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華人壽保險(未)公司新聞
窮人經濟當道,有「窮人保單」之稱的微型保單11月開賣後迅速
增溫。
國泰人壽透過家扶基金會等代理銷售通路接洽弱勢家庭,南山人
壽則在開賣八個工作天內便迅速進件百餘件。
微型保單特色是「低保額、低保費」,以國泰人壽的微型保單為
例,一年不到200元便可買到保額30萬元的意外險。但微型保單
並非人人可買,主要納保對象包括單身者、年收入25萬元以下;
有配偶、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下;原住民、漁民、身心障礙者及社
福團體主要服務對象。
壽險公會2007年9月首度對國人依身分證總歸戶統計投保狀況,當
時投保率65.65%,等於國內還有約三成五民眾沒有商業保險保障
。壽險公會秘書長洪燦楠分析,除少數不需要或不認同保險的民
眾沒買商業保險,大多數沒有商業保險的民眾是買不起保險的弱
勢族群。
目前愈來愈多保險公司計劃推出微型保單。除國泰、南山已正式
推出微型保單,等著送件或已經送件的壽險公司還有富邦人壽、
國華人壽、台銀人壽、台灣人壽、法國巴黎人壽,產險公司則有
兆豐產險、泰安產險。
由於微型保單並非政策保險,各家公司的保單型態都略有不同,
國泰、南山的微型保單是意外險,富邦人壽則計劃推出壽險,台
灣人壽打算主攻身心障礙者。
國泰人壽因採取「集體投保、團體發單」,不接受個人投保,目
前還有待家扶基金會整理適合投保的名單;國壽表示,除家扶基
金會,後續也會引進鄉鎮市公所或社福團體等客源。
南山人壽則採個人投保,有需要的民眾可個別投保。
增溫。
國泰人壽透過家扶基金會等代理銷售通路接洽弱勢家庭,南山人
壽則在開賣八個工作天內便迅速進件百餘件。
微型保單特色是「低保額、低保費」,以國泰人壽的微型保單為
例,一年不到200元便可買到保額30萬元的意外險。但微型保單
並非人人可買,主要納保對象包括單身者、年收入25萬元以下;
有配偶、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下;原住民、漁民、身心障礙者及社
福團體主要服務對象。
壽險公會2007年9月首度對國人依身分證總歸戶統計投保狀況,當
時投保率65.65%,等於國內還有約三成五民眾沒有商業保險保障
。壽險公會秘書長洪燦楠分析,除少數不需要或不認同保險的民
眾沒買商業保險,大多數沒有商業保險的民眾是買不起保險的弱
勢族群。
目前愈來愈多保險公司計劃推出微型保單。除國泰、南山已正式
推出微型保單,等著送件或已經送件的壽險公司還有富邦人壽、
國華人壽、台銀人壽、台灣人壽、法國巴黎人壽,產險公司則有
兆豐產險、泰安產險。
由於微型保單並非政策保險,各家公司的保單型態都略有不同,
國泰、南山的微型保單是意外險,富邦人壽則計劃推出壽險,台
灣人壽打算主攻身心障礙者。
國泰人壽因採取「集體投保、團體發單」,不接受個人投保,目
前還有待家扶基金會整理適合投保的名單;國壽表示,除家扶基
金會,後續也會引進鄉鎮市公所或社福團體等客源。
南山人壽則採個人投保,有需要的民眾可個別投保。
與保險業關係最密切的40號公報,即將在民國100年1月1日上
路,金管會3日表示將開始預告「保險業財務報告編製準則」,將
40號公報精神納入,預計保險業最快後年第1季就會揭露40號公報
的影響數,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說,依據初步調查,約有2-3家保
險公司可能要因此增提「負債適足性準備」,但金額不大。
40號公報即是國際上正熱烈討論的IFRS4的第一階段,只是要
保險業者進行保單契約分類,及進行負債適足性測試,由於第一
階段只要求業者可依現行的假設進行現金流量測試,還沒有要求
用所謂的公平價值去評估保單價值,所以壽險業者一般都表示,
影響不大。
IFRS4最大的影響還是在第二階段,即要對所有保單進行公平
價值測試,屆時所有利差損等都可能被用嚴格的方式要求增提準
備金,但這部分保險局長黃天牧已表示,歐洲方面在金融海嘯之
後也已重新討論,什麼是公平價值目前還未定案,無法評估真正
的衝擊。
這次金管會預告的僅是40號公報的部分,例如要將危險變動
及重大事故準備金改提存在業主權益項下,要將不具裁量參與特
性的金融商品,即所謂不分紅保單,依相關法令提存的準備列為
「具金融商品性質的保險契約準備」。
此外,剛完成減資30億元、增資60億元的國華人壽,開始籌
畫第2階段增資!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3日表示,安定基金增資國
華人壽 59.96億元,是要穩定國華的財務,第2階段會有很多籌資
運用,逐步讓安定基金退出,至於買家願意用什麼條件接下國華
人壽,都可洽談。
路,金管會3日表示將開始預告「保險業財務報告編製準則」,將
40號公報精神納入,預計保險業最快後年第1季就會揭露40號公報
的影響數,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說,依據初步調查,約有2-3家保
險公司可能要因此增提「負債適足性準備」,但金額不大。
40號公報即是國際上正熱烈討論的IFRS4的第一階段,只是要
保險業者進行保單契約分類,及進行負債適足性測試,由於第一
階段只要求業者可依現行的假設進行現金流量測試,還沒有要求
用所謂的公平價值去評估保單價值,所以壽險業者一般都表示,
影響不大。
IFRS4最大的影響還是在第二階段,即要對所有保單進行公平
價值測試,屆時所有利差損等都可能被用嚴格的方式要求增提準
備金,但這部分保險局長黃天牧已表示,歐洲方面在金融海嘯之
後也已重新討論,什麼是公平價值目前還未定案,無法評估真正
的衝擊。
這次金管會預告的僅是40號公報的部分,例如要將危險變動
及重大事故準備金改提存在業主權益項下,要將不具裁量參與特
性的金融商品,即所謂不分紅保單,依相關法令提存的準備列為
「具金融商品性質的保險契約準備」。
此外,剛完成減資30億元、增資60億元的國華人壽,開始籌
畫第2階段增資!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3日表示,安定基金增資國
華人壽 59.96億元,是要穩定國華的財務,第2階段會有很多籌資
運用,逐步讓安定基金退出,至於買家願意用什麼條件接下國華
人壽,都可洽談。
、龍巖等大股東全數放棄認股,且在洽6大金控、國外保險公司都
無人認購下,最後由安定基金認足59.96億元,占股近99%,成為
國華人壽最大股東。
由於國華到10月底淨值仍是負599億元,這次增資也無法大幅
改善淨值,且增資之後是否解除接管等,金管會也未有承諾,一
般買家都不願現階段跳進來增資,只好由國華人壽接管人安定基
金進行增資,且安定基金成為國華人壽大股東後,是否繼續由安
定基金接管經營、未來如何脫手?仍待金管會進一步決定。
無人認購下,最後由安定基金認足59.96億元,占股近99%,成為
國華人壽最大股東。
由於國華到10月底淨值仍是負599億元,這次增資也無法大幅
改善淨值,且增資之後是否解除接管等,金管會也未有承諾,一
般買家都不願現階段跳進來增資,只好由國華人壽接管人安定基
金進行增資,且安定基金成為國華人壽大股東後,是否繼續由安
定基金接管經營、未來如何脫手?仍待金管會進一步決定。
國華人壽增資案原股東認股繳款昨(19)日截止,但未見翁大銘
家族等原股東繳款,保險安定基金將在今天最後確認後開始洽特
定人,特定人對象初步將鎖定永豐金、元大金及玉山金等七家旗
下無壽險公司的民營金控。
據了解,為掃除買家疑慮及龐大增資壓力,國華第一階段增資60
億元如果沒投資人有意願,將先由安定基金全數吃下,取得國華
經營權後,第二階段增資再續洽特定人。
國華人壽被接管後,展開減資30億元、增資60億元的計畫,據了
解,增資階段有兩家國華原始股東曾詢問增資相關事宜,這兩家
股東雖未明確表達增資意願,保險安定基金仍去函通知其繳交股
款。
但昨天是繳交股款最後截止日,仍未見這兩家股東繳交股款。相
關人士指出,這兩家股東是華隆及穎瑞公司,對國華人壽的持股
比率合計約兩成。
有關官員表示,根據安定基金掌握的訊息,這兩家原始股東參與
認股的可能性相當低,但因股款繳交是透過各地銀行,必須等今
天所有銀行的資料都回報後,才能確定是否有人繳交股款。
等今天確定後,保險安定基金就會展開洽特定人作業。據了解,
安定基金將委託財顧公司,徵詢國內幾大金控意願,目前財顧公
司已原則鎖定旗下沒有壽險公司的七家民營金控,包括永豐金、
中信金、元大金、台新金、玉山金、日盛金及國票金。
其中中信金前幾天突然宣布要買南山人壽30%股權,但因交易尚
未完成,安定基金仍會洽詢其意願。有關官員表示,會鎖定這幾
家金控,主要是因其旗下沒有壽險公司。
國華減資30億再增資60億元後,全數認購60億元增資的買家將可
取得經營權,但因國華財務欠佳,增資60億元後,勢必要再進行
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增資,為提高投資人意願,安定基金決
定,第一階段60億元增資案如果沒人要認,可能先由安定基金先
吃下。
安定基金表示,如果國華人壽經營權移轉到安定基金手中,整個
都「清乾淨」,第二階段增資可望吸引更多投資人加入。
家族等原股東繳款,保險安定基金將在今天最後確認後開始洽特
定人,特定人對象初步將鎖定永豐金、元大金及玉山金等七家旗
下無壽險公司的民營金控。
據了解,為掃除買家疑慮及龐大增資壓力,國華第一階段增資60
億元如果沒投資人有意願,將先由安定基金全數吃下,取得國華
經營權後,第二階段增資再續洽特定人。
國華人壽被接管後,展開減資30億元、增資60億元的計畫,據了
解,增資階段有兩家國華原始股東曾詢問增資相關事宜,這兩家
股東雖未明確表達增資意願,保險安定基金仍去函通知其繳交股
款。
但昨天是繳交股款最後截止日,仍未見這兩家股東繳交股款。相
關人士指出,這兩家股東是華隆及穎瑞公司,對國華人壽的持股
比率合計約兩成。
有關官員表示,根據安定基金掌握的訊息,這兩家原始股東參與
認股的可能性相當低,但因股款繳交是透過各地銀行,必須等今
天所有銀行的資料都回報後,才能確定是否有人繳交股款。
等今天確定後,保險安定基金就會展開洽特定人作業。據了解,
安定基金將委託財顧公司,徵詢國內幾大金控意願,目前財顧公
司已原則鎖定旗下沒有壽險公司的七家民營金控,包括永豐金、
中信金、元大金、台新金、玉山金、日盛金及國票金。
其中中信金前幾天突然宣布要買南山人壽30%股權,但因交易尚
未完成,安定基金仍會洽詢其意願。有關官員表示,會鎖定這幾
家金控,主要是因其旗下沒有壽險公司。
國華減資30億再增資60億元後,全數認購60億元增資的買家將可
取得經營權,但因國華財務欠佳,增資60億元後,勢必要再進行
第二階段、甚至第三階段增資,為提高投資人意願,安定基金決
定,第一階段60億元增資案如果沒人要認,可能先由安定基金先
吃下。
安定基金表示,如果國華人壽經營權移轉到安定基金手中,整個
都「清乾淨」,第二階段增資可望吸引更多投資人加入。
國華人壽今年以來持續調降國票金持股,據了解,國華人壽的國
票金持股已從今年初接近10%的水準,降到目前約4%,未來並可
能降到零持股。
國票金前十月稅後純益23.12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1元,穩
居金控獲利第三名。國票金近期股價一直在10元至11元間整理,
昨(19)日收盤價10.1元,並沒有反映獲利和兩岸金融開放等議
題大漲,據了解,主要原因就是大股東國華人壽持續賣出國票金
股票。
國華人壽表示,對國票金的持股是長期投資,持股一直在9%附近
,但這幾次國票金董監事改選,外界不斷質疑國華人壽介入,主
管機關也表達關切,希望國華人壽在適當時機降低國票金持股,
因此今年起國華人壽開始在市場拋售國票金股票,目前已經降到
「很低很低」。
由於國票金今年獲利情況不錯,接下來要不要賣到零持股,還是
繼續握有少數國票金股權,國華壽表示還在評估中。
國華人壽指出,當初持有國票金的成本大約是每股9元,以現在國
票金股價10元來看,賣股也會有一些獲利。
國華人壽第二大股東、德安百貨集團的黃春發,和國票金董事長
洪三雄長期站在同一陣線,去年國票金股東會改選董監事,外傳
國華人壽選擇支持洪三雄陣營,讓洪三雄所掌握的股權遠大於耐
斯集團,因而取得國票金經營權。
法人因而認為,國華人壽此次賣出國票金股權,且是從市場賣出
而非洽特定人,可能使洪三雄可掌控的國票股權因而降低。
但國華人壽表示,在國票金改選時,國華人壽一向站在中立立場
,並未特別支持任何一方。國票金也表示,目前公司經營相當順
暢,兩大股東相處也很和諧,國華人壽賣股對公司不會有任何影
響。
票金持股已從今年初接近10%的水準,降到目前約4%,未來並可
能降到零持股。
國票金前十月稅後純益23.12元,每股稅後純益(EPS)1.1元,穩
居金控獲利第三名。國票金近期股價一直在10元至11元間整理,
昨(19)日收盤價10.1元,並沒有反映獲利和兩岸金融開放等議
題大漲,據了解,主要原因就是大股東國華人壽持續賣出國票金
股票。
國華人壽表示,對國票金的持股是長期投資,持股一直在9%附近
,但這幾次國票金董監事改選,外界不斷質疑國華人壽介入,主
管機關也表達關切,希望國華人壽在適當時機降低國票金持股,
因此今年起國華人壽開始在市場拋售國票金股票,目前已經降到
「很低很低」。
由於國票金今年獲利情況不錯,接下來要不要賣到零持股,還是
繼續握有少數國票金股權,國華壽表示還在評估中。
國華人壽指出,當初持有國票金的成本大約是每股9元,以現在國
票金股價10元來看,賣股也會有一些獲利。
國華人壽第二大股東、德安百貨集團的黃春發,和國票金董事長
洪三雄長期站在同一陣線,去年國票金股東會改選董監事,外傳
國華人壽選擇支持洪三雄陣營,讓洪三雄所掌握的股權遠大於耐
斯集團,因而取得國票金經營權。
法人因而認為,國華人壽此次賣出國票金股權,且是從市場賣出
而非洽特定人,可能使洪三雄可掌控的國票股權因而降低。
但國華人壽表示,在國票金改選時,國華人壽一向站在中立立場
,並未特別支持任何一方。國票金也表示,目前公司經營相當順
暢,兩大股東相處也很和諧,國華人壽賣股對公司不會有任何影
響。
安定基金有意找七家旗下沒有壽險的金控入主國華人壽,但被點
名的金控業者不是表示「沒有聽說」,就是強調「不感興趣」。
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昨(19)日表示,對於增加壽險子公司,元
大金持開放的態度,不會排斥任何機會;但元大金至今沒有正式
評估過國華人壽。
國票金發言人蔡佳晉則表示,從未評估過納入壽險子公司一事,
安定基金也沒來找國票金。蔡佳晉說,目前國票金優先考量是增
加銀行子公司,而不是壽險子公司。
日盛金發言人鍾芳程則表示:「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訊息、沒有聽
說。」
至於台新金、玉山金也強調,保險安定基金從未與經營階層聯繫
過,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且對入股國華人壽興趣不高。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表示,以他對國華人壽初步的了解,增資
60億元恐怕還不夠,台新金對國華人壽財務結構不了解,入股的
興趣並不高。
名的金控業者不是表示「沒有聽說」,就是強調「不感興趣」。
元大金發言人莊有德昨(19)日表示,對於增加壽險子公司,元
大金持開放的態度,不會排斥任何機會;但元大金至今沒有正式
評估過國華人壽。
國票金發言人蔡佳晉則表示,從未評估過納入壽險子公司一事,
安定基金也沒來找國票金。蔡佳晉說,目前國票金優先考量是增
加銀行子公司,而不是壽險子公司。
日盛金發言人鍾芳程則表示:「完全沒有這方面的訊息、沒有聽
說。」
至於台新金、玉山金也強調,保險安定基金從未與經營階層聯繫
過,不了解其中的細節,且對入股國華人壽興趣不高。
台新金控總經理林克孝表示,以他對國華人壽初步的了解,增資
60億元恐怕還不夠,台新金對國華人壽財務結構不了解,入股的
興趣並不高。
國華人壽減資30億元後,增資60億元正如火如荼展開,原股
東增資認股昨(19)日截止,原股東願意參加增資的額度遠遠不
及60億元的額度,今日起開始走上洽特定人增資道路。保險安定
基金國華人壽接管小組召集人葉啟洲指出,今日起將請安永財顧
洽特定人增資,將發文給各金控公司、保險公司,預計下周四前
截止。
保險安定基金將廣邀各金控、保險公司,希望找到特定人增
資。這樣可讓其他公司也有機會在公開、透明、公平三大前提下
,拿到國華人壽。
東增資認股昨(19)日截止,原股東願意參加增資的額度遠遠不
及60億元的額度,今日起開始走上洽特定人增資道路。保險安定
基金國華人壽接管小組召集人葉啟洲指出,今日起將請安永財顧
洽特定人增資,將發文給各金控公司、保險公司,預計下周四前
截止。
保險安定基金將廣邀各金控、保險公司,希望找到特定人增
資。這樣可讓其他公司也有機會在公開、透明、公平三大前提下
,拿到國華人壽。
國華人壽60億元增資案股東繳款期限將於明(19)日截止,由於
立法院財委會本周提案要求金管會,在公佈國華人壽財務報告前
,必須暫緩減增資案,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昨(17)日表示,
財務報告近期就會公告。
按照時程規劃,國華人壽的增資案原股東認股截止期限,原
訂在上(10)月15日,不過,負責接管的安定基金決定延後一個月,
至本月19日為止。
國華人壽原資本額為30.1億元,按照接管小組的規劃,國華
人壽先減資30億元,再增資60億元,也就是,減資30億後股本只
剩0.1億元,也就是說,國華人壽的大股東華隆集團翁家等原股東
,若未在明日以前繳款,等於放棄認股權。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黃天牧日前指出,放棄增資的額度,將由
安定基金參與增資。
不過,立委林炳坤等人本週一(16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案
要求,國華人壽的財報還沒有完成之前,增資案必須暫緩,此舉
被視為是為翁家爭取更多時間,保住國華人壽。
對此,吳崇權指出,19日期限繳款屆滿後,是否再延長,將
由安定基金決定,但保險局目前尚未收到延期申請;不過,第三
季財報,應會在近日出爐。
立法院財委會本周提案要求金管會,在公佈國華人壽財務報告前
,必須暫緩減增資案,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吳崇權昨(17)日表示,
財務報告近期就會公告。
按照時程規劃,國華人壽的增資案原股東認股截止期限,原
訂在上(10)月15日,不過,負責接管的安定基金決定延後一個月,
至本月19日為止。
國華人壽原資本額為30.1億元,按照接管小組的規劃,國華
人壽先減資30億元,再增資60億元,也就是,減資30億後股本只
剩0.1億元,也就是說,國華人壽的大股東華隆集團翁家等原股東
,若未在明日以前繳款,等於放棄認股權。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黃天牧日前指出,放棄增資的額度,將由
安定基金參與增資。
不過,立委林炳坤等人本週一(16日)在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提案
要求,國華人壽的財報還沒有完成之前,增資案必須暫緩,此舉
被視為是為翁家爭取更多時間,保住國華人壽。
對此,吳崇權指出,19日期限繳款屆滿後,是否再延長,將
由安定基金決定,但保險局目前尚未收到延期申請;不過,第三
季財報,應會在近日出爐。
國華人壽減資30億元後,增資60億元計畫將在周四(19日)
截止,但到目前為止,原股東參加增資僅400多萬元,接管小組洽
特定人增資的新計畫,醞釀啟動。據了解,保險安定基金洽特定
人初期鎖定四家金控,分別是永豐金、元大金、日盛控、玉山控
。至於甫結束南山人壽標售案的中信金、剛賣出台証證券的台新
金,則列為潛在接觸對象。
若特定人亦無增資意願,保險安定基金也確立處理原則,將
由安定基金參予增資,目的是為確保保戶的權益。
消息人士指出,之所以選這些金控,主因他們「欠缺壽險版
圖,且為民營金控」,策略彈性高,同樣未有壽險版圖的泛公股
金控,如兆豐金、華南金,或是具有特殊利基點的國票金、開發
金,暫不在考量範圍。
金融圈資深人士指出,國華人壽減資,加上安定基金的進駐
後,有機會重新再起,今年業績也將達到全年預算的近8成,因此
國華人壽如要洽特定人,將有2大優勢,1是業務員素質不錯、2是
金控需要保險執照。
此外,誰會是國華人壽日後的大股東?金管會保險局局長黃
天牧昨(15)日指出,原股東是否參與增資,將於本週四(19日
)確定;之後的洽特定人規模為多少,也必須在該截止日後確定
。
不過,若是洽特定人過程不順利,黃天牧說,必要時,將由
安定基金增資,「但不會是永久的角色!」
截止,但到目前為止,原股東參加增資僅400多萬元,接管小組洽
特定人增資的新計畫,醞釀啟動。據了解,保險安定基金洽特定
人初期鎖定四家金控,分別是永豐金、元大金、日盛控、玉山控
。至於甫結束南山人壽標售案的中信金、剛賣出台証證券的台新
金,則列為潛在接觸對象。
若特定人亦無增資意願,保險安定基金也確立處理原則,將
由安定基金參予增資,目的是為確保保戶的權益。
消息人士指出,之所以選這些金控,主因他們「欠缺壽險版
圖,且為民營金控」,策略彈性高,同樣未有壽險版圖的泛公股
金控,如兆豐金、華南金,或是具有特殊利基點的國票金、開發
金,暫不在考量範圍。
金融圈資深人士指出,國華人壽減資,加上安定基金的進駐
後,有機會重新再起,今年業績也將達到全年預算的近8成,因此
國華人壽如要洽特定人,將有2大優勢,1是業務員素質不錯、2是
金控需要保險執照。
此外,誰會是國華人壽日後的大股東?金管會保險局局長黃
天牧昨(15)日指出,原股東是否參與增資,將於本週四(19日
)確定;之後的洽特定人規模為多少,也必須在該截止日後確定
。
不過,若是洽特定人過程不順利,黃天牧說,必要時,將由
安定基金增資,「但不會是永久的角色!」
遭保險安定基金接管的國華人壽大股東翁大銘,昨(1)日跳出來
喊冤,並對金管會提出三大問題:1、為什麼要逼迫國華人壽賣股
, 調降海外投資部位;2、為什麼對人不對事,逼翁家退出;3、
為什麼 接管後減、增資案就通過,之前翁家所提則不接受。
曾任立委的翁大銘久未露面,昨日現身,他高姿態的左打金管會
、 右踢安定基金。其中他最在意的,是主管機關這一年多以來,
對國華 人壽可運用資金的操作,設下重重限制。
翁大銘說,國華投資股票部位可高達7、8百億元,但實際投資只
2 00餘億元,為響應政府因應景氣專案小組,提出歡迎壽險資金
投入台股構想,去年加碼台股,沒想到下半年爆發金融海嘯,股
市暴跌,此 時金管會居然寄來白紙黑字的公文函,強迫賣股,還
口頭告誡「不賣股票,得負民事責任」。
強迫低點賣股的同時,保險局進一步把可運用資金投資於海外的
比 重,由25%下調至10%,這則是導致去年稅後出現淨損,金額
高達3 40億元的主要原因。
翁大銘表示,保險業平均資金成本約4%、而利率持續下調後的定
存利率約1%,錢放定存根本不夠負擔,所以應是投資台股,並
至少 取得5%以上的報酬,才是正常的作法。否則的話,國華一
年保費收 入約20億元、支出卻高達百億元,公司怎麼支撐。
接管理由究竟為何?也引起翁大銘質疑。他表示,過去3年,國華
有2年賺錢,1年出現虧損是受金融風暴影響;按過去接管原因,
主要 包括:公司財務出問題、銀行擠兌、支票催票、薪水發不出
來,否則 就是股東有重大違法。
但國華人壽均無此情況,「自己也從來沒接到過傳票約談」,因
此 他合理懷疑,國華被接管是對人不對事,「只是想把翁家趕出
去而已 !」減資再增資計畫也讓翁大銘滿腹狐疑。他說,過去增
資20億元,今 年股東會也提出先減資20億元、再增資40億元一案
,但均不被接受;安定基金接手後,接管小組就提出先減資30億
元、再增資60億元,「 若減20增40億是杯水車薪,那麼,減30增
60億元,難道就不是杯水車 薪嗎?」
喊冤,並對金管會提出三大問題:1、為什麼要逼迫國華人壽賣股
, 調降海外投資部位;2、為什麼對人不對事,逼翁家退出;3、
為什麼 接管後減、增資案就通過,之前翁家所提則不接受。
曾任立委的翁大銘久未露面,昨日現身,他高姿態的左打金管會
、 右踢安定基金。其中他最在意的,是主管機關這一年多以來,
對國華 人壽可運用資金的操作,設下重重限制。
翁大銘說,國華投資股票部位可高達7、8百億元,但實際投資只
2 00餘億元,為響應政府因應景氣專案小組,提出歡迎壽險資金
投入台股構想,去年加碼台股,沒想到下半年爆發金融海嘯,股
市暴跌,此 時金管會居然寄來白紙黑字的公文函,強迫賣股,還
口頭告誡「不賣股票,得負民事責任」。
強迫低點賣股的同時,保險局進一步把可運用資金投資於海外的
比 重,由25%下調至10%,這則是導致去年稅後出現淨損,金額
高達3 40億元的主要原因。
翁大銘表示,保險業平均資金成本約4%、而利率持續下調後的定
存利率約1%,錢放定存根本不夠負擔,所以應是投資台股,並
至少 取得5%以上的報酬,才是正常的作法。否則的話,國華一
年保費收 入約20億元、支出卻高達百億元,公司怎麼支撐。
接管理由究竟為何?也引起翁大銘質疑。他表示,過去3年,國華
有2年賺錢,1年出現虧損是受金融風暴影響;按過去接管原因,
主要 包括:公司財務出問題、銀行擠兌、支票催票、薪水發不出
來,否則 就是股東有重大違法。
但國華人壽均無此情況,「自己也從來沒接到過傳票約談」,因
此 他合理懷疑,國華被接管是對人不對事,「只是想把翁家趕出
去而已 !」減資再增資計畫也讓翁大銘滿腹狐疑。他說,過去增
資20億元,今 年股東會也提出先減資20億元、再增資40億元一案
,但均不被接受;安定基金接手後,接管小組就提出先減資30億
元、再增資60億元,「 若減20增40億是杯水車薪,那麼,減30增
60億元,難道就不是杯水車 薪嗎?」
國華人壽大股東翁大銘大動作砲轟接管案,金管會在第一時
間掌握訊息,並快速於昨(1)日傍晚發布正式新聞稿回擊,但稿
件通篇未提及翁大銘,全以「相關人士」稱呼;針對翁大銘指稱
,國華人壽投資範圍遭到限縮,導致資金缺口擴大部分,金管會
官員表示,是虧損在先才遭限縮業務,不是業務被限縮才導致虧
損,這是明顯推卸責任的說法。
至於進行中的減增資計畫,目前的進度是,原股東繳款期限
即將於11月中旬截止。官員補充指出,10月中旬,是原股東表達
增資意願期間,對於已表態的股東,給予一個月等候股東籌措資
金,未來洽特定人的規模多寡,必須視此次原股東認股狀況而定
。惟據了解,目前繳款並不踴躍。
金管會官員進一步說明,國華人壽發生虧損在先,金管會才
會發函,要求包括:檢討資產配置、股票投資部位、增加固定收
益工具投資計畫,及加強投資風險控管等;但並未強制公司調降
國內股票投資,至若干比例,「現在去講金管會限縮業務,讓虧
損擴大,根本就是馬後砲!」
金管會新聞稿也強調,國華人壽先前因資本適足率,未達法
定標準,去(2008)年底淨值為負589億元,財務狀況已顯著惡化
,雖然多次要求限期辦理增資,卻遲遲未能完成,一再延宕增資
時程。
此外,公司董監事更動頻繁,影響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法
人股東在國華人壽股東臨時會隔日(今年7月30日)進行股權移轉
,不只造成董事長換人,且沒有監察人可監督公司業務,有損及
被保險人權益之虞,金管會才決定依照保險法進行接管。
薛翔之/台北報導
持有國票金股權近1成的國華人壽,在主管機關關切,以及避
免徒生事端考量下,一年多來透過公開市場,逐步釋出國票金持
股,由超過9%水位已降至5%以下。未來將持續減碼到零持股。
據了解,去年董監改選過後,國華人壽即向金管會承諾,將
逐步釋出國票金持股。國華人壽持有國票金持股,已有數十年歷
史,買進成本低,加上長時間配股、配息,因此,合計去年下半
年和今年處分國票金持股均有獲利;內部規劃,未來將持續釋出
國票金股權至零持股。
間掌握訊息,並快速於昨(1)日傍晚發布正式新聞稿回擊,但稿
件通篇未提及翁大銘,全以「相關人士」稱呼;針對翁大銘指稱
,國華人壽投資範圍遭到限縮,導致資金缺口擴大部分,金管會
官員表示,是虧損在先才遭限縮業務,不是業務被限縮才導致虧
損,這是明顯推卸責任的說法。
至於進行中的減增資計畫,目前的進度是,原股東繳款期限
即將於11月中旬截止。官員補充指出,10月中旬,是原股東表達
增資意願期間,對於已表態的股東,給予一個月等候股東籌措資
金,未來洽特定人的規模多寡,必須視此次原股東認股狀況而定
。惟據了解,目前繳款並不踴躍。
金管會官員進一步說明,國華人壽發生虧損在先,金管會才
會發函,要求包括:檢討資產配置、股票投資部位、增加固定收
益工具投資計畫,及加強投資風險控管等;但並未強制公司調降
國內股票投資,至若干比例,「現在去講金管會限縮業務,讓虧
損擴大,根本就是馬後砲!」
金管會新聞稿也強調,國華人壽先前因資本適足率,未達法
定標準,去(2008)年底淨值為負589億元,財務狀況已顯著惡化
,雖然多次要求限期辦理增資,卻遲遲未能完成,一再延宕增資
時程。
此外,公司董監事更動頻繁,影響公司治理,另一方面,法
人股東在國華人壽股東臨時會隔日(今年7月30日)進行股權移轉
,不只造成董事長換人,且沒有監察人可監督公司業務,有損及
被保險人權益之虞,金管會才決定依照保險法進行接管。
薛翔之/台北報導
持有國票金股權近1成的國華人壽,在主管機關關切,以及避
免徒生事端考量下,一年多來透過公開市場,逐步釋出國票金持
股,由超過9%水位已降至5%以下。未來將持續減碼到零持股。
據了解,去年董監改選過後,國華人壽即向金管會承諾,將
逐步釋出國票金持股。國華人壽持有國票金持股,已有數十年歷
史,買進成本低,加上長時間配股、配息,因此,合計去年下半
年和今年處分國票金持股均有獲利;內部規劃,未來將持續釋出
國票金股權至零持股。
國華人壽大股東翁大銘昨(1)日透過律師,對金管會提出三大質
疑,其中保險局去年逼國華人壽賣出持股,造成高達二、三百億
元的投資虧損,最惹爭議。
翁大銘兄弟所投資的瑞穎科技,持有國華人壽約26.58%股權,9月
初已提出行政訴願。接受瑞穎委託的信孚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徐
履冰昨天對金管會接管國華提出三大質疑。
第一、接管不合法也不適當。早在國華前董事長翁一銘(三年多
前已過世)時期,就奉主管機關命令成立「資產管理委員會」,
成員包括安定基金董事長江朝國及金管會現任科長等,國華一舉
一動早在監控之下。
國華去年520前後,呼應政府保險資金投入股市政策,大量買進
股票,保險局對此知情且未表示反對;但下半年發生金融風暴後
,在11月28日去函國華指示售股,造成鉅額虧損。
另外,保險局突然將國華海外投資比率由25%降至10%,國華被迫
在最惡劣情況下處分海外資產,也造成鉅額虧損。
第二、接管處置乖謬,自相矛盾。國華7月29日臨時股東會通過辦
理「減資20億、增資40億」,8月4日金管會旋即接管,9月25日核
准接管人所提的「減資30億、增資60億」計畫。
接管後的減增資規模,並非如主管官員先前所稱會「大很多」,
同樣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的減增資計畫。江朝國長期擔任
國華顧問以及資產管理委員會委員,有無「球員兼裁判」之虞?
第三、國華人壽是壽險版「SOGO案」。接管人提出新的減增資計
畫,沒有任何財務查核作為準據,如何決定減增資額度?股東或
投資人如何判斷是否參與投資?金管會一意孤行,原股東因減資
而被掃地出門,特定人則以少量出資即可入主國華,豈非「
SOGO案」的翻版?
【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國華人壽大股東翁大銘昨(1)日重砲
轟金管會,直指接管國華人壽,只想「趕走翁家」,是壽險版的
「SOGO案」。他也希望金管會不要把他妖魔化。
他質疑,接管人在執行增資案過程中,遲遲不拿出國華最新財報
,若未來洽特定人來認股,可能暗藏密約交易。
負責接管國華人壽的安定基金昨天回應說,接管後,國華10月投
資已小賺二、三億元;依主管機關指示辦理的減、增資方案,「
一切程序皆依法進行,並充分保障原股東的法定權益」。
接管人保險安定基金所提的減資30億、增資60億元計畫,9月下旬
已獲金管會保險局核准,並給予原股東一個月催繳期限,11月中
旬即將到期。屆時原股東若無力參與增資,持股將劇降至千分3.3
,形同被「掃地出門」。
疑,其中保險局去年逼國華人壽賣出持股,造成高達二、三百億
元的投資虧損,最惹爭議。
翁大銘兄弟所投資的瑞穎科技,持有國華人壽約26.58%股權,9月
初已提出行政訴願。接受瑞穎委託的信孚國際法律事務所律師徐
履冰昨天對金管會接管國華提出三大質疑。
第一、接管不合法也不適當。早在國華前董事長翁一銘(三年多
前已過世)時期,就奉主管機關命令成立「資產管理委員會」,
成員包括安定基金董事長江朝國及金管會現任科長等,國華一舉
一動早在監控之下。
國華去年520前後,呼應政府保險資金投入股市政策,大量買進
股票,保險局對此知情且未表示反對;但下半年發生金融風暴後
,在11月28日去函國華指示售股,造成鉅額虧損。
另外,保險局突然將國華海外投資比率由25%降至10%,國華被迫
在最惡劣情況下處分海外資產,也造成鉅額虧損。
第二、接管處置乖謬,自相矛盾。國華7月29日臨時股東會通過辦
理「減資20億、增資40億」,8月4日金管會旋即接管,9月25日核
准接管人所提的「減資30億、增資60億」計畫。
接管後的減增資規模,並非如主管官員先前所稱會「大很多」,
同樣是「杯水車薪、無濟於事」的減增資計畫。江朝國長期擔任
國華顧問以及資產管理委員會委員,有無「球員兼裁判」之虞?
第三、國華人壽是壽險版「SOGO案」。接管人提出新的減增資計
畫,沒有任何財務查核作為準據,如何決定減增資額度?股東或
投資人如何判斷是否參與投資?金管會一意孤行,原股東因減資
而被掃地出門,特定人則以少量出資即可入主國華,豈非「
SOGO案」的翻版?
【記者葉慧心/台北報導】國華人壽大股東翁大銘昨(1)日重砲
轟金管會,直指接管國華人壽,只想「趕走翁家」,是壽險版的
「SOGO案」。他也希望金管會不要把他妖魔化。
他質疑,接管人在執行增資案過程中,遲遲不拿出國華最新財報
,若未來洽特定人來認股,可能暗藏密約交易。
負責接管國華人壽的安定基金昨天回應說,接管後,國華10月投
資已小賺二、三億元;依主管機關指示辦理的減、增資方案,「
一切程序皆依法進行,並充分保障原股東的法定權益」。
接管人保險安定基金所提的減資30億、增資60億元計畫,9月下旬
已獲金管會保險局核准,並給予原股東一個月催繳期限,11月中
旬即將到期。屆時原股東若無力參與增資,持股將劇降至千分3.3
,形同被「掃地出門」。
「把我關起來,國華就沒事了」、「就是衝著我一個人嘛」,國
華人壽大股東翁大銘在記者會後,忽然拉高嗓門、有點氣憤地說
:「有什麼違法的事情嗎?如果有的話,大家趕快來告我嘛。」
華隆集團翁家對國華人壽二十多年的投資,即將在國華減資30億
元後血本無歸。已邁入花甲之年的翁大銘昨天以一襲淺色長袍現
身記者會,在「獨白」將近半個小時後,突然一陣胸悶,趕緊把
麥克風交到律師手中、繼續發言。之後就見他閉起了眼睛、不時
扭動著頸部,舒緩身體的不適。
明顯清瘦不少的翁大銘,一度還被媒體懷疑是不是因為國華被接
管才暴瘦?他說,「年紀大了,是心血管的毛病、血糖也高,」
情緒不激動,就會好一點。他刻意吃得少,整個人跟著瘦了一大
圈。
翁大銘昨天將心中多年的怨氣一吐為快,質疑主管機關的「針對
性」太強。
近年擔任過國華董監事的翁家人,這次因為國華遭到接管,全部
被限制出境及凍結財產,翁家正面臨著空前危機。翁大銘除了曾
任董事長的姪女翁世佳外,連擔任董事不到三個月的兒子翁世華
,也都在「黑名單」之列。
年輕時,曾在商場上演活一齣「王子復仇記」戲碼的翁大銘,這
次為了家族重披戰袍,對金管會展開反擊,預料將是他大起大落
的事業中的最後一戰。
華人壽大股東翁大銘在記者會後,忽然拉高嗓門、有點氣憤地說
:「有什麼違法的事情嗎?如果有的話,大家趕快來告我嘛。」
華隆集團翁家對國華人壽二十多年的投資,即將在國華減資30億
元後血本無歸。已邁入花甲之年的翁大銘昨天以一襲淺色長袍現
身記者會,在「獨白」將近半個小時後,突然一陣胸悶,趕緊把
麥克風交到律師手中、繼續發言。之後就見他閉起了眼睛、不時
扭動著頸部,舒緩身體的不適。
明顯清瘦不少的翁大銘,一度還被媒體懷疑是不是因為國華被接
管才暴瘦?他說,「年紀大了,是心血管的毛病、血糖也高,」
情緒不激動,就會好一點。他刻意吃得少,整個人跟著瘦了一大
圈。
翁大銘昨天將心中多年的怨氣一吐為快,質疑主管機關的「針對
性」太強。
近年擔任過國華董監事的翁家人,這次因為國華遭到接管,全部
被限制出境及凍結財產,翁家正面臨著空前危機。翁大銘除了曾
任董事長的姪女翁世佳外,連擔任董事不到三個月的兒子翁世華
,也都在「黑名單」之列。
年輕時,曾在商場上演活一齣「王子復仇記」戲碼的翁大銘,這
次為了家族重披戰袍,對金管會展開反擊,預料將是他大起大落
的事業中的最後一戰。
針對國華人壽大股東翁大銘提出的多項質疑,金管會保險局長黃
天牧昨(1)日表示,事實有出入,他強調,接管國華人壽是因遲
未增資,並非針對任何個人。
黃天牧說,他問過同仁,包括他自己跟同仁在內,都沒有人跟國
華人壽說過「如果不賣股票,自行負民事、刑事責任」的話。
對於去年11月28日金管會要求國華賣股票的函,他說,這是要求
國華注意風控、資產配置,沒有強迫國華賣股票。
對於金管會降低國外投資,造成國華投資虧損,黃天牧說,這是
倒果為因,國華在96年及97年股票投資不斷提高,因擔心風險控
管,金管會才在97年10月31日要求國華將國外投資從25%降為10%
,且是規定不能新增,並沒有要國華不計成本處分國外投資。
金管會晚間發布新聞指出,國華相關人士指稱其股票投資是配合
政府政策一事,實際上國華自96年下半年起已多次大幅加碼國內
股市,至97年6月底到達最高投資部位,其投資時點與相關人士指
稱不相符。
金管會鑑於國華在97年下半年產生鉅額投資虧損,因此責成公司
應檢討資產配置、股票投資部位、增加固定收益工具投資的計畫
並確實執行,及加強投資風險的控管,並未強制公司調降國內股
票投資至若干比,因此,國華相關人士指稱因金管會強迫國華賣
股票致產生鉅額虧損,與事實不符。
天牧昨(1)日表示,事實有出入,他強調,接管國華人壽是因遲
未增資,並非針對任何個人。
黃天牧說,他問過同仁,包括他自己跟同仁在內,都沒有人跟國
華人壽說過「如果不賣股票,自行負民事、刑事責任」的話。
對於去年11月28日金管會要求國華賣股票的函,他說,這是要求
國華注意風控、資產配置,沒有強迫國華賣股票。
對於金管會降低國外投資,造成國華投資虧損,黃天牧說,這是
倒果為因,國華在96年及97年股票投資不斷提高,因擔心風險控
管,金管會才在97年10月31日要求國華將國外投資從25%降為10%
,且是規定不能新增,並沒有要國華不計成本處分國外投資。
金管會晚間發布新聞指出,國華相關人士指稱其股票投資是配合
政府政策一事,實際上國華自96年下半年起已多次大幅加碼國內
股市,至97年6月底到達最高投資部位,其投資時點與相關人士指
稱不相符。
金管會鑑於國華在97年下半年產生鉅額投資虧損,因此責成公司
應檢討資產配置、股票投資部位、增加固定收益工具投資的計畫
並確實執行,及加強投資風險的控管,並未強制公司調降國內股
票投資至若干比,因此,國華相關人士指稱因金管會強迫國華賣
股票致產生鉅額虧損,與事實不符。
國華人壽原股東認購增資新股動向輪廓大致浮現,據悉,華隆翁
家旗下華隆以及穎瑞兩家公司有意參與認股;美麗華集團及龍巖
等其他大股東則迄無動靜,傾向在減資後淡出國華人壽。
國華人壽近期啟動減資30億元再增資60億元案,進度將被迫延後
,保險安定基金小組昨(19)日決定,將再寬限原股東一個月的
催繳時間,11月中旬為最後繳款期限。
據瞭解,目前國華原有法人股東中,華隆集團相關公司傾向繼續
出資,其中華隆公司已率先向安定基金表達認購新股意願,若依
其持股比率計算,應繳交股款3,000多萬元;持股比率占26.58%的
穎瑞科技也有認購意願,但尚未明確表態。
安定基金將對上述兩家華隆相關法人股東發出催繳通知單,若依
原持股比率認購新股,華隆公司將出資多3,000萬元、穎瑞須出資
14.35億元,才能在減增資後維持原有持股比率;持股逾五成的大
股東翁家屆時尚可掌握二、三成股權。
不過,相關人士分析,華隆翁家旗下公司雖表達認購,離實際出
資繳款尚有一段差距,要等資金真正到位才算數,翁家會繳多少
,還是未知數。
至於美麗華集團及老闆黃春發及龍巖集團等大股東,一直都未向
安定基金表達認購增資新股的意向。據瞭解,持股逾二成的美麗
華集團本次很可能不再出資,持股比率將在減資後被稀釋到1%以
下,等於退出國華人壽經營。
家旗下華隆以及穎瑞兩家公司有意參與認股;美麗華集團及龍巖
等其他大股東則迄無動靜,傾向在減資後淡出國華人壽。
國華人壽近期啟動減資30億元再增資60億元案,進度將被迫延後
,保險安定基金小組昨(19)日決定,將再寬限原股東一個月的
催繳時間,11月中旬為最後繳款期限。
據瞭解,目前國華原有法人股東中,華隆集團相關公司傾向繼續
出資,其中華隆公司已率先向安定基金表達認購新股意願,若依
其持股比率計算,應繳交股款3,000多萬元;持股比率占26.58%的
穎瑞科技也有認購意願,但尚未明確表態。
安定基金將對上述兩家華隆相關法人股東發出催繳通知單,若依
原持股比率認購新股,華隆公司將出資多3,000萬元、穎瑞須出資
14.35億元,才能在減增資後維持原有持股比率;持股逾五成的大
股東翁家屆時尚可掌握二、三成股權。
不過,相關人士分析,華隆翁家旗下公司雖表達認購,離實際出
資繳款尚有一段差距,要等資金真正到位才算數,翁家會繳多少
,還是未知數。
至於美麗華集團及老闆黃春發及龍巖集團等大股東,一直都未向
安定基金表達認購增資新股的意向。據瞭解,持股逾二成的美麗
華集團本次很可能不再出資,持股比率將在減資後被稀釋到1%以
下,等於退出國華人壽經營。
國華人壽勢必要靠引進外部新資金,才能達成這次60億元的增資
任務;但國華人壽未來整體規劃至今不詳,不禁讓外界質疑,這
種不清不楚的狀況要讓投資人如何評估是否參與經營。
國華人壽被接管迄今已兩個多月,目前正值辦理減增資作業,但
原股東已繳款金額有如「塞牙縫」;未來就算華隆翁家依約出資
十幾億元,增資缺口仍然很大,想讓國華儘早擺脫困局,引資作
業非得加把勁。
國華人壽今年投資表現還不錯,前三季財務收益大約賺進百億元
,稅後也有約30億元獲利,但因利差損包袱不輕,今年前九個月
賺來的錢都拿去貼保戶的利差,因此公司淨值仍停留在去年底負
589億餘元附近的水準。
國華這次要先辦理60億元增資,但公司淨值負數仍龐大,未來不
排除辦第二次增資或再辦減增資,直到財務改善至法令及主管機
關能認可的程度。
換句話說,如果有人對參與國華增資、進而取得經營權有興趣,
「口袋必須夠深」。因為這次增資只是一個開始,何處是盡頭,
沒人能預料。此外,投資人可能也要冒著把錢投進去後,未來萬
一再有減增,持股可能瞬間縮水的風險。
國華未來規劃究竟為何,包括主管機關在何種狀況下會解除接管
,及公司財務要改善到什麼程度等,主管機關在解決問題的同時
,也須站在商業投資角度思考,事先講清楚、說明白,否則遊戲
規則不明,投資者很可能有「套牢」之虞。
對於精打細算的投資者來說,要在一堆不確定的風險中砸錢是不
可能的事,主管機關要替國華找到新資金,就應該快點說明對國
華人壽下一步的規畫究竟是什麼。
任務;但國華人壽未來整體規劃至今不詳,不禁讓外界質疑,這
種不清不楚的狀況要讓投資人如何評估是否參與經營。
國華人壽被接管迄今已兩個多月,目前正值辦理減增資作業,但
原股東已繳款金額有如「塞牙縫」;未來就算華隆翁家依約出資
十幾億元,增資缺口仍然很大,想讓國華儘早擺脫困局,引資作
業非得加把勁。
國華人壽今年投資表現還不錯,前三季財務收益大約賺進百億元
,稅後也有約30億元獲利,但因利差損包袱不輕,今年前九個月
賺來的錢都拿去貼保戶的利差,因此公司淨值仍停留在去年底負
589億餘元附近的水準。
國華這次要先辦理60億元增資,但公司淨值負數仍龐大,未來不
排除辦第二次增資或再辦減增資,直到財務改善至法令及主管機
關能認可的程度。
換句話說,如果有人對參與國華增資、進而取得經營權有興趣,
「口袋必須夠深」。因為這次增資只是一個開始,何處是盡頭,
沒人能預料。此外,投資人可能也要冒著把錢投進去後,未來萬
一再有減增,持股可能瞬間縮水的風險。
國華未來規劃究竟為何,包括主管機關在何種狀況下會解除接管
,及公司財務要改善到什麼程度等,主管機關在解決問題的同時
,也須站在商業投資角度思考,事先講清楚、說明白,否則遊戲
規則不明,投資者很可能有「套牢」之虞。
對於精打細算的投資者來說,要在一堆不確定的風險中砸錢是不
可能的事,主管機關要替國華找到新資金,就應該快點說明對國
華人壽下一步的規畫究竟是什麼。
國華人壽敲定減資30億、再增資60億元案,希望藉此彌補部分虧
損;國華人壽指出,後續還有其他財務改善計畫,除了不排除再
度減增資,對外尋求合併也是考慮選項之一。
由於本次國華人壽減資後再增資,增資第一順位是由原股東認股
,因此翁大銘家族和美麗華集團的黃春發等人都可優先認股;如
果原股東沒有參與減增資意願,便可能引入外部資金。
金管會8月初下令由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國華人壽,並委託安永財務
諮詢服務公司進行相關改善財務作業。保險安定基金董事暨國華
人壽接管小組主任委員葉啟洲昨(28)日指出,上周五晚間已接
獲金管會核准減增資的公文,預計今年底前減資30億再增資60億
元。
金管會核定的減增資計畫,較國華人壽原先提出減資20億、再增
資40億元增加50%額度,國華人壽預計將以每股10元發行新股,
並已決定減資基準日為10月11日、增資基準日為10月5日,減增資
後國華人壽資本額將由30.1億元提高為60.1億元。
國華人壽減資後股本只剩0.1億元,原股東持股未來會不會「接近
零」要視原股東是否參與增資而定。葉啟洲指出,這次增資依公
司法將保留10%、6億元額度給員工認購,其餘90%、54億元額度
由原股東按持股比率優先認購;員工及原股東認股不足時由接管
人洽特定人認購。
安定基金表示,目前尚未詢問原股東認購新股意願,但原股東在
7月下旬國華人壽股東臨時會便曾表達增資意願。葉啟洲強調,如
果原股東願意出錢,安定基金很歡迎;若無意願,就另找特定人
增資。至於安定基金只是「備位」角色,不會搶著參加增資。
據了解,安定基金預估10月中下旬就會先洽特定人,不會等原股
東繳不出增資款才去找錢。國華人壽淨值已從去年底的負589億元
縮小到今年8月底的負584億元,但帳上累計虧損仍有650億元,安
定基金強調,辦理完這次減增資後,還會有其他財務規劃。
損;國華人壽指出,後續還有其他財務改善計畫,除了不排除再
度減增資,對外尋求合併也是考慮選項之一。
由於本次國華人壽減資後再增資,增資第一順位是由原股東認股
,因此翁大銘家族和美麗華集團的黃春發等人都可優先認股;如
果原股東沒有參與減增資意願,便可能引入外部資金。
金管會8月初下令由保險安定基金接管國華人壽,並委託安永財務
諮詢服務公司進行相關改善財務作業。保險安定基金董事暨國華
人壽接管小組主任委員葉啟洲昨(28)日指出,上周五晚間已接
獲金管會核准減增資的公文,預計今年底前減資30億再增資60億
元。
金管會核定的減增資計畫,較國華人壽原先提出減資20億、再增
資40億元增加50%額度,國華人壽預計將以每股10元發行新股,
並已決定減資基準日為10月11日、增資基準日為10月5日,減增資
後國華人壽資本額將由30.1億元提高為60.1億元。
國華人壽減資後股本只剩0.1億元,原股東持股未來會不會「接近
零」要視原股東是否參與增資而定。葉啟洲指出,這次增資依公
司法將保留10%、6億元額度給員工認購,其餘90%、54億元額度
由原股東按持股比率優先認購;員工及原股東認股不足時由接管
人洽特定人認購。
安定基金表示,目前尚未詢問原股東認購新股意願,但原股東在
7月下旬國華人壽股東臨時會便曾表達增資意願。葉啟洲強調,如
果原股東願意出錢,安定基金很歡迎;若無意願,就另找特定人
增資。至於安定基金只是「備位」角色,不會搶著參加增資。
據了解,安定基金預估10月中下旬就會先洽特定人,不會等原股
東繳不出增資款才去找錢。國華人壽淨值已從去年底的負589億元
縮小到今年8月底的負584億元,但帳上累計虧損仍有650億元,安
定基金強調,辦理完這次減增資後,還會有其他財務規劃。
國華人壽終於跨出善後的第一步,但這次減增資對國華人壽財務
狀況仍屬「杯水車薪」,畢竟國華人壽淨值缺口龐大,主管機關
如果沒有全盤因應對策,恐怕只會讓國華人壽的未來走入另一個
難解的迷陣。
國華人壽年底前將辦理減增資以改善公司財務,但不管最後是由
原股東拿錢認購或引進新股東資金,主管機關是否會在減增資後
解除現行接管處分,後續又如何妥善規劃財務,都仍存有諸多不
確定因素,主管機關有必要及早釐清。
國華人壽原股東若依持股比率出資認購新股,由於公司淨值虧損
金額仍高,主管機關恐怕不會因而解除接管禁令;至於由新股東
拿錢挹注國華人壽,萬一國華人壽之後須再辦減增資,新股東本
次參與增資付出的錢等於丟進水裡。
主管機關處理國華人壽問題時,必須步步為營,事前做好各種沙
盤推演,不能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否則只會讓國華的財務狀況
愈理愈亂,沒辦法真正讓國華人壽起死回生。
狀況仍屬「杯水車薪」,畢竟國華人壽淨值缺口龐大,主管機關
如果沒有全盤因應對策,恐怕只會讓國華人壽的未來走入另一個
難解的迷陣。
國華人壽年底前將辦理減增資以改善公司財務,但不管最後是由
原股東拿錢認購或引進新股東資金,主管機關是否會在減增資後
解除現行接管處分,後續又如何妥善規劃財務,都仍存有諸多不
確定因素,主管機關有必要及早釐清。
國華人壽原股東若依持股比率出資認購新股,由於公司淨值虧損
金額仍高,主管機關恐怕不會因而解除接管禁令;至於由新股東
拿錢挹注國華人壽,萬一國華人壽之後須再辦減增資,新股東本
次參與增資付出的錢等於丟進水裡。
主管機關處理國華人壽問題時,必須步步為營,事前做好各種沙
盤推演,不能只是走一步、算一步,否則只會讓國華的財務狀況
愈理愈亂,沒辦法真正讓國華人壽起死回生。
國華人壽決定減資30億元、增資60億元!安定基金國華人壽
接管小組召集人葉啟洲28日宣布,金管會已核定國華人壽將在10
月11日完成減資30億元,並先洽原股東依比例增資60億元,若原
股東放棄,則由安永財顧洽特定人增資,萬一都無人出資,最後
則是由安定基金增資國華人壽。
國華人壽今日也將進行減增資公告,原股東增資認股基準日
是10月5日,即以此天的持股比例作為日後認股的依據,增資60億
元中,有10%是保留給員工認股,其餘54億元,先是原股東依比
例認購,若原股東及員工都放棄,就會洽特定人。
為了強化國華人壽的業務及財務,在接管後,金管會也已解
除國華人壽業務員增員上限,核准新保單上市,同時海外投資上
限也從10%提高到25%,有助提高資金報酬率。
接管小組召集人葉啟洲28日宣布,金管會已核定國華人壽將在10
月11日完成減資30億元,並先洽原股東依比例增資60億元,若原
股東放棄,則由安永財顧洽特定人增資,萬一都無人出資,最後
則是由安定基金增資國華人壽。
國華人壽今日也將進行減增資公告,原股東增資認股基準日
是10月5日,即以此天的持股比例作為日後認股的依據,增資60億
元中,有10%是保留給員工認股,其餘54億元,先是原股東依比
例認購,若原股東及員工都放棄,就會洽特定人。
為了強化國華人壽的業務及財務,在接管後,金管會也已解
除國華人壽業務員增員上限,核准新保單上市,同時海外投資上
限也從10%提高到25%,有助提高資金報酬率。
為讓國華人壽可召募更多業務員,強化業務團隊實力,金管
會同意國華人壽可以開始增員!未來國華將有更大空間,發展行
銷組織。
國華人壽8月4日進入接管程序後,接管人財團法人保險安定
基金主要任務,在於維持國華業務繼續經營,並儘速辦理減資後
再增資等相關事宜,以健全公司財務經營,維護保戶權益。
接管人指出,接管任務係以國華人壽持續經營為目標,除積
極洽詢顧問公司研擬可行減增資金額方案外,今後將繼續爭取金
管會支持,讓國華新契約業務穩定成長。
會同意國華人壽可以開始增員!未來國華將有更大空間,發展行
銷組織。
國華人壽8月4日進入接管程序後,接管人財團法人保險安定
基金主要任務,在於維持國華業務繼續經營,並儘速辦理減資後
再增資等相關事宜,以健全公司財務經營,維護保戶權益。
接管人指出,接管任務係以國華人壽持續經營為目標,除積
極洽詢顧問公司研擬可行減增資金額方案外,今後將繼續爭取金
管會支持,讓國華新契約業務穩定成長。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