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金融業再展力,台灣土地銀行與多銀行攜手支持高雄捷運聯合開發案
近日,台灣土地銀行為了支持高雄市的重要公共建設,與國城建設、高興昌鋼鐵及大港捷匯共同舉行了一場重要的簽約典禮。這場典禮是為了「大港捷匯公司六年期新臺幣41.31億元聯合授信案」的啟動,該案將為「高雄市大眾捷運系統黃線Y10站土地開發案」提供資金支撐。
這次聯合授信案由土地銀行攜手五家本土銀行共同參與,最終的超額認購比率達到了136%,顯示了市場對此開發案的信心。土地銀行表示,該案資金將用於支付興建成本及相關費用,由土地銀行擔任統籌主辦銀行暨管理銀行,其他參與的銀行包括合作金庫、第一銀行、兆豐銀行、臺灣中小企銀及農業金庫。
大港捷匯公司是由南臺灣知名的建商國城建設和上市鋼鐵大廠高興昌鋼鐵共同成立的專案公司,專門為「高雄市大眾捷運系統黃線Y10站土地開發案」服務。該開發案規劃興建地上24層、地下5層的住商大樓,位於臺鐵民族站和未來捷運黃線Y10站雙鐵交匯處,基地約2,299坪,鄰近高醫商圈、吉林夜市、建國商圈及高雄車站商圈,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生活機能完善。
土地銀行今年以「擴大綠色金融.共創永續未來」為經營主軸,不僅鞏固了在不动产金融領域的領導地位,還積極辦理政策專案貸款、綠色融資,並推廣永續領域授信,以實現企業、社會和環境的永續發展。
土地銀行榮獲「2025保險信望愛獎」輔助人組「最佳保險專業獎」優選肯定,此一殊榮象徵著該行在保險領域的卓越表現。程佩瑜副總經理代表土地銀行接受這項榮譽,表彰了該行在保險專業領域的長期耕耘與努力。
「2025保險信望愛獎」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主辦,旨在通過選拔與表揚優質的保險業者與從業人員,來鼓勵保險業在專業、公益、教育及商品創新等領域不斷進步。
土地銀行今年首次參與此項選拔,便獲得「最佳保險專業獎」優選殊榮。這一成就的背後,是該行對人才培育的堅定投入。土地銀行在制定年度訓練計畫時,會結合銀行業務發展策略、金融市場趨勢及法令變化等多種因素,開辦各種專業訓練課程,以提升員工的專業能力。
此外,土地銀行還為員工提供金融專業證照認證的補助,鼓勵員工進修強化專業技能,從而能為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隨著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土地銀行秉持金管會的普惠金融理念,積極代理銷售小额終身壽險等保險商品。這些商品以簡單易懂、低投保門檻及低廉的保費為特色,旨在為高齡者與弱勢群體提供基本意外保障,並幫助金融弱勢族群。
在永續經營的道路上,土地銀行堅持「豐厚、和諧、熱誠、創新」的理念,致力於成為臺灣社會最值得信賴的金融機構。該行與國人攜手,共同創造企業與社會發展的璀璨未來。
土地銀行指出,「大港捷匯公司六年期新臺幣41.31億元聯合授信案」資金用途為支應「高雄市大眾捷運系統黃線Y10站土地開發案」興建成本及相關費用,由該銀行擔任統籌主辦銀行暨管理銀行,合作金庫與第一銀行擔任共同統籌主辦銀行,兆豐銀行為共同主辦銀行,並有臺灣中小企銀及農業金庫共同參與,顯見銀行團對此開發案的認同與肯定。
大港捷匯公司是由南臺灣知名建商國城建設及上市鋼鐵大廠高興昌鋼鐵強強聯手,為執行「高雄市大眾捷運系統黃線Y10站土地開發案」所成立之專案公司,已與高雄市政府完成簽約,規劃興建地上24層、地下5層之住商大樓,該開發案位於臺鐵民族站及未來捷運黃線Y10站雙鐵交匯處,基地約2,299坪,鄰近高醫商圈、吉林夜市、建國商圈及高雄車站商圈,交通便利,生活機能與醫療資源充沛,具發展潛力及開發效益。
土地銀行今(114)年以「擴大綠色金融.共創永續未來」為經營主軸,除鞏固不動產金融領導地位外,亦積極辦理政策專案貸款、綠色融資及推廣永續領域授信,期許打造企業、社會及環境永續發展的璀璨未來。
「2025保險信望愛獎」由現代保險教育事務基金會主辦,透過選拔與公開表揚優質的保險業者與從業人員,鼓勵保險業在保險專業、社會公益、保險教育及商品創新等各方面投注努力。
土地銀行今年首度參與選拔即拿下「最佳保險專業獎」優選殊榮,主要關鍵為人才訓練有成,擬訂年度訓練計畫時,結合銀行業務發展策略、金融市場發展趨勢及法令變化等各項因素,開辦各項專業訓練課程,提高員工的專業能力,並持續提供各項金融專業證照認證補助,鼓勵員工進修強化專業職能,以提供客戶更專業的服務。
此外,因應我國邁入超高齡社會,土地銀行依循金管會的普惠金融理念,代理銷售小額終身壽險等多種保險商品,以簡單易懂、降低投保門檻及便宜的保費為商品特色,提供高齡者與弱勢者的基本意外保障,扶助金融弱勢族群。
在永續經營道路上,土地銀行秉持「豐厚、和諧、熱誠、創新」理念,致力成為臺灣社會最值得國人信賴的金融機構,攜手國人共創企業及社會發展的璀璨未來。
台灣金控業界最新動態:匯率變動與債券部位到期影響金控對美曝險下滑
近日,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銀行局公布了今年第二季金控海外曝險的統計結果,其中對美國的曝險總額降至9兆5,635億元,較上季減少7,924億元,季減幅達7.65%。這一數據反映了匯率變動和債券部位到期對台灣金控業的影響。
具體來看,截至6月底,本國金控對美國的總曝險金額仍然穩居金控海外曝險冠軍,但較第一季下滑超過7%。這其中,存放及拆放金融同業金額增加至4,614.75億元,季增率高達16%,然而,由於投資淨額大幅縮水至8兆5,681億元,減幅約9.53%,以及放款淨額衰退至5,340.06億元,減幅達7.32%,這兩個減項抵銷了存放與拆放的增額。
銀行局指出,第二季金控對美曝險減少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匯率波動和新台幣升值影響,加上部分債券部位到期,導致資產評價減少、投資淨額縮水。以新台幣匯率為例,從3月底的33.18元,到4月至6月底分別為32.02元、29.93元、29.9元,逐月升值,對金控、尤其是壽險投資美元資產造成了影響。
對於大陸曝險的總額,第二季也降至1兆8,958億元,季減1,500億元或7.33%。銀行局表示,對陸曝險下降的主因是銀行子公司對大陸存放及拆放金融同業業務的減少,以及放款金額的下降。
此外,去年至今,向金管會申請設立日本分支機構的銀行包括合庫銀、北富銀、土銀、國泰世華銀等。目前,在國銀日本設有分支機構的銀行有臺銀、一銀、彰銀、兆豐銀、臺企銀、玉山銀、台新銀及中信銀等8家銀行。
截至6月底本國金控對美國的總曝險金額穩居金控海外曝險冠軍, 但較第一季下滑超過7%,若進一步觀察金控對美曝險的各構成項目 ,存放及拆放金融同業金額增加至4,614.75億元,季增率高達16%, 但卻因為投資淨額大幅縮水至8兆5,681億元,減幅約9.53%,以及放 款淨額衰退至5,340.06億元,減幅達7.32%,兩個減項抵銷了存放與 拆放的增額。
銀行局表示,第二季金控對美曝險減少,主要是受匯率波動、新台 幣升值影響,加上部分債券部位到期,導致資產評價減少、投資淨額 縮水,為整體對美曝險下滑主因。觀察第二季從3月底新台幣匯率從 33.18元,4∼6月底分別為32.02元、29.93元、29.9元,逐月升值, 導致整體金控、尤其壽險投資美元資產大幅縮水。第二季金控對大陸 曝險總也降至1兆8,958億元,季減1,500億元或7.33%。銀行局指出 ,對陸曝險下降主因為銀行子公司對大陸存放及拆放金融同業業務縮 減,及放款金額下降有關。
去年至今向金管會申請設立日本分支機構的銀行有合庫銀、北富銀 、土銀、國泰世華銀,目前國銀日本設有分支機構包括臺銀、一銀、 彰銀、兆豐銀、臺企銀、玉山銀、台新銀及中信銀等8家銀行。
今年上半年,台灣債市格局發生顯著變化,公司債發行量明顯下滑,而金融債則逆勢增長,這一現象在台灣土地銀行(土銀)的發行數據中表現得格外明顯。
根據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合計發行了2,371億元的公司債,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6.2%。這一減少主要來自於對未來經濟走勢和營運成長的不確定性增加,導致企業傾向於保守調整資本支出和融資規劃,減少發債意願。
在金融債方面,今年上半年發行金額達到了979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220%。其中,土銀以186億元的金融債發行量奪得冠軍,顯示其在金融市場上的穩健表現。其他如中信銀、國泰世華銀、輸出入銀行、豐銀和北富銀也相繼發行金融債,共同推動了金融債市場的增長。
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的發行量奪得冠軍,其次是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排名第三的是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排在第五。
業內分析認為,川普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對台灣企業造成影響,導致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利潤和營運穩定性。這也使得企業在短期內更加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和財務槓桿,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
然而,在市場波動加劇的背景下,金融債的發行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重要策略。土銀等銀行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能穩定資金結構,還能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此外,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美元走勢偏弱,也吸引了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今年上半年債市亮點,金融債發行年增大爆發,包括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土銀、北富銀都相繼在上半年發行金融債,土銀上半年金融債合計發行186億元,拿下冠軍;中信銀以180.5億元為亞軍,輸出入銀行發行93億元排名第三,滙豐銀發行88億元及北富銀發行85.9億元,分居第四及第五名。
至於在公司債方面,台積電以333億元奪冠,其次為富邦金融集團(含富邦金109億元、富邦人壽190億元)合計299億元居次,排名第三為台電的235億元,中油以163億元居第四,南山人壽則以150億元擠入第五名。
企業發行公司債籌資持續下滑,債券商主管分析,受到今年川普對等關稅等影響,企業對未來經濟走勢、營運成長的不確定因素升高,傾向保守調整資本支出與融資規劃,降低發債意願。金融業者指出,川普所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實際上可能導致台灣對美出口商品被課以更高關稅,進而壓縮企業的利潤空間與營運穩定性。面對外部不確定風險增加,企業將更為謹慎地評估債務規模與財務槓桿,短期內可能傾向保守因應,減少發行公司債的意願或調整發行時機。
至於今年上半年金融債發債大爆發,業者表示,面對市場波動加劇,發行金融債已成為金融機構穩定資金來源的關鍵策略。在市場不穩情況下,存款波動性可能上升,透過發行中長期金融債,不僅有助於穩定資金結構,更可降低資金斷鏈的風險。
今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波動擴大,加上美元走勢在上半偏弱,促使部分避險資金轉向國內大型企業發行的公司債或金融債。
土地銀行長年耕耘都市更新、危老重建案件,截至113年底,土銀都更危老核准授信總額度突破2,700億元,居公股行庫翹首。該行更運用自有土地參與都更獲得分回物件,「吉美大安花園」即為近年指標性案之一,土銀以自有土地參與都更分回6戶,近一年已標脫4戶,甚至出現多人搶標現象,標脫價格落在1億3,529萬元至1億5,253萬元,相較底價,溢價率約0.01%至0.18%。
此次土地銀行以「吉美大安花園」最後2戶再度公開標售,分別為該建案82號7樓及7樓之1,房屋坪數分別為89.3坪、88.9坪,總價依序為1億4,376萬元、1億4,314萬元,車位單價皆為350萬元,不含車位每坪單價約157萬元。
土地銀行指出,「吉美大安花園」最大優勢在交通位置,左擁大安森林公園,右抱信義計畫區,生活機能佳,距臺北捷運大安站僅300公尺,可輕鬆接軌淡水信義線、文湖線捷運及松山機場,學區範圍更涵蓋建安國小、大安國中、大安高工及師大附中。
「吉美大安花園」住宅大樓地上21層、地下4層,採用SRC鋼骨結構搭配101大樓同級的新日鐵制震壁,內部公設包含私人露天泳池、交誼廳、健身房、頂樓空中花園,展現高尚氣派。
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指出,因美國關稅政策影響國際金融局勢,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升高,加以房貸利率走升,民眾態度更加保守。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台建物共13萬151棟,年減26.4%,為2017年來最低交易紀錄,探八年新低,也是有統計以來第三低量,顯見房市觀望氣氛濃厚。
土銀表示,當前央行加強房貸管制及各銀行貸款謹慎等影響持續,購屋民眾抱持期待價格下修觀望態度,猶豫期拉長,銷售情況冷清,房市進入調整階段。供需雙方態度都偏向保守,市場交易動能預期將延續疲弱態勢,而漲幅大且供給量多區域價格則有鬆動可能,但營建成本仍有所支撐,因此市場供需雙方成交期程將拉長,預期房市將呈價盤整量縮態勢。
一銀觀察,美國關稅政策不確定性,使潛在購屋者採取觀望態度,致房市成交量回升有限,估2025年整體房市或呈「量縮、價微幅修正」走勢。彰銀亦認為,考量到房市管制措施持續實施,且市場買氣仍偏向觀望,預計國內整體房市將呈現成交量縮減、價格緩步下跌的格局。
臺銀認為房市持續受到政策調控影響,民眾對房市期待已回歸理性並趨於保守觀望,以自住與剛性需求為主要支撐,交易量可能持續目前緊縮態勢,對於推案量較大、市郊或蛋白地區房價有較大壓力。
土銀截至6月底土建融餘額較去年底減少2.35%、較2023年底減少9.59%、較2022年底減少10.02%,呈逐年下滑趨勢。變動主因為中央銀行仍持續實施「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所致。
一銀至6月底土建融維持成長趨勢,較去年同期成長率為6.6%;2024年6月底較2023年同期成長2.1%;2023年6月底較2022年同期成長率為21.7%,主要成長來自於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增加,且成長率逾四成,一銀強調此為響應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有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成效。
彰銀近三年來土建融餘額呈微幅成長。截至上半年土建融餘額約1,800億元,應為市場前三。彰銀說明土建融業務成長主因支持政府推動都市更新及危老重建政策。儘管本年度在整體不動產總量管制與信用管制措施下,土建融業務成長幅度相較往年有所趨緩,但仍保持2%增長。顯示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審慎評估市場變化,穩健推展業務。
兆豐近三年上半年同比土建融成長率約7%~10%,2025年上半年成長率較去年同期略降。合庫上半年土建融含都更危老餘額1,590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
近年來,隨著房貸利率的持續走低,許多民眾在面對高房貸壓力時,會選擇提前還款以減輕負擔。然而,根據台灣土地銀行的分析,近年來提前還款的比率卻呈現下降趨勢。這是因為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個人資金需求規劃、房價上漲、利率上升以及經濟環境的不確定性。
具體來說,近五年來,房貸還款金額占房貸餘額的比率逐漸降低。合庫銀行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房貸提前清償金額占總還款金額的比重約為52%,而2024年則上升至約55%。不過,到了2025年前五月,這一比重已經下降至45%。兆豐銀行也觀察到,自2023年起,房貸提前還款的比例有微幅下降的趨勢。
公股銀行分析指出,房貸借款人提前還款的主要原因與個人資金需求規劃有關。這可能與房價上漲、利率上升等因素相關,這些因素壓縮了借款人的額外還款能力。此外,由於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導致經濟環境不穩定,民眾為了應對不確定的經濟情勢,選擇保留現金。當房貸利率低於其他投資工具的報酬率時,民眾可能會將資金投入報酬更高的投資項目,而非提前還款。在房市低迷的情況下,民眾也不急於提前還款,而是等待未來出售房屋時再一次性償還貸款。
儘管提前還款的比率呈現下滑趨勢,但隨著近期房貸利率的攀升,部分房貸戶開始考慮提前還款。合庫銀行表示,客戶提前償還部分房貸借款本金,可以降低未來每月本息還款壓力,但同時也會增加未來資金需求的申貸程序。因此,公股銀行建議,若手邊有累積的資金欲提前還款,應先與銀行確認是否需支付違約金,並計算提前還款的划算性。同時,應試算減少利息,比較提前還款與繼續還款的利息支出,確保提前還款能帶來實質的利息節省。此外,也可以考慮償還部分本金,降低每月還款金額,從而降低還款壓力。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再傳新動態。據台灣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於2日3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商業型不動產逆向抵押貸款(以房養老)業務在台灣的發展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目前,全台共有16家銀行開辦此項業務,其中台灣土地銀行等公股銀行扮演著主力的角色。
截至今年6月底,以房養老業務的核貸件數達到9,642件,核貸額度約新台幣558億元,季增率分別為3.66%和4.69%,顯示出穩定的成長勢頭。王允中副局長強調,以房養老與一般房貸的需求有所不同,其客層主要為已擁有房產的個人,與房市市況的連動性較低。
在16家開辦以房養老業務的銀行中,雖然只有15家實際推展業務,但主力還是集中在公股銀行。其中,合庫、台灣土地銀行、一銀、華銀、台企銀等五大銀行的核貸金額分別為201.55億元、120.04億元、92.75億元、77.04億元、19.86億元,核貸件數則分別為3,201件、2,511件、1,524件、1,267件、264件。
從區域分布來看,「北北基」地區在件數和額度上均居全台之冠,這與北部房價穩定、抗跌性高以及民眾承作意願較高有關。北北基地區的核貸件數占比近五成,核貸金額達337.15億元,遠超過其他地區。
在核貸件數的季增率方面,高屏地區以4.24%的增長率領先全台,其次是桃竹苗的3.94%,中彰投地區的3.9%。而在核貸金額的季增率方面,中彰投地區以5.22%的增長率位居第一,北北基地區的4.76%和 高屏地區的4.51%分別位居第二和第三。
從性別比重來看,女性在以房養老業務中的占比穩定成長,這與現代女性經濟獨立,名下房產較多有關。目前,核貸比重中女性占比為57.52%,男性占比為42.48%,平均承作年限為22.16%。
土地銀行指出,近五年房貸還款金額占房貸餘額比率,確實有逐漸 下降的趨勢;合庫銀行統計,2023年房貸提前清償金額占總還款金額 比重約52%,2024年比重約55%,與2023年相比差距並不大,2025年 前五月比重下降至45%;兆豐銀行亦觀察到,自2023年起,房貸提前 還款的比例有微幅下降趨勢。
公股銀行分析,房貸借款人提前還款主要原因為個人資金需求規劃 而定,可能與房價上漲、利率上升,壓縮借款人額外還款能力有關。 由於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造成經濟環境不穩定,民眾保留現金以應 對不確定的經濟情勢;若房貸利率仍低於其他投資工具的報酬率,民 眾可能選擇將資金投入報酬更高的投資項目,而非提前償還房貸;另 在房市低迷的情況下,民眾不急於提前還款,反而會等待未來出售房 屋時,再一次性償還貸款。
儘管以近年數據來看,房貸提前還款比例呈現下滑趨勢,但隨著近 期房貸利率持續攀升,也有房貸戶開始考慮提前償還房貸。合庫銀說 明,客戶提前償還部分房貸借款本金,優點在於可降低未來每月本息 還款壓力,但缺點是客戶提前償還部分房貸借款本金後,若未來有資 金需求,需重新準備申貸資料,並向銀行提出增貸申請。
整體而言,公股銀建議,若手邊累積一筆資金欲提前還款,首先要 先與銀行確認提前還款是否需支付違約金,並計算是否划算;同時要 試算減少利息,比較提前還款與繼續還款的利息支出,確保提前還款 能帶來實質的利息節省;或可償還部分本金,月付金降低,降低每月 還款壓力。
王允中指出,以房養老與一般房貸的「需求」不同,自住購屋與房 市、房價趨勢相連動,「以房養老」的客層則是本身已有房子的人才 會來抵押設定,房屋使用者的需求不同,以房養老與房市市況較沒有 連動性。
金管統計目前雖有16家銀行開辦以房養老業務,但卻只有15家有件 數推展、1家掛蛋,主力還是公股銀行。核貸金額前五大銀行分別為 合庫、土銀、一銀、華銀、台企銀,金額分別為201.55億元、120.0 4億元、92.75億元、77.04億元、19.86億元,核貸件數分別為3,201 件、2,511件、1,524件、1,267件、264件。王允中表示,各銀行有其 經營策略,金管會採「鼓勵不強制」的原則。
若以區域來看,「北北基」不管是件數還是額度最高,主要與北部 房價穩定、抗跌性高、民眾承作意願較高有關。截至今年6月底,北 北基有4,772件,占比近五成,為全台最高,其他桃竹苗、中彰投、 高屏地區則各有1,134件、1,467件、1,058件,核貸金額北北基達33 7.15億元、桃竹苗與中彰投分別為45.37億元、60.16億元。
金管會觀察,第二季在核貸件數上的季增率最高是高屏區的4.24% ,其次是桃竹苗的3.94%,中彰投的3.9%排第三,而核貸金額季增 率最高則是中彰投的5.22%、其次是北北基的4.76%,高屏地區4.5 1%排名第三。
就性別比重來看,王允中說明,女性占比穩定成長,原因可能是現 代女性經濟獨立名下有房產較多。目前核貸比重女男比為57.52%、 42.48%,平均承作年限為22.16%。
央行官員認為,6月單月六都移轉棟數雖較上月增加,但6月新增房 貸金額卻下滑,整體房市仍呈現趨勢性下降,一方面反映當前房市景 氣不太好,另一方面是央行選擇性信用管制,及不動產貸款有總量管 制等,各項措施政策效果發酵,出現一定影響。
6月新增房貸降至663.78億元,相較5月減58.44億元。央行官員指 出,當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雖是月增,推升承做貸款金額,但若與去 年6月相比,六都買賣移轉棟數則呈現衰退,上半年減逾25%。整體 而言,央行內部持續管控檢討,有在觀察指標變化,現在來看已有減 緩現象,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或貸款餘額皆有下降,房市呈現趨勢性下 降。
房市價量觀察,除上半年六都買賣移轉棟數持續下修,房市明確降 溫,價格部分,6月信義房屋大台北房價月指數月減1.52%,與上年 同期則是上漲0.71%,房市價格也呈現緩降趨勢。
6月新青安貸款占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比重回升至39.64%,創3月 以來新高。央行官員分析,整體新承做房貸金額下降,新青安房貸金 額同步下降,但降幅較小,導致占比因而上升。
央行統計並指出,6月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 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 049個百分點。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 率為2.221%;國人關注的房貸利率上升0.001個百分點至2.283%, 且續寫2009年1月以來的逾16年半新高水準,持續逼近2008年12月的 2.523%。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葉盛表示,央行自去年9月實施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以及要求銀行對不動產貸款進行自主管理,使銀行調整放款結構和利率,致使6月本國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放款平均利率走高至2.283%。
央行昨(22)日公布6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作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86%,較5月的2.235%下降0.049個百分點。利率下滑,主要周轉金貸款利率較5月下降所致。
若不含國庫借款,6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221%,亦較5月的2.236%下降0.015個百分點。
雖然本國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款平均利率在6月走低,攸關民眾家庭支出的購屋貸款平均利率卻逆勢走高,由5月的2.282%,上漲至6月的2.283%,上漲0.001個百分點。
除房貸利率上揚外,其他貸款利率也呈現上升趨勢。6月資本支出貸款平均利率上升至2.558%,為今年4月以來新高;消費性貸款平均利率亦升至2.678%,是自2024年5月以來最高。僅有周轉金貸款平均利率略微下滑至2.142%,主要原因在於銀行承作了較多政府部門與大型民營企業的低利貸款。
受到房貸利率上升與信用管制政策的影響,房屋市場買氣明顯降溫。6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1萬8,095棟,雖較5月增加5.2%,但年減幅高達24%。累計上半年建物移轉棟數為10萬202棟,年減26.6%,顯示整體房市交易動能明顯趨緩。
其次分別為:第一銀行394.5萬元居次,土地銀行以307.5萬元排名 第三,其餘依序為華南銀行305.4萬元、彰化銀行298.6萬元、合庫銀 行285.7萬元、臺灣企銀268.7萬元及臺灣銀行244.8萬元。
銀行員工貢獻度為銀行稅前盈餘占員工人數的比率,從數據來看, 若比率愈高,代表員工生產力愈高,除了受獲利數字影響,也與員工 人數變動有關。兆豐銀行員貢獻度不僅居公股銀之冠,在所有國銀中 亦排名第六名,顯示其經營效率亮眼;臺銀行員貢獻度較落後,評估 應與員工人數較多有關。以各銀行最新年報揭露數字來看,臺銀非主 管職員工數高達8,095人,合庫銀、華銀與一銀也各有7,764人、7,5 80人與7,453人,彰銀、兆豐銀、土銀及臺企銀則均介於5,000人至7 ,000人之間。
員工獲利貢獻度大多高於整體國銀平均值,公股銀也回饋在員工薪 資及福利上,根據公開資訊觀測站最新揭露統計顯示,公股金控以兆 豐金控2024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75.9萬元最高,較2023年成長6. 1%,在所有金控中亦排名第二名,僅次於中信金控。
其次第一金控,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67.8萬元,年成長6.4% ;合庫金控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153.9萬元,年增6.5%;華南金控 去年平均員工薪資費用為151.6萬元,年成長4.8%。
若單看公股銀去年非主管職務的員工薪資,包含加班費、年終及績 效獎金等,中位數以土地銀168.4萬元居冠,其次是兆豐銀159萬元, 合庫銀、一銀分別為147.6萬元、143.8萬元,後續依序為彰銀139.1 萬元、華銀135萬元、臺企銀123.8萬元、臺銀116.9萬元。
依金管會統計資料顯示,國銀前五月稅前盈餘2,384.9億元,年增 3.4%,主要受惠利息與手續費淨收益持續增加,投資及其他淨收益 較去年同期減少。八家公股銀前五月合計賺814.1億元,較去年同期 下滑7.4%,其中包括兆豐銀行、第一銀行、合庫銀行及華南銀行, 前五月稅前盈餘均突破百億元,分別為143.5億元、141.9億元、102 .4億元及100.5億元。
從年增減情形來看,以臺灣銀行獲利較去年同期衰退逾3成較多, 兆豐銀與臺灣企銀前五月獲利亦分別年減達雙位數,各減少13.9%、 11%。臺銀獲利呈現年減,主要受投資淨利益減少影響,因美國總統 川普對等關稅政策釀金融市場波動,導致股票部位出現帳面價值損失 ;兆豐銀同樣遭受股市跌點較大衝擊,加上去年同期一次性認列高鐵 聯貸案的利息補償金手續費收入,基期較高所致。
但各銀行淨值仍持續上升,以年增幅來看,依序為兆豐銀、臺企銀 、臺銀、土地銀行、彰化銀行、一銀、合庫銀及華銀,其中兆豐銀、 臺企銀與臺銀淨值均較去年同期上升逾8%,土銀年增逾6%、彰銀逾 4%、一銀與合庫銀各逾3%、華銀逾2%。
公股銀操作股票部位多以中長期投資、領股息為主,因此大多帳列 OCI(其他綜合損益)項下,但也有銀行將多數持有的股票部位列在 PL(損益表)項,當股市下跌時,雖會直接影響損益數字,淨值波動 幅度便較小。儘管整體公股銀前五月獲利動能下滑,但淨值維持成長 ,也代表財務體質仍穩健。
截至今年5月底,八家公股銀總資產攀升至33.8兆元、年增4.1%, 以個別銀行來看,合庫銀、臺企銀年增逾7%,成長動能最強,其次 是彰銀、土銀,分別年增逾6%。
對台股後市展望,兆豐銀行表示,目前台股大盤指數已在各天期均 線以上,型態已轉為多方控盤格局,市場情緒偏向樂觀,但指數走高 難免面臨高檔解套賣壓,預估台股下半年將呈現高檔震盪走勢。
臺灣銀行分析,近期市場投資人期待美國敲定貿易協議、聯準會下 半年有機會降息、AI需求強勁等利多支撐,台股走勢因而偏強,但短 線仍有台幣升值、通膨及關稅議題等不確定因素,故較看好受關稅影 響較少的相關族群,例如AI、金融、5G、伺服器等相關產業及標的。
土地銀行認為,下半年台股表現仍受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等政策 面影響甚鉅,不確定性較高,連帶總體經濟可能出現降溫,不過,產 業面持續發展,聯準會降息則可能為市場提供有力支撐,故台股有機 會在第三季反映基本面放緩,並在聯準會降息後出現轉機。
債市方面,合庫銀行指出,美國聯準會6月如市場預期維持利率於 4.25%∼4.5%區間不變,利率點陣圖維持今年仍降息2碼的預期,最 新的經濟預測則下調美國今年的經濟成長率,上調失業率及通膨率, 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需靜待更多經濟數據以調整貨幣政策。目前市 場普遍認為,因關稅而產生的通膨可能僅會造成一次性影響,預期下 半年降息兩次、各1碼的機會較高,但各國關稅談判結果尚未明朗、 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及美國債務上限議題仍存,預期債券殖利率將呈現 區間震盪整理格局。
土銀強調,現階段市場對於美國聯準會今年後續降息預期升溫,但 通膨可能因關稅延遲反應及財政赤字壓力而上升,預期下半年美債殖 利率盤勢呈區間震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