加溫中,但以往年底進入旺季上市掛牌效應,今年並沒有明顯發酵。
本周一及周二分別有同泰、F-波力及台數科等3家上市公開發行的IPO案陸續申報生效,證交所表示,這4家公司預計可望趕在年底前上市。
不過,近日台股出現劇烈震盪,昨天台股集中市場大跌105點收8,536點,也造成個股股價大幅波動,未來股價表現將攸關未來股票公開承銷價格,及投資人參與認購的意願,更是對於能否順利上市具關鍵性影響。
同泰(3321)、F-波力(8467)、台數科(6464)及億豐(8464)等4家公司申請辦理首次公開發行及初次上市前現金增資(IPO)案,將陸續在本周申報生效,現增承銷價依先前各公司向證交所申報,各為30元、78元、130元及120元。
根據以往經驗,第4季都是上市掛牌的旺季,但今年受到7月及8月台股重挫衝擊,有些公司上市進度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雖然上市家數逐漸加溫中,但以往年底進入旺季上市掛牌效應,今年並沒有明顯發酵。
本周一及周二分別有同泰、F-波力及台數科等3家上市公開發行的IPO案陸續申報生效,證交所表示,這4家公司預計可望趕在年底前上市。
不過,近日台股出現劇烈震盪,昨天台股集中市場大跌105點收8,536點,也造成個股股價大幅波動,未來股價表現將攸關未來股票公開承銷價格,及投資人參與認購的意願,更是對於能否順利上市具關鍵性影響。
統一企業(1216)前三季獲利125.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8%,每股稅後淨利2.21元創新高,賺贏去年全年,第三季獲利38.55億元,EPS0.68元,也寫下歷史同期次高紀錄。
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轉投資統一中控獲利大增1.6倍,統一實(9907)、大統益(1232)表現佳所致。法人估統一企業全年獲利至少有150億實力。
統一表示,前三季獲利成長,一方面是本業持續調整結構,並積極投入媒體廣告增加產品曝光度,另一方面則是轉投資獲利也較去年同期成長,致使獲利穩定成長。
統一企業昨(10)日公布前三季財報,第三季獲利表現不如第一、第二季,但,符合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預告的:下半年景氣相當緊張。尤其Q3中國方便麵事業營收果然未達到內部預期,不過,市場法人認為,統一中控往高單價、高毛利策略奏效,即使Q4仍面臨嚴峻考驗,但可望補足營收平淡的不足,繳出不錯成績。
統一今年最大的獲利來源,就是統一中控,前三季獲利9.15億元人民幣,已超過去年水準,年成長161.7%,統一表示,獲利成長主要在於新品受到消費者喜愛,像是小茗同學、冠軍榜等等,創下高成長的好成績,高毛利新品占比上揚、原物料價格維持在較低水位,以及方便麵策略性贈品取消,均是成長關鍵。
此外,統一另一個獲利支柱統一實,則因PET代工廠陸續投產,業績穩定增長,加上處分成都廠土地資產利得,減緩了受中國鋼鐵市場供給過剩大量低價出口競爭的衝擊及匯兌損失的增加,前三季獲利達到9億元,年增逾3成。
統一轉投資、持股45%的統一超(2912)前三季獲利67.37億元,較去年少了9.09億元,年減11.9%,不過,去年有處分無印良品股權利得10.2億元,若扣除此利得,統一超表現還算持穩。
統一超表示,扣除出售無印良品的相關影響,前三季稅前淨利仍成長,一方面是7-ELEVEN本業在有效商品開發帶動成長之外,轉投資事業,像是菲律賓7-ELEVEN、統一速達、博客來、康是美等獲利皆有成長。
統一超昨也公布10月份合併營收178.1億元,年增4.5%,累計1∼10月合併營收為1,708.7億元,年增約1.9%。統一超11月推入冬體感商品,及多元鮮食菜單,加上年菜預購有助營收成長。
統一企業(1216)前三季獲利125.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6.8%,每股稅後淨利2.21元創新高,賺贏去年全年,第三季獲利38.55億元,EPS0.68元,也寫下歷史同期次高紀錄。
主要成長動能來自轉投資統一中控獲利大增1.6倍,統一實(9907)、大統益(1232)表現佳所致。法人估統一企業全年獲利至少有150億實力。
統一表示,前三季獲利成長,一方面是本業持續調整結構,並積極投入媒體廣告增加產品曝光度,另一方面則是轉投資獲利也較去年同期成長,致使獲利穩定成長。
統一企業昨(10)日公布前三季財報,第三季獲利表現不如第一、第二季,但,符合統一集團董事長羅智先預告的:下半年景氣相當緊張。尤其Q3中國方便麵事業營收果然未達到內部預期,不過,市場法人認為,統一中控往高單價、高毛利策略奏效,即使Q4仍面臨嚴峻考驗,但可望補足營收平淡的不足,繳出不錯成績。
統一今年最大的獲利來源,就是統一中控,前三季獲利9.15億元人民幣,已超過去年水準,年成長161.7%,統一表示,獲利成長主要在於新品受到消費者喜愛,像是小茗同學、冠軍榜等等,創下高成長的好成績,高毛利新品占比上揚、原物料價格維持在較低水位,以及方便麵策略性贈品取消,均是成長關鍵。
此外,統一另一個獲利支柱統一實,則因PET代工廠陸續投產,業績穩定增長,加上處分成都廠土地資產利得,減緩了受中國鋼鐵市場供給過剩大量低價出口競爭的衝擊及匯兌損失的增加,前三季獲利達到9億元,年增逾3成。
統一轉投資、持股45%的統一超(2912)前三季獲利67.37億元,較去年少了9.09億元,年減11.9%,不過,去年有處分無印良品股權利得10.2億元,若扣除此利得,統一超表現還算持穩。
統一超表示,扣除出售無印良品的相關影響,前三季稅前淨利仍成長,一方面是7-ELEVEN本業在有效商品開發帶動成長之外,轉投資事業,像是菲律賓7-ELEVEN、統一速達、博客來、康是美等獲利皆有成長。
統一超昨也公布10月份合併營收178.1億元,年增4.5%,累計1∼10月合併營收為1,708.7億元,年增約1.9%。統一超11月推入冬體感商品,及多元鮮食菜單,加上年菜預購有助營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