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台灣市場傳來一則令人矚目的新聞,中信投信與越南龍頭資產管理公司Dragon Capital攜手,推出台灣境內首檔專注於越南市場的基金——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這款基金將於8月17日開始募集,為台灣投資者開辟了一條全新的投資渠道,讓人們能夠分享越南市場的快速成長。 中信投信對此項目投入了大量的心力,投資團隊親自前往越南,與胡志明交易所交流,並與當地前五大交易券商建立合作關係,確保能夠獲得第一手的市場資訊。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強調,根據世界銀行的預測,越南今年即使面對疫情,經濟仍將穩定擴張,這對於投資越南股市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機會。 張晨瑋進一步指出,以胡志明指數為例,長期投資的報酬潛力相當驚人,若投資人持續定投十年,正報酬比例可達百分之百,最高報酬率甚至可達133.4%。然而,過去台灣投資者要參與越南市場,卻面臨著許多困難,如開戶繁瑣、市場效率不高等。 為解決這些問題,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除了投資胡志明交易所和河內交易所的越南股票外,還計劃將越南鑽石ETF(VFMVN Diamond)納入投組,這樣可以避免外資持股的上限規定。Dragon Capital,作為在越南深耕多年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擔任此基金的顧問,為台灣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 這款基金的推出,無疑將為台灣投資者帶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他們能夠分享越南市場的成長紅利。未來,隨著越南市場的逐漸開放和發展,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有望成為台灣投資者心目的明星產品。
近日,隨著中國政府宣布「香港國安法」正式生效,美國迅速做出反應,決定暫停給予香港特殊待遇。這一決策在7月2日,即國安法生效的第一個交易日,對港股市場產生了顯著影響,當日港股強漲逾400點。對此,中信投信的分析師葉松炫表示,這一現象反映了市場對港股的信心,並且從競爭對手的角度來看,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仍將得以保持。
葉松炫強調,2018年中國通過香港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僅占出口總額的8%,而通過香港進口的美國商品貿易額佔中國進口貿易額的6%。因此,即使美國暫停給予香港特殊待遇,對中國貿易競爭力造成的短期影響也有限,不會對中國經濟命脈造成衝擊。未來的貿易額變化將取決於中美貿易戰的協商結果。
葉松炫進一步分析,目前亞洲各國尚未出現能夠取代香港地位的城市。以新加坡為例,今年5月新交所掛牌公司數量為715家,比2017年底的776家還少;而同期間,港交所掛牌公司從不到1,800家增加至逾2,100家。這一數據顯示,香港在亞洲金融中心的地位短期內難以被取代。
葉松炫指出,香港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對中國來說意義重大,特別是隨著境外掛牌陸企如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相繼回港二次上市,這批新興力量為港交所注入了新活力,並使香港的重要性更加穩固。這些科技龍頭與中國新經濟之間的關係密不可分,任何想要分享中國經濟增長紅利的投資者都不應錯過這一機會,當然也包括美國投資者。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葉松炫建議投資者在近期港股因政治因素出現震盪的時候,不妨選擇逢低布局,利用市場的波動來尋求投資機會。(記者:賴俊明)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為境內第一檔「高純度」越南基金,經過一 年多的全心籌備,投資團隊還親飛越南拜訪胡志明交易所,瞭解政策 方向,同時與越南當地前五大交易券商合作,建立資訊往來管道,掌 握第一手市場訊息。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經理人張晨瑋表示,根據世界銀行預測,越 南今年經濟無視疫情,依舊穩定擴張,加上中美貿易戰持續緊繃,外 資加緊腳步擴廠,都有益越股成長。以胡志明指數回測,若投資人定 期定額十年,正報酬比例高達百分之百,最高報酬率可達133.4%。
績效亮眼,但過往台灣投資人卻幾無管道完整參與越南成長紅利。 投資人雖然可以透過券商開戶自行選股操作,一來開戶作業相當繁瑣 ,再者越南市場仍不具效率性,相關訊息不會完全反映在投資市場上 ,一般投資人要挑選發展潛力高,且價值合理之股票必須做好十足功 課。
此外,多數越南熱門成分股,仍具有外資持股49%的上限規定,而 外資也已買好買滿,致使一股難求。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除鎖定投 資於胡志明交易所、河內交易所掛牌越股,也規劃將越南鑽石ETF( VFMVN Diamond)納入投組名單,解決外資持股限制的難題;越南鑽 石ETF甫於今年上市,僅追蹤外資持股上限已達一定比例的股票,成 為外資入手熱門越股的另類管道。
中國信託越南機會基金找上越南當地資產管理經驗豐富的DragonC apital當顧問。Dragon Capital於1994年進入越南,為最早進軍越南 的外資資產管理公司,根據獵雲網報導,曾有長達十年期間,Drago n Capital甚至是西方投資越南的唯一管道,足見其扎根之深。這次 ,中信投信與Dragon Capital聯手,克服地域、法規限制,提供台灣 投資人「唯一」投資越南的境內基金。
中信中國50(00752)經理人葉松炫指出,2018年中國僅有8%的出口是經由香港運至美國,中國經由香港進口的美國商品貿易額占中國進口貿易額的6%,暫停香港特殊待遇,以上述比例來看,短期對中國貿易競爭力或有影響,但不至於衝擊中國經濟命脈。未來無論這類商品是否改由中國境內進出口,貿易額的消長端視中美貿易戰的協商結果而定。
葉松炫分析,目前亞洲各國尚未出現能取代香港地位的競爭者,以市場呼聲最高的新加坡來說,今年5月新交所掛牌公司約715家,比2017年底的776家還少;同期間,於港交所掛牌公司從不到1,800家增加至逾2,100家。此消彼漲的氣勢,說明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短期內難被取代。
葉松炫指出,中國有2/3外資是經由香港流入,香港做為亞洲金融中心對於中國仍深具意義,且隨著境外掛牌陸企如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相繼回港二次上市,這批生力軍選擇香港歸鄉,不只為港交所注入新活力,也讓香港重要性更形穩固。這批科技龍頭與中國新經濟可謂臍帶相連,任何想要一嘗中國經濟成長甜頭的投資人都不想錯過,這其中當然也包括美國投資人。
從投資角度來說,港交所地位無可取代,近期港股因政治因素出現震盪,建議投資人不妨逢低布局。(賴俊明)
【台灣新聞】 美國經濟基本面逐漸回溫,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但這次衰退可能只是歷史上的短暫插曲。根據市場分析,2020年5月可能已經見到這次衰退的谷底。從製造業PMI、信用卡消費、汽車製造和交通數據等各方面來看,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反彈。 中信投信觀察到,如果疫情能夠得到有效控制,這次衰退可能只會持續兩到三個月。這將是歷史上最慘淡但也最短暫的衰退,而下一輪的景氣擴張已經初露端倪。對於投資者來說,現在正是進入美股市場的好時機,特別是聯準會再次實施量化寬鬆政策,市場資金充裕,美股有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自2009年以來,聯準會實施量化寬鬆,利率一直維持在低水平。2020年,聯準會再度實施無上限量化寬鬆,市場資金氾濫。中信投信的數據顯示,從2009年到2020年5月,美股市值增長約16兆美元,漲幅達223%。相比之下,歐股、陸股、日股的市值增長相對較少。 在美股市場中,大型成長股的表現尤其出色。中信投信指出,自3月23日美股低點反彈以來,大型成長股的漲幅遠超過中、小型成長股,以及大、中、小型價值股。 中信投信總代理的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專注於美國大型成長股的投資。該基金投資風格偏向私募基金,長期持有,並且在市場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時積極轉換持股。今年疫情期間,該基金就逢低買進了包括波音在內的五檔持股。 截至2020年5月底,該基金近九成持股為市值超過250億美元的「巨」型企業。由於企業規模龐大,經理人選股精準,該基金不僅長期績效優於大盤,在疫情期間的跌幅也相對較小。
台灣金融新聞》 近日,隨著聯準會(Fed)啟動新一輪量化寬鬆政策,全球資金市場沸騰不己。在這波行情中,法人普遍預測,明年經濟成長率將會超越今年,而資金行情的推升,也讓投資美國大型成長股的時機來臨。然而,由於股價漲幅已經相對較大,投資者需要關注基金的抗震能力。 中信投信的分析師們回顧了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當時聯準會的救市行動帶動了股市的沸騰。從2008年到2017年10月底聯準會縮表為止,美股的漲幅高達七成,遠超過日股、歐股、陸股等市場。特別是大型成長股,其漲勢更是驚人。 中信投信強調,這次聯準會的救市行動力度遠超過金融海嘯時期,因此對於美股後市的預期更加樂觀。現在,正是投資大型成長股的好時機。 基於這樣的觀點,中信投信特地引進了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專注於美國大型成長股的投資。該基金專挑具有特殊競爭優勢的大型股,截至5月底,近九成持股市值都集中在25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企業。此外,基金的周轉率非常低,持有期間幾乎都是以「年」為單位。在基金十大持股中,阿里巴巴、微软、亞馬遜、VISA等企業,都被基金團隊視為重點,採取「抱緊處理」的策略,不進行波段操作。 在這波全球資金行情中,中信投信的這項策略顯得格外重要,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這樣的基金進行投資,無疑是對抗市場波動的一個有效手段。
中信投信指出,假如疫情持續獲得控制,這次景氣衰退可能只持續兩個月到三個月,雖是史上最慘淡、也是史上最短的,且下一輪的景氣擴張已可見徵兆。此時,正是投資美股的好時機,尤其聯準會再度瘋狂撒錢,根據歷史經驗,美股可望成為最大受益者。
聯準會自2009年實行量化寬鬆,利率未曾回到長期平均水準,2020年聯準會再度無上限量化寬鬆,市場資金始終氾濫。中信投信觀察,從2009年截至2020年5月,美股市值成長約16兆美元,漲幅223%;相較之下,歐股、陸股、日股僅增加約3兆多美元或更少。可見資金行情最火熱的地方,就在美股。
美股中又以大型成長股漲勢最凌厲。中信投信指出,今年從3月23日美股低點反彈以來,截至7月7日,大型成長股漲幅高於中、小型成長股,也高於大、中、小型價值股。
以中信投信總代理的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來看,該基金鎖定美國大型成長股投資,投資風格偏私募基金,長期持有且少有轉換,僅在市場發生重大風險事件時,會積極轉換持股,例如今年疫情風暴,該基金即逢低買進包含波音等五檔持股。
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截至2020年5月底為止,近九成持股為市值250億美元以上的「巨」型企業,也因為量級夠重,經理人選股精準,基金相對追漲抗跌,不僅長期績效勝於大盤,於今年疫情重創市場時,該基金跌幅亦相對小。
中信投信表示,回顧2008年金融海嘯時,聯準會救市引發的股市漲潮,從2008年到2017年10月底聯準會縮表為止,美股漲幅高達七成,遠比日股、歐股、陸股等熱烈,其中,又由大型成長股漲勢最凌厲。
中信投信強調,聯準會這次救市手筆遠比金融海嘯時期宏大,意味這次美股後市將更值得期待。此時,正是投入大型成長股的時機。
有鑑於此,中信投信引進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成長股票基金,鎖定美國大型成長股投資,專挑「具特殊競爭優勢」大型股,至5月底,近九成持股市值250億美元以上的大型企業,且基金周轉率相當低,持有期間幾乎都是以「年」為單位,基金十大持股中的阿里巴巴、微軟、亞馬遜、VISA等,團隊一律「抱緊處理」,不做波段操作。
【台北訊】近日,台灣勞保年金資產受新冠疫情影響,面臨重創,有關單位預估將在6年後可能破產,3年內則可能引發擠兌風潮。在此背景下,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中信投信)提出專業建議,強調短期高收益債券的優勢,對於退休族群來說,這類產品兼具穩定收益與資產安全,是理想之選。 中信投信全球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蔡佳如表示,高收債的穩定債息可以滿足退休族群對現金流的強烈需求。對於那些對資產穩定性有較高要求的退休族群,長期高收益債券基金可能過於刺激,而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則因為存續期較短,對利率變動較不敏感,波動度低,因此在目前市場環境下更具投資價值。 根據彭博統計,美林全高收指數目前的收益率為6.68%,而美林1-3年短高收指數的收益率則高達6.76%。蔡佳如指出,短高收的波動度明顯低於長期高收債,近5年年化波動度為5.61,而短高收則只有3.93,成為當前CP值較佳的投資選擇。 蔡佳如進一步分析,EPFR數據顯示,今年截至5月底,高收益債資金流入已轉為正數,且今年美元高收益債到期量少,公司再融資壓力輕,這對投資人信心回穩有所幫助。她強調,雖然預期違約率將在今年底達到高峰,但違約率通常是一個落後指標。以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為例,高收債違約率高點落在2009年11月,但價格在2009年初就開始反彈。 隨著歐美各國新冠疫情趨緩,油價逐步回升,市場情緒回溫,中信投信建議投資人可伺機進場布局。蔡佳如提醒,在選擇高收益債券基金時,特別注意其「存續期」,以確保資產的穩健增長。
為補足退休金缺口,中國信託全球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蔡佳如表示,高收債能提供穩定債息,能滿足退休族群對現金流的剛性需求。
但一般存續期較長的高收益債券基金,與市場連動性高波動較大,對在乎資產穩定性的退休族群來說,或許太過刺激。相對而言,短期高收益債基金因存續期較短,對利率較不敏感,波動度較低,在現在市況下更具投資價值。根據彭博統計,美林全高收指數目前收益率為6.68%,美林1-3年短高收指數收益率則有6.76%,短高收不僅收益率較高,且波動度存在明顯距離。前者近5年年化波動度為5.61,後者只有3.93,短高收可說是當前CP值較佳的選擇。
蔡佳如分析,根據EPFR數據,今年以來截至5月底,流入高收益債資金已轉為正數,且今年美元高收益債到期量少,公司再融資壓力輕,有助投資人信心回穩。她表示,雖然預期違約率高點可能於今年底見高峰,但違約率向來為落後指標。以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為例,彼時高收益債違約率高點落在2009年11月,但是高收債價格其實從2009年初就開始反彈,一路走高。
考量目前歐美各國新冠疫情趨緩,油價逐步回升,市場情緒回溫,中信投信建議,投資人可伺機進場布局,但挑選產品時,可特別留心高收益債券基金的「存續期」,使資產得以持盈保泰。
中國信託投信在最新分析中提到,第三季度的投資市場將聚焦於三大主題:追漲、抗跌、穩收益。為了幫助投資者制定投資策略,中信投信建議將資金分佈於不同的產品上,以應對市場變化。 首先,對於追漲主題,中信投信建議將40%的資金投資於反彈力道較強的積極產品,例如陸股ETF和複合債券基金。這是因為,隨著疫情帶來的新商機和市場動盪後的反彈,投資者應該把握這波機會。 特別是陸股ETF,它們大多追踪大陸境內上市公司的指數,以金融、地產等行業為主。而中信中國50ETF則聚焦於境外上市陸企,其指數成分股中超過六成是電商、新能源等中國新經濟產業,可以搭上宅經濟和電商消費的熱潮。 對於抗跌主題,中信投信建議將25%的資金配置於美國大型成長股基金,這類基金在市場動盪時表現較為穩定。例如,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股票成長基金就是一個選擇,它在今年疫情造成的股災中,跌幅相對較低。 至於穩收益主題,中信投信建議將35%的資金投資於收息型產品,如亞太地區實質資產基金和高評級債券ETF。這些產品與經濟景氣的連動度較低,能夠提供穩定的現金流。 此外,中信投信還提到,由於疫情導致各國推出大量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市場行情呈現V型反轉。這對於美股市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獲益機會,特別是大型成長股的漲幅更加驚人。 最後,中信投信還強調,對於投資者來說,選擇投資級公司債和實質資產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些產品在市場恐慌時往往會被低估,但隨著風險事件過後,資產價格會隨之回升,為投資者創造豐厚的報酬。
台灣金融市場再傳佳音!中信信託投信近期榮獲國際知名媒體《財資》雜誌(The Asset Triple A)頒發「台灣最佳ETF發行公司後起之秀」殊榮,同時旗下產品中信美國市政債(00847B)更獲得「最佳創新產品ETF」獎項。這一連串的榮耀,讓中信投信在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大獎後,再度登上國際舞台,展現其實力與創新。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表示,公司雖然是較晚進入台灣ETF市場,但已經在總規模上躍居同業第5名,旗下ETF規模超過1,800億元新台幣。為了幫助台灣投資人解決理財難題,中信投信在產品差異化、交易流動性促進、服務優化以及投資人教育等方面不遺餘力,這次的獲獎正是對其努力的肯定。 今年,中信投信除了獲得《財資》雜誌的兩項大獎外,還榮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Best of the Best Awards的最佳投資人教育大獎。而獲得最佳創新產品ETF的中信美國市政債(00847B),不僅是台灣首檔,也是全亞洲第一檔美國市政債ETF。這款產品因為其信用評級與收益介於美國公債投資級公司債之間,與美股S&P500相關性低,因此受到美國投資人,尤其是大型退休基金的青睞。 為了解決台灣與美國時區差異,中信投信與當地交易商建立了債券價格及庫存的即時聯繫平台,這是台灣資產管理業者在海外債券投資管理能力上的又一突破。此外,為了爭取與其他債券ETF同樣的稅收優惠,中信投信在發行前做了充分的準備,成功爭取到台灣首檔美國市政債的發行資格。 為滿足投資人的需求,中信投信還推出了台灣首兩檔月配息債券ETF,其中就包括台灣規模最大的債券ETF——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這樣的產品設計,讓投資人能夠通過債券ETF的配息來源不來自於本金的特性,享受到穩定的投資收益,並成為國際龍頭企業的投資人。月配息債券ETF的推出,也為投資人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投資選擇,不必再為自行搭配月配息債券組合而煩惱。
中信投信表示,「追漲」是要抓緊疫情帶來的新商機,以及市場動盪後帶來的反彈。在中國大陸,疫情刺激宅經濟升溫,官民一心齊推電商消費。以剛結束的618電商節為例,京東第一天至下午2時以前的成交額就已達2019年同期的174%,預估今年成交額可成長25%。
但要抓到這股中國成長動能,投資人得先確定自己買對商品。中信投信表示,目前市面上的多數陸股ETF,追蹤的指數都是大陸境內上市公司,以金融、地產等為主;中信中國50ETF獨鎖定境外上市陸企,指數成分股中超過六成是電商、新能源等中國新經濟產業,可望搭上宅經濟、電商消費熱潮,可配置兩成資金。
至於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也可以配置兩成資金,之所以歸類於「追漲」主題,是因為經理人操作比一般債券基金積極。觀察過去這檔基金報酬率,可發現每次重大危機過後,基金報酬率的反彈幅度都特別大。目前已有數千億美元的投資級債券遭降評,對於經理團隊來說,代表創造超額報酬的機會再度來臨。
不論是在2011年至2012年的歐債危機時,買入愛爾蘭政府公債、葡、義、西等國電信債,或是於2015年的油價風暴中逆市買入能源高收益債,這類標的在市場恐慌時遭賤價拋售,但風險事件過後,資產價格都隨之強彈,為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創造豐厚報酬率。
法盛盧米斯賽勒斯債券基金平均存續期間降到3.2年,基金約45%在公債,約50%在公司債,以品質較佳的高評等債券為中心,10%在股票,如果選擇美元月配息級別,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1.9%~3.2%。
中信投信指出,疫情使各國端出比以往更海派的財政、貨幣刺激,資金行情促使第2季市場出現V型反轉。彭博資訊統計,2009年到2015年美國聯準會(Fed)縮表期間,在全球主要股市中,美股市值增加最多。也就是說,美股是資金行情最大的獲益者,美股又以大型成長股漲幅最凌厲。
法盛盧米斯賽勒斯美國股票成長基金最近才引進國內,聚焦美國大型成長股,除了有望受惠資金行情,這檔基金也較抗跌。以今年疫情造成的股災來說,這檔基金相較其他67檔同類型基金,跌幅最低。
至於中國信託亞太實質收息多重資產基金,建議可配置20%的資金。這檔基金4月底才成立,著重「收息」,投資基礎建設、公用事業、不動產投資信託(REITs)等實質資產。上述資產具備二個共通特性:與景氣連動度低、提供穩定現金流。
中信投信強調,這時投資實質資的好處是,現在市場憂慮第二波疫情再起,如果再度封城,民眾一樣需要水、電等公用事業;假如經濟好轉,火車、航班等基礎建設使用率將提升。換句話說,無論疫情怎麼發展,實質資產都能提供穩定收益。
至於剩下的15%資金,則可布局投資級公司債,同樣是「收息」主題。中信投信表示,Fed擴大購債,預估符合此購買條件的信評將集中落在BBB評級債券,高評級公司債及投資級公司債ETF可望受惠。
中信高評級公司債ETF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債券ETF,到5月底的規模達745億元,主要投資在10年期以上高評級美元公司債,是國內第一批月配息債券ETF,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2.7%~3.6%。至於中信投資級公司債ETF,則布局20年期以上BBB級美元公司債券,到5月底的規模為13.9億元,為季配息,今年來的年化配息率介於3.5%~3.7%。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表示,中信投信較晚進入台灣ETF市場,然ETF總規模已在同業中排名第5,旗下ETF規模超過1,800億元新台幣。為協助台灣投資人解決理財痛點,無論是ETF的產品差異化、促進交易流動性、服務優化,或是推廣投資人教育等都不遺餘力,今年獲得多項大獎肯定,證明中信投信的實力斐然。
今年,中信投信除獲得《財資》雜誌The Asset Triple A的兩項大獎肯定外,同時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Best of the Best Awards的最佳投資人教育大獎。
獲得最佳創新產品ETF的中信美國市政債(00847B),不僅是台灣首檔、也是目前全亞洲第一檔美國市政債ETF。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市政債的信用評級與收益介於美國公債投資級公司債之間,與美股S&P500相關性低,一直頗受美國投資人、特別是大型退休基金的青睞。為克服台灣與美國兩地時區問題,中信投信與當地交易商建立債券價格及庫存的即時聯繫平台,是為台灣資產管理業者對海外債券投資管理能力的另一大突破。此外,為爭取與其他債券ETF同享免課證交稅、免繳二代健保補充保費的優惠,發行前做足了功課,滿足法規要求,成功爭取到成為台灣首檔美國市政債的發行。
另外,中信投信為滿足投資人對債券的投資偏好,特別推出台灣首兩檔月配息債券ETF,其中包含台灣規模最大的債券ETF─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投資人可藉由債券ETF配息來源不來自於本金的特性,享受到相對穩定的收益,同時成為國際龍頭企業的投資人。月配息債券ETF的推出,協助投資人不用再為了如何自行搭配出月配息債券組合煩惱。(賴俊明)
台灣金融業龍頭中國信託投信再創佳績,旗下產品不僅在台灣市場表現亮眼,更在國際舞台上獲得肯定。近期,中信投信榮獲國際知名媒體《財資》雜誌頒發「台灣最佳ETF發行公司後起之秀」殊榮,同時,其推出的中信美國市政債(00847B)更榮獲「最佳創新產品ETF」獎項。這次榮獲雙料獎項,是中信投信今年繼獲得亞洲資產管理雜誌大獎後,再度獲得國際認可。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表示,儘管公司較晚進入台灣ETF市場,但已迅速在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目前,中信投信的ETF總規模已排名第五,旗下ETF規模超過1,800億新台幣,展現出強大的發展潛力。為了滿足台灣投資人的需求,中信投信不斷在產品差異化、交易流動性、服務優化以及投資人教育等方面不遺餘力,因此在今年獲得多項大獎,這充分證明了中信投信的實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投信的獲獎產品中信美國市政債(00847B)不僅是台灣首檔,也是全亞洲第一檔美國市政債ETF。該產品由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帶領團隊開發,其特色在於與美股S&P500相關性低,且與美國公債及大型企業公司債相比,美國市政債的信用評級與收益介於投資級公司債之間,因此受到美國投資人,尤其是大型退休基金的青睞。
為了克服台灣與美國兩地時區的差異,中信投信與當地交易商建立了債券價格及庫存的即時聯繫平台,這是台灣資產管理業者在海外債券投資管理能力上的重大突破。張勝原表示,美國市政債發行量普遍較小,投資人習慣於買進後持有,因此交易量較低,對市場消息較不敏感。然而,隨著聯準會資金準備直接注入美國州政府、市級政府等債券市場,未來價格上漲空間可期,成為投資人存債、避險的重要工具。
為滿足投資人對債券的投資偏好,中信投信特別推出了台灣首二檔月配息債券ETF,其中包含台灣規模最大的債券ETF─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這些產品的推出,不僅增強了中信投信在市場上的競爭力,也為台灣投資人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中信投信總經理張浴澤表示,儘管中信投信較晚進入台灣ETF市場,然ETF總規模已在同業中排名第五,旗下ETF規模超過1,800億新台幣,可說是後起直追。為協助台灣投資人解決理財痛點,無論是ETF的產品差異化、促進交易流動性、服務優化,或是推廣投資人教育等都不遺餘力,因此於今年獲得多項大獎肯定,證明中信投信的實力斐然。
2020年中信投信除獲得《財資》雜誌TheAssetTripleA的兩項大獎肯定外,同時也獲亞洲資產管理雜誌,2020年BestoftheBestAwards的最佳投資人教育大獎。
獲得最佳創新產品ETF的中信美國市政債(00847B),不僅是台灣首檔、也是目前全亞洲第一檔美國市政債ETF。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市政債的信用評級與收益介於美國公債投資級公司債之間,與美股S&P500相關性低,一直頗受美國投資人、特別是大型退休基金的青睞。
有別於美國公債及大型企業公司債,可在全球交易時區詢價交易,美國市政債交易大多為當地投資人,交易以美國時區為主。為克服台灣與美國兩地時區問題,中信投信與當地交易商建立債券價格及庫存的即時聯繫平台,是為台灣資產管理業者對海外債券投資管理能力的另一大突破。
張勝原表示,美國市政債發行量普遍較小,投資人習慣買進後持有,因此交易量較低,對於市場消息較不敏感。然隨著聯準會的資金準備直接灌注於美國州政府、市級政府等債券市場,未來補漲空間可期,可作為投資人存債、避險的工具之一。
中信投信為滿足投資人對債券的投資偏好,特別推出了台灣首二檔月配息債券ETF,其中包含台灣規模最大的債券ETF─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
【台北訊】新冠肺炎的陰霾未散,不過這波疫情卻讓投資市場有了新變局。在這波避險風潮中,債券基金成為了投資人的新選擇。特別是那些新興市場債基金,近期表現亮眼,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法人和專家們都認為,這波新興市場債券的表現值得關注。因為近年來,這些債券在財務去槓桿方面做得相當出色,違約率也持續下降。而下半年的反彈空間,相比成熟市場,更是相當可觀,讓投資人有了布局的機會。 凱基投信的翁毓傑主管就表示,雖然新興市場在疫情初期受到不小的影響,基本面受到壓力,但隨著油價觸底反彈和全球疫情逐漸趨緩,新興國家的財政壓力有望得到緩解。經濟活動陸續解封後,經濟的不確定性將逐漸降低,預計2020年下半年經濟復甦的動能將會明顯提升。 中信投信也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點,根據法盛-盧米斯賽勒斯投資團隊的研究,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在市場遭遇重大危機後,新興市場債券的反弹力道往往比投資等級債更強。再加上近年來新興市場債券在財務去槓桿上的努力,使得槓桿率低於成熟國家,違約率也相對較低。 彭博的統計數據也顯示,2019年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的財務槓桿平均為1.5倍,而成熟市場為2.5倍;新興市場高收益債的財務槓桿平均為2.5倍,成熟市場則高達3.5倍。這些數據都讓人看到新興市場債券的強大潛力。
凱基投信投資策略部主管翁毓傑表示,新興市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基本面遭遇壓力,但隨油價觸底反彈與全球疫情趨緩,新興國家財政壓力可望獲得紓解。在經濟活動陸續解封後,經濟長期不確定性逐漸排除,預期2020年下半年經濟復甦動能將明顯改善。
中信投信指出,根據法盛-盧米斯賽勒斯投資團隊研究,過去市場遭遇重大危機後,新興市場債券的反彈力道往往更勝投資等級債。此外,新興市場債券近年施行財務去槓桿,使槓桿率低於成熟國家,違約率也連帶較低。
根據彭博統計,2019年新興市場投資等級債的財務槓桿平均為1.5倍,成熟市場投資等級債為2.5倍;新興市場高收益債的財務槓桿平均2.5倍,成熟市場逾3.5倍。
【台灣新聞】 哇塞,這疫情真的是讓我們的生活大亂套啊!勞保年金這個大家關心的大事,也因為疫情影響,情況不妙啊!勞保年金資產損失慘重,估計過不了六年就會破產,三年後還可能出現擠兌潮,這讓人好擔心啊!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有法人建議,短期高收益債券可能是一個好選擇。這種債券收益率高,波動相對低,對退休族群來說,穩定收息和資產穩健都很重要,這樣的商品好像挺合適的。 我們來聽聽中國信託全球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蔡佳如的分析。她說,高收債可以提供穩定的債息,滿足退休族群的現金流需求。對於那些比較在乎資產穩定性的退休族群來說,長期高收益債券可能會太刺激了。但短期高收債因為存續期短,對利率不敏感,波動度低,現在來看,這個選擇還是挺實用的。 中信投信也給了數據支持,美林全高收指數的收益率有6.68%,而美林1~3年短高收指數的收益率則有6.76%,而且短高收的波動度還比長期高收債低,CP值顯然更高。 謝佳伶還提到,在全球央行持續寬鬆救市的情況下,優質避險資產越來越難找,而新興市場債和高收益債雖然有較好的收益,但風險也較大。只要我們能掌握好「降低存續期」、「高信用評級」和「僅靠美國資產」這三大要點,還是可以從高收益債中挑選出風險可控、收益還不錯的優質投資標的。
根據勞動部勞動基金運用局發布的勞動基金績效,截至2020年3月底,收益率為-11.16%,虧損4,712.5億元。照此情況,相關單位推算勞保年金可能提前於2026年後破產,且2023年後就可能面臨勞工擠兌潮。勞保年金的改革「疫」外加速,改革方向預計將提高費率,降低給付;換句話說,台灣1千多萬勞工的退休金恐怕縮水在即。
為補足退休金缺口,中國信託全球短期高收益債券基金經理人蔡佳如表示,高收債能提供穩定債息,能滿足退休族群對現金流的剛性需求。但一般存續期較長的高收益債券基金,與市場連動性高波動較大,對在乎資產穩定性的退休族群來說,或許太過刺激。相對而言,短期高收益債基金因存續期較短,對利率較不敏感,波動度較低,在現在市況下更具投資價值。
中信投信統計,美林全高收指數目前收益率為6.68%,美林1∼3年短高收指數收益率則有6.76%,短高收不僅收益率較高,且波動度存在明顯距離。前者近五年年化波動度為5.61,後者只有3.93,短高收可說是當前CP值較佳的選擇。
謝佳伶表示,在全球央行持續寬鬆救市的基調下,過去走勢較為穩健、且能提供一定收益的優質避險資產逐漸減少;與此同時,許多具有較佳息收報酬的資產如新興市場債及高收益債,卻因予人較大波動、違約等風險的印象,使得部分投資人卻步不前。
若把握包括「降低存續期」、「高信用評級」與「僅靠美國資產」三大要點,仍有望在高收益債中挑選出風險受到控制,同時仍有一定債息報酬的優質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