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產物保險(公)公司新聞
保險局今年2月發布產險業辦理健康險辦法後,昨(1)日為止,
共有九家產險公司向金管會申請健康險業務。金管會表示,預計6
月上旬將有首家產險公司獲准開辦健康險業務。
金管會表示,這九家產險公司,分別是台產、國泰世紀、明台、
富邦、友邦、蘇黎世、泰安、第一和華南。
保險局主任秘書吳崇權表示,依照規定,產險業銷售的健康險保
單,保險期間只能在一年以下,且不能保證續保,因此將會比壽
險業的健康險保單便宜。至於到底可以便宜多少,吳崇權說,要
看各公司設計的保障內容,目前沒有辦法確定。
不過,依據過去產險業開辦傷害險的經驗,產險業銷售和壽險業
一模一樣的傷害險保單,產險業的費率可能僅壽險業費率的七折
。一旦產險業開辦健康險業務,因為承保條件不如壽險業,預期
費率可能比七折更低。
上述九家公司中,有三家公司還需要補資料,有六家公司正在審
核,其中一家即將召開審查會議,預料很快就會獲准。
健康險包括住院醫療險、防癌險、失能險和重大疾病險等,預期
產險業初期將以1年期的住院醫療險與防癌險為主軸。
產險業所銷售的健康險,和壽險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僅能賣1年期
保單,且不保證續保。也就是說,一旦保戶投保後生病住院,產
險業者在保障期間支付保險費,到了下一年度,產險業者就可能
拒保。
對保戶而言,這樣的保單較沒有保障,但也因為產險業者可以篩
選客戶,因此可以給予較低的保費。
壽險業所銷售的健康險選擇較多,如果保戶購買1年期住院醫療險
,即使保戶當年度生病住院,下一年壽險業者仍然保證續保,通
常可以保到70歲至75歲。
此外,壽險業者也有「限期繳費、終身保障」的長年期健康險,
一直保障到保戶身故為止。由於多數人是在老年才產生住院醫療
需求,這種長年期醫療險保單對保戶保障最大,保費也因而最貴
。
共有九家產險公司向金管會申請健康險業務。金管會表示,預計6
月上旬將有首家產險公司獲准開辦健康險業務。
金管會表示,這九家產險公司,分別是台產、國泰世紀、明台、
富邦、友邦、蘇黎世、泰安、第一和華南。
保險局主任秘書吳崇權表示,依照規定,產險業銷售的健康險保
單,保險期間只能在一年以下,且不能保證續保,因此將會比壽
險業的健康險保單便宜。至於到底可以便宜多少,吳崇權說,要
看各公司設計的保障內容,目前沒有辦法確定。
不過,依據過去產險業開辦傷害險的經驗,產險業銷售和壽險業
一模一樣的傷害險保單,產險業的費率可能僅壽險業費率的七折
。一旦產險業開辦健康險業務,因為承保條件不如壽險業,預期
費率可能比七折更低。
上述九家公司中,有三家公司還需要補資料,有六家公司正在審
核,其中一家即將召開審查會議,預料很快就會獲准。
健康險包括住院醫療險、防癌險、失能險和重大疾病險等,預期
產險業初期將以1年期的住院醫療險與防癌險為主軸。
產險業所銷售的健康險,和壽險業最大的不同,就是僅能賣1年期
保單,且不保證續保。也就是說,一旦保戶投保後生病住院,產
險業者在保障期間支付保險費,到了下一年度,產險業者就可能
拒保。
對保戶而言,這樣的保單較沒有保障,但也因為產險業者可以篩
選客戶,因此可以給予較低的保費。
壽險業所銷售的健康險選擇較多,如果保戶購買1年期住院醫療險
,即使保戶當年度生病住院,下一年壽險業者仍然保證續保,通
常可以保到70歲至75歲。
此外,壽險業者也有「限期繳費、終身保障」的長年期健康險,
一直保障到保戶身故為止。由於多數人是在老年才產生住院醫療
需求,這種長年期醫療險保單對保戶保障最大,保費也因而最貴
。
大型產險公司汽車險業務量消長,呈「M型化」的兩極發展。據
統計,新光產1月的車險業務以11.09%的成長率快速成長
,第一保車險業務衰退最多、達26.35%,泰安產與明台產
也掉了一成業務量。這主要與國內新車銷售量「急凍」有關,累
計1、2月新車銷售僅5萬輛,比去年同期衰退20%。產險公
司主管指出,車險業務衰退除了與新車銷售市場息息相關外,還
與各產險公司去年底簽署佣金「自律公約」,後續執行力有直接
關聯。
主管進一步指出,根據產險業簽署的佣金「自律公約」規定,佣
金費用必須透明化、按照合約發放,這也是各產險公司車險業務
巨幅變動的主要原因。
根據產險業統計,車險業務成長的產險公司,以新光產成長
11.09%最多,市占率躍居第二名,其次為旺旺友聯產、成
長率為8.77%,國泰世紀產的成長率為5.26%。車險業
務衰退最嚴重的中、大型產險公司,包括第一保、友邦、泰安、
明台產險公司,衰退幅度分別為26.35%、11.7%、
10.01%與9.82%。
主管分析,國泰世紀產擁有人壽業務團隊資源,過去幾個月的成
長率都維持一定水準;旺旺友聯產去年受到力霸事件影響,完成
增資後,業務出現回流現象。至於新光產,該公司表示,過去新
光承保新車的業務量較少,受到這次車市衝擊小,加上新光人壽
2萬人的業務團隊加持,才會有高成長率的成績。
統計,新光產1月的車險業務以11.09%的成長率快速成長
,第一保車險業務衰退最多、達26.35%,泰安產與明台產
也掉了一成業務量。這主要與國內新車銷售量「急凍」有關,累
計1、2月新車銷售僅5萬輛,比去年同期衰退20%。產險公
司主管指出,車險業務衰退除了與新車銷售市場息息相關外,還
與各產險公司去年底簽署佣金「自律公約」,後續執行力有直接
關聯。
主管進一步指出,根據產險業簽署的佣金「自律公約」規定,佣
金費用必須透明化、按照合約發放,這也是各產險公司車險業務
巨幅變動的主要原因。
根據產險業統計,車險業務成長的產險公司,以新光產成長
11.09%最多,市占率躍居第二名,其次為旺旺友聯產、成
長率為8.77%,國泰世紀產的成長率為5.26%。車險業
務衰退最嚴重的中、大型產險公司,包括第一保、友邦、泰安、
明台產險公司,衰退幅度分別為26.35%、11.7%、
10.01%與9.82%。
主管分析,國泰世紀產擁有人壽業務團隊資源,過去幾個月的成
長率都維持一定水準;旺旺友聯產去年受到力霸事件影響,完成
增資後,業務出現回流現象。至於新光產,該公司表示,過去新
光承保新車的業務量較少,受到這次車市衝擊小,加上新光人壽
2萬人的業務團隊加持,才會有高成長率的成績。
明台等國內十一家產險公司,及上百家保險經紀人與保險代理人
公司,捲入「假發票、真漏稅」的集體違法風波,檢調昨天針對
涉案業者進行全面搜索。調查局初步統計,業者所使用假發票金
額超過一百億餘元,涉嫌逃漏鉅額營利事業所得稅,全案檢調仍
擴大偵辦中。
涉案的產險公司包括:富邦、華南、泰安、新安東京海上、明台
、第一、新光、兆豐、華山、友聯((已更名為旺旺友聯)、中
央(友邦)等十一家,以及冠林等上百家保險代理人與保險代理
人公司。
調查局表示,昨天的搜索行動以偵蒐證據為主,涉案業者可能被
移送法辦的負責人名單,仍待進一步清查臚列,務求勿枉勿縱。
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楊四猛,在去年十月底針對花蓮冠林保險
代理人公司等公司,疑涉逃稅案進行偵查,發現由涉嫌人周淑貞
在台北縣市及花東地區所設的冠林保代公司,前後開具高達十一
億元的假發票給富邦、華南及泰安等三家產險業者。
昨天檢調根據對冠林等業者所偵蒐資料,擴大偵辦,並將明台等
八家國內知名產險業者列為目標,而與這八家業者往來的保紀及
保代公司,多達一百多家。辦案人員說,這宗產險業者的集體漏
稅行為,涉及層面廣泛,可以說是全面性的業界陃習。
檢調指出,涉案產險公司都是以支付佣金方式委請無保險代理人
或經紀人資格者招攬業務,再以錯價方式(未足額收費,然為美
化帳面仍以足額收費作帳)列帳。
由於產險業者對無照業務員所招攬業務的此類支出,依法無法認
列為成本費用,作為扣抵稅額之用。業者因此以發票面額一五%
至一七%的價格,向依法得開具佣金或代理費發票的合格保險代
理業者購買非實際交易發票,製作假帳方式沖銷前述無法依法登
帳的佣金費用,藉以逃漏各該年度營所稅等。
但由於一成五到一成七的退佣,無法彌補販售發票的保紀或保代
公司所支付二五%營業稅的差額損失,業者因此多半虛設更多人
頭保紀或保代公司,透過仲介購買「薪資人頭」,目前檢調查獲
至少有六百多人,多數是原住民。
檢調查出,每名人頭的代價是一萬元,但保紀或保代公司所列帳
人頭薪資每名都在數十萬以上,業者利用這些假員工薪資費用,
來沖銷因販賣發票而產生的鉅額所得而逃漏營所稅。
公司,捲入「假發票、真漏稅」的集體違法風波,檢調昨天針對
涉案業者進行全面搜索。調查局初步統計,業者所使用假發票金
額超過一百億餘元,涉嫌逃漏鉅額營利事業所得稅,全案檢調仍
擴大偵辦中。
涉案的產險公司包括:富邦、華南、泰安、新安東京海上、明台
、第一、新光、兆豐、華山、友聯((已更名為旺旺友聯)、中
央(友邦)等十一家,以及冠林等上百家保險代理人與保險代理
人公司。
調查局表示,昨天的搜索行動以偵蒐證據為主,涉案業者可能被
移送法辦的負責人名單,仍待進一步清查臚列,務求勿枉勿縱。
花蓮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楊四猛,在去年十月底針對花蓮冠林保險
代理人公司等公司,疑涉逃稅案進行偵查,發現由涉嫌人周淑貞
在台北縣市及花東地區所設的冠林保代公司,前後開具高達十一
億元的假發票給富邦、華南及泰安等三家產險業者。
昨天檢調根據對冠林等業者所偵蒐資料,擴大偵辦,並將明台等
八家國內知名產險業者列為目標,而與這八家業者往來的保紀及
保代公司,多達一百多家。辦案人員說,這宗產險業者的集體漏
稅行為,涉及層面廣泛,可以說是全面性的業界陃習。
檢調指出,涉案產險公司都是以支付佣金方式委請無保險代理人
或經紀人資格者招攬業務,再以錯價方式(未足額收費,然為美
化帳面仍以足額收費作帳)列帳。
由於產險業者對無照業務員所招攬業務的此類支出,依法無法認
列為成本費用,作為扣抵稅額之用。業者因此以發票面額一五%
至一七%的價格,向依法得開具佣金或代理費發票的合格保險代
理業者購買非實際交易發票,製作假帳方式沖銷前述無法依法登
帳的佣金費用,藉以逃漏各該年度營所稅等。
但由於一成五到一成七的退佣,無法彌補販售發票的保紀或保代
公司所支付二五%營業稅的差額損失,業者因此多半虛設更多人
頭保紀或保代公司,透過仲介購買「薪資人頭」,目前檢調查獲
至少有六百多人,多數是原住民。
檢調查出,每名人頭的代價是一萬元,但保紀或保代公司所列帳
人頭薪資每名都在數十萬以上,業者利用這些假員工薪資費用,
來沖銷因販賣發票而產生的鉅額所得而逃漏營所稅。
與我聯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