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台產物保險(未)公司新聞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貝氏評比 )肯定,財務實力評等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 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也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 的展望,顯示和泰產險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反 映其資本適足率改善及營運穩健。
在產險公司中,明台產險的評等最優且始終如一,因今年再獲中華 信用評等給予最高等級twAAA,並已連18年穩居該等級,展望「穩定 」,該公司在疫情前後都有保持最高評級的產險公司,顯示其資本結 構與風險管理深獲肯定。
旺旺友聯指出,近期貝氏信評發布該公司評級A-(Excellent),展 望穩定;美國標準普爾評定該公司評級為A-,展望穩定;中華信評等 也給予國內信評等級為AA(twn),顯示該公司財務能力健全及營運績 效優良;台灣產物持續獲得S & P A-及中華信評twAA評等,展望穩 定,維持中上水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同樣獲得S & P「A」級別, 評等穩健。
大型金控旗下產險,富邦產物保險在AM Best評等中維持A(優秀) ,國泰世紀產險維持A(優秀)、展望穩定。新光產險4月也獲得A.M .Best給予A/a+、展望穩定,南山產物保險評等A-(優秀)、展望穩 定。
整體而言,台灣產險公司評等分布集中於twAA至twAAA或A級(優秀 ),大部分展望穩定,代表產險業在資本實力與風險控管上仍展現高 度韌性。
依各產險在114年上半年年報顯示,台灣產險以741%居冠,顯示資 本緩衝最為雄厚;兆豐產險為580%,泰安產險531%,第一保494% 等RBC值相對較高;明台產險與旺旺友聯分別為431%與430%;新光 產險降至392%,新安東京海上產險逆勢上升至385%,華南產險與和 泰產險分別為355%與349%;兩大型公司國泰產險與富邦產險的RBC 在341%與315%。
產險業者指出,資本適足率是監理機關衡量保險公司清償能力的重 要指標之一,愈高代表公司承擔風險的緩衝空間愈大。雖部分公司較 同業偏低,但與疫情期間曾面臨的資本壓力相比,目前整體產險業水 位仍屬健康範圍。
相比去年同期,今年產險業RBC整體確實明顯下滑。產險業者表示 ,主因在自去年底起,RBC計算公式納入所有險種的巨災風險,同時 部分風險係數調升,導致去年底各產險的RBC大幅下降。不過,若今 年上半年與去年底相比,產險RBC降幅就不那麼明顯,有些產險公司 不降反升。
法人分析,資本適足率的高低不僅反映公司財務體質,也牽動承保 策略與投資配置。未來在極端氣候風險與理賠壓力持續下,產險公司 仍需透過資本管理、再保安排與風險分散,確保穩健經營與長期韌性 。
明台產險作為日商三井住友海上集團在台灣子公司,承襲參考日本外送平台良好的承保經驗,並結合跨國資源,於2024年創新推出「外送員第三人責任保險」,此為台灣第一張為外送員量身打造的專屬保單,旨在減輕外送員面對交通事故所帶來的經濟壓力與法律風險,同時兼顧平台經營需求與社會大眾的期待。
這項保險的推動,直接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01「消除貧窮」,使外送員在工作期間獲得保障,避免因事故承擔高額賠償而陷入經濟困境,有效降低貧窮風險,並進一步提升外送產業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展現保險制度在社會事件中的保障功能。該保險商品甫推出即獲廣泛迴響,並榮獲2025年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SDG01消除貧窮組」金級肯定。
過去,外送員多因營業用機車責任險保費高昂,而僅投保強制險;一旦發生事故,不僅影響自身生計,更使第三人陷入求償困境。明台產險透過推出專屬保險商品,使外送員在提供服務的時即獲得保障,有效補足保障缺口,且建立出兼具彈性與普惠的保險機制。
明台產險董事長矢持健一郎強調,此次榮獲TSAA台灣永續行動獎金級殊榮,不僅代表社會各界對此創新方案的肯定,也彰顯明台產險持續以專業與創新實踐企業社會責任的決心。
外送員第三人責任保險的誕生,不僅是商品創新,更是完善社會安全網的重要里程碑。明台產險將持續開發更多具包容性與永續性的保險商品,推動產業與社會共同邁向永續發展。
繼去年與台江國家公園合作推動「黑面琵鷺棲地治理」後,明台產 險再度深化企業ESG承諾,展現守護台灣珍貴自然資源的長期決心。 明台產險表示,去年該公司已成為國家公園署首家「國家級企業夥伴 」,今年更進一步將保育行動擴展至墾丁海域,聚焦海洋生態復育。
墾丁國家公園擁有豐富的珊瑚礁與海草床資源,但近年來因氣候變 遷、海水溫度升高及人為干擾,生態系統面臨嚴峻挑戰。明台產險說 ,此次合作將結合科學調查與人工復育方式,並廣邀公民科學家及社 區志工參與,期望協助受損生態恢復健康,進一步促進海洋生物多樣 性。
明台產險後勤支援本部部長李志昌表示,今年是明台產險加入MSI G的第20年,在這個重要的時刻,不僅回顧過去,更為未來承諾。海 洋是人類共同的資產,守護它是企業責任的一部分,也是明台產險E SG策略中「環境」的重要行動。
展望未來,明台產險強調,將持續以ESG精神為核心,與更多國家 公園、地方社區及公益團體合作,推動各項永續發展行動,守護台灣 的自然環境,讓美麗的海洋生態得以世代相傳。
富邦產險自2022年啟動「起家厝」舊總部拆除與新建工程,將打造地上27層、地下5層的新大樓,預計於2026年落成。拆除過程中首創導入UL2799廢棄物零填埋(ZeroWastetoLandfill)認證機制,回收率高達98%,成為全球首例獲UL2799金級認證的營建拆除工程,展現對循環經濟、ESG與政府都更政策的支持。
和泰產險台北市大直興建總部大樓,規劃為黃金級綠建築,預計同樣於2026年落成。新大樓完成後,將與富邦產險並列為產險業重要新地標。
新光產險台北市建國北路總部將於2026年前後啟動拆遷作業,新產董事長吳昕紘日前受訪指出,新大樓預計約五年後完工,時間點落在2030年前後。新產將打造具綠建築標章的新世代總部,以回應永續發展需求。
台產方面,日前董事會已決議以20億元購入承德路商辦不動產,並推動都更程序,規劃興建符合綠建築與智慧建築標準的總部大樓。觀察地點位於台北車站與北投士林科園區科技廊道中點,交通便利,未來完工後除可改善辦公空間,也將透過資產活化出租現有辦公室,創造額外的租金收益。
除以上三家產險總部重建,一家搶進都更外,泰安產險及明台產險更是早在幾年前已陸續搬入新大樓,顯示產險業對總部升級的積極態度。這些產險業新大樓,不僅刷新城市天際線,更彰顯產險對綠色永續、智慧科技、資產活化的高度重視,這波全面啟動,更將寫下產險業智慧綠建築的新篇章。
天災情況下,若造成班機延誤、旅程更改甚至旅程取消,投保完善 的旅綜險即可獲得相對的補償。例如班機延誤滿四小時以上,可獲得 定額給付,用來彌補因天災造成不便所導致的額外餐飲、住宿或交通 支出;若因不可抗力造成之行程取消,亦能依保單條款申請相關補償 。
以明台產險官網投保為例,國外「頭等晶鑽版」5日方案保費828元 ,提供最高900萬身故失能保障,同時包含班機延誤5,000元、水陸交 通延誤3,000元,以及旅程取消、旅程更改等保障內容;國內「頂配 版」5日方案保費僅292元,若因天災導致交通延誤四小時以上,可申 請3,000元補償。無論出國或國旅,皆能因應天災的突發狀況所帶來 的損失。
天災風險已成旅遊最大變數,班機延誤與旅程取消是最常見問題, 透過投保旅綜險,民眾能以合理保費獲得實質保障,搭配傷害醫療與 身故失能等保障,讓旅行規畫更加安心。
颱風與豪雨的連番襲擊,讓台灣太陽能光電板遭受重創,產險公司接連收到大量理賠申請,數量已突破數百件,災損規模可見一斑。根據產險業界的回應,各大產險公司均已啟動大規模理賠程序,預計整體理賠金額將達十多億元,創下承保以來新高。
在受理情況方面,富邦產險已接獲50餘件出險通報,並陸續安排現場查勘。明台產險截至7月底累計48件,預估賠款約4,700萬元。兆豐產險有7件理賠申請,自留部分約1,300萬元。旺旺友聯與華南產險則各通報17件,損失金額尚待統計。泰安產險與第一保的件數較少,各為4件,其中第一保僅一件為主辦,其餘屬共保案件。台灣產險則表示,保經公司與保戶仍在整理損失資料,將於保戶正式申請後再行估算。
新光產險與國泰產險則以「不便透露」為由,未提供出險件數與金額。但綜合目前已揭露的資料,至少已有逾200件光電出險,已明確估算的賠款金額約6,000萬元,但有更多案件還在查勘階段,未來總理賠金額勢必進一步攀升。
產險業者坦言,這次風災造成的光電保險理賠金額創下承保以來新高。由於案件量龐大,加上公證公司人力有限,實際損失金額仍待釐清。整體來看,第三季財報壓力將主要來自「丹娜絲颱風」所引發的賠付,對單一公司的財務影響,則視各家出險金額有所不同。
此次風災不僅凸顯再生能源設施的天災風險,也為產險業敲響警鐘。業界指出,隨著光電產業規模持續擴張,相關保險商品勢必檢討承保條件與費率機制,包括強化防災設計要求、提升施工品質檢驗,以及提高再保比例,以因應極端氣候下頻繁發生的高額理賠。
某產險高層直言,「這次事件恐怕會改變光電險的承保生態,未來保費與條款一定會重新檢視」。另有產險業者認為,再生能源產業若要持續成長,除了依賴保險機制,更應在設計、選址與防災標準上同步升級,才能降低極端氣候帶來的脆弱性。
金管會最新公布,今年前七月金融業的裁罰數據顯示,銀行局、保險局、證期局三局對金融業的裁罰件數與金額均呈現下降趨勢。不過,總體來看,與去年同期相比,件數與金額的差距並不大。
具體來說,今年前七月,三局共計裁罰56件,總金額達8,335萬元,較去年同期的60件、9,259.5萬元,件數減少了四件,金額降低了924.5萬元。
在銀行局方面,今年前七月裁罰9件,總金額3,621萬元,比去年同期的10件、3,965.5萬元,件數減少一件,總金額降低344.5萬元。銀行局官員指出,今年以來,300萬元以上的重大裁罰較少,是造成金額下滑的原因。
保險局方面,今年前七月裁罰19件,總金額3,1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6件、3,600萬元,件數增加三件,但金額減少了500萬元。保險局官員分析,去年保經代檢查的檢查報告陸續出爐,處分裁罰主要集中在今年。
證期局方面,今年前七月裁罰28件,總金額1,614萬元,與去年同期的34件、1,694萬元相比,件數和金額都略有減少。
上市櫃公司方面,今年前七月裁罰107件,總金額2,824萬元,與去年同期的100件、2,615萬元相差不多。
在證期局中,證券業今年前七月裁罰22件,總金額1,170萬元;投信投顧四件,總金額360萬元;期貨業二件,總金額84萬元。與去年同期相比,這些數據均有所下降,僅期貨業的金額略有增加。
金管會官員強調,各局的罰款金額會根據內控缺失的輕重等方面來決定,因此難以對比個案。在罰款前三名中,銀行局方面,臺灣銀行以2,200萬元居首,台新銀行600萬元,土地銀行400萬元。保險局方面,明台產險以900萬元領先,台灣人壽720萬元,新光產險240萬元。證期局方面,國泰投信、復華投信、永豐金證券均為120萬元。
為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與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明台產險近期與台江國家公園締結合作備忘錄,展開了一系列關於生態保育與地方經濟共榮的活動。這次合作不僅體現了明台產險對永續發展的長期承諾,也顯示了公司積極參與社區發展的決心。
8月16日,台江國家公園在台北圓山花博中心舉辦了「黑琵牌」生態友善商品展售活動。明台產險在這場活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公司內部廣泛宣傳活動,並鼓勵員工積極參與。活動當天,多位公司長官親臨現場表達支持,明台產險還設置了專屬攤位,透過有獎問答的互動方式,讓民眾在樂趣中學習到生態保育與永續發展的知識。
台江國家公園是台灣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每年吸引上千隻候鳥,其中黑面琵鷺更具有國際保育意義。為了保護這片珍貴的棲地,台江國家公園推動生態友善棲地計畫,鼓勵漁民採取低干擾、環境友善的養殖與捕撈方式。這也孕育了「黑琵牌」生態標章,該標章象徵著產品來自永續管理的棲地,並認證其符合友善環境、支持在地、尊重自然等核心價值。
明台產險表示,作為金融保險業的成員,公司將持續落實永續策略,擴大在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企業社會責任等領域的行動。未來,明台產險將積極結合志工服務、生態教育推廣等方式,深化企業參與,與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邁向更加永續的未來。
整體來看,不含上市櫃公司,今年前七月的銀行局、保險局、證期 局對金融業共計裁罰56件、金額8,335萬元,相較去年前七月的裁罰 60件、金額9,259.5萬元,件數減少四件、金額降低了924.5萬元。
統計個別局的裁罰金額,銀行局今年前七月為九件、3,621萬元, 較去年同期的十件、3,965.5萬元,件數減少一件,總金額少344.5萬 元。銀行局官員分析,今年以來件數減少一件、金額也下滑,因300 萬元以上的重大裁罰比較少。
保險局則是今年前七月裁罰19件3,10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16件3, 600萬元,件數增加三件,金額減少500萬元。保險局官員分析,因去 年保經代檢查,今年檢查報告陸續出爐後處分,裁罰時間點主要落在 今年。
證期局則是今年前七月裁罰28件1,614萬元、較去年的34件1,694萬 元減少,件數、金額跟去年差不多。上市櫃公司今年前七月107件2, 824萬元,跟去年同期的100件2,615萬元,件數、金額相差不多。
證期局中,證券業今年前七月件數22件、金額1,170萬元、投信投 顧四件、金額360萬元、期貨業二件、金額84萬元,相較去年前七月 ,證券業件數25件、金額1,190萬元、投信投顧六件、金額432萬元、 期貨業三件、金額72萬元。證券業、投信投顧業、期貨業的件數、金 額上,今年前七月的件數、金額全數幾乎都較去年同期降低,僅有期 貨業的金額稍微增加。
金管會官員分析,今年以來,銀行局、保險局、證期局的裁罰件數 跟去年比,件數相差不多。
各局的罰款前三名,銀行局為臺灣銀行2,200萬元、台新銀行600萬 元、土地銀行400萬元。保險局為明台產險900萬元、台灣人壽720萬 元、新光產險240萬元。證期局則是國泰投信、復華投信、永豐金證 券皆為120萬元。
金管會官員指出,由於每家的缺失情形不同,因此很難對比個案, 會依據內控缺失的輕重等方面決定罰款的金額。
8月16日台江國家公園於台北圓山花博舉辦「黑琵牌」生態友善商 品展售活動,明台產險不僅於內部進行活動宣傳,鼓勵同仁積極參與 ,更有多位長官親自出席活動支持,明台產險於活動當天也設置專屬 攤位,以有獎問答的互動方式,邀請民眾一同了解生態保育與永續發 展的重要性,讓參與者在寓教於樂中獲得永續相關知識,透過資源挹 注與行動參與,協助擴大計畫影響力,讓更多民眾認識並支持友善棲 地的產品與理念。
台江國家公園是台灣重要的濕地生態系統之一,每年吸引上千隻候 鳥,包括具國際保育意義的黑面琵鷺,為守護這片珍貴棲地,台江國 家公園推動生態友善棲地,鼓勵在地漁民以低干擾、環境友善的方式 進行養殖與捕撈,落實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在此背景下,誕生 了具代表性的「黑琵牌」生態標章,該標章象徵產品來自永續管理的 棲地,並認證其符合友善環境、支持在地、尊重自然等核心價值,消 費者只要選購貼有「黑琵牌」及「濕地標章」雙重認證的商品,就等 於參與了對濕地保育與漁民生計的支持。
明台產險表示,作為金融保險業的一份子,將持續落實永續策略, 擴大在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企業社會責任等面向的行動,發揮保 險業的正面影響力,未來也將積極結合志工服務、生態教育推廣等方 式,深化企業參與,與社會各界共同邁向永續未來。
各公司受理情況方面,富邦產險表示,截至目前已接獲50餘件出險 通報,並已陸續安排現場查勘;明台產險截至7月底累計48件,預估 賠款約4,700萬元;兆豐產險則有七件理賠申請,自留部分約1,300萬 元;旺旺友聯與華南產險皆通報17件,損失金額尚待統計。
泰安產險與第一保的件數相對較少,各為四件,其中第一保僅一件 為主辦,其餘屬共保案件;台灣產險則指出,保經公司與保戶仍在持 續整理損失資料,將於保戶正式申請後再行估算。
至於新光產險與國泰產險,則以「不便透露」為由,未提供出險件 數與金額。不過,綜合目前已揭露的資料,至少已有逾200件光電出 險,已明確估算的賠款金額約6,000萬元,但有更多案件還在查勘階 段,未來總理賠金額勢必進一步攀升。
產險業者坦言,這波風災造成的光電保險理賠金額,創下承保以來 新高。由於案件量龐大,加上公證公司人力有限,實際損失金額仍待 釐清。整體來看,第三季財報壓力將主要來自「丹娜絲颱風」所引發 的賠付,對單一公司的財務影響,則視各家出險金額有所不同。
此次風災不僅凸顯再生能源設施的天災風險,也為產險業又敲響警 鐘。業者指出,隨著光電產業規模持續擴張,相關保險商品勢必檢討 承保條件與費率機制,包括強化防災設計要求、提升施工品質檢驗, 以及提高再保比例,以因應極端氣候下頻繁發生的高額理賠。
某產險高層直言,「這次事件恐怕會改變光電險的承保生態,未來 保費與條款一定會重新檢視」,另有產險業者認為,再生能源產業若 要持續成長,除了依賴保險機制,更應在設計、選址與防災標準上同 步升級,才能降低極端氣候帶來的脆弱性。
今年7月中旬,丹娜絲颱風來襲,接著西南氣流帶來連日豪雨,對中南部農業產區造成嚴重打擊。根據農業部統計,7月份農業損失已超過數十億元。在這緊急關頭,產險業者迅速行動,啟動農業保險理賠機制,幫助農民分攤災損,並盡快恢復生產。
截至8月初,不須勘損的參數型農業保單(如降雨量型)已累計理賠金額突破5,000萬元,涵蓋香蕉、柚子、柑橘、棗、木瓜、甜柿、蓮霧等多種作物。其中,香蕉植株保險在丹娜絲颱風期間的損害已完成全數理賠,農業設施保險的查勘工作也陸續進行中。
明台產險在這次災害中展現了強大的承保能力,公司農業保險理賠已全數結清,其中柑橘理賠金額達417萬元,柚子則達2,953萬元,合計超過3,300萬元,成為理賠金額最高的產險公司。
旺旺友聯產險對棗類作物的理賠金額達843萬元,顯示承保作物災損的嚴重性。而台灣產物保險則在高雄六龜地區的蓮霧作物出險,已理賠54萬元,其他地區尚無出險紀錄。
華南產險旗下的木瓜保險截至8月7日統計,理賠金額約91萬元,相關作業正進行中。兆豐產險則承保台中地區甜柿農作物,七月份已完成理賠約13萬元。
雖然目前產險公司公布之理賠總額逾5,000萬元,但產險業者強調,這僅為不需查勘、可快速理賠的參數型保單金額,未來還將有更多理賠案件進行中。
富邦產險指出,香蕉植株保險於丹娜絲颱風期間的損害已完成全數 理賠,農業設施保險也陸續展開查勘中;梨農作物保險(降雨量型) 則因豪雨達觸賠標準,預計理賠金額約530萬元。
明台產險表示,公司農業保險理賠已全數結清,其中柑橘理賠417 萬元,柚子達2,953萬元,合計超過3,300萬元。明台產險是目前理賠 金額最高者。
旺旺友聯產險則針對棗類作物理賠達843萬元,顯示其承保作物災 損嚴重。
台灣產物保險則表示,目前僅高雄六龜地區之蓮霧作物出險,已理 賠54萬元,其餘地區尚無出險紀錄。
華南產險表示,旗下木瓜保險截至8月7日統計,理賠金額約91萬元 ,相關作業正進行中。
兆豐產險則承保台中地區甜柿農作物,七月份已完成理賠約13萬元 。雖目前產險公司公布之理賠總額逾5,000萬元,但產險業者表示, 這僅為不需查勘、可快速理賠之參數型保單金額。
台灣保險業界再傳佳音,明台產險近期榮獲「保險信望愛獎」雙項殊榮,分別是「最佳商品創意獎」與「最佳通訊處獎」。這是今年唯一一間獲得兩項商品獎的公司,顯見明台產險在創新與服務上的卓越表現。
在「最佳商品創意獎」中,明台產險推出的「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與「微型綠能住宅火災保險」兩項產品,均體現了公司對創新研發的投入,以及對社會責任的承擔。其中,「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為外送員提供基本保障,減輕他們在意外發生時的損害賠償責任,為勞動市場提供了一項重要的保障。
「微型綠能住宅火災保險」則是業界首次結合社會公益、綠色商品與火災保險的商品,適用於範圍較小的住宅,並鼓勵居民添購節能設備。當火災發生時,該保險能夠結合重置綠能設備並提高補償等保障方案,為低收入戶族群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明台產險商品本部長賴俊州表示,公司深信保險的價值不僅在於傳統風險的保障,更應該回應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的變化。他強調,明台產險透過社會觀察不斷創新開發新式商品,以提供社會更全面的保障,此次獲獎對於公司來說是持續創新的最大鼓勵。
在「最佳通訊處獎」方面,明台產險嘉義分公司因為深耕在地、用心服務客戶而獲獎。該分公司積極參與地方教育活動、推廣綠色產品,並提供優質服務,同時也推動農業保險商品,落實企業社會責任。
明台產險發言人李志昌表示,此次獲獎對公司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肯定,不僅在產品創新、永續發展、客戶服務等方面,更是對公司核心理念「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的最佳詮釋。未來,明台產險將繼續積極回應社會議題與顧客需求,實踐企業永續發展的承諾,為大眾提供更有感、有溫度的保險服務。
明台產險近期榮獲保險信望愛獎的雙料殊榮,分別是「最佳商品創意獎」與「最佳通訊處獎」。這是對明台產險在創新研發、社會責任與客戶服務上的努力與成果的肯定。
在「最佳商品創意獎」中,明台產險的「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與「微型綠能住宅火災保險」兩項產品獲獎。前者針對外送員這個新興職業群體,提供必要的保障,以降低意外發生時對第三方損害賠償的負擔。後者則是業界首創,結合了社會公益、綠色商品與火災保險,適用於微型住宅,並鼓勵使用節能設備。
明台產險的商品本部長賴俊州表示,保險的價值在於不僅保障傳統風險,更應該回應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的變化,透過不斷的創新開發新式商品,提供更全面的保障。
同時,明台產險的嘉義分公司也榮獲「最佳通訊處獎」,這是對公司深耕在地、用心服務客戶的具體表現的肯定。該分公司積極參與地方教育活動、推廣綠色產品,並在農業保險方面提供實質幫助,例如在颱風期間協助柑橘農民獲得基礎保障。
明台產險發言人李志昌資深協理表示,獲獎不僅是對公司各面向的肯定,也是對「以人為本,創新驅動」核心理念的最佳詮釋。未來,明台產險將繼續回應社會議題與顧客需求,實踐企業永續發展的承諾,提供更有感、有溫度的保險服務。
「最佳商品創意獎」的獲獎商品包括「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及「 微型綠能住宅火災保險」,展現公司長期投入創新研發並融合社會責 任精神,回應大眾需求的努力與成果。同時,明台產險嘉義分公司也 榮獲「最佳通訊處獎」,肯定了公司深耕在地、用心服務客戶的具體 表現。
此次獲「最佳商品創意獎」的兩項保險產品,皆聚焦於時代變遷下 的新興風險與社會議題。明台產險率先推出「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 ,透過由外送平台團體投保提供所有外送員基本保障,讓外送員能在 意外發生時降低對第三方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之負擔,為勞動保障 補上重要一環。
而「微型綠能住宅火險」則是業界首創結合社會公益、綠色商品、 火災動產保險等三合一的試辦商品。
明台產險洞察社會需求,設計出適用於範圍較小並鼓勵添購節能設 備的微型保單,當火災損失時,結合重置綠能設備並提高補償等保障 方案,為低收入戶族群提供更完整、貼近實際需要的保險解方。
明台產險商品本部長賴俊州表示,明台深信保險的價值除了保障傳 統風險,更應回應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的變化,透過社會觀察不斷創 新開發新式商品,以提供社會更全面的保障。這次能夠獲得保險信望 愛獎評審的肯定,是對明台持續創新的最大鼓勵。
除商品創新外,公司在地方服務的經營亦受到肯定,明台嘉義分公 司透過參與地方教育活動、推廣綠色產品、提供服務等卓越表現榮獲 「最佳通訊處獎」。該通訊處不僅積極參與公司推廣防震教育、生物 多樣性等公益活動,更推動農業保險商品,以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 責任。
明台產險發言人李志昌表示,此次的獲獎不僅是對明台在產品創新 、永續發展、客戶服務各面向的肯定,更是對公司核心理念「以人為 本,創新驅動」的最佳詮釋。未來,將會積極回應社會議題與顧客需 求,實踐企業永續發展的承諾,為大眾提供更有感、有溫度的保險服 務。
此次明台產險獲得「最佳商品創意獎」的兩項保險產品,皆聚焦於時代變遷下的新興風險與社會議題。隨著外送產業的興起,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平台經濟,然而外送工作風險卻常被忽略。明台產險率先推出「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透過由外送平台團體投保提供所有外送員基本保障,讓外送員能在意外發生時降低對第三方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之負擔,為勞動保障補上重要一環。
另一得獎商品「微型綠能住宅火險」則是業界首創結合社會公益、綠色商品、火災動產保險等三合一的試辦商品。隨著節能、綠色保單的觀念越增普及,明台產險洞察社會需求,設計出適用於範圍較小並鼓勵添購節能設備的微型保單,當火災損失時,結合重置綠能設備並提高補償等保障方案,為低收入戶族群提供更完整、貼近實際需要的保險解方。
明台產險商品本部長╱資深協理賴俊州表示,明台深信保險的價值除了保障傳統風險,更應回應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的變化,透過社會觀察不斷創新開發新式商品,以提供社會更全面的保障。這次能夠獲得保險信望愛獎評審的肯定,是對明台持續創新的最大鼓勵。
除商品創新外,明台產險在地方服務的經營亦受到肯定,明台嘉義分公司透過參與地方教育活動、推廣綠色產品、提供服務等卓越表現榮獲「最佳通訊處獎」。獲獎通訊處不僅積極參與公司推廣防震教育、生物多樣性等公益活動,更推動農業保險商品,協助柑橘農民於颱風期間獲得基礎保障,以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該通訊處在業務表現、顧客滿意度及內控管理等多項評選指標中亦表現優異,獲得主辦單位高度評價。
明台產險發言人李志昌資深協理表示,能從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不僅是對明台在產品創新、永續發展、客戶服務各面向的肯定,更是對公司核心理念「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的最佳詮釋。未來也將積極回應社會議題與顧客需求,實踐企業永續發展的承諾,為大眾提供更有感、有溫度的保險服務。
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台灣的產險業界正積極行動,全力推動低碳轉型,展現出對永續經營的堅定承諾。近期,明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等多家產險公司公布了各自的減碳進展,為台灣的產險業樹立了新的標竿。
明台產險於7月31日宣佈,已根據國際標準ISO 14064-1完成了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盤查,並獲得了第三方驗證機構核發的證書。這次盤查不僅涵蓋了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排放,還率先將範疇三中的「投融資對象」排放納入盤查範圍,從而全面掌握營運及投資相關的碳足跡。這一做法不僅展現了明台產險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也對產險業的低碳轉型起到了示範作用。
而台產也於今年5月完成了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了ISO 14064-1證書;新光產險則表示,盤查作業已經進行中,預計今年內將完成相關工作。這些行動都顯示了台灣產險業在面對氣候變遷時的積極態度。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22年起就自主展開了溫室氣體盤查,並獲得了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的ISO 14064-1證書。今年,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再次依據同一國際標準完成了全公司的溫室氣體盤查,並於5月通過了BSI的驗證,取得了證書。
國泰和富邦等產險公司近年來也積極響應綠色金融政策。國泰產險強調,它成為產險業中最早同時取得「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的產險公司。透過數位化服務、電子保單與QR Code條款,國泰產險成功降低了紙張與碳排的使用量。
富邦產險則表示,自2016年起就導入了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並每年取得認證。今年5月,富邦產險率先提出邁向「淨零承保」目標,並在2023年增訂了煤炭及非典型油氣產業的脫碳策略。更進一步,富邦產險於2025年提出了更積極的脫碳時程,目標在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燃料煤相關產業營收或發電產能占比超過5%企業、電廠的承保業務,以及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營收占比超過5%企業的承保業務,除非承保對象有公開具體減碳行動或轉型計畫等條件。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日益關注,台灣保險業亦不斷積極回應,推動永續發展。在這波浪潮中,明台產物保險表現突出,於7月31日正式通過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第三方機構核發的盤查證書,這不僅是公司邁向低碳轉型的一大步,也展現了對永續經營的堅定承諾。
根據報導,此次溫室氣體盤查遵循國際標準ISO 14064-1進行,除了涵蓋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排放外,更進一步加入了範疇三中類別五-投融資對象的盤查,從而全面盤點公司營運過程中的碳足跡。經過嚴謹的資料蒐集與專業審核,明台產險成功取得盤查證書,成為台灣產險業界中率先完成此項工作的企業之一。
明台產險后勤支援本部本部長李志昌表示,雖然保險業並非高碳排產業,但作為資金引導與風險管理的重要角色,完成碳盤查並取得證書,對於提升企業的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績效,以及應對國際供應鏈碳揭露與監管趨勢,都具有重要意義。
李志昌強調,透過溫室氣體盤查,明台產險能更精準地掌握自身碳排狀況,為未來制定減碳路徑、推動綠色金融與氣候風險調適策略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公司也積極倡議供應鏈夥伴及客戶共同參與永續行動,將環保思維融入保險商品設計和理賠流程,實踐綠色保險理念。
面向未來,明台產險表示將持續投入更多資源推動節能減碳措施,不僅為公司自身在永續發展道路上樹立標竿,也為台灣保險業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