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國外陸續對金融機構氣候變遷風險(俗稱綠天鵝)展開壓力測試,以掌握氣候風險可能影響,並儘早因應;金管會也在今年首度對銀行啟動「公版」氣候變遷壓力測試(或稱情境分析)。目前本國銀行已全數在今年5月底前「交卷」給金管會,並在6月底前於「氣候風險相關財務揭露」中揭露測試結果。
本國銀行首次掀鍋的綠天鵝壓力測試結果,首先,大部分銀行的最大預期損失金額,都出現在無序轉型的2050年情境。一位民營銀行主管分析,無序轉型是指政府一開始並未推出轉型政策,等到後期減碳來不及,才加大政策力道,例如收取更高的電費、碳費等,此舉將令企業在短期間內面臨的轉型成本大增,對整體經濟的衝擊更大,銀行可能的損失金額也會更多。
至於預期損失金額最小的情境,則出現在無政策的2030年情境。不過,無政策不代表沒損失,未來到了世紀末可能面臨更高的氣候風險。
最嚴重狀況下,對銀行造成的最大預損失金額合計高達3,000多億元,占去年一年稅前盈餘3,919億元的九成以上,等於快吃掉一整年的獲利。就連最小的預期損失金額,合計也有2,000多億元。
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占去年度稅前損益比率,超過100%的銀行有十多家,也就是,有將近三成的銀行,去年一年賺的錢都會被綠天鵝吃光光,還會因此出現虧損。當然也有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占稅前損益比率不到50%的銀行,但極為少數。
知情官員說,預期損失金額占稅前損益、淨值比率相對小的銀行,代表可能在這幾年已採取因應氣候風險行動,調整投融資部位,使得可能損失下降。
原本信用風險最低的公營事業,在氣候風險中卻變最高,像台電、中油、台水等高碳排的公營事業都負有政策性任務,油水電價格漲不漲都涉政治議題,議合難度高,是金融業因應氣候風險的一大考驗。
此外,六家「大到不能倒」銀行預期損失金額占稅前盈餘比率,多數低於平均值,顯示因應氣候風險具有一定的韌性,不過這些大銀行被要求更高的資本標準,在氣候風險衝擊下,面 臨的資本壓力也相對大。
根據各銀行揭露的資料,在六種情境中,銀行可能面臨的最大預期損失金額有3,000多億元,其中六家國內系統性重要銀行,也就是「大到不能倒」銀行,因規模相對大,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合計就有1,500億元,占了四成。
若以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占稅前盈餘比率來看,全體銀行的平均值約九成多,而六家大到不能倒銀行中,有四家都低於平均值,只有一家超過100%,吃掉去年一整年的獲利。
不過,一位銀行業者觀察到,這六家大銀行的最大預期損失金額占淨值比率,只有三家低於平均值,顯示氣候風險對大到不能倒銀行的資本考驗相對大。
台灣清潔用品廠商清淨海(7516)近來不斷展現轉型進步,積極拓展代工業務,並強化電商通路,隨著環保議題逐漸成為焦點,公司品牌知名度不斷攀升,虧損逐漸收窄,今年有望轉盈。清淨海24日成功以1.19億元標得中油公司洗可麗環保洗衣精代工案,預計為未來一年半的業績帶來正面影響。
清淨海主要生產衣物清潔、家用清潔及個人清潔保養用品,強調環保洗劑的產品特點。隨著品牌知名度的提升,公司近年虧損逐漸縮小。2020年每股淨損2.87元,2021年每股淨損2.7元,去年虧損縮小至1.11元。今年上半年營收達1.23億元,年增長43.6%。
目前清淨海的代工營運占比約3成,公司將提高代工比重作為未來主要營運策略。24日,公司公告以1.19億元標得中油洗衣精代工案,合約期限為550天,平均每月可為公司帶來600多萬元的營收,這將使公司的月營收增加約3成。
清淨海表示,為應對環保意識的提升、防疫和健康意識的增強,公司已經在民生消費品市場上做了兩年多的基礎工作。目前,公司的通路包括棉花田、全聯、家樂福等實體通路,以及特約業務。從去年第四季度開始,公司開始加強電商市場、團購和直播主業務,提升電商營收比重。
台灣中油旗下的大林石化油品儲運中心,近期又有重大進展!台船(2208)昨(24)日宣布,成功得標這個石化油品儲運中心槽車裝卸工廠的統包工程,總價值高達72.9億元。這個工程計劃在今年第4季開始動工,並預計在2026年完工,總工期約1,080個日曆天。 為何這個工程對台灣中油來說如此重要呢?原來,這是為了滿足中油將石化基本原料進口轉售給國內客戶與下游業者的需求,同時也為進行石化品進出口等業務而設立的槽車裝卸作業區及行政管理中心。這個工程案位於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三區,將以統包方式進行,包括設計、採購、工料、建造、安裝,以及協助試車等全流程。 對於台船來說,這次的得標不僅是繼去年得標「大林石化油品儲運中心三區26座石化品儲槽統包工程案」後的又一重要成果,也意味著台船在離岸風電、國艦國造、商船本業及石化工業基建等多角化經營上,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雖然台船股價昨日下跌0.35元,收在23.05元,但這個工程的成功得標,對公司未來的發展仍然具有重大意義。
台船指出,此工程主要是因應中油將石化基本原料進口轉售國內客戶與下游業者,以及進行石化品進出口等業務需求,設立槽車裝卸作業區及行政管理中心。
此工程案位於高雄港洲際貨櫃中心第三區,將以統包方式辦理,執行工程案設計、採購及工料、建造、安裝、協助試車,並配合其他工程案的球形槽進行性能測試。預估總工期1,080個日曆天,預計2026年完工。台船股價昨日下跌0.35元,收在23.05元。
台船指出,這是繼去年得標「大林石化油品儲運中心三區26座石化品儲槽統包工程案」後,該公司再度涉足台灣石化基礎建設,更確立公司在離岸風電、國艦國造、商船本業及石化工業基建的多角化經營。
清淨海主要產品為衣物清潔、家用清潔及個人清潔保養用品,產品 以環保洗劑為主要訴求,隨著品牌知名度提升,近年虧損逐漸縮小, 2020年每股淨損2.87元、2021年每股淨損2.7元,去年縮小至虧損1. 11元,而今年上半年營收1.23億元、年增43.6%。
清淨海目前代工營占比約3成,提高代工比重為未來主要營運方向 ,24日公告以1.19億元標得中油洗衣精代工案、合約為期550天計算 ,平均每月可挹注營收600多萬元,相較於清淨海目前平均月營收2, 000萬元估,約增加3成。
清淨海表示,因應環保意識抬頭、防疫及健康更受重視,在民生消 費品上做了兩年多的基礎鋪底,目前通路上除棉花田、全聯、家樂福 等實體通路,及特販業務外,去年第四季起,開始加強電商市場、團 購及直播主業務,提升電商營收入比重。
台中天然氣接收站近期遭遇安全儀控系統故障,導致天然氣供應暫時中斷,讓大家心驚膽戰。這起事故不僅讓我們看到南氣、中氣北送的弱點,也讓我們意識到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對於整個社會的重要性。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強調,綠能發電已超越核能,我們的發電廠主要依賴燃氣和燃媒,因此「中氣北送」的計劃刻不容缓。中油公司也表達了對於三接工程的重視,他們喊話說,三接早一天完工,天然氣供應就愈能穩定。經濟部長王美花也強調,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的完工將為我們帶來多元氣源,提升供氣韌性。在這個緊迫的時刻,我們期待三接工程能夠早日完工,為台灣的能源安全把關。
台中的第二天然氣接收站上周五(21日)因廠區內的安全儀控系統發生故障,險爆斷氣危機。中油指出,當天晚上20點10分,因廠區內安全儀控系統(SIS)故障,天然氣生產線作業暫時中斷,經緊急搶修,當晚20點58分開始逐步恢復作業,至23點29分,全廠已恢復生產作業。
中油表示,經調度永安天然氣接收站應急轉供,並與台電緊急密切合作,仍可因應臨時事故。
但此一事故卻曝露長期南氣、中氣北送的弱點,因此中油立即檢討啟動廠區設備體檢,同時也將加速三接施工。中油喊話:三接早一天完工,就愈能保障天然氣供氣穩定。經濟部長王美花指出,正在興建的第三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盡快完工,如此便能增加多元氣源,以提高供氣韌性。
而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昨日視察「基隆港西岸旅客中心郵輪作業」受訪時表示,目前綠能已比核能發電多,以燃氣和燃媒為主,在「中氣北送」的設計上,三接勢確實應以更快的速度完成,才能供應北部的天然氣。
鄭文燦說,目前台灣電廠在「中氣北送」的設計上,接收站使用率超負載大概115%左右,三接勢必要進行。
市場人士指出,美國升息轉向、產油國自願減產期限延長,帶動油價走高,上游行情呈現平穩態勢。
法人表示,台塑化和中油兩大輕裂廠產出的丁二烯賣給下游的價格,大致上是以現貨行情起伏變化為基準,以近期行情來看,7月價格將會進行調漲。
台灣中油公司近期展現出強大的社會責任和永續發展理念,不僅在能源領域做出重大貢獻,更在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領域展現領軍地位。以下是關於台灣中油公司在2022年的亮點新聞報導:
台灣中油公司不僅是台灣重要的能源供應商,同時也是推動綠色能源轉型的積極推手。在2022年,台灣中油公司投入超過193億元發展再生能源,創造了8.9億元的減碳效益,展現了對環保的堅定承諾。
除了在能源轉型上的努力,台灣中油公司在金融服務方面也展現了其ESG實踐。與台北富邦銀行合作,台灣中油積極參與永續相關貸款,與友達光電、光寶科技等企業攜手,共同推動綠色金融的發展。
在ESG投資方面,台灣中油公司的表現也令人矚目。2022年,台灣中油積極參與ESG綠色電力ETF的募集,永續主題投資金額逾3.5兆元,顯示了公司在影響力投資方面的領先地位。
台灣中油公司董事長蔡明興強調,公司不僅追求商業利益,同時也關注社會責任和環境保護。他提到,台灣中油將持續推動永續願景工程,並在金融與非金融兩大面向締造多項第一,包括稅後純益及每股純益業界第一,連續14年蟬聯台灣金控每股獲利王寶座。
在非金融領域,台灣中油公司也積極參與社區關懷活動,贊助四大馬拉松,並承諾五年內為地球種下10萬棵樹。截至2022年12月,已種下7.3萬棵樹,進度超前三倍。
總結來說,台灣中油公司在2022年不僅在能源供應和再生能源發展上做出重大貢獻,更在ESG領域展現了領軍地位。未來,台灣中油將繼續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與台灣社會攜手,共同邁向淨零未來。
藉由投融資服務,富邦金控創造約293萬個就業機會及1.3兆元薪資收益。此外,為支持國際淨零趨勢及政府脫碳政策,富邦金控持續挹注資源推動能源轉型,2022年投入超過193億元發展再生能源,創造8.9億元的減碳效益。
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表示,2022年富邦金控仍持續推動永續願景工程,在金融與非金融兩大面向締造三項第一:首先,富邦金控稅後純益及每股純益業界第一,連續14年蟬聯台灣金控每股獲利王寶座;第二,業務多元擴張,創下台灣第一宗「金金併」里程碑,讓永續金融服務版圖更加完整;第三,連續六年入選道瓊永續指數(DJSI)的最高榮譽「世界指數」成分股,且在「社會面向」得分位居全球保險業冠軍。
富邦金控2021年提出「Run For Green™」ESG倡議計畫,從金融、非金融兩大層面深耕ESG企業文化;從金融面來看,針對電廠、煤礦、水泥、石化及鋼鐵等五大高碳排敏感性產業擬定准入及撤資標準;台北富邦銀行亦與友達光電、台灣中油、光寶科技等企業合作永續相關貸款;富邦投信募集ESG綠色電力ETF等,2022年永續主題投資金額逾3.5兆元,期盼成為帶動「影響力投資」的領頭企業。
在非金融面向,富邦金控贊助四大馬拉松,承諾五年內為地球種下10萬棵樹,截至2022年12月,已於全台種下7.3萬棵樹,進度超前三倍。
富邦金控致力奔向綠色,希冀成為兼顧「目的與獲利」的ESG典範企業,期盼持續與台灣社會攜手Run For Green™,邁向淨零未來。
在智慧城市快速發展的脈絡下,充電站與充電樁的需求日益增長,台灣裕隆(2 201)公司積極把握這波商機,預計今年營運表現將逐漸回穩,股價也於6日持續上漲,收盤價達到83.5元,漲幅達2.08%,同時自營商連續五日累計買超5,270張,顯現出投資者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
對裕隆未來營運的展望,法人分析指出,在成功擺脫轉投資事業的防疫險損後,裕隆的整體營運有望重新走上正軌。隨著汽車業受惠於晶片零件供應緩解以及船運問題逐漸解決,再加上新車到港穩定,銷售和交車量將會增加,未來業績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裕隆旗下子公司裕電(車)今年宣布將建置達4,000樁的充電樁,並已完成中油機車充電站百站的系統建置,成功取得機車充電站市場超過95%的市占率,表現穩健。6日當日,外資及自營商分別買超1,947張、1,055張,為股價帶來逆勢上揚的動力。
展望裕隆營運,法人分析,裕隆在擺脫轉投資事業防疫險虧損後, 整體營運可望回歸正軌,加上汽車業受惠晶片零件供應及船運問題逐 步緩解,以及新車到港穩定,帶動銷售及交車熱潮,未來業績長線可 期。
此外,裕隆旗下子公司裕電(車),繼宣告今年將建置達4,000樁 的營運目標,也完成中油機車充電站百站的系統建置,取得機車充電 站市占逾95%的成績,看好營運穩健向上。6日外資及自營商分別買 超1,947張、1,055張,支撐股價逆勢上揚行情。
三陽工業(2206)SYM去年在國內燃油機車市場大放異彩,成功奪得銷售冠軍寶座。今年,該公司不僅維持著熱銷勢頭,還推出了全新的CU系列車款——百搭輕穎車「CLBCU」。此外,市場上對於三陽工業電動機車的上市時間也成了熱門話題。三陽工業透露,他們的電動機車規畫早已完成,但具體上市時機還需考慮市場規模、發展等條件,並視鋁電池試量產進度而定。今年,三陽工業將著眼於穩定燃油機車市場接受度與產品口碑,同時逐步評估電動機車的上市時機,全方位提供國人最先進、亮眼又實用的機車選擇。
去年,三陽工業成功搶下國內燃油機車市場的領頭羊地位,今年則繼續推動產品熱潮。對於CLBCU新車的上市,公司寄予厚望,這不僅能夠補充完整的燃油機車產品線,還能為下半年市場注入新鮮血液。雖然下半年經濟環境不穩定,但三陽工業對今年的銷售前景充滿信心。
三陽工業發言人田人豪表示,公司對電動機車市場採取嚴謹務實的態度,不斷根據市場需求調整策略。他強調,公司正著力於電池應用,關注快充與換電的市場走向,並認為換電將成為電動機車的主要銷售方式。三陽工業將以更貼近市場的產品和時機,適時加入國內電動機車銷售,並與中油電池搭配的電動機車按照計畫進行,預計今年底推出。
在鋁電池方面,三陽工業的投資也進入了試量產階段,這顯示了公司積極面對電動機車市場並重視上市時機的決策。該公司專精於機車設計製造,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數據。田人豪表示,三陽工業將以更謹慎的自我要求,做好一切準備,避免在燃油與電動機車之間失衡,影響雙方銷售。
由於國內電動機車市場目前還依賴政府補助,補助金額的多寡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意願。此外,大馬力燃油機車的崛起、年輕族群市場的瓜分,以及電動機車外型的新鮮感退潮等問題,都值得關注。因此,三陽工業的電動機車上市規畫將根據既定步調進行,並結合今年整體機車市場的走勢和需求進行評估。
三陽工業去年成功搶下國內燃油機車市場寶座,今年仍延續該公司 產品熱潮,對CLBCU新車上市寄予厚望,因為這不僅補齊完整的燃油 機車產品線,也為下半年持續新車發表炒熱市場,雖然下半年景氣不 佳,但三陽認為影響不大,對今年的銷售相當看好。
三陽工業發言人田人豪表示,該公司向來採嚴謹務實態度看待電 動機車市場,除了依據市場需求逐步調整策略外,目前依然持續在電 池應用下功夫也關注快充與換電的市場走向,以現有市場需求而言換 電已成為電動機車的主要方式,這將影響整個銷售與應用面的決策, 三陽會以更貼近市場的產品與時機,適時加入國內電動機車銷售,因 此與中油電池搭配的電動機車仍照計畫進行,預計中油版本今年底可 推出。
另一方面投資的鋁電池也進入試量產階段,雙向並行的策略展現該 公司積極面對電動機車市場與推出時機點的重視,而該公司本就專精 在機車設計製造,經由燃油機車累積的各項經驗與數據,設計製造電 動機車不是問題,重點是騎乘環境、市場導向與完善的產品等因素, 三陽工業會以更謹慎的自我要求做好一切準備才會上市,避免顧此失 彼在燃油與電動機車間失衡進而影響雙邊銷售。
由於國內電動機車市場現階段政府補助仍是銷售的重要依據,補助 多寡本就影響消費者購車意願,再加上大馬力燃油機車的崛起、電動 機車年輕族群市場被瓜分程度,或是電動機車限於窠臼的外型讓消費 者新鮮感退潮等眾多因素都值得關注,因此該公司的電動機車上市規 劃仍會依據既定步調而定,但也會加入今年整體機車市場的走勢與需 求評估。
【台灣金融新聞】近期刷卡動能強勁,台灣金管會最新統計顯示,4月份全國刷卡金額達2,890億元,累計今年前四月刷卡金額更創下1兆2,216億元新高。其中,國泰世華銀行以2,144億元的刷卡金額拔得頭籌,而中信銀行則以簽帳卡計算,前四月總計達2,383億元,位居市場第一。此外,北富銀行在流通卡數上也表現亮眼,單月發卡量達26萬張,創下雙位數成長,其中COSTCO聯名卡的申辦人數增加是主要因素。中信銀行則因推出LINE pay、中油卡等熱門信用卡商品,使得刷卡金額成長30%,展望明年流通卡數有望突破千萬張。國泰世華銀行在旅遊消費方面也表現出色,卡友旅遊消費簽帳金額年增逾七倍,其中航空及旅行社簽帳成長皆超過十倍。
台灣中油公司近日宣佈與知名旅遊平台Agoda攜手推出聯名卡,進一步擴大旅遊支付生態圈。根據統計,台灣中油今年前四月信用卡總金額已達2,383億元,穩坐市場龍頭地位,預計全年雙卡簽帳金額將超過8,000億元,創下新高。昨日記者會上,台灣中油相關負責人與Agoda商務長一同出席,共同見證這項重要合作。 根據交通部觀光局5月統計,今年第1季出國人次達208.5萬人次,顯示旅遊市場復甦的強勢。台灣中油與Agoda的合作,正是看準了旅遊市場的復甦和自助旅行的商機。該聯名卡將提供Agoda全球逾360萬件房源的優惠,並搭配台灣中油全球飯店訂房現折10%或是指定飯店訂房最高現折40%的折扣優惠,以及交通購票與異國美食餐廳刷卡最高10%A金回饋。 台灣中油表示,聯名卡卡友可直升Agoda最高等級白金會員,並享有各種優惠。預計目標發出30萬張卡,首年發出15萬張,期待今年底流通卡數達到900萬張的高峰。目前信用卡發行量已達870萬張,簽帳金融卡約420萬張,滿足不同年齡層的支付需求。 對於未來的發展,台灣中油將與各產業領導品牌結盟,透過聯名卡、數位化與客戶忠誠計畫,增加客戶黏著度以及深化客戶經營。這次的Agoda聯名卡發行,正是台灣中油拓展旅遊市場、提供多元支付解決方案的重要一步。
【台灣金融新聞】 在台灣金融市場上,近期信用卡刷卡量節節高升,其中以國泰世華銀與中信銀行表現亮眼。根據最新數據,國泰世華銀信用卡簽帳金額已突破2,700億元,年成長超過3成,其中CUBE卡佔整體簽帳金額近5成,穩定成長。而中信銀信用卡則以2,594億元的刷卡金額,年成長近30%,若以去年全年刷卡5,775億元推估,今年有望突破7,000億元大關。 不僅如此,信用卡市場的競爭也越演越烈。玉山銀、台新銀及台北富邦銀等信用卡發卡行也在不斷推出各種優惠措施,力圖爭取更多客戶。其中,台新銀有三張卡破百萬張,包括@GoGo卡、FlyGo卡、新光三越卡,並在旅遊旺季、多產業及多產品上招募新客戶,提高既有客戶下半年的錢包市佔。 此外,台灣中油也加入了信用卡競爭的陣營,與中信銀合作推出的中油联名卡,成為市場上的一大亮點。隨著消費者對信用卡需求的不斷增加,各銀行及企業也在不斷創新,提供更多元化的信用卡產品,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金管會指出,4月整體銀行簽帳金額月減579億元、單月刷2,890億元,主因為3月營業天數長,以及228連假消費遞延到3月入帳,4月又是傳統消費淡季,三大原因加總促使4月刷卡動能出現月減,但單月總簽帳金額仍創同期史新高。
4月單月簽帳王為國泰世華銀、單月刷499億元,其次中信銀單月刷478億元、玉山銀刷374億元、台新銀刷303億元、北富銀刷300億元。前四月簽帳金額來看,國泰世華達2,144億元,為市場第一,不過中信銀表示,若加計簽帳卡,則前四月中信銀達2,383億元,居市場第一。
流通卡數上,全體國銀4月流通卡數飆上5,906萬張,單月增加35萬張,北富銀單一家就增加37萬張卡,且北富銀單月發出26萬張卡為4月發卡王,為唯一4月發卡雙位數成長銀行。
金管會解釋,北富銀受益COSTCO聯名卡申辦人數增加,以及特定聯名卡行銷活動挹注單月發卡量24萬張,再加上日盛銀併入北富銀後提供13萬張流通卡數,北富銀單月流通卡增加37萬張卡。
相比北富銀,最大發卡行國泰世華銀4月單月停卡數達9.3萬張,超過當月發卡數6.2萬張。金管會解釋,主因部分原COSTCO聯名卡卡片到期後、卡友不轉換成國泰世華銀信用卡造成。
另外前四大發卡行中,4月國泰世華銀單月發6.2萬張、中信銀發9.7萬張、玉山銀發5.9萬張、台新銀發5.1萬張,中信銀為最高,金管會官員解釋,主要為其熱門信用卡商品LINE pay、中油卡、百貨公司發卡動能強勁。
中信銀指出,LaLaport聯名卡已經發出3萬張卡,目標昨日上市的Agoda聯名卡要發出30萬張卡,首年要發出15萬張卡,LINE Pay已經發出540萬張,該卡總量刷卡動能也是最高,前五月刷卡金額達3,060億元,較去年同其成長30%,明年流通卡數有機會衝破千萬張。
國泰世華銀昨日則指出,國泰世華卡友旅遊消費年成長逾七倍。
今年國內外旅遊需求持續大增,有效吸引卡友出遊刷卡消費,根據國泰世華銀行統計,截至5月底為止,國泰世華卡友旅遊消費簽帳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逾七倍,其中航空及旅行社(含OTA)簽帳成長皆超過十倍,表現最為亮眼。
昨日記者會上,中信銀個人金融執行長、執行副總經理楊淑惠、支付金融事業處長、資深副總經理陳德風、Agoda商務長Damien Pfirsch一同出席。根據交通部觀光局5月統計,今年第1季出國人次衝上208.5萬人次,較來臺旅客110.9萬人次多出近百萬人次,中信銀行本次與Agoda合作發行聯名卡,除提前布局復甦的旅遊市場,更看好自助旅行商機,搭配Agoda全球逾360萬件房源,布建旅遊支付生態圈。
陳德風指出,中信銀前五月刷卡金額已達3,060億元、年成長30%,預計上半年信用卡加上簽帳金融卡各項指標有機會有30%以上的成長率,取得領先地位,同時可以成為客戶心中冠軍。
楊淑惠指出,今年海外旅遊簽帳金額表現優異,成為今年刷卡重要商機,海外簽帳金額年成長率超過七成,且已經超過2019年數字,因此進一步推出中國信託Agoda聯名卡布建旅遊生態圈。
中信銀表示,聯名卡卡友可以直升Agoda最高等級白金會員,享有全球飯店訂房現折10%或是指定飯店訂房最高現折40%折扣優惠,交通購票與異國美食餐廳刷卡同步享有最高10%A金回饋,每一A金可折抵新台幣1元,卡友旅遊還能賺回饋。
陳德風指出,中國信託Agoda聯名卡預計目標發出30萬張卡,希望首年發出15萬張卡,看好中信銀今年底流通卡數達900萬張卡。
目前信用卡發870萬張、簽帳金融卡約420萬張,滿足不同年齡層可使用不同支付工具,現階段信用卡客戶以25歲以上居多,等待年輕人財力符合,將再轉換成信用卡。
對於旅遊市場策略,楊淑惠指出,線上訂房加上訂票刷卡旅遊商機,還會搭配與平台業者合作,提供消費者旅遊包套刷卡服務。
最後,對於中信銀信用卡發展前景,陳德風說希望先打開廣度,與各產業領導品牌結盟,再強化深度,透過聯名卡、數位化與客戶忠誠計畫深耕,增加客戶黏著度以及深化客戶經營。
中信銀針對社群已推出LINE Pay聯名卡,交通有中油聯名卡、航空亦有華航聯名卡、ANA及大中華聯名卡,倘若客戶喜歡遊戲,中國信託也有發行英雄聯盟聯名卡,喜歡運動也有中信兄弟聯名卡,如今旅遊產業加上Agoda聯名卡,希望結合客戶食衣住行育樂的需求,提供需要的產品。
銀行局13日亦公布,前四月國內信用卡刷卡量已達1.22兆元,續創 同期新高,且年成長19.6%。由於之後還有刷卡報稅、暑期旅遊旺季 、百貨周年慶、雙11購物節、12月檔期及年終購物等,全年信用卡極 可能刷破4兆元。
信用卡發卡行前五大競爭激烈,即國泰世華銀、中信銀、玉山銀、 台新銀及台北富邦銀,各家至少有一張發行百萬張以上的「百萬神卡 」。國泰世華銀手上有CUBE卡;中信有Line Pay聯名卡、中油聯名卡 ,今年Costco聯名卡易主,北富銀8月後也將有富邦J卡、Costco聯 名卡二張破百萬張,過去國泰世華銀、中信銀雙雄爭霸局面,恐轉為 國泰世華銀、中信銀、北富銀三強鼎立。
國泰世華銀指出,今年5月其流通卡數已突破千萬張,信用卡簽帳 金額突破2,700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超過3成,單月、累計簽帳皆為 同業第一,其中CUBE卡占整體簽帳金額近5成,持續穩定成長。
中信銀表示,中信銀今年前五個月刷卡金額2,594億元,年成長近 30%,若以去年全年刷卡5,775億元推估,今年可挑戰刷破7,000億元 ;發卡數上,若以中信銀每月新發卡約10萬至15萬張,今年底流通卡 數估可達900萬張、明年將有望突破千萬張。
北富銀則預估,今年流通卡量可突破750萬卡,下半年將著重四大 卡,包括Costco聯名卡轉卡、J卡積極與LINE pay合作、台灣大Open Possible卡及momo卡,將加強海外消費回饋。
玉山銀強調,以穩住信用卡市場第三名為首要目標,今年重點包括 星宇航空聯名卡、U BEAR及PI卡、世界卡等,爭取旅遊回溫刷卡商機 。
台新銀指出,台新目前有三張卡破百萬張,即@GoGo卡、FlyGo卡、 新光三越卡,今年策略將鎖定旅遊旺季、多產業、多產品招募新客戶 ,提高既有客戶下半年的錢包市佔、活化點數生態圈等,力拚年度高 成長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