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部主辦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日前在高雄展覽館隆重舉行,現場同步舉辦「氫能巴士試乘體驗」,讓民眾親身感受零碳排大客車的先進科技與平穩乘坐體驗;其中南陽實業引進的Hyundai Elec City Fcev低底盤氫燃料電池巴士以其卓越的產品力吸引了廣泛關注。
Hyundai汽車在台總經銷南陽實業此次展出的氫燃料電池低底盤巴士,最早於 2006 年即投入實際營運,統計至2024年,Hyundai氫燃料電池低底盤市區公車已銷售超過1,350台,若包含國道巴士,銷售總數更接近2,000台。
憑藉近二十年的商轉經驗與逾兩千三百萬公里的實績,展現出成熟可靠的氫燃料電池技術;其180 kW高效燃料電池系統結合78.4 kWh大功率電池與875公升高壓氫罐,帶來同級最長約550公里續航,且加氫僅需約15分鐘即可重返營運,適合交通堵塞區間較多或長途運行等電力消耗率較高的運行路線。
車輛採低底盤搭配自動伸展斜坡,照顧行動不便乘客,同時整合數位儀表與智慧能源管理系統,確保動力輸出精準高效;在安全層面,包含車輛動態控制、倒車警音、超音波車門感知、多重氫洩漏監測和防爆與抗衝擊設計,並符合 ECE R134與ISO 198801等國際標準,全面守護乘客與氫能操作安全。
根據SNE Research統計,Hyundai汽車2024 年仍以近三成市占蟬聯全球氫能車市場銷售第一,領先第二名逾一倍,充分彰顯其在氫能技術與市場佈局上的領先地位。現代汽車集團深耕氫燃料電池已逾27年,透過乘用車Nexo、氫燃料電池巴士Elec City Fcev與重型卡車 Xcient Fuel Cell等全產品線,建構「研發-製造-供氫-營運」全方位垂直整合生態系。
為支援全球市場日益攀升的需求,集團已將位於韓國全州的商用車基地升級為氫巴士專用產線:將年產能自2023年以前的500輛,一舉擴充至3,000輛/年;該產能提升不僅確保供應穩定,更為2030年「氫能社會」願景奠定堅實基礎。
宏碁集團再添子公司「小老虎」,旗下智聯服務轉投資之工程公司旭誼(7849)昨(24)日向櫃買中心申報首次辦理股票公開發行生效,目前宏碁集團在資本市場已公開發行公司達14家,宏碁老虎隊持續壯大,成為支撐集團營運最大助力。
旭誼發行股份種類為記名式普通股共1,189萬股,每股面額新台幣10元,實收資本額為1.18億元。
旭誼專精無塵室與機電空調整合工程,提供空調、廠務設備、電力與環境管理等一站式服務,應用橫跨半導體製程廠房、傳統製造業與商辦大樓;除新竹地區外,近年亦拓展南部市場。
華德動能(2237) 昨(24)日與首都客運簽訂30輛「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大都會汽車客運55輛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買賣合約,都將在明年交車,有效挹注華德動能營收,預期明年將較今年大幅成長。
華德動能表示,公司與首都客運簽訂「電動低地板大型客車」買賣合約,民生幹線30輛。大都會汽車客運則是行駛復興幹線、270線、287與262線。
華德動能為車王電集團旗下事業,今年在內外銷業務都有明確的成長,公司樂觀看待電動車業務快速成長。日本市場擴展已獲得十家以上日本客運業者合作,外銷數量有望逐年倍數增加,經營團隊有信心在年底能達到預期的營收及獲利目標。
訊聯集團大搶外泌體市場,新廠日量產衝萬瓶。訊聯智藥(7808)昨(24)日表示,全新外泌體代工廠7月落成、8月啟用,不僅導入PIC/S GMP醫藥級自動化系統,單日可量產破萬瓶高度活性的外泌體,拚當外泌體之王。
此外,訊聯智藥外泌體新廠配置200位製藥、AI、生命科學領域碩博士大軍,針對需求提供客製化服務。
訊聯智藥表示,藉由此一平台,讓全台數萬名醫師、擁有獨特科技的各領域廠牌與新創公司,都不需自建產線,就能擁有自家的外泌體研發製程中心,猶如外泌體版的無廠半導體(Fabless)。該服務推出短短一年,已吸引近千家品牌與院所紛紛投入。
外泌體應用快速從醫療領域拓展至居家保健,成為新一代再生醫學的關鍵技術,吸引中西醫體系、各類品牌與新創企業積極卡位,搶攻高成長潛力的藍海市場。
看準這股趨勢,訊聯細胞智藥旗下Exosome Foundry平台推動外泌體與各領域技術整合,打造雙效科技加乘綜效,不僅促進中醫藥升級,也加速進軍獸醫、寵物保健等多元應用場景。
訊聯細胞智藥董事長蔡政憲表示,訊聯集團推出「Exosome Foundry(外泌體全球研發代工)」,讓看好外泌體商機的業者皆不需再蓋細胞工廠,便能快速開發外泌體產品。透過Exosome Foundry,可提供外泌體商品,以及客製化外泌體自有品牌,近期合作的客戶包括「雅丰醫療事業集團」,與訊聯合作開發多款客製化外泌體產品,將外泌體導入植髮術後護理。
臺灣期貨交易所近年持續與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及萬國法律事務所攜手合作,致力於性別平權推展外,針對金融弱勢族群提供金融生活法律講座,讓弱勢族群能獲得正確完整的金融與法律知識資訊,亦強化金融防詐意識。
婦女新知協會特地在會員大會中頒發感謝獎狀給期交所,頒獎典禮當日由期交所副經理陳淑貞代表出席受獎。陳淑貞感謝該協會讓企業能直接傳愛服務至第一線,展現社會責任的實踐力。
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長年以「女性自覺」與「性別平等」為核心理念,近年更融入金融法律相關議題,以防止金融剝削。
今年期交所響應該協會推動的《企業攜手一同營造友善關懷社會》課程計畫,支持該協會自4月至10月期間開設共14堂公益課程,課程內容涵蓋「金融生活法律講座」及「身心自我覺察活動」兩大主題,期望協助婦女與家庭照顧者提升面對生活挑戰的能力,進而建立更穩定、自主與提升自我照顧意識,並強化弱勢族群金融法律知識,進行普惠金融的推廣及防詐意識提升。
針對金融生活法律主題,課程內容除聚焦於家庭財務規劃、夫妻財產制度、遺產處理外,期交所亦特別融入反詐騙宣導,透過專業講師以案例教學、法規解析及認識各類詐騙手法,引導學員認識日常生活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詐騙型態,提升自我保護與理財應變能力。
近期國際貿易局勢出現正面進展,美國與日本簽訂新的關稅協議,原本25%的關稅大幅調降至15%。富邦期貨分析師曹富凱指出,美國對等關稅陸續拍板,激勵市場情緒,也強化製造業的投資信心,台指期多頭格局可具延續性。
曹富凱表示,在國際貿易環境改善、科技產業資本支出擴張以及台股技術面強勁支撐下,美國與歐洲的貿易談判也傳出佳音,雙方接近達成15%的低關稅協議,有望進一步緩解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受此利多消息帶動,美股全面走強,道瓊指數大漲,標普500與納斯達克指數再創歷史新高,台股加權指數亦持續上攻,顯示多頭格局延續。
從市場面來看,美日關稅協議的利多效應已開始顯現,台灣出口信心同步提升。日本成功爭取美方調降關稅至15%,市場普遍預期台灣可能成下一波潛在受惠國家。加上科技股持續受到資金青睞,台股技術面維持強勢格局,短線市場信心明顯回穩,多頭動能有望延續。(富邦期貨提供)
2025上半年市場面臨多重變數,許多投資人改以穩健分批布局的方式參與市場,並以低門檻、透明度高的ETF作為資產配置核心。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顯示,台灣整體ETF總受益人數已超過1,500萬人,反映出投資人對ETF的信心。
為支持長線投資、穩健存股,元大證券今年新推出「ETF存股計畫」,目前已吸引數萬名投資人參與,該計畫以投資先生APP輔助投資,並設定回饋機制鼓勵長期投入,在市場震盪之際,提供包含「定期定額」與「定期不定額」等多元策略,協助投資人因應不同市況靈活調整。
元大證券ETF存股計畫進入第二波活動期,即日起至9月30日,新開立證券帳戶即可參加抽獎,獎項包含星宇商務艙東京雙人來回機票、全台五星住宿萬元即享券,還有近五萬元價值的B&O高級音響等豐富豪禮,新戶交易台股ETF(含整股、定期定額、零股交易)再獨享最高1,600元台股電子交易手續費抵用金。
透過投資先生APP,投資人可即時掌握存股獎勵進度、查詢台股ETF損益與配息紀錄,並進行報酬模擬試算選出適合自己的ETF標的。這項計畫不僅降低新手進場門檻,也讓投資與存股目標更具連結感與可持續性。
川普關稅期限在即,全球金融市場高檔震盪,法人表示,台股近來投資難度提高,建議現階段可以台股平衡基金因應市場的波動。觀察今年以來打敗大盤的台股平衡基金有九檔,近一月績效有群益安家基金、滙豐安富基金以逾7.7%的績效,跑贏大盤的7.3%漲幅。
群益投信台股研究團隊表示,台股平衡基金的優勢在於不管市場如何動盪,整體投資策略只要看對趨勢、因應金融市場變動適當調整股債比例,不僅降低投資組合波動度,也能掌握市場走升的投資契機,有助投資組合效益。
群益安家基金經理人李蕙君指出,整體產業受惠AI算力需求百倍成長,須留意地緣政策干擾供應鏈與關稅成本轉嫁風險,布局具技術門檻與全球產業供應鏈布局之關鍵企業,掌握規格升級與區域產能轉移雙重契機。
下半年投資重點可聚焦五大核心領域,第一,先進封裝技術需求持續擴張,受惠AI晶片複雜度提升,相關設備商產能利用率已見明確能見度;第二,主權AI基礎建設於歐美與中東同步啟動,帶動資料中心規格升級與區域供應鏈重組。
第三,高壓直流電源架構與全水冷散熱方案因應高功率晶片成為主流,能源效率優化推動相關解決方案滲透率提升;第四,網路通訊加速邁向800G規格,開放架構互連技術推動下一世代1.6T發展;第五,終端應用場景擴展至智慧家電與人形機器人領域,結合視覺語言模型推動消費與工業場景智能化進程。
復華傳家二號基金經理人郭家宏表示,美、台總體經濟維持穩定表現,加上AI樂觀發展趨勢,吸引資金持續回流台股,帶動加權指數收復今年以來失土。下半年預期台股受惠AI蓬勃發展,驅動企業獲利成長,因此基金維持相對偏多操作。
關稅大限將至,台灣稅率尚未揭曉,台股24日成交量縮減至3,407 億元為近三日最低,護國神山台積電雖以平盤1,145元作收,但成交 量也受到影響,相較於前一日對半砍到1.6萬張,為去年12月27日以 來最低量,資金也因此由台積電釋出至落後集團股鴻海、華碩、廣達 等,為台股持續維繫多頭動能。
值得留意的是,從外資持續買超台股的動作來看,24日買超101.5 2億元雖不多,但統計外資自4月23日明顯偏多以來至今強補台股5,7 06億元,有機會上演外資軋空手。
再觀察外資24日買超台股101.53億元,主要賣超台新金33.46億元 ,轉進回補鴻海、華碩、廣達等大型集團股,支撐台股加權指數終場 上漲55點收23,373點,對台指期淨空單則小增89口至47,930口。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表示,美道瓊指數距離歷史高點僅剩不到百 點,標普500及那斯達克指數皆已改寫新高,費半雖尚未創高,但自 4月低點以來已反彈71.4%,台股表現相對弱勢,預料在關稅底定後 ,將有補漲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台積電24日收平盤1,145元,但單日成交量僅1.5萬 張,不僅創了去年底以來成交最低量,且大幅低於4萬張的年均成交 量。
綜合華南投顧董事長呂仁傑、統一投顧總經理廖婉婷等專家看法, 台積電成交量縮減主要基於三大原因:一、台股短線已大幅攀升,追 價意願不足因此造成量能縮減但也沒有賣壓的情況。
二、資金近日外溢至其他族群,在AI概念股集體強勢勁揚之後,本 周開始則輪到非電子族群與低位階族群也開始有所表現,在多頭格局 仍未變的情況下,偏好高價股的資金也流向股本相對較低之個股。三 、對等關稅與半導體關稅持續卡關未揭曉,而8月1日大限將於下周到 期,觀望氣氛濃厚。
凱基投顧分析,台灣對等關稅稅率尚未出爐,雖然對投資人情緒造 成干擾,量能持續萎縮。但就技術面觀察,大盤重返5日線,顯示盤 勢再度轉由短多掌控,短線仍有機會續攻,突破波段高點23,486點後 ,波段有望挑戰23,800∼24,000點,AI族群仍為盤面主軸。
國票金擬辦現金增資3億股,對旗下虧損的樂天純網銀增資。對於 股東間對增資必要性的歧義,銀行局副局長侯立洋24日表示,據銀行 法第64條規定,銀行虧資本逾1/3由主管機關「限期」令其補足資本 ,這是「被動」增資,若未達到增資標準就自己依財業務需要「主動 」增資,金管會「尊重公司治理」,銀行主動健全資本,對主管機關 來說都「非常歡迎」。
由於樂天銀行虧損接近、但尚未達到被限期增資的程度,因此國票 金的股東對於此時辦理現金增資的必要性與時程,以及是否有替代方 案產生歧義。外傳公股銀董事們擬向金管會詢問相關法規,不過侯立 洋指出,截至7月24日止,並沒有收到公股銀的任何相關訊息。
侯立洋明確的說,金融機構辦理現增是屬於公司治理的事項,金管 會會尊重公司治理的決策,此案若仍處於未達法定虧損門檻之下,屬 於公司依財務或業務考量「主動」增資,金管會不介入個別增資與否 的判斷,尊重公司治理程序。
侯立洋指出,銀行虧資本逾1/3由主管機關「限期」增資屬於被動 ,但現在還沒達到被限期的門檻之前,就主動增資,對於監理機關來 說,銀行為健全資本主動增資「非常歡迎」,至於要不要增資或增到 什麼程度,由公司自己決定。只要符合法令規範、經過正當程序,例 如董事會或股東會通過後向金管會申請核准,主管機關就會依法審核 。
針對外界質疑,是否能透過非現金增資方式如短期融資或發債等方 式籌資,侯立洋認為,若非因觸及法定虧損線、而是公司主動決定資 本調度方式,金管會不會介入,但須符合銀行法相關規定,例如發債 無法認列為股本,無法補足資本額要求。
銀行虧損超過1/3後「限期」增資,會限期多久?侯立洋強調,會 看實際需求,依個案審核。近期並沒有銀行面臨被限期增資的情況, 現在多數銀行會在資本即將不足時主動增資,而非等到法定門檻後才 來增資。
台塑生醫24日在亞洲生技大「秀技」,展出五大亮點技術。台塑生 醫總經理劉慧啟表示,未來20年發展核心重點為醫療、醫材、醫藥、 生技四大方向,長春藤IKC免疫細胞療法完成肺癌二期臨床試驗,規 畫明年提出臨時藥證申請。
劉慧啟表示,本次參展以「生技領航、永續健康」為展出主軸,完 整展現預防到治療全方位創新成果,聚焦精準檢測、精準修護、精準 治療,結合核心研發與臨床應用,展出五大亮點技術。
精準檢測方面,台塑生醫除流感A/B+新冠二合一快篩,前年起外 銷日本,每年銷售超250萬劑,台灣也在今年7月取得醫療院所二合一 許可證。另外今年投資矽基分子電測公司,著手開發Bio-FET生物晶 片平台,希望結合半導體與生醫技術,實現多項疾病早期快篩。
屬精準修復的外泌體技術,由長春藤主攻,目前已在臨床前動物實 驗發現對巴金森氏症具明顯預防與治療效果,而IKC免疫細胞療法完 成肺癌二期臨床試驗,患者無惡化存活期中位數為5.6個月,配合GM P廠年底認證,明年將提臨時藥證申請。
台塑生醫是在2022年以7.55億元取得長春藤生命科學公司51.2%股 權。長春藤總經理張承能表示,癌症治療的觀念正在改變,過去是要 把癌細胞消滅;新的免疫細胞療法,是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細胞,在 體外培養和活化,再輸回患者體內以增強免疫系統的抗癌能力。
張承能表示,未來長春藤將聚焦於拓展特管辦法核可應用範圍,推 進神經退化性疾病與癌症治療臨床試驗,強化國際發表與合作,提升 國際能見度。
【滙豐銀行國際財富管理暨卓越理財事業處資深副總裁李勝凱/】
美元指數(DXY)上半年累計下跌約11%,創1973年以來最差的上 半年表現,當年的跌幅約15%。美國將對等關稅期限延後到8月1日, 看似再次緩和了局勢,但是美國宣布可能對巴西、加拿大、歐盟、墨 西哥等經濟體及醫藥、銅等特定產品加徵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 很高。話雖如此,美元已成為7月以來表現最好的G10貨幣。
進入下半年,我們繼續運用三因子評估框架,即「考量政治性」、 「結構性」及「週期性因素」來分析美元走勢。整體上,美國政策的 不確定性繼續存在並對美元造成拖累,惟,程度已較4月時有所減弱 。美國經濟雖面臨下行風險,然而其他經濟體也是如此,因此美元面 臨的週期性壓力是中性的。
考慮到外國投資人提高對美元資產的外匯避險比例以及企業提升結 匯力度,結構性因素的重要性已經上升。美國經常帳戶與基本差額的 惡化是過去美元走弱的關鍵誘因,但在美國關稅衝擊消退後,此類負 面因素或將削減。綜上所述,預料美元將在未來數個月維持弱勢。
然而,亦需觀察美元跌勢終結的訊號。一個重要動向是,美元匯率 是否開始與政策利率所隱含的水準保持一致。若走勢回歸到更傳統的 框架(即美債殖利率上升,美元走高,反之亦然),這也可能表明美 元正在接近底部。
目光轉向南半球。7月8日,澳洲央行決定將政策利率維持在3.85% 不變,令市場頗感意外。澳洲央行表示需要獲得有關通貨膨脹的更多 資訊,並指出全球不確定性的下跌風險已經消退。我們認為,澳洲央 行按兵不動對澳元兌美元僅構成輕微有利因素,儘管降息的步調放慢 ,但市場仍普遍預期澳洲央行將進一步放寬政策。目前市場預期澳洲 央行將在8月12日下次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即0.25%)。
與澳洲央行不同,紐西蘭央行在7月9日的利率決定符合市場預期。 短期內通膨仍處於高位(主要由食品價格和管制價格上調推動),加 上出口價格走勢強勁,紐西蘭央行因此決定將政策利率維持在3.25% 不變,並等待更多數據出爐,例如第二季消費價格指數(CPI)數據 以及勞動力市場報告。市場預計紐西蘭央行在8月20日會議上有約70 %的概率會降息0.25%。整體而言,與上次會議相比,紐西蘭央行的 基調變得略微偏鴿派。
撇開這兩國央行的利率決定不談,風險偏好情緒在未來幾個月或會 對澳元和紐元提供支持。
儘管如此,短期市場變化仍將受美國貿易政策相關消息主導。美國 近期已向多個交易夥伴發出關稅信函,載明將於8月1日生效的新關稅 水準。
此外,美國還宣布自8月1日起對銅徵收50% 的關稅,並提出擬對 藥品徵收200% 的關稅。由於關稅生效期限被推延,外匯市場的反應 相對平淡,但若貿易緊張局勢再度升級,澳元和紐元的表現恐會遜於 歐元、日圓和瑞士法郎。
台灣壽險業面對新台幣匯率狂升帶來的鉅額匯損,金管會為緩解壽險公司的壓力,特別祭出暫行措施,允許壽險公司釋出責任準備金來應對。根據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的指出,在截止日期7月21日前,已有十家壽險公司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其中九家已獲准,總金額達2,686.93億元,可列入今年6月的財報。
在這九家已獲准釋出責任準備金的壽險公司中,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第一金人壽。這些公司釋出的準備金中,有2,164.11億元用於增提外匯準備金,作為「第二桶金」,另外約523億元則轉入6月當期盈餘。
陳清源強調,這些已獲准釋出準備金的壽險公司,必須在半年報、年報中附註說明釋出的責任準備金金額。此外,若6月想要釋出責準金的壽險公司,需在7月1日起的15個工作天內,即最晚7月21日申請備查。這項暫行措施適用日期至今年12月31日,因此後續還有壽險公司想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向金管會申請。
金管會於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責任準備金的40%,釋放出的準備金可選擇進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此措施對於壽險業的財務穩定及應對匯率波動具有積極影響。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除了凱壽未申請、台壽表示7月才會申請外,國壽、富壽、南山、新壽都已於期限內申請並獲准。其中,國壽公告全數增提至外價金約508億元、富壽將釋出的560億元提存至外價金、南山人壽增提160億元、新壽增提611億元至外價金。這些行動顯示了壽險公司對於市場變化的敏銳反應及積極應對策略。
近期新台幣匯率狂升,對壽險業帶來不小的壓力,為了應對這一情況,金管會緊急推出暫行措施,允許壽險公司釋出責任準備金,以應對匯損並強化外匯準備。根據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的說明,已有十家壽險公司申請並獲准釋出責任準備金,總額達2,686.93億元,其中九家已確定可將釋出的準備金列入今年6月的財報。
在這九家壽險公司中,包括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和第一金人壽,他們釋出的準備金將作為外匯準備金的第二桶金,總額約2,164.11億元。此外,還有約523億元將轉入6月當期盈餘。
陳清源強調,這些已獲准釋出準備金的壽險公司,必須在半年報和年報中附註說明釋出的責任準備金金額。而此暫行措施適用日期至今年12月31日,因此後續還有壽險公司想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以向金管會申請。
金管會在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責任準備金的40%,釋放的準備金可選擇進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除了凱壽未申請、台壽表示7月才會申請外,國壽、富壽、南山人壽、新壽都已於期限內申請並獲准。其中,國壽公告全數增提至外價金約508億元,富壽將釋出的560億元提存至外價金,南山人壽增提160億元,新壽增提611億元至外價金。
台新人壽保險近期積極應對匯率波動帶來的壓力,積極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以穩固財務結構並強化外匯準備。根據最新消息,台新人壽保險已成功獲准釋出2,686.93億元的責任準備金,為公司帶來強有力的後盾。
面對近期新台幣對美元匯率大幅升值,達到10.87%,壽險業界普遍面臨鉅額匯損。為此,金管會迅速祭出暫行措施,允許壽險公司釋出責任準備金,以應對短期內的財務壓力。台新人壽保險抓住這個機會,積極申請並獲准釋出相關準備金。
據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透露,截至目前,共有十家壽險公司申請釋出責任準備金,其中九家已獲准,台新人壽保險便是其中之一。這九家壽險公司總共可釋出2,686.93億元的責準金,這筆金額將於今年6月的財報中顯示。
具體來看,台新人壽保險釋出的責任準備金中,有2,164.11億元將用於增提外匯準備金,作為「第二桶金」,以應對未來的匯率波動。另外,523億元則將轉入6月當期盈餘,對公司短期內的財務表現有所提升。
陳清源強調,這項暫行措施適用至年底,若後續有壽險公司需要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向金管會申請。這對於壽險業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調整機會,有助於穩定市場信心,並提升業界的抗風險能力。
金管會6月底發布的函令,允許壽險業釋出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的责任準備金的40%,並可選擇將釋出的準備金轉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這一政策對於台新人壽保險來說,是進一步鞏固財務穩健的關鍵一步。
總結來說,台新人壽保險在面對匯率波動的挑戰時,表現出積極的應對策略,通過釋出責任準備金,有效提升了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並為未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近期,台灣新台幣對外匯的強勁升勢,帶來壽險業面臨鉅額匯損的壓力。為了應對這一情況,金管會迅速出台暫行措施,允許壽險公司釋出責任準備金,以救濟半年報或充實外匯準備金的「第二桶金」。其中,<第一金人壽>等十家壽險公司已獲准釋出責任準備金,總金額達2,686.93億元。
根據保險局副局長陳清源的說明,這十家壽險公司中,九家已獲准釋出責任準備金,其中2,164.11億元用於增提外匯準備金,523億元則轉入6月當期盈餘。這些資金均將在今年的半年報中予以反映。
已獲准釋出責任準備金的九家壽險公司分別是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新人壽、元大人壽、三商美邦人壽、遠雄人壽以及<第一金人壽>。這些公司釋出的準備金總計約2,164.11億元,另有523億元轉入當期盈餘。
陳清源強調,這項暫行措施適用至年底,若後續還有壽險公司希望釋出責任準備金,仍可向金管會申請。例如,若想在11月適用此措施,則需在12月1日起的15個工作日前提出申請。
金管會在6月底發布函令,允許壽險業釋放過往特定保單多提存的责任準備金的40%,釋放出的準備金可選擇進入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或稅前盈餘。
在六大壽險公司中,除了凱壽未申請、台壽表示7月才會申請外,國壽、富壽、南山、新壽都已於期限內申請並獲准。其中,國壽公告全數增提至外價金約508億元,富壽則將釋出的560億元提存至外價金,南山人壽增提160億元,新壽增提611億元至外價金。
台灣綜合研究院於昨日(23日)發布了6月的電力景氣指數(EPI),結果顯示,全國高壓以上產業的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了0.67%。這一成長的趨勢已連續三個月維持在熱絡的紅燈狀態,這主要得益于科技應用的推動,特別是AI、HPC與雲端服務等領域的需求持續旺盛,產業的動能依然強勁。
在台電的高壓以上用電方面,6月的整體產業用電量較去年同期成長了1.88%,其中製造業的用電成長為1.40%,服務業的用電成長則達到了3.53%。
台灣綜合研究院長吳再益進一步分析,指出出口美國的台灣廠商已將對等關稅暫緩截止的日期7月9日視為「最後逃命點」,因此6月上旬必須完成從台灣的出貨。在半導體和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的兩大產業中,6月下旬的用電量明顯收斂,這顯示提前拉貨的紅利正在逐漸減退。
台綜院指出,儘管AI應用的擴展持續進行,全球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升高,從4月份開始的急單效應與出口拉貨動能延燒,6月整體產業景氣仍能維持穩健,產業用電與外銷訂單雙雙維持高檔,出口與生產的同步成長成為帶動國內經濟成長的主要支柱。
然而,面對美國新一輪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市場的保守觀望氛圍逐漸加劇,部分產業已開始調整產能與出貨節奏,這從用電成長幅度的略為趨緩中可以看出。台綜院根據用電及出口的數據進行預測,預計6月的經濟成長率為5.0%。
今年來,製造業用電的表現呈現結構性分歧,整體製造業6月的用電成長收斂至0.43%。在科技製造動能的支撐下,製造業的電力景氣燈號維持在熱絡的紅燈。台綜院指出,製造業外銷訂單在AI、高階伺服器及雲端產業需求的強勁帶動下,6月較去年同期成長24.6%。從用電量與訂單的走勢來看,製造業的短期景氣仍維持穩健成長的態勢。
台灣電力產業再掀氫能風潮,中興電(1513)與弘鉅汽車攜手發表氫能燃料電池大客車,展開未來三年氫能公車國際市場的拓荒之旅。在重電和綠能業績的雙重帶動下,法人預期中興電第三季將出清存貨,營收表現可期。同時,亞力(1514)今年成長動能來自半導體、台電強韌電網計畫以及AI相關專案,第二季營收達26.11億元,年季雙成長,業績逐季攀升。
中興電6月營收達26.16億元,月增13.32%,年增20.98%,累計前六個月營收135.52億元,年增10.43%,創下歷史次高、同期新高紀錄。法人分析,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的持續進行,釋出161kV以及345kV等高壓氣體絕緣變電站(GIS)設備需求,將從第四季起明顯帶動中興電的業績成長。此外,晶圓代工廠的擴廠也推動了高壓GIS設備的需求,國外大廠產能吃緊,國內重電廠將受惠訂單外溢效應。
中興電預期今年集團整體業績將以兩位數百分比成長,下半年業績可逐季攀升。該公司電力事業在手訂單規模約373億元,今年度拿案目標規模200億元,聚焦於台電、一般民間電力事業、儲能工程及氫能應用等領域。
夏日氣溫攀升,電力需求大增,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在5、6月加速釋單,中興電、亞力、士電及華城等機電四雄均受益。目前手頭訂單從100多億元至400多億元不等,訂單能見度可見至2027年,並開始接2028年的訂單。在重電四雄前五月營收創同期新高帶動下,下半年財測也預期逐季成長,今年營收及獲利均將挑戰歷史新高。
大同電力(2371)在近期舉行的法說會中,透露了面對工程會停權台電案源缺口所採取的應對策略。該公司積極拓展海外及國內民間市場,特別聚焦於日本、美國、澳洲、東南亞及中東地區。目前,美國市場的潛在洽談訂單金額已超過6000萬美元,並新設立三家子公司以加速爭取台電認證。此外,公司手頭尚有超過200億元的在手訂單,預計在2026年前營收來源不會出現問題。
由於遭工程會停權,大同未來三年的國內公家標案案源將出現缺口。然而,大同認為這並非壞事,因為許多國內重電業者都在提高外銷比例。目前,大同的內銷營收占比約92%,主要來自台電,而外銷則佔8%。雖然缺少台電訂單,但這反而讓公司有更多機會積極爭取海外訂單,並使產品組合更加多元化。
大同強調,雖然台電案源缺口無法在短期內完全補足,但公司目前仍有超過200億元的在手訂單,預計明年以前訂單及產能將滿載。但從2027年起,營收將開始受到影響。為降低停權的影響,大同除積極爭取海外與國內民間訂單外,還新設三間子公司以爭取公家標案,並計劃將「大同莊園3期」等建案資產於2027年下半年起完工認列。
在海外市場方面,大同積極拓展美國AI電力基礎建設市場,並增加大型專案客戶,鞏固主要客戶關係。同時,公司在日本市場強化電力公司需求,已取得十家電力公司第二代智慧電表訂單。在中東市場,大同積極參與以色列基礎建設,與中東合資公司Voltamp Power攜手,搶攻中東重電及儲能商機。
在國內市場,大同努力打入國際半導體製造廠供應鏈,並成功完工台灣首例大安地下變電所機電工程,為公司帶來近20億元的營收貢獻。此外,公司也積極爭取AI機房配電盤等議題下的民營電廠商機。
沃旭能源再創佳績,打造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離岸風場,總裝置容量達920 MW,首支風機已成功併聯台電電網並開始發電。這一重要里程碑象徵著該風力發電場邁向商業運營的關鍵步驟,並有望在今年底前完成全數風機併網,成為全球首座專為台積電供應綠電的離岸風場。
沃旭能源大彰化離岸風場執行長傑拉姆(Jayaram Naidu)表示,自今年4月安裝首座水下基礎以來,沃旭能源在短短三個月內便達成首支風機成功併網發電,展現了公司卓越的專案執行能力。面對全球風電產業的挑戰,沃旭能源持續與供應商和承包商緊密合作,確保專案按時進行。這次里程碑的達成,也標誌著下一階段工作的開始,即安全完成風場建置,陸續啟用更多風機,並穩步邁向全面商業運營目標。
沃旭台灣董事長汪欣潔強調,大彰化西南二階及西北離岸風場的首度發電,不僅是沃旭在台灣離岸風電的重要里程碑,也再次彰顯台灣在亞太地區離岸風電的領導地位。該風場所產出的綠電將透過20年購電合約供應給台積電,協助台積電實現氣候行動與永續承諾。
大彰化西南第二階段及西北風場位於彰化縣外海約35至60公里處,共設置66支西門子歌美颯14-236 DD型14 MW風力機組。目前,該風場已完成包括66座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的安裝,風機安裝數量達32支,兩座陸上變電站及一座海上變電站均已通電啟用,海纜鋪設工程也按進度順利進行。
值得注意的是,這座風場是台灣首座採用無須打樁管架式負壓沉箱水下基礎技術的風場。該技術在施工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噪音,並且在風場除役時可完整移除,從而最大限度減少對海洋生態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