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灣證券交易所(未)公司新聞
台灣虎航營運再下一城!自結稅後純益創新高,籌備轉上市
台灣虎航(6757)公布7月合併營收達16.2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9%,繳出單月稅後純益3.84億元的好成績,年增幅達33%,每股純益來到0.86元,法人預估以7月數據推算,應創下單月營收及獲利新高紀錄。值得注意的是,8月仍處載客旺季,為第3季獲利帶來更多想像空間。
今年上半年,台灣虎航營收39.68億元,年增37%,稅後純益6.72億元,年增率高達100%,每股純益1.5元,整體表現亮眼。有鑑於此,台灣虎航已向上櫃公司主管機關證券交易所提交申請,預計將公司股票從創新板轉為一般板上市,預計最快於第4季完成上市掛牌程序。
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表示,股票轉上市代表台灣虎航的營運卓越表現受到市場肯定。他指出,公司自開航以來將策略聚焦於兩大面向:一是專注經營亞洲區域航點,以4小時飛行時數為最佳航程,透過精算旅客座位成本價值,在經營Tigerair品牌多年來獲得國內消費者認同,發揮平價航空的優勢,成為國人及國際旅客的首選。
二是積極擴大市場版圖,台灣虎航目前開設19條赴日航線,為營收主力來源。有鑑於此,公司積極尋求日本策略夥伴,強化日本市場知名度,而策略夥伴日本樂天在日本擁有1.02億名會員,有助於台灣虎航建構強大的消費生態圈。
此外,台灣虎航在機隊規劃上也朝著發揮航機高經濟效益性的目標前進,透過選購單一且省油的A320機型客機,並自2021年起導入A320neo機型,提升營運效率。
**台菲證券交易所攜手合作,加強市場連結** 今日上午 11 時,臺灣證券交易所與菲律賓證券交易所將於台北 101 大樓一樓資訊展示中心舉辦「臺菲合作備忘錄(MOU)簽約典禮」。 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與菲律賓證券交易所總裁兼執行長 Ramon S. Monzon 將出席簽約儀式。據統計,臺灣證券交易所近 60 年來已與全球超過 30 個證券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促進市場連結。 此次合作將進一步加強台菲兩國金融市場的合作,包括情報交換、人才培訓和市場推廣等方面。林修銘表示,台灣在金融科技、永續投資和中小企業融資方面具有優勢,而菲律賓則是一個充滿活力的經濟體,兩國合作將有助於資本市場的發展。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統計,虎航最近六個營業日借券賣出成交量, 占最近六個營業日總成交量比率20.42%,且借券賣出成交量較最近 60個營業日之日平均借券賣出成交量放大為8.85倍。虎航19日股價上 漲4.37%、收52.5元,暫居航空股王。
虎航已申請轉一般板上市,預估第四季掛牌上市,母公司華航(2 610)配合子公司虎航上市規畫,申報轉讓虎航股票3.7萬張,每股售 價不低於41元,19日起可在市場上開始釋股作業。
虎航7月、前七月營收分別創單月、同期新高,主要受惠航班數較 去年同期大增18.8%,累計前七月航班增幅約44.4%。
虎航持續優化航網,拓展直飛日韓二、三線航點及增加一線航點航 班,7至8月暑假期間開設台中飛航東京、名古屋及釜山航線,滿足中 部地區的旅客及暑假旅遊需求。虎航19日預告將於冬季班表新開高雄 -岡山航線,每周三班;桃園出發的岡山航班也將從每周七班增為九 班,滿足市場的暢旺需求。
展望後市,虎航看好旅遊運輸需求續強,將2架A320-232(A320ce o)租機延租2年,使用權資產總額約1,413萬美元、約合新台幣4.63 億元,維持機隊規模達15架飛機的競爭力。
目前虎航飛航日本、韓國、澳門、泰國及越南等地區,也是飛航日 本、韓國最多航點的國籍航空,待高雄-岡山航線開航後,台灣虎航 將營運27航點、39條航線。
臺菲簽約代表分別為臺灣證券交易所董事長林修銘及菲律賓證券交 易所總裁兼執行長Mr. Ramon S. Monzon,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據 證交所統計,近一個甲子以來,已與超過30個證交所簽署4、50個MO U,包括歐美的美加德法等,以及亞洲的韓日泰星馬等。
台灣虎航公告7月營收16.27億元,年增29%,稅後純益3.84億元,年增33%,每股純益0.86元。今年第2季營收39.68億元,年增37%,稅後純益6.72億元,年增100%,每股純益1.5元。
台灣虎航已向證交所提交申請,預計將公司股票從創新板轉為一般板上市。台灣虎航董事長陳漢銘表示,這代表台灣虎航的營運卓越表現受到市場肯定,預計最快第4季上市掛牌。
台灣虎航開航十年,主要有兩大策略,業者指出,首先是專營亞洲區域航點,以4小時為最佳航程,精算旅客座位成本價值,多年來在Tigerair品牌經營下,獲得國內消費者認同,發揮平價航空的特色,成為國人、國際旅客的首選。
其次是擴大市場,台灣虎航有19條赴日航點,為主力營收來源,因此積極尋求日本策略夥伴,強化日本市場知名度,策略夥伴日本樂天在日本有1.02億名會員,有助建構強大消費生態圈。
此外,在機隊規劃上朝發揮航機高經濟效益性目標前進,選購單一且省油A320機型客機,2021年開始引進A320neo機型。
**台灣證交所舉辦「AI產業鏈」主題業績發表會,探討產業趨勢**
隨著人工智慧(AI)產業的蓬勃發展,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與永豐金證券將於本週二(20 日)至週四(22 日)共同舉辦「AI產業鏈」主題業績發表會。
此次發表會邀請六家業界領先企業出席,包括樺漢、建準、東台、凌華、東元和光寶科技。這些企業將分享其近期財務業務狀況和競爭優勢。
發表會首日,來自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的產業顧問朱師右將主講「人工智慧新技術發展方向與產業應用趨勢」,探討 AI 產業的最新動態和發展方向。
後續兩天將分別由樺漢、建準、東台、凌華、東元和光寶科技舉行法說會。樺漢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PS)為 8.36 元,建準為 2.58 元。東台上半年每股虧損 0.97 元,凌華為 0.77 元。東元上半年 EPS 為 1.33 元,光寶科技為 2.4 元。
有關「AI產業鏈」主題業績發表會及產業講座的最新訊息和詳細資訊,請至證交所網站查詢(act.twse.com.tw/R1130802/)。您也可透過 WebPro 影音傳播網(webpro.twse.com.tw)收看轉播。
創新板再添改列上市申請!台灣虎航進軍一般板 台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獲報,台灣虎航(股票代號:6757)於 8 月 16 日正式向證交所提交改列上市申請,成為今年以來第四家申請改列一般板的公司。 台灣虎航為中華航空(華航)轉投資 77.44% 的子公司,由陳漢銘擔任董事長。公司以航空運輸為主要營業項目。隨著疫情趨緩,台灣虎航去年營運表現亮眼,稅前盈餘達到 22.88 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為 4.27 元。今年上半年,公司 EPS 更進一步暴增至 3.42 元。 今年以來,台灣虎航連同其他三家創新板公司也提出了改列一般板上市申請。其中,雲豹能源已於 6 月 19 日順利改列上市,而泓德能源-創和走著瞧-創也相繼申請改列。台灣虎航的申請案將由證交所審查,通過後即可正式改列一般板上市。
台灣證交所推動主動式、多資產 ETF 市場發展
台灣證券交易所 (以下簡稱證交所) 宣布,即將於明年推出主動式股票 ETF、主動式債券 ETF 和被動式多資產 ETF,豐富我國 ETF 商品類別。
證交所統計,截至今年 7 月底,台灣 ETF 市場合計有 163 檔,資產規模達 2.8 兆元,相較於去年底分別成長 6.5% 和 55.6%。
證交所表示,近期上市的 ETF 類型多元,包括半導體、IC 設計、日本產業等主題,提供投資人更多選擇。對於主動式 ETF,證交所表示將不強制要求設有績效參考指標。
證交所提醒投資人,在購買 ETF 前應詳閱公開說明書,並持續關注市價與淨值折溢價情形。同時,投資 ETF 也應注意諸多風險,例如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風險、追蹤誤差風險、終止上市風險、市價波動風險和匯率風險。
證交所強調,投資人應審慎評估市場狀況,並留意相關風險,以在波動的市場中實現成功投資。
臺股ETF再添兩新兵!中信日本半導體、日經高股息ETF今日掛牌
臺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臺證所)今(20)日表示,中信投信募集發行的「中信日本半導體」(代號:00954)及「中信日經高股息」(代號:00956)兩檔ETF已於今日正式掛牌上市,並可申辦融資融券。
臺證所指出,兩檔ETF上市後,臺股市場掛牌上市的ETF將增加至165檔。其中,「中信日本半導體」追蹤NYSE FactSet日本半導體指數,該指數由ICE Data Indices, LLC編製及維護,挑選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流動性良好的半導體相關產業公司組成,共包含50檔成分股。
至於「中信日經高股息」則追蹤日經高股息50指數,該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製及維護,從日經225指數成份股中,透過預期股利收益率和財務指標篩選出50檔具備股息實力及財務健全性的公司作為成分股。
證交所表示,發表會首日將邀請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產業顧問朱 師右,以「人工智慧新技術發展方向與產業應用趨勢」為題進行專題 演講。
當日並由樺漢、建準率先舉行法說。樺漢上半年每股稅後純益(E PS)為8.36元;建準上半年EPS為2.58元。接下來,8月21日由東台、 凌華接棒。東台上半年每股虧損0.97元;凌華上半年每股虧0.77元。 最後8月22日,由東元及光寶科壓軸。東元上半年EPS為1.33元;光寶 科上半年EPS為2.4元。
「AI產業鏈」主題業績發表會及產業講座最新訊息及詳細資訊,請 至證交所網站選擇「公告/活動-活動訊息」查詢(act.t wse.com.tw/R1130802/);也可透過WebPro影音傳播網(w ebpro.twse.com.tw)收看轉播。
台灣虎航為華航轉投資77.44%的子公司董事長為陳漢銘,公司地 址實收資本額4.49億元,為民用航空運輸公司;告別疫情後,去年營 運大好,稅前盈餘衝上22.8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4.27元,今 年上半年更暴增至3.42元。
今年來包括台灣虎般共有四家創新板申請改列一般板,雲豹能源已 於6月19日改列一般板上市,另泓德能源-創及走著瞧-創也相繼提出 改列一般板上市。
主動式、多資產ETF可望於明年問世,證交所指出,這類新型態商 品也將帶給我國ETF市場全新風貌。
證交所統計,我國ETF市場成長迅速,在證交所上市的ETF檔數截至 今年7月底來到163檔,資產規模為2.8兆元。相較於2023年底時共15 3檔、資產規模1.8兆元,檔數成長6.5%、資產規模成長55.6%。
證交所表示,今年以來,證交所上市的ETF類型多元,例如半導體 、IC設計、日本產業等,提供投資人多元的選擇。
證交所強調,無論投資於何種ETF商品,投資人均須於購買前詳閱 公開說明書。在購買ETF商品後,也應注意市價與淨值之折溢價情形 ,以及一般投資風險如市場風險、集中度風險、流動性風險、折溢價 風險、追蹤誤差風險、終止上市風險、市價波動風險、匯率風險等。
證交所並提醒市場投資人,須時刻衡量市場情形並注意相關風險, 以在多變的市場中實現成功的投資。
證交所表示,NYSE FactSet日本半導體指數,由ICE Data Indice s, LLC編製及維護,該指數以日本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公司為母 體,經市值及流動性篩選後,以FactSet RBICS產業分類挑選出半導 體相關產業成份股,再以來自半導體相關產業的營收比重篩選成份股 組成指數,成份股共50檔。
另外,日經高股息50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社編製及維護,該指數以 日經225指數成份股為篩選池,使用未來的預期股利收益率,來挑選 成份股,同時透過財務指標篩選,篩選具股息以及財務品質的成份股 績效表現,成分股共50檔。
**台股上市企業上半年獲利大爆發,年增逾三成**
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布,本國上市公司(不含金融保險業 34 家、廷鑫及昶虹兩家未申報)上半年已如期公告申報財報,共有 901 家企業繳出亮眼成績單。
根據證交所統計,這 901 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達 17 兆 6,855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 兆 5,732 億元,增幅 9.76%;上半年稅前淨利更是衝破 1 兆 7,753 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4,331 億元,年增幅達 32.27%。
證交所分析,整體市場中,營運獲利的上市公司有 744 家,占約 83%;其中,獲利較去年同期成長的有 595 家,約占 66%。獲利成長最顯著的產業包括半導體業和電腦及周邊設備業,這些產業憑藉技術創新和多元供應鏈布局,成功把握了人工智慧市場的契機。
此外,航運業也因掌握運價上漲的先機,讓獲利大幅成長。然而,食品工業、電器電纜和綠能環保等產業則面臨獲利衰退的挑戰。其中,電器電纜除受終端需求疲弱影響,基期也包含處分投資利益;綠能環保則是因基期案場完工及處分股權挹注,導致獲利衰退。
證交所強調,這些上市公司的營收和獲利均較去年同期增長,反映出國內企業在動盪的國際情勢中展現了強韌的營運能力和穩健的競爭力。
**證交所提醒ETF暫停申購留意溢價風險**
近期,臺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觀察到ETF市場,部分ETF因即將除息而暫停ETF初級市場申購,這可能對ETF的市價造成影響。證交所提醒投資人,在暫停申購期間,應特別留意溢價風險。
根據證交所說明,一般情況下,ETF可能會因投資標的相關市場停止交易、匯兌受限或基金保管機構無法執行相關作業等因素,而暫停申購或買回。
最近某些ETF因即將除息而暫停申購,是為了防止投資人於除息交易日前大量申購,導致除息時稀釋配息率,使每單位配發金額下降。依規定,發行人可以在特定情況下啟動暫停申購。
證交所指出,當ETF初級市場暫停申購,但次級市場買盤熱絡時,由於次級市場市價由供需法則決定,可能會大幅上漲,造成溢價。由於無法從初級市場申購新單位到次級市場,溢價情況將可能持續。
如果投資人在此時以高溢價買進ETF,未來在初級市場開放申購後,市價可能回落,投資人可能承受市價與淨值之間的價差損失。
證交所強調,投資人除了關注ETF的折溢價外,也應重視商品特性。例如,並非所有ETF都會因除息而暫停初級市場申購,部分ETF採用收益平準金機制,不會發生因大量申購而稀釋配息率的問題。然而,ETF並非保證配息商品,實際配息仍由發行人決定。
證交所統計,上述901家上市公司上半年營收17兆6,855億元,較1 12年同期成長1兆5,732億元,增幅9.76%;上半年稅前淨利1兆7,75 3億元,較112年同期成長4,331億元,增幅超過三成、達32.27%。
證交所強調,本國上市公司與去年同期,比較營收與獲利均增長, 反映出國內企業在動盪的國際情勢中展現營運韌性與穩健的競爭力。
證交所分析,整體市場具半年上獲利的上市公司計744家,約占83 %,另較去年同期成長者有595家,約占66%。其中,獲利成長產業 如半導體業與電腦及周邊設備業,憑藉技術創新及多元供應鏈布局, 成功抓住AI市場機遇,收穫豐碩;航運業面臨紅海危機及淨零轉型等 挑戰,掌握運價上漲先機,讓獲利揚帆起飛。
證交所也分析,獲利衰退產業主要為食品工業、電器電纜及綠能環 保。其中,食品工業排除基期一次性利益後,獲利實為成長,主係國 內總體經濟表現佳,帶動內需成長。電器電纜除因終端需求疲弱外, 另基期亦包含處分投資利益。綠能環保則因基期案場完工及處分股權 挹注,致獲利衰退。
證交所指出,一般而言,ETF可能因為若干原因而暫停申購或買回 。例如因投資所在國或地區證券交易所、店頭市場或外匯市場非因例 假日而停止交易、匯兌交易受限制、基金註冊地之證券集中保管事業 因故無法進行受益憑證劃撥轉帳交付或註銷作業等。
證交所強調,在發生特殊情事時,經理公司有權得決定是否接受基 金申購或買回申請。
近期有部分ETF因即將除息而暫停ETF初級市場申購,此即為了避免 在除息交易日前投資人大量湧入申購,造成除息時稀釋配息率,每受 益權單位配發金額下滑,發行人因此依規定,於特定情形下啟動暫停 申購。
證交所說明,惟當ETF初級市場暫停申購時,若次級市場買盤踴躍 ,因次級市場市價係由買賣雙方依供需法則決定,市價將大幅上漲, 並造成大幅度的溢價。又因無法自初級市場申購出新的ETF單位至次 級市場,將造成溢價的情形持續。
投資人若在大幅溢價的情形下買進ETF,未來在開放初級市場申購 後,市價可能回落,投資人或有可能承受市價與淨值間之差異損失。
證交所指出,投資人在投資時除須注意折溢價外,關注該商品本身 的特性也同等重要。例如並非所有ETF均會因即將除息而暫停初級市 場申購,部分ETF因有設計收益平準金機制,不會發生因大量申購而 配息率被稀釋的問題,惟ETF並非保證配息商品,實際配息情形仍須 依發行人決定。
證交所開啟電支帳戶買賣股票 口袋盈家領先合作
台灣證券交易所(證交所)宣布開放電子支付帳戶可成為交割專戶分戶帳,口袋證券率先與全盈+PAY合作推出「口袋盈家」,成為首家提供電子支付帳戶可購買證券的服務業者。
「口袋盈家」最快10分鐘就能完成線上開戶並綁定全盈+PAY,讓投資人在消費之餘,也能參與投資存股,讓數位體驗更流暢。
口袋證券指出,存股已成為小資族的理財首選,最低門檻100元就能開始存股。針對年輕小資族打造的「口袋存股」平台,根據不同的投資目的,區分為「存配息」、「存穩健」及「存潛力」三大類,幫助投資人依照風險承受度選擇適合的投資標的。
根據證交所統計,2023年20歲至30歲的累計開戶人口達160萬人,「口袋盈家」鎖定年輕數位投資人,提供更輕鬆多元的投資方式。
全盈+PAY是台灣第一家具備零售、金融、電商背景的電子支付業者,會員數已突破200萬人。此次合作旨在發展差異化服務和金融創新,提供消費者更優質的體驗。
公開資訊觀測站上線「反詐騙聯防專區」 台灣證交所籲民眾留意詐騙
台灣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證交所)於公開資訊觀測站推出「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提供投資人及證券業界最新詐騙案例與防範措施。
「反詐騙聯防專區」可連結至公開資訊觀測站首頁或重要訊息與公告下的「反詐騙聯防行動專區查詢」。投資人可查詢證券商通報的詐騙案例,包含詐騙手法、證券商因應措施及澄清說明。
證交所呼籲投資人留意常見詐騙手法,例如飆股推介、申購股票保證獲利、抽獎中籤等。詐騙集團常利用話術誘使投資人提供重要財產,務必提高警覺。
證交所也鼓勵證券商報告詐騙案例,共同打造反詐騙聯防網。亞東證券、玉山證券及法興證券率先分享詐騙態樣與關懷措施。
亞東證券發現客戶收到承諾股票申購獲利的訊息,並主動關懷客戶提領現金,成功攔阻詐騙案件。
玉山證券遭遇多起股票申購詐騙,詐騙者假冒證券商,透過手機APP誘導投資人匯款。此外,接到假冒警政署電話的客戶也透過從業人員解說成功阻詐。
法興證券自6月以來接獲超過20起客戶通報,包含冒名網站、社群媒體及應用程式詐騙。該公司已成立應變小組並下架冒名網站。
證交所持續舉辦宣導會,提升證券商從業人員的反詐意識。證交所強調,證券商第一線的關懷與防詐資訊提供,有助於減少投資詐騙案件發生。
**臺灣證交所獲頒全球交易所首張碳中和查證證書**
臺灣證券交易所(簡稱證交所)榮獲國際標準組織(ISO)頒發全球交易所首張ISO 14068-1:2023碳中和查證證書,由英國標準協會(BSI)進行查證。此證書象徵證交所於減碳永續發展方面的重大里程碑。
BSI東北亞區董事總經理蒲樹盛表示,全球正面臨氣候變遷的挑戰,證交所取得此認證,展現其對於推動永續發展和淨零轉型的決心。他呼籲更多企業透過ISO標準,加速邁向淨零目標。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證交所已設定目標,至2030年減量37.8%溫室氣體排放,2050年達成淨零排放。證交所將透過節能減碳措施,以及碳權抵換,持續維持碳中和承諾。
台灣碳交易所(簡稱碳交所)提供國際碳權交易平台和培訓碳管理人才,協助證交所達成碳中和目標。碳交所和BSI共同辦理國際標準資格證明課程,協助提升永續產業與國際接軌的能力。
證交所取得此認證,不僅展現自身對於淨零轉型的承諾,更希望拋磚引玉,推動台灣上市公司共同朝永續發展邁進。此舉有助於台灣朝向淨零排放目標邁進,也彰顯臺灣證券交易所在國際上的領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