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台股新聞】 哇塞,台股市場又有一場大戰要開打了!這次是元大投信跟中信投信為了爭奪台股第一大債券ETF的寶座,兩家公司的最大ETF產品「元大AAA至A公司債」和「中信高評級公司債」都正在進行第四度追募,如果一切順利,這兩檔ETF的募集額度將擴大到千億元,成為台股市場上首檔「千億級」債券ETF,真的是超級火熱的啊! 這兩家投信為了這場競賽可是卯足了勁,去年主管機關對債券ETF進行嚴格管理,讓市場變得更大了。雖然今年沒有新產品推出,規模也稍微冷凍了一點,但像這樣的大型產品還是持續在成長。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的統計,台股現在已經有超過百檔的債券ETF,總規模從去年底的1.3兆元略降至1.27兆元,但前十大債券ETF的比重卻從40%提高到42.6%,前20大產品也微幅增加到64.4%。其中,元大投信跟中信投信的這兩檔ETF可是穩居前兩大,甚至超越了過去排行第一的群益10年IG金融債。 這兩檔ETF的規模一直在擴大,所以最近又都申請了追募。元大AAA至A公司債在去年10月就獲准進行三度追募,總額擴大到800億元,而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也隨後申請,一度超越元大成為「債券ETF一哥」。現在兩檔ETF的規模分別是798億和742億元,因為外流通籌碼幾乎用罄,所以都申請總額擴增到千億元,創下了債券ETF首度四次追募的紀錄。 法人分析,如果這兩檔ETF都成功申請,那麼幾個月內就會達到千億規模,並且會出現誰先挑戰千億債券ETF的紀錄。兩家公司都準備了計畫來應對這個挑戰。 從產品內容來看,這兩檔ETF都投資等級債,配息率也差不多,只是元大AAA至A公司債是季配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是月配息。中信投信還特別為了讓投資人有「有感」的配息,將配發利息時間縮短到30日,5月15日就能領到利息。 另外,除了元大跟中信的激烈競爭,未來也可能會有國泰加入戰局。國泰A級公司債的規模近期首度突破700億元,旗下債券ETF總規模已經達到2,352億元,成為業界第一。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市場波動加劇,不少投資人拋售債券來補 股票的虧損,或加緊進行債券獲利了結變現,皆導致債券市場賣壓湧 現,造成3月債市與風險性資產齊跌。法人指出,高評級債券價格已 獲得穩健支撐,建議投資人將美國長天期公債與高評級投資債納入投 組,達到資產減震的功效。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根據美銀美林最新發布 的資金流向顯示,資金從債券市場流出的狀況已減緩,顯見美國聯準 會(Fed)大舉買債吸引投資人跟進,高評級投資債的利差已縮窄。
張勝原表示,由於疫情尚未獲得有效控制,使得經濟前景未卜,聯 準會因而祭出無上限QE,購入美國公債、MBS,同時購買投資等級公 司債及ETF,期望對經濟有所支撐。根據美銀美林統計至3月31日,資 金從債市流出的狀況已經減緩,顯見在聯準會挹注下,高評級以上的 債券價格回穩,也讓投資人回流。目前利差也大幅縮窄,將有助於價 格相對持穩。
聯準會購債為債券市場注入流動性,目前信貸市場的流動性明顯變 好,買賣價差縮窄,對於市場有正面挹注。此外,觀察近期發債狀況 ,發現以高評級(信用評等A以上)的發行者較多,除了看準市場需 求上升之外,高評級債波動度相對較低的特色,也促使企業相對積極 發債。
展望後市,張勝原表示,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目前在0.5∼1%區 間波動,代表市場預期,短期內疫情尚未獲得有效控制,風險性資產 仍有回檔壓力,對於經濟的衝擊也難以評估。建議投資人將美國長天 期公債與高評級投資債納入投組,達到資產減震的功效。
在景氣循環逐步下降的環境中,投資人對於收益的需求並未消退。 將配息來源不來自於本金的債券ETF納入核心資產,除了有感降低整 體資產波動外,台灣首二檔月配息的債券ETF─中信高評級公司債( 00772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追蹤指數鎖定高評級投資等 級債,在本次聯準會擴大購債規模中相對受益,同時提供每月配息的 規劃,納入投資組合可為資產多添一層防護,又可享受每月穩定現金 流,達到「月配月開心」投資目標。
主管機關去年開始嚴管債券ETF,使市場發展大者恆大。
今年沒有投信成立新產品,規模也急速冷凍,但大型產品仍持續茁壯。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台股掛牌逾百檔債券ETF,規模從去年底的1.3兆元略降至1.27兆元,前十大債券ETF比重卻從40%提高到42.6%,前20大產品也微幅增加到64.4%。
其中,領先搶進的元大投信和後起的中信投信,大型產品發展突出,特別是元大AAA至A公司債和中信高評級公司債,已經超越過往排行最大、更早成立的群益10年IG金融債,穩居前兩大債券ETF。在規模持續膨脹下,該兩檔ETF又同步在6日申請追募。
先前元大AAA至A公司債在去年10月獲准三度追募,募集總額擴大到800億元,不久中信高評級公司債也申請,並一度比下前者躍居「債券ETF一哥」。目前兩檔規模各有798億和742億元,因在外流通籌碼近乎用罄,雙雙申請總額擴增到千億元,也創下債券ETF首度四次追募紀錄。
法人表示,從經驗來看,若兩檔ETF都申請成功,不僅可能在數個月內達到千億規模,也將出現誰先挑戰千億債券ETF的紀錄。兩家都為此擬定計畫。
從產品內容看,兩檔ETF均布局投資等級債,配息率相當,元大AAA至A公司債成分債最新的平均票息率有4.1%,中信高評級公司債4.4%,最大差異是前者為季配息,後者改月配息。
中信投信公告後者將於20日首度進行月配息除息,每單位配發0.113元,年化配息率2.92%。此外,為讓投資人「有感」配息,中信投信還修約縮短該ETF配發利息時間至30日,5月15日就能領息。
另一方面,除元大、中信激烈爭霸,未來也不排除國泰加入,國泰A級公司債近期規模首破700億元;旗下債券ETF總規模2,352億元,為業界第一。
台股今(30)日早盤受到歐美股市走跌影響,加權指數一度跌破周線,但最終收在9,629.43點,下跌了69.49點,成交量也小幅下滑至1,262.32億元。彭博統計顯示,外資資金流向在3/28之前,新興亞股近一周的流出幅度明顯縮窄,其中南韓外資賣超達18.6億美元,印度則流出8.4億美元,台股上周小幅流出4.2億美元。而印度股市則由流出轉為流入,上周吸金0.2億美元。 在盤面上,防疫概念股依然是最受關注的焦點,同時食品、遠距電子類股也吸引了不少買盤。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分析,美國無上限的財政刺激方案對美股上周走勢有顯著推升作用,並預料在貨幣寬鬆積極救市的態度下,全球股市將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撐。然而,歐洲疫情嚴重,美國感染案例持續惡化,但美國可能已經接近疫情爆發的頂峰,成為測試底部狀況的關鍵時刻。 對於後市展望,周俊宏強調,疫情仍然是全球關注的焦點,對全球訂單、需求與經濟成長的影響不容忽視。在此背景下,他建議投資者以選股為主,尋找具有穩健長期需求以及價值被低估的個股,如5G基地台、伺服器相關等。隨著防疫措施的推動,市場對PC、視訊會議與軟體的需求有望提升,這些也是值得關注的投資領域。此外,對於非科技類股,基礎建設類股以及能提升免疫能力的保健食品相關類股也是投資者應該關注的領域。
美國聯準會(Fed)最近出手了,祭出了「無限QE」和「定向紓困」這兩大招,還破天荒地決定要買投資等級公司債和ETF,讓全球市場都來了個大震撼。我們來請教一下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他怎麼看這個情況呢? 張主管說,在Fed這麼大筆資金挹注的背景下,投等債指數的表現應該會穩定下來。現在市場這麼波動,高評級的投資等級債可以給投組一個抗震的效果,所以跟著資金潮流走是個不錯的選擇。 張主管還提到,Fed這次除了買美國公債和MBS,還意外地買了投資等級公司債和ETF,這讓市場都驚訝了。他解釋說,現在市場上高評級債和BBB投資級公司債的信用利差已經超過了2002年衰退時的水準,這意味著市場價格已經反映了較差的市場環境,同時也提供了較高的殖利率,在市場波動時顯得格外有價值。 中信投信建議,想要參與Fed資金浪潮的投資者,可以布局投資等級債ETF。他們旗下的「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和「中信投資級公司債(00862B)」都是不错的选择,這些ETF的追蹤指數都聚焦於投資等級以上的債券,讓台灣投資者可以很方便地參與其中。 特別是「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它是台灣規模最大的債券ETF,而「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也是目前台灣唯一提供月配息的債券ETF。投資這兩檔ETF,交易方便,還能省去換匯的麻煩,最棒的是還能月月領到配息。 對於後市展望,張主管認為,現在這些被錯殺的高評級投資債正提供著非常有吸引力的殖利率。根據CMONEY統計,信評A以上的高評級投等債目前的殖利率接近4.5%,這是近十年來少見的水準;BBB級投等債的殖利率也達到了5.82%。在景氣循環逐漸下降的環境中,投資者對於收益的需求還是沒有減弱。 中信投信指出,將配息來源不來自於本金的債券ETF納入核心資產,可以降低整體資產的波動。他們旗下的「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和「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這兩檔月配息的債券ETF,在Fed擴大購債規模中相對受益,同時提供每月配息的規劃,對投資組合來說,這不僅增加了一層防護,還能夠有每月穩定的現金流,達到「月配月開心」的投資目標。
昨日,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告了一則令人關注的消息,關於ETF市場的動態。一則是復華投信發行的「FH美國金融股」(00767)將於5月5日終止上市,另一則則是中信投信的「中信中國美元IG債」(00797B)也將進行清算。讓我們來詳細了解這兩則新聞背後的細節吧! 首先,關於「FH美國金融股」的下市,原因是該ETF的規模長期偏低。根據證交所的公告,這款ETF在過去近30個營業日的平均規模未達到1億元的門檻。復華投信在進行詳細評估後,決定終止信託契約,並已經獲得金管會的批准。對於投資人來說,他們在下市前還有機會在集中市場進行交易,而復華投信也將繼續辦理相關服務事宜。 接著,我們來看看中信投信的「中信中國美元IG債」。由於該ETF的規模快速下滑,目前規模約為3,050萬元,連續七天低於1億元,近30日的平均規模也不到1億元。中信投信已向金管會申報清算,並獲得核准。未來,待櫃買中心公告下市時間後,將進行清算作業。 這兩則新聞反映了ETF市場的動態變化。不僅如此,這也對投資人來說是一個警訊,提醒大家在投資ETF時,要關注其規模變化,以及市場對於特定ETF的需求變化。雖然市場上有時會出現規模較小的ETF,但投資人仍需謹慎評估,避免因為市場波動而導致投資損失。 總結來說,ETF市場的變動總是引人注目,這兩則新聞不僅是對市場的一個反思,也是對投資人的一個提醒。在未來的投資道路上,我們應該更加關注ETF的規模和市場需求,進行理性投資。
盤面上防疫概念股仍是焦點,另外,食品、遠距電子類股也有買盤敲進。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受惠於美國無上限的財政刺激方案,推升美股上周走勢。預料在貨幣寬鬆積極救市的態度下,對於全球股市有一定程度的支撐。就疫情方面觀察,目前歐洲正處於相對嚴重的區域,美國的感染案例也持續惡化當中。不過美國目前可說是最後一個爆發疫情的區域,或許也正是測試底部狀況的時機,可多留意。
展望後市,周俊宏表示,疫情仍為全球關注焦點,對於全球訂單、需求與經濟成長的影響不可小覷。在此環境下,建議仍以選股為上策,挑選具穩健長期需求,以及價值遭低估的個股為主,例如5G基地台、伺服器相關等。
周俊宏表示,隨著防疫推動各國陸續實施封城、居家辦公、異地備援等措施,市場對PC、視訊會議與軟體的需求可望提升,亦可多留意。至於非科技類股上,影響較低的基礎建設類股,以及可提升免疫能力的保健食品相關類股,亦值得投資人關注。
張勝原表示,Fed本次除了購買美國公債與MBS,還決定購買投資等級公司債及ETF,超乎市場預期。他指出,高評級債和BBB投資級公司債信用利差分別都已經超過2002年衰退水準,顯示市場價格已經反映較差的市場環境,同時提供誘人殖利率,在市場波動中更顯投資價值。
中信投信表示,想參與Fed資金浪潮可布局於投資等級債ETF,中國信託投信旗下的「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與「中信投資級公司債(00862B)」,追蹤指數均聚焦於投資等級以上債券,讓台灣投資人以新台幣及常用證券帳戶就可以直接參與布局。
其中,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為台灣規模最大的債券ETF,與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也是目前台灣唯二檔提供月配息之債券ETF。鎖定這兩檔ETF,不僅交易更方便即時,還能省去換匯的麻煩,還能月月領取配息。
展望後市,張勝原表示,遭到錯殺的高評級投資債,正提供著更有吸引力的殖利率。根據CMONEY統計至3月24日,信評A以上的高評級投等債目前的殖利率接近4.5%,為近十年少見的水準;BBB級投等債的殖利率亦達5.82%。且景氣循環逐步下降的環境中,投資人對於收益的需求並未消退。
中信投信指出,將配息來源不來自於本金的債券ETF納入核心資產,除了有感降低整體資產波動外,台灣首二檔月配息的債券ETF─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追蹤指數鎖定高評級投資等級債,在本次聯準會擴大購債規模中相對受益,同時提供每月配息的規劃,納入投資組合可為資產多添一層防護,又可有每月穩定現金流,達到「月配月開心」投資目標。
證交所表示,FH美國金融股下市原因,是基金規模已達近30個營業日平均不及1億元門檻,經發行投信評估,決定終止信託契約,金管會也予以獲准。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FH美國金融股去年1月發行,規模一度快速成長,第1季最高達13億元,但其後逐步下滑,最新規模約6,800萬元。集保結算所統計到上周五(27日),則有24名受益人投資該ETF。
此外,中信投信官網公告,旗下發行的「中信中國美元IG債」(00797B)因規模快速下滑,至昨日為止,該ETF規模約3,050萬元,連七天低於1億元,近30日平均也不到1億元,因此已向金管會申報清算並獲得核准;後俟櫃買中心公告下市時間,將進行清算作業。
台灣金融市場再掀投資熱潮!近期美國聯準會祭出「無限QE」與「定向紓困」兩大政策,市場對於投資等級公司債及ETF的關注度不斷上升。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在美國聯準會的挹注下,高評級投等債價格有望止穩,加上近期殖利率十分吸引人,讓投資人們對台灣同類型債券ETF產生興趣。 張勝原強調,目前市場價格已經反映了較差的市場環境,高評級債和BBB投資級公司債的信用利差分別已經超過2002年衰退水準。根據CMONEY統計,信評A以上的高評級投等債的殖利率接近4.5%,BBB級投等債的殖利率則達到5.82%,這兩者都提供了相當吸引人的投資價值。 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許書豪則指出,美國聯準會的「無限量化寬鬆」政策,以及首次將購買範圍擴大到公司債、債券ETF,對於緩解市場流動性危機及帶動投資級債反彈上行具有重要作用。許書豪提到,投資人可以關注三大利差指標來觀察聯準會政策的成效,這些指標包括Ted泰德利差、3個月期Libor與隔夜指數掉期利率差,以及美國3個月商業本票與國庫券利差。 總結來說,美國聯準會的這些政策措施,為台灣投資市場帶來了新的投資機會,讓投資人們有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在市場波動的環境下,高評級債和投資級債的投資價值逐漸凸顯,值得投資人們密切關注。
美國聯準會出手救市,宣布無上限購買公債、市政債和投資級債,這個消息讓台灣的投資市場也掀起了一陣波動。法人分析師指出,除了美國掛牌的債券ETF直接受惠外,台灣掛牌的債券ETF也將直接投資美國債市,受惠程度不亞於境外市場。對於想兼顧操作安全性和流動性的投資人來說,優選大規模產品是個不錯的選擇。 目前台灣債券ETF市場多元,其中有望受惠此次焦點的ETF包括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元大AAA至A公司債、國泰A級公司債、群益10年IG金融債等。此外,市政債的中信美國市政債,以及公債類的元大美債20年、中信美國公債20年、富邦美債20年等,都是值得關注的投資選項。 聯準會的無上限購債政策,將購買範圍從公債、MBS、市政債擴大到投資等級債ETF,市場分析師預測,全球最大的投資級債ETF「LQD」將會是最大受惠者。而「USIG」、「CORP」、「VTC」等三檔指標性產品也將受益匪淺。 雖然台灣的債券ETF不在美國掛牌,但它的標的直投全球,多數投資美國債市,並且擁有亞洲第一的多元性,以投資級債規模最大。對於想搭上這波熱潮的投資人來說,不必捨近求遠。 根據統計,台灣投資等級債ETF約有50檔,規模近6,000億元;美國公債ETF有24檔,規模2,077億元;市政債ETF則有1檔,規模為5.5億元。大型投信主管分析,聯準會購債是提供流動性,但會顧及安全,優選高評級、至少A以上、美國發行人為主的券種。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指出,市場一度恐慌過度,原本有避險效果的投資級債被大幅拋售,但對於追求收益的投資人來說,這正是布局的好時機。目前中信高評級公司債指數殖利率升到4.5%,是該ETF成立來最佳;元大AAA至A公司債、國泰A級公司債、富邦A級公司債成分債等指數殖利率,也紛紛來到4.2%~4.8%。此外,市政債和公債的收益率約在1.4%~3%。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在美國聯準會挹注下,高評級投等債價格可望止穩,加上近期殖利率誘人。投資人可直接挑選台灣同類型債券ETF布局,交易方便即時,也少去換匯的麻煩。
張勝原表示,高評級債和BBB投資級公司債信用利差分別都已經超過2002年衰退水準,顯示市場價格已經反映較差的市場環境。
根據CMONEY統計,信評A以上的高評級投等債(彭博巴克萊10年期以上高評級美元公司債指數)目前的殖利率接近4.5%,來到近十年少見的水準;BBB級投等債(彭博巴克萊20年期以上BBB級美元公司債券指數)的殖利率亦達5.82%,兩者均提供誘人殖利率,在市場波動下更顯投資價值。
第一金美國100大企業債券基金經理人許書豪表示,美國聯準會放大絕,祭出「無限量化寬鬆」政策,大舉購買債券,且標的範圍首度擴大到公司債、債券ETF,而且限於投資等級券種,有助於緩解市場流動性危機,並帶動投資級債反彈上行。
許書豪表示,聯準會政策是否奏效,可觀察三大利差指標是否逐步收斂:一是Ted泰德利差,即3個月期美元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款利率)與公債殖利率的利差;二是3個月期Libor與隔夜指數掉期利率差;三是美國3個月商業本票與國庫券利差。
由於這些都是用來衡量國際金融市場上拆借利率與無風險利率間的差距,當市場恐慌情緒上升時,市場資金供給愈趨緊張,利差將因此擴大;反之,當市場信心平復、流動性改善,利差將隨之收窄,投資人即可留意投資級債的加碼布局機會。
目前台灣債券ETF多元,有望受惠此次題材的焦點ETF,包括投資級債的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元大AAA至A公司債、國泰A級公司債、群益10年IG金融債;市政債的中信美國市政債;以及公債類元大美債20年、中信美國公債20年、富邦美債20年等,可追蹤。
聯準會宣布購債無上限,喊買範圍從公債、MBS、市政債,到投資等級債ETF都被納入。市場分析,全球最大的投資級債ETF「LQD」有望受惠最大,另外,「USIG」、「CORP」、「VTC」三檔指標性產品也受益匪淺。
台灣債券ETF雖不在美國掛牌,但標的直投全球,多數瞄準量體最大的美國債市,又有亞洲第一的多元性,並以投資級債規模最大。想搭熱潮,不見得要捨近求遠。
如聯準會將購入的公債、市政債、投資級債,台灣都有對應標的。迄今計有約50檔投資等級債ETF,規模近6,000億元;24檔美國公債ETF,規模2,077億元;一檔市政債ETF,規模為5.5億元。
大型投信主管分析,聯準會購債是提供流動性,雖然廣泛買入債券,但應會顧及安全,優選高評級、至少A以上、美國發行人為主的券種。
而上述美國公債、市政債本身就有高評級和美國發行人為大宗特徵,全球投資級債相對多元,不過美國發行人也超過半數,產業以金融銀行業六成最多,因此挑選投資級債,可關注名稱標註為A以上券種、金融債為主的產業債。另搭配規模夠大條件,適合長期布局。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指出,由於市場一度恐慌過度,原本有避險效果的投資級債被大幅拋售,使相關ETF表現較弱,但想追求收益的投資人,正是布局好時機。
如中信高評級公司債指數殖利率升到4.5%,是該ETF成立來最佳;元大AAA至A公司債、國泰A級公司債、富邦A級公司債成分債等指數殖利率,也紛紛來到4.2%∼4.8%。再次為市政債和公債的收益率約1.4%∼3%。
【台灣金融新聞】面對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美國聯準會(FED)祭出史無前例的無上限量化寬鬆政策,對台灣投資市場帶來哪些影響?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分析,這次聯準會的動作,將有助於降低金融市場的風險,並為高信評投資債帶來投資機會。 聯準會宣布採無上限QE,將買進公債及機構抵押擔保證券(MBS),以支持市場順利運作,並確保貨幣政策有效傳輸。張勝原表示,這項措施將降低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並減緩經濟降溫的速度。 在這樣的背景下,張勝原認為,高信評投資債已經具備了投資價值。他預測,第二季高評級投資債相關指數表現可望有超過5%的反彈。此外,由於目前殖利率高達4.5%,這對於被錯殺的高評級投資債來說,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投資價值。 張勝原還建議,投資人可以透過配息來源不來自於本金的債券ETF進行配置,以信評高的投資級公司債作為核心配置。中信首二檔月配息的債券ETF─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均鎖定A評級以上債券,能夠提供投資人穩定的現金流。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儘管聯準會擴大寬鬆無法抑制疫情擴散,但有助於降低金融市場的系統性風險。加上各國央行陸續在市場上推出財政政策及貨幣政策,亦可降低經濟降溫的速度。隨著市場流動性回溫,高信評投資債已具備投資價值。
根據外電報導,聯準會23日宣布將買進公債及機構抵押擔保證券(MBS),「金額將達到足以支持市場順利運作,並使貨幣政策能夠有效傳輸到更廣泛的金融情勢及經濟」,暗示聯準會願意買進的債券金額,將超過上周提出的7千億美元。
且QE金額將沒有上限,寬鬆規模將超過金融海嘯時期,以壓低借貸成本。同時制定計畫以確保資金能夠流入企業及各州與地方政府,把介入範圍擴大到公司債與市政債市場。
張勝原表示,近期投資級債因投資人變現或獲利了結需求,出現不漲反跌的賣壓,遭到明顯的錯殺,然而,聯準會擴大資產購買之標的均為高信評債券,因此預期,相關債券的表現將會最先止穩。這代表著現在正是過去十年以來,最適合參與投資高信評債券的時機。同時預估,第二季高評級投資債相關指數表現,可望有超過5%的反彈,若疫情獲得控制,或許上漲空間更大。
就違約率觀察,張勝原進一步表示,根據穆迪統計過去十年信用評等A以上的投資級債券五年平均違約率,可發現均低於1%。但目前的殖利率高達4.5%,來到近十年少見的水準,意味著遭到錯殺的高評級投資債,正提供著更有吸引力的殖利率與投資價值。
展望後市,張勝原表示,在景氣循環逐步下降的環境中,投資人對於收益的需求並未消退。建議透過配息來源不來自於本金的債券ETF進行配置,以信評高的投資級公司債做為核心配置,除了達到降低整體資產波動外,中信首二檔月配息的債券ETF─中信高評級公司債(00772B)、中信優先金融債(00773B)均鎖定A評級以上債券,還能提供投資人月月領息,穩固現金流。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疫情仍為全球關注焦點,其影響範圍包含訂單、需求與經濟成長。由於美國周末疫情惡化,多個州政府已發出居家防疫令。目前加州預計疫情高峰落在5月,或許屆時後市才會相對明朗,美股表現恐相對震盪。在此環境下,台股受惠於國安基金護盤,買盤應有支撐力道,然建議仍以選股為上策,挑選具穩健長期需求,以及價值遭低估的個股為主。
周俊宏表示,儘管全球央行陸續實施寬鬆抵抗疫情可能帶來的經濟衝擊,然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相對較高。若美股出現重挫,台股也將受餘震牽連。值得留意的是,近期部份台股企業進行庫藏股買回,吸引部分投資人進場。隨著財報公布,若有執行庫藏股買回,以及跌深,價值被低估的個股,都可多留意。此外,有長線需求的科技類股,例如5G基地台、伺服器相關等,也值得布局。
此外,周俊宏表示,隨著居家防疫、異地備援等措施陸續實施,將可能延伸出對PC、視訊會議與軟體的需求,亦可多留意。至於非科技類股上,影響較低的基礎建設類股,以及可提升免疫能力的保健食品相關類股,亦值得投資人關注。
中信投信今年已遞件申請兩指數,均為收益類指數,除向櫃買中心申請「ICE美國核心固定利率特別股指數」資格認可獲得通過外,也向證交所申請投資大中華地區高息股的指數資格,並獲通過;至於會否發行ETF,另要視主管機關的受益人分散性審核。
證交所指出,根據送件資料,「恒生中國高股息率指數」由恒生指數有限公司編製,指數採淨股息率加權計算,所有公司掛牌地點均為香港交易所,反映香港上市而非賭場及博彩或煙草行業的高股息率中國企業之整體表現。
新冠肺炎疫情的黑天鵝事件,投資人的風險趨避情緒明顯上升,資 金流入避險型資產,今年以來大量資金湧入固定收益型基金,富邦投 信量化及指數投資部主管粘瑞益指出,觀察今年以來債券型商品的表 現,無論疫情爆發前、後多為正報酬,顯見其抗跌優勢。
此外,觀察今年來至2月底止,美國長天期公債指數漲14.01%,領 先其他股債指數。美國高評等債券,年初迄今漲幅也有3.71%的表現 ,對於黑天鵝事件的反應也是展現其抗跌的特性。
近期市場避險情緒上升,資金湧入避險型資產下,粘瑞益建議可以 採取不同天期的美債ETF來分散風險,由於長天期的美債對市場風險 敏感度較高,波動也較大,在短期市場擔憂情緒未消散的情況下,風 險承受度較高的投資人可選擇長天期ETF擇機進場布局;對風險承受 度較低的投資人,則可以選擇較短天期的美債ETF,不但可以參與債 券價格上升的投資機會,也可以達到抗波動的效果。
凱基25年期以上美國公債ETF基金經理人郭修誠表示,市場目前反 映對美國經濟的擔憂,美國公債利率也反映Fed降息而大幅走低,預 期今年第二季之前,利率隨疫情負面消息,短期向下壓力仍大,但基 於全球經濟在第二季後可望回到緩步復甦的看法,預期利率將在第二 季後逐步墊高,建議投資人近期可趁利率走低之際,逐步調整長債部 位至短債,調降帳上存續期間。
郭修誠指出,短期內全球疫情恐難以解決,預料美國公債利率短期 內仍有向下壓力,價格走勢可能持續墊高,不過長期而言,受惠於全 球央行持續寬鬆貨幣,且公債與股市的相關性低,建議利率若逢彈可 偏多操作美債ETF,看好屆時為進場的甜蜜時點。
中信投信固定收益投資科主管張勝原表示,儘管短線上殖利率下跌 幅度大,然具有避險功能的債券ETF仍具投資價值。建議透過具高流 動性、高信評的債券ETF進行避險與資產配置。
台股昨日開盤就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大盤指數一度下跌逾200點,市場一片蕭條。彭博統計顯示,外資資金上周從亞股大量流出,其中台灣和南韓受影響最重,分別流出31.6億美元和30億美元。這波疫情對全球股市造成了不小的打擊,台股也未能幸免,跌破半年線、失守11,300關卡,月跌幅達1.77%。 面對這樣的市場環境,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市場恐慌情緒難免。雖然大盤指數二度回測年線尋求支撐,但短線上,美國聯準會(FED)釋出月底降息的風聲,預計將有利指數反彈。不過,後續市場的走向仍將受到疫情動向的影響,終端消費能力是否會受到影響,仍是市場關注的重點。 周俊宏指出,本周將關注龍頭企業的營收狀況,但由於疫情干擾,預期全球股市的走勢將會相對震盪。因此,他建議投資者應該以選股為布局策略,尋找那些長線需求穩定或具趨勢成長的族群。他進一步提到,基建、5G基地台、伺服器、半導體、TESLA相關概念股都是值得關注的領域。
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在世界各國陸續增加,衝擊全球股市。台股已跌破半年線、失守11,300關卡,月跌202.93點,跌幅1.77%。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疫情尚未獲得控制,市場恐慌情緒難免。盤勢上,大盤指數二度回測年線尋求支撐。好消息是,短線上,美國聯準會(FED)釋出月底降息的風聲,將有利指數反彈。後續則仍將持續觀察,疫情動向是否影響到終端消費能力。
周俊宏表示,企業陸續公布去年財報,本周將關注龍頭企業的營收狀況。然因疫情干擾,預期接下來全球股市的走勢相對震盪,建議仍以選股為布局策略。
類股上,以長線需求穩定,或具趨勢成長族群為主。例如基建、5G基地台、伺服器、半導體、TESLA相關概念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