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華人壽保險(未)公司新聞
拖了10年的問題,金管會終於出手接管國華人壽,國華人壽
現任副董事長郁慕明人剛出國去大陸,預定12日才回國,臨出國
前還跟保險局確認「沒事」才敢飛出去,結果一開手機,公司已
被接管;至於大股東黃春發則是「謝謝告知」,隨即以開會中,
拒絕作任何回應。
早在民國88年時,當時財政部保險司就檢查出國華人壽帳上
不動產交易,涉及利害關係人買賣及超貸,移送司法檢調,且因
逾放攀升,要求國華人壽增資,金額高達90億元。
同時證期局也要求國華人壽重編5年財報,由於財報不被認可
,因此國華人壽年年被要求增資,年年都被證期局退回,最後當
時的保險司長魏寶生同意宏泰人壽、國華人壽取消公開發行,順
利完成第一階段增資30億元。
其後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在95年時猝逝,由31歲的大女兒
翁世佳出任董事長,其後在96年時增資20億元,同時出售國華總
部大樓,獲利40億元,當年國華帳上獲利近38億元,淨值也回升
到負90億元。
去年7、8月時,國華人壽因為台股大漲,淨值一度接近正數
,怎奈金融海嘯來襲,讓台股狂跌至4,500多點,國華就出現400
億元的虧損。
壽險業者表示,國華人壽年年無法增資,因此被保險局限制
不動產投資、不能買私募有價證券、不能進行利害關係人交易,
就連帶租金的大樓也不能買,國外投資只能10%,所以只好冒險
大買股票600多億元,也一度大賺不少,但卻都在去年股市大跌,
一路賣股票,才造成手上1,000多億元現金,缺口卻越來越大。
而國華人壽歷經保險司長沈臨龍、魏寶生,最後爆在保險局
長黃天牧的任內,許多保險業者只能說,黃天牧承受歷史的共業
。
現任副董事長郁慕明人剛出國去大陸,預定12日才回國,臨出國
前還跟保險局確認「沒事」才敢飛出去,結果一開手機,公司已
被接管;至於大股東黃春發則是「謝謝告知」,隨即以開會中,
拒絕作任何回應。
早在民國88年時,當時財政部保險司就檢查出國華人壽帳上
不動產交易,涉及利害關係人買賣及超貸,移送司法檢調,且因
逾放攀升,要求國華人壽增資,金額高達90億元。
同時證期局也要求國華人壽重編5年財報,由於財報不被認可
,因此國華人壽年年被要求增資,年年都被證期局退回,最後當
時的保險司長魏寶生同意宏泰人壽、國華人壽取消公開發行,順
利完成第一階段增資30億元。
其後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在95年時猝逝,由31歲的大女兒
翁世佳出任董事長,其後在96年時增資20億元,同時出售國華總
部大樓,獲利40億元,當年國華帳上獲利近38億元,淨值也回升
到負90億元。
去年7、8月時,國華人壽因為台股大漲,淨值一度接近正數
,怎奈金融海嘯來襲,讓台股狂跌至4,500多點,國華就出現400
億元的虧損。
壽險業者表示,國華人壽年年無法增資,因此被保險局限制
不動產投資、不能買私募有價證券、不能進行利害關係人交易,
就連帶租金的大樓也不能買,國外投資只能10%,所以只好冒險
大買股票600多億元,也一度大賺不少,但卻都在去年股市大跌,
一路賣股票,才造成手上1,000多億元現金,缺口卻越來越大。
而國華人壽歷經保險司長沈臨龍、魏寶生,最後爆在保險局
長黃天牧的任內,許多保險業者只能說,黃天牧承受歷史的共業
。
金管會4日下午臨時發出了接管命令,委託保險安定基金及保
發中心共組接管小組,接管國華人壽,但保險安定基金7月14日才
正式成立,目前只有董事長江朝國及產險副總謝良瑾,手上僅有
173億元,要去接管一家2461億元的壽險公司,處理120萬名保戶
權益,江朝國昨日也公開表示:「這是跳入火坑,不可能全身而
退!」
安定基金找了許多人,一了解是要接管保險公司,都不願意
到安定基金任職,也因此昨日接管小組,是由安定基金當接管人
、保發中心派人支援,共組接管小組。
上述情況,不像RTC(金融重建基金)接管銀行,可以宣布
政府對存款全額保障,安定基金只是從保險業者每年保費中提撥
一定比例成立,只是要維持保險市場安定,並沒有全額保障的功
能;原本金管會擬定的接管程序是要暫停新業務、不處理保單質
借及解約,每戶最高只理賠300萬元;但考量到沒錢、沒人,及避
免保戶恐慌,才首創接管後仍繼續經營,且承接新保單、所有業
務照常的全新接管辦法。
金管會說,若遲遲找不到人增資國華人壽,不排除由安定基
金增資國華人壽,儘管可用安定基金未來收入預借資金,但江朝
國也說:「500多億元的缺口,任何一個神仙也無法一下放那麼多
錢進去。」
保險業者評估,安定基金沒有RTC彌補缺口的功能,若要找
到新買家,除非國庫願意彌補國華人壽近600億元的缺口,業者
推估,未來政府成立保險RTC的可能性升高。
發中心共組接管小組,接管國華人壽,但保險安定基金7月14日才
正式成立,目前只有董事長江朝國及產險副總謝良瑾,手上僅有
173億元,要去接管一家2461億元的壽險公司,處理120萬名保戶
權益,江朝國昨日也公開表示:「這是跳入火坑,不可能全身而
退!」
安定基金找了許多人,一了解是要接管保險公司,都不願意
到安定基金任職,也因此昨日接管小組,是由安定基金當接管人
、保發中心派人支援,共組接管小組。
上述情況,不像RTC(金融重建基金)接管銀行,可以宣布
政府對存款全額保障,安定基金只是從保險業者每年保費中提撥
一定比例成立,只是要維持保險市場安定,並沒有全額保障的功
能;原本金管會擬定的接管程序是要暫停新業務、不處理保單質
借及解約,每戶最高只理賠300萬元;但考量到沒錢、沒人,及避
免保戶恐慌,才首創接管後仍繼續經營,且承接新保單、所有業
務照常的全新接管辦法。
金管會說,若遲遲找不到人增資國華人壽,不排除由安定基
金增資國華人壽,儘管可用安定基金未來收入預借資金,但江朝
國也說:「500多億元的缺口,任何一個神仙也無法一下放那麼多
錢進去。」
保險業者評估,安定基金沒有RTC彌補缺口的功能,若要找
到新買家,除非國庫願意彌補國華人壽近600億元的缺口,業者
推估,未來政府成立保險RTC的可能性升高。
國華人壽遭政府接管後,將減資再增資,情況顯示,大股東華隆
翁家在無力籌措資金的情況下,持股將被大幅削減至一成左右。
翁家掌握國華人壽將近30年的經營大權,也將就此宣告終結。
上周三(7月29日)國華人壽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通過減資20億
再增資40億元案,但並未明確訂出減增資作業時程,隨後傳出金
管會要求國華人壽「資金必須在一周內到位」的消息。金管會昨
晚召開記者會宣布接管國華人壽,剛好是在一周的時限內,顯示
金管會對於國華大股東遲遲無法增資,已是「不耐久候」。
國華人壽被接管後,公司股東持股勢必因減資而大幅減少。國華
人壽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率高達82.18%,公司未來辦理減資20
億元、再增資40億元,這些大股東若都不再出錢參加增資,持股
比率將一舉掉到約16.5%,約是目前股權的二成左右。
目前已知包括美麗華集團老闆黃春發以及龍巖人本老闆李世聰等
大股東,都已決定不再拿錢出來增資國華;至於國華人壽最大股
東華隆翁家,從民國69年開始入主,迄今已長達29年,雖四處找
人引資,但據了解也一直進行得很不順利。
包括翁大銘以及已故前董事長翁一銘子女兩方在國華人壽的相關
持股,原本高達將近六成,日前由於翁一銘長女翁世佳將部分股
權移轉出去,使得翁家總持股降至五成以下。
在後續不參加增資情況下,翁家持股比率也將進一步掉到一成以
下,並且失去對國華人壽的經營主導權,翁家掌握國華人壽的時
代將可能就此畫下句點。
翁家在無力籌措資金的情況下,持股將被大幅削減至一成左右。
翁家掌握國華人壽將近30年的經營大權,也將就此宣告終結。
上周三(7月29日)國華人壽召開股東臨時會,討論通過減資20億
再增資40億元案,但並未明確訂出減增資作業時程,隨後傳出金
管會要求國華人壽「資金必須在一周內到位」的消息。金管會昨
晚召開記者會宣布接管國華人壽,剛好是在一周的時限內,顯示
金管會對於國華大股東遲遲無法增資,已是「不耐久候」。
國華人壽被接管後,公司股東持股勢必因減資而大幅減少。國華
人壽前十大股東合計持股比率高達82.18%,公司未來辦理減資20
億元、再增資40億元,這些大股東若都不再出錢參加增資,持股
比率將一舉掉到約16.5%,約是目前股權的二成左右。
目前已知包括美麗華集團老闆黃春發以及龍巖人本老闆李世聰等
大股東,都已決定不再拿錢出來增資國華;至於國華人壽最大股
東華隆翁家,從民國69年開始入主,迄今已長達29年,雖四處找
人引資,但據了解也一直進行得很不順利。
包括翁大銘以及已故前董事長翁一銘子女兩方在國華人壽的相關
持股,原本高達將近六成,日前由於翁一銘長女翁世佳將部分股
權移轉出去,使得翁家總持股降至五成以下。
在後續不參加增資情況下,翁家持股比率也將進一步掉到一成以
下,並且失去對國華人壽的經營主導權,翁家掌握國華人壽的時
代將可能就此畫下句點。
有46年歷史的老牌壽險公司—國華人壽,昨天被金管會接管,但它
昔日也曾有過風光的一面。民國79年間台股漲到1萬2,000點歷史
高峰,國華人壽的未上市股價一度曾飆到2,400元,嚐過當「股王
」的滋味。
國華人壽資深員工回憶,「那時候,國華人壽每股賺80元,一股
可以配八股,想買也買不到」。如今遭主管機關接管,股票忽然
變成「壁紙」。
國華人壽現有股東人數7,000多人,前30名股東持股合計九成多,
大部分小股東都是員工。公司遭到接管命運,看著曾在市場排名
前五大的國華人壽浮沉至今,員工內心仍不免唏噓。
多年來,國華人壽經營不善,但很特別的是,國華人壽經歷一次
又一次的風雨,內勤「死忠」的員工仍不在少數,外勤業務員的
生存韌性極強,公司理賠服務做得好,在業界也相當出名。
1996年,兩岸金融往來還很封閉時,大陸的「中國平安保險公司
」組了代表團來台拜訪,參訪的對象就是國華人壽,首度開啟兩
岸保險公司的交流。
國華人壽如今走到這步田地,遠因應追溯到華隆翁家入主國華人
壽後,一度對關係企業貸款及交易過於集中,華隆集團掌門人翁
大銘被迫退出經營權,改由其弟翁一銘接掌公司。
隨著華隆集團逐漸沒落,國華人壽與關係人之間的往來,早已在
主管機關嚴密監控下,化解大股東利益輸送的疑慮。但因經營績
效長期欠佳,也始終擺脫不了增資的夢魘。
大股東翁家近年財力有限,在增資及引資不易的情況下,一再試
圖讓國華人壽多賺點錢,藉此來改善財務結構。但近年來國華人
壽經營績效可謂「暴起暴落」,例如民國96年就很賺錢,每股稅
後純益高達12.49元;但97年又因過度重押台股、投資嚴重失利,
每股虧損金額竟高達了112.94元。
昔日也曾有過風光的一面。民國79年間台股漲到1萬2,000點歷史
高峰,國華人壽的未上市股價一度曾飆到2,400元,嚐過當「股王
」的滋味。
國華人壽資深員工回憶,「那時候,國華人壽每股賺80元,一股
可以配八股,想買也買不到」。如今遭主管機關接管,股票忽然
變成「壁紙」。
國華人壽現有股東人數7,000多人,前30名股東持股合計九成多,
大部分小股東都是員工。公司遭到接管命運,看著曾在市場排名
前五大的國華人壽浮沉至今,員工內心仍不免唏噓。
多年來,國華人壽經營不善,但很特別的是,國華人壽經歷一次
又一次的風雨,內勤「死忠」的員工仍不在少數,外勤業務員的
生存韌性極強,公司理賠服務做得好,在業界也相當出名。
1996年,兩岸金融往來還很封閉時,大陸的「中國平安保險公司
」組了代表團來台拜訪,參訪的對象就是國華人壽,首度開啟兩
岸保險公司的交流。
國華人壽如今走到這步田地,遠因應追溯到華隆翁家入主國華人
壽後,一度對關係企業貸款及交易過於集中,華隆集團掌門人翁
大銘被迫退出經營權,改由其弟翁一銘接掌公司。
隨著華隆集團逐漸沒落,國華人壽與關係人之間的往來,早已在
主管機關嚴密監控下,化解大股東利益輸送的疑慮。但因經營績
效長期欠佳,也始終擺脫不了增資的夢魘。
大股東翁家近年財力有限,在增資及引資不易的情況下,一再試
圖讓國華人壽多賺點錢,藉此來改善財務結構。但近年來國華人
壽經營績效可謂「暴起暴落」,例如民國96年就很賺錢,每股稅
後純益高達12.49元;但97年又因過度重押台股、投資嚴重失利,
每股虧損金額竟高達了112.94元。
早在民國90年,主管機關就要求國華人壽增資,這八年來,國華
從沒達成主管機關的要求。主管機關拖了八年不接管,讓這家公
司淨值由正變負,再演變成現在負578億元的可怕大洞,成為難以
處理的燙手山芋。
八年的沈痾,拖到現在才接管。主管機關一直以「壽險公司淨值
為負,不代表流動性有問題」做不接管的推託之詞。
這期間,國華人壽不斷以高預定利率吸收保單,財務狀況一團糟
,還在電視上大打廣告,總資產不斷膨脹,根本不管財務清償能
力無法負擔這些保單,終於到難以收拾的地步,這是主管機關放
任的結果。
金管會終於指派安定基金接管國華人壽,但問題已變得非常棘手
。安定基金即使丟進全部155億元的資金進去,國華人壽負579億
元的淨值,最多僅回升到負400多億元。安定基金能否找到擁有足
夠財力與勇氣的新金主進來,有很大的問題,最慘的狀況就是無
限期的接管。
從沒達成主管機關的要求。主管機關拖了八年不接管,讓這家公
司淨值由正變負,再演變成現在負578億元的可怕大洞,成為難以
處理的燙手山芋。
八年的沈痾,拖到現在才接管。主管機關一直以「壽險公司淨值
為負,不代表流動性有問題」做不接管的推託之詞。
這期間,國華人壽不斷以高預定利率吸收保單,財務狀況一團糟
,還在電視上大打廣告,總資產不斷膨脹,根本不管財務清償能
力無法負擔這些保單,終於到難以收拾的地步,這是主管機關放
任的結果。
金管會終於指派安定基金接管國華人壽,但問題已變得非常棘手
。安定基金即使丟進全部155億元的資金進去,國華人壽負579億
元的淨值,最多僅回升到負400多億元。安定基金能否找到擁有足
夠財力與勇氣的新金主進來,有很大的問題,最慘的狀況就是無
限期的接管。
台灣保險史上,第一家壽險公司遭到接管!金管會主委陳?4
日傍晚宣布,由保險安定基金出任接管人,接管國華人壽,「所
有業務繼續營運」,保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且繼續承接新保單
,接管人將在9個月內,舉行接管人會議決定新的減增資計畫,
原股東仍有優先認股權,若無人認股則由安定基金洽特定人增資
,最壞情況即是安定基金自行增資。
由於明天起,所有保戶仍是可以進行正常理賠、解約、保單
質借、保單變更等,陳?保證,「10天內有1200億元以上流動準備
,絕對不會有流動性風險」;且陳?強調,9個月內財務改善,即
不會動用清理、解散,保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不過陳?也坦言,
目前還沒找到可增資的「特定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接管行動並沒有國庫或任何基金全額
保障,現有規模173億元(壽險部分僅155億元)的保險安定基金
依法只能作「清理、墊付」動作,且陳?也定義安定基金是「保險
業的保費提存、來自業者」,未來若是安定基金增資國華人壽,
則國華人壽將等同是所有壽險公司轉投資的公司。
金管會是在4日下午5點30分派員進駐接管國華人壽,由安定
基金出任接管人,保發中心派員協助,組成接管小組,為期9個月
,必要時可依法延長或縮短;接管期間,國華人壽股東會、董事
、監察人職權即刻停止,由接管人及原經營團隊微調後,繼續營
運。
陳?強調,國華人壽是財務問題,大股東遲遲無法增資,但業
務面仍是正常,若加以努力,且增資完成,財務面改善,「這家
公司是有機會的!」保險局長黃天牧也強調,會找專業人士輔助
改善國華人壽的投資績效,逐步打開被限制的業務及投資,黃天
牧向各界喊話:「大家要對主委領導下的接管有信心!」
為何選在此時接管國華人壽?陳?強調,7月29日國華股東臨
時會,主席陳履安多次詢問股東對增資時間、計畫有無意見,但
股東都沒有表達意見,雖然通過減資20億元、增資40億元案,但
「執行性非常低」;同時國華人壽又深諳公司法,在7月30日立
即進行大股東間的股權移轉,讓董事長及2席監察人自然解任,無
人監督公司業務執行下,金管會決定接管。
日傍晚宣布,由保險安定基金出任接管人,接管國華人壽,「所
有業務繼續營運」,保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且繼續承接新保單
,接管人將在9個月內,舉行接管人會議決定新的減增資計畫,
原股東仍有優先認股權,若無人認股則由安定基金洽特定人增資
,最壞情況即是安定基金自行增資。
由於明天起,所有保戶仍是可以進行正常理賠、解約、保單
質借、保單變更等,陳?保證,「10天內有1200億元以上流動準備
,絕對不會有流動性風險」;且陳?強調,9個月內財務改善,即
不會動用清理、解散,保戶權益完全不受影響,不過陳?也坦言,
目前還沒找到可增資的「特定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的接管行動並沒有國庫或任何基金全額
保障,現有規模173億元(壽險部分僅155億元)的保險安定基金
依法只能作「清理、墊付」動作,且陳?也定義安定基金是「保險
業的保費提存、來自業者」,未來若是安定基金增資國華人壽,
則國華人壽將等同是所有壽險公司轉投資的公司。
金管會是在4日下午5點30分派員進駐接管國華人壽,由安定
基金出任接管人,保發中心派員協助,組成接管小組,為期9個月
,必要時可依法延長或縮短;接管期間,國華人壽股東會、董事
、監察人職權即刻停止,由接管人及原經營團隊微調後,繼續營
運。
陳?強調,國華人壽是財務問題,大股東遲遲無法增資,但業
務面仍是正常,若加以努力,且增資完成,財務面改善,「這家
公司是有機會的!」保險局長黃天牧也強調,會找專業人士輔助
改善國華人壽的投資績效,逐步打開被限制的業務及投資,黃天
牧向各界喊話:「大家要對主委領導下的接管有信心!」
為何選在此時接管國華人壽?陳?強調,7月29日國華股東臨
時會,主席陳履安多次詢問股東對增資時間、計畫有無意見,但
股東都沒有表達意見,雖然通過減資20億元、增資40億元案,但
「執行性非常低」;同時國華人壽又深諳公司法,在7月30日立
即進行大股東間的股權移轉,讓董事長及2席監察人自然解任,無
人監督公司業務執行下,金管會決定接管。
金管會接管資產2461億元的國華人壽,是否在金融市場掀起
「蝴蝶效應」?到今年6月底,扣除因合併因素出現暫時負淨值
的保誠人壽外,還有幸福人壽、國寶人壽及興農人壽淨值為負,
金管會主委陳?強調,有些公司增資資金已到位,有些被保險局
認可正在執行中,都展現誠意及作法,只有國華人壽1年多來完
全無資金挹注。
目前僅70人左右的保險局,現在接管華山產險及國華人壽在
手,又監督3家淨值為負的壽險公司增資,有多家外商壽險公司
因為保單課稅嚷著要撤資。
同時還有南山人壽正要出售,先前懲處保險公司,造成幸福
人壽、南山人壽正在訴願中,不少壽險業高層對陳?及保險局長黃
天牧敢在此時接管國華人壽,表達由衷敬佩兩人的勇氣。
幸福人壽到6月底淨值負160億元,上半年虧損35億元,其股
東會已通過減資10億元,增資1億股,以每股2元折價,增資2億元
,目前資金尚未到位,但幸福人壽去年有增資2億元的動作,這次
的2億元,大股東鄧文聰也承諾會全數匯入。
國寶人壽到今年6月底淨值是負的81億多元,上半年獲利2.33
億元,股東會已通過要1次或分次增資5億元,原本國寶人壽承諾
會先增資2億元,目前已報保險局,承諾8月資金會到位。
另外則是興農人壽到6月底淨值負16億元左右,上半年小賺
5,200萬元,且7月20日已由僑外資的玉新投資公司取得1億股,
折價增資3億元。
陳?及黃天牧都強調,國華人壽的情況與其他3家公司完全不
同,其他公司的大股東都展現增資的誠意及具體作法。
「蝴蝶效應」?到今年6月底,扣除因合併因素出現暫時負淨值
的保誠人壽外,還有幸福人壽、國寶人壽及興農人壽淨值為負,
金管會主委陳?強調,有些公司增資資金已到位,有些被保險局
認可正在執行中,都展現誠意及作法,只有國華人壽1年多來完
全無資金挹注。
目前僅70人左右的保險局,現在接管華山產險及國華人壽在
手,又監督3家淨值為負的壽險公司增資,有多家外商壽險公司
因為保單課稅嚷著要撤資。
同時還有南山人壽正要出售,先前懲處保險公司,造成幸福
人壽、南山人壽正在訴願中,不少壽險業高層對陳?及保險局長黃
天牧敢在此時接管國華人壽,表達由衷敬佩兩人的勇氣。
幸福人壽到6月底淨值負160億元,上半年虧損35億元,其股
東會已通過減資10億元,增資1億股,以每股2元折價,增資2億元
,目前資金尚未到位,但幸福人壽去年有增資2億元的動作,這次
的2億元,大股東鄧文聰也承諾會全數匯入。
國寶人壽到今年6月底淨值是負的81億多元,上半年獲利2.33
億元,股東會已通過要1次或分次增資5億元,原本國寶人壽承諾
會先增資2億元,目前已報保險局,承諾8月資金會到位。
另外則是興農人壽到6月底淨值負16億元左右,上半年小賺
5,200萬元,且7月20日已由僑外資的玉新投資公司取得1億股,
折價增資3億元。
陳?及黃天牧都強調,國華人壽的情況與其他3家公司完全不
同,其他公司的大股東都展現增資的誠意及具體作法。
壽險後段班,保單預定利率上限2.25%。據了解,金管會最
近正在研究,對於財務體質不佳的壽險公司,擬開出禁令,對於
新保單,不得販售預定利率較高的商品,目前規劃限制在2.25%
以下。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問題保險公司增加,金管會也將嚴格落
實門外漢條款,防止有錢卻不具有保險專業的人,經營保險公司
;未來不排除比照銀行、證券業的方式修法,讓保險公司的專業
經理人,與產業完全切割。
國華人壽上週股東臨時會先是減資20億元、再增資40億元議
案,之後大股東翁家將持股轉讓,原先的董事長陳履安,也隨之
解任,卸下董座職務。
由於金管會在今年初發布「保險業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準
則」,從嚴規範產、壽險公司負責人,具有5年以上的保險業相
關工作經驗,或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保險專業知識或保
險業經營經驗;且董、監事成員,從過去須有5分之1以上具有專
業資格,考量到提高保險業董事會的專業能力,增加至須有3分之
1。
不過,金管會目前正進一步在研議,是否修改保險相關法規
,規範保險業比照銀行和證券業,負責人不得有兼職的情形。
目前名列黑名單的保險公司,除了國華人壽以外,還有國寶
人壽、興農人壽,以及幸福人壽,避免財務缺口擴大。
近正在研究,對於財務體質不佳的壽險公司,擬開出禁令,對於
新保單,不得販售預定利率較高的商品,目前規劃限制在2.25%
以下。
另一方面,為了避免問題保險公司增加,金管會也將嚴格落
實門外漢條款,防止有錢卻不具有保險專業的人,經營保險公司
;未來不排除比照銀行、證券業的方式修法,讓保險公司的專業
經理人,與產業完全切割。
國華人壽上週股東臨時會先是減資20億元、再增資40億元議
案,之後大股東翁家將持股轉讓,原先的董事長陳履安,也隨之
解任,卸下董座職務。
由於金管會在今年初發布「保險業負責人應具備資格條件準
則」,從嚴規範產、壽險公司負責人,具有5年以上的保險業相
關工作經驗,或有其他事實足資證明,其具備保險專業知識或保
險業經營經驗;且董、監事成員,從過去須有5分之1以上具有專
業資格,考量到提高保險業董事會的專業能力,增加至須有3分之
1。
不過,金管會目前正進一步在研議,是否修改保險相關法規
,規範保險業比照銀行和證券業,負責人不得有兼職的情形。
目前名列黑名單的保險公司,除了國華人壽以外,還有國寶
人壽、興農人壽,以及幸福人壽,避免財務缺口擴大。
國華人壽臨時股東會通過減資、增資,資金到位卻沒有時間表,
讓主管機關很不滿意。主要是國華人壽的這個決議,讓是否接管
國華人壽的燙手山芋再度回到金管會手上,大家都在注意金管會
對已拖延多年的國華財務結構問題要如何處理。
國華人壽只說要增資,但對錢何時進來卻沒有答案。事實上,這
麼多年來,國華人壽已多次說要增資卻跳票,且最近國華人壽在
財務問沒解決的情況下,還大打廣告招攬業務,讓其他保險同業
認為十分不可思議。
看在其他保險業者眼中,金管會只要叫保險業增資,大股東就得
乖乖拿錢出來;但國華人壽多年來都沒增資,卻可照做業務,向
保戶吸收保費,很難讓人不質疑金管會的監理有兩套標準。
「快速」是處理問題金融機構最重要、是最基本的原則,因為時
間拖得愈久,虧損可能愈滾愈大,拿國華人壽來說,淨值便已從
幾年前的負100多億元,到現在已經負500多億元,除了處理難度
因而提高,社會可能要付出的處理成本也愈高,金管會不應坐視
不管。
是否接管國華人壽,現在已面臨「to be or not to be」的關鍵時刻
。國華人壽如果想要自救、不被接管,就應趕快拿錢出來增資;
至於金管會也不應再坐視大股東賴皮,如果增資不成就要儘快處
置,別再讓歹戲拖棚下去了。
讓主管機關很不滿意。主要是國華人壽的這個決議,讓是否接管
國華人壽的燙手山芋再度回到金管會手上,大家都在注意金管會
對已拖延多年的國華財務結構問題要如何處理。
國華人壽只說要增資,但對錢何時進來卻沒有答案。事實上,這
麼多年來,國華人壽已多次說要增資卻跳票,且最近國華人壽在
財務問沒解決的情況下,還大打廣告招攬業務,讓其他保險同業
認為十分不可思議。
看在其他保險業者眼中,金管會只要叫保險業增資,大股東就得
乖乖拿錢出來;但國華人壽多年來都沒增資,卻可照做業務,向
保戶吸收保費,很難讓人不質疑金管會的監理有兩套標準。
「快速」是處理問題金融機構最重要、是最基本的原則,因為時
間拖得愈久,虧損可能愈滾愈大,拿國華人壽來說,淨值便已從
幾年前的負100多億元,到現在已經負500多億元,除了處理難度
因而提高,社會可能要付出的處理成本也愈高,金管會不應坐視
不管。
是否接管國華人壽,現在已面臨「to be or not to be」的關鍵時刻
。國華人壽如果想要自救、不被接管,就應趕快拿錢出來增資;
至於金管會也不應再坐視大股東賴皮,如果增資不成就要儘快處
置,別再讓歹戲拖棚下去了。
國華人壽增資沒有明確進展,據了解,金管會內部已多次研擬國
華人壽如無法順利增資的處置措施,包括協調其他保險業承接保
單或併購;必要的經費來源方面,除了保險安定基金,必要時金
管會也不排把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列入考量。
有關官員表示,對於國華人壽目前情況,保險法第149條有相關規
定,金管會內部也已討論並擬妥相關處置措施,只是各種方式利
弊不同,必須視國華人壽實際情況,決定最後採行的方案。
據了解,金管會內部研擬的處置措施,包括動用資金和不動用資
金兩大方法。如果不動用到資金,可採取的措施包括解除經理人
或職員職務、解除董監事職務或停止其於一定期間內執行職務等
。
相關人士透露,由於國華已被要求增資多年,問題都未改善,這
些措施的強度可能不足以改善國華的財務結構問題。
如果要採取較強烈的監管、接管措施,則主管機關必須先擬好監
管、接管後的處理措施,例如接管後,是否能在短期內找到接手
的保險公司等,相關人士指出,如果政府沒有提供一筆資金填補
國華人壽虧損,其他人接手國華人壽的意願勢必大打折扣,可能
僅能協調公股金融機構援助。
有關官員表示,如果國華人壽處理必須動用資金,除了保險安定
基金,營業稅法規定的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因為有部分費用來自
保險業,也可以列入考量。
華人壽如無法順利增資的處置措施,包括協調其他保險業承接保
單或併購;必要的經費來源方面,除了保險安定基金,必要時金
管會也不排把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列入考量。
有關官員表示,對於國華人壽目前情況,保險法第149條有相關規
定,金管會內部也已討論並擬妥相關處置措施,只是各種方式利
弊不同,必須視國華人壽實際情況,決定最後採行的方案。
據了解,金管會內部研擬的處置措施,包括動用資金和不動用資
金兩大方法。如果不動用到資金,可採取的措施包括解除經理人
或職員職務、解除董監事職務或停止其於一定期間內執行職務等
。
相關人士透露,由於國華已被要求增資多年,問題都未改善,這
些措施的強度可能不足以改善國華的財務結構問題。
如果要採取較強烈的監管、接管措施,則主管機關必須先擬好監
管、接管後的處理措施,例如接管後,是否能在短期內找到接手
的保險公司等,相關人士指出,如果政府沒有提供一筆資金填補
國華人壽虧損,其他人接手國華人壽的意願勢必大打折扣,可能
僅能協調公股金融機構援助。
有關官員表示,如果國華人壽處理必須動用資金,除了保險安定
基金,營業稅法規定的金融業特別準備金,因為有部分費用來自
保險業,也可以列入考量。
國華人壽29日股東會通過減、增資案,但未說明增資期限,金管
會昨(30)日對此表示,金管會給國華人壽的增資期限是6月30日
,目前時間已過,但該公司沒有任何作為,金管會將依保險法規
定審酌辦理。
金管會不願意再給國華人壽新的增資期限,顯示國華人壽增資承
諾一再跳票,金管會已忍無可忍,未來接管國華的可能性大幅提
高。
國華人壽股東會並未提出資金到位的具體時程,讓金管會不滿,
認為國華誠意不足,金管會高層甚至說:「最好一周內資金就到
位」。
國華人壽高層表示,尚無正式管道獲得金管會反應,暫時無法對
此回應,但會儘速將股東臨時會決議送請主管機關同意,並展開
後續相關作業。
金融機構是特許行業,辦理減增資必須獲得主管機關核准才能啟
動,保險業主管說,一般來說,減增資作業前後至少需要二、三
個月,因此一周內增資是「不可能的任務」。
國華人壽表示,董事長陳履安主持股東會時,曾請現場股東對減
增資作業時程表示意見,但沒人發言;國華人壽前一次董事會討
論此案時,則提及希望完成減增資案的時程不要超過今年底。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曾玉瓊昨天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表示,金管
會今年3月要求國華人壽必須在三個月內增資,即增資期限是6月
底;目前期限已過,但國華人壽沒有具體作為,金管會將依保險
法第149條規定來審酌處理方式。
針對國華人壽29日召開股東會通過減增資案,金管會是不是會再
給期限,曾玉瓊說:「金管會給的期限就是6月30日。」
依據保險法第149條規定,保險業因業務或財務狀況顯著惡化,主
管機關得依情節輕重監管、接管、勒令停業清理或命令解散。
會昨(30)日對此表示,金管會給國華人壽的增資期限是6月30日
,目前時間已過,但該公司沒有任何作為,金管會將依保險法規
定審酌辦理。
金管會不願意再給國華人壽新的增資期限,顯示國華人壽增資承
諾一再跳票,金管會已忍無可忍,未來接管國華的可能性大幅提
高。
國華人壽股東會並未提出資金到位的具體時程,讓金管會不滿,
認為國華誠意不足,金管會高層甚至說:「最好一周內資金就到
位」。
國華人壽高層表示,尚無正式管道獲得金管會反應,暫時無法對
此回應,但會儘速將股東臨時會決議送請主管機關同意,並展開
後續相關作業。
金融機構是特許行業,辦理減增資必須獲得主管機關核准才能啟
動,保險業主管說,一般來說,減增資作業前後至少需要二、三
個月,因此一周內增資是「不可能的任務」。
國華人壽表示,董事長陳履安主持股東會時,曾請現場股東對減
增資作業時程表示意見,但沒人發言;國華人壽前一次董事會討
論此案時,則提及希望完成減增資案的時程不要超過今年底。
金管會保險局副局長曾玉瓊昨天在金管會例行記者會表示,金管
會今年3月要求國華人壽必須在三個月內增資,即增資期限是6月
底;目前期限已過,但國華人壽沒有具體作為,金管會將依保險
法第149條規定來審酌處理方式。
針對國華人壽29日召開股東會通過減增資案,金管會是不是會再
給期限,曾玉瓊說:「金管會給的期限就是6月30日。」
依據保險法第149條規定,保險業因業務或財務狀況顯著惡化,主
管機關得依情節輕重監管、接管、勒令停業清理或命令解散。
國華人壽昨(29)日股東臨時會,只花約20分鐘就通過減資
20億元,並增資40億元的提案,預計年底前完成增資,但由於國
華人壽要以每股10元增資,先由原股東依比例認購,若原股東都
放棄才洽特定人,整件增資案仍待金管會同意才執行。
資本額30億元左右的國華人壽,有7,000位股東,但前30大股
東就持股約90%,昨日有國華員工也是股東不禁懷念20多年前,
國華人壽曾1股高達2,400元,也曾1股賺80元,但現在一大疊股票
,卻要面臨減資及幾乎沒有價值的局面。
昨日翁大銘、前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女兒翁世佳、兒子翁
世霖都出席股東臨時會,美麗華飯店則是派代表出席,出席率達
87%以上。
減、增資案並沒有動用表決,國華人壽董事長陳履安一開始
就表示,6月8日已詢問各股東對減增資案有何建議,且金管會已
要求6月底要完成增資,陳履安詢問在場股東有任何意見時,現場
即鼓掌通過減增資案。
增資40億元來源為何?國華人壽總經理陳清江表示本周董事
會將確定進度,德安集團董事長黃春發也表示,現在講參與或放
棄還言之過早,外傳美麗華「不想要」參加增資,黃春發也強調
:「我們從沒這麼講過!」
他指出,德安集團除了國華人壽外,尚有很多其他的轉投資
,屆時會視其他轉投資利得回收情況,配置投資資金,進而決定
是否參與國華人壽增資、以及參與額度多寡。
陳清江表示,今年國華人壽上半年稅後獲利10.6億元,可運
用資金2,400億左右,流動資金就有1,099億元,全年預計要賺20
億元。
陳清江指出,今年上半年投資至少獲利87億元,但打銷土地
及高鐵股票減損10億元,及保單利息負擔60多億元後,只獲利10
億多元。
20億元,並增資40億元的提案,預計年底前完成增資,但由於國
華人壽要以每股10元增資,先由原股東依比例認購,若原股東都
放棄才洽特定人,整件增資案仍待金管會同意才執行。
資本額30億元左右的國華人壽,有7,000位股東,但前30大股
東就持股約90%,昨日有國華員工也是股東不禁懷念20多年前,
國華人壽曾1股高達2,400元,也曾1股賺80元,但現在一大疊股票
,卻要面臨減資及幾乎沒有價值的局面。
昨日翁大銘、前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女兒翁世佳、兒子翁
世霖都出席股東臨時會,美麗華飯店則是派代表出席,出席率達
87%以上。
減、增資案並沒有動用表決,國華人壽董事長陳履安一開始
就表示,6月8日已詢問各股東對減增資案有何建議,且金管會已
要求6月底要完成增資,陳履安詢問在場股東有任何意見時,現場
即鼓掌通過減增資案。
增資40億元來源為何?國華人壽總經理陳清江表示本周董事
會將確定進度,德安集團董事長黃春發也表示,現在講參與或放
棄還言之過早,外傳美麗華「不想要」參加增資,黃春發也強調
:「我們從沒這麼講過!」
他指出,德安集團除了國華人壽外,尚有很多其他的轉投資
,屆時會視其他轉投資利得回收情況,配置投資資金,進而決定
是否參與國華人壽增資、以及參與額度多寡。
陳清江表示,今年國華人壽上半年稅後獲利10.6億元,可運
用資金2,400億左右,流動資金就有1,099億元,全年預計要賺20
億元。
陳清江指出,今年上半年投資至少獲利87億元,但打銷土地
及高鐵股票減損10億元,及保單利息負擔60多億元後,只獲利10
億多元。
國華人壽大限逼近?國華人壽昨(2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
通過減資20億元、再增資40億元案,不過,由於增資的金額是以
每股10元的價格,和已呈現負數的淨值相較,此價位被視為無增
資誠意。
由於金管會主委陳?日前曾指出,任何保險公司,若是財務有
疑慮,而且增資誠意沒有適當表達,金管會就會來處理。
據了解,金管會內部昨日還為此密會討會,引發揣測,是否
擬啟動接管機制,對此,相關官員都否認,也強調,並未就國華
人壽開會。
惟官員也坦言,國華人壽的問題確實比較複雜,昨日股臨會
,其實應該是就6月應通過而未通過的增資案所召開,牽動大股東
結構的後續增資,金管會也持續密切觀察。
但若是由金融保險經營經驗較少的龍巖集團,入股國華人壽
,是否為金管會所期望?金管會官員目前都未明確表態。
通過減資20億元、再增資40億元案,不過,由於增資的金額是以
每股10元的價格,和已呈現負數的淨值相較,此價位被視為無增
資誠意。
由於金管會主委陳?日前曾指出,任何保險公司,若是財務有
疑慮,而且增資誠意沒有適當表達,金管會就會來處理。
據了解,金管會內部昨日還為此密會討會,引發揣測,是否
擬啟動接管機制,對此,相關官員都否認,也強調,並未就國華
人壽開會。
惟官員也坦言,國華人壽的問題確實比較複雜,昨日股臨會
,其實應該是就6月應通過而未通過的增資案所召開,牽動大股東
結構的後續增資,金管會也持續密切觀察。
但若是由金融保險經營經驗較少的龍巖集團,入股國華人壽
,是否為金管會所期望?金管會官員目前都未明確表態。
國華人壽昨(29)日召開股東臨時會,順利通過減資20億元、
增資40億元案,國華人壽暫時不致面臨遭金管會接管;但後續增
資的引資動向,目前仍是未知數,形成且戰且走的局面。
外傳龍巖集團可能通吃國華人壽40億元的增資,龍巖人本總經理
劉偉龍昨(29)日明確表示,不會參與國華人壽增資,不清楚為
何市場會傳出這樣的訊息。
龍巖人本董事長李世聰曾說,他只持有6%國華人壽股權,說要當
董事還摸不著邊,當初因為與翁一銘、黃春發是好朋友,才參一
腳。雖然有機會不排除加碼買進國華股票,但因為現在要斥資100
百億元請安藤忠雄來台興建墓園,資金會有所消長,投資國華人
壽不是短期目標。
國華人壽股東會昨天在沒有異議的情況下,決議通過要辦理減、
增資案,預計原股東持股數將因此減少約三分之二。
另外,原股東可依持股比率,以每股面額10元價格來認購增資新
股。至於何時可以完成減增資,國華人壽股東會昨天沒有討論,
不過,國華人壽董事會初步規劃時程,傾向在今年底前完成所有
減增資作業。
國華人壽總經理陳清江在會後指出,股東會順利通過減增資案,
依照程序,增資應先由原股東來認購新股;但被問及原股東認股
意願時,他說:「還有待時間來證明。」
消息人士指出,截至目前為止,翁大銘方面還在尋找增資出錢的
盟友,尚未找到很具體的新資金;第二大股東美麗華集團也不想
增資。
國華人壽昨天股東會出席率為87%,持股近六成的華隆翁家大股
東包括: 翁大銘、已故董事長翁一銘女兒翁世佳以及兒子翁世霖等
人都有參加股東會。持股約23%的美麗華集團也有派代表與會;
至於持股約4.4%的龍巖集團,則沒有出席這次會議。
國華人壽今年上半年投資績效不錯,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陳
清江表示,上半年投資共賺了87億元,扣掉認列土地以及高鐵股
票資產減損共10億元,以及支付保單資金成本後,稅後純益為10.6
億元,年化報酬率在7%以上。他希望今年全年至少能賺20億元以
上。
增資40億元案,國華人壽暫時不致面臨遭金管會接管;但後續增
資的引資動向,目前仍是未知數,形成且戰且走的局面。
外傳龍巖集團可能通吃國華人壽40億元的增資,龍巖人本總經理
劉偉龍昨(29)日明確表示,不會參與國華人壽增資,不清楚為
何市場會傳出這樣的訊息。
龍巖人本董事長李世聰曾說,他只持有6%國華人壽股權,說要當
董事還摸不著邊,當初因為與翁一銘、黃春發是好朋友,才參一
腳。雖然有機會不排除加碼買進國華股票,但因為現在要斥資100
百億元請安藤忠雄來台興建墓園,資金會有所消長,投資國華人
壽不是短期目標。
國華人壽股東會昨天在沒有異議的情況下,決議通過要辦理減、
增資案,預計原股東持股數將因此減少約三分之二。
另外,原股東可依持股比率,以每股面額10元價格來認購增資新
股。至於何時可以完成減增資,國華人壽股東會昨天沒有討論,
不過,國華人壽董事會初步規劃時程,傾向在今年底前完成所有
減增資作業。
國華人壽總經理陳清江在會後指出,股東會順利通過減增資案,
依照程序,增資應先由原股東來認購新股;但被問及原股東認股
意願時,他說:「還有待時間來證明。」
消息人士指出,截至目前為止,翁大銘方面還在尋找增資出錢的
盟友,尚未找到很具體的新資金;第二大股東美麗華集團也不想
增資。
國華人壽昨天股東會出席率為87%,持股近六成的華隆翁家大股
東包括: 翁大銘、已故董事長翁一銘女兒翁世佳以及兒子翁世霖等
人都有參加股東會。持股約23%的美麗華集團也有派代表與會;
至於持股約4.4%的龍巖集團,則沒有出席這次會議。
國華人壽今年上半年投資績效不錯,交出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陳
清江表示,上半年投資共賺了87億元,扣掉認列土地以及高鐵股
票資產減損共10億元,以及支付保單資金成本後,稅後純益為10.6
億元,年化報酬率在7%以上。他希望今年全年至少能賺20億元以
上。
昨天國華人壽股東臨時會發生了一段小插曲。一名國華昔日員工
兼小股東公開「放砲」說,國華人壽是一家很好的公司,「請翁
老闆(翁大銘)退出,國華就有救了。」
非得「改朝換代」,才能擺脫這一切的不順嗎? 這類「原罪」論
,多年來始終纏著國華人壽。
過去幾度面臨增資壓力,翁家股權因引進新股東雖有下降,但仍
是最大股東,在金管會擺好「接管」陣仗下,減增資案昨天在翁
家支持下終於過關。
不過,踏出這一步,充其量只是一個開始。誰拿錢出來增資,是
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國華人壽在通過減增資案後,還有一場硬仗
要打。
美麗華集團及龍巖人本等其他主要股東,如今都傾向可能不再砸
錢進來,國華人壽增資銀彈不足,資金缺口如何填補,似乎唯有
寄望對外引資成功。
華隆翁家包括翁大銘以及已故翁一銘子女,表面上因是同一家族
,被外界視為一體,但瞭解內情人士都知道,其實是分屬兩邊。
目前翁家兩方在對外引資上,似乎「各走各路」。
多年的風雨飄搖,國華人壽早已練就「身經百戰」的功力,公司
現有資產2,400多億元,擁有一、二百萬名保戶、旗下業務員3,000
多人,在壽險市場上,算是生存韌性極高的一家公司。
最近南山人壽股權出售案炒得沸沸揚揚,國華員工私下打趣說:
「那些想買南山的人,不妨也可以來國華看看。」
兼小股東公開「放砲」說,國華人壽是一家很好的公司,「請翁
老闆(翁大銘)退出,國華就有救了。」
非得「改朝換代」,才能擺脫這一切的不順嗎? 這類「原罪」論
,多年來始終纏著國華人壽。
過去幾度面臨增資壓力,翁家股權因引進新股東雖有下降,但仍
是最大股東,在金管會擺好「接管」陣仗下,減增資案昨天在翁
家支持下終於過關。
不過,踏出這一步,充其量只是一個開始。誰拿錢出來增資,是
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國華人壽在通過減增資案後,還有一場硬仗
要打。
美麗華集團及龍巖人本等其他主要股東,如今都傾向可能不再砸
錢進來,國華人壽增資銀彈不足,資金缺口如何填補,似乎唯有
寄望對外引資成功。
華隆翁家包括翁大銘以及已故翁一銘子女,表面上因是同一家族
,被外界視為一體,但瞭解內情人士都知道,其實是分屬兩邊。
目前翁家兩方在對外引資上,似乎「各走各路」。
多年的風雨飄搖,國華人壽早已練就「身經百戰」的功力,公司
現有資產2,400多億元,擁有一、二百萬名保戶、旗下業務員3,000
多人,在壽險市場上,算是生存韌性極高的一家公司。
最近南山人壽股權出售案炒得沸沸揚揚,國華員工私下打趣說:
「那些想買南山的人,不妨也可以來國華看看。」
國華人壽股東會昨(29)日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減資、增資案
,但未提及資金到位具體時程,也未立即開董事會討論,金管會
不甚滿意,對國華增資誠意仍有疑慮。據了解,金管會希望最好
一周內資金就能到位,才能代表國華增資誠意。
在金管會要求下,國華人壽昨天如期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先減
、增案,但最關鍵的增資資金何時到位,金管會昨天仍無法獲悉
。
臨時股東會並未開放媒體採訪,會後國華方面也未說明資金到位
時程,只表示董事會曾建議增資案年底前要完成。
據了解,年底前資金到位的時程,與金管會的要求落差太大。官
員表示,對於增資案,股東會議事錄應該要有資金到位時間,如
果沒有,董事會也必須決定,但昨天國華人壽沒有開董事會。
官員說,股東會沒有提到增資案的具體時程,顯示股東會決議不
夠完整。董事會依規定執行股東會決議,因此,董事會必須有討
論,如果沒有討論,就表示沒有執行的意思。金管會會依法處理
,基於尊重保戶權益及國華不錯的業務員體系,金管會會做應做
的事。
金管會認為,國華如果真的有增資誠意,昨天股東會上就應表達
,沒講表示沒有誠意,相信國華人壽董事長陳履安是有責任感的
人,會運用智慧,作出符合各界期待的決定。
官員說,股東會議事錄一天就應該出來了,因此,這一、兩天就
可釐清國華究竟有無增資誠意。
,但未提及資金到位具體時程,也未立即開董事會討論,金管會
不甚滿意,對國華增資誠意仍有疑慮。據了解,金管會希望最好
一周內資金就能到位,才能代表國華增資誠意。
在金管會要求下,國華人壽昨天如期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先減
、增案,但最關鍵的增資資金何時到位,金管會昨天仍無法獲悉
。
臨時股東會並未開放媒體採訪,會後國華方面也未說明資金到位
時程,只表示董事會曾建議增資案年底前要完成。
據了解,年底前資金到位的時程,與金管會的要求落差太大。官
員表示,對於增資案,股東會議事錄應該要有資金到位時間,如
果沒有,董事會也必須決定,但昨天國華人壽沒有開董事會。
官員說,股東會沒有提到增資案的具體時程,顯示股東會決議不
夠完整。董事會依規定執行股東會決議,因此,董事會必須有討
論,如果沒有討論,就表示沒有執行的意思。金管會會依法處理
,基於尊重保戶權益及國華不錯的業務員體系,金管會會做應做
的事。
金管會認為,國華如果真的有增資誠意,昨天股東會上就應表達
,沒講表示沒有誠意,相信國華人壽董事長陳履安是有責任感的
人,會運用智慧,作出符合各界期待的決定。
官員說,股東會議事錄一天就應該出來了,因此,這一、兩天就
可釐清國華究竟有無增資誠意。
國華人壽大股東將出現變化!國華人壽今(29)日將舉行股東
臨時會,通過減資20億元、增資40億元的議案,消息人士指出,
金管會要求一定要找到新買家挹注資金,否則即將接管,大股東
之一的龍巖集團已承諾,要吃下40億元的新股份,成為國華最大
股東。
另一大股東,也是德安集團董事長黃春發指出:「從善如流
!」至於他是否也參與增資?黃春發語帶保留回應:「不一定」
,到時候再視價格等各種因素一齊評估,作最後決定。
據指出,金管會7月初即派員進駐國華人壽,表面上是專案金
檢,但這組人至今仍在,且每筆超過100萬元的交易,都必須經進
駐人同意才能動用,董事會開會內容也要經進駐人員審閱,實際
上已是半監管,今日股東臨時會,如國華人壽大股東仍不同意減
增資,金管會可能立即接管或限制大部分新業務。
臨時會,通過減資20億元、增資40億元的議案,消息人士指出,
金管會要求一定要找到新買家挹注資金,否則即將接管,大股東
之一的龍巖集團已承諾,要吃下40億元的新股份,成為國華最大
股東。
另一大股東,也是德安集團董事長黃春發指出:「從善如流
!」至於他是否也參與增資?黃春發語帶保留回應:「不一定」
,到時候再視價格等各種因素一齊評估,作最後決定。
據指出,金管會7月初即派員進駐國華人壽,表面上是專案金
檢,但這組人至今仍在,且每筆超過100萬元的交易,都必須經進
駐人同意才能動用,董事會開會內容也要經進駐人員審閱,實際
上已是半監管,今日股東臨時會,如國華人壽大股東仍不同意減
增資,金管會可能立即接管或限制大部分新業務。
國華人壽為慶祝成立46週年,日前於台北木柵道南河濱公園
,舉辦一場「希望向前走,健康活力GO」的員工自強健走活動
,同時也邀請保戶及眷屬參加。
此一健走活動有近1,800人參加,健走路線由動物園捷運站出
發,經過萬壽橋連接到道南橋,最後抵達恆光橋折返,全程約6公
里。總經理陳清江也一同與會參加,並與國華人壽同為52年誕生
的壽星一起歡度生日;國華人壽除了贈送精美小禮物外,更準備3
層的生日蛋糕,讓52年次的壽星們,度過一個特別而有意義的生
日。
為歡慶46歲生日,全新造型的國華吉祥物「國華小太陽」,
特地準備了精彩的勁歌熱舞與來賓同樂,帶動全場氣氛,帶給保
戶與員工快樂而溫暖的一天,也象徵著國華小太陽帶領大家一同
走向健康與希望。除健走活動外,在活動會場也設有許多項的親
子遊戲關卡與慈善義賣攤位,讓此一健走活動更具意義與趣味;
另外,完成健走行程後,除可參加摸彩活動外,還可以兌換一張
免費的動物園門票,讓與會人員一同回億兒時記憶。國華人壽當
天除了台北木柵道南河濱公園的健走活動外,同時也在全國與離
島共11個地點,舉辦員工自強活動。
,舉辦一場「希望向前走,健康活力GO」的員工自強健走活動
,同時也邀請保戶及眷屬參加。
此一健走活動有近1,800人參加,健走路線由動物園捷運站出
發,經過萬壽橋連接到道南橋,最後抵達恆光橋折返,全程約6公
里。總經理陳清江也一同與會參加,並與國華人壽同為52年誕生
的壽星一起歡度生日;國華人壽除了贈送精美小禮物外,更準備3
層的生日蛋糕,讓52年次的壽星們,度過一個特別而有意義的生
日。
為歡慶46歲生日,全新造型的國華吉祥物「國華小太陽」,
特地準備了精彩的勁歌熱舞與來賓同樂,帶動全場氣氛,帶給保
戶與員工快樂而溫暖的一天,也象徵著國華小太陽帶領大家一同
走向健康與希望。除健走活動外,在活動會場也設有許多項的親
子遊戲關卡與慈善義賣攤位,讓此一健走活動更具意義與趣味;
另外,完成健走行程後,除可參加摸彩活動外,還可以兌換一張
免費的動物園門票,讓與會人員一同回億兒時記憶。國華人壽當
天除了台北木柵道南河濱公園的健走活動外,同時也在全國與離
島共11個地點,舉辦員工自強活動。
國華人壽今(29)日將召開股東臨時會,提案先減資20億元、再
增資40億元,讓資本額將由目前的30.1億元提高至50.1億元。據了
解,國華人壽大股東美麗華集團可能不會參加這次增資。
華隆集團翁家持有國華人壽近六成股權,是最大股東;美麗華集
團的黃春發持股也有近23%,兩大股東持股合計就超過八成。
據悉,國華大股東華隆翁家不願國華人壽被政府接管,但近年已
陸續投入30多億元的美麗華集團對國華人壽這次減資後再增資的
態度十分保留,再拿錢增資的可能性不高。
國華人壽受金融海嘯重創,全年虧損339.94億元,淨值負數缺口
擴大到589.73億元;但國華人壽今年轉虧為盈,前五月累計獲利
29.3億元。
消息來源指出,美麗華集團目前是以美麗華大飯店持有國華人壽
14.77%,黃春發 及德安總經理賴粵興分別以個人名義持股4.12%
及3.9%。
一旦美麗華集團不參加國華人壽此次增資,集團總持股將因減資
而降至4.5%,股權會大幅稀釋。
至於翁家會不會參加增資,國華人壽經營階層表示:「目前無法
評論。」但據側面瞭解,翁家最近積極促成國華人壽減增資案包
括翁家及國華人壽董事長陳履安都在尋找願意出資的盟友,顯示
國華人壽仍積極對外引資。
國華人壽對此僅強調,該公司每年約有150億元現金淨流入,且依
規定提足保單責任準備金,清償能力無虞,足以支付各項保險金
給付,保戶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增資40億元,讓資本額將由目前的30.1億元提高至50.1億元。據了
解,國華人壽大股東美麗華集團可能不會參加這次增資。
華隆集團翁家持有國華人壽近六成股權,是最大股東;美麗華集
團的黃春發持股也有近23%,兩大股東持股合計就超過八成。
據悉,國華大股東華隆翁家不願國華人壽被政府接管,但近年已
陸續投入30多億元的美麗華集團對國華人壽這次減資後再增資的
態度十分保留,再拿錢增資的可能性不高。
國華人壽受金融海嘯重創,全年虧損339.94億元,淨值負數缺口
擴大到589.73億元;但國華人壽今年轉虧為盈,前五月累計獲利
29.3億元。
消息來源指出,美麗華集團目前是以美麗華大飯店持有國華人壽
14.77%,黃春發 及德安總經理賴粵興分別以個人名義持股4.12%
及3.9%。
一旦美麗華集團不參加國華人壽此次增資,集團總持股將因減資
而降至4.5%,股權會大幅稀釋。
至於翁家會不會參加增資,國華人壽經營階層表示:「目前無法
評論。」但據側面瞭解,翁家最近積極促成國華人壽減增資案包
括翁家及國華人壽董事長陳履安都在尋找願意出資的盟友,顯示
國華人壽仍積極對外引資。
國華人壽對此僅強調,該公司每年約有150億元現金淨流入,且依
規定提足保單責任準備金,清償能力無虞,足以支付各項保險金
給付,保戶權益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國華人壽減增資案在4月上旬的股東臨時會就已提案討論,如今捲
土重來,加上金管會已下達最後通牒,使減增資案決議及執行結
果,對國華人壽經營權動向成為關鍵的一役。
國華減增資案第一次提出時遭股東反對,一度改成直接辦理20億
元增資替代,但該決議被監理機關打了回票。
這次國華人壽舊案重提,能不能順利過關,主要還是取決於大股
東翁家和美麗華集團的態度。
就算國華這次能順利通過減增資案,過了第一關,接下來還要看
資金能否順利到位。
「錢從哪裡來」,是這次國華人壽減增資成敗的最大考驗;國華
人壽增資噩夢何時結束,則是國華人壽過關後下一步要思考的問
題。
國華人壽的淨值在兩年多前幾近轉為正數,但去年國華人壽重押
台股,持股部位加碼到700多億元,逼近保險法規定上限;沒想到
,百年未見的金融海嘯粉碎國華人壽從此「翻身」的夢想,公司
淨值也在一年間暴跌400多億元。
從國華人壽的缺口來看,就算這次減增資案順利完成,對改善淨
值仍是「杯水車薪」,後面可能還要面對再增資的壓力。要救國
華人壽,關鍵在國華人壽手握的2,000多億元資金,投資限制是否
可以解除,讓公司可透過更有效的財務操作改善財務結構。
土重來,加上金管會已下達最後通牒,使減增資案決議及執行結
果,對國華人壽經營權動向成為關鍵的一役。
國華減增資案第一次提出時遭股東反對,一度改成直接辦理20億
元增資替代,但該決議被監理機關打了回票。
這次國華人壽舊案重提,能不能順利過關,主要還是取決於大股
東翁家和美麗華集團的態度。
就算國華這次能順利通過減增資案,過了第一關,接下來還要看
資金能否順利到位。
「錢從哪裡來」,是這次國華人壽減增資成敗的最大考驗;國華
人壽增資噩夢何時結束,則是國華人壽過關後下一步要思考的問
題。
國華人壽的淨值在兩年多前幾近轉為正數,但去年國華人壽重押
台股,持股部位加碼到700多億元,逼近保險法規定上限;沒想到
,百年未見的金融海嘯粉碎國華人壽從此「翻身」的夢想,公司
淨值也在一年間暴跌400多億元。
從國華人壽的缺口來看,就算這次減增資案順利完成,對改善淨
值仍是「杯水車薪」,後面可能還要面對再增資的壓力。要救國
華人壽,關鍵在國華人壽手握的2,000多億元資金,投資限制是否
可以解除,讓公司可透過更有效的財務操作改善財務結構。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