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華人壽保險(未)公司新聞
國華人壽減資四十億元及增資二十億元計畫,原始股東增資到下週二
(十四日)截止。近期市場傳出,另一大股東美麗華集團黃春發,結
合台灣金聯董事長洪三雄,由德國境內銀行出具九千萬美元的信用狀
給兆豐銀,藉此方式取得融資投入國華的現金增資案。股權爭奪戰正
式浮出檯面。
據悉,目前國華仍以翁一銘持股位居第一,高達四二.七二%,翁有
銘持有九.七二%。美麗華大飯店則擁有九.七八%,但美麗華加上
外圍友好勢力,持股實力至少二成左右,甚至有一說也高達近四成,
與翁家旗鼓相當。但國華目前實際上的決策者,卻是翁大銘。這次增
資案,除了黃春發有意參加,翁大銘也有意出手,利用海外資金參加
增資二十億元。
目前黃春發已拿出十足擔保品給德國銀行,由該銀行在上星期出具九
千萬美元(約為新台幣三十億元)信用狀給兆豐銀,準備增資國華人
壽,希望未來能引進專業團隊,維持國華人壽的老字號招牌。
據悉,與黃春發往來密切的台灣產險,今年以來也透過國華銷售產險
商品,未來台產更有意與國華進一步策略聯盟。
先前國華經營高層屬意引進增資的美商新橋集團,權威消息人士透露
,該規劃已破局,翁家在引資新橋集團確定無望之後,包括翁大銘等
主要家族成員,已轉向其他管道募集資金,努力目標仍以海外募資為
主,由於事涉確保翁家在國華人壽第一大股東與經營高層的地位,翁
家近來布局動作非常積極,也吸引金融圈目光。
(十四日)截止。近期市場傳出,另一大股東美麗華集團黃春發,結
合台灣金聯董事長洪三雄,由德國境內銀行出具九千萬美元的信用狀
給兆豐銀,藉此方式取得融資投入國華的現金增資案。股權爭奪戰正
式浮出檯面。
據悉,目前國華仍以翁一銘持股位居第一,高達四二.七二%,翁有
銘持有九.七二%。美麗華大飯店則擁有九.七八%,但美麗華加上
外圍友好勢力,持股實力至少二成左右,甚至有一說也高達近四成,
與翁家旗鼓相當。但國華目前實際上的決策者,卻是翁大銘。這次增
資案,除了黃春發有意參加,翁大銘也有意出手,利用海外資金參加
增資二十億元。
目前黃春發已拿出十足擔保品給德國銀行,由該銀行在上星期出具九
千萬美元(約為新台幣三十億元)信用狀給兆豐銀,準備增資國華人
壽,希望未來能引進專業團隊,維持國華人壽的老字號招牌。
據悉,與黃春發往來密切的台灣產險,今年以來也透過國華銷售產險
商品,未來台產更有意與國華進一步策略聯盟。
先前國華經營高層屬意引進增資的美商新橋集團,權威消息人士透露
,該規劃已破局,翁家在引資新橋集團確定無望之後,包括翁大銘等
主要家族成員,已轉向其他管道募集資金,努力目標仍以海外募資為
主,由於事涉確保翁家在國華人壽第一大股東與經營高層的地位,翁
家近來布局動作非常積極,也吸引金融圈目光。
台產與美麗華勢力結合,要進軍國華人壽?國華人壽董事長夏銘賢九
日表示,台產及美麗華並未向公司表達此意願,本月二十四日到位的
二十億元現金增資案,大股東翁世佳已籌足八億元以上,除依比例認
足自己的部位外,還承諾一○%分給員工認股部位,只要有員工不認
,她全數要吃下!
外傳翁世佳背後資金,是大伯翁大銘結合翁有銘等兄弟的海外資金,
夏銘賢說,大股東如何籌得資金,公司不會去過問;金管會副主委張
秀蓮說,保險相關法規並沒有規範大股東適格性,只要翁大銘不出任
國華人壽的董監事,「他願意拿錢出來增資,我們都歡迎,不會去駁
回或反對。」
夏銘賢說,國華上半年獲利九億多,因股市大好,帳上有很多未實現
獲利,目前淨值已從負一百多億,改善為負六七億多,八月底二十億
元現增入帳後,十月中旬將標大樓,估計有二十億以上獲利,如果股
市繼續好下去,今年全年淨值就可大幅改善,明年可望淨值就為正數
,翁世佳對繼續經營國華很有信心,未聽說要出讓。
日表示,台產及美麗華並未向公司表達此意願,本月二十四日到位的
二十億元現金增資案,大股東翁世佳已籌足八億元以上,除依比例認
足自己的部位外,還承諾一○%分給員工認股部位,只要有員工不認
,她全數要吃下!
外傳翁世佳背後資金,是大伯翁大銘結合翁有銘等兄弟的海外資金,
夏銘賢說,大股東如何籌得資金,公司不會去過問;金管會副主委張
秀蓮說,保險相關法規並沒有規範大股東適格性,只要翁大銘不出任
國華人壽的董監事,「他願意拿錢出來增資,我們都歡迎,不會去駁
回或反對。」
夏銘賢說,國華上半年獲利九億多,因股市大好,帳上有很多未實現
獲利,目前淨值已從負一百多億,改善為負六七億多,八月底二十億
元現增入帳後,十月中旬將標大樓,估計有二十億以上獲利,如果股
市繼續好下去,今年全年淨值就可大幅改善,明年可望淨值就為正數
,翁世佳對繼續經營國華很有信心,未聽說要出讓。
壽險圈盛傳,國華人壽第二大股東美麗華集團的黃春發,有意藉國
華人壽減增資案,一舉拿下國華經營權。親美麗華人士昨(9)日
更直指,前國華董事翁大銘有意引資重掌國華,國華人壽經營權大
戰提前開打。
國華人壽為改善財務結構,決定減資40億元後再增資20億元,下
周一(13日)是國華人壽20億元增資案繳款截止日,若有剩餘額
度將於十天內洽特定人認購。雖然下周一銀行關帳時,才可以確
定初步增資狀況,但各方人馬已開始透過管道展開角力賽。
近來市場對國華人壽增資案有諸多傳言,或說「翁家沒錢,美麗
華會趁機吃下國華」,或說「黃春發已備9,000萬美元銀彈,美麗
華在國華減資增資後,持股可能增為60%,台產與美麗華友好,在
美麗華取得國華主導權後,台產跟國華可能合作。」
台產昨日透過管道表示,該公司不會參與國華人壽增資,但從國
泰世紀產險透過國泰人壽業務員銷售保單的情況看來,台產也希望
有機會可以藉國華的通路,增加在個人險商品的市占率。
昨天親美麗華人士跳出來指出,相當擔心翁大銘會利用海外不明資
金、私人借貸,藉國華增資重出江湖;美麗華集團大股東黃春發
已結合外圍勢力,由德國境內大型銀行,出具9,000萬美元(近新
台幣30億元)的信用狀給國內兆豐銀,有機會一舉拿下國華人壽
經營權。
對於市場傳出翁大銘有意再出資參與國華人壽增資,金管會發言
人張秀蓮表示,保險法對大股東適格性並無規範,只有對董監事
等負責人訂有資格條件,因此,只要出錢增資不擔任負責人,對
國華也沒什麼不好。
華人壽減增資案,一舉拿下國華經營權。親美麗華人士昨(9)日
更直指,前國華董事翁大銘有意引資重掌國華,國華人壽經營權大
戰提前開打。
國華人壽為改善財務結構,決定減資40億元後再增資20億元,下
周一(13日)是國華人壽20億元增資案繳款截止日,若有剩餘額
度將於十天內洽特定人認購。雖然下周一銀行關帳時,才可以確
定初步增資狀況,但各方人馬已開始透過管道展開角力賽。
近來市場對國華人壽增資案有諸多傳言,或說「翁家沒錢,美麗
華會趁機吃下國華」,或說「黃春發已備9,000萬美元銀彈,美麗
華在國華減資增資後,持股可能增為60%,台產與美麗華友好,在
美麗華取得國華主導權後,台產跟國華可能合作。」
台產昨日透過管道表示,該公司不會參與國華人壽增資,但從國
泰世紀產險透過國泰人壽業務員銷售保單的情況看來,台產也希望
有機會可以藉國華的通路,增加在個人險商品的市占率。
昨天親美麗華人士跳出來指出,相當擔心翁大銘會利用海外不明資
金、私人借貸,藉國華增資重出江湖;美麗華集團大股東黃春發
已結合外圍勢力,由德國境內大型銀行,出具9,000萬美元(近新
台幣30億元)的信用狀給國內兆豐銀,有機會一舉拿下國華人壽
經營權。
對於市場傳出翁大銘有意再出資參與國華人壽增資,金管會發言
人張秀蓮表示,保險法對大股東適格性並無規範,只有對董監事
等負責人訂有資格條件,因此,只要出錢增資不擔任負責人,對
國華也沒什麼不好。
國華人壽明(20)日將於台中舉行成立以來首度全公司內、外勤人
員大會師,保守估計將有2,300人參與。國華人壽董事長夏銘賢
將向員工宣布中、長期營運目標,包括「兩年內淨值轉正、三年內總
保費挑戰400億元及總資產突破3,000億元、五年後保戶滿意
度得第一」。
國華人壽昨日自結上半年財報,受惠於投資環境大好,初估稅後純益
9.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82元。以國華人壽規劃今年可獲利
18億元來看,上半年已達成目標,接下來,該公司計劃明、後年獲
利可挑戰20億元甚至22億元。
在壽險本業方面,該公司今年6月初年度保費收入6.9億元,年成
長率91.3%;上半年累計初年度保費收入31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六成四。
為徹底改造公司體質,國華人壽近期引進資誠企管顧問公司推展「策
略定位、績效提昇」專案,目前已完成總公司及各系統策略地圖,並
依目標項目擬定KPI及行動方案計畫,預計7月中旬可完成專案的
第一階段。
國華主管強調,實行KPI改革專案並非要精簡人力,而是為未來「
做大」做準備,配合階段目標的達成及宣示未來策略與行動方案,明
天的大會師將由資誠企管顧問公司說明成果。
國華人壽過去並未舉行過全國員工大會師,每年的大型聚會都是為了
表揚績優業務員,每次人數約三、四百人。國華主管表示,為慶祝公
司成立44年,20日將於台中逢甲大學舉辦公司成立以來規模最大
的慶生大會師。
員大會師,保守估計將有2,300人參與。國華人壽董事長夏銘賢
將向員工宣布中、長期營運目標,包括「兩年內淨值轉正、三年內總
保費挑戰400億元及總資產突破3,000億元、五年後保戶滿意
度得第一」。
國華人壽昨日自結上半年財報,受惠於投資環境大好,初估稅後純益
9.1億元,每股稅後純益1.82元。以國華人壽規劃今年可獲利
18億元來看,上半年已達成目標,接下來,該公司計劃明、後年獲
利可挑戰20億元甚至22億元。
在壽險本業方面,該公司今年6月初年度保費收入6.9億元,年成
長率91.3%;上半年累計初年度保費收入31億元,較去年同期
成長六成四。
為徹底改造公司體質,國華人壽近期引進資誠企管顧問公司推展「策
略定位、績效提昇」專案,目前已完成總公司及各系統策略地圖,並
依目標項目擬定KPI及行動方案計畫,預計7月中旬可完成專案的
第一階段。
國華主管強調,實行KPI改革專案並非要精簡人力,而是為未來「
做大」做準備,配合階段目標的達成及宣示未來策略與行動方案,明
天的大會師將由資誠企管顧問公司說明成果。
國華人壽過去並未舉行過全國員工大會師,每年的大型聚會都是為了
表揚績優業務員,每次人數約三、四百人。國華主管表示,為慶祝公
司成立44年,20日將於台中逢甲大學舉辦公司成立以來規模最大
的慶生大會師。
金管會六日公布,在一般業務檢查時,發現國華人壽招攬保單折扣率
,沒有依規定完成審查,違法保險法相關規定,因此處罰鍰六十萬元
。此類違規,在保險公司中相當常見,保險局也呼籲各公司要確實遵
守相關審查規定,以免觸法。
國華人壽這是銷售「國華善存增額保險」,給予客戶保費折扣,但
這項折扣並沒有依「保險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要先送保險局審查
,因此違反相關規定,罰鍰六十萬元。
,沒有依規定完成審查,違法保險法相關規定,因此處罰鍰六十萬元
。此類違規,在保險公司中相當常見,保險局也呼籲各公司要確實遵
守相關審查規定,以免觸法。
國華人壽這是銷售「國華善存增額保險」,給予客戶保費折扣,但
這項折扣並沒有依「保險銷售前程序作業準則」,要先送保險局審查
,因此違反相關規定,罰鍰六十萬元。
七、八月進入保險業增資熱季,金管會密集緊盯RBC不足二○○%的
壽險公司,要求這些公司七、八月就要有首批資金到位;國寶人壽六
日舉行股東臨時會,決定將增資十億元由公募改為私募,全數由國寶
集團認購;國華人壽則已報金管會核准,進行減資四十億元、再增資
二十億元,預計八月底前完成。
其餘如幸福人壽、華山產險、友聯產險等,也都在金管會嚴密監控
中,這些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至少每月都要到金管會一次,報告
經營現狀及增資進度。
國寶人壽指出,原本是希望直接引進外資,但外資對價格及國寶體
質的認知,與大股東有出入,加上金管會要求下,國寶集團決定自己
先行增資。
國華人壽因今年股市大好,前六月大幅獲利,且前六月新契約績較
去年同期成長六四%,且大股東願拿錢出來增資。
壽險公司,要求這些公司七、八月就要有首批資金到位;國寶人壽六
日舉行股東臨時會,決定將增資十億元由公募改為私募,全數由國寶
集團認購;國華人壽則已報金管會核准,進行減資四十億元、再增資
二十億元,預計八月底前完成。
其餘如幸福人壽、華山產險、友聯產險等,也都在金管會嚴密監控
中,這些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至少每月都要到金管會一次,報告
經營現狀及增資進度。
國寶人壽指出,原本是希望直接引進外資,但外資對價格及國寶體
質的認知,與大股東有出入,加上金管會要求下,國寶集團決定自己
先行增資。
國華人壽因今年股市大好,前六月大幅獲利,且前六月新契約績較
去年同期成長六四%,且大股東願拿錢出來增資。
國華人壽股東會已通過辦理減資40億元、增資20億元案,董事長夏
銘賢表示,20億元的現增資金已確定於8月到位,在資本結構改善以
及本業業績、財務變美後,與新橋資本的引資案可望於8、9月間談
定。
國華人壽自90年以後資本適足率便低於規定,主管機關多次要求增
資,期間前董事長翁一銘曾增資30億元,但後續向主管機關承諾的
60億元額度尚未完成。爾後,金管會一度限期幾家體質較弱的保險
公司在去年底完成增資,但也沒有下文,最近一次的延展的期限是
6月底。
不過,等不到6月底,金管會在日前已提前開鍘,一併處分國華、國
寶兩家壽險公司。
金管會目前最關切國華人壽的資本結構,夏銘賢表示,上周股東會
已通過40億元減資、20億元增資案,翁家等大股東已承諾於8月參與
,剩下的20億元空間將留待引資之用,目前尚與新橋資本持續洽談
合作案。
國華人壽經過去年更換經營團隊後,營運已慢慢上軌道,去年總保
費收入355億元,個人壽險及團體壽險有效契約件數於去年底達189
萬人件;去年度財務收入108億元,投資報酬率在5%以上,扣除保
險相關支出後,當年度營運獲利13億元,為近幾年來首度轉虧為盈
。但為打銷呆帳及辦理資產減損,因此去年的財務還是虧損32.6億
元。
不過,今年第一季初年度保費收入持續成長54%,並有6.95億元獲
利。夏銘賢說,為進一步改善財務結構,國華人壽將於本月底標售
位於中山北路的總部大樓,以目前市價推算,預計可獲利20億元左
右,再加上希望向金管會爭取提高海外投資上限,估計今年本業獲
利至少18億元,再加上引資等改善方案,國華人壽有機會淨值轉正
,RBC(風險基礎資本)可望達到主管機關要求。
夏銘賢說,隨著公司體質好轉,再加上資本結構加強,公司也將提
升管理面的能力,並訂下五年內成為保戶滿意度第一名壽險公司的
願景,同時委請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協助「策略定位、績效提升」專
案。
銘賢表示,20億元的現增資金已確定於8月到位,在資本結構改善以
及本業業績、財務變美後,與新橋資本的引資案可望於8、9月間談
定。
國華人壽自90年以後資本適足率便低於規定,主管機關多次要求增
資,期間前董事長翁一銘曾增資30億元,但後續向主管機關承諾的
60億元額度尚未完成。爾後,金管會一度限期幾家體質較弱的保險
公司在去年底完成增資,但也沒有下文,最近一次的延展的期限是
6月底。
不過,等不到6月底,金管會在日前已提前開鍘,一併處分國華、國
寶兩家壽險公司。
金管會目前最關切國華人壽的資本結構,夏銘賢表示,上周股東會
已通過40億元減資、20億元增資案,翁家等大股東已承諾於8月參與
,剩下的20億元空間將留待引資之用,目前尚與新橋資本持續洽談
合作案。
國華人壽經過去年更換經營團隊後,營運已慢慢上軌道,去年總保
費收入355億元,個人壽險及團體壽險有效契約件數於去年底達189
萬人件;去年度財務收入108億元,投資報酬率在5%以上,扣除保
險相關支出後,當年度營運獲利13億元,為近幾年來首度轉虧為盈
。但為打銷呆帳及辦理資產減損,因此去年的財務還是虧損32.6億
元。
不過,今年第一季初年度保費收入持續成長54%,並有6.95億元獲
利。夏銘賢說,為進一步改善財務結構,國華人壽將於本月底標售
位於中山北路的總部大樓,以目前市價推算,預計可獲利20億元左
右,再加上希望向金管會爭取提高海外投資上限,估計今年本業獲
利至少18億元,再加上引資等改善方案,國華人壽有機會淨值轉正
,RBC(風險基礎資本)可望達到主管機關要求。
夏銘賢說,隨著公司體質好轉,再加上資本結構加強,公司也將提
升管理面的能力,並訂下五年內成為保戶滿意度第一名壽險公司的
願景,同時委請資誠企管顧問公司協助「策略定位、績效提升」專
案。
針對國華人壽以壽險資金投資國票金及龍邦開發,引發介入兩家公
司未來經營權的疑慮,又逢金管會主管放話將調查壽險公司的異常
資金運用。國華人壽昨(7)日澄清,從民國90年國票金成立時便已
投資國票金,而龍邦股票也是95年買進,中間並未進出,純粹是財
務投資考量。
據統計,國華人壽目前持有國票金逾9%股權,並擁有龍邦開發超過
4%股權。由於國票金明年將改選董監,前年打得激烈的「兩隻大熊
」之戰恐再引爆。據了解,國華人壽大股東之一的美麗華集團是站
在洪三雄一邊,市場傳出目前美麗華等市場派已開始為明年的國票
金董監改選醞釀布局,使得擁有國票金近一成股權的國華人壽備受
矚目。
司未來經營權的疑慮,又逢金管會主管放話將調查壽險公司的異常
資金運用。國華人壽昨(7)日澄清,從民國90年國票金成立時便已
投資國票金,而龍邦股票也是95年買進,中間並未進出,純粹是財
務投資考量。
據統計,國華人壽目前持有國票金逾9%股權,並擁有龍邦開發超過
4%股權。由於國票金明年將改選董監,前年打得激烈的「兩隻大熊
」之戰恐再引爆。據了解,國華人壽大股東之一的美麗華集團是站
在洪三雄一邊,市場傳出目前美麗華等市場派已開始為明年的國票
金董監改選醞釀布局,使得擁有國票金近一成股權的國華人壽備受
矚目。
金管會對財務狀況較弱的保險公司,展現強硬態度,日前委員會決
議對國華、國寶兩家增資案一延再延的保險公司開鍘,不僅提出糾
正並命其增資,更限制業務與投資,嚴重衝擊兩家公司的營運彈性。
這是金管會有史以來首度對兩家增資不力的保險公司開鍘,警告意
味十足,也證明保險局對於保險業的增資拖延不再妥協,資本適足
率不足的保險業者,最好「皮繃緊一點」。
除了國華、國寶兩家公司之外,包括華山產險及幸福人壽,增資案
同樣一延再延。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昨(7)日指出,近期不排除跟
著處分華山產險與幸福人壽。
張秀蓮表示,處分兩家壽險公司,是因為增資案拖太久,且一而再
、再而三的延期,顯示根本沒有作足夠的努力。
張秀蓮指出,這次金管會限制兩家公司的業務與財務投資,主要是
針對風險比較高的項目,以控制兩家公司的營運風險。對於兩家公
司的日常業務運作,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
國華人壽從90年以後資本適足率就不足,主管機關多次要求增資,
這中間前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曾增資30億元,但國華給主管機關
的承諾,是分三次各增30億元,沒想到只增資一次就停了。經過數
年的等待,金管會終於決定開鍘。
至於國寶人壽,則是財務情況持續弱化,最近兩、三年的資本適足
率跌到法定標準之下,但因為大股東內鬥,增資案遲遲沒有下文。
金管會委員會通過,對國華人壽予以糾正並命其增資,限制該公司
自今年6月1日起停售「安心住院醫療日額給付終身保險附約」,且
不得再投資結構型商品、公開發行之未上市櫃公司股票、私募有價
證券等。
張秀蓮解釋,要求國華人壽停售的商品,是無理賠上限的終身醫療
險,這類商品讓保險公司承擔很高風險。
金管會對國寶人壽同樣予以糾正並命其增資,並限制該公司不得與
關係人新增交易,辦理放款也不得以關係人為保證人、或以其動產
、不動產、有價證券為擔保。張秀蓮解釋,主要是因為國寶人壽的
關係人交易已經很高,不宜再增加。
議對國華、國寶兩家增資案一延再延的保險公司開鍘,不僅提出糾
正並命其增資,更限制業務與投資,嚴重衝擊兩家公司的營運彈性。
這是金管會有史以來首度對兩家增資不力的保險公司開鍘,警告意
味十足,也證明保險局對於保險業的增資拖延不再妥協,資本適足
率不足的保險業者,最好「皮繃緊一點」。
除了國華、國寶兩家公司之外,包括華山產險及幸福人壽,增資案
同樣一延再延。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昨(7)日指出,近期不排除跟
著處分華山產險與幸福人壽。
張秀蓮表示,處分兩家壽險公司,是因為增資案拖太久,且一而再
、再而三的延期,顯示根本沒有作足夠的努力。
張秀蓮指出,這次金管會限制兩家公司的業務與財務投資,主要是
針對風險比較高的項目,以控制兩家公司的營運風險。對於兩家公
司的日常業務運作,應該不會有太大影響。
國華人壽從90年以後資本適足率就不足,主管機關多次要求增資,
這中間前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曾增資30億元,但國華給主管機關
的承諾,是分三次各增30億元,沒想到只增資一次就停了。經過數
年的等待,金管會終於決定開鍘。
至於國寶人壽,則是財務情況持續弱化,最近兩、三年的資本適足
率跌到法定標準之下,但因為大股東內鬥,增資案遲遲沒有下文。
金管會委員會通過,對國華人壽予以糾正並命其增資,限制該公司
自今年6月1日起停售「安心住院醫療日額給付終身保險附約」,且
不得再投資結構型商品、公開發行之未上市櫃公司股票、私募有價
證券等。
張秀蓮解釋,要求國華人壽停售的商品,是無理賠上限的終身醫療
險,這類商品讓保險公司承擔很高風險。
金管會對國寶人壽同樣予以糾正並命其增資,並限制該公司不得與
關係人新增交易,辦理放款也不得以關係人為保證人、或以其動產
、不動產、有價證券為擔保。張秀蓮解釋,主要是因為國寶人壽的
關係人交易已經很高,不宜再增加。
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本周再加碼國華人壽5%股權,躋身國華人壽
前四大單一股東。李世聰昨(6)日拜會國華人壽董事長夏銘賢,表
達繼續加碼國華人壽股票的意願。
李世聰指出,對於國華人壽部分股東質押在金融機構的股票,若未
來有銀行或金服公司再提出拍賣,會繼續買進。他同時表示,願意
配合國華人壽增資案。
國華人壽去年以來整體營運有長足改善,去年財務收入達107.78億元
,較前一年成長47.6%,扣除當年保險相關支出及責任準備金後,稅
後純益達13.39億元,若非將盈餘全數用於打呆有機會轉虧為盈。去
年國華人壽公司派便提出多項改革目標,包括引進外資以改善財務
結構,惟目前與新橋資本的引資案還卡在「價格」上,所以公司派
決定先「自己整型」,將於下周股東常會後辦理減增資案。
在營運逐漸步上軌道下,國華人壽吸引龍巖集團老闆李世聰的青睞
,去年7月第一次標下國華人壽0.26%股權以及握有2.989%國華股權
的義新公司2.6%股票,本周一又從台灣金服標下國華人壽5%股權。
對於龍巖接連標下國華人壽股票,動機令外界感到高度好奇,業界
人士大多認為龍巖想透過國華人壽進一步延伸身後禮儀服務的領域
。不過,近一年來,國華方面並未接到相關訊息,連內部人士也想
不通龍巖為何要買國華股票。
也有市場人士推測,李世聰可能有意「入主」國華,但國華今年並
不打算改選董監事,本屆董監事任期至明年止;再者,想進入國華
董事會者,必須持有20%股權才有希望,即便加上這次標下的股票
,龍巖的持股還不到6%。再者,國華人壽的股權算是相當集中,
除翁大銘等人質押在銀行的股票外,幾乎要從市場買到不太容易。
國華人壽董事長夏銘賢表示,創辦人翁一銘持有股權約43%,目前
由執行董事翁世佳等持有,當中僅2%,約100多萬股質押於銀行,
並不如外界所言,翁家持股大多質押在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李世聰昨日拜會夏銘賢時,除大致了解公司經營狀
況,並表達參與增資意願外,並未提及投資國華人壽股票的目的。
前四大單一股東。李世聰昨(6)日拜會國華人壽董事長夏銘賢,表
達繼續加碼國華人壽股票的意願。
李世聰指出,對於國華人壽部分股東質押在金融機構的股票,若未
來有銀行或金服公司再提出拍賣,會繼續買進。他同時表示,願意
配合國華人壽增資案。
國華人壽去年以來整體營運有長足改善,去年財務收入達107.78億元
,較前一年成長47.6%,扣除當年保險相關支出及責任準備金後,稅
後純益達13.39億元,若非將盈餘全數用於打呆有機會轉虧為盈。去
年國華人壽公司派便提出多項改革目標,包括引進外資以改善財務
結構,惟目前與新橋資本的引資案還卡在「價格」上,所以公司派
決定先「自己整型」,將於下周股東常會後辦理減增資案。
在營運逐漸步上軌道下,國華人壽吸引龍巖集團老闆李世聰的青睞
,去年7月第一次標下國華人壽0.26%股權以及握有2.989%國華股權
的義新公司2.6%股票,本周一又從台灣金服標下國華人壽5%股權。
對於龍巖接連標下國華人壽股票,動機令外界感到高度好奇,業界
人士大多認為龍巖想透過國華人壽進一步延伸身後禮儀服務的領域
。不過,近一年來,國華方面並未接到相關訊息,連內部人士也想
不通龍巖為何要買國華股票。
也有市場人士推測,李世聰可能有意「入主」國華,但國華今年並
不打算改選董監事,本屆董監事任期至明年止;再者,想進入國華
董事會者,必須持有20%股權才有希望,即便加上這次標下的股票
,龍巖的持股還不到6%。再者,國華人壽的股權算是相當集中,
除翁大銘等人質押在銀行的股票外,幾乎要從市場買到不太容易。
國華人壽董事長夏銘賢表示,創辦人翁一銘持有股權約43%,目前
由執行董事翁世佳等持有,當中僅2%,約100多萬股質押於銀行,
並不如外界所言,翁家持股大多質押在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李世聰昨日拜會夏銘賢時,除大致了解公司經營狀
況,並表達參與增資意願外,並未提及投資國華人壽股票的目的。
國票金控兩隻大熊相爭,讓台灣人壽受到無妄之災!據立委王世堅爆
料,台壽保已投資國票金六萬多張,占股三%,將可能介入國票金明
年經營權之爭,意外扯出美麗華、國華人壽年初投資龍邦開發,台壽
保買回龍邦股權及加碼國票金等一連串的精采戲碼。
早在九十二年,台壽保因國票金股息殖利率有六到八%,遠高於定存
年息,因而投資國票金,沒想到這些持股到了九十四年,成為洪陳兩
派爭奪國票金經營權的籌碼,由於洪三雄先一步找上台壽保高層,也
順利取得委託書,導致陳哲芳對台壽保董事長朱炳昱存有心結。
由於國票金明年年中又逢董監改選,兩隻大熊未雨綢繆,在今年提前
交鋒。據了解,洪派早已向台壽保探詢明年取得委託書的可能性,但
台壽保方面不置可否,而陳派也在兩週前找台壽保,也空手而回。
了解內情人士指出,台壽保已決在明年國票金董監改選時保持中立,
公司將親自出席股東會,不會在改選前交出委託書。
這位人士表示,洪派在無法取得委託書情況下,與美麗華黃春發、國
華人壽結盟,大買台壽保母公司龍邦的股份,將龍邦的股價由十多元
炒上三十元,當龍邦發現時,已被買走近四成股份,對朱炳昱家族產
生威脅,尤有甚者,因龍邦直接控有台壽保,因此萬一朱炳昱家族失
守龍邦,連台壽保都可能被市場派入主。
龍邦經營層即與黃春發等人接觸,在今年三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買回
六萬多張龍邦持股,價格在二十七元左右,避免台壽保落入他人之手。
對此陳哲芳不願回應。台壽保方面對無端捲入紛爭表示無奈,但仍強
調會以保戶及股東利益為首要,繼續經營好台壽保。
洪三雄昨晚則接受本報越洋電話訪問指出,「我早在上屆改選完後,
已經放空了,完全沒想到下屆改選之事」;他並抨擊:「只有對國票
金經營權有野心,又自慚形穢的人,才會放這種不實消息!」據透露
,洪三雄等四席董事上週在國票金董事會因競標花企案發表共同聲明
,退席抗議後,就被人放話:「會讓你好看!」因此洪陣營也高度質
疑,立委爆料可說是上週董事會風波的後續。
料,台壽保已投資國票金六萬多張,占股三%,將可能介入國票金明
年經營權之爭,意外扯出美麗華、國華人壽年初投資龍邦開發,台壽
保買回龍邦股權及加碼國票金等一連串的精采戲碼。
早在九十二年,台壽保因國票金股息殖利率有六到八%,遠高於定存
年息,因而投資國票金,沒想到這些持股到了九十四年,成為洪陳兩
派爭奪國票金經營權的籌碼,由於洪三雄先一步找上台壽保高層,也
順利取得委託書,導致陳哲芳對台壽保董事長朱炳昱存有心結。
由於國票金明年年中又逢董監改選,兩隻大熊未雨綢繆,在今年提前
交鋒。據了解,洪派早已向台壽保探詢明年取得委託書的可能性,但
台壽保方面不置可否,而陳派也在兩週前找台壽保,也空手而回。
了解內情人士指出,台壽保已決在明年國票金董監改選時保持中立,
公司將親自出席股東會,不會在改選前交出委託書。
這位人士表示,洪派在無法取得委託書情況下,與美麗華黃春發、國
華人壽結盟,大買台壽保母公司龍邦的股份,將龍邦的股價由十多元
炒上三十元,當龍邦發現時,已被買走近四成股份,對朱炳昱家族產
生威脅,尤有甚者,因龍邦直接控有台壽保,因此萬一朱炳昱家族失
守龍邦,連台壽保都可能被市場派入主。
龍邦經營層即與黃春發等人接觸,在今年三月二十七、二十八日買回
六萬多張龍邦持股,價格在二十七元左右,避免台壽保落入他人之手。
對此陳哲芳不願回應。台壽保方面對無端捲入紛爭表示無奈,但仍強
調會以保戶及股東利益為首要,繼續經營好台壽保。
洪三雄昨晚則接受本報越洋電話訪問指出,「我早在上屆改選完後,
已經放空了,完全沒想到下屆改選之事」;他並抨擊:「只有對國票
金經營權有野心,又自慚形穢的人,才會放這種不實消息!」據透露
,洪三雄等四席董事上週在國票金董事會因競標花企案發表共同聲明
,退席抗議後,就被人放話:「會讓你好看!」因此洪陣營也高度質
疑,立委爆料可說是上週董事會風波的後續。
金管會將嚴管保險資金投資關係人及投資策略異常者!金管會副主委
張秀蓮六日透露,近半年以來,保險業者「投資決策奇怪」者,約有
四家至五家,金管會已著手調查;據瞭解,四家包括投資華紙的幸福
人壽、短期內大量買進中信金的富邦人壽、投資龍邦開發的國華人壽
,以及投資第一金與華南金的新光人壽。
金管會官員進一步解釋,被視為投資策略奇怪的案件,並未違反保險
法,而是動機看起來「非常態的行為」,例如有介入經營權之嫌,或
是被投資公司經營明顯不甚理想,亦或是投資者與被投資公司負責人
雙方交情匪淺等;惟官員也強調,保險局內部先行暸解,有疑慮時,
再向證期局調閱股權進出的相關資料,截至目前,上述案件,皆未到
移送檢調單位辦案地步。
立法院昨日就產壽險理賠基金等投資管理情形,邀集金管會列席報告
;惟立委王世堅爆料,台灣人壽近期近期鎖定國票金控和台壽保的關
係人龍邦開發兩檔上市股票,大舉加碼,由於適逢國票金明年進行董
監改選,顯示壽險資金介入金融機構改選,他痛批金管會失職,並要
求法務部介入調查台壽保的投資行為。
對此,法務部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李錨承諾,會在一個月內
,進行瞭解,並將調查結果回報;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表示,台壽保
以壽險資金加碼並未違法,但是「確實不宜!」她並透露,近半年另
有四家「投資策略奇怪」的保險公司,金管會目前正在調查。
王世堅指出,龍邦開發在上市的營建公司當中,無論是從本益比或穩
定性來看,有一半以上比龍邦好,但台壽保卻選擇投資關係人龍邦;
加上龍邦開發近期的股價,從台壽買進的三十餘元,下跌至不到二○
元的水準,導致台壽保短短三個月內,虧損達四億元至五億元,損及
保戶權益。
王世堅進一步指出,台壽也大舉加碼投資國票金,持股水位達三%,
由於國票金明年將進行董監改選,此舉形同壽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
,和過去中國人壽敲進開發金持股無異。
張秀蓮指出,根據現行保險法第一四六條之一的規定,保險業投資公
開發行公司的股票,不得超過保險業資金的五%,也不得超過被投資
公司實收資本額的一○%;台壽保在現行規定下,並無違法。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黃天牧表示,台壽向金管會承諾不會介入國票金改
選,台壽自民國九十二年起,即買進國票金,且投資的考量是因為國
票的殖利率很不錯。
張秀蓮六日透露,近半年以來,保險業者「投資決策奇怪」者,約有
四家至五家,金管會已著手調查;據瞭解,四家包括投資華紙的幸福
人壽、短期內大量買進中信金的富邦人壽、投資龍邦開發的國華人壽
,以及投資第一金與華南金的新光人壽。
金管會官員進一步解釋,被視為投資策略奇怪的案件,並未違反保險
法,而是動機看起來「非常態的行為」,例如有介入經營權之嫌,或
是被投資公司經營明顯不甚理想,亦或是投資者與被投資公司負責人
雙方交情匪淺等;惟官員也強調,保險局內部先行暸解,有疑慮時,
再向證期局調閱股權進出的相關資料,截至目前,上述案件,皆未到
移送檢調單位辦案地步。
立法院昨日就產壽險理賠基金等投資管理情形,邀集金管會列席報告
;惟立委王世堅爆料,台灣人壽近期近期鎖定國票金控和台壽保的關
係人龍邦開發兩檔上市股票,大舉加碼,由於適逢國票金明年進行董
監改選,顯示壽險資金介入金融機構改選,他痛批金管會失職,並要
求法務部介入調查台壽保的投資行為。
對此,法務部調查局經濟犯罪防制中心主任李錨承諾,會在一個月內
,進行瞭解,並將調查結果回報;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表示,台壽保
以壽險資金加碼並未違法,但是「確實不宜!」她並透露,近半年另
有四家「投資策略奇怪」的保險公司,金管會目前正在調查。
王世堅指出,龍邦開發在上市的營建公司當中,無論是從本益比或穩
定性來看,有一半以上比龍邦好,但台壽保卻選擇投資關係人龍邦;
加上龍邦開發近期的股價,從台壽買進的三十餘元,下跌至不到二○
元的水準,導致台壽保短短三個月內,虧損達四億元至五億元,損及
保戶權益。
王世堅進一步指出,台壽也大舉加碼投資國票金,持股水位達三%,
由於國票金明年將進行董監改選,此舉形同壽險資金介入經營權之爭
,和過去中國人壽敲進開發金持股無異。
張秀蓮指出,根據現行保險法第一四六條之一的規定,保險業投資公
開發行公司的股票,不得超過保險業資金的五%,也不得超過被投資
公司實收資本額的一○%;台壽保在現行規定下,並無違法。
金管會保險局局長黃天牧表示,台壽向金管會承諾不會介入國票金改
選,台壽自民國九十二年起,即買進國票金,且投資的考量是因為國
票的殖利率很不錯。
上櫃建商大漢建設(5530)母公司、也是國內最大生前契約最大
集團龍巖人本(8378)持續看好國內保險事業,創辦人李世聰個
人繼去年七月以每股11元取得國華人壽一百萬股後,日前更以每股
5.12元,向台灣金服標得二萬四千九百張;李世聰指出,長期看
好國華人壽營運績效,未來將持續標購國華人壽股權。
集團龍巖人本(8378)持續看好國內保險事業,創辦人李世聰個
人繼去年七月以每股11元取得國華人壽一百萬股後,日前更以每股
5.12元,向台灣金服標得二萬四千九百張;李世聰指出,長期看
好國華人壽營運績效,未來將持續標購國華人壽股權。
國華人壽、國寶人壽淨值由正轉負,幸福人壽、友聯產險、華山產
險資本適足率(RBC)也達不到金管會要求200%的門檻。金管會發
言人張秀蓮指出,對於部分資本狀況不良業者,已經要求每兩周定
期到保險局報告增資進度。
官員指出,監理單位的高度輔導,等於變相的場外監管。
金管會原本要求國華等五家保險業者,必須在5月底前完成增資,現
在已經延後一個月。
官員強調,金管會一直給這五家業者改善資本的時間,但部分業者
仍無具體增資進展,不排除將祭出保險法149條,由金管會限制其業
務、解除董監事及經理人職務等重大措施。
不過,官員也指出,保險業不在金融重建基金(RTC)的賠付範圍
內,萬一發生財務危機,必須要靠業者自己提存的安定基金來支付
,但壽險業安定基金累積只有100多億元,產險安定基金更不到30億
元,無法解決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的財務黑洞,因此除非不得已,金
管會也不敢貿然接管。
此外,銀行的淨值為負、以及流動性出現問題,是RTC接管問題銀
行的兩大關鍵;不過RTC不賠付保險業,因此即便有國華、國寶淨
值為負,也不見得是金管會決定接管的決定性因素。
險資本適足率(RBC)也達不到金管會要求200%的門檻。金管會發
言人張秀蓮指出,對於部分資本狀況不良業者,已經要求每兩周定
期到保險局報告增資進度。
官員指出,監理單位的高度輔導,等於變相的場外監管。
金管會原本要求國華等五家保險業者,必須在5月底前完成增資,現
在已經延後一個月。
官員強調,金管會一直給這五家業者改善資本的時間,但部分業者
仍無具體增資進展,不排除將祭出保險法149條,由金管會限制其業
務、解除董監事及經理人職務等重大措施。
不過,官員也指出,保險業不在金融重建基金(RTC)的賠付範圍
內,萬一發生財務危機,必須要靠業者自己提存的安定基金來支付
,但壽險業安定基金累積只有100多億元,產險安定基金更不到30億
元,無法解決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的財務黑洞,因此除非不得已,金
管會也不敢貿然接管。
此外,銀行的淨值為負、以及流動性出現問題,是RTC接管問題銀
行的兩大關鍵;不過RTC不賠付保險業,因此即便有國華、國寶淨
值為負,也不見得是金管會決定接管的決定性因素。
國華人壽創辦人翁一銘的千金翁世佳去年臨危授命,從國外返台接
任國華人壽董事長,在即將屆滿一年之際,卻突然請辭董座,投下
一顆震撼彈。「我不是要逃走,而是有更多事要做。」翁世佳說她
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應進行下一階段任務,待累積足夠能力
,再重回經營階層。
翁世佳表示,第二階段的重要任務是為國華人壽引進最有利的投資
者,目前仍與新橋資本洽談中,但不排除未來評估其他投資者的可
能性。以下為記者專訪紀要:
問:這次人事安排的主要原因是否與增資案有關?
答:我的確覺得要為去年底沒有完成增資負責,該誠實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而且國華人壽的財務、業務已漸漸改善,交給專業務經
理人負責更好,我個人也不必在事務上花太多時間,可以專心引資。
問:公司經營階層對此事的看法為何?
答:之前我曾在私底下二、三次跟主管提過辭去董事長職務以示負
責,當時總經理(夏銘賢)也擔心員工反應,要我再評估。真正決
定是在上周六,在金寶山辦理父親(翁一銘)忌日相關事宜時確定。
問:事發突然,妳不擔心外界對此舉有不一樣的解讀嗎?
答:我又不是要逃走,我以後還有更多的事要做。身為股東,就該
有股東的責任,就像我講過的,身為國華人,就有國華人的責任,
我希望這樣做,讓他們(國華人)可以看到我的態度,進而為公司
努力,我也會為公司努力。
我進國華人壽第一階段是接下父親的擔子,目前業務、財務已有改
善,下一階段我該做的是增資、學習。增資是在外資這一塊,並將
以股東身分,push(推動)增資進度,目前還在與新橋資本洽談,
但也不排除引進其他投資者。學習是指我將花更多時間去學習保險
專業。
問:妳的意思是未來還是會重回公司經營階層?
答:會啦!會啦!我是想先在第一線待過,如果有那麼一天,再回
來公司。
任國華人壽董事長,在即將屆滿一年之際,卻突然請辭董座,投下
一顆震撼彈。「我不是要逃走,而是有更多事要做。」翁世佳說她
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任務,應進行下一階段任務,待累積足夠能力
,再重回經營階層。
翁世佳表示,第二階段的重要任務是為國華人壽引進最有利的投資
者,目前仍與新橋資本洽談中,但不排除未來評估其他投資者的可
能性。以下為記者專訪紀要:
問:這次人事安排的主要原因是否與增資案有關?
答:我的確覺得要為去年底沒有完成增資負責,該誠實面對問題、
解決問題,而且國華人壽的財務、業務已漸漸改善,交給專業務經
理人負責更好,我個人也不必在事務上花太多時間,可以專心引資。
問:公司經營階層對此事的看法為何?
答:之前我曾在私底下二、三次跟主管提過辭去董事長職務以示負
責,當時總經理(夏銘賢)也擔心員工反應,要我再評估。真正決
定是在上周六,在金寶山辦理父親(翁一銘)忌日相關事宜時確定。
問:事發突然,妳不擔心外界對此舉有不一樣的解讀嗎?
答:我又不是要逃走,我以後還有更多的事要做。身為股東,就該
有股東的責任,就像我講過的,身為國華人,就有國華人的責任,
我希望這樣做,讓他們(國華人)可以看到我的態度,進而為公司
努力,我也會為公司努力。
我進國華人壽第一階段是接下父親的擔子,目前業務、財務已有改
善,下一階段我該做的是增資、學習。增資是在外資這一塊,並將
以股東身分,push(推動)增資進度,目前還在與新橋資本洽談,
但也不排除引進其他投資者。學習是指我將花更多時間去學習保險
專業。
問:妳的意思是未來還是會重回公司經營階層?
答:會啦!會啦!我是想先在第一線待過,如果有那麼一天,再回
來公司。
國華人壽高階人事昨(14)日掀起大搬風,原董事長翁世佳請辭董
事長,並推薦總經理夏銘賢接任董座,董事會隨即通過翁世佳擔任
駐會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則由資深副總經理陳清江接手。
金管會要求財務不佳的保險公司在去年底完成增資,翁世佳成了首
位以辭職表示負責的壽險公司高層。
金管會要求國華人壽、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友聯產險、華山產險
等五家財務結構較弱的保險公司必須在去年底完成增資,國華人壽
原本希望透過引進美商新橋公司的資金來解決增資問題,惟雙方因
價格未談攏,增資進度延宕。金管會日前再度下達指令,五家公司
必須在本月底有明確增資進度回覆。
國華人壽已敲定第一階段增資時間,預計6月15日股東會討論減資
40億元、增資20億元案,預訂8月2日為增資基準日。翁世佳表示,
增資20億元將由目前的股東依原持股比率認購,目前大股東間已有
共識。
「國華人壽將在兩年內淨值轉正。」翁世佳說,將致力於協調股東
間意見以改善國華的財務結構,以及為公司尋求最有利的投資者。
以國華人壽去年底財報來看,淨值為負102.5億元,該公司目前擬訂
的財務改善方案有四,一是辦理增資20億元,二是出售位於中山北
路的國華人壽大樓,以目前每坪400萬元推算,至少可實現獲利20億
元,三是辦理40億元財務再保,四是引進新股東,再加上今年預計
可獲利18億元。
夏銘賢說,最近已開始為國華人壽大樓出售案找財顧公司,預計8月
底、9月初可完成出售作業,再加上其他改善方案,國華人壽有機會
淨值轉正,如此一來,才有機會達成主管機關對RBC的要求。
除改善財務結構外,國華人壽新任總經理陳清江指出,將繼續加強
業務面及投資面,國華人壽去年投資報酬率達4.26%,在29家壽險公
司中排名第六,不過,國華人壽的500億元資金將加強固定收益的比
重,例如:提撥50至100億元投資帶有租約的大樓等;在業務面上,
3,000名業務員在今年底將增加至3,600人,此外,也與資誠顧問公司
合作,引進新人力管理制度,將實施績效獎酬制度。
事長,並推薦總經理夏銘賢接任董座,董事會隨即通過翁世佳擔任
駐會執行董事,總經理職務則由資深副總經理陳清江接手。
金管會要求財務不佳的保險公司在去年底完成增資,翁世佳成了首
位以辭職表示負責的壽險公司高層。
金管會要求國華人壽、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友聯產險、華山產險
等五家財務結構較弱的保險公司必須在去年底完成增資,國華人壽
原本希望透過引進美商新橋公司的資金來解決增資問題,惟雙方因
價格未談攏,增資進度延宕。金管會日前再度下達指令,五家公司
必須在本月底有明確增資進度回覆。
國華人壽已敲定第一階段增資時間,預計6月15日股東會討論減資
40億元、增資20億元案,預訂8月2日為增資基準日。翁世佳表示,
增資20億元將由目前的股東依原持股比率認購,目前大股東間已有
共識。
「國華人壽將在兩年內淨值轉正。」翁世佳說,將致力於協調股東
間意見以改善國華的財務結構,以及為公司尋求最有利的投資者。
以國華人壽去年底財報來看,淨值為負102.5億元,該公司目前擬訂
的財務改善方案有四,一是辦理增資20億元,二是出售位於中山北
路的國華人壽大樓,以目前每坪400萬元推算,至少可實現獲利20億
元,三是辦理40億元財務再保,四是引進新股東,再加上今年預計
可獲利18億元。
夏銘賢說,最近已開始為國華人壽大樓出售案找財顧公司,預計8月
底、9月初可完成出售作業,再加上其他改善方案,國華人壽有機會
淨值轉正,如此一來,才有機會達成主管機關對RBC的要求。
除改善財務結構外,國華人壽新任總經理陳清江指出,將繼續加強
業務面及投資面,國華人壽去年投資報酬率達4.26%,在29家壽險公
司中排名第六,不過,國華人壽的500億元資金將加強固定收益的比
重,例如:提撥50至100億元投資帶有租約的大樓等;在業務面上,
3,000名業務員在今年底將增加至3,600人,此外,也與資誠顧問公司
合作,引進新人力管理制度,將實施績效獎酬制度。
當了八個月的壽險業最年輕董事長,翁世佳昨(十四)日宣布辭去國
華人壽董事長一職,轉任駐會執行董事,將學習父親翁一銘全省走透
透,進一步了解國華人壽;翁世佳表示,辭任是為了讓國華人壽回歸
專業經理人,她仍會信守承諾,在八月二日增資逾八億元。
翁世佳辭去董座後,由原國華人壽總經理夏銘賢接任董事長,新任
總經理則由精算師、原國華人壽副總陳清江接任;八月二日除了翁世
佳要增資逾八億元外,國華人壽另一大股東美麗華大飯店,也要拿出
四億元增資,其他大股東及員工認購的一○%,總計增資二十億元,
翁世佳並要求國華人壽兩年內,要從淨值負一百億元,轉為淨值為正
。
大股東增資、拍賣總部大樓、辦理財務再保、引進外資,國華人壽
擬定一連串財務改善計劃,要在兩年內將淨值由去年底負一○二億多
元,轉為淨值為正,且儘速達到RBC二○○%的法定標準。國華人壽
台北中山北路總部預計今年八、九月公開拍賣,國華人壽新任董事長
夏銘賢說:「至少要賺二十億元。」
另外,新橋在與國華洽談入股事宜時,曾進行市調,發現今年將邁
入四十五週年的國華人壽,在年輕族群中,幾乎沒有知名度。因此翁
世佳將推動國華形象年輕化,七月將上檔的廣告,還要求公司四十歲
以下主管才能參與意見。
去年因為翁一銘突然去世,旅居美國、學行銷設計的翁世佳返國接
任董事,在去年九月十九日接下董事長一職,展開與新橋間的入股談
判。經過近八個月,翁世佳表示去年底原本承諾金管會要增資,但沒
有如期完成,為了負責任,所以辭去董事長,但這絕不是金管會的要
求。
翁一銘在民國六十九年進入國華人壽時,第一件事就是走遍國華每
一角落,翁世佳表示,她也要到全台各地的國華業務單位看看。
翁一銘家族目前約持有國華人壽四三%股份,國華人壽即將減資四
十億元、並在八月二日完成增資二十億元,翁家依比例要增資八.九
億元,翁世佳表示,會如期進帳,另一大股東美麗華也會增資四億元
,二大股東都有心繼續投資國華,且二大股東間溝通十分順暢。
華人壽董事長一職,轉任駐會執行董事,將學習父親翁一銘全省走透
透,進一步了解國華人壽;翁世佳表示,辭任是為了讓國華人壽回歸
專業經理人,她仍會信守承諾,在八月二日增資逾八億元。
翁世佳辭去董座後,由原國華人壽總經理夏銘賢接任董事長,新任
總經理則由精算師、原國華人壽副總陳清江接任;八月二日除了翁世
佳要增資逾八億元外,國華人壽另一大股東美麗華大飯店,也要拿出
四億元增資,其他大股東及員工認購的一○%,總計增資二十億元,
翁世佳並要求國華人壽兩年內,要從淨值負一百億元,轉為淨值為正
。
大股東增資、拍賣總部大樓、辦理財務再保、引進外資,國華人壽
擬定一連串財務改善計劃,要在兩年內將淨值由去年底負一○二億多
元,轉為淨值為正,且儘速達到RBC二○○%的法定標準。國華人壽
台北中山北路總部預計今年八、九月公開拍賣,國華人壽新任董事長
夏銘賢說:「至少要賺二十億元。」
另外,新橋在與國華洽談入股事宜時,曾進行市調,發現今年將邁
入四十五週年的國華人壽,在年輕族群中,幾乎沒有知名度。因此翁
世佳將推動國華形象年輕化,七月將上檔的廣告,還要求公司四十歲
以下主管才能參與意見。
去年因為翁一銘突然去世,旅居美國、學行銷設計的翁世佳返國接
任董事,在去年九月十九日接下董事長一職,展開與新橋間的入股談
判。經過近八個月,翁世佳表示去年底原本承諾金管會要增資,但沒
有如期完成,為了負責任,所以辭去董事長,但這絕不是金管會的要
求。
翁一銘在民國六十九年進入國華人壽時,第一件事就是走遍國華每
一角落,翁世佳表示,她也要到全台各地的國華業務單位看看。
翁一銘家族目前約持有國華人壽四三%股份,國華人壽即將減資四
十億元、並在八月二日完成增資二十億元,翁家依比例要增資八.九
億元,翁世佳表示,會如期進帳,另一大股東美麗華也會增資四億元
,二大股東都有心繼續投資國華,且二大股東間溝通十分順暢。
壽險公司財務狀況若不佳,連銀行通路都會拒絕!國華人壽總經理夏
銘賢表示,國華人壽因累積虧損尚未改善,目前根本沒有銀行通路願
意替國華人壽銷售保單;其餘一些中小型壽險公司也表示,未完成增
資,一些利變年金、商品等,也賣不動。
金管會表示,並沒有刻意要求銀行必須慎選合作的保險公司,但由於
許多客戶向銀行通路買保單,根本沒有弄清楚後面的保險公司是誰,
純粹只是看銀行的信譽,未來若出問題也會找上銀行負責,因此銀行
慎選財務健全的壽險公司合作,也是應該的。
國華人壽前三月新契約保費十一億五千多萬元,但八.八億多元是來
自業務員,二.六億多元是由一般保險經代公司銷售,至於銀行通路
則是掛零,夏銘賢表示,很多銀行合作多時,但因國華人壽仍待增資
改善財務,所以很多銀行的主管只好跟國華人壽說:「對不起!」
同時,現在利變年金進入宣告利率戰爭,國華人壽宣告二.三四%,
免附加費用率,但要解約金,不過由於只能給業務員一%的佣金,等
於業務員辛苦拉到一百萬元的利變年金保費,佣金也只有一萬元,業
務員根本不肯賣這種保單,所以比起有銀行通路的壽險公司,國華人
壽在此商品上根本無法競爭。
其他壽險公司雖然仍有銀行通路,如國寶人壽、幸福人壽等,由於也
都有增資壓力,目前利變年金上也無法有效提高競爭力,來吸引銀行
通路的客群,業者表示:「利變年金已經好久都賣不動了。」
銘賢表示,國華人壽因累積虧損尚未改善,目前根本沒有銀行通路願
意替國華人壽銷售保單;其餘一些中小型壽險公司也表示,未完成增
資,一些利變年金、商品等,也賣不動。
金管會表示,並沒有刻意要求銀行必須慎選合作的保險公司,但由於
許多客戶向銀行通路買保單,根本沒有弄清楚後面的保險公司是誰,
純粹只是看銀行的信譽,未來若出問題也會找上銀行負責,因此銀行
慎選財務健全的壽險公司合作,也是應該的。
國華人壽前三月新契約保費十一億五千多萬元,但八.八億多元是來
自業務員,二.六億多元是由一般保險經代公司銷售,至於銀行通路
則是掛零,夏銘賢表示,很多銀行合作多時,但因國華人壽仍待增資
改善財務,所以很多銀行的主管只好跟國華人壽說:「對不起!」
同時,現在利變年金進入宣告利率戰爭,國華人壽宣告二.三四%,
免附加費用率,但要解約金,不過由於只能給業務員一%的佣金,等
於業務員辛苦拉到一百萬元的利變年金保費,佣金也只有一萬元,業
務員根本不肯賣這種保單,所以比起有銀行通路的壽險公司,國華人
壽在此商品上根本無法競爭。
其他壽險公司雖然仍有銀行通路,如國寶人壽、幸福人壽等,由於也
都有增資壓力,目前利變年金上也無法有效提高競爭力,來吸引銀行
通路的客群,業者表示:「利變年金已經好久都賣不動了。」
為強化體質,國華人壽開始清理華隆等舊投資案的虧損呆帳,卻意外
掀起翁家家族不同看法。最後在董事長翁世佳獨排眾議下,去年打銷
呆帳47.02億元。
國華人壽去年財務收入達107.78億元,較前一年成長47.6%,扣除當年
保險相關支出及責任準備金後,稅後純益達13.39億元,原本可能出現
近三年來首度轉虧為盈的佳績。
不過,在該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委員建議下,著手提列呆帳及辦理資產
減損,使得當年度的損益由正轉負,虧損32.63億元。除決定打呆外,
翁世佳也接受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的建議,考慮出售位於中山北路的
國華人壽大樓。
除強化財務結構,翁世佳也為成立45年、總資產2,200億元的國華人壽
訂下三年目標,年總保費收入將達400億元、總資產挑戰3,000億元,
每年營運至少盈餘要達10億元。
掀起翁家家族不同看法。最後在董事長翁世佳獨排眾議下,去年打銷
呆帳47.02億元。
國華人壽去年財務收入達107.78億元,較前一年成長47.6%,扣除當年
保險相關支出及責任準備金後,稅後純益達13.39億元,原本可能出現
近三年來首度轉虧為盈的佳績。
不過,在該公司資產負債管理委員建議下,著手提列呆帳及辦理資產
減損,使得當年度的損益由正轉負,虧損32.63億元。除決定打呆外,
翁世佳也接受資產負債管理委員會的建議,考慮出售位於中山北路的
國華人壽大樓。
除強化財務結構,翁世佳也為成立45年、總資產2,200億元的國華人壽
訂下三年目標,年總保費收入將達400億元、總資產挑戰3,000億元,
每年營運至少盈餘要達10億元。
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世佳透露,國華人壽董事會已通過減資四十億元及
增資二十億元計劃,將在六月股東會通過後,八月底前資金到位,翁
世佳已邀請新橋參與此次增資,但除了新橋外,大股東翁家及美麗華
飯店都已承諾依原比例增資。翁世佳說:「資金到位沒問題,我才敢
講話比較大聲了!」
已連續二年虧損二十多億及五十多億元的國華人壽,九十二年時雖增
資三十億元,但連續二年虧損下來,前年底淨值已呈現負九十七億元
,去年雖因為投資獲利一百多億元,全年盈餘一三億多元,但翁世佳
要求大幅打銷「陳年」不良資產及逾放,所以累積虧損及淨值並未有
大幅的改善。
至於與新橋之間的入股談判,翁世佳也坦言,目前價格仍有些差距,
新橋與國華人壽的保密協定也一再延期,目前希望延到八月底資金到
位之後;翁世佳指出,新橋的評價基礎是用現行淨值為負的狀況,但
國華人壽希望能考慮業務價值、未來財務改善的情況及大環境好轉等
,給予大股東應有的價值,因此兩方目前仍密集談判中。
已故前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個人擁有國華人壽近四三%的股權,加
上翁有銘、華隆等持股,翁家持有股權在六○%以上,第二大股東則
是持股約一二%的美麗華大飯店。
翁世佳指出,減資四十億元,將國華股本減到剩十億元,大幅沖銷累
虧,再增資二十億元,金管會目前一直督促國華人壽要加速,且藉此
機會引進外資,但新橋目前仍對入股價格有些意見,國華也不打算低
價出售,目前翁家及美麗華已確定會依原持股比例認購新股,還有一
○%的員工認股,資金來源大底上沒有問題,但翁世佳仍是保留空間
,看新橋願不願意參與這次增資。
翁世佳指出,新橋認為國華人壽有投資價值,也打算進入國華人壽董
事會,新橋另有規劃是成立新的壽險公司,這些模式都在商討中,翁
世佳承諾:「只要公司好,任何模式都可以。」同時國華人壽也已展
開組織、人員改造,引進新血,並對舊有員工提供進修課程,期待業
務、財務都能大幅改善。
增資二十億元計劃,將在六月股東會通過後,八月底前資金到位,翁
世佳已邀請新橋參與此次增資,但除了新橋外,大股東翁家及美麗華
飯店都已承諾依原比例增資。翁世佳說:「資金到位沒問題,我才敢
講話比較大聲了!」
已連續二年虧損二十多億及五十多億元的國華人壽,九十二年時雖增
資三十億元,但連續二年虧損下來,前年底淨值已呈現負九十七億元
,去年雖因為投資獲利一百多億元,全年盈餘一三億多元,但翁世佳
要求大幅打銷「陳年」不良資產及逾放,所以累積虧損及淨值並未有
大幅的改善。
至於與新橋之間的入股談判,翁世佳也坦言,目前價格仍有些差距,
新橋與國華人壽的保密協定也一再延期,目前希望延到八月底資金到
位之後;翁世佳指出,新橋的評價基礎是用現行淨值為負的狀況,但
國華人壽希望能考慮業務價值、未來財務改善的情況及大環境好轉等
,給予大股東應有的價值,因此兩方目前仍密集談判中。
已故前國華人壽董事長翁一銘個人擁有國華人壽近四三%的股權,加
上翁有銘、華隆等持股,翁家持有股權在六○%以上,第二大股東則
是持股約一二%的美麗華大飯店。
翁世佳指出,減資四十億元,將國華股本減到剩十億元,大幅沖銷累
虧,再增資二十億元,金管會目前一直督促國華人壽要加速,且藉此
機會引進外資,但新橋目前仍對入股價格有些意見,國華也不打算低
價出售,目前翁家及美麗華已確定會依原持股比例認購新股,還有一
○%的員工認股,資金來源大底上沒有問題,但翁世佳仍是保留空間
,看新橋願不願意參與這次增資。
翁世佳指出,新橋認為國華人壽有投資價值,也打算進入國華人壽董
事會,新橋另有規劃是成立新的壽險公司,這些模式都在商討中,翁
世佳承諾:「只要公司好,任何模式都可以。」同時國華人壽也已展
開組織、人員改造,引進新血,並對舊有員工提供進修課程,期待業
務、財務都能大幅改善。
與我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