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馬英九總統指示經濟部研議中油民營化,台灣石油工會理事長莊爵安表示,目前國內討論中油民營化議題已淪為民粹思考,欠缺全面性評估規劃。一旦中油民營化,基於企業績效考量,大家都力拚外銷,內銷油品供應要誰負責,虧本的天然氣又該由誰供應?
莊爵安強調,中油員工對自身實力有信心,不怕推動民營化。中油目前肩負國內天然氣及內銷油品供應,並以此成為政府控制物價波動的調整機制之一。
政府如果執意推動中油民營化,對未來油品、天然氣等特殊能源的的物價調整機制如何建立,應有具體完備的規劃,以免民營化後,國內通貨膨脹起伏劇烈,政府卻無著力點可管控,造成國家民生、經濟更大的傷害。
莊爵安指出,政府應先釐清國營事業的「任務」。如果中油不需要背負照顧民生、控制物價的政策包袱,中油也可以學台塑集團,以外銷為主,偏遠鄉鎮也不需要設立直營加油站,中油更不需要凍漲油價。只是,未來國內物價穩定調整機制政府如何施力?
莊爵安認為,中油民營化不是解決油價問題的萬靈丹。如果中油民營化像中華電信與中鋼民營化一樣,「看似民營,但實際上只是避掉立法院監督,政府仍在背後掌控」,且政府賣掉金雞母之後,對政府財政是短多長空。
莊爵安說,如果中油國營事業就有其必要性存在,下一步就針對各界爭議、指責的績效缺失、弊端,評估能否透由當前法令機制,加以改革,這才是解決問題的負責態度。
此外,對於中油一年1億元的福利品制度是否取消,莊爵安表示,各企業都有對其員工提供的福利項目,如果中油福利品必須遭受取消,那中油帳上每年編列對於立委、地方民代等回饋經費,更應該全面取消。
莊爵安強調,中油員工對自身實力有信心,不怕推動民營化。中油目前肩負國內天然氣及內銷油品供應,並以此成為政府控制物價波動的調整機制之一。
政府如果執意推動中油民營化,對未來油品、天然氣等特殊能源的的物價調整機制如何建立,應有具體完備的規劃,以免民營化後,國內通貨膨脹起伏劇烈,政府卻無著力點可管控,造成國家民生、經濟更大的傷害。
莊爵安指出,政府應先釐清國營事業的「任務」。如果中油不需要背負照顧民生、控制物價的政策包袱,中油也可以學台塑集團,以外銷為主,偏遠鄉鎮也不需要設立直營加油站,中油更不需要凍漲油價。只是,未來國內物價穩定調整機制政府如何施力?
莊爵安認為,中油民營化不是解決油價問題的萬靈丹。如果中油民營化像中華電信與中鋼民營化一樣,「看似民營,但實際上只是避掉立法院監督,政府仍在背後掌控」,且政府賣掉金雞母之後,對政府財政是短多長空。
莊爵安說,如果中油國營事業就有其必要性存在,下一步就針對各界爭議、指責的績效缺失、弊端,評估能否透由當前法令機制,加以改革,這才是解決問題的負責態度。
此外,對於中油一年1億元的福利品制度是否取消,莊爵安表示,各企業都有對其員工提供的福利項目,如果中油福利品必須遭受取消,那中油帳上每年編列對於立委、地方民代等回饋經費,更應該全面取消。
經濟部宣布5月15日調漲電價,引發產業及民眾反彈,經濟部長施顏祥今(16)日赴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將提配套措施,包括辦理第二階段節能家電補助,帶動節能家電購買潮;推動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協助全國22縣市換裝約32.6萬盞LED路燈。
為配合政府提振景氣、刺激消費,經濟部才剛完成節能家電補助計畫,這次再推節能家電補助計畫,純為協助省電而來。
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原也列入提振景氣方案中,後來未納入,經濟部現在重新納入省電配套措施。經濟部將結合融資及躉購費率制度、提高免競標上限至30瓩,並開放承租戶無需競標,擴大太陽光電技術服務業運作市場;擴大廠房及公共建築應用,放寬個案上限容量至5到10MW(百萬瓦)。
經濟部配套還包括五項措施:維持現行「電業法」的用電優惠,如公用路燈五折、學校和公用自來水七折及電化鐵路85折優惠;。公用路燈從101年5月15日到102年5月14日維持原電價,減輕地方政府財政負擔;。維持現行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及縣市家庭用戶節電競賽;。研議增訂住宅用電(表燈非營業用電)有意願轉換使用之時間電價(依尖離峰時段收費)制度;。提供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示範獎勵。
同時在油價部分,受到到國際油價下滑影響,本周國內油價也決定減半調降,已經是連兩周下跌,讓原本擔心漲價的民眾鬆了一口氣,中油和台塑化決議自今天日凌晨起,每公升汽、柴油調降0.3元。
為配合政府提振景氣、刺激消費,經濟部才剛完成節能家電補助計畫,這次再推節能家電補助計畫,純為協助省電而來。
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原也列入提振景氣方案中,後來未納入,經濟部現在重新納入省電配套措施。經濟部將結合融資及躉購費率制度、提高免競標上限至30瓩,並開放承租戶無需競標,擴大太陽光電技術服務業運作市場;擴大廠房及公共建築應用,放寬個案上限容量至5到10MW(百萬瓦)。
經濟部配套還包括五項措施:維持現行「電業法」的用電優惠,如公用路燈五折、學校和公用自來水七折及電化鐵路85折優惠;。公用路燈從101年5月15日到102年5月14日維持原電價,減輕地方政府財政負擔;。維持現行電費折扣獎勵節能措及縣市家庭用戶節電競賽;。研議增訂住宅用電(表燈非營業用電)有意願轉換使用之時間電價(依尖離峰時段收費)制度;。提供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示範獎勵。
同時在油價部分,受到到國際油價下滑影響,本周國內油價也決定減半調降,已經是連兩周下跌,讓原本擔心漲價的民眾鬆了一口氣,中油和台塑化決議自今天日凌晨起,每公升汽、柴油調降0.3元。
油電雙漲,中油經營績效飽受抨擊成為眾矢之的。董事長朱少華表示,原油採購均依循國際公式,與台塑化、亞洲各國購料成本一致,絕無採購黑洞;員工年資、薪資結構更是公務員體系既定規畫,並非中油層級可加以變更。
只是,中油背負太多政策包袱,從被迫成為油品寡佔者,決策預算有立院、政府採購法控管等,壓抑布局靈活彈性。
朱少華認為,「沒有自由化、就沒有民營化」,不同於國內電力仍屬獨占市場,國內油品早已邁入自由市場,要擺脫績效包袱,民營化是中油必須走的路。中油去年營收1.04兆,未來將以探勘,強化國際貿易、轉投資等方案,朝2015年營收1.5兆、EPS2.5元為目標。參酌中鋼、中華電信等成功民營化轉型案例,將是可借鏡規畫的方向。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油價緩漲政策取消,油價政策依然飽受檢討?
答:其實,除馬來西亞(因有政策補貼)外,台灣油品零售價仍比日本、韓國、香港、印尼、越南等亞洲各國都來得低。以油品主要需求市場95無鉛為例,4月2日油價調漲前,中油95無鉛汽油價格與原油每桶價差是虧損1.56元。4月2日漲價後,每桶價差才翻正,回到1.48元。
即使4月9日當周95無鉛與原油每桶價差為1.56元,但這價差必須支應中油採購原油回台灣的運輸、保險、海關等費用,以及煉油廠的煉製、管理費用。因此,國內油價真的很便宜,與原油相比,先不管中油人事管理等成本因素,單純採購原油到煉製95汽油銷售,實在無利可圖。
在伊朗制裁未見轉圜、非OECD國家(尤其新興國家)對油品使用攀升,國際油價長期趨勢看漲。台灣不同於美國有豐富油頁岩等非傳統能源氣體資源,可支應工業、民生發展,更不如日本、韓國及大陸等政府,全力採購全球油水資源,確實重視節省能源是刻不容緩。
問:外界批評採購成本黑洞,拖累績效表現?
答:中油採購包括原油採購以及企業一般運作採購,當中,原油採購占成本80%以上,是牽動營運獲利的重要因素。全球原油採購包含期貨(合約)、現貨兩大市場,中油原油採購合約佔70%,現貨約佔30%。
在全球油品合約市場中,原油計價方式都是依照指標原油提貨之月平均價,外加不同油種品質差異的加減碼計算,無論台塑化、中油或是亞洲各國,只要在同一月份採購原油,無論月初或月底,價格都是一樣。
另現貨市場原油計價也是採統一月均價,外加考量交貨數量、交貨期等因素的0.5~1美元的些微加減碼差距。所有原油採購機制一切公開透明,絕無採購黑洞。
至於企業一般營運採購,也必須依循政府採購法原則進行;甚至有時為符合原則,單一小量採購因流標,進行多次招標,反倒墊高運作費用成本。
以中油去年吸收的應調未調成本730億元、年度營運虧損387億元來看,如果不實施減半調漲政策,中油去年實際營運也還有343億元獲利,對照1.04兆營收,淨利率約3.3%。
只是,相對其他民營企業10%以上淨利率表現,中油獲利率不算高,這凸顯中油營運並非沒有運作績效貢獻,但也不是賺取暴利。
問:對於民營化看法?
答:我認為,全球各國的國營事業經營效率,確實存在不如民間企業,這中間有些是法令規章的限制所造成的,也有的是因為身為國營事業,所必須承擔的政策任務。
如果要確實擺脫國營事業的績效缺失,民營化恐怕是中油必須走的路,而中油工會的支持、認同,將是能否落實推動的重要關鍵。
過去,受制中石化、中華工程的民營化轉型不順,導致國營事業員工對民營化議題的排斥、阻撓;所幸,近年的中鋼、中華電信等民營化案例成功,是可以思考借鏡的機會。
如果政府可以透過將部分股權釋出給員工,藉由員工認股,並取得董事會參與決策席次,加上政府保留部分股權,讓影響力沒有全面撤退,應可大幅降低員工對民營化後的工作權、企業發展疑慮。
中油有豐富探勘、研發、海外布局經歷,即使目前帳上有3千多億元負債,但也有8千多億元資產(未重估數字);過去多次即有國際油品公司表達若民營化想入股投資的意願。
中油在國外探勘、國際貿易的持續開拓,轉投資事業也因推動石化高質化從14家提高為26家,加上資產活化等,投資價值、發展前景均可期待。
只是,中油背負太多政策包袱,從被迫成為油品寡佔者,決策預算有立院、政府採購法控管等,壓抑布局靈活彈性。
朱少華認為,「沒有自由化、就沒有民營化」,不同於國內電力仍屬獨占市場,國內油品早已邁入自由市場,要擺脫績效包袱,民營化是中油必須走的路。中油去年營收1.04兆,未來將以探勘,強化國際貿易、轉投資等方案,朝2015年營收1.5兆、EPS2.5元為目標。參酌中鋼、中華電信等成功民營化轉型案例,將是可借鏡規畫的方向。以下為專訪摘要:
問:油價緩漲政策取消,油價政策依然飽受檢討?
答:其實,除馬來西亞(因有政策補貼)外,台灣油品零售價仍比日本、韓國、香港、印尼、越南等亞洲各國都來得低。以油品主要需求市場95無鉛為例,4月2日油價調漲前,中油95無鉛汽油價格與原油每桶價差是虧損1.56元。4月2日漲價後,每桶價差才翻正,回到1.48元。
即使4月9日當周95無鉛與原油每桶價差為1.56元,但這價差必須支應中油採購原油回台灣的運輸、保險、海關等費用,以及煉油廠的煉製、管理費用。因此,國內油價真的很便宜,與原油相比,先不管中油人事管理等成本因素,單純採購原油到煉製95汽油銷售,實在無利可圖。
在伊朗制裁未見轉圜、非OECD國家(尤其新興國家)對油品使用攀升,國際油價長期趨勢看漲。台灣不同於美國有豐富油頁岩等非傳統能源氣體資源,可支應工業、民生發展,更不如日本、韓國及大陸等政府,全力採購全球油水資源,確實重視節省能源是刻不容緩。
問:外界批評採購成本黑洞,拖累績效表現?
答:中油採購包括原油採購以及企業一般運作採購,當中,原油採購占成本80%以上,是牽動營運獲利的重要因素。全球原油採購包含期貨(合約)、現貨兩大市場,中油原油採購合約佔70%,現貨約佔30%。
在全球油品合約市場中,原油計價方式都是依照指標原油提貨之月平均價,外加不同油種品質差異的加減碼計算,無論台塑化、中油或是亞洲各國,只要在同一月份採購原油,無論月初或月底,價格都是一樣。
另現貨市場原油計價也是採統一月均價,外加考量交貨數量、交貨期等因素的0.5~1美元的些微加減碼差距。所有原油採購機制一切公開透明,絕無採購黑洞。
至於企業一般營運採購,也必須依循政府採購法原則進行;甚至有時為符合原則,單一小量採購因流標,進行多次招標,反倒墊高運作費用成本。
以中油去年吸收的應調未調成本730億元、年度營運虧損387億元來看,如果不實施減半調漲政策,中油去年實際營運也還有343億元獲利,對照1.04兆營收,淨利率約3.3%。
只是,相對其他民營企業10%以上淨利率表現,中油獲利率不算高,這凸顯中油營運並非沒有運作績效貢獻,但也不是賺取暴利。
問:對於民營化看法?
答:我認為,全球各國的國營事業經營效率,確實存在不如民間企業,這中間有些是法令規章的限制所造成的,也有的是因為身為國營事業,所必須承擔的政策任務。
如果要確實擺脫國營事業的績效缺失,民營化恐怕是中油必須走的路,而中油工會的支持、認同,將是能否落實推動的重要關鍵。
過去,受制中石化、中華工程的民營化轉型不順,導致國營事業員工對民營化議題的排斥、阻撓;所幸,近年的中鋼、中華電信等民營化案例成功,是可以思考借鏡的機會。
如果政府可以透過將部分股權釋出給員工,藉由員工認股,並取得董事會參與決策席次,加上政府保留部分股權,讓影響力沒有全面撤退,應可大幅降低員工對民營化後的工作權、企業發展疑慮。
中油有豐富探勘、研發、海外布局經歷,即使目前帳上有3千多億元負債,但也有8千多億元資產(未重估數字);過去多次即有國際油品公司表達若民營化想入股投資的意願。
中油在國外探勘、國際貿易的持續開拓,轉投資事業也因推動石化高質化從14家提高為26家,加上資產活化等,投資價值、發展前景均可期待。
為強化穩健獲利結構,中油近年積極開展海外探勘、資產活化規畫。中油在非洲查德發現預估日產原油約9,800桶、天然氣約3.5萬立方公尺的重大油藏,是中油歷年海外探勘的最佳報酬發現;加上台灣苗栗縣公館鄉出磺坑發現的逾10億立方公尺天然氣蘊藏量,為中油儲備下一個營運黃金時代能量。
此外,中油評估釋出台北巿三筆精華區土地,包括南京東路三段、龍江路口的7、800坪土地(現為六福皇宮後面停車場),承德路三段、民族東路口約400坪土地,以及台北藝術學院附近的關渡5,000坪土地;以設定地上權的合建開發方式,尋覓合作機會,以活化閒置資產,發揮資產最大價值。
中油帳上不動產價值約200億元,市場粗估一旦啟動開發,價值可望提升2.5倍,逾500億元。目前除台北市精華土地外,中油1.16公頃(約3,000多坪)板新特區土地,也是關注焦點。
同時,中油目前在國外7個國家(美國、厄瓜多、委瑞內拉、利比亞、查德、澳洲、印尼)共有19個礦區進行探勘、開發、生產。其中,查德礦區由中油持股70%、查德政府持股30%,聯合經營合約,取得3礦區探勘權。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中油已在非洲查德礦區發現蘊藏量高達1億桶、潛在產值超過90億美元的油藏,預估日產原油約9,800桶、天然氣約3.5萬立方公尺,從2015年開始,每年可為中油貢獻8千萬美元的稅後淨利。
此外,中油近期更可望談妥斥資3億美元,達成澳洲地區兩項氣體探勘礦權併購案。朱少華說,中油與SHELL(殼牌)本有天然氣採購買賣交易,因而順利獲得SHELL同意,轉讓其在澳洲天然氣的5%礦權。另有機會與日本ITCH協商併購其位於澳洲西北,約2億桶油當量的天然氣2.62%礦權,強化中油能源自給實力。
中油至今探採事業部國內外累計獲利貢獻逾1,300億元,目前還有近千億元蘊藏價值未回收。其中,台灣陸上從民國48年至100年累計油產量2,815萬桶、天然氣產量490億立方公尺,實際盈餘1,615億元。
此外,中油評估釋出台北巿三筆精華區土地,包括南京東路三段、龍江路口的7、800坪土地(現為六福皇宮後面停車場),承德路三段、民族東路口約400坪土地,以及台北藝術學院附近的關渡5,000坪土地;以設定地上權的合建開發方式,尋覓合作機會,以活化閒置資產,發揮資產最大價值。
中油帳上不動產價值約200億元,市場粗估一旦啟動開發,價值可望提升2.5倍,逾500億元。目前除台北市精華土地外,中油1.16公頃(約3,000多坪)板新特區土地,也是關注焦點。
同時,中油目前在國外7個國家(美國、厄瓜多、委瑞內拉、利比亞、查德、澳洲、印尼)共有19個礦區進行探勘、開發、生產。其中,查德礦區由中油持股70%、查德政府持股30%,聯合經營合約,取得3礦區探勘權。
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中油已在非洲查德礦區發現蘊藏量高達1億桶、潛在產值超過90億美元的油藏,預估日產原油約9,800桶、天然氣約3.5萬立方公尺,從2015年開始,每年可為中油貢獻8千萬美元的稅後淨利。
此外,中油近期更可望談妥斥資3億美元,達成澳洲地區兩項氣體探勘礦權併購案。朱少華說,中油與SHELL(殼牌)本有天然氣採購買賣交易,因而順利獲得SHELL同意,轉讓其在澳洲天然氣的5%礦權。另有機會與日本ITCH協商併購其位於澳洲西北,約2億桶油當量的天然氣2.62%礦權,強化中油能源自給實力。
中油至今探採事業部國內外累計獲利貢獻逾1,300億元,目前還有近千億元蘊藏價值未回收。其中,台灣陸上從民國48年至100年累計油產量2,815萬桶、天然氣產量490億立方公尺,實際盈餘1,615億元。
油價緩漲,中油虧損、台塑化盈餘表現,引起外界廣泛討論。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中油、台塑化企業結構不同,經營範圍更因政策任務,大相逕庭,單以獲利數字作為績效比較,並不公平。更何況,扣除去年油價應調未調的730億元政策成本,中油全年仍有343億元獲利表現;今年第一季扣除264億元政策成本,實際也有75億元盈餘,表現並不差。
朱少華說,中油煉製結構是以供應國內油品為大宗,台塑化則以供應集團石化原料需求為主。尤其,中油有探勘、研發、員工訓練等業務,台塑化沒這方面費用,台塑化更將加油站轉到轉投資事業去經營,不像中油是自己經營,勢必造成兩者在運作盈餘的不同表現。
朱少華指出,中油隸屬國營事業,與台塑集團民營企業,便有相當多的運作受阻、落後之處。除了國營事業預算需提早2年編列,相關採購、轉投資評估需經立院、政府採購法管制,造成無法靈活回應市場變化、招標制度僵化,流標多次恐墊高成本等缺失,中油沒有投資抵減,在用水價格也比台塑化有高出倍數的差距。
不同於中油廠區分散在全台各地,又沒有專屬工業港,目前主要高雄港設備投資、支付費用成本,都需依照高雄港務局要求、核准。台塑化廠區專屬港都集中在麥寮,運作整合效率較佳。
此外,中油、台塑化的經營範圍、煉製結構不同,更是造成中油先天獲利動力不足的原因。
朱少華說,中油煉製結構是以供應國內油品為大宗,台塑化則以供應集團石化原料需求為主,造成中油在油品產能大幅高於台塑化,還必須經營利差不佳的燃料油、天然氣等事業,至於協助支援國內諸多石化業者的石化原料產能規模也因故大幅落後台塑化。
影響所及,當油品市況不佳、國內油價緩漲之際,台塑化因企業以追求最佳獲利為導向,靈活調整油品內、外銷比重,中油卻因必須全力支應國內油品內銷需求,面臨賣愈多虧愈多窘境。
反之,當油品市況轉佳時,因油價走揚多代表全球經濟活絡,塑化行情更會提前於油價反應,使得台塑化以石化產能為主的收益表現得以大幅超越中油,油品外銷利差也優於中油。
朱少華說,中油煉製結構是以供應國內油品為大宗,台塑化則以供應集團石化原料需求為主。尤其,中油有探勘、研發、員工訓練等業務,台塑化沒這方面費用,台塑化更將加油站轉到轉投資事業去經營,不像中油是自己經營,勢必造成兩者在運作盈餘的不同表現。
朱少華指出,中油隸屬國營事業,與台塑集團民營企業,便有相當多的運作受阻、落後之處。除了國營事業預算需提早2年編列,相關採購、轉投資評估需經立院、政府採購法管制,造成無法靈活回應市場變化、招標制度僵化,流標多次恐墊高成本等缺失,中油沒有投資抵減,在用水價格也比台塑化有高出倍數的差距。
不同於中油廠區分散在全台各地,又沒有專屬工業港,目前主要高雄港設備投資、支付費用成本,都需依照高雄港務局要求、核准。台塑化廠區專屬港都集中在麥寮,運作整合效率較佳。
此外,中油、台塑化的經營範圍、煉製結構不同,更是造成中油先天獲利動力不足的原因。
朱少華說,中油煉製結構是以供應國內油品為大宗,台塑化則以供應集團石化原料需求為主,造成中油在油品產能大幅高於台塑化,還必須經營利差不佳的燃料油、天然氣等事業,至於協助支援國內諸多石化業者的石化原料產能規模也因故大幅落後台塑化。
影響所及,當油品市況不佳、國內油價緩漲之際,台塑化因企業以追求最佳獲利為導向,靈活調整油品內、外銷比重,中油卻因必須全力支應國內油品內銷需求,面臨賣愈多虧愈多窘境。
反之,當油品市況轉佳時,因油價走揚多代表全球經濟活絡,塑化行情更會提前於油價反應,使得台塑化以石化產能為主的收益表現得以大幅超越中油,油品外銷利差也優於中油。
近期各界紛以肥貓嚴厲斥責,身為大家長、中油董事長朱少華表示,員工薪資、年資結構與年終考核等制度,都是依循公務員體系制度,必須透過政府機制修正、改善。不過,中油已把福利金提撥改採最低比例原則,一年1億元福利品也將在今天與工會、福利會代表開會協商,爭取支持悉數取消。
朱少華強調,中油5年內約2,400位員工退休,10年內有1萬多人退休,屆時員工年齡便可年輕化。目前新進大學畢業員工月薪約3.7萬元,人事成本可望逐年下降,化解國營事業的人事結構性包袱。
油電雙漲,台電、中油員工福利成了各界抨擊箭靶。民代、媒體更以中油董事長等高階主管,年薪高達500~600萬元,嚴厲肥貓指責,罵聲隆隆,造成中油內部上下員工士氣低迷。朱少華還苦笑說,我老婆在家裡,都不敢看政論節目,還虧我說,我只知道你年收入250萬元,外傳的500~600萬元高薪差距,錢都跑到哪裡。
朱少華解釋,外界認知的4.6個年終獎金,其實是包含2個月績效獎金,這部分需依照實際工作績效表現定奪,並非100%可輕鬆獲得。目前中油一年人事成本240億元,主要是因為整體員工1.5萬人,且工作年資較長,加計正常薪資及包含法定2.37%退休提撥與勞健保費用,一切依制度規定。
其實,目前中油董事長朱少華、總經理林茂文都已達退休資格,只是受制專業經理人才培訓銜接,延後退休。無論相對於台塑化專業經理人,動輒年薪優渥的國際能源公司高階主管,朱少華年收入報酬,實屬不高。
朱少華在中油體系服務達40年,期間一路從基層做起,值班工程師、工場長、副廠長、廠長、副總經理、總經理到現在董事長;其豐富的中油卡達海外建廠資歷,更是國際能源公司爭相邀請的專業人才。雖然朱一度因民間企業挖角而離開中油,但是對中油的培訓發揮有所期許,又回到中油。
朱少華強調,中油5年內約2,400位員工退休,10年內有1萬多人退休,屆時員工年齡便可年輕化。目前新進大學畢業員工月薪約3.7萬元,人事成本可望逐年下降,化解國營事業的人事結構性包袱。
油電雙漲,台電、中油員工福利成了各界抨擊箭靶。民代、媒體更以中油董事長等高階主管,年薪高達500~600萬元,嚴厲肥貓指責,罵聲隆隆,造成中油內部上下員工士氣低迷。朱少華還苦笑說,我老婆在家裡,都不敢看政論節目,還虧我說,我只知道你年收入250萬元,外傳的500~600萬元高薪差距,錢都跑到哪裡。
朱少華解釋,外界認知的4.6個年終獎金,其實是包含2個月績效獎金,這部分需依照實際工作績效表現定奪,並非100%可輕鬆獲得。目前中油一年人事成本240億元,主要是因為整體員工1.5萬人,且工作年資較長,加計正常薪資及包含法定2.37%退休提撥與勞健保費用,一切依制度規定。
其實,目前中油董事長朱少華、總經理林茂文都已達退休資格,只是受制專業經理人才培訓銜接,延後退休。無論相對於台塑化專業經理人,動輒年薪優渥的國際能源公司高階主管,朱少華年收入報酬,實屬不高。
朱少華在中油體系服務達40年,期間一路從基層做起,值班工程師、工場長、副廠長、廠長、副總經理、總經理到現在董事長;其豐富的中油卡達海外建廠資歷,更是國際能源公司爭相邀請的專業人才。雖然朱一度因民間企業挖角而離開中油,但是對中油的培訓發揮有所期許,又回到中油。
經濟部最快周三召開台電、中油經營改善小組第二次會議,鎖定經營效率提升,作為短期內立竿見影改善效果的重點;至於採購與預算,經濟部傾向與法令脫鉤,還有待跨部會協調。
上周經長施顏祥主持台電與中油經營改善小組首次委員會議,向各個委員徵詢哪些迫切問題可以優先處理,國營會初步列出,經營效率是優先應改善的課題,工作小組本周會針對經營效率,要求油電公司提出改善方案。
經濟部表示,經營效率提升,可從降低成本做起,哪些可以開源,哪些可以節流,都可以討論,如有那些閒置資產可以開源;公司高層出國,盡量避免搭商務艙,或可以視訊開會,就盡量減少利用公務車外出等,或針對工廠設備做汰舊換新,讓能源效率提升等。
官員說,這些都是油電公司可以自行處理,不受限法令規章。惟經濟部要檢討的項目,絕大多數涉及法律問題,多半卡在政府採購法與預算法。
政府採購法規定,金額100萬以上採購案要經由公開招標,官員說,公開招標本身沒有問題,歡迎許多廠商可以來投標,但問題是得標之後做出來的東西,可能系統無法連貫。
另外,目前預算法規定,國營事業單位的預算必須送立法院審查通過,官員說,假設國營公司董事會通過,今年要參與重大投資,就要編列預算,最快也須等到明年立院審查通過後,才能執行,屆時商機早已流失,或者競爭對手早就布局結束,受限於預算法形同綁手綁腳。
上周經長施顏祥主持台電與中油經營改善小組首次委員會議,向各個委員徵詢哪些迫切問題可以優先處理,國營會初步列出,經營效率是優先應改善的課題,工作小組本周會針對經營效率,要求油電公司提出改善方案。
經濟部表示,經營效率提升,可從降低成本做起,哪些可以開源,哪些可以節流,都可以討論,如有那些閒置資產可以開源;公司高層出國,盡量避免搭商務艙,或可以視訊開會,就盡量減少利用公務車外出等,或針對工廠設備做汰舊換新,讓能源效率提升等。
官員說,這些都是油電公司可以自行處理,不受限法令規章。惟經濟部要檢討的項目,絕大多數涉及法律問題,多半卡在政府採購法與預算法。
政府採購法規定,金額100萬以上採購案要經由公開招標,官員說,公開招標本身沒有問題,歡迎許多廠商可以來投標,但問題是得標之後做出來的東西,可能系統無法連貫。
另外,目前預算法規定,國營事業單位的預算必須送立法院審查通過,官員說,假設國營公司董事會通過,今年要參與重大投資,就要編列預算,最快也須等到明年立院審查通過後,才能執行,屆時商機早已流失,或者競爭對手早就布局結束,受限於預算法形同綁手綁腳。
石油供給增加、需求疲軟,加上中國首季經濟成長率不如預期等影響,國際原油價格走跌,中油、台塑化昨(15)日宣布,本周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公升各減半調降0.3元。
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33.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5.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7.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32.7元
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33.6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35.1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7.1元、超級柴油每公升32.7元
產險業今年成長大幅度熄火,根據產險公會統計,第一季國內產物保險業簽單保費為301.1億元,相較去年同期296.2億元,僅成長1.66%,與去年同期年成長率達10.27%相比,成長火力明顯縮減,其中,商火險及颱風洪水險業績明顯下滑,影響當季表現。
產險業者指出,去年7月天災險回歸保發中心提供的參考費率,促使保費調漲,多數企業主期望在保費調漲之前,將今年上半年到期的火險保單解約以重新出單。
據悉,包括中油等大型公股企業甫於3月時重新出單,以至於今年前3月火險簽單保費表現受到影響。業者估計,下半年相關保費收入才會回溫。
今年第一季商火險簽單保費為24.3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9%;颱風洪水險也下滑1成,第一季簽單保費為4.6億元 至於今年以來,簽單保費一直縮水的航空險保單,前2月保費縮水逾5成,第一季保費縮水達6成,3月單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大幅衰退超過1倍、達102%。
產險業者指出,去年7月天災險回歸保發中心提供的參考費率,促使保費調漲,多數企業主期望在保費調漲之前,將今年上半年到期的火險保單解約以重新出單。
據悉,包括中油等大型公股企業甫於3月時重新出單,以至於今年前3月火險簽單保費表現受到影響。業者估計,下半年相關保費收入才會回溫。
今年第一季商火險簽單保費為24.3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19%;颱風洪水險也下滑1成,第一季簽單保費為4.6億元 至於今年以來,簽單保費一直縮水的航空險保單,前2月保費縮水逾5成,第一季保費縮水達6成,3月單月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大幅衰退超過1倍、達102%。
市場資金寬鬆,發債利率維持低檔,以台電為首的企業、銀行算盤打得精,趁著資金成本便宜大舉發債籌資,首季發行889億元債券。中油、鴻海等指標企業也趕在第二季發債,以鎖住長期低利資金。
根據彭博統計,今年首季趁著低利搶發債券的企業共有八家、金融機構為九家,合計發行889億元債券,其中包括626億元的公司債及263億元的金融債。
公司債部分,又以台電發行160億元最多,其次為中信金的120億元,電子五哥之一的鴻海發行90億元,奪下第三,再加上台塑、長榮航、開發金控、凱基證和長榮海等企業,合計發行626億元的公司債。
券商主管說,選在第一季利率谷底籌資的都是「聰明企業」,市場資金充裕,債券發行利率水準維持低檔,台電10年券利率僅1.5%。
隨著今年經濟成長率逐季向上,加上國內油價雙漲引發通膨預期,以及央行拉高隔拆利率,未來發債利率恐步步高升,企業若想發債籌措資本動作可要快。
為充實營運資金,外銀今年第一季大舉發行金融債,以渣打銀行發行83億元奪冠,?豐銀60億元居次。
至於第二季有意發債的企業,券商主管說,目前看起來都是熟面孔,台電和鴻海都有機會再發債。其中,鴻海3月底取得180億公司債發行額度,本月10日完成60億元的公司債標售,預期13日前標售結果就會出爐,剩下的120億元額度,可能視市場情況發行。
根據彭博統計,今年首季趁著低利搶發債券的企業共有八家、金融機構為九家,合計發行889億元債券,其中包括626億元的公司債及263億元的金融債。
公司債部分,又以台電發行160億元最多,其次為中信金的120億元,電子五哥之一的鴻海發行90億元,奪下第三,再加上台塑、長榮航、開發金控、凱基證和長榮海等企業,合計發行626億元的公司債。
券商主管說,選在第一季利率谷底籌資的都是「聰明企業」,市場資金充裕,債券發行利率水準維持低檔,台電10年券利率僅1.5%。
隨著今年經濟成長率逐季向上,加上國內油價雙漲引發通膨預期,以及央行拉高隔拆利率,未來發債利率恐步步高升,企業若想發債籌措資本動作可要快。
為充實營運資金,外銀今年第一季大舉發行金融債,以渣打銀行發行83億元奪冠,?豐銀60億元居次。
至於第二季有意發債的企業,券商主管說,目前看起來都是熟面孔,台電和鴻海都有機會再發債。其中,鴻海3月底取得180億公司債發行額度,本月10日完成60億元的公司債標售,預期13日前標售結果就會出爐,剩下的120億元額度,可能視市場情況發行。
中油五輕預計今(12)日進料,近期乙烯及丙烯可恢復生產,發生火警而停工的丁二烯工場,雖然將停爐一至兩個月,但台塑化(6505)已主動向中油表達協助供料的高度意願,包括台達化、國喬、台化、榮化、台橡及南帝等下游廠都是利多。
台塑企業主管強調,五輕停爐期間,丁二烯缺料價漲;為了平抑丁二烯行情,減輕下游業者成本負擔;經請示企業總裁王文淵之後,授意台塑化擔負起救火員的角色,協助中油供應丁二烯給下游客戶。
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主管指出,台塑化要協助中油供應丁二烯給下游客戶的訊息,中油相關主管在五輕火警被勒令停工第二、三天就已接到通知。中油現在正向丁二烯下游客戶調查中。中油調查的項目是,客戶的需求量及台塑化供應的價格。
丁二烯下游衍生物產品與廠商是合成橡膠、乳膠生產廠商,包括台橡、榮化、南帝;另一項下游產品是丙烯月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生產廠台達化、國喬、台化、奇美實業等。其中,合成橡膠的下游則是正新、建大等輪胎廠。
不過,市場人士表示,中油五輕乙烯年產能高達50萬公噸、丙烯25萬公噸、丁二烯8萬公噸。火警停爐後,按議訂量53%供料;乙烯與丙烯因輕裂廠集中大修而逐步上揚,丁二烯則因缺料嚴重,現貨價格飆至3,300美元以上,五輕停爐在市場引起極大的波瀾。
中油石化事業部主管指出,五輕6日火警,主因是丁二烯萃取工場引發,乙烯、丙烯裂解爐的主體毫髮未損。依目前的進度,五輕現正暖爐中,預計今天進料後即可開爐運轉,明天煉量可以逐步提升至六、七成,14日可以開至全煉量。
中油公司主管認為,五輕開爐後,乙烯、丙烯供應可以恢復正常,遠東區的現貨行情也應該會回到合理價位。至於,丁二烯方面;下游長期來被高價原料壓得喘不過氣來,且多種產品需求不振,價格均處於虧損,業者被迫大幅減產因應。因此,丁二烯下游客戶實際的需求,應該不會太大。
台塑企業主管強調,五輕停爐期間,丁二烯缺料價漲;為了平抑丁二烯行情,減輕下游業者成本負擔;經請示企業總裁王文淵之後,授意台塑化擔負起救火員的角色,協助中油供應丁二烯給下游客戶。
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主管指出,台塑化要協助中油供應丁二烯給下游客戶的訊息,中油相關主管在五輕火警被勒令停工第二、三天就已接到通知。中油現在正向丁二烯下游客戶調查中。中油調查的項目是,客戶的需求量及台塑化供應的價格。
丁二烯下游衍生物產品與廠商是合成橡膠、乳膠生產廠商,包括台橡、榮化、南帝;另一項下游產品是丙烯月青-丁二烯-苯乙烯共聚合物(ABS),生產廠台達化、國喬、台化、奇美實業等。其中,合成橡膠的下游則是正新、建大等輪胎廠。
不過,市場人士表示,中油五輕乙烯年產能高達50萬公噸、丙烯25萬公噸、丁二烯8萬公噸。火警停爐後,按議訂量53%供料;乙烯與丙烯因輕裂廠集中大修而逐步上揚,丁二烯則因缺料嚴重,現貨價格飆至3,300美元以上,五輕停爐在市場引起極大的波瀾。
中油石化事業部主管指出,五輕6日火警,主因是丁二烯萃取工場引發,乙烯、丙烯裂解爐的主體毫髮未損。依目前的進度,五輕現正暖爐中,預計今天進料後即可開爐運轉,明天煉量可以逐步提升至六、七成,14日可以開至全煉量。
中油公司主管認為,五輕開爐後,乙烯、丙烯供應可以恢復正常,遠東區的現貨行情也應該會回到合理價位。至於,丁二烯方面;下游長期來被高價原料壓得喘不過氣來,且多種產品需求不振,價格均處於虧損,業者被迫大幅減產因應。因此,丁二烯下游客戶實際的需求,應該不會太大。
中油五輕丁二烯廠發生火災,市場估丁二烯報價近期將因此向上攀揚、加上今年油價維持高檔水位,原物料成本增加,法人認為,中橡(2104)、台橡(2103)今年毛利率恐較去年下滑。
市場指出,雖然目前的塑化需求不強,但中油五輕丁二烯廠火災,預計最少停工一個月。台橡、中橡等廠商表示,若中油丁二烯廠僅停工一個月,目前都有庫存支應、影響不大,現在比較擔心的是,丁二烯報價暴衝,產品無法順利轉嫁成本,現貨利差將遭壓縮。法人認為,丁二烯價格波動對台橡毛利將造成直接影響;且油價今年以來都保持在每桶百元大關,這些變數對台橡今年的毛利率會有十足的影響。
丁二烯價格調漲,雖對中橡的毛利率有向下拉的作用;但,法人也表示,中橡美國市場在售後維修市場(AM)帶動下,輪胎需求成長帶動碳煙銷售增加,今年銷售量可望年增7%;另外,孤兒藥權利金認列今年仍可穩定成長,預估中橡今年將呈毛利率微幅下滑、獲利仍可較去年小幅成長的局面。
市場指出,雖然目前的塑化需求不強,但中油五輕丁二烯廠火災,預計最少停工一個月。台橡、中橡等廠商表示,若中油丁二烯廠僅停工一個月,目前都有庫存支應、影響不大,現在比較擔心的是,丁二烯報價暴衝,產品無法順利轉嫁成本,現貨利差將遭壓縮。法人認為,丁二烯價格波動對台橡毛利將造成直接影響;且油價今年以來都保持在每桶百元大關,這些變數對台橡今年的毛利率會有十足的影響。
丁二烯價格調漲,雖對中橡的毛利率有向下拉的作用;但,法人也表示,中橡美國市場在售後維修市場(AM)帶動下,輪胎需求成長帶動碳煙銷售增加,今年銷售量可望年增7%;另外,孤兒藥權利金認列今年仍可穩定成長,預估中橡今年將呈毛利率微幅下滑、獲利仍可較去年小幅成長的局面。
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昨(10)日召開首次委員會,聚焦兩家國營事業定位與民營化議題,工總理事長陳武雄、商總監事會召集人王應傑均支持走向民營化,引入市場機制。
經濟部過去已編列台電、中油各15%、55%的釋股預算,並經立院審查通過,但仍待電業法修正案、新石油管理法通過、與工會協商。
國營事業若政府持股低於一半,即屬民營化企業,據了解,考量台電為國內獨占事業,配合政策性目的僅釋股15%,中油則有意比照中華電、中鋼等成為民營化企業釋股55%,若以台電資本額3,300億元、中油1,301億元粗估,釋股金額分別約495億、715億元。
擔任召集人的經濟部長施顏祥指出,小組將要求中油、台電今年度提出具體改善計畫,目標共須節省125億元。三個月內完成初步檢討報告,改善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會議,預計運作一年以上。
經濟部已提出問卷調查,彙整委員意見後設定議題與優先順序,未來每十天召開一次工作小組,針對經營改善的短中長期作法、改革建議與目標討論,第一次會議將在4月20日前召開。
施顏祥說,小組對台電和中油將從經營效率和品質、人事制度、採購制度和民營化進程四大方向檢討,其中對社會關注的議題將優先處理。
陳武雄會前表示,華航、中鋼等民營化後經營良好,台電、中油等是國營事業,在政策綁手綁腳之餘又和民營企業比較是「不公平」的,他主張台電、中油應民營化。王應傑也認為,國營事業制度應符合民營化與民營企業精神,建議引進企業管理專才。
昨天會中企業界表態支持民營化,並應先市場自由化,但據轉述,部分委員認為我國能源高達99%是進口,一旦台電、中油民營化後,能源安全有顧慮。國營事業定位也須釐清,才能知道責任與績效具體指標。
昨天除了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中鋼前董事長王鍾渝,以及經濟部政務次長林聖忠因出國未能與會,所有委員都親自出席會議。
經濟部過去已編列台電、中油各15%、55%的釋股預算,並經立院審查通過,但仍待電業法修正案、新石油管理法通過、與工會協商。
國營事業若政府持股低於一半,即屬民營化企業,據了解,考量台電為國內獨占事業,配合政策性目的僅釋股15%,中油則有意比照中華電、中鋼等成為民營化企業釋股55%,若以台電資本額3,300億元、中油1,301億元粗估,釋股金額分別約495億、715億元。
擔任召集人的經濟部長施顏祥指出,小組將要求中油、台電今年度提出具體改善計畫,目標共須節省125億元。三個月內完成初步檢討報告,改善小組每月召開一次會議,預計運作一年以上。
經濟部已提出問卷調查,彙整委員意見後設定議題與優先順序,未來每十天召開一次工作小組,針對經營改善的短中長期作法、改革建議與目標討論,第一次會議將在4月20日前召開。
施顏祥說,小組對台電和中油將從經營效率和品質、人事制度、採購制度和民營化進程四大方向檢討,其中對社會關注的議題將優先處理。
陳武雄會前表示,華航、中鋼等民營化後經營良好,台電、中油等是國營事業,在政策綁手綁腳之餘又和民營企業比較是「不公平」的,他主張台電、中油應民營化。王應傑也認為,國營事業制度應符合民營化與民營企業精神,建議引進企業管理專才。
昨天會中企業界表態支持民營化,並應先市場自由化,但據轉述,部分委員認為我國能源高達99%是進口,一旦台電、中油民營化後,能源安全有顧慮。國營事業定位也須釐清,才能知道責任與績效具體指標。
昨天除了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中鋼前董事長王鍾渝,以及經濟部政務次長林聖忠因出國未能與會,所有委員都親自出席會議。
經濟部昨(10)日召開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委員會議,會中有人主張台電、中油都應民營化,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則在會後表示,部份專家學者認為,油電事業民營化後,能否確保能源的國家安全存量不無疑慮,因此經濟部將會深入探討。
部長施顏祥昨天親自主持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第一次委員會議,21位委員包含企業CEO、專家學者與政府機關代表。據了解,國營會原本邀請中油、台電前任董事長及總經理,希望可針對過去服務經驗提供建議,但得到的答案都是婉拒,部份原因是年事已高,部份則答以另有要務在身。
昨天中鋼前董事長王鐘渝、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與經濟部次長林聖忠因出國未能參加會議。
劉明忠會議結束後表示,對於外界質疑的議題,包括油電的員工福利、薪資與採購成本,都會納入改善小組檢討,另外,也有專家學者點出國營事業定位不清,究竟國營事業是企業,還是政府機關?如果定位為企業,又要背負政策任務,存有矛盾,因此建議要把政策任務與績效做明確切割。
施顏祥表示,國營事業確實要面對定位不清的問題,需要好好思考,未來該如何取得平衡。
此外,劉明忠進一步說,有部份委員提到,台灣高達9成仰賴能源進口,如果中油或台電民營化,政府對於能源價格或能源安全存量的掌握度恐怕不夠,因此經部會深入探討。
工總前理事長陳武雄則是支持民營化,他說,不能要求國營企業在綁手綁腳的情況下,與民間企業比較,這是不公平,如果民營化之後,等同於站在起跑點共同競爭,如果依然績效不佳,「那是該罵」。
東森集團董事長王應傑也主張要民營化,他認為,中鋼、中船與國光客運都是相當成功的民營化案例。
王應傑進一步說,中油與台電針對員工福利或薪資結構,如果馬上作調整,例如取消軍眷優惠電費,應可為國營企業加分。
國營會已向委員發問卷調查何者為優先迫切議題,目前仍在蒐集意見,一旦確定後,將在本月20日之前先召開工作小組會議,處理技術性問題。
部長施顏祥昨天親自主持台電及中油經營改善小組第一次委員會議,21位委員包含企業CEO、專家學者與政府機關代表。據了解,國營會原本邀請中油、台電前任董事長及總經理,希望可針對過去服務經驗提供建議,但得到的答案都是婉拒,部份原因是年事已高,部份則答以另有要務在身。
昨天中鋼前董事長王鐘渝、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與經濟部次長林聖忠因出國未能參加會議。
劉明忠會議結束後表示,對於外界質疑的議題,包括油電的員工福利、薪資與採購成本,都會納入改善小組檢討,另外,也有專家學者點出國營事業定位不清,究竟國營事業是企業,還是政府機關?如果定位為企業,又要背負政策任務,存有矛盾,因此建議要把政策任務與績效做明確切割。
施顏祥表示,國營事業確實要面對定位不清的問題,需要好好思考,未來該如何取得平衡。
此外,劉明忠進一步說,有部份委員提到,台灣高達9成仰賴能源進口,如果中油或台電民營化,政府對於能源價格或能源安全存量的掌握度恐怕不夠,因此經部會深入探討。
工總前理事長陳武雄則是支持民營化,他說,不能要求國營企業在綁手綁腳的情況下,與民間企業比較,這是不公平,如果民營化之後,等同於站在起跑點共同競爭,如果依然績效不佳,「那是該罵」。
東森集團董事長王應傑也主張要民營化,他認為,中鋼、中船與國光客運都是相當成功的民營化案例。
王應傑進一步說,中油與台電針對員工福利或薪資結構,如果馬上作調整,例如取消軍眷優惠電費,應可為國營企業加分。
國營會已向委員發問卷調查何者為優先迫切議題,目前仍在蒐集意見,一旦確定後,將在本月20日之前先召開工作小組會議,處理技術性問題。
出口衰退、油價調漲,接下來電價調漲,主計總處可能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到3.5%以下。財經官員估計,油電雙漲將排擠今年全年民間消費超過300億元,電價調漲對經濟的衝擊會超過油價調漲。
財政部昨(9)日公布第一季出口,以美元計價的出口金額較預測值減少約33億美元。主計總處4月底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時,恐怕得下修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2月時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是3.85%。
中油調高95無鉛汽油3.1元,財經官員計算,約讓家庭用油支出今年增加約200億元。
財政部昨(9)日公布第一季出口,以美元計價的出口金額較預測值減少約33億美元。主計總處4月底公布最新經濟預測時,恐怕得下修第一季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2月時預測全年經濟成長率是3.85%。
中油調高95無鉛汽油3.1元,財經官員計算,約讓家庭用油支出今年增加約200億元。
第二季企業發債潮正式啟動。繼台電後,中油今年首期公司債標售結果出爐,在眾多買家追捧下,中油各期券利率皆低於台電,原預計發行180億元,因籌資成本划算,最後增發至194億元。
國營事業發債籌資潮告一段落後,民營企業接棒發債。券商主管指出,鴻海公司債今(10)日登場,預計發行5年期無擔保公司債60億元,利率水準也成為市場關注指標。
根據統計,中油5年期公司債,發行利率為1.22%,金額27億元;7年期利率1.36%,發行39億元;10年期利率1.49%,發行金額128億元。中油一次發行194億元公司債,得標利率落於市場預期區間的下緣,顯示投資人對公司債的需求殷切。
中油主管昨表示,今年資金缺口300多億元,預計下半年再發一次公司債,金額與這次相差無幾。
債券商主管指出,金融機構頭寸相當充裕,優質公司債為資金去化的首選標的。
國營事業發債籌資潮告一段落後,民營企業接棒發債。券商主管指出,鴻海公司債今(10)日登場,預計發行5年期無擔保公司債60億元,利率水準也成為市場關注指標。
根據統計,中油5年期公司債,發行利率為1.22%,金額27億元;7年期利率1.36%,發行39億元;10年期利率1.49%,發行金額128億元。中油一次發行194億元公司債,得標利率落於市場預期區間的下緣,顯示投資人對公司債的需求殷切。
中油主管昨表示,今年資金缺口300多億元,預計下半年再發一次公司債,金額與這次相差無幾。
債券商主管指出,金融機構頭寸相當充裕,優質公司債為資金去化的首選標的。
經濟部大刀闊斧,針對油電國營事業進行體質調整,部長施顏祥今日中午召開「台電與中油公司經營改善小組」委員會議,短期內將要求兩家公司,在事務性與採購支出設定節省目標,中長期將朝民營化,參考韓法作法,導入國有民營概念。
這將是經濟部首度成立油電兩家公司的專案小組,做經營體制通盤檢討,目前確認改善小組成員名單,合計21人,包括前中鋼董事長王鍾渝、華航董事長張家祝、工總理事長陳武雄、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及國票金董事長劉維琪,共計5位CEO出任。
另外,還有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前消基會董事長李伸一、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元智大學講座教授許士軍、工研院資深顧問楊日昌等人,再加上原先公布的經建會、工程會、財政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主計總處等副首長及行政院經濟能源農業處長等,也被列為把脈專家。
改善小組鎖定4大面向討論,包括經營效率、採購制度、人事制度與民營化。在經營效率部份,國營會將要求台電與中油訂定開源節流計畫,今年節省金額,相較於去年,台電要達到25億元、中油則是30億元,事務性費用至少要節省10%。
另採購制度,經濟部要求降低採購金額,台電與中油分別目標為節省50億元與20億元,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表示,以台電為例,平均每年採購金額為2千億元,不過天然氣占800億元,燃料油大約也200億元,換算下來其餘採購為1000億元,因此今年台電必須相較於日韓電力公司採購支出,省下50億元。
不過,中油有高達85%都是購買原油,受制國際價格影響,因此目標僅訂定20億元。
這將是經濟部首度成立油電兩家公司的專案小組,做經營體制通盤檢討,目前確認改善小組成員名單,合計21人,包括前中鋼董事長王鍾渝、華航董事長張家祝、工總理事長陳武雄、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及國票金董事長劉維琪,共計5位CEO出任。
另外,還有消基會董事長蘇錦霞、前消基會董事長李伸一、中經院董事長梁啟源、元智大學講座教授許士軍、工研院資深顧問楊日昌等人,再加上原先公布的經建會、工程會、財政部、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主計總處等副首長及行政院經濟能源農業處長等,也被列為把脈專家。
改善小組鎖定4大面向討論,包括經營效率、採購制度、人事制度與民營化。在經營效率部份,國營會將要求台電與中油訂定開源節流計畫,今年節省金額,相較於去年,台電要達到25億元、中油則是30億元,事務性費用至少要節省10%。
另採購制度,經濟部要求降低採購金額,台電與中油分別目標為節省50億元與20億元,國營會執行長劉明忠表示,以台電為例,平均每年採購金額為2千億元,不過天然氣占800億元,燃料油大約也200億元,換算下來其餘採購為1000億元,因此今年台電必須相較於日韓電力公司採購支出,省下50億元。
不過,中油有高達85%都是購買原油,受制國際價格影響,因此目標僅訂定20億元。
中油五輕丁二烯廠上周火災事故,現正積極進行相關檢討與調查分析,預計本周將初步檢討報告呈報給經濟部。傳言五輕事故恐牽動舊三輕除役時程延後;中油強調,目前以乙烯53%、丙烯60%及丁二烯55%,打折供應下游石化廠商。
中油五輕為中油現役三座輕油裂解廠中規模最大者,佔總產能的46%。目前下游廠商庫存水位多在1個月之上;一旦停產時間過久,台聚集團、台橡、南帝、國喬及榮化等泛中油業者供料調度恐受影響。
中油五輕為中油現役三座輕油裂解廠中規模最大者,佔總產能的46%。目前下游廠商庫存水位多在1個月之上;一旦停產時間過久,台聚集團、台橡、南帝、國喬及榮化等泛中油業者供料調度恐受影響。
油電糖等百年老店國營事業,面臨戰後嬰兒潮的人事青黃不接,董、總座接二連三屆齡延退,從總統大選前的台糖董座胡懋麟與總經理魏巍、中油總經理林茂文,到最近政院核定台電總經理李漢申延退1年,在在凸顯國營事業有接班斷層危機。
去年總統大選前,經濟部多位國營事業高層面臨65歲屆齡退休,但呈報行政院專案核定的結果,均一律延退,理由是大選前人事須安定。其中台糖董座胡懋麟、總經理魏巍甚至已延退2次。
總統大選結束,國營事業負責人還是繼續延退。其中,台電總經理李漢申應在4月底屆退,他有意轉任轉投資公司台機社,擔任董事長,卡在電價調整的關鍵時刻,經部及政院高層都不願讓油電人事在此時動盪,因此在3月底核定李漢申任期延至明年4月。
社會大眾高度不諒解油電雙漲,抨擊中油台電高層都是「大肥貓」,要求「砍肥貓」,做改革,令油電二事業高層相當無奈,多無意戀棧高位,對延退心中充滿「掙扎」。
官員說,油電在國營事業中規模最大,董總薪資屬同一級,最多可接近部長級,即相當部長薪水18多萬元打9折,相當17萬餘元,並非名嘴或立委口中的「30萬元或年薪500萬元」。
經部官員分析,油電糖三家國營事業平均年齡均為50歲,主因70至85年,禁止國營事業進用新人,影響人事新血流動,產生人才斷層。這幾年正面臨戰後嬰兒潮的一波大退休潮,因此在近2、3年人員退休速度,快過優秀人才遞補速度。
令高層傷腦筋的是,中油董座朱少華今年7月底屆退,林茂文延至11月底退休,二人相當接近;而台電董座陳貴明在明年9月底也屆退,與李漢申明年4月底退休的時間也很接近,兩家國營事業分別有五輕遷廠及核四運轉等燙手山芋,未來尋找接替人選面臨很大考驗。
官員說,經部成立油電專案小組中設定改革檢討議題,在人事分組議題上,特別納入人事結構檢討,希望能適度引進新血,多進用新人,讓國營事業朝年輕化永續經營。
去年總統大選前,經濟部多位國營事業高層面臨65歲屆齡退休,但呈報行政院專案核定的結果,均一律延退,理由是大選前人事須安定。其中台糖董座胡懋麟、總經理魏巍甚至已延退2次。
總統大選結束,國營事業負責人還是繼續延退。其中,台電總經理李漢申應在4月底屆退,他有意轉任轉投資公司台機社,擔任董事長,卡在電價調整的關鍵時刻,經部及政院高層都不願讓油電人事在此時動盪,因此在3月底核定李漢申任期延至明年4月。
社會大眾高度不諒解油電雙漲,抨擊中油台電高層都是「大肥貓」,要求「砍肥貓」,做改革,令油電二事業高層相當無奈,多無意戀棧高位,對延退心中充滿「掙扎」。
官員說,油電在國營事業中規模最大,董總薪資屬同一級,最多可接近部長級,即相當部長薪水18多萬元打9折,相當17萬餘元,並非名嘴或立委口中的「30萬元或年薪500萬元」。
經部官員分析,油電糖三家國營事業平均年齡均為50歲,主因70至85年,禁止國營事業進用新人,影響人事新血流動,產生人才斷層。這幾年正面臨戰後嬰兒潮的一波大退休潮,因此在近2、3年人員退休速度,快過優秀人才遞補速度。
令高層傷腦筋的是,中油董座朱少華今年7月底屆退,林茂文延至11月底退休,二人相當接近;而台電董座陳貴明在明年9月底也屆退,與李漢申明年4月底退休的時間也很接近,兩家國營事業分別有五輕遷廠及核四運轉等燙手山芋,未來尋找接替人選面臨很大考驗。
官員說,經部成立油電專案小組中設定改革檢討議題,在人事分組議題上,特別納入人事結構檢討,希望能適度引進新血,多進用新人,讓國營事業朝年輕化永續經營。
經濟部下週將成立油電公司經營改善專案小組,快馬加鞭檢討油電經營績效問題,對油電等高層人事斷層問題,專案小組不該只檢討「肥貓」等薪資與福利,人才斷層的人事結構更是刻不容緩課題。
每次遇油電價調漲,外界及民代都罵翻天,指向中油、台電經營績效不佳,無效率、浪費,或採購燃料成本有問題。但迫在眉睫的是,中油、台電、台糖等國營事業,面臨員工平均年齡偏高的結構問題。
扁政府時期,為了安插人事,要求國營事業負責人不能延退,必須屆齡退休。反觀馬政府上台,堅守油電等高度專業公司,必須專業取才,不輕易政治酬傭,寧可延退。
近一、二年,油電公司「五年級生」一級主管升遷加速,而「三年級後段」與「四年級前段」引退高層人數增多,讓油電公司高層接班布局,經常面臨「找無人」窘況,人才斷層十分嚴重。
倘若民代或外界以為,油電公司只要砍薪資,少用人,人事成本大幅節省就是改革,那就大錯特錯,中油有諸多危險煉油廠及石化工廠,而台電則有核安優先的核能三座電廠運轉,很多人力的僱用是「省不得」,不能為了節省人事成本,付出慘痛的工安或核安代價,那可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每次遇油電價調漲,外界及民代都罵翻天,指向中油、台電經營績效不佳,無效率、浪費,或採購燃料成本有問題。但迫在眉睫的是,中油、台電、台糖等國營事業,面臨員工平均年齡偏高的結構問題。
扁政府時期,為了安插人事,要求國營事業負責人不能延退,必須屆齡退休。反觀馬政府上台,堅守油電等高度專業公司,必須專業取才,不輕易政治酬傭,寧可延退。
近一、二年,油電公司「五年級生」一級主管升遷加速,而「三年級後段」與「四年級前段」引退高層人數增多,讓油電公司高層接班布局,經常面臨「找無人」窘況,人才斷層十分嚴重。
倘若民代或外界以為,油電公司只要砍薪資,少用人,人事成本大幅節省就是改革,那就大錯特錯,中油有諸多危險煉油廠及石化工廠,而台電則有核安優先的核能三座電廠運轉,很多人力的僱用是「省不得」,不能為了節省人事成本,付出慘痛的工安或核安代價,那可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