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泰產物保險(公)公司新聞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泰產險持續耕耘公益計畫,招募「企業志工」走入地方服務,自去年起便與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合作捐贈二手玩具到參與志工服務,服務內容包含二手玩具物流中心的分類整理、新北玩具窩的企業志工,3年來協助玩具銀行協會整理再生超過1,000公斤,透過這些服務傳達給更多民眾知道環境教育、親子共樂的理念,進而建立惜物惜福的觀念。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18年來推動玩具再生,回收超過400公噸二手玩具,減少的玩具廢棄量相當於8,000棵樹木一年份的碳吸附量,在桃園楊梅打造的「玩具共享園區」,讓無處可去的二手玩具「轉生」成為共享、共玩的寶物。和泰產險相挺該園區前哨站「玩具貨櫃屋」,支持永續玩具的理念,期許在疫情嚴峻的這些年,可以透過永續玩具、藝術活動等方式療癒民眾的心靈。此次更由董事長蔡伯龍帶領員工為玩具銀行夢想園區貨櫃屋進行彩繪,讓貨櫃屋有了繽紛吸睛的外貌,成為楊梅地區新地標,同時也將社會公益結合自身保險專業,提供該活動公共意外險、夢想園區的工程險的建議與規劃,讓這個夢想能延續得更長久安全。
企業做公益就是在社會需要的時候,展現正向力量,「和泰產險企業志工團」更於今年度獲得新北市社會局企業志工代表表揚。和泰產險在地深耕守護台灣,參與「玩具貨櫃屋」現場陪同在地鄉親,大人小孩一起體驗玩具手作,用廢棄玩具製作玩具花圈來妝點貨櫃屋,期許永續玩樂新潮流從這裡出發,攜手傳愛為疫後時代添溫情。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18年來推動玩具再生,回收超過400公噸二手玩具,減少的玩具廢棄量相當於8,000棵樹木一年份的碳吸附量,在桃園楊梅打造的「玩具共享園區」,讓無處可去的二手玩具「轉生」成為共享、共玩的寶物。和泰產險相挺該園區前哨站「玩具貨櫃屋」,支持永續玩具的理念,期許在疫情嚴峻的這些年,可以透過永續玩具、藝術活動等方式療癒民眾的心靈。此次更由董事長蔡伯龍帶領員工為玩具銀行夢想園區貨櫃屋進行彩繪,讓貨櫃屋有了繽紛吸睛的外貌,成為楊梅地區新地標,同時也將社會公益結合自身保險專業,提供該活動公共意外險、夢想園區的工程險的建議與規劃,讓這個夢想能延續得更長久安全。
企業做公益就是在社會需要的時候,展現正向力量,「和泰產險企業志工團」更於今年度獲得新北市社會局企業志工代表表揚。和泰產險在地深耕守護台灣,參與「玩具貨櫃屋」現場陪同在地鄉親,大人小孩一起體驗玩具手作,用廢棄玩具製作玩具花圈來妝點貨櫃屋,期許永續玩樂新潮流從這裡出發,攜手傳愛為疫後時代添溫情。
全球主要股市今年來受到美國升息、通膨疑慮、俄烏戰爭等影響, 表現跌多漲少,整體來看東協五國都在前十名表現相對佳,也帶動投 信發行的東協基金績效表現相對出色。投信法人表示,市場資金持續 流入東協,顯示東協低基期題材仍具吸引力,股市表現可期,投資人 可趁勢把握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和泰產險持續耕耘公益計畫、回饋社會 ,在遵守防疫措施下突破服務的困境,招募「企業志工」走入地方服 務,自2021年起便與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合作捐贈二手玩具到參與志 工服務,服務內容包含二手玩具物流中心的分類整理、新北玩具窩的 企業志工,三年來協助玩具銀行協會整理再生超過1,000公斤,透過 這些服務傳達給更多民眾知道環境教育、親子共樂的理念,進而建立 惜物惜福的觀念。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18年來推動玩具再生,回收超過400公噸二手 玩具,減少的玩具廢棄量相當於8,000棵樹木一年份的碳吸附量,並 用玩具陪伴偏鄉孩子成長,6月16日將於桃園楊梅打造全台最大的「 玩具共享園區」,讓無處可去的二手玩具「轉生」成為共享、共玩的 寶物。
和泰產險相挺該園區前哨站「玩具貨櫃屋」,支持永續玩具的理念 ,期許在這疫情嚴峻、波動的這些年,可透過永續玩具、藝術活動等 方式療癒民眾的心靈。
此次更由董事長蔡伯龍帶領員工為玩具銀行夢想園區貨櫃屋進行彩 繪,讓貨櫃屋有了繽紛吸睛的外貌,成為楊梅地區新地標,同時也將 社會公益結合自身保險專業,提供該活動公共意外險、夢想園區的工 程險的建議與規劃,讓這個夢想能延續得更長久安全。更於今年度獲得新北市社會局企業
企業做公益就是在社會需要的時候,看見自己的責任,展現企業正 向力量,「和泰產險企業志工團」志工代表表揚。
和泰產險在地深耕守護台灣,參與「玩具貨櫃屋」現場陪同在地鄉 親,大人小孩一起體驗玩具手作,用廢棄玩具製作玩具花圈來妝點貨 櫃屋,現場洋溢著歡樂和童趣氛圍,期許永續玩樂新潮流從這裡出發 ,攜手傳愛為疫後時代添溫情。 東協基金成長契機。
群益投信表示,近期市場因擔心高通膨及各國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引發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全球股市因此劇烈震盪,東協股市也因此 多呈現下跌格局,其中以越南及新加坡跌幅最多。但相較於全球其他 市場,東協股市今年以來表現依舊相對強勢,因經濟數據及企業財報 表現皆保持強勁及受惠原物料大漲行情。觀察市場資金動向,近一個 月外資也持續流入印尼及泰國。東協因低基期題材吸引外資逆勢流入 ,也使得東協股市在今年以來的市場震盪中相對抗跌。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表示,根據JP Morgan預估,MSCI 東協指數2022年EPS增速可達14%,遠高於過去10年平均的4.4%。
整體而言,東協經濟復甦態勢不變,但通膨已明顯上升,加上美國 聯準會立場持續轉鷹,使得東協各國央行陸續啟動升息,不過現階段 東南亞通膨仍舊相對可控,預期未來升息速度將不會過於快速,對市 場衝擊也較小。展望後市,低基期及邊境解封復甦題材將支撐東協股 市後市表現。
統一大東協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林川欽表示,東協坐擁豐富原物料資 源,以印尼為例,不僅具備錫、鋅、煤及原油等原物料礦產,更是農 產品出口大國。俄烏戰爭推動全球原物料及農產品價格飆漲,以通膨 受惠股為主的東協受惠良多,相關類股營收出現大幅成長。
在通膨壓力持續壟罩各國的背景下,投信法人建議可布局部分受惠 通膨環境的資產,例如東協股市,以抵禦通膨帶來的負面衝擊。不過 ,今年以來不確定性因素多,使股市震盪加劇,盡量以分批進場或定 期定額為主。
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18年來推動玩具再生,回收超過400公噸二手 玩具,減少的玩具廢棄量相當於8,000棵樹木一年份的碳吸附量,並 用玩具陪伴偏鄉孩子成長,6月16日將於桃園楊梅打造全台最大的「 玩具共享園區」,讓無處可去的二手玩具「轉生」成為共享、共玩的 寶物。
和泰產險相挺該園區前哨站「玩具貨櫃屋」,支持永續玩具的理念 ,期許在這疫情嚴峻、波動的這些年,可透過永續玩具、藝術活動等 方式療癒民眾的心靈。
此次更由董事長蔡伯龍帶領員工為玩具銀行夢想園區貨櫃屋進行彩 繪,讓貨櫃屋有了繽紛吸睛的外貌,成為楊梅地區新地標,同時也將 社會公益結合自身保險專業,提供該活動公共意外險、夢想園區的工 程險的建議與規劃,讓這個夢想能延續得更長久安全。更於今年度獲得新北市社會局企業
企業做公益就是在社會需要的時候,看見自己的責任,展現企業正 向力量,「和泰產險企業志工團」志工代表表揚。
和泰產險在地深耕守護台灣,參與「玩具貨櫃屋」現場陪同在地鄉 親,大人小孩一起體驗玩具手作,用廢棄玩具製作玩具花圈來妝點貨 櫃屋,現場洋溢著歡樂和童趣氛圍,期許永續玩樂新潮流從這裡出發 ,攜手傳愛為疫後時代添溫情。 東協基金成長契機。
群益投信表示,近期市場因擔心高通膨及各國加速收緊貨幣政策, 引發經濟陷入衰退的擔憂,全球股市因此劇烈震盪,東協股市也因此 多呈現下跌格局,其中以越南及新加坡跌幅最多。但相較於全球其他 市場,東協股市今年以來表現依舊相對強勢,因經濟數據及企業財報 表現皆保持強勁及受惠原物料大漲行情。觀察市場資金動向,近一個 月外資也持續流入印尼及泰國。東協因低基期題材吸引外資逆勢流入 ,也使得東協股市在今年以來的市場震盪中相對抗跌。
群益東協成長基金經理人高浩偉表示,根據JP Morgan預估,MSCI 東協指數2022年EPS增速可達14%,遠高於過去10年平均的4.4%。
整體而言,東協經濟復甦態勢不變,但通膨已明顯上升,加上美國 聯準會立場持續轉鷹,使得東協各國央行陸續啟動升息,不過現階段 東南亞通膨仍舊相對可控,預期未來升息速度將不會過於快速,對市 場衝擊也較小。展望後市,低基期及邊境解封復甦題材將支撐東協股 市後市表現。
統一大東協高股息基金經理人林川欽表示,東協坐擁豐富原物料資 源,以印尼為例,不僅具備錫、鋅、煤及原油等原物料礦產,更是農 產品出口大國。俄烏戰爭推動全球原物料及農產品價格飆漲,以通膨 受惠股為主的東協受惠良多,相關類股營收出現大幅成長。
在通膨壓力持續壟罩各國的背景下,投信法人建議可布局部分受惠 通膨環境的資產,例如東協股市,以抵禦通膨帶來的負面衝擊。不過 ,今年以來不確定性因素多,使股市震盪加劇,盡量以分批進場或定 期定額為主。
國內疫情延燒,產險公司加派人力加快核保速度,以趕在6月底期限內完成,據各產險統計,目前防疫保單在途件仍有至少約116萬件,其中富邦產險在途件有51萬件、中信產險及和泰產險在途件各有25.6萬件、14.1萬件,占整體在途件比重近八成。
本土疫情今年4月起急遽升溫,使得民眾瘋搶防疫保單,掀起一波改版下架潮,產險公司瞬間湧入大批的進件量,進而出現核保塞車的現象,觀察12家銷售防疫保單的業者中,只有南山產險、新光產險已完成核保,另有十家產險累計至少還有116萬在途件,力拚6月底前全數消化完畢。
根據統計,截至6月14日,在途件還有萬件以上的產險公司共七家,其中富邦產有51萬件待核保占最高,緊追在後的是中信產25.6萬件,排名第三的是和泰產亦有14.1萬件,單是前三家業者即占整體在途件近八成。
其餘四至七名依序為兆豐產(10.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9.3萬件)、旺旺友聯(2.7萬件)、明台產(2.4萬件),至於泰安產險僅剩1,542件,而華南產險及國泰世紀則剩不到千件,分別有770件、401件。
金管會先前已協調各產險公司,於6月底前會將所有核保中的案件全數消化完畢,屆時民眾即可知道自己的保單是否被承保、出單。產險業者表示,距離6月底期限剩約半個月,公司已加派人力處理,就連假日也要趕工,以加速核保動作,以在途件量較大的公司來看,平均一天得核保上萬件,才能趕在期限內完成。
統計指出,若扣除尚未核保在途件,目前有效防疫保單件數也以富邦產險153.4萬件占最多,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有83.9萬件,國泰世紀產險有83.5萬件、和泰產險有65.6萬件。
本土疫情今年4月起急遽升溫,使得民眾瘋搶防疫保單,掀起一波改版下架潮,產險公司瞬間湧入大批的進件量,進而出現核保塞車的現象,觀察12家銷售防疫保單的業者中,只有南山產險、新光產險已完成核保,另有十家產險累計至少還有116萬在途件,力拚6月底前全數消化完畢。
根據統計,截至6月14日,在途件還有萬件以上的產險公司共七家,其中富邦產有51萬件待核保占最高,緊追在後的是中信產25.6萬件,排名第三的是和泰產亦有14.1萬件,單是前三家業者即占整體在途件近八成。
其餘四至七名依序為兆豐產(10.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9.3萬件)、旺旺友聯(2.7萬件)、明台產(2.4萬件),至於泰安產險僅剩1,542件,而華南產險及國泰世紀則剩不到千件,分別有770件、401件。
金管會先前已協調各產險公司,於6月底前會將所有核保中的案件全數消化完畢,屆時民眾即可知道自己的保單是否被承保、出單。產險業者表示,距離6月底期限剩約半個月,公司已加派人力處理,就連假日也要趕工,以加速核保動作,以在途件量較大的公司來看,平均一天得核保上萬件,才能趕在期限內完成。
統計指出,若扣除尚未核保在途件,目前有效防疫保單件數也以富邦產險153.4萬件占最多,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有83.9萬件,國泰世紀產險有83.5萬件、和泰產險有65.6萬件。
防疫保單理賠持續攀高,累計理賠金額即將突破百億元,產險業增資壓力大增。中華信評近日接連對產、壽險公司出具報告,昨(14)日確認泰安產險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調整後均為「twAA」,評等展望為「穩定」,為近期受評的五家產、壽險中,唯一獲「穩定」評等的產險業。
防疫保單成為產險業的夢魘,泰安產險日前才宣布停售國內僅存的一張防疫保單,外界認為其多少面臨財務壓力,不過中華信評報告指出,泰安產險的評等展望為「穩定」,認為該公司財務面穩健,因而可吸收損失,並提供良好緩衝空間的資本水準與獲利能力。
中華信評近期一連發布五家產、壽險信用評等,除泰安產外,其餘展望皆為「負向」。三商美邦人壽,被中華信評以「資本水準轉弱」為由,調降三商美邦人壽長期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至 「twA」,展望「負向」。
中華信評認為,三商美邦人壽的資金結構與資本水準,有可能在市場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轉弱,以及未來一至二年間該公司在達到穩定的獲利並維持其業務地位方面將面臨挑戰,因此給予「負向」的評等展望。
中華信評早前有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和泰產險評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主因來自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傷及財務實力。
防疫保單成為產險業的夢魘,泰安產險日前才宣布停售國內僅存的一張防疫保單,外界認為其多少面臨財務壓力,不過中華信評報告指出,泰安產險的評等展望為「穩定」,認為該公司財務面穩健,因而可吸收損失,並提供良好緩衝空間的資本水準與獲利能力。
中華信評近期一連發布五家產、壽險信用評等,除泰安產外,其餘展望皆為「負向」。三商美邦人壽,被中華信評以「資本水準轉弱」為由,調降三商美邦人壽長期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至 「twA」,展望「負向」。
中華信評認為,三商美邦人壽的資金結構與資本水準,有可能在市場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轉弱,以及未來一至二年間該公司在達到穩定的獲利並維持其業務地位方面將面臨挑戰,因此給予「負向」的評等展望。
中華信評早前有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和泰產險評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主因來自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傷及財務實力。
國內疫情尚未見遏止之勢,確診人數居高不下,防疫保單理賠潮波波湧現,整體理賠金額已突破50億元,根據各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理賠金額來看,已有三家突破億元,其中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和泰產險則分別理賠4.4億元、2.75億元。
根據各產險最新統計,目前防疫保單的有效件數,富邦產險以131.1萬件占最多,緊追在後的是國泰產險也有87.9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有74.1萬件、和泰產險有61.7萬件。
至於突破10萬件有效保單的產險公司,包含中信產險有14萬件、泰安產險有12.8萬件、新光產險有10萬件,其餘明台產險有6.9萬件、南山產險有5萬件、華南產險2.8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萬件。
隨著防疫險理賠潮波波湧現,理賠金額也持續飆高,從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來看,今年截至6月6日為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達312.3萬件,保費收入27.92億元,而理賠件數來到15萬件,理賠金額同步攀高至54.78億元,已逼近保費收入的二倍之多。
另觀察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的理賠金額,目前已有三家業者突破億元,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理賠4.4億元及和泰產險理賠2.75億元,兆豐產險則逼近億元、來到9,299.6萬元。
市場預估6、7月進入防疫保單理賠高峰期,關注各產險公司RBC(資本適足率)及帳上流動性的問題。以2021年底產險公司RBC來看,12家銷售防疫保單的業者均符合標準達200%以上,普遍落在300%至600%之間,最接近門檻的是國泰產險284.43%,但在國泰金控全力支持下,國泰產險已於6月7日董事會通過100億元增資案,為強化資本提早進行準備。
其餘銷售防疫保單前五大業者,包括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險及中信產,其中已有四家展開討論增資相關計畫,更有二家則是設定增資指標,只要RBC低於250%,即會啟動增資。
除新光、南山產已完成核保外,另有十家產險公司加派人力、加快核保速度。
根據各產險最新統計,目前防疫保單的有效件數,富邦產險以131.1萬件占最多,緊追在後的是國泰產險也有87.9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有74.1萬件、和泰產險有61.7萬件。
至於突破10萬件有效保單的產險公司,包含中信產險有14萬件、泰安產險有12.8萬件、新光產險有10萬件,其餘明台產險有6.9萬件、南山產險有5萬件、華南產險2.8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萬件。
隨著防疫險理賠潮波波湧現,理賠金額也持續飆高,從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來看,今年截至6月6日為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達312.3萬件,保費收入27.92億元,而理賠件數來到15萬件,理賠金額同步攀高至54.78億元,已逼近保費收入的二倍之多。
另觀察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的理賠金額,目前已有三家業者突破億元,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理賠4.4億元及和泰產險理賠2.75億元,兆豐產險則逼近億元、來到9,299.6萬元。
市場預估6、7月進入防疫保單理賠高峰期,關注各產險公司RBC(資本適足率)及帳上流動性的問題。以2021年底產險公司RBC來看,12家銷售防疫保單的業者均符合標準達200%以上,普遍落在300%至600%之間,最接近門檻的是國泰產險284.43%,但在國泰金控全力支持下,國泰產險已於6月7日董事會通過100億元增資案,為強化資本提早進行準備。
其餘銷售防疫保單前五大業者,包括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險及中信產,其中已有四家展開討論增資相關計畫,更有二家則是設定增資指標,只要RBC低於250%,即會啟動增資。
除新光、南山產已完成核保外,另有十家產險公司加派人力、加快核保速度。
中華信評以「資本強度轉差」為由,調降三商美邦人壽長期財務實 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至 「twA」,展望「負向」, 成為台灣市 場信評等級最差的保險業者。
這是近一星期以來,中華信評針對保險業連續祭出的評等調整行動 之一,稍早有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 「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和泰產險評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 主因來自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傷及財務實力。
中華信評分析師胡凱富指出,三商美邦人壽的股票投資出現鉅額投 資損失,加上低於預期的有效保單價值(value of in-force,VIF) 成長幅度,傷及資本強度,資本水準已從普通等級轉弱至「稍弱等級 」。在不考量未來可能的資本強化計畫的前提下,三商美邦人壽的資 本強度在未來兩年內恢復的可能性不高。
三商美邦人壽因配置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基金的曝險部位,自 2021年起出現鉅額投資損失,截至2021年底時的未實現損失金額約新 台幣70億元,且該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處置部分ETF投資後,另有新 台幣33億元的已實現淨損。預估要在2022年產生正數淨利的可能性「 較低」。
中華信評認為,三商美邦人壽的的評等展望轉為「負向」,已預告 該公司資金結構與資本水準有,可能在市場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 轉弱,未來一至二年間要達到穩定的獲利、並維持業務地位,都會是 大挑戰。
這是近一星期以來,中華信評針對保險業連續祭出的評等調整行動 之一,稍早有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 「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和泰產險評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 主因來自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傷及財務實力。
中華信評分析師胡凱富指出,三商美邦人壽的股票投資出現鉅額投 資損失,加上低於預期的有效保單價值(value of in-force,VIF) 成長幅度,傷及資本強度,資本水準已從普通等級轉弱至「稍弱等級 」。在不考量未來可能的資本強化計畫的前提下,三商美邦人壽的資 本強度在未來兩年內恢復的可能性不高。
三商美邦人壽因配置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基金的曝險部位,自 2021年起出現鉅額投資損失,截至2021年底時的未實現損失金額約新 台幣70億元,且該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處置部分ETF投資後,另有新 台幣33億元的已實現淨損。預估要在2022年產生正數淨利的可能性「 較低」。
中華信評認為,三商美邦人壽的的評等展望轉為「負向」,已預告 該公司資金結構與資本水準有,可能在市場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 轉弱,未來一至二年間要達到穩定的獲利、並維持業務地位,都會是 大挑戰。
中華信評針對部分產險公司作出警示,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 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其中和泰產險評 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主因均是防疫保單相關理賠造成資本 水準削弱。
但中華信評認為,相關公司為支應保單理賠給付,應會採取行動以 維持充足的流動性,又如兆豐產險為兆豐金控集團中的重要策略性子 公司,因此兆豐金控的潛在支持,可望部分抵銷資本水準下滑對該公 司整體信用結構造成的負面影響,若有需要兆豐金控應為兆豐產險進 行增資。
其中和泰產險是第一家因防疫保單事件導致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與 財務實力評等被調降一級,中華信評分析師藍于涵指出,中華信評先 前評估和泰產險的資本水準「非常強」等級,經過目前與未來的防疫 保單相關理賠,將使公司資本水準下滑到「強」的等級。
中華信評認為,防疫保單理賠已對和泰產險的資本水準產生「重大 不利影響」,進而使得整體信用結構下降一個評等級距。中華信評預 估,在和泰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總額可能高達新台幣40億元情境下, 將導致該公司的總調整後資本大幅降低。
至於上述三家同時列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中華信評表示,因 為確診人數可能將居高不下,防疫保單理賠也尚未到高峰,未來幾季 三家公司維持整體信用品質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一旦發生 驟增的防疫險理賠案件,可能會對三家公司的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
但中華信評認為,相關公司為支應保單理賠給付,應會採取行動以 維持充足的流動性,又如兆豐產險為兆豐金控集團中的重要策略性子 公司,因此兆豐金控的潛在支持,可望部分抵銷資本水準下滑對該公 司整體信用結構造成的負面影響,若有需要兆豐金控應為兆豐產險進 行增資。
其中和泰產險是第一家因防疫保單事件導致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與 財務實力評等被調降一級,中華信評分析師藍于涵指出,中華信評先 前評估和泰產險的資本水準「非常強」等級,經過目前與未來的防疫 保單相關理賠,將使公司資本水準下滑到「強」的等級。
中華信評認為,防疫保單理賠已對和泰產險的資本水準產生「重大 不利影響」,進而使得整體信用結構下降一個評等級距。中華信評預 估,在和泰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總額可能高達新台幣40億元情境下, 將導致該公司的總調整後資本大幅降低。
至於上述三家同時列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中華信評表示,因 為確診人數可能將居高不下,防疫保單理賠也尚未到高峰,未來幾季 三家公司維持整體信用品質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一旦發生 驟增的防疫險理賠案件,可能會對三家公司的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
愈來愈多國家開放邊境管制,產險業卻膽戰心驚。國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近日公告暫停受理海外旅平險「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投保服務,和泰產險目前也將此類商品下架調整中,至於旺旺友聯則是在5月初已下架。
據了解,國泰產險前日發文給保經代通路,公告因應各國防疫政策持續調整,並考量公司風險承擔等因素,自今(10)日下午5點30分起,停止受理「海外突發疾病」相關商品。
至於影響商品範圍則有四種,包括旅行平安保險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項目、旅行泡泡綜合保險、個人保險「保倍金安心專案」,以及個人保險「海外遊學打工專案」,其中紙本要保書從今日下午5時30分起停止受理作業,而尚未有保需求或洽談中業務者,則須在期限內完成受理作業,預期將無法受理。
另針對個人保險到期日為今年8月31日(含)前已製發的續保通知,可依保單所列方案內容續保,不受影響;如斷保或重新出單則不適用續保件。
外傳和泰產險昨日通知保經代通路,即日起停賣海外疾病與旅遊不便險,在費率重新調整前,以銷售傷害險的旅平險為主,和泰產險對此表示,目前商品下架調整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亦在官網公告,自昨日起暫停「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旺旺友聯則是在5月初已下架旅平險附加「突發疾病醫療保險」。
據了解,國泰產險前日發文給保經代通路,公告因應各國防疫政策持續調整,並考量公司風險承擔等因素,自今(10)日下午5點30分起,停止受理「海外突發疾病」相關商品。
至於影響商品範圍則有四種,包括旅行平安保險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項目、旅行泡泡綜合保險、個人保險「保倍金安心專案」,以及個人保險「海外遊學打工專案」,其中紙本要保書從今日下午5時30分起停止受理作業,而尚未有保需求或洽談中業務者,則須在期限內完成受理作業,預期將無法受理。
另針對個人保險到期日為今年8月31日(含)前已製發的續保通知,可依保單所列方案內容續保,不受影響;如斷保或重新出單則不適用續保件。
外傳和泰產險昨日通知保經代通路,即日起停賣海外疾病與旅遊不便險,在費率重新調整前,以銷售傷害險的旅平險為主,和泰產險對此表示,目前商品下架調整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亦在官網公告,自昨日起暫停「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旺旺友聯則是在5月初已下架旅平險附加「突發疾病醫療保險」。
因應政府防疫政策改變,防疫險放寬新冠確診者居家隔離也可申請住院理賠金,但需有醫療行為、由醫師開藥證明才會賠,而理賠用藥標準,則由各家保險公司自行認定,如今傳出,各家業者針對用藥限定理賠規範不一,甚至有保險公司只針對七種藥物才理賠,引發民眾抱怨。
多數產險業者普遍從寬理賠、不限新冠用藥,包含兆豐產、和泰產、中信產、中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等,民眾即便是拿到非政府規定的新冠用藥,也能獲得理賠金。
兆豐產指出,只要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治療者,不限政府公告的三種抗病毒藥物,依居家照護日數以關懷金的方式給付,就算是普拿疼也可以賠;中壽公告保戶只要提供所需文件,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將比照住院日額理賠,但名稱改為關懷金,而非一般住院醫療險的住院日額。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日前曾表示,原則上不要求一定要用哪些新冠用藥才理賠,要回歸醫療行為,居家照護需要有治療的行為,至於哪些藥才賠則交由各公司進行理賠判斷。
近日市場盛傳,有保險業者限定居家照護理賠七種藥物,分別為三種專治新冠肺炎的Paxlovid、Molnupiravir、清冠一號,以及四種非專治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藥物為瑞德西韋、安挺樂、烴氯奎寧、阿奇黴素等,才願意讓保戶申請理賠,引發民怨。
目前承保量能最大的富邦產險,對於用藥理賠則回應,「依照防疫保單契約,住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之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住院須實際入住醫院,居家照護原本非屬承保範圍,但考量目前醫療資源滿載,本公司配合政策放寬認定,開放原需入院治療但因醫療量能而無法入院之居家照護保戶得以申請防疫險住院日額理賠金。」
富邦產進一步強調,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的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
多數產險業者普遍從寬理賠、不限新冠用藥,包含兆豐產、和泰產、中信產、中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等,民眾即便是拿到非政府規定的新冠用藥,也能獲得理賠金。
兆豐產指出,只要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治療者,不限政府公告的三種抗病毒藥物,依居家照護日數以關懷金的方式給付,就算是普拿疼也可以賠;中壽公告保戶只要提供所需文件,經醫師診療並開立藥物,將比照住院日額理賠,但名稱改為關懷金,而非一般住院醫療險的住院日額。
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日前曾表示,原則上不要求一定要用哪些新冠用藥才理賠,要回歸醫療行為,居家照護需要有治療的行為,至於哪些藥才賠則交由各公司進行理賠判斷。
近日市場盛傳,有保險業者限定居家照護理賠七種藥物,分別為三種專治新冠肺炎的Paxlovid、Molnupiravir、清冠一號,以及四種非專治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藥物為瑞德西韋、安挺樂、烴氯奎寧、阿奇黴素等,才願意讓保戶申請理賠,引發民怨。
目前承保量能最大的富邦產險,對於用藥理賠則回應,「依照防疫保單契約,住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之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住院須實際入住醫院,居家照護原本非屬承保範圍,但考量目前醫療資源滿載,本公司配合政策放寬認定,開放原需入院治療但因醫療量能而無法入院之居家照護保戶得以申請防疫險住院日額理賠金。」
富邦產進一步強調,只要居家照護期間有醫師診斷並開立抗病毒處方藥物,除目前衛服部已公告的Paxlovid、Molnupiravir及公費台灣清冠一號等抗新冠病毒藥物外,對其他抗病毒藥物亦從寬認定,即比照住院予以理賠。
據兆豐產最新公告,核保防疫險時,將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的同類商品,換言之,兆豐產將允許防疫險重複投保,一人買多張防疫險將不再遭拒。
目前和泰產、新安東京、明台產、中信產,兆豐產等五家,都已向保險局承諾,無論客戶是否有重複投保,將一律核保;其中除明台產表明,投保家數(自己與同業合計)限三張外,其他都是自家限投保一張、其他同業則不限。
金管會官員解釋,這些業者過去曾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公文、或商品說明書、或是保戶投保問答集等,對外「承諾」可一人投保多張,基於金融業誠信原則,當然就需依諾履行。
據金管會掌握,兆豐產核保防疫險,將允許民眾在兆豐產投保一張防疫險,其他同業則不限張數;而兆豐產這張防疫險,將排除疫苗險、且團保也須跟個人分開。
例如民眾在其他家買了二張防疫險,可在兆豐產再投保一張;或是公司幫員工投保了兆豐產防疫險(屬團險),民眾依舊可在兆豐產再買一張;或是本來在兆豐產買了疫苗險,依舊可以再買一張防疫險,這三種狀況都被允許。
兆豐產曾在5月18日公告,對防疫險核保,若經查詢在兆豐產或是同業已投保有效防疫商品,兆豐產都婉拒承保;隨後又傳出,兆豐產是針對今年投保者,才列入婉拒投保考量,如今最新發展,則是不限時間再放寬。
目前和泰產、新安東京、明台產、中信產,兆豐產等五家,都已向保險局承諾,無論客戶是否有重複投保,將一律核保;其中除明台產表明,投保家數(自己與同業合計)限三張外,其他都是自家限投保一張、其他同業則不限。
金管會官員解釋,這些業者過去曾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公文、或商品說明書、或是保戶投保問答集等,對外「承諾」可一人投保多張,基於金融業誠信原則,當然就需依諾履行。
據金管會掌握,兆豐產核保防疫險,將允許民眾在兆豐產投保一張防疫險,其他同業則不限張數;而兆豐產這張防疫險,將排除疫苗險、且團保也須跟個人分開。
例如民眾在其他家買了二張防疫險,可在兆豐產再投保一張;或是公司幫員工投保了兆豐產防疫險(屬團險),民眾依舊可在兆豐產再買一張;或是本來在兆豐產買了疫苗險,依舊可以再買一張防疫險,這三種狀況都被允許。
兆豐產曾在5月18日公告,對防疫險核保,若經查詢在兆豐產或是同業已投保有效防疫商品,兆豐產都婉拒承保;隨後又傳出,兆豐產是針對今年投保者,才列入婉拒投保考量,如今最新發展,則是不限時間再放寬。
由於國內新冠肺炎感染率升溫、受累防疫險理賠,昨(8)日包括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和泰產險等三家產險業者,評等皆被中華信評置入「信用觀察負向」狀態,其中和泰產更因資本水準下滑,長期信用評等與財務實力評等由「twAA」調降至「twAA-」。
中華信評指出,和泰產險目前與未來的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將使該公司的資本水準有所下滑,且下滑幅度至少將從非常強等級評估結果降至強等級,中華信評預估,在和泰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總額可能高達40億元情境下,將導致總調整後資本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新安東京海上「twAAA」的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置入信用觀察負向狀態。中華信評認為,未來幾季新安東京海上維持整體信用品質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更點出防疫保單相關的理賠損失,將導致新安東京海上總調整後資本大幅下滑。
兆豐產險部分,中華信評則認為,其資本水準可能因其防疫險保單的大額理賠金額而大幅下滑,以兆豐產險的既有保單以及核保中的保單來看,該公司防疫保單相關的理賠損失總額,可能高達數十億元,將使兆豐產險總調整後資本水準下滑。
中華信評指出,和泰產險目前與未來的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將使該公司的資本水準有所下滑,且下滑幅度至少將從非常強等級評估結果降至強等級,中華信評預估,在和泰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總額可能高達40億元情境下,將導致總調整後資本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新安東京海上「twAAA」的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置入信用觀察負向狀態。中華信評認為,未來幾季新安東京海上維持整體信用品質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更點出防疫保單相關的理賠損失,將導致新安東京海上總調整後資本大幅下滑。
兆豐產險部分,中華信評則認為,其資本水準可能因其防疫險保單的大額理賠金額而大幅下滑,以兆豐產險的既有保單以及核保中的保單來看,該公司防疫保單相關的理賠損失總額,可能高達數十億元,將使兆豐產險總調整後資本水準下滑。
為關懷照護弱勢族群,和泰產險去年起推出「只有微你」微型保險專案,與臺北市政府及民間公益慈善團體合作,協助設籍北市經濟弱勢民眾投保微型保險,希望形成正向循環。今年和泰產險進一步將關懷擴及南台灣,與高雄市政府合作,攜手為高雄民眾撐起保護傘;此次預計全台將嘉惠8,500人,捐助總保費約125萬元。
和泰產險表示,微型保險的保額雖不高,但在突發意外發生後卻能及時提供弱勢民眾基本保障,拯救家庭免於陷入困境。
和泰產險「只有微你」微型保險專案,保障內容包含意外身故或失能保險金、喪葬費用保險金,弱勢民眾若在保險期間內不幸發生意外,而導致失能或身故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便可依保單條款約定獲得最高新台幣30萬元的保險金,以因應急難事故的後續處理。
和泰產險持續響應主管機關「普惠金融政策」,藉由自身保險專業,以捐贈微型保險給設籍北高的經濟弱勢民眾方式,公私部門協力,持續補強社會安全網,讓弱勢家庭在面對生活的重大變故時,除了政府福利補助外,也能獲得基本保險保障,發揮保險業安定人心的力量。
受到疫情及物價飆漲影響,弱勢家庭處境將更為艱鉅,和泰產險秉持和泰集團「顧客第一」的企業經營精神,除持續提供社會大眾多元且完善保險服務外,未來亦將持續響應政府照顧弱勢族群的保障政策,更重視且關懷社會弱勢的保障需求,守護台灣的每一個角落。
和泰產險表示,微型保險的保額雖不高,但在突發意外發生後卻能及時提供弱勢民眾基本保障,拯救家庭免於陷入困境。
和泰產險「只有微你」微型保險專案,保障內容包含意外身故或失能保險金、喪葬費用保險金,弱勢民眾若在保險期間內不幸發生意外,而導致失能或身故時,被保險人或受益人便可依保單條款約定獲得最高新台幣30萬元的保險金,以因應急難事故的後續處理。
和泰產險持續響應主管機關「普惠金融政策」,藉由自身保險專業,以捐贈微型保險給設籍北高的經濟弱勢民眾方式,公私部門協力,持續補強社會安全網,讓弱勢家庭在面對生活的重大變故時,除了政府福利補助外,也能獲得基本保險保障,發揮保險業安定人心的力量。
受到疫情及物價飆漲影響,弱勢家庭處境將更為艱鉅,和泰產險秉持和泰集團「顧客第一」的企業經營精神,除持續提供社會大眾多元且完善保險服務外,未來亦將持續響應政府照顧弱勢族群的保障政策,更重視且關懷社會弱勢的保障需求,守護台灣的每一個角落。
因應防疫險理賠壓力,國泰金控昨(7)日公告,其與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昨日雙雙舉行董事會,通過由國泰金以每股50元,私募現增國泰產普通股2億股,金額100億元,為首家公告以現增因應防疫險財務壓力的公司。
國泰金主管表示,國泰金、國泰產險將分別向金管會銀行局、保險局提出增資申請,整個程序預計6月底完成。此舉除配合半年報揭露,讓產險子公司有足夠的資本適足率水準,另也宣示國泰金將當國泰產強有力後盾,透過預留相當足夠資本空間方式,讓全體保戶安心,國泰金一定會保障保戶權益。
國泰金主管說,國泰產5月底防疫保單有效件數85萬件,今年前五月已賠付4.4億元。增資百億是按照衛福部每天公告的確診累計人數動態模擬試算得出,屬於預備糧草的動作。
一家也是賣了很多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高層昨說,國泰產搶先增資,預估與其RBC(資本適足率)不到300%有關,其餘產險同業包括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也是賣了不少防疫險,也有財務壓力,但因這些公司RBC都在300%以上,有的還超過600%,RBC每半年才公告一次、最近的6月底這次還很安全,因而都不急著在6月底前辦理增資。
大型產險公司高階主管昨日透露,雖然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先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根據當時疫情嚴峻的悲觀情境,模擬整體產險業防疫險理賠金額會超過400億元,不過根據產險業者最新交換情報,整體產險業今年5月底防疫險有效件數約296萬件,待審核案件約100萬件,兩者合計近400萬件,以發生率15%∼20%、每件賠款4萬元估算,整體損失金額在240億∼320億元。
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防疫險主力公司,都有增資、動用特別準備金,甚至不動產重估的方案,要來拚淨值;產險公會最近也會向金管會保險局提交動用特別準備金的建議方案,產險業者都有準備,只要疫情不惡化,風波可望安度。
國泰金主管表示,國泰金、國泰產險將分別向金管會銀行局、保險局提出增資申請,整個程序預計6月底完成。此舉除配合半年報揭露,讓產險子公司有足夠的資本適足率水準,另也宣示國泰金將當國泰產強有力後盾,透過預留相當足夠資本空間方式,讓全體保戶安心,國泰金一定會保障保戶權益。
國泰金主管說,國泰產5月底防疫保單有效件數85萬件,今年前五月已賠付4.4億元。增資百億是按照衛福部每天公告的確診累計人數動態模擬試算得出,屬於預備糧草的動作。
一家也是賣了很多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高層昨說,國泰產搶先增資,預估與其RBC(資本適足率)不到300%有關,其餘產險同業包括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也是賣了不少防疫險,也有財務壓力,但因這些公司RBC都在300%以上,有的還超過600%,RBC每半年才公告一次、最近的6月底這次還很安全,因而都不急著在6月底前辦理增資。
大型產險公司高階主管昨日透露,雖然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先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根據當時疫情嚴峻的悲觀情境,模擬整體產險業防疫險理賠金額會超過400億元,不過根據產險業者最新交換情報,整體產險業今年5月底防疫險有效件數約296萬件,待審核案件約100萬件,兩者合計近400萬件,以發生率15%∼20%、每件賠款4萬元估算,整體損失金額在240億∼320億元。
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防疫險主力公司,都有增資、動用特別準備金,甚至不動產重估的方案,要來拚淨值;產險公會最近也會向金管會保險局提交動用特別準備金的建議方案,產險業者都有準備,只要疫情不惡化,風波可望安度。
和泰產7月停賣部分傷害險 暫停受理非銀行保經代新保單;業界認為是防疫險影響承保能量
防疫保單後遺症逐漸顯現。和泰產本月發函給非銀行保經代通路, 指出因為防疫險造成風險胃納承戴過大,及傷害險(即意外險)長期 損率不佳,所以將從7月2日起,暫停受理非銀行保經代的傷害險新保 單,續期保單生效日從8月1日開始者亦不再受理。
和泰產表示,這是之前就有計畫調整,但因先前忙著處理防疫保單 而被延後,主要就是一般保經代進件的傷害險收益不佳,必須重新調 整商品費率,因此暫停受理,之後調整後會重新上架新保單及逐步恢 復相關通路。
保險業者指出,產險公司可承作個人健康險(短年期醫療險)及傷 害險,這次的防疫保單是健康險,但因為損失率過大,且吃掉產險公 司大部分承保能量及獲利,可能影響到其他個人險,而傷害險的實支 實付醫療近年來損失率亦「破表」,即跌傷、車禍等住院或手術治療 損失率本來就高,產險公司可能就一併檢討。
據透露,和泰產是本月2日,即端午節前發函給合作的非銀行保經 代,表示從7月2日起將停止受理非銀行通路保經代送來的傷害險,除 了65歲以上被保險人的「銀樂享」專案外,一般保經代通路送來的個 人傷害險新契約,自7月2日全面停止受理,各通路必須在7月1日下午 5點半前將投保的新契約正本,送到和泰產,逾期則不再受理。
至於續保的保單,只受理生效日到7月31日,生效日若是在8月1日 之後的,就不再續保。
由於產險業的傷害險,也就是意外險含住院醫療或實支實付醫療, 還有身故、全殘保障,有時特定事故會增加保障,甚至可增加個人綜 合保險,如有信用卡或門鎖遺失、證件重置費用、隨身財務遭竊等保 障,一年保費2、3千元,會相對壽險業的傷害險保障較多元、保費較 便宜。
這次和泰產發函暫停受理非銀行保經代的傷害險,被視為防疫保單 後遺症,在市場上開第一槍,影響今年下半年的傷害險承保能量,之 後是否有其他產險公司跟進,亦或調整傷害險或健康險的保費,仍待 觀察。
防疫保單後遺症逐漸顯現。和泰產本月發函給非銀行保經代通路, 指出因為防疫險造成風險胃納承戴過大,及傷害險(即意外險)長期 損率不佳,所以將從7月2日起,暫停受理非銀行保經代的傷害險新保 單,續期保單生效日從8月1日開始者亦不再受理。
和泰產表示,這是之前就有計畫調整,但因先前忙著處理防疫保單 而被延後,主要就是一般保經代進件的傷害險收益不佳,必須重新調 整商品費率,因此暫停受理,之後調整後會重新上架新保單及逐步恢 復相關通路。
保險業者指出,產險公司可承作個人健康險(短年期醫療險)及傷 害險,這次的防疫保單是健康險,但因為損失率過大,且吃掉產險公 司大部分承保能量及獲利,可能影響到其他個人險,而傷害險的實支 實付醫療近年來損失率亦「破表」,即跌傷、車禍等住院或手術治療 損失率本來就高,產險公司可能就一併檢討。
據透露,和泰產是本月2日,即端午節前發函給合作的非銀行保經 代,表示從7月2日起將停止受理非銀行通路保經代送來的傷害險,除 了65歲以上被保險人的「銀樂享」專案外,一般保經代通路送來的個 人傷害險新契約,自7月2日全面停止受理,各通路必須在7月1日下午 5點半前將投保的新契約正本,送到和泰產,逾期則不再受理。
至於續保的保單,只受理生效日到7月31日,生效日若是在8月1日 之後的,就不再續保。
由於產險業的傷害險,也就是意外險含住院醫療或實支實付醫療, 還有身故、全殘保障,有時特定事故會增加保障,甚至可增加個人綜 合保險,如有信用卡或門鎖遺失、證件重置費用、隨身財務遭竊等保 障,一年保費2、3千元,會相對壽險業的傷害險保障較多元、保費較 便宜。
這次和泰產發函暫停受理非銀行保經代的傷害險,被視為防疫保單 後遺症,在市場上開第一槍,影響今年下半年的傷害險承保能量,之 後是否有其他產險公司跟進,亦或調整傷害險或健康險的保費,仍待 觀察。
5月底前理賠金額就已破40億元,防疫險保單慘賠的下場已確定, 本土確診人數在突破200萬人後,仍在持續增加中,目前確定主要承 保的產險公司6月應已來不及增資,半年報相關指標可能不好看,最 快第三季就會陸續增資,估計單家增資金額都是以數十億元起跳。
同時,對於「複保險」核保問題,即保戶已投保其他家產險公司防 疫險的核保中保單,金管會要求各產險公司1日回報核保態度,初步 了解,如和泰產險、中信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都已向保險局表示, 無論是否有複投保情況,一律都核保。
兆豐產則是表示,會考慮保戶在今年4到7月疫情期間是否有足夠保 障,所以已投保其他家防疫險的保單生效日,若是落在2022年1月1日 之後者,才會列入核保考量婉拒投保,在此之前的,就不列入考慮。
兆豐產表示,若在核保期間,被保險人已出險,即已發生隔離或確 診,就不再主張「重複投保」,將承保此保單並接受客戶申請理賠。
富邦產險則強調,在今年4月20日已收到續保通知、且已收保費者 ,確認保單成立,對於仍在核保中的保單,則於風險承受度考量,希 望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相關保障的民眾,即核保中案件,仍是會 以是否完全沒有其他家防疫險保單為優先,若已有富邦產或其他保險 公司有效保單者,將婉拒投保。
國泰世紀產險亦回覆,會依公司核保政策,對客戶需求及公司承保 能量綜合考量,儘速審查。亦即也是要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防疫 險保障的民眾。
保險局強調,若產險公司先前已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的公文或商 品說明書、保戶投保問答集等,說明若有投保其他保險公司防疫險, 依舊受理投保者,就要「信守承諾」,且要對保戶一視同仁,即不能 現在才說重複投保不予承保。
同時,對於「複保險」核保問題,即保戶已投保其他家產險公司防 疫險的核保中保單,金管會要求各產險公司1日回報核保態度,初步 了解,如和泰產險、中信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都已向保險局表示, 無論是否有複投保情況,一律都核保。
兆豐產則是表示,會考慮保戶在今年4到7月疫情期間是否有足夠保 障,所以已投保其他家防疫險的保單生效日,若是落在2022年1月1日 之後者,才會列入核保考量婉拒投保,在此之前的,就不列入考慮。
兆豐產表示,若在核保期間,被保險人已出險,即已發生隔離或確 診,就不再主張「重複投保」,將承保此保單並接受客戶申請理賠。
富邦產險則強調,在今年4月20日已收到續保通知、且已收保費者 ,確認保單成立,對於仍在核保中的保單,則於風險承受度考量,希 望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相關保障的民眾,即核保中案件,仍是會 以是否完全沒有其他家防疫險保單為優先,若已有富邦產或其他保險 公司有效保單者,將婉拒投保。
國泰世紀產險亦回覆,會依公司核保政策,對客戶需求及公司承保 能量綜合考量,儘速審查。亦即也是要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防疫 險保障的民眾。
保險局強調,若產險公司先前已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的公文或商 品說明書、保戶投保問答集等,說明若有投保其他保險公司防疫險, 依舊受理投保者,就要「信守承諾」,且要對保戶一視同仁,即不能 現在才說重複投保不予承保。
近期防疫保單賠付金額暴增,恐衝擊多家產險公司財務,和泰汽車 26日法說會上,法人也相當關心此一問題。公司在說明時強調,理賠 案件會依照政府、產險公會指引來處理,因還不確定案件及理賠金額 ,因此尚未討論是否增資。
防疫險保單的賠付,是目前產險公司的一大問題,法說會上法人針 對和泰產險潛在虧損、是否增資等問題,表達關切。和泰汽車協理劉 松山表示,和泰產險有約80萬筆的新增防疫型保單,由於量太多,公 司人力正在處理中。
和泰產險是和泰汽車轉投資持股99.8%的孫公司,去年稅後淨利9 .68億元、年增93.6%,EPS達48.40元,是貢獻和泰汽車的重要轉投 資事業之一。
根據和泰汽車財報,和泰產險今年第一季獲利仍持續成長,稅後淨 利達2.72億元、年增7.6%。
防疫險保單的賠付,是目前產險公司的一大問題,法說會上法人針 對和泰產險潛在虧損、是否增資等問題,表達關切。和泰汽車協理劉 松山表示,和泰產險有約80萬筆的新增防疫型保單,由於量太多,公 司人力正在處理中。
和泰產險是和泰汽車轉投資持股99.8%的孫公司,去年稅後淨利9 .68億元、年增93.6%,EPS達48.40元,是貢獻和泰汽車的重要轉投 資事業之一。
根據和泰汽車財報,和泰產險今年第一季獲利仍持續成長,稅後淨 利達2.72億元、年增7.6%。
全台確診人數續攀高,防疫險理賠壓力激增,產險業每日緊盯疫情變化,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更有業者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視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產險日賠2億 增資壓力暴增 防疫險理賠5月恐達30∼40億元,前六大業者可能需增資400∼600億元
大型產險公司面臨成立以來最大危機。產險業者透露,5月下旬每 日賠款金額已暴增,推估各公司合計已接近每日賠出2億元的規模, 5月全月賠款金額恐在30∼40億元間,加上要提列「自留未報」及「 保費不足」準備金,金額也極驚人,估計6到8月之間承保防疫險的前 六大公司,面臨極大增資壓力,增資金額恐達數百億元。
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預告「快篩陽性即確診」將擴及全民,屆時防疫 險保單理賠金額恐將再擴大。
產險公會也正緊急討論重大事故與危險變動準備金可沖回的條件, 12家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在股東權益項下共有近427億元的特 別準備金,產險業者應還在爭取其他可動用的項目,去沖抵防疫險造 成的重大虧損金額。
據先前金管會公布的防疫險有效契約件數達600多萬件,停售前湧 入的保單近200萬件,5月及6月將陸續核保,有些保單則會陸續到期 ,其中富邦產現約有245萬件有效契約及100萬張在途件(核保發件中 ),但到第三季會降到155萬件;國泰世紀產4月底約有130萬件,5月 已降到100萬張以下;新安東京及和泰產各有約70∼90萬件、中信產 有40∼50萬件、兆豐產約20∼30萬件,即前六大公司4月底時就有近 600萬件的有效契約。
有些到期保單可能在有效期內保戶已出險,但尚未申請保險金,因 此實際賠款金額每日都在增加中。
今年到5月16日防疫險賠款金額已逾18億元,前六大產險公司近日 每天賠款金額各以1,000∼7,000萬元速度增加中,且金額愈來愈高, 12家公司到23日估計賠款總金額可能已近30億元,不僅今年所收保費 已全數賠光,5月還要提列未報未決準備金、保費不足準備金,估計 金額也在數十億元以上的規模。
金管會在5月初就已取得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信金控的增資承 諾,中信金控及富邦金控亦已在18日與20日法說會上承諾,會支持產 險公司的增資,維持財務穩健,兆豐金控亦已有財政部承諾力挺,國 泰金23日亦有法說會,據了解,亦會表示若國泰產需要增資,金控將 全力支持。
接下來就是和泰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需要和泰及裕隆、日本 東京海上產險等大股東的增資承諾。
據產險業者估計,承保防疫險的前六大產險公司需增資金額可能在 400∼600億元以上,但仍要看疫情發展、發疫政策轉變及釐清理賠基 礎等,但可預期壓力最大的時間將落在6到8月。
大型產險公司面臨成立以來最大危機。產險業者透露,5月下旬每 日賠款金額已暴增,推估各公司合計已接近每日賠出2億元的規模, 5月全月賠款金額恐在30∼40億元間,加上要提列「自留未報」及「 保費不足」準備金,金額也極驚人,估計6到8月之間承保防疫險的前 六大公司,面臨極大增資壓力,增資金額恐達數百億元。
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預告「快篩陽性即確診」將擴及全民,屆時防疫 險保單理賠金額恐將再擴大。
產險公會也正緊急討論重大事故與危險變動準備金可沖回的條件, 12家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在股東權益項下共有近427億元的特 別準備金,產險業者應還在爭取其他可動用的項目,去沖抵防疫險造 成的重大虧損金額。
據先前金管會公布的防疫險有效契約件數達600多萬件,停售前湧 入的保單近200萬件,5月及6月將陸續核保,有些保單則會陸續到期 ,其中富邦產現約有245萬件有效契約及100萬張在途件(核保發件中 ),但到第三季會降到155萬件;國泰世紀產4月底約有130萬件,5月 已降到100萬張以下;新安東京及和泰產各有約70∼90萬件、中信產 有40∼50萬件、兆豐產約20∼30萬件,即前六大公司4月底時就有近 600萬件的有效契約。
有些到期保單可能在有效期內保戶已出險,但尚未申請保險金,因 此實際賠款金額每日都在增加中。
今年到5月16日防疫險賠款金額已逾18億元,前六大產險公司近日 每天賠款金額各以1,000∼7,000萬元速度增加中,且金額愈來愈高, 12家公司到23日估計賠款總金額可能已近30億元,不僅今年所收保費 已全數賠光,5月還要提列未報未決準備金、保費不足準備金,估計 金額也在數十億元以上的規模。
金管會在5月初就已取得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信金控的增資承 諾,中信金控及富邦金控亦已在18日與20日法說會上承諾,會支持產 險公司的增資,維持財務穩健,兆豐金控亦已有財政部承諾力挺,國 泰金23日亦有法說會,據了解,亦會表示若國泰產需要增資,金控將 全力支持。
接下來就是和泰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需要和泰及裕隆、日本 東京海上產險等大股東的增資承諾。
據產險業者估計,承保防疫險的前六大產險公司需增資金額可能在 400∼600億元以上,但仍要看疫情發展、發疫政策轉變及釐清理賠基 礎等,但可預期壓力最大的時間將落在6到8月。
防疫保單風波不斷,目前有包括富邦產、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兆豐產等七家業者陸續發布聲明,針對審核中防疫保單,如有重複投保將不予承保,部分業者是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
兆豐產昨(19)日公告,對於尚在核保審查作業中的要保案件,若經查詢在本公司或同業已投保有效的防疫商品,將予以婉拒承保,但經公司核保審核通過者,將會進行承保發單作業,再度引起民眾關切自身的權益。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兆豐產險目前核保政策是針對防疫保單採取限保一張,即僅會承擔一張防疫險,但並不包括疫苗險。由於該公司疫苗險僅承保接種後不良事件及喪葬費用補償二項給付,並未有突破性感染再確診,因此並不會將疫苗險納入防疫險的核保評估中,因為風險屬性不同。
富邦產則是在日前拋出重複投保者,將發送婉拒承保通知,引發民眾反彈聲浪,隨後緊急公告,強調二種情形保單依舊會生效,一、已完成簽發保單者;第二、已寄發續保通知書給保戶,並已收取保費者,保險契約即為成立,公司定會依保險契約執行保障與賠付。
除富邦產公告婉拒重複投保外,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等業者,亦基於公司承保量能、風險胃納考量,進行核保綜合評估過程中,如已於該公司或同業投保防疫險,將會拒絕承保,部分業者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希望將尚未購買防疫險的民眾列為優先承保對象。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在給員工一封信提及,目前尚有約16萬張保單陸續核保出單中,會儘速完成作業,不會發生像其他業者想盡辦法找各種理由拒絕承保,至於明台產、中信產、泰安產、華南產則在研議中或尚未對外公告,南山產已全數核保完並無此問題。
兆豐產昨(19)日公告,對於尚在核保審查作業中的要保案件,若經查詢在本公司或同業已投保有效的防疫商品,將予以婉拒承保,但經公司核保審核通過者,將會進行承保發單作業,再度引起民眾關切自身的權益。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兆豐產險目前核保政策是針對防疫保單採取限保一張,即僅會承擔一張防疫險,但並不包括疫苗險。由於該公司疫苗險僅承保接種後不良事件及喪葬費用補償二項給付,並未有突破性感染再確診,因此並不會將疫苗險納入防疫險的核保評估中,因為風險屬性不同。
富邦產則是在日前拋出重複投保者,將發送婉拒承保通知,引發民眾反彈聲浪,隨後緊急公告,強調二種情形保單依舊會生效,一、已完成簽發保單者;第二、已寄發續保通知書給保戶,並已收取保費者,保險契約即為成立,公司定會依保險契約執行保障與賠付。
除富邦產公告婉拒重複投保外,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等業者,亦基於公司承保量能、風險胃納考量,進行核保綜合評估過程中,如已於該公司或同業投保防疫險,將會拒絕承保,部分業者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希望將尚未購買防疫險的民眾列為優先承保對象。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在給員工一封信提及,目前尚有約16萬張保單陸續核保出單中,會儘速完成作業,不會發生像其他業者想盡辦法找各種理由拒絕承保,至於明台產、中信產、泰安產、華南產則在研議中或尚未對外公告,南山產已全數核保完並無此問題。
一張防疫險滾出百億理賠潮,外界質疑金管會監理毫無作為,保險局長施瓊華昨再上火線指出,今年初國外爆發Omicron時,1月就對當時共12家保險公司37張防疫險做檢視,今年前三月發了20張公文對業者做三道示警,希望各公司商品做調整,當時各公司才陸續改版、降保額或下架。
她說,那時針對12家保險公司做了三大提醒,一是提醒業者保險商品風險對稱性,二是,是否符合保單保障、及損害填補原則,三是保額適當性,主要關注是保額合理性是否對稱,請公司提出檢討。
據了解,今年1月和泰產推出一張保費895元,但隔離可理賠10萬元、確診再賠5萬元的保單,當時保險局光對和泰產就急發了三道公文,才讓和泰產該張商品只賣了11天就下架。
和泰產下架後,新安東京產2月旋即推出保費666元,隔離砍到賠5萬元、確診也賠5萬,依舊引金管會關切,據透露,新安東京這張666元保單,保險局也要求說明合理性,最後新安賣了二到三周也下架了。
施瓊華坦言,當時有幾家公司的居隔和確診理賠費很高,「看起來每家公司都還在做過度銷售」,保險局一直提醒業者注意風險,把當時12家產險、市售採備查制的37張防疫保單全面檢視,共發了20道公文做示警。
保險局從1月到3月發函要求業者說明、公文往返的張數,堆疊起來如厚厚的「研究報告」,針對整體商品內容設計和合理性、銷售時間點是否適當請他們做說明。
她說,保險局是希望商品和風險更加對稱,有些公司改版,隨後4月防疫政策改變,很多公司陸續下架商品、降額或改版,到5月16日僅剩下四張防疫險,確診和隔離的防疫險全退場。
她說,那時針對12家保險公司做了三大提醒,一是提醒業者保險商品風險對稱性,二是,是否符合保單保障、及損害填補原則,三是保額適當性,主要關注是保額合理性是否對稱,請公司提出檢討。
據了解,今年1月和泰產推出一張保費895元,但隔離可理賠10萬元、確診再賠5萬元的保單,當時保險局光對和泰產就急發了三道公文,才讓和泰產該張商品只賣了11天就下架。
和泰產下架後,新安東京產2月旋即推出保費666元,隔離砍到賠5萬元、確診也賠5萬,依舊引金管會關切,據透露,新安東京這張666元保單,保險局也要求說明合理性,最後新安賣了二到三周也下架了。
施瓊華坦言,當時有幾家公司的居隔和確診理賠費很高,「看起來每家公司都還在做過度銷售」,保險局一直提醒業者注意風險,把當時12家產險、市售採備查制的37張防疫保單全面檢視,共發了20道公文做示警。
保險局從1月到3月發函要求業者說明、公文往返的張數,堆疊起來如厚厚的「研究報告」,針對整體商品內容設計和合理性、銷售時間點是否適當請他們做說明。
她說,保險局是希望商品和風險更加對稱,有些公司改版,隨後4月防疫政策改變,很多公司陸續下架商品、降額或改版,到5月16日僅剩下四張防疫險,確診和隔離的防疫險全退場。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