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力(公)公司新聞
對此,原能會表示,台電收到環保署的環評許可函後,還必須到原 能會說明最新計畫,「因為我們當初核准的除役計畫是2017年」,台 電在解釋完差異之後,就會發出除役許可,「如果順利的話,不排除 在2號機的運轉執照到期前,也就是今年7月15日前就可以發出」。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表示,核一廠除役計畫環評通過,接下來要等原 能會核發除役許可,預計要花25年進行除役工作,除役總經費將超過 300億元,將會運用在用過燃料棒儲存、電廠除役期間人員經費,以 及最後電廠拆除所需,由於除役經費來自核後端基金,電價不會因此 上漲。
台電表示,核一廠第1、2號機組分別在2018年12月、2019年7月運 轉執照屆滿後除役。依照《環境影響評估法》相關規定,核電廠除役 應進行環評,而核一廠除役從2016年3月開始採自願進入二階環評, 歷經二階環評以及三次初審小組審查,依規定,要通過環評大會審查 之後,原能會才會正式發布除役許可。
台灣蠻野心足律師蔡雅瀅指出,露天乾貯地點就在山坡旁,期盼台 電對於包括土石流、輻射外洩等措施,應有更謹慎規畫,而台電拆除 後的土方廢棄物等,輻射量低於法令規定的將回收利用,她也建議, 即便低於法令規定,也應該在原地放置25年,讓輻射量更低之後,再 做其他用途。
由於核一廠、核二廠都位在新北市,新北市政府環保局也強調,大 家都很期待核一廠除役計畫能順利完成、儘速除役,但除役的過程必 須確保安全,特別是從核一廠除役計畫環評報告來看,除役工程相當 浩大,包括要興建廢棄物處理設施、貯存設施、再取出的單元、低階 廢棄物焚化爐等處理設施,所以台電跟原能會必須跟當地民眾說清楚 除役過程的安全性,也要台電宣示,最終處置場不會在新北市。
最後環評委員認為,台電的核能一廠除役計畫已經完成相關程序、 同時也完成二階環評,在定稿的環說書中也納入核一廠的乾貯存設施 貯存將不會超過40年、貯存設施也不會轉作最終處置場,決議修正後 通過「核能一廠除役計畫」。
另外,環評大會昨也審查「核能二廠用過核燃料中期貯存計畫」環 差報告,由於台電僅變更混凝土護箱規模,對環境影響輕微,環評大 會委員認為,因為申請變更內容並未涉及相關安全要求變更,最後決 議修正後通過。
環保署環境影響評估專案小組最近對「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計畫」進行了第三次初審。這個計畫原本的單循環機組運轉期限是到2021年底,但由於各種原因,臨時決定再延長一年,到2022年底。這個決定讓不少委員感到不滿,他們要求台電提供更多資料後再進行審查。 回顧一下,台電在2016年提出了這個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的計畫,主要是因應核能一、二號機組的不確定性,以及林口、大林燃煤機組和通霄燃氣複循環機組的興建時程。當時,工期較短的單循環機組先於2017年至2019年運轉。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解釋,原本的7號機運轉期限是到2019年,但由於台中發電廠用煤許可量的減少,以及興達發電廠秋冬季生煤許可量的削減,導致發電量減少。在「減煤增氣」的原則下,台電希望能夠延長燃氣機組7號機的運轉期限。 然而,當台電在報告中提出將7號機組的運轉期限延至2022年底時,卻引發了在場委員的不滿。他們認為這是一個突然的決定,並要求台電提供更多資料。台電解釋,這是因為近期IPP2(50萬瓩招標)的結果不如預期,為了銜接電力缺口,才決定延長7號機發電年限。 不過,台電強調,配合大潭電廠複循環機組預計在2022年陸續商轉,他們承諾7號機不會無限期延長運轉時間。 最後,專案小組決議,台電必須補充及檢討延長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期限至2022年的空氣污染物、溫室氣體等排放增量及環境影響,並針對空氣品質現況提出分析及對策。同時,還要提出具體減量對策或抵換規劃等,全案補件後再進行審查。
台電大潭7號機組運轉時間展延案引發關注,環保署專案小組昨(13)日首次審查,要求台電提供更詳盡的環境影響評估後,將會再次進行審查。這次展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了民營電廠招標不順、地方政府限煤令,以及原訂今年底大潭7號機單循環轉複循環機組的時程延後。台電在尖峰時期的備轉容量率低,顯示供電吃緊,為了達到法定備用容量率,不得不提出大潭電廠環差變更。對於這次展延,環評委員和專案小組召集人都表示了質疑,認為這可能成為環評惡例,並對國家能源政策的實施造成影響。台電則承諾,配合複循環機組預計2022年陸續商轉,將不會再延後運轉期限,但專案小組最後決議要求台電補充相關資料後再進行審查。
台電迎來投資潮,供電隱憂不斷!經濟部面臨兩難,喜見投資金額達標,卻憂心供電缺口影響發展。環評委員呼籲台電展延大潭電廠單循環機組運轉時程,以確保備用容量率達到15%。回顧2017年缺電危機,台電曾緊急發電計畫取代核二,但環評過程波瀾驚心。如今,大潭電廠複循環機組商轉時程延宕,台電預計配合延後三年至2022年。若環差案年底前無法通過,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到年底,電力缺口補充成謎。專案小組結論大翻案,引發環保界關注。
台電在2016年時,考量核能一、二號機組運轉不確定性,及林口、大林燃煤機組、通霄燃氣複循環機組興建時程,申請「大潭電廠增建燃氣複循環機組發電計畫」中,工期較短單循環機組先在2017年至2019年運轉。
台電總經理鍾炳利解釋,原本7號機運轉至2019年展延至2021年,後來因台中發電廠2018年開始,用煤許可量由2,100萬噸削減至2020年的1,260萬噸,興達發電廠秋冬季生煤許可量也削減30%至50%,進而導致發電量減少,在「減煤增氣」的原則下,期望能展延燃氣機組大潭7號機的運轉期限。
台電在報告時,才臨時提出把7號機組運轉的時程延至2022年底,引發在場委員不滿,認為被「突襲」,台電也解釋,考量台電近期IPP2、也就是50萬瓩招標結果不如預期,為銜接電力缺口擬延長申請7號機發電年限。台電強調,配合大潭電廠複循環機組預計可以在2022年陸續商轉,承諾7號機不會一而再、再而三展延運轉時間。
專案小組最後決議,台電必須補充及檢討延長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期限至2022年的空氣污染物、溫室氣體等排放增量及環境影響,並針對空氣品質現況提出分析及對策,且提出具體減量對策或抵換規劃等,全案補件後再審。
據悉,台電之所以會提單循環機組運轉展延,是因為遭逢三大壓力,供電穩定警報再響;分別是民營電廠招標不順、地方政府限煤令,以及原訂今年底大潭7號機單循環轉複循環機組的時程延後了。
台電昨天尖峰備轉容量率7.1%,亮「供電吃緊」的黃燈,距離供電警戒的橘燈僅約1個百分點的差距,在諸多變數下,供電有如走鋼索。為達法定備用容量率15%目標,台電只好提出大潭電廠環差變更。
台電解釋,兩大主因提出展延,首先是民營電廠國光、宏關的環評未過,50萬瓩的第二座IPP招標進度不如預期;其次,台中電廠2018年至2020年的核可用煤量打六折只剩1,260萬噸;興達電廠也削減秋冬生煤許可量三成至五成,為銜接電力缺口,因而提展延。
事實上,二年前台電爭取單循環機組先行的過程一波三折,先是在專案小組迅速被否決,後來到環評大會中才翻案。環評委員劉希平昨在會中直言,台電不能把環評當作「討價還價」場所,如今再提展延若通過,恐成為環評惡例。
專案小組召集人李堅明也質疑,此次展延到2022年,是否就能達到供電無虞?未來會不會一而再、再而三提出展延?如此一來,不僅對發電管理者徒增處理程序,也凸顯國家能源政策難以如期如質達成的隱憂,導致供電需要不斷「買保險」。
台電隨後表示,配合複循環機組預計2022年陸續商轉,單循環機組與之銜接需要時間,因此可以承諾,此次提出展延到2022年後,未來不會再延後。
專案小組最後決議補件再審,台電必須補充及檢討延長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期限至2022年的空汙、溫室氣體等排放增量及環境影響,並就空氣品質現況提出分析及對策,在今年7月底前送專案小組再審。
台電再提大潭電廠環差,希望延後單循環機組運轉時程,以確保備用容量率達15%。環評委員表示,對於台電提出展延的苦衷可以理解,但最怕電力供給面無法如期如質完成,需求面又不斷攀高,埋下缺電危機的隱憂。
2017年面臨缺電危機,在民進黨非核家園政策下,當時經濟部及台電決定以大潭電廠緊急發電計畫取代重啟核二,不過此案當時在專案小組初審踢到鐵板,要求重作環評,隨後竟在環評大會上演翻案大驚奇,表決後審核通過,翻案前後只短短14天。
據了解,大潭電廠複循環機組原訂今年陸續商轉,但時程有所延宕,必須等到2022年7月起,才能陸續取得電業執照及商轉,也連帶影響台電所評估的過渡期,須配合延後三年至2022年。
最令人擔憂的是,如果這件環差案無法在年底前通過環評大會,就必須依原訂計畫,讓7號單循環機組運轉到今年底為止,屆時電力缺口如何補,仍是未知數。
此外,當年此案環差歷經「髮夾彎」,專案小組結論在環評大會中大翻案,連時任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也坦言「很丟臉」,如今此次變更要在今年底前闖關,後續可能引發的波瀾,值得關注。
台灣電力公司今(9)日宣布,2019年的節電活動正式開始啦!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夏天來臨,我們平均每月用電量會增加120度,所以今年我們要加強節電措施,目標是節電14億度,去年我們節電了13億度,還發了10億元的節電獎勵金呢!為了讓節電從年輕人開始做起,我們還請來了台電球隊的明星代言哦! 為了達到節電目標,台電已經編列了3年共75億元的預算,要和中央與地方政府一起推動「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比如說,高雄左營就利用這個機會,幫助民眾更新燈具、冷氣、冰箱等設備。軍眷們也在改建新社區、住商大樓時,積極參與節電。 今年,台電還首次公布了一個「全國22縣市節電冠軍地圖」,根據2018年夏季的數據,高雄市左營區成為了節電王,超過12萬戶民眾參與節電,節電度數超過1,900萬度。北部地區,台北市松山區和北新北市永和區也表現出色。 為了鼓勵大家節電,台電推出了節電獎勵活動,只要登錄參加,只要節電一度以上,就能拿到每期電費至少84元的節電獎勵金,而且沒有上限哦!還有,我們將會和「電力即點」App合作,預計6月推出節電量預測活動,預測精準的民眾還可以獲得點數,累積點數可以兌換超商禮券、咖啡,甚至還有機會抽獎,獎品包括電動機車、LED電視、掃地機器人、智慧手錶等,總價值超過800萬元。未來,透過LINEPAY一卡通、街口、歐付寶等行動支付工具繳電費也能集點哦!
台電台中火力發電廠(簡稱中火)近日因廢水排放問題,遭到環保局重罰2,000萬元。為解決此問題,中火向台中市環保局提出廢水排放改善計畫,原計畫執行天數為90天。不過,經過環保局與專家學者的共同審查後,最終將執行天數縮短至60天,並要求中火盡速完成改善工作。 環保局強調,中火此次放流水三次超標,水污染情節嚴重,因此決定對其進行重罰。為確保中火能夠及時完成改善,環保局在9日邀請專家學者對中火提出的改善計畫書進行嚴格審查。由於中火前次送件不符合規定,環保局扣除了退件與補正程序所耗費的天數,最終將改善計畫執行天數從原來的90天縮短至60天,即從5月10日起至7月8日止。 根據「水污染防治法」規定,中火必須提出提升廢水處理功能的改善計畫書,內容需包括改善期間機組減產、維持既有設施正常操作、調整操作條件、工程改善項目,以及預訂施工期程。環保局將督促中火依規定進行改善,並要求中火在5月15日前完成罰鍰繳交,以示對環境保護的嚴肅態度。
台電指出,去年起編列3年75億元預算投入「縣市共推住商節電行動」,結合中央與地方政府協助更新用電設備、建置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等,其中高雄左營藉此補助推動民眾燈具、冷氣、冰箱等設備更新,而軍眷近期陸續改建新社區、住商大樓,是促成節電的助力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首度公布「全國22縣市節電冠軍地圖」大數據調查,以2018年6至9月夏季與上一年度比較,22縣市中節電奪冠的是高雄市左營區,超過12萬戶實際節電,節電戶數佔比達19.6%,節電度數超過1,900萬度。
北部地區,台北市節電王由松山區獲得,去年夏月共約6.7萬戶民眾節電,節電用戶佔比達15.4%,節電度數超過1,300萬度。而新北市永和節電參與戶數有8.6萬戶,節電戶數占比14.2%,共節省1,563.9萬度。
台電說,為鼓勵民眾節電,只要登錄節電獎勵活動就可參加,今年已有340萬戶登錄,只要用電比去年同期節電一度以上,就可獲得每期電費至少84元節電獎勵金,節電獎勵無上限。
另今年節電活動將結合「電力即點」App,預計6月推出節電量預測活動,民眾可依預測精準度與相關活動獲得點數,累積可兌換超商禮券、咖啡及抽獎,獎品包含電動機車、LED電視、掃地機器人、智慧手錶等,總價值超過800萬元,後續可以透過LINEPAY一卡通、街口、歐付寶等行動支付工具繳電費也可集點。
中火放流水共三次超標,水污染情節重大,遭環保局重罰2,000萬元,環保局9日邀請專家學者嚴審中火改善計畫書,由於中火前次送件不符規定,扣除退件與補正程序花費的天數,最後改善計畫執行天數,由原90天縮減為60天(從5月10日起到7月8日止)。
環保局表示,依照「水污染防治法」規定,中火必須提出提升廢水處理功能的改善計畫書,內容包含改善期間機組減產、維持既有設施正常操作、調整操作條件、工程改善項目,及預訂施工期程。
5、6月股東會旺季來臨,經濟部所屬五家國營事業董總,均面臨屆期是否續任問題。其中台電、中鋼、台船的董事長,更有65歲屆齡的問題,雖然行政院已有前例,為中油前董座戴謙打破了年齡限制,但逾65歲續任,仍要行政院長蘇貞昌點頭才行。
據了解,台電肩負供電任務,十分專業,府院高層對目前的經營團隊尚屬滿意,為確保總統大選前供電穩定,楊偉甫不但屆齡、屆期可望延任,總座鍾炳利續任的機率也相當高。至於中油,3月才更換新董座歐嘉瑞,屆期確定續任,總座李順欽也可望續任。
此波高層人事安排格外受矚目的是中鋼。董座翁朝棟6月25日退休,中鋼將在6月19日召開股東會,改選董監事,但依股市公開資訊觀測站4月24日的公告內容顯示,經濟部仍提名翁朝棟出任經濟部法人代表,總座林弘男則為群裕投資的民間代表,這樣的安排,是否意味翁朝棟6月董監改選時,可續任董座,鋼鐵業界都相當關心。
綠營知情人士指出,並未聽聞府院有換掉翁朝棟的想法,估計續任及延退可能性很高。翁朝棟6月不但屆期且屆齡,經濟部仍提名他出任法人代表,不受中鋼內規65歲退休的限制,引人注目,而中鋼形式上是民營企業,經部未強制其董總必須先結算年資,因此翁具有中鋼員工及經濟部法人代表的雙重身分。
依公司法規定,董座非屬公司員工。官員說,若政院拍板讓翁延退,並非不可以,但翁若延退續任,將是中鋼破65歲員工未退休的第一個例子。至於總座林弘男,2018年10月已打破中鋼47年來的作法,讓他以其他民營企業代表續任,但以一年為限,所以10月仍會面臨總座更迭的問題。
台船董座鄭文隆6月也屆期又屆齡,據悉,經部已呈報行政院,建議讓鄭文隆延退續任;台鹽董事長陳啟昱也面臨屆期,近期也會呈報行政院建議續任。
桃園機場這幾年真的是越來越火紅,旅客量三年內就暴增了千萬人次,這個國家門面真是越來越亮麗啊!不過,大家也都知道,桃機已經運營了40年,設施老舊,故障是常事,這對我們的國家形象可是有點影響。所以,桃機公司決定大動作,未來14年要投資近2,000億元,興建第三航廈、第三條跑道、衛星廊廳,還有重頭戲——電力設備,這樣子才對得起我們的國家門面啊! 剛剛(1日)桃機公司公布了這個大計畫,他們說,近年來桃園國際機場的運量成長得非常快,十年內增加了86.7%,現行的航機量也是超高負荷運作,偶爾還會出現設施故障,這對我們國家的形象可是大打折扣。所以,桃機公司跟產官學界專家們一邊開會一邊勘查現場,終於提出了這個改善計畫。 對於桃機公司的電力系統,他們也做了全面檢視。結果發現,我們的電力系統還是需要大升級。於是,桃機公司已經跟台電溝通好了,要在2022年前新建桃機東、西變電站,還要打造「雙電源、雙迴路」系統,這樣子我們的供電穩定度就能大幅提升,旅客們來台灣的時候,就再也不用擔心電力問題啦! 再來是跑道和滑行道,每天超過700架航班起降,這對設施來說是很大的壓力。所以,桃機公司也提出了許多對策,像是預防性修護、加強巡檢、應用科技,還有興建第三跑道,這樣子才能確保飛行安全,讓旅客們安心搭飛機。
【台北訊】近期,台灣企業債市場熱鬧非凡,多家「A咖」企業紛紛發行公司債,總額逼近千億元大關。這股熱潮背後,除了全球主要央行持續採取寬鬆貨幣政策外,還有台灣壽險業對債券市場的積極參與。特別是,台電在這波熱潮中,成功發行無擔保公司債,利率創下歷史新低,引發市場矚目。 根據債券承銷商統計,4月份,共有14家企業發行公司債,總額高達935.15億元。這些企業橫跨科技、金融、傳產、建商等產業,其中不乏國泰金、日月光投資控股、台灣化學纖維等知名企業。 在這波公司債市場的熱潮中,壽險業扮演著重要角色。由於今年國際板債券與新台幣計價債券ETF投資受限,壽險業對台債加碼力道較過去強勁不少。4月16日標售的10年期公債,壽險公司得標比重罕見達到兩成,10年債得標利率也創下歷史次低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台電今年首期無擔保公司債發行總額達191億元,分別為5年期48億元、7年期79億元、10年期64億元,利率分別為0.8%、0.88%、0.99%,均創歷史新低。這一結果,讓市場對台電的發展前景更加期待。 在這波公司債市場的熱潮中,企業債發行利率不斷創新低,為企業提供了籌措長期低利資金的機會。未來,隨著市場對公司債的認可度提高,預計將有更多企業加入發債籌資的行列。
桃機公司昨(1)日表示,近年桃園國際機場運量持續成長(十年內成長86.7%),於現行航機量(每日700-800班次,尖峰每小時近50班次)極高負荷下運作,偶有發生設施故障損壞情形,因桃園機場為國家大門,設施經常故障或損壞嚴重影響國家形象,故經由產官學界各方專家一個多月來密集會議、現地勘查,徹底檢視桃園機場,提出改善計畫。
桃機公司說,經總體檢後,桃園機場電力、跑道滑行道設施及汙排水等三大系統,透過診斷現況,發現問題及提出對策的過程,同時採取「治標與治本併行」的策略,逐步落實改善,提升桃園國際機場整體服務品質。以電力改善而言,桃機公司與台電溝通後,將於2022年前新建完成桃機東、西變電站,以「雙電源、雙迴路」系統相互備援,大幅提升供電穩定度。
在跑滑道改善方面,每日有超過700架航班起降,對跑滑道設施為沈重負擔,因此已研訂「及早進行預防性修護」、「加強巡檢頻率,應用科技輔助,興建第三跑道」,「進行跑道全面性刨鋪及滑行道整建工程」等對策因應。
公司債市場百花齊放,主要是全球主要央行貫徹寬鬆貨幣政策基調,債券利率不易大幅彈高,再加上國內壽險業者今年因國際板債券與新台幣計價債券ETF投資受限,對台債加碼力道較過去強勁不少,以4月16日標售的10年期公債而言,壽險公司得標比重罕見達到兩成、10年債得標利率也寫下歷史次低紀錄。
債券商主管認為,壽險業若要加碼台債,除了利率較低公債外,也可能大舉「錢」進公司債,公司債發行利率有機會續創新低。
4月公司債市場熱鬧滾滾,發債規模逾百億元「A」咖企業,包括國泰金,今年第1期無擔保公司債就大手筆發行200億元,分別為5年期40億元,利率 0.83%;7年期40億元,利率0.93%;10年期120億元,利率1.04%。日月光投資控股今年首度發行無擔保公司債100億元,其中5年期65億元,利率0.9%;7年期35億元,利率1.03%,為自家發債利率的新低水準。
另外,台灣化學纖維今年首度發行無擔保公司債,發行總額70億元,5年期33億元,利率0.75%;7年期30億元,利率0.83%;10年期7億元,利率0.93%,不只創新低,還低於「類公債」台電,跌破市場眼鏡。
台電今年第1期無擔保公司債發行總額191億元,分別為5年期48億元,利率0.8%;7年期79億元,利率0.88%;10年期64億元,利率0.99%,在買盤熱烈追捧下,利率均創歷史新低。
公司債利率頻創新低,激勵更多企業發債籌資,累計4月就有14家企業發行公司債,發債總額935.15億元,逼近千億元大關。
台電將創新局!籌組散裝船公司挑戰海運市場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即將在26日宣布一項重大決策,將與裕民航運、光明海運以及日本川崎汽船共同籌組一家專門處理散裝船運的新公司。這是台電繼中油之後,以貨主身分投入海運市場的嘗試,預計投資金額將達上百億元,初期資本額也將達數十億元。
過去,台電與中油都曾經試圖自行設立船公司,但由於立法院對國營事業的限制,這些計畫多次受阻。直到2010年,中油透過與民間合資的方式,設立了「環能海運」,才正式進入海運市場。當時,環能海運的成立,是由中油、裕民與中國航運共同投資297億元,其中中油占股48%,裕民與中航各佔26%。環能海運先從小油品船營運開始,後來成功獲得超大型油輪的運約,2016年第一艘超大型油輪交船後,便開始獲利,目前擁有四艘超大型油輪。
台電每年煤炭進口量高達3,000萬噸,這個數量略高於中鋼礦砂與煤炭的進口量。目前,台電已經擁有六艘超巴拿馬型散裝船,分別是四艘9.5萬噸和兩艘8.8萬噸的船隻,這些船隻由裕民與光明海運代營。
對於台電籌組新公司的決定,業界表現出驚訝和微詞。許多人認為,以台電掌握的豐富貨源,應該與國內業者合資,而非選擇與日本川崎汽船合作。其實,川崎汽船與台電之間的合作關係已經相當深厚,長期攬運不少台電的貨載。
過去台電與中油一直想自行設立船公司,但因立法院曾約束國營事業不得投資新事業與民爭利,因此歷次設船公司計畫都遭交通部與全國船聯會否決,直到2010年中,中油透過與民間合資方式設立「環能海運」。
當時中油與裕民、中國航運合作,共砸下297億成立環能海運公司,揮軍油運巿場,其中股東出資100億、貸款197億,股權比例為中油48%、裕民26%、中航26%。環能先是買了小油品船營運,因為有運約保障,2016年第一艘超大型油輪交船後就開始有獲利,目前擁有四艘超大型油輪。
台電一年煤炭進口量高達3,000萬噸,貨量略高於中鋼礦砂與煤炭進口量,據了解,目前台電已擁有有六艘超巴拿馬型散裝船,包括四艘9.5萬噸與兩艘8.8萬噸船隻,分別交由裕民與光明代營。
業界對於台電要設的新公司股東包括川崎汽船都很詫異,也有所微詞,認為以台電掌握的貨源,找合資對象應該限國內業者。據透露,川崎汽船長期攬運不少台電貨載,雙方合作關係很深。
台灣電力公司(台電)近來發布最新統計,23、24日用電量一舉突破3,300萬瓩,創下歷年4月最高紀錄,這讓人們開始擔心夏季來臨時的供電吃緊問題。由於年初為了減少空污,台電限制燃煤發電,導致部分燃氣機組不得不持續運轉,打破往年6月不歲修的常規,台電將根據當周的供電狀況來調度機組進行檢修。 經濟部長沈榮津在立法院詢答時強調,夏季供電穩定性至關重要,要求台電在5月底讓所有大機組完成歲修,以應對用電尖峰。然而,由於空氣污染問題嚴重,年初多個縣市限制電廠的生煤使用量,使得燃煤電廠的發電量減少,台電只能調度燃氣電廠來替代,這也讓燃氣電廠無法照往年排定好的時程進行歲修。 為了確保夏季供電,台電規劃在6月進行機組維護,單一時間只會有一部機組進行檢修,避免對供電造成影響。台中市政府因廢水重罰台電,導致台電降載50%來因應,卻引發中市府認為電廠降載不影響供電,應除役才對。沈榮津明確表示,中火無法除役,否則夏天會恐有供電危機。 沈榮津強調,現在還沒到夏天用電尖峰,要是機組退場除役就會變成無法調度及納入備轉容量率及備用容量率,這會不符合現行法規。加上台商回台熱烈,工商企業界對於穩定供電有期待,因此會配合台中市政府儘量取得許可,做到環保調度來減少空污。他並希望今年能維持在10%以上的「備轉容量率」,以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挑戰。
環保署環評大會24日審查台電大林電廠更新改建計畫環差案,這個大案子讓大家關注起來。為了配合經濟部「增氣減煤」的計畫,台電決定大動作,對大林電廠的1號和2號機組進行更新,同時延長5號機的運轉到2022年底。這樣一來,雖然排污量有改善,但還是順利通過了環評大會的決議。
講到台電的大林電廠,以前有6部機組,但1號和2號機組在2012年就拆掉了,3號和4號機組在2017年除役。現在還在運轉的5號和6號機組都是燃氣機組,容量分別是50萬瓩和55萬瓩。新機組中,新1號機組的容量是80萬瓩,已經在2018年取得電業執照,預計2號機組也會在2019年6月30日取得執照,同樣是80萬瓩的容量。
由於未來電力系統的規劃,再加上高雄市環保局對興達電廠生煤許可量的削減,台電估計會影響未來的供電需求。所以,原本計畫在2號機組商轉後除役的5號機,現在申請延長運轉到2022年底,以維持供電穩定性。
環評大會在審查後,要求台電必須確保溫室氣體減量成果,並整理事故後的後果管理作為,最後才決議通過大林電廠的更新計畫。
不僅如此,環評大會還審查了高雄市仁武產業園區的申請設置案。這個園區計畫在台糖農地和澄清湖特定區設置,面積達74.05公頃,其中產業用地有48公頃。未來這個園區將吸引未登記工廠進駐,並希望引進航太和精密製造產業,打造一個完整的航太產業聚落,預計可吸引213億元投資和6,300個就業機會。
但環評委員對高雄市經發局提供的資料和「備案」有疑慮,經過閉門討論後,決議開發單位必须在6月30日前補充更多資料,包括重新評估空氣汙染物排放總量等,全案因此退回專案小組再審,仁武產業園區再度補考未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