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台灣中油】近年來,台灣行動支付的普及率不斷攀升,根據國發會最新統計,2019年台灣行動支付普及率已達62.2%,這一數字讓眾人驚艷,超出了眾人的預期。行動支付的興起,讓許多零售商紛紛投入其中,豪砸資金推出自家行動支付,其中不乏新光三越、家樂福、大潤發、全聯、中油等知名企業。這樣的現象,讓我們不禁要問,為何台灣零售大品牌紛紛發展自有支付呢? 首先,減少對金融科技業者的依賴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早期台灣行動支付熱起來時,金融科技業者會到各通路布建,但同時也會要求通路商負擔手續費。為了降低這種依賴,許多零售商選擇推出自己的支付品牌。 其次,會員經營也是一個重要因素。以往在金流上,商家除非自己建立會員制,才會知道會員的消費狀況。但來客要轉換成會員通常並非百分之百,建立自己的支付,能快速把來客變成會員,增加消費者的輪廓,資訊可作為大數據分析,精確提供優惠、廣告,增加消費頻率。 最後,行動支付有助於提升營運效率與增加營收。實際上,使用行動支付消費的力道比現金消費力高,消費者不會因為錢包不夠錢就不消費。對於有資源的公司來說,推出自己的支付品牌,是提升營運效率與增加營收的好方法。 台灣中油也不例外,它也推出了自己的支付品牌,這種做法不僅能減少對金融科技業者的依賴,還能提升營運效率,增加營收。隨著行動支付的普及,相信將來還會有更多企業加入這一陣列。
據國發會最新統計,2019年台灣行動支付普及率達百分之62.2%,達成率超出預期。去年行動支付可謂百家爭鳴,近兩年國內逾十家零售商紛紛豪砸上億元推出自家行動支付。分析師指出,業者願意砸錢推出自家支付,主要有三大原因,包含減少對金融科技業者的依賴、會員經營與增加營收。
2019年行動支付普及率達百分之62.2%,較2018年增加11.9%,此普及率是以當年度「曾經使用」行動支付的用戶數,占智慧手機用戶數的比率計算得來。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指出,去年雖達成率超出預期,但到後面成長幅度會愈來愈緩慢,顯示還有可擴充的場域,桃捷、高捷已可用行動支付,正等北捷加進來,還有休息站、內政部規費、林務局森林遊樂區等,都以今年為目標,希望開始導入行動支付,有信心能達到政府訂出目標2025年普及率達九成。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則表示,去年在台灣就有十幾家零售業者推出自己的支付品牌,且可以很明顯發現,推出自有支付的多是大集團或大通路業者,近兩年像新光三越、家樂福、大潤發、全聯、中油都推出自己的支付。
為何台灣零售大品牌紛紛發展自有支付?胡自立分析有三大原因:第一,減少對金融科技業者的依賴度,早期台灣行動支付熱起來時,這些金融科技業者會到各通路布建,但從中也會要求通路商負擔手續費。
第二是會員經營,以往在金流上,商家除非自己建立會員制,才會知道會員的消費狀況,但來客要轉換成會員通常非百分之百,建立自己的支付,能快速把來客變成會員,增加消費者的輪廓,資訊可作為大數據分析,精確提供優惠、廣告,增加消費頻率。
第三,幫助在營運上有更高效率與營收增加,實際上用使用行動支付會比現金消費力高,消費者不會因為錢包不夠錢就不消費。對業者來說,如果本身有資源,何不自己做做看。
2019年行動支付普及率達百分之62.2%,較2018年增加11.9%,此普及率是以當年度「曾經使用」行動支付的用戶數,占智慧手機用戶數的比率計算得來。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指出,去年雖達成率超出預期,但到後面成長幅度會愈來愈緩慢,顯示還有可擴充的場域,桃捷、高捷已可用行動支付,正等北捷加進來,還有休息站、內政部規費、林務局森林遊樂區等,都以今年為目標,希望開始導入行動支付,有信心能達到政府訂出目標2025年普及率達九成。
資策會資深產業分析師胡自立則表示,去年在台灣就有十幾家零售業者推出自己的支付品牌,且可以很明顯發現,推出自有支付的多是大集團或大通路業者,近兩年像新光三越、家樂福、大潤發、全聯、中油都推出自己的支付。
為何台灣零售大品牌紛紛發展自有支付?胡自立分析有三大原因:第一,減少對金融科技業者的依賴度,早期台灣行動支付熱起來時,這些金融科技業者會到各通路布建,但從中也會要求通路商負擔手續費。
第二是會員經營,以往在金流上,商家除非自己建立會員制,才會知道會員的消費狀況,但來客要轉換成會員通常非百分之百,建立自己的支付,能快速把來客變成會員,增加消費者的輪廓,資訊可作為大數據分析,精確提供優惠、廣告,增加消費頻率。
第三,幫助在營運上有更高效率與營收增加,實際上用使用行動支付會比現金消費力高,消費者不會因為錢包不夠錢就不消費。對業者來說,如果本身有資源,何不自己做做看。
美伊關係緊張,根據經濟部能源局的資訊,目前國內儲油量可供國內使用129天,供應無虞。不過,我國原油進口主要來自中東,若地緣政治風險短期若無法排除,對中東周邊國家原油出口將受到影響。
國內油品供應商中油主管則強調,中油依據政府規範都有儲備60天以上的汽油安全存量,足以支應短期需求,另外中油也會向美國、非洲、南美等其他國家地區採購原油,以分散風險。目前中油已經有高達近四成的原油採購來自美國,並不只侷限中東地區。
但中東畢竟是全球主要的原油輸出地區,中東地緣政治動盪,對於全球原油供應、油料運輸風險都會提高,中油會持續密切注意。
根據能源局統計,去(2019)年前十月共進口2.75億桶原油,其中以沙烏地阿拉伯(32.35%)、科威特(19.71%)、阿聯大公國(11.31%)、阿曼(6.44%)、伊拉克(4.94%)等中東國家為主。另,也從美國進口相當原油,占18.73%。
而在2019年之前,我國自伊朗一直都進口相當數量的原油。去年則已無再自伊朗進口原油。
國內油品供應商中油主管則強調,中油依據政府規範都有儲備60天以上的汽油安全存量,足以支應短期需求,另外中油也會向美國、非洲、南美等其他國家地區採購原油,以分散風險。目前中油已經有高達近四成的原油採購來自美國,並不只侷限中東地區。
但中東畢竟是全球主要的原油輸出地區,中東地緣政治動盪,對於全球原油供應、油料運輸風險都會提高,中油會持續密切注意。
根據能源局統計,去(2019)年前十月共進口2.75億桶原油,其中以沙烏地阿拉伯(32.35%)、科威特(19.71%)、阿聯大公國(11.31%)、阿曼(6.44%)、伊拉克(4.94%)等中東國家為主。另,也從美國進口相當原油,占18.73%。
而在2019年之前,我國自伊朗一直都進口相當數量的原油。去年則已無再自伊朗進口原油。
近來台灣電動機車銷量市占快速成長,吸引各機車廠紛紛投入,但三陽卻不急著推新車,反而先布局關鍵技術-電池,入股亞福儲能投入「鋁電池」開發,三陽董事長吳清源希望打造人人負擔得起的「庶民電動機車」。
吳清源認為,目前採用鋰電池的電動機車成本過高,賣一部賠一部,還看不到獲利的可能,所以三陽不急!三陽的電動機車發展策略很簡單,「不能賺錢就不做,有賺錢就會做!」
吳清源質疑,電動機車鋰電池占整車的成本比重超過五成,導致車價過高,只能靠政府補貼才有機會銷售。且重點是,鋰電池技術完全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上,台灣電動機車產業「被人掐著脖子」,如何組國家隊?如何打國際盃?
此外,鋰電池電動機車打著環保大旗橫行台灣市場,吳清源質疑真的環保嗎?他認為,電動機車的使用要分前、中、後三段,前段的問題是電從哪裡來?台灣多數電力來自燃煤電廠;中段-電動機車在騎乘過程中的確是零排放;後段則要面對龐大的老舊鋰電池回收處理考驗,以免造成二次汙染,不能只切中間那一段就說電動機車最環保。
吳清源指出,電動機車或許真的是趨勢,三陽也有對應的策略。先是加入中油發展的電動機車公共電池聯盟,未來隨中油完成開發,三陽也會推採公版電池的電動機車。
另一方面,三陽向上布局電動機車發展最關鍵的電池技術,看上100%台灣自主技術開發的「鋁電池」,斥資入股亞福儲能。吳清源表示,鋁電池電動機車時速最高可達六、七十公里,能滿足多數人騎乘需求,且鋁的成本遠低於稀有金屬鋰,電池除役後鋁還能回收賣錢,可壓低電動機車成本。
吳清源認為,相較於鋰電池,鋁電池技術台灣可以100%掌握,可以讓台灣電動機車更有國際競爭力。亞福第一款鋁電池預計2020年6月量產,三陽也會儘速推出搭載鋁電池的電動機車,讓電動機車真的變成「庶民機車」。
吳清源認為,目前採用鋰電池的電動機車成本過高,賣一部賠一部,還看不到獲利的可能,所以三陽不急!三陽的電動機車發展策略很簡單,「不能賺錢就不做,有賺錢就會做!」
吳清源質疑,電動機車鋰電池占整車的成本比重超過五成,導致車價過高,只能靠政府補貼才有機會銷售。且重點是,鋰電池技術完全掌握在國外廠商手上,台灣電動機車產業「被人掐著脖子」,如何組國家隊?如何打國際盃?
此外,鋰電池電動機車打著環保大旗橫行台灣市場,吳清源質疑真的環保嗎?他認為,電動機車的使用要分前、中、後三段,前段的問題是電從哪裡來?台灣多數電力來自燃煤電廠;中段-電動機車在騎乘過程中的確是零排放;後段則要面對龐大的老舊鋰電池回收處理考驗,以免造成二次汙染,不能只切中間那一段就說電動機車最環保。
吳清源指出,電動機車或許真的是趨勢,三陽也有對應的策略。先是加入中油發展的電動機車公共電池聯盟,未來隨中油完成開發,三陽也會推採公版電池的電動機車。
另一方面,三陽向上布局電動機車發展最關鍵的電池技術,看上100%台灣自主技術開發的「鋁電池」,斥資入股亞福儲能。吳清源表示,鋁電池電動機車時速最高可達六、七十公里,能滿足多數人騎乘需求,且鋁的成本遠低於稀有金屬鋰,電池除役後鋁還能回收賣錢,可壓低電動機車成本。
吳清源認為,相較於鋰電池,鋁電池技術台灣可以100%掌握,可以讓台灣電動機車更有國際競爭力。亞福第一款鋁電池預計2020年6月量產,三陽也會儘速推出搭載鋁電池的電動機車,讓電動機車真的變成「庶民機車」。
中油今年在天然氣事業和轉投資獲利挹注下,全年盈餘有力拚400億元機會。新任董事長歐嘉瑞表示,明年將加速海外合作案,除預計以4.75億美元(約台幣142億)投資美國頁岩氣外,對美購油比例已提升至40%,預期天然氣也會加碼;此外,也積極推動印度及印尼等海外石化投資案。
中油前11月已交出稅前盈餘384億元成績,雖然12月將提列不少費用,但預估全年仍有力拚獲利400億元機會。該公司預期明年首季油價約落在60∼66美元間,目前行政院核定2020年獲利為140億元,但應該會超過法定盈餘。
積極啟動國際合作案的中油,為分散氣源風險,已分別和澳洲、卡達、美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簽署長約;目前中油更規劃年底以4.75億美元投資美國路州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頁岩氣礦區三成油氣權益,該投資案達35年,合計總收入可達57.6億美元(約台幣1,700億)。
中油前11月已交出稅前盈餘384億元成績,雖然12月將提列不少費用,但預估全年仍有力拚獲利400億元機會。該公司預期明年首季油價約落在60∼66美元間,目前行政院核定2020年獲利為140億元,但應該會超過法定盈餘。
積極啟動國際合作案的中油,為分散氣源風險,已分別和澳洲、卡達、美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簽署長約;目前中油更規劃年底以4.75億美元投資美國路州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頁岩氣礦區三成油氣權益,該投資案達35年,合計總收入可達57.6億美元(約台幣1,700億)。
不畏美中貿易戰,中油今年前11月稅前賺384億元,遠超過全年法定盈餘164億元,法人按照進度推估,中油今年全年獲利上看400億元,連續第四年大賺。
中油今年營運平順,沒有發生重大公安事故,加上國際油價平穩,中油統計到今年前11月底,累積稅前盈餘已達384億元,預估全年獲利將挑戰400億元,與去年的423億元相去不遠,受到貿易戰的影響有限。
中油總經理李順欽說,貿易戰對於乙烯等石化品的需求影響比較大,但對於中油另外兩大事業油品和天然氣而言,由於國際油價相對穩定,中油獲利得以獲得支撐。
展望明年,由於貿易戰趨於緩和,根據各家研究機構預估,明年國際油價約介於每桶60至65美元區間,與今年前11月平均油價63美元差不多,因此公司獲利應該也不會差太遠。
中油明年度的預算案已經通過行政院核定,法定盈餘為140億元,比今年的164億元略減,不過該案仍需經過立法院審查,預計最後結果還會再高一些。
展望明年,中油董事長歐嘉瑞昨(25)日表示,中油明年度的工作重點除了在工安、環保、核心業務上繼續努力,另外,在探採方面,以及印尼、印度等海外投資案方面,希望能夠尋求突破。
中油為了提升自有油氣比例,持續展開海外油氣探採,獲得不錯成效,像是在澳大利亞普陸浮式LNG(液化天然氣)開發案,分得的第一船LNG今年上個月已經運抵高雄永安港,為中油在油氣探勘上的一大突破。而中油去年取得的美國加州Guardfish礦區也鑽獲油氣,正規劃開發生產計畫中。今年則再取得印尼East Seram探勘礦區 40%工作權益,明年將展開探勘工作。
另外市場傳出中油預計以4.75億美元(約新台幣142億元),購入美國路州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頁岩氣礦區三成油氣權益,為台美首次頁岩氣合作,未來中油每年約可分得1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投資期長達35年,預計總收入高達57.6億美元。對此,中油主管昨天未予置評。
中油今年營運平順,沒有發生重大公安事故,加上國際油價平穩,中油統計到今年前11月底,累積稅前盈餘已達384億元,預估全年獲利將挑戰400億元,與去年的423億元相去不遠,受到貿易戰的影響有限。
中油總經理李順欽說,貿易戰對於乙烯等石化品的需求影響比較大,但對於中油另外兩大事業油品和天然氣而言,由於國際油價相對穩定,中油獲利得以獲得支撐。
展望明年,由於貿易戰趨於緩和,根據各家研究機構預估,明年國際油價約介於每桶60至65美元區間,與今年前11月平均油價63美元差不多,因此公司獲利應該也不會差太遠。
中油明年度的預算案已經通過行政院核定,法定盈餘為140億元,比今年的164億元略減,不過該案仍需經過立法院審查,預計最後結果還會再高一些。
展望明年,中油董事長歐嘉瑞昨(25)日表示,中油明年度的工作重點除了在工安、環保、核心業務上繼續努力,另外,在探採方面,以及印尼、印度等海外投資案方面,希望能夠尋求突破。
中油為了提升自有油氣比例,持續展開海外油氣探採,獲得不錯成效,像是在澳大利亞普陸浮式LNG(液化天然氣)開發案,分得的第一船LNG今年上個月已經運抵高雄永安港,為中油在油氣探勘上的一大突破。而中油去年取得的美國加州Guardfish礦區也鑽獲油氣,正規劃開發生產計畫中。今年則再取得印尼East Seram探勘礦區 40%工作權益,明年將展開探勘工作。
另外市場傳出中油預計以4.75億美元(約新台幣142億元),購入美國路州海恩斯維爾(Haynesville)頁岩氣礦區三成油氣權益,為台美首次頁岩氣合作,未來中油每年約可分得15億立方米的天然氣,投資期長達35年,預計總收入高達57.6億美元。對此,中油主管昨天未予置評。
隨著環保意識高漲,民眾愈加重視石化產業所衍生之工安與環保問題。由惟原公司專責中油高雄林園廠地下長途管線洩漏檢測系統的專案經理陳建銘表示,中油公司因高雄發生鎮興橋氣爆等工安事故,於1998年3月成立儲運處,統籌全公司長途管線業務及管理,負責建立管線管理制度,自1999年起持續增修訂管線管理相關要點,至2000年9月完成增修訂「長途輸油氣管線管理辦法」及18項管理要點,並集結成冊。爾後仍持續增修訂,至2014年計有31項管線管理相關要點。
台灣總代理商惟原公司-代理德國KROHNE所開發出的LDS洩漏檢測系統軟體,使用擴展型實時瞬態模型(E-RTTM)的技術,經過出廠前的設計檢查和功能測試,該套LDS設備及軟體包括:其洩漏量偵測靈敏度可以達到小於管線輸送量的1%;此次該系統在洩漏點定位準確度;年誤警報次數的可靠度;洩漏發生的反應時間;起、停泵時,系統穩定時間必須不超過五分鐘即可達有效監測等,皆經由中油與國際第三方專業公正機構驗證(德國萊因TUV)完成測試及驗證。
陳建銘進一步表示,一但系統調整完成,該系統就能完全運作。在客戶需求洩漏測試時即可進行洩漏檢測證明系統的性能。目前中油林園廠輸送到大林廠的丙烯管線已測試完工,並通過中油會同德國萊因TUV的盲測測試、以及通過驗證,係台灣第一條通過國際第三方專業公正機構驗證的長途管線洩漏偵測系統。另一條中油大林廠輸送到林園廠的管線,目前由工研院進行技術審核及測試中。
台灣總代理商惟原公司-代理德國KROHNE所開發出的LDS洩漏檢測系統軟體,使用擴展型實時瞬態模型(E-RTTM)的技術,經過出廠前的設計檢查和功能測試,該套LDS設備及軟體包括:其洩漏量偵測靈敏度可以達到小於管線輸送量的1%;此次該系統在洩漏點定位準確度;年誤警報次數的可靠度;洩漏發生的反應時間;起、停泵時,系統穩定時間必須不超過五分鐘即可達有效監測等,皆經由中油與國際第三方專業公正機構驗證(德國萊因TUV)完成測試及驗證。
陳建銘進一步表示,一但系統調整完成,該系統就能完全運作。在客戶需求洩漏測試時即可進行洩漏檢測證明系統的性能。目前中油林園廠輸送到大林廠的丙烯管線已測試完工,並通過中油會同德國萊因TUV的盲測測試、以及通過驗證,係台灣第一條通過國際第三方專業公正機構驗證的長途管線洩漏偵測系統。另一條中油大林廠輸送到林園廠的管線,目前由工研院進行技術審核及測試中。
空污議題發酵,發展電動車成為全球對抗空污的重要綠能產業政策 。面對國家能源轉型關鍵時刻,中油不但已於2014年技轉工研院LTO 負極材料,五年來持續與國內電池業界攜手發展LTO材料與快充電池 ,去年更宣示籌組快充電池國家隊,挺身扮演領頭羊引導角色,力求 善用國家資源,整合建立台灣鋰電池產業鏈,壯大本土電動車與儲能 產業。
2018年五月上旬中油盛大舉辦為期二天的「台灣中油綠能加油站論 壇」,這是國內難得一見的電池產業盛會,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特別 受邀到場站台,官、學、研、及30餘家電池廠商與主要機車業者專家 齊聚一堂。
中油宣稱,在國家面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台灣中油以國營事業 龍頭角色,秉持上承國家政策,外接國際趨勢,橫結能源產業,下展 新創產業,外擴社會責任的理念下,將為台灣能源轉型盡最大的努力 。宣示籌組快充電池「國家隊」,中油將擔綱起「領頭羊」角色。
為支持本土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中油整合國內鋰電池上游材料與鋰 電池製造技術共同發展中油品牌快充電池,並與國內30餘家鋰電池相 關業者及多家機車廠商,共同籌畫未來合作發展方向與商機。中油高 層並公開宣示,中油品牌快充電池預計於2019年6月發表,2020年1月 正式上市。
中油並規畫打造「智慧綠能加油站」,將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儲 能系統、智慧充電/換電系統;配合政府綠能政策目標,擬定分三年 建置充換電站設施,第1年建置160站、第2年390站、第3年450站,三 年達到建置1,000站目標。
惟迄今中油自有品牌快充電池遲遲未見發表之外,充電站建置也步 調緩慢;一年來國內外電動車、儲能及關鍵核心的鋰電池發展百花齊 放,雖然全球電動車、電動船、儲能系統等冒煙、起火安全事件頻傳 ,但大方向趨勢已成;LTO負極材料以其快速充放電、高安全性、超 長循環壽命特性,重獲國內電池業者青睞,積極投入開發LTO快充電 池及相關應用產品。
今年中華汽車率先推出符合快充公規的電動機車,山葉出面籌組「 充電聯盟」,國內充電模式業者力圖反攻,中油的快充電池迎來大好 的發揮舞台。
電池業者呼籲,電動車時代來臨、國家能源轉型,中油都是首當其 衝且責無旁貸,手中握有龐大國家資源的中油,在電動車、儲能產業 發展的風口浪尖,若能加大力度挹注電池「國家隊」,加速推出快充 電池與建置充電站,展現領頭羊的意志與決心,本土電池業者才能無 後顧之憂,攜手共創多贏局面。
2018年五月上旬中油盛大舉辦為期二天的「台灣中油綠能加油站論 壇」,這是國內難得一見的電池產業盛會,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特別 受邀到場站台,官、學、研、及30餘家電池廠商與主要機車業者專家 齊聚一堂。
中油宣稱,在國家面臨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台灣中油以國營事業 龍頭角色,秉持上承國家政策,外接國際趨勢,橫結能源產業,下展 新創產業,外擴社會責任的理念下,將為台灣能源轉型盡最大的努力 。宣示籌組快充電池「國家隊」,中油將擔綱起「領頭羊」角色。
為支持本土電動機車產業發展,中油整合國內鋰電池上游材料與鋰 電池製造技術共同發展中油品牌快充電池,並與國內30餘家鋰電池相 關業者及多家機車廠商,共同籌畫未來合作發展方向與商機。中油高 層並公開宣示,中油品牌快充電池預計於2019年6月發表,2020年1月 正式上市。
中油並規畫打造「智慧綠能加油站」,將建置太陽能發電系統、儲 能系統、智慧充電/換電系統;配合政府綠能政策目標,擬定分三年 建置充換電站設施,第1年建置160站、第2年390站、第3年450站,三 年達到建置1,000站目標。
惟迄今中油自有品牌快充電池遲遲未見發表之外,充電站建置也步 調緩慢;一年來國內外電動車、儲能及關鍵核心的鋰電池發展百花齊 放,雖然全球電動車、電動船、儲能系統等冒煙、起火安全事件頻傳 ,但大方向趨勢已成;LTO負極材料以其快速充放電、高安全性、超 長循環壽命特性,重獲國內電池業者青睞,積極投入開發LTO快充電 池及相關應用產品。
今年中華汽車率先推出符合快充公規的電動機車,山葉出面籌組「 充電聯盟」,國內充電模式業者力圖反攻,中油的快充電池迎來大好 的發揮舞台。
電池業者呼籲,電動車時代來臨、國家能源轉型,中油都是首當其 衝且責無旁貸,手中握有龐大國家資源的中油,在電動車、儲能產業 發展的風口浪尖,若能加大力度挹注電池「國家隊」,加速推出快充 電池與建置充電站,展現領頭羊的意志與決心,本土電池業者才能無 後顧之憂,攜手共創多贏局面。
經濟部工業局去年公告214.5公頃列為閒置土地,經過一年輔導期後,拜台商回台帶動供應鏈在台擴廠之賜,閒置用地積極媒合活化只剩40%土地約88.5公頃尚未使用,活化效果明顯。為減少閒置土地,工業局打算在明年第一季公告第二批閒置土地。
據了解,受貿易戰衝擊,許多台商回台投資,去年經濟部公布214.5公頃閒置土地,若二年未使用將強制拍賣,預計明年9月會公布強制拍賣名單,另外將在明年第一季公布第二批閒置土地,同樣會在公告後進入二年內輔導期,若未使用同樣會進行強制拍賣,推估第二波僅剩20公頃。
根據工業局統計,過往圈地未開發許多是傳統產業,圈地前五名是燁輝、中纖、正新、振鋒、中油等,其中燁輝、中纖均閒置超過十年。
工業局副局長楊伯耕說,當初業者取得工業區土地,當時就有簽訂相關切結書,必須在二年內完成建廠使用,否則將「照價買回」,後來因法令修改後,改由產創條例來解釋,只要是認定閒置土地進入強制拍賣,將會把閒置土地讓給有需求的業者使用。
楊伯耕指出,經過清查,第一批公告閒置土地,60%土地已經開始使用,包含取得工廠登記的有1.5公頃,建廠中有38.3公頃,規劃明年建廠的有86.2公頃,只要明年9月底前規劃建廠50%,就能免於土地被強制拍賣。
至於剩下40%閒置土地約88.5公頃,工業局會積極輔導,請廠商自行租售或使用。若超過明年926大限(9月26日屆期),最高處以公告地價10%罰鍰並限期改善,若沒改善就會進入公開強制拍賣。
經濟部補充,去年公布的閒置土地是多年未開發的區域,不乏超過10年仍未開發,因此公布才會出現200多公頃,已經依程序逐筆通知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陳述意見,這項程序正在進行中。
據了解,受貿易戰衝擊,許多台商回台投資,去年經濟部公布214.5公頃閒置土地,若二年未使用將強制拍賣,預計明年9月會公布強制拍賣名單,另外將在明年第一季公布第二批閒置土地,同樣會在公告後進入二年內輔導期,若未使用同樣會進行強制拍賣,推估第二波僅剩20公頃。
根據工業局統計,過往圈地未開發許多是傳統產業,圈地前五名是燁輝、中纖、正新、振鋒、中油等,其中燁輝、中纖均閒置超過十年。
工業局副局長楊伯耕說,當初業者取得工業區土地,當時就有簽訂相關切結書,必須在二年內完成建廠使用,否則將「照價買回」,後來因法令修改後,改由產創條例來解釋,只要是認定閒置土地進入強制拍賣,將會把閒置土地讓給有需求的業者使用。
楊伯耕指出,經過清查,第一批公告閒置土地,60%土地已經開始使用,包含取得工廠登記的有1.5公頃,建廠中有38.3公頃,規劃明年建廠的有86.2公頃,只要明年9月底前規劃建廠50%,就能免於土地被強制拍賣。
至於剩下40%閒置土地約88.5公頃,工業局會積極輔導,請廠商自行租售或使用。若超過明年926大限(9月26日屆期),最高處以公告地價10%罰鍰並限期改善,若沒改善就會進入公開強制拍賣。
經濟部補充,去年公布的閒置土地是多年未開發的區域,不乏超過10年仍未開發,因此公布才會出現200多公頃,已經依程序逐筆通知土地所有權人及利害關係人陳述意見,這項程序正在進行中。
中美貿易談判再陷僵局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震盪走跌,中油、台塑化宣布國內各式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各調降0.2元;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4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4.8元。
此外,台塑化9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4.6元。
市場等待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的決議,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月原油期貨12月5日收盤持平為每桶58.43美元;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Futures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上漲0.6%,每桶63.39美元。
研究機構推估,202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外的原油產量約將年增226萬桶/日,將創下歷來最大年度增長,考驗OPEC平衡油市的能力。其中,美國、挪威、巴西與加拿大產油預估分別增長109萬桶/日、52.7萬桶/日、45.9萬桶/日、24.4萬桶/日。
分析師指出,2019年布蘭特原油價格大多接近60美元,低於去年平均值,但未回測2015、2016年每桶不到40美元低點。伊拉克表態支持擴大石油減產事宜,有助減輕原油供過於求的憂慮。
不過,OPEC減產不是想大幅推高油價,而是要安撫市場,支撐明年上半油市,屬防衛性行動,確保油價能維持每桶60美元以上。全球景氣表現仍為追蹤關鍵。
此外,台塑化9日凌晨1時起參考零售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3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4.6元。
市場等待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會議的決議,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1月原油期貨12月5日收盤持平為每桶58.43美元;歐洲ICE期貨交易所(ICEFuturesEurope)近月布蘭特原油上漲0.6%,每桶63.39美元。
研究機構推估,2020年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外的原油產量約將年增226萬桶/日,將創下歷來最大年度增長,考驗OPEC平衡油市的能力。其中,美國、挪威、巴西與加拿大產油預估分別增長109萬桶/日、52.7萬桶/日、45.9萬桶/日、24.4萬桶/日。
分析師指出,2019年布蘭特原油價格大多接近60美元,低於去年平均值,但未回測2015、2016年每桶不到40美元低點。伊拉克表態支持擴大石油減產事宜,有助減輕原油供過於求的憂慮。
不過,OPEC減產不是想大幅推高油價,而是要安撫市場,支撐明年上半油市,屬防衛性行動,確保油價能維持每桶60美元以上。全球景氣表現仍為追蹤關鍵。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5)日將於行政院會拍板,第五代行動通訊(5G)中4800-4900MHz將作為專頻專網使用,並即日起開放企業或公、私團體申請實驗用,預計最快在2021年開放專頻專網執照申請,確立5G實驗先行原則。
行政院政委龔明鑫、吳政忠昨日連袂在行政院說明「5G頻譜政策與專網發展事宜」。
吳政忠表示,今天院會通過後即開放申請專網實驗,預計2023年,再進行第二波商用頻譜釋照。
吳政忠表示,日前向蘇揆報告後,蘇揆拍板將專網頻段規劃在4800-4900MHz,提供給需要的企業、公部門與非營利團體申請用於實驗,實驗成功可行後,預計最快2021年或2022年開放專網執照申請。
不過,據業者透露,此次政府釋出的專網頻段之設備並不成熟。
吳政忠說,5G會規劃專頻專網,主因是電信公司推動的5G頻段集中在3.5GHz,但世界各國都在爭先開發5G未來新應用,單靠電信公司發展是來不及的,若有專網,可讓企業就其經營內容進行試驗。
吳政忠表示,5G專頻專網不若商用頻段是在全台使用,而是特定區域,藉由5G發展出的新產業應用,不需要買下全台灣特定的頻段,所以在未來專網費用制定,會考量涵蓋的面積與人口,作為先驅,成功後再擴大。
龔明鑫說明,5G專頻專網頻段規劃後,企業、公部門等需要的單位,隨時可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成果不錯就可直接釋照,不必進行移頻,讓作業更單純、順利,至於專網成本,也會進行單位成本考量。
至於哪些對象可以申請5G專網來實驗?政委龔明鑫表示,目前已有台積電、日月光、台塑、中油、鴻海、三軍總醫院等皆表達專網需求。
行政院將規劃出專網頻段後,企業自己有能力可自行申請、建置,也可委託系統業者建置,委託的對象當然也包含電信商。
龔明鑫強調,這次畫出專網頻譜,主要是要讓參與首波釋照的電信商清楚頻譜規劃,以便投標時評估可投多少金額,針對公部門或公益性質的專頻的申請,可合理調降費用,甚至考慮免除費用。
行政院政委龔明鑫、吳政忠昨日連袂在行政院說明「5G頻譜政策與專網發展事宜」。
吳政忠表示,今天院會通過後即開放申請專網實驗,預計2023年,再進行第二波商用頻譜釋照。
吳政忠表示,日前向蘇揆報告後,蘇揆拍板將專網頻段規劃在4800-4900MHz,提供給需要的企業、公部門與非營利團體申請用於實驗,實驗成功可行後,預計最快2021年或2022年開放專網執照申請。
不過,據業者透露,此次政府釋出的專網頻段之設備並不成熟。
吳政忠說,5G會規劃專頻專網,主因是電信公司推動的5G頻段集中在3.5GHz,但世界各國都在爭先開發5G未來新應用,單靠電信公司發展是來不及的,若有專網,可讓企業就其經營內容進行試驗。
吳政忠表示,5G專頻專網不若商用頻段是在全台使用,而是特定區域,藉由5G發展出的新產業應用,不需要買下全台灣特定的頻段,所以在未來專網費用制定,會考量涵蓋的面積與人口,作為先驅,成功後再擴大。
龔明鑫說明,5G專頻專網頻段規劃後,企業、公部門等需要的單位,隨時可和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申請,成果不錯就可直接釋照,不必進行移頻,讓作業更單純、順利,至於專網成本,也會進行單位成本考量。
至於哪些對象可以申請5G專網來實驗?政委龔明鑫表示,目前已有台積電、日月光、台塑、中油、鴻海、三軍總醫院等皆表達專網需求。
行政院將規劃出專網頻段後,企業自己有能力可自行申請、建置,也可委託系統業者建置,委託的對象當然也包含電信商。
龔明鑫強調,這次畫出專網頻譜,主要是要讓參與首波釋照的電信商清楚頻譜規劃,以便投標時評估可投多少金額,針對公部門或公益性質的專頻的申請,可合理調降費用,甚至考慮免除費用。
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設5G專網專頻,專網頻譜落在4.8 GHz至4.9G Hz,將「實驗先行」,行政院會5日拍板後即開放申請。未來企業或 公部門、非營利團體均可申請專網實驗,最快2021年開放正式執照。 據悉,包含台積電、日月光、台塑、中油、鴻海、三軍總醫院等,均 已表達有5G專網專頻需求,正評估自建並維運5G專網。
5G第一波釋照10日開始競標,行政院會5日將核定「5G頻譜政策與 專網發展報告」,讓電信業了解5G頻譜政策,以利業者計算競標成本 。政院並規劃第二波5G商用頻譜釋照在2023年,釋出4.4∼5GHz頻段 200MHz頻寬,5G專網頻譜頻寬100MHz。
對於5G專頻取得成本,電信業主張應與競標取得商用頻譜成本相當 ,以免取得頻譜資源的不公平競爭。
但行政院政委吳政忠強調,專網頻譜和商用頻譜使用範圍不同,專 網頻譜是產業自己場域,商用頻譜是全國性,因此企業專網「不會那 麼貴」,未來會按訊號覆蓋面積、使用人口數依比例計算;而實驗階 段暫不收費。
政委龔明鑫也說,電信業者認為專網不能免費,未來政府會有專網 收費制度,也會進行單位成本考量,但若是偏鄉或公部門申請5G專網 ,也許費用會很低,甚至不收費。
吳政忠指出,行政院會拍板後,企業或公部門可立即向通傳會(N CC)申請進行專網實驗,一般從實驗到真正使用需一、二年,實驗若 成功,2021年或2022年就可開放申請正式執照,直接換照。
至於5G為何需要專網專頻?吳政忠說,主要是電信公司推動5G頻段 集中在3.5GHz,但世界各國都在爭先開發5G未來新應用,單靠電信公 司發展來不及,若有專網,可讓企業就其經營內容進行試驗。
至於哪些對象可申請5G專網,龔明鑫表示,企業若自己有能力,可 自行申請、建置,或自行委託系統業者建置,委託對象可以是電信商 。他說,技術概念驗證(PoC)的申請實驗階段,可先申請一年、再 展延一年,商業模式驗證(PoB)則可申請半年、再展延半年。
5G第一波釋照10日開始競標,行政院會5日將核定「5G頻譜政策與 專網發展報告」,讓電信業了解5G頻譜政策,以利業者計算競標成本 。政院並規劃第二波5G商用頻譜釋照在2023年,釋出4.4∼5GHz頻段 200MHz頻寬,5G專網頻譜頻寬100MHz。
對於5G專頻取得成本,電信業主張應與競標取得商用頻譜成本相當 ,以免取得頻譜資源的不公平競爭。
但行政院政委吳政忠強調,專網頻譜和商用頻譜使用範圍不同,專 網頻譜是產業自己場域,商用頻譜是全國性,因此企業專網「不會那 麼貴」,未來會按訊號覆蓋面積、使用人口數依比例計算;而實驗階 段暫不收費。
政委龔明鑫也說,電信業者認為專網不能免費,未來政府會有專網 收費制度,也會進行單位成本考量,但若是偏鄉或公部門申請5G專網 ,也許費用會很低,甚至不收費。
吳政忠指出,行政院會拍板後,企業或公部門可立即向通傳會(N CC)申請進行專網實驗,一般從實驗到真正使用需一、二年,實驗若 成功,2021年或2022年就可開放申請正式執照,直接換照。
至於5G為何需要專網專頻?吳政忠說,主要是電信公司推動5G頻段 集中在3.5GHz,但世界各國都在爭先開發5G未來新應用,單靠電信公 司發展來不及,若有專網,可讓企業就其經營內容進行試驗。
至於哪些對象可申請5G專網,龔明鑫表示,企業若自己有能力,可 自行申請、建置,或自行委託系統業者建置,委託對象可以是電信商 。他說,技術概念驗證(PoC)的申請實驗階段,可先申請一年、再 展延一年,商業模式驗證(PoB)則可申請半年、再展延半年。
中油上下游對最大宗基本原料乙烯的明年計價公式協商底定,雙方達成小幅修改的共識,由於石油腦成本和乙烯現貨行情兩個區塊所占比重不變,在需求看淡、供應增加等情勢下,有利台聚 (1304)等近十家下游業者控制進料成本。
中油主管表示,今年初以來,受到美中貿易磨擦擴大影響,加上中國內需市場轉弱,整體石化品市場從上游的乙烯到下游衍生品如聚乙烯 (PE)樹脂需求明顯萎縮,行情大不如往年。
在看淡明年石化市場景氣下,針對明年乙烯原料計價公式調整立場,中油是以不虧損為原則,至於下游則提出延續今年公式的期望。
雙方歷經兩個多月來協商,就公式內容的三大區塊包括石油腦成本、現貨行情變化和亞洲地區合約價等,只針對後者進行局部修改。
其中,石油腦生產成本和亞洲原料現貨行情各占計價公式43%、27%的比重維持不變;而占計價公式30%的亞洲平均合約價區塊,略為調高韓國合約價的比重,至於其他區域比重同步下降。此一新原料計價公式將於明年1月初上路。
法人表示,分析中油上下游新版的乙烯計價公式,由於石油腦生產成本比照今年所占的計價比重,在美中兩大經濟體GDP下修的情況下,勢必影響原油需求,進而使得石油腦處於易跌難漲格局,有利下游各石化廠進料成本獲得控制。
中油主管表示,今年初以來,受到美中貿易磨擦擴大影響,加上中國內需市場轉弱,整體石化品市場從上游的乙烯到下游衍生品如聚乙烯 (PE)樹脂需求明顯萎縮,行情大不如往年。
在看淡明年石化市場景氣下,針對明年乙烯原料計價公式調整立場,中油是以不虧損為原則,至於下游則提出延續今年公式的期望。
雙方歷經兩個多月來協商,就公式內容的三大區塊包括石油腦成本、現貨行情變化和亞洲地區合約價等,只針對後者進行局部修改。
其中,石油腦生產成本和亞洲原料現貨行情各占計價公式43%、27%的比重維持不變;而占計價公式30%的亞洲平均合約價區塊,略為調高韓國合約價的比重,至於其他區域比重同步下降。此一新原料計價公式將於明年1月初上路。
法人表示,分析中油上下游新版的乙烯計價公式,由於石油腦生產成本比照今年所占的計價比重,在美中兩大經濟體GDP下修的情況下,勢必影響原油需求,進而使得石油腦處於易跌難漲格局,有利下游各石化廠進料成本獲得控制。
中油宣布,公司參與澳大利亞普陸浮式液化天然氣開發案(Prelu de FLNG Project)分得之第一船液化天然氣(LNG),已於日前運抵 高雄永安港。14日在中油大樓13樓圓弧廳舉辦普陸案首船液化天然氣 抵台「運氣臨門」典禮,慶祝首次達成參與礦區開發自產自提液化天 然氣成果,展現長期推動「分散氣源、多元布局」,穩定供應國內天 然氣的決心。
在政府新南向及潔淨能源政策的驅動下,澳大利亞於108年名列台 灣第二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且為中油油氣探採目標國家之一。
中油表示,普陸液化天然氣開發案位於西澳布魯姆(Broome)東北 方475公里處,其浮式液化天然氣船結合天然氣接收、處理、分離、 液化、儲存及輸出等作業於一船,是世界最大的浮式液化天然氣(F LNG)計畫。
普陸液化天然氣開發案經營人為荷蘭殼牌(SHELL)公司,中油於 102年參與該案,其他合作公司包括日本INPEX及韓國KOGAS公司。
普陸氣田自107年12月開井生產後,第一船凝結油、液化天然氣及 液化石油氣分別於108年3月、6月及7月啟運。中油分得第一船液化天 然氣於11月5日由浮式液化天然氣船完成裝船啟運,11月12日運抵高 雄永安港。
中油強調,依參加比例(5%),110年進入生產高峰期,預估每年 約可分得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凝結油合計約280萬桶油當量, 普陸案將能有效提高中油自有油氣占比約1%,可自107年2.17%逐年 提高至110年3.43%。未來將持續於具油氣潛能國家及地區,積極拓 展油氣探採業務。
中油日前即宣布,與澳洲Lion Energy公司正式簽署印尼East Ser am探勘礦區轉讓協議,取得該礦區40%工作權益後,雙方再簽署聯合 經營合約,將在印尼展開油氣探勘工作,新南向政策再現具體成果, 也期待未來能鑽探出具開發價值的油氣藏,提升國家能源穩定供應能 力。
中油在印尼山加油氣田權益合約已屆滿,累計獲利約5億美元;探 勘成功的厄瓜多16、17號礦區,至今年8月亦獲利5.54億及9,153萬美 元。
在政府新南向及潔淨能源政策的驅動下,澳大利亞於108年名列台 灣第二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且為中油油氣探採目標國家之一。
中油表示,普陸液化天然氣開發案位於西澳布魯姆(Broome)東北 方475公里處,其浮式液化天然氣船結合天然氣接收、處理、分離、 液化、儲存及輸出等作業於一船,是世界最大的浮式液化天然氣(F LNG)計畫。
普陸液化天然氣開發案經營人為荷蘭殼牌(SHELL)公司,中油於 102年參與該案,其他合作公司包括日本INPEX及韓國KOGAS公司。
普陸氣田自107年12月開井生產後,第一船凝結油、液化天然氣及 液化石油氣分別於108年3月、6月及7月啟運。中油分得第一船液化天 然氣於11月5日由浮式液化天然氣船完成裝船啟運,11月12日運抵高 雄永安港。
中油強調,依參加比例(5%),110年進入生產高峰期,預估每年 約可分得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凝結油合計約280萬桶油當量, 普陸案將能有效提高中油自有油氣占比約1%,可自107年2.17%逐年 提高至110年3.43%。未來將持續於具油氣潛能國家及地區,積極拓 展油氣探採業務。
中油日前即宣布,與澳洲Lion Energy公司正式簽署印尼East Ser am探勘礦區轉讓協議,取得該礦區40%工作權益後,雙方再簽署聯合 經營合約,將在印尼展開油氣探勘工作,新南向政策再現具體成果, 也期待未來能鑽探出具開發價值的油氣藏,提升國家能源穩定供應能 力。
中油在印尼山加油氣田權益合約已屆滿,累計獲利約5億美元;探 勘成功的厄瓜多16、17號礦區,至今年8月亦獲利5.54億及9,153萬美 元。
台灣中油昨(14)日舉辦普陸案首船液化天然氣抵台「運氣臨門」典禮,慶祝中油首次達成參與礦區開發自產自提液化天然氣成果,展現長期推動「分散氣源、多元布局」,穩定供應國內天然氣的決心。
中油參與澳大利亞普陸浮式液化天然氣開發案分得的第一船液化天然氣(LNG)日前運抵高雄永安港,昨天舉行運氣臨門典禮。
普陸液化天然氣開發案位於西澳布魯姆(Broome)東北方475公里處,其浮式液化天然氣船結合天然氣接收、處理、分離、液化、儲存及輸出等作業於一船,是世界最大的浮式液化天然氣(FLNG)計畫。普陸液化天然氣開發案經營人為荷蘭殼牌(SHELL)公司,中油於2013年參與該案,其他合作公司包括日本INPEX及南韓KOGAS公司。
普陸氣田自2018年12月開井生產後,第一船凝結油、液化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分別於今年3月、6月及7月啟運。中油分得第一船液化天然氣於11月5日由浮式液化天然氣船完成裝船啟運,11月12日運抵高雄永安港。
中油依參加比率5%,在2021年進入生產高峰期時,預估每年約可分得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凝結油合計約280萬桶油當量,普陸案將能有效提高自有油氣占比約1%,預期將自2018年的2.17%,逐年提高至2021年的3.43%。
在政府新南向及潔淨能源政策的驅動下,澳大利亞於2019年名列台灣第二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且為中油油氣探採目標國家之ㄧ。中油指出,未來將持續於具油氣潛能國家及地區積極拓展油氣探採業務,期能擴增自有油源,穩定能源供應,持續提供國人高效能、高品質的能源服務。
中油參與澳大利亞普陸浮式液化天然氣開發案分得的第一船液化天然氣(LNG)日前運抵高雄永安港,昨天舉行運氣臨門典禮。
普陸液化天然氣開發案位於西澳布魯姆(Broome)東北方475公里處,其浮式液化天然氣船結合天然氣接收、處理、分離、液化、儲存及輸出等作業於一船,是世界最大的浮式液化天然氣(FLNG)計畫。普陸液化天然氣開發案經營人為荷蘭殼牌(SHELL)公司,中油於2013年參與該案,其他合作公司包括日本INPEX及南韓KOGAS公司。
普陸氣田自2018年12月開井生產後,第一船凝結油、液化天然氣及液化石油氣分別於今年3月、6月及7月啟運。中油分得第一船液化天然氣於11月5日由浮式液化天然氣船完成裝船啟運,11月12日運抵高雄永安港。
中油依參加比率5%,在2021年進入生產高峰期時,預估每年約可分得液化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及凝結油合計約280萬桶油當量,普陸案將能有效提高自有油氣占比約1%,預期將自2018年的2.17%,逐年提高至2021年的3.43%。
在政府新南向及潔淨能源政策的驅動下,澳大利亞於2019年名列台灣第二大液化天然氣進口國,且為中油油氣探採目標國家之ㄧ。中油指出,未來將持續於具油氣潛能國家及地區積極拓展油氣探採業務,期能擴增自有油源,穩定能源供應,持續提供國人高效能、高品質的能源服務。
中國信託12日攜手中油推出「中油Pay」,首度公開亮相的中信銀副董詹庭禎化身代言人,報三大佳音並分享自身使用經驗,他說「中油Pay」下載後,加油時不必再帶卡、一指搞定。第二,回饋率史上最高,達8.8%,其中5%是現金回饋;第三,可抽LEXUS汽車、Applewatch等。中信銀預估,目前中信銀中油聯名卡流通卡數達100萬張、中油VIP會員數達600萬人,半年內「中油Pay」可衝到百萬下載量。
詹庭禎指出,台灣行動支付市場快速成長,目前已有近四成消費者有行動支付使用經驗,「中油Pay」是交通事業首創的APP,雙方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開發,大家在使用這個APP時,人在車上就可付款、卡不用離開身邊,安全性高,且一下載後什麼資訊都有,不管是92、95、98的油價都有,還可查停車位狀況、eTag儲值金額等等,把所有加油與行車需要資訊都結合了。
中油董事長歐嘉瑞表示,政府有2025年行動支付普及率要達90%的目標,中油率先響應。「中油Pay」是國內首創的交通加油支付服務軟體,代表加油站行動支付又跨出一大步,目前中油在全台共613個直營店、95個加盟站都已經加入行動支付中油Pay,目前累積已逾600萬VIP會員。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個金產品總處總處長暨資深副總經理林蕙君指出,中油聯名卡目前是中信銀聯名卡中發卡量第二大,僅次於Linepay聯名卡的290萬張(信用卡約145萬張)總流通卡數達100萬張、過去六個月的動卡率達七成,單卡平均月消費金額可達7,000元、其中加油消費約在2、3,000元,「中油Pay」上路後,預計半年內目標綁定100萬戶。
林蕙君指出,到2020年3月31日止前先儲值再加油最高回饋可達8.8%,包括5%現金回饋、3.8%點數回饋,且沒有上限。不過,中油卡本身有1萬元的儲值上限,而2020年4月1日後,回饋率也可達2.9%。中油聯名卡卡友只要綁定並儲值,到中油加油站使用「中油Pay」一鍵支付,可同時累積儲值紅利金、中油VIP點數、中信紅利點數,該APP整合中油會員點數、中信紅利點數,可讓點數分享、轉贈和合併點數,讓點數有更多使用價值。
詹庭禎指出,台灣行動支付市場快速成長,目前已有近四成消費者有行動支付使用經驗,「中油Pay」是交通事業首創的APP,雙方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來開發,大家在使用這個APP時,人在車上就可付款、卡不用離開身邊,安全性高,且一下載後什麼資訊都有,不管是92、95、98的油價都有,還可查停車位狀況、eTag儲值金額等等,把所有加油與行車需要資訊都結合了。
中油董事長歐嘉瑞表示,政府有2025年行動支付普及率要達90%的目標,中油率先響應。「中油Pay」是國內首創的交通加油支付服務軟體,代表加油站行動支付又跨出一大步,目前中油在全台共613個直營店、95個加盟站都已經加入行動支付中油Pay,目前累積已逾600萬VIP會員。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個金產品總處總處長暨資深副總經理林蕙君指出,中油聯名卡目前是中信銀聯名卡中發卡量第二大,僅次於Linepay聯名卡的290萬張(信用卡約145萬張)總流通卡數達100萬張、過去六個月的動卡率達七成,單卡平均月消費金額可達7,000元、其中加油消費約在2、3,000元,「中油Pay」上路後,預計半年內目標綁定100萬戶。
林蕙君指出,到2020年3月31日止前先儲值再加油最高回饋可達8.8%,包括5%現金回饋、3.8%點數回饋,且沒有上限。不過,中油卡本身有1萬元的儲值上限,而2020年4月1日後,回饋率也可達2.9%。中油聯名卡卡友只要綁定並儲值,到中油加油站使用「中油Pay」一鍵支付,可同時累積儲值紅利金、中油VIP點數、中信紅利點數,該APP整合中油會員點數、中信紅利點數,可讓點數分享、轉贈和合併點數,讓點數有更多使用價值。
中油與中國信託「強強聯手」,繼先前合作發行聯名卡,昨(12)日再攜手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中油Pay」,提供加油顧客行動支付新選擇。
因應行動支付的時代潮流,並響應政府推動行動支付政策,中油去年起陸續開放加油站使用NFC行動支付服務,昨天再與中國信託合作,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中油Pay」,並正式上線啟用,只要在手機下載「中油Pay」App並綁定中國信託發行的中油聯名卡,到全台613家自營加油站以及近95家加盟加油站,就可直接使用行動支付。
「中油Pay」並整合中油會員卡及儲值卡等功能,消費者不必攜帶卡片即可加油,還可查詢停車資訊、即時油價及自動儲值eTag通行費等,消費者可一手掌握智慧交通生活,全台走透透。「中油Pay」昨天舉行上市記者會,中油董事長歐嘉瑞、中信銀副董事長詹庭禎共同宣布App上線。
歐嘉瑞表示,「中油Pay」是國內首創的交通加油支付服務軟體,代表加油站行動支付跨出一大步,除目前可上線的加油站,未來會擴大範圍到自助加油及其他加盟站。
消費者可下載「中油Pay」App。Android系統手機用戶可至「Google Play商店」,蘋果iOS系統用戶可進入「App Store」搜尋「中油Pay」下載。各上線加油站的文宣也附有QR Code掃瞄下載。
為鼓勵民眾入站加油前「先行下載、即時體驗」,中油指出,凡下載App並註冊成為中油行動會員,即贈送中油VIP點數5,000點,並加贈50元洗可麗洗衣精優惠折價券。在「先儲值再加油」方面,使用中油聯名卡線上儲值行動捷利卡,最高可享8.8%回饋,含行動捷利卡5%及中信紅利點數最高三倍(0.8%),加油消費再享中油VIP點數三倍送,交易還可參加抽獎,包含Lexus百萬名車、Apple watch及最高500元加油優惠券等。
因應行動支付的時代潮流,並響應政府推動行動支付政策,中油去年起陸續開放加油站使用NFC行動支付服務,昨天再與中國信託合作,推出自有行動支付工具「中油Pay」,並正式上線啟用,只要在手機下載「中油Pay」App並綁定中國信託發行的中油聯名卡,到全台613家自營加油站以及近95家加盟加油站,就可直接使用行動支付。
「中油Pay」並整合中油會員卡及儲值卡等功能,消費者不必攜帶卡片即可加油,還可查詢停車資訊、即時油價及自動儲值eTag通行費等,消費者可一手掌握智慧交通生活,全台走透透。「中油Pay」昨天舉行上市記者會,中油董事長歐嘉瑞、中信銀副董事長詹庭禎共同宣布App上線。
歐嘉瑞表示,「中油Pay」是國內首創的交通加油支付服務軟體,代表加油站行動支付跨出一大步,除目前可上線的加油站,未來會擴大範圍到自助加油及其他加盟站。
消費者可下載「中油Pay」App。Android系統手機用戶可至「Google Play商店」,蘋果iOS系統用戶可進入「App Store」搜尋「中油Pay」下載。各上線加油站的文宣也附有QR Code掃瞄下載。
為鼓勵民眾入站加油前「先行下載、即時體驗」,中油指出,凡下載App並註冊成為中油行動會員,即贈送中油VIP點數5,000點,並加贈50元洗可麗洗衣精優惠折價券。在「先儲值再加油」方面,使用中油聯名卡線上儲值行動捷利卡,最高可享8.8%回饋,含行動捷利卡5%及中信紅利點數最高三倍(0.8%),加油消費再享中油VIP點數三倍送,交易還可參加抽獎,包含Lexus百萬名車、Apple watch及最高500元加油優惠券等。
9月油價、塑化行情趨緩,中油單月自結獲利僅17億元,惟加計前 8月因天然氣收益進補及折舊會計準則利益回沖,累計前三季自結獲 利達361億元,以1,300億股本計算,每股稅前盈餘2.78元。前三季獲 利達成率持續拉高至220%。
10月乙烯等石化上游原料因供給增加,價格明顯下挫,壓抑收益動 能,惟近期乙烯報價止跌反彈,中油也將進行年度歲修,有利乙烯等 石化原料報價支撐力道。以當前產業、市況條件來看,推估油價約在 55∼60美元區間震盪,中油全年獲利可望突破400億元水準。
雖然今年受制景氣趨緩,油價、塑化行情聯袂受阻,但中油天然氣 獲利貢獻比重已逾4成,而轉投資事業也維持每年約20餘億收益貢獻 。
此外,今年依國際會計準則的「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規定」檢查折 舊辦法,也使今年盈餘增加。
中油明年度預算也出爐,目前暫定以61美元推算每桶油價,比今年 的65美元稍低,預計獲利目標約145億元。投資方面,中油持續推動 包括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天然氣台中廠二期、高雄洲際二期等七大投 資,合計總投資規模1,721.44億元。
另考量天然氣儲備實力擴充需求及航運運輸環保升級,中油規劃新 增天然氣事業部台中廠三期投資及成品油輪新建計畫,合計九大計畫 投資規模逾1,910億元,建置時程從105到115年。
10月乙烯等石化上游原料因供給增加,價格明顯下挫,壓抑收益動 能,惟近期乙烯報價止跌反彈,中油也將進行年度歲修,有利乙烯等 石化原料報價支撐力道。以當前產業、市況條件來看,推估油價約在 55∼60美元區間震盪,中油全年獲利可望突破400億元水準。
雖然今年受制景氣趨緩,油價、塑化行情聯袂受阻,但中油天然氣 獲利貢獻比重已逾4成,而轉投資事業也維持每年約20餘億收益貢獻 。
此外,今年依國際會計準則的「不動產、廠房及設備規定」檢查折 舊辦法,也使今年盈餘增加。
中油明年度預算也出爐,目前暫定以61美元推算每桶油價,比今年 的65美元稍低,預計獲利目標約145億元。投資方面,中油持續推動 包括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天然氣台中廠二期、高雄洲際二期等七大投 資,合計總投資規模1,721.44億元。
另考量天然氣儲備實力擴充需求及航運運輸環保升級,中油規劃新 增天然氣事業部台中廠三期投資及成品油輪新建計畫,合計九大計畫 投資規模逾1,910億元,建置時程從105到115年。
國內上市公司或大企業製程用水、鍋爐冷卻水,使用再生水將有愈來愈多的趨勢!
繼鳳山再生水廠,供應中鋼與中鋁等二家公司後,台南永康再生水廠計畫供應台積電、聯電及群創等三家廠商,高雄臨海再生水廠計畫供應中鋼、中油、中石化及李長榮等大廠,讓再生水成為廠商工業用水之後的第二水源。
為因應廠商未來再生水需求,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及地方政府共同合作,共投入172億元,分別在台中、台南及高雄,推動八座再生水示範廠,預估2024年前的每日再生水供應量,可由目前4.5萬噸,大幅增至27.6萬噸。
至於未來再生水廠計畫,政府還評估包括桃園北區污水廠、高雄楠梓及岡山橋頭污水廠等三處興建再生水案,一旦定案,還可擴大國內再生水的供水量。
高雄鳳山再生水廠分二期投資30.06億元,一期工程,2018年8月完成供水,每日2.5萬噸再生水,2019年8月完成增供至每日4.5萬噸再生水;其中,高雄臨海工業區廠商,包括中鋼4.4萬噸及中鋁1,000噸。
高雄臨海再生水示範廠投資45.56億元,規畫每日供水3.3萬噸再生水,目前已興建中,預定2022年1月完工,未來供應中鋼每日2萬噸、中油每日1萬噸、中石化每日1,000噸、李長榮科技每日800噸,及李長榮每日1,200噸再生水,每度水價19.28元。
政府計畫投資25.75億元,興建台南永康再生水廠,每日供水量1.55萬噸,今年3月27日動工興建後,預定2021年先供應再生水每日8,000噸,2023年供水量增至每日1.55萬噸,包括南科的台積電、聯電及群創等三家科技大廠有意採用永康再生水。
至於預算經費44.5億元的台灣安平再生水廠,預定11月將辦理統包案公告招標,將甄選廠商興建,2022年6月先供應再生水每日1萬噸,2024年6月再增至每日3.75萬噸。據悉,南科某家國際知名大廠有意願採用安平廠的再生水。
台中福田再生水廠計畫投資逾43億元,規劃每日供水10.5萬噸再生水,預定2024年完工供水,目前已計畫辦理用水契約與水價協商作業,中龍鋼鐵有意使用每日5.8萬噸再生水。
另規劃中的台中豐原再生水廠,每日供應2萬噸再生水,及投資8.79億元的水湳再生水廠,每日1萬噸再生水,計畫供應中科后里園區及中科台中園區廠商。
繼鳳山再生水廠,供應中鋼與中鋁等二家公司後,台南永康再生水廠計畫供應台積電、聯電及群創等三家廠商,高雄臨海再生水廠計畫供應中鋼、中油、中石化及李長榮等大廠,讓再生水成為廠商工業用水之後的第二水源。
為因應廠商未來再生水需求,內政部營建署、經濟部水利署及地方政府共同合作,共投入172億元,分別在台中、台南及高雄,推動八座再生水示範廠,預估2024年前的每日再生水供應量,可由目前4.5萬噸,大幅增至27.6萬噸。
至於未來再生水廠計畫,政府還評估包括桃園北區污水廠、高雄楠梓及岡山橋頭污水廠等三處興建再生水案,一旦定案,還可擴大國內再生水的供水量。
高雄鳳山再生水廠分二期投資30.06億元,一期工程,2018年8月完成供水,每日2.5萬噸再生水,2019年8月完成增供至每日4.5萬噸再生水;其中,高雄臨海工業區廠商,包括中鋼4.4萬噸及中鋁1,000噸。
高雄臨海再生水示範廠投資45.56億元,規畫每日供水3.3萬噸再生水,目前已興建中,預定2022年1月完工,未來供應中鋼每日2萬噸、中油每日1萬噸、中石化每日1,000噸、李長榮科技每日800噸,及李長榮每日1,200噸再生水,每度水價19.28元。
政府計畫投資25.75億元,興建台南永康再生水廠,每日供水量1.55萬噸,今年3月27日動工興建後,預定2021年先供應再生水每日8,000噸,2023年供水量增至每日1.55萬噸,包括南科的台積電、聯電及群創等三家科技大廠有意採用永康再生水。
至於預算經費44.5億元的台灣安平再生水廠,預定11月將辦理統包案公告招標,將甄選廠商興建,2022年6月先供應再生水每日1萬噸,2024年6月再增至每日3.75萬噸。據悉,南科某家國際知名大廠有意願採用安平廠的再生水。
台中福田再生水廠計畫投資逾43億元,規劃每日供水10.5萬噸再生水,預定2024年完工供水,目前已計畫辦理用水契約與水價協商作業,中龍鋼鐵有意使用每日5.8萬噸再生水。
另規劃中的台中豐原再生水廠,每日供應2萬噸再生水,及投資8.79億元的水湳再生水廠,每日1萬噸再生水,計畫供應中科后里園區及中科台中園區廠商。
媒體報導中油油栓車於10月22日晚間為台灣虎航執行加油任務時,因加油員未依航空加油標準作業程序(SOP)操作發生油料滴落情形,中油表示,該事件已確認是人為疏失,29日給予加油員記1大過2小過、經理記1小過之重懲;另已訂定精進方案提報經濟部,避免重蹈覆轍。
依據調查結果,該事件係加油員駕駛油栓車停至定位後,未依SOP作業擅自移動油栓車導致油料滴落情形發生。中油經初步瞭解原因後,當晚即以電話通報桃園機場航務處,並於次(23)日會同台灣虎航確認係人為疏失造成。
中油指出,公司對此深表歉意,除並於桃園機場航務處召開會議時報告外,另已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針對人為疏失懲處部分,29日初步經「獎懲案件審議小組」決議從嚴處分,給予加油員記1大過2小過、經理記1小過之重懲,避免相同事件再次發生。
中油強調,為避免類此事件再次發生,將規劃油栓車、航油車的汰舊換新,以提升加油設備服務效能;在管理面增設管理人員採取24小時輪班制度,以強化業務監管機制。
依據調查結果,該事件係加油員駕駛油栓車停至定位後,未依SOP作業擅自移動油栓車導致油料滴落情形發生。中油經初步瞭解原因後,當晚即以電話通報桃園機場航務處,並於次(23)日會同台灣虎航確認係人為疏失造成。
中油指出,公司對此深表歉意,除並於桃園機場航務處召開會議時報告外,另已追究相關人員責任。針對人為疏失懲處部分,29日初步經「獎懲案件審議小組」決議從嚴處分,給予加油員記1大過2小過、經理記1小過之重懲,避免相同事件再次發生。
中油強調,為避免類此事件再次發生,將規劃油栓車、航油車的汰舊換新,以提升加油設備服務效能;在管理面增設管理人員採取24小時輪班制度,以強化業務監管機制。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