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台產物保險(未)公司新聞
「最佳商品創意獎」的獲獎商品包括「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及「 微型綠能住宅火災保險」,展現公司長期投入創新研發並融合社會責 任精神,回應大眾需求的努力與成果。同時,明台產險嘉義分公司也 榮獲「最佳通訊處獎」,肯定了公司深耕在地、用心服務客戶的具體 表現。
此次獲「最佳商品創意獎」的兩項保險產品,皆聚焦於時代變遷下 的新興風險與社會議題。明台產險率先推出「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 ,透過由外送平台團體投保提供所有外送員基本保障,讓外送員能在 意外發生時降低對第三方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之負擔,為勞動保障 補上重要一環。
而「微型綠能住宅火險」則是業界首創結合社會公益、綠色商品、 火災動產保險等三合一的試辦商品。
明台產險洞察社會需求,設計出適用於範圍較小並鼓勵添購節能設 備的微型保單,當火災損失時,結合重置綠能設備並提高補償等保障 方案,為低收入戶族群提供更完整、貼近實際需要的保險解方。
明台產險商品本部長賴俊州表示,明台深信保險的價值除了保障傳 統風險,更應回應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的變化,透過社會觀察不斷創 新開發新式商品,以提供社會更全面的保障。這次能夠獲得保險信望 愛獎評審的肯定,是對明台持續創新的最大鼓勵。
除商品創新外,公司在地方服務的經營亦受到肯定,明台嘉義分公 司透過參與地方教育活動、推廣綠色產品、提供服務等卓越表現榮獲 「最佳通訊處獎」。該通訊處不僅積極參與公司推廣防震教育、生物 多樣性等公益活動,更推動農業保險商品,以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 責任。
明台產險發言人李志昌表示,此次的獲獎不僅是對明台在產品創新 、永續發展、客戶服務各面向的肯定,更是對公司核心理念「以人為 本,創新驅動」的最佳詮釋。未來,將會積極回應社會議題與顧客需 求,實踐企業永續發展的承諾,為大眾提供更有感、有溫度的保險服 務。
此次明台產險獲得「最佳商品創意獎」的兩項保險產品,皆聚焦於時代變遷下的新興風險與社會議題。隨著外送產業的興起,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平台經濟,然而外送工作風險卻常被忽略。明台產險率先推出「外送員第三人責任險」,透過由外送平台團體投保提供所有外送員基本保障,讓外送員能在意外發生時降低對第三方依法應負損害賠償責任之負擔,為勞動保障補上重要一環。
另一得獎商品「微型綠能住宅火險」則是業界首創結合社會公益、綠色商品、火災動產保險等三合一的試辦商品。隨著節能、綠色保單的觀念越增普及,明台產險洞察社會需求,設計出適用於範圍較小並鼓勵添購節能設備的微型保單,當火災損失時,結合重置綠能設備並提高補償等保障方案,為低收入戶族群提供更完整、貼近實際需要的保險解方。
明台產險商品本部長╱資深協理賴俊州表示,明台深信保險的價值除了保障傳統風險,更應回應社會結構與生活型態的變化,透過社會觀察不斷創新開發新式商品,以提供社會更全面的保障。這次能夠獲得保險信望愛獎評審的肯定,是對明台持續創新的最大鼓勵。
除商品創新外,明台產險在地方服務的經營亦受到肯定,明台嘉義分公司透過參與地方教育活動、推廣綠色產品、提供服務等卓越表現榮獲「最佳通訊處獎」。獲獎通訊處不僅積極參與公司推廣防震教育、生物多樣性等公益活動,更推動農業保險商品,協助柑橘農民於颱風期間獲得基礎保障,以實際行動落實企業社會責任。該通訊處在業務表現、顧客滿意度及內控管理等多項評選指標中亦表現優異,獲得主辦單位高度評價。
明台產險發言人李志昌資深協理表示,能從參賽者中脫穎而出,不僅是對明台在產品創新、永續發展、客戶服務各面向的肯定,更是對公司核心理念「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的最佳詮釋。未來也將積極回應社會議題與顧客需求,實踐企業永續發展的承諾,為大眾提供更有感、有溫度的保險服務。
面對氣候變遷的嚴峻挑戰,台灣的產險業界正積極行動,全力推動低碳轉型,展現出對永續經營的堅定承諾。近期,明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等多家產險公司公布了各自的減碳進展,為台灣的產險業樹立了新的標竿。
明台產險於7月31日宣佈,已根據國際標準ISO 14064-1完成了2024年度的溫室氣體盤查,並獲得了第三方驗證機構核發的證書。這次盤查不僅涵蓋了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排放,還率先將範疇三中的「投融資對象」排放納入盤查範圍,從而全面掌握營運及投資相關的碳足跡。這一做法不僅展現了明台產險對環境保護的關注,也對產險業的低碳轉型起到了示範作用。
而台產也於今年5月完成了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了ISO 14064-1證書;新光產險則表示,盤查作業已經進行中,預計今年內將完成相關工作。這些行動都顯示了台灣產險業在面對氣候變遷時的積極態度。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22年起就自主展開了溫室氣體盤查,並獲得了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的ISO 14064-1證書。今年,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再次依據同一國際標準完成了全公司的溫室氣體盤查,並於5月通過了BSI的驗證,取得了證書。
國泰和富邦等產險公司近年來也積極響應綠色金融政策。國泰產險強調,它成為產險業中最早同時取得「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的產險公司。透過數位化服務、電子保單與QR Code條款,國泰產險成功降低了紙張與碳排的使用量。
富邦產險則表示,自2016年起就導入了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並每年取得認證。今年5月,富邦產險率先提出邁向「淨零承保」目標,並在2023年增訂了煤炭及非典型油氣產業的脫碳策略。更進一步,富邦產險於2025年提出了更積極的脫碳時程,目標在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燃料煤相關產業營收或發電產能占比超過5%企業、電廠的承保業務,以及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營收占比超過5%企業的承保業務,除非承保對象有公開具體減碳行動或轉型計畫等條件。
隨著全球氣候變遷議題的日益關注,台灣保險業亦不斷積極回應,推動永續發展。在這波浪潮中,明台產物保險表現突出,於7月31日正式通過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第三方機構核發的盤查證書,這不僅是公司邁向低碳轉型的一大步,也展現了對永續經營的堅定承諾。
根據報導,此次溫室氣體盤查遵循國際標準ISO 14064-1進行,除了涵蓋範疇一與範疇二的排放外,更進一步加入了範疇三中類別五-投融資對象的盤查,從而全面盤點公司營運過程中的碳足跡。經過嚴謹的資料蒐集與專業審核,明台產險成功取得盤查證書,成為台灣產險業界中率先完成此項工作的企業之一。
明台產險后勤支援本部本部長李志昌表示,雖然保險業並非高碳排產業,但作為資金引導與風險管理的重要角色,完成碳盤查並取得證書,對於提升企業的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績效,以及應對國際供應鏈碳揭露與監管趨勢,都具有重要意義。
李志昌強調,透過溫室氣體盤查,明台產險能更精準地掌握自身碳排狀況,為未來制定減碳路徑、推動綠色金融與氣候風險調適策略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公司也積極倡議供應鏈夥伴及客戶共同參與永續行動,將環保思維融入保險商品設計和理賠流程,實踐綠色保險理念。
面向未來,明台產險表示將持續投入更多資源推動節能減碳措施,不僅為公司自身在永續發展道路上樹立標竿,也為台灣保險業的永續發展做出貢獻。
此次溫室氣體盤查依據國際標準ISO 14064-1進行,除涵蓋範疇一 與範疇二排放外,更加入範疇三中類別五-投融資對象的盤查,全面 盤點公司營運過程中的碳足跡。經過嚴謹的資料蒐集與專業審核流程 ,明台產險順利取得盤查證書,成為國內產險業界中優先完成此項作 業的企業之一。
明台產險後勤支援本部本部長李志昌表示,保險業雖非高碳排產業 ,卻肩負資金引導與風險管理的關鍵角色,完成碳盤查並取得證書, 不僅有助企業強化ESG績效,更有利於因應國際供應鏈碳揭露與監管 趨勢,提升整體競爭力。
透過溫室氣體盤查,除能更精準掌握自身碳排狀況,更有利未來制 定減碳路徑、推動綠色金融與氣候風險調適策略奠定基礎。除了內部 營運減碳外,明台產險亦積極倡議供應鏈夥伴及客戶共同投入永續行 動,從保險商品設計到理賠流程皆融入環保思維,實踐綠色保險理念 。
未來,明台產險也將持續投入更多資源推動節能減碳措施,為保險 業在永續發展道路上樹立標竿。
明台產險7月31日宣布,已依據國際標準ISO 14064-1完成2024年度 溫室氣體盤查,並取得第三方驗證機構核發的證書。這次盤查除涵蓋 範疇一與範疇二排放,更率先將範疇三中的「投融資對象」排放納入 盤查範圍,全面掌握營運及投資相關碳足跡。台產也於今年5月完成 盤查並取得ISO 14064-1證書;新光產險則表示,目前盤查作業已進 行中,預計今年內完成。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22年起自主展開溫室氣體盤查,並獲英國標 準協會(BSI)頒發ISO 14064-1證書。新安東京海上指出,今年也依 據同一國際標準完成2024年度全公司溫室氣體盤查,於5月通過BSI驗 證取得證書。
國泰和富邦等二大產險近年積極響應綠色金融政策。國泰產險強調 ,國泰產險是產險業中最早同時取得「碳標籤」及「減碳標籤」的產 險公司。透過數位化服務、電子保單與QR Code條款,降低紙張與碳 排使用量。
富邦產險說明,自2016年即導入ISO 14064溫室氣體盤查,並每年 取得認證。今年於5月取得認證,率台灣產險業之先提出邁向「淨零 承保」目標,原於2023年增訂煤炭及非典型油氣產業之脫碳策略,後 於2025年進一步提出更積極之脫碳時程,目標於2030年底前全面退出 燃料煤相關產業營收或發電產能占比逾5%企業、電廠之承保業務, 2040年底前全面退出非典型油氣開採營收占比逾5%企業之承保業務 ,但若承保對象有公開具體減碳行動或轉型計畫等條件者除外。
產險業者指出,目前明台產險、和泰產險的寵物險多屬於「服務型 商品」,僅提供給合作通路需求使用並非主力銷售產品。因此一旦有 保戶申請大額理賠,損失率容易偏高,也使業者對擴大承保興趣有限 。
回顧市場發展,台灣寵物險在2022年曾創下高峰,全年投保件數達 93,927件、簽單保費突破2.69億元,但立即爆發高損失率危機,202 3年理賠金額衝高至2.63億元,滿期損失率一度飆升至逾100%,導致 產險公司對寵物險推出轉趨保守,不少產險公司趁著寵物險公版推出 ,紛紛下架觀望。
雖然2025年前五月損失率已降至38.3%,較去年同期94.9%大幅改 善,但整體市場保費收入6千萬餘元、投保件數2.8萬件只平去年同期 水準,投保件數、金額仍處於相對低檔,顯示距離市場全面回穩仍有 一段距離。
業者分析,近年投保件數及保費下滑原因,包括保單條款調整、醫 療費用上限及自負額控管更嚴格、核保與理賠審核標準收緊,以降低 高額賠付風險。部分飼主則抱怨,「想買卻買不到」是現況常態。除 非是有植入晶片的貓、狗,其他寵物一律不受理;首次投保年齡限制 在2至8歲之間,年紀過大或屬於特定高風險犬種則遭拒保;即便投保 成功,若曾出現大額理賠,隔年也可能面臨不續保風險。
許多現行寵物險商品保障額度偏低、附加自負額與理賠次數限制, 無法全面覆蓋昂貴的醫療支出,也讓部分飼主認為投保「划不來」, 選擇自行吸收醫療費用。產險業者強調,有一產險公司加入寵物險市 場是一個正向訊號,但要再打開台灣寵物險市場,仍須依賴保單設計 創新、理賠爭議解決機制完善,以及建立更穩定的風險分攤模式,才 能重建市場信心。
【產業新聞】上半年產險業保費穩定成長,明台產物保險表現亮眼
近期,台灣產險業上半年保費收入達1,523.6億元,同比成長10.3%,市場呈現穩健增長態勢。在這股增長潮中,工程險、健康險及商業火險成為今年上半年成長幅度最大的三大險種,分別增長38.4%、22.1%及穩定成長。
在市場前五大產險公司中,明台產物保險以其卓越的表現吸引了眾多關注。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簽單保費增長,顯示其在產險市場的競爭力不減。隨著綠能與離岸風電等重大投資項目的推進,工程險成為今年上半年成長最快的險種,簽單保費達140.1億元,年增38.4%。
其中,富邦產險以38.01億元的簽單保費,年增長17.1%,穩坐市占率第一把交椅。而和泰產險與泰安產險則因積極拓展業務,工程險簽單保費分別成長181%及103%,成為市場上的一大亮點。
在健康險方面,受惠於新台幣升值及國人出國旅遊人數激增,海外突發疾病保險與傷害暨健康綜合保險成長迅速。上半年健康險簽單保費收入合計28.8億元,年增長22.1%。在眾多健康險公司中,台產以年增長102%的成長率位居第一,中信產險則以75.8%的年增長率緊隨其後。
明台產物保險在這一輪產險業的穩定增長中,表現格外亮眼。該公司以專業的服務和創新的產品,不僅滿足了市場的多元需求,也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保障選擇。未來,明台產物保險將繼續努力,為台灣產險業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在綠能與離岸風電等重大投資項目的推進下,工程險成為今年上半年成長幅度最高的險種,簽單保費為140.1億元,年增38.4%。其中市占率排名第一的富邦產險,上半年簽單保費為38.01億元,年增17.1%;而和泰產與泰安產則因積極拓展業務,工程險簽單保費分別成長達181%及103%,表現亮眼。
健康險簽單保費收入合計28.8億元,年增22.1%,受惠於新台幣升值,國人出國旅遊人口激增,特別是海外突發疾病保險與傷害暨健康綜合保險呈現大幅成長。產險業多數健康險為「一年期、不續保」型商品,保費相對壽險業便宜,適合短期保障需求或預算有限的族群。今年上半年健康險簽單保費收入年增第一名為台產,年增102%,其次為中信產的75.8%。
颱風丹娜絲對南台灣農業及再生能源帶來重創,太陽光電設備損失成焦點
颱風丹娜絲在兩周前橫掃南台灣,對當地的農業與再生能源設施造成了顯著的衝擊。其中,太陽光電設備的損失情況特別受到關注。根據最新消息,多家產險公司已陸續接獲出險通報,但實際的損失金額仍在進行彙整中,整體理賠進度仍處於初期階段。
統計顯示,包括明台產險、富邦產險、國泰產險、華南產險、旺旺友聯、泰安產險、新光產險及台產等業者均已接獲光電損失通報案件。受損的主要是屋頂型與水面型光電設施,災區集中在台南、高雄、嘉義與屏東沿海地區。
明台產險表示,颱風過後已接獲30餘件光電保險出險通報,但由於大多數案場仍在進行現場清理與損害評估,因此還無法確定明確的賠償金額。富邦產險也透露,目前已有逾30件光電設備通報損失,正由理賠人員逐一安排查勘,相關統計工作仍在進行中。
華南產險透露,截至7月18日前後,已接獲17件光電損失通報,但實際損害範圍尚待清點,因此還無法對外公布損失金額。泰安產險則指出,目前接獲4件損失案件,但由於客戶尚未提供完整資料,因此還無法計算實際理賠金額。
新光產險坦言,光電設施損失結構與項目複雜,目前尚未統計出具體金額,並指出整體理賠作業將視個案查勘及清點進度調整時程。旺旺友聯產險則認為,丹娜絲颱風對雲嘉南地區及高屏地區的太陽光電設施造成了嚴重毀損,水面型設施受損情況尤為嚴重。
旺旺友聯在台南七股及嘉義布袋、新塭等地均有承保太陽能光電設備,接獲損失通知後,即委請公證公司進行勘損並積極協助客戶辦理理賠申請。由於目前仍在接受客戶通報及陸續盤點損失情形,因此還無法確實評估此次風災所造成的損失數額,將會持續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繫並主動了解後續處理情況。
另外,這些保險業務均已有適當的再保安排,以確保危險的分散,因此對營運上尚無重大影響。
據統計,包括明台產險、富邦產險、國泰產險、華南產險、旺旺友 聯、泰安產險、新光產險及台產等業者均已接獲光電損失通報案件, 受損類型以屋頂型與水面型光電設施為主,災區集中於台南、高雄、 嘉義與屏東沿海地區。
明台產險指出,颱風過後已接獲30餘件光電保險出險通報,但大多 數案場仍在進行現場清理與損害評估,尚無法產出明確賠償金額。富 邦產險亦表示,目前已有逾30件光電設備通報損失,正由理賠人員逐 一安排查勘,相關統計工作仍在進行中。
華南產險透露,截至7月18日前後,已接獲17件光電損失通報,但 實際損害範圍尚待清點,尚無法對外公布損失金額。泰安產險則指出 ,目前接獲4件損失案件,但由於客戶尚未提供完整資料,亦無法計 算實際理賠金額。
新光產險坦言,光電設施損失結構與項目複雜,目前尚未統計出具 體金額,並指出整體理賠作業將視個案查勘及清點進度調整時程。
旺旺友聯產險認為,這次丹娜絲颱風主要影響範圍擴及雲嘉南地區 及高屏地區,對該等區域內太陽光電設施造成嚴重毀損,其中又以水 面型設施最為嚴重,旺旺友聯在台南七股及嘉義布袋、新塭等第,均 有承保一定數量的太陽能光電設備,在接獲損失通知後,即委請公證 公司進行勘損並積極協助客戶辦理理賠申請,由於目前仍在接受客戶 通報及陸續盤點損失情形,尚無法確實評估此次風災所造成的損失數 額,將會持續與客戶保持密切聯繫並主動了解後續處理情況。
另外,對於這類保險業務均有安排適當的再保,以確保危險的分散 ,故對營運上尚無重大影響。
明台產險為例,這次災損中以柚子受創嚴重,單一作物即達633件 理賠案件,合計賠償約2,900萬元;柑橘理賠36件約400萬元,也是目 前產險中已知賠付金額最高。明台指出,番荔枝雖為承保作物,但未 達理賠門檻。
旺旺友聯產險承保棗作物保險,截至7月17日止,有效保單面積為 174.88公頃,占全台棗種植面積10.03%,承保區域滲透率11.54%, 這次颱風理賠件數是265件,預估理賠金額約836萬元;富邦產險承保 農業保險面積合計約1,549公頃,其中梨保險覆蓋率最高達12.7%。 承保香蕉植株及農業設施保險已啟動定損作業,將儘快完成理賠程序 ;華南產險指出,其承保的木瓜保險理賠金額約為17萬元,涵蓋台南 與屏東地區0.98%,高雄地區覆蓋率為4.79%。
整體而言,各公司農險理賠作業啟動迅速,但多數農作物的實際投 保率明顯不高,觀察已公開數據,除少數作物如梨與棗保險覆蓋率略 高外,多數仍處於個位數水準。
丹娜絲颱風來襲,重創南台灣,對當地的太陽光電設施帶來了嚴重損害。隨著災情的加劇,太陽光電設備的災損狀況也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產險業者解釋,面對天災造成的損失,必須通過投保天災險來進行理賠,若案場正處於興建階段,則需投保工程險。
近年來,隨著「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各大產險公司紛紛推出高科技的損害防阻服務,例如使用紅外線空拍機進行檢測,以及應用智能辨識系統來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火災風險。
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透露,截至目前,國泰產險的客戶中已有六件通報出險的案件,主要發生在嘉義和中部地區。陳萬祥還指出,國泰產險承保的離岸風電案場金額超過2,000億元,市佔率約30%;太陽能光電承保金額超過1,100億元,約佔27至28%。
由於「綠色產業」的興盛,工程險的成長幅度最大,今年上半年簽單保費達14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4%。富邦產險表示,這一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政府公共建設的投入,以及離岸風電的持續開發。
在損害防阻方面,富邦產險推出了針對太陽能案場的「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並結合富邦金控數據科學部的「智能辨識系統」,以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火災風險。此外,「離岸風電颱風模型」也已實際應用於多個風場,協助開發商評估風險並規劃保險方案。
國泰產險指出,2024年承接的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保險及陸域風電保險,總累積保費約13.5億元。國泰產險透過實際行動,助力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並於2020年成立內部能源團隊,專注於研究綠能產業風險。
明台產表示,工程險對於各項綠色能源相關業務皆有承保。以2024年底簽單保費數字為例,太陽能、離岸風電、儲能設備的簽單保費成長率皆超過30%。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為應對綠色轉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複雜風險,提供多元且專業的保障規劃,包括「營造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以及「電子設備保險」等商品,協助企業應對設備損壞、意外事故與潛在環境風險等情境。
丹娜絲颱風強襲南台灣,各地災情嚴重,其中太陽光電設備的災損狀況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面對這樣的天災,產險業界也在積極應對,並提供了多種高科技的損害防阻服務,以幫助業主評估風險並規劃保險方案。
根據產險業者的解釋,天災造成的損失需要投保天災險才能進行理賠。如果案場正在興建過程中,則應投保工程險。近年來,隨著「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各大產險公司紛紛推出高科技的損害防阻服務,例如使用紅外線空拍機檢測和智能辨識系統等,以提升發電效率並降低火災風險。
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透露,截至當前,國泰產險已有六件太陽能客戶通報出險,主要集中於嘉義和中部地區。陳萬祥還表示,國泰產險對離岸風電案場的承保金額超過2,000億元,市場佔率約30%;對太陽能光電的承保金額則超過1,100億元,佔比27至28%。
在工程險方面,由於「綠色產業」的興盛,這一險種的成長幅度最大。今年上半年,工程險的簽單保費達140.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38.4%。富邦產險指出,這一成長動力主要來自政府公共建設的投入,以及離岸風電案場的持續開發。
為了提升損害防阻,富邦產險推出了「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並結合富邦金控數據科學部的「智能辨識系統」,以提升太陽能案場的發電效率。此外,「離岸風電颱風模型」也已實際應用於多個風場,幫助開發商評估風險並規劃保險方案。
國泰產險統計,2024年承接的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保險及陸域風電保險的總累積保費約13.5億元,積極協助政府推動能源轉型。明台產險也指出,工程險對於各項綠色能源相關業務皆有承保,並以2024年底簽單保費數字為例,太陽能、離岸風電、儲能設備的簽單保費成長率皆超過30%。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為應對綠色轉型中的複雜風險,提供了多元且專業的保障規劃,包括營造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以及電子設備保險等商品,以幫助企業應對設備損壞、意外事故與潛在環境風險等情境。
丹娜絲颱風對南部太陽光電設施造成損害,國泰產險總經理陳萬祥指出,經內部調查,太陽能方面,目前國泰產的客戶中已有六件通報出險,以嘉義、中部地區為主,後續仍要盤查。
陳萬祥表示,以國泰產險來說,整體承保離岸風電案場金額約2,000多億元,市占率約30%;太陽能光電承保1,100多億元,約占27至28%。多數業者都有投保天災險,只要出現損失都會理賠,若案場正在興建過程,就會投保工程險,就像國壽目前與沃旭合作的案場,也處於工程險階段,若是已開始營運案場就會轉為財產險。
而近年來由於「綠色產業」蓬勃發展,工程險成為成長幅度最大的險種,今年上半年簽單保費達140.1億元,較去年同期101.3億元成長38.4%。
富邦產表示,今年上半年工程險成長的動力,主要來自於政府公共建設投入,而離岸風電受惠政府政策推動下,新設風力案場持續開發,使得整體保費量在上半年有所增加。在損害防阻方面,針對太陽能案場推出「紅外線空拍機檢測服務」,結合富邦金控數據科學部的「智能辨識系統」,可提升發電效率與降低火災風險。另外,「離岸風電颱風模型」已實際應用在多個風場,協助開發商評估風險與規劃保險方案。
國泰產指出,統計2024年國泰承接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保險及陸域風電保險,總累積保費約13.5億元,國泰產險以實際行動協助政府推動能源轉型,促進綠色產業發展,國泰產也於2020年成立內部能源團隊,致力於研究綠能產業風險。
明台產表示,工程險對於目前各項綠色能源相關業務皆有承保。以2024年底簽單保費數字為例,太陽能、離岸風電、儲能設備的簽單保費成長率皆有超過30%的成長。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則表示,為因應綠色轉型在建置與營運過程中可能面臨的複雜風險,提供多元且專業的保障規劃,包含「營造綜合保險」、「安裝工程綜合保險」以及「電子設備保險」等商品,協助企業對應設備損壞、意外事故與潛在環境風險等情境。
丹娜絲颱風對南台灣農業帶來重創,多家產險公司紛紛啟動農業保險理賠作業。根據初步統計,柚子保險的理賠件數高達632件,預估損失金額達2,958萬元,顯示出農業保險的重要性。由於颱風帶來的持續豪雨,預計農業保險的理賠件數及金額將持續增加。
明台產險在此次颱風中承保的柚子保險,理賠件數及金額均為最高,達到632件,損失金額預估約2,958萬元。柑橘保險的理賠件數為36件,損失約417萬元。合計來看,明台產險的農業保險損失金額約為3,375萬元,是目前統計金額最高的產險公司。
除了明台產險外,旺旺友聯產險也承保了丹娜絲颱風的損害,初步調查發現,共有265位農民符合理賠資格,預估賠款約新台幣836萬元。國泰產險則承保了芒果與番石榴農業保險,並採用「災助連結型」與「參數型」理賠方式,待主管機關核定後方可確定賠付。
富邦產險在此次颱風中啟動了高屏地區無人機航拍勘損作業,並將配合農試所進行損害複核,以加速理賠進程。兆豐保險則主要承保台中地區甜柿保險,預計將理賠13萬元。台灣產物則承保水產養殖與蓮霧保險,但此次風災未達理賠門檻。
整體來看,丹娜絲颱風對農業生產的衝擊日益加劇,產險業者不僅持續開發多元作物與參數型保單,也積極應用無人機、遠端監測等新技術,以提升農損鑑定及理賠效率。由於南台灣豪雨持續,預計農民申請理賠件數及金額將持續增加。
明台產險初步統計,柚子保險共理賠632件,預估損失金額達2,95 8萬元,柑橘保險理賠36件,損失約417萬元,合計損失約3,375萬元 ,為目前統計金額最高的業者。截至6月底,農業保險投保件數累計 約2,400件。
旺旺友聯產險指出,這次颱風中心風速達13級,符合該公司對高雄 市、屏東縣、台南市棗作物保險起賠標準,經初步調查,共265位農 民符合理賠資格,預估賠款約新台幣836萬元。
國泰產險承保芒果與番石榴農業保險,分別採「災助連結型」與「 參數型」理賠方式,需待主管機關核定災害救助或確認風速、雨量資 料後方能確定賠付,估損失金額仍待統計。富邦產險表示,此次颱風 重創香蕉園,已啟動高屏地區無人機航拍勘損作業,並配合農試所後 續複核定損,期望盡速完成理賠。
富邦產險表示,本次颱風對香蕉等作物損失疑慮高,公司已啟動高 屏地區無人機航拍查勘,後續將配合農試所定損複核作業,加速理賠 進程。富邦今年前5月農業保險簽單保費約2,175萬元,承保面積約5 60公頃,以梨與香蕉為大宗,已決賠款超過1,727萬元。
兆豐保險主要承保台中地區甜柿保險,兆豐保說明,丹娜絲颱風估 將理賠13萬元,今年農業保費收入約為130餘萬元。台灣產物表示, 該公司承保水產養殖與蓮霧保險,但經確認此鎮次風災未達理賠門檻 ,後續仍會密切觀察天災對農損影響。台產前5月農業保險簽單保費 約518萬元。
整體來看,丹娜絲颱風顯示極端氣候對農業生產的衝擊日益加劇, 產險業者表示,除持續開發多元作物與參數型保單,也積極應用無人 機、遠端監測等新技術,提升農損鑑定及理賠效率。由於南台灣豪雨 不斷,預計農民申請理賠件數及金額將持續增加。
丹妮絲颱風強襲南台灣,帶來強風豪雨,對國內綠能產業造成嚴重衝擊。多家產險公司初步評估,損失情況以太陽能光電設備受創最為嚴重,部分業者預估整體損失金額將「遠大於去年風災」。然而,由於颱風剛剛離開台灣,南台灣地區仍持續下著豪雨,目前尚處於理賠通報與損失盤點階段,實際統計數字仍待進一步釐清。
國泰產險表示,台灣積極推動能源轉型,將綠能產業視為重點發展領域,該公司亦配合提供綠色產業建造與營運階段的多元保險服務。此次丹妮絲颱風雖已遠離,但已有部分客戶提出理賠申請,確切損失金額尚待後續追蹤統計。
富邦產險指出,經過主動關懷客戶後,陸續接獲出險通報,目前共收到10件,由於颱風過後,部分地區仍持續降下豪雨,客戶災損尚在清理與統計中,實際影響規模有待進一步釐清。
明台產險透露,截至7月8日,公司已接獲5件太陽能板出險通知,具體損失金額仍無法預估,風電部分則尚未接獲損害通報。
台產強調,這次丹妮絲颱風的登陸路徑和風場結構與過往風災不同,預估對風電及太陽能設施有較大衝擊。雖然風電目前尚未接獲理賠申請,但陸上太陽能電廠已有收到幾件理賠通報。
旺旺友聯產險認為,此次風災造成綠能設備損失,以太陽能光電最為嚴重,確切數據仍在統計,但整體損失金額可望遠高於去年。
中租控股旗下太陽能電廠受損情況相對輕微。中租表示,經過盤點後,受損比例未及整體容量的1%,對公司營運影響甚微。
隨著台灣民眾旅遊熱潮的持續升温,以及網絡投保習慣的逐漸普及,2025年上半年,台灣產險業的網絡投保市場再創佳績。三大主力商品:汽車險、機車險和旅平險,共同帶動總投保金額達到26.98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2.9億元相比,增長了逾4億元,年增幅高達17.8%。其中,旅平險的年增長率更是驚人,超過了35%,成為網絡投保市場的強勁推手。
在這三大主力商品中,汽車險依然保持領先地位,上半年線上投保金額達到9.45億元,年增長率為11.18%。而機車險在各大產險公司簡化核保及付款流程的推動下,投保金額也達到8.23億元,年增長率為10.03%。旅平險則因為出國旅遊市場的持續復甦,上半年投保金額達到8.4億元,年增長率驚人地達到35.27%,這一數據反映了民眾對傳染病、班機延誤及突發醫療保障的需求不斷提升。
然而,與前兩年疫後旅遊與線上服務需求爆發的盛況相比,汽機車險的成長動能明顯趨緩。旺旺友聯產險和明台產險都指出,網絡投保市場正從高基期效應進入盤整期,其中汽機車險的占比高達66%,去年兩年的增速極高,但今年4、5月已經出現了「緩增」的現象,這表明網絡投保已經脫離了早期的高速成長階段。
旺旺友聯產險表示,2023年至2024年間,疫後旅遊與線上服務的強烈需求曾推動整體網絡投保金額快速上升,但隨著市場基期的逐漸增高,成長自然會趨於平緩。富邦產險也指出,汽機車險上半年成長率放緩,這與新車銷售受關稅政策及國際局勢影響、消費者購車意願轉趨保守有關。
國泰產險觀察到,去年因為報復性旅遊潮的推動,線上投保需求顯著上升,但今年出國人潮的增幅逐漸趨緩,帶動的效應相對減弱,這對整體網絡投保市場的動能產生了影響。不過,儘管如此,旅平險仍然是今年成長表現最為突出的險種。
汽車險仍穩居線上投保金額最高險種,上半年規模達9.45億元,年 增11.18%;機車險在各產險公司簡化核保及付款流程帶動下,投保 金額達8.23億元,年增10.03%。旅平險則受惠於出國旅遊市場持續 復甦,上半年投保金額達8.4億元,年增35.27%,顯示民眾對傳染病 、班機延誤及突發醫療保障需求顯著提升。
與前兩年疫後報復性旅遊與線上服務需求爆發相比,汽機車險成長 動能明顯趨緩。旺旺友聯產、明台產均表示,網投市場正從高基期效 應進入盤整期,尤其汽機車險占比高達66%,前兩年增速極高,今年 4、5月已出現「緩增」現象,顯示網路投保已脫離早期的高速成長階 段。
旺旺友聯產險指出,2023年至2024年間,疫後旅遊與線上服務的強 勁需求,曾推升整體網投金額快速起飛,但隨著市場基期墊高,成長 自然趨於平緩。富邦產險也指出,汽機車險上半年成長率放緩,與新 車銷售受關稅政策及國際局勢影響、消費者購車意願轉趨保守有關。
國泰產險觀察,去年因報復性旅遊潮推升線上投保需求,今年出國 人潮增幅逐步趨緩,帶動效應相對減弱,影響整體網投市場動能。不 過,即便如此,旅平險仍是今年成長表現最突出的險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