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新人壽保險(未)公司新聞
輝達在台興建企業總部的土地取得問題出現重大突破。新光人壽得 標地上權的北士科T17、T18土地,因輝達、新壽與台北市政府三方無 共識「卡關」數月,22日新壽召開臨時董事會決議,在北市府同意返 還已支付成本前提下,與北市府合意解約,以利輝達使用北士科T17 、T18土地興建海外總部。
新壽董事長魏寶生在記者會上,強調「主動化解僵局,以國家公益 為先」的基本態度。考量輝達來台設立海外總部,對國家經濟發展具 有重大指標意義,基於維護國家最大公益的考量,新壽決議授權董事 長,以北市府同意返還已支付成本為前提,與北市府合意解除地上權 契約,以利輝達公司進駐。至於相關支出成本,是否為外傳的40億元 ,他表示,協商前,不便透露金額。
魏寶生強調,新壽取得地上權及開發進度依法合規,先前未開工是 因變更設計,尚未取得執照,外界指稱新壽取得土地未開發,顯然是 誤解;新壽也堅守原則,不向納稅人請求未來損失的補償,且從未要 求北市府補償未來損失,今年5月與輝達簽署備忘錄,原規畫是由輝 達承接地上權契約,並依商業慣例支付新壽已支出成本及合理損失, 此為兩家企業間的商業條件。
輝達今年4月主動與新壽接觸,希望移轉北士科T17、T18地上權, 未獲北市府同意,新壽致力尋求三方共贏方案,但輝達堅持自行興建 總部;北市府憂心圖利,主張建物須興建完成後始得移轉,亦拒絕輝 達共同參與地上物興建,新壽雖同意配合北市府要求,完工後再移轉 等變通方案,但未獲輝達同意,致使三方無法達成共識。
而這些爭議驚動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日前發函給輝達公司 執行長黃仁勳表達新壽的立場。
北市府先前表示,新壽明年併入台新人壽,將以主體變更為由不同 意換約,原本新壽考慮走法律途徑處理,但如此一來會把董事會帶入 訴訟危機,律師認同此時終止契約是最好做法,「塞翁失馬,焉知非 福」。對於合意解約,魏寶生說,新壽只需北市府返還已支付成本, 若北市府願意補償更多金額,會建議董事會拿這些錢做公益。
據悉,此案傳出由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做出裁示,下令與新 壽配合北市府規劃,把T17與T18用地歸還北市府。而在過去幾個月來 ,台新新光金與新壽不斷沙盤推演、嘗試各種可能的解套方法,最終 得到結論是,每個設想的方案,都將窒礙難行,因都無法順利取得三 方共識。
北市府先前主張,新壽明年元旦併入台新人壽、新壽成消滅公司, 北市府基於T17與T18簽約主體消滅,將不同意T17與T18換約。站在新 壽立場,即便認為不合理、要和北市府對簿公堂,雖不排除有機會勝 訴,但曠日廢時,也可能導致屬意北士科T17、T18落腳的輝達拂袖而 去,恐非全民樂見,將承擔無法預料的後果。
新壽董事長魏寶生昨日表示,自己是個非常遵守原則的人,年輕時 ,擔任經濟部國貿局商務人員,被派駐華盛頓長達八年時間,沒想到 40年後,還有機會替台灣引進全球最大市值公司來台興建總部,真的 與有榮焉。出於維護國家最大公益,新壽決議改變原投資策略,以合 意解約方式,放棄原有可投資獲利的機會。
對這樣結果,是否感到委屈?魏寶生表示,過程中有朋友鼓勵他, 在這年齡還能參與「新新併」及輝達來台興建總部,都是很難得的經 驗,並不覺得委屈。
富邦金控13日公布,2025年9月自結稅後純益174.4億元、年增122%,累計前九月稅後純益909.2億元、年減25%,每股稅後純益(EPS)6.38元,蟬聯金控獲利王。富邦金旗下人壽、銀行、證券、產險等四家子公司,9月獲利均創歷年同期新高,北富銀累計獲利同步締造歷年同期新高紀錄。
富邦人壽9月稅後純益為115.6億元,創歷年9月同期新高,年增240%,累計稅後純益478.5億元;台北富邦銀行9月稅後純益34.3億元,累計稅後純益291.7億元,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8%及16%,續創9月及累計稅後純益歷年新高紀錄,主因為核心業務獲利動能穩定,累計利息淨收益及手續費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年增12%及13%,帶動營收雙位數成長。
富邦產險9月稅後純益8.8億元,累計稅後純益5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49%;富邦證券9月稅後純益11.6億元,主要受惠9月台股交投熱絡,單月日均值突破6,400億元,帶動經紀收入成長,加上承銷案件收入挹注,創下9月獲利歷史新高紀錄,累計稅後純益達76.3億元,續創歷年同期獲利次高。
台新新光金控自結9月稅後純益75億元,為歷年單月最高,年增幅達468.2%,累計前三季稅後純益260.4億元,年增56.3%,EPS達1.51元。旗下主獲利引擎台新銀行9月稅後純益19億元,創歷年單月第三高,年增幅18.8%,前三季稅後純益達154.6億元,續創史上同期新高,且較去年同期增加10.7%,主要受惠核心業務動能穩定發展。
台新人壽方面,9月稅後純益2.7億元,主因投資收益表現佳,挹注單月獲利,前三季稅後純益16.4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主因股票資本利得減少;台新證券9月稅後純益2.4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但較上月相較獲利減少,主因證券市場指數波動大,投資相關評價及處分利益減少,前三季稅後純益15.1億元。
新光銀行9月稅後純益7.5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20.2億元,若排除今年度一次性提列員工安置計畫等費用影響,稅後純益年成長10%。
有一派說法認為,基於公司合併時,所有業務與契約都是由合併方依照《公司法》與《企業併購法》相關規定概括承受;另一派認為,實務上,併購確實可能影響契約效力,必須要看契約是否訂有特定條款。
事實上,併購是否影響契約執行或效力,取決於兩大重點,包含契約類型、契約約定內容。最常見的情況是,契約訂有控制權變更或經營權變動條款。換言之,在併購案件中,「概括承受」是法律上的原則,但契約上仍可特約排除或限制承受效力。
所謂「控制權變更條款」,是指契約約定如果一方公司的控制權產生變動,則另一方得終止契約或產生某些權利的約定。若被併購公司與第三人契約訂有控制權變更條款,必須在「成交前」取得第三人同意,讓契約效力不受影響。
實務上,被併購公司會事先準備第三人控制權變更棄權聲明書,當第三人簽定後,第三人將放棄因控制權變更而產生的特定權利,如終止契約權。
控制權變更條款可見於授權契約、加盟契約、供應契約、貸款契約、融資契約、顧問契約、政府採購契約等,或置於重要契約中以作為企業併購的防禦措施。之所以置入控制權變更條款,可能是看重被併購公司特定團隊、技術或品牌聲譽,或有風險控管的考量。
過去曾看過的加盟契約中,國外品牌的區域加盟契約就常見訂有控制權變更條款。被併購公司若沒有事先取得國外品牌的同意,當買方取得控制權後,國外品牌可因此主張終止區域加盟契約,造成公司不能繼續主張區域加盟契約的權利,導致兩公司雖完成併購,卻喪失區域加盟權益。
因此,買方進行併購盡職調查時,必須聘請律師仔細檢視契約,確認有無控制權變更條款。當發現被併購公司與第三人契約相關條款時,需要將控制權變更條款作為併購的前提條件,先取得契約相對人的同意,避免日後契約相對人行使控制權變更條款之終止權。
至於法院是否會宣告終止權無效?參照過往最高法院判決,法院很可能基於契約條款的目的,沒有違背強制規定或公序良俗,即便在概括承受原則下,契約明定需他方同意,仍有效;若契約相對人基於控制權變更條款行使權利,也沒有違反誠信原則的問題。(拓威法律事務所合署律師蕭富庭口述,記者邱琮皓採訪整理)
據了解,吳昕豪此次全程參與,了解歐洲的保險公司與銀行經營模式,作為金控子公司整併後於產品與資金端如何創造更大效益的參考,據說赴法參訪者因為密集的五日交流行程,「都有被操到」。吳昕豪此行也被視為新生代接班人累積接班歷練之旅。
談及歐洲市場展望,台新銀行金融市場事業總處執行長詹景翔指出,當地金融機構高層普遍認為歐洲經濟雖受地緣政治干擾,但預期選舉後將回歸穩定。各國政府在國防、能源轉型等領域的支出增加,反而為航空、製造、綠能等產業帶來投資機會,因此歐洲還是有別於美國的吸引力,如果要做資產分散,歐元是第二大貨幣,自然會有配置需求。
魏寶生則指出,由於近年歐洲外商來台投資並未明顯增加,希望藉由參訪強化連結、深入了解歐洲企業募資與投資需求,他們也給了很多見解,未來有機會來台募資、在亞資中心合作。
台新人壽30日表示,在目前區隔資產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可以 支持宣告利率維持穩定的情況之下,適度調整宣告利率以回饋予保戶 。本波調整的美元保單包括20張現售保單及16張停售保單。
除台新人壽外,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凱基人壽、 全球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元大人壽、合庫人壽、第一金 人壽與台銀人壽,10月美元宣告利率均按兵不動。
壽險公司主管分析,美國重啟降息循環,有助推動美元保單銷售動 能,主要原因是,同樣是美元商品,美元存款利率會因為降息而下滑 ,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就算不調升、只要維持在高水位,對保戶而言就 有投資誘因。另外,降息可能帶動美元走貶,但仍是強勢貨幣,利率 相對比其他幣別高,利變型保單透過宣告利率機制,依舊有助維持買 氣。
近年來為提升美元保單銷售魅力,各大壽險公司陸續調升美元宣告 利率,目前國內的大型壽險公司,美元最高宣告利率都在4.25%以上 ,讓具有美元投資需求的保戶樂意買單。
美國聯準會9月重啟降息,讓沉寂多年的「美元固定利率養老險」 重新翻紅,包括台新、臺銀、南山、台灣、凱基、遠雄、合庫人壽等 均推出主打固定利率的美元養老險;對保戶而言,降息循環下鎖定保 險給付條件,可避免市場利率波動帶來的不確定性,對壽險公司來說 ,採躉繳方式,能在長債利率仍處高檔時建立部位,達到雙贏局面。
壽險公司指出,近幾年市場上壽險商品的主流為利變型終身壽險, 宣告利率機制讓保戶每年有機會享有額外的增值回饋分享金,不過宣 告利率會反映市場利率的狀況而調整,而固定利率的養老險不會有宣 告利率波動的因素影響商品條件,且商品設計為躉繳(一次繳清)、 保障期間多為7年或10年,有助保戶鎖住長期美元利率。
台新人壽9月22日推出固定利率保單「發拉利美元養老險」,為躉 繳、保障期間7年的美元保單,訴求一次繳費、7年滿期可領回滿期保 險金。
臺銀人壽9月23日推出「美添固美元養老保險(定期給付型)」, 一次繳清保費,提供10年長期壽險保障;具資產穩定增值與首年加倍 保障特色,以40歲男性投保10.2萬美元保額為例,持有至期滿,滿期 領回資產增值約40%,投保首年提供1.75倍的壽險保障。
南山人壽近年推出三張美元固定利率養老險,其中代表商品為「美 利Fun鑫美元養老保險(定期給付型)」,其主要特色為繳費一次即 享有10年的壽險保障,另10年後仍生存可領取滿期保險金。
台灣人壽美元固定利率代表商品為「美利富美元養老保險」,特色 為一次繳費、7年滿期養老險,保障兼具財務規劃效果,協助客戶在 降息前鎖定美元利率。
凱基人壽推出美元養老保險「美固多多」,商品預定利率為4.1% ,客戶可以選擇躉繳或2年期繳交保費,7年滿期可以領回整筆滿期保 險金。
遠雄人壽8月上市美元養老保險「美滿美利固」,商品特色為繳費 一次10年期滿領回滿期保險金,具美元收付、資產配置多元以及保障 兼具的特色,保戶可選擇善用分期給付來累積資產或降低財務風險。
合庫人壽目前主要銷售固定利率保單為「美好安心美元養老保險─ 定期給付型」,躉繳一次,保障7年,預定利率為4.05%,投保年齡 最高可達85歲,最低投保金額只要2,500美元,適合全民投保。
合庫人壽23日推出合利超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以新台 幣計價,宣告利率達2.75%,為市場最高水準,跟進此波新台幣高宣 告利率保單潮流。
目前市場上多家壽險業者,推出2.75%宣告利率保險商品。其中凱 基人壽代表商品為鑫旺來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台灣人壽 代表商品為金得利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全球人壽代表商品為飛翔讚 利變型終身壽險(定額給付型)、元大人壽是金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及 遠雄人壽是傳富雄保倍2利變型終身壽險;南山人壽僅限銀行通路販 售的增鑫鑽利變型終身保險(定期給付型)宣告利率也是2.75%。
宏泰人壽台幣利變型壽險宣告利率最高2.73%,代表商品為泰得利 利變型終身壽險;新光人壽最高宣告利率2.72%代表商品為家利hig h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台新人壽現售新台幣保單宣告利 率最高2.65%,代表商品為台享富多利變型終身壽險;富邦人壽台幣 最高宣告利率2.60%,代表商品為富好鑽利變型增額終身壽險。國泰 人壽現售新台幣商品宣告利率最高2.55%,代表商品為萬得利利變型 終身壽險;臺銀人壽金永旺利變型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新台幣 最高宣告利率2.45%。
合庫人壽總經理藍年紳表示,新推出的合利超旺利變型終身壽險─ 定期給付型,保戶在目前的利率環境下參與2.75%宣告利率,讓資產 及保障穩健成長,投保保費50萬元,配合特定繳費管道,最高有3% 折扣,讓保障在通膨時代更經濟實惠。在高齡少子化趨勢下,這個專 案提供2年期繳機制,投保年齡最高達87歲,並設計增加基本保險金 額選擇權,讓保戶在符合特定條件下,如結婚或生子,可申請增加保 障金額,無需重新核保。
台新人壽最新推出「美鴻添富」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 ,均以美元計價,適合有美元需求民眾,讓資產配置選擇更多元。台 新人壽「美鴻添富美元分紅終身壽險」,提供保戶6年與10年兩種繳 費方式,壽險保障終身(至110歲),0歲起就可投保,6年期最高投 保年齡75歲,10年期最高投保年齡72歲,保額最低1萬美元,最高1, 000萬美元(15歲以下最高200萬美元),對於希望補足家庭保障缺口 的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選擇適宜的繳費年期。
台新人壽「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可選擇躉繳及2年繳兩種 繳費方式,壽險保障終身(至110歲),0歲起就可投保,其中躉繳最 高投保年齡80歲,2年繳最高投保年齡78歲,保額最低1萬美元最高7 50萬美元(15歲以下最高200萬美元),除提供民眾保障抵禦風險, 同時擁有自主規劃身後財富傳承的附加價值。
分紅保單提供壽險保障,還有機會參與保單經營績效分紅,台新人 壽新推出「美鴻添富」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第3保單 年度起有機會分享年度保單紅利,紅利分享採增額繳清保險」方式處 理,亦即將紅利用於增加保額,讓壽險保障有機會隨時間同步長成, 第4保單年度起則有機會分享終期保單紅利,視情況分別以「終期保 額保單紅利」或「終期現金保單紅利」給付。台新人壽提醒,分紅保 單紅利屬於非保證給付項目,是否分配仍視實際經營成果而定。
面對無法預測的大環境,民眾對於保險保障及想穩健累積資產需求 日益提高,分紅保單具備壽險保障及紅利分享特性,兼顧保障與長期 累積資產優勢,不論是中壯年家庭支柱規劃壽險保障守護家人,或熟 齡長者規劃資產傳承,分紅保單都是不錯選擇。
為讓民眾安心面對不可測風險,建構堅實保障支柱,台新人壽最新推出「美鴻添富」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均以美元計價,適合有美元需求民眾,讓資產配置選擇更多元。台新人壽「美鴻添富美元分紅終身壽險」提供保戶6年期與10年期兩種繳費方式,壽險保障終身(至110歲),0歲起就可投保,6年期最高投保年齡75歲,10年期最高投保年齡72歲,保額最低1萬美元,最高1,000萬美元(15歲以下最高200萬美元),對於希望補足家庭保障缺口的民眾,可依自身需求選擇適宜的繳費年期。
台新人壽「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可選擇躉繳及2年繳兩種繳費方式,壽險保障終身(至110歲),0歲起就可投保,其中躉繳最高投保年齡80歲,2年繳最高投保年齡78歲,保額最低1萬美元最高750萬美元(15歲以下最高200萬美元),除提供民眾家庭保障抵禦風險,同時擁有自主規劃身後財富傳承的附加價值。
分紅保單提供壽險保障,還有機會參與保單經營績效分紅,台新人壽新推出「美鴻添富」及「美鴻世代」美元分紅終身壽險,第三保單年度起有機會分享年度保單紅利,紅利分享採增額繳清保險方式處理,將紅利用於增加保額,讓壽險保障有機會隨時間同步長成,第四保單年度起則有機會分享終期保單紅利,視情況分別以終期保額保單紅利或終期現金保單紅利給付。台新人壽提醒,分紅保單紅利屬於非保證給付項目,是否分配仍視實際經營成果而定。
面對無法預測的大環境,民眾對於保險保障以及想穩健累積資產需求日益提高,分紅保單具備壽險保障及紅利分享特性,兼顧保障與長期累積資產優勢,滿足不同族群保險保障與財務規劃雙重需求。
市面上美元保單宣告利率天花板仍由台灣人壽、合庫人壽4.35%拿下。
壽險業者指出,市場大多預期聯準會於9月再次啟動降息,而當市場在降息時,宣告利率調整可能會落後於市場,因此有可能宣告利率高於市場利率的情況,進而推升買氣。
全球人壽9月共調升37張美元商品宣告利率2至5個基本點,其中35張為停售商品,二款為現售商品,而在調升宣告利率的37張美元商品中,宣告利率最高為3.85%。全球人壽表示,由於觀察調升宣告利率的37張商品對應的區隔資產帳戶持續表現穩健且有累積收益,在符合公平待客原則下,針對這幾款商品適度調升宣告利率2至5個基本點,將獲利與保戶分享,全球人壽第3季將持續推出新的利變壽險商品。全球人壽9月美元商品最高宣告利率維持4.3%。
三商美邦人壽考量區隔資產固定收益債券利息收益率上升,適度調升宣告利率。9月共調整13張美元保單,12張為現售商品,一張為停售商品,其中「三商美邦人壽金增多利美元利率變動型增額終身壽險」調整後最高宣告利率提升至4.3%。三商美邦人壽也將於2日推出新美元利變保單,提供有美元資產之保戶可反應市場利率的終身保障。
臺銀人壽表示,9月現售商品宣告利率無調整,停售的台幣利變壽險調升5個基本點至2.15%,目前美元商品最高宣告利率維持4.3%,台幣維持2.45%。
另外,合庫人壽真美富利美元利變型終身壽險自8月起,宣告利率拉上4.35%,與台灣人壽並列最高;遠雄人壽美元宣告利率維持最高4.32%;國泰人壽、凱基人壽、元大人壽、臺銀人壽宣告利率最高4.3%;富邦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宏泰人壽、第一金人壽、安達人壽、安聯人壽宣告利率最高4.25%;南山人壽宣告利率最高4.2%,均按兵不動。
對此,三商壽與中信金昨(1)日皆表示,對市場臆測傳聞,不予評論。
三商壽在開放比武招親之際,金管會祭出新版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TW-ICS)接軌,讓6月底資本適足率僅154%的三商壽,可能面臨必須在五年「加速攤還」,增資壓力大增。這也使得三商壽的估值充滿變數,影響三商壽的賣相。不過昨天一下子傳出兩外資及中信金入圍,讓三商壽股價直奔漲停,昨上漲0.55元,收6.11元,並爆出3萬張大量。
市場人士分析,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中信金表現最為積極贏面較大,且三商壽在業務員通路表現不錯,若是與台灣人壽結合,也能擴展版圖;若以壽險規模來看,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國泰人壽總資產規模達8.83兆元,排在第一,後面依序為富邦人壽5.98兆元、南山人壽5.42兆元、新光人壽加上台新人壽3.9兆元,凱基人壽2.38兆元,台灣人壽則以2.18兆元排在第六,但若是加上三商壽的1.55兆元,則總資產規模一舉成為3.73兆元,超車凱基人壽「坐五望四」,因此表現相當積極。
不過,業界傳出,在ICS新制下,此時購買三商壽並不合理,也有業界傳出,市場在等待主管機關的監理寬容,才願意更「用力」來評估此案,而也有人認為,三商壽花落誰家,主管機關的態度很重要。業界形容,三商壽本來背50公斤過河,如今又多了100公斤,會把自己壓死,加上三商壽未來缺口現在很難說清楚,一個不注意可能會拖累母公司金控獲利。
而在淨值比方面,與去年底相較,僅四家壽險有所提升。三商壽(2867)表示,除了持續調整及執行各項改善方案之外,亦提交主管機關新版的資本強化計畫。
金管會以每半年度為基準,要求保險業RBC不得低於200%、淨值比不得連兩期低於3%,兩大指標為金管會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參考指標。
但壽險業今年上半年因受美元匯率急速貶值,除產生匯兌損失外,亦造成美元資產評價減損,壽險業積極自救,推出包括拉高傳統避險比例、拉長避險天期,及增加替代避險中雜幣配置等三大應變措施,而金管會也提出「三大暫行措施」,包括RBC資本適足率的匯率改以半年均價計算、放寬保單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以及新一代清償能力制度過渡措施申請標準,最後補考時間為9月底。
壽險業2025上半年資本適足率(RBC)出爐,截至目前,僅有七家較2024年下半年提升,分別為合庫人壽、友邦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富邦人壽、遠雄人壽以及三商美邦人壽;而合庫人壽、法巴人壽、安達人壽、友邦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富邦人壽等公司的RBC皆在400%之上。
在淨值比方面,與2024年下半年相較,僅四家壽險有所提升,分別為友邦人壽、遠雄人壽、保誠人壽以及安聯人壽,其餘皆下滑。
六大壽險公司中,富邦人壽由2024年下半年RBC 388.01%、淨值比11.39%,提升為RBC 404.84%、淨值比降為9.88%;凱基人壽由2024年下半年RBC 398.3%、淨值比7.76%,降為RBC 346.86%、淨值比降為6.83%;國泰人壽上半年RBC降為328.45%、淨值比8.07%;台灣人壽上半年RBC降為323.01%、淨值比7.16%;南山人壽上半年RBC降為276.22%、淨值比5.77%;新光人壽上半年RBC降至204.85%、淨值比4.26%,皆順利達標。
彙整各公司公告,三商美邦人壽釋出423.44億元責任準備金,其中176.36億元轉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另外247.08億元轉入6月盈餘裡,居七家壽險之冠。
南山人壽釋出320.49億元的責任準備金,其中160億元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另外160.49億元同樣轉入6月盈餘裡。
其餘五家壽險公司中,遠雄人壽釋出責準金127.83億元,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88億元,另39.83億元列入6月盈餘中;元大人壽釋出責準金68.03億元,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33億元,挹注6月盈餘35.03億元。台新人壽、新光人壽分別釋出責準金52.58億元、631.11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26與611億元,挹注6月盈餘的26.58億元與20.11億元;第一金人壽挹注6月獲利3.21億元。
資料顯示,國泰、富邦、凱基與台灣人壽,責準金釋出金額全數轉列外匯價格準備金。目前為止,金管會共核准11家壽險業釋出3,072.26億元的責準金。
新台幣第二季暴升,升幅約10%,壽險業飽受巨額匯損之苦。尤其5月狂升6.98%,導致全體壽險單月淨匯損創下史上新高紀錄,外匯準備金幾乎燒光,僅剩188億元。
眼見不少壽險公司外匯準備金快見底、難以因應未來可能的匯兌風險,金管會祭出救急措施,允許壽險業針對過往特定保單的責任準備金,計提基準進行調整,最高可釋出40%,並得轉列外匯準備金或稅前盈餘,此一及時雨讓壽險公司第二季轉危為安。
換言之,7月壽險業稅前盈餘197億元中,並沒有責準金貢獻。若以整體11家壽險釋出責準金來看,約有2,549.4億元、約占83%轉外價金,另17%轉入6月盈餘中。
據公開資訊觀測站,首波釋出責準金者包括國壽、富邦、南山、新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遠雄、第一金人壽等九家轉入外價金共2,164億元,其餘約522.8億元轉6月盈餘。
7月是凱壽和台壽,分別釋出234.02億和151.28億元責準金,全數轉列外價金。
目前共核准11家,包含9家釋出2,686.93億元的責準金,均可列入 今年6月的財報,包含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台新、元大、三商 美邦、遠雄、第一金人壽。可列入今年7月的財報有2家,包含台灣人 壽151.28億元、凱基人壽234.02億元,2家合計釋出385.3億元。
古坤榮表示,依規定,6月想要釋出責準金者,需在7月1日起的15 個工作天,即最晚7月21日申請備查,因此想在6月入財報的壽險業者 皆已趕在7月21日申請。不過,此暫行措施適用日期是到今年12月31 日,因此,後續若還有壽險公司想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向金管會申 請,例如想在11月適用,就要在12月1日起的15個工作日前申請。
金管會今年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可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 存責任準備金的40%,釋放出的責任準備金可選擇要進入外匯價格變 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
觀察六大壽險全數已申請並核准,6月有國泰、富邦、南山、新光 人壽,且都已在期限內申請且獲准,其中國壽公告全數增提至外價金 約508億元,富壽也將釋出560億元提存至外價金,南山人壽增提160 億元、新壽增提611億元至外價金。
7月有台灣人壽151.28億元、凱基人壽234.02億元,皆增提至外價 金。凱基人壽強調,已於7月適用金管會「人身保險業責任準備金計 提基礎調整」暫行措施,釋出的責準金將全數用以厚實外價金,可望 強化凱基人壽外匯避險操作彈性,降低匯率波動的影響。
中心於今年完成第二屆評鑑作業並公布評鑑績優單位,並於9月5日假政大公企中心,辦理第二屆評鑑頒獎活動。此次受評鑑機構包括本國銀行38家,保險業44家;其中保險業區分為人壽保險公司21家,產物保險公司23家。
此次評鑑區分銀行、壽險、產險業,表揚排名前25%的績優單位,此外評鑑特別頒發進步卓越獎,以鼓勵在TCFD報告書評鑑成績有卓越進步的業者。中心表示,評鑑銀行保險業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報告書的目的,是促使銀行與保險業積極掌握氣候變遷帶來的風險與機會,也讓銀行與保險業發揮投融資的力量,加速一般實體產業的減碳淨零轉型,期望鼓勵評鑑績優機構發揮標竿典範學習效果。
政治大學企業永續管理研究中心依據金融穩定委員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於2017年6月公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與2021年10月公布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附錄,以及參考金管會所發布的「本國銀行業氣候風險財務揭露指引」及「保險業氣候相關風險財務揭露指引」為標準,蒐整各銀行與保險公司於網站公布之2022年TCFD報告書,後續邀集專家學者與該中心工作人員進行評鑑工作。
此次績優獲獎單位,銀行業包括元大銀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台北富邦商業銀行、永豐商業銀行、合作金庫商業銀行、兆豐國際商業銀行、國泰世華商業銀行、彰化商業銀行、臺灣銀行、臺灣中小企業銀行;壽險業包括:台新人壽保險公司、南山人壽保險公司、國泰人壽保險公司、富邦人壽保險公司、新光人壽保險公司;產險業包括:中國信託產物保險公司、兆豐產物保險公司、和泰產物保險公司、國泰世紀產物保險公司、華南產物保險公司、富邦產物保險公司。卓越進步獎獲獎單位包括:臺灣土地銀行、元大人壽保險公司、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公司。
政大企業永續管理中心訂於9月5日下午2點,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行「第二屆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評鑑頒獎典禮暨研討會」,邀請學者專家發表此次評鑑演講,並邀請績優機構分享報告書的亮點與撰寫心得。
根據內政部統計處最新資料顯示,2023年國人平均壽命為80.2歲,較2022年增加近0.4歲;行政院主計總處發布2023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65歲以上國人平均年度消費支出約為新台幣62萬2,000元,等同於退休後平均每月所需現金流將近新台幣5萬2,000元。民眾想安心變老,擁有安穩無憂退休生活,提早預作風險規劃,刻不容緩。而建構完備了人生基本階段的保障,仍有餘裕資金規劃需求的民眾,可考慮納入利率變動型壽險。
有三類族群適合運用這個商品的特性,達成自己的財務規劃目標。第一種,希望參與市場成長機會者,手上有閒置可支配資金,但對於資本市場短期波動劇烈的風險承受度較低的族群,有機會藉由保險公司的投資績效,擴大個人資產。第二種,期望放大時間加乘效果者,對於人生有完整的規劃,願意利用充足的時間複利優勢跟進市場投資回饋,可利用利率變動型壽險所設計增值回饋分享金的特色,透過長期穩定的積累,為資產增值。第三種,有外幣資產準備需求者,有子女海外留學、旅遊、置產需求的民眾,可規劃購買以美元計價的利率變動型壽險,分攤未來可能出現匯兌風險,預先為自己多元資產需求安穩鋪路。
隨著美國啟動降息,美元保單買氣翻揚,美元利變壽險除了採美元計價,更能符合民眾保障、傳承等不同需求,短期內仍是民眾投保的優選之一。台新人壽推出的「美滿傳世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具備短期繳費終身保障特色,提供躉繳和2年繳兩種選擇,適合手上閒置資金較充裕,想快速建置傳承布局的族群。台新人壽「美滿豐收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保險」則是提供6、7、8年期分期繳費,在青壯年即可開始進行資產規劃。
此外,建議在選擇保單時需仔細考量自身短期、長期的資金配置與目標需求,同時評估風險承受度及財務狀況,詳細閱讀保單條款,從中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保單。(本文由台新人壽總經理戴朝暉提供,記者戴玉翔採訪整理)
近期,金管會公布了我國保險業今年上半年的獲利情況,其中壽險業表現亮眼。根據數據顯示,上半年產、壽險合計稅前盈餘達到194億元,儘管較去年同期減少了91.6%,但壽險業的稅前盈餘成功翻正至35億元。這一成績的達成,多虧了金管會責任準備金計提制度的實施以及國內外股市的上升。
特別是6月份,壽險業的稅前盈餘翻轉連續兩個月負增長,單月稅前盈餘達到652億元,淨值也大幅增加至2兆2,152億元。其中,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單月提存金額創下歷史新高紀錄,達到2,147億元。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解釋,壽險業上半年稅前盈餘減少的主要原因是財務投資利益減少了4,890億元,這一影響抵銷了業務承保利益增加的2,848億元。淨值為2兆2,152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4,226億元,減幅達16%。
數據顯示,過去12個月的稅前盈餘為1,045億元,但其他綜合損益(OCI)中的金融資產評價減少了5,763億元。6月份,這一數字翻正至652億元,主要得益于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制度以及國內外股市的上涨。
根據金管會統計,共有9家壽險公司申請了責準金計提,這些公司包括國泰、富邦、新光、南山、三商美邦、遠雄、元大、台新和第一金人壽。這9家公司約2,164億元轉列外匯準備金、約523億元轉列稅前盈餘,占壽險業稅前盈餘的8成左右。
這9家壽險公司的責準金經轉列後,僅消耗部分外匯準備金沖抵匯損,截至6月底,外匯準備金累計餘額為2,335億元。光是6月單月,整體壽險業就提存2,147億元入外匯準備金水庫中,創下史上最大提存金額。
在匯兌損益方面,由於6月新台幣僅升值0.09%,避險成本仍然較高,CS、NDF避險成本分別為2.59%及6.84%,單月避險後淨匯損仍達2,582億元。在股、債市方面,台股加權指數上漲4.26%、納斯達克指數上漲6.57%、道瓊指數上漲4.32%、標普500上漲4.96%,這些都有力地推動了壽險業6月的OCI達到1,165億元,其中未實現評價利益增加1,287億元,成為壽險業淨值增長的主要來源。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指出,壽險業今年上半年稅前盈餘35億 元,年減2,110億元或98.4%,主要是受到財務投資利益減少4,890億 元為最多,抵銷業務承保利益增加的2,848億元;淨值為2兆2,152億 元,較去年同期減少4,226億元,減幅16%。
主因有二,一是過去12個月的稅前盈餘為1,045億元,但其他綜合 損益(OCI)中的金融資產評價減少了5,763億元。6月翻正至652億元 ,最主要因素就是責任準備金計提基礎調整制度;二是因國內外股市 上漲,令壽險業的OCI金融資產評價較5月回升。
金管會統計,有申請責準金計提的壽險公司包含國泰、富邦、新光 、南山、三商美邦、遠雄、元大、台新和第一金人壽,9家壽險公司 共約2,164億元轉列外匯準備金、約523億元轉列稅前盈餘,占壽險業 稅前盈餘的8成左右。
9家壽險公司的責準金經轉列後,僅消耗部分外匯準備金沖抵匯損 ,因此截至6月底,外匯準備金累計餘額為2,335億元,光是6月單月 整體壽險業就提存2,147億元入外匯準備金水庫中,創下史上最大提 存金額。
匯兌損益方面,因6月新台幣僅升值0.09%,避險成本仍較高,CS 、NDF避險成本分別為2.59%及6.84%,單月避險後淨匯損仍達2,58 2億元;股、債市方面,金管會指出,6月台股加權指數上漲4.26%、 納斯達克指數上漲6.57%、道瓊指數上漲4.32%、標普500上漲4.96% ,使壽險業6月的OCI來到1,165億元,其中未實現評價利益就增加1, 287億元,也是壽險業淨值增長的最大來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