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台灣壽險市場再創佳績,共有六張保單銷售金額突破百億元大關,這六張「百億神單」分別來自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及富邦人壽等知名壽險公司。其中,國泰人壽的「萬美利」和「月月泰利」兩款產品表現亮眼,分別售出270億元和180億元,而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則以160億元的銷售額位居前茅。
根據市場資料顯示,這六張「百億神單」合計售出約1,000億元,顯示台灣壽險市場的強勁活力。其中,新光人壽的「美傳家」和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分別以120億元和100億元的銷售額,成為唯一分別在終身壽險和分紅終身壽險領域破百億的產品。
在利變型產品方面,由於美國聯準會維持較高的基準利率,美元計價保單的宣告利率相對於新台幣計價保單更具吸引力,這也吸引了大量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人。在投資型保險方面,今年前六月新契約保費達2,026.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顯示投資型保險的吸引力不減。
去年全年,台灣壽險市場共產生了11張「百億神單」,創下三年來新高紀錄。其中,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以超過370億元的銷售額蟬聯銷售冠軍,其他五張銷售金額超過200億元的產品則分別來自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和富邦人壽。
整體來看,台灣壽險市場在多元產品和強勁銷售的帶動下,不僅吸引了大量消費者,也為投資人提供了豐富的投資選擇。
今年上半年,台灣壽險市場的表現格外亮眼,共有六張保單銷售金額成功突破百億元大關,創下近年來的紀錄。這六張「百億神單」分別來自於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及富邦人壽等知名壽險公司,合計銷售金額達到約1,000億元,顯示市場對於各種型態的壽險產品都有著相當高的需求。
其中,國泰人壽的「萬美利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表現最為出色,前六月銷售金額已經突破270億元,成為市場上唯一銷售金額超過200億元的保單。另一款「月月泰利台外幣變額年金保險」也售出超過180億元,顯示市場對外幣保單的興趣持續增長。
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和南山人壽的「鑫富雙享2台外幣變額年金」也分別在前五月售出160億元和130億元,成為市場上銷售額頗高的產品。新光人壽的「美傳家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和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則分別在前六月售出120億元和100億元,其中「美富紅運」更是唯一銷售金額破百億元的分紅保單。
這六款百億神單中,利變、投資、分紅的型態都有所涵蓋,分布相當平均。美國聯準會持續維持較高的基準利率,使得美元計價保單的宣告利率對於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人來說,仍具有相當的吸引力。
投資型保險方面,今年前六月的新契約保費達到2,026.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顯示市場對投資型保險的興趣持續升温。壽險公司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也為投資型保險的銷售帶來正面影響。
去年全年,台灣壽險市場共計有11張「百億神單」問世,創下三年來的新高紀錄。其中,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以超過370億元的銷售金額,蟬聯銷售冠軍。其他如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富邦人壽等公司也各有亮點產品,共同推動市場的發展。
根據各公司的數據,2024年全年,這八家壽險業者的11張「百億神單」合計賣出逾2,300億元,再次證明了台灣壽險市場的活力和潛力。
今年上半年,台灣壽險業再創佳績,市場上共發生了六張總銷售金額達百億元以上的保單,這一成績比起去年同期的三張百億保單,表現顯著亮麗。這六張「百億神單」分別出自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以及富邦人壽等知名壽險公司,合計售出金額高達1,000億元。
在這六張百億神單中,國泰人壽的「萬美利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表現亮眼,前六月銷售金額已突破270億元,成為市場上唯一售出金額超過200億元的保單。此外,國泰人壽的「月月泰利台外幣變額年金保險」也售出超過180億元。
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前五月銷售額達到160億元,南山人壽的「鑫富雙享2台外幣變額年金」則在前五月售出金額超過130億元。新光人壽的「美傳家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前六月新契約保費突破120億元,而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在前六月銷售額超過100億元,是唯一售出金額破百億元的分紅保單。
業內人士分析,這六張百億神單的銷售成績得益于多元化的產品結構,包括利變型、投資型和分紅型等,分布較為平均。由於美國聯準會維持較高的基準利率,美元計價保單的宣告利率相較於新台幣計價保單更具吸引力,這也吸引了許多投資人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
在投資型保險方面,今年前六月的新契約保費達到2,026.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顯示出市場對投資型保險的興趣持續升温。此外,壽險公司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也為投資型保險的銷售帶來了正面影響。
回首去年全年,八家壽險公司共產生了11張「百億神單」,創下了三年來的新高紀錄。其中,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售出金額超過370億元,成為全年銷售冠軍。其他超過200億元的保單還包括國泰人壽的「月月泰利」、「萬美利」以及「鑫超月得益」,南山人壽的「鑫富雙享2」和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
整體來看,2024年全年,八家壽險業者的11張「百億神單」合計賣出金額逾2,300億元,反映了台灣壽險業的蓬勃發展。
台灣壽險市場今年上半年表現亮眼,共計有六張保單銷售金額突破百億元大關,創下近年來新高紀錄。這六張「百億神單」分別來自國泰人壽、安聯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及富邦人壽等知名壽險公司,合計售出金額高達1,000億元。
其中,國泰人壽的「萬美利利率變動型美元終身壽險(定期給付型)」以270億元的銷售金額傲視群倫,成為市場上唯一銷售突破200億元的保單。另一款「月月泰利台外幣變額年金保險」也表現亮眼,前六月銷售額超過180億元。
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則在前五月銷售額達到160億元,南山人壽的「鑫富雙享2台外幣變額年金」前五月銷售金額也超過130億元。新光人壽的「美傳家外幣利率變動型終身壽險」前六月新契約保費突破120億元,而富邦人壽的「美富紅運外幣分紅終身壽險」則在前六月銷售額超過100億元,成為唯一銷售金額破百億元的分紅保單。
業內人士指出,這六張百億神單在利變、投資、分紅等方面都有涉獵,分布較為平均。由於美國聯準會維持較高的基準利率,美元計價保單的宣告利率相較於新台幣計價保單更具吸引力,吸引了大量追求利率保障及中長期資產配置的投資人。
在投資型保險方面,今年前六月新契約保費達2,026.6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54.8%,顯示投資型保險仍具強大的吸引力。此外,壽險公司積極與銀行通路合作,也帶動了投資型保險的銷售。
回顧去年全年,台灣壽險市場共計有11張「百億神單」誕生,創下三年來新高紀錄。其中,安聯人壽的「吉利發發」變額萬能壽險以超過370億元的銷售金額蟬聯銷售冠軍,其他五張銷售金額超過200億元的保單分別來自國泰人壽、南山人壽及富邦人壽。
根據各公司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八家壽險業者的11張「百億神單」合計賣出逾2,300億元,顯示台灣壽險市場的發展勢頭強勁。
金管會近期推出放寬政策,針對壽險業的半年報財報提供更多彈性。該政策允許壽險公司釋放過往特定保單的多提存責任準備金,最高可達40%,以對抗匯率損失並穩定獲利。根據最新資料,截至昨日(23日),已有九家壽險公司完成相關備查程序,並申請釋出金額高達2,686.93億元,其中約有兩成將轉入6月盈餘中。
在這九家壽險公司中,第一金人壽、南山人壽等均已將釋出責準金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或當期稅前盈餘。據公開資訊觀測站統計,這九家公司合計轉入外匯準備金2,164.1億元,餘下的523億元則認列為6月當期盈餘,約占總盈餘的兩成。
金管會表示,業者可以自由選擇將釋出的責準金轉入外匯準備金或當期盈餘。這項政策的三大效益包括:約500億元入帳盈餘,有助於平衡市場波動下的虧損;逾2,1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有效緩解增資壓力;提升壽險業半年報的資本適足率,有利於後續申請TW-ICS過渡措施。
為確保財務資訊的透明度,金管會要求若責準金釋出選擇於6月入帳,影響數需在半年報中揭露;若延至7月或8月再認列,則應在年報中揭露。此外,壽險公會也提供了解釋,若當期釋出責準金共1,200億元,其中6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則另外600億元即為入帳盈餘。
根據規定,欲釋出責準金的壽險公司可在每月1日起的15個工作天內向金管會申請備查,此政策適用至2025年12月31日。這項新政策的實施,將對壽險業的半年報財報產生重要影響,並為業界帶來更多穩定與機會。
近期,金管會為了幫助壽險業度過市場波動的困難時期,放寬了半年報的報告政策。根據最新消息,壽險業得以釋出過往特定保單的多提存責任準備金,最高可認列40%,以應對匯損和穩定獲利。截至目前,已有九家壽險業完成備查程序,並申請釋出金額高達2,686.93億元,其中約有兩成將進入6月的盈餘中。
這九家壽險業包括富邦人壽、南山人壽等知名公司,他們合計將2,164.1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而差額約523億元則已認列為6月當期盈餘。這一政策對壽險業帶來了三大效益:首先,約500億元的入帳盈餘有助於平衡市場波動下的虧損,預計6月壽險業整體損益將兩平,甚至可能小幅獲利。其次,逾2,1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的公司,可作為資本適足率(RBC)的自有資本,有效緩解增資壓力。最後,提升半年報的RBC,有利於後續申請TW-ICS過渡措施。
為確保財務資訊的透明度,金管會要求若責準金釋出選擇於6月入帳,影響數需在半年報中揭露;若延至7月或8月再認列,則應在年報中揭露。根據壽險公會的QA舉例,若當期釋出責準金共1,200億元,其中600億元入外匯準備金,則另600億元即為入帳盈餘。
此政策適用至2025年12月31日,並允許壽險業者在每月1日起的15個工作天內向金管會申請備查。這一放寬政策的出台,不僅為壽險業帶來即時的緩解,也為未來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台灣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金管會)近期放寬壽險業半年報的財報呈現政策,允許業內釋放過往特定保單的多提存責任準備金,以應對匯率損失並穩定獲利。截至昨日(23日),已有九家壽險公司完成備查,申請釋放的金額高達2,686.93億元,預計約有兩成將進入6月的盈餘中。
金管會表示,業界可以自由選擇將釋出的責準金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或當期稅前盈餘。根據業內公告,九家壽險公司共計有2,164.1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相對於此,差額約523億元已認列為6月當期盈餘,占總盈餘的近兩成。其中,南山人壽等公司均有進帳。
這九家壽險公司包括國泰、富邦、南山、新光、台新、元大、三商美邦、遠雄、第一金人壽等,他們都必須在半年報中披露責準金釋出及其對財報的影響。這項政策的三大效益包括:約500億元入帳盈餘,可平衡市場波動造成的虧損;逾2,1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可緩解增資壓力;提升壽險業半年報的資本適足率(RBC),有利申請TW-ICS過渡措施。
為避免數字過度美化造成外界誤解,金管會要求,若責準金釋出選擇於6月入帳,影響數需在半年報中揭露;若延至7月或8月再認列,則應在年報中揭露,以確保財務資訊的透明度。根據壽險公會的QA舉例,若當期釋出責準金共1,200億元,其中6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則另外600億元即為入帳盈餘。
依照規定,有意愿釋放責準金的壽險公司可以在每月1日起的15個工作天內向金管會申請備查,該政策適用至2025年12月31日。
金管會近期推出新政策,為壽險業帶來一股強力支持。根據最新消息,該政策允許壽險業釋出過往特定保單的多提存責任準備金,最高可達40%,以應對匯損並穩定獲利。截至昨日(23日),已有九家壽險業完成相關備查程序,申請釋出金額累計高達2,686.93億元,其中約有兩成將直接進入6月盈餘。
金管會強調,壽險業可自主選擇將釋出的責準金部分或全數轉入外匯價格準備金或當期稅前盈餘。根據各壽險業者的公告,這九家壽險業合計將2,164.1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差額約523億元則已認列為6月當期盈餘,這一比率接近兩成,對於平衡市場波動下的虧損具有顯著作用。其中,第一金人壽、南山人壽等知名壽險公司均有所進帳。
此次政策對壽險業帶來三大效益:首先,約500億元的入帳盈餘將有助於平衡市場波動下的虧損,法人預測6月壽險業整體有望損益兩平,甚至可能小幅獲利。其次,逾2,1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可作為RBC(資本適足率)的自有資本,有效緩解增資壓力。最後,提升壽險業半年報的RBC,有利於後續申請TW-ICS過渡措施。
為確保財務資訊的透明度,金管會要求,若責準金釋出選擇於6月入帳,影響數需在半年報中揭露;若延至7月或8月再認列,則應在年報中揭露。根據壽險公會的QA舉例,若當期釋出責準金共1,200億元,其中600億元轉入外匯準備金,則另600億元即為入帳盈餘。
該政策適用至2025年12月31日,並於每月1日起的15個工作天內向金管會申請備查。這一政策的推出,無疑為台灣壽險業帶來了一線希望,期待未來的發展能更加穩健。
近期,台灣金融市場掀起一股「去風險化」的風潮,多家銀行紛紛調整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以中華郵政為首的七家銀行已經實施了相關措施。這七家銀行分別是中華郵政、兆豐銀、臺銀、中信銀、合庫銀、彰銀以及台新銀,其中中信銀和兆豐銀的第三類數存戶(數三戶)每日提款額度限制在1萬元,引發了廣泛關注。
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在昨日(23日)表示,銀行在控管風險時,需要兼顧比例原則和衡平考量,不希望看到銀行過度去風險化。他指出,各銀行對於ATM提款限額的設定,並無法規定,而是由各銀行自行進行風險評估。
根據了解,目前各家銀行的數存戶與實體帳戶的ATM提款額度幾乎相同,例如實體帳戶金融卡每日可在ATM提款12萬或15萬元,數存戶也是相同的額度。然而,由於數存戶警示帳戶比例不斷上升,銀行為了嚴格控管警示戶,開始對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進行調整。
以中華郵政為例,其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從原本的15萬元調降至10萬元,與實體帳戶同樣降低。合庫銀也進行了類似的調整,將數存戶的提款額度從15萬元降至10萬元。台新銀的數三帳戶提款額度也降至10萬元,而臺銀的數三帳戶則被砍至8萬元。彰銀的數位戶提款額度則降至5萬元,而兆豐銀和中信銀的數存戶提領額度最低,只剩下1萬元。
這一系列的調整引起了市場的廣泛關注。王允中強調,金管會希望各銀行在採取風險控管措施時,要兼顧比例原則,並在服務便利性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不希望看到銀行過度去風險化。
目前,數位存款帳戶根據開戶時的身份驗證強度,分為三類。第一類(數一)是全新客戶以自然人憑證搭配視訊或實體帳戶線上開新戶;第二類(數二)是既有客戶以原先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驗證開新戶;第三類(數三)則是以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線上開戶,身分驗證強度最弱,也成為銀行開始調整的關鍵對象。
近日,台灣金融市場再掀風波,已有七家銀行為了風險控管,大刀闊斧地砍掉了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其中,中信銀和兆豐銀的第三類數存戶(數三戶)每日提款額度被限制在1萬元,引起市場廣泛關注。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昨(23)日表示,銀行在控管風險時,必須兼顧比例原則和衡平考量,不希望看到銀行單純為了去風險化而進行處理。
這七家進行調整的銀行分別是中華郵政、兆豐銀、臺銀、中信銀、合庫銀、彰銀,以及台新銀。昨日,台新銀公告從9月23日起,將全面下調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據悉,還有更多銀行正在準備跟進這一政策。
在這些銀行中,實體帳戶的金融卡每日可在ATM提款12萬或15萬元,而數存戶的提款額度與實體帳戶幾乎相同。然而,由於數存戶警示帳戶比例不斷上升,銀行們為了嚴格控制警示戶,紛紛對數存戶的ATM提款額度進行調整。
以每日提款額度來看,中華郵政和合庫銀的提款額度從15萬元降至10萬元,台新銀的數三帳戶也降至10萬元,臺銀的數三帳戶則砍到8萬元,彰銀的數位戶則降至5萬元。而兆豐銀和中信銀的數存戶提領額度最低,只剩下1萬元。
這樣的「去風險化」行動讓市場倍感震驚。王允中在會議上指出,法規並未對各銀行的ATM提款限額做出具體規定,這由各銀行根據自身的風險評估來決定。雖然近期銀行們陸續調整ATM提款限額,但金管會希望銀行在採取風險控管措施時,能夠兼顧比例原則,平衡服務便利性和安全性,避免過度去風險化。
目前,數位存款帳戶根據開戶時的身分驗證強度,分為三類。第一類(數一)是指全新客戶以自然人憑證搭配視訊或實體帳戶線上開新戶;第二類(數二)是既有客戶以原先存款帳戶或信用卡驗證開新戶;第三類(數三)則是以其他銀行存款帳戶線上開戶,身分驗證強度最弱,因此也成為銀行控制風險的重點對象。
台灣期貨交易所為推廣期貨知識,特別與經濟日報合作,舉辦了「2025年縱橫期海Trade Like a Pro-大專院校模擬交易競賽活動」。這項活動旨在讓校園年輕人透過虛擬交易所進行模擬交易,從而增進對期貨專業知識的認識,並理解期貨交易風險控管的重要性。
該競賽活動自5月12日至7月16日進行,共計47個交易日,吸引了來自48所大專院校的286隊共1,029位學生組隊報名參賽。在兩個多月的激烈競爭中,隊伍們在臺股行情的變動下,競賽排名不斷變化,最終有67隊符合資格的隊伍取得進入複賽的資格。
在初賽階段,由臺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的「我們一定隊」、世新大學財務金融系的「割韭菜小分隊」與「世目以待」分別奪得前三名,展現了強大的競爭力。此外,長榮大學、銘傳大學、中山大學及中原大學等校的優秀隊伍也進入了前十名。
複賽階段將於8月11日至10月15日開始,參賽隊伍仍需完成至少六項商品的交易,包括臺股期貨、小型臺指期貨、微型臺指期貨、臺指選擇權、臺灣中型100期貨、黃金期貨、臺幣黃金期貨及股票期貨等。為鼓勵採取穩健的交易策略和重視風險控管,最終成績將依「夏普比率」和「總獲利金額」進行排序。
冠軍團隊將獲得8萬元獎金,指導老師則可獲得3萬元獎金。此外,初複賽符合資格的參賽隊伍隊員將有機會在複賽結束後被抽選為「好學獎」得主,每名可獲得7-ELEVEN購物金500元,以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並學習期貨交易相關知識。
近期,全球資本市場波動不斷,主要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政策的影響。美元指數在多空拉鋸中徘徊,市場對進口物價上漲的擔憂日益增強,企業可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進而推高通膨率。這一情況不僅影響通膨與貨幣政策方向,還可能導致聯邦儲備銀行(聯準會)放緩降息步伐,以抑制通膨升溫。
在市場觀望情緒濃厚的背景下,關稅談判的結果成為焦點。若關稅談判順利,最終稅率得以調降,市場情緒可能迅速反轉,美元將面臨回檔壓力。目前,多國已與美國達成協議,包括日本。川普最新發文稱,日本將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並開放汽車和稻米市場,最終關稅將為15%。
技術面分析,美元指數波段反彈至季線後受到壓力,再度回落至所有均線之下。季線持續下彎,成為反壓力,顯示上檔壓力沈重。因此,在突破季線前,美元指數的偏空架構不變。
美元指數由美國貿易往來最重要的六大貨幣組成,包括歐元、日圓、英鎊、加幣、瑞典幣和瑞士法郎。對於持有日圓及美元商品的投資者來說,台灣期貨交易所發行的美元兌日圓匯率期貨可以作為避險工具。
值得注意的是,期貨交易為高槓桿的保證金交易,投資者應謹慎衡量自己的投資能力,適度進行加減碼操作。(元富期貨提供)
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對等關稅政策,不僅讓全球資本市場波動不已,也讓投資者們緊張兮兮地關注著美元指數的走向。近期,美元指數在多空拉鋸中,市場普遍擔心此一政策將進一步推升進口物價,讓企業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將負擔轉嫁給消費者,從而導致進口商品價格上漲,對通膨與貨幣政策方向造成影響。若關稅導致通膨升溫,聯準會(Fed)可能會放緩降息步伐,以避免通膨失控。
在這樣的情勢下,市場觀望情緒濃厚,眾人的目光聚焦在關稅談判的最終結果。若談判能夠順利進行,稅率得以調降,市場情緒可能會迅速反轉,美元將面臨回檔壓力。事實上,已有多國與美國達成協議,包括日本。川普總統最新發文表示,已與日本達成投資美國5,500億美元的協議,並開放汽車和稻米市場,最終關稅將維持在15%。
從技術面來看,美元指數波段反彈至季線後遭遇壓力,再度回落至所有均線之下。以扣抵值來看,季線將持續下彎,成為反壓線,顯示上檔壓力沈重。因此,在突破季線前,美元指數的偏空架構不變。
美元指數是由美國貿易往來最重要的六大貨幣所組成,包括歐元、日圓、英鎊、加幣、瑞典幣和瑞士法郎。因此,對於持有日圓及美元商品的投資者來說,可以利用期交所發行的美元兌日圓匯率期貨作為避險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期貨交易具有高槓桿的保證金特性,投資者應該衡量自身的投資能力,並適度進行加減碼的動作。這份建議來自於元富期貨的分析師團隊,他們提醒投資者在市場波動中要謹慎操作。
面對如此複雜的市場環境,元富期貨提供專業的市場分析與避險策略,幫助投資者把握市場脈動,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在這個關鍵時刻,適當的金融工具和明智的投資策略將是保護投資者資金的關鍵。
國票金融集團近期籌劃對旗下虧損嚴重的樂天純網銀進行現金增資,計劃增資3億股。在正式向董事會提出正式提案前,公司於昨日(23日)先行就這一議題進行了董事溝通會。會議中,包括公股董事在内的多位董事對於現金增資的必要性、時機以及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提出了多項疑問。
有關增資的必要性與時機,部分董事質疑,是否國票金本身必須辦理現金增資,才能有足夠的能力對樂天銀行進行增資?是否還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供選擇,例如動用短期融資、子公司減資或盈餘上繳等。對於樂天銀行的增資時間,有董事建議,是否可以等到確定虧損達到資本額三分之一時再進行增資;同時,是否應對其他子公司的業績進行一併檢討。
由於這些疑慮涉及到主管機關對金控、純網銀等領域的法规要求,如金控舉債限制、重要財務指標比率、純網銀觸及虧損上限的實際裁罰時機等,公股陣營基於公司治理、維護股東權益、董事職責等因素,不排除再行了解或諮詢金管會的意見或說明,以利綜合評估是否支持增資的決策。
金管會此前已經表示,純網銀增資規定虧損不得超過資本額三分之一。樂天銀行的資本額為100億元,半年報顯示虧損約27億元,尚未達到資本額的三分之一。然而,在樂天銀行之外,將來銀行、連線銀行LINE Bank等純網銀在虧損未達資本額三分之一前已經進行了增資。其中,LINE Bank今年甚至進行了第二次增資,增資前會先減資彌補虧損。此外,純網銀申設時,已有規定要求大股東預先有持續增資的心理準備。
國票金融集團近日計劃對旗下樂天純網銀進行現金增資,總額達3億股,此一動作旨在為樂天銀行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以應對目前嚴重的虧損狀況。在正式提交董事會討論前,國票金昨(23)日先行舉行董事溝通會,就現金增資的必要性、時機以及相關替代方案進行深入討論。
會議中,多位董事,包括公股董事,對於現金增資的必要性與適時性提出了多項疑問。他們關注的核心問題包括:國票金是否必須進行現金增資才能對樂天銀進行增資?是否有其他可行的替代方案,例如利用短期融資、子公司減資或盈餘上繳等?對樂天銀增資的時間點,是否應該等到其虧損達到資本額三分之一時再進行?以及是否應對其他子公司的財務表現進行同時檢討。
這些疑慮的解決涉及到主管機關對金控公司、純網銀等領域的相關法規要求,如金控公司舉債限制、重要財務指標比率以及純網銀虧損上限的實際裁罰時機等。因此,公股董事們基於公司治理、股東權益維護以及董事職責等考量,不排除在做出是否支持增資的決策前,進一步向金管會詢問相關意見或說明。
金管會先前已經明確表示,純網銀的增資規定中虧損不得超過資本額三分之一。樂天銀行的資本額為100億元,而半年報顯示虧損約27億元,尚未達到資本額的三分之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樂天銀行並非唯一虧損的純網銀,將來銀行和連線銀行LINE Bank都已在虧損未達資本額三分之一前進行了增資。尤其是LINE Bank,今年已經進行了第二次增資,並在增資前先行減資以彌補虧損。此外,純網銀申設時,大股東被要求要有持續增資的心理準備。
國票金融集團即將對旗下樂天純網銀進行現金增資,計劃發行3億股新股份,以解決樂天銀行的虧損問題。在正式提交董事會討論前,國票金於昨日先行舉行董事會溝通會,就增資議題進行深入討論。會議中,董事們,包括公股董事,對於現金增資的必要性、時機以及是否存在替代方案提出了多項疑問。
有關董事們的疑問,主要集中在是否國票金必須進行現金增資才能對樂天銀行進行增資。此外,也討論了是否有其他替代方案可供選擇,例如動用短期融資、子公司減資或盈餘上繳等。對於樂天銀行增資的時間點,有董事建議應等到其虧損達到資本額三分之一時再進行,並且應對其他子公司的業績進行一併檢討。
由於這些疑慮涉及到主管機關對金控公司、純網銀等相關法規的要求,例如金控舉債限制、重要財務指標比率、純網銀觸及虧損上限的實際裁罰時機等,公股陣營基於公司治理、維護股東權益、董事職責等因素,不排除將會向金管會進行諮詢,以利於綜合評估並做出是否支持增資的決策。
金管會此前曾表示,純網銀增資規定虧損不得超過資本額三分之一。樂天銀行的資本額為100億元,半年報顯示虧損約27億元,還未達到資本額的三分之一。然而,在樂天銀行之前,將來商業銀行和連線銀行LINE Bank都已經在虧損未達資本額三分之一前進行了增資。其中,LINE Bank今年已經進行了第二次增資,並在增資前先進行減資以彌補虧損。此外,純網銀申設時就有要求大股東預留持續增資的心理準備。
臺銀人壽保險,作為唯一國營壽險公司,不僅在保險業界發揮著穩定與可信的影響力,同時也積極投身於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近期,臺銀人壽與位於賽德克與泰雅族原鄉的「親愛愛樂」弦樂團攜手合作,展開了一項深具意義的公益活動。
這項活動旨在支持原鄉孩童發掘與展現他們獨特的音樂天賦,並試圖翻轉當地教育困境。透過音樂與生命教育的結合,臺銀人壽希望幫助原鄉孩子走出弱勢循環,讓他們在音樂與教育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公益演出以「Yaki的水芫花」為主題,由原鄉學子們以打擊樂器、小提琴、大提琴、長笛等樂器演奏,並結合吟唱,以獨特的風格呈現對音樂的詮釋。在沒有指揮者的情況下,團員們依靠默契共同奏出屬於原鄉的愛情故事,打破了傳統舞台的界限,讓音樂成為故事敘述的一部分。
觀眾在這場演出中無不身歷其境,沉浸於故事之中,享受著零距離互動的音樂饗宴。這場公益演出不僅為原鄉孩童籌措學費與生活費,更讓他們找到了成就與自信。
臺銀人壽秉持「公平在心、待客如親」的服務理念,以及「尊重多元,包容不同」的企業文化,長期投入公益事務,展現對弱勢族群的關懷。透過與「親愛愛樂」弦樂團的合作,臺銀人壽不僅支持了來自原鄉的生命樂章,也希望以此為契機,吸引社會大眾對原鄉教育的支持與關懷。
近期,全球股市表現亮麗,S&P 500與那斯達克指數創下歷史新高,其中,美股ETF的表現尤其引人注目。根據統計,近一個月來,包括國泰費城半導體、復華S&P500成長、富邦NASDAQ、統一FANG+、永豐美國科技、國泰美國道瓊等美股原型ETF的漲幅都超過了5%。
統一投信指出,這股上漲勢頭主要受到科技巨頭財報的推動。投資人普遍預期,這些企業即將公布的財報將帶來利多消息。此外,隨著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逐漸緩解,市場情緒明顯回暖,S&P 500指數成功突破6,300點關卡。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宣布了一項總額達920億美元的AI與能源基建投資計畫,該計畫將整合Google、Meta等科技大廠的資源,並投入數千億美元建設AI數據中心與能源基礎設施。這一政策顯示了政府對AI產業發展的強力支持,進一步推動了美股的持續上揚。
據LSEG I/B/E/S data的最新數據顯示,S&P500企業中已有59家公布了第二季財報,其中81.4%的獲利高於分析師預期,優於67%的長期平均水平。這其中,輝達市值首次突破4兆美元大關,成為史上第一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企業。隨著科技七巨頭財報的陸續公布,預計將為S&P 500指數帶來14.1%的獲利成長,進一步凸顯科技和通訊服務業對美股的影響力。這也意味著AI科技相關產業將繼續引領後續股市的發展。
近期,市場對於美國科技巨頭的財報表現寄予厚望,其中Google、ServiceNow、微软與Meta等企業的財報將成為投資者關注的焦點。隨著這些企業的財報陸續公布,市場預期將帶來正面影響,進而推動S&P 500與那斯達克指數創下歷史新高。
根據統計,近一個月來,多檔美股原型ETF如國泰費城半導體、復華S&P500成長、富邦NASDAQ、統一FANG+、永豐美國科技、國泰美國道瓊等,漲幅均超過5%。統一投信分析師指出,這主要受益於科技巨頭的強勁財報預期,以及關稅政策不確定性逐漸消解,市場情緒明顯轉暖。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的920億美元AI與能源基建投資計畫,更是對AI產業發展的一記強力推動。該計畫將整合Google、Meta等科技大廠的資源,投入數千億美元於AI數據中心與能源基礎設施建設,顯示政府對AI產業的強力支持。
匯豐投信指出,根據LSEG I/B/E/S data的最新數據,S&P500企業至今已有59家公布第二季財報,其中81.4%的獲利高於分析師預期,優於67%的長期平均水平。而輝達市值首度突破4兆美元,成為史上第一家達到此里程碑的企業,預計將對S&P500指數本季的14.1%獲利成長做出貢獻。
在這種背景下,科技和通訊服務業對美股的影響力日益顯著,AI科技相關產業預計將繼續引領股市發展。
7月以來,全球股市中越南與中國的表現格外亮眼。越南經濟強勁復甦,股市自4月9日低點反彈,至今約漲幅達25%。由於越南經濟將受惠於基礎建設與公共投資的力道增速,內資持續保持樂觀態度,投資人被建議透過越南ETF或基金來分享市場的成長機會。
富邦投信分析指出,此次越南胡志明指數的強勢反彈,主要受益於地產類股的帶動。自2025年以來,地產類股的漲幅已超過五成,這是受到政府推出地產利多政策的推動。越南總理范明正要求自8月19日起展開土地徵收作業,市場普遍看好地產開發商的營運表現,預期這些利多因素將對地產後市產生正面影響。
富邦越南ETF(00885)的經理人陳仲愷表示,越南股市有望在四大利好的支撐下,持續向上挺進。首先,在經濟景氣方面,越南第二季GDP年增長達7.9%,創近三年來單季新高,顯示越南經濟復甦力道強勁。加上基礎建設的擴大投資帶動景氣回溫,這將為股市上揚提供動能。
在資金面,外資在7月份對越南股市的投資從轉賣超轉為買超,這是自開市以來首次。同時,國內累計開戶數突破1,000萬戶,創下新高,這反映出市場對股市的信心正在回溫。
政策面方面,考慮到越南關稅談判結果偏向正面,以及基礎建設的擴大投資帶動景氣回升,預期越南企業的獲利將以雙位數成長,從而使得越股中期表現偏向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