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安東京海上產物保險(未)公司新聞
防疫保單理賠持續攀高,累計理賠金額即將突破百億元,產險業增資壓力大增。中華信評近日接連對產、壽險公司出具報告,昨(14)日確認泰安產險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調整後均為「twAA」,評等展望為「穩定」,為近期受評的五家產、壽險中,唯一獲「穩定」評等的產險業。
防疫保單成為產險業的夢魘,泰安產險日前才宣布停售國內僅存的一張防疫保單,外界認為其多少面臨財務壓力,不過中華信評報告指出,泰安產險的評等展望為「穩定」,認為該公司財務面穩健,因而可吸收損失,並提供良好緩衝空間的資本水準與獲利能力。
中華信評近期一連發布五家產、壽險信用評等,除泰安產外,其餘展望皆為「負向」。三商美邦人壽,被中華信評以「資本水準轉弱」為由,調降三商美邦人壽長期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至 「twA」,展望「負向」。
中華信評認為,三商美邦人壽的資金結構與資本水準,有可能在市場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轉弱,以及未來一至二年間該公司在達到穩定的獲利並維持其業務地位方面將面臨挑戰,因此給予「負向」的評等展望。
中華信評早前有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和泰產險評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主因來自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傷及財務實力。
防疫保單成為產險業的夢魘,泰安產險日前才宣布停售國內僅存的一張防疫保單,外界認為其多少面臨財務壓力,不過中華信評報告指出,泰安產險的評等展望為「穩定」,認為該公司財務面穩健,因而可吸收損失,並提供良好緩衝空間的資本水準與獲利能力。
中華信評近期一連發布五家產、壽險信用評等,除泰安產外,其餘展望皆為「負向」。三商美邦人壽,被中華信評以「資本水準轉弱」為由,調降三商美邦人壽長期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至 「twA」,展望「負向」。
中華信評認為,三商美邦人壽的資金結構與資本水準,有可能在市場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轉弱,以及未來一至二年間該公司在達到穩定的獲利並維持其業務地位方面將面臨挑戰,因此給予「負向」的評等展望。
中華信評早前有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和泰產險評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主因來自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傷及財務實力。
國內疫情尚未見遏止之勢,確診人數居高不下,防疫保單理賠潮波波湧現,整體理賠金額已突破50億元,根據各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理賠金額來看,已有三家突破億元,其中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和泰產險則分別理賠4.4億元、2.75億元。
根據各產險最新統計,目前防疫保單的有效件數,富邦產險以131.1萬件占最多,緊追在後的是國泰產險也有87.9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有74.1萬件、和泰產險有61.7萬件。
至於突破10萬件有效保單的產險公司,包含中信產險有14萬件、泰安產險有12.8萬件、新光產險有10萬件,其餘明台產險有6.9萬件、南山產險有5萬件、華南產險2.8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萬件。
隨著防疫險理賠潮波波湧現,理賠金額也持續飆高,從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來看,今年截至6月6日為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達312.3萬件,保費收入27.92億元,而理賠件數來到15萬件,理賠金額同步攀高至54.78億元,已逼近保費收入的二倍之多。
另觀察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的理賠金額,目前已有三家業者突破億元,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理賠4.4億元及和泰產險理賠2.75億元,兆豐產險則逼近億元、來到9,299.6萬元。
市場預估6、7月進入防疫保單理賠高峰期,關注各產險公司RBC(資本適足率)及帳上流動性的問題。以2021年底產險公司RBC來看,12家銷售防疫保單的業者均符合標準達200%以上,普遍落在300%至600%之間,最接近門檻的是國泰產險284.43%,但在國泰金控全力支持下,國泰產險已於6月7日董事會通過100億元增資案,為強化資本提早進行準備。
其餘銷售防疫保單前五大業者,包括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險及中信產,其中已有四家展開討論增資相關計畫,更有二家則是設定增資指標,只要RBC低於250%,即會啟動增資。
除新光、南山產已完成核保外,另有十家產險公司加派人力、加快核保速度。
根據各產險最新統計,目前防疫保單的有效件數,富邦產險以131.1萬件占最多,緊追在後的是國泰產險也有87.9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有74.1萬件、和泰產險有61.7萬件。
至於突破10萬件有效保單的產險公司,包含中信產險有14萬件、泰安產險有12.8萬件、新光產險有10萬件,其餘明台產險有6.9萬件、南山產險有5萬件、華南產險2.8萬件、旺旺友聯產險1萬件。
隨著防疫險理賠潮波波湧現,理賠金額也持續飆高,從金管會保險局統計來看,今年截至6月6日為止,防疫保單承保件數達312.3萬件,保費收入27.92億元,而理賠件數來到15萬件,理賠金額同步攀高至54.78億元,已逼近保費收入的二倍之多。
另觀察產險公司揭露防疫險的理賠金額,目前已有三家業者突破億元,富邦產理賠金額達13.36億元最高,國泰產險理賠4.4億元及和泰產險理賠2.75億元,兆豐產險則逼近億元、來到9,299.6萬元。
市場預估6、7月進入防疫保單理賠高峰期,關注各產險公司RBC(資本適足率)及帳上流動性的問題。以2021年底產險公司RBC來看,12家銷售防疫保單的業者均符合標準達200%以上,普遍落在300%至600%之間,最接近門檻的是國泰產險284.43%,但在國泰金控全力支持下,國泰產險已於6月7日董事會通過100億元增資案,為強化資本提早進行準備。
其餘銷售防疫保單前五大業者,包括富邦產、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和泰產險、兆豐險及中信產,其中已有四家展開討論增資相關計畫,更有二家則是設定增資指標,只要RBC低於250%,即會啟動增資。
除新光、南山產已完成核保外,另有十家產險公司加派人力、加快核保速度。
中華信評以「資本強度轉差」為由,調降三商美邦人壽長期財務實 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至 「twA」,展望「負向」, 成為台灣市 場信評等級最差的保險業者。
這是近一星期以來,中華信評針對保險業連續祭出的評等調整行動 之一,稍早有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 「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和泰產險評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 主因來自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傷及財務實力。
中華信評分析師胡凱富指出,三商美邦人壽的股票投資出現鉅額投 資損失,加上低於預期的有效保單價值(value of in-force,VIF) 成長幅度,傷及資本強度,資本水準已從普通等級轉弱至「稍弱等級 」。在不考量未來可能的資本強化計畫的前提下,三商美邦人壽的資 本強度在未來兩年內恢復的可能性不高。
三商美邦人壽因配置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基金的曝險部位,自 2021年起出現鉅額投資損失,截至2021年底時的未實現損失金額約新 台幣70億元,且該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處置部分ETF投資後,另有新 台幣33億元的已實現淨損。預估要在2022年產生正數淨利的可能性「 較低」。
中華信評認為,三商美邦人壽的的評等展望轉為「負向」,已預告 該公司資金結構與資本水準有,可能在市場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 轉弱,未來一至二年間要達到穩定的獲利、並維持業務地位,都會是 大挑戰。
這是近一星期以來,中華信評針對保險業連續祭出的評等調整行動 之一,稍早有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 「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和泰產險評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 主因來自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傷及財務實力。
中華信評分析師胡凱富指出,三商美邦人壽的股票投資出現鉅額投 資損失,加上低於預期的有效保單價值(value of in-force,VIF) 成長幅度,傷及資本強度,資本水準已從普通等級轉弱至「稍弱等級 」。在不考量未來可能的資本強化計畫的前提下,三商美邦人壽的資 本強度在未來兩年內恢復的可能性不高。
三商美邦人壽因配置元大台灣50單日反向1倍基金的曝險部位,自 2021年起出現鉅額投資損失,截至2021年底時的未實現損失金額約新 台幣70億元,且該公司在2022年第一季處置部分ETF投資後,另有新 台幣33億元的已實現淨損。預估要在2022年產生正數淨利的可能性「 較低」。
中華信評認為,三商美邦人壽的的評等展望轉為「負向」,已預告 該公司資金結構與資本水準有,可能在市場持續波動的情況下進一步 轉弱,未來一至二年間要達到穩定的獲利、並維持業務地位,都會是 大挑戰。
中華信評針對部分產險公司作出警示,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 兆豐產險等三家同時被置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其中和泰產險評 等還被調降一級至「twAA-」,主因均是防疫保單相關理賠造成資本 水準削弱。
但中華信評認為,相關公司為支應保單理賠給付,應會採取行動以 維持充足的流動性,又如兆豐產險為兆豐金控集團中的重要策略性子 公司,因此兆豐金控的潛在支持,可望部分抵銷資本水準下滑對該公 司整體信用結構造成的負面影響,若有需要兆豐金控應為兆豐產險進 行增資。
其中和泰產險是第一家因防疫保單事件導致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與 財務實力評等被調降一級,中華信評分析師藍于涵指出,中華信評先 前評估和泰產險的資本水準「非常強」等級,經過目前與未來的防疫 保單相關理賠,將使公司資本水準下滑到「強」的等級。
中華信評認為,防疫保單理賠已對和泰產險的資本水準產生「重大 不利影響」,進而使得整體信用結構下降一個評等級距。中華信評預 估,在和泰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總額可能高達新台幣40億元情境下, 將導致該公司的總調整後資本大幅降低。
至於上述三家同時列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中華信評表示,因 為確診人數可能將居高不下,防疫保單理賠也尚未到高峰,未來幾季 三家公司維持整體信用品質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一旦發生 驟增的防疫險理賠案件,可能會對三家公司的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
但中華信評認為,相關公司為支應保單理賠給付,應會採取行動以 維持充足的流動性,又如兆豐產險為兆豐金控集團中的重要策略性子 公司,因此兆豐金控的潛在支持,可望部分抵銷資本水準下滑對該公 司整體信用結構造成的負面影響,若有需要兆豐金控應為兆豐產險進 行增資。
其中和泰產險是第一家因防疫保單事件導致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與 財務實力評等被調降一級,中華信評分析師藍于涵指出,中華信評先 前評估和泰產險的資本水準「非常強」等級,經過目前與未來的防疫 保單相關理賠,將使公司資本水準下滑到「強」的等級。
中華信評認為,防疫保單理賠已對和泰產險的資本水準產生「重大 不利影響」,進而使得整體信用結構下降一個評等級距。中華信評預 估,在和泰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總額可能高達新台幣40億元情境下, 將導致該公司的總調整後資本大幅降低。
至於上述三家同時列入「信用觀察負向」名單,中華信評表示,因 為確診人數可能將居高不下,防疫保單理賠也尚未到高峰,未來幾季 三家公司維持整體信用品質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一旦發生 驟增的防疫險理賠案件,可能會對三家公司的流動性產生負面影響。
產險業支持綠能,除力推綠色保單,部分產險更實際投資綠能產業 發展,以新安東京產業為例,即實際投資綠能產業發展,並在2021年 產出再生能源電力1,066萬度,相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約5,352噸二 氧化碳。
富邦產險和國泰產險同樣將綠色環保概念融入商品設計,推動綠色 保險,據了解,富邦產險承保了國內1/4太陽能光電、1/2陸上風力發 電、以及參與每一個離岸風場,可說是全台最大的綠能保險業者。
富邦產險也在今年3月同時取得環保署碳標籤以及減碳標籤,此外 ,富邦產險是台灣首家取得全球風力組織GWO基本安全訓練證照,目 前已累積取得六張證照,為台灣最多證照的保險公司。
國泰產險則是第一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及減碳標籤雙認證的保險業 者。
南山產物2020年即將所有電子保單導入「PAS 2060碳中和實施標準 」,推動電子保單生命周期間的各項減碳措施,南山產險表示,若無 法再減量之碳排放量,再購買台灣彰濱再生能源風力發電所產生的碳 權,進行碳抵換,並經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Taiwan)第三方查證 ,確定南山產物的所有電子保單達成碳中和。
除了投資電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積極辦理綠色保險相關業務如 首創共享汽車加碼險、短期租借車保險、承保電動自行車綜合保險、 太陽能設備廠之電子設備安裝工程保險及商業火險。
新安東京產險近期獲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ISO14064-1驗證,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該公司積極結合綠色數位保險科技,應用於 各項保險服務,統計近一年省紙約3,739萬張,減碳774噸二氧化碳。
富邦產險和國泰產險同樣將綠色環保概念融入商品設計,推動綠色 保險,據了解,富邦產險承保了國內1/4太陽能光電、1/2陸上風力發 電、以及參與每一個離岸風場,可說是全台最大的綠能保險業者。
富邦產險也在今年3月同時取得環保署碳標籤以及減碳標籤,此外 ,富邦產險是台灣首家取得全球風力組織GWO基本安全訓練證照,目 前已累積取得六張證照,為台灣最多證照的保險公司。
國泰產險則是第一家取得環保署碳標籤及減碳標籤雙認證的保險業 者。
南山產物2020年即將所有電子保單導入「PAS 2060碳中和實施標準 」,推動電子保單生命周期間的各項減碳措施,南山產險表示,若無 法再減量之碳排放量,再購買台灣彰濱再生能源風力發電所產生的碳 權,進行碳抵換,並經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Taiwan)第三方查證 ,確定南山產物的所有電子保單達成碳中和。
除了投資電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積極辦理綠色保險相關業務如 首創共享汽車加碼險、短期租借車保險、承保電動自行車綜合保險、 太陽能設備廠之電子設備安裝工程保險及商業火險。
新安東京產險近期獲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ISO14064-1驗證,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該公司積極結合綠色數位保險科技,應用於 各項保險服務,統計近一年省紙約3,739萬張,減碳774噸二氧化碳。
愈來愈多國家開放邊境管制,產險業卻膽戰心驚。國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近日公告暫停受理海外旅平險「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投保服務,和泰產險目前也將此類商品下架調整中,至於旺旺友聯則是在5月初已下架。
據了解,國泰產險前日發文給保經代通路,公告因應各國防疫政策持續調整,並考量公司風險承擔等因素,自今(10)日下午5點30分起,停止受理「海外突發疾病」相關商品。
至於影響商品範圍則有四種,包括旅行平安保險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項目、旅行泡泡綜合保險、個人保險「保倍金安心專案」,以及個人保險「海外遊學打工專案」,其中紙本要保書從今日下午5時30分起停止受理作業,而尚未有保需求或洽談中業務者,則須在期限內完成受理作業,預期將無法受理。
另針對個人保險到期日為今年8月31日(含)前已製發的續保通知,可依保單所列方案內容續保,不受影響;如斷保或重新出單則不適用續保件。
外傳和泰產險昨日通知保經代通路,即日起停賣海外疾病與旅遊不便險,在費率重新調整前,以銷售傷害險的旅平險為主,和泰產險對此表示,目前商品下架調整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亦在官網公告,自昨日起暫停「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旺旺友聯則是在5月初已下架旅平險附加「突發疾病醫療保險」。
據了解,國泰產險前日發文給保經代通路,公告因應各國防疫政策持續調整,並考量公司風險承擔等因素,自今(10)日下午5點30分起,停止受理「海外突發疾病」相關商品。
至於影響商品範圍則有四種,包括旅行平安保險的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項目、旅行泡泡綜合保險、個人保險「保倍金安心專案」,以及個人保險「海外遊學打工專案」,其中紙本要保書從今日下午5時30分起停止受理作業,而尚未有保需求或洽談中業務者,則須在期限內完成受理作業,預期將無法受理。
另針對個人保險到期日為今年8月31日(含)前已製發的續保通知,可依保單所列方案內容續保,不受影響;如斷保或重新出單則不適用續保件。
外傳和泰產險昨日通知保經代通路,即日起停賣海外疾病與旅遊不便險,在費率重新調整前,以銷售傷害險的旅平險為主,和泰產險對此表示,目前商品下架調整中。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亦在官網公告,自昨日起暫停「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險」;旺旺友聯則是在5月初已下架旅平險附加「突發疾病醫療保險」。
國內疫情今年4月中旬竄燒,民眾搶買防疫保單,使得各產險公司核保塞車,成為「在途保單」。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上周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不過新光產、南山產已核保完成,其他公司則加派人力趕工,預計6月底前將所有核保中的案件全數消化完畢。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到上周為止,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但目前有二家產險公司已完成核保,金管會將會隨時注意各產險公司的核保狀況。
以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來看,截至6月6日,富邦產險在途件數為63.8萬件,預計6月底前核保完成,和泰產險的在途保單還有18萬件;國泰產險、明台產險、中信產險則到5月底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分別有1.8萬、3.8萬、28.9萬件。
至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截至6月3日的防疫險在途保單有11.2萬件;泰安產險則到6月8日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共1,723件。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林志憲表示,到上周為止,還有100多萬張防疫保單待核保,但目前有二家產險公司已完成核保,金管會將會隨時注意各產險公司的核保狀況。
以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來看,截至6月6日,富邦產險在途件數為63.8萬件,預計6月底前核保完成,和泰產險的在途保單還有18萬件;國泰產險、明台產險、中信產險則到5月底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分別有1.8萬、3.8萬、28.9萬件。
至於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截至6月3日的防疫險在途保單有11.2萬件;泰安產險則到6月8日為止,防疫險在途保單共1,723件。
據兆豐產最新公告,核保防疫險時,將不會檢核客戶是否投保其他同業的同類商品,換言之,兆豐產將允許防疫險重複投保,一人買多張防疫險將不再遭拒。
目前和泰產、新安東京、明台產、中信產,兆豐產等五家,都已向保險局承諾,無論客戶是否有重複投保,將一律核保;其中除明台產表明,投保家數(自己與同業合計)限三張外,其他都是自家限投保一張、其他同業則不限。
金管會官員解釋,這些業者過去曾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公文、或商品說明書、或是保戶投保問答集等,對外「承諾」可一人投保多張,基於金融業誠信原則,當然就需依諾履行。
據金管會掌握,兆豐產核保防疫險,將允許民眾在兆豐產投保一張防疫險,其他同業則不限張數;而兆豐產這張防疫險,將排除疫苗險、且團保也須跟個人分開。
例如民眾在其他家買了二張防疫險,可在兆豐產再投保一張;或是公司幫員工投保了兆豐產防疫險(屬團險),民眾依舊可在兆豐產再買一張;或是本來在兆豐產買了疫苗險,依舊可以再買一張防疫險,這三種狀況都被允許。
兆豐產曾在5月18日公告,對防疫險核保,若經查詢在兆豐產或是同業已投保有效防疫商品,兆豐產都婉拒承保;隨後又傳出,兆豐產是針對今年投保者,才列入婉拒投保考量,如今最新發展,則是不限時間再放寬。
目前和泰產、新安東京、明台產、中信產,兆豐產等五家,都已向保險局承諾,無論客戶是否有重複投保,將一律核保;其中除明台產表明,投保家數(自己與同業合計)限三張外,其他都是自家限投保一張、其他同業則不限。
金管會官員解釋,這些業者過去曾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公文、或商品說明書、或是保戶投保問答集等,對外「承諾」可一人投保多張,基於金融業誠信原則,當然就需依諾履行。
據金管會掌握,兆豐產核保防疫險,將允許民眾在兆豐產投保一張防疫險,其他同業則不限張數;而兆豐產這張防疫險,將排除疫苗險、且團保也須跟個人分開。
例如民眾在其他家買了二張防疫險,可在兆豐產再投保一張;或是公司幫員工投保了兆豐產防疫險(屬團險),民眾依舊可在兆豐產再買一張;或是本來在兆豐產買了疫苗險,依舊可以再買一張防疫險,這三種狀況都被允許。
兆豐產曾在5月18日公告,對防疫險核保,若經查詢在兆豐產或是同業已投保有效防疫商品,兆豐產都婉拒承保;隨後又傳出,兆豐產是針對今年投保者,才列入婉拒投保考量,如今最新發展,則是不限時間再放寬。
由於國內新冠肺炎感染率升溫、受累防疫險理賠,昨(8)日包括新安東京海上、兆豐產險、和泰產險等三家產險業者,評等皆被中華信評置入「信用觀察負向」狀態,其中和泰產更因資本水準下滑,長期信用評等與財務實力評等由「twAA」調降至「twAA-」。
中華信評指出,和泰產險目前與未來的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將使該公司的資本水準有所下滑,且下滑幅度至少將從非常強等級評估結果降至強等級,中華信評預估,在和泰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總額可能高達40億元情境下,將導致總調整後資本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新安東京海上「twAAA」的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置入信用觀察負向狀態。中華信評認為,未來幾季新安東京海上維持整體信用品質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更點出防疫保單相關的理賠損失,將導致新安東京海上總調整後資本大幅下滑。
兆豐產險部分,中華信評則認為,其資本水準可能因其防疫險保單的大額理賠金額而大幅下滑,以兆豐產險的既有保單以及核保中的保單來看,該公司防疫保單相關的理賠損失總額,可能高達數十億元,將使兆豐產險總調整後資本水準下滑。
中華信評指出,和泰產險目前與未來的防疫保單相關理賠,將使該公司的資本水準有所下滑,且下滑幅度至少將從非常強等級評估結果降至強等級,中華信評預估,在和泰產險的防疫保單理賠總額可能高達40億元情境下,將導致總調整後資本大幅降低。
另一方面,新安東京海上「twAAA」的財務實力評等與發行體信用評等,置入信用觀察負向狀態。中華信評認為,未來幾季新安東京海上維持整體信用品質的能力,存在高度不確定性,更點出防疫保單相關的理賠損失,將導致新安東京海上總調整後資本大幅下滑。
兆豐產險部分,中華信評則認為,其資本水準可能因其防疫險保單的大額理賠金額而大幅下滑,以兆豐產險的既有保單以及核保中的保單來看,該公司防疫保單相關的理賠損失總額,可能高達數十億元,將使兆豐產險總調整後資本水準下滑。
國泰產現增百億 為解決防疫保單理賠缺口,金額為產險史上最大;另有5家也將跟進
國泰金控7日公告,將對國泰產險注資100億元,這不但是產險業中 第一家獲得母公司挹注,解決防疫保單理賠資金缺口的產險公司,更 是史上產險最大額度的增資金額,預估6月底之前即可完成。
除了國泰產確定增資,防疫保單理賠金額較大的產險公司也將陸續 啟動增資案。12家有推出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中,銷售前六大分別是 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明台產、中信產及兆豐產, 其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包括有兩家產險表示資本 適足率(RBC)低於250%時就會啟動增資,以因應理賠需求。
國泰產險為了提供保戶更全面及安心的保障,履行保單的契約責任 ,7日公告該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普通股,私募價格擬 訂每股50元,預計私募金額為台幣100億元。國泰產同時公告修訂公 司章程,將資本額從30.57億元提高至50.57億元。
現增新股 國泰金全認購
國泰金控董事會也在7日通過擬全數認購國泰產險私募現金增資發 行的新股,私募股數為2億股,由於國泰金控持有國泰產險100%股權 ,為國泰產險唯一股東,將以母公司資金挹注國泰產100億元,用以 強化國泰產險資本結構,確保對全體保戶的承諾。
國泰產險防疫保單截至5月底有效件數約85萬件,今年截至5月底已 賠付金額為4.4億元,為提前因應保戶理賠需求,持續依照衛服部公 告的確診人數變化,動態模擬試算理賠金額,作為提列賠款準備依據 。
由於疫情仍持續變化,國泰金控表示,該集團信守對保戶的承諾, 啟動增資計劃,提前做好因應準備,以信守對保戶承諾,保障全體保 戶的權益。
至於該私募價格訂定的依據及合理性,國泰產險表示,私募價格之 訂定以不低於該公司每股淨值為基礎,參酌母公司國泰金控普通股股 價淨值比,並以不低於八成的折價成數,作為價格訂定參考依據。
國泰產險2022年第一季底每股淨值為47.67元,該案私募現金增資 案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即可進行。至於此次私募新股之權利義務,除依 法私募股票限制轉讓之外,其餘與已發行之普通股相同。
國泰金控7日公告,將對國泰產險注資100億元,這不但是產險業中 第一家獲得母公司挹注,解決防疫保單理賠資金缺口的產險公司,更 是史上產險最大額度的增資金額,預估6月底之前即可完成。
除了國泰產確定增資,防疫保單理賠金額較大的產險公司也將陸續 啟動增資案。12家有推出防疫保單的產險公司中,銷售前六大分別是 富邦產、國泰世紀產、新安東京海上產、明台產、中信產及兆豐產, 其中有五家已在討論增資或訂定增資指標,包括有兩家產險表示資本 適足率(RBC)低於250%時就會啟動增資,以因應理賠需求。
國泰產險為了提供保戶更全面及安心的保障,履行保單的契約責任 ,7日公告該公司董事會決議辦理私募現金增資普通股,私募價格擬 訂每股50元,預計私募金額為台幣100億元。國泰產同時公告修訂公 司章程,將資本額從30.57億元提高至50.57億元。
現增新股 國泰金全認購
國泰金控董事會也在7日通過擬全數認購國泰產險私募現金增資發 行的新股,私募股數為2億股,由於國泰金控持有國泰產險100%股權 ,為國泰產險唯一股東,將以母公司資金挹注國泰產100億元,用以 強化國泰產險資本結構,確保對全體保戶的承諾。
國泰產險防疫保單截至5月底有效件數約85萬件,今年截至5月底已 賠付金額為4.4億元,為提前因應保戶理賠需求,持續依照衛服部公 告的確診人數變化,動態模擬試算理賠金額,作為提列賠款準備依據 。
由於疫情仍持續變化,國泰金控表示,該集團信守對保戶的承諾, 啟動增資計劃,提前做好因應準備,以信守對保戶承諾,保障全體保 戶的權益。
至於該私募價格訂定的依據及合理性,國泰產險表示,私募價格之 訂定以不低於該公司每股淨值為基礎,參酌母公司國泰金控普通股股 價淨值比,並以不低於八成的折價成數,作為價格訂定參考依據。
國泰產險2022年第一季底每股淨值為47.67元,該案私募現金增資 案於主管機關核准後即可進行。至於此次私募新股之權利義務,除依 法私募股票限制轉讓之外,其餘與已發行之普通股相同。
因應防疫險理賠壓力,國泰金控昨(7)日公告,其與子公司國泰世紀產險昨日雙雙舉行董事會,通過由國泰金以每股50元,私募現增國泰產普通股2億股,金額100億元,為首家公告以現增因應防疫險財務壓力的公司。
國泰金主管表示,國泰金、國泰產險將分別向金管會銀行局、保險局提出增資申請,整個程序預計6月底完成。此舉除配合半年報揭露,讓產險子公司有足夠的資本適足率水準,另也宣示國泰金將當國泰產強有力後盾,透過預留相當足夠資本空間方式,讓全體保戶安心,國泰金一定會保障保戶權益。
國泰金主管說,國泰產5月底防疫保單有效件數85萬件,今年前五月已賠付4.4億元。增資百億是按照衛福部每天公告的確診累計人數動態模擬試算得出,屬於預備糧草的動作。
一家也是賣了很多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高層昨說,國泰產搶先增資,預估與其RBC(資本適足率)不到300%有關,其餘產險同業包括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也是賣了不少防疫險,也有財務壓力,但因這些公司RBC都在300%以上,有的還超過600%,RBC每半年才公告一次、最近的6月底這次還很安全,因而都不急著在6月底前辦理增資。
大型產險公司高階主管昨日透露,雖然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先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根據當時疫情嚴峻的悲觀情境,模擬整體產險業防疫險理賠金額會超過400億元,不過根據產險業者最新交換情報,整體產險業今年5月底防疫險有效件數約296萬件,待審核案件約100萬件,兩者合計近400萬件,以發生率15%∼20%、每件賠款4萬元估算,整體損失金額在240億∼320億元。
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防疫險主力公司,都有增資、動用特別準備金,甚至不動產重估的方案,要來拚淨值;產險公會最近也會向金管會保險局提交動用特別準備金的建議方案,產險業者都有準備,只要疫情不惡化,風波可望安度。
國泰金主管表示,國泰金、國泰產險將分別向金管會銀行局、保險局提出增資申請,整個程序預計6月底完成。此舉除配合半年報揭露,讓產險子公司有足夠的資本適足率水準,另也宣示國泰金將當國泰產強有力後盾,透過預留相當足夠資本空間方式,讓全體保戶安心,國泰金一定會保障保戶權益。
國泰金主管說,國泰產5月底防疫保單有效件數85萬件,今年前五月已賠付4.4億元。增資百億是按照衛福部每天公告的確診累計人數動態模擬試算得出,屬於預備糧草的動作。
一家也是賣了很多防疫險的產險公司高層昨說,國泰產搶先增資,預估與其RBC(資本適足率)不到300%有關,其餘產險同業包括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也是賣了不少防疫險,也有財務壓力,但因這些公司RBC都在300%以上,有的還超過600%,RBC每半年才公告一次、最近的6月底這次還很安全,因而都不急著在6月底前辦理增資。
大型產險公司高階主管昨日透露,雖然金管會主委黃天牧先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根據當時疫情嚴峻的悲觀情境,模擬整體產險業防疫險理賠金額會超過400億元,不過根據產險業者最新交換情報,整體產險業今年5月底防疫險有效件數約296萬件,待審核案件約100萬件,兩者合計近400萬件,以發生率15%∼20%、每件賠款4萬元估算,整體損失金額在240億∼320億元。
富邦、新安東京海上、和泰、兆豐、中國信託等防疫險主力公司,都有增資、動用特別準備金,甚至不動產重估的方案,要來拚淨值;產險公會最近也會向金管會保險局提交動用特別準備金的建議方案,產險業者都有準備,只要疫情不惡化,風波可望安度。
5月底前理賠金額就已破40億元,防疫險保單慘賠的下場已確定, 本土確診人數在突破200萬人後,仍在持續增加中,目前確定主要承 保的產險公司6月應已來不及增資,半年報相關指標可能不好看,最 快第三季就會陸續增資,估計單家增資金額都是以數十億元起跳。
同時,對於「複保險」核保問題,即保戶已投保其他家產險公司防 疫險的核保中保單,金管會要求各產險公司1日回報核保態度,初步 了解,如和泰產險、中信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都已向保險局表示, 無論是否有複投保情況,一律都核保。
兆豐產則是表示,會考慮保戶在今年4到7月疫情期間是否有足夠保 障,所以已投保其他家防疫險的保單生效日,若是落在2022年1月1日 之後者,才會列入核保考量婉拒投保,在此之前的,就不列入考慮。
兆豐產表示,若在核保期間,被保險人已出險,即已發生隔離或確 診,就不再主張「重複投保」,將承保此保單並接受客戶申請理賠。
富邦產險則強調,在今年4月20日已收到續保通知、且已收保費者 ,確認保單成立,對於仍在核保中的保單,則於風險承受度考量,希 望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相關保障的民眾,即核保中案件,仍是會 以是否完全沒有其他家防疫險保單為優先,若已有富邦產或其他保險 公司有效保單者,將婉拒投保。
國泰世紀產險亦回覆,會依公司核保政策,對客戶需求及公司承保 能量綜合考量,儘速審查。亦即也是要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防疫 險保障的民眾。
保險局強調,若產險公司先前已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的公文或商 品說明書、保戶投保問答集等,說明若有投保其他保險公司防疫險, 依舊受理投保者,就要「信守承諾」,且要對保戶一視同仁,即不能 現在才說重複投保不予承保。
同時,對於「複保險」核保問題,即保戶已投保其他家產險公司防 疫險的核保中保單,金管會要求各產險公司1日回報核保態度,初步 了解,如和泰產險、中信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都已向保險局表示, 無論是否有複投保情況,一律都核保。
兆豐產則是表示,會考慮保戶在今年4到7月疫情期間是否有足夠保 障,所以已投保其他家防疫險的保單生效日,若是落在2022年1月1日 之後者,才會列入核保考量婉拒投保,在此之前的,就不列入考慮。
兆豐產表示,若在核保期間,被保險人已出險,即已發生隔離或確 診,就不再主張「重複投保」,將承保此保單並接受客戶申請理賠。
富邦產險則強調,在今年4月20日已收到續保通知、且已收保費者 ,確認保單成立,對於仍在核保中的保單,則於風險承受度考量,希 望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相關保障的民眾,即核保中案件,仍是會 以是否完全沒有其他家防疫險保單為優先,若已有富邦產或其他保險 公司有效保單者,將婉拒投保。
國泰世紀產險亦回覆,會依公司核保政策,對客戶需求及公司承保 能量綜合考量,儘速審查。亦即也是要將承保能量,留給尚沒有防疫 險保障的民眾。
保險局強調,若產險公司先前已在官網上、給行銷通路的公文或商 品說明書、保戶投保問答集等,說明若有投保其他保險公司防疫險, 依舊受理投保者,就要「信守承諾」,且要對保戶一視同仁,即不能 現在才說重複投保不予承保。
各國陸續開放邊境與病毒共存,台灣正與各部會研議鬆綁邊境防疫政策,不少人摩拳擦掌著手規劃出國行程,產險業者認為,疫情前海外旅遊市場熱絡,國人保險意識提升,未來邊境解除後旅平險、旅遊不便險市場將逐步回溫,預計國外旅平險投保量應會出現在今年第4季中後期。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近年隨著國人海外旅遊風氣的盛行,加上網路投保的便利性,民眾普遍對海外旅遊有投保旅遊不便險、旅平險的意識,儘管現階段國際航空票價已大幅墊高、海外疫情持續,仍無損部分民眾待邊界解除後積極規劃海外旅遊的意願,預期旅平險、旅遊不便險市場將逐步回溫。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近年隨著國人海外旅遊風氣的盛行,加上網路投保的便利性,民眾普遍對海外旅遊有投保旅遊不便險、旅平險的意識,儘管現階段國際航空票價已大幅墊高、海外疫情持續,仍無損部分民眾待邊界解除後積極規劃海外旅遊的意願,預期旅平險、旅遊不便險市場將逐步回溫。
端午連假過後,緊接著就是暑假旅遊旺季,不過旅行中難免會遇上突發情形,遭受意外傷害事故,產險業者列出常見的三種出遊狀況,民眾若在出發前有投保旅平險,即能花少少的錢獲得保障,以轉嫁突如其來的風險。
出遊常見狀況一為自駕開車發生事故,新安東京產建議,若是選擇租車出遊族可加選國內租車旅遊保險,不管是車對車碰撞造成車體損失,或對方人、車損傷皆有保障。
出遊常見狀況二為踩空跌倒受傷等突發狀況,泰安產表示,旅途中可能會因為意外事故等因素而造成傷害或死亡,這時若有投保旅平險,就能獲得理賠來支付醫療費用或者將身故金留給家人。
中信產表示,旅行期間常發生的意外傷害,以交通意外及不小心滑倒、絆倒或騎機摔倒等個人因素占多數,另外突發疾病類型,則以水土不服導致的腸胃疾病為主,民眾應針對自身需求選擇附加項目。
出遊常見狀況三為離島航班延誤或班機取消,明台產舉例,金門在3至5月是霧季,容易發生霧鎖金門的情況,再加上6至9月的颱風季也可能讓船班停駛,或是國內班機也會發生機械故障等情形,都會造成行程延誤。
新安東京指出,離島旅遊搭乘國內航班飛機,可能會碰上航班延誤或取消等狀況,別忘加保旅遊不便險,若大眾運輸工具延誤四小時以上,則可申請定額給付,以填補突發狀況的額外支出。
出遊常見狀況一為自駕開車發生事故,新安東京產建議,若是選擇租車出遊族可加選國內租車旅遊保險,不管是車對車碰撞造成車體損失,或對方人、車損傷皆有保障。
出遊常見狀況二為踩空跌倒受傷等突發狀況,泰安產表示,旅途中可能會因為意外事故等因素而造成傷害或死亡,這時若有投保旅平險,就能獲得理賠來支付醫療費用或者將身故金留給家人。
中信產表示,旅行期間常發生的意外傷害,以交通意外及不小心滑倒、絆倒或騎機摔倒等個人因素占多數,另外突發疾病類型,則以水土不服導致的腸胃疾病為主,民眾應針對自身需求選擇附加項目。
出遊常見狀況三為離島航班延誤或班機取消,明台產舉例,金門在3至5月是霧季,容易發生霧鎖金門的情況,再加上6至9月的颱風季也可能讓船班停駛,或是國內班機也會發生機械故障等情形,都會造成行程延誤。
新安東京指出,離島旅遊搭乘國內航班飛機,可能會碰上航班延誤或取消等狀況,別忘加保旅遊不便險,若大眾運輸工具延誤四小時以上,則可申請定額給付,以填補突發狀況的額外支出。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為滿足民眾轉嫁防疫相關風險推出「防疫隔離險」(法定傳染病綜合保險)商品,近期受Omicron疫情南北延燒影響,該公司針對其中「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保險金」所衍生的「陪同隔離」理賠爭議,原依據保單契約條款認定,被保險人應符合「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中須為法定傳染病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惟因被保險人認知不同致產生理賠爭議;針對此爭議主管機關已定調,為緩解醫療量能並支持防疫政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決議,將所謂「陪同隔離」之理賠申請會予以「從寬認定」。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即日起只要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所開立隔離單即可申請「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保險金」,而原先對於「陪同隔離」已發出照會單或在途的理賠案件,將會從寬盡速審核後撥款賠付,理賠作業程序中若有造成客戶諸多不便,也特此致上歉意。
近期疫情爆發以來,單日受理「防疫隔離險」理賠申請高達3、4千件,累計已受理約3萬件「防疫隔離險」理賠案件,其中已完成賠付約1.1萬件,另1.9萬件(包含所謂「陪同隔離」約2,000件),由於短期內湧入大量理賠申請,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發言人表示,為忠實守護每位保戶的託付,公司已加派人力並改善作業流程,務求盡速完成賠付作業。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即日起只要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所開立隔離單即可申請「法定傳染病隔離費用保險金」,而原先對於「陪同隔離」已發出照會單或在途的理賠案件,將會從寬盡速審核後撥款賠付,理賠作業程序中若有造成客戶諸多不便,也特此致上歉意。
近期疫情爆發以來,單日受理「防疫隔離險」理賠申請高達3、4千件,累計已受理約3萬件「防疫隔離險」理賠案件,其中已完成賠付約1.1萬件,另1.9萬件(包含所謂「陪同隔離」約2,000件),由於短期內湧入大量理賠申請,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發言人表示,為忠實守護每位保戶的託付,公司已加派人力並改善作業流程,務求盡速完成賠付作業。
產險公會24日公布防疫保單「理賠指引」,其中針對「陪同居隔」 是否理賠,產險公會指引指出,只要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 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申請資格 。
產險公會表示,鑑於國內疫情變化急遽,為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隨時更新各項防疫措施,不斷新增各類實務態樣,滾動式檢討修正。 目前針對通案性質問題已作成例示建議,但因保單契約條款各異,對 於未作成通案建議,即依各公司保險契約精神、公平待客原則,由各 產險公司妥善處理。
其中「通案」部分,包括「隔離補償」方面,只要取得居家隔離書 ,即符合申請資格;至於確診者,只要經過醫師診斷確定罹患保單條 款約定法定傳染病,就可依保單約定定額給付關懷保險金。
針對「陪同居隔」,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4日決定理賠,旺旺友聯、 泰安產、明台產及富邦產也都表示,若投保人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48條開立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 申請資格。
但也有產險表示,「陪同居隔」去年已經金融評議中心評議作出「 不理賠」的決議,現在又變成「陪同居隔」都可理賠,讓業者無所適 從,由於目前還有「陪同居隔」是否理賠的爭議案仍在金融評議中心 審議中,將等待評議中心裁決及理由出爐,再最後確認。
至於確診者的密集接觸者如已接種完三劑,若保戶提供「3+4」天 的隔離通知書且有隔離事實,則確定被認定為符合隔離保險金給付條 件。
產險公會表示,鑑於國內疫情變化急遽,為因應中央疫情指揮中心 隨時更新各項防疫措施,不斷新增各類實務態樣,滾動式檢討修正。 目前針對通案性質問題已作成例示建議,但因保單契約條款各異,對 於未作成通案建議,即依各公司保險契約精神、公平待客原則,由各 產險公司妥善處理。
其中「通案」部分,包括「隔離補償」方面,只要取得居家隔離書 ,即符合申請資格;至於確診者,只要經過醫師診斷確定罹患保單條 款約定法定傳染病,就可依保單約定定額給付關懷保險金。
針對「陪同居隔」,新安東京海上產險24日決定理賠,旺旺友聯、 泰安產、明台產及富邦產也都表示,若投保人取得依傳染病防治法第 48條開立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個案接觸者居家隔離書」,即符合 申請資格。
但也有產險表示,「陪同居隔」去年已經金融評議中心評議作出「 不理賠」的決議,現在又變成「陪同居隔」都可理賠,讓業者無所適 從,由於目前還有「陪同居隔」是否理賠的爭議案仍在金融評議中心 審議中,將等待評議中心裁決及理由出爐,再最後確認。
至於確診者的密集接觸者如已接種完三劑,若保戶提供「3+4」天 的隔離通知書且有隔離事實,則確定被認定為符合隔離保險金給付條 件。
產險防疫保單恐賠超過一個股本。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3日首度透露 ,依據內部假設,產險防疫保單理賠金額高過411億元,但因疫情及 保單數每天都在變動,實際理賠金額仍無法確定,黃天牧坦言:「防 疫保單的確讓產險業付出很高的代價」。整體產險業股本約392億元 ,一張防疫險恐讓產險賠掉不只一個股本。
不過,黃天牧強調,產險業仍是有韌性,幾家公司的大股東已提出 增資想法,金管會除了關心保戶的保單,也要關心產業的發展,目前 的確有幾家公司出現增資壓力;但對於立委追問會不會有公司因此倒 閉,黃天牧則回應:「有增資就不會」,亦即防疫險理賠的確讓部分 公司面臨危急存亡。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防疫險有效契約630萬張,且有100多萬張在核 保中,去年到今年初的保單都有安排再保,但之後就沒有什麼再保。 代表產險公司對3∼4千億元以上的總保額,幾乎大部分自留、自行承 擔風險。
立委賴士葆23日在財委會質詢時表示,若以防疫險有效保單760萬 張估算,每張平均理賠3.6萬元,以損失率15%估計,理賠金額約41 1億元。黃天牧則回答,此數字仍在動態變動,且要看不同假設條件 ,金管會算出的總曝險金額「當然比這個(411億元)多」。目前如 中信金控表示已評估台灣人壽增資子公司中信產險;富邦金控及國泰 金控都已承諾若產險子公司需要增資,金控將全力支持;財政部承諾 會支持兆豐金旗下的兆豐產。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亦給全體員工一封信,透露已向董 事會和集團會議報告防疫保單,中日大股東皆勉勵新安東京海上產險 要勇於承擔,若需要,新安東京海上產的中日大股東應會力挺增資。
黃天牧表示,若理賠金額過高,甚至侵蝕產險公司淨值,就必須增 資,現在的確有幾家公司有增資壓力。黃天牧也首次表示,防疫保單 的確讓產險業付出很高的代價,金管會除了關心保戶的保單是否依約 理賠,也要關心產業發展。
不過,黃天牧強調,產險業仍是有韌性,幾家公司的大股東已提出 增資想法,金管會除了關心保戶的保單,也要關心產業的發展,目前 的確有幾家公司出現增資壓力;但對於立委追問會不會有公司因此倒 閉,黃天牧則回應:「有增資就不會」,亦即防疫險理賠的確讓部分 公司面臨危急存亡。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防疫險有效契約630萬張,且有100多萬張在核 保中,去年到今年初的保單都有安排再保,但之後就沒有什麼再保。 代表產險公司對3∼4千億元以上的總保額,幾乎大部分自留、自行承 擔風險。
立委賴士葆23日在財委會質詢時表示,若以防疫險有效保單760萬 張估算,每張平均理賠3.6萬元,以損失率15%估計,理賠金額約41 1億元。黃天牧則回答,此數字仍在動態變動,且要看不同假設條件 ,金管會算出的總曝險金額「當然比這個(411億元)多」。目前如 中信金控表示已評估台灣人壽增資子公司中信產險;富邦金控及國泰 金控都已承諾若產險子公司需要增資,金控將全力支持;財政部承諾 會支持兆豐金旗下的兆豐產。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總經理林榮泰亦給全體員工一封信,透露已向董 事會和集團會議報告防疫保單,中日大股東皆勉勵新安東京海上產險 要勇於承擔,若需要,新安東京海上產的中日大股東應會力挺增資。
黃天牧表示,若理賠金額過高,甚至侵蝕產險公司淨值,就必須增 資,現在的確有幾家公司有增資壓力。黃天牧也首次表示,防疫保單 的確讓產險業付出很高的代價,金管會除了關心保戶的保單是否依約 理賠,也要關心產業發展。
防疫保單陪同隔離、輕症居家照護及兒童投保疫苗險卻無法理賠三爭議,成為財委會立委關注焦點,其中陪同隔離部分,金管會昨(23)日表示,若衛福部是以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隔離通知書,符合保險契約規定,即會依約理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宣布,針對陪同隔離的理賠申請即日起會予以「從寬認定」。
陪同隔離最大理賠爭議點在於,小孩因同學確診遭匡列、家長被迫陪同隔離,但因小孩沒確診、家長只是陪同隔離、也不是密切接觸確診者,之前遭認定「不理賠」;但立委質疑,隔離通知書上一律寫,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規定而得居隔,怎會「同一份隔離、卻有不同理賠」?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過去衛福部曾用36條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若衛福部都是以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隔離通知書,即回歸保單條款,符合保險契約規定,就會依約理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昨晚亦宣布,陪同隔離的理賠申請會予以「從寬認定」。
另一爭議是「輕症居家照護」的醫療行為,保險業者主張要用藥才理賠,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近日保險公會討論過程中,一度討論哪幾種用藥才算醫療行為,金管會也向公會了解立場,並非金管會拍板定案用藥才算醫療行為,因此盡快在本周要保險公會訂出理賠指引,預計5月底前公布。
陪同隔離最大理賠爭議點在於,小孩因同學確診遭匡列、家長被迫陪同隔離,但因小孩沒確診、家長只是陪同隔離、也不是密切接觸確診者,之前遭認定「不理賠」;但立委質疑,隔離通知書上一律寫,依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規定而得居隔,怎會「同一份隔離、卻有不同理賠」?
金管會保險局長施瓊華表示,過去衛福部曾用36條開立居家隔離通知書,若衛福部都是以傳染病防治法第48條開立隔離通知書,即回歸保單條款,符合保險契約規定,就會依約理賠。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昨晚亦宣布,陪同隔離的理賠申請會予以「從寬認定」。
另一爭議是「輕症居家照護」的醫療行為,保險業者主張要用藥才理賠,金管會主委黃天牧指出,近日保險公會討論過程中,一度討論哪幾種用藥才算醫療行為,金管會也向公會了解立場,並非金管會拍板定案用藥才算醫療行為,因此盡快在本周要保險公會訂出理賠指引,預計5月底前公布。
全台確診人數續攀高,防疫險理賠壓力激增,產險業每日緊盯疫情變化,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更有業者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視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面對國內確診人數近日皆在6至8萬人間徘徊,產險業者表示,每日緊盯疫情發展,評估帳上現金是否足夠支付後續瞬間湧入的理賠朝,預期理賠壓力最大的時間點應落在6、7月,一旦現金不夠恐需變賣股債或不動產等部位應急,或是盡快辦理增資。
此波防疫保單搶保潮,承保量較大的業者共有六家,其中富邦產約有245萬件有效保單及100萬張在途保單。
國泰世紀產開賣至今有效保單共130萬件,但已陸續滿期,目前仍剩85萬件;新安東京海上產險約有85至90萬件;和泰產約75萬件;中信產及兆豐產則約40萬、30萬件。
產險業者推估,理賠愈多、資本愈小,所需增資金額就會愈大,以保單累積銷售件數、確診20%預估理賠金反推損失金額來看,粗估增資金額達300至500億元以上,但實際狀況仍得以防疫政策、疫情發展而定,且各家公司是否有再保等情況皆不同,因此最後需要增資金額亦存有變數。
另名產險主管指出,防疫保單承保量較大的六家公司,多家亦有金控支撐,且旗下資產多,增資壓力自然較小,反觀中型業者就得留意資產不足的問題,可能面臨的增資壓力較大,除了資產外,RBC(資本適足率)也是影響增資關鍵,一旦低於200%法令規定,勢必得安排大股東增資。
不過,富邦金控、中信金控、國泰金控已在18、20、23日法說會上承諾,為維持產險公司財務穩健,必要時將全力支持增資,兆豐金控亦在財政部力挺下表示,「兆豐金控不倒,產險就不會倒」。
兆豐金控預定今(24)日召開董事會,兆豐產險董事長梁正德預定在董事會上,將自家的防疫險保單提出專案報告,讓金控董事會掌握兆豐產險的可能損失與最大風險。
產險日賠2億 增資壓力暴增 防疫險理賠5月恐達30∼40億元,前六大業者可能需增資400∼600億元
大型產險公司面臨成立以來最大危機。產險業者透露,5月下旬每 日賠款金額已暴增,推估各公司合計已接近每日賠出2億元的規模, 5月全月賠款金額恐在30∼40億元間,加上要提列「自留未報」及「 保費不足」準備金,金額也極驚人,估計6到8月之間承保防疫險的前 六大公司,面臨極大增資壓力,增資金額恐達數百億元。
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預告「快篩陽性即確診」將擴及全民,屆時防疫 險保單理賠金額恐將再擴大。
產險公會也正緊急討論重大事故與危險變動準備金可沖回的條件, 12家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在股東權益項下共有近427億元的特 別準備金,產險業者應還在爭取其他可動用的項目,去沖抵防疫險造 成的重大虧損金額。
據先前金管會公布的防疫險有效契約件數達600多萬件,停售前湧 入的保單近200萬件,5月及6月將陸續核保,有些保單則會陸續到期 ,其中富邦產現約有245萬件有效契約及100萬張在途件(核保發件中 ),但到第三季會降到155萬件;國泰世紀產4月底約有130萬件,5月 已降到100萬張以下;新安東京及和泰產各有約70∼90萬件、中信產 有40∼50萬件、兆豐產約20∼30萬件,即前六大公司4月底時就有近 600萬件的有效契約。
有些到期保單可能在有效期內保戶已出險,但尚未申請保險金,因 此實際賠款金額每日都在增加中。
今年到5月16日防疫險賠款金額已逾18億元,前六大產險公司近日 每天賠款金額各以1,000∼7,000萬元速度增加中,且金額愈來愈高, 12家公司到23日估計賠款總金額可能已近30億元,不僅今年所收保費 已全數賠光,5月還要提列未報未決準備金、保費不足準備金,估計 金額也在數十億元以上的規模。
金管會在5月初就已取得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信金控的增資承 諾,中信金控及富邦金控亦已在18日與20日法說會上承諾,會支持產 險公司的增資,維持財務穩健,兆豐金控亦已有財政部承諾力挺,國 泰金23日亦有法說會,據了解,亦會表示若國泰產需要增資,金控將 全力支持。
接下來就是和泰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需要和泰及裕隆、日本 東京海上產險等大股東的增資承諾。
據產險業者估計,承保防疫險的前六大產險公司需增資金額可能在 400∼600億元以上,但仍要看疫情發展、發疫政策轉變及釐清理賠基 礎等,但可預期壓力最大的時間將落在6到8月。
大型產險公司面臨成立以來最大危機。產險業者透露,5月下旬每 日賠款金額已暴增,推估各公司合計已接近每日賠出2億元的規模, 5月全月賠款金額恐在30∼40億元間,加上要提列「自留未報」及「 保費不足」準備金,金額也極驚人,估計6到8月之間承保防疫險的前 六大公司,面臨極大增資壓力,增資金額恐達數百億元。
疫情指揮中心最新預告「快篩陽性即確診」將擴及全民,屆時防疫 險保單理賠金額恐將再擴大。
產險公會也正緊急討論重大事故與危險變動準備金可沖回的條件, 12家有承保防疫險的產險公司,在股東權益項下共有近427億元的特 別準備金,產險業者應還在爭取其他可動用的項目,去沖抵防疫險造 成的重大虧損金額。
據先前金管會公布的防疫險有效契約件數達600多萬件,停售前湧 入的保單近200萬件,5月及6月將陸續核保,有些保單則會陸續到期 ,其中富邦產現約有245萬件有效契約及100萬張在途件(核保發件中 ),但到第三季會降到155萬件;國泰世紀產4月底約有130萬件,5月 已降到100萬張以下;新安東京及和泰產各有約70∼90萬件、中信產 有40∼50萬件、兆豐產約20∼30萬件,即前六大公司4月底時就有近 600萬件的有效契約。
有些到期保單可能在有效期內保戶已出險,但尚未申請保險金,因 此實際賠款金額每日都在增加中。
今年到5月16日防疫險賠款金額已逾18億元,前六大產險公司近日 每天賠款金額各以1,000∼7,000萬元速度增加中,且金額愈來愈高, 12家公司到23日估計賠款總金額可能已近30億元,不僅今年所收保費 已全數賠光,5月還要提列未報未決準備金、保費不足準備金,估計 金額也在數十億元以上的規模。
金管會在5月初就已取得富邦金控、國泰金控、中信金控的增資承 諾,中信金控及富邦金控亦已在18日與20日法說會上承諾,會支持產 險公司的增資,維持財務穩健,兆豐金控亦已有財政部承諾力挺,國 泰金23日亦有法說會,據了解,亦會表示若國泰產需要增資,金控將 全力支持。
接下來就是和泰產險及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需要和泰及裕隆、日本 東京海上產險等大股東的增資承諾。
據產險業者估計,承保防疫險的前六大產險公司需增資金額可能在 400∼600億元以上,但仍要看疫情發展、發疫政策轉變及釐清理賠基 礎等,但可預期壓力最大的時間將落在6到8月。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