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土地銀行(公)公司新聞
中華信評確認,華銀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短期發 行體信用評等為「twA-1+」,長期信用評等的評等展望為「穩定」。 同時,亦確認土銀的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短期發行體 信用評等為「twA-1+」,長期評等的評等展望為「穩定」。華南銀雖 然資本水準略有下降,但整體仍屬穩健,其在穩固的銀行商業基礎支 持下,於國內市場維持良好地位,並展現令人滿意的資金來源與流動 性結構。
母公司華南金,中華信評確認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A-」, 短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為「twA-1+」,評等展望亦為「穩定」。評等結 果主要反映華銀對整體集團的主導性地位,其對合併財務數據的貢獻 超過90%,因此華南金的信用結構實質上取決於華銀的財務體質。
土銀方面,中華信評指出,其在國內銀行體系中具高度系統重要性 ,因此政府應會確保該行在面臨需要時,為其提供全面且及時的支持 。這次評等結果反映,土銀在100%官股背景的支持下,具備良好的 國內市場企業價值與強健的資金調度能力,但與國內銀行同業相比, 土銀低於平均水準的資本水準與獲利能力,以及較高的土建融放款部 位,抵銷部分的評等優勢。
金融圈表示,從央行的精進做法,可以看出央行在打炒房的措施上,要防堵市場巧立名目,從房貸上擠出新的貸款額度,以降低銀行資金過度傾斜不動產市場。
房貸壽險是提供給有房屋貸款的民眾所購買的專屬壽險商品,其投保主要條件是要保險人與被保險人為同一人,且必須是房屋貸款的借款人或共同借款人,主要功能在於保障房屋的所有權,避免因貸款人身故或失能而無法償還房貸,導致房屋被法拍。
近兩年房市熱潮也推升房貸壽險業績大成長,國銀多認為房貸壽險對家庭保障非常重要。過去常見作法是由於保戶已負擔房貸,常常沒有多餘的資金繳納保費,因此可一併向銀行申請「保費融資」作為配套,日後直接與房貸一起償還即可,例如房貸1,000萬,房貸壽險躉繳保費30萬,總計銀行可核貸1,030萬元,房貸壽融資部分以房屋為擔保品,設定第二順位抵押。
不過,近期央行發文糾正銀行,明令禁止房貸壽險保費以「有擔保融資」,倘若融資必須承作「無擔」。另外,銀行承作土建融時的容積移轉也不能再設定擔保。有國銀主管坦言,央行竟會管制得如此「細膩」,確實前所未見,也顯示央行打炒房不鬆手的態度。
央行打炒房連鎖效應發酵,國銀承作土建融持續下滑,不動產專業銀行土銀累計至今年第1季底,土建融餘額為4,709億元,較去年底呈微幅下滑。事實上,土銀2024年底土建融餘額4,719億元,較2023年底減少378億元或7.42%、較2022年底減少402億元或7.85%,已連續兩年下滑。
土銀指出,變動主因為央行仍持續實施「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另土銀為因應中央銀行不動產貸款總量管制,訂有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配套措施,加上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案件施以收成數、加利率等貸放條件促其動工所致。
土建融第二大行一銀,3月底餘額較去年同期成長約7%,主要成長來自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增加,一銀表示,響應政府都更危老重建政策,以改善居住環境、提升建築安全。排第三的合庫至第1季土建融餘額約1,500餘億元,較去年同期持平。臺銀第1季土建融餘額較去同期減少。
一銀在接連超越玉山及國泰世華後,差距持續拉大,即將站上6,000億元並進逼華銀。排第五名的北富銀房貸餘額較去年底衰退。整體市場仍呈公進民退態勢。
市場房貸利率持續上升,和今年元月相較,合庫由約2.5%起升至2.603%,一銀由2.6%起升至2.7%。另以土銀近期推出台金聯平價宅專案為例,均嚴格限制負債比15倍以下才能貸滿最高成數,自用住宅利率2.575%起,負債比15倍以下始能貸八成;意即貸款1,500萬元,最低年收須百萬元。若為央行管制的第二戶,利率拉高至3.405%起,最高五成,高價宅3.525%起。
受惠新青安熱潮加上公教築巢貸助攻,臺銀房貸餘額在去年1月超車土銀,成為房貸新龍頭。不過,在去年第4季起限貸令高峰之後,土銀「被動」成為市場房貸最大主力便急起直追,至今年3月底成長至1兆1,473億元,超越臺銀的1兆1,472億元,正式奪回冠軍寶座。
土銀去年12月新青安撥貸爆出140億元大量,創下青安史上紀錄,顯示多數行庫流量控管下,市場教戰民眾因土銀身為不動產專業銀行、不受銀行法第72-2限制等,使得民眾湧入申辦,惟土銀雖不受銀行法72-2限制,但仍被金管會要求房貸不可超過總放款量的35%。
近期,央行在打擊房市炒作方面不斷加強力度,對銀行的房貸相關業務進行了嚴格規管。其中,對於將房貸壽險保費融資設定為房產二順位抵押的做法,央行已明令禁止。這一政策變動對於台灣的金融市場,特別是土地銀行等不動產專業銀行,產生了重要影響。
根據新聞報導,央行此次的管制措施細節非常嚴密,顯示出對市場炒作的嚴厲態度。房貸壽險是為了保障房屋所有權而設計的專屬壽險商品,過去常見的作法是將保費融資與房貸結合,以房屋為抵押品,設定第二順位抵押。然而,央行的新規定要求房貸壽險保費融資必須承作「無擔」,這對於銀行的房貸業務來說是一個顯著的調整。
土地銀行作為台灣的知名銀行,其土建融餘額在近期也出現了微幅下滑。截至今年第一季底,土建融餘額為4,709億元,較去年底減少了378億元,這一變動主要歸因於央行持續實施的「健全房地產市場方案」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土銀表示,為了應對央行的政策,已訂有強化建築業授信風險控管配套措施,並配合政府政策對於承諾動工而未動工案件施以收成數、加利率等貸放條件促其動工。
不僅如此,其他國銀的土建融餘額也出現了不同的變化。例如,第一銀行的土建融餘額在3月底較去年同期成長約7%,這主要得益于都更危老及興建社會住宅放款餘額的增加。合庫銀行的土建融餘額則較去年同期持平,而臺銀的土建融餘額則較去年同期減少。
這一系列的調整和變化,反映出央行在打擊房市炒作方面的決心。隨著政策的加強,預計未來台灣的房市將會更加健康發展,而土地銀行等銀行也將面臨新的挑戰和機遇。
國銀房貸市場再起波瀾,臺灣土地銀行(以下簡稱「土銀」)在近期再度奪回房貸冠軍寶座,與臺灣銀行(以下簡稱「臺銀」)展開激烈競爭。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兩大銀行在房貸市場的排名也出現波動,展現出國銀間的肉搏戰態勢。
去年,臺銀因應新青安熱潮,房貸餘額一度超越土銀,成為市場的房貸王。然而,自去年第4季限貸令高峰期過後,土銀在市場上急起直追,房貸餘額成長至1兆1,473億元,終於在3月底超越臺銀的1兆1,472億元,重新奪回冠軍寶座。
土銀去年12月新青安撥貸達140億元,創下青安史上紀錄,顯示在多數行庫流量控管下,市場教戰民眾紛紛湧入申辦。雖然土銀不受銀行法第72-2條限制,但仍須遵守金管會規定的房貸不可超過總放款量的35%。
在房貸市場的競爭中,土銀推出的台金聯平價宅專案,嚴格限制負債比15倍以下,才能貸滿最高成數。自用住宅利率從2.575%起,負債比15倍以下始能貸八成;若為央行管制的第二戶,利率則拉高至3.405%起,最高五成,高價宅則從3.525%起。
與此同時,市場房貸利率持續上升,合庫銀行和一銀的房貸利率在近期都有所上漲。合庫銀行的房貸利率從約2.5%上升至2.603%,一銀則從2.6%上升至2.7%。
此外,一銀在接連超越玉山銀行及國泰世華銀行後,差距持續拉大,即將站上6,000億元的房貸餘額,並進逼華南銀行。而排名第五的北富銀房貸餘額較去年底衰退,整體市場呈現公進民退的態勢。
近期金管會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台灣八大公股銀行在第一季信用卡發卡量上出現明顯下滑,總計減幅近4成。在這波減少潮中,臺灣土地銀行和臺灣企銀例外,其餘銀行的發卡數與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下降。其中,華南銀行和彰化銀行的減幅達到6成,第一銀行的減幅為4成,而兆豐銀行和臺灣銀行的減幅也均超過1成,合庫銀行的減幅則在個位數。
對於這波信用卡發卡量的減少,公股銀行主管指出,主要是為了應對詐騙活動的猖獗,暫停在社群網站和平台投放非實名制廣告,從而導致第一季發卡數較去年同期有所減少。
在八家公股銀行中,第一季發卡量最高的為第一銀行,達到3.1萬張,其次是兆豐銀行的1.7萬張,華銀和合庫銀各發1.5萬張,彰銀發1.2萬張。土地銀行、臺企銀和臺銀的發卡量則均約為4,000張。值得注意的是,與去年同期相比,臺企銀發卡數年增幅高達164.7%,而土地銀行的發卡量則與去年持平。
為了控管風險和避免盜刷情況發生,多家銀行對於長時間未使用的呆卡進行了清卡,包括臺銀、兆豐銀和合庫銀等,第一季的停卡數均較去年同期有所增加。其中,臺銀的停卡數年增長42.37%,兆豐銀增長39.49%,合庫銀增長26.19%。
在簽帳金額方面,第一季排名依序為一銀的189.55億元、華銀的150.25億元、兆豐銀的130.03億元、合庫銀的119.62億元、彰銀的63.49億元。土地銀行、臺銀和臺企銀的簽帳金額則均超過20億元。
兆豐銀指出,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為Mega One一卡通聯名卡,占比超過當季總簽帳金額的1成。這主要得益於該卡卡數較多,以及主打扣繳保費滿額享分12期0利率的優惠,受到保費族群的喜愛,保費簽帳占比超過4成。合庫銀則表示,第一季刷卡王為合庫世界卡,主要因為持續深耕頂級卡客群,提供多項尊榮權益與高回饋,受到高端客群的青睞。土地銀行則統計,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是JCB晶緻卡,主要受惠於農曆年節及出國刷卡消費的增加,未來將持續著重在百貨公司及旅遊場域。
依據金管會公布數據,八家公股銀中,首季發卡王為一銀3.1萬張 ,其次為兆豐銀1.7萬張,華銀、合庫銀各1.5萬張,彰銀1.2萬張, 土銀、臺企銀、臺銀均各發卡約4,000張。與去年同期相比,除了臺 企銀發卡數年增幅高達164.7%、土銀持平外,其他銀行發卡數均減 少,當中以華銀、彰銀年減幅各60.18%、59.86%最多,一銀年減幅 亦有41%,兆豐銀年減18.11%、臺銀年減15.29%、合庫銀則年減7 .13%。
公股銀基於控管風險,避免盜刷情形發生,多家銀行針對長時間未 使用的呆卡進行清卡,包括臺銀、兆豐銀、合庫銀等,第一季停卡數 均較去年同期增加,其中臺銀停卡數年增42.37%、兆豐銀增加39.4 9%、合庫銀增加26.19%。若從簽帳金額來看,首季排名依序為一銀 189.55億元、華銀150.25億元、兆豐銀130.03億元、合庫銀119.62億 元、彰銀63.49億元,土銀、臺銀、臺企銀則分別均20多億元。
兆豐銀指出,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是Mega One一卡通聯名卡,占比 超過當季總簽帳金額的1成,除了因該卡卡數較多外,也由於主打扣 繳保費滿額享分12期0利率,受保費族群喜愛,保費簽帳占比超過4成 ;合庫銀說明,第一季刷卡王為合庫世界卡,主要因持續深耕頂級卡 客群,提供多項尊榮權益與高回饋,受到高端客群青睞;土銀統計, 第一季刷卡量最大的是JCB晶緻卡,主要受惠農曆年節及出國刷卡消 費增加,未來將持續著重在百貨公司及旅遊場域。
近期來,台灣房貸利率不斷攀升,讓許多準買家感到壓力倍增。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於28日召開會議,關注這一現象是否已經演變成市場亂象,對民眾購屋負擔造成影響。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會議上表示,自去年中央銀行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以來,金管會對國銀房貸業務進行了嚴格的「每周監控」,以確保自住型購屋需求不受抑制。
根據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4月份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顯示,新增房貸金額降至627.3億元,前四月累計大幅年減635.15億元。然而,新承做房貸利率卻上升至2.282%,連續七個月上揚,引發立委質疑利率上揚是否合理,是否會削弱民生購屋的能力。
彭金隆強調,目前房貸市場整體仍然保持穩健,4月底統計數據顯示,全體國銀房貸逾放比約為0.08%,建築融資逾放比為0.16%。銀行普遍對不動產授信提列1.5%壞帳準備,整體風險防線相當於目前水位的10倍。金管會將持續監控風險,保障民生購屋需求。
然而,合庫銀行在法說會中提到,對於房市景氣,合庫銀採取較保守的態度,對土建融市場的展望更加保守。由於案件量較大,合庫銀的房貸審核期間也相對拉長,目前房貸仍需排撥,因此已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的分戶房貸。
合庫銀行目前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建築放款總額比率为28.46%,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接近36%。今年以來,房貸量年增逾10%,目前房貸餘額約8,200億元,預計全年仍將維持成長。合庫銀主管強調,由於合庫銀以首購為主,並搭配新青安承作量能,房市趨於觀望對合庫銀的影響相對有限。在土建融方面,合庫銀為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將採取個案選優承作原則,並對合庫土建融的整批分戶房貸續約有部分調整額度,同時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分戶房貸。
對於土地銀行來說,這些數據和趨勢也反映了市場的變化。作為台灣的重要金融機構,土地銀行在這波房貸利率上升的背景下,也必須謹慎應對,確保其業務的穩定發展,並盡可能減少對消費者的影響。
台灣企業債市場近期熱絡,在美國川普2.0不確定性及中美關稱戰預期下,第一季市場呈現萎縮態勢。然而,隨著第二季情勢逐漸明朗,企業債發行量開始加溫,5月份發債量達到559億元,創下去年11月以來的近七月新高。
去年公司債發行量逼近7,000億元,平均每季發債量近1,750億元。但根據中央銀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公司債發行量僅867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下滑。不過,進入第二季後,市場開始回穩,4月和5月台電、中油等企業陸續發債,規模均超過百億元。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分析,近期市場對川普關稱戰的反應逐漸淡化,一旦降息訊號確立,企業債發行意願將更高。5月份全體公司債加上可轉債合計發行量達到559億元,今年首月突破500億元大關。此外,台積電也宣布將在6月發債141億元,預計將進一步推升第二季發債熱度。
據櫃買中心統計,5月份公司債發行量回穩,今年一路神隱的傳統大咖中油一舉發債163億元,超過上月台電的116億元。其他如鴻海發債83.5億元、環球晶75億元、國泰金62億元,南亞、中航分別發出54億元、40億元。
在金控方面,國泰金控5月份發債62億元,今年來,玉山金發債20億元、元大金發債21億元,富邦金發債109億元,暫居金控發債王。而金融債方面,今年第一季規模逼近650億元,土地銀行發行145億元、中信銀行百億元,市場呈現卯起來狂發的態勢。5月份,元大銀等持續發債,推高今年金融債量體。
值得注意的是,中油此次發行的10年期券利率降至2%,7年期券降至1.95%,均比上個月台電的同天期更低。此外,中油5年期券利率1.9%,與台電上月同天期持平。10年期券利率的下降,將有助於降低企業發債成本,提升發債意願。
去年公司債逼近7,000億元,平均每季有近1,750億元發債量,但據 中央銀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合計僅867億元,較去年同期1,380.7億元 大幅下滑;進入第二季後,4及5月包括台電、中油陸續發債,規模都 在百億元之上。
銀行資金調度主管認為,近期市場對川普關稅戰反應逐步淡化,後 續一旦降息訊號確立,企業發債意願將更高。5月全體公司債加上可 轉債合計559億元,是今年首月破500億元大關,加上台積電公告6月 將發債141億元,會進一步炒高第二季發債熱度。
據櫃買中心統計,5月公司債發行量回神,今年一路神隱的傳統大 咖中油一舉發債163億元,比上月台電的116億元更高,其他如鴻海發 債83.5億元、環球晶75億元、國泰金62億元,另外如南亞、中航分別 發出54億元、40億元。
金控方面,國泰金控5月發債62億元,今年來,玉山金發債20億元 、元大金發債21億元,及富邦金發債109億元、暫居金控發債王。
觀察指標公司債票面利率,中油這次10年券利率降至2%,7年券降 至1.95%,均比上個月台電的同天期更低,另中油5年券利率1.9%, 與台電上月同天期持平;10年券利率開始下修,回降後企業發債成本 舒緩,有助提升發債意願。
而今年第一季金融債規模逼近650億元,較大咖如土地銀行發145億 元、中信銀行百億元,有卯起來狂發意味;5月包括元大銀等持續發 債,推高今年金融債量體。
央行最新公布4月臺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等五大銀行新 承做房貸金額及利率,新增房貸降至627.3億元,且前四月累計大幅 年減635.15億元,反觀新承做房貸利率上升至2.282%、連七個月上 揚。立委質疑利率持續上揚,對一般民眾購屋壓力造成不小影響,是 否出現利率定價不合理、削弱民生購屋的情況。
彭金隆說,目前房貸市場整體仍屬穩健,根據4月底統計,全體國 銀房貸逾放比約為0.08%,建築融資逾放比為0.16%。銀行普遍針對 不動產授信提列1.5%壞帳準備,整體風險防線大約相當於目前水位 的10倍,且金管會幾乎「每周監控」,風險控管穩健,將會持續本於 控管風險、保障民生原則,確保自住型購屋需求不受抑制。
但不少銀行房貸水位仍吃緊,合庫金控子公司合庫銀在法說會針對 房貸業務說明,合庫銀對整體房市景氣,以較保守態度看待,土建融 市場展望更保守,至於合庫因案件量仍大,審核期間拉長,目前房貸 仍需排撥,所以管控上已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的分戶房貸因應。
合庫目前依《銀行法》第72條之2規定的建築放款總額比率為28.4 6%,
不動產放款集中度接近36%,今年以來房貸量年增逾10%,目前房 貸餘額約8,200億元,預估全年仍將維持成長。合庫銀主管強調,由 於合庫以首購為主,搭配新青安承作量能,房市趨觀望對合庫影響相 對有限;土建融方面,為避免信用資源過度流向不動產,會採取個案 擇優承作原則,對合庫土建融的整批分戶房貸續約有部分調整額度, 更暫停受理非合庫土建融分戶房貸。
為了響應國家政策,台灣土地銀行今年特別將刷卡繳稅的優惠期限延長至6月30日,並加碼推出五大優惠措施,為納稅人省下不少荷包。首先,只要持土地銀行任一信用卡,透過台灣Pay掃碼成功繳納綜合所得稅,每筆交易都能獲得100元的刷卡金回饋,這是對於納稅人的一項實質鼓勵。
此外,為了提升數位服務的便利性,土地銀行還提供了更多好康。只要繳稅成功並開通數位券錢包,前1,000名持卡人將有機會獲得100元的數位券贈獎。這不僅增強了數位支付的吸引力,也讓納稅人在享受優惠的同時,也能體驗到數位生活的便捷。
對於繳稅金額較高的納稅人,土地銀行也提供了更加實惠的優惠方案。繳稅金額超過5,000元並使用土地銀行信用卡繳稅的客戶,將享有3、6、9期零利率的優惠,這對於需要分期繳稅的納稅人來說,是一大福音。
對於選擇使用土地銀行JCB信用卡的客戶,還有更多特別好康。透過台灣Pay成功掃碼繳稅的JCB信用卡持卡人,可以享受繳稅金額0.3%的現金回饋,JCB極緻卡最高回饋金額達3,000元,JCB晶緻卡則是2,000元。此外,還有電子禮券抽獎機會,獎項包括1萬元禮券等131個獎項,讓持卡人們在繳稅的同時,也能獲得意外的驚喜。
以土地銀行JCB極緻卡友為例,若今年以該行JCB極緻卡綁定台灣Pay掃碼繳綜合所得稅,最高可省下1張「臺北-左營」高鐵來回票跟1個高鐵便當,這對於日常消費來說,是一筆不小的節省。
除了以上優惠,土地銀行還提供持卡人五星級饗宴、訂房平臺折扣,以及機場接送等優質服務,這些都是為了提升客戶的體驗。
近年來,土地銀行不僅升級了數位服務,還積極推動永續低碳理念。信用卡逐漸轉為環保材質,並提供電子帳單專屬優惠,鼓勵客戶參與減碳減紙的行動。土地銀行希望運用金融力量,與社會關懷之熱忱,共同創造企業、社會及環境的永續發展,打造一個璀璨的未來。
首先,持土地銀行任一信用卡,透過台灣Pay掃碼成功繳納綜所稅,每筆成功交易享「新臺幣(以下同)100元刷卡金回饋」。其次,只要持土地銀行任一信用卡,透過台灣Pay掃碼繳稅成功並開通數位券錢包,前1,000名即享「100元數位券贈獎機會」。第三,凡繳稅金額超過5,000元且使用土地銀行任一信用卡繳稅,享「3、6、9期零利率」優惠方案。第四,使用土地銀行JCB信用卡且透過台灣Pay成功掃碼繳稅者,可享「繳稅金額0.3%現金回饋」。該行JCB極緻卡每卡最高回饋3,000元,JCB晶緻卡每卡最高回饋2,000元。第五,透過台灣Pay成功掃碼繳稅之土地銀行JCB信用卡持卡人還能獲得電子禮券抽獎機會一次,獎項包含1萬元禮券等131個獎項。
以土地銀行JCB極緻卡友為例,若今年以該行JCB極緻卡綁定台灣Pay掃碼繳綜所稅,最高可享「100元刷卡金回饋」及「3,000元現金回饋」,等於省下1張「臺北-左營」高鐵來回票跟1個高鐵便當。
此外,只要持土地銀行JCB卡成功登錄,就有機會享受五星饗宴、訂房平臺折扣,以及機場接送等優質服務。
土地銀行近年全面升級數位服務,以「個金單一服務平臺」提供線上瀏覽金融商品、申辦信用卡及貸款服務等多元功能,且落實永續低碳理念,將信用卡逐步轉為環保材質,並提供電子帳單專屬優惠鼓勵客戶加入減碳減紙行列,期許運用金融力量與社會關懷之熱忱,創造企業、社會及環境永續發展的璀璨未來。
近期,房市交易量急凍,市場氛圍越來越冷。台灣公股銀行強調,今年政府打炒房政策持續發酵,銀行嚴控不動產集中度未見放緩。根據數據顯示,第一季買賣移轉棟數僅6萬3,101棟,顯示市場交易活絡度降低。此外,4月至5月間,美國川普關稅政策發威,股、債、匯市波動劇烈,進一步拖累房市買氣。
面對市場的不確定性,預估今年房市交易量恐難突破30萬棟,這將是自2018年以來的首次「2字頭」交易量。公股銀行高層分析,民眾購屋轉趨觀望,今年房市交易量將持續降溫。在房價修正幅度方面,蛋黃區與蛋白區的走勢將更為分歧。
去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達到35.05萬棟,創2013年以來新高。然而,隨著政府新青安利率補貼政策的落幕,即將於2026年7月底結束,對於愈晚購買的民眾,補貼誘因愈來愈少。中央銀行公布的4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中,新青安占比約37.35%,創今年以來低點,預計隨著利率補貼倒數計時,比重將再降低。
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並持續道德勸說加金檢,降低銀行不動產集中度。其中,加強專案檢查列為今年重點,讓銀行房貸業務更保守,利率也有逐漸攀高趨勢。土地銀行分析,現有房市政策、信用管制未放寬,加上各銀行房貸水位短期內難降,房市供需雙方均偏保守。
美國關稅政策衝擊金融市場表現,震盪加大,加深經濟不確定性。土地銀行預計,房市交易量能大幅復甦的機率極低,市場將持續處於緊縮狀態。
近期,台灣公股銀行的海外獲利表現亮眼,其中,臺灣土地銀行在第一季的海外獲利中,佔比雖然低於其他銀行,但仍有2.3億元的絕佳表現。根據金管會的數據,台灣土地銀行的海外獲利占比低於1成,但在公股銀行中仍屬實力派。
整體來看,八家公股銀行的海外獲利比重超過全行獲利的2成,其中,臺灣銀行的海外獲利占比最高,達到40.51%,兆豐銀行則有31.32%,第一銀行也有27.52%的占比。這些數據顯示,公股銀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提升。
臺灣土地銀行在首季的海外獲利中,美國地區分行貢獻最大,這主要得益於該行在美國市場的深耕和業務拓展。雖然大陸地區分行在風險管控下獲利表現較為弱勢,但土地銀行表示,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將持續推展業務,並有改善的潛力。
面對今年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公股銀行主管預測,第二季的海外獲利可能會受到美元狂貶的匯損衝擊。不過,銀行們仍將努力維持成長動能,力拚全年成長目標。
根據金管會的數據,除了臺灣土地銀行外,其他公股銀行的海外分行稅前盈餘依次為兆豐銀26.54億元、一銀23.27億元、臺銀18.65億元、彰化銀行12.29億元、合庫銀行8.42億元、華南銀行7.02億元、臺灣企銀5.68億元。這些數據反映了公股銀行在國際市場上的實力。
在這波海外獲利的動能中,臺灣土地銀行表現可圈可點,其海外獲利的穩定增長,也為台灣金融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面對全球經濟金融情勢的不確定性,台灣的公股銀行今年在海外業務上採取了穩健的發展策略,將重點放在歐洲、美國和澳洲等市場,尋求利差較高的業務機會,以提升整體收益。在這其中,<台灣土地銀行>也積極行動,力圖在國際市場上維持成長的勢頭。
兆豐銀行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稱政策將導致全球產業供應鏈的加速移轉,土地銀行將利用其國內外據點的合作,加強對全球台商的金融支援。該行將密切關注台商的動向和資金需求,不僅爭取海外業務,更希望深化與台灣母公司的關係,並謹慎應對美國關稱政策對各產業及銀行的衝擊和風險。
合庫銀行則強調,根據各海外據點所在地區的總經濟形勢和區域發展情況,進行分區管理。在歐美澳地區,合庫銀行將持續積極承作具合理利差的聯貸案,並落實業務在地化深耕策略;在東南亞地區,則以提升資產品質為首要考慮,採取保守穩健的原則;而在中國大陸地區,將精進內部控制及風險管理,業務上秉持「質重於量」,並持續控管曝險額度。
臺灣銀行表示,其海外布局以提供台商國際營運所需的金融服務為目標。面對全球經濟金融情勢的變化,土地銀行將謹慎篩選授信對象,爭取優質的聯貸和自貸案件,並將歐美日及新南向地區作為重點市場,持續拓展海外業務,積極爭取擔任聯貸主導地位,以增加聯貸業務的多元化收益。
土地銀行透露,在海外業務的發展上,該行將在風險嚴控的前提下,強化國際聯貸及當地企業的授信業務,並進行適當的資產配置以分散風險,風險控制是首要的考量。
對於第二季海外各據點的獲利表現,土地銀行預計美國聯貸市場將保持穩定,雖然疫情對全球各區域經濟的影響態勢有逐漸趨緩的趨勢,但因地緣政治衝突未平息,以及川普政府的政策影響全球貿易及金融市場等因素,獲利的具體區域尚難以明確預測。
臺銀及合庫銀行預估,歐美澳地區的總體經濟表現將優於其他地區,預計第二、三季將繼續作為海外業務的主要發展區域。
今年台灣房市在多空交戰的環境下,公股銀行分析指出,美國總統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加上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升高,以及國內房市政策的緊縮,整體房市動能難以獲得顯著提升。預計第二季、第三季房市將繼續呈現量縮價跌的趨勢。
公股銀行主管表示,當前國際政經情勢的不確定性是影響房市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別是關稅議題的持續,以及國銀資金緊俏、央行實施信用管制,使得需求方對價格下修有所期待。建商雖然面臨交屋壓力,但營建成本上漲,價格下修空間有限,買賣雙方認知落差導致短期內交易量可能持續低迷。
土地銀行指出,國內經濟展望因美國對等關稅的影響而增加不確定性,加上政策未放寬、銀行承作房貸利率走升等因素,今年首季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年減22.11%,交易量能持續疲弱。
在供給方面,建築貸款餘額3月月減0.1%,自去年11月起已連續四個月呈現月減,顯示建商信心轉向保守。價格方面,今年第一季國泰全國可能成交價指數上揚0.78%至162.07。
土銀認為,民眾追價意願降低,加上前幾年建商預售推案量大,目前進入完工階段,市場供給壓力將上升。雖然營建成本作為支撐,但價格明顯回落機率低,買賣雙方認知差距尚待時間彌平,市場交易量能將持續疲弱,預期房市將呈價盤整量縮格局。
合庫銀行觀察到,今年首季房市呈現量縮價緩跌趨勢,市場氛圍轉趨保守,成交量與價格均面臨修正壓力。展望第二季、第三季,在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及貸款審查趨嚴的影響下,預料整體房市仍將呈現量縮價跌的趨勢。
公股銀主管指出,當前國際政經情勢不確定性成為房市干擾因素之 一,關稅議題持續,且國銀資金緊俏、央行持續實施信用管制,需求 方對於價格下修有所期待,而建商雖有交屋壓力,但營建成本上漲, 價格下修空間有限,買賣雙方認知落差下,短期內交易量恐將持續低 迷。
土地銀行表示,國內經濟展望因美國對等關稅影響而增添不確定性 ,且受政策未有放寬、銀行承作房貸利率走升等影響,今年首季累計 全國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6萬3,101棟,年減22.11%,交易量能持續 疲弱。
供給方面,代表建商推案信心的建築貸款餘額,3月月減0.1%,自 去年11月起,已四個月呈現月減,顯示建商信心已趨向保守。價格方 面,今年第一季國泰全國可能成交價指數相較上季上揚0.78%至162 .07。
土銀認為,民眾追價意願降低,加上前幾年建商預售推案量大,目 前進入完工階段,市場供給壓力將上升,但在營建成本作為支撐下, 價格要明顯回落機率低,買賣雙方認知差距尚待時間弭平,市場交易 量能將持續疲弱,預期房市將呈價盤整量縮格局。
合庫銀行觀察,今年首季房市呈現量縮價緩跌趨勢,市場氛圍轉趨 保守,成交量與價格均面臨修正壓力,但預售屋交屋潮仍有一定量能 。展望第二季、第三季,在央行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及貸款審查趨 嚴影響下,影響購屋者資金調度與購買意願,預料整體房市仍呈現量 縮價跌趨勢。
公股銀高層分析,民眾購屋轉趨觀望,今年房市交易量將續降溫, 但房價修正幅度,蛋黃區與蛋白區的走勢會更為分歧。
公股銀主管表示,去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達到35.05萬棟、創2013 年以來新高後,面對今年金融市場上演大怒神,想買房民眾更重視「 口袋深度」,隨著信心明顯下滑,預料4月應是急凍的剛開始,接下 來將跟天氣反向、愈來愈冷。
觀察近幾年房屋買賣移轉棟數,2019年起穩定站在30萬棟之上,2 023年因開始打炒房,稍微降至30萬6,971棟,隨著新青安同年8月上 路引爆首購買屋潮,2024年一舉攀35.05萬棟高峰。但公股銀指出, 政府宣示新青安利率補貼至2026年7月底後落日不再補貼,即補貼期 僅剩一年多之後,對愈晚買的民眾,補貼誘因愈來愈少。
根據中央銀行公布的4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中,新青安占比約37 .35%,創今年以來低點,預計隨利率補貼倒數計時,比重將再降低 ;加上央行祭出第七波信用管制,並持續道德勸說加金檢,降低銀行 不動產集中度,其中以加強專案檢查列為今年重點,讓銀行今年房貸 業務更保守,利率也有逐漸攀高趨勢。
公股銀高層觀察,民眾購屋態度轉趨觀望,預計今年房市交易量續 降溫,但房價修正幅度部份,整體雖應朝向小幅修正,但蛋黃區與蛋 白區預料更為分歧。
第一銀行稱,因土地及營建成本居高,建商讓利空間有限,各區域 走勢分歧或轉趨明顯,估整體房市將呈現量縮、價高檔震盪格局。
土地銀行分析,現有房市政策、信用管制未放寬,加上各銀行房貸 水位短期內難降,房市供需雙方均偏保守,加上美國關稅政策衝擊金 融市場表現、震盪加大,加深經濟不確定性,預料房市交易量能大幅 復甦的機率極低。
公股銀主管指出,今年全球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高,首季雖有雙位數 成長,但第二季美元狂貶,海外獲利恐受匯損衝擊,全年則力拚維持 成長。根據金管會數據顯示,公股銀第一季海外分行包含OBU(國際 金融業務分行)稅前盈餘,依序為兆豐銀26.54億元、一銀23.27億元 、臺銀18.65億元、彰化銀行12.29億元、合庫銀行8.42億元、華南銀 行7.02億元、臺灣企銀5.68億元及土地銀行2.3億元。
統計公股銀首季海外分行獲利占比,臺銀40.51%最高,其次是兆 豐銀31.32%,一銀占比27.52%,彰銀24.22%也超過2成,臺企銀、 合庫銀與華銀占比均高於1成,僅土銀海外獲利占比低於1成。
臺銀表示,第一季海外分行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成長逾7成,主要 因放款與債券利息收入增加,獲利成長地區有歐、美、澳地區。
兆豐銀說明,第一季海外獲利成長動能主要來自香港及新南向國家 分行,因國內外單位持續攜手合作,引導客戶使用跨境平台管理資金 ,爭攬存款,善用資金承做授信業務,維持一定利差。
合庫銀第一季海外分行累計提存後稅前盈餘較去年同期成長,主要 因利息淨收益較去年同期增加,美國地區分行因1月川普上任以來, 關稅政策導致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增高,企業生產及投資趨保守,融資 需求減緩,導致第一季獲利表現低於去年同期。
土銀強調,首季以絕對獲利金額來看,美國地區分行為海外獲利最 大宗;大陸地區分行因風險管控,獲利表現較為弱勢,但在風險可控 前提下持續推展業務,仍有改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