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邦產險(公)公司新聞
國內疫情尚未見遏止之勢,確診人數居高不下,防疫保單理賠潮波波湧現,整體理賠金額已突破50億元,根據各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理賠金額來看,已有三家突破億元,其中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和泰產險則分別理賠4.4億元、2.75億元。
根據各產險最新統計,目前防疫保單的有效件數,富邦產險以131.1萬件占最多,緊追在後的是國泰產險也有87.9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有74.1萬件、和泰產險有61.7萬件。
至於突破10萬件有效保單的產險公司,包含中信產險有14萬件、泰安產險有12.8萬件、新光產險有10萬件,其餘明台產險有6.9萬件、南山產險有5萬件、華南產險2.8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萬件。
隨著防疫險理賠潮波波湧現,理賠金額也持續飆高,從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來看,今年截至6月6日為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達312.3萬件,保費收入27.92億元,而理賠件數來到15萬件,理賠金額同步攀高至54.78億元,已逼近保費收入的二倍之多。
另觀察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的理賠金額,目前已有三家業者突破億元,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理賠4.4億元及和泰產險理賠2.75億元,兆豐產險則逼近億元、來到9,299.6萬元。
市場預估6、7月進入防疫保單理賠高峰期,關注各產險公司RBC(資本適足率)及帳上流動性的問題。以2021年底產險公司RBC來看,12家銷售防疫保單的業者均符合標準達200%以上,普遍落在300%至600%之間,最接近門檻的是國泰產險284.43%,但在國泰金控全力支持下,國泰產險已於6月7日董事會通過100億元增資案,為強化資本提早進行準備。
其餘銷售防疫保單前五大業者,包括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險及中信產,其中已有四家展開討論增資相關計畫,更有二家則是設定增資指標,只要RBC低於250%,即會啟動增資。
除新光、南山產已完成核保外,另有十家產險公司加派人力、加快核保速度。
根據各產險最新統計,目前防疫保單的有效件數,富邦產險以131.1萬件占最多,緊追在後的是國泰產險也有87.9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有74.1萬件、和泰產險有61.7萬件。
至於突破10萬件有效保單的產險公司,包含中信產險有14萬件、泰安產險有12.8萬件、新光產險有10萬件,其餘明台產險有6.9萬件、南山產險有5萬件、華南產險2.8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萬件。
隨著防疫險理賠潮波波湧現,理賠金額也持續飆高,從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來看,今年截至6月6日為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達312.3萬件,保費收入27.92億元,而理賠件數來到15萬件,理賠金額同步攀高至54.78億元,已逼近保費收入的二倍之多。
另觀察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的理賠金額,目前已有三家業者突破億元,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理賠4.4億元及和泰產險理賠2.75億元,兆豐產險則逼近億元、來到9,299.6萬元。
市場預估6、7月進入防疫保單理賠高峰期,關注各產險公司RBC(資本適足率)及帳上流動性的問題。以2021年底產險公司RBC來看,12家銷售防疫保單的業者均符合標準達200%以上,普遍落在300%至600%之間,最接近門檻的是國泰產險284.43%,但在國泰金控全力支持下,國泰產險已於6月7日董事會通過100億元增資案,為強化資本提早進行準備。
其餘銷售防疫保單前五大業者,包括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險及中信產,其中已有四家展開討論增資相關計畫,更有二家則是設定增資指標,只要RBC低於250%,即會啟動增資。
除新光、南山產已完成核保外,另有十家產險公司加派人力、加快核保速度。
產險業支持綠能,除力推綠色保單,部分產險更實際投資綠能產業 發展,以新安東京產業為例,即實際投資綠能產業發展,並在2021年 產出再生能源電力1,066萬度,相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約5,352噸二 氧化碳。
富邦產險和國泰產險同樣將綠色環保概念融入商品設計,推動綠色 保險,據了解,富邦產險承保了國內1/4太陽能光電、1/2陸上風力發 電、以及參與每一個離岸風場,可說是全台最大的綠能保險業者。
富邦產險也在今年3月同時取得環保署碳標籤以及減碳標籤,此外 ,富邦產險是台灣首家取得全球風力組織GWO基本安全訓練證照,目 前已累積取得六張證照,為台灣最多證照的保險公司。
國泰產險則是第一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及減碳標籤雙認證的保險業 者。
南山產物2020年即將所有電子保單導入「PAS 2060碳中和實施標準 」,推動電子保單生命周期間的各項減碳措施,南山產險表示,若無 法再減量之碳排放量,再購買台灣彰濱再生能源風力發電所產生的碳 權,進行碳抵換,並經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Taiwan)第三方查證 ,確定南山產物的所有電子保單達成碳中和。
除了投資電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積極辦理綠色保險相關業務如 首創共享汽車加碼險、短期租借車保險、承保電動自行車綜合保險、 太陽能設備廠之電子設備安裝工程保險及商業火險。
新安東京產險近期獲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ISO14064-1驗證,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該公司積極結合綠色數位保險科技,應用於 各項保險服務,統計近一年省紙約3,739萬張,減碳774噸二氧化碳。
富邦產險和國泰產險同樣將綠色環保概念融入商品設計,推動綠色 保險,據了解,富邦產險承保了國內1/4太陽能光電、1/2陸上風力發 電、以及參與每一個離岸風場,可說是全台最大的綠能保險業者。
富邦產險也在今年3月同時取得環保署碳標籤以及減碳標籤,此外 ,富邦產險是台灣首家取得全球風力組織GWO基本安全訓練證照,目 前已累積取得六張證照,為台灣最多證照的保險公司。
國泰產險則是第一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及減碳標籤雙認證的保險業 者。
南山產物2020年即將所有電子保單導入「PAS 2060碳中和實施標準 」,推動電子保單生命周期間的各項減碳措施,南山產險表示,若無 法再減量之碳排放量,再購買台灣彰濱再生能源風力發電所產生的碳 權,進行碳抵換,並經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Taiwan)第三方查證 ,確定南山產物的所有電子保單達成碳中和。
除了投資電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積極辦理綠色保險相關業務如 首創共享汽車加碼險、短期租借車保險、承保電動自行車綜合保險、 太陽能設備廠之電子設備安裝工程保險及商業火險。
新安東京產險近期獲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ISO14064-1驗證,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該公司積極結合綠色數位保險科技,應用於 各項保險服務,統計近一年省紙約3,739萬張,減碳774噸二氧化碳。
國內疫情今年4月中旬竄燒,民眾搶買防疫保單,使得各產險公司核保塞車,成為「在途保單」。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上周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不過新光產、南山產已核保完成,其他公司則加派人力趕工,預計6月底前將所有核保中的案件全數消化完畢。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到上周為止,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但目前有二家產險公司已完成核保,金管會將會隨時注意各產險公司的核保狀況。
以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來看,截至6月6日,富邦產險在途件數為63.8萬件,預計6月底前核保完成,和泰產險的在途保單還有18萬件;國泰產險、明台產險、中信產險則到5月底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分別有1.8萬、3.8萬、28.9萬件。
至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截至6月3日的防疫險在途保單有11.2萬件;泰安產險則到6月8日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共1,723件。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到上周為止,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但目前有二家產險公司已完成核保,金管會將會隨時注意各產險公司的核保狀況。
以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來看,截至6月6日,富邦產險在途件數為63.8萬件,預計6月底前核保完成,和泰產險的在途保單還有18萬件;國泰產險、明台產險、中信產險則到5月底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分別有1.8萬、3.8萬、28.9萬件。
至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截至6月3日的防疫險在途保單有11.2萬件;泰安產險則到6月8日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共1,723件。
國泰產現增百億 為解決防疫保單理賠缺口,金額為產險史上最大;另有5家也將跟進
國泰金控7日公告,將對國泰產險注資100億元,這不但是產險業中 第一家獲得母公司挹注,解決防疫保單理賠資金缺口的產險公司,更 是史上產險最大額度的增資金額,預估6月底之前即可完成。
除了國泰產確定增資,防疫保單理賠金額較大的產險公司也將陸續 啟動增資案。12家有推出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中,銷售前六大分別是 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明台產、中信產及兆豐產, 其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包括有兩家產險表示資本 適足率(RBC)低於250%時就會啟動增資,以因應理賠需求。
國泰產險為了提供保戶更全面及安心的保障,履行保單的契約責任 ,7日公告該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普通股,私募價格擬 訂每股50元,預計私募金額為台幣100億元。國泰產同時公告修訂公 司章程,將資本額從30.57億元提高至50.57億元。
現增新股 國泰金全認購
國泰金控董事會也在7日通過擬全數認購國泰產險私募現金增資發 行的新股,私募股數為2億股,由於國泰金控持有國泰產險100%股權 ,為國泰產險唯一股東,將以母公司資金挹注國泰產100億元,用以 強化國泰產險資本結構,確保對全體保戶的承諾。
國泰產險防疫保單截至5月底有效件數約85萬件,今年截至5月底已 賠付金額為4.4億元,為提前因應保戶理賠需求,持續依照衛服部公 告的確診人數變化,動態模擬試算理賠金額,作為提列賠款準備依據 。
由於疫情仍持續變化,國泰金控表示,該集團信守對保戶的承諾, 啟動增資計劃,提前做好因應準備,以信守對保戶承諾,保障全體保 戶的權益。
至於該私募價格訂定的依據及合理性,國泰產險表示,私募價格之 訂定以不低於該公司每股淨值為基礎,參酌母公司國泰金控普通股股 價淨值比,並以不低於八成的折價成數,作為價格訂定參考依據。
國泰產險2022年第一季底每股淨值為47.67元,該案私募現金增資 案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即可進行。至於此次私募新股之權利義務,除依 法私募股票限制轉讓之外,其餘與已發行之普通股相同。
國泰金控7日公告,將對國泰產險注資100億元,這不但是產險業中 第一家獲得母公司挹注,解決防疫保單理賠資金缺口的產險公司,更 是史上產險最大額度的增資金額,預估6月底之前即可完成。
除了國泰產確定增資,防疫保單理賠金額較大的產險公司也將陸續 啟動增資案。12家有推出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中,銷售前六大分別是 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明台產、中信產及兆豐產, 其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包括有兩家產險表示資本 適足率(RBC)低於250%時就會啟動增資,以因應理賠需求。
國泰產險為了提供保戶更全面及安心的保障,履行保單的契約責任 ,7日公告該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普通股,私募價格擬 訂每股50元,預計私募金額為台幣100億元。國泰產同時公告修訂公 司章程,將資本額從30.57億元提高至50.57億元。
現增新股 國泰金全認購
國泰金控董事會也在7日通過擬全數認購國泰產險私募現金增資發 行的新股,私募股數為2億股,由於國泰金控持有國泰產險100%股權 ,為國泰產險唯一股東,將以母公司資金挹注國泰產100億元,用以 強化國泰產險資本結構,確保對全體保戶的承諾。
國泰產險防疫保單截至5月底有效件數約85萬件,今年截至5月底已 賠付金額為4.4億元,為提前因應保戶理賠需求,持續依照衛服部公 告的確診人數變化,動態模擬試算理賠金額,作為提列賠款準備依據 。
由於疫情仍持續變化,國泰金控表示,該集團信守對保戶的承諾, 啟動增資計劃,提前做好因應準備,以信守對保戶承諾,保障全體保 戶的權益。
至於該私募價格訂定的依據及合理性,國泰產險表示,私募價格之 訂定以不低於該公司每股淨值為基礎,參酌母公司國泰金控普通股股 價淨值比,並以不低於八成的折價成數,作為價格訂定參考依據。
國泰產險2022年第一季底每股淨值為47.67元,該案私募現金增資 案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即可進行。至於此次私募新股之權利義務,除依 法私募股票限制轉讓之外,其餘與已發行之普通股相同。
因應防疫險理賠壓力,國泰金控昨(7)日公告,其與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昨日雙雙舉行董事會,通過由國泰金以每股50元,私募現增國泰產普通股2億股,金額100億元,為首家公告以現增因應防疫險財務壓力的公司。
國泰金主管表示,國泰金、國泰產險將分別向金管會銀行局、保險局提出增資申請,整個程序預計6月底完成。此舉除配合半年報揭露,讓產險子公司有足夠的資本適足率水準,另也宣示國泰金將當國泰產強有力後盾,透過預留相當足夠資本空間方式,讓全體保戶安心,國泰金一定會保障保戶權益。
國泰金主管說,國泰產5月底防疫保單有效件數85萬件,今年前五月已賠付4.4億元。增資百億是按照衛福部每天公告的確診累計人數動態模擬試算得出,屬於預備糧草的動作。
一家也是賣了很多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高層昨說,國泰產搶先增資,預估與其RBC(資本適足率)不到300%有關,其餘產險同業包括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也是賣了不少防疫險,也有財務壓力,但因這些公司RBC都在300%以上,有的還超過600%,RBC每半年才公告一次、最近的6月底這次還很安全,因而都不急著在6月底前辦理增資。
大型產險公司高階主管昨日透露,雖然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先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根據當時疫情嚴峻的悲觀情境,模擬整體產險業防疫險理賠金額會超過400億元,不過根據產險業者最新交換情報,整體產險業今年5月底防疫險有效件數約296萬件,待審核案件約100萬件,兩者合計近400萬件,以發生率15%∼20%、每件賠款4萬元估算,整體損失金額在240億∼320億元。
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防疫險主力公司,都有增資、動用特別準備金,甚至不動產重估的方案,要來拚淨值;產險公會最近也會向金管會保險局提交動用特別準備金的建議方案,產險業者都有準備,只要疫情不惡化,風波可望安度。
國泰金主管表示,國泰金、國泰產險將分別向金管會銀行局、保險局提出增資申請,整個程序預計6月底完成。此舉除配合半年報揭露,讓產險子公司有足夠的資本適足率水準,另也宣示國泰金將當國泰產強有力後盾,透過預留相當足夠資本空間方式,讓全體保戶安心,國泰金一定會保障保戶權益。
國泰金主管說,國泰產5月底防疫保單有效件數85萬件,今年前五月已賠付4.4億元。增資百億是按照衛福部每天公告的確診累計人數動態模擬試算得出,屬於預備糧草的動作。
一家也是賣了很多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高層昨說,國泰產搶先增資,預估與其RBC(資本適足率)不到300%有關,其餘產險同業包括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也是賣了不少防疫險,也有財務壓力,但因這些公司RBC都在300%以上,有的還超過600%,RBC每半年才公告一次、最近的6月底這次還很安全,因而都不急著在6月底前辦理增資。
大型產險公司高階主管昨日透露,雖然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先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根據當時疫情嚴峻的悲觀情境,模擬整體產險業防疫險理賠金額會超過400億元,不過根據產險業者最新交換情報,整體產險業今年5月底防疫險有效件數約296萬件,待審核案件約100萬件,兩者合計近400萬件,以發生率15%∼20%、每件賠款4萬元估算,整體損失金額在240億∼320億元。
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防疫險主力公司,都有增資、動用特別準備金,甚至不動產重估的方案,要來拚淨值;產險公會最近也會向金管會保險局提交動用特別準備金的建議方案,產險業者都有準備,只要疫情不惡化,風波可望安度。
5月底前理賠金額就已破40億元,防疫險保單慘賠的下場已確定, 本土確診人數在突破200萬人後,仍在持續增加中,目前確定主要承 保的產險公司6月應已來不及增資,半年報相關指標可能不好看,最 快第三季就會陸續增資,估計單家增資金額都是以數十億元起跳。
同時,對於「複保險」核保問題,即保戶已投保其他家產險公司防 疫險的核保中保單,金管會要求各產險公司1日回報核保態度,初步 了解,如和泰產險、中信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都已向保險局表示, 無論是否有複投保情況,一律都核保。
兆豐產則是表示,會考慮保戶在今年4到7月疫情期間是否有足夠保 障,所以已投保其他家防疫險的保單生效日,若是落在2022年1月1日 之後者,才會列入核保考量婉拒投保,在此之前的,就不列入考慮。
兆豐產表示,若在核保期間,被保險人已出險,即已發生隔離或確 診,就不再主張「重複投保」,將承保此保單並接受客戶申請理賠。
富邦產險則強調,在今年4月20日已收到續保通知、且已收保費者 ,確認保單成立,對於仍在核保中的保單,則於風險承受度考量,希 望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相關保障的民眾,即核保中案件,仍是會 以是否完全沒有其他家防疫險保單為優先,若已有富邦產或其他保險 公司有效保單者,將婉拒投保。
國泰世紀產險亦回覆,會依公司核保政策,對客戶需求及公司承保 能量綜合考量,儘速審查。亦即也是要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防疫 險保障的民眾。
保險局強調,若產險公司先前已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的公文或商 品說明書、保戶投保問答集等,說明若有投保其他保險公司防疫險, 依舊受理投保者,就要「信守承諾」,且要對保戶一視同仁,即不能 現在才說重複投保不予承保。
同時,對於「複保險」核保問題,即保戶已投保其他家產險公司防 疫險的核保中保單,金管會要求各產險公司1日回報核保態度,初步 了解,如和泰產險、中信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都已向保險局表示, 無論是否有複投保情況,一律都核保。
兆豐產則是表示,會考慮保戶在今年4到7月疫情期間是否有足夠保 障,所以已投保其他家防疫險的保單生效日,若是落在2022年1月1日 之後者,才會列入核保考量婉拒投保,在此之前的,就不列入考慮。
兆豐產表示,若在核保期間,被保險人已出險,即已發生隔離或確 診,就不再主張「重複投保」,將承保此保單並接受客戶申請理賠。
富邦產險則強調,在今年4月20日已收到續保通知、且已收保費者 ,確認保單成立,對於仍在核保中的保單,則於風險承受度考量,希 望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相關保障的民眾,即核保中案件,仍是會 以是否完全沒有其他家防疫險保單為優先,若已有富邦產或其他保險 公司有效保單者,將婉拒投保。
國泰世紀產險亦回覆,會依公司核保政策,對客戶需求及公司承保 能量綜合考量,儘速審查。亦即也是要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防疫 險保障的民眾。
保險局強調,若產險公司先前已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的公文或商 品說明書、保戶投保問答集等,說明若有投保其他保險公司防疫險, 依舊受理投保者,就要「信守承諾」,且要對保戶一視同仁,即不能 現在才說重複投保不予承保。
寵物是家中重要的一份子,毛小孩若生病或意外需要手術或住院治療,沒有健保補助之下,飼主得支付龐大費用。但民眾在投保寵物險前,應充分了解保險內容,險種選擇、是否有年齡和體重限制等,業者提醒應注意三大關鍵。
市面上不同寵物險所保障的內容都不同,富邦產險表示,首先,飼主選擇寵物險方案前,可先評估經濟能力,與毛小孩的狀況及習性,若擔心龐大醫療費用導致經濟難以負荷,建議投保高醫療費用保障方案;若需時常攜帶外出,怕毛小孩行為造成第三人體傷、財損的狀況,則建議選擇寵物侵權責任保險保額較高的方案。
其次,民眾在選擇寵物保險商品時,應確認該保險是否有年齡或體重限制,並注意賠付項目、是否需負擔自負額或限定寵物就診之特約醫院等問題;身體虛弱經常有小疾病的寵物,可選擇完整醫療保障的商品。
國泰產險指出,寵物險被保險人為飼主本人,投保前要注意寵物是否登記在飼主名下,若登記在他人名下,將會產生理賠爭議,另外,關於寵物有無先天性疾病,是否帶病投保,以及保險公司如何認定先天性疾病,也是寵物險常見爭議樣態。
寵物險新保契約生效後,針對疾病會有所謂「等待期」,一般疾病常見等待期為30日,民眾常誤解只要保險契約生效後,均能申請理賠,往往沒有注意到等待期間的問題,造成保險公司與民眾之間的誤解。
市面上不同寵物險所保障的內容都不同,富邦產險表示,首先,飼主選擇寵物險方案前,可先評估經濟能力,與毛小孩的狀況及習性,若擔心龐大醫療費用導致經濟難以負荷,建議投保高醫療費用保障方案;若需時常攜帶外出,怕毛小孩行為造成第三人體傷、財損的狀況,則建議選擇寵物侵權責任保險保額較高的方案。
其次,民眾在選擇寵物保險商品時,應確認該保險是否有年齡或體重限制,並注意賠付項目、是否需負擔自負額或限定寵物就診之特約醫院等問題;身體虛弱經常有小疾病的寵物,可選擇完整醫療保障的商品。
國泰產險指出,寵物險被保險人為飼主本人,投保前要注意寵物是否登記在飼主名下,若登記在他人名下,將會產生理賠爭議,另外,關於寵物有無先天性疾病,是否帶病投保,以及保險公司如何認定先天性疾病,也是寵物險常見爭議樣態。
寵物險新保契約生效後,針對疾病會有所謂「等待期」,一般疾病常見等待期為30日,民眾常誤解只要保險契約生效後,均能申請理賠,往往沒有注意到等待期間的問題,造成保險公司與民眾之間的誤解。
少子化浪潮下,毛孩作伴風潮成另類趨勢。根據內政部以及農委會的資料顯示,台灣15歲以下小孩數量每年以4%速度減少,飼養狗、貓的數量卻以超過6%的年增速度逐年攀升。全台登記家犬、家貓數量至2021年已來到295萬隻,超過15歲以下小孩人口數,「寵物納保」的概念也在全台逐漸興起中。
由於寵物沒有健保、醫療費用又高,現行寵物險保費親民,以目前市面上共九家產險公司推出寵物險,主流寵物險多數年保費落在2,000~4,000元區間,依據毛小孩年齡保費有所差異。
富邦產險表示,寵物市場潛力快速成長,寵物險投保件數近年逐漸攀升;國泰產險亦指出,2022年第1季寵物險承保件數約3,300件,保費收入約930萬,年增率三成,其中網路投保今年第1季年增率64.8%。
寵物險市占前三名包含華南產險、國泰產險、富邦產險,三間市占合計超過九成。國泰產險表示,多數毛爸媽投保時會檢視保險費、承保項及理賠額度,影響投保意願主要為養寵物經驗中,遭遇到風險事故頻率與其所支出的費用。寵物險理賠項目一般包含「醫療費用補償」、「侵權責任補償」、「寄宿費用」、「協尋廣告費用」、「喪葬費用」等。
富邦產險表示,毛起來愛2.0寵物險網路投保專案,內含上述五大保障,項目皆免自負額,其中門診、住院、手術醫療保障於保期內不限理賠次數,零至十歲憑晶片號碼就可快速核保,最高可續保至16歲,且投保的貓狗保費分開計價、不限制品種也不需體檢。
國泰產險則主打「寵物意外險」、「疾病醫療險」,寵物綜合險承保疾病及意外醫療,只要寵物體況良好的狀況下,皆可提供續保,惟須注意寵物的投保年紀,初次承保年齡為八周~11歲,可續保至14歲。
國泰產險表示,寵物意外綜合保險承保寵物因意外事故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最大特色為不限品種、承保年齡,讓寵物萬一在意外發生時也能夠有醫療的保障。
目前國泰產險除業務員通路外,另有推出網路投保及線上試算寵物綜合保險保費,線上投保手續簡便,承保項目包含寵物生病及意外發生時的醫療費用和寵物喪葬費用。
由於寵物沒有健保、醫療費用又高,現行寵物險保費親民,以目前市面上共九家產險公司推出寵物險,主流寵物險多數年保費落在2,000~4,000元區間,依據毛小孩年齡保費有所差異。
富邦產險表示,寵物市場潛力快速成長,寵物險投保件數近年逐漸攀升;國泰產險亦指出,2022年第1季寵物險承保件數約3,300件,保費收入約930萬,年增率三成,其中網路投保今年第1季年增率64.8%。
寵物險市占前三名包含華南產險、國泰產險、富邦產險,三間市占合計超過九成。國泰產險表示,多數毛爸媽投保時會檢視保險費、承保項及理賠額度,影響投保意願主要為養寵物經驗中,遭遇到風險事故頻率與其所支出的費用。寵物險理賠項目一般包含「醫療費用補償」、「侵權責任補償」、「寄宿費用」、「協尋廣告費用」、「喪葬費用」等。
富邦產險表示,毛起來愛2.0寵物險網路投保專案,內含上述五大保障,項目皆免自負額,其中門診、住院、手術醫療保障於保期內不限理賠次數,零至十歲憑晶片號碼就可快速核保,最高可續保至16歲,且投保的貓狗保費分開計價、不限制品種也不需體檢。
國泰產險則主打「寵物意外險」、「疾病醫療險」,寵物綜合險承保疾病及意外醫療,只要寵物體況良好的狀況下,皆可提供續保,惟須注意寵物的投保年紀,初次承保年齡為八周~11歲,可續保至14歲。
國泰產險表示,寵物意外綜合保險承保寵物因意外事故所花費的醫療費用,最大特色為不限品種、承保年齡,讓寵物萬一在意外發生時也能夠有醫療的保障。
目前國泰產險除業務員通路外,另有推出網路投保及線上試算寵物綜合保險保費,線上投保手續簡便,承保項目包含寵物生病及意外發生時的醫療費用和寵物喪葬費用。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昨(26)日以富邦人壽董事長身分,與富邦人壽總經理陳俊伴共同發出一封給富邦人壽全體員工的公開信,文頭是「業務同仁」、文末還是「業務同仁」,期勉他們秉持「正向力量豐富生命」的精神,一起挺過艱鉅時刻。
公開信第一段就談到,「近期防疫保單議題使業務同仁肩負龐大壓力,在此向大家說聲辛苦了」。防疫保單風波,焦頭爛額的是富邦人壽的姊妹公司富邦產險,「力拚6月底前核保完成近百萬在途件」的,也是富邦產,蔡明興公開信加油打氣的對象卻是富邦人壽,尤其是1.8萬名富邦人壽的業務員。
熟悉情況人士昨日指出,富邦人壽業務員是富邦產險第一大銷售通路,富邦人壽業務員賣出的富邦產險保單,2019年大約83億元、2020年約100億元、2021年約130億元,年增率高達20%與30%。
富邦產險去年防疫險賣了260幾萬件,富邦人壽業務員貢獻約180萬件,占比高達將近七成。
公開信第一段就談到,「近期防疫保單議題使業務同仁肩負龐大壓力,在此向大家說聲辛苦了」。防疫保單風波,焦頭爛額的是富邦人壽的姊妹公司富邦產險,「力拚6月底前核保完成近百萬在途件」的,也是富邦產,蔡明興公開信加油打氣的對象卻是富邦人壽,尤其是1.8萬名富邦人壽的業務員。
熟悉情況人士昨日指出,富邦人壽業務員是富邦產險第一大銷售通路,富邦人壽業務員賣出的富邦產險保單,2019年大約83億元、2020年約100億元、2021年約130億元,年增率高達20%與30%。
富邦產險去年防疫險賣了260幾萬件,富邦人壽業務員貢獻約180萬件,占比高達將近七成。
為善盡對保戶的責任、減輕醫療量能壓力,以及遵行產險公會指引 ,富邦產險表示,「陪同隔離」只要被保險人出具依「傳染病防治法 第48條」開立之隔離書,即可請領隔離費用補償,同時,對住院日額 保險金亦會從寬認定。另將全員總動員,目標於6月底前完成所有在 途件審理簽單。
富邦產險表示,今年截至5月23日,該產險的防疫保單已賠付金額 達7.35億元,另依據防疫險保單商品條款,被保人住院診療時方得請 領住院日額保險金,惟考量目前醫療資源滿載,許多原需住院的確診 者,在輕重症分流原則下改為居家照護,為盡量符合保單條款及被保 險人權益,同時兼顧台灣醫療量能留給緊急使用者,對於住院日額保 險金從寬認定。另關於「陪同隔離」之理賠爭議,只要被保險人出具 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之隔離書,即符合保單條款,皆可辦 理請領隔離費用補償。
對近日繁多進件及理賠申請需求,富邦產險強調,全體員工皆全力 以赴處理爆量投保、續保文件登打、審查及理賠申請給付,希望能加 快處理速度於6月底前完成在途件審理簽單。
因應每日確診人數眾多,富邦產險表示,為減少客戶非必要出門機 會,該公司已於官網設置防疫險專區,網頁上有理賠相關流程、應備 文件等說明,客戶可在網站上查詢出單、理賠進度、下載相關申請書 等,希望提供客戶更便捷的服務。
富邦產險也再次澄清,對於4月20日(含)收到該公司寄發續保通 知書且該公司已收取保戶的保費者,保險契約即已成立,保戶收到本 公司簽發之保險單,自保單生效日起就受到保障,該公司絕不會任意 「退保」;對於理賠作業,該公司遵循主管機關原則,並支持防疫政 策,依條款及產險公會理賠實務指引辦理,確實履行契約義務。
富邦產險表示,今年截至5月23日,該產險的防疫保單已賠付金額 達7.35億元,另依據防疫險保單商品條款,被保人住院診療時方得請 領住院日額保險金,惟考量目前醫療資源滿載,許多原需住院的確診 者,在輕重症分流原則下改為居家照護,為盡量符合保單條款及被保 險人權益,同時兼顧台灣醫療量能留給緊急使用者,對於住院日額保 險金從寬認定。另關於「陪同隔離」之理賠爭議,只要被保險人出具 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之隔離書,即符合保單條款,皆可辦 理請領隔離費用補償。
對近日繁多進件及理賠申請需求,富邦產險強調,全體員工皆全力 以赴處理爆量投保、續保文件登打、審查及理賠申請給付,希望能加 快處理速度於6月底前完成在途件審理簽單。
因應每日確診人數眾多,富邦產險表示,為減少客戶非必要出門機 會,該公司已於官網設置防疫險專區,網頁上有理賠相關流程、應備 文件等說明,客戶可在網站上查詢出單、理賠進度、下載相關申請書 等,希望提供客戶更便捷的服務。
富邦產險也再次澄清,對於4月20日(含)收到該公司寄發續保通 知書且該公司已收取保戶的保費者,保險契約即已成立,保戶收到本 公司簽發之保險單,自保單生效日起就受到保障,該公司絕不會任意 「退保」;對於理賠作業,該公司遵循主管機關原則,並支持防疫政 策,依條款及產險公會理賠實務指引辦理,確實履行契約義務。
與商周合辦論壇,掌握契機、扎根新戰略 富邦金攜產官學 探討決勝ESG
富邦金控25日攜手商業周刊以「決勝ESG 扎根新戰略」為主題,舉 辦「2022全球風險分析前瞻論壇」,集結產官學界重要領袖,從全球 風險出發,到台灣首份針對國內企業進行的TCFD調查報告,洞察氣候 變遷帶來的風險,並揭露商業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及相應的改善措 施。
參與論壇的包括經濟部執行秘書莊銘池、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協會秘 書長莫冬立、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董 事總經理陳美融、永豐餘投資控股董事長劉慧瑾、寶晶能源公司董事 長蔡佳晉、富邦金控副總徐偉傑、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陳弘儒、富 邦產險資深副總林國鈺等產、官、學界重要領袖。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ESG一直是富邦金控重要發展方向, 對內落實ESG理念、對外發揮影響力,在金融面與非金融面攜手企業 夥伴、供應商、客戶、員工及社會大眾一同邁向綠色永續,是富邦金 控自2015年以來的目標,期盼富邦能積極扮演永續領航者的角色。
富邦金控亦於2021年重新擘劃ESG四大策略─低碳、數位、激勵、 影響,並發起「Run For Green奔向綠色」ESG倡議計畫,以實際作為 落實永續,今年更積極加入國際永續組織與倡議,成為碳核算金融聯 盟(PCAF)及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IGCC)會員,並申請加入 以及RE100,同時富邦金控也是全台唯二加入世界經濟論壇的企業, 引領台灣奔向淨零未來。
富邦金控風控處處長徐偉傑代表致詞表示,富邦金控希望扮演綠色 金融領航者的角色,透過金融市場的力量,積極支持企業低碳轉型、 帶動責任投資風氣、幫助潔淨能源發展,以創造永續正向的世界為願 景,引導投資人及企業重視永續發展,發揮金融業正向影響力。
富邦金控25日攜手商業周刊以「決勝ESG 扎根新戰略」為主題,舉 辦「2022全球風險分析前瞻論壇」,集結產官學界重要領袖,從全球 風險出發,到台灣首份針對國內企業進行的TCFD調查報告,洞察氣候 變遷帶來的風險,並揭露商業行為對自然生態的影響及相應的改善措 施。
參與論壇的包括經濟部執行秘書莊銘池、中華民國永續發展協會秘 書長莫冬立、台大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董 事總經理陳美融、永豐餘投資控股董事長劉慧瑾、寶晶能源公司董事 長蔡佳晉、富邦金控副總徐偉傑、台北富邦銀行執行副總陳弘儒、富 邦產險資深副總林國鈺等產、官、學界重要領袖。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ESG一直是富邦金控重要發展方向, 對內落實ESG理念、對外發揮影響力,在金融面與非金融面攜手企業 夥伴、供應商、客戶、員工及社會大眾一同邁向綠色永續,是富邦金 控自2015年以來的目標,期盼富邦能積極扮演永續領航者的角色。
富邦金控亦於2021年重新擘劃ESG四大策略─低碳、數位、激勵、 影響,並發起「Run For Green奔向綠色」ESG倡議計畫,以實際作為 落實永續,今年更積極加入國際永續組織與倡議,成為碳核算金融聯 盟(PCAF)及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IGCC)會員,並申請加入 以及RE100,同時富邦金控也是全台唯二加入世界經濟論壇的企業, 引領台灣奔向淨零未來。
富邦金控風控處處長徐偉傑代表致詞表示,富邦金控希望扮演綠色 金融領航者的角色,透過金融市場的力量,積極支持企業低碳轉型、 帶動責任投資風氣、幫助潔淨能源發展,以創造永續正向的世界為願 景,引導投資人及企業重視永續發展,發揮金融業正向影響力。
產險防疫保單恐賠超過一個股本。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3日首度透露 ,依據內部假設,產險防疫保單理賠金額高過411億元,但因疫情及 保單數每天都在變動,實際理賠金額仍無法確定,黃天牧坦言:「防 疫保單的確讓產險業付出很高的代價」。整體產險業股本約392億元 ,一張防疫險恐讓產險賠掉不只一個股本。
不過,黃天牧強調,產險業仍是有韌性,幾家公司的大股東已提出 增資想法,金管會除了關心保戶的保單,也要關心產業的發展,目前 的確有幾家公司出現增資壓力;但對於立委追問會不會有公司因此倒 閉,黃天牧則回應:「有增資就不會」,亦即防疫險理賠的確讓部分 公司面臨危急存亡。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防疫險有效契約630萬張,且有100多萬張在核 保中,去年到今年初的保單都有安排再保,但之後就沒有什麼再保。 代表產險公司對3∼4千億元以上的總保額,幾乎大部分自留、自行承 擔風險。
立委賴士葆23日在財委會質詢時表示,若以防疫險有效保單760萬 張估算,每張平均理賠3.6萬元,以損失率15%估計,理賠金額約41 1億元。黃天牧則回答,此數字仍在動態變動,且要看不同假設條件 ,金管會算出的總曝險金額「當然比這個(411億元)多」。目前如 中信金控表示已評估台灣人壽增資子公司中信產險;富邦金控及國泰 金控都已承諾若產險子公司需要增資,金控將全力支持;財政部承諾 會支持兆豐金旗下的兆豐產。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亦給全體員工一封信,透露已向董 事會和集團會議報告防疫保單,中日大股東皆勉勵新安東京海上產險 要勇於承擔,若需要,新安東京海上產的中日大股東應會力挺增資。
黃天牧表示,若理賠金額過高,甚至侵蝕產險公司淨值,就必須增 資,現在的確有幾家公司有增資壓力。黃天牧也首次表示,防疫保單 的確讓產險業付出很高的代價,金管會除了關心保戶的保單是否依約 理賠,也要關心產業發展。
不過,黃天牧強調,產險業仍是有韌性,幾家公司的大股東已提出 增資想法,金管會除了關心保戶的保單,也要關心產業的發展,目前 的確有幾家公司出現增資壓力;但對於立委追問會不會有公司因此倒 閉,黃天牧則回應:「有增資就不會」,亦即防疫險理賠的確讓部分 公司面臨危急存亡。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防疫險有效契約630萬張,且有100多萬張在核 保中,去年到今年初的保單都有安排再保,但之後就沒有什麼再保。 代表產險公司對3∼4千億元以上的總保額,幾乎大部分自留、自行承 擔風險。
立委賴士葆23日在財委會質詢時表示,若以防疫險有效保單760萬 張估算,每張平均理賠3.6萬元,以損失率15%估計,理賠金額約41 1億元。黃天牧則回答,此數字仍在動態變動,且要看不同假設條件 ,金管會算出的總曝險金額「當然比這個(411億元)多」。目前如 中信金控表示已評估台灣人壽增資子公司中信產險;富邦金控及國泰 金控都已承諾若產險子公司需要增資,金控將全力支持;財政部承諾 會支持兆豐金旗下的兆豐產。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亦給全體員工一封信,透露已向董 事會和集團會議報告防疫保單,中日大股東皆勉勵新安東京海上產險 要勇於承擔,若需要,新安東京海上產的中日大股東應會力挺增資。
黃天牧表示,若理賠金額過高,甚至侵蝕產險公司淨值,就必須增 資,現在的確有幾家公司有增資壓力。黃天牧也首次表示,防疫保單 的確讓產險業付出很高的代價,金管會除了關心保戶的保單是否依約 理賠,也要關心產業發展。
受到投資市場波動,保單賠付不確定性高等利空因素衝擊,金控雙 雄富邦金(2881)、國泰金(2882)股價雙雙破底,23日分別下跌2 .1%、1.13%,收在60.5元及52.3元,今年以來跌幅分別逾20%、1 6%。
觀察三大法人,外資賣超富邦金1萬9,808張,投信買超2,175張, 自營商賣超559張,合計賣超1萬8,192張。國泰金部分,外資賣超9, 069張,投信買超2,568張,自營商買超396張,合計賣超6,105張。
富邦金第一季稅後淨利465億,年減9%,EPS為3.94元,獲利衰退 主要因,包括人壽資本利得年減少5%,投資利差縮小8bps,獲利年 衰退7%至364億。證券子公司受投資市場波動影響,獲利年減55%至 8億。
法人分析,美國升息趨勢,推升美債殖利率走高,再加上新台幣轉 為貶值,有利海外債利息收益換匯表現,預期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可 望回升。但因投資市場波動大,整體投資部位已轉為未實現虧損,後 續實現資本利得將較為減少,預期富邦人壽2022年獲利將衰退13%。
北富銀受惠升息利差擴大,放款動能亦不弱,淨利息收益將有強勁 雙位數成長動能,且淨呆帳提存無增加太多,預估2022年獲利將成長 15%。
截至4月底,產險子公司有231萬件有效防疫保單(不包含5月以來 核保15萬件以及100萬件尚待核保中),這部分的賠付不確定性高。
在國泰金部分,第一季稅後純益為344億,較去年同期減少40%, EPS為2.6元,主要是因去年金融市場往上,投資收益比較基期高之故 ,今年第一季的稅後獲利仍為歷史同期次高。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債券利率顯著提升及股市下修,影響國泰金淨 值,截至第一季,金控帳面價值降至7,669億元,單季大減1,471億; 普通股每股淨值也從去年底的61.5元降到50.3元。
觀察三大法人,外資賣超富邦金1萬9,808張,投信買超2,175張, 自營商賣超559張,合計賣超1萬8,192張。國泰金部分,外資賣超9, 069張,投信買超2,568張,自營商買超396張,合計賣超6,105張。
富邦金第一季稅後淨利465億,年減9%,EPS為3.94元,獲利衰退 主要因,包括人壽資本利得年減少5%,投資利差縮小8bps,獲利年 衰退7%至364億。證券子公司受投資市場波動影響,獲利年減55%至 8億。
法人分析,美國升息趨勢,推升美債殖利率走高,再加上新台幣轉 為貶值,有利海外債利息收益換匯表現,預期避險前經常性收益率可 望回升。但因投資市場波動大,整體投資部位已轉為未實現虧損,後 續實現資本利得將較為減少,預期富邦人壽2022年獲利將衰退13%。
北富銀受惠升息利差擴大,放款動能亦不弱,淨利息收益將有強勁 雙位數成長動能,且淨呆帳提存無增加太多,預估2022年獲利將成長 15%。
截至4月底,產險子公司有231萬件有效防疫保單(不包含5月以來 核保15萬件以及100萬件尚待核保中),這部分的賠付不確定性高。
在國泰金部分,第一季稅後純益為344億,較去年同期減少40%, EPS為2.6元,主要是因去年金融市場往上,投資收益比較基期高之故 ,今年第一季的稅後獲利仍為歷史同期次高。
今年以來,資本市場債券利率顯著提升及股市下修,影響國泰金淨 值,截至第一季,金控帳面價值降至7,669億元,單季大減1,471億; 普通股每股淨值也從去年底的61.5元降到50.3元。
繼中信金控、富邦金控相繼於第1季法說會公布,旗下產險公司最近每個工作日防疫險理賠金額分別為500萬、5,000萬之後,國泰金控昨(23)日也公布,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上周平均每天開門營業就賠1,100萬,預估申請理賠高峰會落在5、6、7月。
針對社會大眾關心的新冠居家照護用藥理賠,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昨日在法說會中公開定調,不管是人壽的醫療慰問金或產險的理賠金,全都「從寬認定」。
國泰金昨日舉行第1季法說會,國泰世紀產險執行副總許嘉元在會中表示,國泰產險的防疫保單,2021年至2022年5月20日,一共賣出130萬件,多在去年5、6月間銷售。防疫險為一年一期的保單,隨著保單陸續到期,5月20日的防疫險有效件數85萬件,等待審核案件約5萬件,預估有效件數7月以後會降到60萬件。
理賠金額方面,2021年一共賠了0.4萬件、1.1億元,2022年到5月20日已賠1.1萬件、1.9億元,平均每件理賠金額2萬元,2021年來合計理賠金額約3億元。
國泰產2021年來到5月20日,簽單保費收入一共14.7億元,假設比照富邦金對外界的解說方式,以理賠金額當分子、簽單保費收入當分母,國泰產的金額損失率約20%(註:此並非產險業的「損失率」定義)。
針對已報未付、未報未付部分,許嘉元表示,確診人數5、6月可能增加,賠款金額會上升,預估申請理賠高峰會落5、6、7月;國泰產將秉持契約精神,妥善做好服務,最在意不要影響醫療量能。至於要增資還是向金管會申請收回特別準備金,還需要看疫情發展、動態評估,目前尚未定案。
針對社會大眾關心的新冠居家照護用藥理賠,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昨日在法說會中公開定調,不管是人壽的醫療慰問金或產險的理賠金,全都「從寬認定」。
李長庚表示,從整個保單條款來講,沒有住院就是沒有住院,不符合保單條款的理賠要件,但考量減化行政作業、保持醫療量能,也對確診的保戶盡到照顧的責任,原則上從寬認定。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理林昭廷解釋,從寬認定指會給保戶相同金額的慰問金,為定額給付,林昭廷強調慰問金不是保險金理賠。
針對社會大眾關心的新冠居家照護用藥理賠,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昨日在法說會中公開定調,不管是人壽的醫療慰問金或產險的理賠金,全都「從寬認定」。
國泰金昨日舉行第1季法說會,國泰世紀產險執行副總許嘉元在會中表示,國泰產險的防疫保單,2021年至2022年5月20日,一共賣出130萬件,多在去年5、6月間銷售。防疫險為一年一期的保單,隨著保單陸續到期,5月20日的防疫險有效件數85萬件,等待審核案件約5萬件,預估有效件數7月以後會降到60萬件。
理賠金額方面,2021年一共賠了0.4萬件、1.1億元,2022年到5月20日已賠1.1萬件、1.9億元,平均每件理賠金額2萬元,2021年來合計理賠金額約3億元。
國泰產2021年來到5月20日,簽單保費收入一共14.7億元,假設比照富邦金對外界的解說方式,以理賠金額當分子、簽單保費收入當分母,國泰產的金額損失率約20%(註:此並非產險業的「損失率」定義)。
針對已報未付、未報未付部分,許嘉元表示,確診人數5、6月可能增加,賠款金額會上升,預估申請理賠高峰會落5、6、7月;國泰產將秉持契約精神,妥善做好服務,最在意不要影響醫療量能。至於要增資還是向金管會申請收回特別準備金,還需要看疫情發展、動態評估,目前尚未定案。
針對社會大眾關心的新冠居家照護用藥理賠,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昨日在法說會中公開定調,不管是人壽的醫療慰問金或產險的理賠金,全都「從寬認定」。
李長庚表示,從整個保單條款來講,沒有住院就是沒有住院,不符合保單條款的理賠要件,但考量減化行政作業、保持醫療量能,也對確診的保戶盡到照顧的責任,原則上從寬認定。
國泰人壽執行副總理林昭廷解釋,從寬認定指會給保戶相同金額的慰問金,為定額給付,林昭廷強調慰問金不是保險金理賠。
全台確診人數續攀高,防疫險理賠壓力激增,產險業每日緊盯疫情變化,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更有業者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視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產險日賠2億 增資壓力暴增 防疫險理賠5月恐達30∼40億元,前六大業者可能需增資400∼600億元
大型產險公司面臨成立以來最大危機。產險業者透露,5月下旬每 日賠款金額已暴增,推估各公司合計已接近每日賠出2億元的規模, 5月全月賠款金額恐在30∼40億元間,加上要提列「自留未報」及「 保費不足」準備金,金額也極驚人,估計6到8月之間承保防疫險的前 六大公司,面臨極大增資壓力,增資金額恐達數百億元。
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預告「快篩陽性即確診」將擴及全民,屆時防疫 險保單理賠金額恐將再擴大。
產險公會也正緊急討論重大事故與危險變動準備金可沖回的條件, 12家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在股東權益項下共有近427億元的特 別準備金,產險業者應還在爭取其他可動用的項目,去沖抵防疫險造 成的重大虧損金額。
據先前金管會公布的防疫險有效契約件數達600多萬件,停售前湧 入的保單近200萬件,5月及6月將陸續核保,有些保單則會陸續到期 ,其中富邦產現約有245萬件有效契約及100萬張在途件(核保發件中 ),但到第三季會降到155萬件;國泰世紀產4月底約有130萬件,5月 已降到100萬張以下;新安東京及和泰產各有約70∼90萬件、中信產 有40∼50萬件、兆豐產約20∼30萬件,即前六大公司4月底時就有近 600萬件的有效契約。
有些到期保單可能在有效期內保戶已出險,但尚未申請保險金,因 此實際賠款金額每日都在增加中。
今年到5月16日防疫險賠款金額已逾18億元,前六大產險公司近日 每天賠款金額各以1,000∼7,000萬元速度增加中,且金額愈來愈高, 12家公司到23日估計賠款總金額可能已近30億元,不僅今年所收保費 已全數賠光,5月還要提列未報未決準備金、保費不足準備金,估計 金額也在數十億元以上的規模。
金管會在5月初就已取得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信金控的增資承 諾,中信金控及富邦金控亦已在18日與20日法說會上承諾,會支持產 險公司的增資,維持財務穩健,兆豐金控亦已有財政部承諾力挺,國 泰金23日亦有法說會,據了解,亦會表示若國泰產需要增資,金控將 全力支持。
接下來就是和泰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需要和泰及裕隆、日本 東京海上產險等大股東的增資承諾。
據產險業者估計,承保防疫險的前六大產險公司需增資金額可能在 400∼600億元以上,但仍要看疫情發展、發疫政策轉變及釐清理賠基 礎等,但可預期壓力最大的時間將落在6到8月。
大型產險公司面臨成立以來最大危機。產險業者透露,5月下旬每 日賠款金額已暴增,推估各公司合計已接近每日賠出2億元的規模, 5月全月賠款金額恐在30∼40億元間,加上要提列「自留未報」及「 保費不足」準備金,金額也極驚人,估計6到8月之間承保防疫險的前 六大公司,面臨極大增資壓力,增資金額恐達數百億元。
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預告「快篩陽性即確診」將擴及全民,屆時防疫 險保單理賠金額恐將再擴大。
產險公會也正緊急討論重大事故與危險變動準備金可沖回的條件, 12家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在股東權益項下共有近427億元的特 別準備金,產險業者應還在爭取其他可動用的項目,去沖抵防疫險造 成的重大虧損金額。
據先前金管會公布的防疫險有效契約件數達600多萬件,停售前湧 入的保單近200萬件,5月及6月將陸續核保,有些保單則會陸續到期 ,其中富邦產現約有245萬件有效契約及100萬張在途件(核保發件中 ),但到第三季會降到155萬件;國泰世紀產4月底約有130萬件,5月 已降到100萬張以下;新安東京及和泰產各有約70∼90萬件、中信產 有40∼50萬件、兆豐產約20∼30萬件,即前六大公司4月底時就有近 600萬件的有效契約。
有些到期保單可能在有效期內保戶已出險,但尚未申請保險金,因 此實際賠款金額每日都在增加中。
今年到5月16日防疫險賠款金額已逾18億元,前六大產險公司近日 每天賠款金額各以1,000∼7,000萬元速度增加中,且金額愈來愈高, 12家公司到23日估計賠款總金額可能已近30億元,不僅今年所收保費 已全數賠光,5月還要提列未報未決準備金、保費不足準備金,估計 金額也在數十億元以上的規模。
金管會在5月初就已取得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信金控的增資承 諾,中信金控及富邦金控亦已在18日與20日法說會上承諾,會支持產 險公司的增資,維持財務穩健,兆豐金控亦已有財政部承諾力挺,國 泰金23日亦有法說會,據了解,亦會表示若國泰產需要增資,金控將 全力支持。
接下來就是和泰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需要和泰及裕隆、日本 東京海上產險等大股東的增資承諾。
據產險業者估計,承保防疫險的前六大產險公司需增資金額可能在 400∼600億元以上,但仍要看疫情發展、發疫政策轉變及釐清理賠基 礎等,但可預期壓力最大的時間將落在6到8月。
防疫保單風波不斷,目前有包括富邦產、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兆豐產等七家業者陸續發布聲明,針對審核中防疫保單,如有重複投保將不予承保,部分業者是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
兆豐產昨(19)日公告,對於尚在核保審查作業中的要保案件,若經查詢在本公司或同業已投保有效的防疫商品,將予以婉拒承保,但經公司核保審核通過者,將會進行承保發單作業,再度引起民眾關切自身的權益。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兆豐產險目前核保政策是針對防疫保單採取限保一張,即僅會承擔一張防疫險,但並不包括疫苗險。由於該公司疫苗險僅承保接種後不良事件及喪葬費用補償二項給付,並未有突破性感染再確診,因此並不會將疫苗險納入防疫險的核保評估中,因為風險屬性不同。
富邦產則是在日前拋出重複投保者,將發送婉拒承保通知,引發民眾反彈聲浪,隨後緊急公告,強調二種情形保單依舊會生效,一、已完成簽發保單者;第二、已寄發續保通知書給保戶,並已收取保費者,保險契約即為成立,公司定會依保險契約執行保障與賠付。
除富邦產公告婉拒重複投保外,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等業者,亦基於公司承保量能、風險胃納考量,進行核保綜合評估過程中,如已於該公司或同業投保防疫險,將會拒絕承保,部分業者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希望將尚未購買防疫險的民眾列為優先承保對象。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在給員工一封信提及,目前尚有約16萬張保單陸續核保出單中,會儘速完成作業,不會發生像其他業者想盡辦法找各種理由拒絕承保,至於明台產、中信產、泰安產、華南產則在研議中或尚未對外公告,南山產已全數核保完並無此問題。
兆豐產昨(19)日公告,對於尚在核保審查作業中的要保案件,若經查詢在本公司或同業已投保有效的防疫商品,將予以婉拒承保,但經公司核保審核通過者,將會進行承保發單作業,再度引起民眾關切自身的權益。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兆豐產險目前核保政策是針對防疫保單採取限保一張,即僅會承擔一張防疫險,但並不包括疫苗險。由於該公司疫苗險僅承保接種後不良事件及喪葬費用補償二項給付,並未有突破性感染再確診,因此並不會將疫苗險納入防疫險的核保評估中,因為風險屬性不同。
富邦產則是在日前拋出重複投保者,將發送婉拒承保通知,引發民眾反彈聲浪,隨後緊急公告,強調二種情形保單依舊會生效,一、已完成簽發保單者;第二、已寄發續保通知書給保戶,並已收取保費者,保險契約即為成立,公司定會依保險契約執行保障與賠付。
除富邦產公告婉拒重複投保外,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等業者,亦基於公司承保量能、風險胃納考量,進行核保綜合評估過程中,如已於該公司或同業投保防疫險,將會拒絕承保,部分業者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希望將尚未購買防疫險的民眾列為優先承保對象。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在給員工一封信提及,目前尚有約16萬張保單陸續核保出單中,會儘速完成作業,不會發生像其他業者想盡辦法找各種理由拒絕承保,至於明台產、中信產、泰安產、華南產則在研議中或尚未對外公告,南山產已全數核保完並無此問題。
保險局:防疫險理賠高峰未到 局長施瓊華強調:「核保了就要依約理賠」,個別財務問題會個別監理
防疫保單之亂還沒到高峰!保險局局長施瓊華19日再度上火線,強 調還沒有看到個別公司防疫險,1天理賠金額逾1億元的情況,預估理 賠高峰會遞延到6月及7月。但「核保了就要依約理賠」,個別產險公 司的財務問題,會採個別監理,並請公司董事會討論增資、因應方案 。
她同時提醒,6月及7月可能出現的現金流量問題,各產險公司要及 早因應。
施瓊華亦揭露處裡的四大原則,即要兼顧防疫政策、醫療資源妥善 運用、保障保戶權益,及保險公司損失控制。四項原則必須取得衡平 ,希望能讓保戶權益不受影響,防疫險只是產險公司諸多保單中的一 種,還有其他保單的保戶權益必須兼顧,產險公司也必須對其他險種 的保戶履約。
施瓊華一口氣澄清多項問題,主要重點包括:一、防疫險理賠沒有 複保險問題,各公司核保可以考慮重複投保,將保障留給真正需要保 障的人;二、富邦產已決定將已收現金的保單,一律承保,但收件卻 還沒有刷卡或帳戶扣款者,將會視承保能量進行核保;三、兆豐產險 的疫苗險,沒有一次性的確診理賠金,所以不會以疫苗險作為重複投 保的考量,若已投保別家防疫險者,則會納入考慮。
四、產險及壽險公會正討論理賠實務指引,居家照護給付住院日額 部分,公會只會訂通則,不會去明訂用藥內容,以免限制醫生用藥, 回歸各保險公司理賠的個案考量,給予一定的彈性。
五、疫情指揮中心增加居家隔離可有0+7的制度,但若民眾選3+ 4天的防疫方式,有隔離措施及事實,保險公司確定要理賠隔離保險 金。
六、金管會年初就提醒部分推出高隔離及確診保額的產險公司,注 意風險,所以商品在3月及4月間,陸續改款、停售,並非沒有監理, 只是因4月防疫政策驟改,大量灌入保單,造成塞單,已要求產險公 司加派人力核保。
防疫保單之亂還沒到高峰!保險局局長施瓊華19日再度上火線,強 調還沒有看到個別公司防疫險,1天理賠金額逾1億元的情況,預估理 賠高峰會遞延到6月及7月。但「核保了就要依約理賠」,個別產險公 司的財務問題,會採個別監理,並請公司董事會討論增資、因應方案 。
她同時提醒,6月及7月可能出現的現金流量問題,各產險公司要及 早因應。
施瓊華亦揭露處裡的四大原則,即要兼顧防疫政策、醫療資源妥善 運用、保障保戶權益,及保險公司損失控制。四項原則必須取得衡平 ,希望能讓保戶權益不受影響,防疫險只是產險公司諸多保單中的一 種,還有其他保單的保戶權益必須兼顧,產險公司也必須對其他險種 的保戶履約。
施瓊華一口氣澄清多項問題,主要重點包括:一、防疫險理賠沒有 複保險問題,各公司核保可以考慮重複投保,將保障留給真正需要保 障的人;二、富邦產已決定將已收現金的保單,一律承保,但收件卻 還沒有刷卡或帳戶扣款者,將會視承保能量進行核保;三、兆豐產險 的疫苗險,沒有一次性的確診理賠金,所以不會以疫苗險作為重複投 保的考量,若已投保別家防疫險者,則會納入考慮。
四、產險及壽險公會正討論理賠實務指引,居家照護給付住院日額 部分,公會只會訂通則,不會去明訂用藥內容,以免限制醫生用藥, 回歸各保險公司理賠的個案考量,給予一定的彈性。
五、疫情指揮中心增加居家隔離可有0+7的制度,但若民眾選3+ 4天的防疫方式,有隔離措施及事實,保險公司確定要理賠隔離保險 金。
六、金管會年初就提醒部分推出高隔離及確診保額的產險公司,注 意風險,所以商品在3月及4月間,陸續改款、停售,並非沒有監理, 只是因4月防疫政策驟改,大量灌入保單,造成塞單,已要求產險公 司加派人力核保。
防疫險理賠 高峰在7月金管會提醒產險業 注意現金流量問題 中小型業者可能拉警報
防疫險理賠高峰還沒到,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昨(19)日指出,這次確診率是從5月開始往上飆,理賠會往後遞延到6月和7月,金管會已密切注意各公司現金流量的問題,請保險公司及早因應。
外界憂心保險公司淨值不夠賠?她說,產險公司淨值是否足夠,須等資料收集後,再請公司因應,已要求各公司開完董事會提出因應措施,但因每家公司董事會時間不同,有些是5月、有些是6月,目前尚未收到完整資料。
她說,並非每家公司都需要增資,會跟各公司陸續溝通,若有增資需求會請公司提出因應,金管會都會密切追蹤。
根據業者內部自行估算流動性、及未報賠款準備金(IBNR,屬已發生但尚未報損失)等都會牽動增資金額和時間,預估最快6月就會有中小型的獨立產險業得向保險局遞增資計畫,增資潮會落在第3季。
業界估算,今年4月底,銷售防疫保單前六大,富邦產賣200萬~300萬件、國泰世紀產約100萬~120萬件、新安東京產約賣85萬~90萬件、和泰產75萬件、兆豐產約近60萬件、中信產約45萬件。
以每家最高確診理賠額、及確診率20%來估算,每家最大理賠額從50億元到300億元不等,就算扣除再保的轉嫁風險,仍有部分業者會被理賠金額吞掉全數淨值,增資勢在必行。
一家產險業高層說,因5月確診人數大幅攀升,加上目前申請隔離、確診通知書遞延,理賠海嘯潮估會從5月下旬起、一路到6月,若後續確診人數再攀高峰,7月有可能將是理賠高峰,屆時部分中小型獨立產險業者,帳上現金恐會拉警報。
施瓊華強調,金管會希望兼顧民眾權益和保險公司穩健經營,因為保險公司穩健經營才可以照顧消費者。
防疫險理賠高峰還沒到,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昨(19)日指出,這次確診率是從5月開始往上飆,理賠會往後遞延到6月和7月,金管會已密切注意各公司現金流量的問題,請保險公司及早因應。
外界憂心保險公司淨值不夠賠?她說,產險公司淨值是否足夠,須等資料收集後,再請公司因應,已要求各公司開完董事會提出因應措施,但因每家公司董事會時間不同,有些是5月、有些是6月,目前尚未收到完整資料。
她說,並非每家公司都需要增資,會跟各公司陸續溝通,若有增資需求會請公司提出因應,金管會都會密切追蹤。
根據業者內部自行估算流動性、及未報賠款準備金(IBNR,屬已發生但尚未報損失)等都會牽動增資金額和時間,預估最快6月就會有中小型的獨立產險業得向保險局遞增資計畫,增資潮會落在第3季。
業界估算,今年4月底,銷售防疫保單前六大,富邦產賣200萬~300萬件、國泰世紀產約100萬~120萬件、新安東京產約賣85萬~90萬件、和泰產75萬件、兆豐產約近60萬件、中信產約45萬件。
以每家最高確診理賠額、及確診率20%來估算,每家最大理賠額從50億元到300億元不等,就算扣除再保的轉嫁風險,仍有部分業者會被理賠金額吞掉全數淨值,增資勢在必行。
一家產險業高層說,因5月確診人數大幅攀升,加上目前申請隔離、確診通知書遞延,理賠海嘯潮估會從5月下旬起、一路到6月,若後續確診人數再攀高峰,7月有可能將是理賠高峰,屆時部分中小型獨立產險業者,帳上現金恐會拉警報。
施瓊華強調,金管會希望兼顧民眾權益和保險公司穩健經營,因為保險公司穩健經營才可以照顧消費者。
防疫險重複投保 七產險拒收 富邦、國泰、和泰產等陸續發布聲明 兆豐產跟進 限保一張不包括疫苗險
防疫保單風波不斷,目前有包括富邦產、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兆豐產等七家業者陸續發布聲明,針對審核中防疫保單,如有重複投保將不予承保,部分業者是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
兆豐產昨(19)日公告,對於尚在核保審查作業中的要保案件,若經查詢在本公司或同業已投保有效的防疫商品,將予以婉拒承保,但經公司核保審核通過者,將會進行承保發單作業,再度引起民眾關切自身的權益。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兆豐產險目前核保政策是針對防疫保單採取限保一張,即僅會承擔一張防疫險,但並不包括疫苗險。由於該公司疫苗險僅承保接種後不良事件及喪葬費用補償二項給付,並未有突破性感染再確診,因此並不會將疫苗險納入防疫險的核保評估中,因為風險屬性不同。
富邦產則是在日前拋出重複投保者,將發送婉拒承保通知,引發民眾反彈聲浪,隨後緊急公告,強調二種情形保單依舊會生效,一、已完成簽發保單者;第二、已寄發續保通知書給保戶,並已收取保費者,保險契約即為成立,公司定會依保險契約執行保障與賠付。
除富邦產公告婉拒重複投保外,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等業者,亦基於公司承保量能、風險胃納考量,進行核保綜合評估過程中,如已於該公司或同業投保防疫險,將會拒絕承保,部分業者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希望將尚未購買防疫險的民眾列為優先承保對象。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在給員工一封信提及,目前尚有約16萬張保單陸續核保出單中,會儘速完成作業,不會發生像其他業者想盡辦法找各種理由拒絕承保,至於明台產、中信產、泰安產、華南產則在研議中或尚未對外公告,南山產已全數核保完並無此問題。
防疫保單風波不斷,目前有包括富邦產、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兆豐產等七家業者陸續發布聲明,針對審核中防疫保單,如有重複投保將不予承保,部分業者是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
兆豐產昨(19)日公告,對於尚在核保審查作業中的要保案件,若經查詢在本公司或同業已投保有效的防疫商品,將予以婉拒承保,但經公司核保審核通過者,將會進行承保發單作業,再度引起民眾關切自身的權益。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兆豐產險目前核保政策是針對防疫保單採取限保一張,即僅會承擔一張防疫險,但並不包括疫苗險。由於該公司疫苗險僅承保接種後不良事件及喪葬費用補償二項給付,並未有突破性感染再確診,因此並不會將疫苗險納入防疫險的核保評估中,因為風險屬性不同。
富邦產則是在日前拋出重複投保者,將發送婉拒承保通知,引發民眾反彈聲浪,隨後緊急公告,強調二種情形保單依舊會生效,一、已完成簽發保單者;第二、已寄發續保通知書給保戶,並已收取保費者,保險契約即為成立,公司定會依保險契約執行保障與賠付。
除富邦產公告婉拒重複投保外,國泰產、和泰產、旺旺友聯產、新光產、第一產等業者,亦基於公司承保量能、風險胃納考量,進行核保綜合評估過程中,如已於該公司或同業投保防疫險,將會拒絕承保,部分業者以最多兩張為限,另有業者採第三張才視為重複投保,希望將尚未購買防疫險的民眾列為優先承保對象。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在給員工一封信提及,目前尚有約16萬張保單陸續核保出單中,會儘速完成作業,不會發生像其他業者想盡辦法找各種理由拒絕承保,至於明台產、中信產、泰安產、華南產則在研議中或尚未對外公告,南山產已全數核保完並無此問題。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