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銀行(公)公司新聞
台銀總經理許志文請辭台銀總經理,為前副閣揆沈榮津接掌台灣金 控董事長後,時隔不到一個月,台灣金控集團再有高層人事異動,不 僅在公股金融圈投下震撼彈,繼任人選誰屬?及接下來其他公股金控 、銀行的高層人事布局,受到金融圈高度矚目。
許志文一路從台銀基層作起內升,曾當過香港分行經理、台銀國際 部經理,在擔任副總時期,不論是海外或國內企金業務均有主掌,是 全方位專才。待人處事一向謙和的他,也深受台銀內部同仁的愛戴, 對於許志文驚傳請辭,內部同仁均感到不捨和惋惜。許志文是上周六 向財政部提出書面請辭,對於記者詢問原因,許志文表示,一方面發 現健康上有些問題,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因此決定離開。 」
許志文請辭後,目前暫由副總林麗婈代理總經理職務。據了解,台 銀總經理的繼任人選,除現有公股體系包括台銀內部或其他行庫副總 或總經理轉戰外,也可能來自公股金融圈以外;而台灣金控董事長沈 榮津對台銀總經理人選的建議,也會有相當的影響力。
另據側面了解,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日前已向財政部長莊翠雲提出 口頭請辭,但對於接任人選,及因此牽動其他公股金控的董座高層異 動,財政部必須和府院再作討論,因此暫時未處理張兆順的再度請辭 。
許志文一路從台銀基層作起內升,曾當過香港分行經理、台銀國際 部經理,在擔任副總時期,不論是海外或國內企金業務均有主掌,是 全方位專才。待人處事一向謙和的他,也深受台銀內部同仁的愛戴, 對於許志文驚傳請辭,內部同仁均感到不捨和惋惜。許志文是上周六 向財政部提出書面請辭,對於記者詢問原因,許志文表示,一方面發 現健康上有些問題,另一方面也覺得自己年紀大了,因此決定離開。 」
許志文請辭後,目前暫由副總林麗婈代理總經理職務。據了解,台 銀總經理的繼任人選,除現有公股體系包括台銀內部或其他行庫副總 或總經理轉戰外,也可能來自公股金融圈以外;而台灣金控董事長沈 榮津對台銀總經理人選的建議,也會有相當的影響力。
另據側面了解,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日前已向財政部長莊翠雲提出 口頭請辭,但對於接任人選,及因此牽動其他公股金控的董座高層異 動,財政部必須和府院再作討論,因此暫時未處理張兆順的再度請辭 。
唯一的國營金控臺灣金控再傳高層異動消息。臺灣銀行總經理許志文昨(20)日以健康因素為由請辭,遺缺將由臺銀副總經理林麗婈暫代;消息人士指出,臺銀新任總經理過去多數為內升,但也不排除向外尋才。
外界關注新內閣上任後泛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臺灣金控身為唯一的國營金控,卻率先展開金控董事長、銀行總經理兩波高層人事異動,令外界大感意外,許志文辭職是否掀起新一波泛公股金融高層人事調整?對此財政部官員低調表示,許志文請辭是單一事件,外界不必做過多聯想。
據了解,泛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外界聚焦在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是否還會再請辭以及如再請辭是否會獲准?如此將牽動公股金融圈高層輪動,加上彰銀、合庫金今年將全面改選董事,因此外界多關注公股金融圈人事可能在彰銀、合庫金新一屆董事提名人選出爐前,展開一波調整。
不過,內閣改組後公股金融圈高層人事異動,昨天以前只有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掌臺灣金控董事長,原兼臺灣金董事長的臺銀董事長呂桔誠改專任臺銀董事長,之後高層人事異動即暫時付之闕如,昨天許志文請辭,也讓外界關切是否公股金融圈人事調整要開始了?但是財政部對此表示,沒有聽說張兆順再次提出辭呈,許志文辭職是其個人因素請辭,外界不用有過多聯想。
許志文為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畢業,一路自基層做起,曾任臺銀香港分行經理、國際部經理、企業金融部經理、副總經理等職。2020年11月19日,因原總經理邱月琴升任第一金控兼第一銀行董事長,許志文接下臺銀總經理一職,成為臺銀董事長呂桔誠重要的左右手,也是員工眼中認真勤奮的好長官,聽聞許志文將離開臺銀,不少員工私下表示十分不捨。
行政院先前核定新內閣上路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案,由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掌臺灣金控董事長,原臺灣金控兼臺銀董事長的呂桔誠,改專任臺銀董事長,這也是臺灣金2008年1月1日成立以來,首次金控、銀行董事長由不同人擔任,昨日臺銀總經理請辭,再度引起公股金融圈的高度矚目。
外界關注新內閣上任後泛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臺灣金控身為唯一的國營金控,卻率先展開金控董事長、銀行總經理兩波高層人事異動,令外界大感意外,許志文辭職是否掀起新一波泛公股金融高層人事調整?對此財政部官員低調表示,許志文請辭是單一事件,外界不必做過多聯想。
據了解,泛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外界聚焦在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是否還會再請辭以及如再請辭是否會獲准?如此將牽動公股金融圈高層輪動,加上彰銀、合庫金今年將全面改選董事,因此外界多關注公股金融圈人事可能在彰銀、合庫金新一屆董事提名人選出爐前,展開一波調整。
不過,內閣改組後公股金融圈高層人事異動,昨天以前只有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掌臺灣金控董事長,原兼臺灣金董事長的臺銀董事長呂桔誠改專任臺銀董事長,之後高層人事異動即暫時付之闕如,昨天許志文請辭,也讓外界關切是否公股金融圈人事調整要開始了?但是財政部對此表示,沒有聽說張兆順再次提出辭呈,許志文辭職是其個人因素請辭,外界不用有過多聯想。
許志文為東吳大學經濟學系畢業,一路自基層做起,曾任臺銀香港分行經理、國際部經理、企業金融部經理、副總經理等職。2020年11月19日,因原總經理邱月琴升任第一金控兼第一銀行董事長,許志文接下臺銀總經理一職,成為臺銀董事長呂桔誠重要的左右手,也是員工眼中認真勤奮的好長官,聽聞許志文將離開臺銀,不少員工私下表示十分不捨。
行政院先前核定新內閣上路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案,由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掌臺灣金控董事長,原臺灣金控兼臺銀董事長的呂桔誠,改專任臺銀董事長,這也是臺灣金2008年1月1日成立以來,首次金控、銀行董事長由不同人擔任,昨日臺銀總經理請辭,再度引起公股金融圈的高度矚目。
銀行推出限時美元優利定存方案,專家建議,如果不參與任何銀行活動,單看換匯條件,主推薦臺灣銀行、玉山銀行的換匯匯率最佳;不過若是瞄準各銀行的優利方案,得要注意四點。
信用卡達人賴孟群表示,一、民眾若參與活動,很多銀行提供短天期的換匯優利定存,例如7天期有6至8%甚至更優利的美元定存,不過給予的是「年息」,要除以360天。換算後,得到的總金額,比直接跟銀行臨櫃換多出幾塊錢,建議大家要換匯前先計算。
第二點要注意,因為僅短天期7天,也就是說從第八天開始無法續存,如果要續存,需要再換一筆錢,銀行即可從中賺到換匯價差。
第三、通常銀行給出的定存優惠會用原始沒有讓分的匯率,例如玉山銀、臺銀等沒有特殊活動給予讓分的價位,至少都有3.5分。換算下來,8%年息優利是否比讓分價格划算,也要留意。
最後,賴孟群說,許多銀行新方案強調必須用新台幣換,才可以存,另外有些規定存半年或一年,才能享利率4%至5%,「這類型就不會限定新進資金,原有美元就可直接參加,利率比短天期差,可是可存比較久。」
信用卡達人賴孟群表示,一、民眾若參與活動,很多銀行提供短天期的換匯優利定存,例如7天期有6至8%甚至更優利的美元定存,不過給予的是「年息」,要除以360天。換算後,得到的總金額,比直接跟銀行臨櫃換多出幾塊錢,建議大家要換匯前先計算。
第二點要注意,因為僅短天期7天,也就是說從第八天開始無法續存,如果要續存,需要再換一筆錢,銀行即可從中賺到換匯價差。
第三、通常銀行給出的定存優惠會用原始沒有讓分的匯率,例如玉山銀、臺銀等沒有特殊活動給予讓分的價位,至少都有3.5分。換算下來,8%年息優利是否比讓分價格划算,也要留意。
最後,賴孟群說,許多銀行新方案強調必須用新台幣換,才可以存,另外有些規定存半年或一年,才能享利率4%至5%,「這類型就不會限定新進資金,原有美元就可直接參加,利率比短天期差,可是可存比較久。」
大型行庫的終極版年度獎金行情即將拍板定案。各大行庫在下個月 將相繼召開董事會定版去年合計一般年終、績效獎金、員工酬勞三大 塊的總年終獎金發放額度,根據現在各大行庫即將報送董事會的版本 ,兆豐銀、一銀、華銀將排名去年大型行庫的總年終獎金平均水準前 三高。
不同於大部分民營銀行趕在農曆年前就發下全部年終獎金的作法, 有政府背景的大型行庫發放年終獎金的原則大有不同,不少民營銀行 主要以前11個月的獲利來拿捏年終獎金,大型行庫則要等到全年獲利 結果,且董事會必須過關,才能發下全部的獎金,農曆年前通常只會 先發1.5個月的年終,等3月董事會通過之後,在補發績效獎金、員工 酬勞等其他剩餘獎金。包括一銀、華銀會陸續在4或5月發放;彰銀在 3、4月先發績效獎金,9月再發紅利獎金;合庫、台企銀則分別在4至 6月間發放,及5、6月間發放,兆豐銀則在6月發放。
目前已知民營化的六家公股銀行,今年的總年終獎金的行情平均水 準將全面超過6個月,應是近三年來整體年終行情最好的一年。其中 兆豐銀由於今年可領到超盈餘目標獎金,加上員工酬勞一般都有約3 個月以上,因此,三大塊的總年度獎金估計平均約達7.8個月左右的 水準,一銀平均將在7.3個月上下,華銀大約平均可領取7個月;此外 ,合庫銀由於去年底的預算達標,平均也可望領取接近7個月的總獎 金水準。
彰銀和台企銀由於去年獲利可說為近年來最好的一年,將分別會迎 來歷來最好的年終獎金,彰銀去年平均領取6.5個月,今年若能獲董 事會通過,彰銀的平均年終行情將在6.5個月至7個月之間;台企銀去 年平均領取6個月,今年也可望把平均水準拉到6個月至6.5個月之間 。三家國營銀行台銀、土銀、輸銀,雖然去年預算都遠遠達標,但礙 於國營銀行規定,因此總年終獎金仍只有4.4個月的水準。
除了上述的平均水準之外,對於考績最好者所能領取的水準,包括 合庫、一銀、華銀、兆豐銀,目前考績最好的都有超過10個月的行情 ,台企銀今年最高亦可望領到9個月以上。國營銀行卡在預算的審查 ,通常要在下半年才能發完,甚至要等到年底。
不同於大部分民營銀行趕在農曆年前就發下全部年終獎金的作法, 有政府背景的大型行庫發放年終獎金的原則大有不同,不少民營銀行 主要以前11個月的獲利來拿捏年終獎金,大型行庫則要等到全年獲利 結果,且董事會必須過關,才能發下全部的獎金,農曆年前通常只會 先發1.5個月的年終,等3月董事會通過之後,在補發績效獎金、員工 酬勞等其他剩餘獎金。包括一銀、華銀會陸續在4或5月發放;彰銀在 3、4月先發績效獎金,9月再發紅利獎金;合庫、台企銀則分別在4至 6月間發放,及5、6月間發放,兆豐銀則在6月發放。
目前已知民營化的六家公股銀行,今年的總年終獎金的行情平均水 準將全面超過6個月,應是近三年來整體年終行情最好的一年。其中 兆豐銀由於今年可領到超盈餘目標獎金,加上員工酬勞一般都有約3 個月以上,因此,三大塊的總年度獎金估計平均約達7.8個月左右的 水準,一銀平均將在7.3個月上下,華銀大約平均可領取7個月;此外 ,合庫銀由於去年底的預算達標,平均也可望領取接近7個月的總獎 金水準。
彰銀和台企銀由於去年獲利可說為近年來最好的一年,將分別會迎 來歷來最好的年終獎金,彰銀去年平均領取6.5個月,今年若能獲董 事會通過,彰銀的平均年終行情將在6.5個月至7個月之間;台企銀去 年平均領取6個月,今年也可望把平均水準拉到6個月至6.5個月之間 。三家國營銀行台銀、土銀、輸銀,雖然去年預算都遠遠達標,但礙 於國營銀行規定,因此總年終獎金仍只有4.4個月的水準。
除了上述的平均水準之外,對於考績最好者所能領取的水準,包括 合庫、一銀、華銀、兆豐銀,目前考績最好的都有超過10個月的行情 ,台企銀今年最高亦可望領到9個月以上。國營銀行卡在預算的審查 ,通常要在下半年才能發完,甚至要等到年底。
台灣銀行昨(17)日日圓牌告現金匯率賣出價,貶破0.23元兌1日圓整數關卡,下探至0.2291元兌1日圓,寫今年以來最低價,回到去年12月中價位。銀行業者建議,現階段出國日本可以善用信用卡,還可順勢賺到高額回饋。
瑞銀最新預測,認為即將接任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領導的日本央行不會過快收緊貨幣政策,加上市場調升對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預期,日圓對美元昨日盤中貶破135日圓兌1美元。
依照昨日台灣銀行日圓牌告匯價,結匯10萬新台幣,較今年1月初匯價0.2394元兌1日圓,可多換到逾1.8萬日圓。但星展銀行指出,日圓屬於零利率貨幣,提早結匯購入存入戶頭,並不會有利息,民眾不如選擇刷信用卡,在享有便宜日圓之餘,可以賺到海外刷卡回饋。
永豐銀指出,永豐多幣簽帳金融卡於海外刷卡最高3%回饋無上限,並享海外提款三次免手續費,如果包含指定通路等等,最高可以回饋10%。台新銀推出,4月底新戶申辦Richart Mastercard 悠遊金融卡(遛狗卡),海外刷卡享3%現金回饋。華南銀的超鑽現金回饋卡,最高享有海外4%現金回饋,包含最高2.2%基礎回饋及1.8%的加碼回饋。
北富銀的富邦J卡,以日韓旅遊為主要定位,提供6月底前於日韓消費全面回饋3%無上限優惠,再加上當地實體消費2%加碼優惠回饋以及樂遊五大場域活動登錄,回饋最高可達10%。
北富銀指出,日本自由行必備的交通卡Suica卡及PASMO卡只要用Apple Pay綁定J卡並支付加值金,最高享有10%回饋率;如果在特定網上訂購日韓行程、住宿或租車,結帳時輸入指定優惠碼並以J卡全額支付,最高可享88折優惠。
國泰世華CUBE卡加碼優惠,卡友切換「趣旅行」權益先享3%回饋,到CUBE App領取海外消費加碼回饋,在日本等國刷卡消費最高享5%回饋,還可疊加全卡友活動,總回饋上看7%。
滙豐銀的匯鑽卡、旅人卡與現金回饋御璽卡,推出新卡友核卡後30天內刷卡消費滿新台幣30萬元,登錄享限量加碼首刷禮免費機票兌換券,可換得日本或韓國經濟艙單點來回免費機票一張。
瑞銀最新預測,認為即將接任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領導的日本央行不會過快收緊貨幣政策,加上市場調升對美國聯準會(Fed)升息預期,日圓對美元昨日盤中貶破135日圓兌1美元。
依照昨日台灣銀行日圓牌告匯價,結匯10萬新台幣,較今年1月初匯價0.2394元兌1日圓,可多換到逾1.8萬日圓。但星展銀行指出,日圓屬於零利率貨幣,提早結匯購入存入戶頭,並不會有利息,民眾不如選擇刷信用卡,在享有便宜日圓之餘,可以賺到海外刷卡回饋。
永豐銀指出,永豐多幣簽帳金融卡於海外刷卡最高3%回饋無上限,並享海外提款三次免手續費,如果包含指定通路等等,最高可以回饋10%。台新銀推出,4月底新戶申辦Richart Mastercard 悠遊金融卡(遛狗卡),海外刷卡享3%現金回饋。華南銀的超鑽現金回饋卡,最高享有海外4%現金回饋,包含最高2.2%基礎回饋及1.8%的加碼回饋。
北富銀的富邦J卡,以日韓旅遊為主要定位,提供6月底前於日韓消費全面回饋3%無上限優惠,再加上當地實體消費2%加碼優惠回饋以及樂遊五大場域活動登錄,回饋最高可達10%。
北富銀指出,日本自由行必備的交通卡Suica卡及PASMO卡只要用Apple Pay綁定J卡並支付加值金,最高享有10%回饋率;如果在特定網上訂購日韓行程、住宿或租車,結帳時輸入指定優惠碼並以J卡全額支付,最高可享88折優惠。
國泰世華CUBE卡加碼優惠,卡友切換「趣旅行」權益先享3%回饋,到CUBE App領取海外消費加碼回饋,在日本等國刷卡消費最高享5%回饋,還可疊加全卡友活動,總回饋上看7%。
滙豐銀的匯鑽卡、旅人卡與現金回饋御璽卡,推出新卡友核卡後30天內刷卡消費滿新台幣30萬元,登錄享限量加碼首刷禮免費機票兌換券,可換得日本或韓國經濟艙單點來回免費機票一張。
和潤(6592)為滿足業務成長及鎖定長期資金成本,展開國內首波 籌資計畫,15日完成今年度第一次無擔保普通公司債標售,吸引銀行 、券商等金融機構熱烈參標,原預定發行30億元,最終參標總額逾7 0億元,超額認購率達233%。
和潤表示,揮別去年債市亂流時期,台債市場於今年第一季進入投 資人補券旺季,此次發行公司債以總額40億元,發行期間5年期,票 面利率1.50%完成定價,並由群益金鼎證券、臺灣銀行、元大證券、 華南永昌綜合證券、凱基證券等13家金融機構得標,群益金鼎證券取 得主辦承銷商資格,預計於3月下旬發行。
和潤分析,此次超額認購高達233%,足見金融機構對於和潤經營 實力的支持與肯定。和潤表示,公司近年各項業務拓展迅速,今年以 來參與包括充電站及儲能事業等領域,本次資金募集主要用於充實營 運,為未來成長預作準備。
和潤1月營收21.39億元,創單月歷史次高,連四個月站穩20億元大 關。展望今年,和潤分析,今年雖有通膨升息隱憂、經濟趨緩之勢, 但在新車供應量可望增長、晶片荒問題緩解,以及多款新車齊發下, 今年台灣新車市場銷量車商上看45萬輛,年增近5%,樂觀看待今年 汽車分期市場動能。
和潤表示,揮別去年債市亂流時期,台債市場於今年第一季進入投 資人補券旺季,此次發行公司債以總額40億元,發行期間5年期,票 面利率1.50%完成定價,並由群益金鼎證券、臺灣銀行、元大證券、 華南永昌綜合證券、凱基證券等13家金融機構得標,群益金鼎證券取 得主辦承銷商資格,預計於3月下旬發行。
和潤分析,此次超額認購高達233%,足見金融機構對於和潤經營 實力的支持與肯定。和潤表示,公司近年各項業務拓展迅速,今年以 來參與包括充電站及儲能事業等領域,本次資金募集主要用於充實營 運,為未來成長預作準備。
和潤1月營收21.39億元,創單月歷史次高,連四個月站穩20億元大 關。展望今年,和潤分析,今年雖有通膨升息隱憂、經濟趨緩之勢, 但在新車供應量可望增長、晶片荒問題緩解,以及多款新車齊發下, 今年台灣新車市場銷量車商上看45萬輛,年增近5%,樂觀看待今年 汽車分期市場動能。
臺灣銀行自2月14日起,於臺灣銀行網站「黃金業務—紀念幣及套 裝錢幣訂購」、各分行及營業部,上架銷售「2023 Baby兔1/2英兩彩 色精鑄銀幣」,每枚售價新臺幣1,890元。
臺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表示,「2023 Baby兔1/2英兩彩色精鑄銀 幣」由澳洲柏斯鑄幣局鑄造,是歡慶兔年,喜迎新生寶寶的絕佳紀念 品,外表溫順可愛的兔子,被視為溫柔文靜,純潔善良,機智靈敏的 象徵,擁有智慧、創造力、警覺性和同情心的特質。銀幣主題面描繪 一隻可愛討喜的baby兔,萌萌地蹲坐在青綠如毯的草地上,周圍綻放 著黃色的高山毛茛,鮮黃的花朵簇擁著可愛的萌兔,圓溜溜的大眼顯 得格外靈動精神,蘊含無限生機和希望的祝願。主題圖案幣面上鐫刻 「YEAR OF THE RABBIT」、漢字「兔」及代表澳洲柏斯鑄幣局標記「 P」等字樣。
每枚銀幣重量1/2英兩,含銀千分之999.9,正面鐫刻已故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側面肖像、發行年份為2023、國名TUVALU、面額50 CE NTS,限量發行,每枚銀幣均附有展示盒及保證書,適合個人收藏及 饋贈親友。
臺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表示,「2023 Baby兔1/2英兩彩色精鑄銀 幣」由澳洲柏斯鑄幣局鑄造,是歡慶兔年,喜迎新生寶寶的絕佳紀念 品,外表溫順可愛的兔子,被視為溫柔文靜,純潔善良,機智靈敏的 象徵,擁有智慧、創造力、警覺性和同情心的特質。銀幣主題面描繪 一隻可愛討喜的baby兔,萌萌地蹲坐在青綠如毯的草地上,周圍綻放 著黃色的高山毛茛,鮮黃的花朵簇擁著可愛的萌兔,圓溜溜的大眼顯 得格外靈動精神,蘊含無限生機和希望的祝願。主題圖案幣面上鐫刻 「YEAR OF THE RABBIT」、漢字「兔」及代表澳洲柏斯鑄幣局標記「 P」等字樣。
每枚銀幣重量1/2英兩,含銀千分之999.9,正面鐫刻已故英國女王 伊莉莎白二世側面肖像、發行年份為2023、國名TUVALU、面額50 CE NTS,限量發行,每枚銀幣均附有展示盒及保證書,適合個人收藏及 饋贈親友。
政府將普發6,000元現金,除了可直接撥入金融帳戶、到郵局臨櫃 請領外,還有一管道是在全台指定ATM提領現金。銀行局副局長童政 彰14日表示,除了八大公股行庫外,還有國泰世華、中信、台新三家 民營及中華郵政的ATM可提領,12家合計共2萬4,922台ATM,占全台A TM的76.5%。
八大公股行庫即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 、彰化銀行、兆豐銀行及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等,加上郵局及三家民營 銀行,共12家的ATM可配合普發現金作業。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指出,這12家金融機構在全台共有2萬4,922台 ATM,占所有ATM數的76.5%,應可避免民眾到時大量提領現金,造成 系統負擔加重、當機。
但銀行局現在要求參與的12家金融機構,依規劃作業期程,完成系 統調整、測試、及正式上線,並要強化控管銀行內外ATM情況掌控, 提高ATM補鈔頻率,備置充份及專責客服人力,對各類極端情境預先 妥置規劃相關因應措施,確保上路時民眾提領現金無虞。
政府超徵稅收4,500億元,其中1,400億元已準備普發現金,每人可 領到6,000元,目前金融機構要大力配合的就是ATM提領現金的方式, 除八大公股行庫約近5,500台ATM可使用外,這次還有三家ATM最多的 民營銀行,即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及台新銀行加入,三家民營銀行就 有逾1.6萬台的ATM,同時全台有近3,200台ATM的中華郵政亦會加入提 供ATM提現的行列。
這12家金融機構要面臨數百億到逾千億元的現金提領需求,目前要 調整ATM系統,並進行測試,在政府拍板發放日期前就要上線,同時 要增加ATM補現鈔的頻率,即不能讓民眾領不到現金,並要增加專責 客服人力,協助有疑問的客戶,並且對當機、系統出問題等極端情境 要預作因應方案。
八大公股行庫即台灣銀行、土地銀行、合庫、第一銀行、華南銀行 、彰化銀行、兆豐銀行及台灣中小企業銀行等,加上郵局及三家民營 銀行,共12家的ATM可配合普發現金作業。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指出,這12家金融機構在全台共有2萬4,922台 ATM,占所有ATM數的76.5%,應可避免民眾到時大量提領現金,造成 系統負擔加重、當機。
但銀行局現在要求參與的12家金融機構,依規劃作業期程,完成系 統調整、測試、及正式上線,並要強化控管銀行內外ATM情況掌控, 提高ATM補鈔頻率,備置充份及專責客服人力,對各類極端情境預先 妥置規劃相關因應措施,確保上路時民眾提領現金無虞。
政府超徵稅收4,500億元,其中1,400億元已準備普發現金,每人可 領到6,000元,目前金融機構要大力配合的就是ATM提領現金的方式, 除八大公股行庫約近5,500台ATM可使用外,這次還有三家ATM最多的 民營銀行,即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及台新銀行加入,三家民營銀行就 有逾1.6萬台的ATM,同時全台有近3,200台ATM的中華郵政亦會加入提 供ATM提現的行列。
這12家金融機構要面臨數百億到逾千億元的現金提領需求,目前要 調整ATM系統,並進行測試,在政府拍板發放日期前就要上線,同時 要增加ATM補現鈔的頻率,即不能讓民眾領不到現金,並要增加專責 客服人力,協助有疑問的客戶,並且對當機、系統出問題等極端情境 要預作因應方案。
台灣銀行增持美債部位大躍進。台銀最新統計顯示,去年底美債部 位跟前年底相較,大幅成長兩倍之多,台銀內部對此表示,今年美債 部位仍將繼續增加,預估會比去年底的水位淨增2成。
據了解,台銀估計合計今年到期需要再新加碼部位,全年加碼的金 額約在10億∼20億美元,最多可望加碼等值600億台幣,為全體行庫 裡加碼美債金額最多的銀行。
台銀目前所持有的美債部位,估算約為等值新台幣3,000億元。值 得注意的是,台銀是在去年增持美債,追的又快又猛,相較於2021年 成長高達2倍,追上第一、兆豐兩銀行持有美債的部位。
今年台銀將再度大舉加碼美債,且成長率仍比肩其他行庫,毫不遜 色,是目前把美債淨成長幅度訂得最高的銀行。
為此,台銀去年起大舉祭出美元優存,吸收美元資金部位。透過美 元優利鼓勵銀行內部的新台幣存款轉為美元存款,希望在進行美元投 資時,能進一步降低美元的資金成本;由於今年美國聯準會(Fed)升 息進入尾聲,各大行庫都評估此時投資美元債券,安全性較去年高, 台銀同時大手筆訂定加碼目標,準備今年賺進更多投資財。
至於加碼美債的天期選擇,台銀指出,基於利差考量,將鎖定短天 期債券,以2年、3年或5年的債券為主力目標;若是加碼非公債的公 司債或金融債券的話,金融債券方面將維持投資等級以上,大約A-以 上的水準來投資,若是公司債的話,「必須要經過徵審程序審核才能 投資」。
據了解,台銀估計合計今年到期需要再新加碼部位,全年加碼的金 額約在10億∼20億美元,最多可望加碼等值600億台幣,為全體行庫 裡加碼美債金額最多的銀行。
台銀目前所持有的美債部位,估算約為等值新台幣3,000億元。值 得注意的是,台銀是在去年增持美債,追的又快又猛,相較於2021年 成長高達2倍,追上第一、兆豐兩銀行持有美債的部位。
今年台銀將再度大舉加碼美債,且成長率仍比肩其他行庫,毫不遜 色,是目前把美債淨成長幅度訂得最高的銀行。
為此,台銀去年起大舉祭出美元優存,吸收美元資金部位。透過美 元優利鼓勵銀行內部的新台幣存款轉為美元存款,希望在進行美元投 資時,能進一步降低美元的資金成本;由於今年美國聯準會(Fed)升 息進入尾聲,各大行庫都評估此時投資美元債券,安全性較去年高, 台銀同時大手筆訂定加碼目標,準備今年賺進更多投資財。
至於加碼美債的天期選擇,台銀指出,基於利差考量,將鎖定短天 期債券,以2年、3年或5年的債券為主力目標;若是加碼非公債的公 司債或金融債券的話,金融債券方面將維持投資等級以上,大約A-以 上的水準來投資,若是公司債的話,「必須要經過徵審程序審核才能 投資」。
臺灣金控董事長3日交接,原董事長呂桔誠專任臺灣銀行董事長, 金控董事長由甫卸任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接掌。沈榮津表示,將運 用產業經驗,帶領臺灣金掌握、貼近產業發展需求,善加發揮國營事 業精神,協助產業轉型與經濟發展,並帶領臺灣金從中掌握新契機。
出身經濟部系統的沈榮津嫻熟深耕經濟領域,擔任副閣揆期間帶領 財經內閣,給予產業界諸多指導,歷來推動口罩國家隊、防疫、加速 投資臺灣、紓困振興、離岸風電、產業創新等重要措施,且均與民生 經濟及金融服務業發展息息相關。
此次臺灣金董事長的人事調整,改採金控、銀行董事長分治的模式 ,是臺灣金成立以來新紀錄,並在3日臨時董事會上拍板。
此項人事安排的主要考量,是上半年國際經濟情勢仍嚴峻,為強化 中小企業因應能力,因此由熟悉產業界的沈榮津,扮演產業、金融和 政府間的重要橋樑,以金融工具力挺產業轉型升級。
未來金控、銀行董事長分治後,呂桔誠將持續強化督導銀行業務, 房貸業務更是重中之重。臺銀在2016年房貸3,800億元,至2022年底 累計已達9,989億元,總規模預估在今年內破兆元,且當中僅1,000多 億元為裝修貸款,其他全都是房貸,新承作房貸業務2022年共計2,0 30億元。
呂桔誠強調,透過房貸業務及企金業務成長,已達到消費者金融、 企業及國際金融、以及政府國營事業,3個部門放款均衡配置的「三 駕馬車」經營策略。
出身經濟部系統的沈榮津嫻熟深耕經濟領域,擔任副閣揆期間帶領 財經內閣,給予產業界諸多指導,歷來推動口罩國家隊、防疫、加速 投資臺灣、紓困振興、離岸風電、產業創新等重要措施,且均與民生 經濟及金融服務業發展息息相關。
此次臺灣金董事長的人事調整,改採金控、銀行董事長分治的模式 ,是臺灣金成立以來新紀錄,並在3日臨時董事會上拍板。
此項人事安排的主要考量,是上半年國際經濟情勢仍嚴峻,為強化 中小企業因應能力,因此由熟悉產業界的沈榮津,扮演產業、金融和 政府間的重要橋樑,以金融工具力挺產業轉型升級。
未來金控、銀行董事長分治後,呂桔誠將持續強化督導銀行業務, 房貸業務更是重中之重。臺銀在2016年房貸3,800億元,至2022年底 累計已達9,989億元,總規模預估在今年內破兆元,且當中僅1,000多 億元為裝修貸款,其他全都是房貸,新承作房貸業務2022年共計2,0 30億元。
呂桔誠強調,透過房貸業務及企金業務成長,已達到消費者金融、 企業及國際金融、以及政府國營事業,3個部門放款均衡配置的「三 駕馬車」經營策略。
21家壽險公司去(2022)年底業務員人數統計出爐,較前年底大減1萬1,412人,為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年度減少人數最多,牽動今年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面臨20萬的「2字頭」保衛戰。
大型壽險公司高層認為,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今年還會繼續減少,但不會像去年那麼嚴重。壽險公會統計顯示,21家業者去年底業務員合計21萬1,149人,六年來最低。
通過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取得人身保險商品銷售資格,登記在各家壽險公司的業務人員數,包含取得銷售資格的內勤人員,去年12月底較11月底減少638人,反映各公司揮別疫情又恢復歲末年終業績考核,以致12月減少人數較多。
以2022全年來看,21家業者僅七家業務員人數淨成長,分別為:中國人壽年增1,214人、台灣人壽年增702人、安聯人壽增277人、南山人壽增121人,為四家年增逾百人。
其餘如安達人壽也增加19人、AIA友邦人壽增加十人、台新人壽增加三人,算是勉強維持住局面。
去年有三家老字號壽險,業務員人數減少都以「千人」計,最多的一家減少6,238人、最少的也減少1,211人,三家合計減少1萬791人,占去年整體減少1萬1,412人比率高達94.6%。
大型壽險公司高層分析,壽險業去年新契約保費(FYP)收入銳減,業績不好,業務員賺不到錢,就算不是因為沒法通過考核被刷掉,自己也會選擇轉行。
我國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含負債項下,去年合計約7,730億元、年減26.2%,儘管壽險業者認為在去年低基期下今年FYP將較去年回升,但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很難一下子就同步回升。
壽險公司高層解釋,保費狂飆的年代已經過去,保障型、分期繳當道的時代,業務員佣金收入連帶成長有限,預估21家壽險公司的業務大軍今年還是會繼續減少,只是可能從以萬人計變成以千人計,流失情況較為改善罷了。
大型壽險公司高層認為,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今年還會繼續減少,但不會像去年那麼嚴重。壽險公會統計顯示,21家業者去年底業務員合計21萬1,149人,六年來最低。
通過人身保險業務員資格測驗,取得人身保險商品銷售資格,登記在各家壽險公司的業務人員數,包含取得銷售資格的內勤人員,去年12月底較11月底減少638人,反映各公司揮別疫情又恢復歲末年終業績考核,以致12月減少人數較多。
以2022全年來看,21家業者僅七家業務員人數淨成長,分別為:中國人壽年增1,214人、台灣人壽年增702人、安聯人壽增277人、南山人壽增121人,為四家年增逾百人。
其餘如安達人壽也增加19人、AIA友邦人壽增加十人、台新人壽增加三人,算是勉強維持住局面。
去年有三家老字號壽險,業務員人數減少都以「千人」計,最多的一家減少6,238人、最少的也減少1,211人,三家合計減少1萬791人,占去年整體減少1萬1,412人比率高達94.6%。
大型壽險公司高層分析,壽險業去年新契約保費(FYP)收入銳減,業績不好,業務員賺不到錢,就算不是因為沒法通過考核被刷掉,自己也會選擇轉行。
我國壽險業新契約保費收入含負債項下,去年合計約7,730億元、年減26.2%,儘管壽險業者認為在去年低基期下今年FYP將較去年回升,但壽險公司業務員人數很難一下子就同步回升。
壽險公司高層解釋,保費狂飆的年代已經過去,保障型、分期繳當道的時代,業務員佣金收入連帶成長有限,預估21家壽險公司的業務大軍今年還是會繼續減少,只是可能從以萬人計變成以千人計,流失情況較為改善罷了。
臺灣金控董事長3日交接,原董事長呂桔誠專任臺灣銀行董事長, 金控董事長由甫卸任的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接掌。沈榮津表示,將運 用產業經驗,帶領臺灣金掌握、貼近產業發展需求,善加發揮國營事 業精神,協助產業轉型與經濟發展,並帶領臺灣金從中掌握新契機。
出身經濟部系統的沈榮津嫻熟深耕經濟領域,擔任副閣揆期間帶領 財經內閣,給予產業界諸多指導,歷來推動口罩國家隊、防疫、加速 投資臺灣、紓困振興、離岸風電、產業創新等重要措施,且均與民生 經濟及金融服務業發展息息相關。
此次臺灣金董事長的人事調整,改採金控、銀行董事長分治的模式 ,是臺灣金成立以來新紀錄,並在3日臨時董事會上拍板。
此項人事安排的主要考量,是上半年國際經濟情勢仍嚴峻,為強化 中小企業因應能力,因此由熟悉產業界的沈榮津,扮演產業、金融和 政府間的重要橋樑,以金融工具力挺產業轉型升級。
未來金控、銀行董事長分治後,呂桔誠將持續強化督導銀行業務, 房貸業務更是重中之重。臺銀在2016年房貸3,800億元,至2022年底 累計已達9,989億元,總規模預估在今年內破兆元,且當中僅1,000多 億元為裝修貸款,其他全都是房貸,新承作房貸業務2022年共計2,0 30億元。
呂桔誠強調,透過房貸業務及企金業務成長,已達到消費者金融、 企業及國際金融、以及政府國營事業,3個部門放款均衡配置的「三 駕馬車」經營策略。
出身經濟部系統的沈榮津嫻熟深耕經濟領域,擔任副閣揆期間帶領 財經內閣,給予產業界諸多指導,歷來推動口罩國家隊、防疫、加速 投資臺灣、紓困振興、離岸風電、產業創新等重要措施,且均與民生 經濟及金融服務業發展息息相關。
此次臺灣金董事長的人事調整,改採金控、銀行董事長分治的模式 ,是臺灣金成立以來新紀錄,並在3日臨時董事會上拍板。
此項人事安排的主要考量,是上半年國際經濟情勢仍嚴峻,為強化 中小企業因應能力,因此由熟悉產業界的沈榮津,扮演產業、金融和 政府間的重要橋樑,以金融工具力挺產業轉型升級。
未來金控、銀行董事長分治後,呂桔誠將持續強化督導銀行業務, 房貸業務更是重中之重。臺銀在2016年房貸3,800億元,至2022年底 累計已達9,989億元,總規模預估在今年內破兆元,且當中僅1,000多 億元為裝修貸款,其他全都是房貸,新承作房貸業務2022年共計2,0 30億元。
呂桔誠強調,透過房貸業務及企金業務成長,已達到消費者金融、 企業及國際金融、以及政府國營事業,3個部門放款均衡配置的「三 駕馬車」經營策略。
內閣改組後公股金融高層人事動向備受關注,行政院昨(2)日核定新內閣上路後的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案,行政院前副院長沈榮津接掌台灣金控董事長,原兼台灣金控與台銀董事長的呂桔誠,改專任台銀董事長,這也是台灣金2008年1月1日成立以來,首次金控、銀行董事長不同人擔任。
公股金控因為主體都是銀行,因此多數公股金控董事長都兼銀行董事長,只有兆豐金曾經一度在旗下兩家銀行中國商銀與交通銀行合併為兆豐銀時,當時兆豐金董事長鄭深池沒有兼任兆豐銀董座,而是由原先擔任中國商銀總經理的蔡友才升任。因此昨天沈榮津人事出爐,引發公股金融圈熱議。
台灣金預定今日一早召開董事會通過此人事案,會後舉行交接儀式。這也是新閣揆陳建仁上任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據悉,這項人事案暫時不會牽動其他公股金融高層人事。至於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若仍決定請辭,可能牽動的另一波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搬風,府院高層將另作規,目前尚不明朗。
呂桔誠目前是台灣金控兼台灣銀行董事長,未來金控由沈榮津接任後,呂桔誠將專門負責銀行的經營,這項人事安排主要是考量沈榮津具有很強的產業背景,有助發揮金融支持產業功能。
據了解,沈榮津從副閣揆卸任後的職務,府院高層的確曾規劃出任工研院董事長,但卡在公務員相關法規規定,府院高層因而轉向「金融挺產業」作布局思考。
知情人士表示,金融業是產業重要支柱,沈榮津有很強的產業背景,也懂產業心聲,轉任公營金融機構,對金融支援產業具加分效果。
沈榮津歷任行政院副院長、經濟部長兼行政院國發基金管理會副召集人。其中,沈榮津於經濟部任職近40年,早期主要工作於工業局。
蔡總統期許新內閣團隊持續完成四大任務,其中包括「持續提升國家基礎建設」及「持續推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這兩項都跟經濟發展有關,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情勢下,台灣如何推動產業發展,支撐經濟成長動能,是眼前重工作,這也是府院對這項人事布局的考量重點。
公股金控因為主體都是銀行,因此多數公股金控董事長都兼銀行董事長,只有兆豐金曾經一度在旗下兩家銀行中國商銀與交通銀行合併為兆豐銀時,當時兆豐金董事長鄭深池沒有兼任兆豐銀董座,而是由原先擔任中國商銀總經理的蔡友才升任。因此昨天沈榮津人事出爐,引發公股金融圈熱議。
台灣金預定今日一早召開董事會通過此人事案,會後舉行交接儀式。這也是新閣揆陳建仁上任後,首件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異動案。據悉,這項人事案暫時不會牽動其他公股金融高層人事。至於兆豐金董事長張兆順若仍決定請辭,可能牽動的另一波公股金融機構高層人事搬風,府院高層將另作規,目前尚不明朗。
呂桔誠目前是台灣金控兼台灣銀行董事長,未來金控由沈榮津接任後,呂桔誠將專門負責銀行的經營,這項人事安排主要是考量沈榮津具有很強的產業背景,有助發揮金融支持產業功能。
據了解,沈榮津從副閣揆卸任後的職務,府院高層的確曾規劃出任工研院董事長,但卡在公務員相關法規規定,府院高層因而轉向「金融挺產業」作布局思考。
知情人士表示,金融業是產業重要支柱,沈榮津有很強的產業背景,也懂產業心聲,轉任公營金融機構,對金融支援產業具加分效果。
沈榮津歷任行政院副院長、經濟部長兼行政院國發基金管理會副召集人。其中,沈榮津於經濟部任職近40年,早期主要工作於工業局。
蔡總統期許新內閣團隊持續完成四大任務,其中包括「持續提升國家基礎建設」及「持續推進六大核心戰略產業」,這兩項都跟經濟發展有關,在全球經濟成長放緩情勢下,台灣如何推動產業發展,支撐經濟成長動能,是眼前重工作,這也是府院對這項人事布局的考量重點。
美國聯準會(Fed)開會前夕,國銀調整美元優存利率停看聽。其 中台銀1日公告最新的美元優利方案,最引人矚目之處在於,台銀在 各天期的優利水準上,僅3個月至半年期的優利水準仍繼續往上加碼 ,至於半年期以上的優利水準全部下修,顯已有因應聯準會升息進入 尾聲的意識。
作為美元散戶存款量最大的匯銀,台銀在利率調節的動作,以及在 銀行調節外匯存款業務風控上,具有高度的指標性;據悉,台銀內部 評估聯準會升息循環應會在上半年結束,拖到下半年的可能性極低, 因此此時再加碼長天期優利,「入不敷出」的風險大,才決定對半年 期以上的優利水準,採取反向減碼。
原本台銀在前一波截至1月底的方案,最高利率水準為定存達10萬 美元以上,9個月至1年期的存款利率為4.368%,現在根據台銀最新 推出的優利版本,從2月1日起降為4.288%,至於6個月期的利率也從 4.208%降至4.168%,只有3個月的利率水準,從4.068%升至4.108 %。
儘管台銀調降半年期以上的美元優利水準,但就其美元優存利率水 準而言,在各大行庫仍居冠;根據台銀最新版本,即使存款未達10萬 美元,但只要超過3千美元,則3、6、9個月以上的利率水準,分別有 4.058%、4.108%、4.208%,與10萬美元門檻差距的利率水準有限 。
一銀日前也宣布推出截至3月1日的美元優存專案,將以年率3.88% 計息,存期主打1個月期短天期存款,可見得在聯準會升息即將進入 「終樂章」,行庫在推美元優存時,也更加警覺,不敢對長天期的存 款祭出太高利率,來保持更多的彈性調整空間。
作為美元散戶存款量最大的匯銀,台銀在利率調節的動作,以及在 銀行調節外匯存款業務風控上,具有高度的指標性;據悉,台銀內部 評估聯準會升息循環應會在上半年結束,拖到下半年的可能性極低, 因此此時再加碼長天期優利,「入不敷出」的風險大,才決定對半年 期以上的優利水準,採取反向減碼。
原本台銀在前一波截至1月底的方案,最高利率水準為定存達10萬 美元以上,9個月至1年期的存款利率為4.368%,現在根據台銀最新 推出的優利版本,從2月1日起降為4.288%,至於6個月期的利率也從 4.208%降至4.168%,只有3個月的利率水準,從4.068%升至4.108 %。
儘管台銀調降半年期以上的美元優利水準,但就其美元優存利率水 準而言,在各大行庫仍居冠;根據台銀最新版本,即使存款未達10萬 美元,但只要超過3千美元,則3、6、9個月以上的利率水準,分別有 4.058%、4.108%、4.208%,與10萬美元門檻差距的利率水準有限 。
一銀日前也宣布推出截至3月1日的美元優存專案,將以年率3.88% 計息,存期主打1個月期短天期存款,可見得在聯準會升息即將進入 「終樂章」,行庫在推美元優存時,也更加警覺,不敢對長天期的存 款祭出太高利率,來保持更多的彈性調整空間。
銀行房貸利率驚驚漲,房貸族利息負擔愈來愈沉重。中央銀行昨(30)日公布,去年12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利率漲至1.864%,連13漲並創七年新高;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由於央行12月中旬再度升息半碼,預估銀行房貸利率在1月時漲幅會更為明顯。
為抑制通膨火焰,央行去年3月以來四度升息,累計升息幅度達2.5碼(0.625個百分點),而央行升息會帶動各類貸款利率走揚。央行昨日公布,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去年12月新增房貸利率1.864%,創2016年1月以來的七年新高,且在央行升息與政府一系列打炒房政策夾擊下,房市交易量與大台北房價漲幅均已明顯降溫。
據統計,象徵房市交易量的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自去年9月以來,與前一年同期相較均呈兩位數衰退,顯示房市交易量明顯縮減;另外,信義房價指數(中古屋)統計也顯示,大台北地區房價雖持續上漲,但漲幅已逐步縮減。
根據央行統計,去年12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為644.95億元,月增43.65億元,房貸利率持續走高至1.864%,月增0.013個百分點。蔡惠美表示,房貸利率還未完全反映升息因素,今年1月上漲幅度會更顯著。
蔡惠美指出,按照往年經驗,農曆年前都會有一波交屋潮,因此去年11、12月的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率均為正成長。
不過,去年12月新承做房貸金額僅644.95億元,明顯低於2021年底的830億元,對此,蔡惠美解釋,除2021年房市熱絡、使比較基期較高外,央行升息加上政府打炒房政策發酵,也是房市交易量逐步走緩的關鍵主因。
展望今年房市,蔡惠美說,市場走勢取決於供給及需求,除央行升息與政府打炒房政策,國內外大環境、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也都會影響房市景氣。另外,平均地權條例已於1月三讀通過,是否會進一步對房市景氣產生影響,需持續觀察。
為抑制通膨火焰,央行去年3月以來四度升息,累計升息幅度達2.5碼(0.625個百分點),而央行升息會帶動各類貸款利率走揚。央行昨日公布,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第一銀行與華南銀行等五大銀行,去年12月新增房貸利率1.864%,創2016年1月以來的七年新高,且在央行升息與政府一系列打炒房政策夾擊下,房市交易量與大台北房價漲幅均已明顯降溫。
據統計,象徵房市交易量的六都買賣移轉棟數,自去年9月以來,與前一年同期相較均呈兩位數衰退,顯示房市交易量明顯縮減;另外,信義房價指數(中古屋)統計也顯示,大台北地區房價雖持續上漲,但漲幅已逐步縮減。
根據央行統計,去年12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為644.95億元,月增43.65億元,房貸利率持續走高至1.864%,月增0.013個百分點。蔡惠美表示,房貸利率還未完全反映升息因素,今年1月上漲幅度會更顯著。
蔡惠美指出,按照往年經驗,農曆年前都會有一波交屋潮,因此去年11、12月的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月增率均為正成長。
不過,去年12月新承做房貸金額僅644.95億元,明顯低於2021年底的830億元,對此,蔡惠美解釋,除2021年房市熱絡、使比較基期較高外,央行升息加上政府打炒房政策發酵,也是房市交易量逐步走緩的關鍵主因。
展望今年房市,蔡惠美說,市場走勢取決於供給及需求,除央行升息與政府打炒房政策,國內外大環境、經濟成長的不確定性也都會影響房市景氣。另外,平均地權條例已於1月三讀通過,是否會進一步對房市景氣產生影響,需持續觀察。
中央銀行啟動升息循環,使個人與企業的融資利率谷底翻揚,並重返2015年時期的水準。央行昨(30)日公布,去(2022)年12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1.749%,創2015年7月以來的七年半新高,並較去年11月的1.596%,上升0.153個百分點。
央行統計,去年12月,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等五大銀行,新承做的四大類放款,包括購屋貸款、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貸款合計為1兆2,607億元,創下央行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單月暴增1,234億元。
其中,去年12月,五大銀行周轉金貸款一舉突破兆元大關、單月新增1兆941億元,同步締造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
對此,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今年農曆春節落於1月、較往年來得早,企業與個人都有資金調度或財務上的規畫與調整需求,是周轉金等貸款金額大增的主因。
此外,受央行去年3月以來連續升息影響,五大銀行四大類放款利率均同步走揚。央行統計顯示,去年12月,五大銀行資本支出貸款利率2.207%,為2015年12月以來新高,周轉金利率1.696%,則是2015年7月以來高點。
央行統計,去年12月,臺灣銀行、土地銀行、合作金庫、華南銀行與第一銀行等五大銀行,新承做的四大類放款,包括購屋貸款、資本支出、周轉金與消費性貸款合計為1兆2,607億元,創下央行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單月暴增1,234億元。
其中,去年12月,五大銀行周轉金貸款一舉突破兆元大關、單月新增1兆941億元,同步締造統計以來的歷史新高。
對此,央行經研處副處長蔡惠美指出,今年農曆春節落於1月、較往年來得早,企業與個人都有資金調度或財務上的規畫與調整需求,是周轉金等貸款金額大增的主因。
此外,受央行去年3月以來連續升息影響,五大銀行四大類放款利率均同步走揚。央行統計顯示,去年12月,五大銀行資本支出貸款利率2.207%,為2015年12月以來新高,周轉金利率1.696%,則是2015年7月以來高點。
臺灣銀行董事長呂桔誠昨(30)日受訪,臺銀近年在房貸業務上大有斬獲,截至去(2022)年底,加計修繕貸款,房貸餘額高達9,989億元、接近兆元大關,且房貸逾放比只有0.09%,即使發生逾放,在處分擔保品後,損失率僅0.0009%。
以房貸餘額而言,臺銀高居國銀第二大,僅次於不動產專業銀行土地銀行。呂桔誠表示,去年底,臺銀房貸餘額逼近兆元大關。除房貸餘額大幅成長外,也維持優異的授信品質,相較於六年前房貸逾放比0.4%,目前逾放比僅0.09%。因房貸是以房屋作為擔保品,按過去經驗,即使發生逾放,在處分擔保品後,損失率只有0.0009%,是非常低的水準。
對於臺銀的房貸餘額逼近兆元大關,逾放比與損失率卻能維持如此低的水準,呂桔誠透露,關鍵就是臺銀鎖定青年安心成家方案,以及公教人員的築巢優利貸這兩大類的房貸,臺銀的首購與一房的房貸占比高達96%,且豪宅案件非常少,也完全沒有承作餘屋貸款。
臺銀去年新承作2,030億元房貸,因房貸客戶會分期還款,因此,房貸淨增加600億元。過去六年多來,臺銀房貸餘額從3,800億元,大舉提升至9,989億元,累計增加6,000多億元;呂桔誠表示,房貸業務對臺銀而言就像「固定收益商品」一樣,雖然利率不高,但是是長期且非常穩定的收入。
針對兔年景氣,呂桔誠表示,預期今年台灣經濟將穩健成長,以中小企業為骨幹的台灣產業,會像玉兔一樣敏捷跳躍,充滿活力且堅韌、穩步前行。
呂桔誠說,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受烏俄戰爭、通膨升溫、主要國家央行升息及疫情反覆等因素干擾,增添銀行業經營挑戰,臺銀在經營團隊及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整體經營績效表現亮眼,締造歷年佳績,其中稅前盈餘191億元,加計政策性負擔達288億元,雙雙締造新高紀錄,且逾放比僅0.09%,覆蓋率達1,458%,資產品質及風險承擔能力也維持在優質的水準。
以房貸餘額而言,臺銀高居國銀第二大,僅次於不動產專業銀行土地銀行。呂桔誠表示,去年底,臺銀房貸餘額逼近兆元大關。除房貸餘額大幅成長外,也維持優異的授信品質,相較於六年前房貸逾放比0.4%,目前逾放比僅0.09%。因房貸是以房屋作為擔保品,按過去經驗,即使發生逾放,在處分擔保品後,損失率只有0.0009%,是非常低的水準。
對於臺銀的房貸餘額逼近兆元大關,逾放比與損失率卻能維持如此低的水準,呂桔誠透露,關鍵就是臺銀鎖定青年安心成家方案,以及公教人員的築巢優利貸這兩大類的房貸,臺銀的首購與一房的房貸占比高達96%,且豪宅案件非常少,也完全沒有承作餘屋貸款。
臺銀去年新承作2,030億元房貸,因房貸客戶會分期還款,因此,房貸淨增加600億元。過去六年多來,臺銀房貸餘額從3,800億元,大舉提升至9,989億元,累計增加6,000多億元;呂桔誠表示,房貸業務對臺銀而言就像「固定收益商品」一樣,雖然利率不高,但是是長期且非常穩定的收入。
針對兔年景氣,呂桔誠表示,預期今年台灣經濟將穩健成長,以中小企業為骨幹的台灣產業,會像玉兔一樣敏捷跳躍,充滿活力且堅韌、穩步前行。
呂桔誠說,回顧2022年,全球經濟受烏俄戰爭、通膨升溫、主要國家央行升息及疫情反覆等因素干擾,增添銀行業經營挑戰,臺銀在經營團隊及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整體經營績效表現亮眼,締造歷年佳績,其中稅前盈餘191億元,加計政策性負擔達288億元,雙雙締造新高紀錄,且逾放比僅0.09%,覆蓋率達1,458%,資產品質及風險承擔能力也維持在優質的水準。
台銀房貸業務,將可望在金兔年破兆!台銀董座呂桔誠30日對於台 銀的房貸業務最新概況指出,台銀房貸在六年前房貸只有3,800億元 ,但截至去年底已有9,989億元,總規模快破兆元,其中只有1,000多 億是裝修貸款,其他全都是房貸,2022年淨增加約600億元,新承作 房貸則在2022年共承作2,030億元。
台銀一直以來都有相當龐大的游資去化問題,但自從呂桔誠六年前 赴台銀出任董座之後,即指示重新布局房貸業務,如今台銀在六年內 淨增加超過6,000億元房貸,也使台銀的存放比一舉跨過7成,同時對 於政策紅線也相當警覺,呂桔誠表示:「台銀未作任何一件餘屋貸款 。」
台銀在擴張房貸業務同時,風控方面也防守得宜。對此,呂桔誠強 調,台銀房貸逾放比僅0.09%,6年多來房貸逾放比從0.4%大幅降至 0.09%。近來不動產景氣趨緩,有些地方有價跌風險,台銀在房貸方 面風控,由於96%都是首購族,所承作的房貸以青安及公教住宅貸款 為兩大主力,可發揮一定風控效果,且因此使得台銀的房貸風險係數 大多在35%以下,目前台銀逾放的真正損失率,更是僅0.0009%。
呂桔誠說明,透過房貸業務及企金業務成長,台銀已達到政府貸款 、一般企金貸款及房貸業務各占三分之一的「三駕馬車」配比。其中 ,房貸業務今年擬淨增加的目標,不會預設立場,將會視整個房市情 況而定。
台銀一直以來都有相當龐大的游資去化問題,但自從呂桔誠六年前 赴台銀出任董座之後,即指示重新布局房貸業務,如今台銀在六年內 淨增加超過6,000億元房貸,也使台銀的存放比一舉跨過7成,同時對 於政策紅線也相當警覺,呂桔誠表示:「台銀未作任何一件餘屋貸款 。」
台銀在擴張房貸業務同時,風控方面也防守得宜。對此,呂桔誠強 調,台銀房貸逾放比僅0.09%,6年多來房貸逾放比從0.4%大幅降至 0.09%。近來不動產景氣趨緩,有些地方有價跌風險,台銀在房貸方 面風控,由於96%都是首購族,所承作的房貸以青安及公教住宅貸款 為兩大主力,可發揮一定風控效果,且因此使得台銀的房貸風險係數 大多在35%以下,目前台銀逾放的真正損失率,更是僅0.0009%。
呂桔誠說明,透過房貸業務及企金業務成長,台銀已達到政府貸款 、一般企金貸款及房貸業務各占三分之一的「三駕馬車」配比。其中 ,房貸業務今年擬淨增加的目標,不會預設立場,將會視整個房市情 況而定。
兆豐金:觀光業強勁復甦
展望金兔年金融業營運環境及經濟前景,兆豐金董座張兆順提醒, 企業因為庫存過多,導致現金流不足的問題,是今年銀行授信上最須 注意的風控問題;另一方面,他也看好景氣復甦力道最明顯的,將是 近三年來飽受疫情衝擊的觀光產業。張兆順分析,上半年會面臨電子 業為主的企業庫存過多的去化問題,尤其是庫存太多,卻又缺乏足夠 現金流的企業,需要透過削價賣出貨物來變現。此時只要有一家企業 帶頭降價,就會在整個市場引發價格戰,連不願削價競爭的企業,都 可能面臨未實現帳面損失。也因此,今年銀行業在授信上最需要把關 的,將是企業信用風險的問題,張兆順認為,愈是庫存量大又缺乏現 金流的企業,就愈要小心。
合庫金:經濟下半年好轉
合庫金董事長雷仲達表示,今年上半年應該還是會受到從去年第三 、四季開始的出口衰退影響,及企業庫存過多問題,影響新的生產動 能,使經濟成長減緩;但預計下半年情況會好轉,主要是升息應該不 會升到下半年,且通膨降溫後也會使消費力道回溫。
另上半年受衝擊的出口動能,在下半年也可望恢復,因此下半年景 氣會較上半年明顯改善。對於不動產市場,雷仲達指出,雖然成交量 會明顯收縮,但價格下來的空間有限,不致暴跌,最主要在於建材等 成本都上揚,使得建商的降價空間有限;而由於不動產價格不致暴跌 ,因此金融體系不致因不動產跌價帶來難以承受的系統性風險。
台灣金:玉兔跳躍的一年
對於今年經濟景氣的看法,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認為,今年應該 還是會穩步成長,對於主計總處所作的預測亦甚為認同,企業也仍會 維持其靈活度、有韌性且敏捷,「像玉兔一樣是跳躍的一年」。另下 半年國際變化較大,因此台銀會持續觀察,不過對台灣而言仍是成長 趨勢。
呂桔誠引述今年農曆春節前台銀的新鈔兌領盛況,印證疫後消費需 求已有明顯回溫。他說,台銀今年農曆年前新鈔兌領較去年大增3成 ,由此可見疫後消費需求推升的影響。根據台銀最新統計,春節假期 前兌領新鈔人數達66萬人次,ATM達199萬次,金額總計667億元;連 假期間的ATM提領超過70萬筆,補鈔2,688趟,補鈔近80億元。
展望金兔年金融業營運環境及經濟前景,兆豐金董座張兆順提醒, 企業因為庫存過多,導致現金流不足的問題,是今年銀行授信上最須 注意的風控問題;另一方面,他也看好景氣復甦力道最明顯的,將是 近三年來飽受疫情衝擊的觀光產業。張兆順分析,上半年會面臨電子 業為主的企業庫存過多的去化問題,尤其是庫存太多,卻又缺乏足夠 現金流的企業,需要透過削價賣出貨物來變現。此時只要有一家企業 帶頭降價,就會在整個市場引發價格戰,連不願削價競爭的企業,都 可能面臨未實現帳面損失。也因此,今年銀行業在授信上最需要把關 的,將是企業信用風險的問題,張兆順認為,愈是庫存量大又缺乏現 金流的企業,就愈要小心。
合庫金:經濟下半年好轉
合庫金董事長雷仲達表示,今年上半年應該還是會受到從去年第三 、四季開始的出口衰退影響,及企業庫存過多問題,影響新的生產動 能,使經濟成長減緩;但預計下半年情況會好轉,主要是升息應該不 會升到下半年,且通膨降溫後也會使消費力道回溫。
另上半年受衝擊的出口動能,在下半年也可望恢復,因此下半年景 氣會較上半年明顯改善。對於不動產市場,雷仲達指出,雖然成交量 會明顯收縮,但價格下來的空間有限,不致暴跌,最主要在於建材等 成本都上揚,使得建商的降價空間有限;而由於不動產價格不致暴跌 ,因此金融體系不致因不動產跌價帶來難以承受的系統性風險。
台灣金:玉兔跳躍的一年
對於今年經濟景氣的看法,台灣金控董事長呂桔誠認為,今年應該 還是會穩步成長,對於主計總處所作的預測亦甚為認同,企業也仍會 維持其靈活度、有韌性且敏捷,「像玉兔一樣是跳躍的一年」。另下 半年國際變化較大,因此台銀會持續觀察,不過對台灣而言仍是成長 趨勢。
呂桔誠引述今年農曆春節前台銀的新鈔兌領盛況,印證疫後消費需 求已有明顯回溫。他說,台銀今年農曆年前新鈔兌領較去年大增3成 ,由此可見疫後消費需求推升的影響。根據台銀最新統計,春節假期 前兌領新鈔人數達66萬人次,ATM達199萬次,金額總計667億元;連 假期間的ATM提領超過70萬筆,補鈔2,688趟,補鈔近80億元。
中央銀行公布2022年12月五大銀行新承作放款統計,雖然面對疫情 升溫,房市買氣仍處高檔,全年累計新增房貸仍達7,000億元大關之 上,達7,072.12億元,但相較2021年歷史新高略減幅0.23%,房貸利 率續上揚至1.864%,創2016年1月以來的7年新高。
房市2022年不畏疫情,根據央行公布的台銀、土銀、合庫銀、一銀 、華銀等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統計,全年新承作房貸合計連兩年突破7 ,000億元大關,2021年為7,088.14億元、2022年為7,072.12億元。五 大銀行合計承做房貸比重,約占全體銀行近四成,一向被視為房市風 向球。
2022年12月新增房貸為644.95億元、月增43.65億元。央行官員表 示,由於第四季一向是購屋旺季,使得當月新增房貸小幅攀高。但觀 察當月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 數,年減率為26.1%,延續9月以來每月皆兩位數負成長的趨勢,9月 14.2%、10月28.2%、11月28.5%,且全年合計移轉棟數年減8.98% 。
央行官員認為,房市買氣開始下滑,可從三個面向來看,首先是2 021年房市火熱,導致基期過高。其次是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在2022年 12月初審,讓供需面不確定性變高。其三房價因原物料上漲,營建成 本上揚,反應在房價上,加上央行升息,房貸跟著增加,民眾觀望。 新房貸利率12月續揚,且12月15日央行升息,各銀行房貸作業遞延效 應,預計2023年1月房貸利率持續走高。
公股銀主管強調,2022年連續升息後,消費者購屋資金及還款利息 雙雙提高,房市交易氣氛保守,第二季到第三季預售屋成交量下滑, 單季減幅皆約二成;且先前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加大建商購地 壓力,加上2023年初立法院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衝擊預售 屋市場及豪宅、高價住宅市場,預期2023年房市呈持續量縮格局,將 使後續房價面臨修正,房市須審慎看待。
房市2022年不畏疫情,根據央行公布的台銀、土銀、合庫銀、一銀 、華銀等五大銀行新增房貸統計,全年新承作房貸合計連兩年突破7 ,000億元大關,2021年為7,088.14億元、2022年為7,072.12億元。五 大銀行合計承做房貸比重,約占全體銀行近四成,一向被視為房市風 向球。
2022年12月新增房貸為644.95億元、月增43.65億元。央行官員表 示,由於第四季一向是購屋旺季,使得當月新增房貸小幅攀高。但觀 察當月台北、新北、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 數,年減率為26.1%,延續9月以來每月皆兩位數負成長的趨勢,9月 14.2%、10月28.2%、11月28.5%,且全年合計移轉棟數年減8.98% 。
央行官員認為,房市買氣開始下滑,可從三個面向來看,首先是2 021年房市火熱,導致基期過高。其次是平均地權條例修正在2022年 12月初審,讓供需面不確定性變高。其三房價因原物料上漲,營建成 本上揚,反應在房價上,加上央行升息,房貸跟著增加,民眾觀望。 新房貸利率12月續揚,且12月15日央行升息,各銀行房貸作業遞延效 應,預計2023年1月房貸利率持續走高。
公股銀主管強調,2022年連續升息後,消費者購屋資金及還款利息 雙雙提高,房市交易氣氛保守,第二季到第三季預售屋成交量下滑, 單季減幅皆約二成;且先前央行實施選擇性信用管制,加大建商購地 壓力,加上2023年初立法院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衝擊預售 屋市場及豪宅、高價住宅市場,預期2023年房市呈持續量縮格局,將 使後續房價面臨修正,房市須審慎看待。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