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中油表示,此次事故發生在前晚近9時,公用區的電力系統一套幫浦無預警短路,電流過大造成正運作中的新三輕瞬間壓降被迫停爐,並波及附屬的兩個工廠包括芳香烴工場、丁二烯萃取工場。
而在電力正常後,廠方經檢查相關設備並未受損下,新三輕陸續啟動壓縮機、冷凍系統,接續於昨日下午開始進料重新操作,預計晚間將有合格乙烯產品產出。
中油並指出,新三輕為該公司現有兩座輕裂廠最大的一座,乙烯產量一天為2,000公噸、丙烯產量一天1,000公噸和300多公噸的丁二烯;其中,丙烯及丁二烯因現有充裕庫存可以支應下游需求,維持正常供料。
不過,乙烯方面,雖然透過調度高雄港前鎮儲運所內的進口料源支援,仍有缺口,昨日同步對客戶群包括台塑、台聚、亞聚、東聯、中纖、國喬、台苯、台氯和榮化等,依合約量減供20%原料,下游各生產線因此均降載操作。
台灣中油旗下最大輕裂廠新三輕,昨晚(14日)發生跳電意外,導致廠區內的電力系統故障,影響到新三輕及旗下芳香烴工場、丁二烯萃取工場的運作。廠方正在緊急處理中,並努力恢復正常生產。這起事故讓當地居民關注,並引發討論。
根據中油公司表示,這起跳電事故發生在昨晚9點左右,公用區的電力系統突然無預警跳電,導致新三輕的壓降瞬間下降。為了避免設備損壞,廠方不得不退出裂解爐,並對附屬的芳香烴工場、丁二烯萃取工場進行停工處理。
目前,廠方正在加緊重新啟動壓縮機作業,並對相關設備進行檢查。一旦確保安全無虞,將盡快讓新三輕逐步恢復操作。不過,由於廠方在事故發生後將半成品透過燃燒塔排放,濃烈火勢和黑煙引起了當地居民的關注和議論。
新三輕是中油現有兩座輕裂廠中最大的一座,每天可產出乙烯2,000公噸、丙烯1,000公噸,以及300多公噸的丁二烯。這些產品是台塑、台聚、亞聚、東聯、國喬、榮化等二十多家石化廠的主力供料來源。若新三輕停擺時間過長,將對下游營運造成顯著影響。
台灣中油新聞稿:中租控股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台電新竹營運處合作,打造竹科矽導立體停車場屋頂型太陽能電廠,展開綠能發展新篇章。中租控股積極布局太陽能電廠,目標在十年內建置5,000座電廠,資產規模達1,000億元。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表示,與中租合作是支持再生能源的重要行動。該太陽能電廠位於新竹市力行二路,是北部最大型的公有停車場電廠。中租控股過去五年在台灣南部積極布建太陽能電廠,今年起將加速北部電廠開發,並發揮中小企業融資租賃優勢。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強調,從環保節能設備改善到太陽能電廠融資,中租控股持續以創新策略,推動綠能發展。
中租控股擘劃太陽能電廠十年大計,目標太陽能電廠資產規模要在十年內達到1,000億元,約當目前水準五倍,中租控股昨(14)日並首度切入新竹科學園區,藉由擴大北部電廠裝置,力拚目標盡早達成。
中租控股旗下中租迪和昨天宣布與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台電新竹營運處合作,打造竹科矽導立體停車場屋頂型太陽能電廠。中租表示,在累積豐富的太陽能電廠管理經驗後,中租在相關業務近年以年增率66%快速成長,朝向電廠數5,000座、資產規模1,000億元的十年大計挺進。
竹科管理局長王永壯表示,太陽光電發電是政府大力推行的綠能政策之一,與中租合作建置太陽能電廠,活化園區空間,以實際行動支持再生能源。
這座太陽能電廠位於園區,新竹市力行二路上的矽導立體停車場三樓屋頂,整體太陽光電系統,計3,858片太陽能板,裝置容量1,196.98KW,占地面積6,276.5平方公尺,是北部最大型的公有停車場電廠。
中租控股指出,過去五年中租控股旗下台灣中租迪和在台灣積極布建太陽能電廠,目前擁有1,095座太陽能電廠、發電量4.08億度,但主要集中在南部市場,除了因為南部日照強、適合太陽能電廠發展外,也與收購電能費率有關,在2018年經濟部能源局針對北部地區的電能躉購費率提高15%後,中租控股也擬從昨天啟用的竹科太陽能電廠開始,加速北部電廠開發,除了鎖定北部各工業區外,也會發揮中租的中小企業融資租賃優勢,積極與廣大客戶合作開發電廠。
中租控股策略長廖英智表示,中租從跨入中小企業環保節能設備改善業務,到太陽能電廠融資,並於2014年開始發展太陽能電廠,2015年轉投資成立中租能源公司,與中租迪和共同在台開展業務。
去年推出全民認購電廠設備的「全民電廠」方案,獲得市場回響,並持續逐期推出,以利資金活用、加速電廠投資設置。
中油指出,此次事故發生在昨晚9時許,公用區的電力系統無預警跳電,造成正運作中的新三輕瞬間壓降,為避免傷及設備,廠方相繼退出裂解爐,至於附屬的兩個工廠包括芳香烴工場、丁二烯萃取工場也受到影響。
而在電力正常後,廠方目前正加緊重新啟動壓縮機作業中,並進行相關設備檢查,若安全無虞,將會盡快讓新三輕逐步恢復操作。
在此同時,事故發生後,因廠方把半成品透過燃燒塔排放,濃烈火勢和黑煙引起地方關注和議論。
據了解,新三輕為中油現有兩座輕裂廠最大的一座,每天乙烯產量一天為2,000公噸、丙烯產量一天1,000公噸,還有每天300多公噸的丁二烯產出,為台塑、台聚、亞聚、東聯、國喬、榮化等二十多家石化廠主力供料來源,萬一停擺時間拉長,勢必進一步衝擊下游營運。
中油董事長戴謙強調,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變,台灣中油作為國家能源企業,必須積極面對未來挑戰,並逐步推進綠能發展。他透露,目前中油油品銷售營收占比高達49%,但未來將重視石化、天然氣等事业發展,並預計2030年後,再生能源產能將超越石化能源。為此,中油將展開太陽能、地熱等綠能布局,同時不會放棄對汽車等石化能源的需求支援,並著手台灣石化高值升級及海外石化延伸投資,擴大營運版圖。戴謙強調,員工在企業轉型過程中,將透過綠能推展、海外石化投資建置,及台灣高值化的三方成長,讓工作權得以多元豐富,強化長期工作機會與收益能量。
戴謙提到,他任職董座一年來,除了參與石化本業的在地考察、協商外,也投入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評籌建,及加油站漏油等善後事項。他體認到中油營運範圍與外界對油品銷售的印象截然不同,並深感中油在國家能源企業的多元實力。為了提升石化本業的發展,戴謙特別安排專精煉製事業部的李順欽出任總經理,並實施分級查核與工安紀律糾察,加強監督機制。至2018年11月底,中油已實施災害防救演習演練283場,無預警緊急應變演練8次,大型緊急應變演練4次,並辦理工安衛生訓練114班次。
在環保方面,中油溫室氣體排放量由2015年的1,158萬噸,遞減至近3年平均833萬噸,減碳逾25%。此外,中油還籌設生物薄膜反應器及逆滲透膜(MBR+RO)廢水回收工程,降低廢水對環境衝擊。
面對未來的轉型規劃,戴謙表示,台灣訂定「2035、2040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等政策,預期汽柴油需求將逐步減少,並增加對潔淨能源的倚賴。中油將以「轉型、智能、共生」作為發展藍圖,積極推動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興建與開拓多元海外採購,並與多家供應商簽署適用短、中期採購之「採購預定契約」,達到彈性調度、穩定供應的目的。
中油還計劃利用全台據點優勢,建置太陽能裝置,並透過策略結盟方式,加速推展電動車電池研發生產、智慧綠能加油站等轉型計畫。此外,中油規劃在2018年度至2020年度,共建置1,000站之電動機車充/換電站,並已完成70~80%的進度。
對於2019年的景氣和營運,戴謙表示,雖然2018年第4季油價急轉直下,石化景氣也反轉向下,但全年自結稅前盈餘仍有423億元。他預期2019年布蘭特原油約60~80美元/桶,並對營運持审慎樂觀態度,2019年盈餘目標為160億元。
中油董事長戴謙表示,台灣電動機車市場的領先品牌Gogoro雖然表現亮眼,但在電池技術上仍依賴日商松下電池。為了提升國家電動機車發展的自主性,中油決定結合自身優勢,與三陽機車、日本TDK及台灣松下等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自有品牌電池,並推動智慧綠能加油站建置,以促進台灣電池產業的發展。 戴謙透露,中油正在嘉義和台南興建兩座新型態智慧綠能加油站的示範站,並採取「示範先行,逐步擴展」的策略,尋找智慧綠能加油站的最佳運作模式。此外,中油也將實施「車、電分離」策略,與車商合作,讓車商專注於新車輛研發,而能源(電池)則由中油提供。 三陽機車已決定與中油攜手合作,專注於電動機車的開發製造,而電池及充換電站建設則由中油負責。中油也開始進行鈦酸鋰(LTO)開發生產,並與TDK等國際電池大廠合作開發電池技術。此外,中油還與唐榮等電動巴士製造業者合作,從公共設施開始進行下世代快充鋰電池的試驗及應用驗證。 為了應對未來電力分佈的分散式能源趨勢,中油在嘉義和台南的智慧綠能加油站示範站將採用自給自足綠能及多元電力來源,並在加油站屋頂上安裝太陽能板,增設天然氣燃料電池系統,並評估最可行的商業模式。 此外,中油還與彰化縣政府研議建構社區綠能微電網計畫,將有20個加油站作為充換電站。計畫整合社區3公頃的屋頂或地面型太陽能,預計一年可為社區帶來約120萬元的綠能回饋金,提供社會福利經費。
中油董事長戴謙昨(XX)日宣布,台灣中油將大步邁向國際市場,透過海外石化基地的投資,不僅擴展產業版圖,也將帶動台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戴謙表示,中油目前將印尼和印度作為海外投資的優先評估區域,其中印尼的100萬噸乙烯輕油裂解計畫因獲得國家免稅20年的優惠政策,成為了關鍵目標。 在印尼,中油計畫與當地國營企業結盟,共同投資興建輕油裂解廠,並預計持股45%。此外,還有10%的股份將對台灣和印尼的中下游石化企業開放。這項投資將帶來雙贏互惠的效益,目前已有6家台灣企業表示出參與的興趣。 儘管印度投資項目因投資報酬和運輸支援的問題暫時擱置,但戴謙強調,印度作為重要的石化需求大國,中油將持續尋覓適合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美國市場因為頁岩氣的成本優勢,也是中油目標的投資地區。 對於印尼市場,中油與當地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署了「印尼石化園區架構協定」,規劃在印尼興建年產100萬噸乙烯的輕油裂解廠及石化下游工廠,預計投資額達65億美元(約台幣2,000億元)。 除了海外投資,中油目前在厄瓜多、印尼、尼日、澳洲等國有5個礦區合作探採,累計生產原油420.2萬桶、天然氣1億立方公尺。未來,中油將繼續尋求美國頁岩油氣藏、新南向國家潛在礦區及油氣田的投資機會,並積極爭取中東、中南美洲、西非及東非海域的探採礦區讓入機會。
台灣中油公司不僅是傳統的石化產業龍頭,近年來積極轉型,成為一個多元能源供應集團。公司董事長戴謙表示,中油正著力於探採、煉製及綠能科技三大研究所的發展,透過技術創新,不僅提升油氣業務的製程效率,還在環保、食品、生醫等領域拓展新產品線。 在環保方面,中油在電池、太陽能、隔熱塗覆材料、LED燈具材料開發,以及液化天然氣廠冷排水能源利用養藻等方面都有所成就。例如,與台電合作的地熱技術,已在宜蘭仁澤地區進行探井測試,並計劃在宜蘭土場、仁澤及台北大屯山等區域進行地熱探勘。 對於電動車輛市場,中油探採研究所開發的精密機械潤滑油及環保可塑劑,已在台灣BASF公司的護眼燈具材料中應用,大幅提升產品價值。而煉製研究所則將低價重質油轉化為軟碳電池負極材料,並申請專利,榮獲國家創新獎。 在綠能科技方面,中油綠能科技研究所將太陽能、生質能、氫能等研究結果轉為應用技術,實績顯著。此外,中油還積極推動太陽能發電政策,目標到2020年時,太陽能發電系統建置目標達10.5MW,目前目標已達成,並計劃明年增加三個大型PV系統,總設置容量將超過11MW。 為了確保太陽能系統的有效運作,中油建立了自有的「太陽能發電(PV)雲端監測告警暨維運管理系統」,透過大數據分析,提高發電收益,降低維運成本。這些努力不僅提升了中油的企業形象,也展現了其在多元能源領域的領先地位。
台灣中油公司近日宣布,因應沙烏地阿拉伯減少原油出口量以及中美貿易談判進展順利,國際油價持續上漲,將對國內各式汽油價格進行調漲。從即日起,92無鉛汽油、95無鉛汽油、98無鉛汽油的價格將分別調漲至每公升26.1元、27.6元、29.6元;而超級柴油的價格則將調漲至每公升23.9元。同時,台塑化也宣布自1月14日凌晨1點起,92無鉛汽油、95+無鉛汽油、98無鉛汽油的價格將分別為每公升26.1元、27.5元、29.6元,超級柴油則為每公升23.7元。這次價格調漲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個不小的負擔,但也是因應國際油價波動的一種必要調整。
考量自身條件與加速切入的時間限制下,中油將以自身既有軟碳原料(電池負極材料),透過與三陽機車、日本電池大廠TDK及台灣松下等企業,展開合資、結盟,開發自有品牌電池,藉此扶植台灣電池產業供應鏈發展,支持智慧綠能加油站建置,讓智慧綠能事業得以穩步、專業前進。
戴謙透露,中油正於嘉義及台南建置2座新型態智慧綠能加油站的示範站,藉由「示範先行,逐步擴展」方針,尋覓智慧綠能加油站的最佳運作模式。
戴謙表示,中油將以「車、電分離」策略,透過異業聯盟等合作方式,讓車商可專注研發新一代車輛,能源(電池)則由擁有全台近2,000站據點的中油,提供優質、便利服務。
機車大廠三陽已決定攜手中油,三陽專注電動機車產品開發製造,電池、充換電站建設則交給中油,合作布局。
為此,中油已開始進行鈦酸鋰(LTO)開發生產,並結合台灣與國際電池大廠(TDK)一起開發電池技術,更與電動巴士製造業者唐榮合作,從公共設施開始進行下世代快充鋰電池試驗及應用驗證,以推展未來在高功率/大電池快充的特殊應用。
戴謙指出,過去電業習於集中式大型電網,未來電力分佈係以發展分散式能源為趨勢。中油嘉義、台南2座新型態智慧綠能加油站之示範站,將透過自給自足綠能(嘉義信義站)及多元電力來源(台南前峰站)二種不同情況,在加油站屋頂上舖設太陽能板,增設天然氣燃料電池系統,匯集鄰近社區綠能屋頂,藉以評估最可行的商業模式。
中油還與彰化縣政府研議建構社區綠能微電網計畫,彰化地區將有20個加油站作為充換電站。參照縣府資料,整合社區3公頃的屋頂、或地面型太陽能,社區種電一年約可賺進120萬元綠能回饋金,提供社會福利經費。
另,石化廠因此啟動中下游投資,中油也有30%的投資權益,達成雙贏互惠目標。目前台灣已有6家企業表態有意參與,投資進度最為明朗。
至於印度投資項目經專業評估後,因投資報酬偏低,且欠缺港口運輸支援,決定擱置,但印度已躍居重要石化需求大國,將會持續尋覓其他合宜的投資機會,前進印度布局。
戴謙認為,考量各國區域經濟的關稅發展,以及美國頁岩氣的強大成本優勢,美國市場仍是值得前進投資之處。因此,中油將在優先穩健完成印尼、台灣綠能轉型等重大計畫後,尋覓美國石化一貫投資的機會。
印尼擁有2.6億人口,石化產品需求將進入成長快速期。中油與印尼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簽署「印尼石化園區架構協定」,將共同評估於印尼興建年產100萬噸乙烯之輕油裂解廠及石化下游工廠,粗估投資額約65億美元(約台幣2,000億元)。
此外,中油目前國外有5國、8處礦區合作探採,總計生產井達百餘口,累計厄瓜多、印尼、尼日、澳洲等國的生產礦區共分得原油420.2萬桶、天然氣1億立方公尺。
戴謙指出,2019年起,以取得美國頁岩油氣藏為優先,並配合新南向等國家政策,取得包括越南、印尼、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等國具潛能之礦區及油氣田為要,另積極爭取中東、中南美洲陸海域、西非及東非海域等探採礦區之讓入機會。
此外,配合政府推動太陽光電政策,中油承諾至2020年時,太陽能發電(PV)系統建置目標達10.5MW,目前已完成201座PV系統,明年除建置三個大型的PV系統,預計可達230座以上案場,遍布全台各地及離島地區,總設置容量超過11MW,高於原訂目標值10.5MW。
戴謙指出,探採研究所開發包含智慧機器人,及電動車輛等精密機械專用潤滑油,針對食品及玩具安全開發之環保可塑劑,能夠抑制藍光並同時保有高演色性、及透光度之高分子微粒光擴散粒子,已應用於台灣BASF公司護眼燈具材料中,大幅提升煉化產品的經濟價值。
探採研究所也是我國地熱技術領頭羊,2018年與台電合作,已於宜蘭仁澤地區進行兩口探井測試,並預計持續探勘宜蘭土場、仁澤及台北大屯山等區域地熱潛力場址,期以帶動台灣地熱產業的發展。
煉製研究所將低價重質油轉化為軟碳電池負極材料,規劃運用在第二代中油電池中,能夠達到3C(20分鐘充電65公里)的快速充電速率,適合做為電動車輛儲能材料,該技術已申請專利並榮獲2018年國家創新獎。
此外,綠能科技研究所把太陽能、生質能、氫能、燃料電池、LED材料及電池材料等研究結果轉為公司應用技術,實績包括4,291千瓦太陽能系統設置、鈦酸鋰儲能材料及儲電模組開發。
太陽能電池壽命可達20年以上,因此如何維持PV系統有效運作,是近期的發展重點。中油已建立自有「太陽能發電(PV)雲端監測告警暨維運管理系統」,透過維運系統與團隊,以及大數據分析,提高發電收益,降低維運成本。
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1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7.6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9.6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3.9元。
此外,台塑化1月14日(週一)凌晨1點起,零售參考價為92無鉛汽油26.1元/公升、95+無鉛汽油27.5元/公升、98無鉛汽油29.6元/公升,超級柴油則為23.7元/公升。
不過,即使電動機車的應用普及推展,中油對汽車等對石化能源需求支援也不會有所退化;將以台灣石化高值升級,海外石化延伸投資角度,擴大營運版圖。
如此一來,員工在企業轉型過程中,並非工作權受威脅,而是透過綠能推展、海外石化投資建置,及台灣高值化的三方成長,讓工作權得以多元豐富,強化長期工作機會與收益能量。以下為專訪摘要:
空污廢水雙降成果豐碩
問:任職董座1年來心得?
答:除參與石化本業的在地考察、協商外,也投入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環評籌建,及加油站漏油等善後事項,深感中油營運範圍與外界多侷限油品銷售的狹隘印象大相逕庭,體認到中油在國家能源企業的多元實力。
雖然我非石化專業出身,但在以企業經營經歷協助中油升級轉型之際,我特別安排專精煉製事業部的李順欽出任總經理,藉此督導石化本業精益求精發展,更實施分級查核與工安紀律糾察,採取不預警方式查核與抽問相關規定,加強監督機制。
截至2018年11月底共實施災害防救演習演練283場(7,897人次),無預警緊急應變演練8次,大型緊急應變演練4次;辦理工安衛生訓練含證照班、學分班及在職教育訓練等共114班次。
此外,中油溫室氣體排放量由2015年1,158萬噸,遞減至近3年平均833萬噸,減碳逾25%,各廠空污排放情形也遠優於法規規範,更籌設生物薄膜反應器及逆滲透膜(MBR+RO)廢水回收工程,降低廢水對環境衝擊。
智能+共生拚產業升級
問:中油轉型規劃為何?
答:台灣訂定「2035、2040年新售汽、機車全面電動化」等政策,預期汽柴油需求將逐步減少,並增加對潔淨能源的倚賴。中油長期扮演國內「能源供應者」角色,在台灣石化升級、海外延伸外,將以「轉型、智能、共生」,作為發展藍圖。
台灣能源供給98%仰賴進口,面對2025年天然氣發電占比50%之挑戰,推動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興建與開拓多元海外採購,實為關鍵機制。尤其,中油更與多家供應商簽署適用短、中期採購之「採購預定契約」,經由短、中期約及現貨採購安排,達到彈性調度、穩定供應之目的。
此外,因應未來需求,第三座LNG接收站、台中廠二、三期、永安廠增建儲槽及台中廠至通霄陸管等投資案都積極推動中。
中油還利用全台據點優勢,建置太陽能裝置,並將以既有的軟碳等原料與長期研發實力,透過策略結盟方式,加速推展電動車電池研發生產、智慧綠能加油站等轉型計畫。
問:電動機車「充換電站」進度?
答:因應國家電動機車推展政策,規劃2018年度建置160站、2019年度建置390站及2020年度建置450站,三年共1,000站之電動機車充/換電站。初期將以都會空污嚴重,及配合政府發展綠能觀光島嶼等因素,挑選合適站點。
以2018年為例,中油全台自營加油站設置換電站144站、及充電站16站(充換電比例1:9),共160站的能源補充設施。目前全台9個營業處已完成「換電站」建置發包,開始進行施工作業,並與換電業者談妥合作經營模式,簽訂契約中。至今進度已逾50%,12月底依各處施工情形可達70∼80%的進度,預計2019年1月21日可如期完成144站建置。
「充電站」部分,將在台北、桃園、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地完成16站建置,預計2019年1月21日完工。
問:對2019年景氣、營運有何看法?
答:2018年第4季油價急轉直下,油品庫存帳面價值下滑,石化景氣也反轉向下,中油11月虧損3億元(終止連33個月獲利),12月虧損77億元,但因前3季獲利穩健,全年自結稅前盈餘仍有423億元。
目前研究機構普遍認為,2019年布蘭特原油約60∼80美元/桶,且預估油價走勢呈現平穩、緩步趨升。石化業2018年第4季景氣進入緊縮期,且到2019年第3季全球乙烯新產大增,上游石化品利差恐下滑,惟在油價預期平穩趨升,搭配工場穩定操作、油氣與石化品產銷輸儲調度得宜的前提下,營運審慎樂觀,2019年盈餘目標行政院核定160億元。
外電報導,中國大陸液化天然氣(LNG)需求增,造成LNG船的運價半年多大漲五倍!對此,台灣中油副總暨發言人方振仁昨(2)日表示,由於中油的LNG採購以長約為主,價格受到短期變動的影響有限。方振仁說,過去一段時間LNG船的運輸價格漲幅確實不小,但運價只佔整個LNG到貨價格的一小部分,運價上漲對於成本的影響相對有限。他觀察,目前LNG需求最大的亞洲國家是日本、大陸、南韓、印度,台灣則排在後面。最近這波大陸需求確實有增加,但影響運價的真正因素,應該還是船隻調度供需不平衡。過去幾個月國際油價重挫,但LNG的價格卻逆勢走揚。方振仁分析,冬季因為歐美、日本的取暖需求,氣價本來就會比較高。
台灣中油公司近期在勞資關係方面傳來新動態。昨日,台灣石油工會發出快訊,宣布暫緩對中油董事長戴謙是否適任的投票案。這個決定是在行政院秘書長卓榮泰和經濟部長官展現誠意,並居中協調後做出的。中油對此表示感謝,並強調將持續與工會和員工溝通。 原訂於今年1月7日至16日舉行的工會第15屆會員代表選舉中,將進行董事長戴謙適任性的投票。然而,由於行政院和經濟部高層在去年12月底與工會代表會面,聽取了工會的心聲,因此決定暫緩投票。 中油董事長戴謙就任以來,不僅在煉化及天然氣產業上穩固基礎,還積極推動海外布局,並以企業結盟方式推動智慧綠能轉型,力圖達到公司永續經營的目標。此舉顯示了政府相關主管機關對台灣中油勞資關係的重視。 中油強調,過去與工會的溝通未曾中斷,也沒有阻礙。未來,中油將秉持最大誠意,繼續與工會及全體員工保持溝通,共同努力提供消費者更優質的產品,並為全國打造綠色能源環境。
方振仁說,過去一段時間LNG船的運輸價格漲幅確實不小,但是運價占整個LNG到貨價格比例很低,運價上漲,對於成本的影響十分有限。他觀察,目前LNG需求最大的亞洲國家是日本、大陸、南韓、印度,再來才是台灣,最近這波大陸需求確實有增加,但真正影響運價的因素,應該還是船隻調度供需不平衡。
過去幾個月國際油價重挫,LNG的價格卻逆勢走揚。方振仁分析,冬季因為歐美、日本的取暖需求,氣價本來就會比較高。
中油除對卓秘書長等的關心與協助表達感謝外,也強調將持續加強與工會、全體員工溝通。中油工會原定在今年1月7日至16日舉行工會第15屆會員代表選舉時,進行「您認為中油公司董事長戴謙是否適任?」的投票案,將依照投票結果建議府院更動人事。不過,工會昨天開會後決議「暫緩投票」。工會表示,行政院、經濟部高層在去年12月底與工會代表會面,政府已聽到工會心聲,因此暫緩投票。
中油指出,董事長戴謙就任內一年多,除在既有基礎上穩固煉化及天然氣產業,另持續配合政府政策,積極推動海外布局並以企業結盟方式推動智慧綠能轉型,期能達到公司永續經營的價值。
在卓榮泰等為此案出面協商,顯示政府相關主管機關對台灣中油勞資關係的重視,台灣石油工會決議「暫緩投票」。中油強調,過去公司和工會的溝通從未中斷,亦無阻礙,未來也會秉持最大誠意,繼續和工會及全體員工溝通,共同努力提供消費者更優質的產品,並打造全國綠色能源環境。
昨天中油與唐榮的電動巴士合作簽約儀式上,一旁擺出兩輛電動機車,引發「圖文不符」的質疑。戴謙解釋,中油不是沒有東西就和人家簽MOU,過去一直默默在鴨子划水、一步一腳印,卻讓外界誤以為沒有在做事。
以中油開發自有品牌電池為例,是配合國家政策,並呼應綠能減碳的大趨勢,空汙是老百姓關心的議題。「中油牌」電池一代一代改進,目前已經開發到第三代,之前沒有拿出來,是希望讓產品能有最好的呈現。中油昨天特別展出與合作夥伴共同開發的兩輛電動機車,強調隨時可以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