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未)公司新聞
【台灣新聞】 哇塞,大家聽說沒?台灣ETF市場真的熱到不行啦!全球信評機構惠譽統計,我們台灣的ETF資產管理規模在4月下旬已經突破兆元大關,這個數字真的驚人啊! 這不,中國信託投信也來勁了,他們宣布,中信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7至10年債券ETF基金(00796B)要在30日掛牌上市,這可是一個大消息啊!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近期中美貿易協商又要開始了,市場對這次談判抱有樂觀態度。而且,從4月份開始,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已經開始納入大陸國債與政策金融債,這對那些看好大陸債券或人民幣後勢的投資人來說,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我們來聽聽中國信託投信的專家張勝原怎麼說。他說,從2010年起,大陸境內債券市場就開始逐步開放,2017年「債券通」正式上路,現在已有超過1,186家境外機構參與投資,持債規模達到2,500億美元。 張勝原還提到,這次新納入的債券是由大陸財政部和三間政策銀行發行的,將會歷時20個月逐步納入,等到完全納入後,大陸將佔該指數的6.06%,這將會吸引2,700億美元資金流入。 對於那些持有人民幣並且有收益需求的投資人來說,中信中國債7-10年債券ETF可是個非常好的投資選擇。因為這些債券是政府體系債券,兩者合計超過大陸債市總托管量比重的5成。 現在,中美第十輪貿易談判即將開始,雙方有望在5月底或6月初簽訂協議。如果談判成功,將對人民幣回穩和相關資產表現都有正面影響。 從總經濟面來看,大陸經濟成長的趨勢已經落底,市場資金相對寬鬆,投資人都在追求收益。現在布局中信中國債7-10年債券ETF,既能獲得相對誘人的收益率,又能掌握機會難得的大陸債市資金行情。這真的是一個不容錯過的機會啊!】
中國信託投信指出,近期中美貿易協商將再次展開談判,市場樂觀看待。加上4月起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開始納入大陸國債與政策金融債,對於看好大陸債券或人民幣後勢表現的投資人來說,與國際資金一起前進大陸債市,現在正是時候。
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大陸境內債券市場在2010年起逐步開放,2017年7月「債券通」上路,各類境外機構可透過該渠道進入大陸境內債市投資,目前累計參與大陸境內債市的境外機構高達1,186家、持債規模達2,500億美元。
張勝原指出,本次納入的債券包括由大陸財政部和三間政策銀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的債券,將歷時20個月逐步納入。待完全納入後,大陸將占該指數6.06%,市場預估,此舉將吸引2,700億美元資金流入。
張勝原表示,對於持有人民幣,並且有收益需求的投資人而言,中信中國債7-10是非常理想的投資工具。原因在於,中信中國債7-10是投資大陸境內最具代表性的大陸政策金融債與國債。這些都屬於政府體系債券種類,兩者合計超過大陸債市總托管量比重的5成。
張勝原表示,中美第十輪貿易談判將於本周展開,目前看來,中美雙方期望於在5月底或6月初簽訂協議。觀察最近兩國官員的對外發言,透露出雙方在最困難的協議執行與監督機制議題上,似乎已達成初步共識,外界認為,中美談判可望接近尾聲。若是和諧落幕,將有利於人民幣回穩,對於相關資產表現亦有幫助。
就總經面來看,張勝原說,大陸經濟成長減緩的趨勢已經落底,在市場資金仍相對寬鬆,投資人持續追求收益的環境下,現在布局於中信中國債7-10,不僅能獲取同等信評中相對誘人的收益率,更能掌握機會難得的大陸債市資金行情。
上市櫃公司最新年報出爐啦!台灣38大投信的獲利數字都一一公佈了。今年投信總獲利來到64億元,比去年多出5%,看來整體業績還是不錯的。其中,元大投信以10億元的獲利蟬聯冠軍,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去年,境內基金增加了2,534億元,創下近九年來的最大增額。雖然境外基金規模稍微減少,但整體來說,投信管理的資產規模還是增加了9%,接近4.5兆元。 在這38家投信中,有一半的獲利都呈現成長,尤其是幾家大投信的獲利跳增,讓整體總獲利提升了。除了元大,還有安聯、國泰、野村、復華、貝萊德、群益、聯博、統一、瑞銀、瀚亞、富邦、摩根、保德信、柏瑞、及第一金等16家投信,他們的獲利都在1億元到10億元之間,成功加入「億元俱樂部」。 元大投信因ETF的發展,獲利超過10億元,已經連續三年稱霸。安聯和國泰則是今年的大黑馬,獲利分別從4.9億元和4.3億元激增至7.7億元和6.4億元,排名也快速上升。 不過,也有投信的獲利不如預期,像是瑞銀、柏瑞、第一金去年獲利都不到億元,但今年卻達到億元。而富蘭克林華美的獲利則是滑落至億元以下。 在每股純益方面,有八家投信的EPS超過5元,其中安聯的EPS最高,達到25元。 獲利增幅方面,瑞銀和柏瑞的獲利倍增,路博邁和台新的獲利增幅也分別達到386%和279%。 最後,我們還要提到虧轉盈和盈轉虧的投信。宏利和富達投信成功虧轉盈,而凱基、德銀遠東則是盈轉虧。持續虧損的投信有中國信託、德信、鋒裕匯理、國票華頓、大華銀和安本標準等六家。
去年境內基金增加2,534億元,為近九年最大增額,境外基金雖由3.5兆元降至3.2兆元,不過計入代操等整體投信管理的資產規模近4.5兆元,仍較前年的4.1兆元增長9%。38大投信中,共計19家、一半獲利都成長,尤其多家大投信獲利跳增,使總獲利提升。
以獲利金額排行,包括元大、安聯、國泰、野村、復華、貝萊德、群益、聯博、統一、瑞銀、瀚亞、富邦、摩根、保德信、柏瑞、及第一金等依序賺入1億元至10億元不等,是晉升「億元俱樂部」的16家投信。
其中,ETF壯大的元大是唯一賺逾10億元,已連三年稱冠,安聯、國泰為大黑馬,分由前年的4.9億、4.3億元激增至7.7億、6.4億元,排名從第四、七,快速竄至二、三。
安聯去年境內基金規模減,但境外安聯收益成長基金大熱賣,一年狂吸1,548億元、是境外基金吸金王,提振總獲利躍進。國泰強化ETF、退休金管理等,營收由前年的17億元增至24億元,增幅達37%,連帶獲利激增。另外,貝萊德、統一、瑞銀、柏瑞、第一金等,獲利也有雙位數增幅。
與前年比較,瑞銀、柏瑞、第一金前年獲利均不及億元,但去年達到億元,而富蘭克林華美獲利滑落至億元以下。
若以每股純益排行,有八家賺逾5元,包括獲利跳升的安聯EPS高達25元,比下常居EPS王的野村,再次有貝萊德17.9元、復華9元、瑞銀6.89元、統一6.83元、聯博6.32元、及摩根5.42元。
獲利增幅部分,除瑞銀、柏瑞倍增,路博邁成長386%、台新279%,也繳出一倍增幅。
而虧轉盈方面,有宏利、富達兩家投信;盈轉虧包括凱基、德銀遠東;持續虧損則有中國信託、德信、鋒裕匯理、國票華頓、大華銀及安本標準等六投信。
台灣股市新聞/中國信託證券主辦首檔採競價拍賣可轉債,市場反應熱烈
近日,台灣市場上發生了一件引人矚目的新聞。中國信託證券主辦的業界首檔採競價拍賣的可轉換公司債(可轉債)「康控一KY」(債券代號49431)已經開標,結果相當亮眼。這次投標的合格數量高達19,751張,超過了預期的總承銷數量13,500張,超額認購率達到了1.46倍,投標金額更是超過了新臺幣20億元。其中,法人投標及得標比重均高達三成以上,顯示市場對這次拍賣的熱情。
康控一KY於今(2)日在櫃檯買賣中心掛牌交易。康而富控股(康控-KY,股票代號4943)為本次發行可轉債的企業,發行數量為15,000張,期限為3年,總面額達到15億元。其中,中國信託證券自行認購了1,500張,餘下的13,500張則採用競拍方式進行公開銷售,競拍底標價為100元,價高者得。
中信證券表示,本次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102.07元,這也是掛牌承銷價格,銷售總額達到15.31億元。這意味著中信證券協助康控-KY額外募資了3,100萬元。這次的可轉債採用競拍方式,與過去採用的詢價圈購配售相比,募資程序更加公開透明,吸引了眾多可轉債「首投族」的關注。
這次拍賣的成功,不僅體現了市場投資人對競拍可轉債的高度興趣,也標誌著中信證券成功開啟了可轉債承銷新模式。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這種新的承銷方式將會為台灣股市帶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並可能引發更多企業採用類似方式進行募資。
蘋果聲學元件大廠英屬開曼群島商康而富控股(康控-KY,股票代號4943)本次發行15,000張、期間3年、總面額15億元可轉債,扣除獨家證券承銷商中國信託證券自行認購1,500張,餘13,500張全數採競拍方式辦理公開銷售,競拍底標價100元,價高者得。中信證券表示,本次得標加權平均價格為102.07元,亦為掛牌承銷價格,銷售總額為15.31億元,即中信證券協助康控-KY額外募資3,100萬元。
可轉債採競拍優點相較於過去採用詢價圈購配售,募資程序更加公開透明。本案吸引眾多可轉債「首投族」,合格投標數量遠超過總承銷數量,反映市場投資人對競拍可轉債的高度興趣,中信證券成功開啟可轉債承銷新模式。(賴俊明)
【台北訊】近期美中貿易戰波瀾洶湧,市場風險增加,讓投資者尋求防禦性資產。在這波趨勢下,美公債ETF再次成為募集焦點,其中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以下簡稱中信投信)也加入這波潮流,發行了多檔美債ETF產品,包括大陸國債、政策性金融債、美元投資級債及美國公債,滿足不同投資者的需求。 根據投信投顧公會統計,台灣本土近20家投信中,已有9家加入債券ETF的發行,其中規模最大、募集最熱的等級債券ETF規模已達2,000億元。中信投信的張勝原經理人表示,中信此次一口氣募集三檔ETF,各種天期和收益設計都能代表市場,並且為投資者提供低管理成本的選擇。 中信投信新推出的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ETF,具有四個費率級距,規模低於30億元的管理費率僅0.07%,隨著規模增加,管理費率還會進一步降低。這一特色讓中信投信的產品在成本設計上具有競爭力,甚至創下了業界最低的0.07%管理費率。 面對市場波動,張勝原經理人建議投資者可以在2.5%-2.6%的殖利率區間分批布局美債ETF。此外,瑞銀財富管理也建議投資者減碼股票,並加碼黃金以應對市場波動。在這波市場環境下,中信投信的多元化美債ETF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
近日,美債殖利率曲線出現倒掛,讓投資人目光轉向債券市場。在這波市場變動中,台灣投資人有了更多元化的投資選擇。其中,中國信託證券投資信託推出的債券ETF產品,因為成本低、波動小、穩定收息等優勢,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美國、歐洲與台灣央行宣布利率凍漲,為投資者帶來穩定的投資環境。中國信託投信債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下,公債、高品質債券等表現將會更加出色。他強調,不論是升息還是降息,投資者都能夠從中獲得穩定的收益。 中國信託投信陸續發行多檔債券ETF,讓投資人可以以小額資金參與債市,並領取每季的穩定息收。張勝原指出,這對於有收益需求的投資者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投資選擇。尤其是對於股市波動較大的情況,債券ETF可以幫助投資者分散風險。 中國信託投信推出的債券ETF傘型基金,投資標的涵蓋美國與中國兩大債市,讓投資人能夠根據自己的投資需求與市場狀況,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為了讓美國公債成為股票市場投資人的核心配置工具,中信投信還提供了低費率的美國公債20年產品。 張勝原還提到,中國債券在收益和稅負上都有相當的吸引力。美國債市是全球第一大,而中國債券也在逐步開放中,這對於投資者來說,是絕佳的投資機會。現在透過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投資者可以輕鬆參與這個市場,並享受穩定的投資回報。
投信投顧公會統計,本土近20家投信之中,有九家已經加入債券ETF發行,其中規模最大、募集最熱的類型集中投資等級債,迄今規模達2,000億元,公債在債券ETF問世早期一度紅火,其後有段時間退潮,至近期規模逐漸成長,又吸引投信發行。
除元大、國泰、富邦三大最早發行的投信,目前群益、復華、凱基也有公債ETF,本周再有中信投信募集,多達七家投信都搶進,產品數上看15檔。
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中信此次一口氣募集三檔ETF,包括大陸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美元投資級債及美國公債,最短的美元投資級債存續期約五年,最長的美債達到15年至30年,成分、天期及收益設計皆具高代表性。
中信增設公債產品線,除因應機構投資人的收益目標,更重要的是美國公債具備高流通性、高信評以及安全度,一般投資人從事股債配置,也能夠把這類資產納入。
張勝原指出,中國信託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ETF還有一項特色,就是為投資人設計低管理成本,該基金有四個費率級距,若規模低於30億元,每年的管理費率僅0.07%,增加到200億元、500億元,還會降到0.05%、0.04%。
張勝原表示,對照公會統計至2月數據,目前已經成立的美國公債ETF中,成本設計最低是剛成立的群益25年以上美國政府債券ETF,管理費率介於0.1%-0.12%,中信以0.07%創下業界最低。
業者預期,由於短線美股波動放大,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可能下探2.3%關口,26日晚間一度跌破2.4%,上方則以2.6%為壓力,投資人可於2.5%-2.6%區間分批布局。
瑞銀財富管理指出,美國長短債殖利率雖然倒掛,但是初領失業金人數等領先指標續揚,無景氣衰退疑慮,建議投資人適度減碼股票之外,可以加碼黃金因應波動。
美國經濟持續成長,通膨上升速度溫和,然外部因素諸如:英國脫歐不確定性高、中國經濟成長速度放緩等,拉抬市場不安情緒。因此,美國聯準會於上周FOMC會後宣布,維持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在2.25至2.5%間,台灣央行也宣布利率維持於1.375%連11凍。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歐美等主要央行暫緩升息言論確立後,將有利於公債、高品質債券等表現。他說明,在不升息的環境下,投資人可領取穩定的收益;若是升息展開但腳步緩慢,投資人則可期待資本上漲的機會,兩者兼備。
中國信託投信陸續發行多檔債券ETF,讓投資人以小額參與債市、領取每季穩定的息收,並享有相對低的成本,跟著指數輕鬆投資債券市場。張勝原表示,有收益需求的投資人,若因股市波動較大,想改投資債券,就可以利用債券ETF變身為存債族,加上債券ETF含有相對高的收益,更適合做為長期領息標的。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目前旗下推出的債券ETF傘型基金,投資標的涵蓋美國與中國兩大債市,讓投資人得以依照投資需求與市場狀況,掌握長期的收益來源。為讓美國公債成為股票市場投資人的核心配置工具,中信投信亦提供目前市場相對低費率的美國公債20年產品,讓一般投資人可以透過債券ETF輕鬆參與全球最大債市的投資機會。現在投資美國公債ETF,利息分配收益在台適用最低稅負制,免課交易所得與證交稅。中國債的部分,除了收益相對同評級債券誘人外,2021年11月6日前,中國政府對境外機構投資暫不課稅,在台收益也僅併入綜所稅計算,讓中國債更具投資吸引力。
張勝原指出,美國債市深具投資人喜好,最主要的投資人就來自國際資金,持有高達36.4%,規模為全球第一大。中國則在2010年起,逐步開放境內市場,彭博還於今年4月起,逐步把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市場預估,此舉將吸引2700億美元資金流入。現在透過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投資於中國債券,搭上起漲順風車正好。
【台灣新聞】 近來,台灣債券市場表現相當出色,這波好行情也讓投資人眼睛為之一亮。根據最新消息,美國聯準會在最近的貨幣政策會議上,維持了鴿派立場,明示今年不會升息,2020年最多只會升息一次。這個決定讓人們對於今年債券市場的展望更加樂觀。 中國人民銀行(人行)對今年的貨幣政策也定調為寬鬆,這一政策方向顯示了債券投資的行情將會持續看好。中國信託投信建議投資人,在全球景氣趨緩的背景下,應該做好資產配置,將債券ETF傘型基金納入核心資產,以把握中美兩大債市,獲得長期收益。 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自2018年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為了提振經濟成長,逐步放寬了各項貨幣政策,今年1月甚至降準一碼,並推出了多項優惠中小企業的寬鬆措施。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環境中,人行預計將持續寬鬆,這對於債券價格的表現將是正面影響。 張勝原還提到,目前預期中美貿易戰將從短期爭執轉向長期協商,這將有助於降低人民幣匯率風險。此外,聯準會預期升息速度放緩,中美利差維持穩定,也對人民幣表現有所支持。 在面對風險事件時,美國公債因具有較高信評,與股票、商品等資產呈中低度負相關,因此成為了手中有風險性資產的投資人搭配操作的好工具。在這種情況下,選擇20年期以上的公債,作為利率操作的工具將會更加適合。 昨日(25日),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正式開始募集,該基金包含三檔子基金,分別是:中信中國債7-10年債券ETF基金、中信中國美元IG債券ETF基金以及中信美國公債20年債券ETF基金。這些子基金在全球主要央行政策相對寬鬆的背景下,為投資者提供了理想的投資方案。
此外,中國人行對於今年的貨幣政策定調寬鬆,顯示債券投資行情持續。中國信託投信建議,全球景氣已經出現趨緩,投資人應做好資產配置,將債券ETF傘型基金納入核心資產,一手掌握中美兩大債市,獲得長期收益。
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2018下半年以來,中國政府為了提振經濟成長,逐步放寬各項貨幣政策,今年1月甚至降準一碼,陸續出台多項優惠中小企業寬鬆措施,預估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環境中,人行將持續寬鬆,可望有利債券價格表現。
張勝原表示,目前預期中美貿易戰將由短期爭執放話,走向長期協商討論,將有助於人民幣匯率風險降低。另外,聯準會預期升息速度放緩,中美利差維持穩定,也支持人民幣表現。
當風險事件要來臨時,美國公債因具有較高信評,且與股票、商品等資產呈中低度負相關,因此,往往是手中有風險性資產的投資人,可搭配操作的好工具。面臨風險性事件時,挑選20年期以上公債,為利率操作較佳的工具。
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昨(25)日正式募集,包含三檔子基金,在全球主要央行政策相對寬鬆下,提供理想的解決方案:中國信託中國國債及政策性金融債7至10年債券ETF基金(簡稱:中信中國債7-10,代號:00796B),投資於中國境內債券市場;第二檔為中國信託中國5年期以上美元投資級公司債券ETF基金(簡稱:中信中國美元IG債,代號:00797B),投資於中國境外美元債;第三檔則為中國信託美國政府20年期以上債券ETF基金(簡稱:中信美國公債20年,代號:00795B),投資於美國公債。
為了避免債券ETF被壽險業「包檔」,金管會證期局對投信業者的要求是落實多元化、分散與流動性提供。如果單一投資人對某項商品的投資過度集中,投信業者需要分階段進行改善。此外,在發行新ETF商品時,必須提出一個單一投資人占比不得超過五成的分散計畫。 根據金管會的數據,目前台灣共有元大、國泰、復華、群益、富邦、凱基、新光、台新、中國信託投信等九家投信公司發行了51檔債券ETF。其中,有15家壽險業對這47檔債券ETF進行了集中投資,總投資額達到5,007億元,佔整體投信公司債券ETF發行規模的97.7%。 金管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表示,投信投顧公會已經向各投信公司發函,要求他們盡量達到投資人多元化、分散化、與流動性提供等三大標準。其中,強化ETF的流動性和報價功能引起了市場的關注。在流動性報價的作業要點中,要求每檔ETF都要有「造市者」,並且當市場交易時,最佳買、賣價不能差距超過1%,且不能超過10分鐘。若未能落實造市者功能,將會對造市者進行處分,目前造市者主要由券商擔任。 對於新成立的ETF,從成立之初就必須提出分散計畫,並確保單一投資人的占比不超過五成。如果超過五成,半年後需要將占比降至三成,否則將不允許再送相同類型的新基金上市。 根據金管會的統計,目前共有9檔債券ETF獲得核准或申報生效,但尚未成立。這包括元大產業債券ETF傘型基金的3檔子基金,群益特選債券ETF傘型基金的3檔子基金,以及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的3檔子基金。這些ETF在成立之前都需要向證期局提交分散計畫。
根據金管會資料顯示,目前共有元大、國泰、復華、群益、富邦、凱基、新光、台新、中國信託投信九家投信發行發行債券ETF共51檔,而15家壽險業集中投資其中47檔債券ETF,合計達5,007億元,投資占整體投信公司債券ETF發行規模高達97.7%。
金管證期局副局長張振山說,投信投顧公會已發函給各投信公司,要求針對目前發行的債券ETF,要儘量達到投資人多元化、分散化、與流動性提供等三大標準。
其中最引起市場注意的是,強化ETF流動性和報價功能;流動性報價的作業要點中,要求每檔ETF都要找「造市者」,當市場交易時,最佳買、賣價不能差距1%、且不能超過10分鐘,落實造市者功能,並給予手續費優惠,若沒做到,造市者(目前都是券商負責造市)會被處分。
至於新成立的ETF,在一開始成立時,就要提分散計畫,單一投資人不能超過五成,若超過五成,半年後需要進一步降到三成,否則不准再送相同類型的新基金。
據金管會統計,目前核准或申報生效,且尚未成立之債券ETF共計有九檔,包括元大產業債券ETF傘型基金3檔子基金,現正申請成立中,還有群益特選債券ETF傘型基金之三檔子基金,3月5日申報生效,中國信託投資等級債券ETF傘型基金之三檔子基金,這九檔成立之前都要送分散計畫給證期局。
【台股新聞】 哇靠,美中貿易戰這麼一談,加上美國的通膨數據還不錯,亞洲股市上周就來個大反彈,台股也不例外,吸金1.41億美元,只排第二,印度股市才是老大。不過,台股這週的表現還不錯,周線漲了1.94%,重回10,400點,還是今年來的高點呢!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的經理人周俊宏說,台股這一週穩穩站回月線,年線就快在眼前了。但也要注意,台股這邊10,400到10,600這個重要缺口可能會進入震盪,資金會流向那些有題材的中小型成長股和產業龍頭股。外資在台指期和現貨還是維持作多,給台股穩定的支撐。 科技業方面,蘋果要25號開春發表會,新產品要上市了,這個題材可能會帶動台灣相關供應廠商。科技業的庫存調整估計還會持續到第二季度末,所以得等這些題材對電子股有什麼影響。周俊宏說,他會關注那些近兩季營收表現好、有轉機的個股,像是智慧型手機用的觸控面板驅動IC(TDDI)、5G、電動車這些。 再來看國際情勢,美國聯準會21號要開FOMC會議,市場預期還是會維持鴿派步調,但還是要小心。川習會這件事可能會從3月底延到4月,後續還有很多不確定性啊。
台股歷經一週回檔後,上週隨著全球股市再起,讓台股強勢吸金1.41億美元,僅次於印度股市。台股週線收漲1.94%,重新站回10,400點關卡,再度站上今年高點。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在全球股市的多頭帶領下,台股於上週站穩月線後,年線近在咫尺。然他提醒,台股面臨前波重要缺口10,400至10,600,可能進入區間震盪走勢,資金將往具題材的中小型成長股與主要產業龍頭股移動。但好消息是,除了亞股資金派對可望持續,外資在台指期、現貨也維持作多水位,提供穩健支撐。
在產業方面,周俊宏表示,蘋果將於25日舉辦春季發表會,新產品上市題材有望率先帶動台灣相關供應廠商。預估整體科技業庫存調整將延續至第2季下旬,將等待相關題材對接電子股表現。布局上,他表示,將著重近兩季營收表現較佳、及具轉機性個股,例如應用於智慧型手機上的觸控面板驅動IC(TDDI)、5G、電動車。
在國際議題部分,21日美國聯準會將舉行FOMC會議,儘管市場預期仍維持鴿派步調,但仍應留意;此外,川習會可能由原先3月底延至4月舉行,後續發展仍存在不確定性。
台股上周遭遇外資大規模流出,總計達9.5億美元,這是今年來最大的一次外資撤離。不僅如此,美股也連續五個交易日走低,市場出現獲利了結的賣壓,新興亞洲股市也跟著走跌。這種情況讓人不禁想到,台灣股市是否也將面臨著一場考驗? 中國信託投信分析,年初全球股市之所以能夠持續上漲,主要是由於中美貿易戰進入最後階段,以及大陸推出的一系列利多政策。然而,由於整體經濟數據尚未出現明顯的好轉,市場漲勢也開始出現震盪回調的壓力。 接下來,市場將關注3月底的習川會,這場會議能否達成最終協商,將對股市的多頭漲勢產生重要影響。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表示,即使全球主要央行持續釋出寬鬆訊號,只要中美貿易順利進行,台股第二季仍有機會持續上漲。 本周,市場將聚焦上市櫃公司2月營收的公布,投資者可以關注營收較好的個股。同時,也要留意台股漲多後的回檔壓力,適時布局相關殖利率高的個股。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洪玉婷則認為,目前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只是放緩,並未進入衰退。對於新興亞股前景,她並未看淡,認為短線若逢回,是投資布局的好機會。
【台股市場新聞】 美股近期連續下跌,台股也受到影響,外資大舉撤離,市場出現獲利了結的賣壓。根據中國信託投信的分析,年初以來全球股市的強勁漲勢,主要是因為中美貿易戰接近尾聲,以及中國年初推出的一系列利多政策。不過,由於整體經濟數據尚未顯著改善,市場開始出現震盪回調壓力。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指出,台灣加權指數年初從9,300點一路攀升至10,400點,主要受到資金行情帶動。然而,上周股市出現較大跌幅,終結了連續三周的漲勢,大盤失守10,300點。本周市場關鍵在於能否守護10,208點的月線關卡。 在外資方面,上周終止了連續七周的資金淨流入,轉為淨流出9.5億美元,是今年來的最大流出金額。不過,周俊宏經理人預計,在全球主要央行持續釋出寬鬆信號的背景下,包括聯準會和歐洲央行,對亞洲的資金行情仍有正面影響。他強調,若中美貿易順利進行,台股第二季將繼續受益。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挾帶中美貿易來到最終階段、加上大陸年初利多政策齊發等消息,年初以來全球股市漲勢強勁,然而因整體經濟數據仍未有明顯的好轉訊號,包括OECD再次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期至3.3%,同時歐洲央行ECB也大幅調降經濟成長及通膨預期,並將於9月啟動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使得漲多的股市出現震盪回調壓力。
接下來市場將展望3月底即將到來的習川會,是否能成功達成最終的協商、中美貿易戰能否順利的落幕,將會帶動這波多頭漲勢的延續。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說,面對全球主要央行仍持續釋出寬鬆訊號,包括聯準會或歐洲央行上周的言論,預計對亞洲的資金行情仍有助益。倘若中美貿易順利進行,台股第二季也將持續受惠,本周則聚焦上市櫃公司將結束公布2月營收,可關注營收較好的個股,此外,留意台股漲多後的回檔壓力,也可布局相關殖利率高的個股。
群益亞太中小基金經理人洪玉婷表示,近日歐美股市連袂走跌,新興亞股表現跟著回落,整體而言,現階段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僅是放緩,並非進入衰退,加上以新興區域來看,仍以新興亞洲經濟成長動能最佳,且區域內國家不乏大選題材、經濟改革政策等利多支持,加上整體物價溫和擴張,有利各國央行維持相對寬鬆貨幣政策,綜合上述,對於新興亞股前景仍未看淡,短線若逢回,不失為投資布局契機。
中國信託投信表示,挾帶中美貿易來到最終階段、加上中國年初利多政策齊發等消息,年初以來的全球股市漲勢強勁,然而因整體經濟數據仍未有明顯的好轉訊號,包括OECD再次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期0.2%至3.3%,同時歐洲央行ECB也大幅調降經濟成長及通膨預期,並將於9月啟動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使得漲多股市出現震盪回調壓力。
中國信託台灣活力基金經理人周俊宏說,加權指數在今年初由9,300點一路漲逾千點,最高接近至10,400點,主要由資金行情帶領漲勢,然受國際市場變數的影響,上周五出現較大跌幅,終結連3周漲勢,大盤失守10,300點,本周關鍵在於守護10,208點月線關卡。
另一方面,外資上周卻步,終止連7周的資金淨流入,轉為淨流出9.5億美元,不過,面對全球主要央行仍持續釋出寬鬆訊號,包括聯準會或歐洲央行上周的言論,預計對亞洲的資金行情仍有助益。周俊宏認為,倘若中美貿易順利進行,台股第二季也將持續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