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大投信(公)公司新聞
元大投信表示,預計疫情漸趨緩解及隨著更多包括貨幣、財政、短期非常規政策與資本市場改革措施推動,市場仍有向上動力,大陸央行加大流動性支持,後續降准、降LPR應能陸續到來,對於穩增長和經濟基本面的支持可望漸漸顯現。
陸股評價尚處於合理位置,長期吸引力沒有改變,疫情造成的是短期擾動,並未改中長期趨勢,外資持續流入有助於市場信心漸漸恢復,2020年是科技大年,5G帶來投資機會,電子、通信、特斯拉產業鏈可望吸引更多資金青睞,有基本面支撐的科技類股依然是全年結構式行情的主角之一,若有拉回調整即是配置機會。
群益華夏盛世基金經理人謝天翎表示,今年創業板的指數漲幅比較明顯,漲幅近20%,創業板企業成長性佳,從元月底預告的2019年業績預告都屬於高增長狀況,給大家很多的信心。
若以行業別來看,創業板有很多科技、醫藥以及相當被看好的電動車領域,電動車是產業帶動趨勢向上的行業,科技業被看好是半導體周期復甦、5G建設帶動之下,其運用以及關鍵零組件等都是被看好的。
安聯中國策略基金經理人蘇泰弘則指出,目前因多地仍處於封閉式管理狀態,返工率仍未完全恢復,當時序來到2月底、3月初時,將有更清楚的訊息,屆時須注意公司消息面是否與官方引導的樂觀預期相同,若有落差可能會對市場帶來修正風險。
元大金控集團是國內唯一以證券事業體與銀行事業體雙主軸發展之金控公司,尤其證券事業體在國內穩居龍頭地位。元大證券在經紀、電子交易、財富管理信託等業務,市占率位居台灣證券市場第一,據點遍布全台,幾乎與台股畫上等號;元大期貨也是台灣最大期貨商,無論海內外期貨及選擇權市占率、獲利能力、資本額穩居第一。與同樣是國內資產管理業指標的元大投信,可聯手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可說是國人投資台股時第一選擇。
元大投信從台股3大熱門ETF:元大台灣50ETF、元大高股息ETF與元大臺灣ESG永續ETF的發展,觀察台灣投資人認同台股具高股息特色及優質龍頭企業之全球競爭力與經營績效,具「掌聲、股利」亮點,故瞄準注重收益的存股族、擔心高收債基金風險的投資人,特別規劃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將於3╱17起募集。
該基金結合台股特性,成就3大優勢:1.主動投資再進化:過去台股基金往往追求高成長股票,景氣反轉時則報酬率不如預期。根據觀察,優質龍頭企業才是長期領息與創造資本利得的最佳選擇,因應快速變遷的金融環境,民眾需要台股基金再升級。
2.台灣之光全球冠軍:台灣有眾多企業已在國際嶄露頭角,這些企業更願意將獲利成果與股東分享,過去所創造的現金殖利率傲視全球。3.息收商品新里程碑:除規劃「月月配」及「年終配」之配息機制外,更首創將「收益平準金」納入在台股主動型基金中,讓配息機制更加完善,預期將改寫配息基金生態圈。(黃英傑)
由經濟日報主辦「台股基金新紀元 高股息優質龍頭引領新風潮」論壇,特別邀請元大投信董事長劉宗聖、總經理黃昭棠、資深副總經理吳宛芳,與理財專家羅際夫、及趙靖宇與談,針對國際金融情勢變遷下的台股發展和理財新策略進行剖析。
劉宗聖表示,全球資本市場在近年出現重大轉變,金融海嘯加上人口老化,帶動收益成為最核心的投資命題,台灣市場不獨立於外,熱銷商品也加速朝向穩定甚至高配息的商品傾斜。
高收債基金到儲蓄險熱賣,均反映台灣收益需求擴張,劉宗聖指出,與此同時,台灣市場結構出現三特色,包括投資人重海外、輕台股,金融帳大幅淨流出,但國人持有台股比例普遍不足。
其次,債券穩健高息的印象根深柢固,投資人積極買債券,忽略股票平衡風險和收益的功能,導致投資組合欠缺耐震和成長力。但此時第三個趨勢也應運而生、市場對穩健的指數化工具興趣提高,而且追求優質投資;去年元大投信發行國內首檔ESG ETF:元大臺灣ESG永續,半年來規模超過63億元,受益人突破5萬人,均創下新成立ETF的佳績。
劉宗聖指出,台灣投資人創造多個產品熱潮,一條明確的主軸是,對穩健現金流的需求愈來愈高,且渴望較高的配息,優質的收益。其實台股就具備這些潛力,不但指數高漲,殖利率持續提高,還集結海內外重量級的產業龍頭、最具ESG品質的好公司。
他以四個數據說明台股的「好」,首先是上市櫃公司體質提升、大方配息,派發總股利連年增,台股在萬點紀錄時總股利達1.4兆元,第二是外資愛台股,持股市值比升破42%;加權指數還原權息已飛越2萬點,也呼應外資布局正確。
第三,不論道瓊永續指數或富時指數公司的永續評鑑,台灣企業比例領先全球,躍居國際指標;第四,從指標權王台積電看,除了ESG,國際主要人工智慧、5G、伊斯蘭指數相繼納入台積電,也凸顯台灣競爭力。
劉宗聖認為,主流趨勢中,ESG被採納為資產管理機構投資標準,相關資產飛速成長,能見度尤其領先。
ESG坐擁「新微笑曲線」加持,分別是ESG股票穩健吸引長青族、退休族認同,及千禧世代更重視企業永續經營、公司治理、環境保護的責任實踐,成為資金不絕流入的重要趨勢。
對比全球負利率債券2019年規模一度達17兆美元,台股3~4%的股息殖利率為全球前三,優質企業締造良好績效和股市絕佳復原力,表現屢創新高,劉宗聖說,這在在顯示投資思維必須翻轉,台股近在眼前就是寶地,投資人對台股意識提高、部位拉高的轉捩點已經到來。
時下股民喜歡找股票存股,台股也掛牌不少優質台股ETF,未來還有月配息的台股基金,劉宗聖認為,想打造月月領息甚至多次配息並不難:「新三存」存台股、存台股ETF、存台股基金,有望為完善現金流規劃的主流方案。
著眼國人對於優質穩健高配息的需求,元大投信預備3月募集「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將投資台股中配息力、優質度、大型度俱佳的好股票,也是首檔有收益平準金設計的月月配台股基金,提供市場新選擇。
該基金追求配息表現與台股相當外,年底時若淨值高於發行價,也就是產生資本利得,還會將利得派發。另對重視報酬率的投資人,基金亦設有不配息的累積級別。
因此,元大投信配合趨勢潮流將推出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鎖定績優龍頭股,穩定配息,是投資人在資產配置上不容錯失的一朵玫瑰。
吳宛芳同時也是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擬任經理人,在台股市場超過20個年頭,看盡台股更迭,而台股基金在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規模明顯縮水,推究出現轉變原因有二:第一,ETF投資的興起,與投資人害怕2008年的金融海嘯重演,對於追求高報酬必須承擔高風險的意識有了認知,進而造成投資人只願意追求以及承擔與大盤一樣的報酬以及風險。
第二,全球主要央行持續推動寬鬆政策,造就近年來息收商品成為大熱門,觀看台灣的類儲蓄型保單收入由2012年的2,000餘億元,到2018年超過8,000億元即可略知一二,還有固定收益型基金的熱門,顯示投資人對收益的追求。
然穩定配息在台灣市場真的無法做到嗎?吳宛芳分析,台股現金配發率在2013年至2017年平均為56%,2018年提高到62%,顯示儘管台股走勢與台灣企業獲利有高有低,但企業配發現金的絕對金額卻是持續走揚:2014年僅有1兆元,到了2018年更是來到1.43兆元,顯示企業經營體質逐步轉佳,台股的結構也往好的方向發展。
此外,過去企業毛利率有「毛三到四」之稱,如今例如半導體產業成績在全球有目共睹,且逐步走向高附加價值;美中貿易戰帶動台商回流,又以中高階回流態勢最為顯著,而中低階外移至東南亞國家,先且不論國際政經將如何變化,這次的結構性轉型有利於台股。
著眼於此,元大投信推出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該檔基金不同於過去的共同基金,同樣採用主動投資策略,但嚴謹選股條件,藉由量化、大數據選股控制波動度,不同於以往台股基金經理人的田野式調查選股。
選股上著重兩項:第一,為求長久,公司不能倒;第二,追求配息,公司要有成長性,今年、明年的獲利不能衰退。追求當台股下跌時,基金跌幅小於大盤,上漲時基金表現領先大盤,而股息配發表現強於大盤。
黃昭棠指出,近十年來全球主要央行大量資金注入金融市場,美國、歐洲、日本的大撒錢幣動作,加上受到新冠肺炎影響的中國大陸,可望同步加入寬鬆列車,儘管當前的「物價通膨」沒有立即性壓力,但是「金融通膨」卻是一個無法忽視的問題。尤其是全球的負利率債券規模一度超過17兆美元,負利率債券的蔓延,將改變過去的投資習慣以及投資觀念。
舉例來說,2019年全球負利率債券表現,市場波動達4.2%,而債息殖利率為-0.26%,而台灣去年的波動度達10.7%、殖利率為3.8%,對比之下,黃昭棠問:「投資債券真的比較安全嗎?」
現今債券為了要賺到錢,需要一直注意債券高低點的價格交易,操作債券不再是如過去長期持有,固定領配息。另一方面,由於機構法人發現債息不能滿足所需,轉向持有高股息股票,而且是抱緊持有造成鎖碼,導致集中市場成交量持續萎縮。
此外,為追求過去6%的息收,只好投資天期更長、信用評級更差的標的,來達到固定配息率,或是配本金來滿足投資人需求,但長期投資退休族群可能忘了淨值差異問題:同樣配息率6%,但基金淨值一是6元、一是10元, 總報酬的差異可是非常大。
黃昭棠認為,投資人應該重新校準投資迷思,回頭想想三項事情:第一,資產配置用百齡法(例如25歲,以100相減,等於持有股票75%、債券25%)的資產配置,足夠打造我的每月現金流嗎?投資人對每個月所需的現金流非常要很清楚,再回過頭來審視手邊工具,如何能打造出所需的現金流性質。
第二,確保投資商品的配息不是來自「本金」,以免現金流變成左口袋進,右口袋出。
第三,注意匯率波動風險。不僅是一般投資人,也是金融業和壽險業的挑戰,由於退休需要穩定的息收來源,若投資海外市場比重高,匯率波動會侵蝕穩定收益來源,增加新台幣計價的商品,可以大大降低這方面的問題。
而全世界尋求穩定孳息來源,元大投信推出主動選股、主動配息這樣投資組合將可望完善現金流量,透過專業經理人選股,創造優於加權指數的表現,將使台灣共同基金走入年金化的階段。
【台灣金融新聞】面對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台灣的投資環境卻顯得相對穩定。近期,元大投信對台股市場表現出樂觀態度,並推出新基金以吸引投資者。以下為詳細報導內容:
由於疫情的不確定性,全球多國仍維持寬鬆的貨幣政策,這對資本市場來說是一大利好。特別是台灣,其經濟因美中貿易戰的轉單效應以及政府積極吸引台商回台投資,外銷訂單已恢復成長。雖然短期內疫情對經濟造成影響,但長期來看,台灣的經濟景氣預計將持續成長。
元大投信指出,全球經濟指數和OECD領先指標等數據顯示,全球經濟處於溫和上升階段,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的簽署也降低了市場風險。在全球寬鬆貨幣政策的支持下,股市和債市都處於高位,市場氛圍樂觀。雖然短線可能會出現恐慌情況,但長期來看,市場將回到基本面,台商回流投資的成效值得期待。
元大金控集團作為國內唯一雙主軸發展的金控公司,其證券事業體在市場上佔據龍頭地位。元大證券在經紀、電子交易、財富管理信託等領域市占率第一,據點遍佈全台。元大期貨則是臺灣最大的期貨商,無論是海內外期貨及選擇權的市占率、獲利能力、資本額都位居第一。元大投信與元大證券、元大期貨的聯手,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成為投資台股的首選。
元大投信觀察到台灣投資人對高股息優質龍頭企業的認同,特別是對元大台灣50ETF、元大高股息ETF與元大臺灣ESG永續ETF的關注。因此,該公司推出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將於3月17日開始募集。
該基金有三個主要優勢:一是主動投資再進化,強調優質龍頭企業的長期投資價值;二是台灣之光全球冠軍,強調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和現金殖利率;三是息收商品新里程碑,創新配息機制,預期將改寫配息基金生態圈。
近日,在疫情影響下,台股市場波動頻繁,政府基金轉向投資台股ETF,尋求避風港。根據市場分析,政府基金對台股ETF的投資規模已超過500億元,佔台股ETF市場交易量的五成以上。其中,元大投信發行的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ETF規模分別達591.58億元及334.89億元,加上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三大基金規模累計超過千億元。特別是元大台灣50ETF,據接近政府基金的相關人士透露,政府基金投資部位已佔其整體規模的四成以上。在這波投資潮中,各大行庫紛紛加碼台股ETF,其中元大、兆豐、富邦等投信發行的台股ETF成為主力標的。例如,元大台灣50ETF近兩周成交量大增,台銀證券成為主力券商,成交量佔比達8%。這些數據都顯示出,在市場波動中,ETF成為投資者避險的首選工具。
元大投信表示,花旗全球經濟指數及OECD領先指標等數據說明全球 經濟處溫和向上,加上美中第一階段協議簽訂降低市場風險性,而全 球寬鬆貨幣政策支撐全球股市、債市雙雙位於高點,反應市場樂觀情 緒。雖目前顯示疫情可能造成短線恐慌、操作難度升高,但預期終究 回到基本面,台商受惠轉單效應,回流投資成效值得期待,且台灣防 疫與醫療表現舉世皆知,基本面、資金面與消息面都有利台股,台灣 投資人具主場優勢要掌握。
元大金控集團是國內唯一以證券事業體與銀行事業體雙主軸發展之 金控公司,尤其證券事業體在國內穩居龍頭。元大證券在經紀、電子 交易、財富管理信託等業務,市占率位居台灣證券市場第一,據點遍 布全台;元大期貨也是臺灣最大期貨商,無論海內外期貨及選擇權市 占率、獲利能力、資本額穩居第一。與同樣是國內資產管理業指標元 大投信可聯手為客戶提供一條龍服務,是國人投資台股時第一選擇。
元大投信從台股三大熱門ETF:元大台灣50ETF、元大高股息ETF與 元大臺灣ESG永續ETF的發展,觀察台灣投資人認同台股具高股息特色 及優質龍頭企業之全球競爭力與經營績效,具「掌聲、股利」亮點, 故瞄準注重收益的存股族、擔心高收債基金風險的投資人,特別規劃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將於3/17起募集。
該基金結合台股特性,成就三大優勢:1.主動投資再進化:過去台 股基金往往追求高成長股票,景氣反轉時則報酬率不如預期。根據觀 察,優質龍頭企業才是長期領息與創造資本利得的最佳選擇,因應快 速變遷的金融環境,民眾需要台股基金再升級。2.台灣之光全球冠軍 :台灣有眾多企業已在國際嶄露頭角,這些企業更願意將獲利成果與 股東分享,過去所創造的現金殖利率傲視全球。3.息收商品新里程碑 :除規劃「月月配」及「年終配」之配息機制外,更首創將「收益平 準金」納入在台股主動型基金中,讓配息機制更加完善,預期將改寫 配息基金生態圈。
其中,元大投信發行的元大台灣50、元大高股息ETF目前規模分別 為591.58億元及334.89億元,加上元大全球未來通訊ETF 130.84億元 ,合計三大基金規模已超過千億元,其中與大型權值股直接相關的前 二檔ETF,約是其他投信業者同類型ETF規模的20倍、10倍,獲得政府 基金大力加持的程度尤其顯著。
尤其是元大台灣50ETF,據接近政府基金的相關人士指出,各政府 基金的投資部位已占其整體投資規模至少四成。各大行庫有志一同加 碼台股,ETF也成為主力標的。行庫主管分析,每天都有新疫情消息 傳出,「現在沒一個產業類股族群的方向是抓得穩的」,與其去作個 股配置,投資台股ETF反而省事,且ETF基本上的成分股即使有不同權 重,仍有相當的風險分散概念。
統計顯示,包括元大、兆豐、富邦等投信發行的台股ETF,如元大 台灣50、元大高股、富邦台灣50、兆豐藍籌30、富邦台灣優質高息、 元大全球未來通訊等以台股龍頭權值股為主力的ETF,近期主力進出 券商包括台銀證券和兆豐、第一等公股體系券商。
例如,元大台灣50的ETF成交量,近兩周台銀證券不僅居主力券商 之冠,而且占成交量的8%,比起第二名券商大幅領先約6個百分點; 元大高股息ETF也有類似的情況,台銀證券是近一個月主力券商之冠 ,以約5%的市占領先第二名券商超過2個百分點。
至於兆豐、土銀證券部、華南永昌、第一金證券等也在兩檔ETF加 碼的主力券商中名列前茅。至於與元大台灣50性質接近的富邦台灣5 0,台銀證券也列前五大加碼券商。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於20日召開ETF標的指數資格認可會議,會議中審議通過了元大投信的申請,該公司將能夠使用「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作為其ETF的標的指數。這個指數是由STOXX公司編制,採用市值加權的方式計算,並以STOXX14個總市場指數的成分股作為選股範圍。該指數會篩選出營收來源至少30%以上來自關鍵科技相關業務的企業,涵蓋了全球關鍵科技產業中的代表性企業,目前已有99檔成分股。
台灣金融市場在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影響下,民眾的消費模式發生變革,元大金控積極把握線上金融服務的趨勢,近期推出多項創新措施。特別是元大投信即將募集的「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吸引了廣大投資者的關注。為了方便投資人參與,元大銀行網路銀行於10日新增預約服務功能,首日預約熱度爆表。 元大證券與元大投信不斷創新,簡化開戶流程,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線上申辦,最快只需3分鐘就能完成,讓投資人在募集期間內無縫參與基金eIPO。開戶數據顯示,線上理財服務的便利性帶來了開戶數量的爆發式成長,顯見線上理財的吸引力。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的推出,預計將帶動金融市場的討論熱潮。而元大證券的「投資先生APP」也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務,讓投資者能夠一站購足,從選股、看盤到下單,一應俱全。除了台股外,還包括美股、港股、陸股以及國內外期貨/選擇權等多元商品,並創新開發了串接基金財富管理功能,以圖表化方式直接查詢基金資訊。 無論是線上預約服務、簡化開戶流程,還是多元商品與創新服務,元大金控都在努力為投資者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線上金融體驗。在這波金融市場的變革中,元大金控的這些創新舉措,無疑將為投資者帶來更多機會和選擇。
證交所表示,根據送件資料顯示,「iSTOXX全球未來關鍵科技指數」由STOXX公司編製,指數採調整後市值加權方式計算,以STOXX14個總市場指數的成分股為選股範圍,篩選符合營收來源至少30%以上為關鍵科技相關業務之企業,指數成分股涵蓋全球在關鍵科技產業中之代表性企業,現有成分股計99檔。
元大證券與元大投信也持續創新數位服務功能,精簡開戶流程,透過手機等行動裝置線上申辦,最快3分鐘完成,即可於募集期間參與基金eIPO,開戶數據呈現爆發式成長,線上理財就是這麼簡單,「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將帶動金融市場討論熱潮。
「選股下單就是這麼簡單!」,元大證券「投資先生APP」集結選股、看盤、下單一站購足,多元商品除台股外,還包括美股、港股、陸股以及國內外期貨/選擇權,創新開發串接基金財富管理功能,以圖表化方式直接查詢基金資訊,更可不用出門,於募集期間一鍵參與eIPO,透過手機行動裝置即可於募集期間線上參與新基金的募集。(黃英傑)
元大投信再展拳腳!全新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即將亮相
近日,國內公募基金龍頭元大投信宣佈將推出全新基金「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該基金將結合台股投資優勢,實現攻守兼備,幫助投資人打造完善的投資組合配置。這款基金預計在3月17日至24日進行募集。
元大投信此次推出的基金,將結合主動與指數研究團隊的雙重優勢,推出多項創新金融商品。該公司基金市占率已經達到市場第一,在台股配息型商品發展上,規模與數量均領先同業。
該基金在2020年便以專業的研究團隊和嚴謹的篩選方法,從台股優質龍頭企業中挑選出高股息、配發穩定股息的標的,並預計股價將持續成長,帶來更多現金流。該基金期望為投資人打造一個主動配息的新視野。
元大投信表示,台股表現一直都很亮眼,吸引了大量外資湧入,尤其是高配息率的個股,更是外資青睞的對象。根據台灣證交所統計,截至1月底,外資持有台股的比重已達到42.9%,創下過去20年的新高。台股加權指數不僅趨勢長期向上,現金殖利率平均更高達4.23%,位居全球之冠。這一優勢有助於投資人打造攻守兼備的投資策略,並在短期操作、中期配置、長期退休等多種需求上得到滿足。
元大投信從台股龍頭企業中精選符合「優質、高股息」的企業,打造了這款基金。該基金除了規畫「月月配」和「年終配」的配息機制外,還首次將「收益平準金」納入台股主動型基金中,以避免因大量投資人湧入而稀釋息收的可能性。此外,該基金還規畫了「配息」和「不配息(累積型)」兩種受益權單位級別,方便投資人根據自身需求選擇。
對於暫無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來說,不配息型將息收再投入基金,可以免去領息後再投入的不便。這款基金的推出,將為投資人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並幫助他們更好地實現投資目標。
元大金數位金融線上集氣,創下募資新紀錄!最近,元大金證券、銀行、投信等三大子公司攜手合作,通過線上預約、預詢等新方式推廣新基金,結果在一周內線上募資量就超過了30億元,這可是元大金進行數位金融跨業行銷的最新亮點啊! 19日,元大金數金長郭美伶帶領銀行、證券、投信數金部門主管一起發表了元大金跨子公司數位金融的最新成果。郭美伶說,因為法規限制,申購基金必須先在銀行或證券開戶,所以銀行和證券的開戶數量都顯著增加。元大證券2月份不到半個月就開了將近1萬戶新戶,而且由於元大證已經將線上功能升級,可以連結全台所有銀行作為線上開戶扣款帳戶,每月平均開戶數量激增,成長速度是之前的近百倍呢! 面對純網銀的挑戰,元大銀也積極開發更多線上客戶,去年行動網銀客戶激增。元大銀統計,2018年行動網銀客戶有118萬戶,但到今年1月已經增至150萬戶,年增率高達27%。而且,元大銀的內部統計打破了對行動網銀客戶群偏好的刻板印象,信用卡線上申辦占比已達核卡總數的三成,線上申辦信貸及信託帳戶成長驚人,兩大線上業務的成長率分別達到229%和335%,線上KYC也成長了六成,其中線上開立信託帳戶與線上理財相關。 元大銀主管指出,從數位金融帶來的業務收益來看,基金占了近七成,顯示財管已經成為數金重要的應用場域。在財管業務方面,元大銀指出,科技新貴特別喜歡「線上預約」基金理財,從推出線上預約功能後,觀察到主顧群體主要是從事科技產業的科技新貴,其次是退休理財需求的上班族。未來,透過線上預約的機制,元大與投信在基金產品的跨售上將能發揮更強的戰力。
元大金19日由數金長郭美伶率銀行、證券、投信數金部門主管,發表元大金跨子公司數位金融的最新成果。郭美伶表示,由於現行法規規定,要完成基金線上申購,須本身要先在銀行或證券開立帳戶,因此不論是銀行或證券開戶數都顯著增加,元大證券在2月不到半個月內新戶就開了快1萬戶;且因元大證目前已將線上功能晉級到連結全台所有銀行皆可以做為線上開戶扣款帳戶,也使每月平均開戶數激增,出現較先前成長近百倍的驚人數字。
面對純網銀來勢洶洶,元大銀也積極開發更多線上客戶固樁,去年行動網銀客戶因此激增,根據元大銀最新統計,2018年行動網銀客戶有118萬戶,但至今年1月已增至150萬戶,年增率高達27%。
元大銀內部統計也打破了外界對於行動網銀客戶群偏好的刻板印象,最新統計顯示,截至2019年12月,除了信用卡線上申辦占比已占核卡總數三成,線上申辦信貸及信託帳戶激增最為醒目,兩大線上業務的成長高達229%及335%,線上KYC也成長六成,其中線上開立信託帳戶直接與線上理財相關。
對此元大銀主管指出,從數位金融所帶來的業務收益獲利分析,基金就占了近七成,顯示財管已成為數金重要的應用場域。
財管業務方面,元大銀指出,科技新貴尤為提出「線上預約」基金理財的大戶,自從線上預約功能推出後,觀察到此次提出預約的主要族群為從事科技產業的科技新貴,其次是有退休理財需求的上班族,未來透過線上預約的機制,和投信間在基金產品的跨售上,將能發揮更強戰力。
元大投信結合主動、指數研究團隊的雙重優勢,推出多項創新金融商品,不僅基金市占率為市場第一,於台股配息型商品發展上,規模與數量同樣領先同業。
元大投信2020年更藉重研究團隊專業、並透過嚴謹高規格篩選方法,自台股優質龍頭企業中,尋找擁有高股息、配發穩定股息的標的,且股價可望再成長帶來更多的現金流,期望以最佳化的投資組合,為投資人打造主動配息新視野。
元大投信表示,台股表現向來亮眼,吸引大量外資湧入,尤其是高配息率的個股,更是深受外資青睞,根據台灣證交所統計至1月底,外國資金持有台股比重42.9%,續創過去20年以來新高點。而觀察台股加權指數不僅趨勢長期向上,其現金殖利率平均更高達4.23%,居全球之冠,受惠於台股兼具高成長性與高殖利率雙優勢,有助投資人打造攻守兼備投資策略,且不論在「短期操作、中期配置、長期退休」需求上,也可望獲得滿足。
股神巴菲特廣為人知的護城河理論係指能夠保障企業、防範同業競爭的持續性優勢,就如同護城河保障城堡一樣;而在台灣的企業當中,能夠符合巴菲特的論點,往往都是產業龍頭企業。元大投信自台股龍頭企業中,精選符合「優質、高股息」資優生,打造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
元大台灣高股息優質龍頭基金除規畫「月月配」及「年終配」的配息機制,更首創將「收益平準金」納入在台股主動型基金中,可避免息收因配息前,大量投資人湧入而被稀釋的可能,讓配息機制更加完善。此外更規畫為「配息」、「不配息(累積型)」型兩種受益權單位級別,方便投資人依照自身需求選擇,不配息型將息收再投入基金,對於暫無現金流需求的投資人,可免去領息後再投入的不便。
元大投信再度展現其金融創新力,成功擔任馬來西亞最大投資銀行肯納格集團旗下KIB基金公司的顧問,發行了首檔連結當地最具代表性的指數的槓桿反向ETF,並已在馬來西亞交易所正式掛牌。這項創新举措,預期將成為馬來西亞市場避險與增利的利器,並有望將台灣的ETF市場經驗成功複製到馬來西亞。
根據全球槓桿反向ETF的發展趨勢,這類產品在美國、韓國、日本等地均成為市場的焦點。元大投信的這次努力,不僅將促進馬來西亞ETF市場的成長,也將對馬來西亞金融市場的整體發展產生積極影響。
從台灣的經驗來看,2003年元大投信發行了台灣第一檔ETF,到了2014年又發行了第一檔槓桿反向ETF,成功帶動ETF成交金額占比從1~2%提升至8~10%。馬來西亞的ETF市場發展歷程與台灣相似,自2005年開始發展,至今已經走過15個年頭。
元大投信在馬來西亞交易所的積極推動下,成為東南亞第一個推出槓桿反向ETF創新產品的市場。這項創新不僅是參考台灣的經驗,還設置了投資人適格性條件,成為亞洲第二個採取此措施的国家。
元大投信建議Kenanga以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馬來西亞綜合指數發行槓桿反向ETF,尤其是在新冠肺炎事件影響下,行情波動激烈,這種反向型ETF正是投資人參與空頭增益的優良工具。
元大投信強調,槓桿反向ETF的發展將帶動投信、期貨、券商等新生態系統的啟動,並帶來獲利成長。這類ETF的發展,將對馬來西亞現貨、期貨市場產生積極影響,並為券商帶來溢價套利操作空間。
未來,元大投信將積極推廣市場、進行投資人教育,並希望透過創新ETF的發展,重新塑造馬來西亞ETF市場的地貌與天際線。
以全球槓桿反向ETF發展經驗來看,從美國到亞洲的韓國、日本、台灣,當地槓桿反向型規模最大的產品,皆為連結當地指數之槓桿反向ETF,預期未來這兩檔槓桿及反向型ETF不僅將成為當地法人與一般投資人在行情波動中避險、增益之最佳工具,且可望成功複製台灣經驗,建構投信、證券、期貨新生態,協助推動馬來西亞ETF市場成長動能。
馬來西亞ETF市場發展歷程跟台灣相似,台灣於2003年由元大投信發行第一檔ETF,於2014年發行第一檔槓桿反向ETF,帶動ETF成交金額占大盤比重從原來1∼2%,大幅提升至8∼10%之水準。2009年領先亞洲國家發展槓桿反向ETF的韓國,ETF成交比重則是從7%成長至20%,日本則從1%提升至7%。
馬來西亞自2005年發行第一檔ETF至今年已經邁入第15年,二年前馬來西亞交易所便邀請元大投信擔任其發展創新ETF之顧問,在馬來西亞交易所對於ETF發展的積極推動之下,讓馬來西亞成為東南亞國家中第一個推出槓桿反向ETF創新產品的市場,同時馬來西亞交易所也參考台灣經驗,也設置投資人適格性條件,須符合相關資格才能交易槓桿反向ETF,也是亞洲國家中第二個採取投資人適格性條件的國家。
元大投信認為,當年在台灣發行第一檔槓桿反向型ETF,選擇連結標的指數時即評估應從本地最具代表性指數之產品為首發,因此特別建議Kenanga在產品發行上,以當地最具代表性的馬來西亞綜合指數發行槓桿反向ETF,特別是近期正逢新冠肺炎事件,在行情劇烈波動之下,反向型ETF正是當地投資人參與空頭增益的投資工具。
依據台灣槓桿反向ETF發展經驗來看,槓桿反向ETF的發展啟動投信、期貨、券商的新生態系統並帶動獲利成長,由於槓桿反向型ETF是透過期貨配置操作,馬來西亞現貨、期貨市場發展完備,透過槓桿反向ETF將期貨現貨化,帶動期貨成交量,對於券商而言,則是當ETF出現溢價時,造市商將有溢價套利操作空間,同時有助於活絡市場交易,形成多贏局面。
元大投信指出,馬來西亞交易所推動槓桿反向ETF發展,未來可以進一步從股票擴大至債券、商品、外匯等產品,甚至是近年全球ETF市場發展主軸MegaTrend,包含ESG、5G、銀髮商機等,都是未來可以持續發展的方向。
創新ETF產品上市之後,將會致力於市場推廣、投資人教育,散眾化的經營是一檔ETF成功的最重要關鍵,元大投信將持續協助當地市場推廣與教育,期盼擴大投資人參與,同時希望可以透過創新ETF的發展重新打造馬來西亞ETF市場的地貌與天際線!
【新聞稿】 台灣資產管理龍頭元大投信近日推出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強調對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的關注,彰顯台灣企業在ESG領域的優質投資價值。自2019年8月掛牌以來,該ETF的受益人數與規模均呈倍數成長,最新數據顯示,受益人數已達4萬6千人,規模則達到58億元,顯示國人對ESG長線投資價值的認同度不斷提升。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日益嚴重,ESG投資趨勢日益興盛。近年來,各國政府及企業紛紛將ESG作為行為準則,強調企業在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責任。元大投信推出此ETF,正是為了滿足市場對ESG投資的需求,幫助投資者分享台灣優質企業在ESG領域的成長潛力。 元大投信表示,ESG投資已經不再是加分項,而是企業在競爭中的標配。未來,ESG將成為企業股價風險的來源之一,沒有做到ESG準則的企業可能被投資機構屏除。因此,元大投信推出元大臺灣ESG永續ETF,旨在幫助投資者捕捉ESG投資的機會,分享台灣優質企業的長期成長潛力。 該ETF選擇了台灣市場上ESG表現優異的企業進行投資,包括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等方面。元大投信相信,隨著ESG投資趨勢的持續發展,元大臺灣ESG永續ETF將成為投資者實現ESG投資目標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