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受中美兩國貿易紛爭加劇、及美國商用原油庫存續升等因素影響, 導致國際原油市場價格走跌。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為每桶70.06 美元,較前週71.79美元下跌1.73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33 2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跌幅為1.10%。
中油表示,延續「先亞鄰、後平穩」之調價原則,本週92無鉛汽油 及柴油因未超過亞鄰最低價,故汽油應不予調整、柴油應調降0.1元 ,皆足額反映,調整後95無鉛汽油零售價格為每公升30.4元。
惟依據經濟部107年5月11日公布之油價平穩措施,95無鉛汽油上漲 且每公升大於等於30元時,超出30元部分由台灣中油吸收25%,經計 算本週汽、柴油每公升應各吸收0.1元,調整後汽、柴油零售價應分 別調降0.1及0.2元。
去年大賣8萬多輛的電動機車,今年搶下一、二季銷售佳績後,繼Gogoro3系列車款日前登場上市外,預計暑假期間尚有YAMAHA、宏佳騰與中華汽車等電動機車上市計畫,因此今年市場幾乎皆預估可衝破10萬輛大關,甚至新車上市期間還將強碰燃油機車銷售旺季,究竟能否一舉形成電動機車新浪潮將有待市場考驗。
而原本為業界熱議的中油充換電系統在董座換人後似乎沉寂不少,業界普遍中意中油出面扮演電池供應營運商及充換電站的建置,然而日前經濟部為2035機車全面電動化解禁後,是否會影響中油在此項業務的卻步或是重新規劃尚待觀察,再加上電動機車購車補助屆滿疑慮遍佈市場等,似乎都不利於電動機車後續發展,相對燃油機車三大車廠也減壓不少,整體的燃油機車銷售網絡尤其機車行更是鬆了一口氣,只不過經濟部在政策轉變後改採市場自由機制讓民眾選擇無可厚非,但是否也應該再延續購車補助讓新加入的電動機車廠有機會先站穩腳步再進一步投入市場競爭呢?行政院於106年制定「電動機車產業共通標準建置與補助計畫」,預計自107年至111年,5年內新增電動機車22.6萬輛為目標,藉以強化電動機車及相關零組件之競爭力並帶動產業發展,今年才是第二年。
國內從民國88年推動電動機車至今,歷經多次行動計畫皆無功而返,最新一期補助計畫經由Gogoro的上市引起風潮,甚至吸引其他車廠再投入,總算有所成就,現階段所有電動機車廠商都還不足以不補助可獨當一面與燃油機車拚搏,因此經濟部工業局應該照著計劃將此年補助計畫走滿,到時再放手油電雙拼,才能真正走向成熟的市場自由機制,屆時不管是合乎排放標準的燃油機車或是電動機車只要符合民眾需求且具有節能減碳效益的交通載具,對於國人而言都是加分的。
5、6月股東會旺季來臨,經濟部所屬五家國營事業董總,均面臨屆期是否續任問題。其中台電、中鋼、台船的董事長,更有65歲屆齡的問題,雖然行政院已有前例,為中油前董座戴謙打破了年齡限制,但逾65歲續任,仍要行政院長蘇貞昌點頭才行。
據了解,台電肩負供電任務,十分專業,府院高層對目前的經營團隊尚屬滿意,為確保總統大選前供電穩定,楊偉甫不但屆齡、屆期可望延任,總座鍾炳利續任的機率也相當高。至於中油,3月才更換新董座歐嘉瑞,屆期確定續任,總座李順欽也可望續任。
此波高層人事安排格外受矚目的是中鋼。董座翁朝棟6月25日退休,中鋼將在6月19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但依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4月24日的公告內容顯示,經濟部仍提名翁朝棟出任經濟部法人代表,總座林弘男則為群裕投資的民間代表,這樣的安排,是否意味翁朝棟6月董監改選時,可續任董座,鋼鐵業界都相當關心。
綠營知情人士指出,並未聽聞府院有換掉翁朝棟的想法,估計續任及延退可能性很高。翁朝棟6月不但屆期且屆齡,經濟部仍提名他出任法人代表,不受中鋼內規65歲退休的限制,引人注目,而中鋼形式上是民營企業,經部未強制其董總必須先結算年資,因此翁具有中鋼員工及經濟部法人代表的雙重身分。
依公司法規定,董座非屬公司員工。官員說,若政院拍板讓翁延退,並非不可以,但翁若延退續任,將是中鋼破65歲員工未退休的第一個例子。至於總座林弘男,2018年10月已打破中鋼47年來的作法,讓他以其他民營企業代表續任,但以一年為限,所以10月仍會面臨總座更迭的問題。
台船董座鄭文隆6月也屆期又屆齡,據悉,經部已呈報行政院,建議讓鄭文隆延退續任;台鹽董事長陳啟昱也面臨屆期,近期也會呈報行政院建議續任。
台電計畫籌組散裝船公司,中油後再國營企業跨足海運市場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預計在26日宣布與裕民航運、光明海運、日本川崎汽船共同籌組一家專門處理散裝貨物的船運公司。這項動作讓台電成為繼國營石油公司(中油)之後,第二家以貨主身分進入海運市場的國營企業。根據預估,這次投資金額將超過百億元,初期資本額則預計將達數十億元。 從前,台電與中油都有設立船公司的念頭,但由於立法院對國營事業的限制,禁止其投入新事業與民間競爭,這些計畫多次被交通部與全國船聯會否決。直到2010年,中油透過與民間合資的方式,成立了「環能海運」,才正式邁入油運市場。當時,中油與裕民、中國航運共同投資297億元成立環能海運,股權比例為中油48%、裕民26%、中航26%。環能海運先是購買小油品船營運,之後2016年第一艘超大型油輪交付後開始獲利,目前擁有四艘超大型油輪。 台電每年煤炭進口量高達3,000萬噸,貨量僅次於中鋼礦砂與煤炭。據了解,台電目前已有六艘超巴拿馬型散裝船,分別為四艘9.5萬噸與兩艘8.8萬噸,這些船隻由裕民與光明海運代營。 對於台電計畫設立的新公司,業界對股東包括川崎汽船的選擇感到意外,並有所微詞。有人認為,由於台電掌握著豐富的貨源,合資對象應該以國內業者為主。不過,據透露,川崎汽船與台電的合作關係相當深厚,長期攬運不少台電的貨載。
過去台電與中油一直想自行設立船公司,但因立法院曾約束國營事業不得投資新事業與民爭利,因此歷次設船公司計畫都遭交通部與全國船聯會否決,直到2010年中,中油透過與民間合資方式設立「環能海運」。
當時中油與裕民、中國航運合作,共砸下297億成立環能海運公司,揮軍油運巿場,其中股東出資100億、貸款197億,股權比例為中油48%、裕民26%、中航26%。環能先是買了小油品船營運,因為有運約保障,2016年第一艘超大型油輪交船後就開始有獲利,目前擁有四艘超大型油輪。
台電一年煤炭進口量高達3,000萬噸,貨量略高於中鋼礦砂與煤炭進口量,據了解,目前台電已擁有有六艘超巴拿馬型散裝船,包括四艘9.5萬噸與兩艘8.8萬噸船隻,分別交由裕民與光明代營。
業界對於台電要設的新公司股東包括川崎汽船都很詫異,也有所微詞,認為以台電掌握的貨源,找合資對象應該限國內業者。據透露,川崎汽船長期攬運不少台電貨載,雙方合作關係很深。
美國白宮近日正式宣布,總統川普將於5月3日起對伊朗實施全面石油出口制裁,不再對台灣及中國等八個進口地區提供「豁免」。這一決定讓國際油價應聲大漲,紐約油價更首度突破65美元大關。雖然台灣中油副總經理方振仁表示,台灣向伊朗購買的原油比率極低,對台灣原油進口影響不大,但國際油價波動仍可能對台灣油價產生影響。
美國表示,制裁伊朗的目的是為了讓伊朗原油出口量降至零,從而斷絕其主要收入來源。同時,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能源產國,以及美國的友邦和盟國,均表示將採取行動確保全球石油市場供給適當。然而,伊朗官員則威脅將封鎖荷莫茲海峽,加劇與美國的衝突。
這項決策對亞洲國家產生衝擊,中國重申反對美國片面制裁伊朗,日本則表示將與美國密切合作,避免對日本企業營運造成損害。至於美國終止「豁免」的具體措施,目前尚不明确,是將全面禁止伊朗石油出口,還是採取遞減式寬限措施,仍有待觀察。
中油副總經理方振仁昨天說,去年台灣向伊朗購賣的原油比率僅占1.46%,今年是零進口,因此美國對伊朗實施全面性的制裁,對台灣原油進口沒有影響;不過,對國內油價是否有衝擊,還是要看國際間原油價格是否因此受影響。伊朗先前已受到制裁,出口的原油相對少很多,影響可能不會太大。
白宮表示,「這項決定是為了使伊朗原油出口量降到零,使伊朗的主要收入來源枯竭」。白宮也說,「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三大能源產國,加上我們的友邦及盟國,已承諾將採取即時行動,確保全球石油市場維持適當的供給」。沙國能源部長法利赫也說,將與其他國家合作確保石油供應。
消息人士22日稍早已透露此消息,帶動國際油價盤中大漲,倫敦布蘭特原油6月期貨漲3.3%,報每桶74.31美元,紐約西德州5月期貨漲2.9%至每桶65.87美元。白宮正式確認此事後,油價未進一步上漲,漲幅仍介於2.5%至2.6%。
伊朗官員威脅,若該國遭禁止使用荷莫茲海峽,將封鎖這條海道,導致與美國的衝突升高。
美國這項政策將衝擊亞洲國家。中國22日重申反對美國片面制裁伊朗,日本將與美國密切接觸,強調「不應對日本企業的營運造成傷害」。
至於美國終結「豁免」決定的意涵,是5月3日起將完全不允許伊朗石油出口,或是美國改採「遞減式」寬限措施,允許已經購買或同意購買伊朗石油的客戶繼續進口,目前仍不清楚。
國營事業台灣中油面臨挑戰,人力經費受制於「三年天條」,績效獎金最高只能發放1.2個月,前提是員工能達到盈餘成長超過10%。與民營事業相比,這一規定相對嚴苛。台電、中油等公司必須獲利超過12%才能獲得最高績效獎金,而台糖、台水等公司則需獲利成長率超過10%。由於市場競爭激烈,國營事業只能通過成本控制來擠出更多獲利,但這並非所有領域都能簡單降低成本。例如,銀行行業面對日益嚴格的法規和資安要求,若降低成本可能會帶來風險。此外,人力開銷的「三年平均」天條限制,可能導致員工過勞。相關工會建議政府應增加國營事業彈性調整人力資源支出的空間,並將獲利目標與營業收入連動,以更合理的方式評估企業表現。
目前包括財政部、經濟部、交通部都各自訂有績效獎金實施辦法,其中經濟部和財政部規定較交通部嚴格,經濟部的台電、中油公司,必須要獲利超過12%才能得到最多1.2個月加給,而台糖、台水和財政部旗下的台銀、土銀與台灣菸酒公司等一樣,獲利成長率須超過10%,才能拿到最高績效獎金水準。
這樣的規定,比起一般民營事業可說嚴苛許多。若以今年為例,其實有不少已民營化的公股行庫或民營銀行,獲利年成長率都未到10%,但所發的獎金水準卻遠高於土銀、台銀、台酒等公司。
倘若要公營事業「擠」出更多獲利,在市場激烈競爭下,恐怕只有成本costdown,但相關國營事業對此無奈指出:「很多事不能costdown」。舉例來說,對銀行而言,日趨嚴格的法遵、資安要求,特別是這些重要工作還被拉出來成立新單位部門,這方面的開銷要是costdown,恐怕會出事。
在現行的國營事業相關規範下,國營事業正面臨這種風險,而且因為人力開銷「三年平均」天條限制,員工甚可能有「過勞」問題。
包括土銀及台酒工會都建議,政院應鬆綁「公營事業機構員工待遇授權訂定基本原則」及「財政部所屬事業機構用人費薪給管理要點」,增加國營事業因時制宜、彈性調整人力資源支出的空間。
此外像對營業收入及盈餘目標的要求,工會也認為:「營業收入不見得愈多愈好」,有時不賺錢的業務,作大還倒賠;此外土銀由於增資不易,經常在業務量和資本適足率間出現矛盾,因此指標若改為鎖定與獲利連動,更明確也更合理。
台灣中油潤滑油事業部吉廷邦執行長指出,潤滑油事業部身為國營 事業的一份子,在使命感的驅動下,除了持續提供且開發品質穩定有 保證的產品,更積極關懷社會,參加多種社會公益活動,包括致力於 環境保護、關懷地方人文、扶持弱勢團體等,本次活動為國光牌公仔 LUBY主題曲首度曝光,輕快的曲風加上朗朗上口的歌詞,希望能把國 光牌「讓一切好轉」的品牌意象,以不同方式呈現給更多民眾。
吉執行長說,活動特別選擇在高雄最受大小朋友喜愛的壽山動物園 舉辦,並邀請鹽埕早期療育資源服務據點設置兒童發展篩檢攤位,有 專業的治療師讓家長諮詢兒童發展狀況及教養相關技巧,加上有益健 康的健走、小朋友最喜歡的健點心及闖關活動,希望帶給大家一個充 滿笑聲的歡樂兒童節!
活動由神秘的中國川劇變臉秀開場,精彩的表演讓遊客看得目不轉 睛驚呼聲與掌聲連連,超過300位小朋友一同化身國光牌小小LUBY的 可愛模樣,不僅家長搶拍,更是現場媒體鎂光燈焦點,成功為LUBY打 響知名度,讓民眾留下深刻印象!
台灣中油今晨公布油價調漲,汽油每公升將上漲0.5元,柴油則上漲0.1元。調整後的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27.3元、95無鉛汽油28.8元、98無鉛汽油30.8元,以及超級柴油26.0元。這次調價主要是受到國際油價持續攀升的影響,其中產油國落實減產協議以及美國商用原油庫存連續兩周急速下降是主要原因。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為每桶67.57美元,較前周上漲0.63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也升值0.078元。根據油價公式計算,汽、柴油價格應各調漲1.2元與0.1元,但實際調整僅至亞鄰競爭國最低價為上限。
中油表示,受產油國落實減產協議與美國商用原油庫存連續兩周驟降等因素影響,國際油價仍持續上揚。
本周調價指標7D3B周均價為每桶67.57美元,較前周66.94美元上漲0.63美元,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78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漲幅為0.55%。
依據油價公式計算,本周汽、柴油每公升應各調漲1.2與0.1元,但仍以亞鄰競爭國最低價為調整上限,此次汽、柴油價格分別調漲0.5及0.1元。
台灣中油润滑油事業部於19日盛大舉辦了盛大的「感恩20,風華再起」慶祝活動,這不僅是公司成立20週年的紀念,更是對過去努力與未來展望的肯定。活動中,中油與9家基礎油和添加劑業者簽署了策略合作,同時還舉行了海運用油國際認證授證儀式。總經理李順欽在致詞時強調,事業部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在執行長吉廷邦與團隊的共同努力下,未來的營運將迎來新的風華。 回顧過去,2014年9月中殼關廠,對中油润滑油事業部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打擊,但由於全體員工的奮戰、經銷商和供應商的支持,事業部逐漸走出困境。去年,營收達到4.2億元,明顯表現出從谷底翻升的強勁勢頭。加上海運用油取得國際認證、越南宏越公司第二生產基地的啟用等多項有利條件,總經理李順欽對今年營收達到4.5億元的目標充滿信心。 執行長吉廷邦在活動上表示,為了保持國內润滑油市場的領導地位,事業部近年來不斷進行轉型和創新改革。自2011年起,嘉義生產廠啟動了生產設備5年更新計劃,目前該事業部所生產的润滑油在台灣及亞洲市場上具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值得一提的是,中油海運用油取得國際認證,是公司重要的創新里程碑。吉廷邦特別感謝陽明海運與事業部團隊的合作,共同完成實船測試,使中油海運用油順利取得多項國際認證,對事業部未來的發展將產生積極影響。
歷經2014年9月中殼關廠,面臨無基礎油生產的窘境,中油公司潤滑油事業部在將士用命、經銷商及供應商的力挺下,總算逐步從困境中破繭而出,去年營收4.2億元,顯然已從谷底翻升,加上海運用油獲得國際認證、第二生產基地的越南宏越公司於2021年第一季起投入營運…等有利因素下,中油總經理李順欽所提出「2019年的營收要達到4.5億元」的要求,應是有所本。
潤滑油事業部執行長吉廷邦說,為了維持國內潤滑油品的龍頭地位,事業部近年來不斷進行轉型及創新改革,自2011年開始,嘉義生產廠啟動生產設備5年更新計劃。吉廷邦信心十足的說,目前該事業部所生產的潤滑油之生產技術及產能,在台灣及亞洲市場執牛耳地位。
對於海運用油取得國際認證及授權,吉廷邦說,這是中油公司一項重要的創新指標,他特別感謝陽明海運與事業部團隊的齊心努力,協力完成實船測試,讓中油海運用油得以順利取得多項國際認證,這對於事業部未來營運發展具有相當正面的意義。
台灣中油公司近期在安全檢查中發現,共有11條石化、油品管線存在穿越地下箱涵、裸露暗溝等問題,這些問題與先前導致高雄氣爆的威脅癥結相關。為此,中油及其他石化廠商迅速召開會議,啟動了保產業安全升級的大作戰。 中油表示,這11條管線中,有一條已經廢棄,經過全面檢測後,只有一條確定有微小洩漏。該公司已啟動24小時全面管線監控,並對洩漏管線進行複合性材料的包覆強化工程,預計本周完成。此外,中油還委託專業第三方工研院進行督導查核,確保運輸安全後,再進行後續的道路回復和鋪整作業,預計3月底完成。 為了解決管線運輸與箱涵運作間的安全疑慮,中油與高雄市政府共同評估了解決方案。目前,中油傾向於將11條管線全面遷移,即向下移動,避開暗管,但這還需要經過完整的區域管線查核。 由於修復補強的管線會中斷原料運輸,中油將利用廠商現有庫存原料搭配槽車運輸來應對,預計工程將影響廠商營運的程度不大。至於後續的11條管線遷移計畫,將與所有業者開會討論,考慮是原料改以槽車運輸,還是石化業者協調,利用機會排定歲修來應對。 此次事件讓石化業者深刻體認到安全至上的重要性,牽動產業生存關鍵。相關石化廠商展現高度自律,團結合力作戰,共同確保產業安全。
台灣中油公司近期發生重大安全險情,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根據最新消息,中油公司與其他五家石化廠商所負責的九條石化管線及一條油管,在穿越地下箱涵時,因暴露於潮濕空氣中,狀況堪比高雄731氣爆前,幸運的是,石化業者及時發現並暫停原料輸送,未來必須確保安全無虞後,方可恢復運作,預計將對產銷產生影響。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於18日公布,石化和油管的管線業者利用智慧型通管器檢測發現管線異常,於3月8日在高雄大寮區華中南路與潮信路路口進行驗證開挖作業時,發現十條使用中的工業及石油管線被不明過路暗溝包覆,形成管線穿越箱涵,暴露於潮濕空氣中。
一位官員形容這是「高雄731氣爆前的狀態」,所幸在發現之前並未發生石化原料外洩,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據悉,這個所謂「管束六」管線共有十條,其中九條為石化管線,負責林園石化工業區與大社石化工業區之間的石化原料輸送,另一條則是中油林園廠與高雄煉油廠的油料輸送。
高雄經濟發展局表示,石化業者根據相關自治條例要求,在今年進行管線安全檢測時發現上述狀況,除立即以儀器檢測確認沒有管線洩漏外,並同步通報高市府經濟發展局。經發局召集相關單位會勘,初步評估相關管線無立即安全疑慮,並要求管線業者24小時派員駐守,採取管線降壓輸送等運轉策略。
石化業者與高市府官員於3月11日在大社石化工業區召開會議,研擬對策,並進一步開挖及檢查管線後,決定立即停止管線輸送作業。高雄經濟發展局表示,依據ISO及ASME規範,業者必須進行管線修復補強作業,並由第三方單位進行修復作業驗證,確保管線後續運作的安全,並經高市府核可後,才能恢復石化原料的輸送。目前,十條暴險管線除了一條確認安全外,其餘九條管線仍處於全部停止運送狀態。
此外,經發局於3月15日召集相關單位與管線業者,討論如何確保管線維運安全,以及對石化產業的影響等議題。
中油表示,這次11條管線中,扣除一條已廢棄未用的,經全面檢測後,僅一條確有小幅洩露情況,目前除啟動24小時全面管線監控外,洩漏管線也將進行複合性材料的包覆強化工程,預計本周完成,並委託專業第三方工研院進行督導查核,確定運輸安全無虞方會進行後續道路回復、鋪整作業,預計相關一系列修復補強作業3月底完成。
此外,考量管線運輸與箱涵運作間的安全疑慮,中油等石化業者也與高雄市政府展開管線交錯箱涵解決方案評估,目前中油傾向11條管線全面遷移,亦即向下移動,避開暗管,但仍須經完整區域管線查核後,方能拍板。
中油透露,目前修復補強的管線因中斷原料運輸,將以廠商現有庫存原料搭配槽車運輸加以因應,因工程費時一周,對廠商營運影響應該不大。至於後續11條管線的遷移計畫,將與所有業者開會討論,看是原料改以槽車運輸,或是石化業者協調,藉機排定歲修加以因應。
有鑑先前高雄氣爆衝擊,石化業者體認安全至上,牽動產業生存關鍵,相關石化廠商展現高度自律,團結合力作戰。
高雄市政府經發局18日表示,石化和油管的管線業者,依據智慧型通管器(Smart-PIG)檢測數據偵測到管線異常,今年3月8日在高雄大寮區華中南路與潮信路路口,進行驗證開挖作業時,發現該處有十條使用中的工業及石油管線,被寬1米2,高1米6的不明過路暗溝包覆,形成管線穿越箱涵,暴露在潮濕空氣中的狀況。
一位官員形容,「這就像高雄731氣爆前的狀態」,幸好在發現之前,沒有石化原料外洩的情況,否則,後果可能不堪想像。
據悉,這個所謂「管束六」管線,總共有十條,十條管線當中,有九條是石化管線,專門負責林園石化工業區、與大社石化工業區之間的石化原料,另有一條油管,則是中油林園廠與高雄煉油廠油料輸送。
高雄經發局說,石化業者根據「高雄市既有工業管線自治條例」、以及「高雄市政府環保自治條例第15條」的要求,在今年進行管線安全檢測時發現上述狀況,除立即以儀器檢測確認沒有管線洩漏的狀況外,並同步通報高市府經發局。經發局召集相關單位到場會勘,初步評估相關管線無立即安全疑慮,同時要求管線業者24小時派員駐守,業者並自主採取管線降壓輸送等運轉策略。
據了解,石化業者與高市府官員在3月11日,在大社石化工業區召開會議,研擬對策,並進一步開挖及詳細檢查管線後,決定進一步立即停止管線輸送作業。
高雄經發局表示,依據ISO及ASME規範,業者必須進行管線修復補強作業,並由第三方單位進行修復作業驗證,確保管線後續運作的安全,並經高市府核可後,才能恢復石化原料的輸送,目前,十條暴險管線除了一條確認安全,其餘九條管線目前仍屬於全部停止運送的狀態。
經發局也於3月15日召集相關單位與管線業者,針對如何確保管線維運安全、與對石化產業的影響等議題進行討論。
中油新掌門歐嘉瑞就職 討論三大努力方向推動公司成為「具競爭力的國際能源集團」
【台北訊】國內油品龍頭中油昨日(4日)盛大舉行董事長交接典禮,前董座戴謙請辭獲准,正式卸任,由前能源局長歐嘉瑞接棒,成為中油新任董事長。歐嘉瑞在交接典禮上提出包括核心事業、新興事業,與台灣能源轉型等三大努力方向,展現推動中油成為「具競爭力的國際能源集團」的雄心。
典禮當天,包括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台塑化董事長陳寶郎、長春集團總經理蘇士光、東聯總經理蔡錫津、台苯董事長林文淵等國內石化業巨頭都親自到場祝賀,可見對於中油新領導人的期待與支持。
歐嘉瑞原為中油董事,昨日上午召開臨時董事會,補選其為常務董事,並於常務董事會議上被推選為中油新董事長。他在就職演說中表示,國際石化產業正在丕變,美國利用頁岩氣生產乙烯,成本低廉;日本則在整併石化廠;而產油國中東在石化產業方面則重質重量。台灣的能源產業也正處於轉型階段,中油不僅代表公司本身,更關係到帶動國內石化關連產業的發展。
歐嘉瑞提出了上任後的三大努力方向:首先,持續強化核心事業,加速現有海外礦區的開發與生產事業。日前,中油與印尼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計劃在印尼興建年產100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廠及石化下游工廠;同時在印度成立辦事處,推動「雙印」等新南向計畫。
其次,配合台灣能源轉型政策,中油將負責天然氣供應,負責確保台灣未來50%的電力來源。為提升國內天然氣供應能力,中油將擴大分散進口的能源,力求如期完成第三座液化天然氣接收站(三接),並完成北中南供氣網絡的完整。
最後,在新兴事業方面,中油將以現有公司為基礎,結合國內外的國際合作機會,逐步發展綠能、新能源、石化高質化、循環經濟等領域的新計畫,以公司核心技術為基礎,拓展新的發展空間。
中油昨夜驚傳調價錯誤!原定3月2日起調漲桶裝瓦斯價格的計劃,竟然發生重大疏失,讓消費者多付了錢。這次調整將每公斤價格上漲2.1元,後來經過更正,僅上漲1.9元,換算下來,一桶20公斤的瓦斯價格將上漲38元。這個錯誤讓消費者多付的錢,中油決定要退還。不僅如此,還有更多關於液化石油氣價格的調整細節,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中油在公告中指出,這次錯誤發生在計算國際液化石油氣合約價格時,作業人員將每噸價格誤植為510美元,實際上應該是505美元。這個錯誤導致液化石油氣類產品、工業用丙烷、丁烷及混合丙丁烷價格每公斤多調漲了0.2元,車用液化石油氣每公升也多調漲了0.1元。為了修正這個錯誤,中油決定從5日凌晨零時起將價格調回正確數值。
對於3月2日至4日這段期間,消費者因為這個錯誤而多付的錢,中油也提出了退費方案。對於一般家庭用戶,只要在這段期間購買了桶裝瓦斯,中油將會請經銷商協助,讓瓦斯行退還超收的金額給消費者。至於加氣站,則是請加氣車主在三個月內(即6月4日前),憑著加氣發票或加氣憑證回到原加氣站退還超收的金額,或者選擇折抵下次的氣款。
這次中油調價錯誤事件,不僅讓消費者感到不滿,也讓人對於油價調整的透明度和準確性提出了質疑。不過,中油已經迅速做出回應,並提出了正確的處理方案,希望能夠平息消費者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