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新任中油公司總經理朱少華昨(10)日強調,上任的第一件事就
是,中油不能虧本經營,以落實浮動油價精神調整油價。因此中
油自行吸收的汽、柴油部分,將於近期內逐步反映。
朱少華指出,先前因國際油價高漲,汽柴油價格逐步調漲,中油
是國營事業,配合國家政策,自行吸收汽油原應調漲的額度為每
公升3.1元、柴油每公升3.4元。
朱少華表示,目前國際油價回跌至每桶約63美元,但中油承擔高
價原油成本,今年前十月累積虧損832億元,已達中油總資本額
1,301億元的一半以上。為減少虧損及明年轉虧為盈,有必要在
11月27日的三個月期限到後逐步反映,取消補貼,回歸市場機制
。
中油調降液化石油氣(LPG),消費者、消基會將下一個調降目
標聚焦在天然氣(LNG)。朱少華認為,台灣天然氣自產量不足
,有約97%需自國外進口LNG補充。國際LNG價格一向間接受到
國際原油價格影響,並以較平穩且落後反映的方式,表現在其價
格上。
他強調,近期國際油價下跌,但目前仍未反映在進口的LNG價格
,且還高於國內LNG售價,若再加上LNG進口處理及輸儲管理費
用,中油LNG目前實屬嚴重虧本的產品,而且也儘可能吸收部分
成本,因此目前無法再降低LNG售價。
朱少華指出,若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估計國內天然氣價格最快在
明年初才有降價空間。
是,中油不能虧本經營,以落實浮動油價精神調整油價。因此中
油自行吸收的汽、柴油部分,將於近期內逐步反映。
朱少華指出,先前因國際油價高漲,汽柴油價格逐步調漲,中油
是國營事業,配合國家政策,自行吸收汽油原應調漲的額度為每
公升3.1元、柴油每公升3.4元。
朱少華表示,目前國際油價回跌至每桶約63美元,但中油承擔高
價原油成本,今年前十月累積虧損832億元,已達中油總資本額
1,301億元的一半以上。為減少虧損及明年轉虧為盈,有必要在
11月27日的三個月期限到後逐步反映,取消補貼,回歸市場機制
。
中油調降液化石油氣(LPG),消費者、消基會將下一個調降目
標聚焦在天然氣(LNG)。朱少華認為,台灣天然氣自產量不足
,有約97%需自國外進口LNG補充。國際LNG價格一向間接受到
國際原油價格影響,並以較平穩且落後反映的方式,表現在其價
格上。
他強調,近期國際油價下跌,但目前仍未反映在進口的LNG價格
,且還高於國內LNG售價,若再加上LNG進口處理及輸儲管理費
用,中油LNG目前實屬嚴重虧本的產品,而且也儘可能吸收部分
成本,因此目前無法再降低LNG售價。
朱少華指出,若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估計國內天然氣價格最快在
明年初才有降價空間。
面對下游乙烯提料狀況不如預期,歲修中的中油乙烯四輕工場,
可能延後開爐時程。中油指出,將視下游各石化廠進料狀況,再
敲定該工場啟動時間表。
中油四輕歲休延長,反映出台塑(1301)、東聯(1710)、中纖
(1718)等乙烯下游產業景況低迷,多家業者準備繼續減產或停
工。
惟台苯(1310)、台聚(1304)、台氯等少數廠家認定行情已達
底部,逐步復工,向中油增加乙烯進料。
可能延後開爐時程。中油指出,將視下游各石化廠進料狀況,再
敲定該工場啟動時間表。
中油四輕歲休延長,反映出台塑(1301)、東聯(1710)、中纖
(1718)等乙烯下游產業景況低迷,多家業者準備繼續減產或停
工。
惟台苯(1310)、台聚(1304)、台氯等少數廠家認定行情已達
底部,逐步復工,向中油增加乙烯進料。
台塑集團旗下南亞塑膠本周標售45億元、5年期無擔保公司債,
昨(5)日公布得標利率為2.6%,由元富證券拿下主辦權。
這是南亞塑膠今年發行的第三檔無擔保公司債,票面金額為100萬
元,採固定計息,計付息方式為一年單利計、付息一次,屆滿第
四、五年底分別還本二分之一。在信用評等方面,南亞塑膠於今
年9月底被中華信評給予「twAA」評等。
券商表示,目前市場游資仍多,由於全球金融風暴未歇,銀行、
壽險業只敢把資金停泊在債券,尤其是台電、中油等公營事業發
行的公司債,或大型企業如台塑石化等的公司債,由於信評等級
已接近公債,利率又比高於公債,成為市場熱門投資標的。
券商表示,近來隨中央銀行降息、公債利率走低,加上市場游資
浮濫,公司債利率也跟著往下走。
以近期標售的公司債來說,9月中旬台電97-6期5年期公司債的發
行利率為2.7%,昨天南亞塑膠公司債得標利率已滑落到2.6%,未
來公司債發行利率下滑的情況可能更明顯,有助企業取得低利資
金。
券商指出,台電本月原極還要推出今年第七檔公司債,發行金額
為100億元,但目前已改為私募發行,由國泰人壽董事會投資。
但最後結果仍要視國壽與台電實際執行情況而定,假如國壽最後
私募金額未達100億元,台電剩下的發債額度仍會在市場公開標
售。
金融次順位債方面,券商表示,國泰世華銀行與高雄銀行董事會
已分別通過發債,國泰世華預計發行50億元金融債,高雄銀行也
打算發行30億元債券,但由於還要跟金管會申請核准,預估明年
才能公開標債。
昨(5)日公布得標利率為2.6%,由元富證券拿下主辦權。
這是南亞塑膠今年發行的第三檔無擔保公司債,票面金額為100萬
元,採固定計息,計付息方式為一年單利計、付息一次,屆滿第
四、五年底分別還本二分之一。在信用評等方面,南亞塑膠於今
年9月底被中華信評給予「twAA」評等。
券商表示,目前市場游資仍多,由於全球金融風暴未歇,銀行、
壽險業只敢把資金停泊在債券,尤其是台電、中油等公營事業發
行的公司債,或大型企業如台塑石化等的公司債,由於信評等級
已接近公債,利率又比高於公債,成為市場熱門投資標的。
券商表示,近來隨中央銀行降息、公債利率走低,加上市場游資
浮濫,公司債利率也跟著往下走。
以近期標售的公司債來說,9月中旬台電97-6期5年期公司債的發
行利率為2.7%,昨天南亞塑膠公司債得標利率已滑落到2.6%,未
來公司債發行利率下滑的情況可能更明顯,有助企業取得低利資
金。
券商指出,台電本月原極還要推出今年第七檔公司債,發行金額
為100億元,但目前已改為私募發行,由國泰人壽董事會投資。
但最後結果仍要視國壽與台電實際執行情況而定,假如國壽最後
私募金額未達100億元,台電剩下的發債額度仍會在市場公開標
售。
金融次順位債方面,券商表示,國泰世華銀行與高雄銀行董事會
已分別通過發債,國泰世華預計發行50億元金融債,高雄銀行也
打算發行30億元債券,但由於還要跟金管會申請核准,預估明年
才能公開標債。
國際原料行情有觸底跡象,加上中油11月乙烯供料價可望進一步
降價,國內下游各石化廠開始動起來。包括台灣苯乙烯、台灣聚
合公司及華夏塑膠旗下的台灣氯乙烯廠,最近相繼恢復操作,啟
動相關生產線,一掃先前停產陰霾。
據了解,國際原油從歷史高點急速下滑,帶動石化基本、中間原
料價格跟著暴跌,為避免虧損擴大,下游各石化廠紛紛以歲修等
理由,陸續關閉各生產線操作,採取「停、聽、看」的策略應變
。
由於中油可望進一步調降11月份乙烯供料價格,加上原油價格出
現止穩跡象,行情底部似乎已現,下游相關石化廠也開始重起爐
灶。
台聚集團旗下生產聚乙烯(PE)的台灣聚合公司,一條日產400
公噸的產線歷過歲修、停產後,日前重新加入操作行列,並已向
中油提料,現正逐步提高產量。
而生產聚氯乙烯(PVC)華夏塑膠轉投資的台灣氯乙烯公司,也
在前天啟動旗下一條年產34萬公噸氯乙烯(VCM)生產線。據了
解,這條產線已停工近一個月。
另外,生產苯乙烯(SM)的台灣苯乙烯公司,旗下有兩條年產13
萬、20萬公噸的生產線,昨(4)日正式恢復運轉,13萬公噸的生
產線加入。台苯將密切觀察市場變化,進一步加碼啟動另一條產
線。
石化廠主管指出,目前恢復生產線運作基本上有兩個考量,首先
是預估中油11月份對下游各石化廠的乙烯供料價格,應會在每公
噸600美元至650美元,這個價位可望比上個月價格下降逾三成。
以此一成本該算,即使衍生物產品不賺錢,但至少不會虧太多。
另外,也必須執行對中油的提料合約,以及對下游客戶的供料合
約。
降價,國內下游各石化廠開始動起來。包括台灣苯乙烯、台灣聚
合公司及華夏塑膠旗下的台灣氯乙烯廠,最近相繼恢復操作,啟
動相關生產線,一掃先前停產陰霾。
據了解,國際原油從歷史高點急速下滑,帶動石化基本、中間原
料價格跟著暴跌,為避免虧損擴大,下游各石化廠紛紛以歲修等
理由,陸續關閉各生產線操作,採取「停、聽、看」的策略應變
。
由於中油可望進一步調降11月份乙烯供料價格,加上原油價格出
現止穩跡象,行情底部似乎已現,下游相關石化廠也開始重起爐
灶。
台聚集團旗下生產聚乙烯(PE)的台灣聚合公司,一條日產400
公噸的產線歷過歲修、停產後,日前重新加入操作行列,並已向
中油提料,現正逐步提高產量。
而生產聚氯乙烯(PVC)華夏塑膠轉投資的台灣氯乙烯公司,也
在前天啟動旗下一條年產34萬公噸氯乙烯(VCM)生產線。據了
解,這條產線已停工近一個月。
另外,生產苯乙烯(SM)的台灣苯乙烯公司,旗下有兩條年產13
萬、20萬公噸的生產線,昨(4)日正式恢復運轉,13萬公噸的生
產線加入。台苯將密切觀察市場變化,進一步加碼啟動另一條產
線。
石化廠主管指出,目前恢復生產線運作基本上有兩個考量,首先
是預估中油11月份對下游各石化廠的乙烯供料價格,應會在每公
噸600美元至650美元,這個價位可望比上個月價格下降逾三成。
以此一成本該算,即使衍生物產品不賺錢,但至少不會虧太多。
另外,也必須執行對中油的提料合約,以及對下游客戶的供料合
約。
遠東區乙烯現貨行情上周暴跌至每公噸400美元,國內石化廠研判
價格已經超跌,已有業者出手購料。某廠家認為,此價位較中油
10月供料價的每公噸910美元便宜一半以上。中油指出,根據情勢
,目前現貨行情應該已到築底的階段。
近幾個月國際原油價格由每桶147美元的歷史高點一路下滑,造成
石油腦行情連翻重挫,進而使主要的石化基本原料乙烯價格也節
節下滑。上周遠東地區現貨行情已跌至每公噸400美元,比前一周
每公噸下跌130美元至140美元。
由於價位重挫,已有石化廠改變觀望態勢,開始出手購買現貨原
料。貿易商說,上周一家生產PE等中間原料的廠家進場買料,成
交價為每公噸400美元,引起業界關注。
價格已經超跌,已有業者出手購料。某廠家認為,此價位較中油
10月供料價的每公噸910美元便宜一半以上。中油指出,根據情勢
,目前現貨行情應該已到築底的階段。
近幾個月國際原油價格由每桶147美元的歷史高點一路下滑,造成
石油腦行情連翻重挫,進而使主要的石化基本原料乙烯價格也節
節下滑。上周遠東地區現貨行情已跌至每公噸400美元,比前一周
每公噸下跌130美元至140美元。
由於價位重挫,已有石化廠改變觀望態勢,開始出手購買現貨原
料。貿易商說,上周一家生產PE等中間原料的廠家進場買料,成
交價為每公噸400美元,引起業界關注。
中油公司昨(4)日表示,針對已到岸及即將到岸的石油腦成本換
算,11月份乙烯供料價格,預估在每公噸600美元至650美元;丙
烯價格約在每公噸550美元至560美元,初步估算,本月兩大類原
料的新價降幅,將分別超過三成,可望紓解下游各提料廠進料成
本壓力。
中油指出,為回應下游各提料乙烯、丙烯等基本原料石化廠的「
紓困」要求,中油自10月起開始變更供料計價公式,改採以做為
輕油裂解廠操作之用的石油腦成本為基準,再加上運作費用,進
行價格換算。
以10月底結算出來的供料價格,若下游依議定量提足八折以上,
最低乙烯價格為每公噸918美元、丙烯最低價為每公噸860美元,
都比9月明顯便宜。
觀察11月的價格波動,乙烯、丙烯可望有再降價的空間。中油表
示,根據中油大林煉油廠、高雄煉油廠供應的石油腦,以及剛到
岸、即將到岸的石油腦成本進行換算,本月乙烯的預估價格應在
每公噸600美至650美元,丙烯的預估價格約550美元至560美元,
都較上個月減少逾三成。
中油指出,亞洲地區現貨行情中,目前乙烯每公噸400美元、丙烯
每公噸300美元,中油大幅降價對下游是最實惠的動作。
算,11月份乙烯供料價格,預估在每公噸600美元至650美元;丙
烯價格約在每公噸550美元至560美元,初步估算,本月兩大類原
料的新價降幅,將分別超過三成,可望紓解下游各提料廠進料成
本壓力。
中油指出,為回應下游各提料乙烯、丙烯等基本原料石化廠的「
紓困」要求,中油自10月起開始變更供料計價公式,改採以做為
輕油裂解廠操作之用的石油腦成本為基準,再加上運作費用,進
行價格換算。
以10月底結算出來的供料價格,若下游依議定量提足八折以上,
最低乙烯價格為每公噸918美元、丙烯最低價為每公噸860美元,
都比9月明顯便宜。
觀察11月的價格波動,乙烯、丙烯可望有再降價的空間。中油表
示,根據中油大林煉油廠、高雄煉油廠供應的石油腦,以及剛到
岸、即將到岸的石油腦成本進行換算,本月乙烯的預估價格應在
每公噸600美至650美元,丙烯的預估價格約550美元至560美元,
都較上個月減少逾三成。
中油指出,亞洲地區現貨行情中,目前乙烯每公噸400美元、丙烯
每公噸300美元,中油大幅降價對下游是最實惠的動作。
油價大跌,再加上經濟衰退,下游加工廠接不到訂單,台塑石化
、中油兩家公司破天荒同時追溯折價10月份乙烯、丙烯合約價,
折價成數直逼25%,台塑更在一個半月內三度調降聚氯乙烯(
PVC)價格,激勵廠商提貨,以避免塑化產業鏈爆發連鎖停工效
應。
台塑昨(3)日宣布調降11月份聚氯乙烯、聚丙烯(PP)、聚乙
烯(PE)等石化原料內銷價格,每公斤降價額度從新台幣6.7元
至12.8元不等,降幅高達20%。
另外,中油也宣布,10月份乙烯合約價每公噸由原來1,200多美元
、降至約910美元,折價幅度高達25%;台塑化丙烯價更是一口氣
降至每公噸850元,硬是比中油便宜逾150美元。台塑化的乙烯合
約價也降至950美元。
聚氯乙烯是下游加工廠做皮包、門窗、塑膠管等塑化原料,而聚
丙烯則是下游加工廠做農業用膜、塑膠袋、購物袋等塑化原料。
由於經濟不景氣,民間消費緊縮,下游加工廠根本接不到訂單,
也導致聚氯乙烯等塑化原料,庫滿為患,滯市嚴重。
下游沒有需求,中游庫存銷不掉,不是減產,就是被迫歲修、停
工;而中游業者停工效應,已威脅中油及台塑化上游。
台塑化第三套輕油裂解廠原預計本(11)月中結束歲修,因下游
市場需求萎縮,丙烯幾乎賣不掉,歲修恐再延長。如果需求未回
升,下一步恐怕連最上游的煉製汽柴油都受影響。
遠東區乙烯、丙烯本周最新現貨報價,已出現崩跌,乙烯每公噸
已跌至350美元至360美元,較上周大跌逾三成;丙烯跌勢也不小
,遠東區最新現貨報價,也跌至每公噸300美元。相較今年7月高
檔價,乙烯、丙烯目前價格已縮水了七、八成,創下近五、六年
來新低點。
塑化業者指出,預期這波油價下跌已接近尾聲,塑化原料需求可
望陸續回籠,價格可望止跌回穩。只要不再出現新的金融風暴,
本季應該就是塑化產業的谷底了。
、中油兩家公司破天荒同時追溯折價10月份乙烯、丙烯合約價,
折價成數直逼25%,台塑更在一個半月內三度調降聚氯乙烯(
PVC)價格,激勵廠商提貨,以避免塑化產業鏈爆發連鎖停工效
應。
台塑昨(3)日宣布調降11月份聚氯乙烯、聚丙烯(PP)、聚乙
烯(PE)等石化原料內銷價格,每公斤降價額度從新台幣6.7元
至12.8元不等,降幅高達20%。
另外,中油也宣布,10月份乙烯合約價每公噸由原來1,200多美元
、降至約910美元,折價幅度高達25%;台塑化丙烯價更是一口氣
降至每公噸850元,硬是比中油便宜逾150美元。台塑化的乙烯合
約價也降至950美元。
聚氯乙烯是下游加工廠做皮包、門窗、塑膠管等塑化原料,而聚
丙烯則是下游加工廠做農業用膜、塑膠袋、購物袋等塑化原料。
由於經濟不景氣,民間消費緊縮,下游加工廠根本接不到訂單,
也導致聚氯乙烯等塑化原料,庫滿為患,滯市嚴重。
下游沒有需求,中游庫存銷不掉,不是減產,就是被迫歲修、停
工;而中游業者停工效應,已威脅中油及台塑化上游。
台塑化第三套輕油裂解廠原預計本(11)月中結束歲修,因下游
市場需求萎縮,丙烯幾乎賣不掉,歲修恐再延長。如果需求未回
升,下一步恐怕連最上游的煉製汽柴油都受影響。
遠東區乙烯、丙烯本周最新現貨報價,已出現崩跌,乙烯每公噸
已跌至350美元至360美元,較上周大跌逾三成;丙烯跌勢也不小
,遠東區最新現貨報價,也跌至每公噸300美元。相較今年7月高
檔價,乙烯、丙烯目前價格已縮水了七、八成,創下近五、六年
來新低點。
塑化業者指出,預期這波油價下跌已接近尾聲,塑化原料需求可
望陸續回籠,價格可望止跌回穩。只要不再出現新的金融風暴,
本季應該就是塑化產業的谷底了。
國光石化日前舉行董事會,中油公司與民間參與投資的石化廠達
成共識,強調即使景氣大壞,國光石化投資案繼續執行,並預定
民國104年如期投產。
日前的董事會中,也討論面對未來中東石化產品大肆出籠後,除
乙烯、丁二烯、苯等石化基本原料外,聚乙烯(PE)產品將首當
其衝,參與投資的股東將重新檢討石化產品生產項目,避免與中
東石化產品正面衝突。
石化景氣從9月急速下滑,國光石化龐大的投資計畫後續,引起各
界注意。日前董事會首度針對近期景氣向下滑落,共同討論後續
投資方針,各投資股東均由總經理級高層主管出席,商討國光石
化是否契合景氣循環,以及未來能否與中東石化廠競爭。
據了解,投資股東非常關心國光石化投資計畫是否要繼續執行,
以及政府對於國光石化投資案的態度;同時研商中東石化產品今
年底、明年初大量出籠後,如抵抗或避開外來的競爭等。
中油代總經理朱少華表示,國光石化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建設之一
,政府當然支持。身為國光石化最大股東,中油承諾投資股東,
國光石化於民國104年起陸續投產。但如何避開為數龐大的中東石
化產品競爭衝擊,股東將擇日再討論如何調整國光石化中間石化
廠的項目。
不過,朱少華指出,因中東產出的乙烯主要生產PE及乙二醇(
EG )等中間原料,產能也最龐大。面對中東為數龐大且價格便
宜的PE相關產品,國光石化宜採取「避其鋒頭」的策略,特別選
擇中東沒有的石化廠或價格高、利潤好的項目來投資興建。
另外,大陸、中東等地區大力發展的項目是純對苯二甲酸(PTA
)。未來國光石化是否要投資興建PTA、EG兩項化纖原料項目,
也是投資股東下次討論的重點。
成共識,強調即使景氣大壞,國光石化投資案繼續執行,並預定
民國104年如期投產。
日前的董事會中,也討論面對未來中東石化產品大肆出籠後,除
乙烯、丁二烯、苯等石化基本原料外,聚乙烯(PE)產品將首當
其衝,參與投資的股東將重新檢討石化產品生產項目,避免與中
東石化產品正面衝突。
石化景氣從9月急速下滑,國光石化龐大的投資計畫後續,引起各
界注意。日前董事會首度針對近期景氣向下滑落,共同討論後續
投資方針,各投資股東均由總經理級高層主管出席,商討國光石
化是否契合景氣循環,以及未來能否與中東石化廠競爭。
據了解,投資股東非常關心國光石化投資計畫是否要繼續執行,
以及政府對於國光石化投資案的態度;同時研商中東石化產品今
年底、明年初大量出籠後,如抵抗或避開外來的競爭等。
中油代總經理朱少華表示,國光石化是台灣重要的經濟建設之一
,政府當然支持。身為國光石化最大股東,中油承諾投資股東,
國光石化於民國104年起陸續投產。但如何避開為數龐大的中東石
化產品競爭衝擊,股東將擇日再討論如何調整國光石化中間石化
廠的項目。
不過,朱少華指出,因中東產出的乙烯主要生產PE及乙二醇(
EG )等中間原料,產能也最龐大。面對中東為數龐大且價格便
宜的PE相關產品,國光石化宜採取「避其鋒頭」的策略,特別選
擇中東沒有的石化廠或價格高、利潤好的項目來投資興建。
另外,大陸、中東等地區大力發展的項目是純對苯二甲酸(PTA
)。未來國光石化是否要投資興建PTA、EG兩項化纖原料項目,
也是投資股東下次討論的重點。
景氣再壞,國光石化也要蓋。因為,民國104年中油高雄煉油廠必
須搬遷,廠內的年產45萬公噸乙烯的五輕被迫要跟著拆遷,整個
石化乙烯等基本原料供應鍵大受影響,必須仰賴國光石化趕快投
資,接續原料供應。
需求再低迷,國光石化也要建。因為,要建立中油、台塑企業兩
個體系的石化企業能夠保持良性的競爭環境。
即使當前塑化需求停滯,國光石化投資案也要建。因為,不僅是
中油,其他石化下游投資股東,都需要一座垂直整合的石化廠整
合其產品鏈,才能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才能對抗具成本
優勢的中東石化產品。
景氣如此低迷,中油與下游石化投資股東要執行造國光石化投資
案! 因為,一貫作業石化區,能夠經得起景氣循環起伏的試煉。
景氣好時,能夠賺更多錢;景氣差時,也能夠不虧本,台塑企業
麥寮六輕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前景氣低迷,需求停滯,許多生產單一產品的台灣石化廠吃足
了苦頭。因為沒有需求,產品銷售無路,廠內倉庫暴滿,被迫要
向外租用倉庫儲放,租不到的廠商,只有停產或減產。
但台塑企業麥寮六輕,憑藉著垂直整合石化區,能夠快速調整產
品的利潤結構,反映售價,因而較能承受不景氣衝擊,但單一石
化廠就不行了。
由此來看,國光石化決定兩大石化體系未來勝敗,當然要蓋!
須搬遷,廠內的年產45萬公噸乙烯的五輕被迫要跟著拆遷,整個
石化乙烯等基本原料供應鍵大受影響,必須仰賴國光石化趕快投
資,接續原料供應。
需求再低迷,國光石化也要建。因為,要建立中油、台塑企業兩
個體系的石化企業能夠保持良性的競爭環境。
即使當前塑化需求停滯,國光石化投資案也要建。因為,不僅是
中油,其他石化下游投資股東,都需要一座垂直整合的石化廠整
合其產品鏈,才能降低成本,提升產品競爭力,才能對抗具成本
優勢的中東石化產品。
景氣如此低迷,中油與下游石化投資股東要執行造國光石化投資
案! 因為,一貫作業石化區,能夠經得起景氣循環起伏的試煉。
景氣好時,能夠賺更多錢;景氣差時,也能夠不虧本,台塑企業
麥寮六輕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前景氣低迷,需求停滯,許多生產單一產品的台灣石化廠吃足
了苦頭。因為沒有需求,產品銷售無路,廠內倉庫暴滿,被迫要
向外租用倉庫儲放,租不到的廠商,只有停產或減產。
但台塑企業麥寮六輕,憑藉著垂直整合石化區,能夠快速調整產
品的利潤結構,反映售價,因而較能承受不景氣衝擊,但單一石
化廠就不行了。
由此來看,國光石化決定兩大石化體系未來勝敗,當然要蓋!
雖然中油多次表明天然氣沒有降價空間,但在立法院及行政院施
壓下,中油昨(28)日首度鬆口,天然氣最快明年初有降價空間
。
中油昨天很無奈的說,中油的天然氣部門處於「嚴重虧損」,國
外天然氣價仍高於國內天然氣售價,一旦政策要求中油提前在下
月底前配合降價,中油虧損金額將擴大,重蹈當年台機等國營事
業倒閉的覆轍,不是不可能發生。
中油累計前九虧損已達717億元,天然氣部門的虧損就高達306億
餘元,占中油虧損總額近一半的金額。中油預估今年虧損規模將
高達900億元,比前預估800億元,又增加100億元規模。
據了解,立法院經濟暨能源委員會今日將邀集經濟部長尹啟銘及
能源局長葉惠青赴立法院專案報告,立委強烈關切天然氣未降價
事宜。據悉,行政院對經濟部未順應民意,調降天然氣,頗有微
詞,讓經濟部、中油飽受調降天然氣調降壓力。
中油強調不是不願意調降天然氣價格,而是先前配合政府油價凍
漲政策,新政府上任後,雖解除凍漲政策,未全額反映漲幅,目
前進口天然氣價格仍高於國內天然氣售價,所以沒有降價空間。
中油說,天然氣受限必須先液化處理再以冷凍船運送到消費國再
進行氣化,輸送到一般家庭用戶,市場一向有很明顯的區隔。最
近國際油價雖然下跌,液化天然氣價格反而微漲,導致中油天然
氣部門仍嚴重虧損,中油研判,若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天然氣最
快明年初才有降價空間。
【記者陳亮諭/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劉兆玄昨(28)日在立法院
答詢時表示,天然氣調價問題,物價小組會本周四公布。經濟部
長尹啟銘也說,中油11月1日公布新的家庭用桶裝瓦斯及燃料油價
格,將有降價空間,但電價無調降的可能性。
劉兆玄昨天率內閣赴立法院施政報告及備詢,立委蔡煌瑯、陳啟
昱質詢,要求天然氣降價。
蔡煌瑯說,當初原油一桶130美元,天然氣一度漲新台幣4.6元,
現在原油一桶62美元,只有當初漲價的一半,為什麼不降價?
劉兆玄則強調,油價下跌後,跟油價相關的民生物質都要適度反
映油價下跌並降價,但有些原料囤積在油價跌前,不過現在原料
應該「消化」差不多了,物價小組將在本周內公布天然氣調降與
否;電價也會納入整體考量。
關於電量,劉兆玄表示,近來統計有400多萬戶電的用戶,付的電
費比去年少,連日本、紐西蘭都向台灣請益如何做到。
對立委關切電價等能源價格應該隨油價下滑而調降。經濟部長尹
啟銘說,7月及10月電價的調漲,只反映一半的成本,目前確實無
調整空間。至於桶裝瓦斯的售價,中油近日重新計算進口成本,
會有調降的空間,預定下月1日公布,至於降價幅度,每公斤可能
會大於2元。
壓下,中油昨(28)日首度鬆口,天然氣最快明年初有降價空間
。
中油昨天很無奈的說,中油的天然氣部門處於「嚴重虧損」,國
外天然氣價仍高於國內天然氣售價,一旦政策要求中油提前在下
月底前配合降價,中油虧損金額將擴大,重蹈當年台機等國營事
業倒閉的覆轍,不是不可能發生。
中油累計前九虧損已達717億元,天然氣部門的虧損就高達306億
餘元,占中油虧損總額近一半的金額。中油預估今年虧損規模將
高達900億元,比前預估800億元,又增加100億元規模。
據了解,立法院經濟暨能源委員會今日將邀集經濟部長尹啟銘及
能源局長葉惠青赴立法院專案報告,立委強烈關切天然氣未降價
事宜。據悉,行政院對經濟部未順應民意,調降天然氣,頗有微
詞,讓經濟部、中油飽受調降天然氣調降壓力。
中油強調不是不願意調降天然氣價格,而是先前配合政府油價凍
漲政策,新政府上任後,雖解除凍漲政策,未全額反映漲幅,目
前進口天然氣價格仍高於國內天然氣售價,所以沒有降價空間。
中油說,天然氣受限必須先液化處理再以冷凍船運送到消費國再
進行氣化,輸送到一般家庭用戶,市場一向有很明顯的區隔。最
近國際油價雖然下跌,液化天然氣價格反而微漲,導致中油天然
氣部門仍嚴重虧損,中油研判,若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天然氣最
快明年初才有降價空間。
【記者陳亮諭/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劉兆玄昨(28)日在立法院
答詢時表示,天然氣調價問題,物價小組會本周四公布。經濟部
長尹啟銘也說,中油11月1日公布新的家庭用桶裝瓦斯及燃料油價
格,將有降價空間,但電價無調降的可能性。
劉兆玄昨天率內閣赴立法院施政報告及備詢,立委蔡煌瑯、陳啟
昱質詢,要求天然氣降價。
蔡煌瑯說,當初原油一桶130美元,天然氣一度漲新台幣4.6元,
現在原油一桶62美元,只有當初漲價的一半,為什麼不降價?
劉兆玄則強調,油價下跌後,跟油價相關的民生物質都要適度反
映油價下跌並降價,但有些原料囤積在油價跌前,不過現在原料
應該「消化」差不多了,物價小組將在本周內公布天然氣調降與
否;電價也會納入整體考量。
關於電量,劉兆玄表示,近來統計有400多萬戶電的用戶,付的電
費比去年少,連日本、紐西蘭都向台灣請益如何做到。
對立委關切電價等能源價格應該隨油價下滑而調降。經濟部長尹
啟銘說,7月及10月電價的調漲,只反映一半的成本,目前確實無
調整空間。至於桶裝瓦斯的售價,中油近日重新計算進口成本,
會有調降的空間,預定下月1日公布,至於降價幅度,每公斤可能
會大於2元。
國際油價持續重挫,中油今(24)日將公布最新油價,汽柴油每
公升可能調降1.3元至1.4元;調降後,92及95無鉛汽油都跌破25元
,較新政府上台時,跌幅已達三成,也創下三年新低。
目前油價水準已低於去年11月凍漲前的價位,甚至跌回到94年8月
的國際油價水準。中油為配合補貼油價政策,累計今年前九月虧
損已達717億元,預計全年虧損可能高達900億元。
據了解,行政院昨天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由於國際油價及部
分原物料價格已明顯下跌,但相關民生物資商品未合理反映,行
政院指示經建會及經濟部在下次會議時,提出專案報告。
中油昨天發布新聞稿強調,天然氣沒有調降的空間。中油說,目
前國內天然氣售價仍低於進口原料成本,去年起國際液化天然氣
價格持續上漲,但中油並未足額反映,因此近期沒有調降天然氣
價格的空間。至於液化石油氣,11月價格將等10月底新合約公告
後,再依調整機制調整。
公升可能調降1.3元至1.4元;調降後,92及95無鉛汽油都跌破25元
,較新政府上台時,跌幅已達三成,也創下三年新低。
目前油價水準已低於去年11月凍漲前的價位,甚至跌回到94年8月
的國際油價水準。中油為配合補貼油價政策,累計今年前九月虧
損已達717億元,預計全年虧損可能高達900億元。
據了解,行政院昨天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由於國際油價及部
分原物料價格已明顯下跌,但相關民生物資商品未合理反映,行
政院指示經建會及經濟部在下次會議時,提出專案報告。
中油昨天發布新聞稿強調,天然氣沒有調降的空間。中油說,目
前國內天然氣售價仍低於進口原料成本,去年起國際液化天然氣
價格持續上漲,但中油並未足額反映,因此近期沒有調降天然氣
價格的空間。至於液化石油氣,11月價格將等10月底新合約公告
後,再依調整機制調整。
開車族撐到周六再去加油,可能會多省點錢。中油今天下午可能
宣布再度調降油價,這次汽油每公升預計調降一點三元、柴油降
一點四元左右;台塑石化也可能同步降價。
國內油價參考布蘭特與杜拜原油價格,上周均價跌到每桶六十九
美元,且持續在跌,目前大約在六十美元出頭,周四的杜拜原油
甚至跌破六十美元大關,若周五開出的價格和前四個交易日的平
均價差不多,汽油和柴油應會降價,九五無鉛汽油可望降至每公
升二十五元以下,創近三年半來新低。
宣布再度調降油價,這次汽油每公升預計調降一點三元、柴油降
一點四元左右;台塑石化也可能同步降價。
國內油價參考布蘭特與杜拜原油價格,上周均價跌到每桶六十九
美元,且持續在跌,目前大約在六十美元出頭,周四的杜拜原油
甚至跌破六十美元大關,若周五開出的價格和前四個交易日的平
均價差不多,汽油和柴油應會降價,九五無鉛汽油可望降至每公
升二十五元以下,創近三年半來新低。
中油公司經變更計價公式後,初步估算10月對下游的乙烯供料價
格約每公噸900美元,較上個月降幅高達四成。而丙烯供料價約每
公噸1,000美元、降幅也約23%。這也有利台聚、台苯、東聯、國
喬等10多家石化廠壓低進料成本。
據了解,中油對下游各石化廠供應的烯烴類石化基本原料合約價
格,原本依據歐洲、美洲、南韓等地合約價,以及亞洲現貨價共
計四個區塊進行計算。在台灣石化公會提出紓困要求後,中油在
乙烯、丙烯方面採取變更計價方式,希望與下游共體時艱。
中油昨(22)日初步估算出10月份的供料價格,較上個月價格大
幅走跌。中油表示,暫時性的新計價公式是以中油進料的石油腦
成本為基準,加上基本的操作費用進行換算。以10月初石油腦由
每公噸770美元下挫至目前約470美元,10月份對下游各廠的乙烯
供料價格,約在每公噸900美元上下,這與9月份合約價每公噸
1,500美元下跌600美元、降幅高達四成。
其次,丙烯方面經初步估算,本月供料價格為每公噸1,000美元,
而上個月約每公噸1,300美元,降幅為23%。
在丁二烯方面,由於此次與下游協調降價案未涉及此處,計價仍
維持年度合約版本,經結算出來的價格為每公噸2,300美元,比上
個月每公噸便宜100美元。
現階段使用乙烯、丙烯作為衍生品進料的台塑、台聚、亞聚、台
達化、台氯、國喬、台苯、東聯、中纖、李長榮、信昌、中石化
等石化廠,目前普遍處於減產狀況,但進料價格大幅壓低,有助
減輕營運壓力,有利進行產銷布局。
格約每公噸900美元,較上個月降幅高達四成。而丙烯供料價約每
公噸1,000美元、降幅也約23%。這也有利台聚、台苯、東聯、國
喬等10多家石化廠壓低進料成本。
據了解,中油對下游各石化廠供應的烯烴類石化基本原料合約價
格,原本依據歐洲、美洲、南韓等地合約價,以及亞洲現貨價共
計四個區塊進行計算。在台灣石化公會提出紓困要求後,中油在
乙烯、丙烯方面採取變更計價方式,希望與下游共體時艱。
中油昨(22)日初步估算出10月份的供料價格,較上個月價格大
幅走跌。中油表示,暫時性的新計價公式是以中油進料的石油腦
成本為基準,加上基本的操作費用進行換算。以10月初石油腦由
每公噸770美元下挫至目前約470美元,10月份對下游各廠的乙烯
供料價格,約在每公噸900美元上下,這與9月份合約價每公噸
1,500美元下跌600美元、降幅高達四成。
其次,丙烯方面經初步估算,本月供料價格為每公噸1,000美元,
而上個月約每公噸1,300美元,降幅為23%。
在丁二烯方面,由於此次與下游協調降價案未涉及此處,計價仍
維持年度合約版本,經結算出來的價格為每公噸2,300美元,比上
個月每公噸便宜100美元。
現階段使用乙烯、丙烯作為衍生品進料的台塑、台聚、亞聚、台
達化、台氯、國喬、台苯、東聯、中纖、李長榮、信昌、中石化
等石化廠,目前普遍處於減產狀況,但進料價格大幅壓低,有助
減輕營運壓力,有利進行產銷布局。
中油乙烯跳樓大特價終於獲得下游提料廠回應,包括台塑、台聚
等廠均承諾增加進料量,使現行轉運的三輕、五輕可繼續採低煉
量運作,短期內應不致有停產危機。
中油此次乙烯降價是以石油腦成本為基準換算,在沒有獲利下供
料給下游各廠;也就是各提料廠可能拿到便宜的原料進行生產,
與上個月合約價相比,乙烯成本每噸至少減少500美元。
台灣區石化公會向經濟部提出紓困反映後,中油針對原料降價一
事,上周與下游乙烯提料廠磋商,決定在價格方面讓步。
中油主管說,此一暫時性乙烯供料價格是以石油腦進料成本為基
準,加上生產操作費用,新供料價格約為石油腦價格的1.5倍,以
目前石油腦每噸跌破700美元換算,下游各廠的乙烯提料價每噸
不到1,000美元,較前次合約價每噸調降500美元,可以說是跳樓
大拍賣。
中油願意降價的唯一要求是,下游需按議定量的八折提料,以轉
運中的三輕、五輕能夠維持操作。據了解,台塑、台聚等乙烯衍
生物生產廠已承諾提高進料量。中油指出,三輕、五輕是採最低
煉量操作,等候市場回溫。
等廠均承諾增加進料量,使現行轉運的三輕、五輕可繼續採低煉
量運作,短期內應不致有停產危機。
中油此次乙烯降價是以石油腦成本為基準換算,在沒有獲利下供
料給下游各廠;也就是各提料廠可能拿到便宜的原料進行生產,
與上個月合約價相比,乙烯成本每噸至少減少500美元。
台灣區石化公會向經濟部提出紓困反映後,中油針對原料降價一
事,上周與下游乙烯提料廠磋商,決定在價格方面讓步。
中油主管說,此一暫時性乙烯供料價格是以石油腦進料成本為基
準,加上生產操作費用,新供料價格約為石油腦價格的1.5倍,以
目前石油腦每噸跌破700美元換算,下游各廠的乙烯提料價每噸
不到1,000美元,較前次合約價每噸調降500美元,可以說是跳樓
大拍賣。
中油願意降價的唯一要求是,下游需按議定量的八折提料,以轉
運中的三輕、五輕能夠維持操作。據了解,台塑、台聚等乙烯衍
生物生產廠已承諾提高進料量。中油指出,三輕、五輕是採最低
煉量操作,等候市場回溫。
中油公司董事長潘文炎昨(15)日打破沈默,為三輕、國光石化
等重大投資一再因環評受阻叫屈。他說,國內環評審查制度缺乏
明確審查規範,已成為企業投資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他認為「環
評審查,不能無限上綱」,否則,將成為政府拚經濟、企業投資
的最大障礙。
潘文炎指出,石化產業占國內產值高達25%,是台灣經濟發展的
根本,政府可以不鼓勵,但不要打壓,因為,台灣不可能只發展
高科技,還是需要石化產業支持。
面對中油三輕更新環評,在歷經近三年半努力,卻遭環評大會退
回,心血幾乎白流的情境,潘文炎難掩不平與委屈。以下是專訪
摘要:
問:三輕更新環評遭退回,對中油影響如何?
答: 三輕更新環評,從提出到準備,再到四次的環評專案小組審查
,花了三年半時間,好不容易獲得環評專案小組有條件通過,但
卻在環評大會被退回;依據環評審查機制,除非專案小組審查出
錯,否則,那有環保署不尊重、也不支持自己指定環評專案小組
審查決議的道理?
其實,不止三輕更新環評面臨環評阻礙,國光石化也因為環評一
再延宕,股東已下通牒,要國光石化在民國104年完工,否則將退
出投資。其實,建廠工程部分,再怎麼困難,都可以克服,但中
油最無法掌握進度的是環評。國光石化如果要在104年完工,環評
至少要在一年半內完成,但國光石化能否如願,連我都沒把握。
政府環評審查,曠日費時,很大原因是缺乏明確規範與審查標準
,政府要求企業投資,要符合最佳製程技術控制,但問題是,投
資人以此提出投資案,卻未必過得了關。環評委員,隨時可以依
其個人不同,提出要求。
讓企業無法適從的審查標準,隨時增加,也隨時可以改變,甚至
因不同環評委員而有不同要求,沒有一定的標準,連環評審查範
圍及環評審查內容,也經常改變,這次審查,跟上一次不一樣,
而審查範圍籠統,也讓企業無所適從。尤其是列席環評大會的各
方列席人士,都可以發言,任何發言,就成為環評審查或企業要
澄清的地方,讓企業疲於奔命。
政府的環評規範,應該透明化,有明確的審查標準,如果國家有
標準,就依據國家規定標準,其他人的意見,可以列為環評建議
,但並不是審承駁的依據,否則,企業難以適從。
問: 外界一直把石化業視為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全球的對溫室氣
體減量要求,也是石化業投資受阻的原因,你對國內石化產業看
法如何?
答: 石化業到底還要不要再投資? 政府應該有明確的產業政策,如
果政府真的覺得不需要,就明說,如果政策決定要,環評委員會
就沒有必要就石化產業的政策環評進行討論,環評委員只需就環
評部分,進行審查,而不是越俎代庖,去討論石化產業政策環評
。
在我看來,政府自然會就經濟、就業、民生及環保找一個平衡點
。台灣石化產業佔國內GDP及就業貢獻比高達25%左右,是台灣
的根本。
人人不可能都是經營之神王永慶,別人可以做的,你不一定會成
功,如果去做不懂的行業,不僅本業荒廢了,新的行業也可能失
敗。台灣不可能只發展高科技產業,就像印度發展軟體,台灣發
展那麼多年,也未必成功,每個人有不同的條件及優勢,台灣仍
需要其它產業。
台灣仍需要石化產業,政府可以不鼓勵,但也不要打壓。如果世
界上不需要石化產業,為何全球還有那麼多石化廠擴建。
等重大投資一再因環評受阻叫屈。他說,國內環評審查制度缺乏
明確審查規範,已成為企業投資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他認為「環
評審查,不能無限上綱」,否則,將成為政府拚經濟、企業投資
的最大障礙。
潘文炎指出,石化產業占國內產值高達25%,是台灣經濟發展的
根本,政府可以不鼓勵,但不要打壓,因為,台灣不可能只發展
高科技,還是需要石化產業支持。
面對中油三輕更新環評,在歷經近三年半努力,卻遭環評大會退
回,心血幾乎白流的情境,潘文炎難掩不平與委屈。以下是專訪
摘要:
問:三輕更新環評遭退回,對中油影響如何?
答: 三輕更新環評,從提出到準備,再到四次的環評專案小組審查
,花了三年半時間,好不容易獲得環評專案小組有條件通過,但
卻在環評大會被退回;依據環評審查機制,除非專案小組審查出
錯,否則,那有環保署不尊重、也不支持自己指定環評專案小組
審查決議的道理?
其實,不止三輕更新環評面臨環評阻礙,國光石化也因為環評一
再延宕,股東已下通牒,要國光石化在民國104年完工,否則將退
出投資。其實,建廠工程部分,再怎麼困難,都可以克服,但中
油最無法掌握進度的是環評。國光石化如果要在104年完工,環評
至少要在一年半內完成,但國光石化能否如願,連我都沒把握。
政府環評審查,曠日費時,很大原因是缺乏明確規範與審查標準
,政府要求企業投資,要符合最佳製程技術控制,但問題是,投
資人以此提出投資案,卻未必過得了關。環評委員,隨時可以依
其個人不同,提出要求。
讓企業無法適從的審查標準,隨時增加,也隨時可以改變,甚至
因不同環評委員而有不同要求,沒有一定的標準,連環評審查範
圍及環評審查內容,也經常改變,這次審查,跟上一次不一樣,
而審查範圍籠統,也讓企業無所適從。尤其是列席環評大會的各
方列席人士,都可以發言,任何發言,就成為環評審查或企業要
澄清的地方,讓企業疲於奔命。
政府的環評規範,應該透明化,有明確的審查標準,如果國家有
標準,就依據國家規定標準,其他人的意見,可以列為環評建議
,但並不是審承駁的依據,否則,企業難以適從。
問: 外界一直把石化業視為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全球的對溫室氣
體減量要求,也是石化業投資受阻的原因,你對國內石化產業看
法如何?
答: 石化業到底還要不要再投資? 政府應該有明確的產業政策,如
果政府真的覺得不需要,就明說,如果政策決定要,環評委員會
就沒有必要就石化產業的政策環評進行討論,環評委員只需就環
評部分,進行審查,而不是越俎代庖,去討論石化產業政策環評
。
在我看來,政府自然會就經濟、就業、民生及環保找一個平衡點
。台灣石化產業佔國內GDP及就業貢獻比高達25%左右,是台灣
的根本。
人人不可能都是經營之神王永慶,別人可以做的,你不一定會成
功,如果去做不懂的行業,不僅本業荒廢了,新的行業也可能失
敗。台灣不可能只發展高科技產業,就像印度發展軟體,台灣發
展那麼多年,也未必成功,每個人有不同的條件及優勢,台灣仍
需要其它產業。
台灣仍需要石化產業,政府可以不鼓勵,但也不要打壓。如果世
界上不需要石化產業,為何全球還有那麼多石化廠擴建。
金融海嘯襲擊全球,各企業緊縮資本支出之際,台塑企業決定要
加快腳步推動投資總額達2,320億元的六輕五期擴建,8月初悄悄
二度送件,但迄今相關主管機關都沒有回音,令台塑集團相當關
切。
台塑企業主管昨(15)日強調,這是台塑集團必要的投資,即使
當前國際局勢艱困,也必須執行,不過此案仍得要政府大力協助
。
對於當前政府對多項重大投資有關環保的顧慮,台塑企業高層昨
天也承諾,六輕五期將比照歐美等先進國家的最高要求,採取最
佳可控制技術(BACT),應可確保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據了解,今年1月台塑企業首次將六輕五期擴建計畫送交工業局審
查,但遭工業局以空汙、用水及土地有問題退件,但台塑企業仍
堅持展現投資的決心,今年8月初二度送件,但迄今相關主管機關
都沒有回音。
日前中油三輕就地更新案雖經初審通過,卻被環評大會退回重審
,此案雖經中油再與經濟部、環保署溝通,同意其補件,出現轉
寰空間,但讓決心推動六輕五期計畫的台塑企業甚感憂心,擔心
重大投資恐淪為口號。
台塑企業主管看到三輕、六輕五期等重大石化投資案都遭到重大
阻力,有感而發地表示,回顧民國92年全球經濟景氣低迷,企業
經營條件逆轉之際,政府為搶救經濟,全力協助台塑企業推動麥
寮六輕四期計畫,結果起了指標作用,適時提振國內投資意願。
台塑企業期望在當前經濟環境如此惡劣,提出六輕五期投資計畫
,政府應將其列入國家重大建設,經濟部更應全力協助推動,藉
此提振國內經濟景氣及信心。
台塑企業主管指出,此次全球金融風暴,全球面臨經濟嚴重衰退
的危機,台灣亦無法倖免,不只失業率逐漸攀高,老百姓也逐漸
對政府失去信心。政府為振興經濟,雖已研訂擴大內需政策,但
仍應盱衡國內財經情勢,重視民間重大投資計畫,更應及時給予
鼓勵並協助推動,才能為國內停滯的經濟注入活水。
【記者王瑞堂、邱展光/台北、雲林報導】立法院國民黨團書記
長張碩文、經濟委員會委員翁重鈞、張嘉郡等人昨(15)日實地
了解國光石化八輕投資案及台塑六輕第五期投資案後,決議要求
政府,在兼顧經濟發展及環保下,讓國內石化產業應雙軸(台塑
和中油國光)平衡發展,並要政府促成六輕五期及國光石化投資
案。
新聞辭典》六輕
六輕是第六座輕油裂解工廠,並以此發展上下游關聯產業,是目
前全球最大石化生產基地,涵蓋煉油、輕油裂解、及各項石化中
間原料,除擁有專用碼頭直接進口原物料,各項產品也均透過管
線相連,完成垂直整合。八輕是排序第八的輕裂投資案,由東帝
士集團陳由豪提案的七輕已經胎死腹中。
台塑計畫再利用六輕工業園區內僅剩200公頃多土地完成第五期投
資案,興建中質輕油、合成橡膠、環氧乙烷衍生物等38個擴建及
新增石化廠,預計投入2,320億元,讓整個六輕計畫更完整,生產
競爭力更強。 (記者簡永祥)
加快腳步推動投資總額達2,320億元的六輕五期擴建,8月初悄悄
二度送件,但迄今相關主管機關都沒有回音,令台塑集團相當關
切。
台塑企業主管昨(15)日強調,這是台塑集團必要的投資,即使
當前國際局勢艱困,也必須執行,不過此案仍得要政府大力協助
。
對於當前政府對多項重大投資有關環保的顧慮,台塑企業高層昨
天也承諾,六輕五期將比照歐美等先進國家的最高要求,採取最
佳可控制技術(BACT),應可確保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據了解,今年1月台塑企業首次將六輕五期擴建計畫送交工業局審
查,但遭工業局以空汙、用水及土地有問題退件,但台塑企業仍
堅持展現投資的決心,今年8月初二度送件,但迄今相關主管機關
都沒有回音。
日前中油三輕就地更新案雖經初審通過,卻被環評大會退回重審
,此案雖經中油再與經濟部、環保署溝通,同意其補件,出現轉
寰空間,但讓決心推動六輕五期計畫的台塑企業甚感憂心,擔心
重大投資恐淪為口號。
台塑企業主管看到三輕、六輕五期等重大石化投資案都遭到重大
阻力,有感而發地表示,回顧民國92年全球經濟景氣低迷,企業
經營條件逆轉之際,政府為搶救經濟,全力協助台塑企業推動麥
寮六輕四期計畫,結果起了指標作用,適時提振國內投資意願。
台塑企業期望在當前經濟環境如此惡劣,提出六輕五期投資計畫
,政府應將其列入國家重大建設,經濟部更應全力協助推動,藉
此提振國內經濟景氣及信心。
台塑企業主管指出,此次全球金融風暴,全球面臨經濟嚴重衰退
的危機,台灣亦無法倖免,不只失業率逐漸攀高,老百姓也逐漸
對政府失去信心。政府為振興經濟,雖已研訂擴大內需政策,但
仍應盱衡國內財經情勢,重視民間重大投資計畫,更應及時給予
鼓勵並協助推動,才能為國內停滯的經濟注入活水。
【記者王瑞堂、邱展光/台北、雲林報導】立法院國民黨團書記
長張碩文、經濟委員會委員翁重鈞、張嘉郡等人昨(15)日實地
了解國光石化八輕投資案及台塑六輕第五期投資案後,決議要求
政府,在兼顧經濟發展及環保下,讓國內石化產業應雙軸(台塑
和中油國光)平衡發展,並要政府促成六輕五期及國光石化投資
案。
新聞辭典》六輕
六輕是第六座輕油裂解工廠,並以此發展上下游關聯產業,是目
前全球最大石化生產基地,涵蓋煉油、輕油裂解、及各項石化中
間原料,除擁有專用碼頭直接進口原物料,各項產品也均透過管
線相連,完成垂直整合。八輕是排序第八的輕裂投資案,由東帝
士集團陳由豪提案的七輕已經胎死腹中。
台塑計畫再利用六輕工業園區內僅剩200公頃多土地完成第五期投
資案,興建中質輕油、合成橡膠、環氧乙烷衍生物等38個擴建及
新增石化廠,預計投入2,320億元,讓整個六輕計畫更完整,生產
競爭力更強。 (記者簡永祥)
中油昨(15)日與石化公會原料協調小組協商乙烯、丙烯等石化
基本原料價格,中油原則同意提供貼近成本價的價格,初估每公
噸乙烯合約價可望較10月合約價大降超過200美元,每公噸初估
不到1,000美元,也較9月合約價每公噸大降約四、五百美元。
中油主管強調,這項優惠方案不溯及9月合約價,是從10月開始生
效。中油石化事業部主管指出,業者必須履行合約提貨量,才可
享有貼近成本的價格,否則這項貼近成本的優惠價,將按業者的
提貨量比例計算折扣。
中油昨天與石化公會原料協調小組協商達成共識,10月乙合約價
計價按中油成本價供應,也就是依石油腦的月平均價行情,再計
入加工成本。一般業界算法是,乙烯的生產成本是石油腦價格的
1.5倍,因此以本月1日至14日石油腦每公噸平均價格約677美元,
乙烯合約價約1,015美元。中油主管透露,如果業者履行合約的提
貨量,價格可能還不到1,000美元。
據了解,中油董事長潘文炎對石化中游業者要求降價紓困,原則
並不反對,但指示「不能流血輸出」。中油降價若無法支持變動
成本支出,寧願停產。
中油石化事業部主管指出,中油願意降價協助業者,以確保產業
供應體系,但中油希望業者共體時艱,中油願意調降乙烯價格以
貼近成本價供應,業者也應履行合約提貨量,否則降價沒有意義
。
日本石油腦最新報價每公噸已跌破600美元,昨天價格達到585美
元,較前一天571美元略為回升。但隨著國際油價持續走跌,國際
原料價格回檔,預料石油腦價格可能還會下跌,本月1日至14日的
石油腦每公噸平均價677美元,預期下半月可能仍會走滑,屆時中
油提供給業者的乙烯優惠合約價格,可能每公噸會不到1,000美元
。
基本原料價格,中油原則同意提供貼近成本價的價格,初估每公
噸乙烯合約價可望較10月合約價大降超過200美元,每公噸初估
不到1,000美元,也較9月合約價每公噸大降約四、五百美元。
中油主管強調,這項優惠方案不溯及9月合約價,是從10月開始生
效。中油石化事業部主管指出,業者必須履行合約提貨量,才可
享有貼近成本的價格,否則這項貼近成本的優惠價,將按業者的
提貨量比例計算折扣。
中油昨天與石化公會原料協調小組協商達成共識,10月乙合約價
計價按中油成本價供應,也就是依石油腦的月平均價行情,再計
入加工成本。一般業界算法是,乙烯的生產成本是石油腦價格的
1.5倍,因此以本月1日至14日石油腦每公噸平均價格約677美元,
乙烯合約價約1,015美元。中油主管透露,如果業者履行合約的提
貨量,價格可能還不到1,000美元。
據了解,中油董事長潘文炎對石化中游業者要求降價紓困,原則
並不反對,但指示「不能流血輸出」。中油降價若無法支持變動
成本支出,寧願停產。
中油石化事業部主管指出,中油願意降價協助業者,以確保產業
供應體系,但中油希望業者共體時艱,中油願意調降乙烯價格以
貼近成本價供應,業者也應履行合約提貨量,否則降價沒有意義
。
日本石油腦最新報價每公噸已跌破600美元,昨天價格達到585美
元,較前一天571美元略為回升。但隨著國際油價持續走跌,國際
原料價格回檔,預料石油腦價格可能還會下跌,本月1日至14日的
石油腦每公噸平均價677美元,預期下半月可能仍會走滑,屆時中
油提供給業者的乙烯優惠合約價格,可能每公噸會不到1,000美元
。
中油公司董事長潘文炎昨(15)日打破沈默,為三輕、國光石化
等重大投資一再因環評受阻叫屈。他說,國內環評審查制度缺乏
明確審查規範,已成為企業投資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他認為「環
評審查,不能無限上綱」,否則,將成為政府拚經濟、企業投資
的最大障礙。
潘文炎指出,石化產業占國內產值高達25%,是台灣經濟發展的
根本,政府可以不鼓勵,但不要打壓,因為,台灣不可能只發展
高科技,還是需要石化產業支持。
面對中油三輕更新環評,在歷經近三年半努力,卻遭環評大會退
回,心血幾乎白流的情境,潘文炎難掩不平與委屈。以下是專訪
摘要:
問:三輕更新環評遭退回,對中油影響如何?
答: 三輕更新環評,從提出到準備,再到四次的環評專案小組審查
,花了三年半時間,好不容易獲得環評專案小組有條件通過,但
卻在環評大會被退回;依據環評審查機制,除非專案小組審查出
錯,否則,那有環保署不尊重、也不支持自己指定環評專案小組
審查決議的道理?
其實,不止三輕更新環評面臨環評阻礙,國光石化也因為環評一
再延宕,股東已下通牒,要國光石化在民國104年完工,否則將退
出投資。其實,建廠工程部分,再怎麼困難,都可以克服,但中
油最無法掌握進度的是環評。國光石化如果要在104年完工,環評
至少要在一年半內完成,但國光石化能否如願,連我都沒把握。
政府環評審查,曠日費時,很大原因是缺乏明確規範與審查標準
,政府要求企業投資,要符合最佳製程技術控制,但問題是,投
資人以此提出投資案,卻未必過得了關。環評委員,隨時可以依
其個人不同,提出要求。
讓企業無法適從的審查標準,隨時增加,也隨時可以改變,甚至
因不同環評委員而有不同要求,沒有一定的標準,連環評審查範
圍及環評審查內容,也經常改變,這次審查,跟上一次不一樣,
而審查範圍籠統,也讓企業無所適從。尤其是列席環評大會的各
方列席人士,都可以發言,任何發言,就成為環評審查或企業要
澄清的地方,讓企業疲於奔命。
政府的環評規範,應該透明化,有明確的審查標準,如果國家有
標準,就依據國家規定標準,其他人的意見,可以列為環評建議
,但並不是審承駁的依據,否則,企業難以適從。
問: 外界一直把石化業視為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全球的對溫室氣
體減量要求,也是石化業投資受阻的原因,你對國內石化產業看
法如何?
答: 石化業到底還要不要再投資? 政府應該有明確的產業政策,如
果政府真的覺得不需要,就明說,如果政策決定要,環評委員會
就沒有必要就石化產業的政策環評進行討論,環評委員只需就環
評部分,進行審查,而不是越俎代庖,去討論石化產業政策環評
。
在我看來,政府自然會就經濟、就業、民生及環保找一個平衡點
。台灣石化產業佔國內GDP及就業貢獻比高達25%左右,是台灣
的根本。
人人不可能都是經營之神王永慶,別人可以做的,你不一定會成
功,如果去做不懂的行業,不僅本業荒廢了,新的行業也可能失
敗。台灣不可能只發展高科技產業,就像印度發展軟體,台灣發
展那麼多年,也未必成功,每個人有不同的條件及優勢,台灣仍
需要其它產業。
台灣仍需要石化產業,政府可以不鼓勵,但也不要打壓。如果世
界上不需要石化產業,為何全球還有那麼多石化廠擴建。
等重大投資一再因環評受阻叫屈。他說,國內環評審查制度缺乏
明確審查規範,已成為企業投資最大的不確定因素;他認為「環
評審查,不能無限上綱」,否則,將成為政府拚經濟、企業投資
的最大障礙。
潘文炎指出,石化產業占國內產值高達25%,是台灣經濟發展的
根本,政府可以不鼓勵,但不要打壓,因為,台灣不可能只發展
高科技,還是需要石化產業支持。
面對中油三輕更新環評,在歷經近三年半努力,卻遭環評大會退
回,心血幾乎白流的情境,潘文炎難掩不平與委屈。以下是專訪
摘要:
問:三輕更新環評遭退回,對中油影響如何?
答: 三輕更新環評,從提出到準備,再到四次的環評專案小組審查
,花了三年半時間,好不容易獲得環評專案小組有條件通過,但
卻在環評大會被退回;依據環評審查機制,除非專案小組審查出
錯,否則,那有環保署不尊重、也不支持自己指定環評專案小組
審查決議的道理?
其實,不止三輕更新環評面臨環評阻礙,國光石化也因為環評一
再延宕,股東已下通牒,要國光石化在民國104年完工,否則將退
出投資。其實,建廠工程部分,再怎麼困難,都可以克服,但中
油最無法掌握進度的是環評。國光石化如果要在104年完工,環評
至少要在一年半內完成,但國光石化能否如願,連我都沒把握。
政府環評審查,曠日費時,很大原因是缺乏明確規範與審查標準
,政府要求企業投資,要符合最佳製程技術控制,但問題是,投
資人以此提出投資案,卻未必過得了關。環評委員,隨時可以依
其個人不同,提出要求。
讓企業無法適從的審查標準,隨時增加,也隨時可以改變,甚至
因不同環評委員而有不同要求,沒有一定的標準,連環評審查範
圍及環評審查內容,也經常改變,這次審查,跟上一次不一樣,
而審查範圍籠統,也讓企業無所適從。尤其是列席環評大會的各
方列席人士,都可以發言,任何發言,就成為環評審查或企業要
澄清的地方,讓企業疲於奔命。
政府的環評規範,應該透明化,有明確的審查標準,如果國家有
標準,就依據國家規定標準,其他人的意見,可以列為環評建議
,但並不是審承駁的依據,否則,企業難以適從。
問: 外界一直把石化業視為高汙染、高耗能產業,全球的對溫室氣
體減量要求,也是石化業投資受阻的原因,你對國內石化產業看
法如何?
答: 石化業到底還要不要再投資? 政府應該有明確的產業政策,如
果政府真的覺得不需要,就明說,如果政策決定要,環評委員會
就沒有必要就石化產業的政策環評進行討論,環評委員只需就環
評部分,進行審查,而不是越俎代庖,去討論石化產業政策環評
。
在我看來,政府自然會就經濟、就業、民生及環保找一個平衡點
。台灣石化產業佔國內GDP及就業貢獻比高達25%左右,是台灣
的根本。
人人不可能都是經營之神王永慶,別人可以做的,你不一定會成
功,如果去做不懂的行業,不僅本業荒廢了,新的行業也可能失
敗。台灣不可能只發展高科技產業,就像印度發展軟體,台灣發
展那麼多年,也未必成功,每個人有不同的條件及優勢,台灣仍
需要其它產業。
台灣仍需要石化產業,政府可以不鼓勵,但也不要打壓。如果世
界上不需要石化產業,為何全球還有那麼多石化廠擴建。
中油公司三輕就地更新案,昨(13)日經與工業局、環保署開會
溝通後,已有轉圜餘地。三方達成共識,只要中油再補件,可望
趕上兩個月以後召開的環評大會中審查。
中油為讓三輕就地更新案翻案,昨天由代總經理朱少華率領相關
主管到工業局,與工業局、環保署官員開會溝通,會中並達成協
議,由中油針對林園鄉健康風險評估、地下水汙染兩項議題展開
更精細的影響評估報告,但報告必須先送初審通過後,再經環評
大會審查。
中油主管表示,上述兩項的評估報告,希望在兩個月內完成,希
望能趕得上下次召開的環評大會。因此,對原先被退回重審的三
輕就地更新案,中油上下宛如失而復得,決定加緊腳步進行。
由於三輕就地更新案,與林園、仁大石化工業區石化廠擴建計畫
緊緊綁在一起。上周,環評大會將三輕退回重審後,相關石化廠
商一片罵聲。經昨天朱少華率相關主管與相關官員溝通後,終於
如釋重負。
三輕更新案,因建廠面積有限,乙烯年產量由原規劃120萬公噸降
到60萬公噸。若中油高雄煉油廠確定104年遷廠,高雄廠年產45萬
公噸的五輕必須跟著拆遷,加上三輕(年產乙烯28.5萬公噸)因
就地更新必須拆掉,中油乙烯年產量將驟減73.5萬公噸,一旦三
輕能就地更新投產,中油乙烯年產能將比原先減少13.5萬公噸。
三輕就地更新案,在中油公司的建廠歷史,別具義意。因為,從
民國79年五輕動工後,中油就沒有新的輕裂廠建設,三輕就地更
新工程是中油罕見擴建案,且年產乙烯60萬公噸,比五輕的45萬
公噸多出約15萬公噸。
溝通後,已有轉圜餘地。三方達成共識,只要中油再補件,可望
趕上兩個月以後召開的環評大會中審查。
中油為讓三輕就地更新案翻案,昨天由代總經理朱少華率領相關
主管到工業局,與工業局、環保署官員開會溝通,會中並達成協
議,由中油針對林園鄉健康風險評估、地下水汙染兩項議題展開
更精細的影響評估報告,但報告必須先送初審通過後,再經環評
大會審查。
中油主管表示,上述兩項的評估報告,希望在兩個月內完成,希
望能趕得上下次召開的環評大會。因此,對原先被退回重審的三
輕就地更新案,中油上下宛如失而復得,決定加緊腳步進行。
由於三輕就地更新案,與林園、仁大石化工業區石化廠擴建計畫
緊緊綁在一起。上周,環評大會將三輕退回重審後,相關石化廠
商一片罵聲。經昨天朱少華率相關主管與相關官員溝通後,終於
如釋重負。
三輕更新案,因建廠面積有限,乙烯年產量由原規劃120萬公噸降
到60萬公噸。若中油高雄煉油廠確定104年遷廠,高雄廠年產45萬
公噸的五輕必須跟著拆遷,加上三輕(年產乙烯28.5萬公噸)因
就地更新必須拆掉,中油乙烯年產量將驟減73.5萬公噸,一旦三
輕能就地更新投產,中油乙烯年產能將比原先減少13.5萬公噸。
三輕就地更新案,在中油公司的建廠歷史,別具義意。因為,從
民國79年五輕動工後,中油就沒有新的輕裂廠建設,三輕就地更
新工程是中油罕見擴建案,且年產乙烯60萬公噸,比五輕的45萬
公噸多出約15萬公噸。
中油五輕因下游各石化廠大幅減量提料而停產逾半個月,在四輕
提前於11日停爐後,計劃今(14)日開始進料生產,初期將以最
低煉量開工。
至於五輕能否進入滿載操作水準,將取決下游各廠後續提料狀況
。中油與台聚、台塑等下游乙烯客戶,將在明天就原料降價議題
協商,希望在進料價格及增加提料量上取得共識。
中油表示,五輕工場年產45萬噸乙烯,上個月23日完成歲修工程
,但因台塑、台聚、亞聚、台苯、國喬、東聯、中纖、台氯等下
游乙烯提料廠紛紛減量進料,基於乙烯產量無法去化而停爐至今
。
不過,中油考量該工場單位生產成本較低,經評估後,決定讓原
計劃本月23日歲修的四輕工場提前停產,讓五輕儘速復工。
中油高雄煉油廠指出,五輕昨天開始啟動壓縮系統進行運轉,預
計今天進料生產。
目前僅有台灣聚合重新展開一條日產400公噸的PE生產線操作,
下游整體提料量僅稍有增加,因此將以最低煉量開工。
中油石化事業部表示,已接獲經濟部指示,針對下游各石化廠提
出乙烯降價的訴求,雙方將在明天協商,上下游若能在價格降幅
、增加提料量等方面取得共識,預期五輕可望在短期恢復滿載水
準;但若協商不成,面對乙烯產量去化瓶頸,中油不排除讓三輕
暫時停產的可能性。
提前於11日停爐後,計劃今(14)日開始進料生產,初期將以最
低煉量開工。
至於五輕能否進入滿載操作水準,將取決下游各廠後續提料狀況
。中油與台聚、台塑等下游乙烯客戶,將在明天就原料降價議題
協商,希望在進料價格及增加提料量上取得共識。
中油表示,五輕工場年產45萬噸乙烯,上個月23日完成歲修工程
,但因台塑、台聚、亞聚、台苯、國喬、東聯、中纖、台氯等下
游乙烯提料廠紛紛減量進料,基於乙烯產量無法去化而停爐至今
。
不過,中油考量該工場單位生產成本較低,經評估後,決定讓原
計劃本月23日歲修的四輕工場提前停產,讓五輕儘速復工。
中油高雄煉油廠指出,五輕昨天開始啟動壓縮系統進行運轉,預
計今天進料生產。
目前僅有台灣聚合重新展開一條日產400公噸的PE生產線操作,
下游整體提料量僅稍有增加,因此將以最低煉量開工。
中油石化事業部表示,已接獲經濟部指示,針對下游各石化廠提
出乙烯降價的訴求,雙方將在明天協商,上下游若能在價格降幅
、增加提料量等方面取得共識,預期五輕可望在短期恢復滿載水
準;但若協商不成,面對乙烯產量去化瓶頸,中油不排除讓三輕
暫時停產的可能性。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