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中油(公)公司新聞
中油積極轉型綠能,繼上周宣布與三陽合作電動機車,昨(26)日再與唐榮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開發國產電動巴士及設置綠能充電站,初期鎖定台南、台中等高鐵聯外巴士路線,最快明年3月上路。
中油董事長戴謙與唐榮董事長何義純簽署合作備忘錄,兩家公司將展開三方面合作,共同開發國產的電動巴士。
包括共同合作高鐵接駁電動巴士路線的營運,由唐榮車輛科技轉投資的四方電巴公司爭取營運路線,中油協助建置電動巴士充電站。
其次是中油手握鈦酸鋰(LTO)等電動車電池關鍵的負極材料技術,由唐榮車輛科技與轉投資企業製造符合電動巴士使用的電池模組。
第三是中油正規模生產自有品牌的「中油牌」電池,未來將結合唐榮的商用大客車製造能力,打造百分之百國產電動巴士。
戴謙表示,政府已訂出國內汽機車電動化時程,第一棒是從電動巴士等大眾運輸交通開始,目標2030年公車全面更換為電動車;接著是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再輪到汽車。中油與唐榮合作開發電動巴士,希望搶得先機。
中油與唐榮合作先鎖定高鐵聯外的149條巴士路線。
何義純表示,這149條巴士路線 共有上千輛公車將逐步汰換為電動車,商機不容小覷。下一步唐榮不排除爭取進軍市區公車路線的機會。
何義純說,唐榮打造的電動巴士已經準備好了,但高鐵聯外巴士路線的評選為五年一約,明年3月起將陸續換約,唐榮有信心搶得台南、台中高鐵站聯外等路線經營,屆時與中油合作的電動巴士可望上路。
中油上周與國內機車大廠三陽簽署MOU,針對電動機車及充電系統展開合作。
預計明年元月底完成全台160個充電站設置,搭載中油牌電池的三陽電動機車可望明年6月正式對外發表,邁向商業化之路。
中油董事長戴謙與唐榮董事長何義純簽署合作備忘錄,兩家公司將展開三方面合作,共同開發國產的電動巴士。
包括共同合作高鐵接駁電動巴士路線的營運,由唐榮車輛科技轉投資的四方電巴公司爭取營運路線,中油協助建置電動巴士充電站。
其次是中油手握鈦酸鋰(LTO)等電動車電池關鍵的負極材料技術,由唐榮車輛科技與轉投資企業製造符合電動巴士使用的電池模組。
第三是中油正規模生產自有品牌的「中油牌」電池,未來將結合唐榮的商用大客車製造能力,打造百分之百國產電動巴士。
戴謙表示,政府已訂出國內汽機車電動化時程,第一棒是從電動巴士等大眾運輸交通開始,目標2030年公車全面更換為電動車;接著是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再輪到汽車。中油與唐榮合作開發電動巴士,希望搶得先機。
中油與唐榮合作先鎖定高鐵聯外的149條巴士路線。
何義純表示,這149條巴士路線 共有上千輛公車將逐步汰換為電動車,商機不容小覷。下一步唐榮不排除爭取進軍市區公車路線的機會。
何義純說,唐榮打造的電動巴士已經準備好了,但高鐵聯外巴士路線的評選為五年一約,明年3月起將陸續換約,唐榮有信心搶得台南、台中高鐵站聯外等路線經營,屆時與中油合作的電動巴士可望上路。
中油上周與國內機車大廠三陽簽署MOU,針對電動機車及充電系統展開合作。
預計明年元月底完成全台160個充電站設置,搭載中油牌電池的三陽電動機車可望明年6月正式對外發表,邁向商業化之路。
中油積極轉型綠能,繼上周宣布與三陽合作電動機車,昨(26)日再與唐榮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開發國產電動巴士及設置綠能充電站,初期鎖定台南、台中等高鐵聯外巴士路線,最快明年3月上路。
中油董事長戴謙與唐榮董事長何義純簽署合作備忘錄,兩家公司將展開三方面合作,共同開發國產的電動巴士。
包括共同合作高鐵接駁電動巴士路線的營運,由唐榮車輛科技轉投資的四方電巴公司爭取營運路線,中油協助建置電動巴士充電站。
其次是中油手握鈦酸鋰(LTO)等電動車電池關鍵的負極材料技術,由唐榮車輛科技與轉投資企業製造符合電動巴士使用的電池模組。
第三是中油正規模生產自有品牌的「中油牌」電池,未來將結合唐榮的商用大客車製造能力,打造百分之百國產電動巴士。
戴謙表示,政府已訂出國內汽機車電動化時程,第一棒是從電動巴士等大眾運輸交通開始,目標2030年公車全面更換為電動車;接著是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再輪到汽車。中油與唐榮合作開發電動巴士,希望搶得先機。
中油與唐榮合作先鎖定高鐵聯外的149條巴士路線。
何義純表示,這149條巴士路線 共有上千輛公車將逐步汰換為電動車,商機不容小覷。下一步唐榮不排除爭取進軍市區公車路線的機會。
何義純說,唐榮打造的電動巴士已經準備好了,但高鐵聯外巴士路線的評選為五年一約,明年3月起將陸續換約,唐榮有信心搶得台南、台中高鐵站聯外等路線經營,屆時與中油合作的電動巴士可望上路。
中油上周與國內機車大廠三陽簽署MOU,針對電動機車及充電系統展開合作。
預計明年元月底完成全台160個充電站設置,搭載中油牌電池的三陽電動機車可望明年6月正式對外發表,邁向商業化之路。
中油董事長戴謙與唐榮董事長何義純簽署合作備忘錄,兩家公司將展開三方面合作,共同開發國產的電動巴士。
包括共同合作高鐵接駁電動巴士路線的營運,由唐榮車輛科技轉投資的四方電巴公司爭取營運路線,中油協助建置電動巴士充電站。
其次是中油手握鈦酸鋰(LTO)等電動車電池關鍵的負極材料技術,由唐榮車輛科技與轉投資企業製造符合電動巴士使用的電池模組。
第三是中油正規模生產自有品牌的「中油牌」電池,未來將結合唐榮的商用大客車製造能力,打造百分之百國產電動巴士。
戴謙表示,政府已訂出國內汽機車電動化時程,第一棒是從電動巴士等大眾運輸交通開始,目標2030年公車全面更換為電動車;接著是2035年新售機車全面電動化、2040年再輪到汽車。中油與唐榮合作開發電動巴士,希望搶得先機。
中油與唐榮合作先鎖定高鐵聯外的149條巴士路線。
何義純表示,這149條巴士路線 共有上千輛公車將逐步汰換為電動車,商機不容小覷。下一步唐榮不排除爭取進軍市區公車路線的機會。
何義純說,唐榮打造的電動巴士已經準備好了,但高鐵聯外巴士路線的評選為五年一約,明年3月起將陸續換約,唐榮有信心搶得台南、台中高鐵站聯外等路線經營,屆時與中油合作的電動巴士可望上路。
中油上周與國內機車大廠三陽簽署MOU,針對電動機車及充電系統展開合作。
預計明年元月底完成全台160個充電站設置,搭載中油牌電池的三陽電動機車可望明年6月正式對外發表,邁向商業化之路。
迎接2025年電動車時代來臨!中油與唐榮車輛昨(26)日宣布,共 同開發國產電動巴士及設置綠能充電站,初期以高鐵聯外149條路線 為目標,預估最快明年3月就能在台南上路。
該案是由中油董事長戴謙與唐榮董事長何義純簽署為期2年的合作 備忘錄(MOU),內容包括首座營運高鐵接駁電動巴士路線、鈦酸鋰 (LTO)負極材料商品化與性能驗證、生產「中油牌」電池結合唐榮 車輛旗下商用大客車的100%國產電動巴士,打造MIT電動巴士國際品 牌。
戴謙表示,中油將以「海納百川」方式,廣邀志趣相投夥伴結盟投 入智慧綠能產業;除了與日本松下合作推動智慧能源轉型外,也與日 本日本TDK合作「中油牌電池」的開發。
另外,上周也與三陽合組電動機車國家隊,針對電動機車及充電系 統展開合作,預計明年元月底就會完成全台160個充電站的設置,20 20年達1千個充電站,而首款搭載中油牌電池的三陽電動機車也可望 明年6月對外發表,年底前上市。
何義純表示,高鐵是全台最高級的快速鐵路,期待聯外路線也能有 這樣的水平,與中油的電巴合作案將以國內高鐵各站為主軸線,建置 149條高鐵聯外電巴路線。目前因巴士路線評選每5年換約一次,最快 明年3月起台南、台中等地區就要開始換約,唐榮車輛將由轉投資的 四方電巴公司陸續申請,希望最快明年3月就可以上路。
何義純強調,為了迎接2025年電動車時代來臨,唐榮的電巴已經準 備好了,目前最重要的是充換電站等基礎設施建置,此部分將由中油 協助,若用地取得沒有問題,建置時程約3個月;未來電巴充電站將 參考德國在全歐洲重要交通幹道完成400座快速充電站作法,短期目 標是在2020年前建置10個充電站。
戴謙表示,中油自2011年起即投入電池材料的研發,利用自有原料 與專利製程開發快充、長壽命負極材料,此次與唐榮合作是中油提供 鈦酸鋰負極材料,由唐榮車輛科技與其轉投資企業製造符合電動巴士 使用之鈦酸鋰電池模組,並於營運路線進行驗證,加速台灣中油鈦酸 鋰負極材料商品化時程。
該案是由中油董事長戴謙與唐榮董事長何義純簽署為期2年的合作 備忘錄(MOU),內容包括首座營運高鐵接駁電動巴士路線、鈦酸鋰 (LTO)負極材料商品化與性能驗證、生產「中油牌」電池結合唐榮 車輛旗下商用大客車的100%國產電動巴士,打造MIT電動巴士國際品 牌。
戴謙表示,中油將以「海納百川」方式,廣邀志趣相投夥伴結盟投 入智慧綠能產業;除了與日本松下合作推動智慧能源轉型外,也與日 本日本TDK合作「中油牌電池」的開發。
另外,上周也與三陽合組電動機車國家隊,針對電動機車及充電系 統展開合作,預計明年元月底就會完成全台160個充電站的設置,20 20年達1千個充電站,而首款搭載中油牌電池的三陽電動機車也可望 明年6月對外發表,年底前上市。
何義純表示,高鐵是全台最高級的快速鐵路,期待聯外路線也能有 這樣的水平,與中油的電巴合作案將以國內高鐵各站為主軸線,建置 149條高鐵聯外電巴路線。目前因巴士路線評選每5年換約一次,最快 明年3月起台南、台中等地區就要開始換約,唐榮車輛將由轉投資的 四方電巴公司陸續申請,希望最快明年3月就可以上路。
何義純強調,為了迎接2025年電動車時代來臨,唐榮的電巴已經準 備好了,目前最重要的是充換電站等基礎設施建置,此部分將由中油 協助,若用地取得沒有問題,建置時程約3個月;未來電巴充電站將 參考德國在全歐洲重要交通幹道完成400座快速充電站作法,短期目 標是在2020年前建置10個充電站。
戴謙表示,中油自2011年起即投入電池材料的研發,利用自有原料 與專利製程開發快充、長壽命負極材料,此次與唐榮合作是中油提供 鈦酸鋰負極材料,由唐榮車輛科技與其轉投資企業製造符合電動巴士 使用之鈦酸鋰電池模組,並於營運路線進行驗證,加速台灣中油鈦酸 鋰負極材料商品化時程。
台灣中油宣布,自今(24)日凌晨零時起調降各式汽油價格每公升0.9元及柴油價格每公升0.9元,調整後的參考零售價格分別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5.4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28.9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3.2元。
中油表示,本周原油受美股大跌、美國再度升息及明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幅度可能不如今年強勁等因素影響,致價格下跌。
本周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為每桶55.53美元,較前週59.39美元下跌3.86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35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降幅為5.28%,汽、柴油每公升應各調降0.9元。調價後的各式油品參考零售價格調幅及調整金額如附表,實際零售價格以各營業點公告為準。
中油強調,國內油價每周隨國際油價變動調整,有漲有跌,調幅大小完全取決於油價公式的計算結果,絕無「漲多跌少」或「只漲不跌」情事。
中油表示,本周原油受美股大跌、美國再度升息及明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長幅度可能不如今年強勁等因素影響,致價格下跌。
本周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為每桶55.53美元,較前週59.39美元下跌3.86美元,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升值0.035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降幅為5.28%,汽、柴油每公升應各調降0.9元。調價後的各式油品參考零售價格調幅及調整金額如附表,實際零售價格以各營業點公告為準。
中油強調,國內油價每周隨國際油價變動調整,有漲有跌,調幅大小完全取決於油價公式的計算結果,絕無「漲多跌少」或「只漲不跌」情事。
國內電動機車市場百家爭鳴,除推出自有充電系統的Gogoro、光陽,三陽決定押寶中油陣營,三陽董事長吳清源昨(18)日指出,中油體系具有持續性、覆蓋面與技術力等三大優勢,最後勢必會在市場勝出,這也是三陽決定加入中油陣營的原因。
三陽昨天與中油簽署合作意願書(MOU),成為第一家加入中油電動車電池系統陣營的機車業者,中油董事長戴謙直呼:「三陽連東西都還沒看到,就勇敢做出這樣的選擇,真的非常感謝。」
三陽原本也投入開發自己的電動車充電系統,但經過評估決定不用,選擇加入中油陣營,主要 有三個原因。中油是國營事業,帶頭組成「國家隊」,在服務提供的持續性上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可。
其次是覆蓋面,充電站的舖設點要很普遍,中油在全台有2,000個加油站,未來可逐漸轉型成綠能充電站。第三是技術力,中油旗下綠能及新材料研究所有很多國內外專家投入電池開發,今年6月也與日本電池大廠TDK合作。
三陽昨天與中油簽署合作意願書(MOU),成為第一家加入中油電動車電池系統陣營的機車業者,中油董事長戴謙直呼:「三陽連東西都還沒看到,就勇敢做出這樣的選擇,真的非常感謝。」
三陽原本也投入開發自己的電動車充電系統,但經過評估決定不用,選擇加入中油陣營,主要 有三個原因。中油是國營事業,帶頭組成「國家隊」,在服務提供的持續性上容易獲得消費者認可。
其次是覆蓋面,充電站的舖設點要很普遍,中油在全台有2,000個加油站,未來可逐漸轉型成綠能充電站。第三是技術力,中油旗下綠能及新材料研究所有很多國內外專家投入電池開發,今年6月也與日本電池大廠TDK合作。
三陽工業與台灣中油合組電動機車國家隊,昨(18)日兩家公司正式簽屬合作意願書(MOU),中油首款「中油牌」快速充電動力電池2019年6月問世,三陽首款搭載中油電池的電動機車產品將會在明年底上市。
三陽董事長吳清源表示,中油快充電池結合換電站的布設,可以提升電池周轉率、降低備用電池需求數量,讓電動機車系統維運有加速獲利的可能,更有機會讓國內電動機車市場「二次洗牌」,揚言三陽電動機車至少要躋身台灣市場三強之列。
吳清源在致詞中表示,發展電動機車,三陽原本已開發出自己一套電池與充換電系統,但基於永續發展的考量,當看到中油投入動力電池開發後,決定轉用中油電池系統。
吳清源指出,採用中油動力電池原因包括中油全台有2,000座加油站,據點分布普及,可以提供車主便利的充換電服務;中油有充足的財力,可以長期支持電池開發、充換電系統的營運;中油擁有高技術力,請來國內外專家投入動力電池的開發。
中油表示,首款中油牌快充電池預計2019年6月開發完成。三陽則透露,首款採用中油牌電池的三陽電動機車就在明年底上市。
吳清源透露,中油快充電池約10∼15分鐘就可充飽電,且壽命長達6年,投入電池交換系統,可以讓電動機車業者提升電池周轉率、壓低成本,讓投資回收期縮短,加速獲利的可能。
他舉例,中油快充電池結合換電系統,電池回到換電站後,只需充電10∼15分鐘就可提供下一個車主使用,電池周轉率大幅提升,且每站額外準備的電池數量因而減少,初估平均每輛車備用電池數可從3.5顆降至2顆,讓初期投資成本大幅下降,相較於同業被大量電池投資卡住高額資金,三陽與中油的合作模式,將有創造國內電動機車市場「二次洗牌」的機會。
他說,三陽資本額才80多億元,相較於國內同業賣出10萬輛車就付出高達60億元的電池投資成本,不是三陽可以負擔;三陽還是專注於擅長的造車本業,把麻煩的電池,交給專業、資本雄厚、且有國家掛保證的中油就好。
三陽董事長吳清源表示,中油快充電池結合換電站的布設,可以提升電池周轉率、降低備用電池需求數量,讓電動機車系統維運有加速獲利的可能,更有機會讓國內電動機車市場「二次洗牌」,揚言三陽電動機車至少要躋身台灣市場三強之列。
吳清源在致詞中表示,發展電動機車,三陽原本已開發出自己一套電池與充換電系統,但基於永續發展的考量,當看到中油投入動力電池開發後,決定轉用中油電池系統。
吳清源指出,採用中油動力電池原因包括中油全台有2,000座加油站,據點分布普及,可以提供車主便利的充換電服務;中油有充足的財力,可以長期支持電池開發、充換電系統的營運;中油擁有高技術力,請來國內外專家投入動力電池的開發。
中油表示,首款中油牌快充電池預計2019年6月開發完成。三陽則透露,首款採用中油牌電池的三陽電動機車就在明年底上市。
吳清源透露,中油快充電池約10∼15分鐘就可充飽電,且壽命長達6年,投入電池交換系統,可以讓電動機車業者提升電池周轉率、壓低成本,讓投資回收期縮短,加速獲利的可能。
他舉例,中油快充電池結合換電系統,電池回到換電站後,只需充電10∼15分鐘就可提供下一個車主使用,電池周轉率大幅提升,且每站額外準備的電池數量因而減少,初估平均每輛車備用電池數可從3.5顆降至2顆,讓初期投資成本大幅下降,相較於同業被大量電池投資卡住高額資金,三陽與中油的合作模式,將有創造國內電動機車市場「二次洗牌」的機會。
他說,三陽資本額才80多億元,相較於國內同業賣出10萬輛車就付出高達60億元的電池投資成本,不是三陽可以負擔;三陽還是專注於擅長的造車本業,把麻煩的電池,交給專業、資本雄厚、且有國家掛保證的中油就好。
電動機車商加速充換電站建設,中油喊出3年建置千站的政策目標,Gogoro電池交換站建設今年底要突破千站、完成全台各縣市串連,光陽已完成全台1,500座快充站、明年底前要建2,000座充換電能源站。
中油發展電動機車動力電池,吸引機車製造商三陽結盟,也配合政府政策,開始在全台2,000座直營與加盟加油站,布設電池充換電站。三陽董事長吳清源直言,與中油合作,就是看上中油擁有全台最多加油站通路的優勢,可提供車主便利的充換電服務。
中油董事長戴謙表示,政策目標是今年底前先完成160座充換電站設置,3年內要達到1,000座。據了解,160座的目標恐要延後至明年1月底才會完成,且其中包含144座Gogoro已在中油加油站設置的電池交換站。
電動機車市場龍頭Gogoro則表示,經過3年的耕耘,全台電池交換站的建設在今年底可達到千座里程碑,並完成全台各縣市的串連,換言之車主可以騎車環島,不用擔心無電池可換。
光陽全球產品總監吳嘉益日前表示,光陽電動機車布局從台灣出發,把眼光放在全世界,會運用在歐洲深厚的布局優勢,包括歐洲市場深耕超過25年、建立超過3,000家的通路商,產品銷售全球105國,向熟悉光陽品牌的通路商與消費者,推展光陽的各項綠能交通工具,包括電動代步車(英國占有率第一名)、電動自行車Klever(歐洲三大高端品牌之一)、及Ionex車能網、為企業行號與政府客製化的IonexCommercial車能網商業版。
吳嘉益指出,在台灣,光陽已建立了1,500個快充站,今年底就要完成300個充換電的能源站,明年繼續往2,000個能源站目標推進。
中油發展電動機車動力電池,吸引機車製造商三陽結盟,也配合政府政策,開始在全台2,000座直營與加盟加油站,布設電池充換電站。三陽董事長吳清源直言,與中油合作,就是看上中油擁有全台最多加油站通路的優勢,可提供車主便利的充換電服務。
中油董事長戴謙表示,政策目標是今年底前先完成160座充換電站設置,3年內要達到1,000座。據了解,160座的目標恐要延後至明年1月底才會完成,且其中包含144座Gogoro已在中油加油站設置的電池交換站。
電動機車市場龍頭Gogoro則表示,經過3年的耕耘,全台電池交換站的建設在今年底可達到千座里程碑,並完成全台各縣市的串連,換言之車主可以騎車環島,不用擔心無電池可換。
光陽全球產品總監吳嘉益日前表示,光陽電動機車布局從台灣出發,把眼光放在全世界,會運用在歐洲深厚的布局優勢,包括歐洲市場深耕超過25年、建立超過3,000家的通路商,產品銷售全球105國,向熟悉光陽品牌的通路商與消費者,推展光陽的各項綠能交通工具,包括電動代步車(英國占有率第一名)、電動自行車Klever(歐洲三大高端品牌之一)、及Ionex車能網、為企業行號與政府客製化的IonexCommercial車能網商業版。
吳嘉益指出,在台灣,光陽已建立了1,500個快充站,今年底就要完成300個充換電的能源站,明年繼續往2,000個能源站目標推進。
環保署昨(18)日召開「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4次締約方會議」(COP24)成果說明會,針對未來具體積極減碳策略,環保署代理署長蔡鴻德透露,課徵碳稅是選項之一,預計財政部將在2020年會提出碳稅方案。
惟對此,財長蘇建榮受訪時表示,財政部與行政院還在規劃,並未設定2020年時程,且能源稅、碳稅等會涉及到其他稅目,茲事體大須通盤檢討。
蔡鴻德表示,未來碳稅收入可成為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的來源,現在靠空氣污染防制基金確實不夠用,未來也可能併入部分經濟部能源管理基金,共同作為溫室氣體減量之用。但他解釋,歐洲有些國家有開徵碳稅、也有國家反對,「因為碳稅面向比較廣、環保署不是權責單位,這部分還要再研議」。
蘇建榮則指出,過去在賦稅改革會議時期就有提及碳稅議題,但不管是碳稅或能源稅都涉及到現有貨物稅、特種消費稅、汽燃費、空污法等項目,必須要從行政院做跨部會協調。
能源稅在馬政府時代設下「四不」原則,包括不在經濟低迷時、不在物價高漲時、不在經濟成長率連2季未達3.5%實施,還有稅率不能太高等要件。
賦稅署長李慶華也坦言,能源稅是針對節能減碳考量,讓企業為節稅誘因去節省用電或用水。但她預估,一旦課徵能源稅,台電、中鋼、中油將首當其衝受影響。因此在沒有民意基礎下,李慶華認為須先蒐集各界意見,並了解能源稅或碳稅對企業成本的上升程度,通盤檢討後才會訂立方案,目前並無具體方案或時程。
而我國貨物稅部分,已針對高耗能電器類如冷暖氣機、電烤箱等課稅。李慶華強調,類似稅目尚符合國際間對貨物課稅趨勢與能源稅宗旨,如果要改課徵能源稅或碳稅,有相同性質貨物稅也必須一併檢討審視,但是從各國推動碳稅前例來看,其實未必會成功。
惟對此,財長蘇建榮受訪時表示,財政部與行政院還在規劃,並未設定2020年時程,且能源稅、碳稅等會涉及到其他稅目,茲事體大須通盤檢討。
蔡鴻德表示,未來碳稅收入可成為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的來源,現在靠空氣污染防制基金確實不夠用,未來也可能併入部分經濟部能源管理基金,共同作為溫室氣體減量之用。但他解釋,歐洲有些國家有開徵碳稅、也有國家反對,「因為碳稅面向比較廣、環保署不是權責單位,這部分還要再研議」。
蘇建榮則指出,過去在賦稅改革會議時期就有提及碳稅議題,但不管是碳稅或能源稅都涉及到現有貨物稅、特種消費稅、汽燃費、空污法等項目,必須要從行政院做跨部會協調。
能源稅在馬政府時代設下「四不」原則,包括不在經濟低迷時、不在物價高漲時、不在經濟成長率連2季未達3.5%實施,還有稅率不能太高等要件。
賦稅署長李慶華也坦言,能源稅是針對節能減碳考量,讓企業為節稅誘因去節省用電或用水。但她預估,一旦課徵能源稅,台電、中鋼、中油將首當其衝受影響。因此在沒有民意基礎下,李慶華認為須先蒐集各界意見,並了解能源稅或碳稅對企業成本的上升程度,通盤檢討後才會訂立方案,目前並無具體方案或時程。
而我國貨物稅部分,已針對高耗能電器類如冷暖氣機、電烤箱等課稅。李慶華強調,類似稅目尚符合國際間對貨物課稅趨勢與能源稅宗旨,如果要改課徵能源稅或碳稅,有相同性質貨物稅也必須一併檢討審視,但是從各國推動碳稅前例來看,其實未必會成功。
高雄林園和大寮區昨(9)日下午大停電,林園石化工業區內的台苯等9家石化廠商中斷生產,所幸,經台電快速搶修,2小時之後恢復供電,加上台塑和中油未受影響,否則全區2,900億元的產值,恐怕損失慘重。粗步估計,此次的部分區域停電,廠商整體直接損失可望控制在2億元以內。
林園工業區主任簡守防表示,供應給林園工業區內石化廠使用的1條特高壓線路,9日下午1時25分左右,突然故障,以致供電中斷,使用特定饋線的亞聚、信昌化、台苯、聯成、國際中橡、台達化、南帝、和益、以及台灣科思創等9家石化廠,生產線被迫中斷,有3到4家情況較為嚴重,工廠還冒出黑煙。
他指出,使用不同饋線的台塑和中油等17家廠商,並未受到影響,正常生產,生產中斷的9家廠商,已在下午3時22分恢復供電後,趕著重新生產。
業界說,林園工業區共有26家石化廠商,全區年產值約2,900億元,不過,扣除台塑和中油等2家大廠,其餘的24家石化廠,產值約1,400億元。
因此,業界以受到影響的區內三分之一廠商推估,扣除在產線上的料源、以及半成品,此次停電的直接損失,應可控制在2億元以內。
台苯表示,高雄廠有2條線,其中一條雖因暫時缺電停車,但設備安好,且供電在3點多回復正常,預計可在9日晚上重新開車。另一條產線則因破裂盤受壓,有所損壞,將更新零件之後,重新開車,預計10日上午可重新復工、生產。相對公司單月營收約在11∼14億元水準,停車不到1天的事故干擾,對該公司營收表現影響甚小,或僅牽動庫存建置水位。
此外,聯成指出,由於台電供電採2條線運作,公司剛好不是出事的那條,所以工廠沒發生過跳電停工狀態,一切運作如常。台塑也因林園廠區為自供電力系統,廠區生產一切正常。
信昌化則指出,有影響到半天的產量,不過由於年底廠商在調整庫存,因此此次停電對銷售並沒有損失。國際中橡也表示,停電的時間極短,對生產線並沒有影響。
林園工業區主任簡守防表示,供應給林園工業區內石化廠使用的1條特高壓線路,9日下午1時25分左右,突然故障,以致供電中斷,使用特定饋線的亞聚、信昌化、台苯、聯成、國際中橡、台達化、南帝、和益、以及台灣科思創等9家石化廠,生產線被迫中斷,有3到4家情況較為嚴重,工廠還冒出黑煙。
他指出,使用不同饋線的台塑和中油等17家廠商,並未受到影響,正常生產,生產中斷的9家廠商,已在下午3時22分恢復供電後,趕著重新生產。
業界說,林園工業區共有26家石化廠商,全區年產值約2,900億元,不過,扣除台塑和中油等2家大廠,其餘的24家石化廠,產值約1,400億元。
因此,業界以受到影響的區內三分之一廠商推估,扣除在產線上的料源、以及半成品,此次停電的直接損失,應可控制在2億元以內。
台苯表示,高雄廠有2條線,其中一條雖因暫時缺電停車,但設備安好,且供電在3點多回復正常,預計可在9日晚上重新開車。另一條產線則因破裂盤受壓,有所損壞,將更新零件之後,重新開車,預計10日上午可重新復工、生產。相對公司單月營收約在11∼14億元水準,停車不到1天的事故干擾,對該公司營收表現影響甚小,或僅牽動庫存建置水位。
此外,聯成指出,由於台電供電採2條線運作,公司剛好不是出事的那條,所以工廠沒發生過跳電停工狀態,一切運作如常。台塑也因林園廠區為自供電力系統,廠區生產一切正常。
信昌化則指出,有影響到半天的產量,不過由於年底廠商在調整庫存,因此此次停電對銷售並沒有損失。國際中橡也表示,停電的時間極短,對生產線並沒有影響。
地熱發電具備潔淨與基載供電的特性,且屬我國少數能自主的能源選項,為政府極力推動再生能源的重要目標。經濟部能源局為加速推動我國地熱發電產業發展,特別與宜蘭縣政府合辦「2018宜蘭地熱國際研討會」。邀請紐西蘭GNS Science及奧克蘭大學地熱研究所等國際知名研究單位地熱專家來台,分享地熱開發經驗。紐西蘭地熱發電裝置容量達1,000MWe居全球排名第四,在紐西蘭商工辦事處的協助下正與台灣積極合作中 。
宜蘭縣副縣長余聯興表示,宜蘭的地熱開發,目前已有宜元公司取得宜蘭縣政府簽定的地熱發電BOT╱ROT案以及「地熱國家隊」(中油與台電)分別在清水與仁澤地熱區進行地熱開發中。經濟部能源局主祕蘇金勝指出,地熱發電為能源局重點推動目標之一,目前朝三個方向進行:一、獎勵部分政府正透過躉購費率、提高地熱能發電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修訂等獎勵措施;二、開發環境友善部分包括放寬非都市用地開發地熱、地熱電裝置容量10MWe以下免環評辦法、地方政府協商地熱電廠申設等均已完成;三、技術方面透過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等方式,致力協助地熱發電產業推動。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胡耀祖表示,會中安排地熱資源評估與地熱開發管理兩個主題,希望透過紐西蘭地熱專家在資源評估與地熱田管理的豐富經驗,降低開發風險以促進國內地熱發電開發,創造更潔淨環境友善的台灣。
宜蘭縣副縣長余聯興表示,宜蘭的地熱開發,目前已有宜元公司取得宜蘭縣政府簽定的地熱發電BOT╱ROT案以及「地熱國家隊」(中油與台電)分別在清水與仁澤地熱區進行地熱開發中。經濟部能源局主祕蘇金勝指出,地熱發電為能源局重點推動目標之一,目前朝三個方向進行:一、獎勵部分政府正透過躉購費率、提高地熱能發電系統示範獎勵辦法修訂等獎勵措施;二、開發環境友善部分包括放寬非都市用地開發地熱、地熱電裝置容量10MWe以下免環評辦法、地方政府協商地熱電廠申設等均已完成;三、技術方面透過國際合作與技術交流等方式,致力協助地熱發電產業推動。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胡耀祖表示,會中安排地熱資源評估與地熱開發管理兩個主題,希望透過紐西蘭地熱專家在資源評估與地熱田管理的豐富經驗,降低開發風險以促進國內地熱發電開發,創造更潔淨環境友善的台灣。
遠東集團規畫加碼投資高雄200億... 徐旭東受邀參加韓國瑜就職典禮
企業界吹「韓流」,日前才對外揚言加碼投資高雄的遠東集團董事 長徐旭東,4日表示已接到準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電話邀請,將於25日 參加愛河旁就職典禮;對於遠東集團在高雄市有四大領域超過200億 投資案要怎麼做?徐旭東強調「不能給他太多壓力」,讓他先把小內 閣搞好,眼前先把觀光做好、農產品賣出去。
徐旭東所言高雄市四大領域計畫包括遠百擴大規模、東聯化工重建 、亞泥港口土地開發及裕民航運運輸轉型等,他說,跟著「韓市長」 提升經濟的方向與目標走,這些計畫就有機會動起來,至於時間點就 看高雄市觀光人潮回流再說。
徐旭東是在遠東集團年度耶誕樹點燈晚會後做上述表示,以往台北 市長都會出席參與,徐旭東說,選後柯市長很忙,所以派副市長陳景 峻出席。
選後全台瘋韓流,遠東集團在高雄早就有三個領域的發展計畫,包 括擴大遠百營運規模,目前遠東集團在高市就擁有兩張開發證照,包 括飯店與辦公大樓,開發時點就是等待高雄市經濟反轉。
此外,遠東集團旗下東聯化工因中油五輕關廠受衝擊,然而台灣缺 原料問題嚴重,透過五輕重建,東聯化工有機會持續發展;另外,亞 泥在港口還有幾塊土地,一旦港口開發,亞泥大批腹地就有機會開發 活化。
企業界吹「韓流」,日前才對外揚言加碼投資高雄的遠東集團董事 長徐旭東,4日表示已接到準高雄市長韓國瑜的電話邀請,將於25日 參加愛河旁就職典禮;對於遠東集團在高雄市有四大領域超過200億 投資案要怎麼做?徐旭東強調「不能給他太多壓力」,讓他先把小內 閣搞好,眼前先把觀光做好、農產品賣出去。
徐旭東所言高雄市四大領域計畫包括遠百擴大規模、東聯化工重建 、亞泥港口土地開發及裕民航運運輸轉型等,他說,跟著「韓市長」 提升經濟的方向與目標走,這些計畫就有機會動起來,至於時間點就 看高雄市觀光人潮回流再說。
徐旭東是在遠東集團年度耶誕樹點燈晚會後做上述表示,以往台北 市長都會出席參與,徐旭東說,選後柯市長很忙,所以派副市長陳景 峻出席。
選後全台瘋韓流,遠東集團在高雄早就有三個領域的發展計畫,包 括擴大遠百營運規模,目前遠東集團在高市就擁有兩張開發證照,包 括飯店與辦公大樓,開發時點就是等待高雄市經濟反轉。
此外,遠東集團旗下東聯化工因中油五輕關廠受衝擊,然而台灣缺 原料問題嚴重,透過五輕重建,東聯化工有機會持續發展;另外,亞 泥在港口還有幾塊土地,一旦港口開發,亞泥大批腹地就有機會開發 活化。
由於大規模再生能源應用在電網會造成電力不穩或不易調度的問題,儲能系統扮演穩定再生能源發電的重要角色,因此,能源局在103年起開始補助核能研究所等法人機構進行研發,希望解決再生能源問題及兼具產業效益的儲能技術。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昨(29)日下午在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行「2018液流電池與儲能產業應用論壇」,邀集儲能產業專家與業界代表參加論壇。
核研所組長趙裕表示,核研所投入儲能產業研發近6年,其中,液流電池因為夠安全,且70%以上材料組件可在國內生產,相當具發展潛力,目前第1代儲能系統已建置完成,正在測試中,核研所希望與國內業者共同參與合作,開發國內外市場。
根據彭博新能源資料顯示,全球儲能裝置中,其中除了鋰電池儲能系統外,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居電化學儲能第3位,儲能未來發展性及商機相當大。其中,釩液流電池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系統殘值高及電解液可由廢棄物中提煉取得等特性,適合應用在百kW∼MW級規模電網儲能應用,同時大多數的材料和組件都是國內可以供應,因此在解決再生能源的問題外,同時可帶動國內綠能產業發展,具有雙重效益。
能源局為加速累積電網儲能應用經驗,於今(107)年補助建置MW級儲能系統示範案2案,分別在高雄永安及台中龍井,正進行建置或測試中,透過示範運行,累積儲能於電網應用經驗及問題,帶動國內未來儲能及電力系統整合能力。除台電外,今年中油也面臨禁用燃油車的市場變化,面臨調整營運模式,5月董事長戴謙宣示中油投入儲能技術發展,未來將規畫1,000座綠能加電站,結合再生能源、儲能系統及燃料電池等整合應用,以因應全球減碳目標。
液流電池是能源局支持的新興儲能技術,國內正處於研發階段,已具有kW級儲能系統的建置能力,希望透過此次會議能增進業界對液流電池或儲能應用的認知,也希望產業界能提供建言及共同合作開發的機會,促進國內液流電池由技術走向產業,從實驗室走到現場,以創造更大的商機。
在經濟部能源局支持下,昨(29)日下午在中華經濟研究院舉行「2018液流電池與儲能產業應用論壇」,邀集儲能產業專家與業界代表參加論壇。
核研所組長趙裕表示,核研所投入儲能產業研發近6年,其中,液流電池因為夠安全,且70%以上材料組件可在國內生產,相當具發展潛力,目前第1代儲能系統已建置完成,正在測試中,核研所希望與國內業者共同參與合作,開發國內外市場。
根據彭博新能源資料顯示,全球儲能裝置中,其中除了鋰電池儲能系統外,液流電池儲能系統居電化學儲能第3位,儲能未來發展性及商機相當大。其中,釩液流電池具有使用壽命長、安全性高、系統殘值高及電解液可由廢棄物中提煉取得等特性,適合應用在百kW∼MW級規模電網儲能應用,同時大多數的材料和組件都是國內可以供應,因此在解決再生能源的問題外,同時可帶動國內綠能產業發展,具有雙重效益。
能源局為加速累積電網儲能應用經驗,於今(107)年補助建置MW級儲能系統示範案2案,分別在高雄永安及台中龍井,正進行建置或測試中,透過示範運行,累積儲能於電網應用經驗及問題,帶動國內未來儲能及電力系統整合能力。除台電外,今年中油也面臨禁用燃油車的市場變化,面臨調整營運模式,5月董事長戴謙宣示中油投入儲能技術發展,未來將規畫1,000座綠能加電站,結合再生能源、儲能系統及燃料電池等整合應用,以因應全球減碳目標。
液流電池是能源局支持的新興儲能技術,國內正處於研發階段,已具有kW級儲能系統的建置能力,希望透過此次會議能增進業界對液流電池或儲能應用的認知,也希望產業界能提供建言及共同合作開發的機會,促進國內液流電池由技術走向產業,從實驗室走到現場,以創造更大的商機。
經濟部工業局秉持以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協助自動化工業、電子電機、石化等各領域廠商強化體質、提升國際競爭力、提高生產力,以因應環境變化。
其中以有效推動工安災害事故的預防與應變,已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一環。鑑此,工業局日前擴大舉行「2018產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成果發表會」,成功透過經驗分享協助產業卓越與永續發展。
工業局自民國79年成立「工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團」,迄今已輔導近萬家工廠,成果深受各界肯定與支持。今年度與各產業公協會、工業區服務中心及區聯組織合作推動近200家工廠輔導,以及超過1,500位安全衛生相關人員參與訓練與宣導,協助企業獲得寶貴的輔導資源及安全衛生新知。
未來工業局將持續整合各單位專業機構的安全衛生輔導資源,擴增中小企業事故預防輔導系統,並引進國外最新趨勢的安全衛生資訊與技術,強化企業風險管控和自主管理能力,建立技術模組推廣運用。尤其我國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更透過臨廠法令諮詢診斷基線輔導,與人因改善提升勞工生產力、紅外線檢測預知電器火災、有機溶劑、粉塵、缺氧、有毒物質的通風改善、噪音評估改善、化學品的儲存、洩漏、模擬、暴露評估管理等功能性深入輔導,協助企業改善工作環境。
工業局表示,此次發表內容豐富,除上半天活動表揚受輔導單位推動風險管理技術,獲頒感謝獎及工業區區域聯防暨管束聯防推動優良獎外,亦邀請到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署長鄒子廉介紹「產業智慧化職安衛管理」、台灣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執行長吳義芳,以石化事業部管理制度經驗為題,介紹「樹立工作管理文化、走出煉化工安危機」。
下半天活動則規畫各製造業廠通用性的「基線職安衛促進」、加強與國際接軌的「風險管理技術建構」、過往經驗省思與觀念提升的「廠房安全管理實務」等有關技術輔導實務經驗分享、營造更健康安全的職場環境的案例,獲得熱烈回響。
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網址:https://www.cesh.twmail.org/。(陳華焜)
其中以有效推動工安災害事故的預防與應變,已成為企業永續經營的重要一環。鑑此,工業局日前擴大舉行「2018產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成果發表會」,成功透過經驗分享協助產業卓越與永續發展。
工業局自民國79年成立「工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團」,迄今已輔導近萬家工廠,成果深受各界肯定與支持。今年度與各產業公協會、工業區服務中心及區聯組織合作推動近200家工廠輔導,以及超過1,500位安全衛生相關人員參與訓練與宣導,協助企業獲得寶貴的輔導資源及安全衛生新知。
未來工業局將持續整合各單位專業機構的安全衛生輔導資源,擴增中小企業事故預防輔導系統,並引進國外最新趨勢的安全衛生資訊與技術,強化企業風險管控和自主管理能力,建立技術模組推廣運用。尤其我國產業以中小企業為主,更透過臨廠法令諮詢診斷基線輔導,與人因改善提升勞工生產力、紅外線檢測預知電器火災、有機溶劑、粉塵、缺氧、有毒物質的通風改善、噪音評估改善、化學品的儲存、洩漏、模擬、暴露評估管理等功能性深入輔導,協助企業改善工作環境。
工業局表示,此次發表內容豐富,除上半天活動表揚受輔導單位推動風險管理技術,獲頒感謝獎及工業區區域聯防暨管束聯防推動優良獎外,亦邀請到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署長鄒子廉介紹「產業智慧化職安衛管理」、台灣中油公司石化事業部執行長吳義芳,以石化事業部管理制度經驗為題,介紹「樹立工作管理文化、走出煉化工安危機」。
下半天活動則規畫各製造業廠通用性的「基線職安衛促進」、加強與國際接軌的「風險管理技術建構」、過往經驗省思與觀念提升的「廠房安全管理實務」等有關技術輔導實務經驗分享、營造更健康安全的職場環境的案例,獲得熱烈回響。
經濟部工業局「工業安全衛生技術輔導」網址:https://www.cesh.twmail.org/。(陳華焜)
為接軌國際綠能趨勢、促成電力永續、達成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量占比達到20%目標,工研院昨(29)日在南分院及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展示五項綠能創新技術,其中微電網及儲能系統技術,攜手大同、中油、裕隆等廠商航向綠金新藍海。
全球綠能科技產業迅速成長,外電預估,到2050年時,再生能源總投資金額將達11.5兆美元。
工研院「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展示五項以綠能科技促成電力永續的關鍵技術成果,包括:一年省下155萬元電費的微電網測試系統場域、讓廢棄物變黃金的沼氣發電、低碳節能且智慧化的綠色工務所、國內唯一智慧自動化氫燃料電池產線、全球第一顆可商品化的鋁電池等,希望以創新綠能科技驅動經濟發展。
這五項技術除已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及愛迪生獎肯定,並與順德、大同、中油、裕隆及環保署合作,促成投資應用與增加就業機會,協助台灣能源轉型。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推動能源轉型、邁向低碳能源社會是國際主流趨勢,因應能源轉型的挑戰,積極推動電力系統升級,維持電力品質及供電穩定度非常迫切,電力穩定是台灣經濟發展與民生需求的基石。這次展現的技術亮點及成果,顯示出工研院以綠能技術能量,引領台灣能源轉型向新一波綠能經濟推進。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胡耀祖表示,2017年底工研院率先進駐國內首座綠能科技試驗場域、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綠能科技示範場域,以「創能」、「儲能」、「節能」、「系統整合」四大主軸,用綠能關鍵技術串聯產學研資源,藉示範場域協助業界驗證技術,打造綠能創新產業生態系。
他說,已鎖定逾十項最具商業化潛能,且可望快速產業化的綠能技術進行量產化建置,包括染料敏化電池、鋁電池、太陽光電多元應用示範系統、節能元件示範生產技術平台等進駐示範場域。
全球綠能科技產業迅速成長,外電預估,到2050年時,再生能源總投資金額將達11.5兆美元。
工研院「電網管理與現代化策略辦公室」展示五項以綠能科技促成電力永續的關鍵技術成果,包括:一年省下155萬元電費的微電網測試系統場域、讓廢棄物變黃金的沼氣發電、低碳節能且智慧化的綠色工務所、國內唯一智慧自動化氫燃料電池產線、全球第一顆可商品化的鋁電池等,希望以創新綠能科技驅動經濟發展。
這五項技術除已獲全球百大科技研發及愛迪生獎肯定,並與順德、大同、中油、裕隆及環保署合作,促成投資應用與增加就業機會,協助台灣能源轉型。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表示,推動能源轉型、邁向低碳能源社會是國際主流趨勢,因應能源轉型的挑戰,積極推動電力系統升級,維持電力品質及供電穩定度非常迫切,電力穩定是台灣經濟發展與民生需求的基石。這次展現的技術亮點及成果,顯示出工研院以綠能技術能量,引領台灣能源轉型向新一波綠能經濟推進。
工研院綠能所所長胡耀祖表示,2017年底工研院率先進駐國內首座綠能科技試驗場域、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的綠能科技示範場域,以「創能」、「儲能」、「節能」、「系統整合」四大主軸,用綠能關鍵技術串聯產學研資源,藉示範場域協助業界驗證技術,打造綠能創新產業生態系。
他說,已鎖定逾十項最具商業化潛能,且可望快速產業化的綠能技術進行量產化建置,包括染料敏化電池、鋁電池、太陽光電多元應用示範系統、節能元件示範生產技術平台等進駐示範場域。
因應天然氣能源政策布局,中油近年除加大海外天然氣國際採購布 局外,相關天然氣接收、儲槽設備建置也積極加碼推動。中油規劃1 08年新增天然氣事業部永安廠3儲槽增建計畫,投資額246.47億元, 單一儲槽容量20萬公秉,合計容量擴充達69萬公秉。
中油表示,除上述增設儲槽外,還有拍板定案的600億元第三座液 化天然氣接收站,以及天然氣事業部台中廠至通霄站新設陸管、天然 氣事業部台中廠二期投資計畫,合計此一系列天然氣能源建置布局, 總投資規模逾1084億元。
其中,101年推動的天然氣事業部台中廠二期投資,增設3個合計容 量48萬公秉儲槽及一新增碼頭,預計111年底完工,為國內天然氣使 用量日漸提升之運作機制,率先加盟貢獻。
為提升國家自主能源比例,中油除在台灣陸上有氣田生產及探勘活 動外,在台灣鄰近海域也有多個探採合作案正進行中,國外目前有5 國14個礦區進行投資探勘合作;尤其,配合政府能源政策,近年更積 極開拓進口液化天然氣供應來源。
中油表示,台灣天然氣主要從卡達進口,去年進口額1559億美元, 進口量占比30.9%,其他來源還有馬來西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 和俄羅斯等。日前載運抵台的首批澳洲Ichthys 液化天然氣「PACIF IC BREEZE」LNG船 ,便是與澳洲簽署為期15年的第一紙氣源長約。
中油、澳洲「Ichthys液化天然氣( LNG)計畫」每年175萬噸,約占 2019年預估進口量(1670萬噸)的10.5%,中油並於2014年11月取得該 計畫之部分股權(2.625%)。現在也向美國購買天然氣,大約在明 年8月,第1艘天然氣船會從美國來台。
中油表示,除上述增設儲槽外,還有拍板定案的600億元第三座液 化天然氣接收站,以及天然氣事業部台中廠至通霄站新設陸管、天然 氣事業部台中廠二期投資計畫,合計此一系列天然氣能源建置布局, 總投資規模逾1084億元。
其中,101年推動的天然氣事業部台中廠二期投資,增設3個合計容 量48萬公秉儲槽及一新增碼頭,預計111年底完工,為國內天然氣使 用量日漸提升之運作機制,率先加盟貢獻。
為提升國家自主能源比例,中油除在台灣陸上有氣田生產及探勘活 動外,在台灣鄰近海域也有多個探採合作案正進行中,國外目前有5 國14個礦區進行投資探勘合作;尤其,配合政府能源政策,近年更積 極開拓進口液化天然氣供應來源。
中油表示,台灣天然氣主要從卡達進口,去年進口額1559億美元, 進口量占比30.9%,其他來源還有馬來西亞、印尼、巴布亞紐幾內亞 和俄羅斯等。日前載運抵台的首批澳洲Ichthys 液化天然氣「PACIF IC BREEZE」LNG船 ,便是與澳洲簽署為期15年的第一紙氣源長約。
中油、澳洲「Ichthys液化天然氣( LNG)計畫」每年175萬噸,約占 2019年預估進口量(1670萬噸)的10.5%,中油並於2014年11月取得該 計畫之部分股權(2.625%)。現在也向美國購買天然氣,大約在明 年8月,第1艘天然氣船會從美國來台。
回應工安品質升級期許,中油在煉油事業鍋爐汰舊更新外,108年 再度新增21.96億元的石化事業部NO.19鍋爐汰舊更新投資,加計斥資 536.23億元的高雄港洲際貨櫃二期大林石化油品儲運中心投資計畫持 續推進,此波石化更新、擴充建置總投資額達575.16億元。
中油表示,78年起至今,已在環保改善上投資逾500億元,除強化 設備安全外,也積極改善降低污染排放量。2005年起即進行溫室氣體 排放量盤查、推動工廠節能計畫,並配合工業局進行產業自願減量, 排放量由2005年的1,158萬噸降至近三年平均值833萬噸,減量逾25% ,全國排放占比從4%降至3.2%。
下一階段,中油訂下全公司2030年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0%目標。 為此,中油規劃106年至111年投入136億元預算,推動32項空污改善 計畫,預期TSP削減38.4%、SOx削減48.6%、NOx削減20.3%及VOCs 削減43.1%。
此外,中油將在高雄港洲際貨櫃二期投資興建大林石化油品儲運中 心,將整合石化及油品產銷、輸儲及進出口作業,發展成為區域石化 品倉儲發貨中心。
中油高雄港洲際貨櫃二期儲運中心總占地203公頃,整體投資將分 階段逐一推動完工,初期工程約110∼111年完工,其他陸續於113年 下半年完工達陣。
中油106年起分區進行地質改良及輸儲設施建置,預計興建各式儲 槽共103座,總容量143.7萬公秉,銜接大林廠、林園廠管線共33條及 相關附屬建物及設備,預期總投額536.23億元。
中油表示,78年起至今,已在環保改善上投資逾500億元,除強化 設備安全外,也積極改善降低污染排放量。2005年起即進行溫室氣體 排放量盤查、推動工廠節能計畫,並配合工業局進行產業自願減量, 排放量由2005年的1,158萬噸降至近三年平均值833萬噸,減量逾25% ,全國排放占比從4%降至3.2%。
下一階段,中油訂下全公司2030年排放量較2005年減少30%目標。 為此,中油規劃106年至111年投入136億元預算,推動32項空污改善 計畫,預期TSP削減38.4%、SOx削減48.6%、NOx削減20.3%及VOCs 削減43.1%。
此外,中油將在高雄港洲際貨櫃二期投資興建大林石化油品儲運中 心,將整合石化及油品產銷、輸儲及進出口作業,發展成為區域石化 品倉儲發貨中心。
中油高雄港洲際貨櫃二期儲運中心總占地203公頃,整體投資將分 階段逐一推動完工,初期工程約110∼111年完工,其他陸續於113年 下半年完工達陣。
中油106年起分區進行地質改良及輸儲設施建置,預計興建各式儲 槽共103座,總容量143.7萬公秉,銜接大林廠、林園廠管線共33條及 相關附屬建物及設備,預期總投額536.23億元。
受北半球原油現貨需求轉淡且期貨市場信心薄弱等因素影響,國際原油持續破底。中油、台塑化宣布周一(26)日凌晨零時起,調降各式汽油價格每公升0.9元及柴油價格每公升0.8元。調整後,中油參考零售價格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95無鉛汽油每公升28.4元、98無鉛汽油每公升30.4元、超級柴油每公升24.9元。
另,台塑化26日凌晨1時起,零售參考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95+無鉛汽油28.3元、98無鉛汽油30.4元、超級柴油24.6元。
油價連番破底,紐約期油每桶價格面臨50美元保衛戰。NYMEX近月WTI原油期貨在10月3日寫下今年最高收盤紀錄76.41美元後,至今跌幅已達34%。
中油表示,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66.76美元下跌至62.96美元,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013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降幅為4.52%,汽、柴油每公升應各調降0.9及0.8元。
JP摩根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於今年稍早同意增產,原油需求成長趨緩將對油價構成壓力,OPEC明年的原油日產量需削減120萬桶才能讓油市供需平衡;將2019年布蘭特原油每桶均價預估值自83.5美元下修至73美元,並推估2020年將下探64美元。
另,台塑化26日凌晨1時起,零售參考價為92無鉛汽油每公升26.9元、95+無鉛汽油28.3元、98無鉛汽油30.4元、超級柴油24.6元。
油價連番破底,紐約期油每桶價格面臨50美元保衛戰。NYMEX近月WTI原油期貨在10月3日寫下今年最高收盤紀錄76.41美元後,至今跌幅已達34%。
中油表示,本週調價指標7D3B週均價從每桶66.76美元下跌至62.96美元,台幣兌美元匯率貶值0.013元,國內油價依公式計算降幅為4.52%,汽、柴油每公升應各調降0.9及0.8元。
JP摩根認為,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於今年稍早同意增產,原油需求成長趨緩將對油價構成壓力,OPEC明年的原油日產量需削減120萬桶才能讓油市供需平衡;將2019年布蘭特原油每桶均價預估值自83.5美元下修至73美元,並推估2020年將下探64美元。
本周國際油價再度急跌,布侖特原油最低殺落每桶62.53美元,比起10月初的高點86.29美元,短短不到兩個月跌幅逼近三成、遁入熊市。按照中油的浮動油價機制,預估下周國內油價將「連六降」,各式汽油每公升預估調降0.6元,價格創今年4月以來新低。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再度推文,表示「油價走低非常好!就像美國和全世界大減稅一樣。」暗示希望保持低油價。推文一出,引發市場聯想,周三布侖特原油和西德州原油報價都暴跌逾6%。
按中油的浮動油價調整機制作業原則推算,下周日(26)凌晨起調整的國內油價,各式汽油估每公升調降0.6元、柴油調降0.5元,皆為連續第六周下滑。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2元、95無鉛汽油28.7元、98無鉛汽油30.7元,超級柴油則為每公升25.2元。惟實際零售價格仍需以中油25日中午公布為準。
美國總統川普本周再度推文,表示「油價走低非常好!就像美國和全世界大減稅一樣。」暗示希望保持低油價。推文一出,引發市場聯想,周三布侖特原油和西德州原油報價都暴跌逾6%。
按中油的浮動油價調整機制作業原則推算,下周日(26)凌晨起調整的國內油價,各式汽油估每公升調降0.6元、柴油調降0.5元,皆為連續第六周下滑。調整後,92無鉛汽油每公升27.2元、95無鉛汽油28.7元、98無鉛汽油30.7元,超級柴油則為每公升25.2元。惟實際零售價格仍需以中油25日中午公布為準。
日前中油第三天然氣接收站通過環評,但原訂2022年一期供氣的時程已確定延後。據了解,最新時程規劃是2023年一期供氣50萬噸,滿足大潭8號機、9號機所需。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缺口改以在北部合適地點興建天然氣電廠補足。與會人士表示,昨(14)日行政院明年度供電穩定會議沒有討論到替代方案,經濟部也尚未完成任何評估。
據了解,中油三接整體工程完工後,每年可以供應天然氣300萬噸,除了就近供應大潭電廠7號機、8號機、9號機所需氣源,尚餘兩部中大型天然氣發電機組所需的供氣量;經濟部將評估各種方案,包括交由台電興建,或是由能源局再核發民營電廠(IPP)執照,由民間電廠興建,但目前都還沒有定案。
此外,台電原本長期電源開發計畫中,2020年有50萬瓩的IPP天然氣機組上線,2021年再有48萬瓩的天然氣機組;其中,2020年的50萬瓩機組日前已由嘉惠電廠得標,但2021年的計畫迄今還未結標。
據悉,2021年的48萬瓩機組擬由中油旗下位於桃園的國光電廠擴建,外界也揣測,遲遲未結標原因可能與環評,或三接工期延宕有關。
行政院長賴清德日前宣布停建深澳電廠,缺口改以在北部合適地點興建天然氣電廠補足。與會人士表示,昨(14)日行政院明年度供電穩定會議沒有討論到替代方案,經濟部也尚未完成任何評估。
據了解,中油三接整體工程完工後,每年可以供應天然氣300萬噸,除了就近供應大潭電廠7號機、8號機、9號機所需氣源,尚餘兩部中大型天然氣發電機組所需的供氣量;經濟部將評估各種方案,包括交由台電興建,或是由能源局再核發民營電廠(IPP)執照,由民間電廠興建,但目前都還沒有定案。
此外,台電原本長期電源開發計畫中,2020年有50萬瓩的IPP天然氣機組上線,2021年再有48萬瓩的天然氣機組;其中,2020年的50萬瓩機組日前已由嘉惠電廠得標,但2021年的計畫迄今還未結標。
據悉,2021年的48萬瓩機組擬由中油旗下位於桃園的國光電廠擴建,外界也揣測,遲遲未結標原因可能與環評,或三接工期延宕有關。
聯合晚報與臺灣期貨交易所將於11月27日(星期二)下午舉辦「2019理財投資策略」講座,剖析明年全球金融市場趨勢,協助投資人掌握先機,歡迎免費報名。
受到美國升息、貿易戰與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金融與原物料市場波動大。台股今年雖創下最長站上萬點時間,但近期萬點亦失守。明年投資人在股市與期貨等市場要如何布局,聯晚邀請專家開講。
「2019理財投資策略」講座,邀請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主講「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之影響及投資策略」;中油貿易處處長林暘主講「2019全球原油市場展望」;富邦期貨總經理張雅斐主講「商品期貨及夜盤交易理財攻略」。
讀者可掃描投資講座的QRcode,或上網(https://goo.gl/PhHL5B)填寫報名表單,留下姓名、電話及e-mail。亦可撥打02-86925896報名。講座將於11月27日(星期二)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2室(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號)舉辦。座位有限,額滿為止。
受到美國升息、貿易戰與地緣政治緊張等因素影響,今年全球金融與原物料市場波動大。台股今年雖創下最長站上萬點時間,但近期萬點亦失守。明年投資人在股市與期貨等市場要如何布局,聯晚邀請專家開講。
「2019理財投資策略」講座,邀請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主講「中美貿易戰對全球經濟之影響及投資策略」;中油貿易處處長林暘主講「2019全球原油市場展望」;富邦期貨總經理張雅斐主講「商品期貨及夜盤交易理財攻略」。
讀者可掃描投資講座的QRcode,或上網(https://goo.gl/PhHL5B)填寫報名表單,留下姓名、電話及e-mail。亦可撥打02-86925896報名。講座將於11月27日(星期二)下午1時30分至4時30分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102室(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號)舉辦。座位有限,額滿為止。
與我聯繫