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華達(3367)品牌管理處副總經理陳鶴鳴昨(11)日表示,計
劃在年底前推出第三代行動通訊(3G)手機,目前已送國內系統
業者中華電信、台灣大哥大進行測試。大陸十一黃金周,英華達
單周大陸銷售量約3萬支,創下新高。
英華達昨天發表新手機A375,和資生堂跨業合作行銷,主打女性
消費族群,建議售價約9,000元。英華達將於18日舉行股東臨時會
,規劃月底前正式掛牌上市,上市承銷價108元。英華達昨天在未
上市買盤建議價147元,較前一個交易日下跌2元。
蘋果電腦近期將推出一款可播放影片的iPod,採用硬碟做為記憶
體,據了解,由台灣的英業達集團旗下的英華達(3367)負責代
工。
蘋果電腦新產品iPod nano產品熱賣,帶動概念股9月營收
向上挺進,第四季因聖誕旺季可望再度攀高,鴻海(2317)、正
崴(2392)、鈺創(5351)、倍微(6270 )等都較8
月成長一成以上,也較去年同期成長三成以上。
蘋果6月底的2005會計年度第三季財報,蘋果營收獲利雙雙創下
新高,當季營收35.2億美元,稅後純益3.2億美元,每股稅後
純益0.37美元;銷售了615.5萬台iPod,比去年同期大
幅成長616%。
蘋果近期進行新舊機種轉換,硬碟式iPod供應商連續兩個月出現
營收下滑,但代工i-Pod nano的台灣概念股則成長迅速。
英華達9月營收跌破70億元關卡,僅68億元,比8月和去年同期
都衰減約15%,不過,由於上半年出貨暢旺,前三季營收722億
元,比去年同期大增71%。
在iPod nano概念股方面,鴻海9月營收680億元,比8
月的507億元成長33%,較去年同期則成長65%;正崴9月營
收30.21億元,比上月成長16%,比去年同期成長47%;可
成(2474)9月合併營收9.16億元,比上月成長7.5%,
比去年同期則大增83.2% 。
鈺創(5351)9月營收6.72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34%,
比8月成長16%,前三季營收43億元,比去年同期減少二成;倍
微(6270 )9月營收4.36億元,比8月成長13%,比去
年同期成長38.5%,前三季營收24.91億元,年增率7.4
%。其他i-Pod nano概念股還有健鼎、南電、欣興、今皓
、綠點、致伸等。隨著蘋果電腦即將推出iPod新產品,其他iP
od概念股也有機會進一步成長。
土銀為回饋眾多國際信用卡戶長期的支持與肯定,堅持給客戶優質的
服務,特舉辦「國際信用卡刷卡酬賓抽獎」活動。
本次抽獎活動期間自10月10日至12月20日止,凡持土銀國際
信用卡單筆刷卡消費達1,000元,即取得一次抽獎機會,達2,
000元取得二次抽獎機會,依此類推,並提供刷卡金10萬元:1
5名,刷卡金1萬元:150名,總計有165個得獎名額,獎金共
計300萬元。
得獎者獎金由該行存入得獎者信用卡帳戶,供得獎客戶日後刷卡消費
時抵扣帳款。
本次抽獎日期訂於12月20日舉行,除邀請律師公證外,得獎名單
將公布於土銀網站www.landbank.com.tw及以信
函個別通知中獎得主。
土地銀行電話(0800)089-369號、
(02)2314-6633號。
統一期貨搬回發跡地東興路的統一大樓,新家新氣象,統一期貨總經
理黃奕銘表示,期許自營部門明年獲利要占到三分之一。
統一期貨昨(11)日舉行喬遷酒會,期貨公會理事長王中愷也到場
祝賀,最有趣的是統一期貨前後三任總經理齊聚一堂,包括第一任總
經理、也是現任統一投信總經理暨投信投顧公會理事長的林弘立,第
二任總經理的朱士廷,現已赴期交所出任副總經理。
林弘立打趣的指出,他在當總經理時,還是僅有國外期貨的時代,尚
未有本土期指,而過著暗無天日的生活。朱士廷則回憶在掌盤時,先
有美國911事件的衝擊,後有917納莉風災的席捲,當時的統一
期貨就在東興路大樓的地下一樓,出現淹水致無法交易情形,但最後
仍排除萬難讓客戶下單的往事。
現任總經理黃奕銘,則是現階段最任重道遠的一位;他指出,統一期
貨累計到今年9月,期貨市占率約是22家專營期貨商的第五名,選
擇權約在第九名、第十名上下徘徊,搬了家後的新目標,就是要將期
貨及選擇權的市占率再往前推進一到二名。
另外,黃奕銘近幾年來致力於自營部門,他透露,今年統一期貨自營
部門才算是剛起步,主要放在人才的訓練,到目前為止,自營部分尚
未對公司獲利有貢獻,但統一期貨明年度的目標,則是期許經紀業務
包括期貨、選擇權及國外期貨的手續費獲利,要占到總獲利的三分之
二,自營部門獲利則要向上拉升到三分之一的比例。
在統一期貨先搬回東興路原址後,統一投信年底也要搬回,分占八至
十樓,統一證券集團又重聚一起,統一證總經理林寬成表示,為使整
體資源將可有效運用,現在不管統一證券要不要出嫁,所有員工都要
在各自崗位上努力。
至於有關統一證與中信證三合一案的進度,林寬成則語帶保留;但他
也安撫員工的表示,「統一證券體系中沒有母子公司區分,一定會照
顧到所有員工的權益」。
專業發展FPC、TAB、LCD驅動IC板規畫、設計業務的協技
科技公司,日前與新日鐵化學公司攜手合作在TPCA展中共同展出
,無論規模、攤位設計或展示產品均為歷年之最,更吸引新、舊客戶
到場為該兩公司的亮眼表現喝采。
目前的拹技科技,經不斷創新、革新,已在產品研發與拓展市場奠定
穩固基礎,尤其這幾年隨著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而能把握這個契機,
順利打進市場核心,目前市面上看到的TAB製程設備與材料、ES
-PANEX軟板基材、顯微放大儀器、PCB壓合鋼板、PCB壓
合緩衝材、FPC壓合副資材、底片壓膜機、製紙滾輪、各式電子級
膠帶、炭纖維布複合材料等高科技產品很多是來自協技公司。
協技公司目前設有炭纖維、電子材料、機械工業材料、半導體先端材
料、VISION及加工技術中心等六大事業部,逐漸展現多元化企
業的規模,目前除台北總公司外,並在台北五股工業區設有技術中心
,專責研究加工方式,另在東京、北京、上海均設有分公司,合作廠
商更多達20餘家,包括新日鐵化學、積水化學、高砂鐵工及瀨戶技
研等著名企業。
日商新日鐵化學公司電子材料事業部以生產軟性印刷電路板用無接著
劑二層軟板基材(ESPANEX)為主,為配合全球市場需求成長
,目前該公司除擁有日本木更廠的5條生產線,九州廠新規畫的2條
大型生產線近期也陸續加入投產行列,預估到年底該兩廠的ES-P
ANEX年產能總合可望超過850萬平方公尺,可充分滿足台灣、
中國及韓國市場現階段的需求。
國際直線科技以優異研發能力,繼日、德先進技術,再度以靜音型線
性滑軌「滾動保持器元件改良」,日前榮獲94年度國家發明創作獎。
因應工具機低噪音、低發熱要求,國際直線科技推出自行研發的靜音
型線性滑軌,使滑塊內的鋼珠受力均勻,且不會在滾動中相互碰撞,
提高了鋼珠及保持器間的油膜潤滑效率,並大幅提升滑軌使用年限及
工具機效率,特別適用於高速CNC工具機,此專利技術不僅為工具
機廠商提供最佳化線性滑軌,更代表台灣線性滑軌廠商研發實力及製
造水準,足以與日德技術較長短。
國際直線科技為世界主要內建免潤滑系統線性滑軌的製造廠,也是台
灣重要量產四排珠高剛性線性滑軌的代表性廠商,並以優異研發實力
,多次榮獲國家肯定,此次在傳動元件領域開發創新技術,將為產業
帶來一股創新風潮,為迎接新技術商機,該公司並於台北大同科技園
區成立全球營運總部暨研發中心,為廣大的客戶提供最優質的服務。
國際直線科技電話 (02)2268-1133分機246號李經理。
金鼎證券為反制開發金敵意併購推出的四合一案,換股比例引發部分
股東爭,金鼎證券總裁暨環華證金董事長張平沼表示,環華的換股比
例會重新調整,對開發金加碼併購的未來各種可能發展,他則持開放
態度。
金鼎證券8月25日董事會通過合併第一證券、遠東證券與環華證金,
進行四合一,本周四(13日)四家公司將召開臨時股東會討論合併案
。
不過,部分環華證金股東不滿合併換股比例,為確保營業讓與的權利
金收益不被稀釋,環華在9月底董事會通過營業讓與交易,一併提至
本周臨時股東會討論,並做成決議,授權董事會與金鼎證協調調整換
股比例。
張平沼指出,環華證金將證金業務營業讓與復華金旗下復華證金,已
構成資產的重大變動,因此金鼎證券一定會調整和環華證金間的換股
比例,並且讓金鼎證四合一案順利完成。
金鼎證推動四合一反制開發金敵意併購,但開發金仍持續買進金鼎證
股票,持股已超過16%。對此,張平沼強調,金鼎證券對於金控談合
併抱持開放態度,「只要價錢好,把我的股票買去也可以呀!」
但他強調,合併必須要對股東好、對員工也好,開發金如果要來提親
,他當然也願意談談,但是開發金不應這樣「霸王硬上弓」。
四合一案成功後,開發金若持續加碼,金鼎證的下一步要如何因應,
張平沼的談話,是否為未來各種可能留下無限空間,備受市場關注。
張平沼表示,依照合併契約,本來就會在參與合併公司發生重大資產
變動時,需調整換股比例的條款,只是因為股東會的通知書已經發出
去了,所以本周股東會還是依原來的換股比例討論,但是通過以後,
雙方董事會會依照合併契約,調整換股比例。
張平沼說:「換股比例一定會調整的,環華股東權益可以獲得確保
,沒有問題。」
至於金鼎證對第一證、遠東證的換股比例,張平沼表示,雖然最近金
鼎證又有認購權證稅負沖回利益,但是因為金鼎證是四合一的存續公
司,本來就應該給消滅公司溢價,不會因此又去調整對第一、遠東證
券的換股比。
張平沼說,他代表環華和復華金談判營業讓與交易,權利金有6億元,
比對方原本的開價要高很多,雖然有部分董事對合併案表示不同意見
,但是會計師已充分說明過計算原則與內容,他有信心股東臨時會可
順利通過合併案。
金鼎證券為反制開發金敵意併購推出的四合一案,換股比例引發部分
股東爭,金鼎證券總裁暨環華證金董事長張平沼表示,環華的換股比
例會重新調整,對開發金加碼併購的未來各種可能發展,他則持開放
態度。
金鼎證券8月25日董事會通過合併第一證券、遠東證券與環華證金,
進行四合一,本周四(13日)四家公司將召開臨時股東會討論合併案
。
不過,部分環華證金股東不滿合併換股比例,為確保營業讓與的權利
金收益不被稀釋,環華在9月底董事會通過營業讓與交易,一併提至
本周臨時股東會討論,並做成決議,授權董事會與金鼎證協調調整換
股比例。
張平沼指出,環華證金將證金業務營業讓與復華金旗下復華證金,已
構成資產的重大變動,因此金鼎證券一定會調整和環華證金間的換股
比例,並且讓金鼎證四合一案順利完成。
金鼎證推動四合一反制開發金敵意併購,但開發金仍持續買進金鼎證
股票,持股已超過16%。對此,張平沼強調,金鼎證券對於金控談合
併抱持開放態度,「只要價錢好,把我的股票買去也可以呀!」
但他強調,合併必須要對股東好、對員工也好,開發金如果要來提親
,他當然也願意談談,但是開發金不應這樣「霸王硬上弓」。
四合一案成功後,開發金若持續加碼,金鼎證的下一步要如何因應,
張平沼的談話,是否為未來各種可能留下無限空間,備受市場關注。
張平沼表示,依照合併契約,本來就會在參與合併公司發生重大資產
變動時,需調整換股比例的條款,只是因為股東會的通知書已經發出
去了,所以本周股東會還是依原來的換股比例討論,但是通過以後,
雙方董事會會依照合併契約,調整換股比例。
張平沼說:「換股比例一定會調整的,環華股東權益可以獲得確保
,沒有問題。」
至於金鼎證對第一證、遠東證的換股比例,張平沼表示,雖然最近金
鼎證又有認購權證稅負沖回利益,但是因為金鼎證是四合一的存續公
司,本來就應該給消滅公司溢價,不會因此又去調整對第一、遠東證
券的換股比。
張平沼說,他代表環華和復華金談判營業讓與交易,權利金有6億元,
比對方原本的開價要高很多,雖然有部分董事對合併案表示不同意見
,但是會計師已充分說明過計算原則與內容,他有信心股東臨時會可
順利通過合併案。
鋼鐵業景氣何時反彈,備受市場關注。不過總結亞洲四大鋼廠高層對
鋼市指標碳鋼後市的最新看法,卻依然多空分歧。其中韓國浦項董事
長李龜澤表示,亞洲鋼鐵庫存最快今年底修正後,有利鋼價反彈,此
看法與中鋼董事長林文淵最新看法,「全球鋼價在第四季回穩後,明
年第一季可望反彈」不謀而合;但寶鋼總經理徐樂江、燁聯董事長林
義守卻均認為有持續調降價格的壓力。
韓國浦項鋼廠董座李龜澤日前在世界鋼鐵協會(IISI)年度盛會
中預期鋼市反彈在望的樂觀看法,激勵市場,不過隨後大陸寶鋼總經
理徐樂江卻又悲觀看待鋼價還要再跌,反應至國內,中鋼董事長林文
淵、燁聯鋼鐵董事長林義守也提出個人最新看法,但因各彈各的調,
一來一往間,較勁意味頗濃。
其中,碳鋼產品未來走勢,李龜澤指出,亞洲鋼鐵庫存問題,最快可
望在今年底向下修正,有利鋼鐵價格反彈。他估計,待庫存往下修正
後,即可能看到亞洲鋼鐵價格再度上揚。
不過大陸寶鋼總經理徐樂江表示,因大陸鋼材需求成長遠低於供給成
長,鋼價還有再調降壓力,大陸希望藉此能在下年度即將開啟的鐵礦
砂談判中,贏得籌碼。
林文淵則表示,大陸因擴產,最近確實陸續釋出熱軋等產品,造成供
過於求,影響價格回跌,但高品級鋼品市場需求仍在,歐美最近鋼價
已開始回升,尤其美國颶風帶來的鋼材重建需求效應陸續浮現,對後
市鋼價提升很大,預估明年鐵礦價格要下跌的機會不大。根據IIS
I預估,大陸去年進口的鐵礦原料約二億零八百萬公噸,今年可望達
到二億五千萬公噸,明年預期進口量繼續增加達到二億八千萬公噸。
林文淵說,目前亞洲大多數鋼廠,已經取得不想再流血輸出的共識,
「全球鋼價第四季落底之後,可望回穩,預期明年第一季鋼價反彈有
望」。
林義守則指出,大陸擴增產能與陸續釋出的效應持續,目前亞洲鋼鐵
行情和國際鋼價仍有一段差距,以碳鋼熱軋來說,日本每公噸仍停留
在六百美元左右,俄羅斯、巴西等地的國際行情,平均在四百七十美
元以下,加上目前高爐廠的成本結構,仍有很大的利潤,他預期明年
上半年的碳鋼,仍有下修五%至一○%的可能。
台灣高鐵董事侯貞雄最近指出,高鐵建好後,可以將台灣省變成台灣
市,使台灣形成一日生活圈,他透露,高鐵營運後,只要載客人次達
到十四萬八千人,就可以達到損益兩平,而且額外產生業務收入還不
算,因此,他認為高鐵是一項會賺錢的投資。
侯貞雄是在台灣大學經濟系,以「Case Sutdy 台灣高鐵
」為題發表演講時,做出前述表示。
侯貞雄指出,台灣高鐵目前營運的工程的預算,與原先規劃只有超出
八%,超出的金額不到三百億元,算是控制非常良好,其中台灣高鐵
的命運也相當坎坷,因為在八十六年簽約時,就遇到東南亞金融風暴
,隨後又遇到九二一大地震,導致高鐵一些建設的地震係數必須重新
更改,這部分多增加的金額就占超出預算金額的一半以上,所以高鐵
預算算是控制相當好的。
對於台灣高鐵目前遇到的紛爭,侯貞雄表示,其實是一場誤會。因為
當初高鐵的預算是五千億元,另外,有一千億元是土地,屬於政府補
償的部分;台灣高鐵與中華高鐵在競標時,講的是台灣高鐵不須要政
府補償,而中華高鐵則要政府補償一千億元,因此,台灣高鐵最後可
以脫穎而出。
侯貞雄說,台灣高鐵得標是因為可以讓政府零補償而非零出資,政府
出資的比重,按照獎參條例可以到達二○%的程度,他指出,當初台
灣高鐵在做資金規劃時,也包含這部分資金。現在有部分資金沒有到
位,自然會出資金缺口的問題。
他表示,目前台灣高鐵的出資比重中,五大股東出資二八%,政府直
接投資為一二%,泛公營事業投資二五%,但其中若按權益法計算,
則這二五%中,屬於政府直接投資的部分有四.七七%。
侯貞雄指出,根據台灣高鐵的估算,台灣高鐵的票價是以台北到高雄
航空票價八折計算,而現在則是以每公里三.四五九元計算,並可消
費者物價指數調整,初步預估營運量達到十四萬八千人即可達到損益
平衡點。
侯貞雄表示,也有人說,若政府開放大陸人士來台觀光,大陸人來台
可能都要坐高鐵,這樣極可能在高鐵營運第二年載客量就可超過二十
萬人次。
政府主導高鐵投資案,高鐵案已成為變調的BOT案,甚至對未來國
內重大工程BOT案,立下一個不良示範。長生機場捷運案及高鐵案
,是交通部主導的兩大交通BOT案,機場捷運案已失敗,並交由政
府自建;高鐵案目前正由政府「急救」中,成敗未明。政府是否應重
新檢討BOT案政策,對於投資金額龐大,報酬率低的交通建設案,
值得以BOT方式經營嗎?
業者興建完成並在營運年限結束後,再移轉政府經營。原本BOT案
的用意,是引進民間的效率及資金,加速公共工程的推動,但依結果
論觀察,交通重大BOT案,仍未有成功例子。
以高鐵BOT案為例,原本自償率只有四五%(即投資一百元,回收
四五元),即政府必須出資五成五以上,業者才有獲利的可能,但高
鐵公司卻標榜政府不用出資一毛錢,案子當然做不下去。高鐵BOT
案在第一步的「興建」期,就面臨窘境,更別提未來的營運。
高鐵案與英法海底隧道是國際間兩大著名的BOT案,但對政府的風
險分擔上,卻顯著不同。高鐵案政府必須承擔買回的風險;英海海底
隧道所有風險則由股東及銀行團自行承擔。
以英法海底隧道BOT案來說,過去有二百多家銀行參與聯貸,投資
金額超出原先預算的四○%,因為興建成本遠超出預算,投資英法海
底隧道的股東不斷掏錢,慘不忍睹,更造成不少聯貸小銀行倒閉。但
該案至少仍奉行合約精神,所有興建成本及風險都由投資者及銀行負
擔,完全沒有對政府及納稅人造成損失。英法海底隧道雖算是一宗失
敗的投資案,但卻是一個成功的營運案。
反觀高鐵工程,政府在求好心切下,介入高鐵董事會,無非是希望高
鐵能早日通車。但政府介入高鐵公司決策,是否意謂著未來必須對高
鐵的興建及營運成敗負責任。
原本是由五大股東負責盈虧的投資案,現在卻變成政府主導,風險轉
嫁至政府及全國納稅人身上,若因此高鐵還是通不了車,或是未來營
運虧損累累,是不是又要納稅人再掏錢救高鐵?
台灣高鐵公司在政府決定介入與主導後,親民黨立委劉憶如明白指出
,高鐵已成為變調的BOT案,原本應是民間主導的案子,竟成為政
府主導;政府如果繼續主導高鐵董事會,營運發生虧損,高鐵公司無
法正常繳息,政府身為高鐵董事會決策者,豈不又要解決財務困難,
在此情況下,高鐵營運的虧損,又得全民埋單!
八年前,高鐵局曾經委託劉憶如做過一份高速鐵路的財務規劃報告,
這份報告是比照國際間類似工程的投資額下完成。當時估算出自償率
約四五%(即投資一百元,回收四十五元)。因此,以高鐵案投資金
額四四一九億元估算,扣除一千億元的資本額,政府必須出資一千八
百億元。這份報告,與當時台灣高鐵的競爭者中華高鐵提出的財務規
劃,頗為類似,結果卻由標榜零出資的台灣高鐵得標。
劉憶如強調,高鐵營運後,如果仍然比照過去的財務規劃,估計卅五
年營運期終止後,高鐵只能回收一千九百多億元。一個四千多億的投
資案,要虧二千多億元,當然是一個失敗的投資案。
因為,當年的財務評估結果指出,高鐵案,政府須出資一千八百多億
元,業主才有可能獲利。不過,台灣高鐵卻主張政府不用出一毛錢,
甚至未來高鐵營運後,還能再給政府五百億元。事實卻證明,高鐵的
財務規劃根本就不可行,目前,尚在興建階段都要政府介入,未來營
運後又怎麼可能不虧損。
劉憶如認為,高鐵仍要以BOT的方式完成,不能由政府接收,必須
要由五大股東完成興建及營運,政府應適時退出高鐵董事會,否則,
高鐵營運後虧損,豈不又要全民埋單?
至於說,政府能否主導高鐵案,此一全球最大的BOT案,究竟還算
不算是一個BOT案,各方也有不同的說法。
交通部技監廖慶隆過去曾擔任高鐵局長,並主導高鐵BOT案,他說
,高鐵BOT案是依照「獎勵民間參與交通建設條例」興建。該條例
的兩個極端例子,一為OT案,即政府百分之百出資興建,再交由民
間經營、移轉政府;另一為BOT案,即民間百分之百出資興建、經
營,再移轉政府。
廖慶隆說,在高鐵案中,按目前情況觀察,政府與民間都有在興建階
段投資,因此,高鐵案應是介於OT及BOT案之間。但嚴格而論,
該案並未違反獎參精神,仍是BOT案。
劉憶如則強調,高鐵案就形式而言,仍是BOT案。高鐵五大原始股
東將原本應該自行籌措的資金,以「掐」住政府的方式,要求國營事
業及官股企業出資,但依法論法,目前國營事業投資高鐵的比重,不
到一二%,而且政府確實是投資高鐵,而非出資高鐵。
劉憶如說,雖然官股銀行及中鋼等投資高鐵的金額高達二四七億元,
但以交叉持股估算,官股企業實際由政府持有的資金,不到五十億元
,並未違反獎參規定。高鐵案只能算是變調的BOT案。
奇美實業獲得優派(View-Sonic)19吋寬螢幕液晶監視器代工訂
單;包括明基、宏碁、三星與樂金電子(LGE)等全球液晶監視
器品牌大廠,第四季也都計劃推出寬螢幕機種,監視器價格戰可
能延燒到寬螢幕。
奇美實在第三季獲得宏碁19吋的寬螢幕液晶監視器代工訂單之後
,最近又再獲得優派的寬螢幕監視器訂單,使得奇美實與奇美電
的寬螢幕監視器面板出貨量持續看好。
寬螢幕監視器,最先由奇美實的自有品牌PolyView與CMV推出,
宏碁第三季加入戰局,優派本周也將舉行新產品發表會,進軍寬
螢幕的監視器市場。宏碁與優派的寬螢幕監視器,均由奇美實代
工製造。
明基、三星與LGE等品牌大廠,也都瞄準寬螢幕監視器市場,新
產品預定第四季上市,寬螢幕監視器競爭愈趨白熱化。
全球液晶監視器市場目前的主流,仍為17吋液晶監視器,其次是
19吋機種,不過,17與19吋均為傳統的4:3機種,而非16:9的
寬螢幕機種。
根據DisplaySearch統計,第二季液晶監視器出貨量中,有高達
96.6%是15、17與19吋三種尺寸,其中17吋占所有液晶監視器出
貨量的58.1%,19吋也占到21.6%。
業者指出,過去市場認為,液晶監視器由17吋發展到19吋將是
極限,主要是超過19吋的液晶監視器擺在桌上,畫面會非常大
,不適合人的眼睛觀看。
不過,自從監視器發展成為寬螢幕後,寬螢幕的畫面比傳統的
4:3小,使得監視器可以發展到19、20、21與22吋等寬螢幕尺
寸,增加監視器的多變性。
業者表示,市場上有許多個人電腦(PC)多媒體玩家,對更大
尺寸液晶監視器的需求殷切,而且寬螢幕機種,可同時在螢幕
上開兩個微軟的視窗(如同時開啟word與excel檔),滿足多項
工作在一個螢幕上操作,讓市場對寬螢幕監視器的需求呼聲愈
來愈高。
IC測試廠商南茂科技公司因泰林科技與信茂科技兩公司合併,而持
有泰林公司34.13%股份,達到結合門檻標準,因而向行政院公
平交易委員會申請結合,公平會了解相關申請內容後,已依公平法予
以許\可。
公平會指出,南茂科技公司在IC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10.3%,
泰林科技為2.6%,信茂科技為0.5%,結合後,南茂科技公司
的市場占有率為13.4%,於93年度的市場排行為第三名,僅次
於日月光集團28.6%及京元電子15.2%。
公平會准予此一結合案後,泰林、信茂的預定結合日期為今年的12
月1日以前。
公平會表示,泰林科技公司與信茂科技公司合併後,增進規模經濟,
並減少重疊成本支出,強化財務結構,有利財務調度與減低融資成本
。身為泰林科技公司大股東的南茂科技公司,也將因上述合併利益而
受惠。
IC測試廠商南茂科技公司因泰林科技與信茂科技兩公司合併,而持
有泰林公司34.13%股份,達到結合門檻標準,因而向行政院公
平交易委員會申請結合,公平會了解相關申請內容後,已依公平法予
以許可。
公平會指出,南茂科技公司在IC測試市場的佔有率為10.3%,
泰林科技為2.6%,信茂科技為0.5%,結合後,南茂科技公司
的市場占有率為13.4%,於93年度的市場排行為第三名,僅次
於日月光集團28.6%及京元電子15.2%。
公平會准予此一結合案後,泰林、信茂的預定結合日期為今年的12
月1日以前。
公平會表示,泰林科技公司與信茂科技公司合併後,增進規模經濟,
並減少重疊成本支出,強化財務結構,有利財務調度與減低融資成本
。身為泰林科技公司大股東的南茂科技公司,也將因上述合併利益而
受惠。
英國保誠人壽關懷客戶健康,自即日起至12 月31日止,推出「
健康關懷季」保戶回饋活動,凡活動期間,投保「保誠人壽新康寧終
身醫療保險」或「保誠人壽新康健終身防癌保險」,可參加抽獎活動
,愈早投保,中獎的機會愈多。
該公司建議消費者逐步建構一完整的終身醫療保險保障平台,因為隨
著國人平均餘命的增加,文明病與流行病病因愈趨複雜,再加上醫療
技術的不斷提升,在在顯示了醫療保險保障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以保
誠長期熱賣的「保誠人壽新康寧終身醫療保險」或「保誠人壽新康健
終身防癌保險」來說,這兩張商品均為醫療險主約,可自行搭配其他
意外或醫療險附約,且提供限期繳費保障終身,採平準費率為保費計
算基礎,對消費者而言,越早買保費越便宜。另外,還可提供0 歲
的新生兒(出生滿15天且健康出院)投保,也為目前市面上較少見
的醫療險商品之一。
該公司表示,「健康關懷季」保戶回饋活動,自即日起至今年12月
31日止,連續四個月,凡投保「保誠人壽新康寧終身醫療保險」或
「保誠人壽新康健終身防癌保險」,並於次月10日前完成核保發單
者,每達到「保誠人壽新康寧終身醫療保險」五計劃(日額500元
)或「保誠人壽新康健終身防癌保險」一單位,要保人可獲得一張抽
獎彩券,並以此類推,購買上述兩險種的保障計劃越多,中獎機會就
越高,獎品有60座Osim按摩椅及總計超過4000多個大獎,
抽獎日期為10 月31日、11月30日、12月30日與95年
1月26日,越早投保,參加抽獎機會越多,活動詳情請上保誠人壽
企業網站www.pcalife.com.tw查詢。
南山人壽已推出第一張外幣保單,成為業界首批開賣外幣保單的壽險
公司之一。
從收取保費到領取身故保險金、滿期金、或解約贖回等,皆以美元計
價的『南山人壽洋洋得益外幣投資連結型保險』,連結了高達14檔
美元基金,提供不同風險偏好者的理財需求,且保費最低約為3,0
00美元,即使是擁有小額外幣帳戶的民眾,也能輕鬆進行保險理財
規劃。
南山人壽表示,『南山人壽洋洋得益外幣投資連結型保險』提供多達
14檔基金投資標的,包含積極型、穩健型和保守型的基金連結,因
此不同風險偏好者,能依個人理財需求選擇投資標的組合。
此外,外幣保單適合持有外幣資產者,可以利用手頭上既有的外幣繳
交保費,而未來各項保險給付也都是以外幣計價,可以避免保險期間
的匯兌風險。且個人保障缺口如果較大,應以保障規劃為優先,投保
較高的保險金額;反之,本身若已擁有充足的純保障,才加重投資理
財的部份,配合教育、退休等需求規劃。
南山人壽指出,有些民眾因資產配置需求或子女打算出國留學,本身
已經擁有一筆外幣資金,便十分適合購買外幣保單。
例如十年後若兒女欲赴美深造,該家庭即能利用『南山人壽洋洋得益
外幣投資連結型保險』籌備教育基金同時兼顧壽險保障。假設王先生
準備為女兒籌備留學基金並選擇『南山人壽洋洋得益外幣投資連結型
保險』,躉繳保費10萬美元,扣除相關費用後,即用於投資基金;
十年後,王先生可領取一筆滿期保險金支付女兒的留學費用。投資期
間若王先生有急需,也可以視投資績效狀況,選擇部份贖回保單價值
,靈活運用資金。
由金鼎綜合證券主辦承銷的專業IC代理商弘憶國際(3312),
將於11月7日以每股16元掛牌上櫃;自今(11 )日起至14
日辦理公開申購,並在11月1日舉辦上櫃前法人說明會。
有別於其他IC通路商,弘憶國際將公司定位為Solution
Provider(應用方案提供者),鎖定Design in產
品及利基市場深耕,提供客戶消費訊息,產品開發,元件物流之全方
位解決方案, 如今已在家庭網路及數位娛樂等市場開花結果,尤其
所代理的美商Sigmatel的MP3 Player控制元件,
獲Dell、Samsung、Creative等世界級大廠採用
,全球市占率最高,弘憶結合軟硬體技術支援,搭配Toshiba
的NAND Flash銷售, 至今出貨持續爆量成長。
在MP3市場漸趨成熟後,弘憶國際著手開發可攜式多媒體播放機P
MP及智慧型手機的應用,包括整合Sigmatel控制晶片、T
oshiba微型硬碟機及錸寶OLED顯示面板,兜成完整模組出
貨給客戶。隨著手機繼拍照功能後,結合MP3為下一殺手級的應用
,目前已有多款MP3智慧型手機在市場熱賣,弘憶國際也將陸續提
供新的解決方案,以因應客戶需求。
弘憶國際近三年抓對消費性電子產品趨勢,並避開殺戮戰場的PC市
場,使得業績逐年走高,91至93年營收分別為19.4億元、3
4.57億元、54.89億元,稅後獲利為3404萬元、485
2萬元、9300多萬元,每股稅後EPS為1.49元、1.48
元、2.43元;今年弘憶國際業績表現仍極為突出,累計前九月營
收56.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1.8%。
看好未來3C產業發展,弘憶國際積極朝新產品布局,包括SOHO
閘道器、無線網路應用、液晶顯示器、數位電視、液晶電視等,上半
年代理的瑞昱Home Gateway RTL8651系列晶片
,相繼獲得國內外各知名大廠採用與銷售,成長快速;8 月更取得
In-tersil在Analog及電源管理IC新代理線,在與
現有產品互補下,相繼獲得MB,NB、及ADSL等客戶採用,為
未來業績成長一大動能。
弘憶國際目前Design in產品線約佔營收比60%,客戶轉
單不易,且接單能見度明朗;隨著布局新產品陸續發酵,預估今年業
績將可維持去年成長力道。
中船民營化招標案將在10月17日截標,中鋼董事長林文淵日前捨
世界鋼鐵協會(IISI)年會,前往日本拜訪該國最大的今治造船
廠,顯示中鋼投資中船的可能性大增。
世界鋼鐵協會年度大會被視為全球鋼鐵產業界的盛事,前任中鋼董事
長王鍾渝、郭炎土幾乎每年都參加,王鍾渝並曾擔任世界鋼鐵協會理
事長,透過與全球鋼鐵業界領袖的互動,強化中鋼的對外關係與競爭
力。
今年IISI年會於10月2日至5日在韓國首爾舉行,林文淵放棄
這項行程,選擇於10月4日到6日,參訪日本最大的今治造船集團
,就全球航運及造船工業發展交換意見,並由林文淵夫人為中鋼運通
委造的「通捷輪」,舉行新船下水擲瓶典禮。
中鋼運通指出,中船民營化招標案將於本月17日截標,中鋼正展開
評估是否參與投資,基於長期與造船、航運業的互動關係,中鋼運通
受命擔任諮詢顧問角色。由於中鋼運通委託日本今治造船所建造的「
通捷輪」雜貨船本月5日舉行下水典禮,特別邀請林文淵赴日,拜訪
該集團會長檜垣俊幸及副社長檜垣巧。
今治造船集團目前是日本規模最大的造船業者,旗下擁有全球最大船
塢西條工場及起重能力最高、達2,400公噸的三座門式起重機,
中鋼運通認為有必要讓林文淵前往實地了解,並與今治造船高層交換
意見,透過今治與中船的比較、衡量,以對中船投資案有更客觀的看
法,此行絕對不是賞楓遊山玩水。
中船民營化作業上月21日公告,將採現金增資搭配出售股權方式同
步進行,預計釋股51%到66%,包括長榮、台航、陽明、中鋼,
以及美商MPH、BAE、日本三菱、韓國現代集團等,都是潛在買
主。
業內人士預估,要取得中船掌控權,至少要50億元資金,關鍵在於
有興趣者要先整合成一團隊,藉團隊之力才能進駐中船。目前即傳出
中鋼可能結合陽明海運、萬海航運,組成投資團隊投標。
中油公司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國光石化科技、中東阿布達比兩大石化區
投資計畫。投資當然要花錢,而且占有絕對多數股權的中油,要出的
錢更多。錢從那裡來,將是中油面臨的頭痛問題。
中油公司是政府最大的繳稅大戶,每年上繳的金額上千億元。近年來
政府財政拮据政府上繳的稅,由年繳改為半年繳,後來進而季繳。反
觀中油要動用大金額的款項時,還得一再請示,甚至要行政院允許動
用特別預算金。
中油主導的國光石化科技公司投資計畫來說:中油持有42%的股權
,今年2月初,中油舉行公司成立會議後,投資團隊依其持有股份的
比率出資。
中油空有繳稅大戶的錢,卻無法如期拿出2.4億元。最後,只得求
助行政院要求動用特別預算金。這中間光等行政院批准,就耗費近半
年的時間,中油如今要同時進行這二筆大投資案,所費的金額龐大,
比2.4億元多上百倍,中油遭遇的難題,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