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安產物保險(公)公司新聞
隨著科技進步,簡訊詐騙案件不斷攀升,為了保障民眾的財產安全,台灣的產險業界不斷推出新措施來提高保戶對簡訊來源的識別性與信任度。儘管產險保戶因投保產險而遭遇詐騙的情況並不常見,但業界依然高度重視防詐工作。
根據警政署的統計,去年詐騙案件數量增加近3成,總計達到3.8萬件,對民眾的金融安全構成嚴重威脅。亞洲詐騙調查報告指出,52.5%的台灣民眾曾收到過詐騙簡訊,去年至今冒名類型的高風險電話和簡訊已逾300萬筆,詐騙手法變化多端,因此防詐工具的必要性日益凸顯。
為了讓民眾能夠有效識別訊息來源,國泰產險獨家研發了「訊息智能發送系統」,並已取得專利。該系統能自動辨識收件人狀態,並在傳送訊息時使用認證帳號,確保民眾一眼就能看出訊息來源,從而提供更安全的金融環境。
除了國泰產險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與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遠傳電信等三大電信公司合作,導入全新6組專屬簡訊特碼代號。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表示,無論是投保、理賠、繳費、中獎及電子保單寄送等相關服務通知,都會以專屬簡訊特碼進行發送,以提升保戶的信任度。
此外,包括國泰產險、旺旺友聯產險、富邦產險、泰安產險、中信產險等多家產險公司都在其官網上設立了「防詐騙專區」。這些專區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包括認識常見詐騙手法、如何辨識詐騙訊息、碰到詐騙怎麼辦,以及各單位服務專線。針對產險業界常見的三大詐騙手法,如銷售境外保單、偽冒名義訊息及假保單詐騙,提供詳細解說與防範措施,幫助民眾有效識別假冒客服、釣魚網站等詐騙行為。
泰安產物保險也積極參與這場防詐騙的戰役,透過多種管道提高保戶的防詐意識。未來,隨著產險業不斷進步,相信將有更多有效措施來保障民眾的金融安全。
產險業界近年來不僅員工福利和紅利優厚,甚至有時超過一般產業水平,但在招聘時卻往往不如金控、銀行那麼吸引眼球。然而,近年來產險業主動出擊,與各大專院校合作,搶先一步招募實習生,並幫助產險人才規劃職涯,特別是加強對員工國際觀的培育。
以富邦集團為例,2024年1月在馬來西亞成立首家再保公司「富邦納閩再保」,該公司高度重視海外子公司人才的培育與職涯發展。除了內部徵選員工外派,還計劃招募對海外市場開發及公司營運有興趣,並具備產險商品核保或銷售經驗的人才,共同開拓海外市場。
泰安產險也在積極招募優質人才,並建立多項新型態的教育訓練。泰安特別創辦了「馬可波羅計畫(歐洲)」、「哥倫布計畫(美國/加拿大)」、「魔戒計畫(紐西蘭/澳洲)」、「少年馬可波羅計畫」等獨特人才培育計畫,每年選派12~18位主管及年輕優秀員工,以自助旅遊的方式實現夢想,同時培養勇氣與格局。每位獎學金得主可獲得20萬元經費與十天公假。
三井住友海上保險集團旗下的明台產險正在台灣積極拓展新業務及新通路,包括產險核心人才的理賠、核保及營業職位均有職缺。該公司的人事制度除了優於法令的休假制度外,還提供三天黃金假、志工假、生日假,以及外商級的薪資福利和特有的國際人才培訓計畫。明台希望利用集團全球化的優勢與辦公環境,吸引更多各類專業人才加入。
日本保險集團東京海上控股在台的子公司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強調,將利用國際水準的福利來吸引人才。該公司利用東京海上全球45個國家地區關係企業的優勢,每年選派員工前往各關係企業受訓,培養國際觀並拓展視野。
對於有意投入產險業的人士來說,薪水高、福利佳固然是首要考量,但工作環境、同儕和長官的互動,以及升遷管道的暢通和發展潛力,也愈來愈成為選擇職業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近年來,產險業不僅員工福利和紅利優厚,甚至超越一般產業水平,但在招聘人才時卻常被金控、銀行等行業比擋。然而,產險業主動出擊,與各大專院校合作,搶先招實習生,並幫助產險人才規畫職涯,同時重視開拓員工的國際觀。
富邦產險在2024年1月在馬來西亞成立首家再保公司「富邦納閩再保」,積極培養海外子公司的人才,除了內部徵選員工外派,還計劃徵求對海外市場開發及公司營運有興趣的人才,共同開拓海外市場。
泰安產險則持續招募優質人才,並建立多項新型態教育訓練,創辦獨特的人才培育計畫獎學金,如「馬可波羅計畫(歐洲)、哥倫布計畫(美國/加拿大)、魔戒計畫(紐西蘭/澳洲)、少年馬可波羅計畫」等。每年選派12~18位主管及年輕優秀員工,以自助旅遊方式實現夢想,培養勇氣與格局。每位獎學金得主可獲20萬元經費與十天公假。
三井住友海上保險集團旗下明台產險積極拓展新業務及新通路,提供理賠、核保及營業等職缺。人事制度優於法令的休假制度,並包含三天黃金假、志工假、生日假,以及外商級的薪資福利和特有的國際人才培訓計畫。明台希望利用集團全球化的優勢吸引更多專業人才。
日本保險集團東京海上控股在台子公司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強調,將提供國際水準的福利吸引人才,並利用東京海上全球45個國家地區關係企業的優勢,每年選派員工前往各關係企業受訓,培養國際觀並拓展視野。
對於有意投入產險業的從業人士來說,高薪水和良好福利固然重要,但工作環境、同儕和長官的互動,以及升遷管道的暢通和發展機會,也成為選擇職業時的重要考慮因素。
壽險公會2020年7月陸續與產壽險公司建置「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單一申請,文件互通」的目標,讓民眾在保險理賠及資料變更上能夠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務。
壽險公會於2021年推出「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將理賠作業觸角延伸至醫院,透過客戶授權醫療院所與保險公司進行資料傳輸交換,提升理賠效率,同時為民眾提供更加完整快速的服務。此外,公會於2022年推出保險存摺服務,讓民眾於加入白金會員後,能夠即時、隨時、隨地透過手機查詢自己的人身保險資訊,進而了解自己的投保狀況及評估保障缺口。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6萬人加入為會員,讓民眾更能掌握自己的保險資訊及保障規劃的主導權。其中理賠聯盟鏈至今已完成超過150萬件服務,平均理賠處理天數僅三天,理賠總額超過新台幣750億元。現在,全國逾20家產壽險公司已加入服務行列,讓更多保戶受益。
目前,包括臺大醫院、台北榮總、國泰醫院、新光醫院、高雄榮民總醫院、國軍花蓮總醫院、雙和醫院、台北榮民總醫院新竹分院、屏東榮民總醫院、國軍高雄總醫院屏東分院在內的共22家醫院31院區已加入此一站式服務。尚有包含長庚醫院、亞東醫院、慈濟醫院在內共12家醫院已完成簽約目前正在建置系統中,這些醫院的加入,讓保險業的服務更加廣泛和深入,真正體現了提升服務質量的承諾和誠意。
保險理賠醫起通合作保險公司包括:臺銀人壽、台灣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凱基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中華郵政、第一金人壽、合作金庫人壽、富邦人壽、台新人壽、友邦人壽、元大人壽、全球人壽、法國巴黎人壽、富邦產險、和泰產險、國泰產險、泰安產險。
為了提供民眾更加便捷的保險服務,泰安產物保險與壽險公會攜手合作,共同推動「出院即理賠」服務的發展。這項服務將保險理賠流程與醫療院所結合,透過技術創新,實現資料的快速傳輸和處理,為受保人帶來更加高效、舒心的理賠體驗。
根據最新消息,壽險公會已宣布「保險理賠醫起通2.0」服務正式上線,並已擴展至全台22家醫院、31個院區,涵蓋台北、新北、桃園、新竹、台中、彰化、南投、台南、高雄、屏東、花蓮等地,讓更多民眾受益於這項便民服務。
自2020年7月起,壽險公會與產壽險公司共同建置「保險科技運用共享平台」,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單一申請,文件互通」的目標。此平台為民眾提供了一站式的保險理賠及資料變更服務,簡化流程,提高效率。
2021年,壽險公會推出「保險理賠醫起通」服務,將理賠作業觸角延伸至醫院,實現與醫療院所的資料交換,進一步提升理賠效率。2022年,公會更推出保險存摺服務,讓民眾能夠隨時隨地通過手機查詢保險資訊,更加了解自己的投保狀況和保障缺口。
截至目前,已有超過36萬人加入壽險公會,透過理賠聯盟鏈完成超過150萬件服務,平均理賠處理天數僅三天,理賠總額超過新台幣750億元。全國逾20家產壽險公司已加入服務行列,包括臺大醫院、台北榮總、國泰醫院、新光醫院等知名醫院。
泰安產物保險作為合作保險公司之一,積極參與此項服務的推廣。目前,已有臺銀人壽、台灣人壽、保誠人壽、國泰人壽等多家知名保險公司加入,為更多保戶提供便利。
隨著更多醫院的加入,如長庚醫院、亞東醫院、慈濟醫院等,泰安產物保險與壽險公會的「出院即理賠」服務將更加廣泛和深入,不僅提升服務質量,也體現了對民眾保障需求的關懷。
產險業界近來表現亮麗,多家產險公司經過防疫保單的理賠及多次增資後,財務實力大為提升。根據最新數據,截至2024年第三季,已有15家產險業者的淨值率超過25%。其中,台產物保險以淨值率逾48%的成績傲視群倫,其次是第一保險的43%,法巴產險則以42%多緊追其後。另外,兆豐保險、泰安產險、新產險、裕利安宜等公司的淨值率也都超過30%。
近年來,產險業獲利持續成長,今年核保利潤和投資收益表現亮眼,進而推動產險業者的淨值比率逐季上升。在上市公司中,台產和第一保險的淨值率最高,可謂業界優等生。
根據保險公開資訊觀測站的資料,在2021年第三季時,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以及中信產險等公司的淨值率呈現負數,兆豐產險則僅為個位數。然而,隨著各公司母公司的增資以及核保利潤和投資收益的上升,各產險公司的淨值率顯著上升。
金管會統計顯示,自2022年開始,各大產險公司陸續辦理現金增資,總金額超過千億元。去年,7家產險公司進行增資,總計530.85億元,包括兆豐產險增資6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200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60億元、和泰產險增資45億元、中信產險增資50億元、南山產險增資15億元。今年上半年,兆豐產險和法巴產險也進行了現金增資。
經過多次現金增資和減資後,各產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RBC)普遍高於300%,屬於優良等級。許多公司的RBC甚至超過疫情前的水平,其中以台產物保險的991%排名第一,第一保險的867%位居第二。
除台產和第一保險外,國內產險公司(不含外國分公司)的資本適足率在500%以上的有兆豐保險、泰安產險、明台產險等;在400%~500%範圍內的有新產險、華南產險、旺旺友聯、南山產險及中信產險等。而兆豐保險、泰安產險、新光產險、華南產險、南山產險、中信產險、國泰產險、和泰產險、新安東京海上及富邦產險等公司的RBC甚至已經超過疫情前的水平。
台灣產險業界在近五年來不斷追求創新,積極投入研發並申請專利,不僅提升了保險公司的運作效率,也為投保人和保戶帶來了更多的便利與安全感。據初步統計,包括富邦產險、國泰產險、新光產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台產險、泰安產險、明台產險、南山產險、華南產險等多家產險公司,已經累積取得近百項專利,並有更多專利正在申請中。
面對過去因防疫保單帶來的損失,產險業界並未就此放慢腳步,反而加大了研發力度。例如,國泰產險在今年前三季就取得了6項專利,涵蓋了從商業險投保方案推薦到道路救援服務系統等多元領域。至於已取得33項專利與發明的國泰產險,其中24件專利都能夠提升投保和理賠的效率。
富邦產險則是產險公司中專利數量最多的,共取得40件專利,包括13項發明專利和27項新型專利。其中,事故現場的「一定安心」服務以及「保險智能規劃平台」都是基於專利的創新。這個平台能夠讓業務員輸入客戶的基本資料和需求,快速完成風險評估和保障規畫,並透過行動裝置進行即時討論和規劃。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自2019年起已取得23件專利,其中一項新型專利「理賠輔助決策系統」尤其引人注目,它基於理賠案件的資料提供賠償金額建議及後續進度跟蹤。而泰安產險擁有12件專利,台產險11件,明台產險7件,新產險9件,華南產險3件,和泰產險2件,第一保險1件,各家公司都在不斷推進專利研發,為業界帶來新動力。
產險業之前雖因防疫保單遭受大虧損,然產險業持續投入相當多的 資源研發並積極申請專利,產險業者表示,這些專利導入核保及理賠 作業,將使核保、理賠更精準及加速,減少作業時間,並可讓保險公 司及保戶感到便利及安全。
國泰產險積極導入金融科技應用及投入專利研發並優化各項保險服 務,國泰產險今年前三季取得6項專利,包括「推薦商業險投保方案 的方法及系統」、「理賠詐欺偵防系統」、「可拆卸式太陽能模型」 、「用以管理代位追償案件之保險管理裝置」、「法務管理裝置」及 「道路救援服務系統」等。目前已取得33項專利、發明,其中24件可 提升投保以及理賠效率。
富邦產已取得40件專利,產險公司中專利數最多,包含13項發明專 利及27項新型專利。富邦產險表示,該公司 事故現場「一定安心」 服務即是導入發明專利;另外,「保險智能規劃平台」也是利用發明 專利「企業保險智能規劃系統及方法」。業務員僅需在「企業保險智 能規劃平台」中輸入客戶基本資料與需求,即可完成客戶的風險評估 ,並為客戶量身訂製保障規畫、提供建議投保商品。此外,該系統還 能夠「即時」生成客製化的保險商品組合規畫書,並透過各種行動裝 置進行使用及傳送,讓業務員與企業客戶可進行即時的保險討論與規 畫。
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從2019年以來已取得23件專利,新安東京海上產 險表示,其中有一個新型專利─「理賠輔助決策系統」,可依據理賠 案件的資料提供賠償金額決策建議及追蹤該案件後續進度;各大產險 公司中,泰安產有12件、台產有11件、明台產險有7件、新產9件、華 南產有3件、和泰產有2件、第一保有1件等。
為了守護台灣的弱勢民眾,金管會自2009年開始推動微型保險計劃,各大保險公司也積極響應,共同推動這項重要的社會公益事業。截至今年9月底,整體壽險的微型保險達成率已經逼近九成,展現了保險業對於弱勢族群保障的堅定承諾。 在這波推動下,凱基人壽、台灣人壽、南山人壽、中華郵政和新光人壽等五家壽險公司表現亮眼,其達成率皆超過100%,顯示出這些公司在微型保險市場上的領先地位。整體來看,有效契約人數已經達到65.3萬人,這一數字不僅反映了保險商品的有效性,也說明了微型保險在社會上的需求。 微型保險的設計考慮到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的需求,提供定期壽險、傷害保險及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等三大類商品。這些商品特點是低保費、保障內容簡單易懂、保險期間短(一年),並且支持個人、團體和集體等多元投保方式,極大地方便了投保人。 壽險公司們設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目標:到2024年完成1億1,923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根據壽險公會的統計數據,截至9月底,微型保險的有效契約人數已經達到65.3萬人,總保額達2,011.3億元,總保費收入為1億678萬元,總達成率從7月的60.52%大幅攀升至89.55%,力拚年底達標。 在眾多壽險公司中,凱基人壽以16.8萬人的有效契約人數和約578億元的保障金額領先群雄,南山人壽和凱基人壽分別以11萬人和10.1萬人的契約人數和約333.1億元、304.3億元的保額緊隨其后。台灣人壽、新光人壽及富邦人壽的有效契約人數分別為7.1萬人、6.3萬人和4.6萬人。 就目標達成率來看,凱基人壽以149.91%的年度目標達成率獨占鰲頭,台灣人壽和南山人壽分別以127.63%和123.02%的達成率位居第二和第三。中華郵政和新光人壽的達成率也分別為113.09%和102.82%,已經達成了既定目標。其他如元大人壽、全球人壽和國泰人壽等公司的目標達成率也都在七成以上。 除了壽險業,產險業也在微型保險市場上展開積極作戰。13家產險公司設定今年要完成2,928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截至9月底,總保費收入達2,332.6萬元,總達成率約79.7%。其中,泰安產物保險的達成率更是高達539.18%,顯示出該公司在微型保險市場上的卓越表現,遠超過其他同業。
微型保險為11類經濟弱勢或特定身分族群提供因應特定風險基本保障的保險商品,商品種類包含定期壽險(每人累計保額上限50萬元)、傷害保險(每人累計保額上限50萬元)及實支實付型傷害醫療保險(每人累計保額上限3萬元)等三大類,並具有低保費、保障內容簡單易懂、保險期間短(一年)、多元投保方式,如個人投保、團體投保及集體投保等特點。
壽險公司設定2024年要完成1億1,923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據壽險公會統計,截至9月底,微型保險有效契約人數達65.3萬人,總保額2,011.3億元,總保費收入1億678萬元,總達成率由7月的60.52%大幅攀升為89.55%,力拚年底達標。
進一步觀察微型保險有效契約人數,截至9月底,國泰人壽以16.8萬人占最多、提供約578億元的保障,緊追在後的是南山人壽約有11萬人、保額約333.1億元,凱基人壽則有10.1萬人、保額達304.3億元。而台灣人壽、新光人壽及富邦人壽有效契約人數分別有7.1萬人、6.3萬人、4.6萬人。
以壽險業目標達成率來看,15家壽險公司設定今年要完成1億1,923萬元的微型保險保費目標,目前凱基人壽以149.91%的年度目標達成率排在第一,台灣人壽達成率127.63%暫居第二,南山人壽達成率123.02%排在第三,第四與第五則為中華郵政與新光人壽,達成率分別為113.09%、102.82%,同樣已達成目標。其他包含元大人壽 、 全球人壽、國泰人壽目標達成率皆在七成以上。
另外,為提升微型保險覆蓋率,產險業同樣積極推展,13家產險公司設定今年要完成2,928萬元微型保單保費目標,截至9月底,總保費收入2,332.6萬元,總達成率約79.7%,其中,共有三家業者達成率超過100%,分別為泰安產達成率539.18%、兆豐產120.4%、國泰產106.1%。
隨著綠色永續的浪潮席捲全球,ESG、永續、減碳這些關鍵詞不僅成為企業發展的趨勢,也成為產險業的重要經營策略。眾多產險公司紛紛響應,積極投入研發及發展綠色保單,讓保險產品與環保理念相結合。
在眾多綠色保單中,各產險公司推出了各種類型的產品,包括農業保險、電動車專屬車險、公共自行車險、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光電案場保險等。例如,旺旺友聯、台產、南山產險、泰安產險等公司推出的綠能商品,還有特別的「住家綠能升級附加條款」,鼓勵民眾使用綠能建材設備進行住宅修復或重建。
泰安產險更是不遺餘力地推出能源技術服務業財產及節能績效險,為相關產業提供保障。富邦產險則推出了「安裝工程綜合保險」和「電子設備綜合保險」,分別保障風力電場和太陽能案場在興建與營運階段的面臨風險。此外,還有「颱風路徑保險」,為離岸風機業者提供更多保障。
富邦產險更是率先提出「2050淨零承保」目標,承諾在2050年後不再承保未有具體減碳行動或低碳轉型計畫的煤炭及化石燃料產業。該公司與友達集團旗下子公司友達宇沛合作,共同協助企業客戶實現節能減碳和淨零碳排目標。
國泰產險為了提高再生能源業的競爭力及專業度,於2020年成立了能源基建團隊。該公司是國內首家承接離岸風機保險產險的公司,積極支持再生能源產業發展,並協助政府推動綠色能源轉型政策。
不僅如此,旺旺友聯產險未來將朝向碳權、碳交易研發合適商品;明台產險則計劃將食用玉米品項加入綠色保險商品中。多家產險公司都表示,未來將根據消費者需求,研發和推出更多綠色保險商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隨著全球對綠色永續發展的關注不斷升溫,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成為了商業發展的關鍵字。在這股趨勢下,產險業者也紛紛將綠色永續發展納入經營策略,積極研發及發展各種綠色保單,應運而生。
農業保險、電動車專屬車險、公共自行車險、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光電案場等,都是各產險業推出的綠色保單範疇。例如,旺旺友聯、台產、南山產險、泰安產險等公司,就推出了各種綠能商品。
南山產險表示,他們推出的「住家綠能升級附加條款」,旨在鼓勵民眾使用綠能建材設備修復或重建住宅,從而推動綠色建築的發展。而泰安產險則推出了能源技術服務業財產及節能績效險等商品,為能源產業提供更多保障。
富邦產險更是領先業界,提出「2050淨零承保」目標,承諾在2050年後不再承保煤炭及化石燃料產業中未有具體減碳行動或低碳轉型計畫的廠商。富邦產險與友達宇沛子公司合作,協助企業客戶落實節能減碳,共同邁向淨零碳排的目標。
國泰產險則在2020年成立了能源基建團隊,專注於再生能源產業的發展,成為國內首家承接離岸風機保險的產險公司,積極支持政府綠色能源轉型政策的推動。
未來,產險業將持續規劃新的綠色保單。旺旺友聯產險計劃朝向碳權、碳交易研發合適商品;明台產險則表示,未來將增加食用玉米的保險品項。多家產險公司均強調,將根據消費者需求,研發及推出更多綠色保險商品。
隨著全球綠色浪潮席捲,綠色金融、ESG(環境、社會及公司治理)、永續、減碳等成為熱門關鍵字。產險業也不落人後,紛紛將綠色永續發展列為經營策略的重要項目,積極投入研發及發展各種綠色保單。
在眾多產險公司中,泰安產物保險更是領航者,推出多項綠能商品,如「住家綠能升級附加條款」,旨在鼓勵消費者以綠能建材設備修復或重建住宅保險標的物。
泰安產物保險還推出了能源技術服務業財產及節能績效險,為能源技術服務業提供全面的保障。此外,還有「預防風險綜合保險」,為太陽能案場提供保障,並推出「颱風路徑保險」,為離岸風機業者提供更多保障。
富邦產險則率先提出「2050淨零承保」目標,即於2050年後,不再承保煤炭及化石燃料產業中未有具體減碳行動或低碳轉型計畫的廠商。富邦產險與友達宇沛合作,共同協助企業客戶落實節能減碳、完備淨零碳排方案。
國泰產險則成立能源基建團隊,以提升再生能源業的競爭力及專業度。作為國內首家承接離岸風機保險的產險公司,國泰產險積極支持再生能源產業發展,協助政府推動綠色能源轉型政策。
旺旺友聯產險強調,未來將朝向碳權、碳交易研發合適商品;明台產險則表示,未來將增加食用玉米的保險品項。多家產險公司均表示,未來將根據消費者需求,研發和推出更多綠色保險商品。
各產險業目前推出的綠色保單包括農業保險、電動車專屬車險、公 共自行車險、離岸風電保險、太陽能光電案場;旺旺友聯、台產、南 山產險、泰安產險等推出的綠能商品還有「住家綠能升級附加條款」 。南山產險表示,主要為鼓勵以綠能建材設備修復或重建住宅保險標 的物;泰安產險還有推出能源技術服務業財產及節能績效險等、富邦 產險有「安裝工程綜合保險」即為保障風力電場在興建與營運階段風 險,還有「電子設備綜合保險」保障太陽能案場風險,此外還推出「 颱風路徑保險」,提供離岸風機業者更多保障。
富邦產險首家喊出「2050淨零承保」,目標於2050年後,不再承保 煤炭及化石燃料產業中未有具體減碳行動或低碳轉型計畫的廠商,也 將透過相關服務或作為,協助企業客戶低碳轉型。富邦產險之前即攜 手友達集團旗下提供綠色永續解決方案專業服務的子公司友達宇沛, 共同協助企業客戶落實節能減碳、完備淨零碳排方案,與客戶共同邁 向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
國泰產險指出,為致力於提高再生能源業競爭力及專業度,2020年 成立能源基建團隊,期透過人員培育、產業研究、產業布局,以強化 風險辨識並發展潛在再生能源相關業務之機會與服務而國泰產險是國 內首家承接離岸風離岸風機保險產險公司,以具體行動支持再生能源 產業發展,協助政府綠色能源轉型政策的推動。
產險業正持續規劃新的綠色保單,旺旺友聯產險強調,未來該公司 將朝向碳權、碳交易研發合適商品;明台產險指出,目前綠色保單為 柚、柑橘、養蜂、家禽禽流感等農業保險商品未來會增加食用玉米的 品項。多家產險均指出,未來將視消費者需求研發、推出其他綠色保 險商品等。
因應颱風來襲,富邦產在官網公告,即日起將暫停受理「保期生效 日為113/11/01」之海外旅平險。富邦產險表示,該公司是依保險起 、迄日為113年11月1日且旅遊國家為海外暫停受理承保,非只要有含 11月1日都不行投保,另外該公司會依中央氣象署公布之颱風狀態進 行動態調整。
國泰產表示,暫停受理10月31日、11月1日生效之海外旅遊不便險 方案;新安東京海上產險暫不開放受理保險期間包含10月31日至11月 3的旅平險案件;泰安產險則公告從即日起至11/1(五) 23:59暫停受 理「海外旅行不便保險」投保。
由於不少民眾已有相當多壽險及醫療保障,新產獨家推出旅遊不便 險。新產表示,若只投保旅遊不便險,須在出發前五天;若是旅遊平 安險加旅遊不便險,出發前兩天即可,遇假日須三天前投保。
對於之前中南部豪大雨使不少房子及車子被水淹,不少民眾損失嚴 重,若是颱風前才想到要投保颱風洪水險,產險目前都相當謹慎核保 ,產險業者表示,一般投保車險即會加保颱風洪水險,若是在投保之 後再加保颱風洪水險,核保通常需要一點時間如實勘、拍照等。
一般颱風洪水險保費率相對較高,通常要先投保車體險才能附加颱 風洪水險,產險業者也有推出一張主險泡水車補償損失險,產險業者 說明,民眾可以單獨投保,但理賠金額有限額如10萬元、20萬元等。
因颱風、洪水及地震等天災在各式車體險皆屬於除外不保事項,除 非事先加保「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附加條款」 ,對於颱風、地震等天災造成的災害才享有保障。產險業者建議,可 依據車齡、車輛之停放場所,評估是否需要附加相關車體險,但要注 意若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保險公司在這段期間是不接受加保颱 洪險;如已發布颱風警報,民眾無法加保住宅「超額颱風及洪水險」 ,須待颱風期間過後並經保險公司查勘後始可受理投保。
颱風「康芮」來勢洶洶,台灣各地準備應對,各產險公司也紛紛出手,對抗這場強烈的自然威脅。根據最新消息,不少產險公司已經在中央氣象署發布颱風警報前,先行在官網上公告暫停受理特定旅平險業務。
以泰安產物保險為例,該公司宣布,自即日起至11月1日23:59,將暫停受理「海外旅行不便保險」的投保申請。這一決策背後的原因是,颱風來襲,旅遊風險增加,為了保障投保人及公司的利益,泰安產物保險選擇了這一預防性措施。
不僅泰安產物保險,其他產險公司也紛紛跟進。富邦產險公告,將暫停受理「保期生效日為113/11/01」的海外旅平險,強調這一決定是基於保險起、迄日為11月1日且旅遊國家為海外時,所採取的承保限制。國泰產險則是暫停受理10月31日、11月1日生效的海外旅遊不便險方案。
而新安東京海上產險也宣布,暫不開放受理保險期間包含10月31日至11月3日的旅平險案件。這些公司的行動,無一不顯示出對颱風來襲的嚴肅態度。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颱風來襲,旅遊不便險的需求大增。新產獨家推出的旅遊不便險,要求投保人在出發前五天內完成投保,若是旅遊平安險加旅遊不便險,則可以在出發前兩天投保,假日則需提前三天。
此外,颱風來襲也讓民眾關注到洪水險的重要性。由於不少民眾在颱風前才想到要投保洪水險,產險公司目前對此類投保相當謹慎,需要進行實勘、拍照等核保程序。一般來說,颱風洪水險的保費率較高,且需先投保車體險才能附加颱風洪水險。
產險業者還提醒民眾,若要附加颱風、地震、海嘯、冰雹、洪水或因雨積水附加條款,才能享有對這些天災造成的災害的保障。同時,若中央氣象局發布颱風警報,保險公司在這段期間是不接受加保颱洪險的。已發布颱風警報的民眾,無法加保住宅「超額颱風及洪水險」,需待颱風期間過後並經保險公司查勘後,才能受理投保。
為彌補虧損大洞,銷售防疫險最多的前六大產險公司,大股東近二 年多次拿錢增資,根據金管會統計,從2022年開始各大產險即陸續辦 理現金增資,至2023年4月底時,富邦產險、國泰世紀產險、和泰產 險、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兆豐產險、中信產險已完成現金增資共1,1 25億元,但2022年底時仍有五家產險資本適足率仍是負數,即資本嚴 重不足狀態,依法必須再啟動增資。
金管會資料顯示,去年國內七家產險公司合計增資530.85億元,改 善財務結構,包括兆豐產險增資60億元、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增資200 億元、富邦產險增資160億元、和泰產險增資45億元、中信產險增資 50億元、南山產險增資15億元;今年上半年續有二家產險辦現金增資 ,兆豐產增資45億元,法巴產增資1.5億元。
各產險經過數次現金增資再減資後,已使產險公司目前RBC幾都高 於300%,屬於優良等級,甚至有幾家公司RBC在500%以上,其中以 台產991%排名第一,第一保867%居次,台產日前董事會已通過今年 前三季稅後盈餘9.88億元,每股稅後盈餘2.73元,前三季獲利不但創 歷史同期新高,且超過去年全年稅後盈餘。
除台產、第一保資本適足率高於850%外,國內產險公司(不含外 國分公司)上半年資本適足率在500%以上有兆豐保、泰安產、明台 產等;500%∼400%有新產、華南產、旺旺友聯、南山產及中信產等 。且兆豐產、泰安產、新光產、華南產、南山產、中信產、國泰產、 和泰產、新安東京海上及富邦產等的RBC甚至高於疫情前的水準。
**產險推廣微保 逾1300萬元保費入帳**
為提升微型保險普及率,產險業者持續推動相關業務。13家產險公司今年設定2,928萬元微保保費目標,截至6月底,已累計1,333萬元保費收入,達成率達45%。 其中,泰安產物保險表現亮眼,達成率超過171%,國泰產險也以97%達成率居次。和泰產險則以66%的達成率排名第三。 此外,微保產業也在求新求變。金管會今年2月宣布,開放業者申請試辦微保新險種。目前僅限於人身保險的三類微保,未來可擴及產險。 去年,金管會已核准南山產險試辦「微型火災不便險」。今年,明台產險也獲得許可,將推出「微型住宅綠能保險」,以照顧更多弱勢民眾。 南山產險在去年推出國內首張財產保險微保單「南山產物微型火災不便費用保險」。當被保險人住所發生火災,造成建築物或屋內物品損失時,政府提供的納保名冊中,每人可獲得8,000元的火災不便費用保險金。一次事故最高可給付兩次。 透過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捐贈保費的方式,南山產險至今已與屏東、新竹、澎湖、基隆、南投、彰化、台南等七個縣市合作,為逾三成低收入與中低收入民眾提供財產保險保障。 明台產險今年則向金管會申請試辦「微型住宅綠能動產綜合保險」,預計於第四季開始試辦。此保單承保範圍包括「建築物內動產保險」及「災後不便費用保險」。同時,為鼓勵綠色永續,購買具備「綠色節能標章」電器的保戶,可獲得1.5倍的綠能產品理賠金額。除此之外,微型保險也拚創新,金管會今年2月宣布,同意業者以申請試辦方式,拓展微型保險險種,如目前僅限三類、都是人身保險的微型保險,也可跨足到產險,去年金管會已同意南山產試辦「微型火災不便險」,今年明台產險亦獲准試辦「微型住宅綠能保險」以照顧更多弱勢民眾。
南山產險去年推出國內首張財產保險的微型保單「南山產物微型火災不便費用保險」,當被保險人居住處所不幸發生火災時,導致建築物本身或屋內物品毀損,以政府提供納保名冊,每人可獲定額8,000元的火災不便費用保險金,同一次事故給付一次,保險期間內最高可給付二次。藉由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捐贈保費方式,至今已陸續與屏東縣、新竹縣、澎湖縣、基隆市、南投縣、彰化縣及台南市合作,總計為全台七個縣市、逾三成低收入與中低收入民眾,增添財產保險上的風險防護。
另外,明台產險今年向金管會申請試辦「微型住宅綠能動產綜合保險」,獲金管會同意,明台產預計於今年第4季開始試辦,該保單承保範圍涵蓋兩大類,包含「建築物內動產保險」及「災後不便費用保險」;同時為鼓勵綠色永續,針對保戶購買具有「綠色節能標章」的電器或家電用品時,提高該綠能產品之原理賠金額1.5倍。
因應在台灣的新住民人數日趨成長,泰安產險於遍布全台的各服務 中心據點推出「多國語言翻譯服務」,方便新住民客戶能以母語表達 自身保險需求,也能藉由該項服務清楚瞭解保險商品資訊。
多國語言翻譯目前已推出越南語、印尼語、泰語、馬來語、菲律賓 語、緬甸語、日語、英語、韓語等9種語言,客戶可經由撥打泰安產 險24小時客服專線:0800-012-080、加入官方LINE或官網E-MAIL信箱 等多元管道進行預約。
無論是商品諮詢、保費繳納、理賠申請等各項業務,皆能夠透過專 人即時翻譯協助溝通,讓新住民客戶更加安心有保障。
泰安產物保險公司秉持「安心、熱情、創新」真誠服務的理念,持 續提升擴大金融友善服務範圍,透過客戶滿意度調查,將消費者權益 視為業務推動的重要關鍵指標,不斷精進各項服務環節,以具體行動 實踐「以客為尊」的待客之道。
自金管會舉辦「公平待客原則評核」6年以來,今年再度蟬聯榮獲 「公平待客原則評核前25%」,是少數四度獲頒此殊榮的產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