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產險(公)公司新聞
富邦產險至今累計共取得33項專利,其中「企業保險智能規劃系統」,協助業務員只需一分鐘輸入客戶基本資料,透過系統運算,就可完成險種風險評估與配對規劃,為客戶量身訂製保障規劃。此外,因應與日俱增的商業火險風險評估需求,推出「風險費率評估系統」,整體提升商業火險查勘核保效率30%。
國泰產累計共取得28項專利,其中「駕駛行為風險評估系統」可應用於評測駕駛人的交通安全觀念以及危險感知能力,不僅是金融保險業界首創,也是國內保險科技應用的里程碑。
南山產目前在車險理賠服務、業務服務、內部作業、商機通報系統等多面向已取得17項保險科技專利。
在核保與理賠流程方面,富邦產打造全新型態服務「E指保」、推出臨櫃電子簽名板功能,更於現場事故服務方面推出「現場事故零時差」與「一定安心」服務,即時處理客戶需求。其中,E指保服務,客戶只要透過行動裝置,以行動身分識別(MID)之身分驗證機制,即可完成投保及線上理賠申請,有效降低紙本列印及客戶等待時間。
國泰產表示,公司首創「智能助理阿發-道路救援服務」,24小時全年無休服務,只要透過手機輸入車牌號碼、行動電話、姓名三項資料,即有專人協助處理。同時可主動進行「車險續保提醒」,為提供客戶最佳的數位服務體驗,還推出「跨越數位鴻溝-友善網頁操作說明」計畫,是國內首家推動共覽技術,以即時解決數位投保操作障礙服務的產險業者。
南山產表示,該公司的網路投保即日起推出乙式、丙式及丙式限額等三種方案的「車體險」與「汽車竊盜損失保險」線上自動核保服務,由系統直接串接關貿網路平台與監理站,自動檢核保車前一年的車險承保內容與車籍資料,節省人工審核等待時間,即可在線上快速完成投保。中信產險目前數位應用於「簡化客戶填寫投保文件」,例如以往車主在投保車險時,最煩惱的就是要填寫繁複車籍資料,中信產險運用「AI-OCR技術」進行資料判讀,簡化客戶填寫文件的複雜性、提升業務員報價效率,優化客戶投保體驗。
富邦產險動態:出售不動產、公益捐款
富邦金控旗下子公司富邦人壽宣布,任命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教授許碩芬為獨立董事,自即日起生效。另據富邦金控公告,金控獨董候選人為曾任金管會檢查局局長的王儷娟。 處分三處不動產 富邦金控代富邦產險公告,董事會通過決議,以公開標售方式出售位於台北市及高雄市的三處不動產,並授權經營團隊委託專業公司辦理標售事宜。 關係人捐款公益 富邦產險表示,將參與產險公會的「2024年金融服務業教育公益基金捐款計劃」,向產險公會捐贈新台幣10萬元。同時,也向財團法人富邦慈善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捐贈2024年度執行經費,兩筆捐款金額分別為460萬元及514.2萬元。富邦金控昨天於證交所發布重大訊息,宣布子公司富邦人壽獨董由許碩芬接任,富邦金先前也公告,金控獨董候選人為曾任金管會檢查局局長的王儷娟。
根據富邦金先前上傳的資料,今年股東常會獨立董事被提名人名單,獨董被提名人為王儷娟;王儷娟曾任金管會檢查局局長、金管會銀行局局長、金管會檢查局副局長、主任秘書等職。
富邦金控昨天代子公司富邦產險公告,董事會決議以公開標售方式處分位於台北市及高雄市等三處不動產,董事會並授權經營團隊委託專業公司辦理標售事宜。
富邦產同步公告兩筆關係人捐贈案,第一案捐贈原由為參與產險公會的「2024年金融服務業教育公益基金捐款計劃」,捐贈金額為新台幣10萬元,受贈對象為產險公會。第二案為捐贈財團法人富邦慈善基金會及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2024年度執行經費,分別捐贈新台幣460萬元與514.2萬元。
富邦金控將於今年6月14日召開股東常會,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在今年的「致股東報告書」中揭示2024年富邦金控主要子公司的七大發展策略重點,同時強調,富邦金控將持續深耕台灣市場及布局亞洲,並持續評估併購及參股機會來拓展版圖,在追求績效之際,透過金融科技挹注創新能量並展現永續競爭力,朝向「亞洲一流金融機構」願景邁進。
富邦產險電子簽名板首創 臨櫃理賠極速又環保
在科技與永續潮流趨勢下,富邦產險積極透過數位創新響應環境友善。近期推出業界首創「臨櫃理賠受理電子簽名板」功能,讓客戶不再需要紙本簽名,大幅減少紙張使用,落實無紙化服務。此外,也提供業務員數位表單理賠通報和保好康會員自主通報功能,讓客戶享有全方位的數位服務。
富邦產險表示,新推出的電子簽名板功能,讓客戶臨櫃辦理理賠申請時,只需在電子簽名板上簽名確認,並提供所需文件,即可完成申請。不僅能加速辦理流程,減少等候時間,更大幅降低紙張使用,符合環保理念。
除了電子簽名板外,富邦產險也提供業務員協助發送連結,讓客戶線上填寫基本資料的「數位表單理賠通報」功能。車險客戶更可直接於線上立案。此外,保好康會員平台也提供自主通報功能,客戶完成通報後,還能申請「E指保服務」,使用手機驗證完成理賠申請,全程行動化、無紙化。
富邦產險透過這些數位創新,滿足客戶需求,提供更友善的服務體驗。不論是提升理賠效率或增強客戶滿意度,富邦產險持續發揮數位優勢,確保客戶在任何接觸點都能獲得最佳服務品質。
富邦產險表示,新推出的臨櫃電子簽名板功能,可讓客戶在臨櫃辦理理賠申請時,無需再進行傳統的紙本簽名和蓋章,只需於電子簽名板上簽名確認,並提供相關所需文件後,即完成理賠申請,不僅加快臨櫃理賠辦理流程,減少等候時間,也大幅降低紙張使用,更符合環保概念。
除電子簽名板外,富邦產險亦推出業務員數位表單理賠通報功能,由業務員協助發送連結給客戶,客戶點選進入連結後即可於線上填寫基本資料,避免手寫之不便,如為車險客戶更可直接於線上立案。
此外,富邦產險更提供保好康會員平台自主通報功能,客戶在官網登錄會員後,即可使用理賠通報功能,在完成通報後,亦可申請「E指保服務」,使用手機驗證完成理賠申請,全程行動化、無紙化,讓客戶在任何時間、地點,只需幾個簡單步驟即可進行理賠通報,實現全方位的數位服務。
從提升理賠效率到增強客戶滿意度,富邦產險持續運用數位工具和平台的優勢創新,滿足客戶需求並提供更友善的服務體驗,確保客戶在每一個接觸點都能體驗到最佳的服務品質。
網路投保多元化 富邦產險推短暫需求「碎片化保險」
隨著網路投保的便利性,產險業者紛紛投入市場搶攻市占率。為了滿足民眾不同的保險需求,業者也推出針對特定風險或短暫需求的「碎片化保險」,提供更多選擇。
產險業者表示,碎片化保險商品不斷推陳出新,像是登山險、海域活動綜合保險、露營險、路跑險等,都能針對特定客群的需求提供保障。
富邦產險持續推廣新興風險的保險商品,如登山險及海域險。該公司更與台灣大哥大合作,試辦「一站式」投保創新服務。經客戶同意後,台灣大將在高山登山口、海域等區域發送簡訊提醒安全注意,並提供簡訊連結至台灣大客服App登入投保,保費則合併在電信帳單中。
國泰人壽也推出多樣化的網路投保商品組合,其中「高速公路碰撞險」的特色是「走多少,用多少」。保戶上高速公路才開始生效,購買固定里程(如5,000公里)的保單,若一年內未扣抵完,將依比例退還保費。
專家表示,碎片化保險提供民眾更彈性、多元的保障選擇,讓民眾可以針對特定風險或短暫需求投保,滿足不同情境下的保險需求。
**純網銀迎利多 金管會擬開放兩大新業務**
為促進純網銀發展,金管會積極研議開放兩項新業務:
**1. 兼營投顧**
純網銀可擔任投顧機構,提供客戶投資建議和理財諮詢,從諮詢到銷售基金一條龍服務,提升理財業務的競爭力。
**2. 與電信業者合作推保單**
效法富邦產險與台灣大的異業合作案例,純網銀可與電信業者共同推出新型保單,擴展業務範圍和商品種類。
金管會初步傾向支持這兩項試辦業務,若順利拍板放行,將有助於純網銀增加收入來源,為2024年獲利轉虧損創造契機。
金管會聯繫會議中,純網銀提出放寬兼營投顧條件,比照基金銷售機構的財務要求,僅需符合資本適足率即可。目前純網銀仍無法擔任投顧,因現行規定要求每股淨值不得低於面額,而目前累虧的三家純網銀皆不符合資格。
至於與電信業者合作推保單的部分,保險局主秘古坤榮表示,目前僅開放保險業與金融科技業者異業合作,不包含銀行兼營的保代。因此,純網銀將採「試辦」方式申請,待試辦一段時間後再修改法規全面開放。
根據金管會統計,三家純網銀今年首季仍虧損,其中LINE Bank虧損最多,達3億元,顯示純網銀仍面臨獲利挑戰。金管會開放新業務的目的是希望純網銀能開展更多元化的服務,提升營收能力,以達成虧轉盈的目標。
金管會5月初與三家純網銀開聯繫會議,主委黃天牧親自主持,會中黃天牧表達即便要卸任,仍關心純網銀發展,也觀察純網銀已從「如何獲客」走向「如何獲利」。
將來銀行在會中爭取放行兩大新業務,一、放寬兼營投顧條件,比照擔任基金銷售機構的銀行財業務條件,從僅限每股淨值不能低於面額,放寬只看銀行資本適足率,藉此取得投顧執照,以提供客戶市場訊息、理財建議。
目前純網銀都已獲准銷售境內外基金,一旦可從前端的「建議」串到後端的「銷售」,讓客戶理財一條龍,增加銷售動能。
二、比照富邦產與台灣大(電信業)異業合作推保單的試辦案,讓純網銀以「保代」身分也能攜手電信業推新保單,擴大業務範圍、增加新商品做銷售。據了解,這兩大新業務,金管會初步都傾向支持,放行有望。
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說,放寬兼營投顧業務條件,涉及修改「證券投顧事業設置標準」第24條,因該規定需每股淨值不能低於面額,使目前仍有累虧的三家純網銀,都無法兼營投顧事業。
他說,純網銀建議可否延續去年擔任基金銷售機構的條件,只看銀行資本適足率,該案正請證期局研議中。
保險局主秘古坤榮則說,目前僅開放保險業可與金融科技業做異業合作,推創新型保單,「保險業」僅限產、壽險業,未包括銀行兼營的保代,初步會請純網銀以「試辦」方式來申請,試辦一段時間後,再做修改法規做全面放行。
林志吉說,目前純網銀有三大項試辦業務,一、法人戶開戶,准用線下輔助做身分驗證,三家都申請試辦,二、房貸新戶准線下輔助簽訂契約,將來銀行已完成試辦,三、聯貸案參貸,將來和樂天銀試辦中。
據金管會統計,三家純網銀今年首季仍全虧損,又以連線商銀(LINE Bank)稅前虧損3億元最多,將來銀行虧2.3億元次之,樂天商銀虧1.8億元,三家都正做「開源」以力拚虧轉盈。
產險業者指出,碎片化保險商品不斷推陳出新,滿足用戶不同情境下的保險需求,像這幾年推出的登山險、海域活動綜合保險、露營險、路跑險等,都符合特定客群需求。
國泰人壽近年針對不同場景推出多種網路投保商品組合,如國內首創「高速公路碰撞險」,最大特色是「走多少、用多少」,簡單來說,保戶開上高速公路保單才啟動,1年期保單中購買固定5,000公里作為保障里程,若車主一年內5,000公里的里程未扣抵完,還將依比例自動退還保費給客戶。
富邦產險同樣持續推廣新興風險的保險商品,如登山險及海域險,且其攜手台灣大哥大試辦「一站式」投保創新服務,經客戶同意後,台灣大將在高山登山口、海域等區域,發送簡訊提醒安全注意,並可透過簡訊連結至台灣大客服App登入,即可快速投保登山險或海域險,並將保費合併電信帳單。
產險業走出防疫險陰霾 富邦產險重返獲利王
受惠承保利益及財務投資收益增加,產險業擺脫防疫險賠本的窘境。據財報揭露,19家產險及再保公司首季大賺,只有法巴產險虧損。其中,市占率近25%的富邦產險,稅後獲利13.62億元,重回產險獲利王寶座。
去年因防疫險理賠虧損,富邦產險去年全年稅後虧損23.27億元。為支應理賠,富邦金控大幅增資,使富邦產股本增至146億餘元,保留盈餘為負96.87億元。為改善財務結構,富邦產已通過減資116.78億元,減資後股本將降至30億元。
其他首季獲利亮眼的產險公司還包括新光產及國泰產,稅後獲利分別為8.8億元和8.68億元,年成長率分別為94%和250%。曾因防疫保單虧損數百億元的和泰產,首季稅後盈餘也有7.1億元,排名首季獲利前四強。
產險業減資潮來襲,和泰產險也將減資260億元,減資比率高達92.86%,減資後股本僅剩20億元。與富邦產險減資完成後,每股盈餘都將大幅提升。
市占率近25%的富邦產險走出防疫保單鉅額虧損的陰霾,首季稅後 獲利13.62億元,再度回歸產險獲利王,富邦產去年全年稅後虧損23 .27億元,之前富邦金控為支應富邦產防疫保單理賠大幅增資,使富 邦產股本增至146億餘元,帳上保留盈餘-96.87億元。為改善財務結 構,富邦產董事會已通過減資116.78億元,在減資完成後股本為30億 元,未來將有機會重為富邦金獲利金雞母之一。
新光產、國泰產等首季稅後盈餘分別是8.8億元、8.68億元,各較 去年同期成長94%、250%;防疫保單虧損數百億元的和泰產,首季 稅後盈餘7.1億元,居首季獲利前四強;另外,再保險的中再保首季 稅後盈餘超過10億元達10.71億元,較去年同期6.52億元大幅成長64 %。
其他首季稅後盈餘都逾4億元的有明台產險6.83億元、新安東京海 上產險4.95億元、泰安產險4.72億元、旺旺保4.05億元及台產4億元 ,且獲利年成長都是50%起跳。
若以每股盈餘排序,以國泰產險4.34元最高,其次是新產2.78元、 明台產2.69元。
富邦產正辦理減資,和泰產險董事會日前也已決議將辦理減資260 億元以彌補虧損,減資比率92.86%,減資後股本20億元,未來除兆 豐產股本53.33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120億元外,大多數產險股本都 將回到20億元∼30餘億元區間,富邦及和泰減資完成後,每股盈餘將 大幅提升。
產險業4月簽單保費增逾12% 富邦產險亮眼
台灣產險業今年前4月簽單保費繳出亮眼成績單,累計達898.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一成。其中,富邦產險表現搶眼,4月簽單保費達59億元,年成長32%。
產險統計資料顯示,19家產險公司4月簽單保費收入約218.8億元,年成長12.1%。工程險因綠能保險業務蓬勃,保費大幅成長逾六成,航空險也成長逾三成。
富邦產險4月簽單保費大幅成長32%,其中,工程險單月簽單保費成長275%,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雙位數成長。累計前4月簽單保費達227億元,年成長12%,簽單市占率達25.2%。
國泰產險4月簽單保費29.5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115.8億元,年成長19%。其中,車險推動完整保障組合商品,簽單保費年成長10%;工程險及海上保險累計保費皆有雙位數成長。
產險業統計,19家產險公司4月的簽單保費收入總計約218.8億元,與去年4月保費總收入195.2億元相比,年成長12.1%;累計今年前四月簽單保費達898.2億元,較去年同期809.1億元,增加89.1億元,年成長11%。
以各險種來看,工程險因各大產險持續拓展綠能、離岸風電等保險業務,簽單保費出現大幅成長,4月簽單保費達24.2億元,較去年4月成長192.5%,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達67.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41.9億元,年增逾六成。航空險簽單保費持續成長,前四月來到2.8億元,相較去年同期2億元,年成長36.9%。
受到國際合約容量緊縮及再保險費率的上升影響,火險簽單保費過去皆維持成長的態勢,但今年火險4月意外大減近四成,據了解,主要原因是台積電的保單規劃所致,火險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來到67.3億元,較去年同期65億元,僅小幅成長3.5%。
以兩大產險來看,富邦產險4月簽單保費5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2%,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雙位數成長,其中工程險單月簽單保費成長275%,表現最為亮眼。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227億元,年成長12%,簽單市占率25.2%。
國泰產險4月簽單保費29.5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115.8億元,年成長19%。其中車險推動完整保障組合商品,簽單保費年成長10%;工程險及海上保險累計保費皆有雙位數成長。
**富邦產險推出「E指保」 助民眾投保理賠更加便利**
近期,富邦產險攜手臺灣網路認證公司,推出創新的「E指保」服務,運用行動身分識別(MID)技術,讓民眾透過行動裝置就能在 30 分鐘內輕鬆完成投保和線上理賠申請,進一步提升保險服務的便利性。 富邦產險於去年 3 月取得主管機關許可,試辦結合 MID 驗證的電子簽署業務,並於近日正式上線「E指保」。該服務涵蓋汽機車保險、住宅火險、地震基本保險和家庭綜合保險等商品。 民眾透過智慧型手機連接網路,就能閱覽要保書,並透過電信業者確認身分後,完成信用卡驗證,即可簽署要保書。全程無紙化,24 小時皆可回傳,省時省力。 此外,民眾若為汽機車事故通報人,可透過「E指保」在網路申請理賠。只要登入保好康保戶會員平台,完成 MID 身分驗證,即可線上完成理賠申請,免去臨櫃辦理紙本理賠申請的麻煩。 富邦產險表示,「E指保」服務透過電子簽署和 MID 身分驗證,降低投保和理賠的申請時間,並提升文件安全性。此創新模式減少紙本文件的傳輸,不僅簡化流程,也更嚴謹地核實簽署者身分,提供民眾更便利、更放心的保險服務。2023年3月富邦產險領先同業向主管機關申請試辦「結合MID驗證之 電子方式簽署要保書及理賠申請書」業務,已提前達成試辦目標,並 於日前獲主管機關核准正式開辦。富邦產險表示,「E指保」投保業 務涵蓋自然人投保的汽機車保險、住宅火險及地震基本保險、家庭綜 合保險等商品,客戶投保時透過智慧型手機連接4G/5G網路閱覽要保 書,選擇所屬的電信業者,並經由臺網與電信業者確認行動電話號碼 、身分證字號、生日等資料無誤後,完成信用卡驗證程序,即完成要 保書簽署,全程行動化、無紙化,24小時皆可回傳要保書,投保省時 不費力。
除投保流程外,「E指保」也提供透過MID驗證於網路申請汽機車保 險網路理賠,若事故通報人即為車主,只需登入富邦產險保好康保戶 會員平台,完成行動身分識別身分驗證機制,即可完成網路理賠申請 ,無需臨櫃辦理紙本理賠申請書。
富邦產險指出,全新電子文件簽署模式的「E指保」服務,E指操作 、E鍵傾心,大幅降低投保及理賠的申請時間,且透過電子文件以系 統收件,不怕文件遺失,結合數位形式的驗證簽署流程,除減少保險 服務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紙本文件傳輸,更能有效核實簽署者身分,嚴 謹且具便利性,歡迎民眾多多利用。
**產險業4月獲利全公告 富邦產險穩健成長**
台灣產險業2024年4月獲利數據出爐,四家金控旗下產險公司獲利皆為正數,合計4月獲利5.48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達33.23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由虧轉盈。其中,國泰產險表現亮眼,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達9.6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
由於4月台灣發生地震,產險業者都已安排適當再保,影響大致可控。國泰產險表示,相關自留賠款金額仍在統計中,但已做好充足準備。
富邦產險方面,4月稅後純益為2.6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達16億元,主要歸功於風險控管成效和優異投資績效。業務表現上,4月簽單保費達5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2%,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雙位數成長。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達227億元,年成長12%,簽單市占率達25.2%。
華南產險4月稅後純益為1.82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5.81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成長141.1%。兆豐產險4月稅後純益為0.16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82億元,由虧轉盈,累計稅後EPS為0.34元。
其中,國泰產險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達9.6億元,續創歷史同期新高。另外,台灣4月面臨地震衝擊,由於賠款損失已安排適當再保,影響大致可控。
國泰產險4月稅後純益0.9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9.6億元,創歷史同期新高,累計每股稅後純益(EPS)為4.81元。國泰產險指出,4月份簽單保費29.5億元,累計簽單保費達115.8億元,年成長19%。其中車險透過商品需求分析,推動完整保障組合商品,簽單保費年成長10%;旅綜險把握國人旅遊熱潮推出季節限定賞櫻專案,第1季旅綜險市占率續創新高;商業險持續聚焦成長性及能源相關產業,精進風險辨識能力,工程險及海上保險累計保費皆有雙位數成長。
針對4月3日花蓮地震,國泰產險表示,相關自留賠款金額仍陸續確認統計中,賠款損失已安排適當再保,影響可控。在質量並重經營理念下,今年以來簽單保費維持雙位數成長,預期整體獲利表現持續增長創高。
富邦產險4月稅後純益2.6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6億元。富邦產險指出,4月獲利受地震相關損失影響,但仍維持穩健水準,主要反映風險控管成效及優異投資績效。業務表現方面,4月簽單保費5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成長32%,個人保險及企業保險皆有雙位數成長,其中工程險因公司積極參與綠能保險業務,單月簽單保費成長275%,表現最為亮眼。累計前四月簽單保費227億元,年成長12%,簽單市占率25.2%。
華南產險4月稅後純益為1.82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5.8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稅後純益2.41億元,年增141.1%,累計稅後EPS為2.9元,穩定成長。兆豐產險4月稅後純益為0.16億元,累計前四月稅後純益1.82億元,較去年虧損6.03億元,由虧轉盈,累計稅後EPS為0.34元。
富邦產險減資116.78億 產險業進入減資最後一波
防疫險風暴餘波仍在,產險業者陸續宣布減資止血。近期,富邦產險、兆豐產險等業者都加入減資行列,補救防疫險理賠帶來的虧損。
富邦產險表示,考量防疫險理賠已接近尾聲,且公司逐月獲利已回穩,為強化財務結構和營運發展,將減資116.78億元,減資比率約79.56%。減資後,富邦產險的資本額將降至30億元。
除了富邦產險外,兆豐產險也將辦理減資53.33億元,減資幅度高達99.99%。同時,大股東兆豐金將注資45億元進行私募現金增資。減資增資後,兆豐產險的資本額將縮減至約45億餘元。
目前,防疫險前六大承保業者中,資本額最大的仍是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120億元。而和泰產險則在去年創下歷史新高獲利,但因2022年巨虧369億元,已決定減資260億元,減資後資本額將僅剩20億元。
隨著產險業者紛紛減資,防疫險風暴也逐漸進入尾聲。未來產險業將如何因應疫情帶來的挑戰,有待後續觀察。
為彌補防疫險理賠產生的虧損,儘管和泰產險去年獲利創歷史新高,但因2022年有369億元的巨額虧損,因此董事會決定辦理減資案以彌補2022年虧損,預計減資260億元,將消除26億股,減資比率為92.86%,減資後資本額只剩20億元。
富邦產險同樣決議減資彌補虧損,考量防疫險理賠已進入尾聲,且公司逐月獲利已回穩,為改善財務結構與營運發展需要,故辦理減資彌補虧損,減資金額116.78億元,減資比率約79.56%,減資後資本額降至30億元。
兆豐產險將辦減資53.33億元,減資幅度高達99.99%多,以彌補虧損,同時再辦理私募現金增資,由大股東兆豐金注資45億元,減增資後兆豐產險的資本額也將隨之縮水至約45億餘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