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山人壽(公)公司新聞
【健康生活新聞】 最近有一個調查讓人吃驚,竟然有超過六成的媽媽每周運動不到三天,甚至有近三成的人完全不動!這個調查是由南山人壽進行的,結果顯示,許多媽媽運動的動力不足,最大的原因是「沒伴」。這讓我們想到,金管會推動的壽險公司外溢保單,或許能夠幫助這些媽媽們找到運動的動力。 外溢保單,簡單來說就是透過保費折減、增加保額或現金回饋等方式,鼓勵保戶養成運動、健檢等好習慣。這樣不僅能改善身體狀況,延長健康壽命,還能節省健保等醫療資源,減少保險理賠。南山人壽、國泰人壽和新光人壽在這個領域可是領先的,不斷推出各種方案,提升外溢保單的投保率。 南山人壽近期對媽媽保戶和20歲以上的子女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結果發現媽媽們普遍欠缺規律運動習慣。為了提升這些媽媽的運動意願,調查顯示,75.2%的媽媽希望有家人或好友陪伴一起去運動,其次是設備良好的運動教室或健身房,以及運動回饋金和健身教練的指導。 在保險保障方面,媽媽們最擔心的疾病是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中風、婦科疾病,所以許多人選擇加強長照險、住院或手術醫療、重大疾病險與癌險。而壽險保障與投資型保單,則是媽媽們相對較後面的投保選擇。
在金管會鼓勵下,壽險公司積極推展外溢保單,透過保費折減、增加保額或現金回饋,來鼓勵保戶養成運動、健檢等好習慣,改善身體狀況,延長健康壽命,可節省健保等醫療資源,亦能減少保險理賠,即是保單的多重外溢效果。
首季外溢保單新契約保費排名,依序是南山人壽、國泰人壽與新光人壽,件數排名則是國泰人壽、南山人壽與新光人壽,前二大競爭非常激烈,因此兩強仍是競相推出各種方案,提升外溢保單投保率。
壽險公司推出健走保單、健檢保單,亦有多重指標的外溢保單,無外乎都是要保戶培養規律運動的習慣,最後反應到健檢結果或改善身體狀況。
南山人壽在4月中下旬針對媽媽保戶及20歲以上子女,進行問卷調查,發現媽媽們普遍欠缺規律運動習慣,近三成完全不運動,近23%是每周運動一天,每四到五天運動一次的亦占8.3%,即有60.6%的媽媽每周運動天數低於三天。
真正會每天運動的媽媽占15.5%;每兩到三天、即每周有機會運動到三天的則占23.7%。
問及如何提升這些媽媽的運動意願,75.2%的媽媽希望有家人或好友陪伴,一起去運動,即媽媽現在是因為「沒伴」,所以不太想運動;其次是32.9%的媽媽覺得若有設備良好的運動教室或健身房,也會讓她們提高運動意願;由於可複選,有32.6%的媽媽覺得若運動有回饋金可拿,也會想來運動一下,再來是19.8%會想要有運動健身教練指導。
而媽媽最擔心的前四大疾病,即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或中風、婦科疾病,占率在63.5∼46.4%,所以有44%媽媽覺得自己需要加強長照險,41%選住院或手術醫療,重大疾病險與癌險,各占37.3%及33.5%,壽險保障與投資型保單,則只有12%及11%左右,是媽媽相對比較後面的投保選擇。
立法院於近日三讀通過保險法修正案,這個新法對台灣保險業來說,可是個重大轉變。從今以後,保險公司可以自由投資公共建設和社福事業,而且最高可以取得三分之二的董事席次,這對壽險業來說,無疑是個大大的好訊息啊! 不過,這個投資不是隨便就來的,必須依照保險法第146條之5的規定,先向保險局申請獲准。截至3月底,壽險業已經投資了852.26億元,而且依法最高可以投資保險業可運用資金的10%,也就是說,還有2.89兆元的投資額度在等著呢! 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污水處理廠、綠能電廠和高鐵周邊產專區的投資。像是南山人壽就積極參與其中,不僅如此,還有國泰人壽、國壽、台灣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和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等公司也紛紛加入投資行列。 此外,保險局還將地上權案納入廣義公建投資計算,預計到4月底,總投資金額將達到4,192億元,這將佔壽險可運用資金的1.45%。值得注意的是,保險業投資地上權時,是算入不動產投資限額的,而且不用事先經保險局核准。 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表示,目前保險業投資公建及社福事業主要分為污水處理廠、綠能電廠以及高鐵站附近產專園區、地上權開發案等三大類型。其中,南山人壽、富壽、新壽、中壽、全球人壽及宏泰人壽等八家公司都已在這些領域投資。 這個新法上路後,保險公司將可以進一步提高董事席次,對保險業的發展來說,這將是一個新的契機。
台灣壽險業在3月份創下驚人的成績,市場上漲、新台幣回貶,帶來壽險業的驚奇表現。根據金管會於4日公布的數據,今年首季壽險業的稅前獲利達到1,718億元,創下歷史同期新高,比去年同期多出1,085億元,成長幅度高達171%。這次的成績,讓壽險業在市場上再次顯示其強大的實力。 在匯率方面,3月份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回貶至28.531元,壽險單月匯兌總成本降至135億元左右,創下12個月新低。這對壽險業來說是一大利多,因為國外投資金額逾新台幣18.6兆元,不含外幣保單也有13兆元。若完全不進行避險,首季的匯兌利益將達到新台幣243億元,全部集中在3月份。 然而,由於壽險公司海外投資至少五成,進行了換匯(CS)或無本金遠期外匯(NDF)的避險,因此首季購買避險工具的成本達到3,95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因為新台幣升值,避險工具產生評價利益491億元,但3月份新台幣貶值,避險工具則出現8,88億元的評價損失,這些損失也吃掉了3月的匯兌利益。 不過,由於壽險公司有匯兌利益,增提外匯準備金,3月份單月增提157億元,其中南山人壽一次性增提50億元。3月底整體壽險公司外匯準備金水位重回500億元以上,達到526億元,創下12個月來新高。 累計首季壽險公司匯兌總成本達新台幣613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主要還是因為增提外匯準備金。在股債都走多頭行情的背景下,壽險業首季扣掉549億元匯兌及避險成本(不含提存外匯準備金),國外投資淨收益仍有新台幣2,677億元,應該也是創同期的歷史高點。
由於保險業投資公共建設及社福事業,必須依保險法146條之5,事 先向保險局申請獲准,到3月底止已投資852.26億元,依法最高可投 資保險業可運用資金的10%,即約有2.89兆元,扣掉已投資部位,至 少還有2.8兆元的投資額度。
保險局亦將地上權案納入廣義公建投資計算,則到4月底總投資金 額會達4,192億元,占壽險可運用資金的1.45%。不過,保險業投資 地上權,是算入不動產投資限額,且不用經保險局事先核准。
保險局副局長王麗惠表示,目前保險業投資公建及社福事業主要有 三大類型,一是污水處理廠,有國泰人壽投資;二是綠能電廠,如太 陽能、風電等,如國壽、台灣人壽、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全球人壽 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都有投資。
第三是高鐵站附近產專園區、地上權開發案等,有國壽、富壽、新 壽、中壽、南山人壽、全球、元大人壽及宏泰人壽八家公司有投資。
保險局表示,這些公司未來新法上路,都可進一步提高董事席次。
壽險業到3月底國外投資金額逾新台幣18.6兆元,不含外幣保單亦 有13兆元,若完全不避險,則首季其實有匯兌利益新台幣243億元, 全部出現在3月,即完全不避險下,3月壽險公司出現匯兌利率新台幣 1,036億元。
但因為壽險公司海外投資至少五成,有進行換匯(CS)或無本金遠 期外匯(NDF)的避險,因此首季購買避險工成本達3,95億元,即每 月都是124∼145億元,今年前兩個月因為新台幣都是升值,避險工具 產生效果,有評價利益491億元,3月新台幣貶值,避險工具即出現8 88億元的評價損失,吃掉3月的匯兌利益。
加上壽險公司因為有匯兌利益,增提外匯準備金,單月增提157億 元,其中,南山人壽3月有一次性增提50億元,3月底整體壽險公司外 匯準備金水位重回500億元以上,達526億元,亦是12個月來新高。
累計首季壽險公司匯兌總成本達新台幣613億元,比去年同期的52 8億元,增加16%,主要還是因為增提外匯準備金。
因為股債都走多頭行情,壽險業首季扣掉549億元匯兌及避險成本 (不含提存外匯準備金),國外投資淨收益仍有新台幣2,677億元, 應也是創同期的歷史高點。
南山人壽在母親節前夕,推出了一項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新產品——「美力相守-女性癌症新商品服務計畫」。這是台灣首創的女性專屬癌症外溢保單,給大家帶來每年最高12%的現金回饋,其中還包括10%的健康促進回饋和2%的防疫保健回饋。這個保單採用的是20年期定期險設計,最高理賠金額可達240萬元。 南山人壽這次推出的新產品,不僅僅是保險,更是一個「服務賦能」的體現。它從賠償提前到預防,再延伸到全人健康陪伴照護。這個產品將「健康-治療-休養期」不同階段所需的健康照護服務資訊都串聯起來,希望滿足消費者在各個階段的各種需求,像是疾病資訊、心理諮商、術後照護、飲食營養管理等。 南山人壽的商品精算暨數據管理資深副總陳維新解釋說,這個「美力相守癌症定期健康保險」有三個特色。第一是每年最高享12%雙重現金回饋,第二是20年期定期險設計,對女性好發的癌症提供額外的一次或分期給付,每投保單位最高給付120萬元,最高可買到二單位,最高理賠240萬元。第三是業界創新串接癌症各階段照護服務資訊,對應「健康-治療-休養期」等不同體況歷程所需要,提供最適合的需求服務。 陳維新以一位35歲的女性為例,投保一單位,年繳費8,150元。如果她在第二年度出具乳癌X光攝影檢查文件,就可以拿到163元的防疫保健回饋金。如果她積極運動,當年度健檢達標達五個,如腰圍、血壓等達到減齡目標,首年就可再拿815元健康促進金,保險回饋金合計達到978元。如果第三年發現患有乳癌,最高可拿到合計120萬元的理賠。 這個新產品的推出,不僅讓南山人壽在保險市場上再創佳績,也讓消費者對於健康保險有了更多的選擇和期待。
南山人壽近日宣布推出一項全新產品,針對女性推出市場上第一張20年期外溢型定期癌險,這項產品不僅針對特定癌症加倍給付,還提供高额的現金回饋,讓女性在面對癌症的威脅時,能夠得到更全面的保障。
根據南山人壽的資料,女性對於癌症的擔憂程度相當高,在南山人壽的2021年健康問卷調查中,有64%的女性將癌症列為最擔心的疾病。因此,南山人壽特別推出這款女性專屬的癌險,希望幫助女性在面對疾病時,能夠有更多的安心。
這款癌險的最大特色之一是雙外溢機制,最高現金回饋率可達12%。這意味著,如果保戶能夠通過健檢、完成指定癌症篩檢或施打疫苗,就可以獲得額外的現金回饋。此外,南山人壽還提供了健康管理App和線上營養諮詢服務,幫助保戶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
除了現金回饋和健康管理服務,這款癌險還提供了20年的定期保障,針對女性好發的癌症提供額外給付。對於20至60歲的女性來說,最高可以投保兩單位,每單位最高給付120萬元,總保障金額最高可達240萬元。
南山人壽資深副總陳維新表示,這款產品是南山人壽未來發展的保單服務賦能價值之一,旨在提供保戶全方位的服務,從積極防癌、罹癌後的財務補償,到後段的安心抗癌等相關服務,讓保戶在健康方面得到全面的保障。
總結來說,南山人壽推出的這款女性專屬癌險,不僅提供了高额的保障,還提供了多項附加服務,讓女性在面對疾病時,能夠得到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南山人壽資深副總陳維新表示,女生投保意識高,據南山人壽2021年針對自家保戶進行健康問卷調查,女性最擔心的疾病有64%是癌症,覺得最需要補強的險別有44%選長照險、41%選住院與手術險,但有33%覺得是癌險。
若依南山人壽理賠大數據來看,女性癌險滲透度為61%,即大部分女性保戶都會投保癌險,又以40∼60歲占42%為主力族群,但這些保單大部分是承保七項重疾,平均保額45萬元,若是初次罹癌保額平均是59萬元。
若以2019∼2020年女性申請癌症理賠,最高是乳癌,占30%以上,依國健署統計,第一或第二期乳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達100%及93.8%。
從南山的理賠資料來看,乳癌的五年存活率近九成,乳癌嚴重患者平均三年至少花費92萬元,還不包括額外照護費用、收入補償金等,若是新式治療、標靶藥物則費用更高,保障與實際費用間還有一定差距。
南山人壽這次推出女性專屬癌險,有三大特色,一是雙外溢機制,業界首創最高現金回饋12%,即依健檢結果最高回饋10%,若完成指定癌症篩檢及疫苗接種,則加2%,搭配健康管理App及首創線上營養諮詢,協助保戶養成運動及健康飲食習慣。
二是20年定期險,針對女性好發癌症額外給付,以20∼60歲女性投保,最高投保兩單位,每單位最高給付120萬元;三是業界串接癌症各階段照護服務資訊。
陳維新表示,這是南山人壽未來要發展的保單服務賦能價值,提供保戶全方位服務,包括前段積極防癌,罹癌後有財務補償,及後段的安心抗癌等相關服務。
南山人壽表示,此次亦導入「服務賦能」概念,保險從賠償提前至預防,再延伸至全人健康陪伴照護,這次上市的商品,串聯「健康-治療-休養期」不同歷程所需的健康照護服務資訊,希望滿足消費者在各階段需求,如疾病資訊、心理諮商、術後照護、飲食營養管理等,是南山人壽擘劃「健康守護圈」藍圖的首發之作。
南山人壽商品精算暨數據管理資深副總陳維新表示,「美力相守癌症定期健康保險」具三大特色,一是每年最高享12%雙重現金回饋,二是20年期定期險設計,女性好發癌症提供額外一次或分期給付,每投保單位合計最高給付120萬,最高可買到二單位,最高理賠240萬元。
三是業界創新串接癌症各階段照護服務資訊,對應「健康-治療-休養期」等不同體況歷程所需要,串聯最適合需求服務。包括從健康體況開始預防,包括健康管理App、癌症預防篩檢、線上營養諮詢;治療階段時,除保險減輕財務負擔外,提供病友支持、癌症第二意見諮詢、癌症基因檢測等相關資訊,來減輕患者的焦慮及不適;癒後休養階段時,可藉由乳癌術後內衣、專業的看護及心理諮商等,協助病後身心的復原。
雙重回饋方面,陳維新舉35歲女性為例,投保一單位,年繳8,150元,於第二年度出具乳癌 X光攝影檢查文件,就可拿而163元的防疫保健回饋金,加上積極運動,當年度健檢達標達五個,如腰圍、血壓…等等達到減齡目標,首年就可再拿815元健康促進金,等於保險回饋金合計達到978元。加值超商購物金回饋1,800元。假設第三年發現患有乳癌,最高可拿到合計120萬元理賠。
台灣保險市場近期亮麗,美元保單銷售量創近三年同期新高,新台幣1,621億元的總銷售額,比去年同期成長近29%。這波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美元計價的投資型保單,銷售額達新台幣779億元,成長幅度高達152%,顯示資本市場多頭行情和美元匯率的便宜,吸引了投資人的目光。雖然美元傳統型保單銷售量略減,但總體來看,美元保單的熱潮不減。 金管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兩月外幣保單銷量達新台幣1,037億元,其中99%是美元保單。保局副局長張玉煇指出,美元匯率近期便宜和資本市場活絡是兩大主要原因,讓保戶更願意購買投資型保單。 然而,澳幣保單銷量卻因為澳幣匯率強勢和澳洲降息而大幅減少,首季銷售額僅新台幣9.9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64%。人民幣保單的銷售也受到中美貿易戰影響,首季銷售額新台幣6.25億元,比去年同期衰退68%。 在美元投資型保單方面,國泰人壽、台灣人壽和富邦人壽分別佔據前三名,規模分別為新台幣200億元、近180億元和近120億元。而在美元傳統型保單方面,南山人壽以新台幣223億元的銷售額領先,中國人壽和新台幣190億元排名第二,國壽則以超過百億元的銷售額位居第三。若以所有美元保單合計,國壽、台壽和南山人壽分別排名前三。
首季美元保單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美元計價投資型保單,共銷售新台 幣779億元,較去年首季成長152%,主要是資本市場多頭行情,加上 美元相對便宜,投資人有意投資收益與匯率兩頭賺。
美元傳統型保單首季亦銷售約新台幣842億元,雖仍高於美元投資 型保單銷售量,但卻比去年同期衰退11%多,主要是去年7月實施最 低死亡保障門檻,還是有影響儲蓄險的買氣。
金管會公布今年前兩月外幣保單銷量共新台幣1,037億元,其中約 99%是美元保單,保局副局長張玉煇分析兩大原因,一是美元匯率近 期較便宜,二是資本市場活絡,保戶會有較高意願買投資型保單。
但如澳幣匯率相對新台幣強勢,加上澳洲降息,所以澳幣保單銷量 即大幅減少,首季僅約新台幣9.95億元的銷量,比去年同期衰退64% 。
至於人民幣保單首季銷量約新台幣6.25億元,也比去年同期衰退6 8%,張玉煇分析,主要是中美貿易戰以來,人民幣匯率波動較大, 影響投保意願。
首季來看,美元投資型保單前三名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台灣人壽 與富邦人壽,國壽約有新台幣200億元的規模,台壽約近180億元,富 邦人壽則近120億元。
若看美元傳統型保單,第一名則是南山約223億元,第二名是中國 人壽有190億元,國壽則以破百億元排第三;若以所有美元保單合計 來看,第一名是國壽、第二名是台壽,南山排名第三。
台灣壽險市場在第一季度的銷售表現亮眼,其中南山人壽的添美鑽美年利變終身壽險成為焦點。根據市場資料,首季已經有三張保單銷售額達百億元,分別是國泰人壽的Young飛揚變額年金、台灣人壽的月月好鑫外幣變額年金,以及中國人壽的金美好美元利變終身壽險,總計銷售額接近370億元。若再加上其他類似的產品,銷售總額更接近500億元,佔首季新契約保費的18%。 南山人壽的添美鑽美年利變終身壽險目前銷售額已經接近80億元,預計在4月或5月就能躍升為百億神單。此外,元大人壽的元元得益變額年金也具有成為百億神單的潛力。 首季市場的熱門產品主要是投資型保單,尤其是投資成分較大的投資型年金,銷售額達1,255億元,同比成長136%。這主要歸功於資本市場的強勁表現,以及民眾對於中長期投資的興趣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身故附保證一倍以上的投資型保單將於3月1日前停售,所以國泰人壽的Young飛揚系列和台灣人壽的月月好鑫在首季的銷售表現格外亮眼。其中,Young飛揚系列銷售近200億元,月月好鑫外幣計價的年金險則已經破120億元。 中壽的金美好美元利變壽險也是市場上的明星級保單,2020年銷售額已經超過200億元,今年首季續賣破140億元,總計銷售額接近360億元,繼續保持市場第一名。
目前還有潛力成為第二季百億神單的應是南山人壽的添美鑽美年利變終身壽險,已有近80億元最接近,估計最快4月、最慢5月就可晉級神單之列;另外元大人壽的元元得益變額年金亦有機會逼近神單水準。
首季明顯是投資型保單的天下,若是傳統壽險,就是美元利變終身壽險,但主要壽險公司在「穩定」獲利的前提下,首季傳統型保單銷售力度不大。
因為資本市場出現史上空前的多頭行情,民眾投資意願大增,許多不知如何投資的民眾就決定用類全委投資型保單,進行中長期投資,今年首季投資型保單新契約保費達1,547.88億元,創史上首季的銷售新高,其中又以投資成分較大的投資型年金,首季銷售近1,255億元,同比成長136%,成長最多。
加上身故附保證一倍以上的投資型保單3月1日前要停售,所以國壽的Young飛揚系列,首季銷售近200億元,其中新台幣計價的銷售破百億元,另一張則逾90億元,不過,因為已停售,所以確定只有一張是百億元以上銷售神單。
另外就是台灣人壽從去年就熱賣至今的月月好鑫,今年首季外幣計價的年金險又已破120億元,四張合計就逾160億元,加上2020年的銷量,台壽月月好鑫已賣破400億元,算近來銷量最夯的投資型保單,市場人士分析,主要是台壽這張類全委投資型保單有額外撥回機制,最近有觸及,讓保戶極有信心。
中壽金美好美元利變壽險同樣是明星級保單,2020年賣破200億元,已是壽險業傳統型保單第一名,今年首季續賣破140億元,依舊是市場第一名,與去年合計近360億元。
近日,隨著新冠疫情的持續影響,國人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保險市場也應運而生推出多種防疫與疫後保單,讓消費者在做好預防的同時,還能獲得實質的保費回饋。在眾多保險公司中,南山人壽特別受到關注,它為消費者提供了全面的檢視重點,幫助大家選擇最合適的防疫保單。 南山人壽提醒消費者在選擇保單時,首先要檢視自身住院醫療險的住院日額是否足夠,因為這是確保在疫情發生時能夠得到足夠醫療保障的關鍵。接著,由於部分防疫保單價格較低,往往為定期險,消費者需特別留意保單是否具有保證續保的條款。此外,還要檢視保單是否包含負壓隔離病房的保障,以及法定傳染病的等待期。 為了幫助消費者在疫情常態化下與疾病共處,南山人壽提出了三大原則:一是遵循基本防疫措施;二是確保住院醫療保障;三是積極進行自主健康管理。這不僅包括做好日常防疫措施,還要從健康的角度出發,做好保險風險防護,維持健康的生活狀態。 南山人壽還推出了一系列的保單優惠,例如針對五大醫療項目提供外溢回饋,保戶的健康狀況越好,回饋金越高。此外,還有防疫保健做得好,即可享受雙重現金回饋的優惠。國壽則推出了類外溢機制的終身壽險,除了涵蓋一般醫療保障外,還有「未住院無理賠回饋保險金」設計,使消費者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用資金。 總之,南山人壽在防疫保單方面提供了一系列的優質服務,並提醒消費者在購買保單時要特別關注保障範圍和給付方式,確保選擇的保單符合自身需求。
台灣的南山人壽近期再創佳績,不僅在業績上取得亮眼成績,還在服務品質上獲得消費者的肯定。這家成立超過半個世紀的保險公司,近年來不斷擴大其業務範圍,並積極投入社會責任活動,成為業界的一股清流。以下就讓我們來看看南山人壽的亮點有哪些吧! 首先,南山人壽在業績方面表現亮眼。根據最新公布的數據,南山人壽的總資產已經突破新台幣1兆元大關,這是公司歷史上的新紀錄。這些成績的取得,除了來自於公司內部的不斷優化與創新,還因為其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南山人壽透過多樣化的產品和專業的顧客服務,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消費者。 在服務品質上,南山人壽同樣不遺餘力。公司不斷提升員工的專業素質,並透過先進的科技手段,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快速的服務。近期,南山人壽推出了一項新服務,讓客戶可以通過手機應用程序隨時隨地查詢保單狀況,這一舉措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 除了在商業上取得成功,南山人壽也積極參與社會責任活動。公司近年來不斷增加對教育、環境保護等公益領域的投入,透過各種方式,如捐資、義工服務等,回饋社會。這種企業精神,讓南山人壽在業界和社會上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總結來說,南山人壽作為台灣保險業的佼佼者,不僅在商業上取得了豐碩的成果,還在社會責任方面做出了表率。未來,南山人壽將繼續秉持這種精神,為消費者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為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針對現階段若想要購買防疫保單,南山人壽則提供五項檢視重點,一是首先檢視自身住院醫療險的住院日額額度是否足夠;二是一般較便宜的防疫保單多是定期險,一定要檢視保單是否為保證續保;三是檢視負壓隔離病房是否列入保單條款;四是檢視法定傳染病是否有等待期;五最後才是考量個人的需求和預算。
雖然全球各地已開始積極施打疫苗,不過新冠肺炎病毒仍在演化,疫情未見止歇。南山人壽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民眾亦需學習在疫情常態化之下,與疾病共處的解方,因此提供民眾與疫共處的三大原則,包括一、「基本防疫措施」滿足;二是「住院醫療保障」補足;三是「自主健康管理」作足,建議除了基本防疫措施之外,二是構築基礎的保險風險防護;最後更要進一步從健康的源頭開始,做好自主健康管理、維持健康體況,在疫後時代也能安心與疫共處。
例如南山人壽針對五大醫療(日額、長照、手術、實支實付及重大傷病),只要保戶體況愈健康,給予外溢回饋愈多,最高年繳應繳保險費10%之健康促進回饋金;防疫保健做得好,再享雙重現金回饋。
此外,國壽也有推出類外溢機制的終身壽險,有別於一般醫療或住院才賠,還有「未住院無理賠回饋保險金」設計等,可領回年繳應繳保險費總額1%回饋,若能持續維持健康,年年均可領,可增進資金靈活運用。
南山人壽表示,由於新冠肺炎治療期間,需長時間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建議民眾首先檢視自身的住院日額保障是否足夠,並在規劃防疫保障時優先選擇「住院日額型」保險商品;保障除涵蓋一般住院日額30天保障外,住院超過30天的給付倍數,或有無住院前後門診保障及針對入住負壓隔離病房及法定傳染病住院強化保障都是觀察重點。提醒民眾購買以上保險商品仍應留意確認保障範圍和給付方式是否符合自身需求。
國泰產險「心疫滿分」除了法定傳染病隔離與確診外,也包含突發疾病住院,除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最高2萬元、確診補償最高6萬元,當民眾施打疫苗後產生不良反應而住院治療,而那項不良反應是投保前180天內沒有就診過的疾病,就可依投保方案向國泰產險申請500到800元的保險金,若是情形較為嚴重而住進加護病房治療,不論哪一組方案每日保險金都是2,000元。以45歲的一般家庭主要經濟者為例,不分男女,投保「心疫滿分」最高保額方案只要988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日前推出一張「健康御守+」一年一保,不須體檢、不分職業類別都可投保,只要投保前180天以內,未曾接受該疾病及其併發症或意外傷害事故之診療者,投保後皆享有「突發傷病住院醫療」的保障。在施打新冠疫苗而產生身體嚴重不良反應須住院,每日可給付1,000至3,000元住院醫療保險金,如因此住進加護病房,每日住院日額則可給付3,000至9,000元,最高可申請45天;以20歲投保年齡為例,保費最低不到千元。
此外鼓勵打疫苗給2%回饋的南山人壽防疫保單,新推出「5A人生的五小福外溢保單」附加在五小福保單上,保戶一年內如有接種11項指定疫苗接種以及四項指定癌症篩檢,隔年即可現金回饋2%,若再加上保戶達到五小福的五大醫療保障分別是日額、長照、手術、實支實付、重大傷病,保戶若五項指標若達標可享的10%回饋金,最高可達12%。
【台灣金融新聞】投資型保單成為壽險業決勝關鍵,南山人壽面臨挑戰
近期,台灣壽險業市場再掀熱潮,投資型保單成為業績成長的關鍵因素。根據最新數據,3月份台灣壽險業新契約保費總額突破千億元,年增長達39%,其中投資型保單的熱度不減。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國泰人壽以近239億元的新契約保費,成長101%,蟬聯3月份保費第一名。而南山人壽則因為無法銷售投資型保單,3月份新契約保費約89億元,面臨被擠出前五名的危機。
富邦人壽在3月份的新契約保費達152億元,成長34%,有望穩坐第二名寶座。台灣人壽和中国人壽也靠著投資型保單拉抬業績,分別成長53%和98%。
值得注意的是,南山人壽在投資型保單方面仍處於受限狀態,這對其業績成長造成一定影響。在市場競爭激烈的大環境下,南山人壽必須尋找新的成長點,以應對來自各方的挑戰。
隨著資本市場的暢旺和資產價值的持續拉高,投資型保單的吸引力不斷增強。許多壽險公司如國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等,都將投資型保單作為主力商品之一,這也讓今年壽險業績排名出現了大變動。
國壽去年單月新契約保費都未破200億元,但今年1月和3月分別達到205億和209億元,首季新契約保費總額達594億元,穩坐第一。富邦人壽首季新契約保費390億元,年成長14%,位居第二。
總之,投資型保單的興起對台灣壽險業產生了顯著影響,南山人壽等公司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未來,壽險公司需要不斷創新,以滿足市場需求,實現業績的持續增長。
3月富邦人壽新契約保費152億元,成長近34%,極可能穩住第二名 寶座,主要靠利變年金、美元利變壽險及投資型保單合撐新契約業績 ;但最後要看元大人壽投資型保單核實業績量有多少,決定誰是3月 新契約第二名。
另外,如台灣人壽也靠投資型保單拉抬,單月近118億元,成長近 53%;中國人壽則是美元利變壽險神單,持續貢獻逾五成的業績,3 月新契約保費共97億元左右,成長近98%;南山人壽因為至今不能銷 售投資型保單,3月新契約保費約89億元,可能被擠出前五名。
前六名公司3月在投資型保單及美元利變壽險上競爭激烈,推升壽 險業3月新契約保費破千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39%左右,首季 壽險新契約保費估計有2,730億元上,由前兩月的衰退5%,一舉轉變 為成長近8%。
資本市場暢旺,資產價值持續拉高,帶動民眾投資意願,加上利率 持續低檔,傳統壽險競爭力下滑,且接軌IFRS17壓力愈來愈大,壽險 公司若只能賣利變保單,業績量恐被侷限。
因此如國壽、富邦人壽、台灣人壽、三商美邦人壽、安聯人壽、法 國巴黎人壽、安達人壽等,都以投資型保單為主力商品之一,元大人 壽3月亦推出台股基金投資型保單大賣,讓壽險業績排名今年出現大 幅改變。
國壽去年單月新契約保費都未破200億元,今年1月及3月各有205億 及209億元,首季新契約保費594億元,穩坐第一,且較去年同期成長 21%以上;首季第二名是富邦人壽的390億元,年成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