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固網公司新聞
台灣大將砸超過新台幣30億元,在內湖設置雲端IDC中心,這也是台灣大第一次宣布布局雲端IDC中心;台灣大業務總經理賴弦五昨晚表示,包括向漢亞開發建設公司購買土地及建置成本28.7億元在內,總計雲端IDC投資金額超過30億元。另外,台灣大重啟乙太網路設備採購商,由原來的大陸華為改為諾基亞西門子,總採購金額7.7億元。
台灣固網12日召開董事會,會中核准追加100年度資本支出預算約新台幣9億元,以供IDC機房購置及傳輸網路擴建,追加後100年資本支出計畫總額約新台幣21億元。
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日前宣示,2011年公司及旗下包括行動、有線電視將全面布局四螢一雲市場,台灣大布局雲端產業,昨日正式敲定內湖設立一座大型雲端IDC中心,並規畫長期投資計畫,也將首度整合富邦集團資源、共同合作發展雲端產業,據了解,台灣大打算攜手雲端產業的合作夥伴,包括目前積極推展雲端的電子大廠廣達、英業達、緯創等公司。
台灣固網12日召開董事會,會中核准追加100年度資本支出預算約新台幣9億元,以供IDC機房購置及傳輸網路擴建,追加後100年資本支出計畫總額約新台幣21億元。
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日前宣示,2011年公司及旗下包括行動、有線電視將全面布局四螢一雲市場,台灣大布局雲端產業,昨日正式敲定內湖設立一座大型雲端IDC中心,並規畫長期投資計畫,也將首度整合富邦集團資源、共同合作發展雲端產業,據了解,台灣大打算攜手雲端產業的合作夥伴,包括目前積極推展雲端的電子大廠廣達、英業達、緯創等公司。
大陸電信設備商華為,因國家安全考量,入台受阻。台灣大哥大原本要採購華為的設備,昨(12)日公告,轉向諾基亞西門子採購7.7億元傳輸及IP網路設備,同時也增加台固資本支出,將投入雲端及傳輸網路。
台灣大表示,配合國家安全政策與主管機關的期待,主動將原本採購的中國廠牌設備重新招標,並換成諾基亞西門子。亞太電信、威寶、遠傳等電信業者,也面臨因核心網路,或是行動基地台採用大陸設備商的產品,未通過審核,延宕網路汰換或擴充計畫。
台灣大代子公司台灣固網昨日公告表示,向諾基亞西門子採購傳輸及IP網路設備,採購金額約7.7億元。成為台灣電信業者因為國安議題,重啟電信標案的第一砲。
台灣大表示,配合國家安全政策與主管機關的期待,主動將原本採購的中國廠牌設備重新招標,並換成諾基亞西門子。亞太電信、威寶、遠傳等電信業者,也面臨因核心網路,或是行動基地台採用大陸設備商的產品,未通過審核,延宕網路汰換或擴充計畫。
台灣大代子公司台灣固網昨日公告表示,向諾基亞西門子採購傳輸及IP網路設備,採購金額約7.7億元。成為台灣電信業者因為國安議題,重啟電信標案的第一砲。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昨(1)日宣布ADSL電路費批發價首度降價,比零售價便宜二成五至三成八,最快下周起,台固、速博及亞太等民營固網業者,租用成本可減少,民營固網業者用戶約44萬用戶也將受惠。
政府民國90年全面開放固網民營,台固等業者向中華電信租用ADSL電路,提供用戶寬頻上網服務。多年來民營業者爭取希望中華電信能降電路批發價,昨天NCC委員會終於通過,預期包括中華電信在內的所有寬頻用戶共計221餘萬戶,可「有感降價」。
中華電信評估,此方案預估減少年營收約2,000萬元,但有利網際網路服務商(ISP)業者提供更多加值業務,有進一步降價優惠空間,可望吸引更多人使用寬頻服務,將市場餅做大。NCC發言人、副主委陳正倉表示,這次電路費批發價至少降價25%,「應該是有感的降價」。
未來ISP業者零售價是否因此降價,「應該反映到消費者身上」,提升台灣家戶的上網速度,NCC將持續觀察市場情況。
依據中華電信陳報的ADSL批發價降價方案,以512K/64K為例,零售價為每月144元,批發價為90元,差價38%;主流速率2M/128K,批發價235元也較零售價313元,便宜25%。
中華電信批發價降價可減少包括行銷、催費、停機、復機等相關服務成本,改由ISP提供。即中華電信將ADSL電路批發出租後,將不直接服務終端消費者,僅負責電路維護。
NCC也通過台灣大和遠傳提報行動電話「月租費贈送通話分鐘數資費調整」,增加免費通話分鐘數4.04%至5%,以及中華電信提報「019超值型國際經濟電話」服務促銷。
政府民國90年全面開放固網民營,台固等業者向中華電信租用ADSL電路,提供用戶寬頻上網服務。多年來民營業者爭取希望中華電信能降電路批發價,昨天NCC委員會終於通過,預期包括中華電信在內的所有寬頻用戶共計221餘萬戶,可「有感降價」。
中華電信評估,此方案預估減少年營收約2,000萬元,但有利網際網路服務商(ISP)業者提供更多加值業務,有進一步降價優惠空間,可望吸引更多人使用寬頻服務,將市場餅做大。NCC發言人、副主委陳正倉表示,這次電路費批發價至少降價25%,「應該是有感的降價」。
未來ISP業者零售價是否因此降價,「應該反映到消費者身上」,提升台灣家戶的上網速度,NCC將持續觀察市場情況。
依據中華電信陳報的ADSL批發價降價方案,以512K/64K為例,零售價為每月144元,批發價為90元,差價38%;主流速率2M/128K,批發價235元也較零售價313元,便宜25%。
中華電信批發價降價可減少包括行銷、催費、停機、復機等相關服務成本,改由ISP提供。即中華電信將ADSL電路批發出租後,將不直接服務終端消費者,僅負責電路維護。
NCC也通過台灣大和遠傳提報行動電話「月租費贈送通話分鐘數資費調整」,增加免費通話分鐘數4.04%至5%,以及中華電信提報「019超值型國際經濟電話」服務促銷。
台灣大哥大昨(24)宣布新人事布局,企業用戶事業群營運長周鐘麒將擔任台灣固網公司總經理,副總經理俞若奚升任財務長,原技術長暨家計用戶事業群營運長鄭俊卿辭任,技術長遺缺由副總經理王鴻紳代理,新人事案將於明年元旦生效。
台灣大總經理張孝威表示,因應數位匯流發展趨勢,台灣大進行新的組織調整,周鐘麒目前為台哥大資深副總經理暨企業用戶事業群營運長,兼台灣固網營運長,業務範疇包括企業聯網,語音、數據及行動三合一整合服務等。曾任富洋媒體科技執行長、台灣電訊網路(T TN)副董事長、總經理、香港電訊盈科(PCCW)執行副總裁等職務。
台灣大總經理張孝威表示,因應數位匯流發展趨勢,台灣大進行新的組織調整,周鐘麒目前為台哥大資深副總經理暨企業用戶事業群營運長,兼台灣固網營運長,業務範疇包括企業聯網,語音、數據及行動三合一整合服務等。曾任富洋媒體科技執行長、台灣電訊網路(T TN)副董事長、總經理、香港電訊盈科(PCCW)執行副總裁等職務。
台灣大哥大昨(24)日宣布新高層人事案,企業用戶事業群營運長周鐘麒升任台灣固網總經理,副總俞若奚升財務長,副總王鴻森代理技術長。新人事案明年1月1日生效。
台灣大總經理張孝威將轉任台灣固網副董,日前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宣布,明年起台灣大啟動雙總經理制,迎接數位匯流的新局,個人用戶事業群營運長賴弦五升任營運總經理、財務長許婉美升任行政總經理。台固媒體總經理鄭俊卿預估明年轉任凱擘董事長兼總經理。
近期蔡明興及台灣大副董蔡明忠與張孝威一起擬定明年人事布局計畫,張孝威昨天宣布新高層人事。他表示,因應數位匯流發展趨勢,台灣大進行新的組織調整,周鐘麒負責企業客戶營運表現優異,升任台灣固網總經理。俞若奚深具銀行、證券及企業金融實務經驗,是適當的財務長人選─王鴻紳擁有電機博士學歷及電信技術實務經驗,過去在技術群服務多年,因此代理技術長。
據了解,台灣大將於1月召開董事會,通過追認高層人事案。據了解,新經營團隊也將提出新的數位匯流營運報告。
台灣大總經理張孝威將轉任台灣固網副董,日前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宣布,明年起台灣大啟動雙總經理制,迎接數位匯流的新局,個人用戶事業群營運長賴弦五升任營運總經理、財務長許婉美升任行政總經理。台固媒體總經理鄭俊卿預估明年轉任凱擘董事長兼總經理。
近期蔡明興及台灣大副董蔡明忠與張孝威一起擬定明年人事布局計畫,張孝威昨天宣布新高層人事。他表示,因應數位匯流發展趨勢,台灣大進行新的組織調整,周鐘麒負責企業客戶營運表現優異,升任台灣固網總經理。俞若奚深具銀行、證券及企業金融實務經驗,是適當的財務長人選─王鴻紳擁有電機博士學歷及電信技術實務經驗,過去在技術群服務多年,因此代理技術長。
據了解,台灣大將於1月召開董事會,通過追認高層人事案。據了解,新經營團隊也將提出新的數位匯流營運報告。
富邦金控為人所熟知的,就是獲利情況在金控公司中領先;
合併ING案泰人壽擴大保險版圖坐二望一;以及揮軍廈門成為首
家前進大陸的台灣銀行業者。其實除了金融領域之外,集團在產
業部份的發展也持續佈局。
富邦集團現在包含的產業已經相當多元,用最簡單的話說,
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已密不可分,起家的金融產業保險、證券、
銀行之外,還包含不動產、電信、媒體及公益服務,其中,富邦
建設、台灣大哥大、台灣固網、台固媒體、momo電視台等,已各
據一方,現在進一步要跨足百貨業,仍是以跟民眾更緊密結合為
方向。
合併ING案泰人壽擴大保險版圖坐二望一;以及揮軍廈門成為首
家前進大陸的台灣銀行業者。其實除了金融領域之外,集團在產
業部份的發展也持續佈局。
富邦集團現在包含的產業已經相當多元,用最簡單的話說,
與一般人的日常生活已密不可分,起家的金融產業保險、證券、
銀行之外,還包含不動產、電信、媒體及公益服務,其中,富邦
建設、台灣大哥大、台灣固網、台固媒體、momo電視台等,已各
據一方,現在進一步要跨足百貨業,仍是以跟民眾更緊密結合為
方向。
電信三雄爭戰雲端,釋出雲端採購訂單!除了中華電信
(2412)預估近年雲端設備採購金額約達新台幣30億元外,台灣
大哥大(3045)與富邦將聯手上雲端,共同為富邦集團及台灣大
旗下電信、有線電視所有相關企業建立一個雲端網路的大型計畫
,法人估計,投資規模將達數十億元。
遠傳電信(4904)則正與惠普、IBM、廣達、鼎新電腦及軟
體廠商洽商合作結盟,並打算首創雲端「利潤分享」制度,由遠
傳打造雲端平台,硬、軟體廠商提供設備,營收所得再採利潤分
享,未來也準備推出雲端IDC出租業務。
中華電信釋出3年砸下130億元打造華人最大雲端IDC中心之
後,4月要與微軟攜手、推出首波雲端服務,電信三雄爭戰雲端
版圖的行動也從2010開春正式開打。
不讓中華電信專美於前,台灣大與遠傳開春後也積極布局雲
端運算市場,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與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
,將以雲端擘畫數位匯流市場,未來將由台灣固網推動雲端出租
業務,為企業打造私有雲。
此外,台灣固網也正與鴻海、工研院協商,準備推動雲端運
算系統旗艦聯盟,加速推動雲端產業發展。
雖然台灣大為富邦集團所有關係企業打造的雲端網路究竟要
砸多少錢?內部並未透露,不過,法人估計,以3-5年的投資規模
,將達數十億元。
台灣大旗下包括台固、台固媒體、momo親子台,富邦旗下壽
險、金融、保險、momo購物,未來台灣大併購凱擘成局之後的有
線電視全省系統,都將在未來幾年透過汰換內部企業的伺服器及
網路、逐步轉型為雲端網路系統。
台灣大表示,國內的IDC市場,目前仍由中華電信穩坐龍頭地
位,市占超過75%,Seednet第二,遠傳旗下速博併購Seednet之後
,遠傳在IDC市場的地位領先台灣大,因此,台灣大打算在全球興
起雲端業務之際,透過為富邦及關係企業打造雲端,未來出租雲
端網路予私有企業雙管齊下,在2011-2012年的2年內時間,超越遠
傳;遠傳面對競局,則正全力布局雲端,力拱其在國內IDC市場
第2地位。
(2412)預估近年雲端設備採購金額約達新台幣30億元外,台灣
大哥大(3045)與富邦將聯手上雲端,共同為富邦集團及台灣大
旗下電信、有線電視所有相關企業建立一個雲端網路的大型計畫
,法人估計,投資規模將達數十億元。
遠傳電信(4904)則正與惠普、IBM、廣達、鼎新電腦及軟
體廠商洽商合作結盟,並打算首創雲端「利潤分享」制度,由遠
傳打造雲端平台,硬、軟體廠商提供設備,營收所得再採利潤分
享,未來也準備推出雲端IDC出租業務。
中華電信釋出3年砸下130億元打造華人最大雲端IDC中心之
後,4月要與微軟攜手、推出首波雲端服務,電信三雄爭戰雲端
版圖的行動也從2010開春正式開打。
不讓中華電信專美於前,台灣大與遠傳開春後也積極布局雲
端運算市場,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與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兄弟
,將以雲端擘畫數位匯流市場,未來將由台灣固網推動雲端出租
業務,為企業打造私有雲。
此外,台灣固網也正與鴻海、工研院協商,準備推動雲端運
算系統旗艦聯盟,加速推動雲端產業發展。
雖然台灣大為富邦集團所有關係企業打造的雲端網路究竟要
砸多少錢?內部並未透露,不過,法人估計,以3-5年的投資規模
,將達數十億元。
台灣大旗下包括台固、台固媒體、momo親子台,富邦旗下壽
險、金融、保險、momo購物,未來台灣大併購凱擘成局之後的有
線電視全省系統,都將在未來幾年透過汰換內部企業的伺服器及
網路、逐步轉型為雲端網路系統。
台灣大表示,國內的IDC市場,目前仍由中華電信穩坐龍頭地
位,市占超過75%,Seednet第二,遠傳旗下速博併購Seednet之後
,遠傳在IDC市場的地位領先台灣大,因此,台灣大打算在全球興
起雲端業務之際,透過為富邦及關係企業打造雲端,未來出租雲
端網路予私有企業雙管齊下,在2011-2012年的2年內時間,超越遠
傳;遠傳面對競局,則正全力布局雲端,力拱其在國內IDC市場
第2地位。
台灣大(3045)昨(20)日公告,旗下台灣固網已於本月1
日減資190億元,資本額由原來的400億元降至210億元,減資後每
股淨值由減資前13.13元調升至15.97元。
台灣大哥大副總經理兼發言人俞若奚昨晚表示,這次台固減
資純粹是因應內部組織重整後,調整各事業部門資金流動的進一
步程序。
她強調,這次台固減資,剛好可以把減資款退還給台灣大,
而不像一般減資程序、把錢退還給股東。
日減資190億元,資本額由原來的400億元降至210億元,減資後每
股淨值由減資前13.13元調升至15.97元。
台灣大哥大副總經理兼發言人俞若奚昨晚表示,這次台固減
資純粹是因應內部組織重整後,調整各事業部門資金流動的進一
步程序。
她強調,這次台固減資,剛好可以把減資款退還給台灣大,
而不像一般減資程序、把錢退還給股東。
台灣大哥大拿下凱雷投資集團在台轉投資的有線電視系統,
成為台灣史上第二大的併購案(含承受負債),僅次於2007年台
灣大合併台灣固網,相同的是,牽線主角都是摩根大通集團台灣
區總裁錢國維,這次台灣大與凱雷,雖然錢國維擔任凱雷的投資
顧問,但與富邦集團相當熟稔的錢國維,也協助促成此次的併購
案,成為此案唯一的財務顧問。
錢國維昨(16)日強調,這是一個沒人佔便宜、沒人買貴的
雙贏交易,買家賣家都贏,完成了更為緊密的夥伴關係。當初,
台灣大為了顧及股東權益,也擔心稀釋股權,原希望以全數現金
方式買下凱雷的有線電視系統,但凱雷相當看好兩家合作,才促
成以絕大多數的台灣大股票加上些許現金,完成這次的交易,是
很好的雙贏局面,凱雷也順勢成為台灣大的第二大法人股東,可
以繼續擔任股東。
此外,錢國維表示,雙方第一次談是在2007年11月,有將近
二年的漫長過程,相當慶幸雙方的保密相當成功,且經歷金融海
嘯等外在環境的變化,一度走走停停,最後完成也是很好的一件
事。
由於過去很多富邦集團的案子,錢國維都是負責最重要的居
中協調,像是富邦金控買ING安泰人壽等案子,在此背景下,台
哥大與凱雷這次的案子中,台灣大僅由台灣當地的群益證券出示
價格合理性,摩根大通成為此案的唯一財務顧問,雙方的合作希
望主管機關能在年底前同意,也會盡快完成整合。
成為台灣史上第二大的併購案(含承受負債),僅次於2007年台
灣大合併台灣固網,相同的是,牽線主角都是摩根大通集團台灣
區總裁錢國維,這次台灣大與凱雷,雖然錢國維擔任凱雷的投資
顧問,但與富邦集團相當熟稔的錢國維,也協助促成此次的併購
案,成為此案唯一的財務顧問。
錢國維昨(16)日強調,這是一個沒人佔便宜、沒人買貴的
雙贏交易,買家賣家都贏,完成了更為緊密的夥伴關係。當初,
台灣大為了顧及股東權益,也擔心稀釋股權,原希望以全數現金
方式買下凱雷的有線電視系統,但凱雷相當看好兩家合作,才促
成以絕大多數的台灣大股票加上些許現金,完成這次的交易,是
很好的雙贏局面,凱雷也順勢成為台灣大的第二大法人股東,可
以繼續擔任股東。
此外,錢國維表示,雙方第一次談是在2007年11月,有將近
二年的漫長過程,相當慶幸雙方的保密相當成功,且經歷金融海
嘯等外在環境的變化,一度走走停停,最後完成也是很好的一件
事。
由於過去很多富邦集團的案子,錢國維都是負責最重要的居
中協調,像是富邦金控買ING安泰人壽等案子,在此背景下,台
哥大與凱雷這次的案子中,台灣大僅由台灣當地的群益證券出示
價格合理性,摩根大通成為此案的唯一財務顧問,雙方的合作希
望主管機關能在年底前同意,也會盡快完成整合。
凱雷入股台灣大,成為第二大股東!台灣大、凱雷昨(16)
日宣佈,台灣大以庫藏股及現金,買下凱雷旗下有線電視系統和
頻道代理權,凱雷則藉由出售凱擘、並以高於昨日台灣大收盤價
52.5元的每股55元,轉持台灣大15.5%股權,成為私募基金入股國
內電信公司首例。
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凱雷董事總經理唐子明、摩根大通台
灣區總裁錢國維昨日共同宣布該併購案,台灣大以5.89億股庫藏
股及現金新台幣4億餘元為對價,購買凱雷擁有的凱擘有線電視
100餘萬用戶,總交易金額為新台幣328億元,台灣大並概括承受
凱雷240億元負債,總計568億元。
台灣大表示,換算每戶購買成本5萬多元,創下台灣有線電
視交易天價,比起安博凱(MBK)之前買下中嘉、凱雷之前買凱
擘、麥格理併購台灣寬頻每戶4.2萬元至4.7萬元,高出甚多。
這次交易案並不包括東森電視的10個頻道,不過,蔡明興表
示,未來不排除收購東森電視,但目前無此計畫。
台灣大目前外資持股30%,完成交易案後、外資比重將拉高
至45%至46%。蔡明興表示,此併購案係台灣大看好兩岸互動電
視及寬頻上網市場,未來,台灣大將積極佈建兩岸IPTV市場。台
灣大總經理張孝威則指出,此交易案對台灣大每股盈餘不受影響
。
凱雷在3年半前以每戶4.2萬元併購凱擘,如今又將凱擘以每
戶5萬多元出售給台灣大,凱雷從此交易案獲利100億元,唐子明
認為,比凱雷當初出讓台灣寬頻予麥格理的獲利還要好,雙方簽
下1年閉鎖期,凱擘未來還是有機會再出售手中台灣大持股。另外
,日月光在凱擘的持股,台灣大亦一併買下。
凱雷持有台灣大15.5%股權,持股比重僅次於富邦(9%)加
計蔡家家族(18%)的27%,並將在董事會上占有2席董事,其中
一席由唐子明擔任。唐子明表示,這次交易不代表凱擘退出台灣
市場,未來仍將持續投資台灣。
台灣大發言人俞若奚表示,這次是台灣大從凱擘母公司PX
Capital旗下所屬公司盛庭手中買下凱擘持股,用來交換持股的
15.5%,是當初台灣大以每股40元收購台固、這次以55元出售給
凱雷,實現87億餘元資本公積,加上台灣大現有資本公積總計210
多億元,未來,具有配發股東每股2元現金的空間。
另外,台灣大現有息前稅前折舊攤提前(EBITDA)現金近
300億元,加上凱擘每年現金流60億元,總計未來每年EBITDA現
金約360億元。
日宣佈,台灣大以庫藏股及現金,買下凱雷旗下有線電視系統和
頻道代理權,凱雷則藉由出售凱擘、並以高於昨日台灣大收盤價
52.5元的每股55元,轉持台灣大15.5%股權,成為私募基金入股國
內電信公司首例。
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凱雷董事總經理唐子明、摩根大通台
灣區總裁錢國維昨日共同宣布該併購案,台灣大以5.89億股庫藏
股及現金新台幣4億餘元為對價,購買凱雷擁有的凱擘有線電視
100餘萬用戶,總交易金額為新台幣328億元,台灣大並概括承受
凱雷240億元負債,總計568億元。
台灣大表示,換算每戶購買成本5萬多元,創下台灣有線電
視交易天價,比起安博凱(MBK)之前買下中嘉、凱雷之前買凱
擘、麥格理併購台灣寬頻每戶4.2萬元至4.7萬元,高出甚多。
這次交易案並不包括東森電視的10個頻道,不過,蔡明興表
示,未來不排除收購東森電視,但目前無此計畫。
台灣大目前外資持股30%,完成交易案後、外資比重將拉高
至45%至46%。蔡明興表示,此併購案係台灣大看好兩岸互動電
視及寬頻上網市場,未來,台灣大將積極佈建兩岸IPTV市場。台
灣大總經理張孝威則指出,此交易案對台灣大每股盈餘不受影響
。
凱雷在3年半前以每戶4.2萬元併購凱擘,如今又將凱擘以每
戶5萬多元出售給台灣大,凱雷從此交易案獲利100億元,唐子明
認為,比凱雷當初出讓台灣寬頻予麥格理的獲利還要好,雙方簽
下1年閉鎖期,凱擘未來還是有機會再出售手中台灣大持股。另外
,日月光在凱擘的持股,台灣大亦一併買下。
凱雷持有台灣大15.5%股權,持股比重僅次於富邦(9%)加
計蔡家家族(18%)的27%,並將在董事會上占有2席董事,其中
一席由唐子明擔任。唐子明表示,這次交易不代表凱擘退出台灣
市場,未來仍將持續投資台灣。
台灣大發言人俞若奚表示,這次是台灣大從凱擘母公司PX
Capital旗下所屬公司盛庭手中買下凱擘持股,用來交換持股的
15.5%,是當初台灣大以每股40元收購台固、這次以55元出售給
凱雷,實現87億餘元資本公積,加上台灣大現有資本公積總計210
多億元,未來,具有配發股東每股2元現金的空間。
另外,台灣大現有息前稅前折舊攤提前(EBITDA)現金近
300億元,加上凱擘每年現金流60億元,總計未來每年EBITDA現
金約360億元。
三家固網業者陸續在今年啟動減資,台灣固網剛通過減資190億元
,大股東台灣大(3045)是最大受益者。遠傳(4904)旗下新世
紀資通減資140億元;中華電(2412)則正辦理96.968億元的減資
案,預期明年第一季將退還現金給股東。
台灣大為簡化轉投資架構,以旗下台信電訊取得台固投資的股權
,並進行組織整併,將台灣固網減資190億元,減資幅度47.5%,
減資後資本額210億元,符合政府對固網要求資金的基本門檻。
台灣大透過台信電訊再轉投資台灣固網,因此台灣固網是台灣大
的孫公司。由於公司要減化轉投資架構,因此將旗下的公司整併
,減資金額將全數回歸台灣大。由於這是旗下轉投資公司的整併
作業,不影響股東權益。
遠傳旗下新世紀資通也在今年辦理減資,由於累計虧損達145餘億
元,以法定盈餘公積與資本公積彌補虧損後,仍虧損140億元。為
改善財務結構,辦理減資140億元,原資本額400億元,減資後變
成259.9億元,減資比率35%。
遠傳持續救援颱風地區災民,遠傳、全虹通信、Seednet全省超過
700間直營及特約門市,將在近日開辦零錢捐活動,提供捐款管
道。中華電則透過資本公積轉增資再辦理減資,將先辦理資本公
積轉增資969,681仟股,之後再辦理同額減資,減資幅度約10%,
每股拿到0.909元現金,預期投資人明年第一季可望拿到97億元紅
包。
,大股東台灣大(3045)是最大受益者。遠傳(4904)旗下新世
紀資通減資140億元;中華電(2412)則正辦理96.968億元的減資
案,預期明年第一季將退還現金給股東。
台灣大為簡化轉投資架構,以旗下台信電訊取得台固投資的股權
,並進行組織整併,將台灣固網減資190億元,減資幅度47.5%,
減資後資本額210億元,符合政府對固網要求資金的基本門檻。
台灣大透過台信電訊再轉投資台灣固網,因此台灣固網是台灣大
的孫公司。由於公司要減化轉投資架構,因此將旗下的公司整併
,減資金額將全數回歸台灣大。由於這是旗下轉投資公司的整併
作業,不影響股東權益。
遠傳旗下新世紀資通也在今年辦理減資,由於累計虧損達145餘億
元,以法定盈餘公積與資本公積彌補虧損後,仍虧損140億元。為
改善財務結構,辦理減資140億元,原資本額400億元,減資後變
成259.9億元,減資比率35%。
遠傳持續救援颱風地區災民,遠傳、全虹通信、Seednet全省超過
700間直營及特約門市,將在近日開辦零錢捐活動,提供捐款管
道。中華電則透過資本公積轉增資再辦理減資,將先辦理資本公
積轉增資969,681仟股,之後再辦理同額減資,減資幅度約10%,
每股拿到0.909元現金,預期投資人明年第一季可望拿到97億元紅
包。
台灣大哥大擴大佈局有線電視,昨(30)日董事會決議通過
成立大富媒體科技控股公司,負責未來有線電視相關事業投資及
佈局。
市場人士分析,台灣大此舉正是為收購有線電視用戶預做準
備。外傳,凱擘大股東凱雷投資、台灣寬頻大股東麥格理私募基
金,甚至高雄最大地方系統台南國、東台、嘉義世新等,都是台
灣大積極接洽收購的目標,台灣大希望最快年底、明年初成為國
內有線電視龍頭。
台灣大財務副總經理兼發言人俞若奚昨日表示,為簡化公司
投資架構,董事會昨日決議將電信、有線電視分屬不同控股投資
公司,其中,與電信相關的家計事業、企業用戶及個人用戶,將
隸屬於台信控股公司,也把台灣固網納入台信控股。而過去附屬
於台固旗下的台固媒體及所屬有線電視系統台,則從電信事業體
獨立出去、成為大富媒體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如此一來,台灣大未來分設台信、大富媒體兩家控股子公司
,分別掌管電信、有線電視的投資佈局。
台灣大日前與香港星空(Star)傳媒策略聯盟,除了引進星
空傳媒頻道來台、布局數位電視市場之外,據了解,富邦董事長
蔡明忠與星空傳媒高層私交甚篤,雙方有意在未來合購有線電視
系統台,據傳,Star希望在合購金額中出資20%。
近來有線電視市場則盛傳,台灣大收購有線電視用戶數動作
轉趨積極,除了現金收購、也把台灣大庫藏股納入與私募基金及
有線電視系統台換股及收購的談判籌碼。
電信三雄第三季法說會、昨日由台灣大先登場,台灣大預估
第3季營收175.7億元,季增1%,每股獲利1.17元,稅後淨利34.8
億元,看待下半年景氣要比上半年來得好。
成立大富媒體科技控股公司,負責未來有線電視相關事業投資及
佈局。
市場人士分析,台灣大此舉正是為收購有線電視用戶預做準
備。外傳,凱擘大股東凱雷投資、台灣寬頻大股東麥格理私募基
金,甚至高雄最大地方系統台南國、東台、嘉義世新等,都是台
灣大積極接洽收購的目標,台灣大希望最快年底、明年初成為國
內有線電視龍頭。
台灣大財務副總經理兼發言人俞若奚昨日表示,為簡化公司
投資架構,董事會昨日決議將電信、有線電視分屬不同控股投資
公司,其中,與電信相關的家計事業、企業用戶及個人用戶,將
隸屬於台信控股公司,也把台灣固網納入台信控股。而過去附屬
於台固旗下的台固媒體及所屬有線電視系統台,則從電信事業體
獨立出去、成為大富媒體控股公司的子公司。
如此一來,台灣大未來分設台信、大富媒體兩家控股子公司
,分別掌管電信、有線電視的投資佈局。
台灣大日前與香港星空(Star)傳媒策略聯盟,除了引進星
空傳媒頻道來台、布局數位電視市場之外,據了解,富邦董事長
蔡明忠與星空傳媒高層私交甚篤,雙方有意在未來合購有線電視
系統台,據傳,Star希望在合購金額中出資20%。
近來有線電視市場則盛傳,台灣大收購有線電視用戶數動作
轉趨積極,除了現金收購、也把台灣大庫藏股納入與私募基金及
有線電視系統台換股及收購的談判籌碼。
電信三雄第三季法說會、昨日由台灣大先登場,台灣大預估
第3季營收175.7億元,季增1%,每股獲利1.17元,稅後淨利34.8
億元,看待下半年景氣要比上半年來得好。
日前因為網路互連費爭議,引發頻寬限縮爭議的中華電信與台灣
固網,通傳會(NCC)昨(17)日公布調查結果。NCC發言人李
大嵩表示,NCC認為2家業者都無損害消費者的違法情事,因此給
予行政口頭告誡,並要求未來不得再犯。
李大嵩表示,中華電信與台固對網路互連費用已達成共識,
最晚在下週三中華電信就會提報新費率給NCC。NCC也已成立工
作小組,將會參考各國案例和規範,對網路互連費訂價標準進行
檢討。
固網,通傳會(NCC)昨(17)日公布調查結果。NCC發言人李
大嵩表示,NCC認為2家業者都無損害消費者的違法情事,因此給
予行政口頭告誡,並要求未來不得再犯。
李大嵩表示,中華電信與台固對網路互連費用已達成共識,
最晚在下週三中華電信就會提報新費率給NCC。NCC也已成立工
作小組,將會參考各國案例和規範,對網路互連費訂價標準進行
檢討。
台灣固網與速博2家業者為抗議中華電信網路互連費用過高,嚴
重影響ISP業者生存權利,2009年上半開始停繳網路互連費用予中
華電信,而中華電信先前一度按合約內容,限縮台固網路互連頻
寬,但卻引發損害消費者權益爭議。台固經經理張孝威、速博總
經理紀竹律都表示,中華電信長期一家獨大,已嚴重影響台灣電
信市場正常發展,NCC等主管機關應正視此一問題,採取更直接
有效介入動作,台灣電信市場生態必須有所改變。
張孝威表示,網路互連問題不但牽涉台灣ISP及ICP業者,同時對
消費者權益及整體網路產業造成影響,因此,必須被正視與解決
,?前有學者形容台灣電信市場獨有資源如最後一哩與網路互連資
源來看,已造成台灣電信通訊服務產業極為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放眼香港、新加坡、日、韓、甚至大陸,都找不到像中華電信一
樣擁有80%以上網路市佔率的主導者,且單向對所有競爭者收取
高額網路互連費用。
紀竹律指出,包括台固、速博等新進業者,對於經營台灣網路服
務業都具有信心、熱情及豐沛財力,但受限於中華電信既有獨大
的資源掌控局面,讓許屬業者生存空間明顯遭到擠壓,完全沒有
公平競爭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台灣繁體中文使用特性,使用者對於台灣網
站的需求與依賴性,遠比其他國?網站高出許多,因此,中華電信
HiNet已是台灣網網互連無可迴避的瓶頸措拖,在一家獨大態勢下
,消費者不論在收費與網路使用權都受到傷害。
ISP業者指出,當初作為台灣網路交換中心的TWIX,雖然由
TWNIC負責經營,但實際卻是由中華電信Hinet營運,但中華電信
卻只有提供2.03G網路互連流量,使得TWIX喪失原本設定網路互連
流量交換功用,加上中華電信提高網路互連費用,對於消費者權
亦造成損傷。
以目前台固與速博等強力質疑中華電信網路互連頻寬批發價不合
理爭議來看,主要在於中華電信向業者收取網路互水批發價,出
現「買越多越貴」的不合理狀況,且私下針對不同用戶再打不同
折扣,造成價格不透明的不公平競爭狀況,而網路互連批發價格
原本計劃2年檢討,但迄今已逾2年未做檢討,業者紛建議NCC應
盡速檢視處理。
台固、速博等業者強力主張,NCC應立即介入管制,為台灣網路
服務業者提供公平合理網路互連批發價格,以健全台灣網路產業
未來發展,並清楚主張NCC應該修訂相關辦法,增加免互連機制
,讓台灣前3大ISP業者免費互連。
重影響ISP業者生存權利,2009年上半開始停繳網路互連費用予中
華電信,而中華電信先前一度按合約內容,限縮台固網路互連頻
寬,但卻引發損害消費者權益爭議。台固經經理張孝威、速博總
經理紀竹律都表示,中華電信長期一家獨大,已嚴重影響台灣電
信市場正常發展,NCC等主管機關應正視此一問題,採取更直接
有效介入動作,台灣電信市場生態必須有所改變。
張孝威表示,網路互連問題不但牽涉台灣ISP及ICP業者,同時對
消費者權益及整體網路產業造成影響,因此,必須被正視與解決
,?前有學者形容台灣電信市場獨有資源如最後一哩與網路互連資
源來看,已造成台灣電信通訊服務產業極為不公平的競爭環境,
放眼香港、新加坡、日、韓、甚至大陸,都找不到像中華電信一
樣擁有80%以上網路市佔率的主導者,且單向對所有競爭者收取
高額網路互連費用。
紀竹律指出,包括台固、速博等新進業者,對於經營台灣網路服
務業都具有信心、熱情及豐沛財力,但受限於中華電信既有獨大
的資源掌控局面,讓許屬業者生存空間明顯遭到擠壓,完全沒有
公平競爭機會。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台灣繁體中文使用特性,使用者對於台灣網
站的需求與依賴性,遠比其他國?網站高出許多,因此,中華電信
HiNet已是台灣網網互連無可迴避的瓶頸措拖,在一家獨大態勢下
,消費者不論在收費與網路使用權都受到傷害。
ISP業者指出,當初作為台灣網路交換中心的TWIX,雖然由
TWNIC負責經營,但實際卻是由中華電信Hinet營運,但中華電信
卻只有提供2.03G網路互連流量,使得TWIX喪失原本設定網路互連
流量交換功用,加上中華電信提高網路互連費用,對於消費者權
亦造成損傷。
以目前台固與速博等強力質疑中華電信網路互連頻寬批發價不合
理爭議來看,主要在於中華電信向業者收取網路互水批發價,出
現「買越多越貴」的不合理狀況,且私下針對不同用戶再打不同
折扣,造成價格不透明的不公平競爭狀況,而網路互連批發價格
原本計劃2年檢討,但迄今已逾2年未做檢討,業者紛建議NCC應
盡速檢視處理。
台固、速博等業者強力主張,NCC應立即介入管制,為台灣網路
服務業者提供公平合理網路互連批發價格,以健全台灣網路產業
未來發展,並清楚主張NCC應該修訂相關辦法,增加免互連機制
,讓台灣前3大ISP業者免費互連。
中華電信、台灣固網的網路互連爭議,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NCC)昨(20)日表示,針對中華電是否濫用市場主導者地位
一事,已完成調查報告,近期委員會將審查。據了解,由於消費
者權益未受到太大影響,加上適法性的考量,NCC傾向不開罰。
中華電、台固爆發網路互連爭議,中華電採取限縮頻寬,NCC高
層表示,限縮頻寬是否影響消費者權益,根據初步查看,並未接
到消費者投訴及抱怨,話務量未受影響,雙方為形式上的動作,
實質影響有限。據了解,NCC初步認為中華電沒有違法。
(NCC)昨(20)日表示,針對中華電是否濫用市場主導者地位
一事,已完成調查報告,近期委員會將審查。據了解,由於消費
者權益未受到太大影響,加上適法性的考量,NCC傾向不開罰。
中華電、台固爆發網路互連爭議,中華電採取限縮頻寬,NCC高
層表示,限縮頻寬是否影響消費者權益,根據初步查看,並未接
到消費者投訴及抱怨,話務量未受影響,雙方為形式上的動作,
實質影響有限。據了解,NCC初步認為中華電沒有違法。
中華電與台灣固網因為網路互連費用爭議,險釀成網路斷訊危機
;對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2家業者因為商業糾紛造
成消費者權益受損部分,將進行調查或是進一步開罰,至於中華
電原本限縮與台固之間的2G互連頻寬,已經於9日介入要求中華
電恢復,不會造成使用者的權益損害;不過網路互連費用與最後
一哩(last mile)的爭議,則是再度浮上檯面。
NCC指出,該爭議的重點之一在於網路互連,根電信事業互連管
理辦法中規定,一類電信業者在沒有正常理由的情況下,不得拒
絕其他一類或二類電信業者直接互連的要求,不過後者所定義的
二類電信僅及於語音轉售或網路電話等「語音」服務業者。
至於如台固等多以租用中華電用戶迴路提供「數據」傳輸服務的
ISP業者則未來定義之中。據了解由於缺乏法規保護,因此包括電
路訂價權或是要求互連等權利,則是由ISP業者自行以商業條件進
行協商,才會造成台固認為中華電所收取網路互連費用過高,因
此拒付費用後發生上述遭到限縮頻寬的問題。
NCC指出,2家業者的動作已紿損及使用者權益,包括中華電限縮
與台固互連網路之頻寬,已經涉及市場主導者濫用市場地位的問
題,將介入調查。據電信法規定,如果上述調查屬實將可處新台
幣30~500萬元罰鍰,NCC並可要求限期改正,若未改正則可餐以
連續罰甚至廢止其營運特許執照。
此外NCC指出,由於台固未支付中華電網路連線費用,可能損害
其所提供的寬頻網路連線服務品質,將依電信法規定進行調查,
最多則可處以新台幣10~50萬元罰鍰。
NCC預計10日再針對台固、中華電事件進行討論。不過由於缺乏
法律規範,因此上述網路互連的爭議,可能還是得由2家業者自
行協商;對此NCC則表示,將針對法律規範的不足進行修法補強
。但是據了解,全球其他市場相關議題目前亦是透過商業機制進
行協商。
不過固網業者亦指出,由於中華電佔有固網電路資源,在台灣的
網路市佔率極高,至於其他業者總計僅約取得25%市場,因此如
何有效開放中華電所掌握的用戶迴路,讓其他固網業者能以較低
的成本加入競爭,也是重要的議題之一。
;對此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2家業者因為商業糾紛造
成消費者權益受損部分,將進行調查或是進一步開罰,至於中華
電原本限縮與台固之間的2G互連頻寬,已經於9日介入要求中華
電恢復,不會造成使用者的權益損害;不過網路互連費用與最後
一哩(last mile)的爭議,則是再度浮上檯面。
NCC指出,該爭議的重點之一在於網路互連,根電信事業互連管
理辦法中規定,一類電信業者在沒有正常理由的情況下,不得拒
絕其他一類或二類電信業者直接互連的要求,不過後者所定義的
二類電信僅及於語音轉售或網路電話等「語音」服務業者。
至於如台固等多以租用中華電用戶迴路提供「數據」傳輸服務的
ISP業者則未來定義之中。據了解由於缺乏法規保護,因此包括電
路訂價權或是要求互連等權利,則是由ISP業者自行以商業條件進
行協商,才會造成台固認為中華電所收取網路互連費用過高,因
此拒付費用後發生上述遭到限縮頻寬的問題。
NCC指出,2家業者的動作已紿損及使用者權益,包括中華電限縮
與台固互連網路之頻寬,已經涉及市場主導者濫用市場地位的問
題,將介入調查。據電信法規定,如果上述調查屬實將可處新台
幣30~500萬元罰鍰,NCC並可要求限期改正,若未改正則可餐以
連續罰甚至廢止其營運特許執照。
此外NCC指出,由於台固未支付中華電網路連線費用,可能損害
其所提供的寬頻網路連線服務品質,將依電信法規定進行調查,
最多則可處以新台幣10~50萬元罰鍰。
NCC預計10日再針對台固、中華電事件進行討論。不過由於缺乏
法律規範,因此上述網路互連的爭議,可能還是得由2家業者自
行協商;對此NCC則表示,將針對法律規範的不足進行修法補強
。但是據了解,全球其他市場相關議題目前亦是透過商業機制進
行協商。
不過固網業者亦指出,由於中華電佔有固網電路資源,在台灣的
網路市佔率極高,至於其他業者總計僅約取得25%市場,因此如
何有效開放中華電所掌握的用戶迴路,讓其他固網業者能以較低
的成本加入競爭,也是重要的議題之一。
在此次台固因欠費逾期遭中華電信限縮網路互連頻寬一事中,一
路從消息曝光、新聞操作、甚至是出席記者會的人員層級安排,
處處可見台固、速博陣營與中華電信之間進退攻防、刻意操作的
斧鑿痕跡。
中華電信與其他電信業者之間的競爭,其實早就不是新聞,而其
他電信業者長期對中華電信坐擁大量基礎建設資源形成的競爭障
礙,更是早就恨的牙癢癢的,只是苦無機會與能力與其對抗,就
以台固針對中華電信網路互連頻寬收不合理、提請NCC仲裁一事
來看,也並不是破天荒第1 次,只是過去此類動作多半都是雷聲
不大、雨點自然也不大,並未真正引起外界重視。
但不知真是擦搶走火,抑或是因緣際會的巧合,中華電信出手限
縮台固互連頻寬的動作,雖然只有2GB的頻寬遭限縮,但在整體
輿論的反應上,卻似乎營造出全台灣500萬網路用戶都會因此受到
嚴重影響的印象效果。
對台固與遠傳陣營而言,這樣的效果其實正中下懷,一樣面可表
現其為消費者爭取權益的用心。另一方面也可凸顯中華電信長期
壟斷把持台灣電信固網網路資源的態勢,若有機會借力使力,甚
至可以形成一股明顯的壓力,迫使中華能信或相關主管單位必須
就目前的市場競爭條件不平等做出改變或公平的仲裁。
也就是因為如此,從台固與遠傳所釋放的訊息來看,雖然都是明
確的陳述其目前遭遇的問題與市場狀況,但從中,還是可以明顯
看出台固與遠傳陣營希望能夠「小題大作」的用心。簡單的講,
就是希望藉由台固遭中華電信限縮頻寬一事的個別單一事件層面
,拉高層級、擴大討論打破中華電信長期獨家壟斷局面的可能性
。
台灣固網總經理張孝威就不諱言的指出,中華電信現在所擁有的
最後一哩電路,都是30、40年前,由每個終端使用者付出的電話
裝機費所建設的,這應該是屬於台灣表面的公共資源,而不是由
中華電信公司擁有,因此政府應該要考慮將此類相關基礎建設,
以及中電電信過去由裝機費所累積的龐大資金,由中華電信分拆
出來,可以單獨成立1家公司由政府擁有,也可以由各家電信業者
共同投資擁有,如此一來,才能夠讓台灣電信產業市場有較公平
的競爭環境與發展空間。
不過,相較於台固、速博陣營努力希望「小題大作」、「拉高層
次」,中華電信則是擺出以「大事化小」的招數回應,從僅由處
長級人員出面回應、集中回應焦點於限縮頻寬係基於合約規定、
到表態願意降價展現協商誠意,都可見到中華電信就是希望將戰
火侷限在「互連頻寬」上,對於網路資源獨佔、壟斷性訂價政策
等問題,則是完全忽略不談。
以此一事件到目前的發展來看,暫時似乎是告一段落,但值得注
意的是,如果台固、速博陣營這回是真的想玩大的,不只是要在
台灣電信市場攪亂一池春水,而是決意要掀起滔天巨浪,那麼,
中華電信是否還能「見招拆招」、「大事化小」,恐怕還很難說
。
路從消息曝光、新聞操作、甚至是出席記者會的人員層級安排,
處處可見台固、速博陣營與中華電信之間進退攻防、刻意操作的
斧鑿痕跡。
中華電信與其他電信業者之間的競爭,其實早就不是新聞,而其
他電信業者長期對中華電信坐擁大量基礎建設資源形成的競爭障
礙,更是早就恨的牙癢癢的,只是苦無機會與能力與其對抗,就
以台固針對中華電信網路互連頻寬收不合理、提請NCC仲裁一事
來看,也並不是破天荒第1 次,只是過去此類動作多半都是雷聲
不大、雨點自然也不大,並未真正引起外界重視。
但不知真是擦搶走火,抑或是因緣際會的巧合,中華電信出手限
縮台固互連頻寬的動作,雖然只有2GB的頻寬遭限縮,但在整體
輿論的反應上,卻似乎營造出全台灣500萬網路用戶都會因此受到
嚴重影響的印象效果。
對台固與遠傳陣營而言,這樣的效果其實正中下懷,一樣面可表
現其為消費者爭取權益的用心。另一方面也可凸顯中華電信長期
壟斷把持台灣電信固網網路資源的態勢,若有機會借力使力,甚
至可以形成一股明顯的壓力,迫使中華能信或相關主管單位必須
就目前的市場競爭條件不平等做出改變或公平的仲裁。
也就是因為如此,從台固與遠傳所釋放的訊息來看,雖然都是明
確的陳述其目前遭遇的問題與市場狀況,但從中,還是可以明顯
看出台固與遠傳陣營希望能夠「小題大作」的用心。簡單的講,
就是希望藉由台固遭中華電信限縮頻寬一事的個別單一事件層面
,拉高層級、擴大討論打破中華電信長期獨家壟斷局面的可能性
。
台灣固網總經理張孝威就不諱言的指出,中華電信現在所擁有的
最後一哩電路,都是30、40年前,由每個終端使用者付出的電話
裝機費所建設的,這應該是屬於台灣表面的公共資源,而不是由
中華電信公司擁有,因此政府應該要考慮將此類相關基礎建設,
以及中電電信過去由裝機費所累積的龐大資金,由中華電信分拆
出來,可以單獨成立1家公司由政府擁有,也可以由各家電信業者
共同投資擁有,如此一來,才能夠讓台灣電信產業市場有較公平
的競爭環境與發展空間。
不過,相較於台固、速博陣營努力希望「小題大作」、「拉高層
次」,中華電信則是擺出以「大事化小」的招數回應,從僅由處
長級人員出面回應、集中回應焦點於限縮頻寬係基於合約規定、
到表態願意降價展現協商誠意,都可見到中華電信就是希望將戰
火侷限在「互連頻寬」上,對於網路資源獨佔、壟斷性訂價政策
等問題,則是完全忽略不談。
以此一事件到目前的發展來看,暫時似乎是告一段落,但值得注
意的是,如果台固、速博陣營這回是真的想玩大的,不只是要在
台灣電信市場攪亂一池春水,而是決意要掀起滔天巨浪,那麼,
中華電信是否還能「見招拆招」、「大事化小」,恐怕還很難說
。
對於中華電信8日限縮台灣固網網路互連頻寬一事,原本只是台固
不滿中華電信互連頻寬收費價格,但卻因台固自2009年初起即停
止繳款予中華電信,而中華電信按合約條款對其進行限縮網路頻
寬,而意外引發台灣電信3雄間的激烈戰火。
雖然此事件係由網路互連爿費價格爭議而起,但以目前事件的發
展來看,卻有可能演變成為台固、速博等其他電信業者團結一致
,對抗中華電信既有優勢地位的長期抗戰。
台灣固網9日由總經理張孝威出面舉行記者會,而速博也派出高階
主管出面站台,台固與速博都表示,中華電信長期把持壟斷台灣
固網市場,並且是以過去全民付費建置的基礎建設資源,作為其
與既有固網ISP業者的競爭工具,明顯是霸佔全民資源,而包括網
路互連頻寬與ADSL電路收費機制,也對台灣ISP業者造成極為不
公平的競爭。
台固與速博都已暫緩支付予中華電信的互連頻寬費用,將靜待
NCC仲裁,並希望盡快與中華電信協商達成共織;而中華電信於8
日限縮台固網路互連頻寬,已造成全台灣逾500萬網友的權益受損
,這對於台灣電信產業將帶來極為不利的發展影響。
對於中華電信於8日來函,在與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的互動過程
中,呂董事長的態度都非常友善,但中華電信在網路互連收費與
ADSL電路費的收費機制上卻是有不公平之處,希望NCC與相關單
位能夠出面仲裁解決此長期影響電信市場發展的根本問題,不要
管官逼民反。
於台固對於可接受的合理網路互連頻寬收費價格為何,張孝威表
示,新台幣300元/Mbps是至少可以接受的價格,但長期則是氏震
能夠建立與中華電信等免費互連的機制。而據了解,中華電信從
2月初的協商會議中提出新版價格,但公司不願透露實際價可與調
降幅度,僅表示低於目前1500元Mbps的水準。
而中華電信也在9日舉行記者會表示,自2009年2月以來,即持續
與台固進行協商,而目前協商機制也還在持續運作中,之所以會
在8日對台固進行互連頻寬限縮動作,主要是以先前台固向中華電
信租用互連頻寬的合約行事,與目前正在進行的互連網路費用協
商不可混為一談,若後續雙方能夠透過協商機制達成共識,則新
價格將會追溯至2009年1月1日實施,也就是說,台固即使目前按
過去價格繳費,屆時若價格有所調整,中華電信也會退還相關費
用。
對於台固與速博指控中華能信8日限縮台固互連頻寬影響全台逾
500萬網友權益一事,中華電信則表示,目前台固向中華能信租用
的網路互連頻寬約9.3GB,而8日中華電信僅限縮2GB,實際影響
應該不大,而若以可能影響的用戶數來看,也主要是以台固用戶
為主,實際可能受到影響的用戶數僅約40萬或50萬戶。
另外,由於台固表示,其並非拒絕繳納網路互連頻寬費用,而是
在爭議未解決前,將需付款項按月開立支票提存於公正第3人餐,
待與中華電信達成共識,中華電信即可領取此部分款項。而對此
,中華電信也表示,台固此舉已釋出善意,因此中華電信後續暫
時不會再對台固互連網路頻氋採取限縮動作,但仍希望雙方能夠
順利在原定的5月31日前達成共識。
台固表示,目前中華電信HiNet在台灣網路互連市佔率高達75%以
上,具有絕對主導的優勢地位,其他固網ISP業者都無法承受與中
華電信斷線的結果,而這也讓中華信濫用其獨大地位,扼殺台灣
固網ISP業者的生路,以目前台灣固網ISP業者生態來看,幾乎已
無獨立生存的空間,並且將會進一步影響到台灣網路數位內容產
業的發展。
不滿中華電信互連頻寬收費價格,但卻因台固自2009年初起即停
止繳款予中華電信,而中華電信按合約條款對其進行限縮網路頻
寬,而意外引發台灣電信3雄間的激烈戰火。
雖然此事件係由網路互連爿費價格爭議而起,但以目前事件的發
展來看,卻有可能演變成為台固、速博等其他電信業者團結一致
,對抗中華電信既有優勢地位的長期抗戰。
台灣固網9日由總經理張孝威出面舉行記者會,而速博也派出高階
主管出面站台,台固與速博都表示,中華電信長期把持壟斷台灣
固網市場,並且是以過去全民付費建置的基礎建設資源,作為其
與既有固網ISP業者的競爭工具,明顯是霸佔全民資源,而包括網
路互連頻寬與ADSL電路收費機制,也對台灣ISP業者造成極為不
公平的競爭。
台固與速博都已暫緩支付予中華電信的互連頻寬費用,將靜待
NCC仲裁,並希望盡快與中華電信協商達成共織;而中華電信於8
日限縮台固網路互連頻寬,已造成全台灣逾500萬網友的權益受損
,這對於台灣電信產業將帶來極為不利的發展影響。
對於中華電信於8日來函,在與中華電信董事長呂學錦的互動過程
中,呂董事長的態度都非常友善,但中華電信在網路互連收費與
ADSL電路費的收費機制上卻是有不公平之處,希望NCC與相關單
位能夠出面仲裁解決此長期影響電信市場發展的根本問題,不要
管官逼民反。
於台固對於可接受的合理網路互連頻寬收費價格為何,張孝威表
示,新台幣300元/Mbps是至少可以接受的價格,但長期則是氏震
能夠建立與中華電信等免費互連的機制。而據了解,中華電信從
2月初的協商會議中提出新版價格,但公司不願透露實際價可與調
降幅度,僅表示低於目前1500元Mbps的水準。
而中華電信也在9日舉行記者會表示,自2009年2月以來,即持續
與台固進行協商,而目前協商機制也還在持續運作中,之所以會
在8日對台固進行互連頻寬限縮動作,主要是以先前台固向中華電
信租用互連頻寬的合約行事,與目前正在進行的互連網路費用協
商不可混為一談,若後續雙方能夠透過協商機制達成共識,則新
價格將會追溯至2009年1月1日實施,也就是說,台固即使目前按
過去價格繳費,屆時若價格有所調整,中華電信也會退還相關費
用。
對於台固與速博指控中華能信8日限縮台固互連頻寬影響全台逾
500萬網友權益一事,中華電信則表示,目前台固向中華能信租用
的網路互連頻寬約9.3GB,而8日中華電信僅限縮2GB,實際影響
應該不大,而若以可能影響的用戶數來看,也主要是以台固用戶
為主,實際可能受到影響的用戶數僅約40萬或50萬戶。
另外,由於台固表示,其並非拒絕繳納網路互連頻寬費用,而是
在爭議未解決前,將需付款項按月開立支票提存於公正第3人餐,
待與中華電信達成共識,中華電信即可領取此部分款項。而對此
,中華電信也表示,台固此舉已釋出善意,因此中華電信後續暫
時不會再對台固互連網路頻氋採取限縮動作,但仍希望雙方能夠
順利在原定的5月31日前達成共識。
台固表示,目前中華電信HiNet在台灣網路互連市佔率高達75%以
上,具有絕對主導的優勢地位,其他固網ISP業者都無法承受與中
華電信斷線的結果,而這也讓中華信濫用其獨大地位,扼殺台灣
固網ISP業者的生路,以目前台灣固網ISP業者生態來看,幾乎已
無獨立生存的空間,並且將會進一步影響到台灣網路數位內容產
業的發展。
ADSL電路費降價方案昨(8)日公布,中華電信ADSL電路費自4
月1日起全面降價,主流速率2M降幅5.85%,平均降幅5.35%以上
,與去年相比,降幅縮水不少。預計全國307萬用戶都將受惠,
四家固網業者一年營收預估減少7億多元。
NCC表示,中華電信、台灣固網、亞太電信及新世紀資通,四家
固網業者三年營收因此減少32.9億元。
月1日起全面降價,主流速率2M降幅5.85%,平均降幅5.35%以上
,與去年相比,降幅縮水不少。預計全國307萬用戶都將受惠,
四家固網業者一年營收預估減少7億多元。
NCC表示,中華電信、台灣固網、亞太電信及新世紀資通,四家
固網業者三年營收因此減少32.9億元。
中華電信藉由掌握龐大固定網路通訊基礎建設,使得其他電信業
者始終無法打破其獨大局面,特別是終端用戶最後一哩部分,儘
管NCC將銅絞線用戶迴路列為瓶頸措施,要求中華電信必須以成
本價出租給其他同業,但對於其他電信業者仍受限於布線與成本
等問題,不過,現在電信業者終於有機會突破中華電信既有藩籬
,真正掌握到最後一哩。
由於新世紀資通與台灣固網均在2008年第3季參與經濟部電力線
通訊(PLC)科專計畫,與台電共同合作在特定社區提供光纖寬頻上
網服務,其中,從節點(Curb)到住宅大樓,或是由住宅大樓到家庭
的傳輸,係採用電力線傳輸技術,該科專計畫在2009年9月期滿後
,新世紀資通與台灣固網等都寄望將此寬頻網路接取傳輸服務正
式商用化,透過電力線傳輸解決最後一哩問題,以打破中華電信
長久以來掌控最後一哩的獨大局面。
新世紀資通總經理紀竹律表示,目前歐洲國家如西班牙採取電力
線通訊已相當普遍,以台灣電信市場狀況來看,政府相關單位都
很重視電力線通訊,希望能帶動台灣寬頻網路普及,因此,新世
紀資通在參與此項電力線通訊科專計畫期滿後,希望電力線傳輸
在台灣市場能有更清楚的發展與規畫。
此外,對於透過電力線傳輸提供最後一哩網路接取服務,是否需
要經營執照,電信業者表示,站在加速寬頻網路發展角度,相關
單位應盡快研擬相關辦法,特別是在電力線使用管制定義需更清
楚界定,由於進入大樓之後的電力線傳輸,多半需要經過大樓管
委會同意使用,與一般電信業務經營許可不盡相同,因此,NCC
對於是否需立法管制存不同意見。
者始終無法打破其獨大局面,特別是終端用戶最後一哩部分,儘
管NCC將銅絞線用戶迴路列為瓶頸措施,要求中華電信必須以成
本價出租給其他同業,但對於其他電信業者仍受限於布線與成本
等問題,不過,現在電信業者終於有機會突破中華電信既有藩籬
,真正掌握到最後一哩。
由於新世紀資通與台灣固網均在2008年第3季參與經濟部電力線
通訊(PLC)科專計畫,與台電共同合作在特定社區提供光纖寬頻上
網服務,其中,從節點(Curb)到住宅大樓,或是由住宅大樓到家庭
的傳輸,係採用電力線傳輸技術,該科專計畫在2009年9月期滿後
,新世紀資通與台灣固網等都寄望將此寬頻網路接取傳輸服務正
式商用化,透過電力線傳輸解決最後一哩問題,以打破中華電信
長久以來掌控最後一哩的獨大局面。
新世紀資通總經理紀竹律表示,目前歐洲國家如西班牙採取電力
線通訊已相當普遍,以台灣電信市場狀況來看,政府相關單位都
很重視電力線通訊,希望能帶動台灣寬頻網路普及,因此,新世
紀資通在參與此項電力線通訊科專計畫期滿後,希望電力線傳輸
在台灣市場能有更清楚的發展與規畫。
此外,對於透過電力線傳輸提供最後一哩網路接取服務,是否需
要經營執照,電信業者表示,站在加速寬頻網路發展角度,相關
單位應盡快研擬相關辦法,特別是在電力線使用管制定義需更清
楚界定,由於進入大樓之後的電力線傳輸,多半需要經過大樓管
委會同意使用,與一般電信業務經營許可不盡相同,因此,NCC
對於是否需立法管制存不同意見。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