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依台電報告預估2014年台灣總用電量將達2,200億度,其中馬達用電1,000億度,占總用電量45%。
業界建言4大重點:1、建議國營事業或政府機關率先採用,以提升用電效率,節省能源。請經濟部相關單位盡速提出由現有IE1效率電動機轉換至IE3之時程,以利能效政策和國際接軌。由政府機關及具代表性之國營事業宣示電動機,改用IE3之高效率電動機起帶頭示範作用。2、政府獎勵或補助民營事業單位,汰舊換新電動機設備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依效率之提升所產生之節能效果給予汰舊換新設備全面實質補助(個人使用者或製造商),鼓勵汰舊換新舊有之耗能電動機。3、獎勵電機製造商生產新標準高效率電動機,朝國家節能減碳指標推進。例如:給予租稅優惠抵免等措施或專案貸款融資)並將透過檢驗測試發佈「台灣節能高效電動機推廣廠商目錄」。4、外貨進入台灣巿場,亦需經政府機構進行能效認證。
業界建言4大重點:1、建議國營事業或政府機關率先採用,以提升用電效率,節省能源。請經濟部相關單位盡速提出由現有IE1效率電動機轉換至IE3之時程,以利能效政策和國際接軌。由政府機關及具代表性之國營事業宣示電動機,改用IE3之高效率電動機起帶頭示範作用。2、政府獎勵或補助民營事業單位,汰舊換新電動機設備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依效率之提升所產生之節能效果給予汰舊換新設備全面實質補助(個人使用者或製造商),鼓勵汰舊換新舊有之耗能電動機。3、獎勵電機製造商生產新標準高效率電動機,朝國家節能減碳指標推進。例如:給予租稅優惠抵免等措施或專案貸款融資)並將透過檢驗測試發佈「台灣節能高效電動機推廣廠商目錄」。4、外貨進入台灣巿場,亦需經政府機構進行能效認證。
究竟台電核四廠未來停止運轉與核一、核二及核三廠除役,會給產業界帶來多嚴重的危機?中鋼董事長鄒若齊昨(19)日指出,經過縝密試算,如果核四廠未來不商轉,且核一、核二及核三廠除役,則估計從115年起,整體鋼鐵業生產成本每年將增加125∼155億元,且影響從業人員及相關家庭生計,多達近百萬人。
因此,鋼鐵公會已向政府表明,要求核四商轉,且核一、二及三廠延役,以減輕對中鋼、中龍及鋼鐵中下游產業的衝擊。
中鋼昨日舉行中元普渡祈福典禮,由鄒若齊率領總經理宋志育、執行副總李慶超及行政副總李雄、生產副總鄭宗仁、企劃副總王茂濱及業務副總劉季剛等多位一級主管參加。
鄒若齊說,當中鋼努力展開升級、降低成本及強化原料競爭力的同時,國家的能源政策將會深刻影響到未來的發展,經過試算,如果核四不商轉且核一、二及三廠除役,估計到115年時,整體鋼鐵業成本每年將增加125∼155億元,即使核四商轉且核一、二及三廠除役,則 115年時,每年成本也將增加77∼100億元。
且在鋼鐵產業獲利微薄情形下,鄒若齊指出,將會影響到鋼鐵業7 萬位從業人員以及下游10家加工產業約23萬人的生計,加上他們的家庭,影響範圍更大,多達百萬人。因這種發展太嚴重,所以台灣鋼鐵公會已向工總清楚表明,在核能安全保證前提下,鋼鐵工業要求政府,」核四商轉、核一、二及三廠延役」。
因此,鋼鐵公會已向政府表明,要求核四商轉,且核一、二及三廠延役,以減輕對中鋼、中龍及鋼鐵中下游產業的衝擊。
中鋼昨日舉行中元普渡祈福典禮,由鄒若齊率領總經理宋志育、執行副總李慶超及行政副總李雄、生產副總鄭宗仁、企劃副總王茂濱及業務副總劉季剛等多位一級主管參加。
鄒若齊說,當中鋼努力展開升級、降低成本及強化原料競爭力的同時,國家的能源政策將會深刻影響到未來的發展,經過試算,如果核四不商轉且核一、二及三廠除役,估計到115年時,整體鋼鐵業成本每年將增加125∼155億元,即使核四商轉且核一、二及三廠除役,則 115年時,每年成本也將增加77∼100億元。
且在鋼鐵產業獲利微薄情形下,鄒若齊指出,將會影響到鋼鐵業7 萬位從業人員以及下游10家加工產業約23萬人的生計,加上他們的家庭,影響範圍更大,多達百萬人。因這種發展太嚴重,所以台灣鋼鐵公會已向工總清楚表明,在核能安全保證前提下,鋼鐵工業要求政府,」核四商轉、核一、二及三廠延役」。
國內各線纜廠上半年少了台電新標案的加持,國際銅價又走跌,本業賺少賠多,只有華電(1603)、大山(1615)及台一(1613)三公司本業獲利。
華新(1605)、宏泰(1612)、億泰(1616),以及榮星(1617)等廠商則靠業外收益挹注,才有盈餘,華新更是轉虧為盈,每股淨利0.10元。
業者指出,各線纜廠上半年銅庫存成本平均在7千美元以上,偏偏國際銅價持續下殺而墊高生產成本,除大山、華電及台一三家廠商因生產設備稼動率維持80%以上,本業還能獲利,華電上半年每股淨利 0.31元而躍居電纜業獲利王。大山規模雖小,以每股淨利0.11元,緊追在後。
台一上半年本業雖有獲利0.72億元,卻因提列銅跌價損失及匯兌損失,致使上半年每股淨損0.77元。華新、華榮、大亞、宏泰、億泰、榮星及合機等線纜廠上半年本業呈現赤字。
華新表示,華新上半年合併營收729.11億元,囿於國際銅價持續走跌,庫存成本相對處於高檔,本業虧損從去年同期的0.17億元擴大為 4.69億元,還好華新因應原材料價格激烈波動而採取避險,以避險會計原則揭露營運部門的營業利益4.50億元,上半年轉虧為盈,稅前盈餘3.63億元,每股淨利為0.10元。
宏泰主管坦言,宏泰上半年虧損近0.72億元,但靠業外投資收益,稅前盈餘近263萬元、稅後淨利526萬元,每股淨利0.03元。
大亞、華榮及榮星等線纜廠首季都有獲利,第2季卻因國際銅價持續走跌,庫存成本卻在7千美元以上而出現赤字。
大亞及華榮主管坦言,本業要賺錢很難,大亞第2季每股虧損0.22 元、華榮第2季每股虧損0.71元而吞噬首季獲利,上半年每股淨損0. 20元;榮星第2季虧損0.06元,上半年本期淨利765萬餘元,每股淨利縮減為0.05元。
華新(1605)、宏泰(1612)、億泰(1616),以及榮星(1617)等廠商則靠業外收益挹注,才有盈餘,華新更是轉虧為盈,每股淨利0.10元。
業者指出,各線纜廠上半年銅庫存成本平均在7千美元以上,偏偏國際銅價持續下殺而墊高生產成本,除大山、華電及台一三家廠商因生產設備稼動率維持80%以上,本業還能獲利,華電上半年每股淨利 0.31元而躍居電纜業獲利王。大山規模雖小,以每股淨利0.11元,緊追在後。
台一上半年本業雖有獲利0.72億元,卻因提列銅跌價損失及匯兌損失,致使上半年每股淨損0.77元。華新、華榮、大亞、宏泰、億泰、榮星及合機等線纜廠上半年本業呈現赤字。
華新表示,華新上半年合併營收729.11億元,囿於國際銅價持續走跌,庫存成本相對處於高檔,本業虧損從去年同期的0.17億元擴大為 4.69億元,還好華新因應原材料價格激烈波動而採取避險,以避險會計原則揭露營運部門的營業利益4.50億元,上半年轉虧為盈,稅前盈餘3.63億元,每股淨利為0.10元。
宏泰主管坦言,宏泰上半年虧損近0.72億元,但靠業外投資收益,稅前盈餘近263萬元、稅後淨利526萬元,每股淨利0.03元。
大亞、華榮及榮星等線纜廠首季都有獲利,第2季卻因國際銅價持續走跌,庫存成本卻在7千美元以上而出現赤字。
大亞及華榮主管坦言,本業要賺錢很難,大亞第2季每股虧損0.22 元、華榮第2季每股虧損0.71元而吞噬首季獲利,上半年每股淨損0. 20元;榮星第2季虧損0.06元,上半年本期淨利765萬餘元,每股淨利縮減為0.05元。
國際銅價行情因庫存下降而再度轉強,不但重新回升至7,200美元以上,且高於7月銅均價6,892.98美元,讓8月電力線纜報價降幅降至 1%以下,大亞(1609)及台一(1613)等廠商定價策略更有彈性。業者坦言,第3季要轉虧為盈,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業者指出,7月國際銅價一度跌破6,800美元,均價6,892.98美元,比6月均價7,004.05美元下跌1.59%。但隨著國際銅庫存水位下降,上周一(12日)現貨及期貨行情均升破7,200美元,華榮(1608)、大亞、宏泰電工(1612)、台一(1613)、大山(1615)、億泰(1616)及榮星( 1617)等業者評估,不少民間業者追價心理,提貨意願增強,不想認賠殺出而競相改採取靈活彈性訂價策略,8月份報價跌幅也壓縮至1%以內。
宏泰主管表示,宏泰8月電力線纜報價跟著太電及華新兩家一線大廠走,也會小幅降價。華榮主管指出,華榮目前600V等小電線纜、用在汽車電子束線的銅線及光纖需求穩定,況且銅價下跌後,經銷商備料意願增強,交期從原先60至90天壓縮至45天,8月份電力線纜報價會隨月銅均價下跌而調降。
台一主管指出,8月份銅價重新回升至7千美元以上,高於7月銅均價,台一有些採前1個月,依7月銅均價計價,有些客戶則要求8月份現貨行情報價,8月份報價與7月相當。
大亞主管指出,大亞6、7月份雖持續交161KV超高壓線纜給台電,但考量當前台電新標案幾乎停擺、民間企業投資意願又不足而致使需求不如預期殷切,大亞8月份電力線纜報價採取個案處理而非通盤性降價。
億泰主管表示,億泰最近接獲一些台電及民間企業專案電力線纜訂單,出貨會在第4季較明顯。國內不少線纜業者以當前銅現貨行情上漲,作為8月份報價依據,也有廠商急著去化庫存而願意降價接單,但億泰考量銅庫存成本,不想賠錢銷售,8月報價幾乎與7月相當。
業者指出,7月國際銅價一度跌破6,800美元,均價6,892.98美元,比6月均價7,004.05美元下跌1.59%。但隨著國際銅庫存水位下降,上周一(12日)現貨及期貨行情均升破7,200美元,華榮(1608)、大亞、宏泰電工(1612)、台一(1613)、大山(1615)、億泰(1616)及榮星( 1617)等業者評估,不少民間業者追價心理,提貨意願增強,不想認賠殺出而競相改採取靈活彈性訂價策略,8月份報價跌幅也壓縮至1%以內。
宏泰主管表示,宏泰8月電力線纜報價跟著太電及華新兩家一線大廠走,也會小幅降價。華榮主管指出,華榮目前600V等小電線纜、用在汽車電子束線的銅線及光纖需求穩定,況且銅價下跌後,經銷商備料意願增強,交期從原先60至90天壓縮至45天,8月份電力線纜報價會隨月銅均價下跌而調降。
台一主管指出,8月份銅價重新回升至7千美元以上,高於7月銅均價,台一有些採前1個月,依7月銅均價計價,有些客戶則要求8月份現貨行情報價,8月份報價與7月相當。
大亞主管指出,大亞6、7月份雖持續交161KV超高壓線纜給台電,但考量當前台電新標案幾乎停擺、民間企業投資意願又不足而致使需求不如預期殷切,大亞8月份電力線纜報價採取個案處理而非通盤性降價。
億泰主管表示,億泰最近接獲一些台電及民間企業專案電力線纜訂單,出貨會在第4季較明顯。國內不少線纜業者以當前銅現貨行情上漲,作為8月份報價依據,也有廠商急著去化庫存而願意降價接單,但億泰考量銅庫存成本,不想賠錢銷售,8月報價幾乎與7月相當。
10月漲價潮即將來襲,包括電價、高鐵、油氣價格,可能在10月同步走揚;其他如國內航班機票、各風景區停車費等,也可能自明年元月漲價,市井小民擔心去年油電雙漲造成物價飛漲的夢魘再現。
財經官員指出,漲價潮不但會帶動第4季與明年物價上漲,更可能衝擊經濟成長率。
電價已確定10月漲價,高鐵打算在10月調高票價,台鐵也可能明年漲價。另外,新版油價公式9月可能上路,中油本月開始取消桶裝瓦斯緩漲措施。各項漲價措施集中在10月前後上路,不少工商大老與老百姓忍不住問,即使漲價是漲定了,但「這些漲價措施難道不能分散實施嗎?」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說,今年景氣只比去年稍好一點,國內經濟並沒有明顯復甦;若政府非要在10月調漲電價,他建議政府應分兩年、分階段調漲,降低對企業民生與物價的衝擊。
經濟部官員與台電主管則說,10月電價調漲是去年就已訂下的計畫,把原本要在去年12月實施的漲價方案延後到今年實施,當時考量的因素就是為了分散漲價潮,「但沒想到今年竟有那麼多領域的產品或服務選在10月或明年初漲價」。民眾抱怨「高鐵可以不坐,風景區可以不去,但電不可能不用」,尤其擔心這波電價調漲又會引發一波物價跟漲風。
主計總處研究顯示,若10月電價調漲方案如期上路,將使今年經濟成長率減少0.02個百分點,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升0.06個百分點。雖然漲幅不大,但官員表示,這只計入電價調漲,若再加上其他漲價項目,對未來半年到一年的物價與經濟成長率影響會加劇。
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目前國內景氣仍不好,企業營運尚未跨出艱難期,政府能掌控的公共事業都在近期漲價,未顧及到景氣,令他不解。
在台北市寧夏夜市經營小吃攤的林老闆說,去年油電雙漲讓他吃足苦頭,10月電價要漲,桶裝瓦斯也不再有緩漲機制,成本上揚壓力恐怕更勝去年。
財經官員指出,漲價潮不但會帶動第4季與明年物價上漲,更可能衝擊經濟成長率。
電價已確定10月漲價,高鐵打算在10月調高票價,台鐵也可能明年漲價。另外,新版油價公式9月可能上路,中油本月開始取消桶裝瓦斯緩漲措施。各項漲價措施集中在10月前後上路,不少工商大老與老百姓忍不住問,即使漲價是漲定了,但「這些漲價措施難道不能分散實施嗎?」
商總理事長張平沼說,今年景氣只比去年稍好一點,國內經濟並沒有明顯復甦;若政府非要在10月調漲電價,他建議政府應分兩年、分階段調漲,降低對企業民生與物價的衝擊。
經濟部官員與台電主管則說,10月電價調漲是去年就已訂下的計畫,把原本要在去年12月實施的漲價方案延後到今年實施,當時考量的因素就是為了分散漲價潮,「但沒想到今年竟有那麼多領域的產品或服務選在10月或明年初漲價」。民眾抱怨「高鐵可以不坐,風景區可以不去,但電不可能不用」,尤其擔心這波電價調漲又會引發一波物價跟漲風。
主計總處研究顯示,若10月電價調漲方案如期上路,將使今年經濟成長率減少0.02個百分點,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上升0.06個百分點。雖然漲幅不大,但官員表示,這只計入電價調漲,若再加上其他漲價項目,對未來半年到一年的物價與經濟成長率影響會加劇。
工總秘書長蔡練生表示,目前國內景氣仍不好,企業營運尚未跨出艱難期,政府能掌控的公共事業都在近期漲價,未顧及到景氣,令他不解。
在台北市寧夏夜市經營小吃攤的林老闆說,去年油電雙漲讓他吃足苦頭,10月電價要漲,桶裝瓦斯也不再有緩漲機制,成本上揚壓力恐怕更勝去年。
財政困窘,為幫政府找錢投入公共建設,經建會規劃國家建設基金輪廓逐步浮現。經建會主委管中閔構想將標售國公有土地予活化,高速公路證券化,並建議台電、中油民營化,並將部分公有股票釋出給全民,還利於民。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9成均為社福等法定支出,歲出擴張規模愈來愈小,而我國租稅負擔率只有12.8%,為全球最低,稅收嚴重不足,財政捉襟見肘愈形嚴重。
為增加公建彈性財源,因應反景氣循環,經建會月底前將向行政院簡報國家建設基金構想。
據了解,經建會以2008年金融海嘯時,澳洲政府規劃成立200多億澳元(約相當新台幣六千億元)的建設基金為例,因應反景氣循環。
在財政正值困窘之際,管中閔認為,台灣也有必要釋出國有土地與國有財產,對象是釋出給全民、而非財團,若公開釋股,就沒有圖利疑慮。
如何籌措政府財源繼續投入公共建設,上週經建會內部討論,目前對國家建設基金初步想法,是擬從標售國有土地,高速公路證券化,還有配合國際潮流,將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民營化,並檢討現有公有民營事業股票釋出,釋給民眾而非財團方式,還利於民。
據了解,管中閔認為,現行國營行庫例如台銀、土銀,沒有非維持國營的必要,目前政府手中持有許多國公有企業,政策上都是沒有必要,且未必有效益,例如桃勤公司,就沒有必要維持公有,像交銀過去有政策性任務,後來變成兆豐金也非最好方式民營化。
另三商銀公股有無需要公股持有,也可討論,這些都將全面逐一檢視,逐步將公股釋出,官員說,也許不是明年一步到位,但三、五年,或不超過十年應該到位。
至於既有200多個基金,立院要求檢討裁撤,管中閔在內部會議中,也認為可以規劃是否進一步統合,例如國道基金、港埠基金是否可以統合在國家建設基金之下,讓基金在公共建設方面扮演更積極的效益。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9成均為社福等法定支出,歲出擴張規模愈來愈小,而我國租稅負擔率只有12.8%,為全球最低,稅收嚴重不足,財政捉襟見肘愈形嚴重。
為增加公建彈性財源,因應反景氣循環,經建會月底前將向行政院簡報國家建設基金構想。
據了解,經建會以2008年金融海嘯時,澳洲政府規劃成立200多億澳元(約相當新台幣六千億元)的建設基金為例,因應反景氣循環。
在財政正值困窘之際,管中閔認為,台灣也有必要釋出國有土地與國有財產,對象是釋出給全民、而非財團,若公開釋股,就沒有圖利疑慮。
如何籌措政府財源繼續投入公共建設,上週經建會內部討論,目前對國家建設基金初步想法,是擬從標售國有土地,高速公路證券化,還有配合國際潮流,將台電、中油等國營事業民營化,並檢討現有公有民營事業股票釋出,釋給民眾而非財團方式,還利於民。
據了解,管中閔認為,現行國營行庫例如台銀、土銀,沒有非維持國營的必要,目前政府手中持有許多國公有企業,政策上都是沒有必要,且未必有效益,例如桃勤公司,就沒有必要維持公有,像交銀過去有政策性任務,後來變成兆豐金也非最好方式民營化。
另三商銀公股有無需要公股持有,也可討論,這些都將全面逐一檢視,逐步將公股釋出,官員說,也許不是明年一步到位,但三、五年,或不超過十年應該到位。
至於既有200多個基金,立院要求檢討裁撤,管中閔在內部會議中,也認為可以規劃是否進一步統合,例如國道基金、港埠基金是否可以統合在國家建設基金之下,讓基金在公共建設方面扮演更積極的效益。
「發債大戶」台電公司近期將再發債,標售結果被視為債市關鍵指標。台電上月發債,5年券意外流標,造成市場大震撼,最近將發行年期較短的3年債,希望刺激買氣,避免資金成本大幅攀升。
債券交易員說,台電發債向來是公司債行情的重要指標,若標售結果慘澹,將衝擊公司債市況,不論初級或次級市場,利率都有上升壓力,增加企業發債籌資的困難。
台電近日對券商發出標單,預計發行3、5、7、10等四種年期共120億元的無擔保公司債,將於下周五(23日)決標。其中,距離台電上次發行3年債已有三年半之久。
債券商表示,台電為避免利率驟彈,無法籌措所需資金,再度推出3年債,預計發行30億元,得標利率估為1.15%~1.2%;5年期利率預估約1.37%~1.42%。
至於年期較長的7年與10年,預計發行30億和20億元,估計利率將分別落於1.6%~1.65%以及1.8%~1.85%區間。
台電7月間標售5年券,史無前例以流標收場,市場一片譁然,影響所及,不只公司債行情轉空,甚至帶動公債殖利率翻揚。
交易員表示,央行日前發行2年期定存單,牽動市場敏感神經,一度被視為貨幣政策緊縮訊號,衝擊債券投資人的持券信心,帶動利率緩步走揚。
另外,台電近期利空頻傳,核四停建紛擾與油電雙漲議題,不僅因財務狀況不佳,也使信評公司將評等展望調整為「負向」,部分銀行與壽險,著眼台電財務有惡化之虞而減持台電部位,進而降低買盤搶標台電公司債的意願。
券商主管說,前次標債讓市場跌破眼鏡,這次標售結果動見觀瞻,堪稱市場風向球,若利率持續攀升,可能帶動公司債市場利率飆高、墊高企業發債成本。
7月初台電標售公司債,不僅5年期流標,5年與7年期得標利率也高於市場預期。券商說,即使利率偏高卻還是不足額發行,顯示長券需求疲軟,銀行與保險業興趣缺缺;此次台電增發更短的3年券能否扭轉頹勢,成為債市前景的觀察重點。
債券交易員說,台電發債向來是公司債行情的重要指標,若標售結果慘澹,將衝擊公司債市況,不論初級或次級市場,利率都有上升壓力,增加企業發債籌資的困難。
台電近日對券商發出標單,預計發行3、5、7、10等四種年期共120億元的無擔保公司債,將於下周五(23日)決標。其中,距離台電上次發行3年債已有三年半之久。
債券商表示,台電為避免利率驟彈,無法籌措所需資金,再度推出3年債,預計發行30億元,得標利率估為1.15%~1.2%;5年期利率預估約1.37%~1.42%。
至於年期較長的7年與10年,預計發行30億和20億元,估計利率將分別落於1.6%~1.65%以及1.8%~1.85%區間。
台電7月間標售5年券,史無前例以流標收場,市場一片譁然,影響所及,不只公司債行情轉空,甚至帶動公債殖利率翻揚。
交易員表示,央行日前發行2年期定存單,牽動市場敏感神經,一度被視為貨幣政策緊縮訊號,衝擊債券投資人的持券信心,帶動利率緩步走揚。
另外,台電近期利空頻傳,核四停建紛擾與油電雙漲議題,不僅因財務狀況不佳,也使信評公司將評等展望調整為「負向」,部分銀行與壽險,著眼台電財務有惡化之虞而減持台電部位,進而降低買盤搶標台電公司債的意願。
券商主管說,前次標債讓市場跌破眼鏡,這次標售結果動見觀瞻,堪稱市場風向球,若利率持續攀升,可能帶動公司債市場利率飆高、墊高企業發債成本。
7月初台電標售公司債,不僅5年期流標,5年與7年期得標利率也高於市場預期。券商說,即使利率偏高卻還是不足額發行,顯示長券需求疲軟,銀行與保險業興趣缺缺;此次台電增發更短的3年券能否扭轉頹勢,成為債市前景的觀察重點。
美國量化寬鬆(QE)措施將退場,市場憂心中央銀行貨幣政策轉緊縮將使長期利率翻揚,近來長期債券乏人問津,短券相對受歡迎。因應新趨勢,不少企業改變籌資策略,不是縮短發債年限,就是加發短期券種,以節省利息支出。
台灣電力公司今年四度發債,為避免利率攀高,在睽違近三年半後重啟3年券標售,即為一例。
券商主管說,債市空頭走勢確立,基於利率風險及流動性風險考量,投資人減持長期債券,轉買年期較短的籌碼、規避利率風險蔚為潮流。
「自2010年3月後,台電就沒發過3年券」,債券承銷商表示,為迎合買家需求,企業積極調整發債策略,增加短期券種發行,目的是降低資金成本。
另外,為償還債務及充實營運資金,南亞7月下旬標售公司債,分成5年期46億元、7年期19億元,利率分別為1.45%和1.55%。
券商主管說,除公開標售外,南亞這期還加發4年期公司債31億元,與特定買家的議定利率為1.4%,令市場頗感意外。
券商主管表示,台電7月初發債,5年期意外流標,買盤縮手是一大主因。現在公司債為買方市場,為順應潮流,企業也必須調整發債策略、縮短發債年期。
除南亞外,握有80億元公司債發行額度的遠東新,近日也將發行年期由5年調整為3.5年,以符合買盤需求。
台灣電力公司今年四度發債,為避免利率攀高,在睽違近三年半後重啟3年券標售,即為一例。
券商主管說,債市空頭走勢確立,基於利率風險及流動性風險考量,投資人減持長期債券,轉買年期較短的籌碼、規避利率風險蔚為潮流。
「自2010年3月後,台電就沒發過3年券」,債券承銷商表示,為迎合買家需求,企業積極調整發債策略,增加短期券種發行,目的是降低資金成本。
另外,為償還債務及充實營運資金,南亞7月下旬標售公司債,分成5年期46億元、7年期19億元,利率分別為1.45%和1.55%。
券商主管說,除公開標售外,南亞這期還加發4年期公司債31億元,與特定買家的議定利率為1.4%,令市場頗感意外。
券商主管表示,台電7月初發債,5年期意外流標,買盤縮手是一大主因。現在公司債為買方市場,為順應潮流,企業也必須調整發債策略、縮短發債年期。
除南亞外,握有80億元公司債發行額度的遠東新,近日也將發行年期由5年調整為3.5年,以符合買盤需求。
行政院長江宜樺昨(13)日指出,10月電價將如期調漲,否則就算請神仙來經營台電也無法永續成長。不過,政府並非鐵石心腸,針對一定用電度數以下的小家庭與小商家,漲幅還可再微調。
根據經濟部規劃,第二波電價方案將在10月1日上路,電價平均調漲9.64%,其中工業用戶漲11.49%、商業用戶漲10.04%,民生用戶漲4.57%。每月用電量在330度以下者電價不調整,預期有三分之二住宅用戶及三分之一小商家不受影響。
提及核四,江揆強調,以公投決定核四去留勢在必行,「如果民意支持停建,我可以接受,只是我們也要做好日後限電、電價上漲的準備。」他也首度披露,根據經濟部估算,一旦核四未能如期商轉,2017年時,電價將上漲14%。
江揆昨天接受udn tv「面對關鍵人物」專訪,暢談出任閣揆半年心路歷程。提到核四與10月電價調整,他展現強勢一面說,「10月電價絕對要調」、「那些認為台灣公民沒有能力做選擇(指公投)的人,不如說人民沒有能力選擇總統好了。」
去年4月,政府推出電價合理化方案,第一階段在去年6月10日實施,平均調幅10.41%;第二階段將調漲9.64%,原定去年底上路,但因當時經濟復甦疲弱,延遲到今年10月實施,不過,近來外界不斷出現凍漲的呼聲。
江揆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決策者,第二波電價絕對要調,「台灣電價長期未能反映成本,如果不准價格合理化,就算請神仙來經營台電也沒辦法。」第二波電價調整,影響最大的還是用電大戶,政府會針對一定用電度數以下的小家庭、小商家用戶,再做微調,降低衝擊。
針對核四議題,江揆說,不要低估民眾的素養與智慧,不論反核、擁核,都要就事論事、面對共同處境。如果民意決定停建核四,他可以支持。
根據經濟部規劃,第二波電價方案將在10月1日上路,電價平均調漲9.64%,其中工業用戶漲11.49%、商業用戶漲10.04%,民生用戶漲4.57%。每月用電量在330度以下者電價不調整,預期有三分之二住宅用戶及三分之一小商家不受影響。
提及核四,江揆強調,以公投決定核四去留勢在必行,「如果民意支持停建,我可以接受,只是我們也要做好日後限電、電價上漲的準備。」他也首度披露,根據經濟部估算,一旦核四未能如期商轉,2017年時,電價將上漲14%。
江揆昨天接受udn tv「面對關鍵人物」專訪,暢談出任閣揆半年心路歷程。提到核四與10月電價調整,他展現強勢一面說,「10月電價絕對要調」、「那些認為台灣公民沒有能力做選擇(指公投)的人,不如說人民沒有能力選擇總統好了。」
去年4月,政府推出電價合理化方案,第一階段在去年6月10日實施,平均調幅10.41%;第二階段將調漲9.64%,原定去年底上路,但因當時經濟復甦疲弱,延遲到今年10月實施,不過,近來外界不斷出現凍漲的呼聲。
江揆表示,作為一個負責任的決策者,第二波電價絕對要調,「台灣電價長期未能反映成本,如果不准價格合理化,就算請神仙來經營台電也沒辦法。」第二波電價調整,影響最大的還是用電大戶,政府會針對一定用電度數以下的小家庭、小商家用戶,再做微調,降低衝擊。
針對核四議題,江揆說,不要低估民眾的素養與智慧,不論反核、擁核,都要就事論事、面對共同處境。如果民意決定停建核四,他可以支持。
經建會最新「核四存廢對經濟影響報告」出爐,根據模型推估,如果核四未商轉,在2025年,核一、二、三廠已如期除役,當年度國內生產毛額(GDP)將減少1,345億元,經濟成長率下跌0.58個百分點。
報告指出,GDP縮水連帶影響就業機會,預估減少0.19個百分點就業率,約2.26萬人將因此失業。
報告指出,核四無法商轉,既有三座核電廠除役不能發電,台電勢必要以成本較高的燃煤與燃氣替代,如此一來,估計平均電價將大漲14.19%,物價跟著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上升0.21個百分點。
報告也說,一旦因核四停建引發的缺、限電問題,積體電路或光學產品兩大核心產業,恐面臨無法即時交貨窘境,隨之而來的就是違約賠償問題,且在不能確保電力供應無虞,又電價高昂下,將影響企業投資意願。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年3月中旬要求經建會提出「核四停、續、改建對電力供給與電價、總體經濟、產業影響,及因應配套措施報告」。經建會委辦給清華大學學者模型推估完成相關影響數字後,日前已提送給立委。
多年來,經濟部均主張電力建設一旦追趕不上經濟發展,未來幾年台灣都將浮現電力缺口隱憂。此報告觀點頗與官方主張一致。
在個別產業影響上,高度受衝擊產業包含基本金屬製造業、食品、化學材料、紡織、紙業(含紙漿、紙製品)、塑膠製品與家電。中度受衝擊產業有機械設備、化學製品、汽車及其零組件等。
報告指出,GDP縮水連帶影響就業機會,預估減少0.19個百分點就業率,約2.26萬人將因此失業。
報告指出,核四無法商轉,既有三座核電廠除役不能發電,台電勢必要以成本較高的燃煤與燃氣替代,如此一來,估計平均電價將大漲14.19%,物價跟著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上升0.21個百分點。
報告也說,一旦因核四停建引發的缺、限電問題,積體電路或光學產品兩大核心產業,恐面臨無法即時交貨窘境,隨之而來的就是違約賠償問題,且在不能確保電力供應無虞,又電價高昂下,將影響企業投資意願。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今年3月中旬要求經建會提出「核四停、續、改建對電力供給與電價、總體經濟、產業影響,及因應配套措施報告」。經建會委辦給清華大學學者模型推估完成相關影響數字後,日前已提送給立委。
多年來,經濟部均主張電力建設一旦追趕不上經濟發展,未來幾年台灣都將浮現電力缺口隱憂。此報告觀點頗與官方主張一致。
在個別產業影響上,高度受衝擊產業包含基本金屬製造業、食品、化學材料、紡織、紙業(含紙漿、紙製品)、塑膠製品與家電。中度受衝擊產業有機械設備、化學製品、汽車及其零組件等。
歷經一年多談判,國內所有民營電廠已同意調降賣電給台電的價格,台電每年預估可省20億元購電成本,但這對今年預估要虧損500多億元的台電而言仍是杯水車薪。
經濟部表示,為避免台電累計虧損過高,最終導至政府補貼、形同全民買單,今年10月實施二階段調漲電價計畫不變。
近日行政院也將核定新版電價公式,最快明年10月上路,協助台電慢慢回收長期累虧。
台電高層指出,台塑與台泥集團旗下麥寮汽電與和平電力,已初步同意降低售電價格,連同之前已同意降價的國光、星能、星元、森霸、長生、新桃與嘉惠七家業者,所有民營電廠都已同意修改售電合約,台電估計在合約結束前,可省下200億元的購電成本。
去年6月台電執行第一階段調漲電價引爆民怨,民意代表和輿論質疑台電高價向民營電廠買電,民營電廠年年賺,台電卻年年虧損,顯然不合理。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去年接掌台電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台電檢討與民營電廠的購電合約。
民營電廠與台電簽約時,當時銀行貸款利率逾7%,民營電廠據此計算賣電給台電的價格,但近年銀行貸款利率已只剩2~3%,台電要求民營電廠必須把這中間的差額「吐」出來。
台電高層舉例,某家民營電廠當初興建時貸款50億元,若當時貸款利率是7%,現在的利率是3%,利差是4個百分點,此次修約後,這家民營電廠每年就要繳2億元給台電。
經濟部表示,為避免台電累計虧損過高,最終導至政府補貼、形同全民買單,今年10月實施二階段調漲電價計畫不變。
近日行政院也將核定新版電價公式,最快明年10月上路,協助台電慢慢回收長期累虧。
台電高層指出,台塑與台泥集團旗下麥寮汽電與和平電力,已初步同意降低售電價格,連同之前已同意降價的國光、星能、星元、森霸、長生、新桃與嘉惠七家業者,所有民營電廠都已同意修改售電合約,台電估計在合約結束前,可省下200億元的購電成本。
去年6月台電執行第一階段調漲電價引爆民怨,民意代表和輿論質疑台電高價向民營電廠買電,民營電廠年年賺,台電卻年年虧損,顯然不合理。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去年接掌台電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台電檢討與民營電廠的購電合約。
民營電廠與台電簽約時,當時銀行貸款利率逾7%,民營電廠據此計算賣電給台電的價格,但近年銀行貸款利率已只剩2~3%,台電要求民營電廠必須把這中間的差額「吐」出來。
台電高層舉例,某家民營電廠當初興建時貸款50億元,若當時貸款利率是7%,現在的利率是3%,利差是4個百分點,此次修約後,這家民營電廠每年就要繳2億元給台電。
台北市昨(8)日中午出現攝氏39.3度高溫,打破台北市氣象站設站以來紀錄。瞬間最大用電量在下午1時50分達到3,356.3萬瓩,為今年用電新高;備轉容量率則一度下降至13%。
近期備轉容量率最低為6月21日6.18%,而當備轉容量率降至6%以下時,將出現高度缺電風險。
台電發言人李鴻洲表示,供電尚稱穩定。隨著天氣愈來愈悶熱,預期用電量將再創新高,他表示,供電不會有問題。
李鴻洲還說,每年6月中到9月中是用電最多季節,台電不會在此期間排歲休,供電穩定。
昨日備轉容量率則一度下降至13%,但換算成備用容量率,則約有17%。「備轉容量率」是指,當下可立即調度發電的裝置容量,亦即扣除用電量,剩下可調度裝置容量。「備用容量率」則涵蓋提供電力系統即時調度,以及因應發電機組檢修、故障,再生能源間歇性減少等供電缺口所必須的裝置容量。兩者之間相差約有4~5個百分點。
台電指出,歷史上瞬間最大用電量是2011年8月8日的3,396萬瓩,昨日創今年高點達3,356.3萬瓩,逼近預估最高用電量3,360萬瓩。
台電表示,昨最大供電量為3,797.4萬瓩,下午1時50分創瞬間最大用電量3,356.3萬瓩,目前供電仍正常。
近期備轉容量率最低為6月21日6.18%,而當備轉容量率降至6%以下時,將出現高度缺電風險。
台電發言人李鴻洲表示,供電尚稱穩定。隨著天氣愈來愈悶熱,預期用電量將再創新高,他表示,供電不會有問題。
李鴻洲還說,每年6月中到9月中是用電最多季節,台電不會在此期間排歲休,供電穩定。
昨日備轉容量率則一度下降至13%,但換算成備用容量率,則約有17%。「備轉容量率」是指,當下可立即調度發電的裝置容量,亦即扣除用電量,剩下可調度裝置容量。「備用容量率」則涵蓋提供電力系統即時調度,以及因應發電機組檢修、故障,再生能源間歇性減少等供電缺口所必須的裝置容量。兩者之間相差約有4~5個百分點。
台電指出,歷史上瞬間最大用電量是2011年8月8日的3,396萬瓩,昨日創今年高點達3,356.3萬瓩,逼近預估最高用電量3,360萬瓩。
台電表示,昨最大供電量為3,797.4萬瓩,下午1時50分創瞬間最大用電量3,356.3萬瓩,目前供電仍正常。
量化寬鬆政策(QE)退場效應,讓國內公司債第2季總發行量縮水 2/3。根據大型券商內部最新統計,由於QE即將退場,導致債市利率逐步升高,比起去年第2季國內債市公司債發行總量達2,113.5億元,今年第2季國內公司債總發行量僅726.1億元,較去年同期縮水2/3,衰退幅度可說是歷來罕見。
繼台電、台積電陸續在7月完成新波公司債發行,券商高層指出,另一指標大案南亞塑膠5年期及7年期、合計80億元的公司債,即將在 8月初發行。
信評twAA-的南亞塑膠曾在今年2月底分別發行7及10年期,合計60 億元的債券,其中7年期債券當時拿到1.36%的發行利率,對此市場預期,twAAA的台積電7年期債券發行利率已漲到1.5%,南亞塑膠新發7年期債券,利率可能也高於1.5%。
今年首季國內公司債發行總量還有突破千億元的規模,但第2季起急轉直下,大型券商主管指出,近來國內公司債利率平均上漲1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以上,如評等twAAA的5年期公司債現在發行利率多高於1.4%,7年期以上的公司債殖利率普遍會再多出0.2∼0.4個百分點,使不論是公營企業或一般上市公司舉債籌資時更加觀望。
券商指出,從第1季底開始,市場對QE退場的預期愈來愈濃厚,2季公司債發行規模更大幅衰減。若以信評twAAA的公司來看,台積電在今年第1季發行的5、7、10年期公司債,發行利率分別為1.23%、1. 35%、1.49%,但7月16日台積電新發行的137億元債券,7年期、10 年期利率分別達1.5%及1.7%,增加幅度介於15∼20個基本點。
券商主管指出,在一個月前,像台電、長榮航空等,5年期債券發行利率都還低於1.4%,例如台電在今年6月中旬發行的5年期債券,利率是1.3%,但日前台電的5年期債券的發行利率從1.4%起跳,已足足升高10個基本點,若以此趨勢延續,第3季公司債發行量恐將再創新低。
繼台電、台積電陸續在7月完成新波公司債發行,券商高層指出,另一指標大案南亞塑膠5年期及7年期、合計80億元的公司債,即將在 8月初發行。
信評twAA-的南亞塑膠曾在今年2月底分別發行7及10年期,合計60 億元的債券,其中7年期債券當時拿到1.36%的發行利率,對此市場預期,twAAA的台積電7年期債券發行利率已漲到1.5%,南亞塑膠新發7年期債券,利率可能也高於1.5%。
今年首季國內公司債發行總量還有突破千億元的規模,但第2季起急轉直下,大型券商主管指出,近來國內公司債利率平均上漲10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是0.01個百分點)以上,如評等twAAA的5年期公司債現在發行利率多高於1.4%,7年期以上的公司債殖利率普遍會再多出0.2∼0.4個百分點,使不論是公營企業或一般上市公司舉債籌資時更加觀望。
券商指出,從第1季底開始,市場對QE退場的預期愈來愈濃厚,2季公司債發行規模更大幅衰減。若以信評twAAA的公司來看,台積電在今年第1季發行的5、7、10年期公司債,發行利率分別為1.23%、1. 35%、1.49%,但7月16日台積電新發行的137億元債券,7年期、10 年期利率分別達1.5%及1.7%,增加幅度介於15∼20個基本點。
券商主管指出,在一個月前,像台電、長榮航空等,5年期債券發行利率都還低於1.4%,例如台電在今年6月中旬發行的5年期債券,利率是1.3%,但日前台電的5年期債券的發行利率從1.4%起跳,已足足升高10個基本點,若以此趨勢延續,第3季公司債發行量恐將再創新低。
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獎勵地主開發陸續傳出好消息,統一夢時代完成第二期開發許可修正,將成為首先開發的第一個投資案,投資金額約84億元,興建飯店、商場和住宅。而東鋼和嘉新水泥將接續演出,可望在年底,取得開發許可,準備投資將近100億元,興建百貨、飯店和辦公大樓。兩件投資案合計約184億元。
高雄都發局昨(15)日表示,統一集團看好多功能經貿園區優惠措施、以及高雄亞洲新灣區發展,日前向市府提報夢時代二期修正計畫,增加旅館投資比重,已經獲高雄市政府都市設計及土地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預計投資84億元,分2階段興建購物中心、辦公大樓、4星級觀光旅館、高級住宅。
都發局說,根據統一夢時代二期開發修正計劃,整體開發案的總樓地板面積約63,193坪,預定今年底或是明年初動工,106年完工營運,可提供約5,000名以上就業機會。
都發局表示,夢時代二期修正計畫,為多功能經貿園區優惠措施公告之後的首件開發許可的案件,而東和鋼鐵公司也將提出商業開發計畫,顯示市府的獎勵措施已經奏效,未來將會引發一波接一波的投資熱潮。
相較於民間投資高雄的積極踴躍,都發局也呼籲,中央行政院儘速督促多功能經貿園區內的中油、台電、台糖、以及港務公司等國公營機構積極開發,市府也一定會積極與中央合作共同招商,共創高雄經濟成長榮景。
東鋼表示,位於夢時代購物中心西南方,與嘉新水泥共同擁有的4 .5公頃基地,已經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年底前,將正式向高雄市政府提出開發許可,該地,東鋼擁有3公頃、嘉新水泥約1.45公頃。
屬於特倉區的該基地,規劃投資將近100億元,投資興建地上建築物28樓的百貨、飯店、以及辦公大樓群,將是今年6月通過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主要都市計劃和細部計劃通盤檢討之後,第二個進入實質開發的個案。
東鋼說,投資情況正與顧問公司研究中,細節也尚待董事會討論通過。
高雄都發局昨(15)日表示,統一集團看好多功能經貿園區優惠措施、以及高雄亞洲新灣區發展,日前向市府提報夢時代二期修正計畫,增加旅館投資比重,已經獲高雄市政府都市設計及土地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預計投資84億元,分2階段興建購物中心、辦公大樓、4星級觀光旅館、高級住宅。
都發局說,根據統一夢時代二期開發修正計劃,整體開發案的總樓地板面積約63,193坪,預定今年底或是明年初動工,106年完工營運,可提供約5,000名以上就業機會。
都發局表示,夢時代二期修正計畫,為多功能經貿園區優惠措施公告之後的首件開發許可的案件,而東和鋼鐵公司也將提出商業開發計畫,顯示市府的獎勵措施已經奏效,未來將會引發一波接一波的投資熱潮。
相較於民間投資高雄的積極踴躍,都發局也呼籲,中央行政院儘速督促多功能經貿園區內的中油、台電、台糖、以及港務公司等國公營機構積極開發,市府也一定會積極與中央合作共同招商,共創高雄經濟成長榮景。
東鋼表示,位於夢時代購物中心西南方,與嘉新水泥共同擁有的4 .5公頃基地,已經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年底前,將正式向高雄市政府提出開發許可,該地,東鋼擁有3公頃、嘉新水泥約1.45公頃。
屬於特倉區的該基地,規劃投資將近100億元,投資興建地上建築物28樓的百貨、飯店、以及辦公大樓群,將是今年6月通過高雄多功能經貿園區主要都市計劃和細部計劃通盤檢討之後,第二個進入實質開發的個案。
東鋼說,投資情況正與顧問公司研究中,細節也尚待董事會討論通過。
台電再釋地,標的物在宜蘭礁溪溫泉路附近的2、3號基地,設定5 0年地上權,底標各為2.3億元、4.7億元,廠商可以包裹式投標兩塊基地,或是擇一基地單獨投標。台電預估,這兩塊基地,將會創造收益8.5億元。
這次台電選定礁溪素地,主要是去年10月礁溪1號基地,同樣設定地上權,以3.6888億元成功標脫,溢價率高達75.66%,由蘭陽大飯店擊敗第二高價的國泰人壽得標後,讓台電有信心再拿出礁溪土地,副總林宏遠強調,這是公司在礁溪最後兩塊土地。
台電昨日針對宜蘭礁溪公園段60,61,66,68地號土地,舉行的設定地上權招商說明會,吸引40幾組投資者,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晶華酒店、國泰人壽、凱撒飯店、寒舍餐旅管理顧問公司、皇翔建設、新光人壽與維多利亞酒店等。礁溪2號基地面積約為784.92坪, 3號基地面積約1,548.82坪,均為健康休閒專用區,預估底標金分別為2.3億元與4.7億元,合計7億元。擔任招商顧問的高力國際認為,兩塊地都緊鄰在溫泉一級戰區,同時距離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近,因此建議興建溫泉旅館或五星級飯店。
這次台電選定礁溪素地,主要是去年10月礁溪1號基地,同樣設定地上權,以3.6888億元成功標脫,溢價率高達75.66%,由蘭陽大飯店擊敗第二高價的國泰人壽得標後,讓台電有信心再拿出礁溪土地,副總林宏遠強調,這是公司在礁溪最後兩塊土地。
台電昨日針對宜蘭礁溪公園段60,61,66,68地號土地,舉行的設定地上權招商說明會,吸引40幾組投資者,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晶華酒店、國泰人壽、凱撒飯店、寒舍餐旅管理顧問公司、皇翔建設、新光人壽與維多利亞酒店等。礁溪2號基地面積約為784.92坪, 3號基地面積約1,548.82坪,均為健康休閒專用區,預估底標金分別為2.3億元與4.7億元,合計7億元。擔任招商顧問的高力國際認為,兩塊地都緊鄰在溫泉一級戰區,同時距離高速公路頭城交流道近,因此建議興建溫泉旅館或五星級飯店。
土地面積高達1.17萬坪的「台電電力修護處都更案」,將在7月下旬釋出顧問標招標作業。營建署昨(10)日表示,預計兩年內選出最優實施者,投資金額初估130億元。該案鄰接北部流行音樂中心預定地,規劃朝文創中心目標發展。
該都更案位於台北市南港區, 其中私地主土地約占6%、共有56戶地上物。營建署表示,預計更新後市值將高達313億元。
營建署表示,「台電電力修護處都更案」是行政院核備的指標都更案,未來結合「南港高鐵延線再開發計畫」,將打造南港地區成為台灣智埠中樞,重點推動項目包含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管理中心、會展中心及北部流行音樂中心。
「台電電力修護處都更案」也可作商業及住宅使用。營建署指出,使用分區為第二種工業用地,容積率為200%,未來將變更成為商業用地,容積率可放大至235%,總樓地板面積約1.88萬坪。
因涉及土地使用變更,該都更案需捐贈40.5%(約4,716.73坪)公共設施和可建築土地予政府,業者可開發面積為6,929.52坪。
營建署表示,未來該案可做為辦公服務、商務旅館、展覽、休閒娛樂、購物中心及住宅等商業複合型功能使用,因配合北市府「南港區鐵路地下化延線土地細部計畫案」規定,規劃將以七成商辦和三成住宅產品為主。
該都更案位於台北市南港區, 其中私地主土地約占6%、共有56戶地上物。營建署表示,預計更新後市值將高達313億元。
營建署表示,「台電電力修護處都更案」是行政院核備的指標都更案,未來結合「南港高鐵延線再開發計畫」,將打造南港地區成為台灣智埠中樞,重點推動項目包含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醫管理中心、會展中心及北部流行音樂中心。
「台電電力修護處都更案」也可作商業及住宅使用。營建署指出,使用分區為第二種工業用地,容積率為200%,未來將變更成為商業用地,容積率可放大至235%,總樓地板面積約1.88萬坪。
因涉及土地使用變更,該都更案需捐贈40.5%(約4,716.73坪)公共設施和可建築土地予政府,業者可開發面積為6,929.52坪。
營建署表示,未來該案可做為辦公服務、商務旅館、展覽、休閒娛樂、購物中心及住宅等商業複合型功能使用,因配合北市府「南港區鐵路地下化延線土地細部計畫案」規定,規劃將以七成商辦和三成住宅產品為主。
國內「發債大戶」台灣電力公司今年第三度發債,標售結果昨(4)日出爐,5年期意外流標,引發市場譁然。據悉,原因有二,除中華信評將台電評等展望降為「負向」外,近來債市受美國量化寬鬆(QE)退市預期影響氣氛轉空,買盤縮手更是一大主因。
券商主管說,過去就算流標,也是天期較長的7年或10年,最短的5年期以流標收場,為台電發債頭一遭。
台電為百分之百國營事業,發債利率為公司債市場最主要的參考指標。券商主管說,「連國營事業公司債都標成這樣,民營企業發債想必更艱困」,成本攀升態勢將日益明顯。
台電昨天的7年期券發行利率為1.55%,10年期為1.75%。與台電同樣為國營事業的中油,6月底標售公司債,5年、7 年及10年期利率分別為1.3%、1.46%及1.68%;台電7年和10年期券利率,分較中油拉高9個、7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
債券承銷商分析,美國寬鬆貨幣退場時間表出爐,最近市場充斥不利債市消息,加上金管會不只徹查壽險的債券部位,也將矛頭指向銀行,令市場買氣縮手,壽險、銀行本來就是債市主要買盤,如今需求驟減,長天期利率飆高為意料中事。
券商主管指出,台電發債籌資腹背受敵,外有債市空頭氣氛濃厚,內有核四停建與財務體質轉弱問題,才會墊高籌資成本。
日前中華信評報告表示,由於台電財務體質轉弱,對該公司的評等展望由「穩定」調為「負向」。
其實,台電這次的5年期券並非沒買家出手,據券商轉述,下標的利率約在1.4%左右,台電認為太高了,還不如去銀行借款,因而宣布流標。
台電原先預期此次總計發債115億元,最後卻只發行56.5億元,僅原先規劃的一半水準。
券商主管說,過去就算流標,也是天期較長的7年或10年,最短的5年期以流標收場,為台電發債頭一遭。
台電為百分之百國營事業,發債利率為公司債市場最主要的參考指標。券商主管說,「連國營事業公司債都標成這樣,民營企業發債想必更艱困」,成本攀升態勢將日益明顯。
台電昨天的7年期券發行利率為1.55%,10年期為1.75%。與台電同樣為國營事業的中油,6月底標售公司債,5年、7 年及10年期利率分別為1.3%、1.46%及1.68%;台電7年和10年期券利率,分較中油拉高9個、7個基本點(1個基本點等於0.01個百分點)。
債券承銷商分析,美國寬鬆貨幣退場時間表出爐,最近市場充斥不利債市消息,加上金管會不只徹查壽險的債券部位,也將矛頭指向銀行,令市場買氣縮手,壽險、銀行本來就是債市主要買盤,如今需求驟減,長天期利率飆高為意料中事。
券商主管指出,台電發債籌資腹背受敵,外有債市空頭氣氛濃厚,內有核四停建與財務體質轉弱問題,才會墊高籌資成本。
日前中華信評報告表示,由於台電財務體質轉弱,對該公司的評等展望由「穩定」調為「負向」。
其實,台電這次的5年期券並非沒買家出手,據券商轉述,下標的利率約在1.4%左右,台電認為太高了,還不如去銀行借款,因而宣布流標。
台電原先預期此次總計發債115億元,最後卻只發行56.5億元,僅原先規劃的一半水準。
國內鋼鐵業龍頭中鋼公司在看好政府推動的「千架海陸風力機」市場前景下,計畫與合作團隊在台中港約80公頃土地內,打造國內首座的「風力發電產業基地」。
中鋼昨(3)日率先與台中港務局簽訂土地承租事宜意向書,中鋼預計8月份召開董事會,通過成立能源開發公司籌備處,並可望於9月展開招商作業,準備搶攻國內高達新台幣7,000億元產值的風力發電產業鏈大餅。
中鋼透露,未來的合作對象,產業界主要包括生產葉片廠商先進複材、發電機大廠東元電機、風力能源廠商中油等,至於風力設備相關廠商如上緯、永傳及台電,也歡迎加入投資行列,初步估計投資額至少50億元;主要投資項目包括開發基地、訂造風力發電設備所需的平台船、起重船、打樁船以及海事工程零件,包括葉片、海底電纜、塔架及機艙設備等。
中鋼與台灣港務公司昨日在工業局、能源局、標檢局及航港局共同見證下,簽署「建置離岸發電產業組裝港埠與產業園區」意向書。
由中鋼工程副總經理許文都和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劭良代表簽約,邀請中鋼董事長鄒若齊、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蕭丁訓、工業局長沈榮津及金屬中心執行長伏和中等人見證。
鄒若齊致詞時表示,開發再生能源成為我國最主要的永續能源政策,綜觀現今各種再生能源類型,僅大型風力發電可產生大量電力。
依照能源局的規劃,2030年離岸風力發電裝置容量目前將達到3,0 00MW,其建造以及運維的產值高達7,000億元,估計將可以創造1.9萬個工作機會。
鄒若齊指出,該公司正規劃成立能源開發公司籌備處,未來將配合政府離岸風電期程規劃,以前述控股公司再投資設立各專業領域子公司,並且結合國內公民營企業與基金,共同為展開離岸風電相關產業努力。
中鋼表示,中鋼長期居國內重工業領頭地位,已累積相關工程技術之厚實基礎,亦有充份能力供應風力機、塔架、船隊所需鋼材,且本身亦具備優良企業形象,加以我國政府順應世界綠能趨勢推動離岸風電能源政策,促使中鋼積極規劃投入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冀望能建構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整體供應鏈。
中鋼昨(3)日率先與台中港務局簽訂土地承租事宜意向書,中鋼預計8月份召開董事會,通過成立能源開發公司籌備處,並可望於9月展開招商作業,準備搶攻國內高達新台幣7,000億元產值的風力發電產業鏈大餅。
中鋼透露,未來的合作對象,產業界主要包括生產葉片廠商先進複材、發電機大廠東元電機、風力能源廠商中油等,至於風力設備相關廠商如上緯、永傳及台電,也歡迎加入投資行列,初步估計投資額至少50億元;主要投資項目包括開發基地、訂造風力發電設備所需的平台船、起重船、打樁船以及海事工程零件,包括葉片、海底電纜、塔架及機艙設備等。
中鋼與台灣港務公司昨日在工業局、能源局、標檢局及航港局共同見證下,簽署「建置離岸發電產業組裝港埠與產業園區」意向書。
由中鋼工程副總經理許文都和台中港務分公司總經理陳劭良代表簽約,邀請中鋼董事長鄒若齊、台灣港務公司董事長蕭丁訓、工業局長沈榮津及金屬中心執行長伏和中等人見證。
鄒若齊致詞時表示,開發再生能源成為我國最主要的永續能源政策,綜觀現今各種再生能源類型,僅大型風力發電可產生大量電力。
依照能源局的規劃,2030年離岸風力發電裝置容量目前將達到3,0 00MW,其建造以及運維的產值高達7,000億元,估計將可以創造1.9萬個工作機會。
鄒若齊指出,該公司正規劃成立能源開發公司籌備處,未來將配合政府離岸風電期程規劃,以前述控股公司再投資設立各專業領域子公司,並且結合國內公民營企業與基金,共同為展開離岸風電相關產業努力。
中鋼表示,中鋼長期居國內重工業領頭地位,已累積相關工程技術之厚實基礎,亦有充份能力供應風力機、塔架、船隊所需鋼材,且本身亦具備優良企業形象,加以我國政府順應世界綠能趨勢推動離岸風電能源政策,促使中鋼積極規劃投入離岸風力發電產業,冀望能建構離岸風力發電產業的整體供應鏈。
經濟部長張家祝決定重啟國營事業民營化,優先推動中油民營化,計畫採競價拍賣或全民釋股兩大方式釋股,但排除陸資,民營化後政府持股降低至50%以下,但仍維持至少34%,目標在2017年前完成民營化。
張家祝認為,中油、台電等具有公共性質的國營事業,應轉型為「公有民營」,現階段即便油電市場完全開放,仍需要中油、台電以公有民營方式制衡市場。
據了解,張家祝認為,去年油電價格調整後,國營事業經營效率成為社會焦點,國營事業改造「迫在眉睫」,惟有民營化,才能化解目前中油、台電政策任務與事業經營、公務機關與事業公司混淆不清,無止盡虧損的情況。
經濟部已指示中油公司規畫民營化方案,並與員工溝通、舉辦座談會,並將請中華電信、中鋼員工現身說明民營化後的情況,爭取員工支持。
行政院經建會曾在2003年推動中油、台電、中華電信民營化,最後只有中華電信成功民營化。
針對中油民營化,官員說,2003年立法院曾決議,中油擬洽國內、外策略性投資人提出民營化方案,須報行政院並送到立法院同意後,才能執行。如今時空已變化,當時方案已不可行,經濟部要求中油重新提出民營化方案。
為避免財團化爭議,中油不會採洽特定人釋股,而會循中華電信前例,採競價拍賣及全民釋股兩大方式,盡量分散股權。
官員解釋,像中油、台電這樣大型公司,不可能靠散戶持股來完成民營化,必須釋股給法人,但會採公開標售;競價拍賣對象,不排除有直接競爭關係的業者,如台塑,或上下游業者參與,但排除陸資。
對於中油、台電目前負擔政務任務,官員說,在民營化之前必須先做處理,並在公開說明書清楚交代。
張家祝認為,中油、台電等具有公共性質的國營事業,應轉型為「公有民營」,現階段即便油電市場完全開放,仍需要中油、台電以公有民營方式制衡市場。
據了解,張家祝認為,去年油電價格調整後,國營事業經營效率成為社會焦點,國營事業改造「迫在眉睫」,惟有民營化,才能化解目前中油、台電政策任務與事業經營、公務機關與事業公司混淆不清,無止盡虧損的情況。
經濟部已指示中油公司規畫民營化方案,並與員工溝通、舉辦座談會,並將請中華電信、中鋼員工現身說明民營化後的情況,爭取員工支持。
行政院經建會曾在2003年推動中油、台電、中華電信民營化,最後只有中華電信成功民營化。
針對中油民營化,官員說,2003年立法院曾決議,中油擬洽國內、外策略性投資人提出民營化方案,須報行政院並送到立法院同意後,才能執行。如今時空已變化,當時方案已不可行,經濟部要求中油重新提出民營化方案。
為避免財團化爭議,中油不會採洽特定人釋股,而會循中華電信前例,採競價拍賣及全民釋股兩大方式,盡量分散股權。
官員解釋,像中油、台電這樣大型公司,不可能靠散戶持股來完成民營化,必須釋股給法人,但會採公開標售;競價拍賣對象,不排除有直接競爭關係的業者,如台塑,或上下游業者參與,但排除陸資。
對於中油、台電目前負擔政務任務,官員說,在民營化之前必須先做處理,並在公開說明書清楚交代。
為推動台電民營化,經濟部規畫將台電切割成兩家公司,分別負責發電、輸配電業務,電力調度則交由公正單位統籌。
國營事業民營化,目前以漢翔公司速度最快,民營化方案已送經建會審查,報行政院通過後,最快7月可啟動釋股作業。官員表示,資本額90億元漢翔公司將先競價拍賣,股票直接上市,政府持股仍會在34%以上,預計在2014年底前完成民營化。
經濟部長張家祝決定重啟國營事業民營化,其中攸關民生、國家安全的中油、台電民營化最受關注。經濟部高層表示,台電民營化較「複雜」,涉及電業自由化及電業法修法,須先確定電業要開放到何種程度,政府要如何管理才能再討論民營化,目前並無時間表。電業自由化影響民生深遠,一旦決定,將「回不去」,預期在立法院將引起很大討論。
官員表示,確定電業自由化、開放民間設立電業後,才能推動台電民營化,涉及台電組織切割問題,不可能再用現況與民間公司競爭。
據透露,張家祝對於台電民營化亦有想法,電力調度業務將獨立出來,成立公法人或交由中立單位負責,類似航空的調度中心,以免發生球員兼裁判情況。
國營事業民營化,目前以漢翔公司速度最快,民營化方案已送經建會審查,報行政院通過後,最快7月可啟動釋股作業。官員表示,資本額90億元漢翔公司將先競價拍賣,股票直接上市,政府持股仍會在34%以上,預計在2014年底前完成民營化。
經濟部長張家祝決定重啟國營事業民營化,其中攸關民生、國家安全的中油、台電民營化最受關注。經濟部高層表示,台電民營化較「複雜」,涉及電業自由化及電業法修法,須先確定電業要開放到何種程度,政府要如何管理才能再討論民營化,目前並無時間表。電業自由化影響民生深遠,一旦決定,將「回不去」,預期在立法院將引起很大討論。
官員表示,確定電業自由化、開放民間設立電業後,才能推動台電民營化,涉及台電組織切割問題,不可能再用現況與民間公司競爭。
據透露,張家祝對於台電民營化亦有想法,電力調度業務將獨立出來,成立公法人或交由中立單位負責,類似航空的調度中心,以免發生球員兼裁判情況。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