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經濟部日前宣布第二階段電價調整方案,中央銀行總裁彭淮南昨(29)日致電經濟部長張家祝,表達力挺漲電價的立場,並建議經濟部要大聲對國人說,「電價不漲,是全體國民補貼用電大戶」。
張家祝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調整電價的原因、方案及影響層面等,提及這波電價調漲採「20、80」原則,意即80%用戶對台電營收貢獻僅20%;20%用電大戶對台電營收貢獻高達80%;儘管80%用戶電價不調整,台電營收仍增加500億元。
這波電價調整「20、80」原則,很有可能成為未來調整電價的參考模式。張家祝透露,日前與工商業界溝通電價調整方案時,曾有工商界大老表達,可理解政府要照顧民生,但希望未來再調整電價時,住宅、工商業用電能全部一起調。
在行政院會上,彭淮南當場表示,這次電價調整原因很正當;他建議張家祝,應將調整電價原因、方案及影響等報告內容印成書面資料,並分送給社會大眾,使大家都能充分瞭解。稍後,彭淮南致電張家祝,要張家祝一定要開誠布公,把電價調整相關報告對大眾說清楚,讓大家知道電價調整的來龍去脈;要大聲向國人說明,電價一定要調整,不該用納稅人的錢補貼用電大戶。
維持物價穩定為央行重要職責,彭淮南相當關心電價調整對物價可能造成的衝擊;根據央行內部評估,10月電價調漲對今年物價影響不大,央行官員表示,「我們的物價還是很平穩的」、「今年物價還好」。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前七月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13%,預估全年CPI為1.07%,距離2%的警戒線還有不少空間。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部長張家祝昨(29)日表示,電業自由化和台電民營化後,電價一定漲。不過,以目前國內狀況來看,電業自由化和台電民營化十年內無法達成。
電業法修正案9月將送立法院審查,有三重點:一是大幅鬆綁發電業投資條件,二是成立財團法人電力調度中心,三是設立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
張家祝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調整電價的原因、方案及影響層面等,提及這波電價調漲採「20、80」原則,意即80%用戶對台電營收貢獻僅20%;20%用電大戶對台電營收貢獻高達80%;儘管80%用戶電價不調整,台電營收仍增加500億元。
這波電價調整「20、80」原則,很有可能成為未來調整電價的參考模式。張家祝透露,日前與工商業界溝通電價調整方案時,曾有工商界大老表達,可理解政府要照顧民生,但希望未來再調整電價時,住宅、工商業用電能全部一起調。
在行政院會上,彭淮南當場表示,這次電價調整原因很正當;他建議張家祝,應將調整電價原因、方案及影響等報告內容印成書面資料,並分送給社會大眾,使大家都能充分瞭解。稍後,彭淮南致電張家祝,要張家祝一定要開誠布公,把電價調整相關報告對大眾說清楚,讓大家知道電價調整的來龍去脈;要大聲向國人說明,電價一定要調整,不該用納稅人的錢補貼用電大戶。
維持物價穩定為央行重要職責,彭淮南相當關心電價調整對物價可能造成的衝擊;根據央行內部評估,10月電價調漲對今年物價影響不大,央行官員表示,「我們的物價還是很平穩的」、「今年物價還好」。主計總處日前公布,今年前七月平均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1.13%,預估全年CPI為1.07%,距離2%的警戒線還有不少空間。
【記者江睿智/台北報導】經濟部長張家祝昨(29)日表示,電業自由化和台電民營化後,電價一定漲。不過,以目前國內狀況來看,電業自由化和台電民營化十年內無法達成。
電業法修正案9月將送立法院審查,有三重點:一是大幅鬆綁發電業投資條件,二是成立財團法人電力調度中心,三是設立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
「發債大戶」台電發行公司債再度流標,且這期流標幅度之大前所未見,市場一片譁然。原先預期發行3、5、7、10年四種年期,最後僅發出3年期38.7億元,5年期以上券種全數宣告流標,債市「空」襲警報大作。
台電昨(28)日宣布,本次無擔保公司債標售僅3年券標出,得標利率為1.35%,高於市場預估的1.32%,最後決議發行38.7億元,意即表定的5、7、10年期公司債通通流標,減發81.3億元、約六成八的籌碼未發行。
債券商主管表示,有上次5年券流標的經驗,市場原先就預期,這次長天期券種會標不好,但沒想到「情況比預想的更壞」,主要原因是台電對利率相當堅持,認為發債利率高於銀行借款,索性就不發行。
目前市場擔心的是,台電為國內最大公司債發行公司,標售結果奇差無比,恐帶動公司債市場利率翻揚。
台電7月初標售公司債,當時5年券意外流標,市場震撼,最後10年券以1.75%定價、7年券則以1.55%定價,總計發行金額56.5億元。
券商主管說,最近台電公司債在次級市場上賣壓沉重,3年期利率彈升至1.4%附近,因此,昨日開標的台電公司債,5年期的利率應該在1.5%以上較合理,7、10年期利率可能超過1.7%和1.9%。
但台電先前已表明,10年券利率若超過1.86%將不予發行,顯示買賣雙方對台電公司債利率要求落差甚鉅。
券商主管表示,上期5年券流標已相當罕見,這期券竟然是5 、7、10年券全數流標,堪稱史無前例,主要原因就是台電財務狀況令人憂心,信評展望已經是「負向」。
券商主管說,近期電價調漲議題浮上檯面,某種層面就是反映台電財務吃緊,若電價持續緩漲,可能導致台電財務惡化,預料台電公司債利率仍將持續走揚,並帶動債市行情轉空、企業發債利率上漲。
台電昨(28)日宣布,本次無擔保公司債標售僅3年券標出,得標利率為1.35%,高於市場預估的1.32%,最後決議發行38.7億元,意即表定的5、7、10年期公司債通通流標,減發81.3億元、約六成八的籌碼未發行。
債券商主管表示,有上次5年券流標的經驗,市場原先就預期,這次長天期券種會標不好,但沒想到「情況比預想的更壞」,主要原因是台電對利率相當堅持,認為發債利率高於銀行借款,索性就不發行。
目前市場擔心的是,台電為國內最大公司債發行公司,標售結果奇差無比,恐帶動公司債市場利率翻揚。
台電7月初標售公司債,當時5年券意外流標,市場震撼,最後10年券以1.75%定價、7年券則以1.55%定價,總計發行金額56.5億元。
券商主管說,最近台電公司債在次級市場上賣壓沉重,3年期利率彈升至1.4%附近,因此,昨日開標的台電公司債,5年期的利率應該在1.5%以上較合理,7、10年期利率可能超過1.7%和1.9%。
但台電先前已表明,10年券利率若超過1.86%將不予發行,顯示買賣雙方對台電公司債利率要求落差甚鉅。
券商主管表示,上期5年券流標已相當罕見,這期券竟然是5 、7、10年券全數流標,堪稱史無前例,主要原因就是台電財務狀況令人憂心,信評展望已經是「負向」。
券商主管說,近期電價調漲議題浮上檯面,某種層面就是反映台電財務吃緊,若電價持續緩漲,可能導致台電財務惡化,預料台電公司債利率仍將持續走揚,並帶動債市行情轉空、企業發債利率上漲。
台電公司債發行不順,除財務拉警報外,另一原因是企業對資金成本精打細算,發行高利公司債,還不如銀行借款來得划算。債券承銷商分析,這顯示企業預期未來三年內,就算央行升息,腳步也不會快。
券商主管說,反映量化寬鬆(QE)退場預期,國內外債券利率飆高,但國內資金相當充裕,銀行借款成本並未明顯上漲。許多大企業的財務部門在評估後認為,比起發行高利率的公司債,向銀行借款更為划算。
券商主管說,企業籌資選擇發債,目的是取得長期資金,並可採固定利率計息,在低利率時代,可鎖住長期低利資金;至於銀行借款則是浮動利率計息,成本會隨市場利率調整。
假設企業有籌措資金需求,期限為三年,預期這段期間內,央行不會升息,或升息速度相對緩慢,則銀行借款到期時,利率上漲程度,還是比發債利率來得低,企業籌資需求,自然會從發行公司債轉向銀行借款。
券商主管表示,即使企業著眼財務需求,還是選擇發債籌資,發行期限也會縮短至五年內,避免債券利率高漲、利息支出負擔沉重。
券商主管說,反映量化寬鬆(QE)退場預期,國內外債券利率飆高,但國內資金相當充裕,銀行借款成本並未明顯上漲。許多大企業的財務部門在評估後認為,比起發行高利率的公司債,向銀行借款更為划算。
券商主管說,企業籌資選擇發債,目的是取得長期資金,並可採固定利率計息,在低利率時代,可鎖住長期低利資金;至於銀行借款則是浮動利率計息,成本會隨市場利率調整。
假設企業有籌措資金需求,期限為三年,預期這段期間內,央行不會升息,或升息速度相對緩慢,則銀行借款到期時,利率上漲程度,還是比發債利率來得低,企業籌資需求,自然會從發行公司債轉向銀行借款。
券商主管表示,即使企業著眼財務需求,還是選擇發債籌資,發行期限也會縮短至五年內,避免債券利率高漲、利息支出負擔沉重。
國內公司債發行市場的另一個大戶是台塑集團,儘管台電發債失利,台塑集團今年仍有發債計畫,而且發行額度比以往高。
台塑、南亞、台化、台塑化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發行無擔保公司債,每家公司發行金額在200億元左右。今年額度大幅超越先前水準,主要與大陸福欣不銹鋼廠、越南河靜台塑大煉鋼廠工程有關。
台塑四大公司每年都會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分為5年期、7年期或10年期三種。以往台塑、南亞、台化發行的額度比台塑化少,約在80億元至120億元左右;台塑化資本額大,購買原油、石油腦均須龐大的現金,發行金額介於120億元至200億元間。
台塑企業主管表示,即使沒有大額的資金需求,台塑四大公司每年都會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因為公司債年利率低於2%,且有利於財務的操作。
一位石化集團財務主管表示,一家公司的財務操作很重要,零負債的公司經營方式不適合台塑企業。
台塑、南亞、台化、台塑化今年3月董事會通過發行無擔保公司債,每家公司發行金額在200億元左右。今年額度大幅超越先前水準,主要與大陸福欣不銹鋼廠、越南河靜台塑大煉鋼廠工程有關。
台塑四大公司每年都會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分為5年期、7年期或10年期三種。以往台塑、南亞、台化發行的額度比台塑化少,約在80億元至120億元左右;台塑化資本額大,購買原油、石油腦均須龐大的現金,發行金額介於120億元至200億元間。
台塑企業主管表示,即使沒有大額的資金需求,台塑四大公司每年都會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因為公司債年利率低於2%,且有利於財務的操作。
一位石化集團財務主管表示,一家公司的財務操作很重要,零負債的公司經營方式不適合台塑企業。
10月電價修正方案出爐!住宅、小商家用電各在500度、1,500度以下者均不調整,高達八成的住宅與小商家不受10月調價影響;至於中大型商業與工業電價漲幅則打9折。第二波電價漲幅縮減,政府希望對經濟的衝擊降至最低。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赴總統府報告「台電經營改革與電價合理化方案」,經副總統吳敦義、行政院長江宜樺、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以及台電董事長黃重球等人共同討論後,最後由馬英九拍板,電價平均漲幅從原案的9.64%降至8.49%。
馬英九強調,此次電價合理化主要考慮對民生及物價衝擊最小方案,並照顧弱勢族群,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用稅金補貼用電大戶,違反「使用者付費」原則的公平性,他也要求台電必須拿出改革成效,爭取民眾支持。
這次調整方案有4重點:住宅用電500度以下不調漲、增加1,001度以上新級距,但排除社福機構等弱勢團體、小商家1,500度以下不調漲;中大型商業與工業調漲幅度打9折。
用電大戶也在這次減價之列,頗令人意外,經濟部官員表示,由於住宅與小商店都調降了,產業界也希望受惠,基於整體平衡性因素,因此稍做折扣,工業用電每度單價原本為2.95元,修正過後降至2.9 3元。
根據經濟部估算,中大商業與工業漲幅打9折,等同於最高漲幅會從13.6%,縮減至12.2%,平均漲幅從12.61%調整為11.3%。
經部次長杜紫軍說,今年以來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不希望電價調整對經濟造成影響,因此決定把漲幅稍微減緩下來。
經濟部預估,10月調價後,產業界的成本增加0.25%,又以造紙業、紡織業、化學材料業、石化業增加的負擔較多。
至於在小商業起漲門檻修正為1,500度以下不調整,換算有71萬戶,80%的小商店,逃過漲價。台電估算,非夏月每期電費在1萬1,61 2元,夏月1萬4,668元的用戶者,不會受到10月電價影響。
住宅用戶起漲門檻,從500度以下不調整,換算有985萬戶住戶,8 5.65%比例不受影響;501度以上的用戶,每月電費多支出57∼783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讓住宅用電大戶達到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經濟部新增1,001度以上的級距,漲幅為7∼10%。
根據台綜院長吳再益估算,10月調漲電價後,對今年的影響是GDP 減少0.024個百分點,約37億元,物價增加0.029個百分點。明年GDP 減少0.071個百分點,約109億元,而物價增加0.087個百分點。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天赴總統府報告「台電經營改革與電價合理化方案」,經副總統吳敦義、行政院長江宜樺、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副主席兼秘書長曾永權,以及台電董事長黃重球等人共同討論後,最後由馬英九拍板,電價平均漲幅從原案的9.64%降至8.49%。
馬英九強調,此次電價合理化主要考慮對民生及物價衝擊最小方案,並照顧弱勢族群,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能用稅金補貼用電大戶,違反「使用者付費」原則的公平性,他也要求台電必須拿出改革成效,爭取民眾支持。
這次調整方案有4重點:住宅用電500度以下不調漲、增加1,001度以上新級距,但排除社福機構等弱勢團體、小商家1,500度以下不調漲;中大型商業與工業調漲幅度打9折。
用電大戶也在這次減價之列,頗令人意外,經濟部官員表示,由於住宅與小商店都調降了,產業界也希望受惠,基於整體平衡性因素,因此稍做折扣,工業用電每度單價原本為2.95元,修正過後降至2.9 3元。
根據經濟部估算,中大商業與工業漲幅打9折,等同於最高漲幅會從13.6%,縮減至12.2%,平均漲幅從12.61%調整為11.3%。
經部次長杜紫軍說,今年以來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不希望電價調整對經濟造成影響,因此決定把漲幅稍微減緩下來。
經濟部預估,10月調價後,產業界的成本增加0.25%,又以造紙業、紡織業、化學材料業、石化業增加的負擔較多。
至於在小商業起漲門檻修正為1,500度以下不調整,換算有71萬戶,80%的小商店,逃過漲價。台電估算,非夏月每期電費在1萬1,61 2元,夏月1萬4,668元的用戶者,不會受到10月電價影響。
住宅用戶起漲門檻,從500度以下不調整,換算有985萬戶住戶,8 5.65%比例不受影響;501度以上的用戶,每月電費多支出57∼783元不等。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讓住宅用電大戶達到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經濟部新增1,001度以上的級距,漲幅為7∼10%。
根據台綜院長吳再益估算,10月調漲電價後,對今年的影響是GDP 減少0.024個百分點,約37億元,物價增加0.029個百分點。明年GDP 減少0.071個百分點,約109億元,而物價增加0.087個百分點。
台電公司依照「原訂時程」,將在十月一日調漲電價,再度引起各界高度的注意與反彈聲浪。經濟部長張家祝、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及能源局、工業局等主管機關官員,日前與六大工商團體會商,說明調漲電價的必要性,強調台電已經累計虧損2,200億元,如果再度緩調電價,明年將出現3,000億元的累計虧損,期盼各界能夠接受台電的漲價方案。
台灣電力公司的虧損與漲價,可以說是台電組織老化、主管官員失能、高層領導缺乏擔當,而且是長期抱持鴕鳥心態,擔心選票流失,不斷以推拖延遲的「不做為」,放任問題擴大的惡果。如今造成政府威信盡失,台電60年來前輩血汗打造的企業形象全毀,人民荷包失血,官員、台電、民眾、企業等怨聲載道,相互指責的全輸殘局。台電 電價調漲的血淚歷程,堪稱是台灣政府失能、國力衰敗、民粹政治綁架的代表作。
今年10月1日調漲電價的「原訂時程」,其實只是一個官員設定出來、虛擬、推拖責任的時程。台電嚴重虧損,成為政府財政難以彌補的黑洞,早在2009年就已經嚴重發病了。到了2011年,台電累計虧損超過1,000億元,2012年9月突破2,000億元,今年即使順利調整電價,年底的累計虧損也將繼續上揚到2,600億元。此種「火箭升空」式的虧損,根本不可能在任何民營企業出現,因為公司的負責人早就下台自殺謝罪,而員工則無可選擇地必須面臨裁員減薪、組織調整,透過重整方案來力挽狂瀾。
但是,當台電的虧損在2011年急遽擴大的時候,台電董事長與總經理默不作聲,主管機關經濟部也提不出因應方案,行政院與總統府也完全沒有反應。只因配合總統大選的「需要」,大小官員任隨問題惡化。直到2012年的5月1日,已確定連任的馬英九總統,才以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決策層級,併同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五人決策小組,提出一個「三階段」的「電價合理化」方案。原訂目標是一次漲足29.5%,但是為了減緩衝擊,馬總統裁定採用分階段調整,2012年6月10日先漲 40%,半年後的12月10日再漲40%,最後的20%則「看台電是否能拿出讓人民相信的改革成效」再決定。
馬總統以國家領導人的威信,大陣仗召開記者會的決策宣示,但只維持三個月就打了折扣。去年9月17日,當時的行政院長陳(沖)宣布,原訂12月10日的第二階段調整「暫緩」,延遲到2013年10月1日夏季電價結束後再實施。陳(沖)提出的理由是要讓「民生、工廠、企業在這段期間得到舒緩,也讓政府有足夠能力因應各種挑戰」。
16個月後的今天看來,馬總統、陳(沖)前院長所謂的民生企業工廠得到舒緩、不致衝擊物價等理由,根本是為拖延而拖延的理由。這段期間國內的物價還是繼續溫和上漲,經濟繼續不溫不火,勞工薪資仍然持續下跌,政府的信用一路向下探底,馬總統的支持率也未見回升,只有台電的虧損又多了1,000億元,繼續要脅人民埋單。
獲得國家保障工作權的台電上下員工,仍然沉浸於往日的光輝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在台電總經理新舊任交接典禮上,卸任的前任總經理李漢申還公開抱怨,說油電雙漲對台電造成傷害「把台電當成祭品」、「造成今天台電總經理還要從外面找,情何以堪?」「主管機關也不疼惜」等語,似乎今天台電數以千億元史無前例的虧損, 台電總經理與員工都無人必須負責,都是外界造成的。
台電總經理都抱持這樣的心態了,當然提不出像樣的改革計畫。馬總統去年5月裁示的方案,最後是以台電提出讓人民相信的具體改革行動。然而16個月過去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些枝節的改善計畫,未來五年降低成本438億元、增加收益62億元、降低庫存31億元,以及暫緩新電源投資。這些內容是不是符合人民期待,我們不敢驟下結論,但是台電提出的改善方案,怎麼看都只像公司內部原本應該每年檢討與改進的業務方針,恐怕難以滿足人民的期待;至於高達3,000億元的財務黑洞如何彌補,更沒有看到行政院、經濟部提出說明。
台灣政治體系的決策已經徹底民粹化,所有決策都只想到短期的選票,即使沒有選舉,也還是慣性拿選票理由來搪塞所有的改革。國家領導人如此、行政最高首長如此、經濟部長如此,一路到達台電的經理層級,大家都拿選票來當藉口,再加上少數立法委員假民意之名,不斷從台電搾取私人利益,政治人物口口聲聲高喊「民意」的虛假民主,最終導致國家與人民利益的嚴重損失。
在台電重大虧損、電價調整的過程中,我們期待看到台電一雪前恥的內部改革作為,希望看到經濟部長提出電業市場結構全盤革新方案,更要看到總統與行政院長向人民保證,因為主管部門嚴格督導,台電不論在安全或財務上,一定不會成為後代子孫的噩夢。
台灣電力公司的虧損與漲價,可以說是台電組織老化、主管官員失能、高層領導缺乏擔當,而且是長期抱持鴕鳥心態,擔心選票流失,不斷以推拖延遲的「不做為」,放任問題擴大的惡果。如今造成政府威信盡失,台電60年來前輩血汗打造的企業形象全毀,人民荷包失血,官員、台電、民眾、企業等怨聲載道,相互指責的全輸殘局。台電 電價調漲的血淚歷程,堪稱是台灣政府失能、國力衰敗、民粹政治綁架的代表作。
今年10月1日調漲電價的「原訂時程」,其實只是一個官員設定出來、虛擬、推拖責任的時程。台電嚴重虧損,成為政府財政難以彌補的黑洞,早在2009年就已經嚴重發病了。到了2011年,台電累計虧損超過1,000億元,2012年9月突破2,000億元,今年即使順利調整電價,年底的累計虧損也將繼續上揚到2,600億元。此種「火箭升空」式的虧損,根本不可能在任何民營企業出現,因為公司的負責人早就下台自殺謝罪,而員工則無可選擇地必須面臨裁員減薪、組織調整,透過重整方案來力挽狂瀾。
但是,當台電的虧損在2011年急遽擴大的時候,台電董事長與總經理默不作聲,主管機關經濟部也提不出因應方案,行政院與總統府也完全沒有反應。只因配合總統大選的「需要」,大小官員任隨問題惡化。直到2012年的5月1日,已確定連任的馬英九總統,才以國家最高領導人的決策層級,併同立法院長王金平等五人決策小組,提出一個「三階段」的「電價合理化」方案。原訂目標是一次漲足29.5%,但是為了減緩衝擊,馬總統裁定採用分階段調整,2012年6月10日先漲 40%,半年後的12月10日再漲40%,最後的20%則「看台電是否能拿出讓人民相信的改革成效」再決定。
馬總統以國家領導人的威信,大陣仗召開記者會的決策宣示,但只維持三個月就打了折扣。去年9月17日,當時的行政院長陳(沖)宣布,原訂12月10日的第二階段調整「暫緩」,延遲到2013年10月1日夏季電價結束後再實施。陳(沖)提出的理由是要讓「民生、工廠、企業在這段期間得到舒緩,也讓政府有足夠能力因應各種挑戰」。
16個月後的今天看來,馬總統、陳(沖)前院長所謂的民生企業工廠得到舒緩、不致衝擊物價等理由,根本是為拖延而拖延的理由。這段期間國內的物價還是繼續溫和上漲,經濟繼續不溫不火,勞工薪資仍然持續下跌,政府的信用一路向下探底,馬總統的支持率也未見回升,只有台電的虧損又多了1,000億元,繼續要脅人民埋單。
獲得國家保障工作權的台電上下員工,仍然沉浸於往日的光輝之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在台電總經理新舊任交接典禮上,卸任的前任總經理李漢申還公開抱怨,說油電雙漲對台電造成傷害「把台電當成祭品」、「造成今天台電總經理還要從外面找,情何以堪?」「主管機關也不疼惜」等語,似乎今天台電數以千億元史無前例的虧損, 台電總經理與員工都無人必須負責,都是外界造成的。
台電總經理都抱持這樣的心態了,當然提不出像樣的改革計畫。馬總統去年5月裁示的方案,最後是以台電提出讓人民相信的具體改革行動。然而16個月過去了,我們看到的只是一些枝節的改善計畫,未來五年降低成本438億元、增加收益62億元、降低庫存31億元,以及暫緩新電源投資。這些內容是不是符合人民期待,我們不敢驟下結論,但是台電提出的改善方案,怎麼看都只像公司內部原本應該每年檢討與改進的業務方針,恐怕難以滿足人民的期待;至於高達3,000億元的財務黑洞如何彌補,更沒有看到行政院、經濟部提出說明。
台灣政治體系的決策已經徹底民粹化,所有決策都只想到短期的選票,即使沒有選舉,也還是慣性拿選票理由來搪塞所有的改革。國家領導人如此、行政最高首長如此、經濟部長如此,一路到達台電的經理層級,大家都拿選票來當藉口,再加上少數立法委員假民意之名,不斷從台電搾取私人利益,政治人物口口聲聲高喊「民意」的虛假民主,最終導致國家與人民利益的嚴重損失。
在台電重大虧損、電價調整的過程中,我們期待看到台電一雪前恥的內部改革作為,希望看到經濟部長提出電業市場結構全盤革新方案,更要看到總統與行政院長向人民保證,因為主管部門嚴格督導,台電不論在安全或財務上,一定不會成為後代子孫的噩夢。
即使10月電價修正,台電預估今年度虧損仍達441億元,累計虧損 2,372億元,達到資本額的7成。不過,經濟部長張家祝坦承,明年度要做第三階段調價,並非易事,期盼未來可以回歸到新電價公式。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表示,根據修正過後的方案,未來每年營收會從 569億元,降至500.8億元,等同少收69∼70億元。少收的部分,主要來自於中大型商業與工業用戶,在漲幅打9折後,這部份就少收45.8 億元。
家庭用戶起漲門檻從330度調高到500度,也讓明年台電少收17.5億元;而小商店從330度增加至1,500度,少收13.8億元。
黃重球說,這次調整並未考量到台電高達2千多億元的累計虧損,僅考慮燃料成本上漲。張家祝也說,儘管經過10月調整,售電單價仍然會低於發電單價。台電預估,按照電價修正方案,預估今年度會虧損441億元,累計虧損達2,372億元。
經過去年、今年兩次調整電價後,仍有最後一階段20%的電價尚未反映,明年是否會俟機調漲?張家祝說,當時政府提到的第三階段上漲是有前提,台電必須改善經營績效有一定成效,但這樣的成效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想當然爾,第三階段要調整電價不太容易,因此,希望未來調整電價,都可以回歸到電價新公式,由公式決定漲幅。
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表示,根據修正過後的方案,未來每年營收會從 569億元,降至500.8億元,等同少收69∼70億元。少收的部分,主要來自於中大型商業與工業用戶,在漲幅打9折後,這部份就少收45.8 億元。
家庭用戶起漲門檻從330度調高到500度,也讓明年台電少收17.5億元;而小商店從330度增加至1,500度,少收13.8億元。
黃重球說,這次調整並未考量到台電高達2千多億元的累計虧損,僅考慮燃料成本上漲。張家祝也說,儘管經過10月調整,售電單價仍然會低於發電單價。台電預估,按照電價修正方案,預估今年度會虧損441億元,累計虧損達2,372億元。
經過去年、今年兩次調整電價後,仍有最後一階段20%的電價尚未反映,明年是否會俟機調漲?張家祝說,當時政府提到的第三階段上漲是有前提,台電必須改善經營績效有一定成效,但這樣的成效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接受,想當然爾,第三階段要調整電價不太容易,因此,希望未來調整電價,都可以回歸到電價新公式,由公式決定漲幅。
10月電價調漲方案出爐,府院拍板以「最大照顧面、縮小打擊面」原則定錘,主要考量在拚經濟,為了GDP「保二」,且避免小商家藉電價調漲之名拱抬物價,政府對這次電價調整方案,多了不少「用心」。
去年5月即定調電價分三階段調漲,第二階段從去年12月延至今年 10月1日,馬總統已多次宣示不會改變,但在經部眾多方案中,馬英九仍選出照顧面最大的方案,希望降低衝擊。
住宅用戶多數不受影響,主要是擔心漲價影響消費力道,連帶影響 GDP,而小商家擴大優惠到八成不調,也是避免物價受衝擊。
雖然台電本不願修正工業用電調幅,但經濟情勢內外皆冷,工業界亦一再表示盼政府多體諒,站在主管機關立場,經部最後忍痛決予打折。
不過,其實彌補台電虧損,本來就非政府的本意,電價之所以調漲,主因燃料成本鉅額漲幅未能即時合理反映,長期干預電價導致累計虧損超過三分之二資本額,甚且發電成本3.04元已遠高於平均電價2 .72元,相當發一度電就是大幅補貼高用電戶,必須予以導正。
台電近1年相當賣命投入經營績效改善,但1年揹70億元政策性負擔,若未能回歸到各部會公務預算編列,對台電也是不公平。台電提出未來5年500億元績效改善目標,究竟是劃大餅,抑或開源節流還有很大空間,恐怕在漲價過後,會被社會以放大眼鏡檢視,是否符合社會期待。
府院及經濟部這次對電價方案的取捨,做法已較過去細膩,值得肯定。但未來根本之道,必須落實電價公式,讓燃料成本逐年檢討反映,否則一再由政治干預能源價格,不但無法提升台灣競爭力,更無法落實節能減碳目標。
去年5月即定調電價分三階段調漲,第二階段從去年12月延至今年 10月1日,馬總統已多次宣示不會改變,但在經部眾多方案中,馬英九仍選出照顧面最大的方案,希望降低衝擊。
住宅用戶多數不受影響,主要是擔心漲價影響消費力道,連帶影響 GDP,而小商家擴大優惠到八成不調,也是避免物價受衝擊。
雖然台電本不願修正工業用電調幅,但經濟情勢內外皆冷,工業界亦一再表示盼政府多體諒,站在主管機關立場,經部最後忍痛決予打折。
不過,其實彌補台電虧損,本來就非政府的本意,電價之所以調漲,主因燃料成本鉅額漲幅未能即時合理反映,長期干預電價導致累計虧損超過三分之二資本額,甚且發電成本3.04元已遠高於平均電價2 .72元,相當發一度電就是大幅補貼高用電戶,必須予以導正。
台電近1年相當賣命投入經營績效改善,但1年揹70億元政策性負擔,若未能回歸到各部會公務預算編列,對台電也是不公平。台電提出未來5年500億元績效改善目標,究竟是劃大餅,抑或開源節流還有很大空間,恐怕在漲價過後,會被社會以放大眼鏡檢視,是否符合社會期待。
府院及經濟部這次對電價方案的取捨,做法已較過去細膩,值得肯定。但未來根本之道,必須落實電價公式,讓燃料成本逐年檢討反映,否則一再由政治干預能源價格,不但無法提升台灣競爭力,更無法落實節能減碳目標。
電價方案出爐,工總理事長許勝雄、商總理事長張平沼都基於「台電繼續虧損也不是辦法,如果台電真的倒閉也很麻煩」的理由而接受;不過,張平沼還是對工商電價的新方案,忍不住抱怨:「像是給了我們小費5毛」。
張平沼雖然抱怨只拿到小費5毛,不過,對小商店1,500度以下不調方案表示肯定。他說,很多「小不點」商家用不了多少電,卻會對物價波動有很大的影響,如今電價不調,「物價,也就沒有理由漲價了」。
他希望,台電這次調價後,「不要再漲了,快受不了」。
許勝雄說,世界各國的民生住宅用電價格,都與工業用電有著相當距離,基本上,工業用電價格應比較便宜,像日本工業用電的價格相當於民生用電價格的7折,與我為競爭國的韓國則是8折左右,香港也是8折,台灣則是9折多。
站在工業界的立場,他說,廠商自然會關切電價合理分配問題,因此,從全球電價結構的趨勢,他希望,未來台電在調整電價時,工業用電價格與民生住宅用電價格的距離,「不要那麼的近」。
另外,台電有近200億元的補貼費用,是用來補助弱勢、軍公教等,許勝雄認為,「塵歸塵、土歸土」,電價補貼政策雖然有其必要性,但不應由台電承擔,軍公教就應由國防部或是教育部編列預算支應,也就是說,該是誰負責的單位,就由那個部會來編預算。
他說,如果繼續讓台電承擔補貼政策,台電的經營績效永遠須背負政策使命,也就沒有辦法走上民營化的路途了。
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表示,國人不能一方面不要便宜且乾淨的核能發電、又反對電價上漲,並要求政府提供補助,如果民眾決定20年後不打算用核能,現在開始就要練習面對高能源成本。
張平沼雖然抱怨只拿到小費5毛,不過,對小商店1,500度以下不調方案表示肯定。他說,很多「小不點」商家用不了多少電,卻會對物價波動有很大的影響,如今電價不調,「物價,也就沒有理由漲價了」。
他希望,台電這次調價後,「不要再漲了,快受不了」。
許勝雄說,世界各國的民生住宅用電價格,都與工業用電有著相當距離,基本上,工業用電價格應比較便宜,像日本工業用電的價格相當於民生用電價格的7折,與我為競爭國的韓國則是8折左右,香港也是8折,台灣則是9折多。
站在工業界的立場,他說,廠商自然會關切電價合理分配問題,因此,從全球電價結構的趨勢,他希望,未來台電在調整電價時,工業用電價格與民生住宅用電價格的距離,「不要那麼的近」。
另外,台電有近200億元的補貼費用,是用來補助弱勢、軍公教等,許勝雄認為,「塵歸塵、土歸土」,電價補貼政策雖然有其必要性,但不應由台電承擔,軍公教就應由國防部或是教育部編列預算支應,也就是說,該是誰負責的單位,就由那個部會來編預算。
他說,如果繼續讓台電承擔補貼政策,台電的經營績效永遠須背負政策使命,也就沒有辦法走上民營化的路途了。
華邦電子董事長焦佑鈞表示,國人不能一方面不要便宜且乾淨的核能發電、又反對電價上漲,並要求政府提供補助,如果民眾決定20年後不打算用核能,現在開始就要練習面對高能源成本。
經濟部昨(27)日公布第二波電價調整修正方案,住宅、小商家、工業用電漲幅全面縮小。小商家每月用電1,500度以上才調整;工業用電及大型商業用電漲幅打九折,整體平均漲幅為8.49%,約有36萬用電大戶電價受影響。
經濟部長張家祝表示,第二波電價修正方案將在9月1日公告,10月1日起適用,不受立法院9月開議影響。依立法院決議,台電經營績效改善後才能提出第三波電價調整,張家祝不諱言指出,第三波電價調整遙遙無期。換言之,經濟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再提電價調整計畫。
這波電價調漲後,台電原可增加569億元營收縮水至500.8億元,意味著全民一年將多付500億元,今年台電累計虧損仍高達2,372億元。張家祝說,這波電價調漲後,電價仍低於發電成本,只是讓台電累計虧損不再擴大,未來將透過營運績效、以及新版電價公式來改善台電財務。
經濟部昨公布電價調整方案,住宅、小商業、工業等各類用電漲幅都下調。一般住宅用戶每月用電500度以下、全台八成五用戶,都不受影響。小商家原規畫330度以下不調,新修正案大幅拉高到1,500度,約有八成、71萬小商家用戶不受影響。
至於工業用電及中大型商業用電,張家祝說,漲幅打九折,主要考量經濟成長尚未全面回復,亦讓工業用戶和小商家、住宅的調漲較為接近。工業用電平均每度大約調整0.32元,工業用電仍是亞洲第二低。
不過,新版電價方案對用電大戶「開刀」,增加住宅1,000度以上級距,漲幅接近一成。官員說,這類用戶以豪宅為主,約29萬戶,但會排除庇護工廠、社福機構等弱勢用電戶。
經濟部長張家祝表示,第二波電價修正方案將在9月1日公告,10月1日起適用,不受立法院9月開議影響。依立法院決議,台電經營績效改善後才能提出第三波電價調整,張家祝不諱言指出,第三波電價調整遙遙無期。換言之,經濟部未來一段時間內,不會再提電價調整計畫。
這波電價調漲後,台電原可增加569億元營收縮水至500.8億元,意味著全民一年將多付500億元,今年台電累計虧損仍高達2,372億元。張家祝說,這波電價調漲後,電價仍低於發電成本,只是讓台電累計虧損不再擴大,未來將透過營運績效、以及新版電價公式來改善台電財務。
經濟部昨公布電價調整方案,住宅、小商業、工業等各類用電漲幅都下調。一般住宅用戶每月用電500度以下、全台八成五用戶,都不受影響。小商家原規畫330度以下不調,新修正案大幅拉高到1,500度,約有八成、71萬小商家用戶不受影響。
至於工業用電及中大型商業用電,張家祝說,漲幅打九折,主要考量經濟成長尚未全面回復,亦讓工業用戶和小商家、住宅的調漲較為接近。工業用電平均每度大約調整0.32元,工業用電仍是亞洲第二低。
不過,新版電價方案對用電大戶「開刀」,增加住宅1,000度以上級距,漲幅接近一成。官員說,這類用戶以豪宅為主,約29萬戶,但會排除庇護工廠、社福機構等弱勢用電戶。
經濟部昨天宣布10月1日將進行原訂去年12月中旬啟動的第二階段電價調整方案,漲幅由原訂的9.64%縮減為8.49%,主要是為照顧中低收入戶及小商業戶,並減少對工業用電的衝擊,因而住宅用電500度以下、商業用戶1,500度以下不調整,工業用戶的電價漲幅則打九折。
以此估算,這次電價調整可減少台電虧損每年達500億元;換從民眾及企業角度而言,則是用電支出要增加500億元,荷包難免受傷,但也更凸顯節約用電的重要性。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初估,這次電價調整對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分別為-0.016個百分點及-0.057個百分點,台灣綜合研究院的影響估計略高,但差距不大;至於對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影響,則將分別使今、明兩年漲幅提高0.024、0.073個百分點;整體而言,對這兩年的經濟成長及通貨膨脹影響尚屬輕微,經濟部也已試圖縮小電價調漲的打擊面,加以考量台電合理經營、政府財政負擔、電價徵收的公平性和能源使用效率等面向,這是落實能源價格合理化政策的重要一步,未來還需要更多的配套作為,延伸此一政策效益。
台灣能源價格長期未能合理化是這次調整電價的主因。國際燃料價格自2003年大幅上漲,政府雖分別於2006、2008年及2012年三次調漲電價,但調幅皆未完全反映燃料成本上漲,以致台電公司自2006年起持續虧損,至2012年累積虧損達2,597億元,約占台電資本額的80%。這個虧損若不能反映於電價上,就是由政府負擔。
若由政府負擔,等於政府補貼電價,除了將使政府赤字惡化外,尚將產生下列弊病:一、全民補貼能源使用大戶,不符社會公平正義及使用者付費原則;二、遠低於國際水準的能源價格,影響整體能源使用效率,降低長期產業競爭力,並使得溫室氣體排放惡化;三、能源價格該調而未調,會造成物價上漲預期,反而不利物價穩定。相關實證分析已可佐證,長期壓抑能源價格,將會產生助漲物價、不利經濟成長與節能等問題;尤有甚者,「凍漲」必然導致未來的大漲,引發更大的民怨。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我國1999年住宅電價,在世界31國排名第七低,當時台電盈餘尚有427億元;2009年,台灣電價在30國中排序第四低,台電小虧13.7億元;2011年當我國電價排序世界第二低、僅次於大陸時,台電虧損433億元。比較成本資料,可發現台電每度售電成本由2003年的1.87元增為2012年的3.04元,增加1.17元,但售電單價僅提高0.65元,每賣一度電由賺0.2元轉為虧損0.32元,造成台電由2003年盈餘318億元轉為2012年虧損621億元。
外界質疑台電用人費用偏高、過度投資及對民營電廠買電偏高等,確實都是值得檢討的問題,但並非主因。以用人費用為例,已由2003年的每度0.21元降為0.17元;至於過度投資,則會反映在利息及折舊成本上,但該項成本也是小降;另一被批評的購電成本(不含燃料支出),則由一度0.26元微增為0.29元。相對的,這段期間台電的燃料成本由每度0.7元增為1.92元,增幅達1.7倍,才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因此,台電經營效率雖有改善餘地,但電價若不能反映燃料成本的增加,則上述電價補貼的弊病將永遠持續下去。
為提升台電經營效率,應責成台電力行經濟部「台電及中油公司經營改善小組」的建議,長期則宜儘速完成電業法的修訂,落實電業自由化。此外,電價調整宜訂定一個電價公式來反映不可控制的成本,例如燃料成本的增加、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及能源稅等稅賦的變動,如此才可長可久,既能減少政治干預,也能減少因電價調整爭議而付出的龐大社會成本。
以此估算,這次電價調整可減少台電虧損每年達500億元;換從民眾及企業角度而言,則是用電支出要增加500億元,荷包難免受傷,但也更凸顯節約用電的重要性。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初估,這次電價調整對今、明兩年經濟成長率的影響分別為-0.016個百分點及-0.057個百分點,台灣綜合研究院的影響估計略高,但差距不大;至於對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影響,則將分別使今、明兩年漲幅提高0.024、0.073個百分點;整體而言,對這兩年的經濟成長及通貨膨脹影響尚屬輕微,經濟部也已試圖縮小電價調漲的打擊面,加以考量台電合理經營、政府財政負擔、電價徵收的公平性和能源使用效率等面向,這是落實能源價格合理化政策的重要一步,未來還需要更多的配套作為,延伸此一政策效益。
台灣能源價格長期未能合理化是這次調整電價的主因。國際燃料價格自2003年大幅上漲,政府雖分別於2006、2008年及2012年三次調漲電價,但調幅皆未完全反映燃料成本上漲,以致台電公司自2006年起持續虧損,至2012年累積虧損達2,597億元,約占台電資本額的80%。這個虧損若不能反映於電價上,就是由政府負擔。
若由政府負擔,等於政府補貼電價,除了將使政府赤字惡化外,尚將產生下列弊病:一、全民補貼能源使用大戶,不符社會公平正義及使用者付費原則;二、遠低於國際水準的能源價格,影響整體能源使用效率,降低長期產業競爭力,並使得溫室氣體排放惡化;三、能源價格該調而未調,會造成物價上漲預期,反而不利物價穩定。相關實證分析已可佐證,長期壓抑能源價格,將會產生助漲物價、不利經濟成長與節能等問題;尤有甚者,「凍漲」必然導致未來的大漲,引發更大的民怨。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資料,我國1999年住宅電價,在世界31國排名第七低,當時台電盈餘尚有427億元;2009年,台灣電價在30國中排序第四低,台電小虧13.7億元;2011年當我國電價排序世界第二低、僅次於大陸時,台電虧損433億元。比較成本資料,可發現台電每度售電成本由2003年的1.87元增為2012年的3.04元,增加1.17元,但售電單價僅提高0.65元,每賣一度電由賺0.2元轉為虧損0.32元,造成台電由2003年盈餘318億元轉為2012年虧損621億元。
外界質疑台電用人費用偏高、過度投資及對民營電廠買電偏高等,確實都是值得檢討的問題,但並非主因。以用人費用為例,已由2003年的每度0.21元降為0.17元;至於過度投資,則會反映在利息及折舊成本上,但該項成本也是小降;另一被批評的購電成本(不含燃料支出),則由一度0.26元微增為0.29元。相對的,這段期間台電的燃料成本由每度0.7元增為1.92元,增幅達1.7倍,才是不容忽視的關鍵。因此,台電經營效率雖有改善餘地,但電價若不能反映燃料成本的增加,則上述電價補貼的弊病將永遠持續下去。
為提升台電經營效率,應責成台電力行經濟部「台電及中油公司經營改善小組」的建議,長期則宜儘速完成電業法的修訂,落實電業自由化。此外,電價調整宜訂定一個電價公式來反映不可控制的成本,例如燃料成本的增加、再生能源發展基金及能源稅等稅賦的變動,如此才可長可久,既能減少政治干預,也能減少因電價調整爭議而付出的龐大社會成本。
電價確定10月調漲,衝擊國內用電大戶,中鋼董事長鄒若齊昨(27)日表示,電價調漲,今年恐怕將損失近2億元,明年更損失近8億元;超商業者預估將增加門市電費約一成,估計四大超商一年電費將增加2、3億元。
電價調漲,傳統產業包括鋼鐵、紡織等,受傷慘重,連鎖通路業者成本也將上升。科技業方面,台積電和聯電均表示,將會對毛利率造成影響;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說,調漲電費將對營運造成負面影響,但會儘可能尋求任何可能降低成本的方案。
鄒若齊昨天出席財促院「2013財經立法高峰會」會後表示,中鋼今明兩年將因電價調漲,損失10億元,是否會影響第4季獲利表現,他則不予回應。中鋼表示,為因應電價調漲,推動節能措施,今年節能減碳目標為40億元,現已節省27億元,達成率約67.5%。
不銹鋼龍頭廠燁聯主管說,每年電費高達10餘億元,每月電費經常超過1億元以上,電價再漲只會削弱企業競爭力,尤其全球經濟不景氣,政府應創造穩定的經營環境,因應這波市場低迷。
豐興指出,電價調漲,電費將增加2億餘元,畢竟「台灣不可能不要核電,又要求電價不能漲」,電費不是民粹問題,社會各界要放下成見充分溝通。
紡織廠以加工絲產品用電量最大,聚酯加工絲大廠宏益總經理羅昭甲表示,若初步以夏季用電價格估算,未來聚酯加工絲每公斤成本將增加2元;目前下游景氣仍未回溫,漲價成本轉嫁不易,恐怕會壓縮獲利表現。
另一個受災區是連鎖通路業,超商業者指出,超商24小時營業,門市內設置明亮燈光、冷凍與冷藏設備,還有關東煮、咖啡機等加熱設備等,再加上全天空調等,電費用量極高,且不少門市都轉型為大型店,用電量更多。
統一超指出,前幾波電費調漲後,7-ELEVEN在門市積極落實節能減碳,加快門市老舊冷氣汰換,加速更換環保燈管,以及導入變頻節能冰箱等措施,單一門市預估可省下5%左右耗電量。
高雄飯店龍頭漢來主管說,上波電價調漲,每月成本增加800萬元,造成沈重負擔,如今電價再漲,最後恐怕逼飯店調高房價因應,消費者負擔將加重。國內飼料與油脂大廠福壽董事長洪堯昆也說,飼料、油脂、食品廠都是全天24小時開工,成本肯定會上揚。
電價調漲,傳統產業包括鋼鐵、紡織等,受傷慘重,連鎖通路業者成本也將上升。科技業方面,台積電和聯電均表示,將會對毛利率造成影響;聯電財務長劉啟東說,調漲電費將對營運造成負面影響,但會儘可能尋求任何可能降低成本的方案。
鄒若齊昨天出席財促院「2013財經立法高峰會」會後表示,中鋼今明兩年將因電價調漲,損失10億元,是否會影響第4季獲利表現,他則不予回應。中鋼表示,為因應電價調漲,推動節能措施,今年節能減碳目標為40億元,現已節省27億元,達成率約67.5%。
不銹鋼龍頭廠燁聯主管說,每年電費高達10餘億元,每月電費經常超過1億元以上,電價再漲只會削弱企業競爭力,尤其全球經濟不景氣,政府應創造穩定的經營環境,因應這波市場低迷。
豐興指出,電價調漲,電費將增加2億餘元,畢竟「台灣不可能不要核電,又要求電價不能漲」,電費不是民粹問題,社會各界要放下成見充分溝通。
紡織廠以加工絲產品用電量最大,聚酯加工絲大廠宏益總經理羅昭甲表示,若初步以夏季用電價格估算,未來聚酯加工絲每公斤成本將增加2元;目前下游景氣仍未回溫,漲價成本轉嫁不易,恐怕會壓縮獲利表現。
另一個受災區是連鎖通路業,超商業者指出,超商24小時營業,門市內設置明亮燈光、冷凍與冷藏設備,還有關東煮、咖啡機等加熱設備等,再加上全天空調等,電費用量極高,且不少門市都轉型為大型店,用電量更多。
統一超指出,前幾波電費調漲後,7-ELEVEN在門市積極落實節能減碳,加快門市老舊冷氣汰換,加速更換環保燈管,以及導入變頻節能冰箱等措施,單一門市預估可省下5%左右耗電量。
高雄飯店龍頭漢來主管說,上波電價調漲,每月成本增加800萬元,造成沈重負擔,如今電價再漲,最後恐怕逼飯店調高房價因應,消費者負擔將加重。國內飼料與油脂大廠福壽董事長洪堯昆也說,飼料、油脂、食品廠都是全天24小時開工,成本肯定會上揚。
電價確定10月調漲。經濟部昨(27)日表示,這波電價調漲將使製造業生產成本平均增加0.25個百分點,包括紡織、紙漿及紙製品業、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材料等產業衝擊較明顯。
服務業部分,零售、住宿、休閒娛樂等,增加成本也會較多。
台綜院長吳再益表示,這波電價調漲將使今年經濟成長率下降0.024個百分點,實質GDP減少37億元,推升消費者物價上升0.029個百分點。不過,電價調漲對總體經濟影響,明年更甚於今年,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下降0.071個百分點,實質GDP減少109億元。
至於對製造業生產成本影響,經濟部長張家祝表示,電價占製造業生產成本的2.27%;這波電價調整後,電價占製造業生產成本上升到2.52%。電價調整主要影響對象為用電量大及電力支出占比較高的產業。
依行政院主計總處購買者交易表顯示,電力支出占生產成本2%以上的製造業,包括非金屬礦物製品、紙漿、紡織業、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材料、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木材及其製品、橡膠製品業、塑膠製品業;服務業部分,則包括零售業、住宿服務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服務業部分,零售、住宿、休閒娛樂等,增加成本也會較多。
台綜院長吳再益表示,這波電價調漲將使今年經濟成長率下降0.024個百分點,實質GDP減少37億元,推升消費者物價上升0.029個百分點。不過,電價調漲對總體經濟影響,明年更甚於今年,預估明年經濟成長率下降0.071個百分點,實質GDP減少109億元。
至於對製造業生產成本影響,經濟部長張家祝表示,電價占製造業生產成本的2.27%;這波電價調整後,電價占製造業生產成本上升到2.52%。電價調整主要影響對象為用電量大及電力支出占比較高的產業。
依行政院主計總處購買者交易表顯示,電力支出占生產成本2%以上的製造業,包括非金屬礦物製品、紙漿、紡織業、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材料、印刷及資料儲存媒體複製業、木材及其製品、橡膠製品業、塑膠製品業;服務業部分,則包括零售業、住宿服務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
10月電價拍板定案,工商團體極力爭取工業用電電價調漲打五折並沒有如願,批評這是「殺雞取卵」,從電費調漲、調高基本工資等一連串打擊企業競爭力的作法,企業怎敢調薪?民間消費如何帶動?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昨(27)日出席2013財經立法高峰會後表示,10月將第二波調漲電價,工、商業用電量大戶漲幅最大,再加上基本工資、高鐵票價、瓦斯、風景區停車費等都醞釀調漲,他憂心會再度促使一波物價上漲,他呼籲基本工資月薪調漲能夠暫緩。
針對最新出爐的電價調整,企業直呼不公平,「買愈多的愈貴,合理嗎?」這是工商界普遍的心聲,有的企業界大老更直言,政府這種作法是殺雞取卵,企業沒有競爭力,就不敢幫員工加薪。
六大工商團體指出,工商企業用電量大,應該享有較低廉的電價,例如一家大工廠的用電,可能就超過幾千戶民生用電,台電的設備建置成本較便宜,企業用電應該較低廉,在全球,幾乎企業都可以享有較低廉的電價,但在台灣,企業享有低廉的電價就會被批評是不仁不義。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昨(27)日出席2013財經立法高峰會後表示,10月將第二波調漲電價,工、商業用電量大戶漲幅最大,再加上基本工資、高鐵票價、瓦斯、風景區停車費等都醞釀調漲,他憂心會再度促使一波物價上漲,他呼籲基本工資月薪調漲能夠暫緩。
針對最新出爐的電價調整,企業直呼不公平,「買愈多的愈貴,合理嗎?」這是工商界普遍的心聲,有的企業界大老更直言,政府這種作法是殺雞取卵,企業沒有競爭力,就不敢幫員工加薪。
六大工商團體指出,工商企業用電量大,應該享有較低廉的電價,例如一家大工廠的用電,可能就超過幾千戶民生用電,台電的設備建置成本較便宜,企業用電應該較低廉,在全球,幾乎企業都可以享有較低廉的電價,但在台灣,企業享有低廉的電價就會被批評是不仁不義。
10月電價調漲,加上國際油價上揚,油電雙漲將使太陽能、LED照明應用抬頭,並加速我國太陽能發電站發展,帶動相關族群受惠。
經濟部能源局原本每年提供至少100萬MW(百萬瓦)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民間興建,產生數百億元的產值,今年放寬至130MW。業者分析,太陽能發電站一旦建置好,至少可發電25年,建置完成後,產生的電力再賣電給台電來獲利,合計七至九年即可回收。
近來不少上市公司,包括國碩、昱晶、新日光等,紛紛透過合資或子公司方式介入台灣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建置與營運。
消費大眾對使用LED照明的意識日益抬頭,去年第1波的電價調漲已加速LED燈泡的使用,因此10月電價的調漲,將掀起另一波的LED照明更換潮。晶元光電發言人張世賢表示,企業的工廠尤其是需要24小時持續點燈的工廠,以及商場照明,都會加速汰換LED。
經濟部能源局原本每年提供至少100萬MW(百萬瓦)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民間興建,產生數百億元的產值,今年放寬至130MW。業者分析,太陽能發電站一旦建置好,至少可發電25年,建置完成後,產生的電力再賣電給台電來獲利,合計七至九年即可回收。
近來不少上市公司,包括國碩、昱晶、新日光等,紛紛透過合資或子公司方式介入台灣太陽能發電系統的建置與營運。
消費大眾對使用LED照明的意識日益抬頭,去年第1波的電價調漲已加速LED燈泡的使用,因此10月電價的調漲,將掀起另一波的LED照明更換潮。晶元光電發言人張世賢表示,企業的工廠尤其是需要24小時持續點燈的工廠,以及商場照明,都會加速汰換LED。
國民黨團今(27)日將召開黨團大會討論10月電價調漲方案,據了解,選項有多種「排列組合」,在黨團大會達成共識後,將交由府院拍板,經濟部最快今天下午就會對外宣布。
外界傳出經濟部、台電為順應民情、尋求立委共識,原規劃10月電價平均漲幅為9.64%,將再下調1個百分點,傾向對住宅、小商家用戶調漲幅度打折扣;工業用電部分傾向維持原漲幅11.49%不動。
經濟部官員對此表示,電價調漲方案有多種排列組合,目前兩大規劃方向不變,也就是「降低民生用電負擔」,且能「增加節能減碳效果」。至於是否要下修電價漲幅及擴增電價級距,尚待國民黨團協商。
台電發言人李鴻洲表示,目前未接到指示要調整漲幅,並強調電價調漲後,每度電價仍低於成本0.28元,若電價緩漲,台電今年總虧損將上看561億元,盼能如原定計畫調漲電價,預期可以少虧136億元。
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執行長林鴻池表示,包含自己在內的黨團幹部,都未曾與經濟部溝通過,不確定電價調漲方案內容。他坦承調漲後將帶動物價上漲,但現在電價也確實不符成本,如何平衡是兩難。
立院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德福則指出,台電實收資本額3,300多億元,現在累積虧損已經2,200多億元,站在民代立場當然不希望調漲,但再不漲台電也難以支撐。如果是對一般住宅與小商家縮小調漲幅度,由大企業多負擔一些,是比較可被接受的做法。
近期反核團體喊出「減六除四」口號,即指出只要降低6%民生用電,核四就可不用商轉。李鴻洲對此表示,台灣民生用電約占總用電三成,就算節省6%用電,整體用電量也只能節省1.8%,不足以彌補用電缺口。用電大宗的工商企業,因為追求經濟成長,用電量幾乎年年成長,「減六除四」之說不能說是天方夜譚,但非常困難。
外界傳出經濟部、台電為順應民情、尋求立委共識,原規劃10月電價平均漲幅為9.64%,將再下調1個百分點,傾向對住宅、小商家用戶調漲幅度打折扣;工業用電部分傾向維持原漲幅11.49%不動。
經濟部官員對此表示,電價調漲方案有多種排列組合,目前兩大規劃方向不變,也就是「降低民生用電負擔」,且能「增加節能減碳效果」。至於是否要下修電價漲幅及擴增電價級距,尚待國民黨團協商。
台電發言人李鴻洲表示,目前未接到指示要調整漲幅,並強調電價調漲後,每度電價仍低於成本0.28元,若電價緩漲,台電今年總虧損將上看561億元,盼能如原定計畫調漲電價,預期可以少虧136億元。
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執行長林鴻池表示,包含自己在內的黨團幹部,都未曾與經濟部溝通過,不確定電價調漲方案內容。他坦承調漲後將帶動物價上漲,但現在電價也確實不符成本,如何平衡是兩難。
立院國民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德福則指出,台電實收資本額3,300多億元,現在累積虧損已經2,200多億元,站在民代立場當然不希望調漲,但再不漲台電也難以支撐。如果是對一般住宅與小商家縮小調漲幅度,由大企業多負擔一些,是比較可被接受的做法。
近期反核團體喊出「減六除四」口號,即指出只要降低6%民生用電,核四就可不用商轉。李鴻洲對此表示,台灣民生用電約占總用電三成,就算節省6%用電,整體用電量也只能節省1.8%,不足以彌補用電缺口。用電大宗的工商企業,因為追求經濟成長,用電量幾乎年年成長,「減六除四」之說不能說是天方夜譚,但非常困難。
總統馬英九今天中午將與行政院討論電價調漲方案,電價調漲方案今日可望拍板定案。住宅用電500度以下不調,小商家則有700度以下或1,500度以下不調,二案擇一;至於工業用電,行政與立法部門勢有一番拉鋸。
立法院國民黨黨團大會今天上午將就電價調漲方案與行政部門研商,副院長毛治國將率領經長張家祝、台電董事長黃重球等行政部門官員與會。
據黨政高層說,黨團大會討論出共識方向後,政院隨即提至總統府向總統馬英九報告,因此10月電價調漲方案今天可望明朗化。
黨政高層說,基於明年選舉考量第二階段暫不調漲,延後調漲,或減半調漲各種意見皆有,但明天會就一般民生基本需求範圍與黨團立委研商,其中500度以內不調確為方向之一,將依據立委意見,針對減輕基本民生需求門檻進行微調。一旦500度以下不調,影響比例多達84%∼85%,依總用電戶1,300萬戶估算,超過1,000萬戶不受影響。
據透露,日前六大工商團體在會中贊成接受調漲方案,由於經濟景氣不佳,今年經濟面臨保二大作戰,工商團體同意這次小商家用電可暫時不調漲,但若下次再調漲電價,就必須一視同仁。此一意見是否大幅擴大小商家不調漲電價範圍,備受矚目。
據了解,一旦小商家的起漲門檻調高到700度,預計會有將近6成以上的商店會不受影響。但若再擴大至1,500度以下不調,有高達8成近 70萬戶小商家不受影響,目前小商家全部戶數有89萬戶,去年小商家全年平均用電為1,480度。
台電則仍然深切期盼,10月電價維持原版本調整,也就是整體漲幅 9.64%,不要有任何打折空間。台電說,即使按照原版本調漲電價,今年全年度仍然要虧損451億元,累計虧損將達2356億元,等同於虧掉7成的資本額。
立法院國民黨黨團大會今天上午將就電價調漲方案與行政部門研商,副院長毛治國將率領經長張家祝、台電董事長黃重球等行政部門官員與會。
據黨政高層說,黨團大會討論出共識方向後,政院隨即提至總統府向總統馬英九報告,因此10月電價調漲方案今天可望明朗化。
黨政高層說,基於明年選舉考量第二階段暫不調漲,延後調漲,或減半調漲各種意見皆有,但明天會就一般民生基本需求範圍與黨團立委研商,其中500度以內不調確為方向之一,將依據立委意見,針對減輕基本民生需求門檻進行微調。一旦500度以下不調,影響比例多達84%∼85%,依總用電戶1,300萬戶估算,超過1,000萬戶不受影響。
據透露,日前六大工商團體在會中贊成接受調漲方案,由於經濟景氣不佳,今年經濟面臨保二大作戰,工商團體同意這次小商家用電可暫時不調漲,但若下次再調漲電價,就必須一視同仁。此一意見是否大幅擴大小商家不調漲電價範圍,備受矚目。
據了解,一旦小商家的起漲門檻調高到700度,預計會有將近6成以上的商店會不受影響。但若再擴大至1,500度以下不調,有高達8成近 70萬戶小商家不受影響,目前小商家全部戶數有89萬戶,去年小商家全年平均用電為1,480度。
台電則仍然深切期盼,10月電價維持原版本調整,也就是整體漲幅 9.64%,不要有任何打折空間。台電說,即使按照原版本調漲電價,今年全年度仍然要虧損451億元,累計虧損將達2356億元,等同於虧掉7成的資本額。
共體時艱,台塑集團旗下麥寮汽電與台電達成協商共識,重新簽定購電合約。主責督導麥寮汽電的台塑化總經理曹明表示,這次合約依舊維持先前簽訂的2年合約,惟修正內容包括購電價格公式的銀行利率調降至符合當前水準,以及銀行貸款認定僅限發電營運所需的兩大項目。
曹明指出,重新簽署的合約條件對麥寮汽電的營收、獲利當然有所影響,雖不宜對外透露,但也不致於過度衝擊營運。一切均以台塑集團共體時艱、回饋社會考量。
台電近年積極展開與民營電廠重新簽約協商。去年11月,台汽電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接受台電提出的降價方案,調整條件包括資本費利率改為隨市場利率浮動調整,以及台電採購容量超過40%,僅能收取燃料費用。以當前利率來看,資本費利率將從6.68%降為2.09%;調整方案從當年度12月正式生效。
曹明指出,各電廠售電價格、合約都不相同,9家IPP業者中,麥寮汽電售電價格最低,與台電開會協商也採單獨進行。先前即與台電合約調整進行多次會晤,因近期雙方取得共識,完成重新簽約作業。
曹明說,這次合約修正主要包括二項目,在購電價格公式中,對銀行貸款利率基準從過去8%調降至當前銀行利率水準;另在銀行貸款中,扣除麥寮汽電因應集團資金調度部分,亦即僅侷限發電營運所需。
曹明指出,重新簽署的合約條件對麥寮汽電的營收、獲利當然有所影響,雖不宜對外透露,但也不致於過度衝擊營運。一切均以台塑集團共體時艱、回饋社會考量。
台電近年積極展開與民營電廠重新簽約協商。去年11月,台汽電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接受台電提出的降價方案,調整條件包括資本費利率改為隨市場利率浮動調整,以及台電採購容量超過40%,僅能收取燃料費用。以當前利率來看,資本費利率將從6.68%降為2.09%;調整方案從當年度12月正式生效。
曹明指出,各電廠售電價格、合約都不相同,9家IPP業者中,麥寮汽電售電價格最低,與台電開會協商也採單獨進行。先前即與台電合約調整進行多次會晤,因近期雙方取得共識,完成重新簽約作業。
曹明說,這次合約修正主要包括二項目,在購電價格公式中,對銀行貸款利率基準從過去8%調降至當前銀行利率水準;另在銀行貸款中,扣除麥寮汽電因應集團資金調度部分,亦即僅侷限發電營運所需。
經濟部長張家祝昨(22)日晚上與台電高層及六大工商團體密商,透露政府10月調漲電價已箭在弦上,調漲幅度約9%,弱勢團體一年電費補助約200億元,離島用電便宜等政策也可能一併檢討。
工商團體代表表示,要政府10月不調漲電價,幾乎已不可能;因此,昨天六大工商團體的共識是能否少漲一些,或再分階段調整。
據了解,經濟部昨天由部長張家祝率領三位次長、工業局長沈榮津、能源局長歐嘉瑞、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與總經理朱文成等,與六大工商團體理事長針對10月電價調漲共進晚餐,說明台電要漲電價的理由,並表示這次調漲電價能讓台電一年少虧600億元。不過,經濟部相關官員昨晚並未評論此事。
據透露,台電報告經過計算,電價分二階段調整,第一階段實質上漲12%,第二階段未來將上漲9%。
台電昨天也針對背負的特別任務電價向工商團體說明,台電每年補貼弱勢團體使用較便宜的電價,約要200億元經費;工商團體建議這部分不應由台電負責,因為一家民營化的公司不會補貼弱勢團體。據了解,目前行政院已在檢討,未來弱勢團體電費補助可能由內政部負責。至於離島用電根據離島條例享受較低廉的電價,昨天也成為餐會焦點,工商團體說,金門酒廠賺那麼多錢,卻用便宜的電價,並不公平。但經濟部表示,這牽涉到離島條例,必須修法,行政部門已著手檢討了。
工商團體代表表示,要政府10月不調漲電價,幾乎已不可能;因此,昨天六大工商團體的共識是能否少漲一些,或再分階段調整。
據了解,經濟部昨天由部長張家祝率領三位次長、工業局長沈榮津、能源局長歐嘉瑞、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與總經理朱文成等,與六大工商團體理事長針對10月電價調漲共進晚餐,說明台電要漲電價的理由,並表示這次調漲電價能讓台電一年少虧600億元。不過,經濟部相關官員昨晚並未評論此事。
據透露,台電報告經過計算,電價分二階段調整,第一階段實質上漲12%,第二階段未來將上漲9%。
台電昨天也針對背負的特別任務電價向工商團體說明,台電每年補貼弱勢團體使用較便宜的電價,約要200億元經費;工商團體建議這部分不應由台電負責,因為一家民營化的公司不會補貼弱勢團體。據了解,目前行政院已在檢討,未來弱勢團體電費補助可能由內政部負責。至於離島用電根據離島條例享受較低廉的電價,昨天也成為餐會焦點,工商團體說,金門酒廠賺那麼多錢,卻用便宜的電價,並不公平。但經濟部表示,這牽涉到離島條例,必須修法,行政部門已著手檢討了。
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林鴻池指出,由於許多藍委對於10月份調漲電價有意見,國民黨將在下周三舉辦黨政協調會,邀請行政院副院長毛治國、經濟部長張家祝、台電董事長黃重球與國民黨籍立法委員,溝通電價合理化相關事宜,並聽取立委意見。
據瞭解,多數國民黨立委對於10月還要再調整電價頗多疑慮,讓行政機關倍感壓力。
儘管行政機關可以自行決定電價調整,但由於立院新會期也是預算會期,為了確保預算順利過關,行政院也要求相關機關要再與國民黨加強溝通,也給了外界「電價調整還有空間」的聯想。
據瞭解,多數國民黨立委對於10月還要再調整電價頗多疑慮,讓行政機關倍感壓力。
儘管行政機關可以自行決定電價調整,但由於立院新會期也是預算會期,為了確保預算順利過關,行政院也要求相關機關要再與國民黨加強溝通,也給了外界「電價調整還有空間」的聯想。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