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瑞汽車公司新聞
和泰車昨日舉行法說會,第三度上調今年全年車市預期。據悉,由於部分車廠今年設定的業績已經提前達標,可能將領牌時程推遲到明年第1季,換言之,明年初的車市量能也可望不看淡。
和泰車發言人劉松山指出,今年因政府多項老車汰舊換新購車補助,以及各廠牌年度重點新車陸續發表、交車,也有部分為去年缺車時期的訂單交車,總市場預估為47.5萬輛,甚至超越和泰車兩度上修之後的47萬輛的車市預估。
和泰車今年前三季的EPS 已達33.13元,創下歷年累計新高,單季新高為今年第2季的12.65元,今年第3季為次高11.39元。以第4季的車市規模及和泰車的新車掛牌數看,和泰車第4季的獲利欲小不易。
對於明年車市展望與和泰車的新年度目標,和泰車表示,該公司通常會在農曆春節假期後的第二個工作日統一宣布。
今年,和泰車已經做過兩次車市年度掛牌量預估,這兩次各提高1萬輛的預期數字,但愈到年底,領牌數愈是攀高,11月車市較去年同期成長將近一成,累積輛數甚至超越去年全年的429,731輛。
以目前市場的掛牌動能估算,全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7.5萬輛,超出第二次修正的47萬輛預估值。
和泰車表示,雖然市場領掛牌數創下佳績,但和泰車仍有多款車呈缺車狀況,譬如,ALPHARD訂車後要三年以上,而YARIS CROSS訂單超過4,000張,LM的交車期也要三到四年。
不過,若較之前缺車的情況已有好轉,PHEV缺料已減緩,受限於缺工與產線滿載,還是有不足的問題,TOWN ACE目前待交車約9,000多輛,目前在加班生產中,一般算來LEXUS與TOYOTA目前在手訂單分別為4,400張與1.9萬張,大致是有兩個月的量。
至於代工組車方面,和泰轉投資的組車廠國瑞汽車,今年全年外銷較去年成長,主要是中東疫後已恢復正常,俄烏戰爭的影響較小,將有4萬輛的水準,因應內銷與外銷市場的需求,國瑞持續調整產線,擴大供應量。國產全產能年產約有18萬輛。
國產車界再掀熱潮,國瑞汽車與中華車產能利用率緊繃,不斷擴增產能以應對市場需求。近期,和泰車的TOWN ACE車款大賣,國瑞汽車為了應對這股熱潮,先針對貨斗型車款增加產能。但由於廂型車款的訂單太多,從訂車到交車的等待期還要等上一年,所以國瑞汽車計劃明年再擴大廂型車款的產能。 而中華車在MG新車大量上市後,今年已經兩度擴增產能,並計劃近期繼續擴產。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表示,由於MG HS的訂單爆滿,新車款MG ZS的接單也超過預期,因此已經兩度擴增產能。MG單月產量目標設為1,500輛,為了滿足這個產能需求,中華車正在積極招募人手,希望及早提升產能,縮短客戶等車的時間。 在過去的中華車全盛時期,全年交車量達到11萬輛,當時採取二班生產。目前中華車採單班生產,如果足額招募人力,並透過加班來應對,最高年產量約可達5萬輛。然而,目前中華車的產能僅約3萬多輛,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公司正在持續招募人才以補足產能缺口。 目前中華車的產能已經相當緊繃,上半年產線擴增後,MG月產能達到千輛。第3季再進行一次擴增,近期還在進行評估。這次評估主要是因為小型休旅車ZS的訂單超出了預期,如果要同時滿足HS與ZS的交車需求,勢必還要再擴增產能。
台灣車市最新動態!國瑞汽車旗下TOWN ACE與中華車VERYCA商用車表現亮眼,分別在9月車市排名中獲得亞軍與季軍。其中,TOWN ACE因缺車、供應不足,國瑞汽車決定自10月起增加貨斗型車款產能,每月供應量將增加200輛,單月產量達1,800輛,預計銷量將再提升。此外,和泰車在9月推出高額零利率促銷活動,吸引不少小生意人目光。商用車市場規模雖小,但作為生財器具,需求強勁,預計今年全年輕型商用車銷售將超過3萬輛,成長幅度驚人。
中華車在MG新車爆量之後,今年至今已經兩次擴增產能,近期還將繼續擴產。中華車總經理陳昭文表示,因為MG HS滿手訂單,新車款MG ZS接單優於預期,已經兩次擴增產能,MG單月產量目標1,500輛,為滿足產能需求,中華車持續招募人手,希望及早拉高產能,縮短客戶等交車的時程。
中華車全盛時期全年交車量達11萬輛,當時採取二班生產,目前單班生產,如果足額招募人力,再透過加班因應,最高年產量約可達5萬輛。目前中華車產能僅約3萬多輛,考量市場需求,持續招募人才以補足缺口。
中華車目前產能已經緊繃,上半年產線擴增後,MG月產能達到千輛,第3季再擴增一次,近期還在進行評估,主要是小型休旅車ZS接單超出目標,如果要兼顧HS與ZS的交車,勢必還要再擴增產能。
今年9月車市排名前十大的車款以TOYOTA COROLLA CROSS的2,859輛持續居冠,第二名即是TOWN ACE的1,684輛,第三名為本田CR-V有1,388輛,第四名是中華車VERYCA有1,304輛。
目前TOWN ACE缺車、供應不足,由於商用車銷售量持續上升,國瑞汽車決定10月起先增加貨斗型車款產能,每個月供應量增加200輛,單月產量達到1,800輛,屆時銷量可望再提升。
據了解,9月商用車銷售突出,促銷也是重要因素。和泰車在9月擴大促銷優惠,針對TOWN ACE貨卡提供「40萬高額零利率」,一輛50多萬元商用車可以貸款40萬元,對小生意人的吸引力非常大。商用車需求強勁,和泰車決定擴大供應量,將在第4季逐月增減,明年起單月平均產能可達2,000輛,對於目前仍有1萬輛未交訂單的情形將有效紓解。
相對於乘用車,商用車的市場規模較小,但因為屬於生財器具,被認為是剛性需求,無論景氣如何,都能維持一定的需求。中華車一直是台灣商用車的龍頭,原本輕型商用車僅VERYCA一個車款,在TOWN ACE加入戰局後,輕型商用車市場規模從前年16,791輛大增至去年達25,394輛,其中TOWN ACE有9,870輛,市場成長近五成。
由於TOWN ACE銷售大增,業者預期,今年全年輕型商用車將超越3萬輛,較TOWN ACE未上市前的市場規模成長近一倍。
國瑞汽車積極應對市場需求,加班生產豐田Town Ace
近期來,台灣的輕型商用車市場熱絡非凡,和泰汽車旗下的豐田Town Ace車款更是訂單如潮。由於市場需求漸增,製造廠國瑞汽車不得不加班加點,全力生產這款熱門車款。不過,由於供應量有限,每月的供應量最高也只達到約1,400輛,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目前手頭的訂單已經突破了1萬張。
為了解決供應不足的問題,國瑞汽車正積極推動觀音廠的兩條產線增產作業。預計Town Ace的年產能將從目前的1.7萬輛增加到2萬輛,並且計劃在今年的第四季開始投入生產。這項增產計畫將大幅提高豐田Town Ace的供應量,有望滿足市場的需求。
去年初,和泰汽車上市了Town Ace,一舉將台灣輕型商用車的年銷售規模從1.6萬輛推升至去年的2.54萬輛,成長超過了58%。今年上半年,市場仍持續呈現成長趨勢,新領牌總數已達到1.55萬輛,年增超過25%。業界預測,全年台灣輕型商用車的銷量將會突破3.1萬輛,創下自1997年以來的新高。
Town Ace自推出以來,受到市場的熱烈歡迎。不僅商用客群熱情追捧,廂型車的上市也意外吸引了年輕的乘用車客群,這也使得車款的月銷量穩定成長。今年上半年,Town Ace貨車與廂型車的合計領牌數達到8,469輛,市占率達到54.6%,穩坐銷售冠軍的寶座。
面對市場的熱烈反應,國瑞汽車今年以來不斷加班,儘管如此,月供應量仍有限。為了加速交車,國瑞汽車啟動了觀音廠兩條產線的增產計畫。據了解,為了配合這項計畫,國瑞汽車甚至在端午節期間延長了假期,這是觀音廠Town Ace產線首次進行增產。
此外,今年除了Town Ace熱銷,中華MG和南陽現代汽車的車款也供不應求。中華車為了應對銷量漸長,緊密協調產能,並首次聘用移工來解決人力不足的問題。南陽工業也積極加班增產,並正式上修全年新車銷售目標至1.85萬輛。業界分析,新車供應不足,初期以加班因應,後續將持續進行優化工程評估。
和泰車是於去年初上市Town Ace,一舉將台灣輕型商用車年銷規模 從1.6萬輛推升至去年的2.54萬輛,大增逾58%;今年以來市場仍持 續成長,上半年新領牌總數已達1.55萬輛、年增逾25%,業者看好, 全年台灣輕型商用車銷量將突破3.1萬輛,創1997年以來新高。
和泰車表示,Town Ace自推出以來受到國內市場歡迎,除商用客群 外,在廂型車也上市後,更意外吸引年輕乘用車客群,因此也挹注車 款月銷量穩定成長;Town Ace貨車與廂型車上半年合計領牌8,469輛 ,市占率達54.6%,穩居級距內銷售冠軍。
為滿足市場需求,製造廠國瑞今年以來積極加班因應,不過月供應 量最高也僅達約1,400輛,目前和泰車的Town Ace在手訂單已逾1萬張 ,為加速交車,因此製造廠國瑞也啟動觀音廠兩條產線的增產計畫。
據了解配合此一增產計畫,國瑞今年端午節也罕見在市場需求熱絡 的情況下,將假期延長自6月18日拉長至25日,這也是觀音廠Town A ce產線首度增產。
根據規畫,國瑞觀音廠將可在第四季開始增加產能,屆時Town Ac e年產能將自目前的1.7萬輛,增至2萬輛。
事實上,今年除Town Ace熱銷,國產車當中同樣供不應求的還有中 華MG,自去年9月上市後,銷量超乎預期的好,製造廠中華車因此緊 密協調拉高產能,在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破天荒首度聘請移工因應, 也推升MG單月領牌在今年5月正式突破千輛。
另如南陽現代汽車今年車款熱銷,母公司三陽工業也積極透過加班 方式增產因應,6月也正式上修全年新車銷售目標至1.85萬輛。業者 分析,新車供不應求,產線若要進行優化工程意味著必須暫時停工, 因此初期先以加班因應,後續會再持續滾動評估。
【專欄】台灣汽車產業加速淨零轉型,國瑞汽車領航綠色競爭力升級
隨著全球對淨零排放的關注不斷升高,台灣汽車產業也加緊步伐,尋求在綠色競爭力上取得先機。國瑞汽車作為台灣車輛製造業的重要代表,積極響應政府推動的低碳轉型政策,不僅在技術上進行革新,也在生產流程中不斷節能減碳,展現了台灣汽車產業的綠色進取。
國瑞汽車長期以來,堅持TPS豐田生產管理方式,以提升生產效率同時降低碳排放。該公司運用廢熱回收技術,將鍋爐高溫廢熱氣回收,將軟水溫度從25℃提升至55℃,每年可減少約140公噸的碳排放。此外,採用伺服沖床生產技術,大幅降低沖床生產線40%能耗,每年可減少約220公噸碳排放。
國瑞汽車更早於2010年投入再生能源建置,並計畫在2030年前,設置容量達25MWp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並以2035年達成廠內碳中和為目標。這種前瞻性的綠色生產策略,不僅降低了生產成本,也提升了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
經濟部工業局積極推動製造業低碳轉型,針對金屬機電產業展開多場低碳轉型宣導說明會,並提供升級轉型補助,以促進企業加速轉型升級。國瑞汽車與多家供應商合作,投入低碳升級轉型,共同為台灣車輛產業的淨零目標努力。
車輛公會陳昭文理事長表示,未來十年對台灣車輛製造業來說是關鍵時期,必須跟上低碳法規和趨勢,才能確保企業的永續經營。車輛公會已經積極帶領成員投入低碳轉型,並與政府攜手,共同推動綠色商機的發展。
國瑞汽車的領航作用,不僅為台灣汽車產業帶來了綠色競爭力的提升,也為全產業的低碳轉型提供了重要的示範。在政府、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共同努力下,台灣汽車產業將在淨零排放的道路上,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淨零永續為全球產業革新關鍵議題,各國政府紛紛訂定淨零碳排時程,並逐漸增強政策力度,以加速產業低碳化的進程,車輛製造業自是無法置身事外。我國車輛製造業近5成產值出口外銷,外銷額約新台幣2,800億元,在國際供應鏈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國車輛製造業歷年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約介於120萬噸至160萬噸之間,約占全國溫室氣體排放總量0.5%。雖然占比不大,但此領域業者卻與國際品牌車廠供應鏈有著高度連結。因此,促進我國車輛製造業低碳轉型,實為攸關產業永續及國際競爭力的重要課題。
順應國際低碳化趨勢,國發會已於2022年3月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各部會據此規劃各項推動措施,共同擘劃轉型路徑,邁向淨零排放目標。經濟部工業局主責的製造部門,從製程改善、能源轉換、循環經濟三大面向協助產業規劃轉型路徑,並擬定製造業輔導、升級轉型補助、人培再充電三大政策,協助製造業提升綠色競爭力。
在疫後特別預算支持下,經濟部工業局自今(2023)年4月起,針對占全國製造業產值達3成的金屬機電產業,展開7場低碳轉型宣導說明會,又在5-6月間,辦理6場「以大帶小」補助宣導說明會,帶動業者導入低碳化或智慧化生產技術,以加速轉型進程。
企業為實現低碳轉型,可由培養企業內部低碳轉型人才,導入低碳技術、節能設備等方面著手。為此,經濟部工業局針對不同製造業體系,對企業內部不同階層的員工,規劃獨特的「人培再充電」課程內容,從養成掌握轉型宏觀視野的CEO,到執行轉型基礎工作的基層人力等,均規劃相對應的課程,全方位協助企業培訓轉型人才。
以CEO班來說,以半天的專屬課程協助企業高階幹部建構對全球產業淨零趨勢的認知。基礎人力培訓方面,則優先培訓「碳盤查」人才,以利企業掌握整體營運過程中的碳排放。企業可以視需求安排人力來參與3至6小時的講習班,或是進一步參加12到18小時的種子班或進階班,以建立完整的碳管理能力。當企業基層了解如何進行基礎碳排診斷、建立碳排轉型輪廓後,再由高階管理幹部擬定企業邁向淨零的路徑。當企業從政策制定到基層執行人才兼備時,低碳轉型的過程必然更有效率。
協助人才養成外,經濟部工業局再提供「智慧化、低碳化」升級轉型輔導機制,透過外部技術專家到廠診斷,提供低碳化或智慧化改善建議及作法。企業可就技術專家提供的改善建議及作法,擬定具體的施行計畫,以單家或偕同供應鏈業者「以大帶小」方式,爭取升級轉型補助,經濟部工業局提供最高達3,000萬的補助經費,以促進企業加速邁向轉型升級的目標。
目前國內整車廠已有「以大帶小」推動實績,包括中華汽車、國瑞汽車等整車業者,皆偕同機械、鋼鐵等供應商,自主推動或參與經濟部工業局計畫,投入低碳升級轉型。以第1家通過經濟部工業局以大
帶小低碳化補助專案的中華汽車來說,攜手11家供應鏈廠商,展開41項減碳改善方案,改善工作完成後,預期年減碳量可達1,650噸,驅動臺灣車輛產業向淨零轉型大步邁進。
低碳轉型是產業永續發展的基礎,經濟部工業局規劃的「人培再充電」、「低碳升級轉型輔導」及「關鍵製程升級補助」等三階段方案,將協助企業走上淨零路徑,提早養成綠色競爭力。
車輛公會:未來十年是關鍵 低碳轉型是基礎
歷經疫情風暴、俄烏戰爭和中美關係惡化,全球供應鏈的架構迎來重大衝擊。車輛製造業者如何在面對逆風市場環境的同時,也追求淨零目標,是挑戰卻也是轉骨的契機。
車輛公會陳昭文理事長表示,車輛公會幾十年來持續與政府交流,對車輛產業現況和未來趨勢提出建言,內容包含「支持國產電動車、帶動電動車內需市場,規劃低碳生產升級轉型、補助開發關鍵零組件、培育車輛產業人才」等各個層面。
陳理事長指出,由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日益顯著,全球企業的共識也已經形成,也就是產業必然要走向低碳淨零,差別只在於要走多快。這點,便與各國法規的進程有關。臺灣的車輛製造業者都了解,未來這十年是一個重要關口。車輛製造業的生產營運,一定要跟上低碳法規和趨勢,才可能讓企業永續經營。陳理事長強調,「不改變,就勢必要被淘汰」。因此所有公會成員都很積極投入低碳轉型,希望比其他國家業者更早建立綠色商機優勢。為此,車輛公會早在去(2022)年就已響應政府政策,帶領公會成員宣示「淨零轉型,作伙同行」,落 實減碳行動,積極發展電動化及無碳化運具,共同為控制地球升溫1.5℃內努力,促進車輛產業達成淨零目標。
車輛公會成員之間,時常舉辦交流活動,分享各自在節能減碳工作的努力與成果,其中最難克服的就是使用電力所產生的碳排放。由於車輛製造工業需要消耗大量電力能源,若能轉而使用綠電,就可以大量降低生產碳足跡。綠電供應不足,是橫在所有製造業者面前的挑戰。陳理事長表示,以中華汽車為例,2022年的太陽能使用占比約為2%,預計2023年底將達7%,之後逐年成長,預計2050年達到100%使用綠電。國瑞汽車、台灣山葉機車等業者同樣也積極於自家工廠布建太陽能裝置,提高綠電使用比例。
陳理事長代表車輛產業,感謝經濟部工業局在工廠減碳工作的各項協助。展望未來,將持續帶領車輛公會的成員們,儘快達成淨零目標,讓每一個輪子,都往綠色家園的理想奔馳。
工業局攜手國瑞、中華辦理工廠減碳觀摩
經濟部工業局藉由辦理低碳轉型標竿企業參訪活動,推動製造業淨零碳排。工業局分別於2022年11月及2023年5月,促成國瑞汽車、中華汽車之低碳生產技術觀摩活動,促進跨產業交流。兩家業者各自分享「建立節能減碳組織」及「推動供應鏈減碳」的經驗,吸引近百家業者參與觀摩。
國瑞汽車長年以來致力於「節能」和「創能」。國瑞所奉行的TPS豐田生產管理方式,即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碳排放,達成節能為目標。在製程節能方面,國瑞運用廢熱回收技術,回收鍋爐高溫廢熱氣,預熱軟水溫度可從25℃提升至55℃,減少鍋爐天然氣用量,每年可減少約140公噸的碳排放;採用伺服沖床生產技術,大幅降低沖床生產線40%能耗,每年可減少約220公噸碳排放。另創能部分,早於2010年起投入再生能源建置,並計畫在2030年前,設置容量達25MWp的太陽能發電系統,並以2035年達成廠內碳中和為目標。
在中華汽車方面,則從企業內部建立共識著手,於2016年起,便逐年自主進行碳盤查及減碳目標,同時擬定「環境永續政策」、宣布「淨零宣言」,成立「ESG委員會」與相關推動小組,打造全公司為低碳戰隊。進而在廠內啟動EMS能源精實管理,透過設備改善和綠電建置,並讓基層人員也能提案改善能耗。各項措施的推動,讓中華汽車在2018到2021年間減碳成果將近10%。
在製程方面,包括空壓洩漏管理改善、空壓分區節能管理、空壓機多機連鎖、鍋爐廢熱回收等技術,都是中華汽車在執行低碳轉型過程中的重要方法。
中華汽車再以自身經驗,主動輔導協力廠商節能減碳。2018年起協助26家供應商減碳累計1.1萬噸。今年更帶領11家供應商運用政府疫後特別預算補助資源,成立「低碳化升級轉型計畫」團隊,以高效能設備汰舊換新、既有設備功能新增、既有設備效能改善、能源管理系統導入優化、製程改善等5大主軸,投入低碳轉型工作,投資金額達1.1億元,預計完成後每年可達成減少1,650噸的碳排放。
碳盤查實戰營北中南熱烈開辦 培育車輛產業3百名低碳轉型人才
為協助國內車輛產業接軌政府2050淨零轉型政策,同時因應國際產業趨勢,工業局偕同中華經濟研究院、車輛公會,邀集三陽、光陽、台灣山葉、國瑞、中華、宏佳騰等業者,於111年8月至112月5月間,在北中南各地舉辦8場「碳管理種子實戰營」,協助各企業培育300餘位溫室氣體盤查的基層人才,廠商對課程滿意度超過87%。
為期2天的碳管理種子實戰營,依循ISO國際標準,運用「線上預習、社群交流及助教1對1討論」等方式,讓學員迅速掌握碳盤查技巧,學習建立碳盤查清冊,並檢視相關數據和碳排係數的正確性。三陽工業表示,這些碳盤查技能對於符合國際品牌客戶和供應鏈低碳要求、或是介接第三方查驗證,均有無可取代的重要性。並感謝工業局積極協助產業建立碳知識能量,讓三陽工業供應鏈的種子學員們在實戰營中受益匪淺,將所學帶回企業,推動綠色轉型,實現永續發展目標。未來,工業局將持續辦理多次碳管理種子實戰營,讓各家企業的種子學員習得碳管理技能,培養企業低碳轉型的生力軍。
車輛領域產官研齊聚 研討低碳製程技術
2023年2月,工業局與車輛工業同業公會共同舉辦「汽機車減碳技術研討會」,希望透過產官學界之間的多向溝通平台,加速產業淨零轉型。本次研討會邀請中華汽車、台灣山葉、中華經濟研究院及工業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提出報告,聚焦國際淨零趨勢、能源監控、低碳化技術等相關議題。希望透過產官學界間的多向溝通平台,加速產業淨零轉型。本活動實用的減碳技術內容,吸引國內69家廠商、118人出席。
中華汽車和台灣山葉為國內率先啟動改善措施之汽機車產業代表,分享從節能觀念建立到供應鏈減碳能力提升,值得其他業者學習。另,中華經濟研究院則統整說明國際車廠的淨零目標,預計在2030到2050年間淨零。而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所、綠能所、智機中心、感測中心等單位,就能源管理、機械加工、射出成型等,分享減碳技術現況,提供業者作為工廠製程減碳、優化之參考。
透過此研討會,除能指引業者工廠減碳方向,包含製程改善、設備汰舊及循環再生等,更強化車輛產業與技術專家之鏈結,也讓面臨低碳轉型壓力之業者如寶馨(CNC加工機調參優化)、正興(鋁錠熔保爐效能優化)、君牧(循環塑料製程優化)、開發(能管系統)、明鴻(能管與空壓節能)及綸泰(油電伺服節能)等,運用工業局運具淨零輔導計畫資源,幫助業者降低工廠淨零轉型的投入成本,預估帶動業 者減碳1,321噸。
後疫情時代,台灣汽車產業外銷動能轉強,和泰集團旗下的國瑞汽車去年外銷量約3.5萬輛,今年目標直指超過4萬輛,年增率預計將超過兩位數。這一成長勢頭,讓業界對未來市場充滿期待。和泰車強調,隨著疫情、烏俄戰爭與零件供應不穩定等因素逐漸緩和,加上中東市場景氣穩定,預計2023年整體外銷量將有不錯的成長空間。 國瑞汽車今年第一季的外銷小型車,包括Corolla Cross與Corolla兩款車,銷量已達9,992輛,比去年同期的9,471輛增加了5.5%。這一成績,在晶片短缺問題逐漸解決的背景下,顯示出國瑞汽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預計隨著晶片短缺問題的持續解決,今年全年國瑞汽車的內外銷產品都將比去年同期成長。 作為台灣整車外銷的主力,國瑞汽車擁有與日本原廠相當的組車實力與成本優勢,多年來在中東市場搶攻整車外銷。去年受疫情影響,市場需求受到干擾,晶片短缺也影響了國瑞汽車的組車動能。今年情況逐漸改善,市場前景看好。 國瑞汽車是日本豐田與台灣和泰車共同轉投資的組車廠,不僅供應和泰車在台灣的國產車生產需求,還以中東為主要市場進行新車外銷。和泰車對今年國瑞汽車的組車能量充滿信心,並預期來自國瑞汽車的轉投資收益將超過去年。 在外銷量增加的同時,國瑞汽車今年也將配合和泰車的需求調整產能。商用車Town Ace的訂單需求超過原先預估一倍,國瑞汽車將調整產線,增加商用車供應量,以改善消費者訂車後等待交車期過長的問題。和泰車表示,目前汽車零件缺料的問題在國產車部分已經得到很大改善,供應與產線的調整使得訂車到交車時間大約是二周到一個月。
和泰車指出,在疫情、烏俄戰爭與零件供給不利等因素漸趨緩和下,加上中東市場景氣持續穩定,預估2023年整體外銷量會有不錯的成長空間。
和泰車表示,在海外市場需求增溫,以及零件缺料問題逐漸改善下,國瑞汽車外銷小型車包括Corolla Cross與Corolla等兩款車今年第1季銷量已達9,992輛,較去年同期的9,471輛增加5.5%。預估隨著晶片短缺的問題持續紓解,今年全年國瑞汽車的內外銷產品都將較去年同期成長。
國瑞汽車是台灣整車外銷的主力,挾著與日本原廠相當的組車實力與成本優勢,多年來搶攻中東的整車外銷市場。去年之前因疫情期間等因素干擾市場需求,晶片短缺也影響國瑞汽車的組車動能,今年情況解除,後市看好。
國瑞汽車為日本豐田與台灣和泰車共同轉投資的組車廠,同時供應和泰車在台灣的國產車生產需求,還有以中東為主要市場的新車外銷。和泰車看好今年國瑞汽車的組車能量,同時也預期和泰車來自國瑞汽車的轉投資收益將超過去年表現。
除外銷量增加,國瑞汽車今年也將配合和泰車的需求調整產能,來自商用車Town Ace的訂單需求較原先預估超出一倍,國瑞汽車今年將調整產線,增加商用車供應量,改善消費者訂車後等待交車期過長的問題。
和泰車指出,有關汽車零件缺料的問題,在國產車部分已改善很多,因為供應與產線的調整,訂車到交車大約是二周到一個月時間。
車廠業者指出,缺工已成為台灣產業界的共同問題,汽車製造業從 約莫五年前起開始出現缺工問題,「幾乎每個月、每年」都在徵才。 尤其過去國內車廠調節人力仰賴甚深的建教生,受到教育部大幅拉高 建教生使用限制,包括不能加班、不能連續上班超過四天等,加上少 子化、技職教育體系學生數逐年下滑,建教生再也無法成為救火的生 力軍,各車廠建教生人數從過往上百人到如今幾乎歸零。
此外,台灣「荷蘭化」的狀況愈來愈嚴重,車廠主管抱怨,人力都 被台積電等高科技產業搶光,讓被歸為傳統製造業的汽車廠愈來愈難 補進新血,隨著老員工陸續退休,人力缺口愈來愈大,更面臨經驗難 以傳承的考驗。
而三年前爆發的疫情,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車廠人力調 度缺口崩裂,讓向來不用外勞的車廠也必須低頭!台灣最大車廠、豐 田汽車台灣基地國瑞汽車,經過與員工工會溝通後,從2020年開始聘 用移工,補充第一線勞動力,目前廠內移工人數保持在150人上下, 約占整體員工數的4%。
業者透露,疫情期間,一方面有員工轉做外送等新型態工作後,回 不來了;另一方面,高科技業持續高薪徵才,也讓不少工程師、生產 線員工轉職,讓車廠人力短缺問題雪上加霜。由於目前國內汽車製造 廠主要聚集於桃園、新竹與苗栗,與竹科都在同一生活圈內,車商坦 言,很難不受到高科技業搶人的衝擊。
國產車生產規模第二大的中華汽車,高層也低調證實今年將首度申 請移工,人數約80人,主要將投入第一線物料補給搬運等粗重工作。 中華車強調,攸關汽車品質的塗裝、組裝、品管等任務,都還是由本 地資優員工負責。至於福特六和、裕隆汽車等國產車廠則表示,目前 暫無提出移工申請,但都強調生產現場人力一直有缺,一直都在徵人 。
機車大量採用LED車燈後,成為車燈廠營收成長的動力來源,也在電動機車市場需求大增下,成為各家車燈兵家必爭之地,也牽動車燈相關族群營運增溫。
大億指出,透過技術團隊努力,成功協助Gogoro將原本Class-C等級LED頭燈,升級為照明效果更優異的Class-D等級LED頭燈,是目前機車頭燈中最高等級的照明技術,相較先前的LED頭燈,大幅提升其照射角度及亮度,提供夜間騎乘時更清晰的照明效果,也協助客戶大幅提升國內機車使用者體驗,大億後續將會持續耕耘新客戶。
大億長期深耕國內汽車OEM車燈市場,目前國內汽車OEM車燈市占率高達八成,國內主要客戶包括國瑞汽車(豐田)、中華、裕隆、本田等汽車製造大廠。
裕隆在金雞母裕融企業貢獻下,加上去年大舉提列自主品牌車型開 發減損、壓低基期下,今年前三季獲利倍增,EPS達3.49元的近年同 期新高。
展望第四季,和泰母廠日本豐田汽車加班增產,彌補第三季進口車 供應缺口下,法人看好和泰第四季新車銷量與獲利均將繳出優於第三 季的成績,全年可望大賺三個股本。裕隆也可望趁年終車市旺季衝一 波業績,第四季營運力保持平,全年EPS預估從4元起跳,也將創近年 新高。
和泰11日董事會通過第三季財報,單季合併營收570.56億元,稅後 淨利35.13億元、年減2.85%,單季EPS為6.43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 收1,900.18億元,稅後淨利126.68億元、年增22.64%,EPS達23.19 元,均創同期新高。
和泰解釋,第三季單季獲利微幅下滑,係因車用晶片短缺、東南亞 疫情升溫導致進口車供應出現缺口,單價較低的國產車銷售占比提升 ,產品組合改變下,導致毛利下降。不過和泰轉投資事業很給力,第 三季整體獲利僅較去年同期微減。
和泰表示,轉投資和泰興業代理大金冷氣,第三季傳統旺季,加上 疫情警戒民眾待在家的時間變長,激發冷氣銷售,推升和泰興業第三 季業績;台灣最大的汽車金融公司和潤企業,也因保有資產總額成長 、大陸事業獲利大增,前三季獲利創新高。
和泰大陸汽車經銷業務的控股公司和通汽車,也因去年大陸疫情高 峰、基期偏低,今年獲利大幅反彈。轉投資汽車製造廠國瑞汽車,因 國產休旅車Corolla Cross熱賣,獲利較去年明顯增長。
裕隆11日董事會通過第三季財報,單季稅後淨利11.13億元、年增 49.60元。累計前三季營業利益54.57億元、年增505.66%,稅後淨利 34.14億元、年增126.24%,EPS達3.49元。
裕隆表示,第三季與前三季獲利成長,主要來自於轉投資,包括裕 融、中華車等獲利成長貢獻,加上自主品牌事業轉型,去年提前認列 車型開發減損,壓低財報比較基期,使今年獲利明顯成長。
近兩年進口車在車款推陳出新且價格更親民下,在國內市場攻城略地,逐步逼近國產車的市占率,甚至形成拉鋸戰,尤其疫情下,國產車銷售跌幅明顯,進口車卻持續成長,對國產車業者形成莫大壓力,去年國產車占整體市場約52.9%,今年前八月累計國產車的銷售占整體車市比重回升至53.3%,COROLLA CROSS的銷售約占整體車市的一成,成為國產車占比回升的最大功臣。
和泰車目前銷售的三大支柱,分別為Altis月售約1,500台,RAV 4 2,000台,以及COROLLA CROSS月銷約3,500台。運動版推出後,主要是考量COROLLA CROSS的銷量相當可觀,約占整體車市的一成,在部分年輕族群希望選擇較具個性以及特殊性的車款下,預估新車推出後,銷售量可望再衝高。
長期投入社會公益的「和泰集團」率先宣布,秉持急難救助精神,旗下企業將共同捐款2,400萬元,分別捐助台北市、新北市防疫專戶各1,200萬元防疫基金,用以支持第一線防疫醫護人員、防疫物資等需求。
和泰集團旗下熱情響應防疫企業及捐助金額各為和泰汽車650萬元、和潤企業500萬元、和運租車200萬元、和泰產險150萬元、車美仕150萬元、長源汽車150萬元、和雲行動服務100萬元,再加純青社會福利基金會捐助500萬元。
國瑞汽車亦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精神,繼去年為守護國門防疫最前線的桃園機場防疫計程車隊設計並免費安裝防護隔離簾之後,國瑞汽車身為桃園在地企業公民一份子,此次宣布捐款450萬元予桃園市專戶做為防疫基金,以供購置防疫物資及支援第一線醫護防疫人員。
為協助新北市防疫交通分流載量、力挺一線抗疫司機人車安全,裕隆集團宣布連同之前五台再捐助五台多功能車款投入防疫物資運輸,並加碼捐助500萬元支持「新北抗疫微光專案」。
裕隆集團累計共捐贈十部車輛與多項物資,投入新北市交通服務超過1500萬元,由集團旗下裕隆汽車、中華汽車、裕隆日產、裕融企業、台元紡織等五家企業共同捐贈。此外,裕隆集團CSR也提供12台V7與三台得利卡長照車輛司機投入服務,並增加編組五台URX多功能車隊,提供新北市衛生局防疫期間每日需求配送防疫車隊物資的物流服務。
疫情影響蔓延,台灣最大汽車製造廠——國瑞汽車,近日傳出中壢廠區警衛確診COVID-19的消息。然而,國瑞汽車迅速做出回應,強調這名警衛屬於外包公司人員,並且與公司內部員工並無接觸機會。為了確保生產線正常運作,公司已對非生產線人員進行分流和遠距工作,生產線則保持正常生產,目前暫時不受疫情影響。 據悉,該名警衛因家人確診而進行篩檢,結果也確定染疫。為了嚴格防控疫情,國瑞汽車迅速匡列平日與該警衛有較多互動的另外五名外包警衛,進行隔離觀察。 作為全球最大車廠豐田汽車在台灣的生產基地,國瑞汽車的兩大股東分別是日本豐田集團(持股70%)和台灣最大車商和泰汽車(持股30%)。由於豐田汽車在台灣市場的銷售市占率長期位居第一,同時也是台灣整車外銷量最大的車廠,此次員工染疫事件也引起了國內車業的高度關注。 面對疫情,國瑞汽車在爆發初期就啟動了嚴格的人流管制措施,全面暫停外人進入廠區。平日外包警衛的工作範圍主要在門口警衛室,不會進入工廠內部,與其他員工幾乎無法接觸。因此,初步研判員工感染風險相對較低。目前,工廠仍維持正常的兩班制生產,全力維護供應鏈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