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全球製鞋龍頭寶成工業董事長詹陸銘表示,現階段全球鞋業的生產中心主要集中在亞洲,形成產業群聚效應,有利於廠商進行垂直整合與水平分工。
經濟日報昨天舉辦「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打造韌性供應鏈生態系」,邀請產官學代表共同探討在全球情勢遽變下,如何建構韌性的供應鏈。論壇由中油、兆豐銀行、穩懋半導體、寶成國際集團協辦。
詹陸銘指出,寶成主要遵循「就地開發、就地供應」的採購策略,積極與當地供應商合作,以有效降低供貨風險、營運成本,減少遠地供應運輸的碳排放量。
因應品牌客戶採購需求,以及善用各地生產優勢,寶成向來採取多元布局策略,生產據點遍及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柬埔寨、孟加拉及緬甸等地,並以中國大陸、越南、印尼為三大主要生產基地,分別占今年上半年生產出貨的10%、37%及47%。
疫情爆發後,各國相繼實施封城管制與邊境封閉等措施,使各地區的人員流動備受限制,並影響全球供應鏈及生產效率。
對此,詹陸銘說,寶成主要採因地制宜方式滾動檢討防疫措施,彈性調整內部組織與工作模式,利用數位工具以執行遠端協作,並持續加強原材料採購在地化,適度增加安全庫存水位,以確保生產運作的有效進行。
鑑於國際政經局勢變化快速,寶成也不斷強化整體營運的靈活性,持續多元布局的戰略,保持最大彈性進行產能配置。
同時持續投資於自動化,加速數位轉型,包括導入SA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以優化現行的智能製造策略,降低對勞動力依賴,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益及應變能力。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風險挑戰,詹陸銘不諱言,品牌客戶對於綠色產品、減碳承諾,都有相較以往更高標準的期待與要求。
為確保永續生產模式,寶成與品牌客戶共同致力於降低產品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配合品牌客戶永續發展的里程標的,也制定減碳路徑,預計2025年達成五年碳排零成長的目標。
另外,寶成也跟隨主要品牌客戶,進一步制定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下降46.2%的減量承諾,此目標符合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Science-Based Target initiative)設定標準。
經濟日報昨天舉辦「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打造韌性供應鏈生態系」,邀請產官學代表共同探討在全球情勢遽變下,如何建構韌性的供應鏈。論壇由中油、兆豐銀行、穩懋半導體、寶成國際集團協辦。
詹陸銘指出,寶成主要遵循「就地開發、就地供應」的採購策略,積極與當地供應商合作,以有效降低供貨風險、營運成本,減少遠地供應運輸的碳排放量。
因應品牌客戶採購需求,以及善用各地生產優勢,寶成向來採取多元布局策略,生產據點遍及中國大陸、越南、印尼、柬埔寨、孟加拉及緬甸等地,並以中國大陸、越南、印尼為三大主要生產基地,分別占今年上半年生產出貨的10%、37%及47%。
疫情爆發後,各國相繼實施封城管制與邊境封閉等措施,使各地區的人員流動備受限制,並影響全球供應鏈及生產效率。
對此,詹陸銘說,寶成主要採因地制宜方式滾動檢討防疫措施,彈性調整內部組織與工作模式,利用數位工具以執行遠端協作,並持續加強原材料採購在地化,適度增加安全庫存水位,以確保生產運作的有效進行。
鑑於國際政經局勢變化快速,寶成也不斷強化整體營運的靈活性,持續多元布局的戰略,保持最大彈性進行產能配置。
同時持續投資於自動化,加速數位轉型,包括導入SA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以優化現行的智能製造策略,降低對勞動力依賴,進一步提升營運效益及應變能力。
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遷風險挑戰,詹陸銘不諱言,品牌客戶對於綠色產品、減碳承諾,都有相較以往更高標準的期待與要求。
為確保永續生產模式,寶成與品牌客戶共同致力於降低產品對環境所造成的影響,配合品牌客戶永續發展的里程標的,也制定減碳路徑,預計2025年達成五年碳排零成長的目標。
另外,寶成也跟隨主要品牌客戶,進一步制定203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較2019年下降46.2%的減量承諾,此目標符合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Science-Based Target initiative)設定標準。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昨(13)日表示,面對全球大環境的變動,企業展開多元布局,以提升供應鏈的韌性,台灣有領先全球的半導體研發製造環境,吸引不少台商回流及國際大廠投資,政府會與產業攜手合作,共同邁向數位及淨零轉型,維持台灣產業在國際的領先優勢地位。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打造韌性供應鏈生態系」,沈榮津透過影片致詞,經濟部長王美花、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兆豐金控董事長張兆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多位產官學專家與會。論壇由台灣中油、兆豐銀行、穩懋半導體、寶成國際集團協辦。
沈榮津致詞時提到,近年來,許多企業開始思考由全球化,逐步轉向在地化、區域化生產,以多元布局的方式來降低生產風險,面對這種狀況,政府除提出新南向政策外,也提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功吸引台商回台,也引導台商轉向新南向國家投資分散生產基地,均獲得明顯的成果。
據統計,我國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由2015年的109.7億美元到2021年的58.6億美元,已減少了47%,對美國、越南、新加坡的投資占比則分別增加6.2%、6.6%即2.7%。
沈榮津說,此次疫情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被全世界關注,成功的關鍵在於台灣長久堅持技術領先的專業分工,從上游的IC設計200多家、中游的晶圓代工約十家到下游的IC封測30多家,完整一條龍式的服務,讓生產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這也吸引國際材料跟設備大廠來台投資或從事先進製程的研發合作,使台灣半導體產業形成更加完整的生態系聚落,目前全世界其他地方很難做到的。
沈榮津也說,根據KPMG今年的產業調查中提到企業以提升供應鏈的韌性來因應疫情、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等不確定風險,經營者將更加關注數位轉型跟ESG永續經營議題的雙重轉型;淨零轉型也是當前全球最重視的議題,台積電等許多台灣廠商已宣示淨零排放的目標,這也是驅動產業轉型的契機跟助力,為產業開創未來綠色成長的動能。
沈榮津說,全球要邁向數位化要達成淨零綠色成長,需要一條安全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而台灣的民主自由、法治透明還有對智財權的重視,向各國證明台灣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未來政府將與產業共同合作努力,強化供應鏈的韌性,維持台灣產業領先優勢地位。
經濟日報昨日舉辦「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打造韌性供應鏈生態系」,沈榮津透過影片致詞,經濟部長王美花、貿協董事長黃志芳、兆豐金控董事長張兆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等多位產官學專家與會。論壇由台灣中油、兆豐銀行、穩懋半導體、寶成國際集團協辦。
沈榮津致詞時提到,近年來,許多企業開始思考由全球化,逐步轉向在地化、區域化生產,以多元布局的方式來降低生產風險,面對這種狀況,政府除提出新南向政策外,也提出投資台灣三大方案,成功吸引台商回台,也引導台商轉向新南向國家投資分散生產基地,均獲得明顯的成果。
據統計,我國對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由2015年的109.7億美元到2021年的58.6億美元,已減少了47%,對美國、越南、新加坡的投資占比則分別增加6.2%、6.6%即2.7%。
沈榮津說,此次疫情讓台灣的半導體產業被全世界關注,成功的關鍵在於台灣長久堅持技術領先的專業分工,從上游的IC設計200多家、中游的晶圓代工約十家到下游的IC封測30多家,完整一條龍式的服務,讓生產達到最有效率的狀態,這也吸引國際材料跟設備大廠來台投資或從事先進製程的研發合作,使台灣半導體產業形成更加完整的生態系聚落,目前全世界其他地方很難做到的。
沈榮津也說,根據KPMG今年的產業調查中提到企業以提升供應鏈的韌性來因應疫情、氣候變遷、地緣政治等不確定風險,經營者將更加關注數位轉型跟ESG永續經營議題的雙重轉型;淨零轉型也是當前全球最重視的議題,台積電等許多台灣廠商已宣示淨零排放的目標,這也是驅動產業轉型的契機跟助力,為產業開創未來綠色成長的動能。
沈榮津說,全球要邁向數位化要達成淨零綠色成長,需要一條安全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而台灣的民主自由、法治透明還有對智財權的重視,向各國證明台灣是值得信賴的合作夥伴,未來政府將與產業共同合作努力,強化供應鏈的韌性,維持台灣產業領先優勢地位。
台灣球閥龍頭廠進典(6843)受惠半導體及電廠等客戶需求強勁,8月營收0.98億元,月增13.2%,年增40.6%;前八月營收5.78億元、年增4.0%。目前公司訂單掌握度高,第3季營運看俏。
進典成立於1978年,今年5月提出上櫃申請、7月通過上櫃IPO審查,預計年底前掛牌上櫃。
進典現階段營收結構來自石化煉油產業約三成,主要客戶包括中油、SABIC、大陸中石化等,由於全球持續改建、擴建石化產能,且原油製化學品(COTC)趨勢明確,因此石化業需求逐年穩健成長,為進典提供穩定成長的業績基礎。
進典並積極切入半導體及燃氣電廠等新領域,成為台積電、美光、中芯國際等大廠供應鏈,連續取得台積電熊本廠及美光訂單,近期更打入美國電廠供應鏈,有利獲取美國能源基建商機,帶動營收及毛利率增長。
進典為工業用高階球閥、蝶閥等閥類產品供應商,並以金屬硬密封球閥見長,以自有品牌「JDV」銷售全球,是國內外半導體廠重要的閥門供應商,也是台資閥廠唯一連續取得2018年ˊ至2021年大陸中石化進口球閥框架名單(全球僅五家)的廠商。
進典成立於1978年,今年5月提出上櫃申請、7月通過上櫃IPO審查,預計年底前掛牌上櫃。
進典現階段營收結構來自石化煉油產業約三成,主要客戶包括中油、SABIC、大陸中石化等,由於全球持續改建、擴建石化產能,且原油製化學品(COTC)趨勢明確,因此石化業需求逐年穩健成長,為進典提供穩定成長的業績基礎。
進典並積極切入半導體及燃氣電廠等新領域,成為台積電、美光、中芯國際等大廠供應鏈,連續取得台積電熊本廠及美光訂單,近期更打入美國電廠供應鏈,有利獲取美國能源基建商機,帶動營收及毛利率增長。
進典為工業用高階球閥、蝶閥等閥類產品供應商,並以金屬硬密封球閥見長,以自有品牌「JDV」銷售全球,是國內外半導體廠重要的閥門供應商,也是台資閥廠唯一連續取得2018年ˊ至2021年大陸中石化進口球閥框架名單(全球僅五家)的廠商。
由永豐金證券輔導的台灣球閥龍頭廠-進典(6843),擺脫疫情及航運等影響,第三季營運回升,受惠半導體以及電廠等客戶的需求旺盛,7月單月營收為8,673.5萬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01.82%;8月成長力道持續,單月營收達9,821.8萬元,較上月增加13.24%,並較去年同期成長40.67%,且公司目前訂單掌握度相當高,未來營運看俏。
進典成立於民國67年,是工業用的高階球閥、蝶閥等閥類產品供應商,並以金屬硬密封球閥見長,以自有品牌JDV銷售全世界,是國內外半導體廠最重要閥門供應商,也是台資閥廠唯一連續取得2018至2021年中國中石化進口球閥框架名單的廠商。進典掌握了關鍵的高速火焰曲面噴塗技術以及Ra0.08級奈米研磨技術,是台灣目前唯一可自主生產高階金屬硬密封閥門製造商,於全球擁60幾項專利,技術位居亞洲領先地位。
閥類產品的應用層面相當廣泛,進典的產品著重在高階的工業用閥類,應用領域包括半導體業、發電事業、生技製藥業等行業。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 RESEARCH的資料,2020年全球工業閥門市場規模為481億美金,未來5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12.3%增長,預期到2025年將達到850億美金。
目前進典的營業收入結構來自石化煉油產業約三成,主要客戶包括中油、SABIC,大陸中石化等,由於全球持續改建/擴建石化產能,且COTC的趨勢明確,因此石化業的需求逐年穩健成長,為進典提供穩定成長的業績基礎。
而近年來,公司積極切入半導體以及燃氣電廠等新領域,成為台積電、美光、中芯等國際大廠供應鏈,連續取得台積熊本廠及美光訂單,近期更打入美國電廠供應鏈,有利於獲取美國能源基建商機,將帶動公司營收及毛利率的增長。
進典成立於民國67年,是工業用的高階球閥、蝶閥等閥類產品供應商,並以金屬硬密封球閥見長,以自有品牌JDV銷售全世界,是國內外半導體廠最重要閥門供應商,也是台資閥廠唯一連續取得2018至2021年中國中石化進口球閥框架名單的廠商。進典掌握了關鍵的高速火焰曲面噴塗技術以及Ra0.08級奈米研磨技術,是台灣目前唯一可自主生產高階金屬硬密封閥門製造商,於全球擁60幾項專利,技術位居亞洲領先地位。
閥類產品的應用層面相當廣泛,進典的產品著重在高階的工業用閥類,應用領域包括半導體業、發電事業、生技製藥業等行業。根據MARKETS AND MARKETS RESEARCH的資料,2020年全球工業閥門市場規模為481億美金,未來5年將以年複合成長率12.3%增長,預期到2025年將達到850億美金。
目前進典的營業收入結構來自石化煉油產業約三成,主要客戶包括中油、SABIC,大陸中石化等,由於全球持續改建/擴建石化產能,且COTC的趨勢明確,因此石化業的需求逐年穩健成長,為進典提供穩定成長的業績基礎。
而近年來,公司積極切入半導體以及燃氣電廠等新領域,成為台積電、美光、中芯等國際大廠供應鏈,連續取得台積熊本廠及美光訂單,近期更打入美國電廠供應鏈,有利於獲取美國能源基建商機,將帶動公司營收及毛利率的增長。
中央政府今年3月宣布2050淨零排放路徑,其中2050年有約一成電力將由氫氣生產。經濟部長王美花昨(12)日談台灣氫能政策,坦言台灣短期離岸風電發電量仍無法滿足自產氫氣條件,經濟部與中油已籌設氫能小組,籌劃未來氫能進口。
王美花昨出席「歐洲商會─台灣中油 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發表會,她致詞時表示,近期歐洲、美國及亞洲地區均發生極端氣候災情,皆是要世人積極面對氣候變遷。台灣身為出口導向國家,製造業占台灣GDP約三成,所以要降低碳排比起其他國家更來得艱鉅。
王美花表示,政府積極推動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今年都會繳出亮眼成績單;台灣也努力規劃地熱發電,如能源局近期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新增地熱專章,解決地熱開發及營運法源依據。
而氫能是各國公認再生能源或是無碳能源的下階段,現階段以歐盟發展最快速,因他們離岸風電發電量充足,可將多餘電力轉換成氫能儲存。她直言,全球要發展氫能發電仍須克服技術及成本問題,經濟部已規劃氫能小組,負責氫能供應及應用策略。
王美花說,氫能分為產氫、進口及應用三個面向,台灣短期內因為離岸風電發電量仍不足,無多餘能源產氫,因此會先仰賴進口,這部分如何與歐洲企業合作將會是一個議題。
而在應用方面,中鋼將嘗試煉鋼摻配氫能取代煤焦,雖然瑞典鋼廠與台灣高爐煉鋼製程有所不同,還是會彼此了解怎麼合作。
荷蘭天然氣廠此刻也有小規模混氫實驗,台電今年針對燃煤電廠混氨,燃氣電廠混氫與國外廠商簽訂合作備忘錄(MOU),也可了解是否可與歐洲各國合作。
王美花受訪時說,各國都有氫能小型實驗,日澳在氫氣運輸上也有合作,台灣將會探討如何進入供應鏈。
王美花昨出席「歐洲商會─台灣中油 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發表會,她致詞時表示,近期歐洲、美國及亞洲地區均發生極端氣候災情,皆是要世人積極面對氣候變遷。台灣身為出口導向國家,製造業占台灣GDP約三成,所以要降低碳排比起其他國家更來得艱鉅。
王美花表示,政府積極推動太陽光電及離岸風電,今年都會繳出亮眼成績單;台灣也努力規劃地熱發電,如能源局近期修正《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新增地熱專章,解決地熱開發及營運法源依據。
而氫能是各國公認再生能源或是無碳能源的下階段,現階段以歐盟發展最快速,因他們離岸風電發電量充足,可將多餘電力轉換成氫能儲存。她直言,全球要發展氫能發電仍須克服技術及成本問題,經濟部已規劃氫能小組,負責氫能供應及應用策略。
王美花說,氫能分為產氫、進口及應用三個面向,台灣短期內因為離岸風電發電量仍不足,無多餘能源產氫,因此會先仰賴進口,這部分如何與歐洲企業合作將會是一個議題。
而在應用方面,中鋼將嘗試煉鋼摻配氫能取代煤焦,雖然瑞典鋼廠與台灣高爐煉鋼製程有所不同,還是會彼此了解怎麼合作。
荷蘭天然氣廠此刻也有小規模混氫實驗,台電今年針對燃煤電廠混氨,燃氣電廠混氫與國外廠商簽訂合作備忘錄(MOU),也可了解是否可與歐洲各國合作。
王美花受訪時說,各國都有氫能小型實驗,日澳在氫氣運輸上也有合作,台灣將會探討如何進入供應鏈。
台灣中油為與國際接軌,共同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昨(12)日與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共同發表「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Net Zero by 2050: Best Practices Report)」,內容涵蓋台灣中油的淨零轉型推動策略、國際因應淨零排放政策及企業因應作法,同時提供歐洲能源政策措施及淨零轉型的最佳解決方案等,並由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進行報告書摘要報告。
昨天發表會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說明「台灣2050淨零路徑:經濟部政策及作為」,並由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及歐洲商會副理事長尹容將報告書呈遞給王美花。
李順欽致詞指出,台灣中油目前減碳成效已逾30%,同時已設定2030年排碳量較2005年減量49.5%的中期目標,並以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為願景。
李順欽表示,歐洲國家對淨零發展具有先驅及領導的角色,歐洲企業於低碳能源解決方案與技術之研發亦領先全球,因此台灣中油與歐洲商會合作,在淨零轉型的相關政策法規及產業解決方案,包含氫能、儲能、電動車、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等主題,提供最新的發展資訊及產業因應現況。
李順欽強調,台灣中油身為國營企業,除要努力達成穩定供應國內所需能源任務,迎向淨零時代更要有積極規劃轉型策略,未來期待能藉由更密切的互動,促使台灣中油實踐「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迎向淨零轉型。
他說,此次發表會能讓政府及產業吸取淨零轉型的關鍵專業技術和寶貴經驗,更有助於後續更多國際合作案的推展,共同採取最佳解決方案,讓台灣更順利、更快速達成「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
昨天發表會邀請經濟部長王美花說明「台灣2050淨零路徑:經濟部政策及作為」,並由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及歐洲商會副理事長尹容將報告書呈遞給王美花。
李順欽致詞指出,台灣中油目前減碳成效已逾30%,同時已設定2030年排碳量較2005年減量49.5%的中期目標,並以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為願景。
李順欽表示,歐洲國家對淨零發展具有先驅及領導的角色,歐洲企業於低碳能源解決方案與技術之研發亦領先全球,因此台灣中油與歐洲商會合作,在淨零轉型的相關政策法規及產業解決方案,包含氫能、儲能、電動車、碳捕捉封存及再利用等主題,提供最新的發展資訊及產業因應現況。
李順欽強調,台灣中油身為國營企業,除要努力達成穩定供應國內所需能源任務,迎向淨零時代更要有積極規劃轉型策略,未來期待能藉由更密切的互動,促使台灣中油實踐「優油、減碳、潔能」三大策略,迎向淨零轉型。
他說,此次發表會能讓政府及產業吸取淨零轉型的關鍵專業技術和寶貴經驗,更有助於後續更多國際合作案的推展,共同採取最佳解決方案,讓台灣更順利、更快速達成「2050淨零轉型」的目標。
美國聯準會(Fed)「鷹」聲嘹亮,9月利率決策會議升息3碼幾乎已成定局。憂心Fed在9月利率決策會議上再展「鷹」姿,一票A咖企業搶在9月初發行公司債,避免美國未來大幅升息,帶動美債與台債利率走高,使企業發債籌資成本步步高升。據統計,光是9月上旬,市場至少爆出近350億元的公司債發行潮。
債券商主管指出,9月初舉行公司債標售的A咖企業包括台灣中油、台灣電力與鴻海精密等。其中,中油公司債已完成定價,宣布發行5年期與7年期公司債,利率分別為1.55%與1.6%,其中5年債發行57億元,7年債發行17億元,合計發行74億元。
另外,台電於上周一(5日)標售公司債,原本預計發行5、7、10年公司債,總金額為100億元,其中7年期為綠色債券。台電日前開標,5、7、10年期公司債的發行利率分別為1.65%、1.7%和1.9%,發行金額分別為96、32與25億元,總發行金額為153億元,較原定發行金額大幅增發逾50%。
券商主管指出,緊接台電、中油之後,市場關注鴻海精密、遠東新的公司債標售結果。鴻海精密已於8日舉行公司債標售,發行年期為3至10年,預定發行額度為60億元,鴻海得依競價結果增減各年期金額,不過增額以不超過原訂發行金額之100%,減額以不超過原訂發行金額之50%為原則,且未達經濟規模得不發行。
另外,遠東新也在7日標售公司債,預計發行3年期與5年期公司債,其中5年期為綠色債券,預定單一年期的基本發行額度為30億元,合計約60億元,不過發行公司視收量狀況有發行量的調整權。
券商主管分析,雖然近期台債隨著美債波動而震盪,但多家壽險及銀行仍有強勁補券需求,且因台電及中油開標結果可形成新一輪的定錨效果,預料中秋連假後,仍有多檔具發債額度的企業將出來詢價與定價。
聯準會主席鮑爾先前表明,即使失業增加也要打擊通膨,令本月再升息3碼似成定局。外電報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資料顯示,利率期貨市場投資人預期,9月20日至21日召開的美國央行政策會議,聯準會升息0.75個百分點(指3碼)的機率約達75%。
債券商主管指出,9月初舉行公司債標售的A咖企業包括台灣中油、台灣電力與鴻海精密等。其中,中油公司債已完成定價,宣布發行5年期與7年期公司債,利率分別為1.55%與1.6%,其中5年債發行57億元,7年債發行17億元,合計發行74億元。
另外,台電於上周一(5日)標售公司債,原本預計發行5、7、10年公司債,總金額為100億元,其中7年期為綠色債券。台電日前開標,5、7、10年期公司債的發行利率分別為1.65%、1.7%和1.9%,發行金額分別為96、32與25億元,總發行金額為153億元,較原定發行金額大幅增發逾50%。
券商主管指出,緊接台電、中油之後,市場關注鴻海精密、遠東新的公司債標售結果。鴻海精密已於8日舉行公司債標售,發行年期為3至10年,預定發行額度為60億元,鴻海得依競價結果增減各年期金額,不過增額以不超過原訂發行金額之100%,減額以不超過原訂發行金額之50%為原則,且未達經濟規模得不發行。
另外,遠東新也在7日標售公司債,預計發行3年期與5年期公司債,其中5年期為綠色債券,預定單一年期的基本發行額度為30億元,合計約60億元,不過發行公司視收量狀況有發行量的調整權。
券商主管分析,雖然近期台債隨著美債波動而震盪,但多家壽險及銀行仍有強勁補券需求,且因台電及中油開標結果可形成新一輪的定錨效果,預料中秋連假後,仍有多檔具發債額度的企業將出來詢價與定價。
聯準會主席鮑爾先前表明,即使失業增加也要打擊通膨,令本月再升息3碼似成定局。外電報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資料顯示,利率期貨市場投資人預期,9月20日至21日召開的美國央行政策會議,聯準會升息0.75個百分點(指3碼)的機率約達75%。
淨零碳排成為世界各國努力的方向,經長王美花12日表示,離岸風 電今年將完成200支風機,太陽光電今年建置量至少有2.5GW,可望成 為史上完成度最高的一年;另在氫能部分,經濟部已成立氫能工作小 組,協調國營事業帶頭展開研究,我國將追趕日韓等國際腳步。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攜手台灣中油12日共同發布「2050淨零 :最佳實踐報告書」。本次報告書呼籲台灣政府和企業應透過政策和 資金輔助,投資突破性技術,例如氫能、碳排放的捕獲、再利用及封 存、氫燃料汽車、浮式風機等,加速推動淨零排放路徑。
歐洲商會表示,為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提高能源效率是發電 脫碳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由於政策、資金和新市場潛力,石化公司 和金融業紛紛積極向淨零轉型,特別在氫能、電池儲能、智能電網和 節能技術等,已吸引大量投資進入市場。
王美花則表示,經濟部能源與產業兩大部門,肩負推進淨零責任, 未來除光電和風電外,經濟部還要發展其他新能源,例如近期準備修 改再生能源法「地熱專章」,這次修法會針對探勘、營運有各自處理 流程。
另經濟部針對氫能發展已成立工作小組,邀請中油、台電與中鋼等 單位進行研究。王美花說,氫能是各國下一階段積極開發目標,目前 再生能源產出電力後馬上被用掉不需儲存、也不用轉換為氫能,但未 來量能上來後,例如離岸風電在冬季有很多發電不會馬上被用掉,此 時就需儲存,就會需要研究氫能。
她說,中油將負責未來的供應、台電研究如何參配,中鋼也會在產 業端研究該如何運用在煉鋼、代替煤焦炭問題。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ECCT)攜手台灣中油12日共同發布「2050淨零 :最佳實踐報告書」。本次報告書呼籲台灣政府和企業應透過政策和 資金輔助,投資突破性技術,例如氫能、碳排放的捕獲、再利用及封 存、氫燃料汽車、浮式風機等,加速推動淨零排放路徑。
歐洲商會表示,為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提高能源效率是發電 脫碳和減少碳排放的關鍵。由於政策、資金和新市場潛力,石化公司 和金融業紛紛積極向淨零轉型,特別在氫能、電池儲能、智能電網和 節能技術等,已吸引大量投資進入市場。
王美花則表示,經濟部能源與產業兩大部門,肩負推進淨零責任, 未來除光電和風電外,經濟部還要發展其他新能源,例如近期準備修 改再生能源法「地熱專章」,這次修法會針對探勘、營運有各自處理 流程。
另經濟部針對氫能發展已成立工作小組,邀請中油、台電與中鋼等 單位進行研究。王美花說,氫能是各國下一階段積極開發目標,目前 再生能源產出電力後馬上被用掉不需儲存、也不用轉換為氫能,但未 來量能上來後,例如離岸風電在冬季有很多發電不會馬上被用掉,此 時就需儲存,就會需要研究氫能。
她說,中油將負責未來的供應、台電研究如何參配,中鋼也會在產 業端研究該如何運用在煉鋼、代替煤焦炭問題。
經濟部工業局與台灣中油於8月26日在內湖加油站,共同舉辦「中 油為MIT加油」活動,由工業局主任秘書周崇斌及中油執行長羅博童 共同宣布132家中油複合式便利商店正式成為MIT微笑協力店,協助在 地業者銷售優質MIT微笑產品。
中衛發展中心林進財總經理及龍峰呂淑珍總經理、洽維陳錦賜總經 理、煒展宋韋逸總經理亦一起出席為MIT加油打氣,期盼消費大眾多 多支持MIT微笑產品。
經濟部工業局自99年起推動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驗證制度,驗 證內涵包括臺灣製原產地認定及產品品質驗證,通過驗證的產品,授 予臺灣製MIT微笑標章,並媒合獲證產品至實體及電商通路銷售,讓 民眾到處買得到優質在地產品。此外,工業局每年舉辦「MIT臺灣金 選」遴選,由獲證產品中選出兼具質感、美感及高性價比的產品,以 促進在地業者提升產品品級。
中油132家複合式便利商店加入MIT微笑協力店後,總計有24家連鎖 通路之6,343家實體門市及25個海內外電商平台成為MIT微笑協力店, 民眾將可至更多通路購買MIT微笑產品。中油內湖站提供MIT微笑產品 促銷方案,於8月25日至9月25日針對特定MIT微笑產品提供9折折扣。 另中油自有「洗可麗」品牌之洗衣精及洗碗精等2款MIT微笑產品,提 供小瓶裝加一元多一件、大瓶裝第二件8折等更優
惠價格。
中衛發展中心林進財總經理及龍峰呂淑珍總經理、洽維陳錦賜總經 理、煒展宋韋逸總經理亦一起出席為MIT加油打氣,期盼消費大眾多 多支持MIT微笑產品。
經濟部工業局自99年起推動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驗證制度,驗 證內涵包括臺灣製原產地認定及產品品質驗證,通過驗證的產品,授 予臺灣製MIT微笑標章,並媒合獲證產品至實體及電商通路銷售,讓 民眾到處買得到優質在地產品。此外,工業局每年舉辦「MIT臺灣金 選」遴選,由獲證產品中選出兼具質感、美感及高性價比的產品,以 促進在地業者提升產品品級。
中油132家複合式便利商店加入MIT微笑協力店後,總計有24家連鎖 通路之6,343家實體門市及25個海內外電商平台成為MIT微笑協力店, 民眾將可至更多通路購買MIT微笑產品。中油內湖站提供MIT微笑產品 促銷方案,於8月25日至9月25日針對特定MIT微笑產品提供9折折扣。 另中油自有「洗可麗」品牌之洗衣精及洗碗精等2款MIT微笑產品,提 供小瓶裝加一元多一件、大瓶裝第二件8折等更優
惠價格。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表態將繼續升息直至成功壓 抑通膨,帶動美元走強,加上大陸疫情反覆,國際油價下跌。中油宣 布,經雙平穩機制吸收後,5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各調降0.1元及 0.2元。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1元、95無鉛汽 油每公升30.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2.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8元 。
中油表示,本周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下跌0.7 1美元,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288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 為0.18%,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計算後汽、柴油應調價格高於 本周參考零售價格,原應每公升各調漲4.1元及5.4元。
不過,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 油各吸收4.0元及5.4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進一步啟動油 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後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 再吸收0.2元。
影響所及,在雙重平穩機制啟動下,汽、柴油共各吸收4.2元及5. 6元,國內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各調降0.1元及0.2元。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9.1元、95無鉛汽 油每公升30.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2.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6.8元 。
中油表示,本周浮動油價調整原則之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下跌0.7 1美元,惟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288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 為0.18%,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計算後汽、柴油應調價格高於 本周參考零售價格,原應每公升各調漲4.1元及5.4元。
不過,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 油各吸收4.0元及5.4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進一步啟動油 價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後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 再吸收0.2元。
影響所及,在雙重平穩機制啟動下,汽、柴油共各吸收4.2元及5. 6元,國內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各調降0.1元及0.2元。
經濟部工業局與台灣中油日前在內湖加油站,共同舉辦「中油為MIT加油」活動,由工業局主任秘書周崇斌及中油執行長羅博童共同宣布132家中油複合式便利商店正式成為MIT微笑協力店,協助在地業者銷售優質MIT微笑產品。
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林進財及龍峰總經理呂淑珍、洽維總經理陳錦賜、煒展總經理宋韋逸亦一起出席為MIT加油打氣,期盼國人多多支持MIT微笑產品。羅博童表示,自8月25日至9月25日,內湖站也提供MIT微笑產品促銷方案,民眾到內湖站加油,順道至便利商店購買MIT微笑產品,支持在地產業。
工業局自99年起推動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驗證制度,驗證內涵包括臺灣製原產地認定及產品品質驗證,通過驗證的產品,授予臺灣製MIT微笑標章,並媒合獲證產品至實體及電商通路銷售,讓民眾到處買的到優質在地產品。此外,工業局每年舉辦「MIT臺灣金選」遴選,由獲證產品中選出兼具質感、美感及高性價比的產品,以促進在地業者提升產品品級。
民眾到加油站,除了替汽機車加油外,還可至中油便利商店購買日用或外出急用產品,也可使用中油紅利點數兌換店內商品。中油132家複合式便利商店,原已上架銷售31款MIT微笑產品,工業局已成功媒合龍峰、洽維、煒展等3家業者所生產的拖鞋、環保筷袋、自行車襪等MIT微笑產品新增上架,中油表示未來將納入更多優質MIT微笑產品。
中油132家複合式便利商店加入MIT微笑協力店,總計有24家連鎖通路的6,343家實體門市及25個海內外電商平台成為MIT微笑協力店,民眾將可至更多通路購買MIT微笑產品。中油為支持在地業者,除以實際行動採購家電類及鞋類等MIT微笑產品自用,並於內湖站提供MIT微笑產品促銷方案。
中衛發展中心總經理林進財及龍峰總經理呂淑珍、洽維總經理陳錦賜、煒展總經理宋韋逸亦一起出席為MIT加油打氣,期盼國人多多支持MIT微笑產品。羅博童表示,自8月25日至9月25日,內湖站也提供MIT微笑產品促銷方案,民眾到內湖站加油,順道至便利商店購買MIT微笑產品,支持在地產業。
工業局自99年起推動臺灣製產品MIT微笑標章驗證制度,驗證內涵包括臺灣製原產地認定及產品品質驗證,通過驗證的產品,授予臺灣製MIT微笑標章,並媒合獲證產品至實體及電商通路銷售,讓民眾到處買的到優質在地產品。此外,工業局每年舉辦「MIT臺灣金選」遴選,由獲證產品中選出兼具質感、美感及高性價比的產品,以促進在地業者提升產品品級。
民眾到加油站,除了替汽機車加油外,還可至中油便利商店購買日用或外出急用產品,也可使用中油紅利點數兌換店內商品。中油132家複合式便利商店,原已上架銷售31款MIT微笑產品,工業局已成功媒合龍峰、洽維、煒展等3家業者所生產的拖鞋、環保筷袋、自行車襪等MIT微笑產品新增上架,中油表示未來將納入更多優質MIT微笑產品。
中油132家複合式便利商店加入MIT微笑協力店,總計有24家連鎖通路的6,343家實體門市及25個海內外電商平台成為MIT微笑協力店,民眾將可至更多通路購買MIT微笑產品。中油為支持在地業者,除以實際行動採購家電類及鞋類等MIT微笑產品自用,並於內湖站提供MIT微笑產品促銷方案。
為全力朝向2050年達到能源淨零轉型發展,「臺灣能源淨零轉型:極大化永續綠能與強化電網韌性」國際研討會,日前在臺灣大學舉辦,邀請來自產官學界多位國內外相關領域重磅講者共聚一堂,探討如何發展分散式電源、儲能系統與電動載具、國際油氣價格預測、負載預測等最新技術與商模趨勢,期待透過活動讓台電、中油與各界相互合作,共存共榮,創造多贏。
為達成臺灣2050能源淨零轉型目標,台電及中油正積極鏈結各界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朝三大面向發展:第一,積極推動並整合各種分散式電源,運用智慧化的數位科技與新興營運模式,極大化在地永續綠能;第二,鼓勵布建儲能系統、新型電池研發及電動載具,使其扮演強韌電網、穩定供電的關鍵角色;第三,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疫情蔓延、氣候緊急及酷暑當頭,如何精準預測國際油氣燃料價格、負載需求及備轉容量,更是能源管理最源頭的課題。
臺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計畫主持人許志義教授指出,臺灣2050能源淨零轉型路徑的達標,需落實極大化永續綠能、強化電網韌性兩大面向。
為達成臺灣2050能源淨零轉型目標,台電及中油正積極鏈結各界利害關係人,共同合作,朝三大面向發展:第一,積極推動並整合各種分散式電源,運用智慧化的數位科技與新興營運模式,極大化在地永續綠能;第二,鼓勵布建儲能系統、新型電池研發及電動載具,使其扮演強韌電網、穩定供電的關鍵角色;第三,面對國際地緣政治、疫情蔓延、氣候緊急及酷暑當頭,如何精準預測國際油氣燃料價格、負載需求及備轉容量,更是能源管理最源頭的課題。
臺灣能源數位轉型產學技術聯盟計畫主持人許志義教授指出,臺灣2050能源淨零轉型路徑的達標,需落實極大化永續綠能、強化電網韌性兩大面向。
中油表示,沙烏地阿拉伯宣稱石油輸出國家組織隨時準備減產,加 上俄羅斯、哈薩克石油出口因黑海碼頭設備維修受阻,帶動國際油價 上漲,惟在雙重平穩機制啟動下,汽、柴油每公升各吸收4.1及5.4元 ,29日凌晨零時起汽、柴油價各調降0.3及0.4元。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每公升92無鉛汽油29.2元、95無鉛汽 油30.7元、98無鉛汽油32.7元、超級柴油27元。
中油指出,本周浮動油價調整原則的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上漲4.1 4美元,新台幣兌美元貶值0.201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4.0 9%。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原應每公升各調漲3.8及5元。
不過,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 油各吸收3.8及5.1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進一步啟動油價 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後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再 吸收0.3元。
雙重平穩機制啟動,國內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各調降0.3及0. 4元。累計今年至7月底止,中油共吸收約271億元。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每公升92無鉛汽油29.2元、95無鉛汽 油30.7元、98無鉛汽油32.7元、超級柴油27元。
中油指出,本周浮動油價調整原則的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上漲4.1 4美元,新台幣兌美元貶值0.201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4.0 9%。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原應每公升各調漲3.8及5元。
不過,為維持價格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汽、柴 油各吸收3.8及5.1元;吸收後95無鉛汽油超出30元,進一步啟動油價 平穩措施,第一階段吸收25%調幅後四捨五入,汽、柴油每公升各再 吸收0.3元。
雙重平穩機制啟動,國內汽、柴油實際價格每公升各調降0.3及0. 4元。累計今年至7月底止,中油共吸收約271億元。
國發會公布2050淨零碳排路徑之後,能源及產業部門都必須減碳, 台電及中油的國營事業自身用電量多及碳排放量較多,為解決減碳難 題,將投資區塊開發風場,結合某丹麥開發商投資區塊開發風場,台 電及中油成為風場股東後,盼能獲得優先承購綠電權,藉此降低企業 碳排放。
據悉,中油與台電已經與某丹麥開發商洽談合作細節中,最終將敲 定簽署合作備忘錄,讓國營事業可以優先簽署購售電合約CPPA,不過 最終承購綠電數量,仍需以風場在區塊開發項目中獲配容量,再依投 資比例取得綠電,預估在年底經濟部公布區塊選商結果後將明朗化。
中油高層透露,將調整各項事業部的生產目標,逐漸降低煉製汽油 、柴油比例,轉而生產高值化石化原料,提供半導體、通訊及儲能設 備等材料,煉製過程也會投入碳捕捉。此外也會從國外進口綠氫,最 後則是購買綠電。
知情人士說,中油在購售電合約意向書當中,希望能在新風場建設 中成為股東,股權上占有一定比例,並以投資金額獲取一定比例綠電 ,現正在進行合資比例談判,投資規劃後續才會公開。
至於台電部分,由於新版《氣候變遷因應法》將把發電排碳量直接 計算在用電大戶身上,台電不必直接承擔民間減碳壓力,不過台電需 負擔自身用電,包含廠內用電、營業所等場域用電,因此必須使用綠 電來降低碳足跡。
被問到會購買多少綠電,台電高層低調回應,目前和多家開發商洽 談中,不過仍處於合約討論階段,相關細節受限保密條款,僅能說積 極在找尋綠電。
據悉,中油與台電已經與某丹麥開發商洽談合作細節中,最終將敲 定簽署合作備忘錄,讓國營事業可以優先簽署購售電合約CPPA,不過 最終承購綠電數量,仍需以風場在區塊開發項目中獲配容量,再依投 資比例取得綠電,預估在年底經濟部公布區塊選商結果後將明朗化。
中油高層透露,將調整各項事業部的生產目標,逐漸降低煉製汽油 、柴油比例,轉而生產高值化石化原料,提供半導體、通訊及儲能設 備等材料,煉製過程也會投入碳捕捉。此外也會從國外進口綠氫,最 後則是購買綠電。
知情人士說,中油在購售電合約意向書當中,希望能在新風場建設 中成為股東,股權上占有一定比例,並以投資金額獲取一定比例綠電 ,現正在進行合資比例談判,投資規劃後續才會公開。
至於台電部分,由於新版《氣候變遷因應法》將把發電排碳量直接 計算在用電大戶身上,台電不必直接承擔民間減碳壓力,不過台電需 負擔自身用電,包含廠內用電、營業所等場域用電,因此必須使用綠 電來降低碳足跡。
被問到會購買多少綠電,台電高層低調回應,目前和多家開發商洽 談中,不過仍處於合約討論階段,相關細節受限保密條款,僅能說積 極在找尋綠電。
勞動部昨(25)日召開勞動基準諮詢會議,通過台塑、中石化等十家石化、鋼鐵業在因應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時,以及與勞工協商期間的情況下,輪班間隔可由11小時縮短為8小時,預計有2,000多名勞工受影響。
不過,勞動部指出,台塑公司旗下有十座工廠,僅有高雄林園廠、碼槽廠有取得勞工同意,因此在台塑公司輪班間隔縮短為8小時僅適用這兩個工廠,其他八個廠輪班間隔仍是11小時。
該案是由經濟部函送勞動部討論,鋼鐵業、石化業共十家廠商申請讓輪班人員在因應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時,輪班間隔能縮短至8小時。這十家廠商包含台塑、中石化、環球橡膠、高雄塑酯化學、中鋼鋁業、芳泉工業、名佳利金屬、協勝發鋼鐵廠、漢泰鋼鐵廠、中鋼碳素等。
經濟部指出,這十家廠商都屬於24小時連續性製程,需要全天候輪班不間斷生產及監控,各製程人員具其專業性,部分廠商像是鋼鐵廠甚至存在相當程度風險,不是從其他單位調派或臨時人員就可以替代,如果發生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情形,將造成後續排班及生產流程的困難。
此外,這十家廠商的勞雇雙方都認同有調整換班休息時間必要,如果以間隔11小時休息時間排班,會造成輪班人員請假或是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期間人力調度吃緊,可能供貨不及或無法運作,因此希望能調整輪班間隔。
勞動部勞動基準諮詢會議討論結果,中石化等九家業者都有取得勞工同意,因此通過;而台塑則僅高雄林園廠及碼槽廠取得勞工同意,因此台塑只有這兩個廠可適用輪班間隔8小時。
勞基法第34條明訂,勞工輪班換班至少應有連續11小時之休息時間。但因工作特性或特殊原因,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商請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得變更休息時間不少於連續8小時。也就是說,原則上勞工輪班間隔為11小時,例外是8小時,但須經勞動部同意。
近年來已有國營事業如中油、台電等、鋼鐵業、石化業陸續申請適用輪班間隔之例外,勞動部通過前提是,申請業者須與勞工協商並取得勞工同意,有工會則與工會協商,無工會則須經勞資會議同意。若無取得勞工同意,勞動部不會放行。
不過,勞動部指出,台塑公司旗下有十座工廠,僅有高雄林園廠、碼槽廠有取得勞工同意,因此在台塑公司輪班間隔縮短為8小時僅適用這兩個工廠,其他八個廠輪班間隔仍是11小時。
該案是由經濟部函送勞動部討論,鋼鐵業、石化業共十家廠商申請讓輪班人員在因應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時,輪班間隔能縮短至8小時。這十家廠商包含台塑、中石化、環球橡膠、高雄塑酯化學、中鋼鋁業、芳泉工業、名佳利金屬、協勝發鋼鐵廠、漢泰鋼鐵廠、中鋼碳素等。
經濟部指出,這十家廠商都屬於24小時連續性製程,需要全天候輪班不間斷生產及監控,各製程人員具其專業性,部分廠商像是鋼鐵廠甚至存在相當程度風險,不是從其他單位調派或臨時人員就可以替代,如果發生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特殊情形,將造成後續排班及生產流程的困難。
此外,這十家廠商的勞雇雙方都認同有調整換班休息時間必要,如果以間隔11小時休息時間排班,會造成輪班人員請假或是天災、事變或突發事件等期間人力調度吃緊,可能供貨不及或無法運作,因此希望能調整輪班間隔。
勞動部勞動基準諮詢會議討論結果,中石化等九家業者都有取得勞工同意,因此通過;而台塑則僅高雄林園廠及碼槽廠取得勞工同意,因此台塑只有這兩個廠可適用輪班間隔8小時。
勞基法第34條明訂,勞工輪班換班至少應有連續11小時之休息時間。但因工作特性或特殊原因,經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商請中央主管機關公告者,得變更休息時間不少於連續8小時。也就是說,原則上勞工輪班間隔為11小時,例外是8小時,但須經勞動部同意。
近年來已有國營事業如中油、台電等、鋼鐵業、石化業陸續申請適用輪班間隔之例外,勞動部通過前提是,申請業者須與勞工協商並取得勞工同意,有工會則與工會協商,無工會則須經勞資會議同意。若無取得勞工同意,勞動部不會放行。
台灣中油董事長李順欽指出,轉型中的台灣中油,讓石化品經高值化過程,搖身變為尖端材料,不僅可切入半導體、電子業供應鏈,同時還化廢為金,減少碳排放之際,還能降低對於天然氣的依賴。
經濟日報將於9月13日舉辦「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主題是「建構韌性供應鏈」,將邀請產、官、學代表共同探討在全球情勢不斷遽變下,如何建構韌性的供應鏈。李順欽將出席本論壇,並以「淨零趨勢下能源供應鏈新戰略」為題發表演講。論壇由中油、兆豐銀行、穩懋半導體、寶成國際集團協辦。
李順欽指出,石化業是電子業前驅產業,電子業是石化業的後關聯產業。他強調,台灣中油不只是石化業,更有能力服務包括半導體、電池產業以及其他電子業。
譬如說,從碳五提純製造出高階黏著用樹酯「雙環戊二烯(DCPD)」,不僅用在半導體及5G產業的高頻銅箔基板上,也可以用在離岸風電產業的風電葉片及光學鏡片上。而尖端材料技術還可應用到碳纖上,讓原本用來鋪柏油路的瀝青搖身一變高強度輕質量材料,未來可應用在航太、醫療、風能葉片和汽車鋼圈上。
另外,被譽為石化之王的乙烯,以前被當作大宗物資在賣,因此只能用「公噸」計價,如今將它高值化變成尖端材料後,就可以「公斤」高價出售,單位產值大幅提升,相關產品例如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用在伸縮膜、電纜、壓力管、汽車的保險桿和儀表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 PE)則用在高強度纖維和生醫材料。李順欽說:「這些都是76歲的台灣中油為永續環境所做的諸多努力之一。」
除了將原油從過去的燃料升級為特用化學品、尖端材料等,改變其在全球供應鏈上的產業位置;考量俄烏戰爭後,全球天然氣供需持續緊張,而為降低自身對天然氣的依賴,同時降低碳排放,中油在大林廠、桃園廠、林園廠等廠域建置廢氣燃燒塔廢氣回收系統(FGRS),將廢氣經過回收處理後,變為乾淨的燃料氣循環使用,預估未來每年可約減少22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556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也讓自身供應鏈更具彈性。
經濟日報將於9月13日舉辦「2022產業戰略高峰論壇」,主題是「建構韌性供應鏈」,將邀請產、官、學代表共同探討在全球情勢不斷遽變下,如何建構韌性的供應鏈。李順欽將出席本論壇,並以「淨零趨勢下能源供應鏈新戰略」為題發表演講。論壇由中油、兆豐銀行、穩懋半導體、寶成國際集團協辦。
李順欽指出,石化業是電子業前驅產業,電子業是石化業的後關聯產業。他強調,台灣中油不只是石化業,更有能力服務包括半導體、電池產業以及其他電子業。
譬如說,從碳五提純製造出高階黏著用樹酯「雙環戊二烯(DCPD)」,不僅用在半導體及5G產業的高頻銅箔基板上,也可以用在離岸風電產業的風電葉片及光學鏡片上。而尖端材料技術還可應用到碳纖上,讓原本用來鋪柏油路的瀝青搖身一變高強度輕質量材料,未來可應用在航太、醫療、風能葉片和汽車鋼圈上。
另外,被譽為石化之王的乙烯,以前被當作大宗物資在賣,因此只能用「公噸」計價,如今將它高值化變成尖端材料後,就可以「公斤」高價出售,單位產值大幅提升,相關產品例如線性低密度(聚)乙烯用在伸縮膜、電纜、壓力管、汽車的保險桿和儀表板;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 PE)則用在高強度纖維和生醫材料。李順欽說:「這些都是76歲的台灣中油為永續環境所做的諸多努力之一。」
除了將原油從過去的燃料升級為特用化學品、尖端材料等,改變其在全球供應鏈上的產業位置;考量俄烏戰爭後,全球天然氣供需持續緊張,而為降低自身對天然氣的依賴,同時降低碳排放,中油在大林廠、桃園廠、林園廠等廠域建置廢氣燃燒塔廢氣回收系統(FGRS),將廢氣經過回收處理後,變為乾淨的燃料氣循環使用,預估未來每年可約減少22萬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相當於556座大安森林公園的吸碳量),也讓自身供應鏈更具彈性。
楠梓園區動土 迎台積電進駐 初期年產值1570億元,未來五年內,將成全球半導體研發與製造中心
全台唯一位處三鐵共構站的產業園區、高雄楠梓產業園區,7日動 土,將可創造1500位高階就業機會,年產值約1576億元,由於該園區 只有一家廠商,也就是台積電進駐,因此,可推估後年量產之後,台 積電初期的年產值就是1570億元左右,中長期而言,在形成半導體產 業聚落之後,可望成為兆元產業基地,未來五年內,將成為全球半導 體研發與製造中心。
楠梓產業園區7日動土,可說是冠蓋雲集,行政院長蘇貞昌特別率 領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等中央部會首長南下,與高雄 市長陳其邁率領的副市長羅達生、林欽榮等高市府團隊,共同為園區 主持鏟土儀式,司儀則由高雄經發局長廖泰翔親自上陣,將在此設廠 的台積電副總王英郎、未來前進高雄設立據點的艾司摩爾(ASML)客 戶支援部總經理Jaap Burghoorn等國際半導
體材料大廠也都應邀與會 。
陳其邁指出,楠梓產業園區7日動土,代表中油五輕的舊址,順利 轉型成為一個高科技的園區,這裡將會由台積電進駐設廠。
陳其邁表示,未來楠梓產業園區、橋頭科學園區、路科以及南科, 再加上高雄幾個既有的工業區,將會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最具活力 的完整半導體產業聚落,高雄半導體產業鏈已逐漸成形,未來五年內 ,將成為全球半導體研發與製造中心。
他說,台積電的投資,也將會吸引多家設備、材料等國際大廠,都 進駐到高雄,「意味著開啟高雄朝向高科技、以及先進半導體聚落的 起點」。
羅達生簡報楠梓產業園區的開發案時指出,高煉廠1940年到1945年 ,是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煉製部,1946年到2015年成為中油五輕基地 ,在台灣產業上的發展與轉型脈絡,配合行政院台灣半導體前瞻科研 及人才布局,加速半導體S廊帶的部署。
他說,面積29.83公頃的楠梓產業園區,未來除了建構半導體先進 製程中心,包含5G AIoT、電動車、航太、循環材料及醫材等產業的 亞洲高階製造中心也將成形,打造兆元科技產業聚落。
全台唯一位處三鐵共構站的產業園區、高雄楠梓產業園區,7日動 土,將可創造1500位高階就業機會,年產值約1576億元,由於該園區 只有一家廠商,也就是台積電進駐,因此,可推估後年量產之後,台 積電初期的年產值就是1570億元左右,中長期而言,在形成半導體產 業聚落之後,可望成為兆元產業基地,未來五年內,將成為全球半導 體研發與製造中心。
楠梓產業園區7日動土,可說是冠蓋雲集,行政院長蘇貞昌特別率 領經濟部長王美花、國科會主委吳政忠等中央部會首長南下,與高雄 市長陳其邁率領的副市長羅達生、林欽榮等高市府團隊,共同為園區 主持鏟土儀式,司儀則由高雄經發局長廖泰翔親自上陣,將在此設廠 的台積電副總王英郎、未來前進高雄設立據點的艾司摩爾(ASML)客 戶支援部總經理Jaap Burghoorn等國際半導
體材料大廠也都應邀與會 。
陳其邁指出,楠梓產業園區7日動土,代表中油五輕的舊址,順利 轉型成為一個高科技的園區,這裡將會由台積電進駐設廠。
陳其邁表示,未來楠梓產業園區、橋頭科學園區、路科以及南科, 再加上高雄幾個既有的工業區,將會成為全球最有競爭力、最具活力 的完整半導體產業聚落,高雄半導體產業鏈已逐漸成形,未來五年內 ,將成為全球半導體研發與製造中心。
他說,台積電的投資,也將會吸引多家設備、材料等國際大廠,都 進駐到高雄,「意味著開啟高雄朝向高科技、以及先進半導體聚落的 起點」。
羅達生簡報楠梓產業園區的開發案時指出,高煉廠1940年到1945年 ,是日本第六海軍燃料廠煉製部,1946年到2015年成為中油五輕基地 ,在台灣產業上的發展與轉型脈絡,配合行政院台灣半導體前瞻科研 及人才布局,加速半導體S廊帶的部署。
他說,面積29.83公頃的楠梓產業園區,未來除了建構半導體先進 製程中心,包含5G AIoT、電動車、航太、循環材料及醫材等產業的 亞洲高階製造中心也將成形,打造兆元科技產業聚落。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各部會陸續傳出網站遭受攻擊。行政 院4日指出,總統府、外交部、國防部都有被攻擊,尤其2日網路攻擊 流量是平常的23倍之多,惟政府已啟動三級資安保護和通報機制因應 ,這波攻防尚能擋得住。據悉,政院也要求中油、台電及中華電信等 關鍵基礎設施提高警覺,不可掉以輕心。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4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對於中國大陸 片面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要做最嚴正譴責,也強調會把相關影響跟衝 擊減到最低,蘇揆責成各部會首長親自掌握情況,即時處理回報,會 有妥適作為因應。
文攻不斷,蘇揆指示加強公私部門資安防護,防止外力侵擾,確保 政府及社會機制正常運作。羅秉成證實,政府部門網路攻擊流量是過 去2倍,以2日最高,有23倍之多,總流量大概超過1.5萬個Gigabyte ,政府隨時小心因應。
羅秉成坦言,政府部門被攻擊狀況,包含總統府、外交部、國防部 等,但已啟動因應機制,加強防護,所幸並沒有發生對資安產生危害 情形。
羅秉成說,政府三級資安保護跟通報機制有足夠韌性跟防禦,應變 得宜,沒有產生危害,但不能掉以輕心。不只關鍵基礎設施,公私部 門都應提高警覺,在資安防護有需要,都會協助。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4日在行政院會後記者會表示,對於中國大陸 片面破壞台海和平穩定,要做最嚴正譴責,也強調會把相關影響跟衝 擊減到最低,蘇揆責成各部會首長親自掌握情況,即時處理回報,會 有妥適作為因應。
文攻不斷,蘇揆指示加強公私部門資安防護,防止外力侵擾,確保 政府及社會機制正常運作。羅秉成證實,政府部門網路攻擊流量是過 去2倍,以2日最高,有23倍之多,總流量大概超過1.5萬個Gigabyte ,政府隨時小心因應。
羅秉成坦言,政府部門被攻擊狀況,包含總統府、外交部、國防部 等,但已啟動因應機制,加強防護,所幸並沒有發生對資安產生危害 情形。
羅秉成說,政府三級資安保護跟通報機制有足夠韌性跟防禦,應變 得宜,沒有產生危害,但不能掉以輕心。不只關鍵基礎設施,公私部 門都應提高警覺,在資安防護有需要,都會協助。
中國大陸在台灣外海實施軍事實彈演習,引發外界擔憂能源供應中 斷危機,甚至傳出有國際船東不幫台電運送煤炭。對此,台電表示, 目前合約都正常照走,船公司都會依合約進行運送,不會有斷運狀況 發生。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經過清查,近期要運進台灣的船隻都如期 抵達,4日晚間要抵達台中港的運輸船也在4日下午就已在港外等候。 6日及7日要運抵大林電廠及林口電廠的運煤船,船公司回報,都會如 期抵達。
至於外傳台電運煤船國際標中,有中國籍或是大陸船公司得標承攬 運送任務,恐會因兩岸局勢緊張,造成斷貨危機?台電表示,目前一 年所需煤炭數量約350艘次,其中台電自有運煤船有2艘,台籍公司擁 有4艘,承擔整體約3成運煤任務,剩餘7成是交由外國船籍運送,絕 大多數都是巴拿馬籍或奈及利亞籍,經過清查沒有大陸籍或大陸船公 司承攬,因此不必擔心有斷貨之虞。
根據資料顯示,台電目前每年燃煤用量約2,800萬公噸,110年燃煤 機組發電量占台電總發電量約37%,主要來自印尼及澳洲,少部分來 自哥倫比亞及南非。據政府規定,煤炭安全存量有39天,台電表示, 應有足夠時間可因應地緣政治或天候等突發風險。
台電表示,每一年度船次在裝貨港交貨期係由台電與供應商商議決 定。其中交貨期依國際海運業界慣例,台電印尼煤交貨期為10天,澳 洲煤交貨則為14天。
至於天然氣,中油回應,目前近期要靠港船隻都有順利抵達,4日 該進港的船隻也都依照既定計劃進行,天然氣供應無虞。
至於天然氣運輸,中油發言人張瑞宗也表示,目前天然氣存量符合 法定要求,且已積極進行基礎建設,提高存量,包括管網建置、接收 站擴建,俾以保障未來供量無虞。
台電發言人吳進忠表示,經過清查,近期要運進台灣的船隻都如期 抵達,4日晚間要抵達台中港的運輸船也在4日下午就已在港外等候。 6日及7日要運抵大林電廠及林口電廠的運煤船,船公司回報,都會如 期抵達。
至於外傳台電運煤船國際標中,有中國籍或是大陸船公司得標承攬 運送任務,恐會因兩岸局勢緊張,造成斷貨危機?台電表示,目前一 年所需煤炭數量約350艘次,其中台電自有運煤船有2艘,台籍公司擁 有4艘,承擔整體約3成運煤任務,剩餘7成是交由外國船籍運送,絕 大多數都是巴拿馬籍或奈及利亞籍,經過清查沒有大陸籍或大陸船公 司承攬,因此不必擔心有斷貨之虞。
根據資料顯示,台電目前每年燃煤用量約2,800萬公噸,110年燃煤 機組發電量占台電總發電量約37%,主要來自印尼及澳洲,少部分來 自哥倫比亞及南非。據政府規定,煤炭安全存量有39天,台電表示, 應有足夠時間可因應地緣政治或天候等突發風險。
台電表示,每一年度船次在裝貨港交貨期係由台電與供應商商議決 定。其中交貨期依國際海運業界慣例,台電印尼煤交貨期為10天,澳 洲煤交貨則為14天。
至於天然氣,中油回應,目前近期要靠港船隻都有順利抵達,4日 該進港的船隻也都依照既定計劃進行,天然氣供應無虞。
至於天然氣運輸,中油發言人張瑞宗也表示,目前天然氣存量符合 法定要求,且已積極進行基礎建設,提高存量,包括管網建置、接收 站擴建,俾以保障未來供量無虞。
大陸圍台軍演,危及全球海運鏈的安全疑慮升高,也凸顯台灣能源 國安的議題。據了解,負責台電煤炭進口的國際航商擔憂軍演,3日 緊急將載運任務委由國籍航商上陣,由裕民航運派出一艘巴拿馬型散 裝船出任務到澳洲載煤,由於事出緊急,日租金較現貨市場行情高出 近2成。
對此,裕民低調證實。陽明海運旗下散裝航商光明表示,目前未接 獲協助通知,將密切注意。
台電每年進口約2,800萬噸燃煤,約需25∼28艘船載運,目前與國 籍航商裕民、光明簽訂長期合約,各提供一艘船舶載運,裕民同時代 管台電自有四艘散裝船,其他多達逾20艘散裝船舶需求,主要是在現 貨市場以國際標案招標,得標航商包括大陸、日本、歐洲等國際船東 。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國際矚目,業界觀察,多數國際的船公司 、航空公司保守應對軍演,會遠離軍演區或爭議空域、海域的路線, 市場緊盯對全球海空運輸鏈的延遲與影響。
再者,地緣政治也激發能源國安議題,台灣所需石油、液化天然氣 (LNG)、煤炭大都依賴國際採購,居全球前五大煤炭、液化天然氣 進口國。經濟部能源局、中油及台電都強調,目前安全存量均高於法 定規範,石油安全存量約146天,液化天然氣安全存量約10至11天, 煤炭安全存量約39天,可充分供應國內需求,且隨時滾動式檢討。
為保障能源供給不斷鏈,政府已計劃推動LNG國貨國運政策,光明 、裕民表態爭取運送合約,台電也有意進口LNG,一艘LNG船至少造價 逾2億美元,船舶、人員訓練都要從零開始。目前國內由中油獨家進 口液化天然氣,日本、希臘等國際船公司承運。
據業界資料,台灣去年進口液化天然氣近2,000萬噸,主要來自卡 達、澳洲、俄羅斯、印尼等地,粗估至少需要15艘LNG船運送,8成賣 給台電發電使用,天然氣發電占比約40.8%。按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 政策,能源配比天然氣發電占比約52%,粗估需進口2,500∼3,000萬 噸天然氣。
對此,裕民低調證實。陽明海運旗下散裝航商光明表示,目前未接 獲協助通知,將密切注意。
台電每年進口約2,800萬噸燃煤,約需25∼28艘船載運,目前與國 籍航商裕民、光明簽訂長期合約,各提供一艘船舶載運,裕民同時代 管台電自有四艘散裝船,其他多達逾20艘散裝船舶需求,主要是在現 貨市場以國際標案招標,得標航商包括大陸、日本、歐洲等國際船東 。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國際矚目,業界觀察,多數國際的船公司 、航空公司保守應對軍演,會遠離軍演區或爭議空域、海域的路線, 市場緊盯對全球海空運輸鏈的延遲與影響。
再者,地緣政治也激發能源國安議題,台灣所需石油、液化天然氣 (LNG)、煤炭大都依賴國際採購,居全球前五大煤炭、液化天然氣 進口國。經濟部能源局、中油及台電都強調,目前安全存量均高於法 定規範,石油安全存量約146天,液化天然氣安全存量約10至11天, 煤炭安全存量約39天,可充分供應國內需求,且隨時滾動式檢討。
為保障能源供給不斷鏈,政府已計劃推動LNG國貨國運政策,光明 、裕民表態爭取運送合約,台電也有意進口LNG,一艘LNG船至少造價 逾2億美元,船舶、人員訓練都要從零開始。目前國內由中油獨家進 口液化天然氣,日本、希臘等國際船公司承運。
據業界資料,台灣去年進口液化天然氣近2,000萬噸,主要來自卡 達、澳洲、俄羅斯、印尼等地,粗估至少需要15艘LNG船運送,8成賣 給台電發電使用,天然氣發電占比約40.8%。按政府2025年非核家園 政策,能源配比天然氣發電占比約52%,粗估需進口2,500∼3,000萬 噸天然氣。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