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台電躉購費率愈低愈有競爭力,負擔反愈重 自由化踢鐵板 分手費胡亂算?綠電業者跳腳
綠電自由化11月即將上路,為讓綠電業者與台電解除躉售契約,台 電訂定「分手費」辦法出爐,決定以當初台電向綠電業躉購費率與手 分時平均電價的差價作為分手費。惟最大漏洞是低於平均電價、且愈 便宜的綠電付的分手費愈高,引起綠電業者跳腳,認為是懲罰具競爭 力的業者,會讓綠電自由化很難跨出第一步。
綠電業者均與台電簽署20年購售電合約,台電已向經濟部提出分手 費相關辦法。據悉,躉購費率低於平均電價時,以台電當初向綠電業 收購的躉購費率,與分手時平均電價的差價,作為分手費計算基礎, 且分手期間年年需付費;但若躉購費率高於平均電價,則台電不收分 手費。而平均電價可能每年有變動,經部正思考採用5年或7年加權平 均來訂定平均電價。
知情官員說,便宜綠電出走,貴的綠電留下來,可能會造成平均電 價上漲,為兼顧全民利益,設計出走綠電業者需付分手費。惟據估算 ,綠電業出走,對平均電價每度上漲影響應不到一分。
不過,這項辦法最大漏洞是,低於平均電價的綠電出走,愈有競爭 力、愈便宜的綠電,分手費付得愈多,綠電業大呼不合理。舉例來說 ,2008年若台電以躉購費率2.6元收購,手分時平均電價2.7元,業者 需付分手費0.1元給台電;但若當年躉購費率以2.3元收購,要補給台 電0.4元,意味躉購費率愈低愈有競爭力業者,負擔反而愈重。
較具競爭優勢的綠電業普遍認為,便宜綠電出走對平均電價影響微 乎其微,不應以「全民」為藉口,收很高的分手費、且年年收取,這 是一種懲罰性制度,有違綠電自由化的政策美意。
「顧了公平,卻忽略競爭力。」知情人士坦言,目前分手費機制確 有漏洞,但台電因應綠電併網,投資電網及調度成本,若完全不收費 ,擔心監察院糾彈,會被指責圖利綠電業者,也會影響經營績效。目 前分手費將考量三大問題,一、如何避免對競爭優勢的綠電業形成懲 罰;二、替代(迴避)成本應納入考慮,例如台積電等大戶向便宜綠 電購買一度電,就少向台電買一度,台電燃料成本有下降空間;三、 綠電業付給台電的「轉供」費用可考慮扣除。
綠電自由化11月即將上路,為讓綠電業者與台電解除躉售契約,台 電訂定「分手費」辦法出爐,決定以當初台電向綠電業躉購費率與手 分時平均電價的差價作為分手費。惟最大漏洞是低於平均電價、且愈 便宜的綠電付的分手費愈高,引起綠電業者跳腳,認為是懲罰具競爭 力的業者,會讓綠電自由化很難跨出第一步。
綠電業者均與台電簽署20年購售電合約,台電已向經濟部提出分手 費相關辦法。據悉,躉購費率低於平均電價時,以台電當初向綠電業 收購的躉購費率,與分手時平均電價的差價,作為分手費計算基礎, 且分手期間年年需付費;但若躉購費率高於平均電價,則台電不收分 手費。而平均電價可能每年有變動,經部正思考採用5年或7年加權平 均來訂定平均電價。
知情官員說,便宜綠電出走,貴的綠電留下來,可能會造成平均電 價上漲,為兼顧全民利益,設計出走綠電業者需付分手費。惟據估算 ,綠電業出走,對平均電價每度上漲影響應不到一分。
不過,這項辦法最大漏洞是,低於平均電價的綠電出走,愈有競爭 力、愈便宜的綠電,分手費付得愈多,綠電業大呼不合理。舉例來說 ,2008年若台電以躉購費率2.6元收購,手分時平均電價2.7元,業者 需付分手費0.1元給台電;但若當年躉購費率以2.3元收購,要補給台 電0.4元,意味躉購費率愈低愈有競爭力業者,負擔反而愈重。
較具競爭優勢的綠電業普遍認為,便宜綠電出走對平均電價影響微 乎其微,不應以「全民」為藉口,收很高的分手費、且年年收取,這 是一種懲罰性制度,有違綠電自由化的政策美意。
「顧了公平,卻忽略競爭力。」知情人士坦言,目前分手費機制確 有漏洞,但台電因應綠電併網,投資電網及調度成本,若完全不收費 ,擔心監察院糾彈,會被指責圖利綠電業者,也會影響經營績效。目 前分手費將考量三大問題,一、如何避免對競爭優勢的綠電業形成懲 罰;二、替代(迴避)成本應納入考慮,例如台積電等大戶向便宜綠 電購買一度電,就少向台電買一度,台電燃料成本有下降空間;三、 綠電業付給台電的「轉供」費用可考慮扣除。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後,允許躉購與直供、轉供可以互換,雙軌 並進,建立綠電自由交易市場。據經濟部評估,未來大戶條款及國際 綠色供應鏈業者,對綠電需求很大,至2025年至少需求量在38億度電 ,綠電業者透過「轉供」方式賣電給買家的商機很大。
據了解,已有用電大戶相中陸域風電業者,主動上門洽談買賣綠電 ,價格上具競爭力的陸域風電業與台電分手,自由售電的興趣頗高。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開放躉購制度與直轉供自由轉換,不受限 與台電簽署20年購售電合約;加上大戶條款要求用電大戶,可透過購 買綠電及憑證,符合使用一定比例綠電要求,法律制度設計讓綠電交 易趨向更活絡。
據經濟部評估,再生能源業者透過台電輸配電線路代輸「轉供」給 買家的商機很大,綠電業幾乎都利用轉供,而非「直供」給用電大戶 。官員說,綠電需求主要來自大戶條款及國際綠色供應鏈,尤其蘋果 要求供應鏈廠商應百分百使用綠電。據悉,2020年綠電需求量至少1 8億度,逐年攀升,2025年至少38億度。
面對未來綠電轉供的龐大市場,據悉,市場已有3∼4家用電大戶相 中早期在台開發陸域風電洽談買賣合作,只要電壓問題可克服,大戶 廠商有意全數購買綠電業者發電的10幾億度綠電,對綠電需求甚殷。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後,允許躉購與直供、轉供可以互換,雙軌 並進,建立綠電自由交易市場。據經濟部評估,未來大戶條款及國際 綠色供應鏈業者,對綠電需求很大,至2025年至少需求量在38億度電 ,綠電業者透過「轉供」方式賣電給買家的商機很大。
據了解,已有用電大戶相中陸域風電業者,主動上門洽談買賣綠電 ,價格上具競爭力的陸域風電業與台電分手,自由售電的興趣頗高。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開放躉購制度與直轉供自由轉換,不受限 與台電簽署20年購售電合約;加上大戶條款要求用電大戶,可透過購 買綠電及憑證,符合使用一定比例綠電要求,法律制度設計讓綠電交 易趨向更活絡。
據經濟部評估,再生能源業者透過台電輸配電線路代輸「轉供」給 買家的商機很大,綠電業幾乎都利用轉供,而非「直供」給用電大戶 。官員說,綠電需求主要來自大戶條款及國際綠色供應鏈,尤其蘋果 要求供應鏈廠商應百分百使用綠電。據悉,2020年綠電需求量至少1 8億度,逐年攀升,2025年至少38億度。
面對未來綠電轉供的龐大市場,據悉,市場已有3∼4家用電大戶相 中早期在台開發陸域風電洽談買賣合作,只要電壓問題可克服,大戶 廠商有意全數購買綠電業者發電的10幾億度綠電,對綠電需求甚殷。
據了解,已有用電大戶相中陸域風電業者,主動上門洽談買賣綠電 ,價格上具競爭力的陸域風電業與台電分手,自由售電的興趣頗高。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開放躉購制度與直轉供自由轉換,不受限 與台電簽署20年購售電合約;加上大戶條款要求用電大戶,可透過購 買綠電及憑證,符合使用一定比例綠電要求,法律制度設計讓綠電交 易趨向更活絡。
據經濟部評估,再生能源業者透過台電輸配電線路代輸「轉供」給 買家的商機很大,綠電業幾乎都利用轉供,而非「直供」給用電大戶 。官員說,綠電需求主要來自大戶條款及國際綠色供應鏈,尤其蘋果 要求供應鏈廠商應百分百使用綠電。據悉,2020年綠電需求量至少1 8億度,逐年攀升,2025年至少38億度。
面對未來綠電轉供的龐大市場,據悉,市場已有3∼4家用電大戶相 中早期在台開發陸域風電洽談買賣合作,只要電壓問題可克服,大戶 廠商有意全數購買綠電業者發電的10幾億度綠電,對綠電需求甚殷。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後,允許躉購與直供、轉供可以互換,雙軌 並進,建立綠電自由交易市場。據經濟部評估,未來大戶條款及國際 綠色供應鏈業者,對綠電需求很大,至2025年至少需求量在38億度電 ,綠電業者透過「轉供」方式賣電給買家的商機很大。
據了解,已有用電大戶相中陸域風電業者,主動上門洽談買賣綠電 ,價格上具競爭力的陸域風電業與台電分手,自由售電的興趣頗高。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法,開放躉購制度與直轉供自由轉換,不受限 與台電簽署20年購售電合約;加上大戶條款要求用電大戶,可透過購 買綠電及憑證,符合使用一定比例綠電要求,法律制度設計讓綠電交 易趨向更活絡。
據經濟部評估,再生能源業者透過台電輸配電線路代輸「轉供」給 買家的商機很大,綠電業幾乎都利用轉供,而非「直供」給用電大戶 。官員說,綠電需求主要來自大戶條款及國際綠色供應鏈,尤其蘋果 要求供應鏈廠商應百分百使用綠電。據悉,2020年綠電需求量至少1 8億度,逐年攀升,2025年至少38億度。
面對未來綠電轉供的龐大市場,據悉,市場已有3∼4家用電大戶相 中早期在台開發陸域風電洽談買賣合作,只要電壓問題可克服,大戶 廠商有意全數購買綠電業者發電的10幾億度綠電,對綠電需求甚殷。
奠定國內離岸風電重要里程碑的我國首座離岸風場即將完工!海洋離岸示範風場(FormosaI)今年進行施工,目前已完成裝置20座水下基礎,18架風力機組安裝,預計今年10月20架6MW風機將全數完工併網,加上既有2架4MW示範機組共計128MW,將成為我國首座離岸風場,每年可供應約12.8萬戶家庭用電。
關心示範風場設置,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日前與國內多家媒體至苗栗龍鳳漁港及竹南外海了解海洋示範風場建置情形。海洋離岸風場預計10月中旬完工,示範風場與示範機組共設置22架機組,總裝置容量達128MW,年發電量預估可達4.8億度,年減碳量可達27萬噸,對我國離岸風電政策推動深具指標性意義。
經濟部2012年7月3日公告實施「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促成海洋風力發電公司於2016年10月完成第一階段2架共8MW示範機組,並於2017年4月成功商轉,建立我國離岸風電法令、技術及財務之示範驗證,為風電發展由陸域轉向離岸建立重要里程碑,同時創造如環評調查、場址調查規劃、海纜採購施工及陸纜與升壓站等本土供應鏈,其產值達新臺幣12億元;預計2020年離岸風電設置目標為976MW,2025年目標則為5.7GW。
為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20%的目標,經濟部依「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策略,依序透過示範、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等機制推動離岸風電發展,短期厚植推動基礎,建立中長期治本措施,優化設置環境,達成長期設置目標。
曾文生表示,離岸風電發展是國家能源轉型的重大政策,也是產業轉型、綠能就業及在地經濟發展之政策;國內離岸示範風場設置奠定我國離岸風電發展風電信心,未來秉持既定能源政策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如期如質完成離岸風電建置目標。
2025年累計設置5.7GW離岸風電,累計帶動投資額超過新臺幣1兆元、產值超過新臺幣1.2兆元,累計創造約2萬個就業機會,帶動年減碳量達1,192萬噸,約相當於30,644個大安森林公園年減碳量,實現強化能源安全、創造綠色經濟產業價值,達成我國環境永續願景。
關心示範風場設置,經濟部政務次長曾文生日前與國內多家媒體至苗栗龍鳳漁港及竹南外海了解海洋示範風場建置情形。海洋離岸風場預計10月中旬完工,示範風場與示範機組共設置22架機組,總裝置容量達128MW,年發電量預估可達4.8億度,年減碳量可達27萬噸,對我國離岸風電政策推動深具指標性意義。
經濟部2012年7月3日公告實施「風力發電離岸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促成海洋風力發電公司於2016年10月完成第一階段2架共8MW示範機組,並於2017年4月成功商轉,建立我國離岸風電法令、技術及財務之示範驗證,為風電發展由陸域轉向離岸建立重要里程碑,同時創造如環評調查、場址調查規劃、海纜採購施工及陸纜與升壓站等本土供應鏈,其產值達新臺幣12億元;預計2020年離岸風電設置目標為976MW,2025年目標則為5.7GW。
為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20%的目標,經濟部依「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策略,依序透過示範、潛力場址、區塊開發等機制推動離岸風電發展,短期厚植推動基礎,建立中長期治本措施,優化設置環境,達成長期設置目標。
曾文生表示,離岸風電發展是國家能源轉型的重大政策,也是產業轉型、綠能就業及在地經濟發展之政策;國內離岸示範風場設置奠定我國離岸風電發展風電信心,未來秉持既定能源政策全力推動離岸風電,如期如質完成離岸風電建置目標。
2025年累計設置5.7GW離岸風電,累計帶動投資額超過新臺幣1兆元、產值超過新臺幣1.2兆元,累計創造約2萬個就業機會,帶動年減碳量達1,192萬噸,約相當於30,644個大安森林公園年減碳量,實現強化能源安全、創造綠色經濟產業價值,達成我國環境永續願景。
史上最大的大林蒲遷村案准了!行政院長蘇貞昌8日核定高雄大林蒲遷村計畫,大選前送給大林蒲居民超級大紅包,兌現政治承諾。大林蒲遷村總計畫經費為1,054億元,其中包含大林蒲居民遷村經費590億元,採「一坪換一坪」目標進行補助,大林蒲土地將變身為建立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預計2027年完工。
綠委賴瑞隆昨質詢指出,大林蒲空污嚴重、肺腺癌比例高,88%民眾都希望遷村。蘇揆回應已正式核定大林蒲遷村案,預計投入1,054億元。政院核定計畫中,支出公務預算為390元,開發新材料園區的自償率高達64.52%,居民遷村經費高達590億元。
經長沈榮津指出,協調過程中,感受到大林蒲居民對改善居住品質的期待,朝向「一坪換一坪」方向進行補償。現有3件事情要優先處理,一,委託高雄市政府針對拆遷補償進行調查;二,私有地部分,做徵收計畫送內政部審查;三,公有地部分由航港局協調。
財經官員指出,行政院8日核定的是大林蒲地區改造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的大計畫,因應當地民眾最關心空污與遷村問題,蘇揆特別提到核定遷村計畫。據悉,未來土地傾向由經部採協議價購方式取得,而所謂「一坪換一坪」,高雄市府指的是土地,並非建坪。據高雄市府最新調查,約有9成居民同意搬遷,大林蒲、鳳鼻頭沿海6個里住民近2萬人、約1.1萬戶。
至於整體打造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計畫經費為1,054億元。知情官員說,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整體土地約300多公頃,除大林蒲本身150公頃土地外,同時納入航港局、高雄市府土地開發,總面積提高到300公頃,大幅提高財務自償率,也可從市場取得更多融資資金。其中規劃產業用地約210公頃,採7成出租、3成出售方式,並把公務預算降低到390億元。全案預計2027年完工,預計可帶動投資金額320億元,創造1.6萬個就業機會。
長期來極力促成大林蒲遷村的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昨晚在臉書貼文表示「履行承諾,行政院核定大林蒲遷村計畫」,立即分享這項利多消息。他說,大林蒲遷村是他始終關心的議題,一月到政院就緊盯進度,大林蒲四周有中油大林煉油廠、台電大林發電廠及中鋼公司等大型工廠,工業氣體排放對當地居民生活品質有嚴重影響。
綠委賴瑞隆昨質詢指出,大林蒲空污嚴重、肺腺癌比例高,88%民眾都希望遷村。蘇揆回應已正式核定大林蒲遷村案,預計投入1,054億元。政院核定計畫中,支出公務預算為390元,開發新材料園區的自償率高達64.52%,居民遷村經費高達590億元。
經長沈榮津指出,協調過程中,感受到大林蒲居民對改善居住品質的期待,朝向「一坪換一坪」方向進行補償。現有3件事情要優先處理,一,委託高雄市政府針對拆遷補償進行調查;二,私有地部分,做徵收計畫送內政部審查;三,公有地部分由航港局協調。
財經官員指出,行政院8日核定的是大林蒲地區改造為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的大計畫,因應當地民眾最關心空污與遷村問題,蘇揆特別提到核定遷村計畫。據悉,未來土地傾向由經部採協議價購方式取得,而所謂「一坪換一坪」,高雄市府指的是土地,並非建坪。據高雄市府最新調查,約有9成居民同意搬遷,大林蒲、鳳鼻頭沿海6個里住民近2萬人、約1.1萬戶。
至於整體打造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計畫經費為1,054億元。知情官員說,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整體土地約300多公頃,除大林蒲本身150公頃土地外,同時納入航港局、高雄市府土地開發,總面積提高到300公頃,大幅提高財務自償率,也可從市場取得更多融資資金。其中規劃產業用地約210公頃,採7成出租、3成出售方式,並把公務預算降低到390億元。全案預計2027年完工,預計可帶動投資金額320億元,創造1.6萬個就業機會。
長期來極力促成大林蒲遷村的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昨晚在臉書貼文表示「履行承諾,行政院核定大林蒲遷村計畫」,立即分享這項利多消息。他說,大林蒲遷村是他始終關心的議題,一月到政院就緊盯進度,大林蒲四周有中油大林煉油廠、台電大林發電廠及中鋼公司等大型工廠,工業氣體排放對當地居民生活品質有嚴重影響。
拚離岸風電順利併網,台電規劃「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力網第一期計畫」,砸下606億元興建升壓站、開閉所等併網工程,並新擴建輸電線路。其中彰濱併網工程投入516億元,可望增加彰化地區6.5GW的併網容量,最快2021年底就能完工,至2025年台電可提供全台離岸風電併網容量高達10.65GW。
台電輸變電工程處中區施工處副處長呂銘宗表示,彰化外海有9座風場、分配4.064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台電規劃在彰化地區北、南兩側廊道,將海底纜線集中上岸,至2025年完工可提供6.5GW併網容量。
台電在彰濱設置北側廊道,提供開發商海底電纜上岸,並連接到彰一開閉所,以161KV送出併入電網,預計2021年可提供2.5GW的併網容量,滿足沃旭大彰化、CIP彰芳西島、中鋼中能、海龍二期及台電二期等5家離岸風電開發商使用。
另在北側上岸廊道會設置彰工升壓站,提供2GW的併網裝置容量,在南側廊道會完成永興開閉所及彰埤開閉所,提供2GW併網容量,兩者都在2025年完工,累計會有4GW併網容量,供離岸風電競價階段廠商的需求。
除此之外,桃園地區也新增1.14GW併網容量,累計至2025年,加上台電既設電網,總計可供應全台離岸風電10.65GW併網容量。
另,台電在彰濱工業區打造全國最大地面型光電場,總工程面積占地約140公頃,裝置容量達100MW,去年10月發出第一度電,今年3月全區併聯發電,總投資金額達57億元。
台電再生能源處太陽光電廠廠長林恆山表示,彰濱太陽光電場是使用原彰濱火力電廠的場址,曾因故暫停後轉為綠能電廠。目前廠內面積134公頃,裝置容量達100MW,是全台最大、全球排名72的光電場,預計年發1.3億度,能提供3.58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減碳效益每年6.83萬公噸。
因太陽光電有不穩定特性,在太陽光電場中,設置試驗性儲能系統,初期打造2MW,後續配合離岸風電併網,將打造40MW儲能設備,預計投入20億元。台電正在台南七股打造另一座太陽光電場,裝置容量預計有150MW,投資金額達75億元,預計明年3月可望完工。
台電輸變電工程處中區施工處副處長呂銘宗表示,彰化外海有9座風場、分配4.064GW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台電規劃在彰化地區北、南兩側廊道,將海底纜線集中上岸,至2025年完工可提供6.5GW併網容量。
台電在彰濱設置北側廊道,提供開發商海底電纜上岸,並連接到彰一開閉所,以161KV送出併入電網,預計2021年可提供2.5GW的併網容量,滿足沃旭大彰化、CIP彰芳西島、中鋼中能、海龍二期及台電二期等5家離岸風電開發商使用。
另在北側上岸廊道會設置彰工升壓站,提供2GW的併網裝置容量,在南側廊道會完成永興開閉所及彰埤開閉所,提供2GW併網容量,兩者都在2025年完工,累計會有4GW併網容量,供離岸風電競價階段廠商的需求。
除此之外,桃園地區也新增1.14GW併網容量,累計至2025年,加上台電既設電網,總計可供應全台離岸風電10.65GW併網容量。
另,台電在彰濱工業區打造全國最大地面型光電場,總工程面積占地約140公頃,裝置容量達100MW,去年10月發出第一度電,今年3月全區併聯發電,總投資金額達57億元。
台電再生能源處太陽光電廠廠長林恆山表示,彰濱太陽光電場是使用原彰濱火力電廠的場址,曾因故暫停後轉為綠能電廠。目前廠內面積134公頃,裝置容量達100MW,是全台最大、全球排名72的光電場,預計年發1.3億度,能提供3.58萬戶家庭一年的用電,減碳效益每年6.83萬公噸。
因太陽光電有不穩定特性,在太陽光電場中,設置試驗性儲能系統,初期打造2MW,後續配合離岸風電併網,將打造40MW儲能設備,預計投入20億元。台電正在台南七股打造另一座太陽光電場,裝置容量預計有150MW,投資金額達75億元,預計明年3月可望完工。
彰化外海可說是我離岸風電大本營,為友善環境,台電在彰化規劃北、南兩側廊道,供業者併網;但所有開發商都選擇北側上岸,台電估計,至2025年時北側廊道併聯容量將只剩400MW(百萬瓦),不樂見併聯點太過集中。
據了解,業者都選北側廊道,主要是北側上岸點位在彰濱工業區,南側上岸點在芳苑鄉,附近仍有漁民、住戶,從北側上岸似乎較為單純。但台電規劃北側廊道併聯容量2025年有4.5GW(10億瓦),若業者全都從北側廊道上岸,估計屆時只剩400MW併聯容量,換言之,屆時會用罄。
目前所有業者都選北側上岸,但經濟部指示台電要規劃北側及南側廊道併聯工程,台電規劃2025年在南側預備2GW併聯容量,可能將供第三階段區塊開發。
據了解,業者都選北側廊道,主要是北側上岸點位在彰濱工業區,南側上岸點在芳苑鄉,附近仍有漁民、住戶,從北側上岸似乎較為單純。但台電規劃北側廊道併聯容量2025年有4.5GW(10億瓦),若業者全都從北側廊道上岸,估計屆時只剩400MW併聯容量,換言之,屆時會用罄。
目前所有業者都選北側上岸,但經濟部指示台電要規劃北側及南側廊道併聯工程,台電規劃2025年在南側預備2GW併聯容量,可能將供第三階段區塊開發。
為了讓離岸風電順利併入電網,台電投入606億元加強電網、興建併網之必要設備。針對彰化外海離岸風電併聯,台電規劃彰一開閉所已動工,預計2021年可提供2.5GW(10億瓦)併網容量,可供遴選風場之併聯。
台電規劃,於2025年,全台可併聯離岸風電容量將達10.65GW。
為提供彰化潛力場址併網需求,台電在彰化地區規劃北、南兩側廊道,建升壓站、開閉所等併網工程,並新、擴建輸電線路共約550回線公里,預期2025年增加彰化地區6.5GW併網容量。
針對彰化離岸風電併聯工程,台電中區施工處副處長呂銘宗表示,台電計畫興建彰一開閉所,他比喻,開閉所就像一排插座,是集中站。他表示,彰一開閉所位在北側廊道,屬彰工併網點工程之一,工程場址就位在彰濱光電場場區北側,於今(2019)年4月取得彰化縣府核發建照、5月開工,預計2021年完工,可提供2.5GW併網量。
緊接著,台電計畫在彰一開閉所東側,興建「彰工升壓站」,預計2025年完工,可再提供2GW併網容量,屆時北側廊道彰工併網點,合計併網容量達4.5GW。
在南側廊道,台電計畫在芳苑鄉建永興開閉所,在埤頭鄉興建埤頭開閉所,預期2025年併網容量2GW。換言之,彰化北側及南側廊道上岸併網點,於2025年合計可提供6.5GW併網容量。
為達成我國2025年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台電規劃「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力網第一期計畫」,投入606億元,加強電網,興建必要併聯設施。其中,在彰化地區投資達516億元,占比達八成五;此外,桃園、雲林也有離岸風電併聯之需求,台電也分別投資數十億元。
台電規劃,於2025年,全台可併聯離岸風電容量將達10.65GW。
為提供彰化潛力場址併網需求,台電在彰化地區規劃北、南兩側廊道,建升壓站、開閉所等併網工程,並新、擴建輸電線路共約550回線公里,預期2025年增加彰化地區6.5GW併網容量。
針對彰化離岸風電併聯工程,台電中區施工處副處長呂銘宗表示,台電計畫興建彰一開閉所,他比喻,開閉所就像一排插座,是集中站。他表示,彰一開閉所位在北側廊道,屬彰工併網點工程之一,工程場址就位在彰濱光電場場區北側,於今(2019)年4月取得彰化縣府核發建照、5月開工,預計2021年完工,可提供2.5GW併網量。
緊接著,台電計畫在彰一開閉所東側,興建「彰工升壓站」,預計2025年完工,可再提供2GW併網容量,屆時北側廊道彰工併網點,合計併網容量達4.5GW。
在南側廊道,台電計畫在芳苑鄉建永興開閉所,在埤頭鄉興建埤頭開閉所,預期2025年併網容量2GW。換言之,彰化北側及南側廊道上岸併網點,於2025年合計可提供6.5GW併網容量。
為達成我國2025年再生能源發展目標,台電規劃「離岸風力發電加強電力網第一期計畫」,投入606億元,加強電網,興建必要併聯設施。其中,在彰化地區投資達516億元,占比達八成五;此外,桃園、雲林也有離岸風電併聯之需求,台電也分別投資數十億元。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昨(8)日在臉書上發文表示,「履行承諾,行政院今天核定大林蒲遷村案」,預計投入新台幣1,054億元。
高雄石化氣爆後,馬政府原有意在高雄成立石化專區,蔡總統上台後考量地方對石化產業觀感不佳,由經濟部提出循環經濟園區計劃,地點即選在準備遷村的大林蒲地區周遭。據了解,林蒲遷村遷村後,原址將設立「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石化業只有具有高質化特色,或與新材料產業結合者,才有資格進駐。
陳其邁昨天在臉書上說,在行政院全力衝刺之下,行政院長蘇貞昌正式核定高雄鄉親非常關心的大林蒲遷村案。今年1月他到行政院後,對於包括大林蒲遷村等高雄重大的建設一直盯緊進度,能夠落實對於鄉親的承諾,「不管我在哪個工作,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他指出,大林蒲原是一個小漁村,國民政府遷台後,在重工業的發展政策下,四周環繞著中油大林煉油廠、台電大林發電廠及中鋼公司等大型工廠。長期的工業氣體排放,讓大林蒲居民的健康及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當地的天空,總是一片灰濛濛。大林蒲同時也像一座孤島,居民無論要前往何處,交通非常不便。
2016年11月,時任行政院長林全前往大林蒲視察時,為當地長期承受汙染,向大林蒲居民鞠躬致歉。
經過多次會議,昨天行政院正式核定遷村計劃,預計投入1,054億元經費(公務預算390億元、自償率64.52%)。
高雄石化氣爆後,馬政府原有意在高雄成立石化專區,蔡總統上台後考量地方對石化產業觀感不佳,由經濟部提出循環經濟園區計劃,地點即選在準備遷村的大林蒲地區周遭。據了解,林蒲遷村遷村後,原址將設立「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石化業只有具有高質化特色,或與新材料產業結合者,才有資格進駐。
陳其邁昨天在臉書上說,在行政院全力衝刺之下,行政院長蘇貞昌正式核定高雄鄉親非常關心的大林蒲遷村案。今年1月他到行政院後,對於包括大林蒲遷村等高雄重大的建設一直盯緊進度,能夠落實對於鄉親的承諾,「不管我在哪個工作,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他指出,大林蒲原是一個小漁村,國民政府遷台後,在重工業的發展政策下,四周環繞著中油大林煉油廠、台電大林發電廠及中鋼公司等大型工廠。長期的工業氣體排放,讓大林蒲居民的健康及生活品質受到嚴重影響。當地的天空,總是一片灰濛濛。大林蒲同時也像一座孤島,居民無論要前往何處,交通非常不便。
2016年11月,時任行政院長林全前往大林蒲視察時,為當地長期承受汙染,向大林蒲居民鞠躬致歉。
經過多次會議,昨天行政院正式核定遷村計劃,預計投入1,054億元經費(公務預算390億元、自償率64.52%)。
台中火力發電廠(簡稱中火)放流水含「硼」超標!台中市環保局 長吳志超7日公布該局9月19日赴中火第5至8號機組放流水隨機採樣送 檢,結果發現含硼濃度高達121毫克/公升,比標準5毫克/公升超標 24倍。因違規情節重大,市府預定10月底會做出裁決處分,不排除重 罰最高2,000萬元或勒令停工。
對此,市府10月5日已發文給中火,要求陳述意見,最後回覆期限 10月21日,若陳述未具正當理由,市府預定10月底會做出裁決處分。 這是中火今年以來第五次環保違規事件,且累計前四次已被開罰金額 2,562.2萬元,創國營事業史上因污染開罰最高紀錄。
不過,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兼發言人徐造華表示,環保署今年3月將 硼公告為2020年起開始納入發電廠必須檢測申報的新增項目,認為廢 水排放新標準公布後,業者改善需要時間,台電自今年5月起已配合 中火硝酸鹽氮改善工程,加速推動新建廢水處理廠改善設計規劃。也 同步加強硼的處理能力,台中市環保局卻在新建廢水處理廠尚未落成 之際,即進廠檢測,令人遺憾。
徐造華強調,目前中火廢水處理廠「除硼處理工程」,預計10月底 完成土木工程、設備安裝預計於11月底完成,依時程推估,12月初可 開始進行廢水處理功能測試,預定12月底上線處理。
針對台電的回應,吳志超回擊說,台電「不要將申報項目與排放標 準搞混了!」環保署早在2017年12月25日就將「硼」列入放流水標準 項目,必須符合排放標準,台電應盡速將陳述意見說明清楚,切勿輕 忽市府執法的決心。
中火今年以來違規案件,分別為今年1月9日被查獲硝酸鹽氮68.9毫 克/公升、3月6日被查獲硝酸鹽氮91.6毫克/公升、3月21日被查獲 硝酸鹽氮105毫克/公升,均超出放流水標準50毫克/公升。另4月10日 也被查獲懸浮固體72毫克/公升,超出標準30毫克/公升的2倍以上, 市府累計今年前四次開罰中火金額2,562.2萬元。
對此,市府10月5日已發文給中火,要求陳述意見,最後回覆期限 10月21日,若陳述未具正當理由,市府預定10月底會做出裁決處分。 這是中火今年以來第五次環保違規事件,且累計前四次已被開罰金額 2,562.2萬元,創國營事業史上因污染開罰最高紀錄。
不過,台電專業總工程師兼發言人徐造華表示,環保署今年3月將 硼公告為2020年起開始納入發電廠必須檢測申報的新增項目,認為廢 水排放新標準公布後,業者改善需要時間,台電自今年5月起已配合 中火硝酸鹽氮改善工程,加速推動新建廢水處理廠改善設計規劃。也 同步加強硼的處理能力,台中市環保局卻在新建廢水處理廠尚未落成 之際,即進廠檢測,令人遺憾。
徐造華強調,目前中火廢水處理廠「除硼處理工程」,預計10月底 完成土木工程、設備安裝預計於11月底完成,依時程推估,12月初可 開始進行廢水處理功能測試,預定12月底上線處理。
針對台電的回應,吳志超回擊說,台電「不要將申報項目與排放標 準搞混了!」環保署早在2017年12月25日就將「硼」列入放流水標準 項目,必須符合排放標準,台電應盡速將陳述意見說明清楚,切勿輕 忽市府執法的決心。
中火今年以來違規案件,分別為今年1月9日被查獲硝酸鹽氮68.9毫 克/公升、3月6日被查獲硝酸鹽氮91.6毫克/公升、3月21日被查獲 硝酸鹽氮105毫克/公升,均超出放流水標準50毫克/公升。另4月10日 也被查獲懸浮固體72毫克/公升,超出標準30毫克/公升的2倍以上, 市府累計今年前四次開罰中火金額2,562.2萬元。
台電台中電廠持續改善排放設施,希望降低對空氣污染。台電7日 表示,台電環保調度與降載措施已取得重大成果,承諾中火將來絕不 會12部機組火力全開,會同時做到穩供電及環保需求。
最近有立委民代赴台中電廠抗議,抨擊台電讓台中人「用肺發電」 ,台電對此表示遺憾並表示,台中電廠已經很久沒有「火力全開」, 目前採取「非空污季運轉九部,空污季運僅轉八部」的模式。
台電指出,自2017年起,在空品預警不良時,採取友善或自主降載 ,甚至思索更進一步貢獻心力。今年入夏以來供電轉趨穩定,於9月 推出「環保停機」新措施。總計9月全國火力電廠降載量(含歲檢修 及環保停機)超過9億度,是去年9月的5.5倍,中火降載量超過6億度 ,是去年同期的5.4倍。
統計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台中電廠累計降載次數達670次,共 減少發電62.6億度,減少空污約4,878噸。
火力電廠雖不是空污元凶,但台電仍為環保盡力而為,為配合政府 增氣減煤能源政策,中火正推動新建二部「燃氣」機組,預計2024及 2025年分別上線。
台電並承諾,2025年中火絕大多數時間只會有「二部燃氣機組加六 部燃煤機組運轉」,剩下轉為備用的四部機組,最多啟用二部,實際 啟用機率極低,且限制重重,如空污季不啟用、空氣品質指標AQI達 100以上不啟用、備轉容量率未低於8%不啟用。
台電說,在「以氣代煤」及環保設備改善下,2025年起空污排放總 量與2018年比較將可減少約62%至72%,減碳量可達58萬至218萬噸 。台電勇於承諾,中火將來絕不會12部機組火力全開。
值得注意的是,7日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召開記者會,提出台中電廠 污水當中的硼含量,超過排放標準24倍,台中市府揚言不排除最嚴重 勒令停工處分。經長沈榮津表示,以目前備轉容量都有高於10%情況 ,供電應不致有影響,但要求台電要窮盡一切努力加快腳步改善,以 符合台中市的期待。
台電表達歉意,強調除持續強化空污改善,將於年底前新建完成廢 水處理廠,全面提升廢水處理能力,以符合新放流水標準。台電董事 長楊偉甫昨也指出,台電正在進行改善工程,但需要一點時間,年底 就會完成,主因環保署訂定新規定才會超標,台電會盡全力達到法規 新標準。
最近有立委民代赴台中電廠抗議,抨擊台電讓台中人「用肺發電」 ,台電對此表示遺憾並表示,台中電廠已經很久沒有「火力全開」, 目前採取「非空污季運轉九部,空污季運僅轉八部」的模式。
台電指出,自2017年起,在空品預警不良時,採取友善或自主降載 ,甚至思索更進一步貢獻心力。今年入夏以來供電轉趨穩定,於9月 推出「環保停機」新措施。總計9月全國火力電廠降載量(含歲檢修 及環保停機)超過9億度,是去年9月的5.5倍,中火降載量超過6億度 ,是去年同期的5.4倍。
統計2017年11月至2019年9月,台中電廠累計降載次數達670次,共 減少發電62.6億度,減少空污約4,878噸。
火力電廠雖不是空污元凶,但台電仍為環保盡力而為,為配合政府 增氣減煤能源政策,中火正推動新建二部「燃氣」機組,預計2024及 2025年分別上線。
台電並承諾,2025年中火絕大多數時間只會有「二部燃氣機組加六 部燃煤機組運轉」,剩下轉為備用的四部機組,最多啟用二部,實際 啟用機率極低,且限制重重,如空污季不啟用、空氣品質指標AQI達 100以上不啟用、備轉容量率未低於8%不啟用。
台電說,在「以氣代煤」及環保設備改善下,2025年起空污排放總 量與2018年比較將可減少約62%至72%,減碳量可達58萬至218萬噸 。台電勇於承諾,中火將來絕不會12部機組火力全開。
值得注意的是,7日台中市政府環保局召開記者會,提出台中電廠 污水當中的硼含量,超過排放標準24倍,台中市府揚言不排除最嚴重 勒令停工處分。經長沈榮津表示,以目前備轉容量都有高於10%情況 ,供電應不致有影響,但要求台電要窮盡一切努力加快腳步改善,以 符合台中市的期待。
台電表達歉意,強調除持續強化空污改善,將於年底前新建完成廢 水處理廠,全面提升廢水處理能力,以符合新放流水標準。台電董事 長楊偉甫昨也指出,台電正在進行改善工程,但需要一點時間,年底 就會完成,主因環保署訂定新規定才會超標,台電會盡全力達到法規 新標準。
經濟部擬規劃用電大戶強制裝置太陽能板,包括石化、鋼鐵、半導體、面板、電子資訊業可能成為第一波。對此,國內石化廠及鋼鐵龍頭中鋼早就已經在做。
中鋼表示,將會全力配合政府政策,針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子法修正訂定,在綠電購置部分,該公司建議應以集團旗下相關公司一起來認列;而中鋼集團除總部設在高雄外,子公司中龍設廠在台中,同時希望採跨縣市認列。
另外,一家南部鋼廠高層則指出,政府不能用強制手段要求企業買單,強迫購買綠電。尤其是在台電虧損累累的現階段,令人質疑是為了把成本負擔轉移至廠商身上,形同變相漲電價。
綠能是台塑集團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台塑集團前幾年就已經在嘉義新港廠區建置最大的太陽能系統。另外在高雄仁武廠區的行政大樓屋頂也裝設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已運轉多年,主要供自用。
中油則全力推動「智慧綠能加油站」,擬在各加油站裝設太陽能板發電,提供加油站營運及電動機車充換電所需,希望達到綠電自給自足的目標。
據了解,像是台塑集團其實早年就有向台電購買綠電,但這幾年包括台積電、Google等科技大廠大舉在市場收購綠電,使得目前國內的綠電不夠賣。如今政府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未來綠能的供給將暴增,為了去化,可能優先鎖定用電大戶強制購買綠電。
中鋼表示,將會全力配合政府政策,針對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的子法修正訂定,在綠電購置部分,該公司建議應以集團旗下相關公司一起來認列;而中鋼集團除總部設在高雄外,子公司中龍設廠在台中,同時希望採跨縣市認列。
另外,一家南部鋼廠高層則指出,政府不能用強制手段要求企業買單,強迫購買綠電。尤其是在台電虧損累累的現階段,令人質疑是為了把成本負擔轉移至廠商身上,形同變相漲電價。
綠能是台塑集團重要的發展方向之一,台塑集團前幾年就已經在嘉義新港廠區建置最大的太陽能系統。另外在高雄仁武廠區的行政大樓屋頂也裝設小型太陽能發電系統,已運轉多年,主要供自用。
中油則全力推動「智慧綠能加油站」,擬在各加油站裝設太陽能板發電,提供加油站營運及電動機車充換電所需,希望達到綠電自給自足的目標。
據了解,像是台塑集團其實早年就有向台電購買綠電,但這幾年包括台積電、Google等科技大廠大舉在市場收購綠電,使得目前國內的綠電不夠賣。如今政府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未來綠能的供給將暴增,為了去化,可能優先鎖定用電大戶強制購買綠電。
立法院已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訂未來用電大戶須設置或購買一定比率的綠電,稱之為「用電大戶條款」,經濟部能源局官員表示,將在近日召開利害關係人會議,亦即與石化、塑化、半導體、面板、鋼鐵等業者開會,若獲得共識,即刻預告,預告期將縮短為30天。換言之,最快11月間就可以上路。
根據經濟部規畫,「用電大戶」定義將以與台電簽定契約容量5,000瓩為門檻,須建置10%、亦即500瓩的綠電,估計約有600用電大戶受影響,預計可創造約1.05GW綠電裝置容量。
據了解,近600家用電大戶主要是石化、塑化、鋼鐵、半導體、面板、電子資訊等產業。經濟部強調,將視執行情況後,三年後再作檢討,才會進一步擴大實施。
據估計,目前建置1瓩的屋頂型太陽光電,成本約要6萬元,對一家建置500瓩綠電的業者而言,每家投入的成本約3,000萬元。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用電大戶須建置一定比率的綠電,將漸進式推動,並會給業者一段時間推動,且設有獎勵機制。據了解,強制用電大戶建置500瓩綠電將設定在三年內完成,若提前兩年完成,可少建置2%,提前一年完成,可少建置1%,目的是要鼓勵業者盡早完成建置。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定用電契約在一定容量以上的用電大戶應設置再生能源設備或儲能裝置,也可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或繳納代金方式代替。簡言之,用電大戶可在自行設置綠電、設置儲能裝置、購買綠電憑證、繳納代金四擇一。
至於用電大戶標準,目前地方自治條例是以與台電簽訂契約容量800瓩至5,000瓩之間作為門檻。官員表示,若以800瓩做為門檻受影響企業數量多,估計約有5,400多家,因初期不希望影響太多企業,最後決定以與台電簽定契約容量5,000瓩為門檻。
有綠委質疑用電大戶門檻訂5,000瓩標準太過寬鬆,沈榮津表示,「若訂太高也是空談」,重點是業者可以接受並執行。
官員表示,未來會視執行情況再檢討後,才會進一步擴大實施,最快是三年後才會擴大實施。
根據經濟部規畫,「用電大戶」定義將以與台電簽定契約容量5,000瓩為門檻,須建置10%、亦即500瓩的綠電,估計約有600用電大戶受影響,預計可創造約1.05GW綠電裝置容量。
據了解,近600家用電大戶主要是石化、塑化、鋼鐵、半導體、面板、電子資訊等產業。經濟部強調,將視執行情況後,三年後再作檢討,才會進一步擴大實施。
據估計,目前建置1瓩的屋頂型太陽光電,成本約要6萬元,對一家建置500瓩綠電的業者而言,每家投入的成本約3,000萬元。
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用電大戶須建置一定比率的綠電,將漸進式推動,並會給業者一段時間推動,且設有獎勵機制。據了解,強制用電大戶建置500瓩綠電將設定在三年內完成,若提前兩年完成,可少建置2%,提前一年完成,可少建置1%,目的是要鼓勵業者盡早完成建置。
《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明定用電契約在一定容量以上的用電大戶應設置再生能源設備或儲能裝置,也可購買再生能源憑證或繳納代金方式代替。簡言之,用電大戶可在自行設置綠電、設置儲能裝置、購買綠電憑證、繳納代金四擇一。
至於用電大戶標準,目前地方自治條例是以與台電簽訂契約容量800瓩至5,000瓩之間作為門檻。官員表示,若以800瓩做為門檻受影響企業數量多,估計約有5,400多家,因初期不希望影響太多企業,最後決定以與台電簽定契約容量5,000瓩為門檻。
有綠委質疑用電大戶門檻訂5,000瓩標準太過寬鬆,沈榮津表示,「若訂太高也是空談」,重點是業者可以接受並執行。
官員表示,未來會視執行情況再檢討後,才會進一步擴大實施,最快是三年後才會擴大實施。
電表大廠斯其大(6648)昨(2)日公告子公司華新儀錶參與台電公司「80萬戶低壓智慧型電表建置採購案」標案,取得A組訂單金額約新台幣2.57億元(含稅),對拓展業務,增加營收及獲利將有助益。
斯其大表示,將依台電通知分批製交及安裝,挹注持續提升低壓智慧型電表產品線的銷售力道。此一標案,預期在明年底完工。
台電預計2024年前共布建300萬戶智慧型電表,今後還將陸續開標,相關業者包括斯其大將受惠可期。
通信標方面,目前有斯其大、中華電信、亞太電信等五家業者合格,台電近期亦將招標中。
斯其大指出,通信標方面將積極爭取,期待成為業績的一環,去年7月公司就取得台電智慧電表通信標2.3億元。
斯其大前八個月營收1.43億元,年減11.7%,衰退原因為有幾個月因為無標案進帳,今後在電表新標案有2.57億元將陸續進帳,今年對營收助益可期。
斯其大表示,將依台電通知分批製交及安裝,挹注持續提升低壓智慧型電表產品線的銷售力道。此一標案,預期在明年底完工。
台電預計2024年前共布建300萬戶智慧型電表,今後還將陸續開標,相關業者包括斯其大將受惠可期。
通信標方面,目前有斯其大、中華電信、亞太電信等五家業者合格,台電近期亦將招標中。
斯其大指出,通信標方面將積極爭取,期待成為業績的一環,去年7月公司就取得台電智慧電表通信標2.3億元。
斯其大前八個月營收1.43億元,年減11.7%,衰退原因為有幾個月因為無標案進帳,今後在電表新標案有2.57億元將陸續進帳,今年對營收助益可期。
繼台中火力發電廠減煤增氣環評後,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環差也通過初審,接下來只需再經過環評大會確認,對台電推動能源轉型兼具供電穩定,可說是打了兩劑強心針。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最新2025年能源配比中,再生能源20%,燃氣50%,並在2025年底讓核電歸零。在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維持供電穩定也是重中之重。
為了兼顧兩者,台電近年多次與環保署交手,中火新建燃氣機組、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兩案,分別都開過三次、四次專案小組會議,終於陸續傳出好消息,若再加上今年4月已通過環評的大林電廠5號燃氣機組,台電在能源轉型這塊,可說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除了火力發電廠,核電廠也陸續展開除役計畫。透過火力發電廠減煤增氣、核電廠陸續除役雙管齊下,經濟部推動能源轉型步步為營,台電也常得上緊發條,在環評階段說服環評委員,讓環評案能順利推進,以免影響能源轉型時程。
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最新2025年能源配比中,再生能源20%,燃氣50%,並在2025年底讓核電歸零。在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維持供電穩定也是重中之重。
為了兼顧兩者,台電近年多次與環保署交手,中火新建燃氣機組、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兩案,分別都開過三次、四次專案小組會議,終於陸續傳出好消息,若再加上今年4月已通過環評的大林電廠5號燃氣機組,台電在能源轉型這塊,可說是關關難過關關過。
除了火力發電廠,核電廠也陸續展開除役計畫。透過火力發電廠減煤增氣、核電廠陸續除役雙管齊下,經濟部推動能源轉型步步為營,台電也常得上緊發條,在環評階段說服環評委員,讓環評案能順利推進,以免影響能源轉型時程。
因應台商回流、用電需求增加,台電公司提出大潭電廠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期間展延三年至2022年底的環境影響差異分析,昨(2)日在環保署專案小組初審過關,環評委員要求台電須將後續複循環機組預定完成期程說明清楚,送環評大會確認。
台電2013年提出希望在大潭電廠新建三部燃氣機組,不過2017年因供電吃緊,台電緊急提出環差,讓大潭7號機先行擔任「救火隊」,原預計僅運轉至今年底,但由於台商回流投資,用電需求增加,加上地方政府限煤政策、民營電廠招標未如預期順利等因素,為了供電穩定,再度提出環差變更,希望讓7號機再延三年。
台電指出,天然氣是較為潔淨的燃料,而大潭7號機為既有燃氣機組,對環境衝擊相對較低,可有效維持供電穩定性,降低系統風險。據台電統計,大潭7號機2018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僅占桃竹苗排放總量的0.7%,可見並非空汙主因。
而有別於前面幾場環評會議的炮聲隆隆,昨日新一屆環委首度審查此案,可說是「一堂和氣」,甚至有環委對台電引進最新型低氮氧化物燃燒器(LNB)表示「高度肯定」。不過有環委直言,台電若有誠意,7號機早就該裝LNB,而不是為通過展延環差,拿出來作為籌碼;另也有環委要求台電承諾,7號機展延下不為例。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回應,8號、9號燃氣複循環機組已在今年2月決標,預計8號機2022年就能商轉,7號機展延至2022年底,將可順利銜接,「不會再提延長。」
鍾炳利指出,8號機頂上之後,7號單循環機組會下線進行後段工程,轉為複循環機組後再上線,若再加上9號機順利商轉,原規劃的三部複循環燃氣機組可望陸續到位。桃園市環保局則表示,大潭7號機展延對於空汙仍會造成一定衝擊,希望台電清楚說明抵換機制。
台電2013年提出希望在大潭電廠新建三部燃氣機組,不過2017年因供電吃緊,台電緊急提出環差,讓大潭7號機先行擔任「救火隊」,原預計僅運轉至今年底,但由於台商回流投資,用電需求增加,加上地方政府限煤政策、民營電廠招標未如預期順利等因素,為了供電穩定,再度提出環差變更,希望讓7號機再延三年。
台電指出,天然氣是較為潔淨的燃料,而大潭7號機為既有燃氣機組,對環境衝擊相對較低,可有效維持供電穩定性,降低系統風險。據台電統計,大潭7號機2018年氮氧化物排放量僅占桃竹苗排放總量的0.7%,可見並非空汙主因。
而有別於前面幾場環評會議的炮聲隆隆,昨日新一屆環委首度審查此案,可說是「一堂和氣」,甚至有環委對台電引進最新型低氮氧化物燃燒器(LNB)表示「高度肯定」。不過有環委直言,台電若有誠意,7號機早就該裝LNB,而不是為通過展延環差,拿出來作為籌碼;另也有環委要求台電承諾,7號機展延下不為例。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回應,8號、9號燃氣複循環機組已在今年2月決標,預計8號機2022年就能商轉,7號機展延至2022年底,將可順利銜接,「不會再提延長。」
鍾炳利指出,8號機頂上之後,7號單循環機組會下線進行後段工程,轉為複循環機組後再上線,若再加上9號機順利商轉,原規劃的三部複循環燃氣機組可望陸續到位。桃園市環保局則表示,大潭7號機展延對於空汙仍會造成一定衝擊,希望台電清楚說明抵換機制。
為因應台商回台用電量及提高供電穩定性,台電希望將大潭電廠7 號機單循環機組延長運轉年限,環保署2日進行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 議,在台電承諾降低延役期間每年運轉時數、明確訂定施工及運轉期 程後,環評委員建議審核修正通過,代表機組的發電期間最長可延至 2022年底。
環保署召開「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 書第三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暨變更審查結論」專案小組第3次初 審會議。由於台電未能在前兩次會議中,提出空污排放增量的相關數 據,遭前一屆的環評委員要求補件再審。
台電表示,大潭7號機原核定的運轉時程只到今年底,為了供電穩 定,期望能申請延長發電期間自2020年至2022年底,為求兼顧環保, 台電將投資3.3億元,引進新的「低氮氧化物(NOx)燃燒器」技術( LNB),可降低其排放濃度及總量,且後續改為複循環機組後,可再 調降NOx排放濃度及總量。
台電前次會議承諾,將透過空污抵換機制,補助老舊柴油車汰換。 這次台電允諾,未來在桃園市,台電所屬單位公務汽機車都會改為電 動車,現有的一、二期的柴油車會汰舊換新,三期柴油車則加裝濾煙 器;同時也承諾,營建工地將會推動綠色環保工地,對承包廠商的使 用車輛、施工機具的油品進行管制。
環保署召開「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環境影響說明 書第三次環境影響差異分析報告暨變更審查結論」專案小組第3次初 審會議。由於台電未能在前兩次會議中,提出空污排放增量的相關數 據,遭前一屆的環評委員要求補件再審。
台電表示,大潭7號機原核定的運轉時程只到今年底,為了供電穩 定,期望能申請延長發電期間自2020年至2022年底,為求兼顧環保, 台電將投資3.3億元,引進新的「低氮氧化物(NOx)燃燒器」技術( LNB),可降低其排放濃度及總量,且後續改為複循環機組後,可再 調降NOx排放濃度及總量。
台電前次會議承諾,將透過空污抵換機制,補助老舊柴油車汰換。 這次台電允諾,未來在桃園市,台電所屬單位公務汽機車都會改為電 動車,現有的一、二期的柴油車會汰舊換新,三期柴油車則加裝濾煙 器;同時也承諾,營建工地將會推動綠色環保工地,對承包廠商的使 用車輛、施工機具的油品進行管制。
針對台電預計民國114年在中火新增兩部燃氣機組,卻未比照高雄興達電廠,將燃煤機組除役,只要電力不足極有可能重啟。台中市環保局長吳志超1日出席環保署專案小組初審會議時,砲轟此舉形同「一國兩制」,令台中人失望!他重申「汰舊換新」、「減煤四成」兩大原則,年底將藉中火許可證審查,要求109年減煤至1,104萬噸,「否則將依法撤證」。
台電規劃在中火新增兩部燃氣機組,行政院環保署1日召開環境說明書專案小組第四次初審會議,決定民國114年燃氣機組上線後,四部燃煤機組轉備用後予以通過,未將台中市府提出的「汰舊換新」與「減煤四成」納入環評承諾事項。
對此,吳志超當場表達強烈抗議!他指出,中央應負起妥善調度配電的責任,新裝設兩部燃氣機組,但舊的燃煤機組列為備用卻不除役,如有用電調度狀況仍需啟用,且備用機組將不受台中市公告的電力業加嚴標準規範,勢必加重中部空品汙染負荷,「市府強烈反對不減反增,台中人很失望!」
吳志超強調,高雄興達電廠新建三部燃氣機組,於112年起新燃氣機組商轉後,即陸續針對既有燃煤機組及燃氣機組除役,而非轉為備用,台電此次於中火新建兩部燃氣機組,卻未比照同等的空汙控制對策。他並重申,一、中火在114年燃氣機組上線前,至少四部燃煤機組應立即除役或停用,絕不接受備用選項;二、中火十部機組在109年生煤整年使用量,要大減至歷年最低1,104萬噸。
針對1日會議結論未將該兩原則納入,他表示中市府深感遺憾,預計今年底召開的環評審查大會,將持續出席表達市府立場,極力主張減煤減汙的必要性,維護中南部空氣品質。
台電規劃在中火新增兩部燃氣機組,行政院環保署1日召開環境說明書專案小組第四次初審會議,決定民國114年燃氣機組上線後,四部燃煤機組轉備用後予以通過,未將台中市府提出的「汰舊換新」與「減煤四成」納入環評承諾事項。
對此,吳志超當場表達強烈抗議!他指出,中央應負起妥善調度配電的責任,新裝設兩部燃氣機組,但舊的燃煤機組列為備用卻不除役,如有用電調度狀況仍需啟用,且備用機組將不受台中市公告的電力業加嚴標準規範,勢必加重中部空品汙染負荷,「市府強烈反對不減反增,台中人很失望!」
吳志超強調,高雄興達電廠新建三部燃氣機組,於112年起新燃氣機組商轉後,即陸續針對既有燃煤機組及燃氣機組除役,而非轉為備用,台電此次於中火新建兩部燃氣機組,卻未比照同等的空汙控制對策。他並重申,一、中火在114年燃氣機組上線前,至少四部燃煤機組應立即除役或停用,絕不接受備用選項;二、中火十部機組在109年生煤整年使用量,要大減至歷年最低1,104萬噸。
針對1日會議結論未將該兩原則納入,他表示中市府深感遺憾,預計今年底召開的環評審查大會,將持續出席表達市府立場,極力主張減煤減汙的必要性,維護中南部空氣品質。
綠電憑證交易平台元旦啟動官方做莊,向買賣雙方收取規費,且採預先登記制,避免買空賣空
綠電憑證交易時代正式來臨!經濟部預告修正「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未來會新增管道,建立官方綠電憑證交易媒合平台,並增訂收取規費機制,交易時賣方一張憑證規費收取3元,買方收取0.5元,且買賣交易採預先登記制,避免憑證買空賣空。預計交易平台明年元旦運作,並開始收取規費。
經濟部預告修正「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並更名為「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106年10月經濟部已訂定綠電憑證申請、讓與等辦法,迄今憑證發行量6.4萬張,交易137筆共3,100多張,主因像台電、聯電、中華電、日月光等,基於企業環保形象或承諾,憑證發行並非要釋出交易。
憑證申請對象除直(轉)供開發商、自發自用業者外,為因應憑證市場不同讓與模式,這次修法新增民間售電業可代替綠電開發商,提出憑證申請,如此售電業可協助整合數家發電業的購售電合約,讓買方更便利。據悉,已有5∼6家售電業申請中。
另這次新增建立官方(標準局)憑證中心平台,進行憑證移轉與登錄,買賣雙方需先在憑證中心平台取得帳號,由憑證中心作為綠電交易的媒合平台。官員說,未來官方會有公版的購售電合約,可大幅降低買賣雙方談判成本。
標準局長連錦漳表示,綠電交易採預先登記制,買方需先繳交保證金,政府才知道最大需求量為何,確有交易時保證金可以扣抵規費。據工業局對綠電需求量調查,包括環評承諾、再生能源條例大戶使用綠電需求、國際供應鏈大廠要求等,3年內約在18∼20億度電。
依預告修正辦法,憑證一張以1千度電為單位,而平台建置及維持不易,每年需投入成本至少2、3千萬元,不能全靠公務預算支撐,連錦漳說,配合大戶條款將增訂憑證交易中心可酌收規費。
未來經部擬向賣方收取審查費、每度電千分之3,相當一張憑證,即1,000度電收取3元;向買方收取服務費、每度電萬分之5,相當一張憑證收0.5元,對綠電需求業者不會是太大負擔。另每年向開發商(賣方)收取案場查核規費,大案場1人1天收費最高8,000元(若不足4小時收4,000元),小案場4,000元,以確保勾稽業者的發電量及售電量。
綠電業者與台電均簽署購售電合約,經長沈榮津日前要求台電訂「分手費」,讓業者可解除躉售契約,台電已積極研訂相關辦法,預計酌收代輸等輸配電相關成本,近期公告相關辦法。
綠電憑證交易時代正式來臨!經濟部預告修正「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未來會新增管道,建立官方綠電憑證交易媒合平台,並增訂收取規費機制,交易時賣方一張憑證規費收取3元,買方收取0.5元,且買賣交易採預先登記制,避免憑證買空賣空。預計交易平台明年元旦運作,並開始收取規費。
經濟部預告修正「自願性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並更名為「再生能源憑證實施辦法」,106年10月經濟部已訂定綠電憑證申請、讓與等辦法,迄今憑證發行量6.4萬張,交易137筆共3,100多張,主因像台電、聯電、中華電、日月光等,基於企業環保形象或承諾,憑證發行並非要釋出交易。
憑證申請對象除直(轉)供開發商、自發自用業者外,為因應憑證市場不同讓與模式,這次修法新增民間售電業可代替綠電開發商,提出憑證申請,如此售電業可協助整合數家發電業的購售電合約,讓買方更便利。據悉,已有5∼6家售電業申請中。
另這次新增建立官方(標準局)憑證中心平台,進行憑證移轉與登錄,買賣雙方需先在憑證中心平台取得帳號,由憑證中心作為綠電交易的媒合平台。官員說,未來官方會有公版的購售電合約,可大幅降低買賣雙方談判成本。
標準局長連錦漳表示,綠電交易採預先登記制,買方需先繳交保證金,政府才知道最大需求量為何,確有交易時保證金可以扣抵規費。據工業局對綠電需求量調查,包括環評承諾、再生能源條例大戶使用綠電需求、國際供應鏈大廠要求等,3年內約在18∼20億度電。
依預告修正辦法,憑證一張以1千度電為單位,而平台建置及維持不易,每年需投入成本至少2、3千萬元,不能全靠公務預算支撐,連錦漳說,配合大戶條款將增訂憑證交易中心可酌收規費。
未來經部擬向賣方收取審查費、每度電千分之3,相當一張憑證,即1,000度電收取3元;向買方收取服務費、每度電萬分之5,相當一張憑證收0.5元,對綠電需求業者不會是太大負擔。另每年向開發商(賣方)收取案場查核規費,大案場1人1天收費最高8,000元(若不足4小時收4,000元),小案場4,000元,以確保勾稽業者的發電量及售電量。
綠電業者與台電均簽署購售電合約,經長沈榮津日前要求台電訂「分手費」,讓業者可解除躉售契約,台電已積極研訂相關辦法,預計酌收代輸等輸配電相關成本,近期公告相關辦法。
本周將登場的三案環評,都攸關台商回流設廠用電、用地需求,受到業界高度關注,環評應儘快釐清問題,讓一切步上正軌,否則經濟部每周審查台商回流、財政部提供海外資金匯回管道,若是卡在用電、用地敲不定,回流投資將淪為「紙上回流」。
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周周審查台商回流投資案,累計已超過142家廠商響應,投資金額衝破6,000億元,可望創造5.2萬個就業機會。
而財政部為迎接台商海外資金,推出境外資金匯回專法,上路月餘,申請匯回金額也突破25億元。
財經部會積極迎接台商回流,不過這些亮麗數字的背後,還要看實質投資能否落實,對於台灣整體經濟而言才是利多。
台電為因應台商回流潮所攀升的用電需求,提出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由於原運轉期間僅到今年底,若展延案今年底前無法闖關成功,對於供電穩定性將造成相當程度衝擊。
而機械業期待已久的彰化二林精機園區,在國發會發布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手冊」中已經列為租售標的,等於是中央產業用地供應的一環,但是歷經多次審查會議,至今仍未塵埃落定,難免影響相關產業回台的意願。
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周周審查台商回流投資案,累計已超過142家廠商響應,投資金額衝破6,000億元,可望創造5.2萬個就業機會。
而財政部為迎接台商海外資金,推出境外資金匯回專法,上路月餘,申請匯回金額也突破25億元。
財經部會積極迎接台商回流,不過這些亮麗數字的背後,還要看實質投資能否落實,對於台灣整體經濟而言才是利多。
台電為因應台商回流潮所攀升的用電需求,提出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由於原運轉期間僅到今年底,若展延案今年底前無法闖關成功,對於供電穩定性將造成相當程度衝擊。
而機械業期待已久的彰化二林精機園區,在國發會發布的「歡迎台商回台投資手冊」中已經列為租售標的,等於是中央產業用地供應的一環,但是歷經多次審查會議,至今仍未塵埃落定,難免影響相關產業回台的意願。
環評三大難案本周上菜,包括台中發電廠新建燃氣機組、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及彰化二林精密機械園區等三案,本周都將在環保署專案小組先後進行初審。這三案雖審查多次,但卻都是新任環評委員首度審查,加上三案複雜度高,環委能否亮綠燈放行,還有許多變數。
首先,台中發電廠新增燃氣機組計畫率先於10月1日登場,此案預計新建兩部燃氣複循環機組,希望2024年3月、2025年7月分別提供裝置容量各約130萬瓩。
然而,台中市政府上周特別召開記者會,針對此案表達強烈反對,要求台電減煤四成,若要新增燃氣機組,至少四部舊燃煤機組必須立即除役,否則中市府「絕不妥協」。
但台電強調,考量供電穩定,既有燃煤機組無法提前除役,僅轉為備用,與中市府僵持不下。尤其此案發展至今,已演變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戰場,適逢選舉年政治敏感時機,在中市府強烈反對下,要過環評這關恐怕不容易。
接棒登場的第二案則是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環差案,預計10月2日初審,由於台商回流用電需求,加上民營電廠招標不順、地方政府限煤等問題,台電希望將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時間展延三年,從原定今年底延至2022年底。
台電2017年為因應缺電危機,提出大潭電廠緊急發電計畫當救火隊,取代重啟核二,但當時計畫在環評初審時踢到鐵板,被環委要求重作環評,隨後不到14天卻又在環評大會由官方主導強渡關山,上演翻案大驚奇。
上一屆環委親身經歷大潭電廠環評「髮夾彎」,記憶猶深,如今台電又提出7號機展延案,環委難免態度保留、屢次留校察看。而新一屆環委是首度審理此案,台電若能釐清空汙增量疑慮,將有機會爭取過關。
最後則是編定已超過十年的彰化二林精機園區,也將在10月3日審查。
首先,台中發電廠新增燃氣機組計畫率先於10月1日登場,此案預計新建兩部燃氣複循環機組,希望2024年3月、2025年7月分別提供裝置容量各約130萬瓩。
然而,台中市政府上周特別召開記者會,針對此案表達強烈反對,要求台電減煤四成,若要新增燃氣機組,至少四部舊燃煤機組必須立即除役,否則中市府「絕不妥協」。
但台電強調,考量供電穩定,既有燃煤機組無法提前除役,僅轉為備用,與中市府僵持不下。尤其此案發展至今,已演變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戰場,適逢選舉年政治敏感時機,在中市府強烈反對下,要過環評這關恐怕不容易。
接棒登場的第二案則是大潭電廠7號機展延環差案,預計10月2日初審,由於台商回流用電需求,加上民營電廠招標不順、地方政府限煤等問題,台電希望將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時間展延三年,從原定今年底延至2022年底。
台電2017年為因應缺電危機,提出大潭電廠緊急發電計畫當救火隊,取代重啟核二,但當時計畫在環評初審時踢到鐵板,被環委要求重作環評,隨後不到14天卻又在環評大會由官方主導強渡關山,上演翻案大驚奇。
上一屆環委親身經歷大潭電廠環評「髮夾彎」,記憶猶深,如今台電又提出7號機展延案,環委難免態度保留、屢次留校察看。而新一屆環委是首度審理此案,台電若能釐清空汙增量疑慮,將有機會爭取過關。
最後則是編定已超過十年的彰化二林精機園區,也將在10月3日審查。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